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8 01:0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集成化在医学科技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医学充分融合了环境科学、化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新理念与新技术,对现代医学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比如纳米材料、分子生物学技术及药质体等与药剂学的融合,就有效地提升了药物的研发水平,大大提升了其实际使用价值;再比如核磁共振技术与临床诊断的结合,加快了医疗手段的进步与现代化,以及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等学科都是借助于医疗科技的进步,在原有医学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单一的学科实际上已经集成了物理学、分子生物学、信息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而随着未来物理学、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还将进一步推进医学科技集成化,能更有效地提高医学科研效率。快速化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对各种新技术、新知识的传播速度也在逐渐加快,对医学科技及医学知识的更新已经基本实现了实时传播,全球医学知识共享已成为可能,而新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也将进一步推动未来医学教育及医学事业的进步,医学知识及医学专利、专著等成果更新速度也将加快,大大减少医学知识的更新周期。更多的医学专业人士及医学爱好者都能够更加及时地获得医学知识的更新。此外,在无线网络逐渐壮大以及信息技术进一步更新的情况下,医学科技的普及速度变得更快,普及范围更加全面。网络化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疗远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实现了世界不同领域、不同地区及不同水平的医院专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条件下,医疗人员之间的合作与科研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2医疗科技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
充分开发与利用医学教育资源现代医疗科技的发展对医学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医学教育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现代医学教育活动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而是更多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将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与技术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医学科技知识,改变了学生接受医学科技知识的方式,另一方面也转变了教师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讲,涉及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医学教育教材的更新,改变了传统教材只有教科书的现状,增加了配套光盘及学科网站资源,让学生可以借助于生动形象的音频、视频等进行先进医学科技知识的学习。二是应用CAI软件库,为教师提供适用于不同年级及学科的课堂教学资料,包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等,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三是借助于电子图书馆向学生传递各种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利用电子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强大功能,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图书资料检索渠道。实现医学教学模式创新与教育理念的更新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在不断转变。但是在转变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颇深,并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改变其落后的思想,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依然属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升并不明显。因此,医疗科技的发展应进一步加强对医学教育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医学教育中的教育理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先进的医疗科技知识及技术传授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真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进行医学学习的兴趣,为我国医疗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此外,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知识和新技术手段的涌现一方面更加依赖于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也激励着医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医学科技发展情况存在密切的关系,医学生是未来医学事业进步及医学技术、医学新知识发现的重要力量,加强其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我国医学新知识及新技术更新周期的缩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医疗科技逐渐进步背景下的医学教育中,应当更加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建立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引导。比如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预测疾病的研究,就是在原有医学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实现的创新:通过建立疾病和指标之间的数学模型,再借助于计算机的计算与处理能力来进行医学现象的预测,从而发现医学中的一些发展规律。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够很好地将数学计算与应用技巧应用于医疗当中。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首先,医学科技创新思维的提出往往来自团队的智慧。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医疗科技背景下,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十分快,若医学研究失去群体意识,或者是医疗人员之间不具备一定的社会联系,每一个独立的医疗人员个体是无法完成重大科研成果的,紧紧依靠某个人个人的能力是几乎不能处理好当前复杂的医疗问题的,还是需要团队的支持、帮助与合作,由团队共同进行协调,发挥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出更多的医学奇迹。因此,在医疗科技发展条件下要加快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其次,医疗科技的进步促使不同区域、国家之间的医疗专业人才合作,现代科技革命尤其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合作更加突出,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中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能力培养。最后,在现代医疗科技影响下出现的医疗知识大爆炸时代已经到来,未来更多的专业性研究成果、专著、产品等都不能完全由某个个体单独掌握,而是需要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开发,才可能更好地解决各项疑难医疗问题。
3结论
篇2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教育者和科技工作者都在思考科技如何支撑和促进教育的发展。1910年,乔治·基内(GeorgeKliene)制作了第一部公立学校分类目录的影片,1913年托马斯·爱迪生预测在未来课本会消失,因为人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电影的方式教给学生。[3]20世纪30到40年代,收音机技术的应用大大扩大了受教育者的人数。随着50年代电视技术的普及,视听教材开始在学校当中应用,大大增加了学生数量以及扩充了教育内容。随后的70到90年代,电脑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但此时学校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teachingparadigm)的教学方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给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知识的桥梁。学生也不只是简单地记忆以应付考试,教师不再为学生直接提供知识,而是帮助学生组织、整合知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增加了学生与家庭、社区甚至是世界上知名学者或专家交流的机会,打破地域与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走出课堂,形成以学生为主(studentparadigm)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爆炸与科技日益更新的时代,教师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从大量的知识中选取合适的知识教予学生,面临着挑战。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比如多媒体应用,通过结合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将复杂的问题直观化、立体化,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单纯的教学者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和设计者,教师设计互动及真实性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面对未来社会竞争的能力。[4]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教育,已经从以数量为主的规模化发展转为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激烈的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都促使我们把质量摆在首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美国已经开始利用学习分析法(1earninganalytics)通过对学生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观察和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及时反馈给教师、行政人员和学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教学和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减少辍学率,增加毕业率。里奥萨拉多学院(RioSaladoCollege)建立了发展和课程参与系统(progressandcourseengagementsystem)自动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包含学生登陆课程的次数、查看教学材料的情况、课程得分情况三个方面的数据。该系统旨在通过个性化的指导,关注学生的个性需要来实现教育目标。报告分为绿色、黄色、红色三个预警等级,预测准确率在70%左右。北亚利桑那大学的分数评估系统(gradeperformancesystem)、普渡大学的课程信号系统(coursesignalssystem)、鲍尔州立大学(BallStateUniversity)的可视化合作知识群(visualizingcol-laborativeknowledgework)都是类似的系统。
