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8:1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融合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融合教育论文

篇1

“产教融合,校园合作”的培养模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提前培养学生适应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能力,为日后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和幼儿园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特色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职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调动大量的企业资源。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零距离的观察幼儿,完成对儿童的感性-理性的认知(观察学习法,提升理解水平,强化应用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场景教学法,树立实践意识);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在指导教师(师傅)指导下,在教学实践中为完成一个个具体工作任务运用已学的知识,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技能技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首次参与、体验、挑战职业,会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该培养模式能促进学生对幼教职业的理性认识,使她们懂得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要求与职业规范,提升其科学育儿的教育观,使其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规范与流程,增强她们热爱幼儿教育的事业心和责任感。2)能够促进学校专业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加强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合作,广泛听取幼儿园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行业标准对接”。3)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合作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既能丰富教师的专业基础理论,又能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还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从幼儿园及其他早教机构等聘请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管理与教学水平、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这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也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4)能够促进实习基地建设。“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有利于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幼儿园参与共建校内、校外实践和实习基地,采用合资建设、共同使用等方式,从而满足人才培养对实践和实习基地的需求,为学生进行实习、提高实践技能提供可靠保证。5)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产教融合,校园合作”培养模式使学生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管理等有亲身的体验和明确的认知,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成长;同时“零距离”与幼儿园师生接触,拉近了与用人单位的感情,从而有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稳定率和工资待遇的大大提高。

2产教融合,把握教育教学主动

2.1教学改革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实现学生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机融合。以此,探索解决职教的跨界教育中学校、企业两个界面的平衡,试图建立一个融合的对人才培养有效而可控的体系架构。1)校企共建“双课堂模式”。专业教学与学生实践融入一体,开辟职业教育学校理论课堂与幼儿园实践课堂互动的双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做中教、做中学,做中促发展”的新课程理念。尝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三年的培养过程融入幼儿园保教工作全过程,深化以产教融合、校园合作为主线的教学改革。2)建立“一对一”跟踪指导。试点项目班级的新生入学就5~10人/组,安排进入幼儿园一个班级,其幼儿园的班主任就是她们的具体指导教师(尝试建立现代师徒制)。试点班的班主任负责教学指导。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建立“一对一”结伴成长的关系。学生三年不间断地到幼儿园实践好“一对一”,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真正从头到尾观察一个小朋友幼儿园阶段的各种成长。一年级时每周去1-2次,并参与相应幼儿园班级活动;二年级时“三学六法”课理论联系实践,先在学校学习教育学、教学法等理论基础,再结合教学见习、实习,在幼儿园实践学习;三年级时顶岗实习。整整三年都让她们真正参与到幼儿园的幼教工作中,从观察者到保育员到配班老师再到主班老师,每个岗位都有机会分别见习和实习。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才是真正的校、园一体,是真实的职业环境的体现。

2.2师资融合

1)引师傅入校,带老师入园。实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交叉任职,使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既能担任本专业的教学任务,又在幼儿园任职,完成幼儿园的相关工作,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儿园资深教师交叉任职,有利于教师的共同成长,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聘请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来校担任相关实践课程教师,专业课教师也100%到实验幼儿园任职,以获得最新的学前教育信息及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并进一步实现校园师资融合。2)教育沙龙,竞技舞台。定期开展各种教育教研活动。可通过聘请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开展讲座,也可为学前教育教师们开办主题沙龙活动,还可举办各种各样的比赛,为老师们的相互交流、教学教研提供平台。

2.3德育管理

1)项目实验班推行双班主任制(校内、幼儿园),为学生的在校学习和幼儿园实践提供充分的保障和教育教学指导。2)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册”。“校园融合一体”模式下的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活动会十分丰富,每次参加都要求学生要有活动过程资料,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照片、活动总结等。学生会见证自己的成长,从取得的成绩中体会到成就感。3)实现学生自我完善。在新模式下,学生的管理难度增加,学校的安全责任重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学生在此种模式下学习,也扮演了学生与老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也能从中成长得更快。因此,在教育中要充分信任学生,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4)推行学校、企业、家长三方管理模式。为提高在“产教融合新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定期召开学校、企业、家长三方座谈会。通报学生学习情况,随时调整学生学习方案和计划,处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较好发展。

3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模式

3.1建全机构,专家引领

聘请学前教育领域专家、学前教育机构园长、学前教育机构一线骨干教师参与校园合作,并组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指导委员会。通过研讨、定期检查和总结,对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进度及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程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3.2完善制度,保障实施

深化内部管理体制,以专业建设为改革突破点和工作重点,制定或完善促进“校园融合一体”与园校互动相适应的相关制度,包括完善、修订教改试点所涉及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等相关制度,以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教学文件的调整,形成一套有章可循的制度,为园校互动提供体制上的保障。

3.3初探品牌,产教融合

第一阶段,在我校园合作单位中,遴选一家幼儿园进行试点,深入开展校园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我校和幼儿园共同打造学前教育品牌,形成独立的办学理念和思想,创建独树一帜的幼儿园品牌。同时,该园也作为我校校外实训场地,为学生的教育教学见习服务、为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讨提供试点,为理论与实践搭建平台,成为学前教育研究的先行者,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同时,为第二阶段奠定坚实基础。校园双方共同拥有幼儿园的经营权、股权,真正意义实现产教融合,校园深度合作,开启教育改革试点新模式。第二阶段,结合我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将与优秀幼教机构或幼儿园深度合作,创办教学幼儿园1所,以此为基础打造自有品牌幼儿园,在3~4年内预期发展3~4所分园,以满足本专业教学活动所需,最终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

3.4扩大规模,形成产教结合链

当前,学前教育集团已成为一种驱势。该项目拟计划形成拥有自己独立品牌的学前教育集团,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学前教育机构品牌策划、早期教育机构、幼儿园、儿童艺术培训、家庭育婴服务等为一体的产教结合链,真正成为“产教融合、校园合作”改革的先行兵。

3.5效能评价

篇2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66-02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课程之一,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它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可近年来,中职语文教育形势却不容乐观。一方面,中职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他们对学习文化课的热情普遍不高,对文化课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缺乏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另一方面,中职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在沿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实际,使得中职语文课堂如同死水,缺乏活力。但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课是其它学科的基础,而且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学生即将走入社会,更需要加强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因此,改革中职语文教学,已是当务之急。随着职业教育“各基础学科应与专业结合,充分体现职教特色”观点的提出,我们可以尝试将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既让学生学有所得,又适应新形势下《大纲》对中职语文教学的要求。 

