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球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2 23:15: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拍球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拍球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牢固树立发展为第一要务的观念,贯切“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以育人为根本,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强化班级管理,狠抓班风学风建设;继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文明礼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律法纪,安全教育,基础道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功能,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培育我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的特色。

二、教育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青少年需求的变化,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的认知结构等特征,以“五爱”教育为主线,进行社会主义公德,社会常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诚信、礼仪教育,坚持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落实《德育工作“十五”规划》推进德育现代化工程的建设;加强法制纪律教育,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坚决杜绝在校学生中的违法违纪现象,创德育先进学校。

三、工作措施:

注重德育工作的人本化、生活化、科学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继续开展以“诚信、责任、尊重、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基础道德教育。把基础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抓好常规、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方针,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多种活动,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针对学生实际,采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形式,形成德育特色。

(一)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当前,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十分迫切,我们不仅要告诉学生为什么爱国,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才是爱国,爱国首先要从爱父母、爱亲人、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做起。

2、坚持周一升旗仪式,努力提高升旗仪式的效果,改革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的形式和内容,力求做到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有感而发。

3、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育人目标和规格高、质量优、特色显著的办学目标,实施学校的育人工程,充分利用纪念“胜利七十二周年”和九月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契机,结合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首先宣传日、庆祖国60诞辰、庆元旦等重要纪念日和活动,开展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爱我中华、爱我家乡”、“弘扬精神、立场成才报国”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二)加强队伍建设

1、组织教师学习《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全面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的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举行班主任例会,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班主任进行思想、业务等常规培训。

3、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班主任培训方案。班主任队伍建设要积极实施名班主任工程,定期汇报交流与学习培训相结合的例会制度。

4、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的重要依据。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考评要更具体有效,真正起到表彰先进、激励大家的作用。本学期,将继续评选校级优秀班主任、优秀班级、德育先进个人。

(三)加强养成教育

积极引导少年儿童亲身实践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素养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少年儿童感受习惯养成的喜悦,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

1、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要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创我校的德育特色。围绕学生“知识、能力、魄力”的培养目标,实施“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工程,逐步贯彻“五小”行动。

2、养成教育融于队活动中,要进一步发挥班会的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教育重点,结合班队课,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养成教育的系列活动。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开展“流动红旗班级”评比活动。

4、加强文明督导值日岗力度,让队员对校园卫生、课间秩序、纪律等方面的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四)抓好阵地建设

1、增强育人意识,把课堂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阵地,结合学科特点,有机渗透德育。

2、充分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校园文明佳事,树立榜样。

3、利用墙壁张挂教育标语,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4、根据每月教育重点和班级实际,有计划地组织好班会课和主题队会课。

(五)抓好“三个结合”教育

1、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联系,进一步重视校外德育队伍建设,与综治委、公安、交通、文化、司法、团委、妇联、关工委等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做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联系协调工作,努力创造一片良好的校内外育人环境。

2、结合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教育活动,了解家乡变化,感受祖国的腾飞。努力探索社区德育的工作方法,引导青少年在社区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劳动艰辛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3、聘请校外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教育。

(六)、加强行风建设,落实纠风工作。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增强教师为人民服务意识,要着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准,把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行风建设全过程。把师德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落实五条禁令。务求在师德师风方面有一个明显改观,让群众满意。

2、加强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索要学生钱物、收费不合理、不规范、乱订滥发教辅资料等。一旦发现,要严肃查处,并加强建章立制和监督检查制度工作,防止这些问题反弹和出现。

3、不断深化校务公开制度,认真做好校务公开的推行、深化和拓展工作,做到教师群众关注的项目全面公开,真正使我校的校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

4、积极配合教育局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并以此来促进行风建设的提高,树立教师教风的新形象。

(七)深化课题研究

继续开展家长学校和深化礼仪教育课题的研究,以“生活化、创新性”的学校德育对学生施加积极的

影响。

1、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要撰写有一定质量的德育论文或班主任工作案例,期末要认真写班主任工作总结。组织各方面力量广泛深入地开展德育研究,把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校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德育科研氛围。

2、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健全心理异常学生档案,设立“心理辅导工作站”。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新学期开学典礼。

2、开学初的文明礼仪规范教育。

3、成立兴趣小组。

4、庆祝教师节活动。

5、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

6.出一期专题板报,进行班级文化建设评比。

7、以“庆国庆”为契机,举行系列活动。

8、召开红领巾大队委会议,确立本学期工作目标。

9、成立文明督导队。红领巾广播站开始播音。

十月

1、重阳节敬老活动。

2、安全教育。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检查。

4、开展环保系列活动

十一月

1、主题班会观摩

2、班主任工作会议

十二月

1、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2、冬季防火安全教育。

3、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4、庆祝元旦

元月

1、评比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工作者。

2、班主任撰写评语

3、做好评优评先工作。

篇2

一、情况分析:(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从整体来看,部分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课外阅读)正在逐步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没有明显的转变,根据数据看出,13个班级中寄宿班之间、普通班之间的差距不大。(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册及部分下册内容,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关于人与自然。第四单元关于民俗文化,第五单元、第六单元古文阅读。下册主要包括爱国思乡之情的诗***歌单元、社会生活的小说单元,生命主题的散文单元、戏剧单元、两个文言文单元合共六个单元。初三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第五、六学期),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语文基本训练更进一步,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口语交际,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三、教学资源的开发:严格遵守教学的基本环节,努力创设具有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改理念自觉运用于加大信息技术与课件整合为教学提供服务。充分利用internet,拓展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9.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10.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五、教学进度周次 内容 备注1 沁园春 雪(2)

阅读名著《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背诵附录中的十首古诗。3 隆中对(3)、乐业与敬业(2) 4 5 作文(2)、故乡(3) 6 孤独之旅(1)、国庆放假 8 出师表(4)、词五首(1) 9 词五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期中复习 10 期中复习 11 期中复习、考试 1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2)、综合性学习、作文(2)、杨修之死(1) 14 智取生辰纲(2)、范进中举(2)、香菱学诗(1) 15 综合性学习、作文(2)、公输(2)、《孟子》二章(1) 17 综合性学习、作文(2)、曹刿论战(2) 18 邹忌讽齐王(2)、愚公移山(2) 19 《诗经》两首(2)、综合性学习、作文(2) 20 期末复习 21 期末复习 22 期末复习、考试

篇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定西市安定区八所中学(定西市第一中学、定西东方红中学、中华路中学、公园路中学、英才中学、内管中学、口中学、宁远中学)为研究对象,以八所中学部分体育教师与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近年来排球教学的相关资料,以及有关甘肃排球教学与训练的科研成果。

(2)实地调研法

走访定西市安定区上述八所中学,实地访谈相关学校体育教师、学生。

(3)问卷调查

设计问卷围绕目前中学开展排球教学的现状,发放教师问卷20份,回收20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发放学生问卷20份,回收率为95%;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

二、结果与分析

1.定西市安定区八所中学排球教学现状

(1)体育教师的整体情况

定西市安定区八所中学体育教师共有60人,其中定西中学13人、东中11人、中华路9人、公园路5人、英才6人、内管6人、口5人、宁远5人,学历专本科基本持平,硕士研究生在所有的中学所占比例为百分之二,促使更多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和不断更新知识。排球教师在八所学校中存在短缺,排球教师在整体的项目中所占比例较薄弱仅有25%,篮球教师所占比例为38%,田径教师所占比例为37%。

(2)开展排球课的教学时数

调查显示:目前,定西第一中学实施新课改开展排球活动,有50%的学校每学期教学时数为6-7节,每节45分钟;有30%的学校每学期教学时数为5-6节;有20%的学校每学期教学时数为2-4节,这是因为各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开课,所占比例有所不同。定西第一中学每学年开展排球月活动课。期间校园内学生均参与排球运动,并创编排球操、组织各种排球比赛,公园路中学组织排球趣味比赛,师生共同参与自垫球、自传球,极大地促进了该校排球水平的整体提高。

