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2 11:1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课教学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新生入校后不分专业,只分文科和理工科二大类。一年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对于不受学生欢迎和社会欢迎的专业,应给予调整。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及与学生的交流发现,有些学生当初选择专业时对专业不了解,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不喜欢所学专业,学校规定又不能换专业,造成对课程学习不感兴趣,产生厌学、逃课等现象;即使有学生不喜欢本专业,并在努力学习,但很难成为优秀人才,毕业后寻找的是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浪费大学大好时光。
2本科生实行导师制
学生选好专业后,学院应及时为每个大学生配备导师。负责对大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指导工作。导师制由15世纪初英国“新学院”的创办者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新生一入校学院就根据其所选专业为他指定一位导师,负责指导他的学习和品行。导师和学生每周必须进行谈话,由导师指定阅读书目,学生汇报读书心得,师生一起进行研讨。在导学时,主要是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并为学生的选课提供建议。同时,导师应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他们的生活、交友、做人、个性健康发展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指导。通过朝夕相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学校、学院制定政策,鼓励广大教师,特别是博导、硕导、教授担任大学生导师。每年学院和学校对大学生导师进行评选,对培养出优秀人才者,给予奖励和表彰。
3教学计划的修订
目前大学的教学计划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部分。在总学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越来越少,大多数专业课在30学时左右。造成了学生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没有掌握。为此建议:各专业根据需要,减少基础课时,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直接删除,增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专业课在70—80学时左右,专业课在50—60学时左右。由于基础课程的减少,有些是考研的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建议学校对有需要的学生开设强化班,帮助其考研。
4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针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等四个方面。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坚持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评价的原则;坚持按不同学科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学生、教学督导和同行以及教学委员会共同评价的原则;坚持激励和引导的原则,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主要通过网上教学效果评价、听课、问卷、座谈会和集中评议的方式进行,可分学生评价、教学督导与同行评价、教学委员会评价等三个方面。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
(1)为调动教师主动提高教学效果,学院以学年为单位,可将学院教学业绩津贴总额的20%用于对教学效果优秀教师的奖励。
(2)对教学质量不合格的教师提出整改要求,并继续追踪考察,若连续两学期不合格,则停止教学一学期,限期整改并参加培训。培训结束经学院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承担授课任务,否则调离教学岗位。
(3)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工作业绩考核、晋升职务以及优秀教学奖评选的基本依据。
(4)在教师职务评聘中实行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教学质量评价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当年一切评优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5)对于教学质量评价优秀的教师,推荐参加学校及省部级的“优秀教学质量奖”评选。
5鼓励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法
研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并不是把某一教学模式做到了极致,而是每位教师都寻找到了适合的教学模式。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即使在同一门课程,允许课堂教学有多种模式。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法研究,大胆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教学改革有无限可能,学校需要勇敢尝试和科学创新。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生根发芽。
6大力开展各类竞赛和大学生创新活动
篇2
1.1培养临床诊疗思维,改善教学效果
我系所采用的多媒体案例教学通过收集典型病例,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为患者制定眼科检查、诊疗方案,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临床诊疗思维。如我们让屏幕起初展示眼痛患者就诊,随着教师对疾病诊断思路的引导及同学的自主讨论,最终得出眼痛患者初步诊断为青光眼。从而培养学生临床诊疗思维,加深对青光眼的认识。
1.2扩大知识来源
我系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教授单一性的知识来源,学生既可以从教师的课堂分析中得到知识来源,也可以通过同学的不同分析视角,分析思路及团队协作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自主搜集文献资料获得知识。
2多媒体案例的分类
