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2:4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喜欢春天,我和春天有一场约会。
我喜欢春天里的小动物。春天到了,冬眠了一个冬天的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了,小鸟在枝头欢乐的唱歌,小松鼠在枝头轻松的跳跃,一切都是那么的富有生机。
我喜欢春天里的花草树木。一朵朵的小花在春风中争相斗艳,开得十分的艳丽,就像是在等待老师表扬的小姑娘的一样。松软的土地上,一颗颗小草都探出了头,像是一个个害羞的小孩子一样,风一吹,小草随风漾动,娇羞中带着兴奋,在周围的小花的映衬下,显得十分的生机勃勃。
我和春天有一场约会,好希望春天快点来临吧。
篇2
“风头如刀面如割”,我是真的体会到这种感觉了,我有些思念春天了。那一个春天,真的很特别,但那只是回忆里的沙影……
我走在乡下满是泥石的小路里,踏起的灰尘沾染了我的鞋。迎面吹来的风,是带有一丝丝的暖意。我忍不住地停住了脚步,因为我仿佛看见了那个在田里的守望者。春,是插秧的季节,每一个农民都不会闲的。我踏上田路,田里长满了鲜嫩的青草,在插秧前,都要用锄头翻翻地,再用牛来整地呢。
当时年幼无知的我,只会拿着锄头,见到草就锄,总是被姥姥骂我锄得不好。每当用牛拉动犁整地的时候,总会调皮的爬上牛背,亦或是姥姥叫我把着犁,我就拉着犁,让牛一并拉着我走,整个人都陷入了泥潭。姥姥说我:“你这样欺负牛啊,等一会儿它不肯干了,就你去拉犁啊。”
我又继续往前走了。回忆如沙漏,一点一滴的。哗哗哗——清脆的流水声曾吸引了我。我悄悄地靠近,仿佛听见小孩的嬉戏声,姥姥的呼喊声,看见了那多多洁白的梨花,掉落在那个溪塘里,转悠转悠的,那梨花就像一艘小船,就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觉。忽的,梨花树上飞出几只鸟儿,把梨花给抖了下来,朵朵如雪滴落在水面上泛起微微波浪。如今我心中也明白,为何诗人岑参会写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了。我小心翼翼地离开了那个溪塘,再回望,这里什么都没有,刚才只是记忆的录像在播放罢了。
我渐行渐远,渐行渐深。进了山很深的地方,看着满山的蕨草,多么繁盛啊!思绪也飘得很远很远……当时的我,总是爱上山去找很大很大的蕨草,由于蕨草叶子本身形状的特殊性,可以做成一把漂亮的小扇子,不仅如此还可以做花草圈等等的。当时的我,总是缠着姥姥教我怎么编织。山上,有一片很大的竹林,春天这个季节,我就总是喜欢在地里找,找那颗刚冒出来的竹笋儿。其实我真的不会看老还是嫩的,姥姥说,老的就不能吃的。我感觉竹笋都长一个样。每每春天送来的一场春雨,就能滋润了一大片的竹林,竹笋儿,也就纷纷从地里伸伸懒腰了……恍惚的,一阵树枝摇曳的响声,我回过神来了,看着灰白残破的树,定是冬天残酷的霜打下的,也有一点绿。这座山,就如覆盖了一层白灰,在这中,也有一抹绿。
我渐渐地走了回家,远远站在家前的那个墩上,春天啊,摔在我记忆里的深潭。就算这这仍有你留下的痕迹,却没有留下那小时候的一分童真。那一个春天里的守望者,已经无力再在这春天里守望着……
篇3
【关键词】生活之源;习作性质;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习作习惯
言为心声,笔底生情,小学生写作教学的性质理应是习作性质,着力于引领学生关注自我,热爱身边的现实生活,在习作中善于表达自我情感。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有必要转变认识,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习作。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作文是生活的必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处处是语文,这句话深深道出了语文教学乃至作文教学的真谛,也反映了许多语文教育同仁的共识。纵观语文教学诸多难点,估计最让老师麻烦的便是“作文难”。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是需要每位语文教师深深思索的重要课题。
1抓生活闪光点,激发学生口语表达情趣,形成口头语言
生活是多彩的,喜怒哀乐,美丑善恶无时不在我们身边发生,可是往往我们对此熟视无睹,忽视了他的存在,更没有仔细去观察,去想象,丧失了许多写作的好素材。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捕捉教育契机和写作契机的职业习惯,只有如此,才能引领学生去捕捉生活的具体情景。
1.1关注自然景观
大自然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孕育学生灵性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创设美的情境,激起学生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描述美的热情。自然界带给我们花红柳绿,送给我们风雪雨露,春天,我们走出校园寻找春的清新、赞美春的温暖;秋天,我们在《美丽的树叶贴画》《秋韵》《落叶情》中,感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冬天,我们和孩子一起站在雪地里,欣赏雪的舞姿,感受雪的快乐。
1.2关注生活琐事
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很多,同学间的、师生间的,课上的、课下的,家里的、学校的,眼见的、听说的……这些事情只要稍微留意,细细体味,都是学生笔下的好文章,教师经常地把这些琐碎的小事作为写作的素材,学生的思维才能扩散出去。
1.3关注信息媒介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的生活无时不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关注媒体信息,感受国内国际事务对自身的影响,是学生亲近社会,融入社会的好机会,也是语文教师进行写作指导的最佳时机。在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之后,许多教师把“说说地震中最感动自己的事”作为话题作文的素材,引导学生感悟亲情,感悟爱。在“神十”发射的日子里,许多教师把“走近神十”作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题,让孩子经历了看电视了解,查资料深究、课堂交流深化、作文表达的过程。要求学生每天抽出时间收看“神十问天”节目。关注“神十”飞天的进展,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求知欲,还使他们积累了创作的素材,增强了他们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
2抓教学活动亮点,指导学生敢于表达勇于展示自我的良好表达习惯
活动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可是学生往往在活动中只注重热闹的情景和自身的感受,忽视了活动细节的感悟,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观察、去思索、去探究、去感悟。
2.1精细化活动过程,引导观察方法
要求教师利用作文课或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把活动的过程进行切割,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通过学校的教研活动展示指导的过程,形成了活动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设置悬念──细化活动──分项观察──形成文字。引导学生利用多个感官观察,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像这样的活动还有许多,像“桌上拔河”、“铁锤锤蛋捶不烂”、“拼句游戏”等,活动彰显了教师的智慧,学生的观察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2.2规划系列活动,引导跟踪观察。
作文是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语言的综合结晶。真实的作文离不开细致的观察,要想观察仔细就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条件。为此,许多老师在班里设置“生物观察角”。引导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成日记。这样学生写出的日记就很真实很生动。有的班在教室养了几个蚕,让学生细致的观察春蚕一生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写出了《与蚕相伴的日子》。有的班级让学生自己种蒜苗,观察蒜苗种植、发芽、成长的过程,进行蒜苗种植展览;有的班级把柳枝种在教室里,通过长期观察,写出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活动锻炼了孩子仔细观察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过程中体验到付出与收获的幸福。