2.教师及学生对开展排球运动的态度

(1)教师对开展排球运动的态度

通过对高中排球教师教学态度的调查分析,当前高中里弥漫的应试教育其实正是社会中功利化影响下形成的应试文化的表现。对学校工作的评定主要是升学率的高低,而体育课并不作为高考的科目,所以被视为“副科中的副科”,在这种情况下,高中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忽视也在所难免。同时,面对新一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不少中学体育教师没有了明确的方向,得过且过。在体育教学中也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使他们觉得没有成就感。因此,当前的高中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出现“重训轻教”“懒散”和“放羊”等现象就不足为奇。

(2)学生对开展排球运动的态度

通过调查发现开展排球的学校学生均能对排球保持较长时间的兴趣,学生对排球的兴趣还是很高的,主要原因为激烈程度不高更适合女生运动,隔网运动没有身体接触,不易受伤,女生更喜欢排球中的垫球,传球,男生更喜欢扣球及比赛在比赛中尽享排球的乐趣。

(3)定西市安定区八所学校开展活动的设想

篇4

【关键词】体育;健康;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Abstract】The Bon document rests on “Sports And Health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ests, implementation “health first” the thought, is for the purpose of displaying the student independently to innovate the ability,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psychology experience, develops the student inpiduality, enhances the movement technology, America of the feeling movement, raises the association spirit, the establishment “is harmonious” aspect all-round consideration and so on collective, comprehensive enhancement.

【Key words】Sports; Health; Joyful body and mind; Influences the sentiment1

指导思想

(1)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

(2)力求教学观念上改革,打破常规“整齐划一”的传统禁锢模式。

(3)发挥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

(4)发展学生个性,感受运动之美,培养团队精神,建立“和谐”集体。

2学情分析与采取措施

(1)初中生观察力、模仿力强,但认知能力较弱,授课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

(2)初中生情感世界丰富和复杂,活泼好动,授课中应积极正面引导,给学生自我表现的空间。

(3)初中生自控能力较差,授课中注意调动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造良好的学习平台。

3课的设计

(1)课的开始和准备部分让学生在欢快的音乐节奏声中游戏篮球,采用围拢形式,给学生轻松环境.“背球”游戏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和谐的乐趣。

(2)课的基本部分是准备部分的自然过渡,让学生自学、归纳、总结,充分挖掘探究式教学模式。循环练习更能展示学生丰富的技艺,挑战自我的能力。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分层次巩固提高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体验成功与快乐。

(3)结束部分是在优美的旋律和愉快的气氛中,学生自主舞蹈放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学内容1.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新授)。 2.技能展示。 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建立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和提高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技术,发展灵敏和协调等素质。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运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创新精神。部分练习日间次数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方法要求教育结合因素开始

部分

1′1′1.课前角色调整教师观察学生情况宣布本节课内容及要求集合围拢动作快、静、精神饱满增强组织纪律性礼仪教育部分练习日间次数内容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组织方法要求教育结合因素准备

部分

7′5′一、自编球操

1.指压球

2.腕绕球

3.手抖球

4.体绕球

5.绕地球

6.弓步绕球

7.脚触球

8.抛跳接球教师领做在教师指挥下练习

随教师动作模仿散开在正方形上动作协调自由发挥发展个性

动作协调性2′二、背球游戏讲解要领听指挥练习滑步推进协调配合注意安全和谐精神教育准备

部分

32′16′1.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动作方法:运球队员要从对手右侧突破时,先向对手左侧运球,当对手向左侧移动时,突然向右侧变向,用右于按拍球的右侧上方,同时右脚向左前方跨出,用肩、腿、上体挡住对手,接着迅速换左手按拍球的后上方,从对方的右侧运球超越对手。换手时,球要低,动作要快。 动作要点:变向时运球手按拍球的部位正确,能控制球的落点;跨步、转体、侧肩动作协调连贯,换手变向后加速要快。让学生在练习中摸索总结归纳。

个别指导、纠错、示范原地体前左右手变向交替运球

行进间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整个动作练习

加上障碍物练习

探究归纳

总结回答

学生示范

互帮互学

移极练习

巩固提高散点与围拢结合体会动作要领

掌握动作要点巩固提高运动技术、技能10′2.技能展示

呼拉圈、跳绳、哑铃、打纸翻四组合教师巡视自由发挥

展示才能听信号交换场地

小组长负责增加花样

发挥特长

有序进行

注意安全培养兴趣

安全教育

自我展现6′2次3.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接力讲解规则及方法

教师点评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发挥自己特长小组长负责遵守规则气氛活跃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竞争对抗意识。结束

部分

5′5′1.随音乐放松。

2.总结本课。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教师引导

语言提示自由发挥

随心而动散点放松充分,动作协调柔和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场地

器材1.篮球场一个

2.篮球41个

3.呼拉圈10个

4.哑铃10副

5.跳绳10根

6.纸翻30片

7.障碍标志物16只预计

运动

篇5

学生进入高中,家长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早恋的事,许多老师更是视其为洪水猛兽,全力防范。大多数老师都是让男女同学划清界限,不许他们有过多的接触和来往。为此,什么联欢会、郊游等有可能使男女学生交往的活动统统取消。一发现有早恋苗头的就不厌其烦地谈话,甚至进行讽刺挖苦和人身攻击。针对于学生早恋的问题,**老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她认为,现在的学生营养好,身体成熟早,处于青春期对异性有好感非常正常。如果一味采取高压政策,恰恰会让学生走向极端,从而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她所采取的态度是“发乎情,止乎礼”,她还倡导男女同学健康地在一起学习、讨论和活动。她常常对学生说,我们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兄弟姐妹,不但要像亲兄妹一样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能早恋,而且要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不过早地陷入早恋的泥潭。每到传统的节日,她都带头开展各项活动,让同学们相互了解,消除神秘感。运动场上,有她和同学“师生接力”的身影;联欢会上,她带头为精彩的节目喝彩;游乐场里,她亲自为同学们摄影……每年的中秋节,高老师都要求学生提前三十分钟到班级,教室里总是准备好了月饼、西瓜、葡萄,有的是高老师自己买的,也有学生自发带来的,大家在一起吟诗、赏月,其乐融融。

**老师能正确对待学生犯的错误,从不因为学生偶然犯错误找家长,写检讨。有一次,一名学生又在教室里拍球了(此前老师已经多次强调了),高老师把这名同学叫上讲台,学生知道自己错了,主动要求写检讨。高老师说,我不希望你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写检讨上,更不希望你拍球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现在,请你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保证以后不再在教室里拍球了。学生宣了誓,从此也真的不拍球了,其他学生也都因此而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了。

宏图报党恩志远谢师尊

2002年,**实验中学第一次承办国家西部助学工程“宏志班”,这既是省市文明办对实验中学的信任,也是对实验中学的一次考验,只能办好,不能办砸。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宏志班”工作,考虑到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最差的学科是英语,就选定一名英语老师做为“宏志班”的班主任。但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同样非常重要,必须要选师德高尚、业务突出、责任心强的担任各科教师。在选择化学教师时,学校领导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师,因为她是最佳人选。事实上,很多老师都不愿意教“宏志班”,是因为这些学生适应城市生活的能力差,心里素质不够好,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辛苦。**老师决定在学习上要从基础抓起,缩短与“宏志班”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在心理上,树立“宏志班”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建立他们的自尊,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学校开运动会时,本市的学生都带着高级饮料,吃着包装精美的冰激凌,只有“宏志班”的学生因为贫困和节俭没有买任何零食。**老师就告诉“宏志班”的学生说:你们今天跑得太好了,给班级增了光,老师请你们吃冰棍。后来有的同学偷偷告诉**老师,这是他学生生涯中第一次老师请他们吃冰棍。“宏志班”有一名同学叫范某某,父母双亡,是她年迈的奶奶一直在抚养她,这一老一小全靠别人的接济度日。**看她连草纸都不舍得用,就决心尽自己所能帮助她。从生活的资助到心理的疏导,高老师都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天,**叫她帮自己把学生作业捧到办公室,聊了几句后,她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些没用完的教案本,你拿回去给同学用吧,还有一些过期试卷,你们可以用背面当草纸。虽然是一件小事,但这名学生感动得眼圈都红了,她知道老师既要帮助她,又在顾全着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一次,“宏志班”的学生田某突发急病,到了医院,却交不起检查费,又联系不上班主任。情急之下田某想到了自己的良师益友**老师,就给高老师打了电话。高老师二话没说,立即赶到医院,陪同田某检查和治疗,并为她交了各项费用。等田某病情稳定下来之后,高老师又塞给她200元钱,田某推托不要。高老师说,这是学校的政策,我回去能报销。天真的学生相信了老师的话,感激地收下了“学校的补助”。在高老师的教师生涯中,这种自掏腰包为学生看病和资助贫困学生的事情几乎每年都有两三次。

