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习惯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6:2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俗习惯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俗习惯作文

篇1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一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二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作文范文三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篇2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运用中,形成了彼此文化语境下诸多约定俗成的表征方式,或者构式,从文体的视角看,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种表征或构式,可谓之基于社团文化的习语表达。本文所要讨论的习语是广义范畴的,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鉴于汉英两民族地理、历史、、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的表现构式有差别,也势在必然。

一、英汉习语表征的主要文化差异

经过归纳总结,以本文当前目力认为,英汉习语表征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风俗差异:风俗习惯不同,因而中英两个民族的思维及表征手法也不尽相同,两种语言中的习语表达有其各自民族风俗习惯的特征。英汉两民族对同一个动物形象的看法或有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而对动物的感情也就大不相同。例如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汉语常见习语“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但英美文化语境中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所以英语“as timid as a hare”译成汉语时要译为“胆小如鼠”而不应译为“胆小如兔”。

2. 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已具有上下5000多年历史渊源,以皇权统治为中心的封建文化熏陶和影响中国人民的意识形态达3000余年。1840年以前,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基本构架而揉以释、道思想。对比之下,作为西方历史悠久的国家之一,英国在公元7世纪时才开始建立封建制度,1640年始逐渐向资本主义发展,基督教文化和西方哲学是英国文化的主体。这些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自然体现在英汉语言的习语表征中,如英语 “Is it necessary to use a steam hammer to crack nuts?”(捣碎干果焉用汽锤) ,汉语也有近似的习语“杀鸡焉用牛刀”。两种习语构式从其意义上而言,皆表示不必小题大做,但从前者隐喻可以看出,英国已进入了使用汽锤的大机器生产时代,而后者的隐喻却映射了中国长期处于生产落后的社会状态。

二、习语之翻译策略

综上所述,习语构式往往带有浓厚的本民族色彩或地方色彩,其表征的意义待不同受体的认知下,也可能会产生不同含义。因此,翻译时有必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确定其意义。王左良(1984:1)曾经提及,“翻译工作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对习语翻译而言,不仅要忠实传达源文意义,还要准确阐述源作文化内涵,这对翻译理论与实践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通过对比两种语言文化,尽可能地保证源文与译文等效或等值,使译文(即目标语)读者能够获得与源文读者如出一辙或大致相同的感受。本文认为应遵循以下几种翻译策略或手法:

1. 直译法:直译法是指在不引起读者误解和不违背译文表达习惯、语音规范的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民族色彩和语言风格等。英汉虽属于不同的民族,但对诸多事物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直译并非字对字的硬译,而是照字面翻译,不作太多的引申和注释,喻义自明。如: to 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译为“趁热打铁”; an eye for an eye 译为“以眼还眼”等。

2. 意译法:若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的表达形式产生“张力”(intension),则不宜采用直译法,应采用意译。所谓意译,是指译者受目标语文化差异的局限,在翻译时无法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不得不作出妥协或折中,舍弃原文部分乃至全部字面与形象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由于地理位置、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及思想表达方式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在诸多情形下英汉两民族是不一致的。此时意译手法的采用也就不可或缺。如英语习语表达as easy as pie译为“易如反掌”;be wise after the event译为“事后诸葛亮”等。

3.增译法:顾名思义,增译法即在翻译习语时适当添加注释或解释性说明文字。待本文看来,固然有许多习语直译后不会产生文化冲突,却会造成语用失误,致目标语读者不能理解其含义。若翻译时直译其字面意义,再增译出隐含意义,则译文可形象生动,又体现出原文的风格韵味。因此,增译法是一种形义并用,简洁且直接的变通方式。汉语中有许多概念化的人名,由于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内涵,翻译时不妨采用人名音译,然后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

诚然,除上述三种主要习语翻译策略外,还有其他手法,在具体语境下也可尝试或灵活运用,如省略法,本文限于笔力,不再一一论述。

三、结语

概而要之,不争的事实在于,各民族语言表征必有其自身特点。对于非亲属的英汉两种语言(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汉藏语系)之间,更是如此,即相似之处少,相异之处多。故而在学习和研究英汉习语时,不能抛开其民族的地域、经济生活及其思维方式等而“想当然”地理解认知,只有抓住本民族文化特点,方可正确理解某一民族语言内涵,以达正确理解、翻译、及运用之效。