2.3利用少先队活动,进行体验观察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中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必须靠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来实现;同时,学生道德品质、健康个性、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又必须靠语文实践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实现。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是提高语文实践活动实效的关键。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与地域条件的限制,加之考虑到安全、场地、器材等因素。我们学校和教师往往会忽视语文活动的实践性,忽视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甚至会忽略课本中语文活动的存在。大多数停留在课本、教师、教室的层次上,要么老师包办,简简单单的把知识点讲解一番,重要的知识就让学生记记、背背;要么让学生就着经验凭空想象,草率粗略地进行一些课堂活动。因此,我们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很少开展真正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因而忽视了语文活动的实践性,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培养,影响了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最终也就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整体提高。
一、认识上的误区及存在问题
(一)应试教育的思想遗留
由于中考的巨大压力时刻存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优评先、社会的舆论、家长的压力会时刻压在学校头顶。学校希望老师能出成绩,希望考取更多的优秀学生,至于发展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主动的意识等等素质教育退而居其次,正像许多学校为了出教学成绩,竟然取消了音乐课、美术课、甚至地理课、生物课一样。
另外,即使开展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也还存在着多方面的不正确的认识。一是"无用论",一些教师认为开展综合实践课可有可无,且费时费力费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作用不大。因而,多数教师将综合实践课挪作他用。二是"无法论",认为初中学校条件差,没办法开展综合实践课。把主要教育教学的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几门"主科"成绩上,因而对那些所谓"副科"则敷衍了事,应付了之。
(二)评价上观念落后。
目前各地初中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对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衡量一位教师教学能力的强与弱仍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依据;教师职称评聘也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重要依据。这样的评估标准必然促使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和保住自己的"饭碗"而实施应试教育。于是,教师们便遵循"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的规律,目标瞄准能直接得分的内容,而忽视了语文综合实践,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能力的培养。
(三)安全问题的影响
多年来,校园安全屡出问题。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就三令五申,要求学校严加防范。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很多的活动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学生走街串巷,步入社区,走进里弄,而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也给学生带来了安全隐患。一旦学生在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学校当然不愿在学生出事后背负安全责任,因而对于此类"涉外"活动,学校不仅不支持,反而会严厉制止此类活动的开展。
(四)客观上的原因--学校硬件的不足
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70%的同学指出,他们课外搜集资料的来源来自于课内外书本,而又有77.5%的同学认为首先学校的硬件不足,主要指学校图书不够,或图书室平时根本不开放,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查阅图书获得相应的资源,这在农村中学非常普遍。而且我们是农村中学,乡镇街道同样没有大型图书馆可供学生使用。
同时,学校的电脑数量相对较少,而且由于管理的原因,也不能向学生时刻开放。同时不少农村学校为了节省开支,或怕学生损坏电脑,根本就没有把电脑联网,这样一来,同学们要查找资料确实面临很大困难。虽然目前农村也有部分家庭有了电脑,但毕竟数量很少,远没有普及,而且主要集中在小城镇里。试想,没有查找资料的书本、电脑,仅凭农村学生可怜的课外视野,这样的综合活动课怎能有效开展呢?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二、增强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语文实践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为减少实践活动的随意性、无效性,避免同一层面的简单训练,教师在课前应该依据课文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教学中的生长点等预设拓展环节,拓展教学的时空,为学生的感悟实践推波助澜,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展阅读技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增强学生思维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这学期一开始,我们就制订了一个"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的系列活动,我设计了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案:先让学生书面说服老师带他们去春游,然后让学生推荐春游的地点,把推荐理由写具体、写明白;地点确定后又让学生设计春游的路线,把游览顺序和旅游点简要写下来;制定春游的安全和卫生守则,在班会上讨论后通过;让学生设计几项在草地上做的游戏,以书面形式征求同学意见等等。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致勃勃,习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这个例子中,学生之所以兴趣高昂、乐于写作,是因为教师激活了他们心中需要表达的"想说"的强烈欲望。他们期望能按自己的意愿去春游,所以就会很投入地陈述理由;他们喜欢游玩,所以要想方设法用真情打动老师。在这里,学生可能不认为自己是在通常意义下的的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任务。学生因为需要主动、积极地写作,也就真正懂得了"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