二、促进新的课程形式的出现
MOOC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课程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组织形式,2012年大规模快速发展正是得益于教育技术的推动与创新。MOOCs曾经一度占据各大报纸及网络媒体的头条。MOOCs课程秉持知识分享的理念,免费为各类人群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它的特点是免费、开放、大规模。目前规模较大且较为知名的课程平台是Udacity、edX、Coursera,这些机构采用与名牌大学联合授课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学生。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MOOCs课程在未来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作用,纷纷上线各自的MOOCs,如英国的Futurelearn、澳大利亚的Open2Study平台等。我国的北大、清华、上海交大、复旦也积极加盟edX或Coursera,或建立自己的线上课程。
MOOCs课程得以迅速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有效地降低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支付。影响学生进入大学的首要因素就是过高的学费,高等教育的花费和学生贷款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功能受到大众质疑,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在线课程的发展。MOOCs可以帮助那些无法进入大学的学生免费接受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教育机会公平。美国政府非常看好技术变革教育的力量,总统奥巴马极力倡导在线教育(E-learning)。在2013—2014学年教师和学生返校之际,奥巴马政府提出了他们的E-learning五年计划(Five-YearPlanforDigitalLearning),将E-learning放在了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位置,将矛头对准了美国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学费,学费的涨幅比平均收入快了20倍。[5]文件期望对技术的充分利用可以帮助学生的学习成本降低40%—70%,同时将学习效率提高10—25%。[6]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MOOCs的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有课程影片、课程测试、即时反馈、学生问答、线上实验室等部分。MOOCs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学习的社区,学生可以随时与教师、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进行交流,对扩宽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非常有帮助。MOOCs除了作为课程的提供者外,课程使用者在进行线上学习时所产生的反馈数据,将会被用来进行学习行为模式研究。这也回应了MOOCs课程设计的最初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研究如何将科技的应用在教学领域达到最大化,扩大受教育对象,并建立一个开放资源(open-source)平台,让其他机构可以从这些资源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据。
三、促进教育管理手段的革新
技术的迅速发展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新的课题。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数据,但今天我们对数据的处理仍然处在确保学生能够选择正确的课程的阶段,而不是应用学生和课程的信息来进行招生和课程规划等,还未能对数据进行有效应用,而且数据的大量增加使得对数据的存储、获取和分析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显著地改善了商业、组织的产出和生产率。[7]有学者认为如果大学想在高等教育市场中取胜就必须将技术作为战略工具来进行规划发展,[8]把信息管理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经验型、定性、单项管理向信息化、定量、综合科学管理转变。
信息交流技术在提高组织效率和改善决策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教学和学习手段的更新,也有管理方式的改变。信息管理不同于传统管理的地方在于这种信息交流和共享可以为底层和弱势群体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信息的质量和通畅性决定了广大利益主体能否最大限度地参与决策。这对于“底部厚重”的大学决策来说,能够保证利益主体的知情权和决策权,有助于提高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质量。信息管理符合善治的透明性(trans-parency),责任性(responsibility),回应(responsiveness)和有效(effectiveness)的特点。信息管理的有效应用可以使大学变得更加智慧(intelligent)和敏捷(smarter)。有学者预言,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可能将会带来教育的革命性变革。[9]
中国高校在教学和管理上历来都是以经验性为主,缺乏对信息和数据的敏感性。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的大学也开始意识到了信息和数据本身就是巨大的知识资源,开始注重对信息和数据技术的应用。2013年同济大学首先携手中科曙光,构建了基于云技术的大数据柔性处理平台,为信息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中南大学也启动了临床大数据建设项目,开展大数据在临床医学领域大范围、系统性的探索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云南大学等8所高校以及微软、SAP、华为、上海宝信、聚胜万合、高德软件等企业组成了大数据技术和应用联盟,合作进行市场需求调研、联合项目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
篇3
激励教育思想早已被广泛应用在了高中课堂教学中,但是从目前高中激励教育的实践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对激励教育本质认识不清、缺少方法或者方法不得当等问题。
(一)对激励教育的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当前,很多高中院校教师缺乏对激励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只将激励教育流于形式,不能使其真正发挥动机效应,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还有很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由于激励教育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为了省事,仍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激励教育理论方法的实施应用④。
(二)采用的激励方法不科学,过于单一粗犷当前,高中院校已将激励机制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并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比如优秀学生干部的选拔、奖学金的发放以及文明班级寝室的荣誉称号等,但是这种激励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自身心理需求和能力差异的关注,并不能真正起到潜能激发的作用。
(三)缺少健全的教育激励机制当前,许多学校缺少健全的教育激励机制,激励教育往往是教师的个人行为,而不是整个院校的集体教育模式,很多教师的激励教育措施无法得到充分的落实,缺少学校制度上和经济上的支持,缺少配套机制保障⑤,无法将激励教育落到实处。
二、强化高中课堂激励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中教职人员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实践,善于接受和学习新的教学思想理念,深入了解和认识激励教育的本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重视自身专业知识提高的同时,掌握心理学和激励理论知识,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学校要适时对教师进行激励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⑥,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方法,将激励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和正当心理需求,因人而异地实施教育手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应用多样化的激励教育方式激励教育方式不只是简单的物质和荣誉激励,还有心理激励和动机激励等,对于荣誉和物质性的激励,实际上作用是微小和短暂的。激励的目的是将外因转化为内因,形成强大的内部动力,激发潜能。因此,要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教育方式,因人而异,直捣学生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而不是对于奖品和荣誉的兴趣。
(三)建立健全教育激励机制学校领导应重视激励教育思想的引入,将其在全校进行推广。健全教育激励机制,加大政策财政支持,将激励机制纳入到教师考核等相关体系当中,充分调动教师激励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落实激励教育,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才智得到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三、结语
