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读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4-03 02:1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借读申请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借读申请书

篇1

1980年出生的我,每每独自在人群里走动时,就觉得自己是一条美丽的小蛇。从那些男孩的眼睛中,我能看见我的蛇影,一种隐秘的诱惑和冰凉的惊恐。在那条回家的长长的胡同里,第一个接触我身体的男孩就是象扑抓蛇一样扑抓我,从后面突如其来,用一个袋子套住我的头,从后面抱紧我,一只手从衣服下面伸到前面来揉了几下我刚刚发育的胸,又滑到下面,伸进我的裙里摸了一把,然后就放开我跑了。其实他应该明白,他能摸到我的下面,是因为我并没有大叫,也没有太明显的反抗,我知道他是谁,他所做的我已经在梦中做过几次了,我是一条小蛇,毕竟,敢摸蛇的男孩不多。

我的书香之家蛇洞般的冰凉。爸爸是尖端科研人员,妈妈是教授,两种与平凡现实相隔很远的高知领域,都是在四十出头婚恋,智商和情商成反比的那种冷面男女。爸爸很少在家,妈妈在家也只是搞搞保洁工作,相聚只是在饭时,我从没见过爸妈相互间亲近一下或微笑一下,绝对不开玩笑,就像高层首脑谈判时那样,冷酷得让我害怕。我不敢多说话,也不敢多做动作,稍有差错,爸妈的眼睛就会同时杀向我,如同两把利剑。我只有在锁上自己的小屋门之后才会有一点自己的思想,比如回味一下被男孩摸的那种奇妙感觉。我常常偷想:我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的?爸爸妈妈怎么会生下我?那样的一对男女,怎会在床上,简直是不可思议。

我必须在表象上与爸妈保持一致,从穿戴到言行举动。我绝不敢挑战他们的威严与正统,在家里,我是爸妈的同盟,在外面,我是一条小蛇。在学业方面我一直是很优秀的,因为我的生活只有学业没有别的。我很美,不比那些女明星逊色,但却从没有一个男孩敢明目张胆走近我,和女生之间也没有可以谈心的好朋友。我的情窦是在被窝里成熟的,没人知道,我是一条渴望被人扑抓的小蛇,我抱紧自己,抚摸自己,让自己温暖,让自己着火,然后用手指感觉我身体内部的滚烫与颤动,发出一阵阵近乎呜咽的。没人知道,其实我是一个早熟的女孩,情感与都在我身体里燃烧着,就像密封的火炉那样。可早上起来,我就马上还原成冰冷的蛇,在人们的躲避中幽灵般穿行。

从初中到大学毕业到工作,我被过三次。第一次还是那个摸过我的男孩,就在第二天,还是那个时间,还是在那里,我走得很慢很慢,走出胡同又走了回来。他还是从后面走过来,用一把刀子顶住我,推着我走。拐角处有一间废弃的磨房,他推我进去,抱住我就放倒在地上。我哭求:“你别杀我……”其实,是很笨拙地为自己的顺从找一个理由,他更凶狂起来……完事之后还打着火机看我的下面,看罢就冷笑着走了。我知道我不是处女了,这是我和男人的第一次。第二次,是在大学时,我在河边游走了大半夜,被两个男孩堵住,逼进了一片树林进行。第三次,是在工作后,我第一个老板。他带我去他的别墅,无论他说什么我都是低头不语,他大胆尝试时我打了他一个耳光,他才索性以强力“征服”了我。

解不开的贪暴情结

爸爸妈妈是传统的,我应该也是传统的。可我从小就有一种拼命想叛逆什么的冲动。我分裂成内外两个人,外表是拒绝风尘的书香千金,而内中的演变群魔集聚。我内中的清醒就是为自己的出轨找一些传统的理由,比如想要别的男人时,找一个被的理由。我很欣赏我的家族,也很在乎家族套在我身心之外的书香外壳,我很乐意让自己高高在上,但内心非常强烈的欲望又常常怂恿我去做最下贱的事。每当有男人走近我时,我脸上总是绝难更改地一副冷嘲高傲,眯着眼睛,扬着脸,说出话来就像刀子。其实我是希望男人能不顾一切地打破我的金壳,敢拉我手,敢吻我嘴,敢抱我上床……我需要一种能战胜我内心传统观念的力量。

我的婚恋也是一种叛逆。老公是土豪人物,小学文化,牛马性情,尖端财富,小农意识。对他来说,老婆,人人说好就好。家庭,不离不散就好。在他那里,没有什么原则,这正适合我,我要的是邪恶念头的充足余地。床上,我很难正常面对,我不会撒娇,更不会,连亲吻都觉得恶心。我无法忍受白天的高雅举止在晚上变成男人身下的丑恶姿势,无法将内中的欲望展露于声色。好在老公床上的要求也很稀少,偶尔一次也只是那几下重复的动作,正好。

结婚不久,我就开始为自己的欲望另寻出口了。我独自出游,在一座名岳的山顶旅馆过夜。半夜里一个男人溜进我的房间,一把抱住我,说:“对不起,你太诱人了!”我就不吭不动。他疯了,我敢说,他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一个多时辰的美妙感受,他肯定觉得死也值了。开始我只喊了两个字:“套子!”他的强烈让我惊喜非常,很快就迎合并大叫起来……他退出时竟流泪说:“我给你钱吧,身上的全给你,我喜欢你!”他走后我看了看,是800元,我笑了半天,原来是一个穷光蛋男人,怪不得像是十年没沾到女人了,充满了一股原始的兽性。

