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9 10:27: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羽毛球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羽毛球教案

篇1

为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教职工体质,促进教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及归属感,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教职工羽毛球比赛,那么方案该如何策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大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1

一、活动目的:

(1)为了给全校教师展现一个有活力的姿态,特举办一次羽毛球比赛。

(2)促进我们教师之间的交流,丰富我们的文体活动,给大家营造一种运动氛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参赛对象:

本校全体教师。可自带羽毛球拍。

三、比赛时间:

2021.6.11(周五)

四、比赛地点:

校体育馆内羽毛球场

五、比赛规程:

(1)、比赛项目:羽毛球

(2)、奖项及奖品设置:

六、比赛规则:

(1)、组长抽签。抽签决定组与组赛及场位。

(2)竞赛队采取自由配对积分制,五局三胜制。

(2)比赛以积分高为胜。

(3)、裁判:彭军、胡蓉芳。

计分员:许经跃、李岚

七、运动员守则:

(1)、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

(2)、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秩序。

(3)、在比赛规定时间前到达场地,不要大声喧哗。

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2

“舞动生命,扬企业精神”

一、比赛概况

1、比赛目的:

缓解公司员工工作的压力,丰富员工的生活,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培养团结合作、顽强进取的进取精神,致力于为员工打造更好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从而为公司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我们将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重结果,重在参与的原则。

2、主办单位:__x有限公司团总支

3、参赛单位:__x有限公司团总支共青团员全体成员

4、比赛时间:x月x日

5、比赛地点:体育公园羽毛球馆

6、比赛项目: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混合双打

7、比赛总则:预赛、决赛均采用单场淘汰制和21分制

二、参赛要求

1、各个公司选报15名参赛选手,男子单打至少6名,女子单打至少6名,混合双打至少2组。

2、参赛采取抽签形式,所有比赛项目均实行单场淘汰赛制。

3、球拍、羽毛球由体育公园统一提供,每位比赛选手参赛当日自行着运动服、运动鞋到场。

4、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三、比赛方法

1、比赛顺序:预赛随机分成4组进行单场淘汰赛,每组选出2名参赛者进入决赛,决赛抽签进行淘汰赛。

2、预赛采用单场淘汰制(三局两胜),失败一场即遭淘汰。

3、决赛采用单场淘汰制(五局三胜),失败一场即遭淘汰。

4、每个项目的预赛选出8名选手参加决赛,决出冠军、亚军、季军。

5、比赛采用中国羽毛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羽毛球竞赛规则》,裁判由主办单位聘任。

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3

一、活动宗旨

提升居民身体素质,丰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居民交流互动平台,增加居民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社区发展。

二、比赛规则

1、选手分为男/女子组,分别进行比赛。本次比赛仅有个人单打一项。

2、分组赛:抽签分组,11分制单局淘汰赛。

3、循环赛:淘汰赛胜出选手进入循环赛,循环赛胜一场得1分。按照得分送高到低确定名次,得分相同则加赛争夺相应名次。

三、活动时间

20__年x月x日19:00,淘汰赛

20__年x月x日19:00,循环赛

四、比赛流程

开幕——淘汰赛——循环赛——颁奖——闭幕

五、比赛地点

__县__中学体育馆

六、报名方式

1.“__x”APP网络报名

2.电话报名(______)

3.现场报名(__x社区服务大厅)

七、比赛奖品

第一名:二位,价值300元礼品。

第二名:二位,价值200元礼品。

第三名:二位,价值100元礼品。

纪念奖:若干

八、任务安排

__中学:

1、提供4个完整的羽毛球赛场。

2、设置比赛区和观众区。

3、调试体育馆广播系统。

4、安排4名比赛裁判。

教职工羽毛球比赛策划方案4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校体育文化建设,特举办这次“腾飞杯”羽毛球比赛。促进我校师生及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丰富我们的文体活动,给大家营造一种运动氛围,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我们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主办单位

实验中学、学生会、羽毛球协会

三、参赛对象

实验中学全体学生。

四、比赛时间

20__年x月x日——x月x日。

五、比赛地点

实验中学羽毛球场。

六、比赛规程

比赛个人项目:男单、女单比赛团体项目:男单、男双、混双

奖项及奖品设置:

奖项:本次比赛决出个人冠、亚、季军;团体冠、亚、季军

单打奖品:

冠军:羽毛球一桶

亚军:护手胶一条

季军:毛巾一条

团体奖品:

冠军:羽毛球三桶

亚军:羽毛球二桶

季军:羽毛球一桶

七、运动员守则

1、赛出风格、赛出水平、胜不骄、败不馁、尊重裁判、尊重对方、尊重观众。

2、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守秩序。

3、在比赛规定时间前到达场地,不要大声喧哗。

4、坚绝服从裁判判罚,否则取消比赛成绩;迟到五分钟者,视为弃权!