篇4
学科建设是高校具有战略性的基础建设。学科的定位是学科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教育技术学的定位首先要把握其学科地位,它是教育和技术的综合交叉学科,伴随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而产生。许多专家学者将其定位为“教育”、“技术”、“教育与技术”,“综合性应用学科”。但是争论的核心问题仍在于教育与技术的分量,而且始终没有离开“教育”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其发展离不开技术的促进作用,并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教育技术学中教育与技术是并列的关系,应是教育与技术的有机结合。教育技术学是是应用教育技术学的有关理论、手段来解析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此过程既离不开教育、技术两个因素的作用,又离不开教育与技术结合的作用。因此,应该将教育技术学学科定位为:教育为主导,技术为主体,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
1、教育为主导
教育技术学首先说明“是什么”的问题。教育技术学根据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所以,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领域都与教育教学过程及教育教学资源密切相关,主要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培养高层次人才。离开了教育的主导地位,也就谈不上教育技术学。社会在发展,任何形式的教育总是不能脱离教育这个根本主导。
2、技术为主体
“技术”是要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教育系统中技术是最活跃的因素,能够保证教育的实现。教育技术学应该关注多种技术的教学应用。技术随社会不断发展创新,要将各种可能的技术转化为教育的现实性,最终实现真正的教育技术。何克抗教授说,“教育中的技术”大部分技术还可应用于如录音机、电视机、教学、娱乐,不仅仅只是用于教育方面,但其本质还是技术。技术为主体的“技术”,指广义的技术。伴随社会发展,内涵也不断丰富。教育技术学具有时代特点。教学首先就要做好教学设计,例如,上课——上好课——怎样上好课,说的就是上课的技术及艺术,所以,技术是离不开实践的。
3、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方式与结果
要实现统一,只能以教育为主导,技术为主体,教育与技术有机整合,才能让教育技术学科长足发展。如果只强调教育,忽视技术的应用,就会脱离时代特征,进入纯理论研究的怪圈;相反,将教育与技术分开,只强调技术,忽视理论的指导意义,技术也只能是技术,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例如,南国农先生的A×B=C,萧树滋先生的A+B=C(其中:A=现代教育思想理论,B=现代信息技术,C=成功的教育技术专业),这些都是教育与技术相融合例子。
二、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原则
所谓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是指教育技术学科主体把握教育技术学学科规律,紧随社会发展,结合教学实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教育技术学科进步发展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整个学科的发展是宏观层面,教育技术学科是从微观层面进行学科建设探讨。
1、把握教育技术的规律和发展方向
此原则针对学科建设内容,首先要理解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增强团队、平台的建设和文化营造,努力培养人才,实现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目标。团队建设是学科建设最重要的方面。梅贻琦先生说,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所以,大学管理的关键问题是组建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搭建学科平台。教育技术学科实践性、交叉性强,以团队模式开展管理是合理的。团队的建设中学术带头人是核心,团队的为人处世、文化、组织与激励机制是主要因素。
2、结合学校实际,创造自己的品牌效应
每个学科建设都希望最终有自己的品牌效果。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通过不断调整,创造自己品牌最终会形成良性循环。首先,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也就是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找到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其学科发展重点,实事求是,办出特色。其次,教育技术学科建设需要持之以恒,需要不断探索和时间的积累,才会在学科发展中立于长青之地。
三、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展望
教育技术在时展大潮中不断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被特别提出来。我国各种教育技术会议中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方法,都展现了教育技术学的交融性、时代性、创新性。众多的教育技术在繁荣的教育理论基础上被引入教育教学。教育技术学学科机遇与挑战并存,教育与技术需要被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发展的教育技术学学科,还在逐渐借鉴吸收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以及一些技术基础、学科基础、艺术基础、哲学基础、教育基础等,并将其加以创新,使教育技术学科枝繁叶茂。教育技术学科应该涵盖教育技术的学习过程、理论、学校教育实践以及各分支层面,生生不息。在教育技术学发展中,创新应该是主导,并作为一条红线横贯其中;在教育理论的主导作用下,使教育技术学朝前不断发展;技术是教育技术学发展的根基,技术的升华与纵横拓展是教育技术学科建设的巨大工程;实现教育与技术的有机整合,让技术不断地为教育服务,加快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步伐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篇5
(一)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高校创业教育并没有完全普及,甚至在有的学校还是空白。创业教育的开展缺乏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对于课程的目标定位不清晰,误以为创业教育是培养企业家的教育课程,将创业教育的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挂钩,这是一种极具功利性“揠苗助长”的想法,反而不利于学生创业成功;创业教育的课程的内容体系也不完善,课程内容偏向理论化,缺乏实践,学生对于创业的学习也只是理论上的认识,难以付诸实践;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大多数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创业实战经验,也没有在企业的工作实习经历,老师大都是校内负责就业工作的行政人员或管理类学科的专职教师,平时忙于行政事务或本学科的教学,缺乏创业教育的交流与专门进修,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有利于发掘和培养学生创业潜力
创业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不仅要引导大学生学习把握社会环境、市场环境,又要着力发掘自己的创业潜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如敏锐的分析能力、组织协调、经营管理能力、抗压能力,这样才可能使创业风险最小化,实现创业的盈利。这种创业潜力和创业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得到有效的锻炼,实施体验式创业教育,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大学生加深对创业活动的认识,转变学生的观念,对创业给予客观认识,从而对创业的顾忌心理可以得到缓解,从而形成创业思想意识。同时,学生在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创业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激发自己主动自觉地朝着创业实践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不断修炼和努力。
(三)有利于落实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全局,同时也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49万,再创历史新高,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政府亟需解决的公共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第一条就明确谈到各地各高校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纳入学分管理,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实际效果。高校要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创业教育的高度重视。
二、体验式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计原则
1.自主体验。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求能够激发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愿望。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学习,通过主动学习、主动体验各类创业教育情境内容,来自主学习创业教育知识。
2.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中,教师是一个导演,而学生是演员。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感以使学生想学;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发挥其主体性以使学生会学且学得好;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以使学生会用。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在创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应当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使课程不仅是一种传授创业知识的理论教学,同时能够真正地让学生实践这些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4.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传统的课堂授课,第二课堂包括:课外的社团活动、实践、竞赛等,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为学生创造体验的机会,将体验式创业教育付诸实践。
