八年级地理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7 04:0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八年级地理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八年级地理教案

篇1

课题名称:青藏地区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湘教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三节《青藏地区》,主要有三部分:青藏地区的区域概况;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对藏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本部分内容是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第二课时,建立在学生已有七年级,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储备及知道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本部分。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持续发展的观念,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民族等区域概况。

2.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说出青藏地区以高、寒为主要特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及生活的影响。

3.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八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经过七年级地理知识的学习,对于地理知识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已经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中学生好动,参与意识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学生自己观察,实践探究、小组合作的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环节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自主学习

活动二:探讨交流

活动三:归纳提升

环节三:课堂小结

环节四:巩固练习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高和寒是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正是这独有的特征诞生了青藏神奇的自然景观、神奇的农牧业、神奇的民族风俗、神奇的宗教信仰。

举例说明这些“神奇”现象的具体表现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青藏地区有感性的认识。

板书: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活动一:自主学习

1.读教材P17图5-30“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和西北地区、北方、南方地区的分界线以及与邻国的分界线。

2.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的经纬度范围,分析本区的海陆和纬度位置。

3.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地形区,分析本区海拔高度的特点。并 描述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4.读“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找出本区主要气候类型,说出气候类型的主要特征。

5.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河流、湖泊,分析本区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

6.分析本区的景观特征。

学生读图分析

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互助,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通过自主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解决新情境下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题能力。

活动二:探讨交流

1.读同纬度那曲和南京的气候资料,分析气温差异及形成原因。

2.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原因。在“青藏地区地形图”找出本区主要粮食种植区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请归纳本区种植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3.本区主要发展的农业产业类型?

4.用实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居民点分布、民居建筑特点、居民饮食和服饰的影响。

读图观察分析。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归纳提升

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指导学生分析归纳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归纳总结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2.举例说明青藏地区内部也存在地域差异。

3.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小组合作讨论。小组中心发言人交流汇报。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小结。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六、教学板书

(一)区域概况

(二)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地区

(三)农牧业生产状况

篇2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中题号下方的空格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1~4题。

1.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2.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B、一年平均气温的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3.秦岭的走向和淮河的流向大致是

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

4.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

5.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位置十分优越B、与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联系

C、工业多属加工工业D、都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读右图,回答6~7题

6.图中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种水稻B.种小麦C.种油菜D.种牧草

7.一般来说,这种生产方式多见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A、距海较远B、温度较高C、纬度较D、海拔较高

9.西北地区由东往西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主要原因是

A.、海陆因素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

10.北京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多雨

C、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D、全年炎热干燥

11、台湾资源丰富,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下列美称不属于台湾的是()

A、海上米仓B、东方甜岛C、东南盐场D、海上花园

12、全国十大旅游景点中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是:()

A.秦始皇陵兵马俑B.避暑山庄C.布达拉宫D.黄山

13.亚洲的淡水湿地是()

A、松嫩平原B、东北平原C、辽河平原D、三江平原

14、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B.地震C.风成说D.火山灰堆积

15、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

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

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

16.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位于我国的哪个地区()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青藏地区D、西北地区

17.下列人文景观主要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水乡人家B、窑洞C、蒙古包D、葡萄晾房

18.长江中下游平原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水的灌溉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C、纬度位置好D、地势平坦

19.我国的城市群在()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环渤海经济圈D、辽中南工业圈

20.下列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点的是()

A、西湖B、苏州园林C、周庄D、颐和园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读下图及有关资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然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1)诗中“一湾浅浅的海峡”指的是______________海峡,该海峡西岸是_________省。台湾岛东临_______洋,南面是________海。

(2)台湾岛上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峰为______,平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

(3)关于台湾岛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祖籍以广东.广西为主B、以广东风俗习惯为主

C、主要的少数民族是高山族D、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22.读“黄土高原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黄土高原范围:东起B山脉,西至D。

包括A________省和B_______省的全部,E_______是流经黄土高原的河流。

(2)图中为延安市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原因是:。

(3)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特色的民风民俗,请你列举一例“黄土风情”:。

2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⑴下列字母代表的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A、B、C、D、