八、比赛规则

1、个人比赛:小组赛时采取单场比赛决定胜负,复赛以后每场比赛采取三局两胜制;团体比赛:采取积分制,每赢一局积一分,积分者为冠军,依次亚军、季军。

2、率先得到15分的一方赢得当场比赛。

3、如果双方比分打成15比15,获胜一方需超过对手2分才算取胜。

4、如果双方比分打成20比20,则率先得到第21分的一方取胜。

5、首局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率先发球。

6、在进入复赛后,一局比赛完后,双方队员将休息1分钟。

7、发球时任何一方都不允许非法延误发球。

8、发球员和接发球员都必须站在斜对角发球区内发球和接发球,脚不能触及发球区的界线;两脚必须都有一部分与地面接触,不得移动,直至将球发出。

9、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发球必须要过对面的发球线(如没过重发球)。

10、击球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从而使整个排头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整个握拍手部,如球落在线上算接球方输一球。

11、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12、发出的球必须向上飞行过网,如果不受拦截,应落入接发球员的发球区内。

13、一旦双方运动员站好位置,发球员的球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即为发球开始。

14、发球员须在接发球员准备好后才能发球,如果接发球员已试图接发球则被认为已做好准备。

15、一旦发球开始,球被发球员的球拍触及或落地即为发球结束。

16、双打比赛,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同伴站位不限,但不得阻挡对方发球员或接发球员的视线。

九、赛事组委会

顾问:__x

组长:__x

副组长:__x

裁判:__x

组员:__x

计分:__x

篇2

岁末,笔者有幸承担了一堂“国培计划”体育学科的一节示范课(水平四)的教学任务。

选题阶段,恰逢学校组织环保活动,受到启发,我决定利用羽毛球馆内废弃的羽毛球作为本节课的道具。因此,我选择了“持轻物投掷”作为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在同事们的大力协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教案的编写。将本次课的主要部分设计为:投掷基本知识的介绍;基本动作的模仿与学习;教学比赛,三个环节。为了保证课堂的“原味”,也为了让学生保持对教学比赛的兴趣程度和好奇心,我并未进行“磨课”。

示范课上,学生积极配合,各个环节衔接顺畅,我也逐渐进入了放松状态。到了教学比赛环节,我将学生分为面对面的两组,划线而分,要求学生利用羽毛球“打雪仗”,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哪一方地上剩余的羽毛球少即为获胜。

比赛进行的很激烈,学生们比想象中的更加积极、兴奋。突然,我发现一位男生将面前散落的羽毛球拢在了一起,然后,捧起来一股脑的“空投”到了对方场地,对方也“回敬”了一下。他们的这一举动似乎给紧张的比赛带来了更多的“笑点”。我明白,这是不符合比赛规则的,但为了保证比赛和课堂的连续性,我并没有吹响暂停的哨音。

比赛结束后,在给予学生必要的鼓励后,我提出了刚才出现的问题,“适时”的进行了教育。后续的教学环节,很顺利,一节课结束了。

课后,在与国培班的老师进行交流的时候,大家的肯定让我倍受鼓舞。来自宿州的一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原来他也发现了“犯规”的那一瞬间,他建议――那是教育的最佳时机,应当鸣哨停止比赛,当即进行组织性、纪律性教育,这样更能让那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升华。正当我思索的时候,安庆的一位老师说:“为了保证课堂的连续性,可以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小结、教育。课堂是开放的,学生是活跃的,类似情况经常发生,总是断下来,肯定会影响教学的连续性。”周边的几位老师也各执己见,宝贵的交流时间稍纵即逝,直到国培的老师们离开,我也没有太明确的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旋并不能让我解开心中的困惑。

在后续的实际教学中,教案本的反思一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就是“断点”还有无数的问号。在课堂上,在确保安全第一的前提下,我也对“断点”又进行了多次的尝试和反思。当学生出现问题后,我立刻终止活动,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沟通和教育;我也尝试,让那个活动继续下去,当活动结束后,再对刚才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和教育。

可是,在随后的课堂反思中,我隐约觉得有些时候的“断点”教育并不适时。往往会错过一些最佳的教育时机,当然,有时候也会有小题大做的感觉。

于是,我冷静下来,决定仔细看看这些纠缠我许久的每一个“断点”。

渐渐的,我发现体育课堂上遇到的“断点”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活泼好动、情绪激昂、动作夸张、急于展示等。一般情况,这样的“断点”对其他同学,对老师的教学影响不大,可控的。第二类,就是违反组织纪律、比赛规则、消极懈怠、存在安全隐患等情况。这样的“断点”是有“辐射”的,易失控的。

这两类“断点”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可以“预防、预警”的。于是,在备课上,我投入更多的精力在课堂预设环节,针对不同运动项目、阶段可能出现的“断点”进行“预案”。并在课前、课中、课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例如,新授课上,如果遇到第一类“断点”即将出现――有学生动作夸张,故意引起同学注意,我会在继续上课的同时,给他一会眼神的关注、适当的提高音量,或者给他一个手势,引起他的注意,让他明白自己应该怎么做的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必要的提醒。恰当的时候给他一次展示的机会,向他提出合理的建议,或者是鼓励、批评。这样课堂的连续性保证了、提醒的目的也达到了。当然,课后加强沟通与交流也是不错的补充。

当第二类“断点”出现时,例如,前滚翻教学中,有学生不按要求对同伴进行保护帮助,蓄意干扰他人练习。这时我会立即停下课来,进行必要的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强调协作。课后,仍然需要关注“断点”,可以和造成“断点”的同学进行交流,一则,掌握思想动态;二则,加深教育痕迹,持续关注。

当然,课堂上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断点”,学生身体情况的变化、遇到突发事件后的情绪波动,可能不在我们的“预案”中,这就需要我们随机应变,把握好时机更加艺术性地处理“断点”。

渐渐的,我发觉我的课堂有了变化,我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变化。一位表现越来越好的同学告诉我:老师,平时你跟我沟通那么多,我下课也反思啦!觉得您说的对我、对班级都是有意义的!我现在上课想淘气的时候,就会提醒自己停下来,我自己给自己一个“断点”哈哈!

我想我的疑惑,解开了!