(二)课程内容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当既能全面系统地涵盖创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根据教学知识点,设计可供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项目,在体验活动项目的同时,学习并深入理解或简单运用创业知识。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体验的原则,体验式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当包含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完整再现学生创业过程中涉及的创业者素质、创业项目选择、企业管理、创业团队建设、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知识。如创业者素质应当着重强调敏锐的洞察力、积极的心态、创业意识和人格魅力;创业项目的选择应当引导学生学会识别创业机会、评估创业项目;企业管理应当教会学生认识不同的企业类型、工商注册、税务登记,企业选址、开办企业的途径等。同时,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将创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学科专业教育中渗透创业教育,使创业教育依托专业教育,学生的创业选择建立在专业基础上就更加容易成功。相对于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掌握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实践是学生体验创业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应当设立可供学生实践体验的环节,而实践的内容应当注重完成某项任务。例如可以通过填写企业信息卡以及制作企业简介PPT的形式来让学生认识企业的类型、企业文化、生命周期、社会责任等知识。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应当紧扣理论教学内容,并具备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体验式创业教育课堂理论教学方法应倡导问题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实现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的转变、从以讲授灌输为主向以学生体验参与为主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头脑风暴的方法。如可以选择马云建造电商帝国的案例,让学生分析作为创业者应当具备哪些素质,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和讨论,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融合的必要过程,可以采用创业讲座、创业大赛、教学参观、校友交流、创业者访谈等方法。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企业开办和企业主能力要求的一些专业问题或热点问题,邀请业内专业人士作专题报告、从现实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的能力和经营理念;组织创业计划大赛,通过竞赛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鼓励创新和团队创业。通过大赛推介培训、竞赛评选、政府扶持、资本对接、创业辅导,为学生提供展现创业项目的平台,同时引导有意向和实力的创新资源和社会资本等资源合力支持学生团队将创业想法付诸实践;也可以组织教学参观让学生通过参观了解企业经营和市场各种变化,专门安排时间进行参观讲解;从已创业有成的本校毕业生中挑选成材典型,采用校友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创业品质以及在实际开业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的搭建与运用
高职院校应利用现有的资源,紧紧围绕创业教育的主旨,广泛联络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式创业教育教学平台。可在校园内开设创业科技园区和项目孵化基地,学生在科技园里可以享受创业优惠政策,在场地、设备、指导教师、甚至于资金上给予支持,这就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模拟创业或者孵化创业项目的机会。也可以在校外建立固定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使基地成为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重要场所,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宝贵的实战体验。如建立创业校友企业实习基地或校企合作工作坊,学生可以在校外基地实习,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学习积累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创业实践经验。如在动漫设计专业中开设校企合作工作坊,企业将一些专业相关的工作派给工作坊,工作坊组织学生来完成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完成状况给予一定的报酬,激发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的热情。通过校外实践体验基地还可以丰富和提升师资队伍结构和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脱产培训、在职进修、对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安排相关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上聘请曾经有过创业经历的人来学校担任兼课教师。组建一支既具备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又懂得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教学考核设计
篇6
1.1学习者个人特征因素的影响一些较难或无法改变的个性特征,缓慢持久地影响着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他们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经济压力较大,身体欠佳等问题。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各方面的支持,很难有成功的学习。学习者的教育背景、心理背景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效果。我国远程学习者的集体观念比较强,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不太适应远程教育方式。他们大部分是在职成人,面临着角色转换,容易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吃力。学习者当中的大部分希望通过远程教育改变现状,学习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如果学习的难度超出他们的心理预期,且文凭不是特别必需,或者有其他更容易获取文凭的途径,他们就会选择辍学。
1.2学校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网络课程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教师的远程教学的教学技能,教学模式、对远程教育的态度和热情等,直接影响教师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远程教育中的教师与传统教育中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远程教育中的教师除了需要有较好的面授技巧外,还需具备在线教学的技能、网上课程设计的技能。但是调查中发现学员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并不高,很多教师只是将传统的讲授生硬地搬到远程教学中,缺乏与学员的互动等,其远程教学技巧明显欠缺。如果远程教育缺乏对学员的持续关心和支持,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学员流失。同时,许多网络课程未考虑学习者的个人特征,没有围绕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课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清晰程度、难易程度等缺乏远程教学策略的运用和必要的学习指导,以致影响了学习者对远程教育的态度。
1.3其他因素的影响由于目前技术的局限性,师生交流的频率、广度及深度都还达不到理想状态,学习者得不到同步的感受。同时,远程学习者的学历得不到社会广泛的认可,使学员失去学习热情,失去重要的外部激励机制,从而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2远程教育辅导策略
2.1导学策略在学习初期,教师要把课程平台的特点、功能和相关工具的使用方法介绍给学员,督促学员认真学习课程指南,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及时解决学员的疑难问题。教师还要把课程最常遇见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答案)提供给学员。教师应提供学习进度表,方便学员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教师应充分发挥BBS的教学功能,引导学员对学习目标进行讨论;还应充分抓住面授的机会,对学员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给予解答;利用各种形式,采取优化组合的办法,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员进行指导。为了诱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把图、文、声并茂的教学资料进行精心策划和组织,将教学内容的多重感官刺激综合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学习者运用协作学习、角色扮演等方法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使用“情景教学”法,让学习者实践真实的学习情景。按照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序优化地串联起来,制定良好的教学方案,适应远程学习者的特征。把人性化设计应用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鼓励学习者情感的交流。