⑵你生活的区域是:(写字母),说出你所生活地区的气候特点,。

⑶具体说丙是我国的(山)⑷丁是我国的(河)

24.下图是x疆地形分布图,右图是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6分)

(1)x疆地形的分布特征是与(填地形类型)相间分布。

(2)x疆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水源丰富的绿洲分布在盆地的(边缘或内部)和部分沿河地区。绿洲边缘地区的环境非常脆弱,若不合理利用,很容易导致土地化和盐碱化等生态问题。

(3)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轮南位于盆地,该工程的实施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有

(写一条即可)。

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CAADABAAA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ADCCBABAD

二、综合题

21、(1)台湾海峡,福建省,太平洋,南海。

(2)山地,玉山,西部。

(3)C

22、(1)太行山,乌鞘岭,山西,陕西,黄河

(2)夏季雨水集中多大雨暴雨

(3)信天游白羊肚头巾窑洞

23、(1)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2)北方地区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篇3

各位校领导、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于72年参加教育工作, 1974年毕业于天津市南郊区师范学校,在随后的工作中,86年取得天津教育学院地理大专学历。曾在大港区太平村中学、远景中学担任地理等教学工作,1986年调入大港油田二中即现在的海滨二校至今,从事初高中地理教学,兼任电教员等项工作。95年评选为中学一级教师,最近几年一直担任本学校七、八年的级地理教学工作。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六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拥护党的领导。积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做到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进行教育教学,深入钻研教法,掌握本科教学所需的文化知识。注重素质教育,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主要工作与业绩:

1、认真钻研新教材和新大纲。搞好素质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平时认真备课写好教案,精心准备好地理课件,备好每一节课。课上认真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知识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教学手段上强化直观教学,能够熟练的运用录像、投影、电脑等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课下积极的辅导学生的学习,在思想上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使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每年自己所教班级/:请记住我站域名/学生考试成绩均处于油田范围中上等水平。今年08年七年级地理考试油田第二名,07年与08年我校八年级参加天津市地理会考,地理成绩名列前茅。全部达标,其中08年八年级的学生地理会考成绩90%为优秀与良好的最好成绩,提高了我校的地理教学水平。

2、开展素质教育 组织学生积极地参加全国地理科技大赛

本人积极的组织本校的学生参加20__年—20__年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地理科技大赛,比赛持续两个月的时间,本人认真组织,细心辅导,我校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大力支持,在此次比赛中我校成绩优异!经过本人的努力

我校被授予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地理科技示范基地的称号,并授予牌匾为我校争得了荣誉。本人也在全国地理科技大赛荣获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并授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的称号!

我校中小学生近150人报名参赛,其中15人在第二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3、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与比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平时本人积极参加教学基本功与教学公开课的比赛,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结合地理教材内容,经常制作地理教学课件并运用与课堂教学,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__年我撰写的《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精神的培养》论文,获得区海滨和研究教法教育中心20__年“教育创新”论文区级三等奖并获得区级成果认定奖。

1998年12月由本人设计制作的录象教材数学《圆锥曲线定义》获得市市教育局颁发的三等奖。

20__--20__年,获得校级教研公开课评比二等奖。

20__--20__年,获得校级创优课优秀奖。

20__年,获得滨海教育中心教师公开课比赛二等奖。

20__年,我撰写的论文《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想》获得国家级一等奖。

20__年,获得教育中心初中教师基本功大赛地理学科三等奖。

在我兼任电教员工作期间在1999年12月,我校在油田取得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先进学校的称号。

1999年和20__年连续两年,我获得了《教育处关于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先进个人称号。

4、自觉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兼任电教员其间还为学校作了大量的其它有益的工作,如每年配合学校的团队活动、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的文艺演出,学生会操等大型活动,主动做好广播设备的安装和录像、摄像等工作。多年来,先后为学校义务维修了各种教学、电教电路等无数设备。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的教育经费。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从事教学几十年,自认为工作勤奋,严肃认真,忠于职守,遵守纪律,不畏艰苦,服从领导,不计名利,团结同志。付出了半辈子的心血,给学校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现已临近退休年龄,参选机会不多,特别盼望能顺利晋级,做为对自己工作的肯定。请大家给与多多地支持。

