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陈述范文
时间:2023-03-14 01:2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我陈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尊敬的答辩组的各位老师和同学: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级xxx的学生xx,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是xxx老师。我的论文题目是《贵州酒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首先,我想谈谈我写这篇毕业论文的目的及意义。
其实关于酒文化的旅游开发和设计虽然已经有很多人做了研究,其中关于贵州酒文化的旅游开发也有涉及,但是我依然选择了这个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首先是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是基于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现在随着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旅游模式逐步升级,开始由观光游时代向体验游时代转变,旅游类型也开始由大众旅游向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专题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旅游发展的趋势。本文的酒文化旅游正是一种专题旅游。本文的写作目的也就是在专题化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为我省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提供一种声音,一个思路。
2.我们知道,旅游的生命在于特色,有了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才能长远,酒文化旅游就是贵州旅游的一大特色。贵州作为茅台的故乡,不仅有悠久的酒文化历史,更有丰富的酒文化旅游资源。探讨贵州的酒文化旅游开发,不仅对贵州有着特别的意义,对国内酒文化的旅游开发也是一种典范带动。
3.我选择这个题目,老实说,我一开始是觉得这方面的文献资料比较充分,应该易于开展论文的撰写,所以选择了它。呵呵....
其次,我想重点说一下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探讨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阐述了酒文化以及酒文化旅游的内涵,同时重点对贵州发展酒文化旅游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贵州酒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主要有五个组成部分:
1. 酒文化旅游概述,在这一部分我首先介绍了酒文化、酒文化旅游的定义,并重点阐明了贵州酒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2. 对贵州开展酒文化旅游的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地理气候、资源条件、社会文化、政府政策等方面做了阐述,从而充分论证了贵州酒文化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3. 对贵州酒文化旅游开发中现在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如酒旅分家严重,产品单一,开发创新力度低,缺乏专业化的策划、推广和营销等。我认为这是本文的亮点。
4. 针对贵州现存的问题,我尝试给出了贵州酒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通过挖掘﹑整合、再塑造贵州酒文化,进一步开展酒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彻底激活酒旅游的活力,从而塑造民族酒品牌、创造出品牌效应,进而开展酒乡旅游,打造出成熟的酒文化旅游线路,最终结合其他行业推进贵州酒旅游的综合开发,真正实现贵州旅游业的再发展,再辉煌。我认为这正是本文为数不多的一个创新之处。
5. 最后总结全文,给出方向。
由于本人水平所限对某些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其中关于开发的畅想也只是学生凭着现在学的知识,在分析了贵州现状的基础上给出的一些建议,思考肯定还不够深刻也不够全面。同时我觉得本文的最大缺憾是没有相应数据分析和图表解释,以致文章的阐述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一方面是自己的专业数据收集、处理能力不够,另外就是现有专业的、权威的、最新的酒文化旅游的数据缺乏。没有相应部门的统计,获取当然不易。此外虽然我已经很仔细的检查过了,但是依然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错别字或语句不是很通顺的地方。
关于体会:坦白说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在信息检索、阅读写作、基础知识、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真有提高吗?哈哈.......)但是,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分析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分析能力薄弱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的论文写作和分析,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分析不透彻或者建议不具体,还有待改进。所以请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做到更好。
篇2
《风尚周报》:对于单身,你是享受、忧虑、顺其自然还是心绪复杂?
陈姿言:我还是很坦然的。因为是工作的需要,我刚刚进入演艺圈。之前的生活一直都是被家长安排的,现在第一次可以自己选择,我想好好把握机会。在公司,前辈也会告诉我一些经验,作为艺人,如果对于感情的事太投入,难免会影响事业。
《风尚周报》:对于目前很多电视相亲节目你怎么看?会参与吗?
陈姿言:会看,我还买了碟看,其实这纯属娱乐,把它当做一个蛮搞笑的电视节目。我自己当然不会参与。
《风尚周报》:相过亲吗?
陈姿言:也算有一次吧。就在去年,我爸的一个朋友来我们家,我妈妈带他到我们家书房看,书房里贴了很多我从小到大的照片。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们两家就认识,后来他们家移民了。看了我的照片后,那位伯伯很惊讶,说我一下子就长这么大了,而且还挺漂亮,就说他有个儿子和我年纪差不多,跟我妈说让我们认识一下。我妈告诉我了,我想,认识一下反正就认识一下。后来就两家一起吃饭了,在饭桌上,那位伯伯的儿子就做生意的事情发表了一些言论,我一说话他就反驳我,可能伯伯没有告诉他其实这是一次相亲饭。后来我们互存了电话,不过一直没有联系过。
《风尚周报》:什么类型的男生可以征服你?
陈姿言:强势的,就是那种在聚会场合非常有气场的,大家的话题都围绕着他出发。
《风尚周报》:一个优秀的男人,你会忍受他生活上的特殊癖好或毛病吗?比如讲脏话、脚臭、爱吃大蒜之类?
陈姿言:不能。有些习惯我是绝对忍受不了的。比如吃东西很大声,脏话当口头禅,甚至坐姿和走姿很难看的我都不能接受。这样的人,其实约会几次后就能发觉,即使他第一次比较细心有所保留。
《风尚周报》:开车带你找街边摊找小吃和法式晚餐,你更接受哪个?
陈姿言:这要看我是否喜欢那个人,如果喜欢这些都不重要,反之,如果不喜欢这些对我来说都毫无作用。
《风尚周报》:拍拖时,你倾向于怎样的买单方式?
陈姿言:男性买单。可能因为我是潮汕人的习惯,从小就见惯了男人买单。不过结婚后就无所谓了,像我爸爸和妈妈出去吃饭,很多时候就是妈妈买单,我爸爸在那里抽烟。我也曾说过我爸爸,我爸爸的回答就是,你妈妈的钱还不是我的。
几个月内绝对不会和他上床
《风尚周报》:一般约会几次时会和他上床吗?
陈姿言:真说不定,要我觉得是可以长远交往的对象才会考虑,肯定不是几个月内会发生的事。其间,我绝对不会和他单独去旅游,这很危险,一般这都是男人有目的的邀请,我曾经也遇到过,为了保护自己,我一口拒绝。
《风尚周报》:对方拥有怎样的品质(特点)对你有持久的吸引力?
陈姿言:孝顺。我妈妈曾经说过一定要找一个对我好的人,我觉得这些还不够,他一定要对我的父母好,甚至对我的亲戚朋友也要好。
《风尚周报》:你会如何形容爱情和婚姻之间的关系?
陈姿言:爱情我觉得应该是浪漫的,会做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比如三更半夜打很长很长时间的电话,结婚则不会,更多的是平淡的生活。
《风尚周报》:在你和爱人的相处模式中,一般是你照顾对方,还是对方照顾你?