一、根据不同专业取舍教材,突出职业性 

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一般语文能力和从业实用语文能力的双重任务。中职教师可以不必拘于课本原有的课程内容设置,而应该大胆取舍教材,更注重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突出专业性,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职业特点去制订授课计划。如:在给旅游类专业的学生制订授课计划时,可以把授课重心放在实用口语操练上。将每个单元后的口语交际训练“听话与说话”、“自我介绍”、“电话交谈”、“复述”整合为一个单元,着重进行授课,并酌情增加口语训练授课时数,让学生们得到充分的观摩、练习机会,规范他们的普通话发音,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其日后从事导游工作。而在给文秘专业的学生制订授课计划时,则可以把授课重心放在适合该专业特点的写作训练上。着重讲解语文课本中应用文的写作,从格式到遣词用句到行文习惯,均进行反复的练习与强调,意在使学生领悟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以便在日后从事相关职业的时候能起到帮辅的作用。 

二、发掘文本蕴含的职业素养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语文课文蕴含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中职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有意识地将课文中蕴含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同时,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使其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以正确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在给学生讲授《<论语>五则》时,可以通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在职场上获得老板的信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给学生讲授汉代刘向的《孙叔敖纳言》时,可以着重引导学生领悟“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这几句话的现实意义,通过解析课文令学生明白以后在职场中不管身份多高都不能傲慢,不管领导多信任重用都不能越级擅权,不管工资是多少都不能贪心索取份外之财的道理,引导他们建立不卑不亢、恪尽职守、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观,使他们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正、更远。在讲授欧·亨利的《二十年以后》这篇文章时,应重点着眼于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在忠于职守和背叛友情的艰难抉择中,最后违背了自己的情感,选择了正义,坚持完成自己的职责这种难能可贵的职业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职业道德意识。 

三、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等能力……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由此可见,“听说读写”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口语训练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职业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一)强化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中职生毕业后将面临择业、就业的实际,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中职生就业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据了解,不少学生在毕业面试或实际工作中,往往有因不善言辞而与机遇失之交臂的事情发生,因而必须加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良好的口语表达环境,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口语表达的实践机会。具体可用讨论、辩论、演讲、交谈、介绍、讲解等综合方式去进行。笔者曾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利用课前时间让学生进行“1—3分钟演讲”,学生可以上台读名篇佳作,讲成语故事,评新闻时事等,先是准备演讲稿,看稿进行演讲,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已能通顺流利地把想要表达的意思讲出来,可以即兴演讲了,效果显著。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我们可以多开展一些讨论会及辩论会让学生进行口语的训练。如学习《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后,笔者设计了 “职业人应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让学生讨论,再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展开了“先就业还是先择业”的辩论。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 

应用文是人们处理事务、沟通关系、联系工作、商洽业务等不可缺少的文字工具,会写应用文是中职生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在中职学校里,由于专业不同,应用文教学的内容、重点也不完全相同,但应用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就是通过讲授应用文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文种的写作知识,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写作训练,不断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使学生写作时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标点正确、书写整洁、格式规范,为他们毕业后做好本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重口语训练和应用文写作训练,可以彻底化解学生“语文课与专业课学习无关”的错误思想 ,而且还能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学好语文能助专业学习一臂之力,从而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同时提高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文化课,但是如果不能建立起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就会使语文课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而丧失其在职业学校中存在的价值。所以,应将语文课与职业教育融合起来,上出有专业特色的、有职业特色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文本语境 教学语境 《亡人逸事》

许多论者对语境教学、文本语境皆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但对教学语境却鲜有提及,尤其对教学语境与文本语境如何融合,几乎无人作论。许多年来,笔者听过许多优秀的教师上过《亡人逸事》,每一次听课,总有一种如梗在喉的感觉,因为这些优秀的教师教《亡人逸事》时都把重点定位在“逸事”上,几乎没有人将教学的重点瞄准“亡人”,更不要说,那些为了追求新课改而让学生进行表演性的“妄读”了。这些教者完全没有意识到“教学语境”当与“文本语境”相契合的道理。

一、厘清教学语境的概念

文本语境是指由作者、时代、文化、语体、写作意图、上下文等要素构成的文章情境。[1]这个概念没有多少争议,笔者不作赘述。

什么是教学语境?广义的教学语境,是由时代、学校地理、文化、教师学养等要素构成的作用于课堂教学的语言交流场。狭义的教学语境,是由教室布置、教学资源、教师实施教学时所运用的言语体态服装及其教学流程各元素构成的课堂交流情境。[2]本文着笔点在于狭义教学语境。狭义的教学语境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教学语境具有整体性特征

教学语境的整体性是指构成教学语境的各要素是以一个整体来发生作用的,不是各要素此起彼伏各自发生作用的。教学语境各因素也是十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而非十分杂乱的拼凑在一起,教学语境的效果是以整体的状态表现出来的。有些老师,不明白教学语境的整体性原则,在教学策略的选择时顾此失彼,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如浙江桐乡中学周老师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体悟《亡人逸事》感情的深厚和悲切。课堂开始,通过介绍作者和写作情境、诵读课文等手段,创设了悲凄的教学情境。第二个环节,感悟妻子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妻子的眷恋与愧疚。可惜,周老师以为课程不活跃、不热闹,突然来了个似乎也是符合新课标“创设情境”的环节:“哪些句子能表现妻子的娇羞?”“娇羞是什么样具体的情态?哪个同学能表演一下?”这个提问,一下子把本来悲切的课堂情境硬生生地拉入了嘻嘻哈哈、热热闹闹、乱哄哄的气氛之中。——似乎也是创设小情境,殊不知这个小情境破坏了原先创设的大情境,更与文本的悲凄之境相悖!