2 启示

课堂,尤其是体育课堂,是给学生们学习、展示与释放的。作为陪伴与引导他们的老师,首先,我们不能担心或者恐惧“断点”的出现。因为,墨守成规、机械化的课堂是不现实的,这样的学生也是不真实的。

其次,我们要做课前的“有心人”,要对熟悉课堂,熟悉学生,对可能出现的“断点”应有必要的“预案”。当课堂出现“断点”时,我们要做“聪明人”,能迅速判断情况,形成相应的解决策略,“断”或“不断”胸有成竹。课后,我们要做“有情人”,要深入学生,了解他们的感受和真实想法,内化教育效果。

再次,课堂是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一个45分钟,师生不断沟通、交流、反馈的过程。因此,每一节课后,老师及时、细致的反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种反思,尤其是与学生管理、互动方面的内容,不能是一种“单相思”不能是自己一个人的“感悟与提炼”,更应该是回馈予学生的,一种“协作性反思”。同样,学生也应针对技能掌握和个人表现进行相应的反思与反馈。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作为主体的自己,如何更好地跟随老师进行教学活动。这样的反思,才更有效,更有意义。

3 感悟

篇3

新课程改革十年的成果之一,是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达成了共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教师自身完善和价值体现的必然趋势。纵观近十年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的研究状况,无论是培养教师的高校职前教育,还是一线教师的职后(在职)教育,均在不同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然而,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长效的过程,如何在现有的机制和条件基础上,探索出一条体育教师(以下简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前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全市26所高中及市区中学全体体育教师。

2.研究方法

以各级各类教研培训活动为载体,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国内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我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通过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发现与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将教研与科研结合起来,并对研究过程实施监测与调节。既保证研究方向的准确性,又使研究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建立制度,集中学习,提升理念,达成共识

(1)建立教研会双月例会制度

俗话说:“打铁先需自身硬”,体育教研员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关系着一个地区课程实施的方向及实施的深度,为了及时掌握各地各校实施新课程的动态,制定了区县体育教研员双月例会制度。几年来共组织了十多次活动,每次会议都有明确的主题,着力研究当前亟待解决的新课程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问题,会后有实施情况反馈。这样有计划、有主题、有内容、有实效的活动,提高了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服务”能力。同时,推出理论学习读书目录供大家学习参考,提升教师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打好理论及人力资源基础。

(2)建立体能测试及竞赛制度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为了确保体育教师的体能能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市教研室每年组织“市区中学体育教师体能测试及竞赛活动”,测试分竞赛组(35周岁以下)、达标组(36-45周岁)、参与组(46-55周岁,女教师46-50周岁),每人每年测6个项目,对每个教师的测试成绩进行统计、评奖,将结果公示并反馈给各校,至今已延续15年。

(3)建立教案检查制度

自1998年起,市教研室每学期都组织市区中学全体体育教师教案集中会查,制定了具体的评分标准,由各校体育教研组长根据要求,逐一互查教师教案,写上简评,打上等级,盖上特制的教案会查专用章。最后将检查结果反馈给学校,作为教师期末考核的依据之一。多年来,对备课特别强调了教材的选择、重难点的定位、教学法的设计、运动负荷的把握(每课必须含课课练)和教学反思的撰写,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建立教研活动出勤及质量统计反馈制度

市教研室每学期对各项教研活动情况即参与教研活动人数、参与活动质量(如对听课、评课人员发言记录、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公示结果,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面及活动的有效性。

2.创设条件,拓宽技能,一专多能,全面发展

(1)教师原专项调查

课改之初,为了适应高中体育选项教学要求,找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市教研室对全市26所高中教师专项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学校为单位共发放问卷26份,受调查教师156人,回收26份,有效26份。

调查结果显示:我市高中体育教师在个人专项上明显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整体上教师专项过于集中。在被调查的156名教师中,田径专项66人,占42.3%;篮球41人,占26.28%;排球、足球各13人,各占8.33%;其他专项所占比率较小,如乒乓球1人,游泳1人,武术5人,羽毛球无专项教师。而现实情况是:高中田径必修模块修完后,很少学生再选田径作为选学模块;选择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者较多;而游泳作为必备技能之一,只有1名专项教师。二是教师专项地区性差异问题。如A区85%的教师均为篮球专项,而田径作为必修模块,专项教师只占教师数的10%。

(2)教师第二专项培训

①教师第二专项选项调查。由于我市高中教师专项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学校都采取限制性选项的方法。为了优化教师专项结构,给学生提供更多选项学习机会,我市提出了发展教师第二专项方案。结合各地各校教师专项特点,开展教师第二专项问卷调查。保证选项既有一定的宽度又有一定的技能深度。问卷还选取了能胜任培训教练之职的教师,以解决外请教练经费不足的问题。

同时,为了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辐射面,减少培训成本,营造良好的培训氛围,我市教研室及时调整了研究规模,要求各地直属初中和职业中学教师共同参加培训。本调查以学校为单位,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95份,有效问卷95份,全市共554名体育教师参与了第二专项选项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理论知识的23人占12.7%,此为高中必修模块,所选者皆为高中教师;选田径选项的36人占19.9%,此选项结果以第一专项调查时篮球专项居多的地区人数最多,17人占田径总选项人数的47.2%;选足球和韵律体操的有很明显的性别特征,足球全部为男教师,韵律体操只有3名男教师;选择体育舞蹈、跆拳道人数明显超过了网球,各校也是在兼顾学校场地器材的条件下选的,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选羽毛球、乒乓球的人数偏多,分别为74人和83人,分别占13.36%和14.98%;这既与项目的普及性有关,更与学生选项结果呈正相关。