陈姿言:我希望在家的时候我可以照顾他,但是他能偶尔做一顿饭或者洗完衣服大家一起拿出去晒,这样我觉得很美好。在工作上,我希望在一些细微处能够帮到他,这样我自己也有成功的满足感。
年龄:保密
身高:163cm
星座:双鱼座
职业: 签约艺人
经济情况:富二代
恋爱次数:2次
最喜欢的男明星:吴彦祖
吸引点:真性情,识大体,有品位。
婚恋观:婚姻的浪漫也靠营造,可以和恋爱一样甜蜜。
择偶标准:强势,注重生活小细节,上进,逻辑思维强,能够互补,还有绝对的孝顺。
希望他比较强势,带我奋斗
《风尚周报》:你是否乐意无条件地协助对方在事业上发展,还是希望对方协助你?
陈姿言:我希望他比较强势,带我一起奋斗。如果他没有那么突出,大家感情又很好,在可以谈婚论嫁的情况下,如果他的事业确实需要帮助,我会求助于我爸爸的一些专业意见,因为我自己对做生意、投资不是很在行。
《风尚周报》:如果男人们普遍觉得你穿着打扮过于奢华而让他们有压力,你会为此而改变吗?
陈姿言:我希望他能理解,因为做我这一行,这些有时候是必须的,比如你参加宴会穿个晚礼服。我想大家现在应该也都能理解。
《风尚周报》:你对结婚对象的收入有什么要求?如果他收入比你低能接受吗?
陈姿言:我希望他不会比我差,至少和我差不多。
《风尚周报》:你能接受年龄比你小的男人吗?(大于3岁的年龄差)
陈姿言:不能接受。你看着他长大,他把你哄到老了。
《风尚周报》:你希望做婚前财产公证吗?
陈姿言:不希望。如果他强烈要求也可以。
《风尚周报》:如果对方要求你做全职太太,你是否愿意?
陈姿言:这也要看具体情况,视乎我几年后事业发展的进展和成绩来看。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做一点事,比如在他的公司帮忙打理一下。
他有外遇最好我不知道
《风尚周报》:性能力在你择偶考虑的条件中占多大比重?你会选择一个需要吃伟哥的男人吗?
陈姿言:比重没法说,当然这很重要。其实在结婚前对于他应该也有大致了解,如果说随着年龄增长,他在这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我想现在的科技,包括你所说的药物辅助我都可以接受。
《风尚周报》:你能不能自然,坦诚地和对方互相沟通自己的性需求,性的偏好以及恐惧?
陈姿言:会。现代人应该都会对这方面比较坦诚。
《风尚周报》:如果对方有外遇你怎么处理?
陈姿言:其实现实点来说,这样的情况很普遍。可能还是潮汕人的原因,如果他有能力,我也可以接受,但是我希望他不要弄得满城风雨,让我们身边所有的人都知道,当然最好我也不知道。万一我知道了,我想我也会抱着宽恕的心态,你想,如果他回到家,你还像泼妇一样跟他闹,这会产生更大的离心力。他会想,遇到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有点彷徨了,回到家还这样,就更促进了他离开的心。你对他好,他反而会有点感恩,觉得家还是值得留恋的。其实,现在的家庭,夫妻也各有各精彩,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他在外面有外遇,我也一定要一样。我可以跟朋友一起吃饭,或者带着孩子去旅行。
和他父母住一起我不愿意
《风尚周报》:考虑过怎么处理婆媳关系吗?如果他要求父母和你一起住你愿意吗?
陈姿言:婆媳关系还没有考虑过。我既然要求他对我家人好,我自己也一定会对他家人好。这是对等的。但是和他父母住在一起我是不愿意,包括和我父母住一起。我觉得两代人都需要自己的空间,大家可以住得近一点,这样如果父母需要照顾也方便,我们想去他们那里吃顿饭也容易。如果住在一起,比如我晚上想看电视晚一点,或者闺蜜聊天话久一点就会感觉不方便。
《风尚周报》:你会在婚姻中保留互相的个人空间吗?哪些问题你觉得可以在夫妻间保留隐私?
陈姿言:这个当然需要。但是大部分时候大家还是应该坦诚相待,比如有人给我打电话,他问起是谁,我会告诉他,因为这也是他紧张你、在乎你。但是他如果老是无理取闹,追问,都说了些什么,那就会让人反感。
《风尚周报》:婚姻中出现什么状况,你会选择离婚?
陈姿言:打人。
《风尚周报》:如果一直找不到合乎要求的男人,你会为了结婚而妥协和降低标准吗?
陈姿言:会吧,我会适当放低要求。
篇3
关键词:詹姆斯・费伦 修辞叙事理论 文学评析
引言
詹姆斯・费伦在20世纪末写作的《作为修辞的叙事》这部著作中确立修辞叙事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阅读人物,阅读情节》这部著作里详述了虚构角色的修辞解析方式,本世纪发行的《活着就是讲述》则将焦点聚集在小说(角色)陈述者的修辞探索方式,且深入探讨(角色)叙事的伦理角度。
费伦在著作《活着就是讲述》中提到“角色叙事”的概念,主要是指陈述者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事件进行讲述,与热奈特在其著作《叙事话语》中提到的“自我叙事”类似。作者讨论虚拟角色与非虚拟角色叙事当中涉及的修辞与伦理含义,小说中人物究竟是如何“把他们所经历的生活转变成讲述”的?在认知、情感与伦理这三点上究竟会生出何种效果?这类效果究竟是怎样引发的?我们能够从这些探索当中发现,作者在这里讨论的依旧是创作者、著作与读者之间的多层次修辞沟通关联。费伦归纳了在著作中运用的修辞理论方式:①把“叙事”界定成“某个人在某个场景中,因某个目标给某人陈述经历的事”;②叙事含义包含在创作者、文本现象与读者反馈这三者间的循环当中。创作者给特定目标安排叙事(设计内容包含语言、架构、模式等),而读者反馈出的表现能够折射出创作者有没有达到预计得到的成效;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能够共享与比对关于著作的解读;④创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是多层次的,这其中包含阅读者自身的文化、感情、心理等;⑤创作者、文本现象与读者三者间循环反复的关联,应以叙事的内在逻辑作为标准衡量。从这一概念出发,费伦在著作《活着就是讲述》中存在下列观点:
一、修辞语言沟通方式