(二)教学语境具有连续性特征

教学语境的连续性是指一节课要有一个整体的教学氛围,整个教学流程都要在这个教学氛围中进行,而不是一节课出现悲喜两重天的情况。清江一中王老师以自己丧母来营造悲切的课堂氛围来导入《亡人逸事》,整节课也大多是在悲切的教学语境中,但在拓展阶段,却突然“放映影片《陈奂生进城》片断”——《陈奂生进城》可是喜剧啊,将整节课的伤痛之氛围变为嘻嘻哈哈,真是化神奇为腐朽。

(三)教学语境具有生成性

教学语境的生成性是指教师在创设氛围时要有层次性、渐次性,不必在课堂一开头就将氛围达到最佳情境,更不可突发性地生硬地创设教学语境。因为学生入情入境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高中学生一天有7门以上的课,如果每节课都在一上课时就突然地硬塞进情境,会让学生一天的情绪剧烈地此起彼伏,一天课上下来,会像演员一样不断地变换角色,不断地演绎着有巨大反差的情感,这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更何况,学生个体还有不同的情绪,创设教学情境必须关注学生整体和个体存在的情绪。只有渐次生成(包括由学生生成),才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如温州中学吴凡老师教《亡人逸事》时就很注意悲切教学语境的生成性,先由细节赏析人物性格,再知人论世来感悟人生的沧桑,再品味“选择一些不太使人感伤的片断”“就是这样的文字,我也写不下去了”的情感,渐次将悲切的教学语境营造到。[3]

二、教学语境与文本语境融合的策略

随着建构主义、接受美学等文艺理论被引入语文阅读教学,加之新课标提倡多元教学,同课异构、一体化教学等多元化教学越来越红火,这本是好事。但许多教师为了“创新”教学,为了与众不同,不顾文本语境,断章取义,以今律古,无限上纲,误解、曲解、妄解文本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大有“”遗风。导致教学语境越来越远离文本语境。那么,怎样才能将教学语境与文本语境相融合呢?

(一)教学语境与文本语境相融合的原则

在广义教学语境背景下,将狭义教学语境营造得与文本语境相一致,树立“文本语境就是教学语境”的观念。即使是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或多元化解读,也必然是由文本语境生成而来。如《亡人逸事》文本语境是悲戚,那么,教学语境就要自始至终笼罩在悲戚的氛围中,可以进行个性化阅读,读出“爱、怜、惜、悔、疚”等情感,但这些情感的底色都是“亡人”,而不是“逸事”,纵然是鉴赏情到深处的“爱”,也不能出现笑声和掌声。而有的老师在“个性化阅读”指导教学时,居然肯定学生的“他们都结婚多年了,还说‘我不能这样跟你走’,是不是太矫情了,是假正经”;居然肯定学生的“孙犁穿越民国见妻子”小说……

(二)教学目标设置要与文本语境相契合

教学语境的整体性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教学目标,决定着其他教学语境的元素,一旦教学目标偏离或背离了文本语境,整个教学语境就必然会背离文本语境。《亡人逸事》写作意图只有一个,悼亡,读者对象也限于自己和亲朋(写此文决不是为了发表或选入教材),更重要的是,作者写此文决不是要给妻子读的。因此,此文不是为了表现妻子的娇羞、善良、坚忍、耐劳等品格,而是表达自己的悔和疚,更是表现人生沧桑、命途多舛的悲鸣。“老年孤处,四壁生寒”,“呜呼!死别已五载,偶有梦中之会,无只字悼亡之言,情思两竭,亡者当谅我乎!……又过了七年,悼亡文字也有了,这就是那篇《亡人逸事》”(孙犁《悼亡》)。《亡人逸事》全文字字泪,声声泣。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所以,《亡人逸事》的教学目标当扣住“亡人”进行情感体悟式教育。高明的教师是用其细节来渐次渲染悲戚的情感的。

而许多教师为了“创新”“探究”,不管不顾文本语境,将文本语境支解或摔碎,或游离。将《亡人逸事》的教学重点定位在细节描写上,大肆渲染细节,将文中的所有“逸事”当作细节,用喜剧笔法进行教学,整节课自然是笑声不断。

(三)教学流程要吻合文本语境

教学环节是教学语境最重要的要素,要符合教学语境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每个环节都要在整体教学语境中,才能更好地吻合文本语境。《亡人逸事》的教学环节,无论引入还是最后的拓展,都要在悲切这个教学语境中进行。而不能像许多教师在拓展环节上那样“别出心裁”,完全不顾《亡人逸事》悼亡的文本语境和整节课的悲戚氛围,另起炉灶,在讲述完细节描写之后,让学生写猪八戒抢亲,甚至播放喜剧《陈奂生进城》。

(四)教学言语的色调要吻合文本语境

教师言语的色彩响度是教学语境最重要的要素,是生成教学语境的直接动力。陈钟墚教授认为,教师是练声的,要用中声去组织教学,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教学言语要与文本语相契合。[4]有的教师异地借班上课,为了拉近与学生距离,活跃课堂气氛,在教《亡人逸事》时,不顾文体的悲切哀痛之情,自始至终都以高昂热烈激情的言语来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怎能进入《亡人逸事》的文本语境呢?

(五)课堂评价要吻合文本语境

课堂评价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语境生成的最大的推手。高明的教师总是能于无声处将评价做到极致,将学生很快引入《亡人逸事》悲痛的氛围中。而许多教师为了表扬肯定学生,不顾文本语境而制造噱头。如有的课堂实录:

师:对丈夫的体贴,妻子由衷地感激和珍视。对丈夫的意图,她是理解的,但她为什么还要问作者?

生:她想让作者亲自说出来,增强幸福感,好好回味。

师:非常正确,女同学的情商就是比男同学高。

生:(笑声)。

更有甚者,在鉴赏“用力地盯”时,让学生表演了“盯”之后,教师居然这样评价:这位女生表演得恰到好处,羞而不色,很有经验啊—— 导致课堂哄然大笑。笔者在观摩这节课之后,长叹一声:“罢了——无知者无畏啊!”更加奇葩的是,有个爱鼓掌的老师,在教《亡人逸事》时,对学生的回答总是以掌声来予以评价,学生也被带着鼓掌起来,掌声始终响彻整节课。课后笔者愤慨地说“我今天也像记者统计党代会掌声一样,本节课的掌声共17次,平均2分钟多一次!”

(六)教师的服饰要贴近文本语境

教师的服饰也是生成教学语境的要素。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为了表演角色要不断地换装。但细心的老师,总会在讲授特定课文时穿着得体,就算不去刻意打扮,也会换上较为合适的服饰。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教师仍然处于无意识状态。在教《亡人逸事》时,许多老师完全不考虑文本的“亡人”这个核心的文本语境,打扮得或大红大紫油光粉面,或短裙祼腿红唇飞眉……试问,你如何创设悲凉的教学语境呢?

