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稿范文

时间:2023-03-25 21:3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课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二、重视研读文本。

(1)师生与文本对话质量高,抓住并精讲本文的精髓“想北平”中“想”,课堂所有环节均围绕“想”字设计,这也正是特级教师顾老师、薛老师,市教研员刘老师在市级研究课评课时所特别强调的。

(2)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要求学生据问题到文中寻找对应句子,帮助他们增强文本意识。

三、重视语言训练。侧重训练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并要求根据文意做仿写训练题,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篇2

一、要注意组织教学。

有句俗话“磨刀不误砍柴功”,只有孩子们都认真听了、仔细动手做了,他们才知道了、明白了。好多的新老师课堂,特别的低年级课堂,老师在讲老师的,学生在做自己的,最后教学效果不好。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老师的课堂不吸引学生,首先是教师的教学策略不够好,其次是没有学生喜爱的表扬、奖励。二是老师的组织教学的方法不对,如老师说“都坐好了”、“都坐好了”…… 如果老师换一种说法“这位女同学坐得真好”、“这一小组个个都很精神”、“看谁坐得最好”…… 你会有新的发现。

二、要善于读课标,读教师用书。

每一次课,首先是读教师用书,如果教师用书没读,是不敢上课的。因为你不会知道这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点是什么。可我们新老师有些时候上课就没有读教师用书,导致教学上走了弯路,课堂效率不高。

三、要善于利用网上的资源,制作适合课堂上使用的微视频,促进教学。

物理课的每一节课网上都有很多通俗易懂的教学小短片只要教师下载,然后把其制作成胆小而精炼的微视频,课堂上放给学生看,那些学生不懂的地方,会借助视频认清;不理解的地方,通过反复观看会理解;有的时候真的比老师肝长气短的讲述要好的多。可我听了几个教师的课,老师都没用。

四、要善于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很重要,只有读懂了学生,才知道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这个问题对于学生难吗?我不能代替学生等等。即只有读懂了学生,你的教法才会更灵活,才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上如果老师能够经常的提问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写?或者问问同学:你为什么这么写,我想就不会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而是处于主动地位。

篇3

(一)优在其中,不能不说。

1、引题导入相当成功。制造了一种氛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首诗送给你们,如果觉得精彩的话,请用掌声来表示。朗诵结束之后,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带生入情,学前悟情。多么令人神往的课堂,我想在座的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们也被你深深地吸引了。

2、开头与结尾相互呼应。很多时候,我们听青年教师上课,有了精彩的开头,结尾只是泛泛而过。汪老师在课结束之前,又运用了课前自己朗诵的诗歌,让学生再次领悟掌声的内涵。螺旋上升,回旋有力,此时的学生们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抒发自身情感。如喷涌的泉水,一触即发。

3、整堂课对文本的体验,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角色体验,互动。换位思考是新课标所提出的。学生的学习要在情节中体验,在换位思考中他们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情感。

4、注重细节。尤其是教学一摇一晃的时候,更是恰到好处,颇有成效。

(二)失败是成功的基石,有了他们才有了进步。

1、可能是新教师的一个惯病,怕学生说错,教师总是在不停引领着,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丢失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逐步改进。

2、教案设计的时候,我认为线索过于复杂。如果选择其中的一条作为主线展开教学,脉络会更加清晰,教学效果会更加出色。

篇4

三顾茅庐评课稿 听了张老师课,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设计巧妙合理。从全班开始诵读名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教学板块清晰,接着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引领学生研讨“三顾茅庐”的意思,让学生通过品读刘备与张飞等人的对话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最后进行适度的拓展,整个流程如行云流水一般,张弛有度。

二、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张老师紧扣刘备尊重人才这一中心组织教学,通过人物言行,展现人物特点。通过刘备和张飞语言的对比,师生几次品读,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通过学生自读课文,加深学生对刘备尊重人才的感受。

三、尊重主体,课堂教学扎实有效。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张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自主的,与老师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课堂上时时展示着张老师的信任与鼓励,如读张飞说的话时,老师说:“读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老师相信你会读好的。”有这样的信任鼓励孩子能不读好吗?

