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德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5 11:36: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德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职学校德育的生活化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道德所“行”问题,即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问题。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别在于:非学校的社会人的道德生活实践完全是道德主体的自我行为,是一种非他人指导的道德生活实践;而学校德育中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的道德生活实践。这种师导性道德生活实践是经过学校和教师的设计和安排的,是在学校和教师道德要求的总体框架下发挥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主动性,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在校期间通过开展有限的道德生活实践获得较为系统的道德实践经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积极的道德行为转化和道德境界提升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现实生活道德中的主人,则必须让学生用自己的道德思维和掌握的道德知识,对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进行自我设计和反思,能自主、自愿、主动地做经过自己独立思考的、具有道德性的事,用自己的“道行”提高自己的“德性”。学生道德生活实践中的师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有机统一的关系,即教师对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导师作用不是替代学生进行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发挥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适宜的“导行”;同样,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自主性也不是要放弃或摆脱教师必要的、适当的“导行”,放任自我道德生活实践,而是在教师的“导行”中自主地开展道德生活实践。因此,中职学校只有将德育的课程性与德育的生活化有机结合起来,即实现学校德育的“理实”一体和学生道德生活的“知行”统一,才能使学校德育在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中发挥整体育人的作用,而轻视德育的课程性学习或忽视德育的生活化实践,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校德育教育。
二、中职学校德育的课程性教学和生活化实践的有机结合
1.在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又要发挥其他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
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是由德育课的地位与性质决定的。德育课是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专门课程和主要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办学方向,关系到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它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发挥着学校其他课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德育课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过德育课教学,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识。所以在德育课教学中,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德育课程教学大纲,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开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预防教育、环境教育和廉洁教育为重点内容的专题教育。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德育内容,发挥其德育渗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课程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将内隐的、零散的德育内容显性化、系列化,发挥其他课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课教学中既注重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认知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要挖掘文化课的德育因素,发挥德育的渗透功能,教师在把脍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讲精彩的过程中,还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润泽学生的心灵,真正实现教学的教育性。笔者学校是涉农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增强学好专业的信心,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还应根据学校涉农专业特点,在专业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中职毕业生在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居民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学好涉农职业技能对改变三农现状、提升三农水平、推进大连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义,这些都是德育渗透的内容。
2.在德育生活化方面,既要注意学生德育生活实践的师导性,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生活实践的主体性
篇2
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作用、地位,即人的自主、主动、能动、自由、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学生主体性便是学生学习活动中自主、能动的地位和特性,发挥学生主体性就是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能动性。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一、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师角色,增强教师素质
教育理念,指的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语文教师要真正转变教育理念,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深入认识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切实领会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特点。改变以往单纯追求成绩的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学生学语文,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其次,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念,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充分弘扬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并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制,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教师不但要面向全体学生,还应承认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尽力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导者,给学生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加强深层对话,创设“复调式”课堂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致有四个主体性,即: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教材编辑的主体性、语文教师施教的主体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出发点,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旨归。这就需要教师从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四个主体性”出发,正确处理它们的相互关系,分清主次,分步实施。通过分析发现,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四个主体性”是对立统一的存在:教材编辑的主体性以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为前提,语文教师施教的主体性又以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为依据,以教材编辑的主体性为纲目,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教材编辑的主体性和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为基础,以语文教师施教的主体性为主导。“四个主体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的整体,只有把他们结合起来,形成“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格局,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三、“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
“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中学生进行认知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 “接受学习是以听讲和练习为主要方式的学习,以突出教学的结果为标志。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多少是以定型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的。对学习者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把材料内化或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接受学习”重在接受结果,教师对课堂进行“支配”和“控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既定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学过程比较单纯,需要较短的时间即可完成。而“探究学习”却重在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只处于引导、组织的地位,真正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特点。需要所有学生参与到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教学环节比较多,过程比较复杂,须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来完成。一堂真正成功的语文课,不应是完全的“探究学习”,更不是单纯的“接受学习”,而是在突出“探究学习”特点的前提下,有适当的“接受学习”。教师只有将两者按适当的比例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最优的效果。
四、多种方法并用,激发学生潜力
篇3
1.预设生成相互对应
预设生成为相互对应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预设所侧重的内容为预想结果,生成所侧重的内容为现实的过程.由此可见,结果与过程所持有的是互为前提、相互依仗的关系.要实现生成的有效性,务必要实现展开全面的预设.预设生成分别作为教育目的发展的追求、指向,预设生成的有机融合积极促进课程有效展开,课堂教学有效性既离不开预设,也离不开生成.