2005年高考,**实验中学“宏志班”学生的化学成绩远远高于其他班级,绝大多数学生都如愿以偿地进入了理想的学校。学生们没有忘记三年来**老师对自己亲人般地呵护,商量要给高老师买一件礼物。高老师知道后,对大家说:“大家来自全省各地,是党和国家的助学政策使你们能在实验中学免费上学,学校每个月都给大家补助,老师和学生对大家更是格外关爱。今天你们即将步入理想的大学校园,老师只希望你们一生牢记党和人们的恩情,早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早日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这才是你们献给老师和母校最好的礼物。”

阳光驱阴霾雨露哺英才

最近几年,高老师一直担任英才班的班主任。平行班的学生多半是外向的,调皮又可爱,主要解决学习习惯和刻苦程度的问题。而英才班的学生学习不用过多操心,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英才班的学生都曾经有过辉煌,在小学初中都是佼佼者,都是家长的骄傲,老师的宠儿。而到了省示范性高中——人才济济的地方,只有少数人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多数的学生耀眼的光辉在减弱。高老师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经常鼓励他们,因为,她深知,一个孩子的成长牵动几个家庭的幸福,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她最善于观察学生的眼神了,干涩、惺松的眼睛,一定是昨夜没有按时睡觉,可能是熬夜看书或上网了;茫然、飘忽的眼睛,一定是精力分散了,可能是回想旧事或早恋了;慌乱、掩饰的眼睛,一定是有事怕别人知道,可能是犯错误了……每一个不正常的眼神都会令高老师心情沉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找恰当的机会进行了解和调节。每一次考试前后,是高老师最忙最累的时候,考前有的学生压力太大,要谈话;考试后,没考好的,要谈话——帮助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考得好的,还要鼓励;更多的还要接很多家长的电话、来访。尽管高老师很忙,但是对待学生和家长都充满了极大的耐心,正是她把满腔的爱和无私的真诚的洒向每一个学生,才深得广大学生的爱戴。

**老师对学生的爱和高度责任感,使她从不以分数论人,使她的每个学生都能自尊、自强。也正是对学生的爱,使她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她现在所带的班级中有个叫董某某的农村学生,开学初,高老师就发现,他不舍得吃穿,平时经济比较拮据。进一步了解情况,才知道他母亲患重病,还有一个刚刚上大学的姐姐,只靠当老师的父亲支撑全家,已经无力支付他的学费。在高老师的努力协调下,学校为他免去了三年全部的学费和宿费,而且高老师还号召其他老师多关爱这个困境中的学生。在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学习中,年级党员为他捐助了800元钱,这钱虽然不多,但是凝聚了老师们的爱。

苦心钻研精益精桃李芬芳乐无穷

**常对身边的教师朋友说: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做蜡烛了,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变得越来越短了。要做电灯泡,有强大的发电厂供电,最不济也要做个油灯,能时时往里边加油,生命的火花才不至于熄灭。

也正因为这一点,她在业务上她刻苦钻研、博采众长,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不但虚心从书本中学习,还虚心向同行求教;教学中,她坚持每上一节课都写后记,记下教学体会。坚持每听一节课都反复揣摩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取其精华,为己所用。在课后,她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帮助分析孩子存在的不足与潜力。在作业批改中,她坚持“批中求实,改中求是”,哪怕是处理一道选择题,也要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她常常鼓励学生,并和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她在课堂上“千方百计的激发兴趣、恰到好处的设计问题、潜移默化的分层激励”,使她的化学课堂成为训练学生思维的乐园。高老师对学术的严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幽默的语言,让学生们喜欢上她的课。高老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高考动向的把握,使得她的课堂生动活泼,精讲精练,脱离了目前高考的题海战术,而所教的班级成绩始终是第一。

十几年来,她所教的学生在高考中成绩十分突出,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2000年的高考中,**老师的学生孙鑫获得了**市理科状元;所任教的化学学科成绩取得了全校第一名,在全市也名列前茅,其中彭涛同学化学147分,成为全市化学单科状元。2003年,**辅导的学生金钊获得**省化学奥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代表本省参加了全国化学竞赛,并荣获国家级三等奖,闫傲冰和李子靖同学获省级一等奖,还有三名同学获省级二等奖。2005年高考,所带班级的平均分高出同类班级50分,而且指导填报志愿得当,绝大多数学生都如愿以偿地被第一志愿院校录取。2008年高考,**老师的班级学生成绩超清华、北大的人数最多,得到了学生、家长、同行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篇6

一 对智障儿童进行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在培智学校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学校为了学生不出问题或少出问题,采用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学生在等待中生活,在教师摆布中生存。教学中重视“主科”,轻视“副科”,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跟着答案走。时深日久,使得学生懒于思考,长期停滞于简单的形象思维,创造想象能力得不到发展,最终成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依样画葫芦式的学生,无法成为适应社会,残而有为的劳动者。可见,对智障儿童进行创新教育尤为重要。

二 对智障儿童进行创新教育的可行性

针对生理、心理、智力均有缺陷的智障儿童,能否对他们进行创新教育?很多人产生质疑,然而答案是肯定的。早在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中就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全纳教育也提出:“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补短,人人成材。”要知道弱智不等于无能,在智障儿童中,有的乐感好,有的模仿能力强,有的身体素质好……他们有其不可估量的教育潜力,同样具有创新能力,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就能开发出智障儿童尚在“沉睡中的能力”,就能使智障儿童的创造火苗燃烧起来。

三 对智障儿童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1.树立自信,培养意识

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后天大脑病变,导致智力水平低下,往往被称之为“傻子”,这样的角色定位使智障儿童受到歧视,并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的潜力缺乏自信心。然而自信心却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是学生产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正如苏霍姆林斯所说:“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要轻易否定,而要沙里淘金,发现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引发智力火花的燧石。德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智障儿童惰性极强,缺乏学习欲望,很难主动探究。为此,教师应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编织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序幕。学生只有“愿意学”,才能“学进去”,智力才能得到发展,潜力才能得到发挥。

3.诱发质疑,启发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居里夫人说:“发明千千万,关键在一问。”智障儿童往往很难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诱导、启发学生发问,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教《乌鸦喝水》一课时,我们在指导学生看图的过程中便诱导学生发问,引导学生提出了: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它怎样才能喝到水等问题,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列出各种答案,然后集中分析,找出最棒的办法。这样不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当智障儿童的整个身心处在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欲望之中时,其感知、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异常活跃,智力也就得到了发展。

4.借助媒体,扩展思维

智障儿童由于智力水平低、理解能力差,他们很难从文字中理解各学科的教学内容,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上课的模式,使学生只能机械记忆,阻碍思维的发展。然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使文字、图表、声音、图像集成一体,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感染力强,学生乐于学习,并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在教语文课《司马光》时,我们设计了电脑动画,动感地演示了小朋友掉进水缸的情境,学生身临其境,积极想办法救小朋友,有的说用抽水机把水抽干,有的说让小朋友抓住木棍,有的说让大象用鼻子把水吸干等。最后通过讨论分析,得出在当时的年代,当时的情景,砸缸的办法最可行。这样的课学生容易理解,乐于学,肯动脑筋,思维得到了扩展。