总之:要想尽办法动用尽可能多的教学元素创设符合文本语境的教学语境。才能增强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提高探究能力和探究成果的质量……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5]

注释:

[1]董雪梅:《语境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

[2]王雪梅:《情境语境与语文教学研究综述》,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5期。

[3]吴凡:《阅读教学的提问和活动设计应体现层次和梯度——以为例》,科技信息, 2010年,第5期。

[4]翟运胜:《文本情境就是课堂语境》,中国教师报,2010年8月25日。

篇4

【关键词】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融合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网络化、虚拟化、国际化和个性化的时代。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数字化生活环境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发展,已经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创新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实现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的双向沟通和交流。有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语文教学的改革才有更宽的路子。

一、语文教学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必须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要用信息技术来解决以往语文教学中难以解决好的问题,来优化语文教学质量,来推进课程改革。

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不妨从“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起步。但仅把计算机、电视、投影仪等个别手段当做教学的补充,或仅在某个知识点上使用一下多媒体课件,并不是根本目的。在信息技术迅速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改变着人们生存、学习、工作条件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学科课程“融合”的高度,对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再认识。

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的充分应用,它的目标,是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信息技术新条件、新手段所带来的全部可能,重新审视语文学科并实现其整体优化。它最终解决的是全方位问题,从语文课程标准到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到考试评价,都要在“融合”过程中实现改造。“融合”不是赶时髦,而是着眼未来的改革;也不是盲目否定以往的成果,而是把过去语文学科中许多该做却做不好的事情真正做好,是让过去一切宝贵成果得到更好的继承发展,并真正实现共享。

总之,语文学科面对的是未来的挑战,是信息时代的空前机遇,是构建新课程体系的探索;语文教学面对的是空前的视野,是空前拓展的丰富资源,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空前便利条件。

二、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越性

首先,课堂信息容量增加、密度增厚,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多媒体参与教学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多媒体信息在知识传递中表现出特有的优势,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以图像或音像呈现教学信息的媒体具有容量大、生动、形象、直观、接收面广、参与性强的特点,传递教学信息时,显示出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和极强的感染力,它能将认识对象在大与小、虚与实、静与动之间相互转化,不受空间、时间、微观、宏观的限制,使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事件、现象、过程全部再现于课堂,从而扩大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容量与密度。

其次,教学方式多样化、复合化,加快了教学的节奏。随着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复合化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已成了大家的共识。从学生接受的角度看,语文教学已进入一个视与听并重的“融合”时代。 在“融合”条件下,让教学手段图文并茂、声形共举以及多媒体刺激(将文字、图片、图表、动画、声音效果、背景音乐融于一体),让学习者视听并重、全方位感受信息的教学方法更符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认知规律、学习规律,可以进一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内容的密度,加快了教学节奏,促进教学结构的改革。

三、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措施

首先,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激发主动学习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为质疑、探究、创新提供条件。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根据创设成功教育情境的需要,精心设计、剪辑、制作,使课件展示能充分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1、借助多媒体手段,通过赏析词句的训练在学生心中得到凸现,情感得到了升华。

2、对于语文中许多学生无法感知的遥远环境,如宇宙中的天体运动,微观粒子的运动形式,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克服学生理解上的难点。

3、对于一些议论文、说明文,可以将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用浅显的比喻或幽默的类比,配以三级论的方法加以解说。比如采用FLASH动画或三维立体图等形式加以说明,以克服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

再其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位时间内传授更多的知识受着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一面讲课,一面板书,很难最大容量地把要讲的知识在四十五分钟内充分表现出来。而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广取博览,博采众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大容量的接触知识,经过自己的分析取舍,最后形成语文知识的积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互联网接入课堂,可以打破上课时间的限制,穿越时间的隧道,把远古的神话拉进课堂欣赏;可以打破空间的局限,思接千载,神游万里,尽览世界奇丽风光;可以同陶渊明一起“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也可以同李白一道去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大量占有教学资源的优势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实现的,而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则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这一点,从而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45分钟利用效率,让学生在45分钟内获得最大量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谢传荣《浅谈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学与管理》2004.8

篇5

媒介融合的基本特征

一、技术融合与全能文化。媒介融合首先体现在技术领域的融合,媒介融合最根本的社会背景是数字新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新一代数字技术、信息技术、广播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媒介融合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媒介融合呈现出明显而突出的技术特征。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媒介的竞争与融合,表现出多元文化的技术性特征与全能性特点。它不仅能代表大众文化的特质,也包含着精英文化、世俗文化、高雅文化与娱乐文化的精髓,从而呈现出一种全能文化的形态。

二、集中生产与公民写作。融合的媒介要求不同种类的传播媒介从各自独立运行向整体联动发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行成本,这标志着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融合新闻”诞生了。融合新闻主要特点是将多种不同传播媒介的新闻活动进行整合,利用多种媒体和多种平台的方式开展新闻的传播。媒介融合在内容的集中生产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媒介机构的联动合作,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内容生产的公民自媒体写作。

三、内容融合与平台融合。媒介融合的途径有很多种,综合起来可以包括内容和平台两个方面的融合。从内容的表现形式上来看,包括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等;从传播平台和载体上来看,则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体上的内容。

融媒背景下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

媒介融合的时代特征要求新闻传播活动要具有跨多种媒体的编采能力,比如,报刊与互联网的文字撰写、电视节目的采编录制、新闻栏目的组织编导等;在媒介融合的机构框架中既能关照全局、协同合作,又能够从自身特色出发做好信息的传播。这些新的变化和要求都给我们的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转变和调整的方向和目标。

一、融媒专业技能。媒介融合是不同传播媒介的重组或者说是整合,交融与互动,是不同传播载体在信息的采、编、播、发的全面合作。它大大改变了传统意义上,新闻传播活动的流程,成为一种全方位、多媒体、融和式的新闻生产模式。也就是不同的媒体集合在一个传播工作平台上,统筹兼顾,资源共享,根据各自传播特性和受众需求特点对新闻信息进行采制加工,完成不同的信息产品,最后通过与之相适应的传播渠道传递给大众。这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的变革使新闻信息的传播活动呈现出闲的特点:也就是新闻传播的主体由专门的新闻工作者独家垄断发展变化为职业人员与普通民众的共同分享;新闻编采流程由以单一媒体独立采编传播为基础转变为以科技平台为整合的、多种媒介的“新闻信息与服务提供系统”;新闻报道形态由线性平面化转变为立体式、全方位的状态。

新闻记者页不可能再如过去一样只为某一类型媒介提供新闻信息,而是要同时照顾到各种不同的媒体: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内容形态上也不能只提供单一的信息形态,而是要求记者能运用图文音响等多种形态的信息为大众传媒和受众工作,为传媒集团之中的多个媒体数据库服务。