就创作者角度而言,小说中人物叙事是一类“间接艺术”,是创作者透过某位人物的视角来陈述故事,这种模式与读者展开沟通。人物叙事包含两个沟通层级:一是人物叙事的人和其受述者之间的沟通;二是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而人物和受述者之间的沟通层级被包括在创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沟通层级当中。人物叙事的特别地方在于陈述者自身也处在小说中,因此他在肩负故事陈述功用的同时还肩负人物角色的功用。身为人物之一,依据费伦在《阅读人物,阅读情节》这部著作当中的理论,读者把对他/她的三个成分给出反馈;身为陈述者,他/她不但需要和受述者展开沟通,还需要和“创作者的读者”展开沟通,给“创作者和读者”陈述小说的重要情况。修辞叙事概念用的沟通方式层级理解就十分清楚,(现实)创作者和(现实)读者的沟通,(隐藏)创作者和(隐藏)读者的沟通,陈述者和受述者之间的沟通,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沟通,所有沟通层级均受到小说本身的约束。例如,陈述者不可以陈述其无法取得的信息(例如人物叙事中,陈述者由于自身同样为书中人物,因此不可以透视别的人物的心理活动);受述者也已知晓的情况,陈述者不可以讲出来。费伦提到:“小说人物叙事中,因为隐藏了创作者和陈述者之间的特别关联,偶尔陈述者能够发挥(隐藏)创作者的功用,令他们知晓必须知晓的情况。作者将人物叙事者的这样一种功用称作“揭示功能”,在费伦看来,这是人物叙事者的功用之一。
(一)隐藏创造者的特性
费伦针对经典叙事沟通方式中隐藏创作者的属性展开了思索。在叙事交流图式中,将创作者隐藏在文字中,即隐藏创作者是文本的建构,是现实里创作者与阅读者得以沟通的文本方式。尽管有专家指出,隐藏创作者是属于“第二自我”,可是费伦把隐藏创作者作为文本的整体约束,用来检查陈述者的可靠程度。总而言之,经典叙事理论中把隐藏创作者当作文本的特点,不具备人的主体性。
由此可见,费伦把隐藏创作者界定为:“隐藏创作者是现实中作家的普遍创作形式,是现实创作者的水平、性格、心态与特点在写作当中的现实或非现实的展现。”依照这样的界定,隐藏创作者不但能够展现为真实的心理感受,同时也能够晦涩的表达个人心声。费伦非常肯定地把隐藏创作者与真实创作者放置在一起探讨,而不把其当成文本属性,“隐藏创作者并非文字塑造的结果,它是创造文本的主体”。在这里需要关注,在费伦把隐藏创作者从文本中延伸到创作之外时,其依然把隐藏读者保留在了文本中。随后,费伦修正了文学叙事交流方式将其变为:现实创作者隐藏创作者陈述者受述者隐藏阅读者现实阅读者。
(二)隐藏创造者的优点
费伦认为隐藏创作者具有以下优点:①有利解读叙事创作与阅读活动。创作者在写作时塑立出自我形象,阅读者在阅读时也清楚,这是通过与真实存在的人沟通在叙事中塑立出来的形象。②能够探讨现实创作者与隐藏创作者之间的差别,即这类差别也许导致了伦理状况。③能够探讨集体创造的著作。④能够说明修辞解析中创作者自传的功用,有用性取决于隐藏创作者与现实创作者之间的重合。关于隐藏阅读者,在费伦看来这是隐藏创作者在文本中塑造出来的假设阅读者,因此可以保留在文本当中。
在费伦的理论中,“着重强调隐藏创作者的主体特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对于叙事修辞作出的界定,也就是创作者、文本、阅读者之间循环反复的关联”,假如隐藏创作者只通过作品规范,就难以跳脱出文本,使三者沟通变为现实。把隐藏创作者当作现实创作者塑造出来的自我形象,就能够把文本和现实创作者关联在一块考量(这在角色叙事,尤其是非虚构自传当中最为关键)。必须强调,费伦在突破对称关系时出现了某些模糊概念。在学者查特曼的对称理论中,隐藏创作者与隐藏阅读者在文本当中进行沟通,现实创作者与现实阅读者在文本之外展开沟通,这样一种方式虽然是单线的,无法包含叙事沟通里面的一切方式,可是这种方式与其创建出来的准则是相同的。即以修辞沟通创作者作为主题:创作者写作故事,阅读者从中获得创作者的修辞意图。费伦的修辞方式要考量到创作者、文本、阅读者之间繁杂关联,虽然费伦的交流图式考量到了现实创作者参加到修辞沟通中的偶然或必然性,但是假如把隐藏阅读者依然置于故事中,并且和“创作者的阅读者”划上等号,那这种隐藏创作者和现实阅读者之间的关联就将会被斩断,现实阅读者就不能参加到叙事沟通中。这显然并非是费伦所主张的结果。其实,假如按照费伦的交流方式,可以把叙事沟通当作三个历程:首先,创作者进行创作;其次,阅读者展开阅读;再次,创作者与阅读者展开沟通行为。创作者在其创作历程中的要素包含现实创作者、隐藏创作者、隐藏阅读者等,这个历程如下:现实创作者透过第二个自我,对其隐藏阅读者描述陈述者所讲述的叙事情节。阅读者阅读历程的要素包含“真实阅读者”“创作者的阅读者”“叙事的阅读者”,这样一个历程的路线如下:“真实阅读者”进到“创作者的阅读者”与“叙事的阅读者”这一位置来阅读文本,随后对这个文本评论。由此,叙事沟通中的图式就应当由单向沟通转变为双向沟通的模式。
二、角色叙事的叙述种类与修辞成效
费伦在著作《活着就是讲述》中,着重解析了角色叙事中各种叙述方法的修辞功用。因为角色叙事中,陈述者所讲述自身经历的陈述方法,与陈述者究竟想怎样重新构建自身以往的体验密切相关。即在角色叙事中,陈述者的陈述内容与他陈述方法一样关键。费伦不仅重点提出这类叙述方法对于“创作者的阅读者”产生的作用,还强调(真实)阅读者对于这样的叙事方法反馈与判别。
费伦探讨人物叙事中的“虚拟陈述”“限制陈述”(陈述者只是讲述事情,却不针对事情作出诠释与评论)、“缺省陈述”(陈述者有意不陈述一些事情,可是阅读者依据前后文本可以判别或推导出来)、“压制叙述”(陈述者显然在讲述中压制了一些情况,却在别处对这一情况进行补充),都在虚构与非虚构叙事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引起繁杂的修辞关联。例如在名著《洛丽塔》中,费伦一开始就解析说道,“我”身为陈述的人还兼具不可靠性与自我意识性,即陈述者有意在讲述中表现出这类特性,意在给自己对女主人公采取的暴力相待进行狡辩;与这个叙事目标有关的行为,陈述者在讲述历程里面都是运用其自身的视角为出发点。可是在作品末尾,身为陈述者运用角色“我”与女主人公两重视角进行聚焦,说明陈述者“我”原来的陈述目的发生了改变――由对自身的辩解改变成“直接面对自身的罪孽与多罗瑞丝的苦痛”。可是陈述者在之前的讲述中有条不紊地讲述了他对女主人公采取的暴力行为,这一点在“真实阅读者”费伦看来,陈述者最终的改变“完全无法产生任何影响”。
上述举例可以表明,费伦在这样一些文学作品解析中,特别看重陈述者讲述话语的目的,他运用的叙述方式与阅读者判别之间的关系,阐明了在人物叙事中,一开始是“创作者的阅读者”如何对“隐藏创作者”的陈述给出反馈,随后“真实阅读者”怎样对“创作者的阅读者”给予判别。费伦的方式不但考量了现实创作者要素,也考量了文本写作方式,同时还有“现实阅读者”要素,以及这三者之间互相产生的影响。费伦的修辞叙事理论很好的平衡了经典修辞学与后经典修辞学之间的关系。语
参考文献
[1]卫真道.篇章语言学[M].徐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2]潘涌.积极语用: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J].语文建设,2014(04).