篇3

由于汉语国家与英语国家相距甚远,所以风俗、礼仪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也有很大差异。最突出的例子莫过于对动物的引申意义上。比如在中国,狗是一种相对来说较为低级的动物。自古以来,那些汉语中与狗有关的成语大多表达了贬义。像狼心狗肺,鸡飞狗跳。而在英语国家中,狗的寓意却恰恰相反。例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等,都体现了英语国家对狗的喜爱。若是不能熟知此类文化差异,便会产生很多翻译曲解的现象。除了动物的引申意义外,相同颜色在汉英文化中也有着不同的指代意义。例如,在汉语中,蓝色一般代表着明快、晴朗或者轻松的感觉。一提到蓝色,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蓝天、大海和宇宙等等。而在英语表达中,蓝色一般代表忧郁和深沉。比如美国早期著名的音乐类型“BlueMusic”,既蓝调,是忧郁派风格音乐的代表。当翻译到类似这里的“Blue”时,要充分考虑到英语国家中的不同风俗习惯,以免产生错误的翻译结果。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在日常翻译工作中,译者要尤为注意汉英文化中的差异,避免因不熟悉对方特有的风俗习惯而产生不必要的误解,甚至是错误的译文。

二、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是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主要以佛教为主,而在英美等国家,则是信仰基督教的居多。在佛教信仰中,神仙是占据主要位置的。如老天爷、龙王和开天辟地的等等,都是拥有广大神通的各路神仙。而在基督教中,耶稣则是唯一的神。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有关的字句时,要充分了解中国和英语国家的宗教文化。例如在翻译中国古典名著时,对于“观音菩萨”这个词语,应该怎样翻译为好呢?因为在英语中,并没有一个词语能够完全对应的上,若是将其直接翻译成God,则不能表达出这个宗教术语的真实含义。中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及其夫人采用了“音译与注解相结合”的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将“观音菩萨”这个宗教术语翻译成为“Guanyin,thegoddessofmercy”。这样就既保留了“观音菩萨”作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词汇的特色,又解决了汉英互译的不对称性,使得双方都能准确的理解该词汇。另外,在英语国家中,当表达对对方的祝福时,通常会说“Godblessyou”。而在汉语中,我们常说的“天佑善人”中的“天”,还能用“God”来表达吗?如果翻译成“God”的话,我们则是站在基督徒的角度了。所以在翻译汉语中的这类俗语时,选用“Heaven”这个词会更为准确。

三、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篇4

记得二??八年九月九日,是我们刚上一年级开学后第一个星期日,老师就要求我们读故事写一句话感受。我当时写的一句话感受是:课外书我最爱读论语和千字文。由此以后,一直写到现在,已写完九本共一百八十多篇日记和读后感了。

刚开始,同学们自选书目自立题目。后来老师定书目定题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写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野天鹅”、“皇帝的新装”、“我们是属鼠班”等读后感。

寒署假里,老师要求我们学会干各种家务活,然后写感受。要求我们深入社会调查,收集有关的风俗民情写日记、写旅游见闻。我先后写了“擦地板”、“和春节有关的风俗习惯”、“大学印象”、“我家有盆木芙蓉”等十几篇日记或感受。

现在,老师又要求我们写“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观后感、“拔河比赛”有感,根据“四好少年”标准创作童谣或诗歌等……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老师的“规矩”下,我一路写来,以由一句话写到了“快乐的节日”、“可爱的小乌龟”“我们是一棵棵小树”、“秋游随想·有关太岁的传说”等多篇日记和读后感。老师的这些铺垫,足以使我们走向作文的漫长之路。

篇5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怎么写呢?在春节的7天假里,许多人都是不顾路途的遥远,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或者全家一起出去走亲访友,或者一起出去旅游。下面是小编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一照广东汕头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农历十二月末就开始了。这几天是一年中最冷的几天。在这几天里,家家忙得不可开交,孩子们简直乐坏了。

农历十二月廿三,我们不像北方一样过小年。我们认为这一天是诸神回天之日,需要用糯米粉煎饼包一些糖来感谢灶神,还得把厨房收拾干净,感谢灶神这一年来让我们家衣食不缺,同时也希望来年甜甜蜜蜜、丰衣足食。