篇4

写工作计划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自己工作的一次盘点。让自己做到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计划是我们走向积极式工作的起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地理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材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一

一、指导思想

1、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引,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抓好常规教学,转变教学理念;

2、在总结实施高中地理(必修1部分)新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教研工作的中心任务。

3、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根据地理学科和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地理教育的功能;

4、通过对地理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地理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使学生增强地理意识,汲取地理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地理洞察力和地理使命感。

二、情况分析

1、课标分析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教材分析

(1)本学期高一地理采用人教版教材,高一下学期教学内容是地理必修2,是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人地环境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求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人文社会的分析和调查;

(2)掌握阅读、分析、动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全册六大单元。

(3)新教材每节课的知识容量都非常大,教师必须学会处理好教材与课标的关系、学生活动与完成教学任务的关系,特别是人文数据、理论的不断更新,更需要老师认真备课,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

3、学生分析

存在的学习问题

(1)高一学生由于初中对地理课不够重视,无论学科知识、学科能力都较薄弱,新课程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学习,对他们来说会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会有较大的兴趣,但专题式的探究学习,部分学生会感到有困难,不易把握知识点。

三、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教学措施

1、备课时重点研究教材和学生,圈出难点、重点,把知识分为了解层次、识记层次、掌握并运用层次,针对学生的现有知识结构做到有的放矢,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掌握重点,记住常识。

2、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要做到先管后教,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为主,运用多媒体和直观教学手段,以及学生所见所闻的现有知识,激发其学习热情,启发其积极思维,开拓其动脑、动手能力。

3、课堂练习应紧扣课堂讲解的内容,从易到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以中低档题目为主,做到有梯度有层次地推进教学,使学生能在识记、听懂课堂内容的前提下就能做对,从而达到消化课堂内容,体验成功的感觉。

4、作业批改时教师应做好总结,把那些学生得分率低的地方记录下来,以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查漏补缺。同时,教师要做到认真批改,对那些掌握得好的学生不吝表扬,差等生鼓励支持,中等生促进加油提高,批示时注意语言的感召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

5、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抓好“记忆改变学习计划”,开展班级竞争,激发其学习动力,限度地调动其积极性,教师应通过适当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参与竞争,达到成绩总体提高的目的。

6、教学进度的安排。由于新课程内容设计新而多,且教学时数少,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压缩,对教学进度抓紧抓好,力争在期末考前一周(第19周)结束上课,以保证期末考的复习备考时间。

地理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二

秋风送爽,硕果飘香。又是一个新学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二34、35、36及初一48、49共五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为顺利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我根据各年级地理学科的特点,特制订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推行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1、初二:本学期新授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上、下册)。

2、初一:新授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

三、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初二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地理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讨论较激烈,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求知欲较高。课堂气氛好,学生思维灵活;当然,部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目的不明确,成绩不理想。

四、教材分析

1、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中国的疆域、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区域差异四大部分。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2、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学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内容,介绍了中国的农业、工业、高技术产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分为经济发展与区域地理两大板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在区域地理中,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角度来认识我国的各个区域。

地理教师新学期工作计划范文材料三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三(1)、(2)、(3)、(4)班的地理课的教学,本学期本人将认真地做好教学工作。现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地理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对地理这门课比较有兴趣,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班与班差别比较大。

(2)班中成绩差别悬殊,两极分化严重。

(3)优秀率不很突出,双优率不太理想。

针对以上问题,我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争取在上一个新台阶,以期待在毕业会考和中考中能取得好的成绩。四个班共有学生220余人。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有的则较差。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该教材针对初中生的特点,设置了多个学生活动,同时还有课外读及小资料对学生的知识面的拓展起积极作用,同时活动又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每一章内容之前设置学习导语,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同时每单元未尾又有单元小结,进一步深化及强调基础知识。既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基础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思想教育目标:理解科学上存在争议是正常现象,合理的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初步形成敢于怀疑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文化知识目标:继续了解地理知识。

(3)能力培养目标:发展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更具自主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完成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理、论证、预测和评价的探究技能。通过尝试培养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