其实是我了他,因为我根本没插门,也没穿衣服。我的枕下有手枪,对一切来者,我都是主动。白天看景时他一直跟着我,虽没说话,但我特意演示了许多天真和浪漫。他为了我才也在山顶住下,山顶的旅馆是当地山民所开,幽静偏僻机会多多。

老公也有了一点醒动,就像一直被蒙在鼓中的人,鼓破了点缝,他看见一点异彩,拼命想出来看个明白,但还是出不来。

游玩回来,晚上,他问我:“老婆,你老实说,我们是不是……有些放不开?”我说也许吧。他又问:“你老实说,你想过别的什么男人没有?”我说没有。他还问:“我想知道,要是有很帅的男人一下子抱住你,你又没有求救的机会,你会怎样?”我问:“你说我应该怎样?”他就给我讲有关男人和女人的道理了:男人是萝卜,女人是萝卜的坑;萝卜还是萝卜,坑就不是原来的坑了;萝卜插别的萝卜坑,插了之后还是萝卜,萝卜的坑如果让别的萝卜插,坑肯定就变,随大变大,随深变深,再让原来的萝卜插,就不配套了;所以,从古到今就只有男人三妻六妾,从没有女人三夫六汉的,这是天意!我说了句粗话:“放屁!”

对老公,实在不用说太多的道理,就像对牛弹琴一样。不过,老公无意中也说中了中国男人的普遍意识:女人的身体是萝卜的坑,只能原配的萝卜插,不能乱插,这是女人生理器官的先天规定,人为难改。但中国男人忽略了一点:坑也有坑的好处,大了就爱大的,小了就爱小的,可大可小,同样不是一个萝卜的,而且坑随心变,给谁,就是坑和心一起给,男人就更别想管住了!

我以为:人的一生各方面应该是饱和的,而不是带着一大堆空白离开。对我来说,性空白只有一种弥补方式:寻求。

一个私聊已深的网友透露:有个自发形成的神秘去处,每到晚上,那里就成了陌生男女的“速交乐园”,许多男女在复杂之后神往一种简单,被太多牵扯伤害已久的开始苦寻出口。

我开始去那个游园。假山上,树影里,花坛中,果然有男人女人或站或坐,都像是有身份的人,独处观望。我有点怯意,先是在较光亮处走,感觉到有几个男人在留意我。我往幽暗处走,果然有一个男人跟了过来……

我接连去了六次,四次“成功”,三次在车子里,一次就在游园林中……只有一个男人事后问这问那有交往之意,我起身就走了。

那天,我刚下车,就看见老公的车也在停车场。我吓了一跳,上车就回家了。

老公回家时,一切都很正常,绝对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都习以为常了,连伪装和暗愧都不必有了,就像一日三餐,吃了后就不用说也不用想了。我忽然为夫妻的实质意义感到悲哀了,我是谁的?他是谁的?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到底是对还是错?

我不再去游园了。不久,我发现我怀孕了。心态马上有了变化,很奇妙的。好像就是妈妈了,怀里有可爱的孩子,家庭的含义一下子深刻并凝重起来,不可等闲视之了。老公有过婚史,他已定型,而我正处在功名成败的关键年头,没急于要孩子。结婚三年了,突然有了孩子,就觉得早就该有了,有了就好了。

没人能挣脱爱和天伦

那夜,我很温柔地看着老公,说:“老公,我们有孩子了!”他愣了一下,然后呆呆地看了我好久,下床去,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我纳闷,也生气,看着他不吭。他终于说话了,就像说遗言似的:“老婆,我求你件事,我们真有孩子了,以后,我们就都好好过日子,谁也别再乱想什么了,好不好?”我大叫:“什么意思嘛!我没好好过日子吗?是谁在乱想啊?……”老公上床来搂住我,我还想发火,但不能发了,老公哭了!老公第一次在我面前哭,泪流一脸,牙关紧咬。我不懂他到底哭什么,我也哭了,莫名其妙!

老公第二天才露出高兴来,带我去检查,真的有了。老公买了好多保胎营养品,又请了保姆,一连几天没去公司,孩子似的守在我身边,说了好多傻话和真话。我也不深想他的哭了,因为,一有孩子我的心态就变了,那么,他也是会有变化的,有些心事是随着生理阶段自己变迁的,人,都很被动,也就不必事事认真。

然而,我对从前自己的做法开始反省了,被“”,这绝非小事,我应当搞个明白,到底是什么理据让我这样做的?是真有理据还是一种病态?是对还是错?是错还是罪过?

我偷偷去找在报纸上多次露面的一位性学家刘教授。几次诉说之后,刘教授肯定了他的诊断:我患了一种“性心理自欺症”,强烈,却对本身存有心理“歧视”,婚前婚后都有着很深的性压抑,总要创造一种不能不发生的理由,故意走进险境去遇到或其他刺激,明知是自己故意,但只要行为是在男人的强力之下,就会心安理得。我知道了自己就要做妈妈时的心态变化,是一种良性回归,是天伦中事,是正常的,是美好的,是夫妻之间自然而然的,而且是需要在夫妻二人的不断交流和更新中去升华的……认识到这些,从前那种行为就荒诞了,就大可不必了,就能与老公一起回归正常……

这些道理有时我也能想到。结婚时就有和老公好好交谈一下的念头,但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而老公也是羞怯木讷之人,那道私密之门,谁也不碰,一个门里,一个门外。我对老公性方面的能力及感受从来就没细想过,我甚至不知道,在床上,老公究竟是对我宽容迁就还是他本来就自卑?

