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手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8 20: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的小手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活动目标:
1、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 培养幼儿自信心。
2、让幼儿尝试使用筷子,激发幼儿自己动手做事的愿望。
活动准备:
1、大盘、小盘(每个幼儿3个)、筷子若干。
2、可喂食的小熊宝宝纸偶若干。
3、食物:桔子、小红果、花生米若干。
4、教师准备一盘小红果。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兔妈妈:兔宝宝,你们的小手洗干净了吗?就让我们起唱起《小手歌》吧!(小手小手拍拍,小手小手伸出来,看看谁的小手白.兔妈妈:你的白,你的白,你洗的也很干净。)宝宝们,小手洗干净了,快来帮妈妈做事吧!
(二)展开:
1、分食物。请幼儿把相同的食物分别用筷子夹到小盘里。
兔妈妈:今天小熊宝宝要到咱们家来做客,妈妈给他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食物。妈妈要请兔宝宝们帮忙把这些食物分开。请宝宝们把相同的食物放在一起。我们怎么分呢?(用筷子分吧!)你们那么小,能行吗?(鼓励幼儿的自信心)
(1)兔妈妈:请兔宝宝用筷子把桔子夹出来放到小盘里。你们能行吗?(请幼儿对自己说:我能行。)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2) 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夹的。教师小结:把筷子放在这两个手指中间,把筷子分开,用力一夹,就夹起来了。
(3)兔妈妈:大盘里还有两种食物,请兔宝宝用筷子把它们夹起,分别放到小盘里。(请幼儿对自己说:我很棒!)
幼儿分红果和花生米,教师巡回。
2、讲故事。
看幻灯片,听故事《小蚂蚁上高塔》。(鼓励幼儿增强自信心)
听完故事后的提问:
(1)兔妈妈:小宝宝们,你们喜欢故事里谁?为什么?
(2)兔妈妈:你们不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请4—5名幼儿来讲)
兔妈妈:妈妈最喜欢故事里的小蚂蚁了。因为他做事情的时候不气馁,始终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
3、 招待小熊宝宝。
咚咚咚。(敲门声)
兔妈妈:小熊宝宝到我们家来做客了。让我们热情的招待他们吧。
(1) 和小熊一起跳舞。
(2) 喂熊宝宝吃食物。用筷子夹食物走到小熊宝宝跟前,喂到熊宝宝的嘴里。鼓励幼儿不怕困难坚持到底。(让喂到小熊宝宝的幼儿对自己说:我喂到了,我成功了!)
4、兔妈妈奖励兔宝宝每人一个小红果。
请幼儿用筷子夹住小红果喂到自己的嘴里。(使幼儿进一步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三)结束:
开小火车送小熊回家。
篇2
午饭后,听课的老师零零散散的离开了,三楼的多媒体教室逐渐空空荡荡,只剩下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和墙角边两筐残羹剩饭,向我们讲述几小时前这里的济济一堂。关灯、关电脑、关电闸,大幕落下,满意的,不满意的,全部沉淀下来,权当是收获,全部收进口袋……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寓言教学课内外有效衔接研究”区级展示活动。我们团队的四位老师精心准备了四节微型课,即课内寓言教学、课外寓言交流、寓言赏析、寓言创编。以寓言为平台,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
我负责执教第四堂寓言创编课,学生经过前三堂课的学习,是否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是否领悟了寓言的特点,启迪了智慧,全在第四堂课集中体现出来。我自知这节课的任务之重,一面内心忐忑,一面全力以赴,沉着应战。课前,我们团队反复碰头,认真磨课。学校的特级教师也带领我们仔细研究了教案,斟酌课堂语言。我内心逐渐有了底,上好这堂课的信心越来越大。
【案例描述】
一、孩子们“懵住了”
执教当天,多媒体满满当当,中间是端坐的孩子们,教室的前后空隙和中间过道,坐满了从区里各个学校赶来听课的老师。课堂一开始,我就发现学生的状态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课前也引导孩子们大胆的发言,声音要响亮。但孩子们仍然普遍表现出害怕、紧张,小手紧贴着桌面不敢举高,每一个回答都显得很谨慎,发言面不广,学生的思维迟迟没有打开。孩子木讷讷的样子,多少影响到了我,我勉强挤出笑容的脸颊微微发酸,在课堂上却没有更好的本领进行引领。
因为课堂情绪紧张,思维局限,孩子在课堂上的寓言创编也不尽如人意。虽是全力以赴,课堂展现却未达到我的期望值。
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堂课带给我很大的启示和震撼。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具备灵活的引领和细致的安排。
我是一位认真的老师,认真有余,功力不足。课前,我认认真真的写出了我在课堂上要说的每句话,从“上课,起立”一起写到“下课”二字。教案定稿之后,我一遍一遍的熟悉教案,在心里默念,对着空教室的墙壁默默的练习,教案滚瓜烂熟的留着了我的心里。但当我在这堂课上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个集体可以是什么?紧张的孩子们的回答只纷纷围绕着一群群动物,回答过于单一。此时作为教师的我应该适时的给与我的孩子们帮助:“如果集体是河流,那个体可以是什么;如果集体是一台机器,个体又可以是什么?”课堂上,我没有抓住生成,缺少恰如其分的点评。孩子出现困难时,我“冷眼旁观”,还在思考我的教案,课一开始,局面就僵住了,学生的僵硬的思维,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来在创编寓言中的发挥。
【案例反思】