建议:张老师的课堂上感觉学生读得太少,语文课以读为主,如果以读代讲,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而且读的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在读中理解、感悟积累,运用课文语言,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否会更好。以上是本人愚见,与张老师共同学习。

篇5

春雨飘飘洒洒,来到人间,飘进了我们的课堂,飘落在孩子们的心田。今天,张老师的一堂充满诗情画意的课,让我们和孩子们感受到了春雨的气息。在此,我谈谈聆听这堂课后的几点感想:

《春雨》是一首令人赏心悦目的诗歌。张老师抓住文质兼美的特点,用诗一般的语言组织教学,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一、 教学目标明确。

知识目标:通过读文,了解春雨的特点与作用。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既有知识目标又有能力目标,还有情感目标。

二、 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过程完整

根据这篇课文浅显易懂的特点,张老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先用上多媒体营造美境,激趣引入课题,然后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接着质疑突破难点,最后拓展训练。

三、 体现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读、自问、自悟,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是这堂课教学的鲜明的特点。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堂课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读的形式多样:有个人存疑自读,有小组互相检查读音,有带着感情自由练读。学生有了充分的自由,变得爱读,想读,就改变了全盘授予的传统教法,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自问,在质疑中学会探究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张老师在学生反复熟读课文之后,叫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其中有同学就提出“飘飘洒洒,细如牛毛”、“滋润”等词不理解的问题,然后让其他学生解答问题,这样培养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有能力,培养学习的主人翁意识。

3、自悟,在感悟中培养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独特的感悟”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问题。如教师提出:为什么说“点红桃花”而不说“染红桃花”;为什么说“染绿柳芽”而不说“点绿柳芽”。教师采取了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让学生自主探究,悟出答案。

四、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入课题时,张老师用多媒体播放春雨声,师生又共同模拟春雨的声音,激发了兴趣,让学生的心很快进入了氛围 ,学生很快就感悟出春雨的特点(轻柔)。随后,又用多媒体播放春雨画面,营造了美境,激发出学生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在感观上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诗的氛围,逐渐融入诗的意境之中。

再如,理解“点红”、“染绿”、“滋润”这三个难点词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春景画面,学生就很形象地理解出花骨朵很小,所以是“点红”。春雨洒在柳条上,就好像把绿色的颜料泼上去一样,颜料就慢慢地流下来,柳芽慢慢地被染绿了。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突破了难点,优化了课堂教学。

五、 设计开放性练习,培养创新意识

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学生作业练习不能一刀切,齐步走,根据学生的特长,张老师设计了特色练习。如,学习《春雨》一课的课文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雨的喜爱。有的同学就拿出画笔画画,有的同学写话,居然还有创造地写上了一句诗。

六、 注重了总结、交流、分享

学完了课文后,张老师让学生来说一说这堂课学到了什么,进行了总结、交流,既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让还未了解的同学得到再次启发。

其次,教师让学生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读出了自己的话语,同学们听到话语后,看到画面后,获得了新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深刻的,情感是真挚的,回味是无穷的。同学在情感的交流之中,分享了春雨带来的快乐。

篇6

一、注重训练学生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及发声方法,打好合唱基础

要想使合唱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发声等歌唱技能技巧。胡老师在上课之初,就运用柯尔文手势,指导学生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演唱音阶。通过多次范唱,采用“打哈欠”这样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歌唱理念,为合唱教学打下基础。

二、过于注重音乐要素的变化,忽视了歌曲的情感体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强调歌曲力度的变化,处理得太过强硬,失去了音乐自身的旋律美。例如在“四个响叮当”处,胡老师做了渐强的处理,到最后一个“响叮当”的时候,过强且硬,让人听出了些许演唱革命歌曲的感觉。在我的理解,这里每个音上都标注了顿音记号,应该唱的轻松跳跃,充分体现出骑驴踏雪赏梅的美好意境。

三、钢琴运用太少

篇7

一、由浅入深,层层剖析文本。

老师谈话引入,由天空景色,启发学生交流;继而引入奇特美景,新课的学习,自然流畅,一举多得;再由检查预习,借助多媒体课件辨识字词,落实基础;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文结构(划分部分)问题;再引导学生读文感悟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启发想象,组织交流。我觉得,老师设计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剖析文本有科学性,符合一般的认知规律,值得学习推崇。