②培训方法及周期。根据选项人数多少,确立各专项培训班,羽毛球、乒乓球因人数较多,均分成两个培训班。由市教研室集中全市优秀教师力量,聘请专项辅导员,制定好专项培训计划;以大市与各辖区集中培训相结合,再辅以校本培训与自学的方法,在四年内,使每位教师在第一专项基础上形成个人第二专项,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3.探索途径,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1)实施学科知识更新计划

在信息快速变更时代,很多在高校习得的体育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求,为了让教师始终拥有最前沿的学科知识,围绕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启动了“体育知识更新计划”。利用教研培训时间,有计划地在每学期开设专题知识讲座,用三年时间,将各项体育知识更新一遍。从2006年至今,已作了“田径、篮球、体操、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棒球、网球、跆拳道”等十多个专业讲座,以及“如何备课、说课与评课、如何撰写教学案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方法、急救知识”等专题知识讲座,不仅有效更新了旧有知识结构,一些新兴项目的介绍也开拓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水平。

(2)实施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以省重点课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为依托,以地区承担子课题研究的方式,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研究。改变以往一个人上课,少数人评课的现象,努力提高上课、听课、评课活动的有效性。结合常规教研活动,推出了“校际间同课异构”活动,即以各校教研组为单位,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推出代表组内最高水平的精品课,进行校际间教学展示活动;使每次开课都成为一次提升组内整体实力的过程。

从有效性出发,在课前对听课任务进行分解,即以学校为单位,在全面听课的同时,各校各有侧重。如A校着重关注教师的教学语言和评价;B校关注教学法的运用;C校关注场地器材的使用;D校关注教学组织形式;E校着重关注运动负荷等。评课时,上课教师要说明组内备课的困惑、重难点的确定、选择教学法的依据等,评课时大家有话可说,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研讨氛围热烈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3)开展多层面学科竞赛

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结合国家、省、市教师各类竞赛,如基本功(含通识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说课、上课等)、体操类教材教学评比、说课评比、论文及教学案例评比活动,做好基础选拔及竞赛过程的裁判工作,将竞赛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生发点,以赛代培、以赛代研,寻求教师专业化发展新的突破点。同时,开展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4.教科研一体化发展途径初显成效

(1)明确了专业化发展目标

在市及各区体育教研员的引领下,我市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专业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从课改初期的茫然不知所措,逐渐进入了清晰明朗阶段,广大教师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工作责任感、敬业精神增强,主动寻求发展的意识、教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均制定了具体的学校和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了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双赢。

(2)享受专业化发展成果

以省立项课题《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为抓手,利用我市教科研人力、时间、资源等优势(如:市教研室规定每周四上午是体育教研时间,各校教师均不得排课等),将教研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教科研一体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帮助教师形成个人第二专项,有效地保证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的深度及其效率,并将成果转化为一种动力机制。同时,各校体育教研组建设得到加强,涌现出多个研究型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锐意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的研究型教师人才。四年来,在全国、省级等赛课活动中,有6人次在全国录像课评比中获一二等奖,有30多人次在省录像课及省教学能手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名列全省前茅。更有二十多位教师相继走上了学校及教育局领导岗位,为提高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研究认为:要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首先,要建立长效的学习机制。制度是效果的前期保障,通过长效系统地学习,掌握学科发展的最前沿知识,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多方创设条件,拓宽技能。立足学生发展及教育教学需要,努力创设培训研究条件,全面拓宽体育教师技能。第三,要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学科内环境。通过各级各类竞赛、观摩、培训等活动,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开辟更宽广的路径,在学科内或跨学科寻找体育专业教师发展的动力,实现资源的共享。第四,教科研一体化模式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充分结合了教科研的现有优势,可实现教师专业化的高位运行和高位发展。同时,发挥团队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学校、地域体育特色,成就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幸福感。

建议:学校领导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视与支持,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直接的动力之一,希望各级部门能引起关注。同时,基层教师,特别是农村体育教师主动发展愿望与专业发展的引领问题,仍是当前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今后,我们将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希望能得到同行们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陈向明,林小英.如何成为质的研究者——质研究方法的教与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钟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构建[M].北京:教师教育研究,2005.

篇4

作为物理老师,我备了5节课的教案,每个教案均在4个班进行教学,共上了20个课时,其中一个是重点班;很多时候,一天接连上四节同样内容的课,我逐一扛住了这辛劳的任务!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精心备课、认真组织,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同学,用比较清楚的话讲解好一个个题目。课后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的疑问;我知道了要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不能孤立地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搞花架子,而应该从教学内容中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课前预备一定要充分。有课时,我往往是提前几天就备课,查资料,写教案,试讲好几次,直到上课前还在考虑各种细节题目。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假如预备时间充裕的话,讲课时会发挥得更好。老师讲课时声音要洪亮,要有一股气势,要有较好的气质。我希看自己会有清刚之气:直率、真挚、刚强而不失温顺。我认老师一定要有一点硬气,这样言传身教,有利于学生的性格发展。提问后应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这一点我做得不够,往往题目一说,就要学生举手回答;我的语速很稳、教学的进程把握很好,但经常反应不够快,不能很好处理学生忽然的提问。

在物理科组主办的物理游园活动中,我和其他实习组员积极帮忙,从活动策划,前期预备到活动举行,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大量工作,由于没经验,我们很大压力,起早摸黑,这个词用得一点不过分!一有空就到实验室做饮水鸟、共振摆、牛顿摆、混沌摆……等小制作、和学生会沟通;非常。本文。由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累,但学到很多……下次开游园活动,我相信我很有把握、有经验开得更好。

这一个月来,我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热切关注。他们以真诚而友善的眼神看着这么一个高大威猛却是“新手上任”的老师。同学们在我的课上积极提问、仔细听讲,在我讲得好时以热烈的掌声鼓励,鞭策着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创新开拓,不断进步!