1、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工作计划。

(1)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了解教学任务、目标、重点、难点及“双基”内容。

(2)了解任教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风气、知识状况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3)制定改进和提高质量的措施,编制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4)确定本学期的教学实践活动。

2、写好教案。

(1)按照大纲要求,反复阅读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双基”的内容,明确每一课时的讲述内容。

(2)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搜集、整理、精选参考资料。

(3)全面了解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规律和已有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写出具体教案。

(4)教案内容包括:课题、目的和要求,重点、难点,课型、课时、教学方法,教具、作业等。

(二)上课

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

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4、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5、结合教材内容有计划地进行劳动技能训练。

6、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内容灵活选用恰当的教法,在教学中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教给学生学习规律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看图记忆等)。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4)在学的过程中,可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像等交叉进行,以提高教学效果。

(5)为使教与学的双方密切配合,学生集中精力听课,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

7、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每节课一般应包括:提问、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检查效果和布置作业等。每个教学环节,力求连贯、紧凑,时间分配合理,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8、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三)作业批改

精选作业,认真批改,可使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利于改进教学。每月布置一、二次课外作业。

1、作业内容要根据大纲要求,注意“双基”的训练,精心选题。

2、在布置作业前,掌握作业的深度和广度,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及时批改作业,坚持讲评,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全班进行纠错,要求重作和口答,以便加深印象。

(四)考试

考试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督促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

1、注意平时考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学水平。平时考查包括:课堂提问、作业、测验等。

2、期中、期末考试前组织好复习。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复习动员并指导学生系统复习,有针对性地进行章、单元的摸底考试。

3、考试内容应以大纲为依据,题型多样,难易适度,试题覆盖面要大,应是绝大数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另外要有一定的提高。

4、认真阅卷,考试后作出全面的质量分析和试卷分析,并进行讲评。对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归类整理,找出原因,以作为改进以后教学的参考。

5、认真登记考试成绩,提供全面认识学生学习程度的依据。

六、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继续认真落实《课程》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2、大力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教育科研观。教学中要有科研意识,力争做一名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

3、在教学中,要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力争创造条件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篇5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1

  时间很快,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回首这半个学期,收获颇多。高一年级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我们一方面努力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探索新课程改革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也不乏困惑。

  一、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回顾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暑假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强理论学习,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和质量观等。

  2.转变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新课程注重“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等教学原则,虽然所带的五个班的学生普遍比较差,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的局面,设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适时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那些基本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如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章第一节中“大气的运动”等,对于这些内容,在课堂上首先采取以教师讲述为主,让学生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和规律,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教材和练习进行自我领悟,最后再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和探索,从而使学生达到体验学习过程,掌握基本知识的目的。 对于那些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学生易于理解的章节,如“地球在宇宙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等。其基本组织形式是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等形式自我学习(有时也在课前先布置学生提前预习或搜集相关资料),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学或课前预习提出相关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教材上的,也有可能是教材外但与本节内容相关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等对问题进行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与小结。这种课型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结合学科特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到地理学科而言,主要表现在自学能力、地理图表的分析、处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上述能力的培养。

  二、存在的问题

  1、新课程地理教材正文简短,有的只有几句,许多知识点到为止,留给教师发挥的余地过大(变相地加重了教师负担);同时,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具体,讲多深、讲多少,很难把握。

  2、新课程地理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生很活跃,但由于活动过多,一节课很难讲完,出现了地理教学任务重、课时不足的现象。

  3、学生普遍感到地理难学,而且地理知识缺乏系统性,比较零散。许多老师说:地理新课程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更困难。

  4、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学生在应试的路上跑惯了,只知道解题解题。面对在观察发现猜想论证的新思路上学习,感到陌生不适应。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十分困难。