篇4
关键词: 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迁移
一、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概述
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属于认识的范畴,是人类第二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后,现代心理学受信息论、计算机等其他学科的影响,对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形成了新的知识观。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从世界中所习得的知识性质是不同的,根据知识解决问题的功能,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
所谓陈述性知识是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也叫描述性知识;所谓程序性知识适用于回答“怎么办?怎么做?”的问题,也叫操作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就其性质而言,有明显区别。
1.从输入输出看,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止的,其输入与输出的内容相同;而程序性知识是活动的,是用于操作的程序或规则,其操作的对象输入与输出不同。
2.从储存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命题网络及图示的形式来储存;后者则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储存。
3.从激活与提取来看,前者提取速度慢,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4.从学习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学得快,但也忘得快;后者学得慢,但遗忘也慢。
5.从测量角度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一般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二、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奥苏伯尔根据其研究把知识的学习区分为三类,即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及命题学习。表征是人之心理学里信息在人脑记载和储存的方式;命题是逻辑学中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奥苏伯尔把学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信息进入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中被激活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新的意义的建构;第二阶段是新建构的意义储存与长时记忆中;第三阶段是意义的提取和运用阶段。
2.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按程序性知识的性质和特点,程序性知识分为智慧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三类。其中智慧技能的产生式系统理论认为智慧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模式识别学习阶段与动作步骤学习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认知(接受)阶段、分解阶段、联系定位阶段(有知觉到运动的转换阶段)、自动化阶段(效应器阶段);认知策略学习的过程划分为早期归纳与选择、巩固与转化的过渡、与后期提取与应用三个阶段。
由于陈述性知识具有结构化、层次化的特点,因而陈述性知识的储存呈现非独立的网络性,其迁移具有叠加扩充的特性;程序性知识的储存呈现独立的模块性,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具有序列迁移的特性。
三、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通常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学习迁移的具体体现。根据学习内容来分,可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迁移;按其效果来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前者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后者是指两种学习间的干扰作用;按迁移的顺序来分,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依据迁移的水平,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是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知识间的相互影响,也称水平迁移,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根据产生式的形成过程,产生式迁移理论将迁移划分为四种。
1.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它指已有的的陈述性知识结构促进或阻碍了新的陈述性知识结构的获取。如早期的语言与联想学习的迁移研究及后来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研究。
2.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当训练阶段所获得的产生式能直接用于完成迁移任务时,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就产生了。其先决条件是在现阶段要接受大量的练习。
3.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指获得的认知技能促进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如果没有读、写、算等基本技能,我们就不可能汲取大量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
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训练阶段获得的陈述性知识结构有助于前一阶段产生式的获取,这就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任何技能的学是从陈述性阶段开始,然后进入程序阶段,所以每一种技能的学习都反映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因此,这种类型的迁移是普遍又极其重要的。
四、迁移理论的发展
1.官能心理学的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是一种早期的迁移理论,它认为各种心灵的官能,可由一种科目或一种题材上受了训练而整体发展起来,由此被称为形式训练说。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其理论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形式训练说认为,迁移是通过某种科目或题材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进行训练,以提高各种能力自动实现,从而转移到其它学习上去。
2.联结主义的相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说主要指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一种关于学习迁移的理论。桑代克通过实验提出了相同要素说,在他看来,学习上的迁移,就是相同联结的转移。两种学习情境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越多,则前一种学习越能对后一种学习发生迁移作用。武德沃斯后来将“相同要素”说修改为“共同要素”说。根据共同要素说,如果两种学习活动含有共同成分,则无论学习者是否意识到这种成分的共同性,都有迁移现象发生,学习就会更容易。只有两种学习中存在着联结,一种学习上的进步才能转移到另一种学习上去,才能发生正迁移效果。
3.机能心理学的经验泛化说
经验泛化说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德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贾德以实验研究了原则和概括化的迁移。这个理论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贾德倾向于把两个情境之间的相同要素的重要性减到最低限度,而突出强调经验概括的重要性。
4.格式塔学派的关系理论
关系理论又称关系转换说,是格式塔心理学家1929年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这个理论可以认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与发展。他们并不否认学习依赖于学习原理的迁移,但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要素、原理或规则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也就是说学习者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原理的迁移,其实质也在于领悟事物之间的关系,基本概念或原理掌握得越深入透彻,则越能实现迁移。
5.认知派的认知结构说
认知结构理论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迁移理论。奥苏伯尔认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始终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关键因素。奥苏伯尔认为对新学习产生影响的不只是两个学习之间的相似性,更重要的是贮存在个人长时记忆中的认知结构变量。
6.建构主义的学习迁移观
在建构主义看来学习迁移实际上就是知识在新条件下的重新建构,这种建构同时涉及知识的意义与应用范围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知识的应用范围总是与一定的物体、内容、活动及社会情境联系在一起的。
五、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的条件
1.知识的运用过程是可以促进迁移的。知识的应用实际上就是人们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同类或类似问题的过程,如果人们能够顺利使问题得到解决,那么实际上就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当人们习得陈述性知识,将陈述性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其为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做好基础,人们通过练习可以使有关知识得到熟练,从而形成技能。在此过程中,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及稳定性得到提高,从而影响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2.根据迁移理论,如果要达到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迁移,人们必须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共同要素、相互联系。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这些知识,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才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要注意知识在教学整体结构中的内在联系,揭示知识间的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为了理清联系,我们注意总结构建知识体系中的思想方法,揭示思想方法对形成科学的系统的知识结构,把握知识的运用,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等等。
3.自我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自我对新旧知识的可辨别性,在不断巩固已习得知识的前提下,增加练习,将不同层次的知识结合起来,在科学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指导下,提高认知水平,以达到“技术性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知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第2版.
[2]张二虎.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Vol.4,(1).
[3]唐卫海,刘希平.教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2,第1版.
[4]冯维.现代教育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第2版.
[5]王晓云.知识分类的教学意义.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Vol.23,(10).
篇5
【关键词】相似三角形;中考;应用
相似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的中考中已经越来越突显了它的重要地位。相似三角形作为中考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它不仅可以考察学生对图形相似的认识有多深刻,并且又利于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进行巩同和提高.正是由于这种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相似三角形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
新课标的执行使教师更懂的关注学生本身,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因为我们都知道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是简单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自身数学修养的锻炼。所以我们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当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时候,那么我们就真正的完成了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多年中考题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考时相似三角形多以以下形式出现:
(1)第一种是以求相似三角形线段比、面积比形式出现的选择题、填空题。
例如:己知正方形ABCD,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能推出
ABP与ECP相似的是( )
(A)BP:BC=1:4 (B)BP:BC=l:3
(C)BP:BC=2:5 (D)BP:BC=2:3
(2)第二种是以论证相似三角形线段的倍分、等积式、等比式形式出现的证明和说理题。
例如:证明如下定理: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20分)
(3)第三种则是以相似三角形为基础,探究函数解析式及其函数最值等问题的解答题。
例如:为了测量出一座山的宽度AB,小王在山前选取一点c,使c点能直接到达点A、点B,CA=100米,CB=120米,然后在AC、BC两条直线上分别找到两点D、E,使CD=30米,CE=25米,小王认为只要测出DE的长,就可以求出AB的长。你认为他这样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他这样设计的道理。
如果不正确,请你设计一种能测量AB长度的方案。(14分)
通过以上对中考题的简要概括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1)中考中的数学很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学生不仅要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来判定,还要懂得应用相关定义和定理迸行证明.