2.1多媒体案例教学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单项案例和综合案例
单项案例,是根据眼科医疗活动中某个具体环节或某个治疗项目选取或处理案例。如眼科检查的操作步骤。单项案例具备独立性,侧重对个别具体环节或方法的选取。综合案例,是根据眼科医疗活动中某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环节选取或处理的案例。例如患有多系统疾病的眼科就诊病人,进行几个检查及采取几项相应治疗措施的案例。综合案例的内容具有内在联系广,多种知识与方法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问题的综合分析,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2多媒体案例教学从其运用上分为操作性和非操作性案例
操作性案例,是根据提供的治疗背景,要求学生独立或分组进行某项检查或某个治疗。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某项技能的案例。非操作性案例,不要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而是要求学生对某个眼部疾病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理解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案例。
3多媒体案例选择的原则
3.1紧扣教学大纲,突出眼科特点
我系选择案例时围绕教学大纲要求,知识点进行选择。设计的问题经推理后与相应难点、重点相联系,与教学目标呼应。所选案例突出眼科特色,使学生在掌握眼部疾病特点的基础上,加深对眼部疾病的系统认识。我们将眼科疾病治疗特点直观表现给学生。如眼外伤患者出现视物不清的情况下,同时伴有眼压高,头痛等伴随症状。
3.2真实性、典型性、规范性
强调真实性,一方面案例要符合眼科理论的要求,另一方面,案例应接近实际,准确反应实践活动。我们实施多媒体案例教学时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不同阶段选择不同深度的案例。在理论教学阶段,我们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案例,使学生能直观掌握疾病特点。在实验操作阶段,学生能通过多媒体案例教学感受治疗情镜,观看规范的具体技术操作步骤,再现书本中叙述的操作步骤,使多媒体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3.3超前性
教育不是要求学生能立即胜任实际专业工作,而是要有一种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工作能力,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案例时,选择应立足于教学大纲,但不能完全受教学大纲所限,可融入一些随着科技发展,不断出现的检查治疗操作技术,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处于动态更新的状态,能够通过学习运用最新技术来治疗眼科疾病。这就要求选择的多媒体案例要新。
4多媒体案例的实施
4.1多媒体案例的编写,课件的制作
我系教师按体现真实性、典型性的原则选择真实案例,拍照、录像,将真实案例输入电脑,精心编排制作。首先,我们恰当的使用背景、动画、音效及字幕、旁白注释。其次,我们注意做到不剥夺医学生的思维空间,将案例相关的知识和参考答案链接在最后,既方便学生查询,又不会剥夺学生的思考过程。
4.2引入课件,提出问题
我系教师通过巧妙的运用多媒体展示患者眼部症状、裂隙灯、眼部B超等检查报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围绕案例所展示的眼部疾病,查阅相关资料。
4.3多媒体案例讨论,教师总结
篇3
高中新教材中展示了大量的生物科学史的内容,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可行的途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史的内容展示了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各种观点的碰撞和论争过程,同时也蕴含了许多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生物科学知识.教学中合理地进行生物学史的教学,不但可以增加生物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高中生物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第二,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恩格斯在谈到科学家的科学精神时,曾指出:“怀疑———批判”的头脑是科学家的一个“主要仪器”.在教学中合理地开展生物学史的教学,通过重演和再现知识的发生过程,不仅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结论的由来,还能使学生体验科学家思维发生发展的轨迹,体验科学知识及其理论体系的演变和完善过程,从而使他们学会用发展的、批判的眼光审视现有的科学知识.第三,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生物科学史不仅揭示了生物知识的探究历程,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科学家在这一过程中的思维的火花、求知的态度、探究的方法,通过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场景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和模拟实验,对学生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
科学方法往往寓于具体科学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只有把认识过程合理地展现出来,学生才能领会科学方法是如何提出的,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科学方法.而在当前中学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是把生物史作为一种知识,附加在生物知识教学内容上,而忽略了生物史的科学探究过程,疏于从思想与方法的历史角度去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因此,在应用生物学史开展科学方法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把握好“科学史”与“科学方法”这两条主要线索,组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体验生物科学史”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方法”的教育.下面结合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过程谈谈渗透科学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径.