过了廿三,大家更忙。必须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也是有原因的:“尘”与“陈”谐音,陈是陈旧,扫尘就念作了扫陈,就是把穷气、晦气扫出去。家家必须将肉类、菜类、鱼类等食物都准备充足—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铺户关门,到初六才开张迎客。除夕真是热闹非凡!男人们下午去祠堂祭祖;女人们为做团圆饭忙碌着;小孩子们早早洗完澡,穿上漂亮的新衣裳。门外贴上一队金灿灿的对联,里屋贴着一个倒福,其含义是:运用了“倒”与“到”的谐音,“福到”就念成了“福到”。傍晚,家家户户吃团年。在街上,到处都可以闻到年饭的香味儿。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来团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基本上没人睡觉,都是在守岁,鞭炮声日夜不绝,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

正月初一与除夕真是不一样:大街上盖满了“红地毯”,都是些除夕燃放鞭炮爆竹的红纸皮。街上很少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带着孩子前往亲戚朋友家拜年。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无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说两三句吉祥话,就可以有一些利是钱;女人们在家料理家务,不过不能扫地,这样会把福气、财气扫走。我们那儿还有唱潮剧的,要到市集上去看才可以看得到。戏台边上有一些小贩在卖一些过年玩意儿,有中国结、有香囊、铜币等等等等,有不少人去买。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没有很多事要做,铺户的伙计们可已轮流交换着去听戏、逛花市和逛街。

元宵上市,似乎又一个春节将至。男女老少在这一天都要用十二叶洗澡。十二叶是用十二种植物叶子浸水。据说用十二叶洗澡可以驱病、驱晦气。

晚上,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汤圆,希望在新的一年团团圆圆,甜甜蜜蜜。在大街上,炮响连天,鞭炮一声接着一声。店里点着蜡烛的灯各式各样,有纱灯、宫灯、玻璃灯;有的让你感受四大名著的魅力,有的让你感受神话故事的色彩······花灯们个个花枝招展,令人目不暇接。真是数也熟不完,道也道不清。天上有时接二连三地绽放出比任何花都美却又只是昙花一现的烟花,它们为美丽的夜空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不知不觉,春节已经悄悄走去了。大家又去忙了,生活又恢复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

新的一年已逐渐拉开序幕。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二盼望着,盼望着,灯笼挂起来了,春联贴起来了,春节的脚步近了,春节的味道浓了。

烟花,是小孩子们春节最爱玩的。我喜欢那种没有响声的“电光火花”,点燃后拿在手里,多像魔术师手里的魔法棒啊!“电光火花”喷出的火花就如同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空中跳跃着,嬉戏着。不过,那些调皮地男孩子可不喜欢“电光火花”,他们喜欢声音响亮、刺激的“甩炮”。他们不时地从兜里掏出一只,用力往地上一甩,“啪”地一声大响。如果你正好从那儿经过,肯定会吓得一个激灵,那些“小调皮们”则哈哈大笑。

当然,孩子们最喜欢的还是大礼花炮。当礼花炮点燃,各种各样的图案,五彩缤纷的颜色就会呈现在空中。有的礼花炮冲上天空如同花蝴蝶般纷纷扬扬洒落下来;有的礼花炮冲上天变成了牡丹花、,犹如花仙子在空中翩翩起舞;还有的礼花炮冲上天后变成大大的“笑脸”,仿佛在向大家说:“新年快乐!”春节的味道就在这烟花中绽放开来。

美食,是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火锅是家家户户都爱吃的。肉丸、木耳、香菇、蔬菜在锅中沸腾着,翻滚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热气腾腾地吃着,真是回味无穷。小孩们则一般喜欢吃年糕和冰糖葫芦。年糕软软的,甜甜的,拿起一块放在嘴里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令孩子们百吃不厌。红红的山楂裹上一层糖,串在竹签上就成了美味的冰糖葫芦。咬上一口,“嘠吱,嘠吱”地响,糖的甜味和山楂的酸味混搭在一起,让人吃了一个还想再吃一个。春节的味道就在舌尖上扩散开来。