老公对孩子的喜悦在持续着,交谈也就多了些。我试着和他交谈有关性方面的话题,试着做一些温柔细腻的小动作,进而讨问他的感觉,他这些年这方面的真实心态……每当这时,他不是大红脸傻笑就是沉默不语。行动上的进展是最难的,做了多个晚上的多次努力,我才主动抱了他逗他,把脸埋在他怀里撒娇……多少有点意外:他第一次试着配合时,哭了,他说他很爱我,但他只能顺从和宽容,我的冷酷让他一直不敢说出他的隐衷,他为此也有过大错……他说他喜欢孩子,他想在孩子这里和我走进天伦中的恩爱……

我发现,没人可以挣脱爱和天伦,出轨的心就像离家出走的孩子,最后还是要回家的。我知道我该自救了,也能自救了。老公在性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问题全在我。

篇2

[关键词]对话;信息;变异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50-1.5

当代小说中的对话存在很多对话形式的变异,这种变异比传统的对话形式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更能使情节得以展开,有时候更能增加文章的美学价值。《谁能摩挲爱情》中有多种对话形式,有传统的对话形式,也有对传统对话形式的变异。传统的对话形式自不必说,而隐去引号的人物话语有时甚至与作者的叙事语言形成无间隔链接,即叙事语言与人物话语相间交错,这种相间交错有时由于分行得到昭示,有时却混为一体。如《谁能摩挲爱情》中“林悦爽朗一笑,大声说,咋,不欢迎啊?不欢迎我滚蛋。杜新民忙点头挤笑,欢迎,欢迎。”这种简短的对话是穿插在记叙的话中,没有加上引号,而是加上了人名,与叙事话语混为一体,既为情节添加了生动的一笔,也符合了人物的性格。另一方面也为林悦和杜志民的开始,做了一个交代。接下来的一段“此时,在众目睽睽之下,林悦打开饭盒盖,先夹了一块排骨往杜志民饭盒里送,杜志民忙推拒,那林悦便仍爽声朗气地说,咋,小冯的你吃,我的你就不吃,我的有毒啊?杜志民哪能再拒,只好接下了,忙又从自己饭盒里舀出一勺蛋炒瓜丝回敬。林悦也不客气,麻溜儿地端起盒盖接下了,夹进口里嚼了嚼,大声称赞,说好吃好吃,是你自个儿炒的还是手艺?杜志民小声应了一句什么,众人没听清,可听得清的是林悦的嗔怪,说那你往后可得自己下手,男人有点这方面的手艺不算丢人,过的就是日子嘛,你说是不?”

这段又是叙述和对话穿行,人物话语和叙事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但值得关注的是,最后杜志民的答语却是以一个旁观偷听者的身份在描写,杜志民小小的应了一句什么,众人没有偷听到,但却从林悦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饭菜是杜志民自己做的。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我想这段对话体现了杜志民的性格特征。杜志民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那么他就不愿让人知道饭是他自己做的,这在他看来是有损自己形象的。可见,作者在对话的描写上也是别有一番用心。有时候并不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答语才能显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而恰恰是省去对话中的某一句,从侧面去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在小说人物话语中,对话是一种基本表现形式,小说对话与一般言语不同,它是人物双方互动的过程。信息被全盘的接受和解码是对话交际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小说人物对话中,有时却有悖这一基本要求,在信息发送与接收之间产生了不等值的现象,信道障碍或关闭,即出现了信息差。在小说话语张力场的调控下,这种信息差向读者输出了美学信息,我们称之为积极信息差。小说中更有意思的对话出现在“我”分别找四个人摩挲时。当我拐弯抹角的把话说完,每个人的回答都是简短而富有深意的。文文静静的冯新柳给我的回答是早经过深思熟虑的绕口令:“我认为可爱的人我就去爱,我不再认为他可爱我就可以不爱,别人看他可爱尽可以去爱,他看别人可爱也尽可去爱别人,我无权干涉他,他无权干涉我,我也无权去干涉别的什么人。这就是我的态度,我不想多作解释,行吗?”“人各有志,爱无定则,谁愿咋想,咋想吧。”惜语如金的靳勇给我的是百慕大一样的神秘淡笑和承诺,“出水才见两脚泥呢,我又不是普希金。”从对话的结果和情节上看,“我”与他们的对话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没有接受我的话语信息,事情也并没有因为我的谈话而朝好的方向发展。但从过程上看,“我”对他们的话实现了全部的转换,并没有产生减值。俨然,他们也明白了我谈话的主要意思,但是他们的回答却是“颇含玄而论道味道”既富有哲理,又回答了“我”的问题,但却并没有明确的回答他们的态度。这种对话方式是对话一方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去屏蔽话语。他们无法转移话题,所以他们选择了模糊或似是而非让人捉摸不透的话语来完成对话。这种对话有点类似于语境在关联中的背离策略。