1.利用生物科学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阶段,教师将生物科学史上引发科学家对某一问题研究的生物学现象作为问题情境呈现给学生,一方面能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切身感受什么是科学发现,怎样提出问题,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师可以采用幻灯片、讲故事、文字展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再现生物学现象,然后启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习“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教师先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植物向光性的图片,再播放达尔文观察植物向光性的动画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单侧光和尖端在植物的向光性现象中都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很自然地迈出了科学探究的第一步.
2.沿着科学史的发展轨迹,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演绎推理法
在生物科学史中,一般都展示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生物学史的学习过程就等于学生沿着科学家的发现思路作了一次思维的探究.针对上面所提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达尔文的几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自己关于向光性原因的假设或猜想,并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然后教师再引入科学史中达尔文的假说,让学生结合当时的达尔文所处的历史背景讨论思考为什么达尔文会有这种假设,再思考自己所做的假设是否合理,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更接近科学研究,并能体会达尔文得出结论所采用的具体科学方法———假说法.假说的结论是否正确呢?我们如何来验证?自然地引出詹森和拜尔的实验,从不同角度验证达尔文的假说.然后师生一起分析詹森、拜尔的实验思路、结论: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到下部,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匀.提出假说: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该假说是否正确呢?科学家继续探索的步伐前进到了温特的实验:让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结果胚芽鞘生长或弯曲生长了,从而验证了假说的正确性.生长素的发现,是众多科学家利用多种科学方法共同合作的结晶,通过该过程的学习既让学生理解了实验设计原则与方法,又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在现有手段的基础上对于事物本质不断探索的精神,使学生体会科学家在做出猜想和假设时所用的具体科学方法,从而实现渗透具体科学方法教育的目的.
3.模拟科学史中的实验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实验法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生物学史中科学家的实验都包含着一定科学方法,在科学史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生物学史中典型实验并对设计原理、思路、试验方法和结论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科学家的科学研究方法,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在生长素的发现这一生物学史的教学中,除了需要学生学会达尔文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做出实验设计分析外,温特的实验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进行实验科学研究的典例,因此在温特探究实验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前面科学家的假说(尖端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设计,然后相互讨论分析所设计实验的可行性,再和温特的实验设计做比较,分析实验的原理、对照的意义、实验设计的注意点,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通过这一实验设计的训练、操作和详尽分析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再认识,也使他们较好地掌握了实验这一科学研究方法.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验证植物激素极性运输的实验帮助他们对对照实验这一科学方法进行了较好的巩固.
篇4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由于全国各大高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学方式,使美术教学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的教学体系与课堂气氛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而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又导致教学改革的效果不理想。在这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相结合。
(2)内容不协调
近年来随着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各大高校在美术教学中更加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主观能动性,这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突出问题也随之而来,那就是在我国当前的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分离,具体来讲就是,在现如今的美术教学中,它的整体形式是与现代美术教学改革要求一致的,可其本质其实是教学内容与形式不协调的。
2.高校美术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
从我国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效果来说,在美术教学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使得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进行教学改革。
(1)教学理念
其实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而这些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贯穿并根深蒂固的存在在我国的整个美术教学中,它不仅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时效性,却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的老师一定要以教学改革内容为标准,并结合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改变教学理念,解放学生的思想,进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及创新思维得到提高。
(2)加强教学思路设计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教学实践的基础,也是课程教学的总体思路,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接受情况,而老师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要重视教学思路的设计,不可马虎了之。详细说起来,就是教学设计要以课本为标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熟知课本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3)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时代进步,各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将课题制教学模式引进,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同时老师还应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给予他们表现自我和自由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调整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应该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解决具体问题,得到正确结果。它应该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过程及成长历程,及时调节和反馈学生在动态教学中的执行情况及执行效果,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3.结束语