看春节晚会和走亲戚是大家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吃过除夕团圆饭,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热闹的歌舞、幽默的相声、高超的杂技、神秘的魔术让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正月里家家户户走亲访友,人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见面都相互说着祝福吉祥的话儿。孩子们则对大人们伸出手,嘴里大声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一边清点着“战利品”,一边心里盘算着这笔钱是用来交学费呢还是买文具,玩具呢?春节的味道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无论你身在祖国,还是身在海外,春节的味道永远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三盼啊,盼啊,春节终于来临了,伴随着时钟的敲响,我们又迎来了美好的传统佳节-春节。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

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天上礼花朵朵。有的像银色的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儿,有的像橙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美不胜收!过年前,家家户户门前张灯结彩,我家也不例外。一大早,爸爸妈妈就忙得不可开交。只见妈妈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门窗、地板,屋子的里里外外都被妈妈擦洗得闪闪发光,最值得惊奇的是玻璃擦得明晃晃的,看上去像没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小心翼翼地用透明胶布把春联贴在大门的墙上,不偏左不偏右,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贴春联的技术可是一流的。站在旁边的我,看着爸爸妈妈的举动都傻了眼。不一会儿,家里就焕然一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饭,代表岁岁团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家里的长辈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吃完年饭,一家人聚在一起,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家家灯火通明,处处礼花朵朵,鞭炮声声。大家一起守岁,告别如水似已逝去的岁月,憧憬对新一年的希望。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放一挂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脚步。初一,初二各家就要走访亲戚,四处问好,拜年,串门子。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代表岁岁平安。拜年也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表达祝愿的一种方式。在初一的早晨还要放一挂鞭,这是挂开门炮,是个开门爆竹,为了祈求竹报平安,图个吉利,代表开门红。

啊,春节!美好的春节,快乐的春节,人人喜爱的春节,我眼中的春节,我爱你啊!你真的—很精彩!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四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每当我们读了这首诗,喜庆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的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不仅在汉族中很流行,满族、蒙古族、瑶族、状子、白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形式上更有自己的特色。

别看这节日是多么的喜庆,在它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只会给人们带来坏运气,人们管他们叫“年”,只要它一来,就会使树木凋零,百草不生,而它一走,万物重生,百花争艳。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年每次来的时间,就准备了爆竹以驱赶怪兽。“过年”这个词语便是这样来得,从此,放鞭炮也就成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相传,年这种怪兽生性凶残,村民家里的一些家畜总是逃不过它的眼睛,而且,年还时常换口味,从小吃到大,居然连人也不放过,真可谓是谈“年”色变啊!此事发生后,人们都很恐惧,并且在年到来的那一个晚上,整夜不敢睡觉,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守岁,其实,守岁习俗源于南北朝,有古诗写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饺子,过年吃饺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记得去年我们家里包的肉馅饺子,我也出了一分力,虽说做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七分像,我的原则是“管它是啥样,能吃就行,”不过,这也让一些食量大的人,没了胃口,算是我新一年的一点成就吧。其实,饺子的寓意也很独特,利用了谐音,“和”通“合”、“饺”通“交”,二者都是相聚之意,象征这合家团聚。

说了这么多,却漏掉了一个我觉得相当有意思的,贴窗花和“福”字。中国的艺术己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剪纸也非常的丰富,各式各样的窗花贴满了窗户和家门,既美观,又漂亮。至于“福”字,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正贴“福”字,二是说将“福”倒着贴,形式虽不同,但是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2021春节习俗作文800字五我们中国人有我们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但是现在有许多年轻人把中国的许多节日逐渐淡忘了,反而把洋人的节日当成主要的节日来过,例如:有许多年轻人过起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和情人节的热情比过中国的春节和7月初7的中国的情人节还要高,这真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中国人,我真感到痛惜,我们一些年轻人的崇洋媚外的心理甚至达到了荒谬的程度。虽然一些年轻人盲目的崇洋媚外,但是我仍然喜欢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的第一大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们中国人的男女老少都是把它作为最主要的节日来过的。在春节的7天假里,许多人都是不顾路途的遥远,尽可能的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或者全家一起出去走亲访友,或者一起出去旅游。在我们这里春节前每家都要蒸馒头,油炸肉圆,炒葵花子和花生等。大年三十的下午,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贴门对,晚上,家家户户都要一起吃团圆饭,吃过团圆饭后,还要放烟花爆竹来庆祝春节,接着,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聊天,一边守岁,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一家人一起等待春节的到来,所以一家人正常都睡得很晚。第二天一早,家家户户都早早起来再次放烟花爆竹庆祝春节的到来。大年初一早上,我们中国人一般是吃饺子,而我们这里是吃圆子,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过早饭以后,一家人一起走亲访友,或者等待亲友的到来,或者全家一起出去旅游。