2.2助学策略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习难度逐渐增加,教师应向学员提供各种帮助,使得学员克服各种障碍。教师向学员持续提供资源支助,来促进学员的学习。教师应对学员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完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不再感到孤独,产生和谐互助的精神体验,营造了学习的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向学员提供先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论坛的作用,开展学员之间、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交互活动,使学员的问题得到及时解答。为了提高学习者对老师和课程的认同感,加强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习者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例如通过论坛的及时沟通,业余时间的交流等,使教学中情感的缺失尤其是时空分离感能够最小化。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习者多方面的自立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对信息的筛选能力及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等。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使学习者的心理健康,为其排忧解难,重视和学习者建立友好的关系,帮助他们化解不良情绪。
2.3促学策略教师应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帮学员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网络学习计划不同于传统学习计划,具有无规律和无条理的特性,这个特点很容易使学员偏离学习主题。教师应依据学习进度,对学员进行时时提醒,方便他们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学员应依据反馈信息和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进行调控与监控。把学员主动自学、教师授业解惑、同学之间交流沟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学员才能更高效地学习。加强培养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一方面结合各自的优势,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加强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避免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孤单感,让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为此,要适当地建立学习小组,把小组讨论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3现代教育技术在学习支持服务中的应用
教育技术的定义为“: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远程教育的主体是学员,他们利用多媒体的课程学习材料等教育资源进行自学,教师辅导和同学合作学习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学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在学习中心接受面授辅导,通过电话咨询以接受辅导。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利用教学媒体和教育技术以实现双向通信,从而为学员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比如,学校举行各类音频会议,利用专题讨论组、QQ流平台以及电子邮件实现学员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双向通信和交流。
4学习支持服务具体功能的实现
为了支持学习者的远程学习现代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各构成要素相互配合为学习者提供以下功能:
4.1为学习者提供硬件环境硬件环境是实现双向沟通的各种通信设备,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物质基础。学校投入许多资金来建设硬件环境,占所有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学校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各种功能。
4.2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学校为学习者提供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印刷资料、音像资料、网络教学课程和网络上的其它教学资源。网络资源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比如远程图书馆。全世界的图书馆通过互联网联系在一起,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查阅图书资料。
4.3为学习者提供辅导学校为远程学习者提供教学辅导的基本功能为:课程内容的讲解、辅导和答疑;学习方法的指导;实践性教学环境的指导;组织学员讨论问题。把时间管理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让学习者成为自我时间管理的主体。教师辅助学习者的时间管理,同时也是其他因素和条件作用的媒介;让技术成为学习者网上学习环境的重要支撑和时间管理的必要工具。
4.4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评价学员学习效果是检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准。教师要及时把作业或者试卷的批改结果反馈给学员,使学员能够尽快发现薄弱环节,以调整学习步骤,改进学习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5总结
篇7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通过给学生适时适量介绍英美国家文化、英语众多变体文化及合理处置本土与异域文化的关系,引起非英语专业工科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注意,帮助学生在以英语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正确使用语言,从容应对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更随网络的诞生,人类生活的距离变得越来越小,中国的崛起吸引了全球的眼光,这一切使得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跨文化交际也成为我们时代的一个突出特征。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广义的定义,我们所说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载体,承载着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传承文化和传播文化最重要工具,语言也是一个社会群体标记,体现语言使用者的民族文化特性。是语言创造了文化,而文化也影响语言和语言的使用,丰富语言的表达方式。
文化具有鲜明的的民族特征,不同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这些差异有宗教、哲学、道德方面的表现,更有世界观和价值观上的表现。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这就是语言的文化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内敛,追求中庸,受到称赞和表彰,必有一番自谦之词或归功于集体,而西方文化中,人们推崇个人至上,追求自由主义,受到赞美和称赞,总是用“Thank you”坦然承受。在中文词汇中,凡涉及“猪”和“狗”的,多数用于贬义,因而有“狗仗人势”、“猪狗不如”的贬义词,而西方文化中,猪是聪明、文雅的象征,狗有忠诚、勇敢的特性,“dog”极少用于贬义,也不会有“stupid pig”的词汇。在英语中,常用狗来比喻普通人的生活和行为,习语“a 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重要的人)、“my old dog”(我的老朋友)、“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时候)等等。这里举的例证并不证明不同文化的孰优孰劣,只是说明语言的文化特性。在当今时代,随着文化交流的加强,不同文化会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了大量的外来语词汇和局部族群的语言变体,如黑人英语(Black English)、墨西哥英语(Chicago English)和亚洲美国英语(Asian-American dialects)等,这些也都说明语言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特性,否则对方可能不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甚至会因误解而产生误会。
二、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英语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可以将英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虽然现在跨文化教育得到重视,跨文化意识加强,但十几年应试教育下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英语学习的全部。实际上,语法和词汇只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不是语言的全部。二是学习方法陈旧。学习中只注意词、句的理解,不注重章节。三是语用能力强,文化素养低。只注重口语的训练,忽略语言的文化内涵。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英语学习的效率,也会影响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从前述我们知道,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丰富内涵,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因而学习一种语言,必须掌握这种语言背后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也同样需要掌握英美文化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单纯的语言学习是枯燥的,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诱人的。
1·在教学中注重英美文化的导入
桂林工学院已经将《当代英国概况》、《当代美国概况》和《跨文化交际》等课程作为选修课提供给非英语专业的工科学生,这虽然对学生理解英美文化有积极促进作用,也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英美民族的发展历史、宗教道德、风俗习俗、人文地理等方面知识,慢慢去了解熟悉英美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但教师在英语课教学中积极的导入英美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课文内容涉及到Different Ideas aboutFood and Drinks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来对比中西方在饮食方面的差异。学生了解有关中国人和西方人饮食习惯的信息是:中国人喜食鸡肉、鱼和海鲜,美国人爱吃牛排;茶在中国和英国都是the na-tional drink (举国饮用的饮料),但英国人喜欢在茶里加糖、牛奶或柠檬。如果提问学生:“‘红茶’英语怎么说?”学生都不假思索地答道:“red tea”。其实“black tea”才是正确的,学生会感到不可思议。那是因为中国人和英国人着眼点不同,同是茶,我们中国人注意的是茶水的颜色,故称“红茶”;而英国人注意到茶叶本身的颜色是黑的,故称“black tea”。词与词之间的搭配往往是约定俗成的,不能完全用母语的搭配规律套用到英语学习中。