篇5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对教学来说,同样如此。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深入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接受和对知识的消化理解状况,才能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欠缺和不足进行重点讲解和突破。在课堂中,教师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个性,及时给学生一些鼓励和刺激,比如在教学中进行的一些小测试比赛和竞争等,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了学习动力,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了解认识学生们现有的认知情况。在课程讲授当中,注意以旧有的知识引出新的知识点,以旧带新,以旧促新,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知识含量,也可以消除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增强课堂成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而且,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从生活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观察提炼数学问题,并多加思考,用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去探索解决。
二、以生为主,引导为主,指导学生学习
在数学课堂当中,教师不应一昧地主导讲解课程内容,而是要基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积极地引导他们进行思考、探寻和解决。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课堂中改一言堂为民主课堂,与学生一起探寻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他们的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能力,学生自主自发的进行探究式学习,在主动的学习参与和思考探索中主动的去获取有效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型特性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讨论说明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型的支撑性和稳定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踊跃发言,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他们共同学习、共同讨论、合作探究,从而寻求到其原理和根源,使其数学素养得以谐调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的教学学习,只有这样才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和根本。
三、科技结合,媒体运用,促进教学成效
现代科技多媒体的教学应用不仅使课堂增添了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还有效提升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强化知识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使学生更加容易看懂、听懂、形象直观的理解并掌握。图文并茂、声色俱佳、动静皆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无疑给数学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教师要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有效发挥其作用,变静止为动态、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有趣,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点变得可爱起来。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们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感到特别的难以理解。这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演示:先将一个圆等分为两个半圆,现分别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两个半圆,如用红色和黑色,然后把两个半圆再分为8个相等的小扇形,这时将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拿出来”(画面中此时只留下一个虚线的圆)并分别排列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进行闪烁显示,而后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使学生通过对比,可以非常形象、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长方形。并由此移动演绎,使学生建立圆的半径、圆的周长的一半和所组成的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联系,继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直观显示,和化静为动的步步引导,环环推进,使学生们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印象,从而使他们实现从知识的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理解概括这一心理转变,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篇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好乐之者。”《初中科学课程标准(7-9年级)》也指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课程内容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促使他们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原动力。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新、奇、趣的氛围中轻松上阵,拓展思维。
二、营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利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的产生。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启迪氛围,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适度宽松的课堂环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积极鼓励他们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抗压心理。如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古今中外名人轶事,或者科学家创新思维、创造发明的事例。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事例,如抗洪抢险中“黄豆谷物堵涌洞”,民间艺人制作可载人的风筝等。其次,要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探索氛围,避免传统的一言堂。教师要抛弃教学是向学生奉送“真理”的偏见,应将教学看作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的过程,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推动者,鼓励学生不拘形式的、多样化的思维出现。再次,要营造学生创新思维的“实战”氛围。让学生在创新性实践活动中体验和发挥创新性思维,这时要特别注意创新思维的发散特点,培养善于对已有事物进行怀疑和思考的习惯,从不同角度进行认识科学知识与原理。如在学习“简单机械”等知识后,学生对杠杆平衡原理有了初步理解,对阿基米德的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有了深刻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阿基米德真的能做到吗?可以给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在学习杠杆原理时知道阿基米德有一句豪言壮语———“给我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小刚对此产生了疑惑,他查阅了有关资料,知道地球的质量为6×1024kg。并且假设支点距地球1m,阿基米德给杠杆的最大压力为600N,则阿基米德需要一根约为______m的轻质杠杆。即使他以100km/h的速度(相当于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速度)匀速下压杠杆,要将地球撬起lcm,也需要______年(1年约为104小时)。小刚据此指出这一豪言壮语是不可能实现的。你对小刚的做法有何评价____________。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体会到了———对于课本知识,要充分理解,认真思考,并有自己的个人理解,不盲目相信权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经常独立思考,创造性思考的习惯。创造性思维需要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质疑能力,往往以不随波逐流为标志,它需要有别于众人,有异于常规。学生在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和谐合作的关系,以一种合作、对话和情感交流的态度,努力保持师生交流的畅通,建立一种开放的、探索性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有可能会有“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意识的存在。
三、创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
篇7
好课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评价尺度也已走向多元——新课程标准是尺度,学生接受程度是尺度,动态生成的效果是尺度,听课教师的主观感受也是一个潜在的尺度。那么,透过这些表象的“尺度”,新课程理念关照下的语文课堂是否还应该具备某些本质性的价值追求?