在此,我衷心的向他们表示感谢,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江老师、徐老师、分管领导;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大学老师、关心和帮助过我的同学。

篇5

优点:精心的设计了教案,台风不错,教态自然大方,不慌不忙,亲切近人,自信,语言连贯紧凑,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有较好的课程导入方法,奖评制度吸引学生目光,能与孩子们相互交流思想,平时指导他们的作业解题及批改,具备教师优良的道德情操,严格履行了教师职责……大家一致这么评价:第一次上台教课,这种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指导老师夸我很老练,让我稍稍有些成就感。

缺点:英语课因不能很好的掌握时间分配,前部分讲解太多,导致内容重点不够突出,及一些小的细节问题等。虽然信息技术课抹掉了这个缺点,但也有不足之处,依班主任石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理论部分再稍讲慢一点,就很好了。

班主任石老师在我的实习成绩考核上,给了非常高的评价,评分99分(满分100),最后一句这么说的:真正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这句话,也将会成为对我在未来路上的鼓励!我希望一直保持着这个骄人的姿态。

篇6

关键词:数学;数学应用;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3-062-01

教学大纲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这一要求,在中考当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查看近几年中考应用题提供一定的实际材料,设置问题的现实情景编制试题,在背景公平的前提下,综合考查学生对语言的阅读理解能力、捕捉解题信息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正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对我们平日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谈点体会。

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兴趣是成功的内在的动力源泉,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离不开数学。例如,我在讲直径上的圆周角是直角时,学生并没有感到这一研究的特别意义。 于是就引导他们:(1)用三角板找圆的直径;(2)用三角板找圆心;(3)说一说从这个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这时学生活跃起来了。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新知识兴趣盎然,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研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只有在应用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使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教学“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王叔叔带200元钱购买一些体育用品。羽毛球拍每副86元,乒乓球拍每副88元,羽毛球每筒14元。估计一下,买这些体育用品,王老师带的钱够吗?实际要花多少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自然地感受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了简便运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三、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给学生提供应用的空间

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老师也从目标的制定者及仅仅为了解题的信息提供者变为学生们的“学习伙伴”,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汲取知识,掌握知识的迁移本领,使之具有可持续创造发展的动力与能力。教学中要创设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课堂训练要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论、一题多变,使学生有创造的学习机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例如我在讲《黄金分割法》一节时,不但介绍了黄金分割问题在几何作图中的应用,而且介绍了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我在上课时亲自演示拍照时把主要景物摄在接近于画面的黄金分割处,照片显得更加协调、悦目;还分析了舞台上报幕员总是站在近于舞台的黄金分割处,这样音响效果就比较好,而且显得自然大方等等,让同学们感觉到数学的魅力—应用的广泛性。 这样学生不但拓宽知识、扩大了思想教育和联系实际的范围,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有着积极作用。

四、引导学生去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了数学知识,能探索其应用价值,思考其能解决那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应用的重要方面。从真实的现实背景中提出问题,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基本的规律与方法,再应用于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也是数学应用的全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老师就要引导学生“用”数学,力求做到生动具体,富于形象,使学生乐学。比如在教学中,学完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这一性质,可组织学生进行校内实践,寻找蕴含这一知识的生活现象;经常让学生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会在自然中逐渐形成。这也是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理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五、精心构思,设计生活数学的教学方案

一堂课教学质量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教师课前教学设计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并结合知识的特点创造性地组织教材,精心地设计教案的整体结构,认真推敲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估计课堂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定教学的形式和具体的处理方法,变静态教学内容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诱发学生进行探索,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取、发现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创造性,发展应用意识。例如一个旅游费用问题:小华一家要去某景区旅游,他们找到了两个旅行社进行对比,其中A旅行社:一个人的费用为500元,其中大人买全票,小孩打9折;B旅行社:原来的个人费用为500元,现在正搞优惠活动,大人小孩全都以9.5折优惠。小华一家大人两个,小孩三个,问选择哪一家旅行社会比较合算?

篇7

一、创设情境,开展快乐教学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开展愉快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围绕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愉快地参与数学学习。比如,在学生学习“统计图的选用”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老师今天想统计一下全班同学的球类运动爱好情况,但有一个规则,每一个同学只能回答一次。所以,当老师问同学们最喜爱哪种球类运动时,同学们要想好了再说。哪些同学最喜爱篮球运动……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哦,最喜爱篮球运动的同学有6个;哪些同学最喜爱足球运动?哪些同学最喜爱羽毛球运动?哪些同学最喜爱乒乓球运动?刚才没举手的同学也举一下手……你们跟着教师数了吧?说说看……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除了最喜爱篮球运动的6个同学外,有12个同学最喜爱足球运动,有9个同学最喜爱羽毛球运动,有24个同学喜爱乒乓球运动,因为我们全班同学是60个人,那么,喜爱其他运动的同学就是9个。如果让同学们选用统计图进行统计,那么,同学们会选用哪种统计图?……说得好,可以运用统计表。如果让同学们计算出不同体育爱好的同学各占全班同学的百分比并进行统计,那么,同学们会选用什么样的统计图呢……对,利用扇形统计图……”教师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跟着教师的思路,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实现了快乐教学,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探究,开展快乐教学