二、复合式知识结构。互联网技术的发达、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新闻线索来源渠道剧增,特别是在自媒体条件下,公民新闻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的垄断优势不再,在就要求传统媒体必须有更专业的角度、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入的探究才能吸引受众。另外,媒介融合时代的编辑、记者还必须善于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对新闻信息作更为深入浅出的解读,使新闻的易受性大大提高,尽力降低受众在接受信息时的时间和精力支出。

这些都要求新闻工作者具有复合式纵深知识结构。努力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知识储备,特别要关注现实社会,关注国计民生,才可能受到新传媒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三、多媒体思维方式。媒介融合时代信息呈现传播多渠道、多平台特点,同样的新闻信息可以利用多种不同的渠道和平台进行传播和,所以,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

从信息的发源地开始,新闻记者考虑内容与形式的配合,也就是什么样的信息适合什么样的载体。同时还要对传播效果给以更多的关注,以便更好的改进报道,最大限度的提高不同媒介形式的传播效果。

综上所述,传媒生态环境的嬗变,迫使新闻传播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而这种改变最终将引发整个传媒格局的蜕变。在这种彼此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况中,我们看到整个传媒发展环节链条的联动,彼此互为环境,相互作用。关于媒介融合境况下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目标和对策仍有巨大的探讨空间。

参考文献:

[1]媒介融合下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李红祥文教资料 2012-02-05

[2]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教育改革探讨黄建友当代传播 2008-11-15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人文教育;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4-067-01

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真正的融入体现人文精神,不能只从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环节落实。而是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着手。既要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出人文精神,又要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人文精神。广大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积累了很多好的教育方法,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这也是人文精神一种很好的体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改观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都要求在科学的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

一、初中物理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初中阶段的孩子处于心理及生理发育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的孩子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对自我的形象、自我发现比较关注;自我体验强烈;自我评价能力提升;自尊心强;但这一切都处于初步形成阶段,都不稳定,虽然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极容易盲目反抗。这一阶段学生对于知识的接纳也会发生改变,他们不甘心只做一个储藏知识的“容器”而是急于了解所学知识的用处,对他们来说是否有用,强烈的自尊心驱使其对于别人的评价比较敏感,要求独立急于摆脱成人的监护。因此在这一特殊时期,物理教学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融入,给予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学物理教学任务也要求体现人文精神。现代的的物理教育不仅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同时也比较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还有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这都是人文精神融入的体现。物理教育要求科学素质的教育。科学素质涵盖科学方法、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等等方面。物理学科是人类自然知识构成的基础,是形成科学观念以及提高能力的土壤。因此要想培养出高素质、具有高知识水平的人才在物理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是极其必要的。

二、物理教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策略

1、精心合理的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语文、政治、历史等学科不同没有将人文精神明确的凸显出来,而是将人文精神隐藏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定律以及物理公式当中,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深入的挖掘研究,并将挖掘出的人文精神展现在学生面前。人类历史的每一项重大发明,都是有发明者呕心沥血,经历无数次的失败,长期的积累探索从而得出的成果。首先人文精神的渗透可以从物理教材入手将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知识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编排,教材史中人文教育分布在各种版块,从而更有利于物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融入。例如:教材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介绍了伽利略的科学方法,并且系统的阐述了伽利略从“逻辑推理”、到“猜想与假说、再到“实验验证”

的科学实验方法,这些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将物理规律与结论合理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还原成积极主动的教学探究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物理规律的同时,体验其中的艰辛与快乐同时,让学生明白所有的物理现象发现都离不开两个要素:第一勤于思考、第二勇于探索,在体验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人文精神的培养。

2、教师以身作则起到精神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常言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学问、胸襟、气质、人品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其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的影响更大。因此一个性格和蔼可亲、知识渊博、教育方法得当、细致耐心、对学生关怀备至呵护有加、注重师生感情培养的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及学习氛围,对于孩子的心理以及精神上都会产生极大的帮助及影响。因此物理教师应加强自身的修养,在知识层面上不断的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知识渊博、有独到的见解;在精神层面上应提升自身的素质及修养,尊重学生、谨言慎行、有博爱的精神。以自身的行为潜移默化的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即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人文精神的培养学习是要通过情感交流,心灵撞击,以及教师人格魅力的感染来实现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与智力活动从最初的兴趣,培养成为高涨的热情和积极的探究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忘我的治学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博爱的精神都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由此可见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不仅靠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的尽心编排,还要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教师对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使学生争相效仿。

3、认识物理本质培养坚韧不拔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因此需要人们具有不断探索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不畏艰险的科学态度。许多的科学家往往在研究的过程中只距成功一步之遥,也许是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实验现象,也许对实验的过程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才与成功擦肩而过。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气馁,依然坚持年复一年持之以恒的研究探索,不厌其烦的反复试验这才有了最终真理的诞生。伽利略正是凭借着这种将强的毅力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意志,最终否定了由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力和运动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纵观历史,每一个为物理学作出巨大贡献的物理学家,没有一个不是将追求真理作为毕生信念的。正是有了他们的这种精神,这种对真理追求、对科学执着严谨的态度,尤其是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才能不断的推进物理学的发展。

物理教育融入人文教育,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处理好人类与自然、人类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7

一、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信息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基于人为因素知识体系的支离破碎。初中语文的课程功能在以人为本为原则后,可从知识本位向人本位方向转型,此过程是个漫长而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新教改的推动显然是不能瞬时完成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大都从课本知识和大纲层面入手,关注初中语文语言技能以及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培养,但是此种教学方式会人为的割裂初中语文教学的系统性。初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点的训练、分析、讲解为前提时,在以成绩作为评价方式的当前教学环境中,更容易导致初中语文教学知识体系更为支离破碎。如果教师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内容和体验均为碎片化的,故而很难整体提升语文素养。

2、基于教学方式单一的核心素养难以成型。语文学科本身包含工具性及人文性,从整合视角来考察语文课程时,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脱离了语文文本核心价值,过度重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重视应用手法而忽视人文及学生真实语言体验的需求,在此两种情况的影响下,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无法及时形成,即便是在信息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惯性引入辅助下,由于教学方式以练习、问答、分析、传授等为主,导致学生语文学习与社会语文生活割裂,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僵化,学习负担加剧。