2.预设生成相辅相成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收获物理知识、问题逐步生成,不断在生成新问题,于是在解决过程中收获新知识,这符合新课改教学理念,过去物理教学通常预先对教学步骤、认为进行确定,然后开展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预设所反映教学的计划性、封闭性特性,与生成所反映教学的动态性、开放性特性,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高中物理教学通过以学定教,不仅展开预设同时实行生成,并更加注重生成的重要性,在预设教学的前提上实行生成教学,更有效地实现预设的目标.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预设生成教学改善对策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准备能引发他们好奇的内容,事先准备课堂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全班同学都投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课文内容讲解作为物理授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直起着无可替代的用,教师要通过有趣的讲解方式,让学生轻松学习.比如,采取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扩散学生的学习思维,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打破传统教学课堂上的死气沉沉,对学习物理产生厌倦感.通过有目的性地讲解课文,让学生关注细节,同时掌握全文的主旨大意,能充分地理解并接受材料所传递的知识.通过课堂的及时记录,反复对学生进行新概念的练习使用,有效地避免了他们的一学就忘这个特点.
2.教学资源充分应用
现如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必须紧随社会发展潮流,开展信息化教学.通过实现多媒体化,利用多媒体动静结合的优势特征,为课堂营造活跃的气氛,多彩的画面、真切的音效对学生视觉、听觉形成无限冲击,促进学生边看边听边思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化学课堂中.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里领略化学的魅力,提升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为学生学好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特别指出,教学任务不单单是教授于学生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有效结合,构建合适的教学情境,索引学生形成认知火花,在灵活问题提出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 中职生 语文学习 价值教育
《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表述,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语文学习,应该在“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高中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初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出身平凡家庭,文化基础薄弱,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从学生群体看,存在着个人利己主义、实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多种灰色人生价值观。
在语文学习方面,中职生的学习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学科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缺少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匮乏等。面对困难,他们消极应对,甚至“坦然面对”,如上课迷迷糊糊、作业拖拖沓沓、考试马马虎虎几乎是常态化、集体化。这些问题使得中职语文老师苦恼不已,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在中职生语文素养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价值观是人类心灵的立交桥,它沟通人的行为、态度、理想、信念等。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价值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现有的正确价值观,努力挖掘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形成更完整、更理性的价值观。
一、明确语文学习的价值
某些中职生选择职校,是由于以往基础教育阶段遇到了很多问题,遭遇了很多失败,希望能学习一技之长,早点就业。在学习动机上,他们更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乃至放弃基础学科。对于语文,爱的人更少:古文艰涩枯燥、阅读理解难懂,写作搜肠刮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职生喜欢阅读,但几乎都不喜欢语文课,不感兴趣是主因。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职业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舞台,是知识传承的桥梁,是一把打开无数扇大门的万能钥匙。难以想象,连专业书都不能看懂,他能理解专业知识吗?如果连基本工作程序都无法清楚表述,他能与人合作开展工作吗?
语文学科集知识性、文学性、工具性、趣味性于一体。“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语包括听和说,而两者正是人与人交流交际的重要工具。书面语包括读和写,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由于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因此教材编写者对应教学大纲,把中职语文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大块。“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教材均衡地分布在各模块的三个系列之中。尤其是选文,大多地考虑选录直接反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作品,如《飞向太空的航程》、《南州六月荔枝丹》等。
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广泛便捷,大量信息通常以说明性实用文体出现。因此,从阅读的话语形式看,中职定位于实用性,阅读多说明文,阅读类型多信息筛选型。不学普高“尝试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等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写作,而增加了比较多的便条、启事等应用文。
从整体或本质上说,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有所区别,它的知识深度要求相对浅一些,但是广度更大一些,而且相对而言实用性更为突出。中职语文教材注意引导关注时代精神和新的科技知识,与现代社会合拍。可以说,它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使用者中职生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明确职业素质的价值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即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欲望膨胀,并以追求金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物欲的膨胀往往伤害人们的情感世界,扭曲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诱发拜金主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职生读书的动机和主要目的是“争取找个好工作”,而他们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收入的多寡。导致工作中个人主义至上,工作投入度不高,能力提高缓慢,个人价值感缺失。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还是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职业素养。
例如,莫言的《卖白菜》,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地流下眼泪,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诚信?可以引发学生探讨在职业生活中,在众多价值取向中,应优先考虑哪种?