根据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带领学生开展愉快教学。即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展示。比如,教师在讲授“等边三角形”这一数学知识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与“等边三角形”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的数学之美。然后,教师由学生已经学过的“等腰三角形”的内容引入“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同学们都学过等腰三角形,也研究过等腰三角形中的轴对称,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边是相等的,那么,该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该三角形的三个角是多少度?这三个角有什么关系……既然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是相等的,那么,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可以称作是什么三角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果在等腰ABC中,AB=AC,那么,补充一个什么样的条件,可以使ABC成为等边三角形?同学们回答得很棒,补充的条件可以是:‘其中有一个角是60°’,即只要其中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从而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关系,并求出度数,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从而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使学生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从而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互动,开展快乐教学

篇8

小学英语教师实习周记范文1这一周从学生转型到老师,我感触极深,受益匪浅。

面对第一次上台授课,既期待也有少许紧张。为了上好第一堂课,仅仅一个版面的内容,却奋身备战到凌晨一点!第一堂英语课大获好评,第二堂课班主任石老师微笑地对我竖起大拇指。

先稍稍总结我的实习表现:精心的设计了教案,台风不错,教态自然大方,不慌不忙,亲切近人,自信,语言连贯紧凑,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进行教学,有较好的课程导入方法,奖评制度吸引学生目光,能与孩子们交流思想,平时知道他们的作业解题及批改,具备教师优良的道德情操,严格履行了教师职责

大家一直这么评价:第一次上台教课,这种水平已经是非常不错了。指导老师夸我很老练,让我稍稍有些成就感。缺点:英语课因不能很好地掌握时间分配,前部分讲解太多,导致内容重点不够突出,及一些小的细节问题等。依照班主任石老师的话就是:如果理论知识再稍讲慢一些,就很好了。

小学英语教师实习周记范文2我在教室口语上还有待提高。对某些单词的发音还要多加练习,注意如the在元音音素前和在辅音音素前的发音是不同的,还有在发出课堂指令时要简洁明了。因为我对课堂指令操作时还存在着问题,如有时候会说一半英文一半中文,显得不熟练。导师建议我要找点专门的资料要反复背,以熟练。我决心要勤奋苦练,做到更好。

实习期间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艰辛和责任感。亦忙亦累,累的甚至在回家仅十五分钟距离的公交车上都睡着了。有一天上午差不多上了三节课,嗓子都疼得有些嘶哑。但看到那一张张热情笑脸,看到孩子们跑到我身边问我电话号码和QQ号,看到孩子们拉着我去打羽毛球,看到孩子们乐呵呵的和我合影,看到孩子们期待我为他们的运动会加油,听到孩子们亲切的呼我林老师既欣慰,也感动。

实习使我们教育浪漫之旅的第一步,我们只是走出了第一步,对于这步,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将来的路还很长会遇到暴风雨雪,也许会遇到我们的灿烂,明媚的阳光,但是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勇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努力去做好个好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们一定能行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成功的!

小学英语教师实习周记范文3课后我走到学生中间去,问他们是否听得懂,有么有什么疑问,有没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反映基本上都说听得懂,只是说中文说太多了,应该先说中文在用英文解释。因此我下次上课时就尽量先说中文再用英文解释。

篇9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湛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16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在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中,请教有关专家10余人,并就问卷的初稿重点征询了部分专家意见,做反复修改后,就问卷的有效性进行一轮专家调查,专家反馈结果,问卷具有有效性。发放问卷165份,回收160份,回收率97%,有效率100%,使用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时间相隔一个月,经计算两次相关系数为0。89。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实习地点分布合理,基本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体育科学学院2010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地点十一个(分散实外),分布在湛江市、中山市、佛山市、东莞市。从实习学校看,除湛江两个实习点外,其它的九个实习点都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这可以看出学院把实习点向发达的地区分布,目的就是让实习生能够与该地区教育接轨,搞好实习,进而把自己推销出去,为即将毕业的就业做好准备,同时也提升了学院的声誉。从学院这几年的实习效果来看,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在中山市,体育学院的学生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受欢迎,例如:体科院2005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共88人,其中在中山就业的有26位,占总数的29。6%。新闻媒体报道,湛江师范学院的学生为“粤西过江龙”[2];在广东省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情况满意是否的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们学院毕业生满意评比百分比中,达100%,也是广东省唯一一所该获得该荣誉的高等院校,体科院的学生功不可磨。

表1序1问卷调查中,实习生对实习地点的分布感到到基本满意以上,占总人数的95%,不满意5%。表明了体科院实习地点的分布相对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大部分实习生在珠三角实习,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压力的重大。少部分实习生感到不满意,主要原因是认为在发达的地区实习,给自己的的生活带来一定的负担,且在各实习学校及周边学校体育老师基本上饱和的情况下,再前往该地区实习,会在未来就业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

2。2实习学校良好的软,硬件条件,给学生提供了极好的实习环境

在表1序2的问卷调查中,92%的学生对实习学校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由此可见,实习学校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为实习生提供了极好的实习环境,使实习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实践,所以大部分实习生对实习学校感到满意。但也有少部分的实习生感到不满意,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部分实习学校对实习生的到来抱有怀疑的态度,对实习工作不太重视。实习生从离校到实习结束,前后共6-7周的时间,(6-7)周对实习学校来说刚准备完迎接工作,又面临欢送任务,无形中增加了实习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担,打乱其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教学成绩,尤其是体育课在中学普遍不太重视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实习更显得无足轻重。第二,个别实习学校的教师工作不很认真,忽视了自己的实习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据调查,个别实习学校极个别实习生出现了上课没教案等情况,虽然这类学生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在学生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此处,还有存在个别实习习学校的指导老师认为实习生来的目的就是替自己上课,自己可以落得轻松等观念。第三,实践的机会太少。据调查部分学校部分同学,一个星期才二、三节课,而平时的部分课余时间又被其他学科的老师占用,造成了实习生的教学计划得不到保证,不能完成到实习工作任务的情况。