(2)中考中的数学注意联系实际生活.学生不仅要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还要懂得运用数学知识鳞决实际问题.
(3)中考中的数学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学生不仅要学会运用相似的内容,还要注意把相似与圆、函数等内容联系起来.
(4)中考中的数学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学生要学会类比、转化、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
(5)中考中的数学难易程度也有一定要求.学生在复习时不能单单过分追求难题的训练,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初三这一特定时期,初三学生最最关心的是如何获得一个好的分数,对数学学科的看法已经变成次要了。因此,作为老师我们要注意对学生的导向作用。
(1)作为初三的老师首先要认清“能力”实质含义,从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入手。教师只有认清了知识的重要性,才能鼓励低能力的学生通过丰富自己的基础性知识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盲目的提高所谓的分数。
(2)作为初三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在“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信念”的自信心。学生对“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持有的信念包括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两个方面。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对自我持消极信念的学生更多的支持和肯定,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的重要性以及对自己的自信力。
(3)作为初三的老师要使数学学科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是一个社会领域信念”与其他的知识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也就是说数学的社会领域性会影响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对已有知识的迁移。所以只有将所学的数学内容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课堂中让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日常生活例子,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使得“理论结合实践”。结合实践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已有的知识而且通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针对不同性别、不同陈述性知识水平和不同“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信念”水平的学生,要区分对待。性别、陈述性知识和“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信念”在问题解决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对于低陈述性知识的女生,由于她们更容易将较高水平的“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信念”转化为焦虑,因此,教师要注意对这些学生进行及时的减压;而低陈述性知识的男生在问题解决上的表现会随自我信念的上升而提高,因此教师要对此类学生群体进行适当的鼓励;对于中等陈述性知识的学生(男生和女生),由于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都随自我信念的上升而提高,因此教师要关注此类学生群体的自我信念状况,对消极的信念进行必要的、及时的纠正;对于高陈述性知识被试而言,因为男生更理性,因此“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信念”对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影响很小,而女生由于感性和细腻的性格,因此更容易受到“数学重要性和自我胜任力信念”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不同性别和不同陈述性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总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初中生在知识水平上有差别,在知识获得的广泛程度上差异不是很明显,但是在运用知识的时候会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体现了他们认知水平的不同,因此,在授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
(2)初三学生的几何认知水平已经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逻辑抽象思维,但他们在判断时仍然会受到具体形象的影响,所以,教师授课要从实际或直观形象入手,但是此时学习主要是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直观形象只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发展,不能太多,在知识的体系上要重点体现出它应有的逻辑性。
(3)知识的逻辑性与学生的认知发展之间存在着无法消除的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学习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学生的发展,我们可以尽量去减小这种矛盾,所以关于它们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余地,我们不仅在教师授课上做出努力,而且要在教法上做适当的调整,以使知识的逻辑体系更加顺应学生的认知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
【参考文献】
篇6
1989年联合同教科文组织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概念,1999年,国务院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加强创业教育核心是培育创新。当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知识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创业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知识创新则是进行创业教育的基础,而知识创新又必须依据科学的规律。从认知心理学的全新视角,探讨知识创新的本质内涵和结构等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知识创新的内涵
研究知识创新的内涵,很自然的前题是要探讨知识的内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而言,知识一般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指有先后顺序活动的类型知识,包括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一般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弱方法”,能跨领域应用,可以通过手段的分析法、分解法、递推法和前推等途径获得。相对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而言,它效果较差,时间较长;特殊领域策略性知识又称“强方法”,主要包括自动化基本功能和特殊领域中决策能力策略。陈述性知识则主要是指关于事实性资料的知识,如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规律等,即会说的知识,包括命题形式、表象、次序和认识范畴等。其中,认知范畴是通过图式知识即一类事物所共有的特征来识别外推,从而作出快速应对。陈述性知识是学校知识教学的主体。
知识创新必然涉及创造性,创造性实际上是心理学中最笼统、最含糊的术语之一。创新是指在第一次遇到的情景中,在没有现成的知识可利用的情况下,通过决策的举动,将问题转化为可以解决的形式。创新一般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它们都是一种产生某种独创性成品的活动。真创造是针对人类的历史而言,产生了具有人类历史首创性成品活动;而类创造则是从个体角度而言,也产生独创性成品,但这种成品在人类历史上并非首创,而是就个人历史而言,其成品才有独创性。真创造和类创造所表现出来的思维认知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所以,创新实际上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的心理能力。
知识创新是知识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对传统的扬弃,是不断地革新旧知识观,制定并提出新知识观,同时赋予知识新的职能和机制。知识创新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领域。仅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它就涉及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像力、操作力、智力因素和性格、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各种要素之间盘根错节,相互制约。知识创新就是知识集体结构、功能的改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的复杂的系统渐进的工程。所以,知识创新也是一个艰难的递进过程,它必须经历长时间的提炼和凝结,不是一蹴而就的。
二、程序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程序性知识是会说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可用产生式来表现,即一系列条件与反应的有序结构,从而引发行为,在一个已经形成的有效产生式里,行为之中隐含着控制过程。程序性知识可以通过命题过程获得图式,和组织化途径获得,所以,程序性知识的创新应从图式即记忆中的命题网络结构着手,增加表象储备,以便更有效地形成图式,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分块,拓展短时间记忆空间,突出提取线索,使知识搜索更富有针对性。明确有关特征,克服无关特征的干扰,并不断地优化、改善原有的图式,以形成创新知识的新图式,通过学会使用知识,并以其为指标,对知识进行有效迁移,进而获得知识创新。