事后,我对此节教研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紧张情绪很正常,只要教师给与及时的引领,完全可以化解。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课堂生成,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做出细致的安排和及时的调整,采取相应对策。
一、号准“病因”,判断“病情”
其实课堂上出现“僵局”,老师的对策是很多的。关键要及时的判断学生“懵住”的原因。一般的说,学生被“懵住”可能有以下原因:
1.问题太大;
2.问题太难;
3.问题太陌生;
4.问题太抽象;
也可能学生一时不知怎样组织语言;也许一时想不到合适的材料;或许是一时摸不清老师的意图;亦或是班级里一时缺乏引领的“头羊”。
二、对症“下药”,机智引领
1.判断清楚以后,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
问题太难,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做一些铺垫;问题太大,教师应及时把问题分成几个阶段;问题太抽象,教师可以适时举一些例子,使抽象的要求变成学生具体努力的方向;问题太陌生,教师可以用熟悉的生活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类比。当学生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式和关联词;当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明确一下选材的标准和规范,打开学生的思路;当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教师要立刻把问题重复一遍,把话说得更直白;当课堂中缺乏“领头羊”,教师要智慧的运用带有指点式的方法,帮助某些有基础的同学下决心。
总而言之,学生“懵住”了,老师不能“懵住”。最忌讳的是教师空洞的批评学生,最害怕的是学生和老师都钻进了牛角尖。在这个时候,还要注意特别表扬第一个打破僵局的学生,也可以课后和学生一起笑谈、回顾当时的窘相,教给学生面临这种困境的解决方法,增长智慧。学生在课堂上的僵持,恰恰反映了教师课堂掌控力不足,引领不够,过分的责备学生是没有必要,也是不应该的。
这些道理尤为深刻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事后想起来,其实在学生小组讨论故事框架的时候,我就应该走到学生中旁听,及时给出实用的修改建议,我们要做到的是,最大程度的给孩子扫清障K,而不是看着学生犯错。
2.教师要抓住课堂生成,把握课堂节奏
过分的依赖教案,也影响到了我的课堂节奏。一堂优秀的课,应该是有节奏的,有的地方应该细致的磨,有的地方可以迅速的过去。这个“节奏”在我的这堂课中表现的并不明显。在集体创编寓言这一环节,我给出了“离开了集体是很危险的”道理,此时的课堂应该有停顿,给学生理解的时间,说说这个道理的意思,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寓言的集体创作。
篇3
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再到成为一名科研员,回眸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来的成长历程,其实是我对教育和教师的良心不断认识的过程。我带着满满的青春走进校园,带着知识给我的自信走进教室,带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职责站在三尺讲台。岁月如梭,长久不变的教与学的模式占据了我教学生涯的大部分时光,学科知识的生动和浩瀚与学生的排斥与无视产生的强烈反差及美育的终极目的,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的彻底失落,让我感到深深的迷茫和无助。站在课堂上,我更像一个布道者,有着满腔的真挚和满怀的忧郁。看了无数遍的《放牛班的春天》,我希望自己成为马修那样的老师,去唤醒像皮埃尔那样的孩子。我还和学生们一起看电影《凡高传》、《罗丹传》。为了上好《故宫》这堂课,我特地用放假的时间重去故宫实地考察,以求知识的准确,但这些都不足以使我作为教师和他们作为学生,对美术课教与学的状态发生根本变化,这是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和瓶颈所在,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更高、更深层面的思考、实践和探索。
二、对理念和理论的学习,是小课题研究的重要基础
在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与途径的阶段,我意识到:作为教师,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要从根本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更新知识和改变旧有观念。我首先进行了自我教育,查阅了许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资料,阅读了大量的关于新时期美术教育理论和教师如何提高职业素养的书籍,同时借助到发达省份向大学的专家教授系统的学习理论课程,使我彻底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思维,并基于新课程的理念初步形成了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整体构想和设计,确立了关于《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中学生美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之小课题研究的课题。
三、整体的策划和系统的思考,是小课题研究的重要前提
1. 搭建研究的整体框架。一切的开始首先需要系统的策划和设计,这些完全基于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关键环节,我做了大量的前期规划和准备工作,包括如何分组是公平合理的、学生能够喜欢和接受的、奖励的量化设计和如何奖励、设计制做各种评价表格、奖励情况记录单等等。