二、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方式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据构建学习者中心环境。初中语文教学为丰富教材内容,可通过构建符合课程需求的数字环境,来为学生提供教师所期望的数字资料。考虑到初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在数字环境构建时,一方面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无线网络能全部覆盖,每个学生均可使用移动学习终端,随时随地搜集并获取资源,应用、思考、反馈、共享的智能学习空间,另一方面可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学生丰富课堂所需的影像、图像、文字等资料,来辅助课堂教学。在传统教学手段下,信息技术环境的设计大都为支持教师而设立的,教学内容基本围绕课程大纲来运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普及和推广,初中语文学科信息化教学深度融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完成。如借助“互联网+学科”的战略思维,完成初中语文学科与微课、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合、设计、应用。这是学生与教师在互动沟通的过程中,以技术打通语文学习巨大信息源通道的辅助条件。

篇8

关键词 数学文化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与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趋势,都要求我们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不过,当前我国的初中数学课堂中传播的数学文化具有明显的狭隘性,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进行多元的联系,这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又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笔者发现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与数学文化脱节的现象较为严重,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教学追求情景化,学生的讨论、活动流于形式。虽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学生只是形式地被动地安于,未能真正深入探究相关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的过程,未能领会到其中包含的思想,更难以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现代科技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坚实的物质基础,许多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用课件展示教学内容,但也只是以现代教学手段将课本内容展现出来,课件界面色彩缤纷,在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大大淡化了数学本身的形式化的特点,让学生忽略了要掌握的知识点与方法,未能真正给予学生思想启迪与思维发散的作用。

其次,在教学目标上看,教师注重数学的内部知识的教学与学生技能的达成,但在学生的精神领悟、思想启迪与人格塑造等大方面的目标上重视不够,下力不足。从教学过程上看,淡化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发展过程,淡化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追求教学效率,往往直接孤立地讲解新知识,没有以学生经验与知识背景为基础,只是僵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对数学情感的培养。从数学解题方面来看,教师大多注重向学生灌输形式化的常规的问题的解题方法,注重对解题方法的掌握,对非常规问题解答的教学着力不足。而从知识的掌握巩固方面来看,过于强调技能的训练,用多种方法帮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变为重复记忆、方法模仿与练习的过程,大大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培养。

当然,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但绝不仅仅是因为教师。当今的应试教育,让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答题能力,以讲解和练习为主要形式来巩固教学成成。所以,笔者提出,必须把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融合,以文化这一大角度来考虑问题能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理性思维。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呢?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具有趣味性、务实性与开放性。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兴趣对其学习效果有着非常明显的强化与促进作用。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创设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讲故事、分组讨论、模拟表演等多样的方式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教学效果,所以可以从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结合其生活背景与年龄特征,能较快地切入知识点,促进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时,可以让学生结合世界历史的知识,对比刘徽在《九章算术》的证明方法与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的证法,在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的同时也大大丰富了课堂内容,有效拓宽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另外,因为初中生的求知欲强,思维十分活跃,富有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还要具有开放性,为学生提供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不可僵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其次,在教学组织上,要以丰富生动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灵活融合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数学知识天生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处在具体运算向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相应地,思维图式处在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如果教师只是孤立地讲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初中生会比较难理解。为了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展示教学内容的方式。例如,初中教材中以面积来说明平方公式的合理性,但如果学生不理解,教师要创造性地运用其他方法进行讲解。在知识讲授过程中,在充分发挥接受学习的作用的基础上,把数学调查、实验与游戏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其充分领悟数学的价值与方法,学会以数学的角度观察认识世界。

另外,在教学评价上,要做到多样化。教学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但传统的单一的考试对学生的评价显然是不够全面的,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当今初中数学教材的编排较好地融合了数学文化,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将数学文化融入其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胜吉.谈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 王宪昌. 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J]. 数学通报,2008,(6).

篇9

[关键词]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 专业教师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多年的扩招之后,开始过渡到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新的发展阶段。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起来的新理念成为不少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难能可贵的是探索没有停留在理念层面,而是进一步的衍化为了一系列具体、细化的教育教学改革措施,人们从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教学改革动力机制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取得了行之有效的改革实绩。本文拟从理工院校落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时专业教师的作为这一微观视角进行探讨。

1 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认识。李政道先生曾说过:科学、艺术、人文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追求科学与艺术、科技与人文之间的关联和均衡,是人的创造力的本能。如何将青年学生的这种潜在的本能发掘出来,是现代大学的重要任务。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各有千秋,两者的融合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自然科学教育侧重培养科学素质、创新能力,人文教育则熏陶人的高尚情操,培育人的文化功底。科学技术需要人文精神为其提供思想指导,没有人文精神指导的技术不但得不到长远的发展,而且有可能违背人类的初衷而伤害人类自身:而缺乏科学精神和技术能力的人文工作者,也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要。新时期的人才,应该是贯通文理,拥有更开阔的学术视野和务实态度的复合型人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配合可以一定程度消解作为双刃剑的科技发展对人性的扭曲。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逻辑关系表明;高科技与人的高素质必须协调发展才能真正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因此,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往往没能很好融合,而是相互游离,甚至有所偏废。在一些单科门类的学校中,这种状况似乎更令人担忧。

从理论上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非对立的,“因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社会实践的结晶,同时也是人类精神的组成部分。科学精神追求‘真’,人文精神追求‘善’和‘美’,而‘真’、‘善’、‘美’都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社会实践指向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应该有机融合。”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角度看,科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是人文教育对于人的培养更具有根本性意义。因为,科学技术最终是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技术掌握在什么样的人手中,比人掌握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显然更为重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在我看来,释迦牟尼、摩西和耶稣对人类所作的贡献远远超过那些聪明才智之士所取得的一切成就。”

2 目前理工院校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认知上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院校的人文教育只由人文课教师来承担,故在专业课老师头脑中逐渐地形成这样一种误解:人文教育应当由文科教师担当,而与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无关。受此影响,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只管“专业”教育,而很少涉及对诸如因各专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带米的环境、伦理、道德、法律等人文社会方面的知识、原理、问题的学习和思考。其结果,文科教师和理工科专业教师面对同一教育对象,进行互不相干的教学,即在教育主体和教学内容上都未达到有机融合,因此结合专业教育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把出现在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的问题看成是文科教师人文教育的失败,与专业课老师的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干系。在这里,“教书”和“育人”被悄然割裂,“教书”是专业课老师的任务,“育人”则是人文课老师的责任。其实很多问题会出现在理工科大学生中,同样也会出现在文科大学生中,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育人也同样是所有老师的责任。