  三、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示自己对问题的解释,运用证据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不同组之间进行答辩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寻求合理的答案(非惟一性),教师在其中主要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对于实验等花费时间长这一点,可以尝试在课前就对学生说明该实验的目的、操作过程,提前准备。 针对知识缺乏系统性、零散的情况,我们要学会总结,及时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针对难学这一点,在平时的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上预先让学生喜欢它,尽量发现学生某方面的优势,并不断强化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课程标准分解,刚开始要求放低一点,让学生尝试到成功,兴趣就会越来越浓;高一的学生年龄较小,多数学生才十五、六岁,所以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不能成人化,以引起学生共鸣。通过上述做法,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教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作为教师,在新课改试验的第一年,我们要不断的摸索,要勇于创新,不断完善自己。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教学的是八年级地理下册,共六个章节。如果按照正常教学速度计算,至少需要十七课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完成教学。考虑到五月份的地理结业会考在即,从学期伊始,我就充分思考了教学进度、学生知识的构建、课程改革及地理会考的备考等之间的关系。制定了合理的教学与活动计划,并有序地进行教学。最后得以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并取得了教学改革与结业会考方面的一些成果。以下把教学的成果及经验归结为:

  一、 建合理的知识框架

  为应对结业会考,本学期的教学不得不快速度、少时多量的进行。根据地理课程标准中“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教材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化难为易、删繁就简教学;归纳框架知识,构建链式知识教学等,使教学更贴近生活,使知识要点更易于掌握,更利于识记。这样,也使得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学习,收到了意料不到效果。

  二、 以课改理念教学

  地理课程标准的六个理念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不再是盲目的教学教材,传授知识要点。而是要教授对学生的生活及 终身发展有利的地理知识。另外,在教学中还得注意方法的指导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此,本学期在教授基本地理知识的同时,更多地渗透生活中的地理常识,通过探讨学习,切实地为学生发展着想,让学生学有所用。

  另外,在教学中我还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使地理学习变为一种学生感兴趣的、乐于参与探究并获取知识的活动或方式。这样的教学即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协作、探究精神,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的感情,增强爱国、“爱家”意识。

  三、 会考工作落实

  在完成教学教材之后,即进入了紧张的会考备考和应考工作。复习过程中,我把中国地理作为复习重点,指导学生以强化练习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结业会考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会考及格率为60%、补考及格率为100%。

  诚然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难以提高、学生探究学习意识不显著、会考成绩不尽人意等,这些现状都值得在今后的很长时间里去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相信只要有不懈努力的恒心和毅力,今后的教学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学校地理老师工作总结3

  时间飞逝,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首本学期的工作,有得失,也有收获。在担任初二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勤恳,敬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工作

  1、认真备课、上课,备学生而、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设计课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教案。每课都“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在知识层面注入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发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

  3、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八年级需要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4、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及教研组的教研活动。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二、本学期取得的成绩

  本学期在我和全体学生的合作和努力下比较圆满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地理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懂得自学地理的方法,教会学生阅读地图,并熟悉它们,为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初中地理第三册主要从中国区域地理的角度,用事实材料,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居民,如何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生产和促进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地区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故此,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地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在工作上我还是存在某些不足。譬如,课堂上不能及时地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人都真正参与到课堂当中;因为教的班级多,不能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效果都落实到位。还如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快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从理论的角度,加以深华。

  2、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板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因为八年级地理,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我校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板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育教法。

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教学中认真吸收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大胆尝试,加以变通,并与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教学。

五、做到有教有练。

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把作业大多放在课堂练习时就做完。在课堂45分钟里,形成了10分钟预习,25分钟新课讲授,10分钟练习的教学模式,要求练习作业当堂完成,并做到及时批改。

六、坚持做课后总结与反思。

针对每上一堂课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实际,及时总结与反思,并反馈到下一堂的教学实践中去。由此,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篇7

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共有两个班83人,本届学生基础较,上进心不够,甚至有部分学生厌学。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较为理想,上学期期末考试参考人数92人,其中67人及格,及格率为72.83%左右;优生只有26人,优生率为28.26%左右,这个成绩相对于同类乡镇来说应该很好了。这期要参加泸州市会考,因此教学内容较为繁重,这学期我将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教学成绩。

二、本学期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共五章内容,针对每章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本章学习是以区域为单位,将中国大致按方位分为四大地理单元,在已学的地形、气候及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方法认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特征和不同地理单元之间的差异。在本章的最后设计了综合归纳和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学习活动,在各大地理单元中,也对认识区域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具有较大意义的地理知识,进行了简介,意图通过这些设计和活动,在整体知识背景和区域学习方法方面为后续认识区域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重难点: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能填表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