这篇小说中还存在打破二元对话模式的对话形态,以一种独白的形态出现。而这种独白又有别于自言自语,因为它的言说对象是有形的。小说中车间主任许殿元怕车间的男男女女因为感情闹出事情,所以经常要“我”这个团支部书记快去摩挲摩挲,怕这些生荒子,而我作为下属,对上司的任务自然不能公然的拒绝。所以我只能暗自在心里诉苦:“有些事能摩挲,有些事就难摩挲,莫说我,就是换了古时苏秦今时基辛格,也休想摆平的。人家是铁了心的,你还摩挲个什么”!这些话“我”当然不能对着许殿元说,而只能自发牢骚。

对话在这篇小说中占有大量的篇幅。对话形式不仅有上面的内心独白还有对话中交际对象中的隐性在场。杜志明在我的谈话中说道“她以为她是谁?她以为没了她我杜志民就是打光棍的命了?她把自己当嫦娥,那我另找一个比嫦娥更知我爱我的人行不?哼,孔老二都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种事,越上赶着主动越没戏!这段话看似是对“我”说的,但实际上是说给冯新柳听的。但冯新柳并不在场,所以杜志明才能肆无忌惮的把一大堆不满和抱怨发泄出来。

说:“一颗即将引爆的定时炸弹在桌下,而围坐着的人们正在打牌或者说笑话。这炸弹,是让银幕下的观众知道而桌上的人们不知道,还是让下面的观众和上面的人们都不知道。这两种叙事策略,究竟哪一种更揪心也更具艺术效果呢?”

这篇小说的另一大特色则表现在作品人物与读者的交际语境中。可以说作者并没有将这颗“炸弹”告诉读者。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是处在同一语境层面的。当杜志民功成名就后回想起20年前冯新柳对他所作的一切,顿时恍然大悟,认为冯新柳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不然他就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再加上20年前冯新柳离开车间时给林悦深深的鞠了一躬,更加使他们断定当时冯新柳为了杜志明才破釜沉舟的做出那些损害杜志民的事。而这些又使得林悦觉得自己比起冯新柳对杜志民的爱太过自私,再加上对靳勇这么多年的愧疚,使得她决定和杜志民离婚。看到这里读者也突然明白了之前冯新柳的各种做法都是为了杜志民好。但是,故事却并没有完,情节似乎再一次的跌宕。在一次逛夜市中,我偶然遇到了寻找了几个月的冯新柳,我把杜志民对他的歉意向她全盘说出的时候,冯新柳的回答再一次的又将故事推向了另一个。冯新柳眼里渐渐漩满了泪水:“林悦真是个太善良的人啦,哦,对了,善良的还有杜志民和你,你们不该用自己的善良理解另一种人的和自私。杜志民能有后来的一步步进步和发展,如果说有我的一点影响和作用的话,那也是客观情势使然,并不是我什么深谋远虑的本意。我这人年轻时心是挺高,可也只是盼着能过上富贵一些的日子。杜志民当工人也好,当车间主任也好,这份富贵他都不会给我,可当年死追着我不放的那位却能够给我,他带我到他家看过,那时他家就已有了三室一厅的楼房,他爸爸还许诺帮我调转一个适合女孩子的工作,可当时杜志民的家还住在干打垒的工人住宅区。我为那些虚浮却实惠的东西动心了。可我又希望这一切若是杜志民给我多好,那他只有考上大学,学而优则仕,当了官才能满足我的这份乞盼。可当时杜志民又不肯答应我去考大学,在两者之间,我选择了实惠。这一辈子,许多人夸我精明高傲,可精明人却做出了人生中最大的傻事,高傲的人也做出了最没价值的选择。这一点,我除了悔,就是愧,特别是近几年,我嫁给的那个花花公子,越来越让我懂得了人生最可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我却把最应珍惜的丢掉了,你让我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杜志民和林悦他们越善良,我就越羞愧难当啊!”冯新柳的这番忏悔和醒悟将故事又引向了一个。她的一席话又将读者和小说人物之前的猜测再一次的否决。读者也再一次的明白,20年前冯新柳的所作所为并不是为了杜志民好,而是自己的一己私心。而故事就在这个中结束。最后的结果怎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因为谁都不能摩挲爱情。

[参考文献]

[1]祝敏青.小说辞章学[M].海口:海峡人民出版社,2000.

篇3

本报记者 严友良 发自上海

6月10日,2012年度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路翔就出现在了上海虹桥火车站。在那个被称为“老家”的湖北襄阳市,他没有多待上一段时间。急急忙忙地赶回来上海,因为这里有他在此工作的父母和分别一年多的朋友。

“如果不是因为考试我肯定不回去,在那边一点都不习惯。”略显羞涩的路翔告诉记者。

比路翔更苦恼的是他的父亲路振国。一年来,没有上海市户口成了这个44岁中年男人的心头之痛。原来,依照《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2012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只能在其户籍地报考。

“没上海市户口,就不能在上海参加高考,只好让孩子回老家了。从出生以来,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我们。”路振国说。