没有“围场”的课堂
让我们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片段。
师: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它们都是绿色的。
生:不对,大自然里也有红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绿色的。
师:说得有道理!那么诗人为什么偏要说它是绿色的呢?想想,绿色是不是有着某种——
生:我明白了,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活力。
师:好啊,正是人们常说的“生命之树常青”。
生:确实,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绿洲,就等于获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为绿色充满活力,像一个少年,朝气蓬勃,热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的运用被历代称颂呢!
生:绿色还是环保的同义语,现在人们要吃绿色食品,要住绿色住宅。
师: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满温馨的课堂叫做绿色——(生:课堂)总不会说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难道其他颜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师:好啊,那你说说看,你认为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红枫、红花、红云,万紫千红。红色代表着喜气洋洋,象征着红红火火。
师:红色的大自然,好!蕴藏着热烈,昭示着兴旺,传递着幸福。古诗中对“红”的吟咏也很多,像——
生: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红。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着圣洁、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灵。
师:不错,民间有谚语:瑞雪兆丰年。
生:我觉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们不是常说“绿树红花”“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橙黄橘绿”吗?你们想,如果只是一种颜色那多单调啊!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不过我也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同一个大自然,怎么各人的体会就不一样呢?
生:肯定不是红绿色盲呗。(笑声)
生:是因为每个人的喜好不一样吧。
生:我想,是每个人对大自然体会的角度不同。
师:精辟!你的发言让我想起了坡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刚才我们的讨论是否就是现实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关系?(生点头)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来体会他心中绿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流程朴素得不能再朴素——“描述、初读、感受、交流、读诵”。周老师却如一位底蕴深厚、谙熟规律的“指挥家”,启发引领、联想推演,用神奇的指挥棒经营自己的“乐队”——启程,抒情,转合,激荡。没有现代化辅助手段,完全是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正视学生的关注点,不是居高临下的告诉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蕴涵的外延和内涵却很广,我们已经不能从“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进”的技术层面审视。周教师没有把知识技能看成凝固不变的东西,而是合理承认其不确定性,通过它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这样的教学过程就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探究本位”、“学生中心”的课程理念。于是,学生才探究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获得了心灵的远航与飞扬。
由此,我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块草地放羊,羊是不会膘肥体壮的。所以牧羊地是没有围场的——翠滴、鲜花点缀、蓝天白云映衬,好一块活力盎然的生态之地。周教师的课堂就是这没有围场的广袤的生态之地——教师挈领一句:“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绿色的?”学生就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不同的认识:“大自然有绿树、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观照自己的主观感受:“因为绿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绿色的;整理加工自己的语文积累:“认为大自然是红色的”、“白色的”,或索性走入自己内心“认为大自然是彩色的”。
这样的课堂才是生命的绿色课堂,才是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原来知识的意义被重新建构:“同一个大自然,各人的体会却可以不一样”,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自然,用别人的态度来反观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别人,用作者的诗情来体悟人生;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学生的阅读心境一下子与文本的语境打通、连接甚而同化。对话的平台已经建起,对话的语流必将畅通无阻。正因为跟学生的个体生命体验相关,就避免了被动的强加,从而形成对话和个体感悟,实现了内在主动性驱动下的学习活动。这种不设“围场”的课堂其实就是追求一种不确定性、生成性,弥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气息将使课堂充满不可预料的魅力,使课堂成为一个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场”。
可惜,关于小学语文教学,大多仍然陷在“围场”内的探索上——教程怎样设计,课件怎样制作,多媒体怎样应用,学生怎样调动……语文课已经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现代化的教学就是按动鼠标和敲击键盘,似乎教师的作用只剩下了组织和引导——这实在是一种偏颇。不是吗,技术的先进并不代表理念的先进。从很大程度上讲,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动其前进的不是技术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而是底蕴厚实的教师。
家常味的课堂
让我们再看看周益民老师教学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另一片段。
师:同学们读读课文,想想,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呢?