掌握技能是程序性知识殊程序知识的知识创新的先决条件。因为自动化技能的获得,其前提便是掌握子技能。如同准备执行一项复杂的认知操作,若对其中部分技能尚未把握或未达到标准,要成功完成整个操作是不可能的。无论在美国心理学家加涅的学习层次论,还是适应个别差异的“掌握学习”中都渗透了这一思想。加涅从需要传授的技能中分解出它的子技能,从这些子技能中再分解出它们的子技能,旨在保证让每个学生学会必要的前提知识,从而为复杂的新的知识创新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此基础上,促进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为知识创新创造条件。
三、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
陈述性知识是会做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创新通过组织化和精加工而获得。所以,从总体而言,陈述性知识的知识创新必须理清已有知识的结构,使原有知识有组织性,通过知识编码、处理、贮存,形成科学有序的网络结构知识,从而更有利于形成有体系的组织网络,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的前提条件。从陈述知识的内部要素而言,加强知识创新必须优化命题网络:研究表明,人脑中存在着命题网络,但必须进行有效的提炼组合,突出“知识汲”,促进联想,从而促进知识创新。若个体虽获得大量的言语信息,但却没有将它们表现得井然有序,那么连起码的理解、调用、筛选都做不到,就更谈不上知识创新了。同时,注意知识的表象和次序,这样打利于节省记忆空间,有利于知识之间的联结。
知识创新时常需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即头脑中已形成产生式规则,经过相应学习,将原理的陈述表征分为体现在产生式规则中的程序性知识。要实现知识创新,就必须学会使用知识,由陈述学习向策略学习转变,通过练习,将一定规则的言语陈述转为指示自己解决某个局部问题的程序。
四、创业教育与知识创新
创新不是凭空想像,创新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上,也就是说创新离不开知识。同样,具有创新知识的人,离不开知识创新的技能和策略,这为今天的学校创业教学提出了一个现实性的课题。所以,创业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 重视教学创新情境的创设和发生机制的生成
知识创新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操作系统。认知心理学认为:仅向学生呈现抽象定义而不提供具体实例,学生就只习得“死知识”,掌握这种死知识的学生是无法进行知识创新的。而学生主体性的形成,必须在一定的情境和环境中进行,这种情境的创设需要依靠教育者特别是教师的努力。知识创新教育下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是创新人格的具有者。只有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情境,努力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地发挥,使学生形成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辅导和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创业素质的人。在这当中尤其要注重程序性知识即动手能力的培养。心理学研究表明,右脑具有填补和产生直觉突破的创造性,左脑则可检验直觉和把直觉转化成其他逻辑语言。如果创业教育能够改变那种传统的单纯重视左脑的言语思维的做法,加强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则“人们不仅能够体验到生命智能方面的力量,而且能够体验到生命的情感方面的意义”。
2 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表象储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足够表象储备,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加知识创新的表象储备,是知识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前提条件。作为创新教育的一个基本功,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量,扩大知识面,这对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迫切,因为许多学生知识面不够宽广。若忽视这一点,只追求表面的创新,那么这种浮躁的创新是没有根基的,甚至根本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创新。因此,应把扩大学生知识面作为基本出发点之一贯彻落实到日常具体的创业教学工作之中。
篇7
每个人的反应可能都不同,有的人身体不舒服时也不当回事,克服一下就过去了,有的人一遇到不适就连健身都不敢坚持了。
有病就得去看病,健身族的病有时还得健身教练来诊断,我们看看采访到的几位都产生了怎样的不适。
体力低潮期的损伤
被访者:Christine
健身时间:2年
自我陈述:上个月因为出差耽误了去健身的时间,本来例假刚过去的一两天内我是不健身的,但为了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我去了健身中心。可能身体比较虚弱吧,注意力不够集中,结果很不幸运的是我在做腰部肌肉训练时扭伤了腰。
教练评语:ChrlStine应该避开这段身体的低潮期。研究表明,人体的体力存在一个节律周期,23天一循环,体力状态较好的时期称为期,体力状态较差的时期称为低潮期。处于体力周期的期锻炼的效果较好,而处在低潮期则体力不够充沛,若注意力不集中则容易发生损伤。体力周期的测定需要在运动教练的指导下,经过详细的数据记录和推算而得。一般健身者的参照依据是运动状态良好,运动后体力恢复得快,则可视为期,反之,则视为低潮期。Christine例假结束的那几天是处于体力的低潮期,低潮期时体力和情绪都处于相对低下状态,发生损伤的概率大。因此,在健身过程中,了解到人体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有利于健身者观察自己的身体,调整健身计划,避免运动损伤的产生。另外,研究表明,一天当中,以下午四点到晚上七八点之间的时间比较适合人体运动。所以,了解了以上的一些规律,对于合理安排健身时间和运动量是十分有好处的。
突然发热
被访者:Ruby
健身时间:6个月
自我陈述:一个月前的一次跳操时,我突然感到身体发热,很不舒服,于是我没有继续练下去。休息两天后又好了,以后的健身中也没发生这样的情况。那次是我惟一感到不适的一次,不知当时是什么原因就突然发热了。
教练评语:在健身锻炼中,如果身体突然发热,且体温在37.5℃以上,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都要暂时中止健身锻炼,然后去医院检查发热的原因,即使热退了,也要在体温正常后休息两三天,方可参加健身锻炼,给身体以充分的恢复时间,使全身功能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体力和精力尽快得到恢复。否则,勉强锻炼,不仅效果差,而且还会诱发其他疾病,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健身时身体突然发热,排除病理性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运动太急造成的。如果室内温度比较高,降温措施跟不上,外加健身者心情比较烦躁,特别像做跳操一样的运动时,出了大量的汗,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就可能引起突然发热。健身者可以参考以上的情况做好相应的回避和防护措施。
头晕眼花
被访者:Jerry
健身时间:1年半
自我陈述:上星期,我在做上臂肌肉训练时,可能做器械训练用力过猛,突然感到头晕眼花,这星期我就没敢做大强度的训练。
教练评语:在健身锻炼中,如果锻炼者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应及时暂停。出现这种现象,多半是由于暂时性的血压升高引起的。因为健身锻炼的许多器械动作练习常以憋气的形式促进肌肉发力,如果不注意科学地进行静力性的憋气锻炼,时间长了,就会出现血压突然升高而引起头晕眼花现象。这种轻度的血压偏高,完全属于正常血压范围内的波动,休息片刻就会消失,不会由此而引起高血压症。
过度疲劳
被访者:Diana
健身时间:2个月
自我陈述:我健身时间不长,才2个月。受朋友的鼓动,我对健身抱着很高的期望,锻炼起来比别人都积极,第一个月在教练的指导下慢慢熟悉了器材和健身方法,后来我就自己练,特别想快点练出效果,就加大了运动量。可是,近两星期来,我总是感觉浑身无力,看到健身器材怎么也提不起兴趣了。
教练评语:Diana的不适感是一种过度疲劳现象,往往在热情过高的初练者中多见。她们期望值过高,想很快看到健身的效果,于是热衷于搞短期的突击锻炼,可是却控制不了运动量,结果欲速不达,引起过度疲劳。如果到健身房训练提不起劲,见到器械很反感,摸什么都觉得重,这种现象若在两星期内发生三次以上则可能是训练过度了。在健身锻炼中,如果主观感觉不良,这就说明身体已经过度疲劳。应该及时调整锻炼的内容、方法和运动量,降低练习的要求,必要时最好暂停健身锻炼,积极治疗,注意休息,待身体恢复后,再继续锻炼。如果不及时暂停和调整,勉强坚持,疲劳会加重,就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暂时缺氧
被访者:Louis
健身时间:3个月
篇8
【关键词】知识分类 懂而不会 原因 对策
在高中数学学习上,不少学生会有这样的埋怨:“老师讲的我都懂,但自己做就不会!”这种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懂而不会”。何善亮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角度对“懂而不会”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学生学习程序性知识具有不同的境界,“懂”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基本境界,而“会”是一个更高的境界,他从认知维度教学目标、学生能力生成机制和练习有效性这三方面寻求应对此现象的具体方略[1]。沈燕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她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方式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为什么这么做”,要避免教师代替学生思考,而且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2]。王光明等从人对事物的理解的两种类型(工具性理解和关系性理解)的角度分析导致学生“懂而不会”的原因,他们认为,教师的教学追求“懂操作”、过分强调记忆与训练,导致部分学生尽管学习负担不轻,但只是拥有了照葫芦画“葫芦”(不是“瓢”)的能力,并不能“灵活”解题;他们提出了解决“懂而不会”的策略,即重视“说数学”、“教学变式”和数学元认识[3]。下面,笔者拟从知识分类的角度剖析“懂而不会”现象。
一、“懂而不会”的原因分析
产生“懂而不会”现象是缘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知识,既与其它知识有共性的地方,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也是数学学科“懂而不会”现象较其它学科更为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