台湾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卖奖券的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灌溉心田”的温暖。
具有浓郁神秘湘西色彩的《边城》中,老船工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敬业爱岗。
而《一碗清汤荞麦面》,店主夫妇给母子三人的帮助、尊重和鼓励,充分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是那么热情真诚善良。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经商之道,使面馆生意兴隆。
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进取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正如卢梭所言:“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当中职生的人生价值寄希望于职业价值中,是不是可以从语文学习内容中汲取教诲呢?
三、明确生命的价值
经历过中考失败的中职生,内心有着深深的失败情结,心理取向较消极。根据调查,中职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中等偏下,日常亲子间情感交流不多。随着孩子叛逆期的到来,他们更束手无策。焦急之余,对孩子多否定、多指责。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失落和悲观。
富有人文素养的语文学习有助于加强正面自信乐观的性格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指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可分为四种。在我们今后的人生当中,应尽量使我们的人生境界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发展。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提高的不仅是人生境界,还有其他方面的境界,以加强完美人格的塑造。
伟大的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无论是老舍的《我的母亲》,还是史铁生的《合欢树》,笔下都闪动着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能看到自己母亲的面容日渐衰老,却很少能在母亲煲好的汤和日复一日的唠叨中感受母亲的心、母亲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正如美国作家惠特曼所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面对原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呢?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努力构建语文教学过程有趣、有效和有用的“三位一体”。
学习作为人类积极从事的重要活动,必然有着自身内在的巨大而多元的价值。但过去我们对学习内在价值的认识是片面而单一的。当我们为学生提供多元价值维度看待学习时,很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可能,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知识和技能对他的意义,那就从过程和方法着手,让他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乐趣,感受学习活动自身的魅力。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倾听和鼓励,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在学习活动中让他参与合作,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别人对他的肯定,同样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感知与认同。
课堂上,教师还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之美。情境教学可以体现在图画、摄影、音乐、动作等方面,也可以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借助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对作品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感受思想之美。自然,教学有效性就能得到保证。
当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校里也不应该有一模一样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要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获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参与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1-0229-02
中学语文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实践活动,其中教师仅是“导演”,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角。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
一、构建和谐氛围,培养“参与”意识
中学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世界观逐步形成,日益成熟。一方面求知欲旺盛、自尊心很强。想得到自我实现的机会,对语文课堂教学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比较单纯、幼稚,害怕批评,唯恐丢面子,对语文课堂教学又会产生害怕甚至是恐惧心理。因此,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必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作为语文教师,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体贴和理解学生,要以心发现心,用“火”点燃“火”,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培养学生的亲师感。放下了师道尊严,却树立了很高的威信。学生爱师、亲师,与老师心心相印,情感沟通,思维就能自始至终处于活跃状态,就具有创造性。学生亲其师,必能信其道,更喜欢他的语文教学。
二、优化教学模式,创建“参与”条件
语文课堂教学面对的是那么多具体的个体,他们性格不同,志趣各异,要想让全体学生都能思考,畅所欲言,得到有益的语文锻炼,就必须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
1.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师自始至终要能驾驭整个课堂教学,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跑野马”,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抓住重点,把握难点,改变教学中“老师台上唱”,“学生台下听”的弊端。
2.实行差异性教学。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富有启发性和难易适度的课堂思考题,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个人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实现教学上的真正平等。
3.容纳学生,倾听学生的意见。因学生认识角度有差异,看问题观点有碰撞,理解有深浅,分析有正误,评价有不一……教师不能指手划脚,横加干涉,妄加优劣正误评判,要充分肯定学生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和价值,善于发现学生思维活动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一种“安全感”和“成功感”,“愉悦感”和“光荣感”。
三、引进竞争机制,强化“参与”程度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扩大的、开放的、综合的教学。要达到扩大、开放、综合的目的,就有必要引入竞争意识。所谓竞争意识就是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相互比赛,争取优胜的意识。这是一种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竟争的“开放期”心理,引进竞争机制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着重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智力五要素(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非智力因素(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热烈的情感、浓厚的兴趣和独立的人格)。
1.创造竞争环境。教师要精神饱满地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与之相关的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入情境,营造竞争气氛,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人人跃跃欲试,进入最佳竞争状态。
2.强化竞争意识。教师要培养学生自立意识和自强意识,做到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
3.拓展竞争形式。根据学生即时即景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赛形式。在内容上可以从注意能力、观察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应用知识能力等方面比赛;在形式上可以开展学生个人之间的比赛、团体间的比赛、自己与自己的比赛。这样就能从深度和广度上深化语文课堂教学。
四、照顾全体学生,重视人人参与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坚决改变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的课堂结构,使每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者,既保持了教师跟学生之间的交住,也促进了学生跟学生之间的交往(相互发问,相互切磋,相互争辩)。为此,可将全班学生分组结对,两张课桌四个人,好差搭配。另外,课堂讨论、知识竞赛、作文互评、智力游戏抢答等教学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保证人人参与,共同研究,取长补短。如口头作文,各人先在组内讲,后由各组推举一人到班上讲。教师选择一两个重点讲评后,布置大家再在组内复述。