当课文出现music话题时,可以给学生介绍音乐的大致发展历程,介绍音乐的派别和风格。可以着重介绍美国音乐的发展:如何从blues经历country music, jazz, rock music,rap, hip hop发展到现代音乐,特别介绍美国乡村音乐发源地——田纳西州的纳什维尔;并播放几首经典的乡村歌曲,如:约翰·丹佛的《CountryRoad》《TakingMeHome》,卡彭特的《YesterdayOnceMore》和“猫王”埃尔维斯·普莱斯利的《LoveMe Tender》等,在课文背景中出现的有关美国内战知识,可以给学生讲解有关美国内战的起因、背景以及林肯的一些生平轶事,让学生知道美国的历史以及林肯在历史上的影响和地位。再如,在学习Romance这一主题时,不能只停留于表面的故事情节,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的修辞艺术和表现手法,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水平。
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如:西方节日习俗、中西方对待老人的不同态度、西方人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精神等等,在学习有关课文时,除了运用“对比法”、多媒体手段以外,还可以采取让学生讨论或上网查找资料等方法,逐一让学生了解。同时,通过这些方法也培养了学生有意识地运用文化背景知识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就越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也就越足。 转贴于
2·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许多方面与汉语词汇存在着不对应现象,除了词汇的本义,还在词汇中蕴涵了丰富的内涵。如你知道“Friday”,而如果你不了解英美民族的宗教背景,不清楚耶稣蒙难的日子,你不会了解“Black Friday”的内涵,更无从理解“Friday face”的意指(意指“愁眉苦脸”),与此相似的还有“Sunday”,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也会理解为什么“Sunday”是每周的第一天?为什么“Sunday”要做礼拜?因为没有这样文化背景的汉语词汇“星期五”“星期天”是没有这样内涵的。还有如“Chairman”为什么是“主席”?“Chairman”和“主席”又有何不同?这能从中英两民族的演化进程中得到答案,使学生领悟不同民族在演化进程中所衍生的语言构造的不同。类似的词汇比比皆是,信手拈来都可引出一些典故,教师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利用。
3·语法中的文化内涵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体系,且差异颇大。我们不但要探究其逻辑形式与结构的不同,而且要探究其形成的内在因素,才会发现其中所包涵丰富的文化因子。如汉语说“一块面包”,而英语说“a piece ofbread”,尽管汉语中没有名词单复数的变化,但在概念上“面包”是一个可数名词。在西方,人们把面包当成主食之一,吃的时候把一块面包切成数片,有时还会在面包片上抹上奶油,再佐以煎鸡蛋或一杯牛奶。因而在英语中“bread”是一个不可数名词。再如这样一句:“My knife and fork ismade of silver.”这里的谓语动词怎么用单数形式呢?原来西方人用餐时的礼仪是左手拿刀,右手拿叉,双手齐下。在西方文化中,刀和叉是不可分的用餐工具,是一个整体。因而,句中的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总之,我们应该认识到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不是空泛的,实施跨文化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行的。社会发展也必将使跨越不同文化的人类交流愈加频繁,外语教学的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有着较深厚文化修养的外语人才。在教学阶段,注重跨文化教育,能增强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和包容性,从而更好地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发展,以及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
参考文献:
[1] 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7, 8(6)·
[2] 顾江禾·东西方文化对比小议[J]·外国语, 2007, 22(4)·
[3] 华厚坤·试论跨文化语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学[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6)·
篇8
对于不同层次的课程、不同类别的教育而言,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都是有差异的。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计应该有自身的独特性。但是,现有研究表明,此类教育的课程设计正处于两难境地。首先,课程目标举棋不定。有研究者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一方面要体现“人”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也要体现社会的发展要求。[4]这种观点表明,课程目标本身就是矛盾的统一,需要彼此兼顾。那么,如何兼顾便成为实践中的两难。有研究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厚基础”要求。所谓“厚基础”强调的是“理论知识不仅要有足够的深度,而且要有足够的宽度”。基础打得越宽,理论学得越多,将来就能广泛应对。但就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际选择而言,更多的是着眼当下学生的基础、师资状况和社会需求,更多突出“实基础”。[5]有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改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课程“育人”功能的不足,课程的目标不仅仅是单纯强调知识与技能等认知水平要求,同时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提出要求。[6]还有研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目标已经在“现实”和“未来”,即关注目前社会需求对人才的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要求,乃至教育的人本价值等要求的选择中陷入两难。[7]那么,课程目标究竟是重知识技能培养还是重人的全面发展,是“厚基础”还是“实基础”,是着眼“现在”还是面向“未来”,都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课程内容选择左右为难。
一方面,有观点明确提出此类课程内容的应用取向,强调此类课程具有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知识体现性、内容适用性等特点。[8]从课程内容的选择来说,在技术本体方面,要选择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在技术活动载体方面,要选择技术操作、技术维护及技术发明三个层次的知识;[9]在技术知识传播方面,要选择明言知识和难言知识。[10]另一方面,有观点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不能沿袭普通本科教育的模式,又不能突出应用而削弱理论教学。[11]如果一味地强调应用型教育的基本特点,则有可能与职业教育一样,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单纯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层次,而未能遵循本科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使其失去自我。[7]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偏重理论还是偏重实践,令人左右为难、十分困惑。再次,课程内容组织遭遇困境。作为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依然是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专业教育,而学科中心的课程组织通常有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种方式。具体而言,纵向上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等几种课程类型,横向上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等课程类型。[12]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本上仍然沿用这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部分研究对这种组织方式也提出了质疑,并设想了诸多新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第一种是模块化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有研究者认为,一门课程要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能力所需知识进行模块化,使整个课程内容精简、结构清晰。[13]第二种是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有研究者提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将实践课程融入通用知识、通用能力、学科课程、职业课程四个模块之中,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14]第三种是基于行业学习的课程设计模式(Industry-basedLearning/IBL)。这种基于行业的学习项目将企业实习作为课程结构的一部分。[15]第四种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组织模式,亦即技术学科与项目并重的课程内容组织理念。[16]这些新的课程组织方式具有“问题中心”、“社会取向”、“能力输出”的特点,但实际上并没有在课程内容组织的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内容的组织陷入了“‘学科中心’在不绝的批评声中持续运用,而‘问题中心’在不断的褒扬声中遭遇冷淡”[7]的困境。
二、困惑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欠缺
通过以上综述,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有争议性的。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了对课程设计研究现状的莫衷一是呢?本文认为,其中的直接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认知比较模糊