作为父亲,路振国很清楚:面对记者,儿子并没有说出来,就在这短短的一年间,他需要学习两套教材,体会两种不同的学习进度,感受两种不同的学习氛围……

被户口决定的高考

直到2011年的夏天,路翔都没有意识到他和自己的那些同学有什么区别,甚至还因为在私立高中上学有一点点优越感。

当时父亲路振国告诉他,为了高考,他需要回襄樊(2011年改名为襄阳市)上高三了。

“我和孩子的母亲从小伙子、小姑娘的时候就来上海打拼了。小翔就是在上海出生的。”如今在一家公司从事销售的路振国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在上海这座寄托着他们夫妻青春和梦想的城市,路振国一直努力为儿子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初中,路翔都和其他的上海孩子一样,在本地就读。“尽管当年是为了上初中,曾经给学校缴纳一万多元的借读费。”

初中毕业后,路振国又花了一大笔钱让路翔进入了上海一家私立高中。“只要是为了孩子,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路振国说,他们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让儿子离他们近一点。

当2011年高中二年级暑假到来的时候,路振国听从了孩子班主任的建议,“如果不能在上海市参加高考,那么最好还是提前回去适应一下。”

路振国知道老师是好意。实际上,多年来,他一直以儿子为骄傲。因为孩子非常要强,也特别争气,成绩也一直优秀,“这么多年来不容易,眼看就要熬到头了,没想到到头来还是无奈”。

“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了上海市户口的重要性。”路振国对记者回忆道。

没有办法,路翔不得不面对要回湖北参加高考的困境。而实际上,之前除了随父母偶尔回去过几趟,他几乎没有在故乡生活过。

“一年的日子终于熬出来了。”6月10日,在与记者交谈中,路翔如释重负。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现有流动人口2.6亿人。在这2.6亿流动人口背后,则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2700万随迁子女。

正是如此,自2010年7月起,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随迁子女家长每个月都会向教育部提交一次建议书,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允许随迁人员子女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参加高考。他们还成立了“我要高考网”,截至6月13日,一共征集到了101742个签名呼呼早日实现“异地高考”。

“随着大量城市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在异地工作时间的推移,其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问题日益迫切。”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

缓慢推进的异地高考

自2005年起就有家长开始进行努力,一些家长走上街头,发放传单,向市民征集签名,寻求对“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支持。

而2011年10月26日,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中国法学会教授郭道晖、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何海波等15人联名向总理上书,建议立即废止教育部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将高考报名条件改为考生的学籍所在地,并实行全国统一高考,同时呼吁取消大学招生的地域歧视。

同年的10月29日,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共同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在这些家长组织召开的会上,他们希望“取消高考户籍限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这些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不少家长还选择前往各地、市教育局表达诉求,希望政府重视他们的诉求。

在这些努力下,异地高考的政策闸门,也慢慢开启。

2011年8月15日,《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只要湖北省高中学籍满3年,户口在外省的考生有望在湖北省报名参加高考。

而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分管此事的副部长杜玉波接受媒体采访时均透露,将定于在今年出台总体性方案,并要求地方于今年年底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高考大省山东成为异地高考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在其近期出台的政策里,明确规定: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此后,福建、广东、江苏等省份纷纷跟进。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省份当中不少是因为用工荒倒逼的。

以福建为例,作为中国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福建是外来务工人员输入大省。可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福建省的教育资源就面临着挑战。

根据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2012学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接收随迁子女67.8万人,其中来自外省的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有41.9万人,占62%。

然而,据福建教育考试院最新的情况来看,2009年以来,福建省已连续4年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主要原因是适龄人口出生率下降,2012年高考人数再创新低,与去年比减少了近万人。

一边是招工难,一边是本地高考报名人数逐步减少、高校生源面临冲击,这直接导致了一些省份在异地高考政策上做出调整。

然而,异地高考在北京、上海等指标性城市却停滞不前。

实际上,北上广作为最先开放的人口流动的大型省市,成为异地高考最难啃的骨头。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就指出,“有关异地高考的问题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其他省的问题都不是很大。”

“根本原因还在于地方教育状况的问题”,长期关注此事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高考录取成绩在各地有较大差异,且各高校在不同省份的录取人数也多不同。

而教育部今年上半年出台政策的承诺恐怕也难以兑现。“有些问题,不能一蹴而就。全部一下解决,到不了那个程度。高考方案要先让专家间讨论,之后递交教育部讨论,再经各部门和各省讨论,然后再上报决策。决策部门也正在讨论之中,”一位熟悉决策部门政策制定过程的人士告诉记者。

这位人士吐露,正是要顾及到北京、上海等地改革难度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目前决策部门难以下定决心。

地方利益与门槛难题

作为去年10月26日上书总理建议立即废止教育部关于高考户籍限制的规定的人,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明确指出,高考与户籍挂钩不合法,认为该项制度违反《宪法》和《教育法》。

“全国每年几百万考生遭歧视,却没有人站出来从法律上挑战招生指标制度。在我看来,高考户籍限制违反了《教育法》,从法律角度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式就是,但教育部是国务院的下属部门,所以我们通过行政复议程序提请国务院审查教育部的规定。事后我们得到了国务院的反馈,大家也看到目前教育部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向记者回忆“上书”的原因。

而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也指出,“这让那些原本可以留在父母身边,享受家庭温暖的孩子,将不得因为一个不合理的制度因素,被迫加入‘留守儿童‘大军,有的甚至要从初中开始,即要承受三年以上的分离之苦,并可能由此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和谐、青少年教育、不同族群的割裂等。”