过去只有几个人得到锻炼的机会,现在却人人动脑,个个开口,既有个人活动,又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既有学生的锻炼完成,又有教师的指导讲评,形成了一个行之有效的立体教学网络,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我们一直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可是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更多的是教师搞“承包”,学生成附庸。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当前的教学现状,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学生以应有的主体地位,已刻不容缓。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学;创造性思维
目前,高效课堂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自学能使学生的个性获得解放,能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恰恰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在自学能力培养中,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师放手,学生动手
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学,学生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讲,要把教师讲解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放宽到最大程度,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教师往往认为自读课文让学生自学,讲读课文一定要讲。其实不然,像《藤野先生》这样比较复杂的课文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学。鲁迅先生的经历和藤野先生的事迹由学生自读、复述,效果远远比教师讲解好。至于主题思想,是表现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还是表现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学生个人解决不了,教师要鼓励他们展开小组讨论。讨论也未能解决的,教师要鼓励他们开展辩论。在激烈的辩论中,学生不仅把课文内容作为主要依据,而且把写作的理论知识也作为有力的论据。这样既深化了课内阅读学习,也强化了写作能力,更主要的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提高了。
二、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
真正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改革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答。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如果没有参与意识,没有积极思考,很难想象他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提问氛围,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提出来,这样要比教师提问有效得多,而且更主要的是要看到,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身就包含有创新的思维,这正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三、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永远比知识重要。”如果我们接受这个观念,那么在教学中就应该给学生思维想象的自由。教材中记叙类的文章大都可以激发学生去想象。比如《小橘灯》可以引导学生想象12年过后小姑娘一家的情形;《故乡》可以使学生想象宏儿和水生在当今社会的境况;《范进中举》可以让学生想象范进中举之后做官的情形……并试着将其想象的情景描述出来,或者做一些改写续写小练习。这比老师煞费苦心做出图画般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有价值得多。
四、鼓励学生动手查阅资料,调查访问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往往需要了解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鼓励学生去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或者上网查寻抑或走访长辈老师朋友,要远远优于教师的介绍。自主性的主动学习学生无论在思维还是在行动上都是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桃花源记》,教师要鼓励学生查阅历史书籍了解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而这样的现实生活正是陶渊明虚构和平、宁静、平等、安乐的世外桃源的根源。理解了作者的创造意图,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就会轻而易举。
五、不要忽略同学之间的讨论
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文言文阅读教学,教师可利用学生手中不同版本的参考资料,让他们结合提示、练习、注释,展开小组讨论。不同的解释,激励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在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获。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班级汇报等多重对话。通过生生、师生多边而有效的对话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的答案,提升对文本的认识,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
以《行道树》为例,学生的困惑主要集中在内容上,同时又往往集中在五处:一是“而我们居然立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二是“是的,我们的命运被安排定了,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和点缀。”三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四是“是的,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五是“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对于学生这些内容方面的困惑,一定要给予时间和空间,让其在刚才熟读课文交流收获和感受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先行思考,然后同学碰撞,再全班交流,教师趁机精讲点拨。例如上述五个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只是在内容和情感上进行了思考,而少了对语言文字、表达方式方面的探索。此时,教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调控课堂。
篇7
[关键词]预设 ;生成 ;语文教学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因动态生成而更具有生命活力,而相对于“预设”,似乎成了一对矛盾体。于是,有人认为应该忽略预设。其实,课堂教学追求动态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重视预设。预设和生成是需要同时努力关注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在教学实践中,生成离不开预设,只有充分预设,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才能构建一个和谐课堂,让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怎样实现生成和预设有机统一,使预设转化为生成,是进入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让预设为生成留空白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充分地预设,并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驾驭能力来引导学生进入自己的预设,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这样的预设,由于过于精细,成为学生思维与想象的桎梏,使他们在课堂上既役于教师,也役于教材。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设计应是有弹性、有留白的预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白。
1.精心而不精细,为生成留空白。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精心的安排,但精心不等于精细。精细必然丝丝入扣,天衣无缝,生成就无立锥之地。语文是人文学科,有着丰富的内涵、有多义的语词、多样的美感,甚至还有多向的价值追求;语文教材中的一个个文本,有着复杂的结构,有语词和文化的一面,有思维和逻辑的一面,有伦理和道德的一面,有审美和情感的一面,还有非理性和无意识的一面。同样,面对文本的心灵也是生动活泼,丰富多变的,当这样的心灵和这样的文本相碰撞时,体验、理解、思维与想象的开放性可想而知。在教学中,考虑整体布局,设计几个板块,不预设细节,就给生成留足了空间。
2.预设并预计,为生成留空白。虽说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但我们在生成面前并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教师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可能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有意识地在某些地方或某些环节形成“弹性化”的方案,使课堂创造动态生成的精彩。