2.3 认为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缺失主要原因是人文教育的课程时数太少,主渠道作用有限。强调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不足矫枉过正地强求文理知识的教育对半开,其整合过程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片面主张增加理工类专业的人文学科的教学总时数,增加学生课程负担作为弥补人文教育缺失的最终手段,这种以量取胜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其实,加强理工类专业的人文教育,其最根本的努力方向在于提高整个育人过程中人文教育的教育教学质量,包括在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

在2002年7月教育部主办的“中外学校校长论坛”上,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Colin Lucas)在演讲中指出:“独立思考、心境澄明、想象力、领导能力、决策能力、个人责任感、社会良知、同情心,所有这些一个成功社会所需要的社会美德和个人美德都应在包含所有学科的这一学习环境中成长。”

这些年来,不少理工院校加强“两课”建设,增设人文选修课,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对强化人文教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时间分配毕竟是有限的。我们认为,从资源配置优化的角度分析,如何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将两者有机融合,使科学教育人文化,不失为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3 理工院校的专业课老师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上可以大有作为。学生以学为主,课堂教学始终都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理工科院校中,专业课(科学教育)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发挥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人文教育中重要方面军的作用,不仅仅是解决人文教育课程时数较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将人文教育真正浸润到育人的全过程,使科学知识的传授中也包含做人的道理,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当然,这就给理工科院校的专业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1 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人文素养。大学教师自身素养不高,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理工科院校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则是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起来的突破口。

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思想,多么完善可行的制度,其作用最终须由教师体现出来。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在学术水平、教育思想境界及具体教学方法、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上的欠缺,直接导致了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的主动性与自觉性的欠缺,这是大学素质教育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除专业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其它文化修养与素质。它是一个人全面素质的综合表现,它的有无是工具理性人格与健全人格的重要分界线。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学习专业课,与专业课老师打交道。专业课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课下,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科学真理追求、人生道理感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对学校里面印象最深的老师通常是专业课老师。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专业课教师应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使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和。

专业课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真正领会“教书育人”中“育人”的含义,充分认识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处理好与他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要把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把行为规范,做人的准则教给学生;既要善于做经师,还要善于做人师,使学生既有学问,又有德性!

其次,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表现出对科学的极大热情,敢于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参与学生的讨论,与学生平等相待,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修养,如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等,会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再次,加强对理工科教师人文素质的培训。目前专业教师身上集中表现为:人文知识薄弱,艺术修养缺乏。如何提升理工院校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

加大宣传力度,使每一个专业教师提高对“两融合”教育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展对专业教师进行“两融合”教育培训。当前理工院校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因扩招、评估、发展需要,师资队伍建设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新人辈出,高学历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大,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必要。

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显示,可做好几类培训:

第一类培训打破学科界限,将教师按能力分成新上岗老师、一般教师、骨干教师几种类型进行不同的培训。如对新上岗教师重点进行教学基本功强化训练、教学过程分析与指导、教师角色意识的认同与培养、班级的行为分析和控制、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对合格教师提高其教学艺术水平,强调课堂设计与实施,并从思想境界、教育科研、教育哲学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提高培训;对骨干教师送其参加各层次的高教骨干培训班,充分发掘其对课程的整体研究能力,提炼其有效教育方式并着力推广,同时让其在相互切磋、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育哲学素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近两年对新进教师进行岗前集训,收到良好效果,缩短了新教师的适应期。骨干教师频繁参加各种研讨会,取长补短,带回经验或启示供同仁借鉴,很好的带动了整个教研室或学科备课组群体的教学。

第二类培训是按学科分类进行,重点放在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研究上。提出教师素质目标,在培训方法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取专题讲座、理论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探讨融实用与超越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如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理论、教师发展心理、中外教育家、科学发展简史、课堂教学计划的设计、学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的测量、交往艺术、生命哲学、哲学方法论等。

另外还可以形成松散的沙龙形式,如华中科技大学面向全校教职员工,利用周末,举办系列经典名著读书班,邀请著名专家讲授,有兴趣的教职员工都可以自愿参加。通过自由论辩和不同学科思想的碰撞,很多老师都觉得开阔了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跳出了专业的圈子,对自己进行学术研究和专业教学都有很大促进,达到了多学科交融的目的。

第三,在教育教学管理和评价中设立“人文教育效果”项目,比如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思维、创新、表达,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和精神面貌,注意选用能体现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例证来阐发相关原理;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启迪和提炼等等。

3.2 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使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在专业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途径,当然也是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做人道理的重要途径。

3.2.1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几方面来进行探索。首先我们要善于挖掘专业课本中的人文精神。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背景,都离不开科学家的执着追求。因此,担任理工科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如果能善于发掘教材,讲出自然科学的人文内涵,这种人文素质教育可能更为深刻具体,更具说服力,往往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从而也使学生更容易掌握专业知识。

其次,把专业课教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充分结合起来。

最后在专业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结合时事及时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3.2.2 在试验课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专业课教学中,试验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

首先,在实验课中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要努力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使学生得到观察和操作实践方面的训练。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人文素质本身不仅是一套知识体系,而且还是一种精神。在自然科学领域,最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创新精神。知识获取是知识创新的基础,教学实践是知识及时应用的前提。这两者都离不开创新。在试验课环节增加创新试验内容,鼓励学生把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应用到实验中来,每学期把学生的创新试验汇编成册,作为实验成果展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华中科技大学的做法就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华中科技大学数、理、化、外等基础课量大、面广,对学生的影响深刻,他们首先在这些课程里选择一、二进行试点。物理系在研究过程中,着重探索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为了让学生自由地进行科学实验的探索和创新,他们进口组合式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能随意搭配的仪器,设计新的实验和装置。物理系李元杰教授在此基础上摸索出一套新的大学物理教学体系――CCBP创新教育,其指导思想就是全面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式和研究式学习。几名大学生给李元杰老师的信中说:“您和您的《大学物理CCBP》对我们的学习和思维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头彻尾的改造。您不仅将物理的浩瀚、神奇、风趣赠予我们,更用您对物理的见解、执著感染着我们。”“热是同生命相连的,热是生命的象征――连热都没了,还有生命吗?因此,研究热的问题,实际上是对生命的关注,对热增加一点理解,就是多了一步向生命意义的接近!”

