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30 03:23: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名胜古迹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远远的便看见,长城犹如一条长龙,盘卧在山陵上。 爬上长城,看着人群来来往往,我心中便产生一种好奇心,从高出往下看会是什么样呢?于是我便随着人群一起向上涌去。一路上我遇见了许多外国友人,想必他们也是久闻长城的大名,想来看看长城是怎样的壮观,宏伟.过了一会,我看见一个小房子似的堡垒,原来那就是烽火台,敌人来时,用来点狼烟的,这不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抬头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蓝,再看看长城,仿佛还有很远很远,一直延伸到云端.由于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仅仅爬到了835米处.哎!真是令人遗憾啊!不过看着下面的人群,我当然十分自豪.
望着人群,我想,这便是长城的吸引力.如果长城没有宏伟的气势,怎么会吸引那么多的游客?我又随着人群涌了下去..............
此时我真的感受到了长城的宏伟壮观!
篇2
20XX年至20XX年是我公司巩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的关键阶段,期间XX县**分公司紧紧围绕实现“四个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载体,以精神文明创建体系为核心,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在广大干部职工中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加强企业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提升干部职工文明素质和机关文明程度,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培育文明向上的良好道德风尚。现将公司巩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创建工作
1、近两年来,XX县**分公司成立了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创建文明单位工作计划,按照体系要求做好全年任务分解,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检查,实行常态化管理,确保创建工作有计划、有制度、有考核、有总结,创建工作档案标准化、规范化。
2、提高领导班子对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紧迫性的认识,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摆到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结合本单位实际,发动各基层单位和窗口部门,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文明行业创建、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长期结合起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良好的创建活动。
二、加强职工思想教育,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
1、内外结合,全面提升创文工作氛围,在机关内显眼位置悬挂精神文明创建宣传展板,餐厅摆放文明餐桌标语、墙壁上张贴文明公约;机关各部门办公室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画,制作、悬挂大型户外公益广告3处,10余副。
2、抓好职工道德思想建设,按照“六个一”流程每季度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弘扬榜样先进事迹,营造比、学、赶、帮良好氛围;制定“厚德陕西”道德实践活动方案,按照“六德”工程要求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月”、“广场义务普法”、“市级道德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报告”、“端午慰问县环卫公司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党员志愿服务进乡村”等活动,通过理论结合实际、学习结合实践的方式,全面抓好广大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建设工作。
3、结合体系要求,长期开展“党员志愿服务队新春进**村”、“青年团员志愿者学雷锋”、“3.15消费者权益日义务宣传”“放飞爱心,书送希望”捐赠活动、“安全文化进校园”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职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志愿者服务工作形成常态化。
4、积极向“中国好人榜”推举公司先进和身边好人线索,2016年推荐线索近400条,通过上传“助”、“勇”、“诚”、“敬”、“孝”五类好人线索,传播身边凡人善举,传递社会正能量,树立更多道德的典范。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创文内部评比
1、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春节组织慰问**村贫困户,元宵节举办灯谜晚会,清明节赴江口烈士陵园扫墓,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文明且有具意义的群众文体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
2、开展文明部门、文明站所评比活动,并进行表彰奖励,通过内部评比、表彰充分调动职工的参与热情,部门站所之间形成竞争,加强部门和个人文明形象建设,提高职工整体素质。
3、制定“最美员工”评选活动实施方案,通过评选、表彰身边的“最美员工”,在公司内部树立业务、品质双优的员工典型,积极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学习榜样、提升自我,促进公司形成争优、学优的良好氛围。
四、结对帮扶一个村,建设美丽新文明乡村
按照省文明委印发的“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十个一”标准,开展好精准扶贫工作。公司积极筹集帮扶资金,支持包帮贫困户搞产业,目前已向24户贫困户发放扶持资金万元,并完成危房改造37户。帮助**村建立了“乡村文明一条街”,促进乡村文明氛围全面提升。
篇3
《浓情地中海――意大利》,这是中国外交官董志仁给自己的书起的名字。“浓情”,不仅意味着意大利奔放多彩的风土人情,也表达着作者对意大利的难舍情怀。