二、让课堂给生成腾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一般都有生成的价值,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这样可能使原先预设的思路或环节被破坏了,但过分追求“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这恰恰使语文学科失去了独特的魅力。语文有确定的一面,也有不确定的一面,逻辑思维的确定性和连续性并不能遮盖“形象思维”的偶然与断裂,断裂之处也可以开放出思维与想象的花朵。因此,当生长点出现时,教师就应适时调整预设,促成生成。
1.以局部性调整,促进精彩生成。局部性调整指腾出较短时段处理好预料之外的情况,实现生成,然后迅速回到预设上去,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以整体性调整,促进精彩生成。整体性调整是指在课堂正要开始或中途产生了生成的火花后,教师把整堂课或课堂余下的时间全部不按预设行进而是让给生成。始料未及的生成的生长点出现了,干脆把下半堂课全部腾出来用于生成了,这就是整体性调整中的一种,另一种是刚上课的时候出现了非常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就把整堂课让给生成。
三、让预设和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篇8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寻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和仔细的思考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因为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得到拓展。问题意识能够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转变为学习的动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疑问,可以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质疑和提问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探寻相关的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充实了自己的知识,又拓展了思维,还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大多数小学生缺乏相应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经过老师的指导,他们能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因为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准确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学习的疑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认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为了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在课程讲解结束后,往往会问学生还有没有疑问,而学生一般都会回答没有,即使有学生也不敢说。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表现。
2.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具有绝对的权威,很少有学生敢对教师的权威提出疑问。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倡导师生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教师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和提问。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回答,帮助学生解惑答疑。
3.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第一,利用已学的知识。小学语文的课文的知识具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年级的教材也有一定的联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李白的诗词,在学白新的诗词之前,我们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诗词,加深对作者的了解。第二,利用生活经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火烧云》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见到的火烧云的实际情况,然后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时,教师可以在介绍的生平之后,播放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在悲痛的情绪中进入课文。接着,教师可以用幻灯片演示人们送别的过程,围绕“作者为什么只写老奶奶、青年夫妇、红领巾这几个人物?他们的动作、表情、心情是怎样的?”等问题,让学生回答。多媒体的演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鼓励学生合作。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应该是孤立的个体,应该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在交流与合作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培养问题意识。
5.提倡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和教材中的问题,通过主动的思维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显著特点是让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学习、探索。它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篇9
教育中的考试现象
目前,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定义,其内涵的界定,运行机制的建立等问题正在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提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体制影响,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同时文章中也指出了素质教育应具备的三层含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史根东同志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由此,概括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有:①全体性,即面向全体学生;②基础性,即培养基本素质和各项能力;③发展性,即开发个性潜能,发展个性特长,等等。
而应试教育则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各种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具体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②偏重智育和分数,忽略德、体、美、劳等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培养;③按一个模式培养人,导致学生成为解题、背知识的机器,忽视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从上可以看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标和指向的不同,“片面追求”或“全面发展”是它们的分水岭,那么,应试教育中的主要手段即考试和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运转的各种教育规范,以及教学方式等是否就可以全盘否定呢?事实并非如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还难以将它们硬性分离开来。单就考试这一现象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并不否定或排斥考试,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考试手段若得到较好的操作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如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等,通过运用考试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兴趣爱好,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反之若教师只是为考试而教,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凭考试说明一切,考试成了各项工作的指挥棒,学生得不到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情况就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了。
2科学分析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