5.利用活动,提高能力

在智障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课外活动是学生手脑并用的最好结合点,是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培智学校可根据学生的体能、智力和兴趣特点,组建音乐、舞蹈、手工、书法等课外小组,并定期开展艺术汇演、劳动技能比赛、体育竞赛等活动,挖掘学生的潜在特长,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破除陈规,乱而有序

李惺说过:“改人之过,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勿过高,要令其可行。”医学上讲究“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而教学上亦讲究“因材施教,学有所得”。正常儿童课堂上可以自觉地背手坐好,认真听讲,举手发言。而智障儿童自觉性极差,需教师时刻提醒,很容易分散注意力,阻碍思维的正常发展。有时课堂上学生突然有了灵感,张口就答,如果马上遭到老师的批评,无形中就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轻度学生经常举手发言,中重度学生则不愿意举手,即使举手也很少被老师提问,很容易造成轻度学生骄傲自满,中重度学生自卑消极、厌倦学习,不利于培智学校的教育教学。破除陈规、看似学生自由散漫、坐得随便、说得轻松,但实则不拘一格、乱而有序,全在教师运筹帷幄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7.似分非分,分而不露

“似分非分,分而不露”,是指教学上既要分组教学,又不要让学生感觉到。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分组教学,上课前先交代教学目的要求A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B组学生达到什么程度;还有的教师在巩固联系中出示题签,说这道题比较简单,请某某同学来做,再出示另一张题签,说这道题有一定的难度,请某某同学做。这样看似达到了分组教学的目的,实际上先下断言,无疑给智障儿童造成心理压力。所谓似分非分,分而不露,即分组于无形之中,只要求教者心里有数,不必让学生感觉到,使其认为教师随便分配,都愿意得到教师手中的题签,都愿意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达到了分组教学的目的。

8.因势利导,按需施教

篇7

孩子需要什么阳刚之气呢?不少家长将阳刚单纯理解为像成年男性一样。其实,阳刚应该是男性所具备的优秀的性格和品质,如自信、勇敢、果断、大方、关爱等,这些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生存必不可少的优良品质。竞争不分性别,因此,不仅是男孩,女孩同样应具备一些阳刚之气。而且,培养阳刚之气必须从小开始。于是,一些幼儿园开始引进男教师,虽然还未普及,但说明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创造条件,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了。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在中国福利会幼儿园当起了”孩子王”。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我觉得任重而道远。

镜头一

6岁的明明是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他有一句口头禅――“我不行了”。拍球失败一次,他会说:“我不行了!”搭积木倒了,他会说:“我不行了!”跑步速度不快,他又会说:“我不行了!”有一次游泳时,明明游到泳池中间,突然大喊:“老师,快救我,我不行了!”我以为他腿抽筋了,赶紧游过去,可他只是说有点累。我知道,明明并非能力上有问题,而是性格上有问题,缺乏自信心,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对这样的孩子,应该如何培养他的自信心呢?鼓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后,每当他又“不行了”的时候,我就鼓励他坚持下去,告诉他能行的。当他有了进步,我也及时表扬,以增强他的自信心。渐渐地,明明“不行了”的时候越来越少。

每个孩子都需要鼓励,就好像植物需要阳光一样,否则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孩子需要的就是教育,而更多的教育方式则是灌输和训导,结果总是适得其反。

当孩子试着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我们应避免用语言和行动来告之他们的失败。做一件事失败了,并不意味着这个孩子无能,只不过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一旦掌握技巧,他就能把事情做好。如果我们采取指责的态度,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这将极大地妨碍他日后进一步去掌握技巧。

想要鼓励孩子,最重要的两条是:第一,不讽刺他们,以免其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第二,不过分赞扬,以免其产生骄傲情绪。鼓励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应当让孩子明白,快乐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镜头二

工作之余,我参加了上海东方电视台《欢乐蹦蹦跳》节目组。每次录制节目时,都会出现这样一种镜头:当主持人宣布休息时,家长们犹如听到了发令枪,齐刷刷地冲上舞台,手忙脚乱地“伺候”他们的“小主人”喝水、吃点心、擦汗、脱衣服。此时,现场总是最乱的。从中,我们看到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更看到了孩子自信、自主能力的丧失。其实,那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孩子们在一个条件和机会都均等的环境中,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展露无疑,而且能使孩子的交往、自理、自控、合作等能力得到锻炼,对孩子自信心和成功感的培养也大有帮助,这样的好机会,却让我们的家长轻易放弃了!

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检验自己的能力,学会如何应付危险和突发事件。“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们的自信心。

孩子需要保护和关爱,但更需要发展的空间。父母在给孩子爱的同时,也别忘了给孩子发展的机会,让他们自行选择、决定,使之看到正确结果,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对周围环境所起的作用,并由此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其实,就是让孩子懂得他是整个集体的一分子,他所做的一切都与集体息息相关,他可以与别人合作,可以参与,可以帮助他人。

在生活中,任何人都会遇到磕磕碰碰的事情,可以说,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孩子需要学会怎样去忍受生活中碰到的伤痛,一个磕伤的膝盖可以治愈,但承受伤害的勇气一旦被“剥夺”,就很难重新得到。我们应当松开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体验,去闯荡,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

镜头三

在一次体育活动中,我让孩子们从几个叠起来的长凳子上跳下。从重视个体差异的原则出发,我安排了一个凳子和两个凳子两组不同的高度。一开始,孩子们各有选择,过了一会儿,孩子们都选择了两个凳子的一组。当我将一个凳子的一组增加到三个凳子时,所有的孩子又都选择了这组。可见,孩子们喜欢挑战,乐意接受挑战。最后,我将凳子增加到四个时,孩子们欣喜若狂,几个较胆大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尝试。他们成功地跳下后,我立刻表扬了他们。有了榜样的作用,其他孩子也一一尝试起来。最后,所有的孩子都能从四个凳子上跳下,孩子们的能力获得了提高,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接受了挑战,并战胜了自我。每一个新高度对孩子来讲,就是一次挑战;每战胜一次挑战,孩子们就获得一次成功的体验,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对自己有了信心,这远比单纯让孩子掌握跳下的技能来得重要。试想,如果当时家长在场,他们会帮孩子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篇8

一、念好“定、签、留”三字经,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

安全管理“定、签、留”三字经即“定制度、签协议、留记录”。

我园在多年的实践中先后制定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安全巡查制度》《门卫管理制度》《幼儿服药统一管理制度》《幼儿“接送卡”制度》《饮食安全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针对性强,涵盖面广,便于操作。例如《午睡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午睡前班上三位保教人员分别负责对班上三分之一的幼儿进行入睡前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与保健医生联系,做好处理和登记;幼儿午睡期间,须每隔半小时对每个幼儿做定点细致观察,看有无异常,并做好记录。再比如《班级日常安全制度》要求活动前做“三检查”(即检查场地设备、幼儿情绪、衣着),“一交代”(向幼儿交代纪律与玩法);活动时注意观察幼儿活动内容和方式;活动后清点幼儿人数并讲评。

有了制度更需要落实责任,签订“协议”,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园长与教学副园长和后勤副园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副园长与各分管部门责任人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相互监督,齐抓共管保安全的责任保证体系。同时,园方与家长签订安全接送协议书、幼儿入园协议书、幼儿健康责任书,使涉及孩子安全健康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在实处。

安全管理工作“留记录”十分必要。幼儿园须健全安全工作档案,收集、积累、整理有关原始记录资料,分类立卷归档,反映安全工作的全过程,以便于上级部门检查和本园工作反思、整改。记录内容主要有安全隐患排查记录、整改情况记录、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记录、安全工作班会记录、后勤安全工作会议记录、幼儿意外受伤事故记录等。例如“幼儿意外事故登记表”要求保健人员如实填写幼儿在园内出现意外事件的地点、原因、情况、处理方法及所属班级。通过对比计算各班级出现事故的频率,了解各班的安全管理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查找事故原因、地点,改进班级安全管理工作。通过监控设备的回放功能,做好检查工作,帮助教职员工建立持续认真的工作态度,查找安全工作中的偏差,及时调整并纠正。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全园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体系,进而使安全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二、念好“严、精、恒”三字经,推进安全检查工作常态化