2011年1月18日,意大利驻华使馆举行仪式,隆重颁发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的“共和国骑士勋章”,中国驻意大利使馆前任参赞董志仁与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等人获此殊荣。该勋章根据意大利共和国宪法第87条及1953年通过的设立共和国骑士勋章法令第6条第812款颁发,属国家级勋章。按规定,骑士勋章可授予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特殊贡献的意大利各界人士,也可以授予对国际、人类社会有贡献的外国人,如国际知名学者、文化体育界知名人士等。中意两国建交40年来,中国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共有十余人获此殊荣,如将意大利名著《神曲》和《约婚夫妇》翻译成中文的两位大学教授,《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的几位记者,以及著名体育节目解说员张路等。谈到自己获此殊荣的缘由,董志仁谦虚地说,可能是因为他对中意两国友好、文化交流与合作尽了些绵薄之力吧。
董志仁,1944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他自幼喜欢读书,作文(当时称“缀法课”)和外语是他最喜爱的两门功课。读书期间,他的作文就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朗读和点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对外交流活动甚少,花心思学习外语多少有些不合时宜,但是,一名外语老师的话――“学必有用”,坚定了董志仁学好外语的信念。初中三年董志仁学习英语,高中三年学习俄语。1965年,他高中毕业,当时家人极力劝他报考家乡的武汉大学,但他执意要考北京的外语学院(现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于是,他用俄语参加考试,最终被录取,成为该校法语系意大利语专业的第二届学生。意大利语属小语种,每三年招生一次,每届10人左右,共有六位老师,其中有两位外籍教师。当时,中意尚未建交,所以聘请的两位外籍教师分别为瑞士籍和索马里籍人士。
没想到,这次专业的选择,不仅使他离开了家乡武汉,来到了首都北京,甚至还使他得以走出了国门,远赴意大利,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1969年,董志仁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曾先后在外交部办公厅秘书室、地方外办、外事管理司及驻外使领馆工作,历任随员、三秘、二秘、领事、处长、政务参赞等职。他曾供职于外交部专管地方外事的部门,得益于这一工作经历,他对国内各地情况了如指掌,为日后外交工作奠定了基础。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董志仁曾五次在驻外使领馆任职。虽然是学意大利语出身,但驻外经历却起始于非洲的索马里,结束于非洲的赤道几内亚,如今家中的摆设仍然留有深深的非洲印迹。由于赤道几内亚讲西班牙语,他就自学西班牙语,并能运用西语开展工作。而从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的前十年这30年间,他曾三次任职于中国驻意大利使领馆,累计达十年之久。采访中,董志仁感慨地说:“我的青春年华、黄金岁月都献给了意大利。”他强调,中国是他的祖国,而意大利则是他的第二故乡,言谈中流露出这位退休外交官对意大利的不舍“浓情”。
董志仁兴趣广泛而又勤于学习,参加工作后更加喜爱读书和写作,宗教、建筑、绘画等都是他喜爱的领域。在国外工作时,每逢休息日他就去逛书店,虽然当时外汇收入不多,但遇到喜欢的书,他也一定买下。回国时,人们都购买意大利的纪念品、土特产、时尚物品,而他却成箱地带回自己购买的外文书籍。
“只有用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各种知识武装头脑,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智慧。”这是大学老师对他的谆谆教诲。考虑到意大利语专业人才不多,还有很多意大利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有待进一步介绍到中国来,为鼓励大学生学习意大利语,董志仁于2010年将300余册图书捐赠给外国语大学图书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之余,董志仁常驻足于意大利各名胜古迹。谈到意大利的文学、艺术、名胜古迹,他如数家珍。“悠久的文明古国、数不尽的名胜古迹、灿烂的民族文化、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特色鲜明的风俗习惯、热情友好的人民。”他以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对意大利的理解。他说:“在意大利,有看不完的古迹、听不完的音乐、踢不尽的足球、尝不尽的佳肴。”
然而,国人对意大利的了解并不多,介绍意大利的书籍也有限,从意大利语直接翻译过来的书籍很少,不少书籍是从意大利语先翻译为英语,再转译为中文。为了更多更好地介绍他热爱的意大利,与大家分享在意大利的见闻,董志仁在工作之余及退休后笔耕不辍,先后发表了《意大利》、《意大利悲剧――法尔科内大法官之死》、《浓情地中海――意大利》等一系列著作,并赢得广泛好评。《意大利》属于外国习俗丛书系列,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的风土人情,可谓旅游必备之书。《意大利悲剧――法尔科内大法官之死》是第一本介绍意大利英雄大法官法尔科内的书,讲述了他与黑手党做斗争的故事,还引起中国司法界人士的兴趣与关注。《浓情地中海――意大利》是“外交官带你看世界”丛书之一,详细介绍了意大利的历史、民俗、文化、名胜古迹等,得到意大利驻华使馆的赞赏和帮助,意大利驻华大使还为该书写了序。
这一系列“马可・波罗式”的壮举,使这位中国的“马可・波罗”成了意大利的“骑士”。董志仁兴奋地说,这是对他的鼓励,是他的荣耀,也是外交部的光荣,因为他是外交部意大利语专业干部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这是中意友好关系的体现。
篇4
我要飞上蓝天,
抚摸那柔软的白云,
晚上把它当做床,
舒舒服服的睡一觉,
假如我会飞,
我要用手、白云,
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供大家欣赏。
假如我会飞,
我要飞遍天涯海角,
欣赏那名胜古迹。
假如我会飞……
供大家欣赏
篇5
要求: 1. 100 词左右; 2. 要点包括: a. 有悠久的历史,位于广东的东北部,离广州 198 公里,人口约 324 万。 b. 有许多名胜古迹,如苏家围( Sujiawei );万绿湖( WanluLake )等等;万绿湖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湖水清澈,无污染;湖中有各种各样的鱼;你可以到那里划船,野餐,钓鱼,是度假的好去处。你也可以去参观河源市博物馆,在那里你可以看到许多恐龙化石( fossil )。c. 祝大家在河源玩得愉快。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Heyuan, now let me introduce our city — Heyuan t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满分作文欣赏: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Heyuan, now let me introduce our city — Heyuan to you. Heyuan is a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It is in the northeast of Guangdong and 198 kilometres away from Guangzhou. It has a population of 3,240,000.