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教委近年来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牵动着全国初中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未来的世纪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这就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然而现状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智育的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的身体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在某5省市高考体格检查中,85%的学生复检不合格或专业受限;上海市的体育专家陈丹萍不久前采用测试法对780名中国中学生和891名德国中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得分均低于德国学生。初中生升入普高或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都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承担建设祖国的各项重任。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没有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无疑高中阶段的压力就更大;再加上体育锻炼本身要求学生付出较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而中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若没有一定的督导机制,这种自觉性难以长久维持。因此,采取考试制度势在必行。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将这种考试体育的成绩和其它文化课考试成绩同等要求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升留,甚至对评优评先等均没有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因而造成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老师关心的只是文化成绩的好坏,体育教学在有些地方形同虚设;为应付中考和高考,任意占用体育课时间或取消体育课现象时有发生,体育教育没有真正对文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采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即在决定学生升留的制约机制中渗入体育成绩,对于扭转这种恶性循环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具备这种必要性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又如何明确呢?在客观实践中操作这种考试经常表现出两种趋向:要么向素质教育方向健康发展;要么滑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如果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则是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选择良好的考试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勤思多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考试以平时科学的教学作基础,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心理品质都得到良好发展。因而这种考试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通过考试,例如湖南省汨罗市经过12年素质教育的探索,已经突破“应试教育”的格局,汨罗市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8%,音体美特长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如果向应试教育方向发展,情况就不同了,操作者单纯以这次考试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价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说明中小学生整体的健康状况;或者脱离学校教育整体,不能同其他文化学科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在长期的教学中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作为首要任务;不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采取为考试而考试,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练什么;平时欠功夫,临阵抱佛脚,压制学生死练,硬练,这样充其量也只是为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而已,留下的空白或造成的危害却很多,这种考试不正是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吗?这绝对不符合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那种认为只有通过升学考试体育才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地位的思想其实也是受这种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事实上,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地位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机制中,片面追求智育成绩的高低,单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优差与升降。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也按这种模式进行,也仅仅依此决定学校体育工作的业绩,使学校的体育工作都围绕考试这一中心,而不是着重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那又谈何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呢?因而只有明确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将其同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协调起来,使之产生良好效果,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升
学考试体育
正确认识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之后,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即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则,这种认识也只是纸上谈兵。具体操作考试要涉及很多因素,但一般要注意如下几点:
3.1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考试是基础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接起来。既要以教学中全面的素质教育为考试的基础,又要发挥考试的多功能性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考试并非只有选拨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检测功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除了选拨身体素质合格的学生进入更高一层次培养阶段外,还要检测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人才身体素质的合格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能说明一所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但也不能就此一锤定音,因为考试体育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干扰,失常现象屡屡发生。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教学搞好了,考试的历害性相对就削减了,学生应试的压力就会更轻,我想这也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吧。
3.2协调教考过渡,实行综合评估是途径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每取得的一项成绩和获得的一次进步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如一种基本技能、知识,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等都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有些地方的学校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建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档案,量化每次成绩的比率,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毕业时的升学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事实证明,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发挥考试监督和检测功能;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超级秘书网
3.3综合评估标准,施行科学管理是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均应高度重视对学校体育综合评估工作的宏观调控,实行科学管理,把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成绩和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好坏的多项指标有机统一起来。不能仅凭一次考试成绩,或获得了多少竞赛名次等,而要从多方面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如课程开设、资金投入、师资结构、教材内容安排、场地器材建设以及全体学生体质提高的程度和全面性等。只有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评估机制,才能客观、公正、全面地衡量学校体育工作,避免虚报、浮跨现象,增强各级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扭转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被动局面,真正使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得到实现。例如,汨罗市在素质教育中面向每一所学校,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每一种教育,不设一所重点中学,连续六年保持高中毕业生合格率98%的纪录。