安全检查“严、精、恒”三字经即“严格、精细、恒心”。

我园成立了三个安全巡查小组,严格按照隐患排查机制运作,认真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大检查和专项安全检查活动,做到小问题及时解决,大问题召开专门例会研究并限期整改。分别在每周二召开各主任会议、每周五召开后勤人员会议,小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布置下周安全工作任务。我们在各类人员月考核中有专门的安全工作考核内容,出现安全事故或违规操作都要进行严格处理。

严格中体现“精细”,更是安全检查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我们的《保教人员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中,对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过程、每一个时段、每一个保教人员,都确定了可知性、可操作的安全检查措施。例如我们对班级入园环节检查,要求幼儿衣着整洁,不带危险品入园,接受晨检,有礼貌地向教师、小朋友问好,向家长再见,在指定范围内自选游戏。要求教师专人负责接待幼儿和家长,执行接送卡,做好交接手续和晨检;另外的教师则要负责晨间活动组织,注意幼儿活动安全。保育员做好室内外清洁工作及通风,指导值日生工作,负责幼儿生活入厕安全管理。明确的规定使检查工作有的放矢,有章可循。

安全检查工作是阶段性的,但安全工作是永恒的,只有持之以恒的常态化检查,才能取得实效。我们对保健人员幼儿食品留样是否到位的检查,对教师在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时是否聊天的巡查,对保育员午睡期间是否干私活、打瞌睡的督察,幼儿上下楼梯是否有序排队从右侧行走的检查等,都是在持续反复的检查过程中,促使教职员工形成习惯,使职责内化为自身行为。

三、念好“教、练、玩”三字经,促使安全教育工作趣味化

安全教育的“教、练、玩”三字经即“教学、演练、玩耍”。

安全教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教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是针对幼儿的安全知识学习。我们聘请专业人员对教职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并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和考核。比如我们邀请儿保科医生来园开办“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讲座;聘用消防人员来园进行如何防火、如何使用消防栓、灭火器的培训;教研组开展安全教学观摩和安全说课活动。全面提升教职员工安全防患的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针对幼儿的安全知识学习,各班每周上一次安全卫生教育课,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安全教育教学,如《小小消防员》《窗台上的安全》《安全标志》《特殊电话》《安全自救演习》等,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具有直观形象性,应急模仿性强。我们还把安全教育融入到我园使用的幼儿园建构课程主题活动中。比如在开展“幼儿园真好”主题活动时,教师们会提醒幼儿在玩滑滑梯时要注意的安全细则;在开展“轱辘轱辘”的主题活动中,让幼儿初步了解交通安全常识;在主题活动“我们的身体”中,让幼儿讨论如何保护自己的骨骼不受到伤害。

同时,我们充分挖掘家长、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幼儿到消防中队参观,请以医生、消防、交警为职业的家长来园授课。教师们邀请家长来园上课时,首先与家长一起研讨教案,设计目标,制作教具,拓展形式,力求使安全教育活动既具备幼儿特点,又符合教育规律。让我们看看李乔如小朋友的妈妈在我园网站上发的《警察阿姨来上课》帖子:

3月19日,乔如宝宝突然打破旧习,起得很早。“今天警察阿姨会来上课,我要早点上幼儿园!”说着,自己一个劲地爬了起来。下午接乔如宝宝回家,在路上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警察阿姨上课的故事:“今天上课的警察阿姨就是我班杨以恒的妈妈,穿着警服来到我们教室,可威风呢!”“是吗,都讲些什么呢?”“警察阿姨告诉我们,要远离下水井盖,下面有很深的水井;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两边看;要注意信号灯,如果亮了黄灯就是提醒我们做好准备,马上就要走了!警察阿姨还告诉我们不能在车后面玩,因为小孩小,司机叔叔会看不见,倒车时容易撞伤;不能在马路上玩耍……”

我心里乐滋滋地听着,不时地抚摸他的头,笑笑。他沉浸在兴奋中,跑着、跳着、讲着……

“演练”是安全教育活动的重要教育手段。每学期我们都举行“火灾疏散安全演练”“防地震安全演练”和小班“防骗演习”等活动,提高幼儿及教师防范自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要求各类演练活动事先有方案,事后有反思。例如小班年级邀请家长志愿者们联手举行“不跟陌生人走”的防骗演习,各班家长志愿者互换来完成此次演习。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采取设置情境的方法,让幼儿在其中获得体验,并产生自觉的自护行为,养成良好的离园常规习惯。在这次演习中,有些幼儿表现得非常好,没有和陌生人走,可是有些幼儿没有抵挡住诱惑就接受了陌生人的糖。活动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怎样识破陌生人的坏主意?如何做到不跟陌生人走等问题,并做了总结。

“玩耍”就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我们提倡安全教育活动的趣味性,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更有利于增强对安全知识的了解及对自救、自护技能的掌握。例如收集和制作各种安全标志办展览,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安全棋”等。我们还积极开展一操(早操),一锻(午锻),一散步(午餐后散步),两活动(上、下午户外活动),三技能(小班会拍球、中班会踩高跷、大班会跳绳)等游戏活动,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敏捷性,增强行动反应能力。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目标,围绕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主要内容,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上好每一堂课,规范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丰富而有意义的少先队活动,实施切实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探索班级工作的新特色。

二、学生概况:

本班共有54位学生,其中男生29人,女生25人,学生在纪律、劳动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个别方面如团结协助、展现自己的勇气、敢于创新方面仍有待锻炼和培养。

三、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班的基本目标是:建立一支有进取心、能力较强的班干部队伍;全体同学都能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弘扬正气,逐步形成守纪、进取、勤奋的班风,培养一个团结、向上、文明的集体。

四、工作重点:

1、继续抓学生的常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行为。

2、搞好班级卫生工作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

3.搞好每位学生的自我保护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形成一定的能力。

五、具体工作:

(一)、常规教育方面: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比较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他们正处在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化的阶段,许多地方还需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和晨会的时间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并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通过主题班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如:对于学生的书写姿势,我将采用“谁的小树长得最直”的活动进行监督,并在课堂上随时提醒与帮助。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师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开展“跳绳、做游戏、拍球”等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扩大交流的空间。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3、午间纪律

中午学生来校有的比较早,为了安全,我让学生轮流值日管理班级,每人带一本课外书或字帖。学生有的看书,有的练字,有的讨论问题。轮流值日既让全体学生得到了锻炼,又可让调皮的学生感受到管理的不容易,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整理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洞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同时利用黑板报,专栏美化班级环境。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包括班长和组长),使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挖掘,培养有个性的人,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五)、其他方面

班级管理中还应注重个体的发展,在各项活动中挖掘各种人才及学生的潜力,使班上的每个同学都能在某一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班级继续开展各种活动。如:文明小标兵评选、小书法家、小发明家、小诗人、数学小博士和爱书人等各种评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大力推出新人、新作,让每个孩子都敢于面对大家展示自我,充分锻炼自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充分利用班级板报中的德育阵地,加强管理。

还给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这学期,我将会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用心去交流,用欣赏的眼光寻找孩子身上的每一处闪光点。我相信,只要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我们就能找到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上述措施只是我对班级本学期的初步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地加以改进。

(六)、具体安排:

第一周:始业教育,提出新学期要求,做好新学期打算

第二周:抓好学生常规,早日进入正常秩序。进行习惯养成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展尊师好学及民族传统的教育活动。出黑板报。

第三周:班容班貌布置,选举班干部。

第四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五周: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