2. 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美术教学有学科的特殊性,适合大胆改革,根据这一特点,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组合,通过以主题研究、动手实践、欣赏评述、论文撰写、语言表达等几个课程模块将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串连在一起,符合新课程理念中对学生动手、实践、创新、综合能力的新要求,这期间我根据学校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设计了一组将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紧密关联主题研究型课程,包括《我为学校设计未来》、《我为学校设计壁画》、《我为学校设计校徽》。
3. 变革上课模式。每节课学生将课桌组合在一起,以固定的划分小组的形式来上课,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与领导的能力,提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专长,不同优势的学生担负不同的任务。实验比想象的进展速度还要快,很多时候是学生的进步反过来促进了我进行课题研究的速度,通过实验我发现,过去教师往往低估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也是应试教育最重要的缺陷之处和问题所在。
4. 变革教与学的方式,教师角色的彻底颠覆。我改变以往教学生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前一节课告知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主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提前预习、小组课成员课前交流与研究、分工协作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课堂上,我的角色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开始更多的是一个学习任务者、学习与研究的组织者、评价者,其它大部分工作由学生秘书来协调和管理,学生秘书实行竞争机制,这就给学生中创造了公平竞争、能力培养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而学生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学生自主管理、相互帮助、共同学习、也学会了试着表达友爱和善意。学生们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结果都超出了我的预料。在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全面激活,也激活了他们对学习的喜爱。其实,要改变教与学的模式,只需要教师改变一下教学思维的模式和角度。
5. 改变评价模式。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教学流程全方位、多维度的配合与支撑。在研究初期,我便设计了《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学生评价记录表》和《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评价记录表》,通过应用这种评价记录单,使学生有了具体的可追求目标和方向,有了对荣誉的想往,同时也使我能即时了解、追综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情况、能力特长和进步阶段。可以说评价模式的改革是小课题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激励学生寻找自我、发现优势、建立自信、超越自己的良方和魔杖。
6. 重视课题研究过程材料的记载与管理。
(1)通过教案体现小课题研究。在教案的设计上我也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内容写的少了,一节课的教案只有短短的几条,但是这是在对课的大量的设计、设想和细心准备之后,实际上在这简单的背后,背后是大量看不到的工作。在考虑设计这节课的时候,花费了甚至几倍于常规课的思考时间,在教案中我会记录对课的思考、反思和发现的新问题等等。实际上它侧面记录了研究的经历和我作为研究者的心理历程,有了思考的厚度和研究的痕迹。
(2)保留每一堂每一给学生的作品。
(3)保留每一节课的学生评价表和研究性学习小组评价记录表。
(4)保留每一张学生和同事写给我的字条。
(5)注重即时的记录我的小课题研究的心理历程和感想、随笔。
篇4
精心设计,步步深入
1.第一份教学设计:突破重点难点,落实双基
本次活动是一次以小学有效教学为主题的研讨活动,题目是上课前一天通知的。接到通知后,我马上积极准备起来。撰写教案,我有一个习惯,第一份教案一定是独立备课,细细地分析教材,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以及教学方法。品读第一份教学设计,我认为基本落实了教材的双基目标,突破了教材的重难点。
(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因特网,认识浏览器的界面。技能目标:学会启动、关闭浏览器,学会通过超级链接、“前进”、“后退”按钮来浏览信息。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浏览器查看网页信息。难点:网上信息的归纳整理。
(3)教学过程如下。
2.第二份教学设计:创设学习情境,任务驱动
我反复阅读着自己撰写的教案,教学目标达成了,重点突出了,难点也被突破,但总觉得缺点儿什么。缺点儿什么呢?让我学习一下网上众位高手的教学设计吧!我赶紧百度一下……唉呀,原创教案不多!不过,细细品读,却也得到了许多启示。例如,“良犬家园”网站的版主在上课时变身为一位网络旅游的导游:“我们旅游公司地址是。怎么样才能进我们的旅游公司瞧瞧呢?小朋友有没有妙招?”“谢谢这位团友,他真棒,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好不好?”“呀,虞导第一次带团,出错了,现在想带大家回到八达岭,怎么办?别急,虞导有法宝……”对照自己的教案,光记着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就是缺少一点趣味——如果把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趣的学习情境中、他们是不是会融于教学,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呢?赶紧行动!