除了春节以外,元宵节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节日,在全国许多地方都有看花灯的风俗习惯。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没有看花灯的风俗习惯的。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的节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到祖先的墓前扫墓,来表达对祖先的哀悼之请。

五一国际劳动节自从变成7天假期后,也是人们走亲访友和旅游的黄金时间。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在这一天里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包粽子和赛龙舟的风俗习惯。在我们这里没有赛龙舟的习惯,但是有包粽子的习惯,还有给小孩扣龙线的习惯。

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可以说被许多中国的年轻人给淡忘了,他们偏偏要崇洋媚外地过起西方的2月14号的情人节。

篇6

 

春节英语作文(1)

In a few days is the Spring Festival, every family in preparation for the necessities and cleaning the health, to meet the arrival of the holiday.

Walking in the street, everyone is brimming with the happy smile on her face, hand carry bags, needless to say, it must be a New Year's clothes. Mall, there are bursting at the seams: children take their parents hand together to buy clothes, there are a couple you buy clothes, and children take elders talking and buy clothes, and everyone is beaming.

Came to the countryside, kill pig slaughter sheep... To their own customs, celebrating the Spring Festival, in some places has also started the bazaar, he shouted to buy drinks, he shouted a cry, buy clothes, here to say the sale, shout buy two, get one over there, and all things, is full of beautiful things in eyes, lively.

To the eve of Spring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party, play, said crosstalk, singing what program, a program the stage play out a piece of applause, until midnight people trapped, show just finished. The show, but people still enthusiastic, because haven't send New Year's money, fireworks! Finish all this, it's almost twelve o 'clock, the children with lucky money all go to sleep for adults to chat a didn't go to sleep.

The second day, people have to get up early, took the buy good gifts to relatives, relatives more to go for several days, also want to walk more than a day at least.

The Spring Festival is great, busy life can make people relax, can also be boring things added some fun for everyone.

I love Spring Festival!

再过几天就是春节了,家家都在准备着年货,打扫着卫生,迎接着这个节日 的到来。

走在街上,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笑容,手里提着大包小包,不用说肯定是新年的衣服。商场里,也是人满为患:有小朋友牵着父母的手一起买衣服的,有夫妻俩甜甜蜜蜜买衣服的,还有儿女牵着长辈有说有笑买衣服的,总之大家都是喜气洋洋的。

来到农村,杀猪宰羊……以各自的风俗庆春节,在有的地方还开始了集市,他喊一声买饮料,他喊一声买衣服,这边喊减价了,那边喊买二送一了,各个东西应有尽有,真是琳琅满目,热闹极啦。

到了春节的大年三十晚上,春节晚会就开始了,演小品、说相声、唱歌什么节目都有,一个节目演完台下掌声一片,直到三更半夜人们都困了,节目才完。节目完了,可人们还兴致勃勃,因为还没发压岁钱、放烟花呢!等干完这一切,差不多十二点了,小孩子们都拿着压岁钱去睡觉了大人要闲聊一阵才去睡。

第二天,人们又得起个大早,带着买好的礼物去走亲戚,亲戚多的要走好几天呢,少的也至少要走一天多。

春节真好,可以让人们忙碌的生活得到放松,也可以为大家枯燥的事情添上一些乐趣。

我爱春节!

春节英语作文(2)

The Spring Festival is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 people called the 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In my hometown of chaozhou, there are some special New Year customs.

Before the New Year's eve, people are busy with four things: thank god, stock to do next, and to buy necessities. Tide vulgar, a year after the winter solstice, home to thank god. "Red peach hair next" material. Is rice and glutinous rice soak in water for a few hours, respectively, to make rice quality pine hydrophobic, remove dry stone mortar into fine powder, after dry. This is to be "red peach method next" main ingredient. Sweep up to choose an auspicious day, is an unusual thing. The Japanese, and are most busy housewives, clean up the inside and out of the room, for some years to use less cleaning.