据统计,2010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小学和初中就学的人数已达997.1万。

但是专家们也坦言,异地高考的实现目前也遭遇一些阻力。而正是这些难点,让路翔和他的爸爸希望落空。

“最大阻力在于地方的既得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尤其是京沪等教育发达省市的居民以及对决定招生和考试政策有影响的地方官员。”张千帆教授指出。

众所周知,各地现行的政策均倾向于本地考生,这与各地的高等教育资源直接相关。

即使是一些部属院校,也不可能脱离与地方政府的联系。“985工程”、“211工程”等高校,其建设资金却基本是中央与地方一比一配套,其在土地、治安、水电等各方面,对地方政府亦多有依赖。

“谁都知道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地方上大学容易得多,在上海能上一本的分数,在有的省甚至连二本都上不了,有上海户口的人当然不会愿意放开这种特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告诉记者。

以上海为例,2011年上海市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6.1万余人,710所高校公布计划招生5.28万余人,实际录取5.45万余人。高考录取率达89.3%,不仅高于全国高考预计录取率的72.3%,而且比山东、河南等省份高出20多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担心异地高考政策一旦出台,会引发很多“投机者”奔赴“低地”,甚至引发新一轮“高考移民”。

“毕竟开放户籍限制将增加地方考生数量和竞争压力,如果按照当地标准录取还将占用各大学对当地分配的招生指标。”储朝晖对北京、上海等地市民的担心表示理解。

实际上,门槛多高是异地高考政策“何日来”的另一个焦点。

早前山东的方案是,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以。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到了纳税年限等。

“获得异地高考资格的纳税等年限不宜全国统一,各个城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例如一线城市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情况下,可适当将年限提高一些,而一些压力比较小的城市,3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至于北上广,可以略微提高一点。”储朝晖指出。

储朝晖指出,不管怎样改革是重要的,因为“如果不让这些异地工作的子女在当地考试,必然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

南科大:在“招风”中招生

招生指标姗姗来迟,“自主招生”被指很有限

本报记者 洪若琳 发自广州

南科大的老师们最近都很忙,因为南科大不仅转正了,还可以合法招生了。

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向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出《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几年来跟在南科大校名后面的“筹”字,终于有抹掉的一天了。

不过招生工作却迟迟没有展开。5月29日,离高考只有8天的时间了,迟到的南科大2012年的招生方案,才终于得到正式批复,当天第一时间,南科大的网站就贴出了校长朱清时的《致2012年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详解招生方式,仿佛已经为这一天准备了很久了。

和南科大创立初期完全自主招生的初衷有所不同,今年南科大的自主招生方式是采取基于高考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高考成绩占60%,高中阶段平时成绩占10%,复试成绩占30%。考生们参加完今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后,可通过自荐和学校推荐两种方式在网上报名参加复试考试。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有些失望,认为这是有限的自,不是学校真正意义上自主招生。南科大在沉默了一年之后,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迟来的招生指标

一年前,南科大还在为首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是否要参加高考而纠结。最后结果是45名学生集体“抗争”拒考,这在当时无疑是冒险之举,当时,南科大的“筹”字还未卸下。

不久后,有消息又传出,包括香港科技大学创校校长吴家玮在内的4名协助创办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学教师,已悄然退出南科大。其中三位去职教授更发表公开信,称南科大缺乏学科框架、学术教员团队,同时,内部管理制度、课程大纲、发展路径规划都未明确制定落实,改革空有口号。

一时间,南科大被推往舆论的最前端。承担教改重责的南科大,面对内忧外患,未来将何去何从,引来多番猜想,自此之后,与前期高调出镜相比,南科大选择了退到舞台后方。

不过这半个月来,南科大又“复出”了。犹如一部经过重重审查的电影,终于能合法亮相于世人了,但却遭遇了尴尬的档期。5月29日,招生方案最终确认,6月15日,考生报名就截止了,也就是说,留给南科大招生的时间只有短短半个月。

6月5日一早,广州某师范高校内的酒店房间,王怀清、吴文政、何祝兵三位老师在等待考生家长前来咨询招生问题。

桌面上摆着印制的宣传册、报名表格、教师名片,还有《朱清时校长致2012年考生和家长的一封信》,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

像这样的招生团队,南科大一共有8个,分别在广东、山东、四川、安徽、河南、湖北、湖南、福建。这8个地区,是南科大今年的招生范围,指标为180人。朱清时本人十天奔走八个省份,马不停蹄地宣讲。

成为舆论的焦点。

师资的初步到位

事实上,2010年的12月底,朱清时同样写过一封给考生和家长的公开信。那一年,朱清时在信中不无激动地说:“大学能自主招生、自授学位,才有真正的办学自,才能推进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这是我国高教改革的必由之路。”

和一年半之前写的那封公开信不同,今年的版本,朱清时并没有将笔墨过多地停留在呼吁关注教改理想的口号上,而是将大部分篇幅用来解释招生政策——“南科大的复试以书面形式测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洞察力。”

5日上午,广东招生组组长王怀清迎来第一位前来咨询的考生家长。“大部分家长问的是如何报名的方法,内行一点的,就会问,南科大的定位是什么?怎么证明南科大是‘亚洲最好大学’?”王怀清说,这个问题比较不好回答。“现在肯定还不是,但我们有优势,也有信心,将来可以是。”