生:因为大自然里充满着知识,充满了科学的奥妙。牛顿就是从苹果落地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
师:哦,那就是说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学课本了!啊,谢谢你,你打开了我的思路,我的脑中突然冒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咱们不妨来讨论讨论:大自然是本什么课本呢?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本语文课本,当你看到树木的时候,就会想起“木”字。我们倚靠在大树旁,不就是“休”字吗?
生:我认为大自然是音乐课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写道: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认为是音乐课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哗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空中,小鸟在赛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娇莺恰恰啼”嘛;林间,野兽在狂吼,那都是摇滚。(生大笑)
生:我认为是美术课本。它色彩鲜明,线条多样,层次丰富。山川田野,鸟兽虫鱼,都是画上的景观。
师: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诗:云是天空的画。
生:我不说课本了,我认为大自然是一本童话书,一本用绚丽色彩描绘成的童话书。一年四季,都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话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话是碧绿的,秋天的童话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话是雪白的。
师:好浪漫的想象啊!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开它,你就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它还会是数学课本、体育课本,甚至舞蹈课本等等。就像我们心中各有一种大自然的色彩一样,我们只要用心阅读,也同样会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大自然课本。
听着听着,突然有一种错觉:老师不是站在台上,甚至也不是在学生中间随意走动,而是和孩子们围坐一圈,闲闲地叙,淡淡地笑——漫谈,朗读,解句,拓展——于恬淡从容的氛围里,教学流程如一幅绿意浓浓的画卷,在谈话间次第展开。这节平常课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实朴素,平常普通的味道,然而却是一天也不能离开的真正有营养的米饭,而不是钙片、维生素之类的“补药”。这样的课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样自然,教师是在为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的人表演。
“诗人为什么说大自然是课本?”又一句聊天式的问话,不自觉成了供学生进行反思、质疑、批判、创造的“抓手”。学生自我开掘,畅所欲言。诗中的声音、色彩,成了学生感受得到的声音、色彩;诗中的早晨、黄昏,成了学生曾经走过的早晨、黄昏;诗中满怀的豪情、宽广的胸襟,成了学生正在扬起的理想风采——“绿色”虽然还是“绿色”,“课本”虽然还是“课本”,但“山已不是原来那座山,水也不是原来那个水”。“绿色”、“课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的含义,这是师生轻松愉快、自然而然得到的新义。
篇8
作者:冯羽 单位:上海科技馆
HPS教育理论
H(HistoryofScience)指科学史,P(PhilosophyofScience)指科学哲学,S(SociologyofScience)指科学社会学,HPS教育旨在扩展科学教育的视野和科学教育的内容,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以期使科学教育能真正地、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HPS教育的三个维度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裴新宁认为:“缺少了史学和哲学,不会形成完整的科学概念,我们接触科学,一定要看到科学的真实”。科学最起码可以从三个纬度去解释,作为知识的科学,作为探究的科学和作为社会交往的科学。第一个维度,科学不仅仅是静态的知识,它还包括认知的过程。要想真正理解科学知识,必须知道它是什么,同时也知道它怎么来的,这就是哲学,科学哲学(P)就是认识论方面的问题。第二个维度,科学需要探究,需要花时间,甚至五年八年二三十年进行研究都是可能的,这样一个探究就是史(H)的维度。现在中小学强调科学探究,就是为了探究这个知识怎么来的,科学家当时怎么研究的,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去再现这个过程。第三个维度,科学是社会对话的结果,是共同体,这就是科学社会学(S)的维度。一个成果为什么二十年后才能得到诺贝尔奖金?这是因为科学是与社会不断对话的结果。比如,虽然我们现在科学非常发达,iPhone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但是这个和大众的距离似乎并没有缩短,为什么?就是科学与社会的对话没有做好。我们不懂为什么要iPhone4S,不懂每个技术背后都有哪些创意的历史和文化,而事实上法国人、美国人在用iPhone的时候不只在用技术,而是让技术真正成为生活中潜在的一种工具和文化。
HPS教育如何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
我国的展览往往是单一强调Communication(互动性)、Scientific(科学性)或Philosophy(哲学性),很少有一个整合在一起的展览。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用HPS教育理念才能推进科技馆科学教育呢?第一,内容策划方面。科技馆里任一展示主题的说明和展教功能的实现,都需要人们了解过去、认识当代和思考未来,所以做一个展览内容策划,一定要有科技史的展教内容,只有做到以史为荣、以史为鉴、才能激发人们对未来科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和智慧启迪。展览中孤立的知识点的解读和实物的展示还不如翻阅资料或网上查询更方便,因此,我们在做内容策划上要紧紧围绕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三个维度来阐述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建立用三维的角度去看科学、看世界的方法。第二,教案编写方面。要打破科学教育长期以来只关注“科学知识的结构和逻辑”的这样一种封闭的学科本位思想,提倡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多个视角来筛选、编排科学教育内容,提倡在科学教案编写中适当加入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史学等科学元勘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完整的科学,真正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科学素养。在科学教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背景,学到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对概念有更深刻地理解;而且有了人、事、情感的参与,使科学教育沐浴在人文关怀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拉近了学生与科学以及科学家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学生对“科学的仰慕”变为对“科学的投入”。