1.广义的知识分类。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 R. Anderson)等人将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具有的、能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并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如“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就是一个陈述性知识。一般地,数学的概念、命题都是陈述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人们怎样做事的知识,它是由完成一件事所规定的程序、步骤和策略等组成。例如“判定某个函数的奇偶性”“证明某个函数的单调性”都是程序性知识。因此,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
按此分类,程序性知识的本质是一种技能,由此,又可以将程序性知识分成两类:一类是通过练习,其运用能达到相对自动化,很少或不需要受意识控制的知识;另一类是受意识控制,难以达到自动化程度的知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R. M. Gagné,)把前者称为“智慧技能”,后者称为“认知策略”。比如,高中数学中的“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函数单调性的证明”等知识就是“智慧技能”,只要通过一定的训练,就能达到较为熟练的程度。而“如何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是需要利用“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方法才能解决的数学试题中“压轴题”,就属于认知策略的范畴。
2.数学知识的分类。
广义的知识分类尽管对数学知识的分类是合适的,但由于数学知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仍然需要对数学知识作进一步的规定。南京师范大学喻平教授认为:“数学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等三类。”[4]
过程性知识是伴随着数学活动的体验性知识。体验又分4个阶段:(1)对知识产生的体验。体会知识产生的缘由,明晰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和因果关系。(2)对知识发展的体验。体悟知识发展的动因,包括数学学科内部因素和促进知识发展的外部因素,习得探究数学问题的方法(逻辑的和非逻辑的)和策略。(3)对知识结果的体验。领会蕴涵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到数学结构的美。(4)对知识应用的体验。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积累解决问题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知识,形成自我监控的意识和习惯。
因此,过程性知识是一种内隐的、动态的知识。首先,过程性知识没有明确地呈现在教材中,而是隐含于学习材料之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潜在性地融会贯通,因而其表现为内隐性。其次,过程性知识始终伴随着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学习者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去体验,体现出过程性知识的动态性[5]。
3.“懂而不会”的原因分析。
从上述对知识的分类,再结合目前的教学现状,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对陈述性知识以及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方面,我们不仅重视了,而且是太过重视了,部分教师毫不吝啬学生的时间,进行大量的、重复的操作训练,因而学生对这两个方面掌握得非常牢固,甚至是死板。
导致“懂而不会”的主要原因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学生“认知策略”发展水平的欠缺,导致学生对程序性知识掌握不牢;二是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过程性知识重视不够,未能让学生去体验数学。
二、解决“懂而不会”问题的策略
1.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支配个体自身学习、记忆和思维行为的技能,这些技能是学习者用以调整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内部技能。因此,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为认知策略是一些程序,这些程序会影响学习、记忆和思维的任何一个阶段。一方面,在一个情境中获得的概念学习策略可以迁移至另一情境并有助于在另一情境中全新概念的学习;另一方面,应用于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各种认知策略是可以习得的,并且习得以后,它们会迁移到相同类型的新问题情境中。比如,学生自我经历了对“指数函数的性质”的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研究函数性质的一般策略,并且可以迁移到研究其它函数(如对数函数、幂函数等)的性质。
“大多数认知策略易通过言语指导加以确立或激活”[6],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设计恰当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如:为什么是这样呢?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样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怎样的问题呢?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几个小的问题?等等。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索活动的向导。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动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形成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从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策略。
2.让学生经历数学发现的过程。
首先,从教育的目的来看,就是使学生更好地“思考”。教学就是使学生参与到那些促进学习的事件和活动中去[7]。其次,从数学知识的特点来看,数学的过程性知识是伴随着学生的数学活动而产生的体验性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的基础上,自我建构数学,使他们经历知识、方法形成的过程。
然而,当今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斩头去尾烧中段”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有不少教师在进行数学概念(性质)教学时,对新的概念(性质)产生的必要性及其产生的价值避而不谈,只是简单地抛出现成的结论(甚至连概念的建构过程、性质的推导过程也加以抛弃),然后通过大量简单机械的练习来“巩固”知识。这种教学,学生哪有体验?又怎么能够理解概念(性质)背后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这又怎能叫做“懂”呢?这样的教学,学生除了会解几道直接运用概念(性质)的简单题外,怎么可能灵活地运用概念(性质)来解决问题呢?
因此,解决“懂而不会”问题的关键,就是教师要在高一、高二阶段认真地上好新课,让学生理解数学的核心概念(因为这些核心概念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的思想方法),让学生真正地“懂”得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领会数学所特有的思想方法。
3.让学生形成元认知知识。
在发展学生的认知策略方面,还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元认知。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是调整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也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发展学生的元认知,可以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实现自我监控。
(1)数学解题中的自我监控。为了让学生学会在数学解题中的自我监控,可以将波利亚(G. Polya)的“怎样解题”的表印发给学生,明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制订计划、实行计划、回顾反思。也可以给出更为细致的解题自我指导语:我面临怎样的问题?我选择怎样的解题途径?我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我已经进入了哪一阶段,这一步在解题中占有怎样的地位?我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解题的前景如何?我是否真正弄清了题意,我对面临的困难和成功的可能性是否有清醒的认识?我是否真正盯住了目标,我所采取的解题途径是否足以使问题得以彻底解决或对此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我所选择的解题途径是否可行,目前所面临的困难能否顺利解决?我所选择的解题途径是否是最好的,是否有更好的解题途径?我所完成的工作中是否存在隐蔽的错误?
(2)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数学学习中的自我监控,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整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高中学生已经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应当提醒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并适时加以调整:一是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并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注意数学学习方法的调整,如处理好温故知新、悟与练之间的关系;三是重视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充分领悟“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分类讨论”“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会学生思考,让学生理解数学,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策略,建立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是消除“懂而不会”现象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何善亮.从意义建构到能力生成——“懂而不会”现象的原因探析、实践应对与理论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5-9.