下面是我修改后的教案,主要针对一、二两个环节进行了修改。
3.第三份教学设计:体现思想方法,一课一得
时间过得好快,从下午3点接到课,经历教学设计的初稿、再稿,时间转瞬即逝,出了机房,恍若隔世,明晃晃的太阳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躲藏,天边只有零落的几颗星星俏皮地对我眨着眼。带着几份忐忑,含着几丝满意,把教案及课件发给师傅,期待得到名师的指点,也希翼得到师傅的几分肯定。
“……过程比较清楚。上一般的公开课也就这样,不过要上得出彩,恐怕要打一个问号?”——真实的回答、残酷的评价。
“对于城区三年级的孩子,上网应该不是难题。那么我们在教学中是否可以基于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此,而在学习的方法上动动脑筋?”——一语道破、醍醐灌顶。
“比如,认识浏览器界面的时候,如果和以前学过的画图软件或记事本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迁移可以更快地明了界面的组成,还可以知道软件的操作有相通的地方。又如,文字、图片有无超级链接也可以让学生比较。自己再挖掘挖掘……”——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特级教师就是“特”,看问题的眼光就是不同凡人,现在让名师的徒弟也开动马力吧。教材中包含比较思想的地方还有吗?访问超级链接前后文字的颜色可是不一样的,单击超级链接后窗口弹出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夜已经很深了,但是新的理念一洗我白天的疲劳,新的想法在心中萌动着!没来由地,我的脑子里钻出一个很可爱的形象——我班学生设计的吉祥物翔翔。让翔翔这个懂礼貌、爱学习、会发现的小可爱带领孩子学习,再加上师徒俩对教材的挖掘,相信明天的课堂——精彩!
师生共鸣,锦上添花
第二天,听课的教师好多,学生稍显紧张。但是随着翔翔的出现,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师生的距离由此拉近了好多。
1.学习铺垫
上课还未开始,我先让学生比较一下:你看,翔翔的三张照片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引导学生们要学会比较,像翔翔一样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本环节让学生先热身,为课堂学习中比较学习做铺垫。
2.导入环节
本环节设计时间五分钟,我告诉大家:翔翔刚学会打字、画画,希望同学们能担任小导师,教会他学习上网。三年级的孩子,一听做教师,学习的劲头一下子被激发。“我来,我来!”由此顺手推舟,出示翔翔的学习任务。
3.任务驱动
本环节设计时间为25分钟。整个学习活动以翔翔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共分三个环节:①认识浏览器;②访问网易旅游;③我们的旅行团出发啦!在访问网易旅游时,我安排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入门级(输入网址)和高手级(翔翔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你们有吗?试着浏览网页,你发现了什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生们通过浏览、比较从而发现:把鼠标指针移到有超级链接的文字和图片上,指针会变成小手;访问链接前后的文字的颜色常会发生变化;单击超级链接,窗口增多(有些页面会在新窗口中打开,为了方便浏览,可以有选择地关闭一些窗口);单击有的超级链接,导航栏(前进、后退按钮)发生变化。分组旅游环节,通过确定旅游地点—按计划浏览—分组汇报,培养学生有选择地利用网上信息,解决自己的问题。
4.课堂小结
本环节设计时间五分钟,通过三个问题:我们学会了什么?上网有什么收获?你还懂得了什么学习方法?不但再一次点明了本节课应该掌握的内容,还使学生知道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从课本、他人,还可以从网络来寻求帮助。学生知道了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比较。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计算机联网,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比较,我们从画图界面认识了浏览器,触类旁通。
篇5
目中有生
在整体感知,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时,我预设了这样的环节。
师:同学们,读书要让每个文字会说话!让老师也参与你们的朗读,可以吗?
生:可以,但你只能读我们挑剩下的自然段。
(同学们按顺序挑选了自己喜欢的段落,把最短的、最平淡的一句话扔给了我)
师:请大家评议一下朗读。
(有位学生小声地说:“老师读得最差!”我的目光穿越林立的小手,把这位学生喊了起来)
师:是老师最差吗?
生:(声音由低渐高)是的,你没有其他人有感情,你是老师,读得流利是应该的。
(多真实的回答呀!我只能承认,和同学们相比,我是最差的)
师:这次老师的确读得最差,我一定会向你们学习!请大家帮帮我,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
(同学们纷纷当起了我的老师)
当前的语文教学,教师要真正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要蹲下来用眼去发现学生的闪光处,要放下架子用耳聆听学生的心语,要让出位子用行动让学生张扬个性,要融入集体,用心去激荡学生的生命。
教中有情
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我感觉,课堂需要教师去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例如,
师:请你联系实际说说眼前的麦穗是指什么?
生:眼前的机遇、机会。
生:我们当前的任务——学习。
生:考个好分数。
(这名学生的回答太现实了,是他真实的声音,但我感觉,如果大家都带着“分数”功利心去学习,那必将忽视自己的品质形成)
师:分数能决定一切吗?不能,作为新一代的孩子,除了掌握知识,还必须发展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生活的技能。
生:只注重分数的人是比较自私的……
我知道,在课堂中,我对学生真情的告白是无情的,我和其他孩子的话可能挫伤他的积极性。课后,我和这名学生进行了对话,肯定了他敢说真话的优点,和他一起探讨了对分数的认识。
篇6
片段一:
上课铃一响,学生伴随着《寂静山林》的音乐声,在我创设的山谷美景中开始了今天的音乐之旅。
“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山谷里都会出现些什么声响呢?”(鸟儿的叫声)
“你能说说小鸟是怎么叫的吗?”