王怀清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任金融系教授,去年年底,他第一次和朱清时接触,一两个月后,没怎么犹豫,就签了合同,寒假之后已经投入教学工作。

朱清时在公开场合核实的,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与南科大签约的全职教师已经有65位。宣传册上则写着,“南方科技大学目前拥有一支70人的国际一流水平教师队伍”。

多位教师佐证了朱清时的说法,福建招生组的许宗祥说,70人当中只有少数几位是兼职教授。

香港人吴文政,就是在去年八月份正式签约南科大的,虽然南科大已经有许多香港工作背景的教师加盟,但目前为止,他是南科大唯一一名香港人出身的香港教师。他透露,今年至少还会有两位像他这样的香港本土教师加入南科大,未来会更多。

妥协中前进

吴文政加盟南科大的时候,离三位香港教师离开南科大筹建团队的消息传出仅仅才过了两个月。来深圳之前,他也对此做过功课。“我来了以后,他们三位已经离开了,没有机会坐下来聊一聊,所以并不了解当时的背景,不好多说。”

但后来的事情吴文政是知道的。“教育部经常会派人过来审查,我们也一直在为‘去筹’做准备,我们这些老师看到他们会来,也会批文件,都觉得所谓的内忧外患都会好起来。”

朱清时更为看中的南科大学术副校长,却仍然没有定下来。去筹转正之后的南科大,仍有迂回的路要走。2012年的招生方案,看上去更像是讨价还价之后的结果。朱清时曾在4月27日,找到了《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几家媒体,公布了今年南科大准备的招生计划。当时的方案是,学生的高考成绩将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与南科大的综合能力测评成绩则各占30%,即433模式。最终出炉的方案却改为613模式,高考成绩的比重占了六成,坊间开始用“妥协”二字来形容南科大的无奈。

“我觉得用妥协这个词说得大了一点,”朱清时说。“任何理想的东西往往都不能一步到位就实现,尤其是教育改革这种复杂的事情,每前进一步都要取得共识,要不然就会摔跤,我觉得重要的是朝着我们的目标已经前行了一大步。”

(实习生方灿对本文亦有贡献)

办学12年投入1.5亿,助3000多名寒门学子圆梦高考

海丰好人陈介仁

本报记者 侯斌雄 发自广东海丰

6月2日上午,广东汕尾市应届初中毕业生叶小燕,腼腆地站在海丰县任荣中学董事长陈介仁的面前,自述家境:“我家三个孩子,全靠爸爸一人登三轮车养家,经济条件不好。可是,我想继续上学……”

陈介仁神色宁静地看着叶小燕,专注地倾听她的述说。13年来,陈介仁无数次面对同样的场景。

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介仁创办的仁荣中学,有1/3学生享受着包学费包吃包住的“三包”资助。多年来,陈介仁投入的助学金额累计达5000多万元,3500多名寒门学子在他的帮助下,步入大学校园。

办学的缘起与代价

每当新学年即将到来之际,陈介仁的手机通话量就会急剧增长,许多出身寒门的学生向他申请资助或减免学费。

陈介仁的助学情结,源自于他早年的坎坷经历。

陈介仁家庭成分不好,五岁时随父母下放农村。历经“”苦难岁月的他,耽误了学业,1980年高中毕业时,未能考上大学,就一脚踏入社会,开始为衣食生计奔波。

“我21岁白手起家做小工。1988年时,我24岁,组织了一个四五十人的建筑队,到惠东县淡水镇建房、装修,忙碌了一年,没挣到什么钱,就回到了海丰。”

在海丰,陈介仁进入刚刚兴起的房地产业,挖到第一桶金。1993年,陈介仁组建海丰县第一家房地产公司;两年后,又成立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走上多元化发展道路,并在2004年当选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

事业有成的陈介仁,目睹海丰县不少寒门学子辍学的现状,忆起自己早年求学时的辛酸经历,心生悲悯,决定帮助那些和当年的自己一样的寒门子弟圆上求学梦。

从哪里入手?“办学最直接,也最好。”陈介仁想起族中先贤陈炯明主政广东时的办学盛举,决定自主办学。

谈及陈炯明这样一个被历史烟尘遮蔽了的族中先贤,身为海丰县陈炯明研究会会长的陈介仁如数家珍。

1919年冬,时任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特意从当时的军事支出中拨款10万两予以资助留法学生,每年固定4800法郎。

1921年,广东教育经费预算为153万余元,实际支付为111万余元,陈炯明闻后裁兵,“每年可省军饷500万元,即以溢额拨为教育经费”。

陈介仁亦提及,陈氏家族有位前辈也曾于1949年前创办“培园”学校,培育海丰子弟,得到族人和家乡父老的敬重与感佩。

而这些族中先贤,正是他追慕和学习的对象。

陈介仁先后斥资1.3亿元,先后创办仁荣学校(注:小学)和仁荣中学(注:完全中学),目前两所学校共有80个教学班,近4000名学生。

海丰地处粤东,背山面海,虽然毗邻港澳,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许多寒门子弟念完初中,便外出打工,其中,尤以女孩居多。