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要求、解决劳动力市场应用型岗位“人才荒”问题以及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的背景下,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探索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追求教育类型合理化以及实现与传统本科高校的错位竞争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17]然而,究竟如何解析“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有专家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四个“为主”,即“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以面向地方为主”[18]。也有研究者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及其专业基本特征体现为“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19]。然而,这些解析并没有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完全界定在新建本科院校这一主体范围内。在实践操作中,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的使用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转变为任何类型的高校都可以承办的一种教育类型。为追求自身的特色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的核心价值又将如何体现?在部分人看来,应用型本科教育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是教育界的新名词,相关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也只是众多教育专家根据其概念特征和出现的社会背景以及国外与之相关的教育经验而得出的“一己之见”。[20]因此,对于“什么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问题的提出我们不难理解,但我们通常难以解释清楚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其课程设计。
2.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尚有分歧
课程定位是对课程属性的基本归位,或者说是对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定位。课程定位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建设首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它是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前提。只有思考和明晰了课程的属性,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才不至于被变化着的现实所左右,从而有利于高校达成共识,形成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合力。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的性质是职业教育、专业教育或学术教育,还是三者兼而有之?显然,应用型本科教育不是学术教育,因为新建本科院校开展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是以追求基础学科高深学问为根本目的,而是以知识的“应用”为主题。经过笔者的研究,将应用型本科教育归类为职业教育也缺乏一定的依据。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来看,传统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专科,本科层次的教育不属于职业教育。尽管现在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走的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路线,但也不能据此界定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职业定向”的教育。一般认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在于:一方面要关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强调实用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定位是服务于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和研发能力又有一线操作技能的“中间型”人才,这种培养规格上“亦此亦彼”、“彼此兼顾”的特性,使得课程设计存在诸多的分歧。[7]
3.“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政策仍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快速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制度激进式催化的结果,但遗憾的是,应用型本科教育自提出之日起发展至今,都没有任何与其相关的政策条例予以支持。也正是因为我国政府至今没有对这一教育类型有过明确的态度,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才一直受到诸多制约,如理念不清、界限不明等。[20]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高校的分类管理要求,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也明确了高校的分类管理原则,但在高校分类问题上,总体上强调的仍然是学校的层级结构,对学校特色内涵的体现,指向并不很清晰。[21]目前,分类管理举措在高校评估问题上有所体现,如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指出,要“研究建立符合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分类标准,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加强分类评估”[22]。我们有信心期待一个圆满的结果,但总体而言,哪些高校属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类,对这一类高校在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如何做到“因类置宜”,相关政策还不是很明确,显得所倡导的分类管理还有待落实。
三、方向定位: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研究的展望
基于以上分析,为解决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问题,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其一,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特征研究。概念的模糊必然影响课程目标的确立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因此,要克服课程设计研究的莫衷一是,其前提是要对应用型本科教育这一概念有清晰的认知,也就是要继续回答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什么”的问题。另外,既然社会对这一概念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那就更有必要进一步通过揭示它的本质,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高专教育的差异研究,开展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发达国家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区别和联系研究,探讨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特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模式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基本问题。
其二,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管理政策研究。政府对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定位的清醒认识及其管理举措的明确具体,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稳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着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取向。围绕应用型本科教育开展宏观管理政策研究和发展战略研究是解决课程设计问题的充分条件。
其三,加强专业定向课程定位研究。专业定向课程有别于学术定向课程和职业定向课程。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几乎不曾用过专业定向课程这一概念,出现的类似概念有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技术本科教育课程、专业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等。在此,笔者继续沿用“专业”概念,取其“专门学问”之内涵。它既包含专门学科门类知识之意,也包含专门行业领域知识之意。专业定向课程即指向此类专门学问的课程。“专业因其学术性而成为大学中‘学问高深’的专业”,没有学问的专业是不存在的,只能是职业。[23]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应是具有一定学科知识基础的专业教育;同时,它非常注重学科知识与行业、职业领域知识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专业能力。[6]因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培养专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抓手,探讨基于专业定向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特别是专业定向课程设计问题,可以作为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
篇9
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除了适应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还应该突出应用。改革重点在两个方面:计算机原理的教学和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利用计算机”和“解决问题”这两点为主线展开。当代计算机是一个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可以多角度使用,它可以像汽车一样,通过简单操作来驾驭;也可以像数学原理或公式一样,需要懂得原理才能深度使用。对计算机多层次的不同认识产生了不同的教学理念。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首先应该定位于肩负历史和时代使命,不能只将计算机作为低层次工具开展教学。面对“利用计算机”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应该从计算机原理角度组织教学内容,这种定位并非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而是真正将大学计算机回归到大学数学、大学英语同样基础性地位的过程。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要进一步展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强大能力,就涉及到如何抽象问题的计算特性,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这是应用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教学改革的措施和方法