第三,科普老师培养方面。科技馆里的科普老师对科学的想象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到科技馆参观学习时对科学的理解。高水平的科普老师队伍是普及科学教育、提高科学教育水平的前提,科普老师也是HPS教育引入科学教育的重要传播者。因此,我们科技馆管理者要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与培训科普老师教育思维方式和观念等紧密相连起来。四、结语HPS教育基本思想就在于:坚信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对科学教育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这些学科的有机融合,才能使科学教育变得更有效。我们用HPS教育的方法来推动科技馆的科学教育建设,不是单纯欣赏或是崇敬科技工作者那些建树当代惠及后代的丰功伟绩,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发展的足迹中去体悟他们艰苦卓绝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科学探索的智慧和方法。回望和审视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源流,特别是在源头,科学、哲学和社会学是不可分的。
篇9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小学科学是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无法像知识那样直接“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激情和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要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科学课是由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学习科学,就是去参加、经历一个个的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在科学学科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科学内容和材料。例如:观察身体,比较水的多少,米饭的观察等。注重使学生能联系结合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生活,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1.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挖掘学生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课堂探究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生活问题中亲身感受到科学来自于生活,生活处处是科学。
1.2.1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要善于发现校园内的科学素材,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感到科学就在身边。
1.2.2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还可以与家长聊天谈话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1.2.3了解家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学生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有着不同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经历。这就是很好的可用课程资源。例如,在做比较不同蔬菜或水果的实验时,要求学生自备实验材料,同学们带来了几十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材料,有的甚至把比较昂贵的热带水果也带来了,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换材料进行实验,兴趣盎然。如果是学校统一购买,就只能是几种价钱便宜的普通材料了。
在教学中有些观察实验周期长,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观察和实验时间,如果在实验室里做,不利于学生随时随地观察。例如观察种子的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可采取让学生回家与家长共同实验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亲眼看着一颗小小的种子从土壤中悄然萌发,开始了它神奇的生命历程。
1.3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允许在科学课中选择与科学有关的其它学科的现实问题,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科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努力让学生经历“生活——科学——生活”这样一个科学学习过程。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创设大课堂情境。鼓动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运用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教学基本流程是:课前自行探究准备——课堂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合作学组汇报,相互补充运用科学,解决问题——课后延伸探究。
2.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如课本、图册、课外读物、媒体信息、儿童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熟悉的物品、周围的环境、实验仪器、电教媒体材料等等。提供学生科学的实验仪器有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实验室的仪器容易使学生产生陌生感,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课后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教师尽量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验材料,如牛奶盒、可乐瓶、生日蛋糕的泡沫盒等。在教学《声音的产生》的时候,课前让学生准备生活中一些材料,比如学生的塑料直尺,纸张,小刀,可乐瓶,弹珠等常见的材料,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使直尺,弹珠等物体发出声音来。又如,在教学“热胀冷缩”实验的时候,课前教师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热胀冷缩的现象,看谁知道得多。教学中如果一味使用专门的实验器材会制约了学生课外的科学探究活动。提供学生随处可见的生活化的实验材料,有兴趣的学生就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作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了。时间是探究的保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前生活探究时间。课前准备探究时间可分为长时探究,短时探究和即时探究。针对一些需经过一定时间发展变化或需要一段时间观察,不能马上知道结果的内容,一般采用长时课前探究(大约需要一、二周)。针对一些学生生活较熟悉,而平时又没有有意观察的编排内容,一般采取短时探究,针对一些课前探究有难度,学生不宜探究的内容,教师可课前创设兴趣性较强的情景,引导学生即时探究。