December 24, is the period of the legendary "heaven god". Day, every family to worship "sugar peach". A square red paper, with jelly into a peach shape, become "peach". It touch live "sovereign" du mouth, let its "some god that speaks well of us fall to the ground. Chinese New Year to worship the "Sir", also is the god. The sacrifices of god are three: "red peach hair next", "the mouse shell next", "vegetable next". "Red peach hair next" is to use green beans to shell, then grinding beans into powder, and then steamed, do next filling. "Carrots next turnip cake."

On the afternoon of New Year's day ancestor worship, to New Year's eve. Chinese New Year, the home grown a big income, to send "lucky money" to their elders, elders to underage young players to "lucky money", so, every family, cherish the virtues of young embodies the respect for the elderly.

In the first month, chaoshan region have blessing of god's activity, is the temple of god carried to the street parade, people set off firecrackers, burning incense, the blessing. This is chaozhou custom of Spring Festival.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把春节叫做过年。在我的家乡潮州,过年就有一些特别的风俗。

在除夕之前,人们都要忙着四件事:谢神、备料做粿、扫舍和买年货。潮俗,每年冬至过后,家里要谢神。备料做“红桃发粿”。是将大米和糯米分别浸于水中几小时,使米质松疏,捞干后于石臼中打成细粉,晒干。这就是做“红桃法粿”的主料。扫舍要选择吉日,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是日,各家主妇最忙,把屋子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对一些长年少用之物都要清洗。

十二月二十四日,就是传说中的“神上天”之期。是日,家家户户都要拜“糖桃”。一方红纸,上面用软糖摆成一粒桃子的形态,成为“糖桃”。此物沾住“杜王爷”的嘴,让其“上天说好话,落地保平安”。过年还要拜“老爷”,也就是祭神。祭神的祭品有三样:“红桃发粿”、“鼠壳粿”、“菜头粿”。“红桃发粿”就是用绿豆去壳,然后把豆磨成粉,接着蒸熟,做粿馅料。“菜头粿”就是萝卜糕。

篇7

活动地点 :西校区西三教学楼405室

活动主题 :端午之约

活动目的 :为了纪念中国的又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寄托对伟大诗人屈原超群人格的深深哀思,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这个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作为大家的精神亲情纽带,我们12级护理本科一班开展了以“端午之约”为主题的团日活动。

活动组织者:12级护理本科一班团支部

活动参与者:12级护理本科一班全体同学以及班主任王丽师姐

活动流程 :

1、 宣传端午知识

同学们自主发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向大家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以及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等风俗风情,营造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

2、 端午知识大比拼

通过之前讲端午故事的环节,大家评出“我们的端午之王”,并让其发表获奖感言,更进一步加强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热爱。

3、 缅怀伟大诗人屈原

大家一起朗诵了屈原代表着作《离骚》,互相讲解了有关屈原的故事以及他的光辉事迹。在一片浓浓的爱国氛围中,大家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情怀高涨,纷纷表决心要以屈原为榜样,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诵诗篇,品粽子

大家手捧粽子,纷纷朗诵与端午节相关的是个篇章,借中国传统文化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欢庆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接着,大家相聚教室,共同品尝粽子,期间同学们登台献艺,大家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欢度端午,感受友情。大家都融入了我们08级护理本科一班大家庭,充分享受着家的温暖。

5、 快乐游戏度端午

在古老的击鼓传花游戏中,我们与“深情真心话”相结合,在游戏中一同欢度端午,使得节日气氛轻松愉快,更增加了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

6、我们的端午之约

篇8

1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应用型知识,实际操作能力差

外贸企业招聘的人员主要倾向于那些操作能力强,对于进出口业务应用非常熟悉的毕业生,因为这样的毕业生不需要外贸企业投入太多的精力去培训,就可以开展工作,而且工作能力较强,很容易打开局面。而现在相当数量的应届毕业生,除了理论知识扎实之外,根本就不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甚至连制作一张汇票、发票也不会。

1.2缺乏语言交流能力

做国际贸易的人员都清楚的知道,商品的交易从一开始的询盘、发盘、还盘到接受直至签合同,每一个步骤,都是靠双方语言的交流来完成的。很难想象两个完全不懂得对方语言的人,能很好地进行商务谈判。因此,外语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被摆在了外贸企业与应聘者之间了。很多外贸企业都有反映,能真正用外语进行流利交谈的应聘者为数不多。