[2]沈燕.例析学生听得懂课却不会做题的现象[J].教育研究,2011(5):90-91.
[3]王光明,杨蕊.数学学习中的“懂而不会”现象[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2(10):7-9.
[4][8]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65-66,109-110.
[5]黄燕玲,喻平.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J].数学教育学报,2002(3):40-43.
[6]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0-172.
篇9
(1)答辩时间
在职研究生不同的招生形势,答辩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不同的学校具体的时间也是有所差异的。目前在职研究生主要的招生形势有同等学力申硕和专业硕士。
大部分的学校规定在参加完所有的考试之后,需要在一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学员需要在一年内认真撰写论文并且需要和老师进行沟通,将论文的材料和草稿全部交给老师。如果错过一年的时间,考生所有的成绩都将作废,所以学员需要提出论文申请,并且与学校和指导老师进行联系,尽快着手此事。学员一定要对时间重视,以免错过时间影响毕业。
对于专业硕士的论文撰写时间为一年,答辩时间为半年。大约于每年的上半年五月底或下半年11月底完成。从确定论文题目到答辩的时间间隔原则上不得少于1年。
(2)答辩流程
注意在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其实和全日制统招研究生过程是相差无几的。具体流程相关内容如下:
1、考生参加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之前,需要将论文给老师审定并签署意见,考生将填写意见的毕业论文一式三份连同提纲、草稿等交给指导老师,并拟出需要提问的问题及答案。
2、在职研究生论文答辩现场,答辩时考生需要用五到十分钟进行自我介绍,然后阐述一下自己论文的标题和选择论文题目的原因,并详细介绍论文的要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回答老师的相关提问,考生论文答辩时老师会问到3到5个问题,考生在老师提问后可以有几分钟的准备时间,准备好以后可以进行回答。即在老师提问后,考生需要用二三十分钟的时间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4、当考生回答完老师的所有问题时就可以退场,答辩委员会会根据考生的论文质量、答辩情况进行评级,并确定考生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最后老师宣布论文答辩成绩,并对其考生的答辩进行简单的总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6、答辩后,通过答辩的人可以拿到在职研究生学位证书,没有通过答辩的人论文答辩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即申硕失败;如果论文答辩未通过,但是答辩委员会建议修改论文,考生可以在一年内重新申请,通过者拿证,未通过本次申请无效。
答辩开始时先向专家们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开场白的设计要吸引专家们的注意力,切合主题。注意一定要避免负面开头的开场白,比如自我辩解,会给专家留下不好的印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会引起专家的反感。
报告论文
篇10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迁移理论 教学措施
迁移在心理学上类似移情,人类在感觉上的先天特质隐含着对于逻辑思维的深刻影响力。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知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一语道出了知识迁移的重要性。在我国教育界,迁移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实际上,迁移的内涵和外延更广泛,一言以蔽之,就是一种学习过程和结果对另一种学习过程和结果施加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甚至是不起任何作用的,李晓东的《教育心理学》中详细介绍了关于迁移的分类①。
数学极强的逻辑要求使得迁移成了学习过程中最普遍的行为。数学迁移法则可以概述为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之间的互为迁移②。有效迁移量越多,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效果就越明显,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在实际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该如何实现迁移呢?
一、教师在迁移中的角色定位
1.用兴趣诱发迁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所有人都认可的。高中数学教学就内容本身而言,它的特点是深、涩、难,实用性并不高。如何用这些枯燥的符号语言和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数学教学的瓶颈。兴趣是先导,能诱发迁移的主动性。一线高中数学教师凭多年的教学经验会让我们时常有这样的感觉,很大一部分数学成绩位于中下等的学生由于学得太死板,不会变通,题目换一个面貌,多几个或者少几个条件就不知如何应对。我们习惯上把原因归结为脑子不够活、练习量太少。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往往是缺乏兴趣,没有迁移的主动性。所以,激发兴趣、诱导迁移应当是第一步。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是最惯常的做法,让学生觉得数学离我们很近,距离的拉近自然会引起学习热情。
2.牢抓基础,注重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
在知识结构中,陈述性知识指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通俗来说就是我们常说的“是什么”。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如何做”。相较而言,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容易掌握的;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不易掌握的。数学教学中难的不是对于定义、规律、原理、公式的记忆和理解,而是如何把这些陈述性知识内化,向程序性知识迁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陈述性知识的迁移无处不在。例如,三角中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与正余弦加法定理之间,指数运算法则和方程运算法则之间等,都属于基础知识间的迁移。这些迁移不难联想,但是,数学好比大自然的符号语言,掌握基础知识仅仅了解了单个字词的发音,要能交流,还需要掌握“句法”。而这些句法就是程序性知识,注重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迁移才是完整的迁移教学。把教学的天平侧重于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和智力,而且它的回报周期更长,教师往往在教学中不愿冒险。
3.建立完善的数学迁移认知结构。
无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数学教育研究成果中,对于数学认知结构的关注是非常欠缺的。老师的惯性思维是我们怎么教,学生就该怎样学,忽视认知结构本身的意义。每个人,每个年龄阶段,每种场景之下,认知结构是完全不同的,认知潜力的发挥也是不同的。迁移是认知结构中的一环,学生的认知结构处于成长接受期,所以,帮助学生尽量完善数学迁移认识结构应当是教学的一环。基本完整的认识结构(见下图):
上图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但是,一般来说,高中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可能完全包含以上环节的。模式仿照,旧知识的迁移和归纳会直接影响最后的自我认识模式的建立。而这其中,旧知识的迁移和归纳两个环节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难度较大的,所以,教学核心可以有的放矢地向这两处侧重。此外,我们从上图不难发现迁移是认知完善的关键,有效迁移越多,认知结构越完整,最后知识的内化越牢固,反之亦然。
4.不要忽视情感迁移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种逻辑思维,没有人会思考数学中情感迁移的重要性。但是,谁也无法把感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割裂开来,对于每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其实两种思维都在起作用。在数学迁移教学过程中,情境的创设、模型的建立、态度的诱导都是感性思维迁移的途径。我们在解题时有时会说到直觉,其实直觉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当代心理学认为,直觉模式思维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所以,不要忽视情感迁移对于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二、学生的角色定位
我国教育过多地强调教师的作用,中国的老师可以说是全球教师的“劳模”。一个浅显的类比,中国有句俗话“懒妈妈教出勤孩子”,同样,“懒老师教出勤学生”。学生应有自己的学习角色,他们才是学习永远的主角。数学课堂不应当由老师一包到底,怎么去迁移,怎么才有效,教师只起启发和引领作用,要让学生体会、“挣扎”。给课堂一点思维联想的空间是相当有必要的,比如,讲复数,复数的出现有何意义?它的特性是什么?这些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联想,我们要允许“瞎想胡猜”,要舍得把课堂还给学生。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