第六周:召开班干部及不同层次学生会议,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第七周:继续抓好纪律和学习目的教育。

第八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第九周:主题班会:特长展示(手工制作、表演、绘画、书法等)。

第十周:进行勤俭节约教育。

第十一周:做好中测的学习动员和复习工作,考风考纪教育。

第十二周:总结期中考试,吸取经验教训。

第十三周: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团结协作、增长集体荣誉感的教育活动。

第十四周:对学生进召开中下生会议,深入了解情况,鼓励及指导学习。

第十五周:进行爱护公物教育。

第十六周:再次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安全教育。

第十七周: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

第十八周:加强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准备工作。

第十九周:学习三好学生评选条件,准备评比。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新区教育局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我校办学理念为方向。以落实我校2012——2013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和家校工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我校德育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二、基本思路

贯穿“一条主线,两个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养成教育这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班级管理,二是养成教育。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提升德育质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总体目标

1.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落实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德育管理能力的德育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2.以创建“最美教室”为突破口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3.推进养成教育

4.加强“立德树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主题班队会,加强法制、安全、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认真完成新区德育办、关工委、少年宫分配的工作,做好社会综合实践教育。

6.发挥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作用,开好家长会。

7.促进班会、思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8.认真细化档案整理工作和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努力做到不扣分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如何,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整体提高德育干部综合素质,引领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要静下心来,沉下心身去,深入到课堂、深入到学生活动的角角落落,同时要善于学习,通过熟悉德育大纲内容、每学期坚持共读一本德育著作、记录点滴思考,谈一条新思路等办法,来提高认识,更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注学校德育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发展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2.班主任队伍建设

积极搭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班主任专题培训(刘校长培训)、每月一次例会、主题课展示、班主任技能大赛、书写最可爱孩子故事分享会、主题班队会观摩等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3.师德师风建设

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学习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1)强调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结合起来,各学科(语文除外)书写德育渗透计划(附在教学计划后面,由德育处负责),备教案时有德育目标,教学时要适时德育渗透,每位老师要明确掌握知识与德育的关系。

(2)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观念,强化“我的课堂我负责”的育人意识,不能不闻不问,遇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本学期老师做到主动问好、随手关灯、随手捡起废纸等细节,真正做到示范引领。

二、以创建最美教室为突破口抓好德育常规工作

本学期德育处开始实施最美教室创建评比活动,每月一评比、每月一展示、每月一表彰。根据班级干净整洁、读书氛围浓厚、书写姿势规范、按时完成活动任务并创造性开展工作、礼仪礼节(会用对不起,没关系礼貌用语)、文化墙建设(美观、实用)、工作落实等方面推进最美教室创建活动。

三、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总任务,围绕“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总目标,以“丰富学生心灵,强大学生心智,激发学生自我成长意识”为重点开展工作。

1.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各班必须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红领巾等国家标识的相关知识;本学期至少了解两位民族英雄(比如邓世昌、丁汝昌);了解两位文化名人(孔子、李白等),通过学习,树立爱国思想,各班学习过程以专栏形式呈现。

2.通过主题班队会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诚信教育。

3.各班设立“我的梦想,我做主”专栏,让孩子不断放飞梦想,成就梦想,健康快乐成长。

4.继续开展“小星探”活动,巩固养成教育。

5.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以中华传统节日----三八节、清明节、植树节、端午节、五一节、六一节等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体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育人的实效并留存好档案资料。

6.做好“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7.进行“日行一善”活动,每天做一件家务(给长辈倒一杯水或其他)

8.中华经典诵读。本学期以班背诵《弟子规》,德育处做好背诵内容和质量检查。把诵读中华经典作为引导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提高道德素养的途径。

9.发挥好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作用,利用好全校的督察员,落实我校分段养成教育细则,努力培养“知书达理,优雅自信、阳光诚信”的好少年。同时大力宣传“三小好少年”,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同学。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团体辅导和活动各一次。

11.爱心募捐活动,适时捐助贫困学生,通过捐助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四)家校合作,形成合力

1.家长开放周活动。家长与孩子一起上课.课间活动,通过参观学校,与老师交流,使家长对老师.学校.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形成合力。

2.一学期两次(初期、中期)的家长会。对于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座谈.展示.商讨.家长主持.学生主持等形式,使家长会成为家长与老师、孩子进行充分交流的一个平台。

3.组建并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开展家长意见建议征集活动,为学校、班级的发展献计献策。

4.召开家长经验交流会,首先班级召开,班主任推荐优秀者参加家长学校经验交流,优秀经验将推荐到学校。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校信通,家校联系册,家访、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介绍子女的情况和教子方法。

6.与党支部、工会一起对单亲家庭、困难家庭进行登记、援助、帮扶活动。

(五)关注特殊群体

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外来外出务工家庭等特殊群体孩子给予最大关注,让这些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关怀和温暖,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

大队部建立特殊学生登记表,详细记载特殊学生的姓名、性别以及家庭状况等。建立特殊学生帮扶专档,让特殊学生也能受到良师益友的帮助和照顾。

篇10

我校处于南京市最大的安居房工程――景明佳园小区,该小区人员构成很复杂,小区中的居民中失业人员较多、困难户多、在我校就读的学生单亲家庭较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这些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孤独、不合群成为明显的特征,他们缺少与别人分享的品质、缺少与人合作的态度、他们缺少谦让和顾全大局的精神,很多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而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把《开发小学同伴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案例研究》作为十一五教育科研的课题。向市教科所申报了规划课题,并得到了批准。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现代教育发展对人的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的教育。现代教肓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包抬基础学科和各有关的专业科学知识,学习和掌握综合(基本)技木和有关的专门技术,进行动手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追求真理、探索、创新、献身科学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教育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论路线,理论联糸实际,重视理论,重视观察、实验、操作和社会实践。

新课标对人的要求,新课标是新课程改革纲领性文件,新课程突出了知识的整合,加强了课程的综合化;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突显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这个课题的开展,将有助于优化学校环境、加强小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合作精神的培养,促使教师对新课标的学习与交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发展的要求,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关注学生发展中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人尊严。

1.2 适应了学校发展的需要

我校地处雨花高科技产业园和江宁开发区结合部,有着优越的人文和地理优势,学校的硬件设施一流,校园环境优美,区教育局、当地街道和社区对学校发展非常重视。学校现有学生来源来自祖国各地,务工人员子女占了相当的比例,学生家庭情况复杂的比较多,如:单亲家庭、特困家庭等。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均没有形成。“开发小学同伴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的案例研究”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的资源,使三方面能同步和谐发展,以提高整体的文明程度。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培养小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学习、爱劳动、爱创造”的优良品质,做到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打造一个和谐的社区奠定基础。

1.3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校教师以年轻教师居多,大多参加工作没几年,本科学历占90%以上。虽然他们有比较扎实的教学理论知识,但缺乏的是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和把理论通过实践再上升为理论的专业化过程。通过课题的研究,就是要促使教师们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地去实践研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努力实现有效教学,于此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研究学法指导,探索和构建富有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努力营造合作互助为特色的学习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好习惯。

总之,此课题研究旨在落实新课标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一定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不但要对学生在校六年负责,而且更要对他们今后六十年人生负责。"的办学理念,确立"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现代化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深刻理解区教育局"创建优质资源,打造雨花教育强区"的要求,秉承优良办学传统,汲取先进办学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内部改革,从而追求新发展,树立新形象,为使我校跻身于雨花区一流名校的行列而努力。

2.课题研究的理性思考

2.1 关于同伴互助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和参与下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其基本形式有:

2.1.1 信息交换

通过彼此间信息的交换可以最大范围地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从而扩大和丰富双方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信息交换的主要途径有:信息交流――大家把自己拥有的信息公诸于众;读书心得交流--彼此交流看到过文章的内容、观点以及心得体会。

2.1.2 经验共享

通过经验分享,反思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借鉴和吸收他人的经验。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经验分享的主要途径有:课堂上经验交流或经验总结--通过同桌或小组探讨大家把自己学到的指示、感想与同学分享、交流。班队活动中集体中互助和经验成果分享。家庭与学校的互助合作中主要以“家访”、“亲子活动”等形式进行。