1.3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商务与社交礼仪、风俗习惯不了解

商务与社交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或其他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当今的社会里,礼仪已不仅体现个人素质,同时,也体现一个优秀的外贸人员的业务能力,更成为一个外贸企业形象的延伸;而风俗习惯,更体现了对本国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尊重,这在国际贸易中商人之间打交道时就显得尤为突出了,有些国际贸易的失败其根源是对贸易伙伴国风俗习惯的不了解,因此,外贸企业对此尤为重视。但是在高职的教学中,很少有学校开设有关内容,学生也不注重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风土人情和商务礼仪的学习。

1.4总体感觉综合能力偏低

对于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这是外贸企业招聘时所考虑的重点问题,它包括自信心、诚心、意志力、执行力、对企业的忠诚度、良好的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仅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达不到要求的,因此,综合能力也是外贸企业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现在的跨国贸易几乎都是通过网络来完成整套流程的操作。这就需要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学生要学会在电子商务方式下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如根据IJC制单,本身外贸公司都是在电脑系统上完成,这就要求不仅准确无误地制作好全套单据,而且还要在电脑上快速完成。但相当部分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不具备这项操作技能。

2培养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实用型人才的方法

既然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化的实用性人才,这就要求既让学生掌握各种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实现“毕业生与上岗的零过渡”,也就是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工作。减少甚至消除了企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与毕业生实践能力之间的差距。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立一套优质合理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体系,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才能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这就是我们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针对企业实际需要,以培养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来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与动手能力。为企业培养好用的、顶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更好的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以下方法。

2.1聘请外贸专业人员进行讲座

对刚进校门的学生,为了让他们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有个感性认识,我们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外贸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懂得,作为外贸业务员除要具有国际贸易的知识外,还应具备语言能力(外语)、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有敬业精神、要脚踏实地、吃苦耐劳、要有与人的沟通能力、具有团队的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规避风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加强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案例教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重点、难点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要精心做好准备工作,案例的选择不在于数量多,而在于内容精,尽量突出所选案例的真实性、典型性,并能体现出课程所学的内容。

例如我国某出口公司收到国外某公司开来的信用证,货物为40000只打火机,总价值为4万美元,允许分批装运,采用海运方式。后客户来传真表示急需其中10000只(总数量的1/4)打火机,并要求改用空运方式提前装运,并提出这部分货款采用电汇方式(T/T)在发货前汇至我方。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做?

学生拿到此案例,不知如何处理,我们根据课上讲的有关分批装运和信用证的内容进行分析,由于对方开来的信用证允许分批装运,首先,收到T/T后立即空运10000只打火机;其次,在装运有效期内海运剩余30000只打火机;然后向银行递交全套单据进行议付。这时有的学生就会问到,“信用证上的金额4万美元与数量40000只打火机不符,银行可以拒付”。正是因为信用证规定允许分批装运,银行认为货物已经被分批装运,只要出口商所交单据与信用证完全相符,根据《UCP600》规定,开证行凭单证相符履行付款责任。这样就可以圆满解决这类问题。同时,还可以将问题延伸,假如该客户要取消其中10000只打火机,出口商也可采取类似的方法进行处理。

通过案例分析的教学,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多种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对环境、情境分析能力;二是把分散的知识点综合到一个案例中,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通过分析、讨论,使抽象的理论、概念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四是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思考能力,以及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等。

2.3专业课教学与英语教学紧密结合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与外语教学紧密结合必须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主体,构建科学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开设综合英语、外贸英语、外贸函电等课程,以满足学生学习和应用外语的需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外贸英语和函电,书写要尽量口语化,源于现在许多外贸公司,通过建立自己网站,借助有关外贸函电的平台,向全球范围内潜在的客户,提供有关产品和服务,吸引相关客户开展业务。

2.4重视对外商务与社交礼仪的培养

从外贸公司的反馈来看,以往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人才培养只注重专业知识,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经过努力,好不容易要签合同了,由于不懂得外国的礼仪、风俗习惯、文化差异等问题,使到手的合同被取消了。为此,我们开设商务与社交礼仪课程,让学生熟悉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礼仪与风俗习惯,经常进行演练,使学生熟练掌握。