最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因为科技的攻关,不仅需要大学生具有较好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当今许多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不同单位、学科、行业的研究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完成科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验课中,采用分小组进行实验,大家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荣辱与共,让学生自己通过亲身经历去认识在合作过程中的得与失。在这方面黑龙江大庆石油学院教师刘霞颇有心得,收到很好的课堂效果。

3.2.3 课后继续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课后答疑以及作业批改是专业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答疑及作业批改过程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和关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融洽师生关系。对学生要给予信任和期待,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期待值与成功率成正比。期待的话语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正视自我、调整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会在教师的期待和鼓舞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赞赏、信任和鼓励。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有助于学生的成功。

篇10

【关键词】基于文学的教学法大学英语计算机技术网络会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06-02

基于文学的EFL教学法是用文学文本替换原有的经过改编的课文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模式。通过对英语文学原著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文学作品中承载的英美文化、历史、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具体背景知识,甚至一些批评方法和批评流派方面的知识等,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型、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等特征十分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拓展使教育有了无数种选择。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语言课堂,给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文学教材的引入将充分挖掘语言学习的文化和历史维度。

基于文学的EFL教学法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与文学作品的互动为切入点,使教学材料变得生动有趣、内涵丰富,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欲望。读者反应理论认为读者是积极的理解者,读者对文本的认识随着其具有的不同的审美经验和阅读条件而变化。这种观点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基于文学的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础上。

计算机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技术、浩瀚的网络都为实现多元互动打下基础。在使用这些工具的同时,学生自身和学习过程都发生了有意义的改变。研究者认为质变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能够让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对自身的看法得到改善,这种能力和态度上的根本转变是成为终生学习者的必要条件。这种转变并不是注定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经历三种思考的过程:第一种是内容思考(content reflection),对问题的内容或描述的思考;第二种是过程思考(process reflection),对现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评估;最后是前提思考(premise reflection),即对问题本身提出疑问。学习者对于这些思考过程的把握程度可以表明他们的学习是处于低级还是高级阶段。计算机辅助的学习环境可以加速学生的转变过程,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思考过程。计算机已证明了在语言教学上的价值。当计算机技术恰当地与基于文学的教学相融合,就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重要作用。

一 观看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播放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同时激发学生重新审视已读文学文本的愿望,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作品内涵。电影能改变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更直观的认识。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文学与电影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如今这个信息资讯发达的时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通俗化、流行化倾向愈加明显,英美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被一一搬上银幕,这为英语课堂增添了新鲜而富有活力的教学素材。电影为文学名著提供了更多种讲解和学习的途径。

此外,观看影视文学作品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的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听觉、视觉与自身实践能记忆65%的语言材料内容。利用电影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同时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记忆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的积极性。电影作为教学的一种补充、一种教辅手段,可以帮助师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结合电影与文本,引导学生以研究性的态度,通过经典文学改编电影的欣赏和文本阅读的比较来不断深入阅读文本,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和一种交流的欲望,在更高的层次上启发学生挖掘出原作与改编电影的文学和文化内涵差异。当学生真正地沉浸到对原作和影片的思考之中,他们的写作和表述就十分清晰,讨论也会更热烈和深入。

二 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进行课堂活动

互联网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分享。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源包括报纸、百科全书、杂志和研究论文等都有了电子版格式,并且几乎所有大学图书馆都提供网上文献传递服务,因此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较轻松地查找并获得具有权威性或时效性的资料。这些资源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例如作家的自传或传记,里面谈到某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尤其在写作过程中做出的重要决定,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地文学创作的真实案例,以此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和热情,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学习的产出阶段——即写作当中去。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开头介绍一下所读文学作品的作者信息,例如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风格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图片或选取影像资料中有代表性的一些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讲稿。将演讲配以各种形式的资料展示,不仅有利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而且由于有了其他视觉和听觉材料的辅助,那些对自己口语不太自信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表达思想,不会感到过分紧张。网络资源搜索可以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减少焦虑感。

其次,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学文本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比如情节、人物、背景或主题,然后进行全班讨论。学生准备这类讲演时需要对之前学习的文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讲稿的过程中,学生们重点经历了质变学习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过程思考阶段,因为他们需要对演讲内容、相关图片进行选取,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向全班同学传递观点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反映出他们对媒体对信息传达的影响力的思考,证明了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不仅改变了学习过程,也改变了学习结果。此时教师作为指导者需要负责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这种转变过程。

三 通过电子邮件及网络会议软件增强课后交流

新兴的电脑媒介交际(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能够让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远距离交流,其中最常用的是电子邮件和网络会议系统。在这些科技的辅助下,教师甚至可以进行网上的小型讲座。在互动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就某个议题用目的语进行讨论。第一个展开讨论的学生一定是对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读之后才能提出观点,其他同学需要在认真阅读了他的观点基础上才能做出回应,从而学生们系统地进行了阅读和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达到交流的目的并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为了增强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可提前准备几个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进行更细致的探讨。由于这类问题关系到在线讨论的成功与否以及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提出灵活开放性的话题。那些针对故事情节等提出的问题只会产生相似的回答,当所有参与讨论的学生写出答案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讨论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了。

学生在这种自主讨论中将意识到如果想要这场讨论持续进行,他们就必须提出问题、引领对话朝新的方向发展。参与者很快便学会建立他们的操作规则,也就是每个人先写出各自对最先提出问题的回答,然后再针对彼此的想法进行讨论。这确保了讨论者百分之百的参与,要求每个学生都为讨论做出贡献。另外,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自己与其他人在某些地方的理解不同,之后通过争论力求达成一致意见。学生从前期的基于各自的理解提出假设的阶段过渡到用各种证据评估衡量自己或同学的假设,并在最终得出可靠结论的同时思考引发不同理解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质变学习的三个思考阶段,锻炼了思维能力。

网上讨论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随意,不用像面对面交谈时那样紧张。这样学生们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文本和话题上,不用担心眼神交流可能会带来的压力和对自己的不信任。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公告板(BBS)的功能下节课讲义的重要内容供学生预习。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大概了解本课的核心,进行相关阅读或提前准备想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这类课前讲义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不太容易找到的资料的网址链接,这样能节省学生盲目搜索的时间,提高预习效率。

当计算机技术与基于文学的EFL教学法充分融合时,将成为改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辅以计算机技术的、以文学作品为教材的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课堂参与的质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为学生通常都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辅助支持的作用,并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例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日程安排来选择上网搜索资料的时间。网络不仅提供具有丰富信息的材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提供了更多在课后延续课堂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不用见面的情况下交流思想,尤其是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和咨询。

参考文献

[1]Cranton, P.(1994).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

[2]戴锦华.“写在前面”[A].罗伯特·斯塔姆,亚历桑德拉·雷恩格编《文学与电影》序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