总之,对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制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使教考有机结合,并将考试纳入到素质教育整体结构中,那么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其它学科的学习,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同时学校体育工作的真正价值也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1996年第6期文“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2.《文汇报》1996年6月9日文“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
3.《新华社每日电讯》1996年6月11日文“变独木桥为通天道”
篇10
关键词: 职高语文教学 认知能力 培养模式 创新策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职高语文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认知能力训练,职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往往只是为了通过考试甚至能够毕业。在学习中,容易把注意力停留在对所学的显性知识的简单获得上,而忽视语文知识所蕴含的思想。当前,新课标倡导把学语文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这种转变的实现与语文行为认知能力的训练紧密相关。我就如何培养职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提出了见解。
一、认知能力培养在职高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职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还是对职高语文教学的转轨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1.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职高语文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还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和调节的认知过程。大量研究和实践证明,虽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知识水平方面与许多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相比并无绝对优势,但在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上却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能更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认知加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更自觉地使用有效的知识工具和策略方法。
2.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调控语文学习活动,顺利达到学习目标。
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不仅重视所学的内容,而且随时清晰地关注着自己的学习过程。由于认知是把学习主体自己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因此,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就能够促进学生自觉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使他们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等方面都能顺利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二、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模式
要想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必须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旧模式中脱离出来,对教学中师生关系进行重新理顺。
1.确立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着认知学习理论被引入到课堂教学领域,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在发生变化。有效的学习者应当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信息加工者、解释者和综合者,他能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来存储和提取信息,努力使学习环境适应自己的需求,从而使自己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主体”的思想,还给学生三大权利,即阅读的权利,思考的权利,发表意见的权利。在学习方式上,学生要从听、记、接受知识、被动地接受训练转向主动思考、讨论、实践,从重视学习、思维的结果转向重视学习、感悟、思维的过程,从强调积累知识、重视掌握知识的量与技能的熟练程度转向强调自我发现知识、重视掌握知识的质与发展综合素质,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实现职高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职高语文教学中学生地位的转变,要求教师的角色必然随之发生转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符合认知能力培养所需要的新的语文教育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权威、真理的化身,而是与学生平等互动的合作者、交流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努力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承担起学习的责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心理过程,而不是其外在表现,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自己头脑中建立和发展语文认知结构的过程。另外,语文教师在高度重视本身观念更新的同时,也应重视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图促使学生的观念产生变化,要让学生摆脱凡事依赖教师的非主体行为,摆正自己学习主人翁的地位,极大地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行为认知能力的创新策略
在树立了正确观念,建立了正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要想进一步加强对职高学生语文认知能力的培养,就必须实施创新策略,在学生自主学习循环模式中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1.明确目标,让学生了解语文认知知识。
设立目标并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态是自主语文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所学语文知识的类型和特点,同时,让学生明确每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强化学生的目标意识,用目标去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目标强化和目标激励引导学生解剖自己,认清自己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及其与目标的差距,以便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选择相应的学习策略,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定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语文学习目标与责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被动为主动,也有利于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2.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
职高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中传授认知知识,强化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对目标的认识和自身的认识的元认知体验逐渐丰富;可以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提问、呈现考查性的试题等方式,使学生认识明确自己是否达到认知要求;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丰富元认知体验。合作学习,既能拓宽知识的深广度,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心得,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反馈自己学习方法的有效性,相互取长补短,又能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促进学生彼此交流情感,还可以在课后练习和考试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课后练习是考查学生是否达到教学要求的一个重要手段,题目的变换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从多个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总之,只要我们采取适当、可行的语文教学策略,就必将对开发和培养学生语文认知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在职高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将逐步完成从“要我学语文”到“我要学语文”,从“教师教我学语文”到“我自己学语文”的过渡,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成建平.对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思考[J].革新,2005,(3).
[2]范继业.完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J].大庆高等专校学报,2001,(4).
[3]葛雪梅.让创新能力走进语文教学[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