海丰县仁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先于1997年创办仁荣学校,随后在1999年创办仁荣中学,成为汕尾地区首家十二年一贯制的私人办学实体。

仁荣学校是所小学,既招收海丰县本地籍学生,也招收外来工子女。仁荣学校办学15年来,每学期的学费一直保持500元水准,早年比公立小学便宜,与当前的公立小学大致相当。

另外,对于家境困难的学生,仁荣学校减免学费,每年扶助的贫困生均有100多名。

为了使汕尾市的老区、边远地区的贫困生能继续读书完成学业,陈介仁在建校之初就果敢决策:对立志向学、品德好、成绩优秀、家境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小学生和初中生,给予减免学杂费;甚至,每年免费三包的优秀贫困生占仁荣中学1/3比例,就读高中。

每年5月前后,仁荣中学相关员工就要奔赴全汕尾市各乡镇学校,走访家庭,挖掘挑选学习好又家境贫寒的学子。

6月2日上午,陈介仁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了办学的一部分代价:“光是补贴贫困生,仁荣公司每年至少要投入400万元。”

因办学成绩优异,仁荣中学先后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全国绿色先进学校”;目前,仁荣中学已成为汕尾市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民办完全中学。

风风雨雨的办学路上,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仁荣中学也遭遇一些非议。

有人批评仁荣中学打着“扶助贫困生”的幌子,抢夺优秀生源,其早年招收议价生的做法亦被称为“劫富济贫”之举;甚至有人说,陈介仁办学,就是在做一门生意……

对此,陈介仁向时代周报记者澄清说:“海丰县中考后,澎湃中学得到县里扶持第一批就录取了拔尖的苗子,仁荣中学再录取,不存在‘掐尖’现象。”

以前招收议价生,可以叫做“劫富济贫”,因为这些收入,仁荣中学都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了。而现在,仁荣中学已不再招收议价生了。

2010年,仁荣中学高三学生王思雯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创造海丰县13年无人考入北大的历史纪录。

“陈先生就像我的父亲”

一茬又一茬的学生从仁荣中学毕业,考入全国各地的大学,对于母校仁荣中学和“教父”陈介仁,他们一往情深。

每年假期,很多师兄、师姐回到母校看望学弟学妹,激励他们好好学习,拜访陈介仁,答谢他当年的助学恩情。

陈介仁也挂念着他们,因为他们是他的骄傲。在陈介仁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文件盒,里面装着十几本学生花名册,那里面,记录着一个个让他感到骄傲和欣慰的学生的名字。

仁荣中学每学期,视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的表现情况,增加优惠生名额;因此,每学年第二个学期的优惠生人数,都会多于第一学期。

常务副校长罗远辉介绍,对于每一名优惠生,学校不单单只是免费,还为他们建立了一个档案,以继续跟踪学生们的成长历程,对于那些考上大学的贫困生,陈介仁会继续资助。因为关心下一代成长,2009年,陈介仁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称号。

陈介仁的助学故事,不胜枚举,广为传诵的是仁荣中学第一届毕业生刘秀凤在他的资助下考上大学,最终东渡日本攻读博士。

6月2日,陈介仁向时代周报记者简述当年资助刘秀凤一事。

刘秀凤出生在海丰县平东镇新湖村,一座小村庄。2000年刘秀凤初中毕业,她的母亲思想古旧,觉得女孩子读书没用处,家里又捉襟见肘,派去东莞打工。

尽管万般不情愿,刘秀凤无奈前往东莞。忽然,亲戚听说仁荣中学提供优异的贫困生三包免费读书,于是刘秀凤被叫回。疑虑中,她成功申请就读高中,成为新湖村第一个女大学生。她的弟弟,也得到陈介仁先生的资助。

高考之前,刘秀凤到广州住院动手术,6000元医疗费全由陈介仁先生支付。对于刘秀凤求学的资助,一直继续进行。陈介仁见刘秀凤成绩优秀,支助了她四年的大学费用和一年到日本做交换生的费用。8年来,陈介仁光支助刘秀凤的资金已超过30万元。

现在的刘秀凤,靠着自己的努力,已经在日本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5月下旬,从日本留学归来的刘秀凤来到仁荣中学,与学弟学妹座谈,讲述自己在日本的生活和求学史。

提到陈介仁,刘秀凤感慨万分:“陈先生就像我的父亲,每次回国,我都首先回母校看望陈先生。要是没有陈先生的鼎力资助,我如今不知生活在哪里,不知生了多少个孩子。”

扶贫的未来

即使交学费的学子实际上也得到补贴,每学期学费才交1400元,一个学期住宿费350元,每个月伙食费300元。而培育的成本需6000元,完全是输血办学。

非“三包”学生只要遇上家庭困难,同样可以递交申请书要求三包。接到申请书,班主任会作家庭调查,再交由学校德育部批准实施。

为了凝聚师生的团结向上士气,仁荣中学给予教师待遇还好,多数教师的月薪达3000-3500元,比公立中学的教师高四五百元。

6月2日下午,刚刚听完师姐刘秀凤讲座的仁荣中学学生江祥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如果不去外地出差,陈介仁董事长每天早晨7点都会站在校门口,看着学生步入校门。

陈介仁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谈时,总是在不经意喃喃自语:“我就是读少了书,否则不是如今的状况。”因此,他说,他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为了帮助更多的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