2.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2.2.1创设直观性生活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课堂上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使科学知识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展开想象。例如:在教学《了解空气》的时候,教师通过创设生活中用漏斗倒酱油倒不进去的情境,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原因,进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用漏斗倒某种液体时,一下子倒不进去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很多学生都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但学生并没有认真的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把它“搬”到课堂上以后,一下子成为了学生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2.2.2创设描述性生活情境。所谓描述性情境,主要是指以文字描述、语言表达的方法,为学生描述一段新鲜而熟悉的生活事例,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2.2.3创设欣赏性生活情境。欣赏性生活情境是指在课堂上通过录像或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科学美,从而引发学生用科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科学问题,分析思考科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例如:三上第一单元《植物》,用摄像机录制天天陪伴他学习生活的校园花草树木。让学生欣赏熟悉的花草树木后,说说你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
2.2.4创设体验性生活情境。在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变“小课堂”为“大课堂”,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再变“大课堂”为“小课堂”。例如:《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等,让学生进行种植养殖,写下观察记录,课堂汇报。学生把自己调查了解到的信息作为课堂教学的资源,学生热情高涨,既学会了知识又增长了才干。
三、课后延伸生活化探究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现象也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的天地。课堂以外的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使课内、课外、生活、社会互相结合,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与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科学和生活的联系,我们课后还可以利用课堂知识能力将周围生活的事件、现象、情境等转化为一个个具有探索性和操作性的科学问题,让学生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获得问题解决方法,更可以使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在实践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实现。例如,在学习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知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设计实验继续去探究生活中的植物油、酱油等是不是同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了前面生活化的实验材料的铺垫,这样的课外探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
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科学,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获得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境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创设多种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意识地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进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教师要学会引导,学会启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一步一步随着教师的问题去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愚公为什么要去移山?移山有哪些困难?还有其他的方法去改变这种状况吗?然后,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研读课文,相互交流,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另外,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此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效率的高低和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学生的参与程度是影响语文课堂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离开学生参与的教学过程是残缺的教学,是没有活力的机械教学。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想尽一切办法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广大语文教师应树立新的教学思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授课方式,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就应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也能够明了自己的定位。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其次,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去组织教学。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学效果才会更好。反之,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的接受心理,而盲目地教学,必然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热情。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采取多种措施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愿意去学、主动去学,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