3、能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六章、认识不同区域

在学习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了解中国整体概况之后,本章转入中国分区地理的学习。本章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的主体,课本选择了东北、首都北京、长江流域、西部地区和台湾五个不同内型的区域构成本章的五节内容(另外还有第七章专门讲珠江三角洲地区)。课本选择的区域,纵贯南北,横联东西,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体地认识祖国,并学会不同类型区域的学习方法。

本章重难点:

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区域产业的结构与空间分布特点”,为本章重点之一。

2、“举例说明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3、“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为本章重点之一。

第七章、改革开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起步最早、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最多的前沿地带,是我国一个富有特色的地理区域。因此,本教材选择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一典型区域作为学生学习区域的基本内容,还同时介绍了与珠江三角洲毗邻并联系密切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本章重点:

1、“运用地图说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教学论文 fwsir.com)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2、举例说出影响珠江三角洲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地理因素。

3、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所起的作用。

本章难点:

1、外向型经济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影响。

第八章、继往开来的天府之国--四川省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旅游、交通运输等方面认识我们的家乡--四川。本章的学习内容多,但需要记忆的知识并不多。

本章重难点:

1、据历史资料说明四川名称的由来;用地图呈现四川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差异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差异巨大的自然环境。

2、在自然环境差异巨大的四川,如何搞好经济建设。

第九章、走向世界

三、教学目标: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希望这期的地理成绩在全县同类乡镇学校排名中提升两至三名。转变学困生对地理的畏难情绪,让每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来学习地理。

四、教学措施:

l、钻研教学大纲,订好教学计划。

2、精心选择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3、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

4、认真写好教案。

5、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盘绕目标进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离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

篇8

一、认认真真付出,踏踏实实工作

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教学工作是本学期工作中的重点,因此我本学期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教学工作这一中心工作服务的。

首先,我作到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钻研新教材的体系、知识结构,针对学生的特点,备课时便想好每一个环节用什么方法去创设情境,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去激发学生兴趣。因此我本学期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制作课件,我力求每一节课的课件都能用Flash制作成动态,这样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在进行课件的思路创作和具体制作时,花费了我大量的课后时间,有时很累,但是当我在课堂上看到因为我的课件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情绪空前高涨时,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再苦再累都值得。我的课件不但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也得到了教研员和区内同行的认可,本学期我参加了Xx市优质课特等奖的评选,最终获得了Xx市第二名的好成绩。其实我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才刚刚起步,今后我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钻研,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我积极参加了校课题《自主发展,人文见长》课题的研究。

其次,本学期在自己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为了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经常听课,比如这学期我去45中听了Xx市优质课评选选手的地理课,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四杯赛”听评课活动。这些课对我来说都是受益非浅,共计这学期我听了30节课,从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再次,为了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业务技能,本学期坚持认真学习,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种责任,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这样的学习策略:基本理论笃学;本职业务深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我常读的刊物是《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人民教育》及一些相关的教辅材料及自己构买的有关新课程的书。我在今后也要坚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二、坚持教学策略,向45分钟要质量。

本学期我们组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达成率,在这方面,我们曾经在组里讨论过,听了同行的做法,有很大启示,可以说每一节课我都在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与落实。比如:课前提问,有时以大屏幕的方式出题让学生口答,有时让学生拿出小条来答。上课时注重分层次教学和多媒体的使用,激发学生兴趣,第一节新课下课前5分钟左右都要对本节课进行复习巩固和测查。尤其是尖子学生做到课前提问,巩固练习时还要提问。在上课过程中还注意兼顾中等学生和较差的学生,有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就让那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教的班级分为两种,普通班和实验班,这就给我的教学带来一个问题,如果同样备课快班学生觉得吃不饱,而普班学生又觉得吃不了,因此我发现这个问题后从开学初第一周的第二课时开始便作调整,同样的课我要备两套教案,快班学生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加深,普班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普班,有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我就将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结成对子,尤其是在期中期末复习时,让学生好的学生对自己结对的伙伴实行监督、考核,然后我在上课时抽查。这种方法很适用,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我所教的班级课堂达成率有所提高。但还需要继续学习与研究,因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有时新课内容较多时,便没有时间检测课堂达成率。