There are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Heyuan, such as Sujiawei Wanlu Lake and so on. Wanlu Lake is a beautiful place. The water is clean and not polluted. There are all kinds of fish in it. You can go boating, go fishing and have a picnic there. It is really a good place to spend your holiday. Besides, you can go and visit Heyuan Museum. There you can see a lot of dinosaur egg fossils.
篇6
我们向同学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现在就来写一写。
【审题小橘灯】
这篇习作属于参观记或游记,要按记叙文的要求写清楚参观(游览)的时间、地点及所见、所闻、所感。
【下笔闯迷宫】
学校近日发出通知:请全体同学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参观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以激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参观游览结束后,把自己参观游览的所见、所闻写下来向全校师生汇报。
为此,小叮当去了很多地方,可参观结束后却不知从何下手去写参观时的所见所闻,这可急坏了小叮当,便急忙向万事通请教。万事通见小叮当着急忙慌的样子,肯定有什么急事,还没等万事通开口,小叮当就说明了来意。
小叮当:近期,我参观了名胜古迹,游览(lǎn)了名山大川,学校要求我们每个同学写篇作文,并把参观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有条理地写下来向全校同学汇报,可我却不知写些什么?万事通请帮帮忙吧!
万事通:首先要弄清参观(游览)是怎么一回事。把自己走出去时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就是游记。在你去过的地方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呢?
小叮当:我去了哈尔滨太阳岛、科技馆、海洋馆……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龙塔。
万事通:既然你已确定了写作对象,那么在文章的开头首先要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让读者看了一目了然。
小叮当提笔便写,可刚写了个开头又写不下去了。
万事通:最重要的是应该有条理地将游览时的所见详尽地记录下来。但为了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要记住按一定顺序去写。如可按游览的路线写,但要注意恰当地取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还可以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去写,将游览的对象从不同的方位、角度写清楚……但并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将游览的所见有所区别地加以选择,分清主次,将生动吸引人的地方写具体。请看《鼓山之旅》片段:我们先去了十八风景区,那里有罗汉台、蟠(pān)桃林、八仙岩、伏虎洞、何仙洞,等等。我问爸爸罗汉台上怎么有三个大脚印,爸爸说:“传说十八罗汉经过这座山时在岩石上留下了三个大脚印,所以后来人们就称它为‘罗汉台’。”这下我明白了。(引用“传说”,使登山更有趣味性。)再往前走,我看见有块石头像蟠桃一样,我就问爸爸:“这一定是导游叔叔说的蟠桃林吧?”爸爸点点头说:“是。”我们看完十八风景区,又去观音庙逛了一会儿。(过渡自然,详略得当。)
小叮当按万事通的布置完成了初稿,万事通看了之后,仍觉得文章写得有点逊色。
万事通:既然龙塔令你大开了眼界,怎么字里行间,却没有你感情的流露?在内容的叙述上注意突出重点,详略得当,主次分明,不要把所见所闻无一遗漏地写出来;要写出事物的特点,因为没有特点就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小叮当根据万事通的补充提示,对习作进行了彻底的修改,这回万事通看了,欣慰地笑了。小叮当的习作在全校大会上进行了交流汇报,赢得了全校师生的赞誉。
【素材集装箱】
片段一 一到松花江畔,我就被这里的景色深深吸引了。向前望去,平静的江水缓缓地流淌着。江面上的游船各式各样,有的像一只大白鹅,有的像一条中国龙,还有的像一只调皮的小鸭子……如果你在远处看,就好像几只可爱的小动物正在江里嬉戏玩耍呢!