教室里一片寂静。我想,难道学生没听清楚我的问题。我提高分贝放慢速度又说了一遍:
“你见到过的小鸟是怎么叫的呢?”
学生一脸茫然,教室里还是寂静的可怕。我开始有点心慌,原本放松的心突然间揪了起来,但又强装镇定地问了一遍:
“谁能说说小鸟是怎么叫的?”
这时有些学生开始“蠢蠢欲动”,想举手但似乎又怕说错让人笑话。我马上对这些“心中的救星”送去一个信任的微笑。在我的鼓励下,终于一双小手脱颖而出,我三步并两步地闪到他旁边向他发出邀请。眼见着他站起身,一双圆鼓鼓的大眼睛盯着我的脸,然后伸出小手抓了抓头皮,嘴里嘟喃着:
“那个……那个……好像是……嗯……嗯……”
那么多双期待的眼睛看着他,也许是太紧张了吧!我赶紧说:
“别急,慢慢说!”
他伸出小手继续抓了抓头皮,然后不好意思地说:
“嗯,嗯,老师,我忘了。”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哄堂大笑,有的趁机说悄悄话,有的……我原本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让学生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鸟儿歌唱从而引出歌曲的难点,难道大自然中这点声响能够让这群小精灵这么素手无策!我极力地控制住内心的慌乱,尽可能平和地说:
“那请同学们边听边观察鸟儿是怎么歌唱的?”
在万般无奈下,我只好通过自己的范唱把旋律清晰地呈现出来,待休止符、气息问题、顿音唱法都一一解决后,我按照预先的设计在原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青蛙的声响,然后来了一次鸟娃二重唱。课在我的努力下生硬地进行着!
片段二:
“山谷里,鸟儿在歌唱,青蛙在歌唱,如果你用心聆听,还可能会听到什么声响呢?”(泉水的叮咚声)
“那么泉水的叮咚声在力度上会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时高时低,时强时弱。”
“让我们来唱唱这动听的泉水声。”
课按照我的预设顺利地进行着,正当我有点沾沾自喜时,问题又来了。
“山谷里,鸟叫声、蛙鸣声、泉水叮咚声交织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请一、二大组来扮演鸟叫声,三四大组扮演蛙鸣声,老师来当泉水叮咚声!”
“听,什么在唱”……
全场鸦雀无声。从他们的眼神中我看出了犹豫以及内心的无助。我赶紧指着大屏幕重申道:
“我们来分工合作,一、二大组的同学来唱鸟叫声(啾啾),三四大组来唱蛙鸣声(呱呱),老师来唱泉水叮咚声!听明白了吗?”
同学们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这一次的合作在同学们的努力配合下艰难地结束了!可那歌声丝毫谈不上好听,更别说优美动听了,简直就像菜市场那混乱的叫卖声。我百般无奈下,只好硬着头皮撑到下课铃响。
二、仔细揣摩――原来是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惹的祸
课后,我反复地问自己,预设和生成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差距呢?问题出在哪里呢?那么精心设计的一堂课怎么会让我这么狼狈呢?明天就要优质课比赛了,我该怎么办呢?正当我感到世界末日来临时,一位教研员的几句话让我重先看到了希望。她说教学中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始终处于最重要的位置。一堂好的公开课,除了优秀的教学设计以外,还需要精炼的语言来引导,同时始终不忘音乐的反复性、弥漫性特点,让学生在不断的聆听和歌唱活动中,感受那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
我再次拿起教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教学中该如何处理好形式和内容这两者间的关系,做到在“说”上体现得动情,在“唱”上体现得深情,在“奏”上体现得形象,在“演”上体现得逼真呢?在反复地研读、揣摩、修改后,我再一次站上了讲台。
“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无限幻想,欢迎同学们来到开心快乐的音乐课堂。刚才一曲《寂静山林》,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山谷。这是一个怎样的山谷呢?”
借着学生精彩的回答我轻而易举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到了下一环节。
“在这个寂静美丽的山谷里,一声声优美动听的鸟叫声打破了它的沉静。听,什么在唱?”
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有的还举得特别高,生怕我看不见。课堂中,学生们情绪高昂,眉飞色舞、兴致勃勃!随着学生激情洋溢的演唱,课堂的气氛推向了。不管是孩子们还是听课的老师们个个聚精会神,被山谷里美妙的音乐所陶醉着。在加入打击乐器那一环节中,我拿出生活中最常见的石头时,教室里顿时沸腾了,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期盼和渴望。当他们手持石头伴随着音乐演奏时,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兴奋,那么的投入,那么的忘我,那么的亲切,那么的真实!