三、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本学期在班主任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的教学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在期末质量临测中成绩比较突出。

我在下学期的工作中,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1.在课堂上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改变知识呈现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精选单元练习题,进行阶段性同步练习。

篇9

在课程统整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让各学科借助备课组、教研组的力量,在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其次是梳理本学期教学中可以统整的知识点,形成学科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个指南包括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拓展探究,以及学科融合的统整点等方面。它是学科教师统整教学的依据,但并不会将其直接用到课堂中,因为它缺乏具体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因此,在实施阶段,除了要依托指南外,还需要借助一个完整的教案。因为教案能使指南具体化,能给指南的使用提供重要的案例和参考,同时也是落实统整的重要抓手。最后,每学期结束后,及时修订指南,让其常用、常改、常新。

二、在地理教学中进行课程统整的尝试和思考

在学校课程统整项目的引领下,地理备课组设计并更新了《地理学科课程统整指南》,并在此指导下,编制了部分统整教学案,对跨章节内容进行了统整教学的尝试。实践后发现,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统整教学有很多可取之处。

1.突出教材内容的关联性

初中地理新人教版的教材共4册,每册教材虽然侧重点不同,但内容联系紧密。由于学生不能熟练掌握教材,加上受常规教学的影响,很容易让学生的知识碎片化,使他们不会迁移运用知识。虽然教师也经常强调前后知识的连贯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如果能将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以统整教学案的方式呈现,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以八年级的土地资源和农业为例,分别属于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两部分,彼此学习的视角不同。对学生而言,他们与土地、农业生产的接触很有限,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课本内容。但在教学中可以发现,两节课中“土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这两部分内容的相似度很高,因此教师就可尝试着对教材进行重组,把这两块内容编制成统整学案,让学生一并学习。教学案的版块设计可逐层递进: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填空,初步感受知识的相似度;其次进行图文转换,把重点内容落在空白的农业和土地的地区分布图上,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在各类图框中填出相应的农业部门、土地类型、农作物、重要分界线等,还要归纳出自然环境等各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提炼浓缩统整点,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

2.提高建构知网的有效性

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能否被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如果学生的旧知掌握牢固,那么新知的吸纳就比较顺畅。但现实是,学生对地理课不够重视,知识点掌握得不牢,分析、总结能力薄弱,在融汇贯通、迁移运用方面更有所欠缺。因此,必要的统整教学能降低学生学习新课的难度,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理解新课、吸收新知。例如,在学习降水、河流的过程中可以统整水资源的内容,用概念图来体现和强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知网建构模式,无论在新课还是复习课中,都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体会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通过各种循环系统经常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现象背后总有其原因。但对初中生而言,这一概念较难理解。如果所学内容在同一课中,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通过完整的学习尚能有所理解。但如果需要分析的问题分散于多个章节中,学生的理解难度就会倍增。而解决类似问题的良好对策,就是统整教学案。例如,分析我国农业“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形成原因时,就牵涉到地形、气候、河湖、资源等多章节的内容。教学时,可通过统整教案,引导学生理解并知晓什么叫做整体性。再如要让学生认识到降水、河流、水资源之间的联系,理解水圈环境的整体性,也可以通过统整教学来实现。

4.增进学科学段的融合性

为了让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有趣,教师还可以汲取其他教材、学科和学段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比如,教师可以进行不同版本教材的统整,挖掘不同版本教材中值得借鉴的内容,以深厚教学的内涵,扩大教学的外延。也可以进行不同学科的统整,如在学习“长江”时,可以结合语文和历史中的相关内容;学习“俄罗斯”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俄罗斯的三次更名,欣赏俄罗斯的油画和芭蕾,这便是与历史、美术和音乐的融合。另外,还可以进行初高中学段间的统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当渗透高中学段的内容。比如,讲到“气温的分布规律”和“季风气候”时,就会涉及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问题,初中只侧重于现象不会作过多的讲解,高中则要把原因讲透。其实,在初中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学情作适当的深入讲解,为高中地理学习奠基。可见,课程统整教学的形式多样,它打破了教材、学科、学段间的知识壁垒,让各学科知识得到了更好的渗透,为学段间的知识交融做好了铺垫。