2.5引进进出口业务操作模拟平台

在学生学完所需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后,安排学生进入一家模拟的外贸公司。而进出口业务操作模拟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进出口业务实际操作能力而开设的仿真实习,依托精心设计的课程平台,学生进入一家模拟的外贸公司,以公司实习生身份亲身体验一笔出口(或进口)贸易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动手完成每个操作文件并在线提交,将学习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做中学”,来实现“熟悉进出口贸易流程、掌握操作技能的课程目标。

进出口业务操作模拟课程的教学有着其自身的突出特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师也应要求自己不断实践“做中学”,才能准确把握既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能在教学中实现的教学应具备的特点。

2.6提倡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从外贸公司反馈的意见看,90%以上的外贸公司是比较重视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的。首先,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它是外贸公司衡量一个毕业生是否具有实践能力的第一条件;其次,职业资格证书所涉及的内容大多跟实际挂钩,通过对它的考取,可以接触到相当多与实际操作有关的知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英语四级(或六级、八级)证、外销员证、报关员证、跟单员证、单证员证、货代员证、国际商务师证及剑桥商务英语证书等。这些职业资格证书跟进出口业务息息相关,是国际贸易每个部分都要涉及到的东西。高职院校要让学生了解到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和各种证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以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为学生顺利通过搭建考证平台。

篇9

Of the fifth year,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festival -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China.

On to this day, every family will eat rice dumplings, drink realgar wine, hang calamus, wormwood leaf, also held a rowing dragon boat game in some places...

On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there are a very popular story. Have a great patriotic poet in ancient China, named qu yuan. In AD 278, on the day of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lunar month, qu yuan under the despair and grief, in old luo, when a local people, immediately go fishing boat and always amiable form of dongting lake is always not see the body of qu yuan.

In order to show their grief, people swing the boat rivers, thereafter becomes for the dragon boat race. The people were afraid of river fish eat qu yuan's body, from their home to rice into the river, lest the fish and shrimp spoiling of qu yuan's body. Then formed the custom of eating zongzi...

According to the above story, these are all in memory of qu yuan and form a kind of custom. There are lo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ur country, as a Chinese, I also to learn more about these splendid ancient culture.

China has many rich and colorful traditional culture, extensive and profound, has a long history. Because I grew up very love to eat dumplings, so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very impressive.

中文翻译: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

每逢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棕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艾叶、有些地方还举行划龙舟比赛……

关于端午节,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在公元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的那天,屈原在绝望、悲愤之下,投入旧罗江,当地的百姓闻讯后,马上划船去打捞,一直行止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就变成为龙舟比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就纷纷从家里拿来米糰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篇10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今天是端午节,大家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不知道吧!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你们还记得楚国那位爱国大将屈原吗?我来说一说他吧!

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楚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列如赛龙舟,挂香囊,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啊!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二: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风俗。但你知道端午节是怎样来的吗?你又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那么,下面就让我来说说端午节的故事吧!

要说端午节,我们就要从一个伟大的人物屈原说起。屈原是我国古代楚国的一位大夫,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当时深受楚王的信任。后来,楚国逐渐衰落,又受到强大的秦国的侵犯,人民生活非常的艰难,国家有随时被灭的危险。屈原非常焦虑,不断向楚王献计、献策,希望楚王能够接纳自己建议,实现楚国的强大,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但是,屈原建议威胁到了一些楚国官员和贵族的利益,他们就排挤屈原;而昏庸的楚王不但没有接受屈原的建议,反而逐渐疏远屈原,直至到后来将屈原赶出了朝廷。

屈原日夜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理想确始终无法实现,无奈之下,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投进了汨罗江自尽了。楚国人民听的屈原投江自尽的消息都很悲痛,他们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江中的怪物和鱼虾吃掉,就用糯米做成了粽子撒在江中,想以此封住怪物和鱼虾的嘴,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

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种活动保留了下了,只是把往江里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久而久之,这就成了一种习俗,那就是端午节吃粽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其实,当时的粽子只是用糯米做成的,后来,人们在里面加入了红枣、蔗糖等食品,让粽子变得更加可口。到了现代,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富有,粽子的品种也越来越丰富,粽子就成了人们的一种美味的食物。但,无论何时,人们吃粽子是都不会忘记屈原。

端午节的由来作文三: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

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

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