三、分析与启示
1.熟悉的音乐才能产生感情
重复是音乐学习中必要的教学环节,熟悉的音乐才能产生感情,要想让学生产生共鸣就要不断反复。就像吴斌老师讲的:“一首乐曲反复聆听过、一个乐段形象生动表演过,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能使学生记住音乐,哪怕过了很长时间,只要听到就一触即发,这就是音乐教学的归宿。”
2.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影响学生情感共鸣的关键
音乐教学是以感知美、体验美、表现美为目的的。教育家加里宁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因此,只有当教师自己真正了解音乐,感受到音乐之美的时候,才可能带动学生一起在音乐的国度里畅游!因为只有爱音乐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教会学生去感受音乐,只有真正欣赏音乐的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去被音乐所感动。
3.语言之尽,音乐之始
音乐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音乐艺术是听觉艺术,它的深刻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哲学家尼采说:“任何抒情的语言也难以把音乐至深的内容加以披露”。因此,音乐课堂教学应避免过多的语言描述,而要从音乐的本义出发感受作品的韵味。学生只有唱起来、动起来,才可能有所体会,有所感悟,有所创新,从而体验音乐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和无穷的魅力。
4.教学内容比教学形式更重要
篇7
一节“7的乘法口诀”示范课,让我一直不能忘怀。记得在教学课堂巩固练习这一环节时,我的教学过程被打乱了,经过是这样的:当我出示练习题6+6+6+3=( )后,同学们很快就做出来了,通过提问总结出两种做法:(1)6+6=12 12+6=18 18+3=21;(2)6×3+3=21。给这节课做个总结,就可以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我依旧问:“同学们做这道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同学们又开始了讨论,班里顿时“乱”了起来,有的同桌在互相争论,有的回头与同学讨论着什么,还有的已经举起了小手要求回答。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我把课堂交给了同学们。第一个同学:“把3分成3个1,分别加到3个6上,成为3个7,列式是7×3=21”;第二个同学说:“我把3个6分成6个3,再加1个3是7个3,列式是3×7=21”;第三个同学说:“把加3看成加6,4个6相加里多加了3,再减去3,列式是6×4-3=21……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那兴奋的小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却没有听见下课的铃声。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一、把抽象变成形象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不是执行教案的过程,而是课堂内容持续生存与转化、课程意义建构与提升的过程。这就需要教者根据自己教学对象的实际,对教材进行重组与开发,使教学适应不同学生。在教学6+6+6+3这题时,当学生了解了一个数能分解,而且可以加到别的数上时,使计算变得简单,诱使同学们发挥出想象空间,想出了很多解题的方法。就这样使学习贴近他们的生活,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去探索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二、把被动变成主动
把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让他们用个性化的语言展示其独特魅力的思维过程,为学生扬起思维的风帆,插上思维的翅膀。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像以往那样讲完了事,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从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不同的思维过程来看,这些正是每个学生学习数学的生长点,是每个学生面对一个问题最有效、最真实的感受。如果没有这一问,这节示范课虽然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却压抑了他们丰富而又自然的思考,束缚了他们的思维。这一问,就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创设了自由探索的环境,而这些又恰恰满足了他们的学习天性,使他们觉得原来数学如此神奇有趣。因此,只要我们能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改变僵硬呆板的教学方式,原来枯燥的知识在学生的心中同样会充满迷人的美丽。
篇8
大家好!
我今天要竞争的岗位是小班的班主任。理由如下:
首先,我具备一名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一、是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师。
要做好一名幼儿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尊重孩子、热爱孩子,具有奉献精神。尊重孩子,表现在走近孩子、走进孩子。了解孩子们的内在需要、情感特征、个性表现,把幼儿看成一个大写的“人”,时时关心他,处处爱护他,和他建立一种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偏不宠。做到多鼓励、多肯定,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爱心温暖每个孩子。当孩子有不幸和痛苦时,我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了慰籍;当孩子有了错误和缺点时,我的公正和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信心。除了要传授知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外,我还承担起“妈妈”的责任,负责孩子们的吃、喝、拉、撒、睡。时常露出甜甜的微笑,经常拉拉孩子的小手、拍拍孩子的小脑门、抱抱他们、吻吻他们、搂着他们说个悄悄话—妈妈一样的关爱和体贴使孩子对我产生一种深深的依恋情感,从而觉得幸福、安全和满足。走进童心世界,做孩子们的好伙伴。平时和孩子们同舞同歌、同嬉同乐,遇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处处和孩子们达成一片。善于捕捉教育的契机和欣赏幼儿。
二、是家长心目中的好老师。
教师的职业是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孩子服务。“细微处见真情”是我家长工作的感受。我和家长交流的方式通常采用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册、电话以及接送时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内容多为生活中孩子的具体表现、孩子的最大特点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交流的方法根据家长不同的心理和个性特点,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讲究沟通、交流的艺术。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几个“要”与“不”:要微笑、要具体、要保持;不呆板、不说白、不间断。面对形形的家长,我总是虚心地听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耐心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热心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将每项工作做到前面,照顾好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高高兴兴来,愉愉快快走,使每个家长都感到放心、安心。
三、是教师心目中的好老师。
篇9
关键词:直面问题;尊重学生;灵活调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97-01
“李宁牌体育用品”曾有这样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动态生成的课堂已是老师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津津乐道的话题。新课改,新教材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与惊奇,新教育,新课堂给了孩子们更大的展示舞台,教学活动中孩子们会提出形形的问题,课堂也会变得难以控制,课堂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始料未及的“意外”。如果我们置之不理或者呵斥指责,只能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创造力将被抹杀,如何让一次次不期而至的“意外”变成一次次的“精彩”?毋庸质疑,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地锤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适时调控课堂,有效利用生成的教学资源,才能把“意外”演绎成“精彩”!