篇7
经过珠海横琴口岸,过了关口,我们乘坐澳门赌场的免费穿梭巴士到达六星级的威尼斯人酒店,走进酒店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华丽的瑰丽堂,那里灯光闪烁,绚丽多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条贯穿整个二楼的人工大运河和全天二十四小时都能看到蓝天、白云的人造天幕,河水清澈见底,蓝天倒映在河面上,在灯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幅动感的油画,明艳而鲜活,运河中有许多漂亮的小船,坐在小船上,不仅能看到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店,还能听到船夫优美的歌声,欣赏着澳门特色的街头表演。漫步在这个虚幻的广场上,各种肤色的人在照相、喝咖啡、聊天,人群中荡漾着轻松和悠闲。
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接下来去参观澳门的名胜古迹——大三巴牌坊。据说这里原来是一座教堂,被大火焚烧,只剩下这堵墙,走上前去,精美绝伦的艺术雕刻,将大三巴牌坊装饰得古朴典雅,这是澳门的象征之一。为此,我们在这里拍了许多相片作为永久的纪念。
一天的旅程虽然结束了,但是澳门的每一处地方令人赞不绝口,让人流连忘返。
篇8
一、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的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构建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对学生来说,这两个世界并不见得是统一的,是相互为用、相互佐证的。他们在课堂上生存于书本世界,徜徉于书本;而在课下生存于现实生活世界,吸取着生活的真知。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生活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两相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会感受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增强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有可能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活动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教师上课前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收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或先了解一下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及实践活动,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那么学生就会兴致勃勃地去从事一些实践活动,,学习就成了一种有趣的活动了。在教学《飞夺泸定桥》后,我设计了一道能力题:仿句(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冲锋枪、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用上带点的字写一句话,也可使用其他动词,注意准确使用动词。学生课前已作了充分准备,已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所以选材内容多,思路广。有的写"哄孩子",有的写"大扫除",有的写"救火"……文句描写精彩,引人入胜。如"火势越来越大,人们拎着水桶,捧着脸盆,拿着水管,投入到救火战斗中。""小刚最喜欢舞刀弄剑,今天一出门,只见他头戴古帽,手拿大刀,骑着木马,大喝一声'快下马缚罪'!"……仿句练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平时的生活体验也结合到课堂上来了。所以,广阔的生活空间,不仅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它们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
二、关注学生的智力背景,加强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学生掌握深刻而牢固的知识,就必须使学习有一个巩固的“大后方”,或者说,要把知识建筑在一个广阔的“智力背景”上。对于读书多的学生来说,在课堂上的任何一个新概念,能够纳入他从各种书里吸取的知识体系里;这时候,课堂上所教的科学知识就具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学生会感到它们是帮助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的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提高后进学生学习成绩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这些儿童来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我曾用过许多手段来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因此,我们老师要善于把课堂上要教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促进,提高学生两方面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课前先让学生去欣赏有关的故事片,看看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初步评价一下其中的人物。上课时,让学生谈谈对人物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有的说:“我最恨曹操,因为他挟天子令诸侯。”有的说:“我喜欢关羽,他最讲义气。”有的说:“我喜欢张飞,他粗中有细、勇猛无比”……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抓重点句分析人物特点就水到渠成了。再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让学生课前阅读有关地球的知识,就更能领会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意义。所以,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作为教师、家长,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
三、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活力的存在,是一个有尊严的个性的存在。大家都知道,在知识的学习中,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忘得慢,听说做得来的记得牢。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所以我们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各种需求,精心设计语文活动,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如教学《长城》时,运用以“一”带“面”,学法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加上欣赏录象、感情诵读,使学生爱长城、爱祖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这时候,再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配上婉转动听的音乐、色彩鲜明的图象,学生如同置身于长城之上,再一次领略了这举世闻名的古老建筑。最后,让学生每人收集一个我国或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当一回小导游,开展了“走进名胜古迹”的集体旅游活动。活动中,小导游们侃侃而谈,绘声绘色地介绍了名胜古迹的历史、规模、景观,使同学们坐在教室里游览了祖国和世界各国的名胜古迹,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情感的体验,必定会产生乐学的兴趣。在设计的语文活动课上学生不仅了解了万里长城,也了解了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凯旋门……还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语文能力。课堂充满了活力、情趣、智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关注学生的家庭作业,架设课堂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桥梁。
篇9
从学生的写作现状来看,真正有灵气、有才华、有技巧、有积累、会应用的学生,还是少数。为了使大多数学生提高写作水平,为了克服“肚里没货”的尴尬状态,教师就要想办法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导。我以为,在指导学生积累写作资源上要去掉盲目性, 增强计划性;去掉迷糊性,增强目的性;去掉空泛性,增强可操作性。因此,教师不妨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提出积累写作资源的具体要求。那么到底要提哪些具体的要求呢?