篇10

“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标要求为“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在结构上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交通运输方式及其选择”,主要介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类型、不同交通运输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第二部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介绍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以及铁路命名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校八年级学生主要来自城区,大部分有远途出行的经历,对现代交通工具并不陌生,但鲜有远程独立出行,因而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交通运输工具并没有深刻认识,更谈不上熟悉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学生在八年级《地理》上册前三章内容中,已经学习了中国的人口分布、地形地势、气候类型及特点以及河湖分布等内容,已有分析铁路干线东西部布局差异原因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鉴于上述分析,本课设计主要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把学生积极引入熟悉的情境中来:在导入时展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引用扬泰机场、扬州港、HBS城市公交等生活中常见的图片;通过学生讲述自己出行经历、分析广东客人来我校选择交通工具和热点新闻“庆丰包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介绍高铁发展概况时,播放近期规划、建设并在扬州新闻中播放的“扬州高铁建设”等。教学活动中,既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又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交通运输及其选择。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铁路干线东西部布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和加工信息、分析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全国各种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别是高铁的布局发展,增强学生对祖国、社会高度关注和深厚感情。通过运用系列乡土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分析

教学重难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准备:设计本课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黑板上画出主要交通枢纽。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回忆出行经历,搜集青藏铁路以及高铁发展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展示扬泰机场、扬州港、扬州火车站、HBS公交车以及管道运输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交通运输的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列举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活动:同学们去过哪些城市或地区?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最近,广东中山某初级中学连续选派五批教师到我校参观和跟岗学习,广东远在南部沿海,你知道他们是乘坐什么交通运输工具来扬州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连接互联网,打开百度“地图”,在起讫点输入“中山”和“扬州”,并进行搜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分析,比较乘坐汽车、火车、轮船与飞机的差异,并从运量、运速、运价等方面说出各自的优缺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亲身经历说起,创设有话可说、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积极把网络引进课堂,丰富教学方法,体验互联网对课堂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如有一位武汉市民听说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早餐的事情后,也想去北京庆丰包子铺品尝“套餐”,但是第二天要上班,所以得早上出发,晚上回到武汉,你能不能给他提点建议,帮他圆了这个“包子梦”?

学生活动: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活动:介绍京广高铁情况以及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早餐的新闻资料。

设计意图:引用热点时政新闻,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过渡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内容上来。

教师活动: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根据下列情况,为这几位旅客出主意。①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②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③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补充。

教师活动:根据表1中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补充。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远距离、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距离较远,多选择铁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情境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承转过渡: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已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图及其运输量比重饼状图,引导学生说出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地形图、气候图、各省人均工业产值图等,引导学生思考东西部铁路线分布差异,并小组讨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归纳最优答案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及时复习巩固前几章学习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通过了解青藏铁路的建设,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感知建设青藏铁路的艰辛与不易。

教师活动:在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上,突出“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引导学生说出这三条铁路线命名的原则。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标注主要铁路枢纽(课前板图),在积极举手的学生中,先后选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按照教材提示,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连接有关铁路枢纽,描绘出东西向主要的铁路干线和南北向主要的铁路干线,并向学生介绍所连线描绘的铁路线的名称及来历。

学生活动:两位学生先后在黑板上板图,其余学生在教材上描绘,并对两位同学的板图踊跃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板图,使学生明确各枢纽的相对位置,各铁路线的长短与方向,对主要铁路干线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通过板图使学生明白板图是一个地理人的应有的重要素养之一。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高铁的资料。

学生活动: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各条高铁线的知识。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新闻“扬州高铁规划”。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讨论高铁对扬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网络搜集有关高铁的资料,一方面锻炼学生查找、搜集、整理、归纳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交流,展示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观看视频,思考扬州的高铁发展与规划,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建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