一、直面问题,关注意外。
式无常式,课无定课,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案。不管教师多么精心预设,也绝不可能考虑到教学生成的全部内容。学生的思维时常会出乎我们的所料,课堂上经常会发现学生发表的诸如“我反对”“我喜欢自己的方法”“我认为这样做也可以”等充满个性和创意的发言,这是很正常的。面对学生情不自禁的“插嘴”,老师既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也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而应立足发展,认真倾听他们的“高谈阔论”。只有关注课堂上发生的的意外,直面困难,珍视学生这种积极思维的情势,课堂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老师,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
这是一堂三年级数学《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公开课。我精心准备:每一句话都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丝丝入扣: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巩固应用――总结反思。一切都进行得一帆风顺……学生汇报完“我们年级有95人,每桌坐8人,至少可以坐多少张桌子?”一题的解法:95÷8=11(张)……7(人),正准备引导学生理解“至少需要11张还是12张桌子”的时候,一个男孩子高高举起了小手:“老师,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95÷8≈12(张)”我一愣,这是我没有料到的,能说他错吗?不能!再想想应该可以吧,但是这是五年级才学的方法呀,其他同学都不能理解呀,为了不影响后面的教学,现在没必要讲吧。于是就敷衍带过:“哦,你用的是估算。”既没肯定也没否定就让孩子坐下了,然后继续下面的教学环节,而那位同学也很疑惑地坐了下去。
多么好的教学资源啊!由于我的漠视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课后我一次次地深思和反省,对于这与众不同的想法,我为什么不直面问题,为学生创设一个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听听他的想法呢?站在学生的角度讲,学生既然提出了问题,肯定想知道他的想法对不对,更想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其他学生也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我却没有及时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按自己的预设进行教学,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性一定会被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也定会被扼杀。此时我才深刻认识到,在我们的教学中不是缺乏课程资源,而是缺乏善于发现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的眼睛。假如我能及时关注并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直面“意外”,了解学生所想,呵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也许会让意外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二、尊重学生,意外也精彩。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才能迸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的宽容平和与爱心可以使学生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态;相反,教师的偏执、责罚和粗暴则可能导致学生不良的心理反应,出现心理问题。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学会尊重学生,敏锐地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倾听不同的声音,成为学生的忠实观众,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再因势利导,进行教学,就能让人眼睛一亮、砰然心动。
三、灵活调控,成就精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教学时,教师应该随机应变,灵活调控,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广阔的空间,成就意外的精彩,这也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
篇10
就这样,我怀着牛皮筋弹起的梦想,考入浙江幼师。说实在的,就在毕业实习那阵子,我就怀着疑自己选择了不喜欢的职业。那时在行知幼儿园实习,为了第二天能上好课,带好一天的活动,前一天晚上要开夜车准备教具、备教案,一直到凌晨两点多,眼皮打架了,头也痛了,还要反复检查教案、教具是否都准备好,天天如此。天天给自己加油鼓劲:我绝不能上一堂失败的课。当我看到孩子们获得的微笑时,当我的实习成绩得到园主任、指导老师的充分肯定时,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自豪:我可以当老师了!
十九岁,我真正跨进了幼儿园的大门,做了一名幼儿教师。迎接我的是一束束纯真而带着探究的目光,孩子们打量着我这个自己也需要老师的老师。"别忘了,你是勇敢强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妈妈、善良可亲的姐姐,是博学多才的智者,还是和他们一起嬉戏的伙伴……"理智在不时地提醒着我。我微笑着走进孩子们的中间和"小男了汉?"脑门顶着脑门,手腕扳着手腕地比试,跟"小公主们"一起唱呀、跳呀。从孩子们那友好、信任的目光中,我读到了孩子们的心底的声音:老师,我们欢迎你!