2.1课程设置的调整
由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直是大学本科一年级的必修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内的课程体系有很大不同,应用型大学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为后续专业课提供基础知识和基础技术,如何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是当前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学生进校时的个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在学生进校后应进行一次摸查,对确实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其他学生进行分类教学,分类教学是指在学指导的前提下,基于人才培养目标,面向不同专业进行的,根据不同专业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素材、教学过程和教学实验等。可以通过对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专业培养计划的缜密分析,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访谈沟通,特别是学生进入大三、大四后对计算机科学的依赖,将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对象分为社科人文类、理工类、经管教育类、大农类等4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重点强调某些内容,这是面向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最高境界。所以分类教学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首要环节,不仅体现在课程讲授,也要体现在实验教学环节中。
2.2理论课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它是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教师一定要主动的掌握不同的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的死板与枯燥,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对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现在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应设计好自己的课件,课件要丰富多彩,同时在内容组织上要合理生动,有吸引力,笔者认为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以讲授和演示为主,而对于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讲授应采用渐进式案例教学,每一部分内容设置两个案例,让问题复杂程度从简到难,从基础到综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多进行师生互动,让学生多思考,多动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总之,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导向,以培养目标为驱动,以渐进式案例教学为线索,以服务专业应用为目标,在高度浓缩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2.3实验课教学改革
在理论课进行改革的同时,对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就更为重要。实验应注重对已有知识的验证,突出对未理解未掌握知识的再学习以及对知识体系的探索,通过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应用型本科教学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2.3.1对于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实验可以先让学生看一个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一下,最后让学生去设计一个方案———配置一台具体的计算机。
2.3.2文字处理与文档编排、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报告处理与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实验则可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和掌握理论课所学的内容。笔者所在的学校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是让学生使用实验平台,每个部分内容都有一定的练习题,这些是必须提交的,学生是必须完成的,同时每次实验都设计了思考题和实验相关知识,配置了综合学习与拓展学习。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向更深层次拓展。
2.3.3针对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同时配备一些虚拟实验,供不同专业的学生选做,这些虚拟实验兼顾了不同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训练,考虑到与现行教学内容的关联,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重要理论和概念,培养基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计算意识,在有限的学时内将计算机科学的本质以及专业知识以有效的手段展示给学生,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技术途径。这部分实验可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3结语
篇10
(一)培养方式有误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生存环境受到公办高校的积挤压,竞争十分激烈。民办高校急于求成,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出现了很多的的误区。学校的定位不准,民办高校以公办高校本科教学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用这样的标准来建设学校,没有根据学校的现状、学生的水平来进行继续教育。普遍采用“批量化生产”方式进行人才培养,教材、教学内容、考核标准都相同。
(二)缺乏特色
民办高校的教育与公办高校的教育是有区别的,民办高校之间缺乏特色也是很大的问题,学历教育定位与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使高校间的继续教育趋于相同,相互之间只对劣势进行比较,没有特色和优势可比。另外,不同区域的民办高校也没有显示自身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域,文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结构是各异的,继续教育没有体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之不相适应。
(三)人才培养的时效滞后
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变化的。民办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的制定,学生对知识的接收都不是实时的,存在一定的周期性。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的继续教育的内容可能是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前的市场需求,出现了人才培养的滞后性。学校在设置专业之前,往往只会跟随社会当前的需要,没有细致的分析专业的未来走向,不具有前瞻性,学生接受继续教育完毕后,社会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
二、民办高校本科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对策
(一)找准自身定位
要找准继续教育的定位,民办高校首先要找到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潮流中自身的发展空间,明确继续教育在学校教学活动处于什么位置,对继续教育作出具有前瞻性的规划,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时,必须坚持自身的定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二)构建继续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民办高校必须正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摒弃落后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一个能够实现社会与教育之间的交流互动的体系,以培养社会所需求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原则性的指导。在继续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深化体系改革,完善体系内容。
(三)积极创新,发展特色
教育特色是学校的生命力所在,必须打破民办高校继续教育的“趋同性”,发展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民办学校在对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到学校所处的环境、地域因素、学校周边地区的人口、科学技术水平、文化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在西部的学校教育方式不能沿袭东部沿海发达城市的办学特色,必须结合西部的状况,对教学计划进行制定与调整。民办高校应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培养出有专业好、适应性强的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实践与创新的复合发展。
(四)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继续教育的基础,教师综合水平的提高对学校的综合实力以及继续教育的成果都有积极作用。学校应当定期组织教师的专业培训,更新他们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学习完毕后,进行相应的考核。构建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对民办高校十分必要,除了有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之外,还应对教师的工程技能和实践操作水平作出要求。比如目前在公办大学本科教育中,许多教师既在大学中任课,又是相关企业的工程师,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五)创造“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