2。3实习情况的自我评价基本满意

作为一名师范类的学生,教育实习是从学生到教师进行角色转换和从知识到能力转换的一个过程,每位学生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把实习工作做好。从表一序3的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实习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感到满意(占了93%),只有少部分同学感到不满意(占了7%)。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部分实习学校领导不太重视,指导老师不认真,实习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得不到正确的指导,对实习工作迷茫。2、专业基础知识不牢和专业知识面窄。专选以外的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差,不扎实,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情况不了解,例如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动态和信息了解不多。3、专业基本能力和综合教育能力欠缺。表现在讲解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示范不规范、动作不熟练等等,还有班主任工作、教育社会调查不会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少等等。

2。4集中实习有利于实习生个人能力的提高

表1序4调查表结果显示,喜欢集中实习的学生占90%,而喜欢分散实习的学生占10%。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喜欢集中实习呢?在调查表中大部分的同学认为:集中实习,同学之间可以开展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比较,再加上带队老师的监督和指导,这样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不过,生活负担经费过重,给家庭贫困的实习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困难。而分散实习给自己实践的机会多了很多,比如上课,课外组织活动等,有利于实践能力的提高,但减少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比较、竞争、指导老师的监督和指导,不利于实习任务的完成。这也是大部分同学不想分散实习的原因。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目的只有一个,学能所用,推销自己。因此,在实习的过程中,除了教学之外,还应注意搞好人际关系,这会给实习生以后的就业带来很大的帮助。

2。5课程设置合理,基本上满足了学生的要求

一所学校课程设置安排是否合理,影响着学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好坏。在表1序5调查中:通过实习,你对我们体科院课程设置是否满意?其中满意的占了76%,不满意的占了24%。这一结果也说明了我们学院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合理,满足了学生的要求。例如,2002级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安排,2002—2005三学年,教学总数为2557学时,开设48门课程,平均每门课程教学时数为53学时。课程设置基本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要求,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的问题。第一,专选课学习时间短。专选课一般是安排在大三学习,调查中显示这样的安排时间比较紧迫,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比如:田径专选,学习时间是大三两个学期,总学时184,内容有十项全能项目(田赛:跳远、跳高、标枪、铁饼、铅球、撑竿跳高;径赛:100米、110米栏、400米、1500米),加三级跳远,还有理论课。一年之内要全部学会,且进行巩固、提高,接下来马上实习教给学生,存在教学时数偏少的问题。第二,乒乓球、羽毛球等术科应安排在实习之前学习。乒乓球、羽毛球、体育舞蹈安排在实习之后才开始学习,这给实习过程中带来的一定的困难。因为在实习的过程中,很多学校乒乓球、羽毛球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学生因此面对的困难,不言而喻。

3对策

3。1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实习学校是培养教师人才的实验田,实验田的产出与投入成正比。作为高师院校要主动与实习学校建立互惠互利机制,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他们提供服务和便利。诸如招生等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考虑。使得实习学校能够重视与配合我们学院的实习工作;使得我们学院教育实习基地化、制度化、保证实习的质量和效果,让实习生从早读、课间操、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诸多方面都有时间和机会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实习生的综合能力。而随着各高校的不断扩招,每年毕业生不断增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在各实习学校教师基本饱和的情况下,应该考虑把实习点安排到二流城市中去实习,比如:江门、云浮等,这样会给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帮助。

3。2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实习生之间的竞争

教育实习时间,最好安排在每年的10—11月份,因为这段时间很多学校都举行田径运动会,到时实习生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参加裁判工作、运动会的组织等,从而使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可以得到实践、巩固、提高。调查中,部分同学都认为实习时间还应该适当地延长。据了解,每批实习生回来,普遍反映的实习时间太短,一切工作才刚刚理顺,还没有个结果,便实习结束。每个学生实习结果怎么评价呢?教学效果的体现是具有长期性的,短期行为是只能表现在教学态度、教学方式上。只有争取学校政策,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同时,从各方面着手增强学生间的竞争,促进教学方法,手段的多样化,才能达到教育实习的目的。

3。3进行思想道德、意志的教育,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

大学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生活在这个大群体中的学生,应当抓紧时间,争取在有限的几年大学生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还有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巨增,这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面对着如此激烈的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校学生只有不断地加强自身能力的锻炼,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才是最好的出路。通过思想教育,要让学生发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变。

3。4进一步修改完善人才培养计划

教学计划的关键要素是合理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学时安排,课程设置和课程学时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校在制定教学法计划时,首先要考虑安排好专业主干课程,以突出专业核心竞争力,其次要从专业的特点出发,安排好教育理论与技能的课程,以突出师范性。要从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学生的基础和学校的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主干课程、非主干课程、或必修课、选修课(限定、任意选修),以及专业课程、公共课程的学时安排。例如:专选课,学院是否尝试安排在大二时就开始学习,学完之后就可以利用大三一年的时间进行巩固、提高。除了专选课外还应该加个副选,逐渐向一专多能的方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术科项目,应该在实习之前全部学完,为实习作好准备,以便教育实习任务的完成。因此从实际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是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教学能力的核心。