上美术课,部分孩子对着画纸置之不理,没有一点积性时,我只好耐心地手把手地教。语言课时,我为了教他们一个新词语或一个短语,我把说话的速度放慢,同时也不忘做些生动地教具,便于他们理解。做幼师的,谁都怕带小班,但谁都逃不过要带小班,我也是如此,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大小便经常解在衣裤上,刚开学段时间每天早上要哭,每天早上我也会条件反射地情绪紧张,但还是要耐心地处理每件事情。我想我不仅仅要做他们的老师同时还要学会做他们的妈妈,其中的辛苦是不言而喻的。每结束一天的工作,倒在床上不想动了,还真觉得累。可是每当我看到自己的辛勤和爱心使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时,一股由衷的欣慰油然而生。
有一年我带小班,下学期班上来了一位患有先天性耳聋的孩子,她叫李佳烨。记得刚入学那天,佳烨的妈妈诚恳地说:"本来要把她放到聋哑学校去,知道我们单位几个同事的孩子在董老师班里,我想让她有个伴,那几个小伙伴她认识,所以想让即试试看,不行的话,我们再转园好了。"我看着这张可爱的小脸蛋,期盼着能从好的嘴里发出与同龄人一样甜甜的声音,可她只是瞪着眼睛看着我……我开始有点惧怕——这样的孩子来到我们班。让我怎么带好这个班?
几天下来,小佳烨还算能干,小朋友做早操排队,她也会走过来排队,她看到老师敲铃知道要集合。为了让小佳烨学会说话,我每天上课时有意识地用身体语言给她提示,鼓励她。下课时,我拿着一些图形卡片,让班上几个能干的小朋友和我一起说图形卡上的词语,让小佳烨对着我们的口型学。有一次上课时,我惊讶地发现她举高了小手,嘴里还不停地叫"老师、老师",叫得虽然不是不很清楚,但确实是在叫老师,一下子我们班的老师和36个小朋友不知道有多开心,我们兴奋地跳起来,佳烨会说话喽!佳烨会说话喽!那天,她妈妈来接的时候听到这个消息不敢相信,在班里小朋友的鼓动下,佳烨对着我们两位老师叫了一声"老师",佳烨的妈妈蹲在女儿的身边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个一脸憨厚朴实的母亲抱住了女儿。"辛苦你们两位老师了"好半天,她对着我们说。
一段时间后,小佳烨已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还会说几个日常短语。在生活护理上,我们对她也是加倍地关心和照顾,佳烨很喜欢上幼儿园,特别喜欢画画,喜欢老师在小朋友面前夸她画画得好,看到小朋友为她鼓掌,她就知道小朋友也在表扬她、喜欢她。欢迎您访问,欢迎您访问,
我们也为佳烨的一点一滴的进步而感到自豪,如果您没有做过老师,也许很难体会这份心情,但这确实是一个老师最值得骄傲的时候了,这是我们用满腔的爱换取的一份厚礼——一份世俗的天平无法衡量的感情:"孩子们爱我,我更爱孩子们。"
世了上的爱有无数,而孩子们最需要的爱是鼓励和关怀以及毫无怨言的耐心。
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我付出了千百倍的耐心,上课多提问他们,早操课时请他们排在第一排,多给他们机会,从而去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挖掘他们的潜力。户外活动时,顽皮的孩子不小心扭伤了脚,或是流鼻血,有些不理解我们的家长要责怪我们,我们诚恳地向他们道歉、赔不是,同时提醒自己要把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当这些顽皮的孩子在小小运动会上获得名次的时候,当这些顽皮的孩子在美工展览区展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当这些顽皮的孩子在木偶戏表演中有声有色地表演的时候,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满意地笑了。对我们也多了一份理解。
法国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
当我给孩子们完《七色花》的故事以后,问他们:"假如有一天,一位婆婆也送给你一朵神奇的七色花,你要用它做什么?
有的说:"我要把它送给贫穷的人。"
有的说:"我要让北极变得温暖。"
有的说:"我要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
"可是小朋友想一想世界上真的有这样的七色花吗?"
"唉,没有呀!"孩子们失望地说。
我就说:"有,这就是你的做事情的本领。等你们长大了学会了很多本领,这本领其实就是七色花。你用这朵七色花什么事情都可以办到。"从孩子们的目光里,我仿佛真的看到了一朵朵神奇的七色花,七色花让我的心和孩子们的心连在一起。
我还通过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教育孩子富于爱心和同情心,让孩子有"我要送给她一双温暖的鞋子"这样的爱心;我用散文诗欣赏《帽子的秘密》教育孩子坚强勇敢,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我用故事《共伞》对孩子进行友爱教育等等,我还以自己良好的师德作风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工作快十年了。虽然有时候也觉得累,觉得苦,但我不怨。除了产假那年其了几乎每学期都带兴趣小组,每星期增加四个课时量,自己幼儿园办的兴趣都是没有报酬的,但我从来都是任劳任怨,认真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