2.1.3 协作帮助

协作指学生间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第一要发挥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使学生在互补互助共生中成长;第二要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每个学生都要贡献力量,彼此在互动、合作中成长。

帮助指教学成绩突出有较好的自学研究能力的学生,带领其他学生,发挥合作分享的作用,使其每个学生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部分有能力有一定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是学生队伍的核心和中坚力量。这部分学生要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学生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2.2 关于成长环境

2.2.1 学校环境

学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趋势是一种社会发展必然,对学校教育这一主体来说,这一趋势有其不利的一面,也有不少有利因素,学校教育如何利用好其有利面,抑制不利面,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环境,有效地向社会、家庭渗透。必须要重视对社会、家庭进行教育的渗透,正本清源,改善学生教育的思想“软环境”。要有效的利用家长学校、社区教育等教育阵地。

加强教育科研,特别是对教育环境的研究,改进教育手段、方法。

学校所处的周边社会形势的发展会造成学校教育环境的变化,教育环境中也会出现一些难点问题,如:生源质量、社区人文环境、学生家庭变动等,加强教育科研,对环境变化中的难点、热点作较长远的、较深层次的研究,探索解决的新思路、新方法,可充分利用环境因素中有利面,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提高教师队伍的教育工作水平。

任何情况下,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成效的关键都在教师。尽管教育环境的复杂化趋势会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总体是有利的,要把握好这一趋势中的有利因素,可以说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学校应当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加强综合治理,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当积极依靠工商、公安、新闻、街道等部门的力量,形成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网络,采用集中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坚决清除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害的网吧、游戏厅等,改善学校的周边环境。重点工作落在社区,依靠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开展好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给学校创建一个良好的外部教育环境。

2.2.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父母的教育行为,无不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如父母的勤劳、对文化知识的尊重、与成功学者的长期接触、家庭中的宽松平等、高雅的审美情趣、对事业的执著精神等,都是家庭环境的一部分。

家庭德育环境。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而且也是复杂的。家庭成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倾向、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对于青少年成长有益的家庭环境应该是健康、和谐的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的特点是隐蔽性、无意识性、非强制性的,因而可以让人不知不觉地受影响。正如颜之推所说:“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不知不觉地、悄悄地、一点一滴渗透的教育是最厉害的教育。

物质环境有助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

我们所说的家庭物质环境并不是说要求家里的陈设多么豪华,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居室整洁、卫生、井井有条,这对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有好处的,比如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书桌、一个书柜、书桌上放置台灯等,这对我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好处。家里房间布置美观、大方、整洁、卫生,对提高家人的精神面貌也有利的。

良好的家风静化孩子的思想

家风是一种家庭精神环境,家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是构成家风的重要方面。家风作为一种综合的教育力量,是思想作用、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精神、情趣以及其他心理因素等多种成分的综合体。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现在有些家长太过于重视物质环境,为了了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大写字台、新型电脑、变光台灯、成盒的橡皮、整捆的铅笔、一包包的练习本,但是孩子仍然学习差。为什么?就是只有物质环境,缺乏良好的精神环境。母亲成天热衷于涂脂抹粉,父亲沉迷找麻将,家里出入的朋友五花八门,在一起谈论的是吃喝玩乐……这对我们青少年的成长很不好。因此,优良的家风是家庭各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2.3 课堂环境

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饱含激情、有素养的教师能够营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是教师有效性教学的前提。课堂充满活力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才会更有效果。事实上,课堂管理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第一关键因素,成功的课堂管理能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个人责任感。也就是说,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在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充分发挥出来,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张扬,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样,教师才会满怀热情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进行有效的教学。

但是,教师在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时,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师处于绝对中心地位;学生被压抑束缚,不愿张扬自己的个性;存在教师歧视学困生问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学生参与机会不一,学习水平低的学生独立进行学习活动的机会少,独立表达的机会少等。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得当的策略去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要成为真正的平等、合作的伙伴,课堂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3.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3.1.1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在课堂的教育教学中,开发多种形式的具有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3.1.2 以班级活动为阵地

在班级的活动包括班会、中队会、大队会及其他班级集会,精心设计活动,如各种游戏、比赛等。以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友好、健康的关系为出发点,从而全面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

3.1.3 开发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互动教育模式。在家校合作进行教育的形式上下功夫,力求实效

研究的子课题:

① 开发学生同伴互助式课堂学习活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

② 开发学生同伴互助式的班队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的校园人际环境。

③开发家校合作教育活动,优化学生成长的生活环境。

2.2 研究方法:

2.2.1 行动研究法

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本课题通过课堂、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建立同伴互助式的关系。

2.2.2 案例法

在研究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总结典型案例,并在实践中加以推广。

2.3 核心研究:

根据课题研究的要求,组织教师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及案例的有关理论知识,弄清本课题案例的特点和撰写方法。在教育教学、班队活动、家校共建的过程中,联系本课题的实际,发现典型案例,撰写有价值的案例。为了保证课题扎实有效的进行,课题组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3.1 优化学习环境的研究

(1)专家讲座系列活动《研究新型课堂,创设优质环境》

我校大部分教师是刚毕业的新教师,新教师刚刚涉足教育这片天地,教学实践经历不长。在调查中发现,教师们普遍对“新课标”的理解不够深入,对“案例”不太熟悉,教师们往往知道的是少量的管理中的案例,对教学案例可以说是很少知道,更不知道如何撰写。在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标、案例等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还有计划的邀请了特级教师王兰、,教育专家孔祥鸿,南京市教科所刘永和所长、章宏主任等教科研行家作新课改和教学案例的讲座,解读课题,谈案例撰写要求和方法。教科室学习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反思,使教师逐渐对新课标、案例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从而为课题研究、实施打好了基础。

结合教师自身教学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教师每天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同伴合作关系。教师把随时发现的典型事例或故事,写成教学后记、摘记、教学实录等等,然后进行分析和反思,写成典型案例在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中进行交流和探讨。教师成为了实践者和研究者。

通过课题研究大多数教师已重视对教学案例的撰写,在自己平时教学工作中,随时注意积累、记录和留下文字材料,教务处每学期评比满意教案、教学体会、课堂实录、教科室组织教学案例征文评比,将校级获奖案例在教师会上交流,并推荐到市、区参加优秀论文评比,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们研究课堂教学案例,是自己积累和总结经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实践、反思、研究、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的过程。

(2)专题研究活动《内外结合,优化课堂环境》

围绕课题开展活动要讲究针对性、实效性,以往的教研组活动,存在行政性例行安排,活动流于形式的,组内上公开课,内容零打碎敲,专题讨论研究不多,效果也就不明显。针对以上弊端,为使年青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开展“彩虹志愿伴我行,同伴互助”活动,校内开展拜师结对的带教制度,开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以案例研究为抓手,使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使教研活动与教师的专业成长联系起来。学校聘请原游府西街小学倪兴信校长为名誉校长,零距离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每周都深入课堂,参与并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指导教师撰写教学案例,使我校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课题研究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寻找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其目的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近年来,学校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先后有市级“南京市四区联片教学联谊”、“南京市英语优质课大赛”活动,有区级的“雨花台区与上海德州二小教学联谊”、“聚焦课堂,聚焦课改”、“深入钻研教材,加强教学反思,打造有效课堂”、“依托课题研究,专家引领发展;注重专业反思,培养优青队伍”、“走进新课程,开展有效教学”、“专家引领,互助反思”等语文、数学专题研讨活动,英语中、小衔接研讨,雨花杯优质课大赛活动,“洋溢温情,灵动欢歌”系列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每一次区级课堂教学的研讨,展示都是课堂教学的典型事例,教师们打破学科围墙,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整合,取长补短,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内容。从外部的教学设施、技术装备、教学软件到内部的师生认知、情感、意志的精神活动状态的过程,追求教学目标和驱动教学行为的意志、情感活动,归结到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包括课堂内讲述与聆听,提问与应答,阐述与分辩,辅导与练习等等具体可感的师生活动方式与操作交流,根据交流讨论观点,课堂教学的成效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所以教学案例研究也正涉及各个方面。随着每次活动的研讨,对教学案例的研究深入,也激发了教师参与各类活动,各类竞赛的积极性。加强案例研究,名师走进校园,加快了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的成长速度,也加速了学校发展的步伐。