一、读透几本书
最好是有评定的中外文学名著。因为这样的书,本身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资源。选书不要贪多,最好是两三本,对所选定的书要认真读,读进去还要能走出来。要认真揣摩感悟,浮光掠影不行。要把这样的书,作为写作的家底子。我所教的班级中的张继匀同学,对《红楼梦》烂熟于心,很多作文均以其中的文学形象为写作资源,常写常新;张威同学对《三国演义》情有独钟,习作多以其为素材,文采斐然。当然,这样的积累要下一番工夫才行。
二、熟悉几位名人
在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名人,无论是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军事的、科学的还是艺术的,都以其光辉的成就映照人类史册。他们本身就是一座仰之弥高的山峰,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他们的人格魅力穿越时空而永存。在教学实践中,我首选了李白、苏轼、屈原等三位文化名人,让学生从其生平、思想、文学作品等方面去解读,和名人展开零距离的接触,在历次写作实践中,他们都成了学生笔下的写作素材,学生写起他们如数家珍,妙笔生花。
三、了解几种民俗
这常被学生所忽略。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有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就是许多学生对洋节很感兴趣,(当然也是仅知皮毛而已)而对我们的民俗却不屑一顾,这是应该扭转的,我们的文明根植于我们脚下的土地,理应加以热情的关注。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比如赏月、挑花灯、放风筝、赶庙会等风俗,我们应深入的了解,使之成为学生写作仓库中的珍藏。
四、熟悉几种寄兴之物
在传统写作中向来有比兴之法,作者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寄托于客观事物中,也就是“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爱莲说》《陋室铭》《马说》等初中课文便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客观之物亦可称之为寄兴之物,一般以植物为主,如“梅兰竹菊”四君子之类。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观察这些寄兴之物,深入体会其所蕴含的精神,善于积累归纳描写其精神状貌的古诗文名句,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自己去发掘新奇深刻的内涵,不拘泥于旧说,要做到有创新,别开生面。
五、熟悉几处名胜古迹
风景名胜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深厚的人文寄托,有些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学生去过的名胜古迹不少,但却都是走马观花。作为教师要尽可能指导学生多角度地品读这些风景名胜,挖掘出容易被忽略的写作资源,要避免那种“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缺憾。笔者曾做过尝试,以徐州云龙山放鹤亭为核心内容,让学生搜集整理和其相关的资料,然后写成小论文,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非常独到,他们在文章旁征博引,谈古论今,非常的出人意料。这些知识都会成为学生记忆宝库中珍贵的资料,并能被他们信手拈来,这在写作中也已经得到了印证。
一条河流,一座山峰……一幅绘画,一首乐曲……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积累的写作资源。教师要根据自己所在地区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价值的资源。当然,发掘资源的重点不在量,而在质,因此要强调一个“悟”字。
篇10
记得上一次,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道题,“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句。爸爸和妈妈不在家务,我的脑袋顿时卡壳了,我冥思苦想也没想出来。“对了,我可以在网上查资料。”于是,我启动电脑,点了“E”图标,在百度中输入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句,再点搜索,答案马上出现了:“宝剑锋从磨砺出”的下句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喜出望外,赶忙把答案抄在了那道题的后面。我的作业终于做完了。
表哥在外地读大学,快一年没回家了,可把我想死了,妈妈说:“星期天,给你一小时和表哥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妈妈看见我那傻样,就说:“上网视频呗!”好不容易盼到了星期天,我早上7点半就起床了,来到书房,我启动了电脑,登上了QQ,等待表哥上线。表哥上线了,“哇,一年不见,表哥又更帅了。”“表哥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呢?”表哥马上把照片传了过来,“表哥的大学真大,真美丽!”我很羡慕表哥,真想长大后也上这所大学。表哥询问了家里的情况,关心了我的学习,我向他保证,不大意马虎,在期末考个好成绩,接着我给表哥说了我们学校的新鲜事,表哥听了,惊得目瞪口呆。
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我都要读作文,看看新闻,游览名胜古迹……在网络里,有我学不完的知识,掌握不完的信息……“真是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