3。5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为所用

大学期间,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和学的单向关系,也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实践锻炼的机会。因此在实习中,出现讲解不清楚、重点不突出、示范不规范、动作不熟练,教学组织不合理,课外体育锻炼与竞赛组织能力、裁判能力差等等情况。因此,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进行锻炼。例如:足球课,如果老师每节课前20分钟准备部分都给学生自己组织上课(包括整队、准备活动、游戏等),每节课一个同学实习,这样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上课锻炼的机会,且不影响教师的课程进度。另外,学校、教师或学生社团组织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类比赛的组织、裁判的工作,这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6充分了解实习学校情况,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对即将前往的实习学校,必须明确各实习单位所需实习生数量,男女比例,专项特点,以及实习期间每个学生所承担课程内容、时数等等。例如,08年有八个实习点(分散实外),从报名情况看,大部分同学都报中山两所学校,而那里所需要实习生并不多,最后造成有的学校实习生每星期二到三节课,而有的学校人均十多学时的巨大反差。而且,有的学校开展的部分课程,学生在大学期间还没有学,例如,羽毛球,兵乓球等,对这种情况应当提前准备相应对策,不至于手忙脚乱。还有在生活方面,有的学校给学生提供凉席、水桶、衣钩等,而学生事前不了解,自带这些物品,造成行李过多等额外负担。

3。7对学校指派带队教师,必须进行岗前培训,明确其职责

实习计划规定,学校指派的带队教师,具有管理者和指导者双重身份,关键在后者,如何指导?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例如,教学目的任务、体育课程在学校教学中地位、面临的受教育者年龄、教学时数、场地器材、班级规模等等。因此,高校教师指导自己学生进行中学教育,存在能力问题。此外,还存在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近年来,中学体育从传统模式,到快乐体育以及新课标,不停的在摸索改革之中。而我们学院的教师,大多以来,沿用传统模式成旧的知识进行教学,原因是其知识结构很难有更新的机会。为什么没有这种机会?这不能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篇10

传承南武百年文化,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是主阵地。我校的课程设置紧紧围绕学校的育人理念,探索整合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构建有南武特色的“崇文尚武”课程体系。

一、整合三级课程,构建“崇文尚武”课程体系

“崇文尚武”课程体系包括特色课程和国家课程两个系列。

(一)国家课程渗透“崇文尚武”育人理念

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学校特色文化,如语文、思品课上经常会遇到与爱国、奉公相关的题材,老师会强调这也是我们校训中的内容,当初创建南武的先辈就是怀着拳拳报国之心办学、育人的,作为南武学子应向先辈学习,做一个爱国奉公,内修心志,外修言行的人。

(二)特色课程彰显“崇文尚武”育人理念

我校特色课程有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

1. 校本课程是传承学校文化的核心课程。为让学生了解南武文化,在日常一言一行中践行南武精神,需要让学生熟悉校史,以身为南武学子为荣,自觉向南武的前辈、优秀学生学习,努力成为能文能武、内外兼修的南武学生。为此,我们在2009年编撰了校史读本《南武集》,2014年又编撰了校本教材《南武风韵》。《南武风韵》以传承南武文化,培养“崇文尚武、内外兼修”的南武学子为目标,低、中、高年部都分别安排“南武风韵”“崇文学子”“尚武少年”三个主题。

2. 活动课程是弘扬学校文化的拓展课程。活动课程包括学校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

比如学校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学科教学、重要节日及纪念日、学校历史文化等相结合,设计了一项项有我校特色的活动内容,如体育节、科技节、合唱节、读书节等等。每一项课程内容注重参与面广,人人有“责”,而且在活又惺寡生能一展所长,努力争取活动中相关的奖项,争当“文”“武”双星。如我校每年的合唱节,以班级合唱比赛的形式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合唱曲目有校歌,也有各班自选曲目,这项活动全员参与,既让学生感受合唱的魅力和快乐,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还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体育节,有个人参与的项目,如跑步、跳远、掷球等,也有集体参与的项目,如入场仪式、接力跑等,使学生锻炼了身体,也磨练了意志。

3. 环境课程是渗透学校文化的潜在课程。我校设有多个特色场室:美术室,放置学生陶艺等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音乐室,配备钢琴等音乐设备,确保学生特色兴趣活动的开展;少先队广播室,宣传队知识,宣传 “崇文尚武,内外兼修” 的办学理念;游泳场馆、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体育器械等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场地,激励学生积极开展体育活动,向南武前辈学习在体育方面勇创佳绩。学校打造教学楼、校门、校墙、文化广场、运动广场、绿地、理念墙,形成与新南武文化相配套的校园风格,让校园里的每一面墙都在诉说新南武文化。

二、“崇文尚武”课程体系的管理与实施

(一)课程开设“常规化”

国家课程和特色课程都是在我校长期开设的课程,国家课程在课表中开足课时,老师认真备课、上课,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科目都有教材和教学设计,活动课程也有具体的活动方案设计。

(二)课程落实学生评价

对学生的考核采用作业或成果评价、过程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个体差异和自我反思。如读书活动课程,我们评出积极参与,认真阅读并撰写读后感或读书卡的同学为阅读之星。

(三)课程教研扎实开展

对于各类课程,各集成备课组、教研组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课堂实效。如校本课程,曾在校内多次进行教研,有课例研究,有教学设计撰写的研讨,有专家的专题讲座等。学校浓厚的教研氛围使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语文科杨杰老师在2015年海珠区“明珠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