今天,景小的课堂充满欢快、充满灵动,学生们更乐于表现自己、更乐于互动合作,更乐于展示自信,健康、快乐学习每一天。

2.3.2 优化校园人际环境的研究

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校园成长环境,除了优美的校园绿化、设施齐全的学习设备、素质一流的教师团队等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营造一个具有内涵的人文环境,一个良性的人际环境。让学生们逐步形成自律、自信、自强、自尊、自立的良好品质。

通过班队教育活动,探索优化成长环境,让学生们体验同伴互助的成功与快乐。学校课题组专门对学校内部、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论证。从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家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教师们全员参与,重点推进。在认真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班队教育活动上教师们研究探索教育活动环节中的特色设计,让学生们体验同伴互助的成功与快乐,体验自我价值的实现。如“我能行,我可以!”、“爱心接力”、“记得常回家看看”、“联合中队主题会”、“争做文明小主人,共建美好家园”等同伴互助式的活动,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感受集体的温暖,真挚的友谊,成长的快乐。2007年新年前夕,六(1)刘雨同学的母亲不幸病逝,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刘雨又得知父亲坐大牢释放的消息后,幼小的她整天以泪洗面,情绪极其低落。背着书包不好意思进班级,放学不敢回家,一个人躲进了地下室。学校的教师危难时刻显身手,用爱心耐心温暖呵护她幼小的心灵。主动接送她上学,主动找她谈心,主动为她讲故事,主动为她买早饭,主动为她买学习用品。班级的同学们主动为她补习功课,有的同学还把自己的新衣服送给了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孩子的精神状态有了可喜的变化。如今的她,自信开朗,好学上进,更懂得了去关爱集体关爱他人了。

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欣赏教育,激发孩子们看到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赏识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校四(1)班两年来开展了“罗爷爷,我想对您说”系列班队教育活动,通过向省委常委罗志军省长汇报班级学生每学年的成长历程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互助合作能力,注重发现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罗志军省长每年的新年前夕都要给四(1)班发来新年贺信,勉励学生们好好学习,努力做一名有世界胸怀的南京人,这是对学生们的一种激励,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3.3 家校共建

学校和社区紧密配合,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教育活动。每隔一周的走进社区“绿色小天使”义务劳动、“建生态雨花•认领绿色小树苗”爱家乡教育,参加南京市跳动的红领巾校园集体舞大赛、南京市小学生美诗文诵读活动、南京市迎十运文明之星评比系列活动,走进街道社区参加庆祝建党85周年活动、劳模送温暖文艺进社区文艺表演、9.25关爱女孩知识竞赛、“彩虹志愿者”等体验教育活动,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更培养了学生们互助合作能和实践社会交往能力,进一步让学生融入社区、融入社会,优化学生们的成长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学生和谐发展。

学校专门成立了以家长为核心的家校共建工作组,小组成员经常来校开展工作,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协调解决家庭和学校间出现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我校有一些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学校每学期提供一些资助,但依然无法全面解决问题。工作组的家长们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在街道、社区中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在他们的努力下,区委办公室、南京市商贸投资集团、铁心桥街道团委、金龙鱼希望工程、南京市新华书店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每学期都要来学校慰问并开展一对一的帮扶资助活动。区关心下一代协会的杨主任个人捐款2500元和许多自发捐款的学生家长一起成立了"爱心基金"。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的呼唤。每当此时,我们的学生们眼里噙满了泪水,他们自发的排练节目、写感谢信、召开中队主题会,真挚朴实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流露自己的心声。心贴心的感恩教育,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学校还聘请了法制副校长,每学期来校为学生和家长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3.品牌建设

为了全面深入实施同伴互助教育,全面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学校品牌特色建设,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校领导班子精心谋划,决定将“让我玩”学生篮球活动确定为我校的特色品牌加以推进。实施之初,适逢中国少年基金会与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让我玩”体育公益项目,坚定了我们的信念。通过体育公益篮球项目运动,任凭我们的孩子玩篮球,课余时间有的拍球、有的运球、有的做篮球游戏、有的练习投篮……“让我玩”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成长的平台。

为了使所有学生“玩”中有收获,“玩”中有提高,我校将“让我玩”篮球活动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加以实施。组织学校体育组所有教师,向同行、向学生篮球运动专家请教,充分搜寻有效资源,经过半年的时间,编写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特色的“让我玩”篮球校本教材。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的水平和技能,学校想方设法,与南京市中山东路体校、公园路体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聘请了原江苏南钢队退役篮球队员为我校的专职篮球教练,与江苏南钢队、同曦鸣城篮球队取得联系,定期请他们的教练和运动员到学校进行训练指导,营造浓郁的篮球运动氛围。

“让我玩”篮球运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了他们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搭建了交流成长的平台。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校被南京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南京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南京市体育与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江苏省体育局授予“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篮球)”,全国妇联授予“体育公益项目篮球基地学校”。

篮球品牌运动,就是致力于激发学生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走出自卑的阴影;唤醒学生们的心愿,坚定信念,追求梦想;培养学生的同伴互助意识,苦练意志,向成功进发。

课题研究的成果

开展课题研究的近三年来,我们坚持依靠群体力量和智慧、努力推动课题研究,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取得了可喜成绩。

1.学校通过合作互助式的特色活动,优化学生的校内外成长环境,使学生能积极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注重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创造、爱祖国的情操,培养了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有爱心、有社会道德、有正义的良好品德,学生间、师生间建立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三年来,我校部分同学参加省市乃至国家级比赛,获得了许多荣誉。CCTV2008《拥抱明天》华东地区标准舞、拉丁舞选拔赛儿童五项全能比赛中有6人获一等奖,其中包林峰同学入选中国表演团赴土耳其参加国际交流。2名同学分获华夏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江苏赛区选拔活动小学B组英语类一二等奖等众多奖项。

2.开发学生同伴互助式课堂学习活动,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研究使我校一部分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年来,我校一名教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三名教师被评为雨花台区优秀青年教师,一名教师被评为雨花台区学科带头人,两名教师被评为教坛新秀,两名教师被评为雨花台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二名教师荣获南京市星星火炬奖章,一名教师被评为全国消防教育先进个人,多名教师在区级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奖,教师们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

3.随着学校课题研究的逐步开展,以班级活动、课堂教学为阵地,开发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互动教育模式,优化学生学习环境、校园人际环境、成长环境的研究逐渐显现教育成效,学校的信誉度的不断提高,短短三年时间,学校迎来了江苏省省委常委、原南京市市委罗志军书记、迎来了区委王建华书记、迎来了区政府李侃桢、韦昌明区长、江苏省省委巡视办江长流副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张也可副局长等专程来校视察工作。学校荣膺南京市实验学校、南京市示范学校、南京市示范实验室、南京市示范图书馆、南京市绿色学校,2007年度全国消防教育示范学校、"捷桥杯"全国标准舞、拉丁舞城市联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优秀红领巾社团(抖空竹)、2006全国书画人才选拔活动铜奖等众多荣誉。

5.课题研究的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认识到,优化学生学习环境的本质就是合作互助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5.1 课堂环境的更优化与教师自身素质的矛盾

我们赞同这样一句话:“每一节课,都应是学生的一个生命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教学的最高艺术,就是通过激励、唤醒和启迪,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情感、意志、信心等素质的发展。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也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这就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用自己的激情、自身的素养营造出充满活力的课堂环境。

5.2 课堂教学、班队活动,家校互动的活动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心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