二、由内到外,处处落实训练。

上课伊始,交流生活见闻,训练学生表达;借助课件,辨识字词,检查预习,训练学生基础掌握;划分部分环节,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与众不同,训练学生勇于表达观点的勇气;分角色读课文,表演读第一段,训练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布置的颜色,火烧云除了课文写的之外还有哪些形状等等问题的设置,由内到外,充分训练了观察、想象、运用表达能力。许多地方不出彩,但是很实用,学生的各项能力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到训练,学生不但从课文中有收获,还联系生活去分享和交流,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老师精心准备的课件,各种颜色的图片;认真细致地板书;贴近学生的微笑,给学生和蔼可亲的感觉都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许多地方值得我和其他同事借鉴,由于时间关系,恕不一一详细分析。

当然,由于个性的缘故,课堂上,教师整体的激情不够,教学语言缺乏变化,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激发,自读课放手让学生去重重读悟的度还握得过于紧等等,都有待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改进。

写在后面:

听小雪老师《火烧云》一课一周之前,我还听了她《鸟的天堂》一课。前后两次对比,我已经明显感觉到小雪的进步和努力。一个原先教低年级后又暂别讲台的年青老师,在短短时间,进步神速,让我感叹。但我又把思绪联系到近一年来,小雪老师无数次随语文老师深入到小学语文课堂,认真听课学习,孜孜不倦的情景。进步又是必然!

篇8

田老师这堂课的例题是经过精心选择的,首先从最基本的图形即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三线八角着手,从易到难,层层递进,从图形的变化中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同时也展现了数学几何图形中的变幻莫测,激发了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和积极性。

初一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几何,对说理及证明还比较陌生,田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及符号来表达和说理,耐心细致,循循善诱,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这堂课里,田老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从直线的角度变化和直线的位置变化过程中,利用几何画板的计算、度量功能,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起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几何画板的动态图形对初一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篇9

立定跳远评课稿范文 看了李老师上的一堂《立定跳远》的课,觉得李老师从始至终以巧用榔头为线索,围绕设疑、探疑、解疑为突破口,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老师的上课很有激情,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思想活跃、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好胜心强、模仿能力、表现欲和上进心突出的特点,设计有趣的小游戏,充分体现学生自主、互动精神,把学生爱玩的天性充分展示出来。

通过一物多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自始至终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各种锻炼并能积极主动学习,乐于展示自己的能力,能在练习中获得愉快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尽情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创新能力及集体力量,寓教于情景,练中育身心。

李老师在学生练习的活动中一直进行积极、主动地语言激励,并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去。教态亲切、随和,与学生融在一起,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平等性、民主性,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篇10

这一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做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参与表现形式来体验音乐情感,比如说“给星星找房子,” 、“以不同的方法来唱” 、“模仿动作”等等这些活动都符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在快乐中感知音乐。

导入时,教师用星星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符,让学生小脑筋来参与音乐活动,抓住了小学生活泼爱动的特点,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并自然的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效果较明显,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各个音符。老师通过学情分析,了解到小朋友们在大班曾学过这一首的一部分,因此在教首歌时,老师先用学生熟知的歌曲来引入,并引导学生运用“害羞,调皮”的方法来演唱,然后再使用简笔画等形式来教授第二段,让学生通过较熟知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非常生动,此时此刻她就是孩子们的好朋友,非常亲切,那些孩子们也自然而然被她所吸引,愿意去听,歌唱的效果也不错。学生处于活泼爱动的年龄,一般情况下很难要求他们非常投入地来欣赏一段音乐,而老师这点做的很好,在教学中她能够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被音乐吸引,帮助他们处理好听觉和联想的关系,让学生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从而丰富了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想象力,并合理的利用了教学资源来吸引小朋友们,使他们的兴趣高涨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就谈不上一节成功的音乐课。在这堂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弹,还是教师的唱;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正是因为有了过硬的基本功,学生才能很快进入状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这堂音乐课。

虽然这节课在教学上有很多闪光点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学环节上的教学方法值得去探讨。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