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公租房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3-26 23: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申请公租房申请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申请人姓名:
二、申请人所在单位:
三、申请原因:
1、个人基本情况简介:
2、申请的具体事由:
(1)我们夫妻二人,在县无任何住房,无任何门面不动产,也无任何亲戚,现挤住在我爱人学院十几平米宿舍。
(2)我和我爱人都是来自农村,双方父母都是农民,来看望我们都没有地方栖息。明年假如生育更是捉襟见肘。
(3)我们暂时还没有能力在惠水购买一套房产。
鉴于此,我们特向县里申请公租房一套。
四、本人承诺:我们在惠水买房或购得福利房后,一定会主动交出公租房。
篇2
交钱容易取钱难”,这是近年来公积金缴存者的共同感受。手续繁、到账晚、限制多......一边是巨量公积金使用效率低下,一边则是大量有意使用的缴存者“望而兴叹”。不过,近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知称,即日起放宽租房提取公积金条件。不少网友直呼:“公积金终于不用继续‘沉睡’了!”
凭无房证明便可提取公积金
“工作几年下来,我的公积金账户里的资金已超过6万元,但由于没有买房的打算,至今一分钱都没提取过。”就职于北京某公关公司的宁女士告诉记者,虽然过去租房也可提取公积金,但手续繁琐,关键还需要缴纳5%的税费,还不如直接放在账户里。
据了解,此前,北京租房提取公积金需要提供租赁合同和发票,但如果要开具发票,就需要按照5%的标准缴纳支付房屋出租的税费。也就是说,每月3000元的房租就要缴纳150元的税费,虽然政策明确规定此税费应由房东缴纳,但很少有房东愿意为了房客提取公积金而多掏这部分钱。
而根据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最新的通知,职工本人及配偶在北京无自有住房、租住公租房的,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全额提取。职工租住商品房,则分为两种情况:仅需提供无房产证明,而不需提供房屋租赁合同、发票,每人每月可提取不超1500元的金额;除了无房证明,还提供了租房合同和实际租房支出发票,经过审核无误,就可按照现行规定,每次可提取申请日前3个月内的住房公积金,且每月提取的金额不超过本人缴存额,也不得超过月房租实际支出。
凭借无房证明便可提取公积金,那么无房证明应该怎样办理?据了解,北京公积金中心已经与市住建委进行沟通,实现了联网实时查询职工的住房信息。职工申请提取时,只需填写《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承诺、授权书》,授权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本人的住房信息。联网查询结果确属无房的,当时即可办理提取业务。
提取资金何时发放?
关于申请提取的住房公积金的发放,《通知》中明确,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职工可每年提出一次提取申请,提取资金每季度转入本人银行账户。提取满一年继续提取的,职工需重新申请提取。
提到为何将租住商品房提取限额定为1500元,北京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解释道:“每个人1500元的限额是根据本市市场租金水平和租住住房面积,以及缴存职工的基本住房需求设定的。如果夫妻二人都是公积金缴存职工,则一户家庭每月可支取限额将达到3000元。按一个季度计算,提取总额可达到9000元。”另外,部分申请者比较担忧,租房提取了公积金,是否会影响以后用公积金贷款买房。对此,公积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租房提取公积金和公积金贷款没有关联。
Tips:提取公积金交房租要交的材
租住公租房
1.《提取申请书》2.房屋租赁合同3.支付房租的发票或收据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5.住房公积金联名卡6.如果配偶申请,还需提供结婚证原件和复印件
篇3
2013年年底以来,著名眼镜之乡――江苏丹阳,一场因企业注册产生的“官民纠纷”始终难以找到完美的化解路径――江西商人程军勇希望在当地开设一座眼镜市场,而所选之地却因城市规划所限无法完成工商注册。于是,程军勇持续不断地向有关部门申诉、投诉直至……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纠纷旷日持久牵扯了矛盾各方太多的精力,事件背后更深层面的问题则引起了《中国经济周刊》的关注――在“让经济重回市场轨道”的今天,政府如何“把该做的做起来,把该放的放掉”,无疑在考验着行政当局的政治智慧。
外地客商注册遭拒:
政府规划被解读为“地方保护”
江苏丹阳,一座户籍人口仅80多万的县级城市,拥有眼镜及其相关企业1300多家,年产镜架超过1亿副,镜片产量则占到了世界总量的40%,用当地人士的话说,“全世界每两副眼镜中就有一副镜片产自丹阳。”
江西鹰潭,又是一个谈及眼镜便不可回避的地方――清嘉庆以来,鹰潭眼镜经销商200多年的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及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3年销售额达60多亿元。
2013年下半年,鹰潭眼镜商程军勇在丹阳火车站附近的丽苑大厦租下了3300平方米商住楼8年的使用权,月租金每平方米40多元,准备开办一座他称之为“眼镜公场”的眼镜市场。然而,当他前往当地工商部门申领营业执照时,被告知地方政府几个月之前已以“丹政办发[2013]137号文”的形式发出《关于火车站片区综合改造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工商部门暂停审批规划控制区内的企业营业执照。程军勇未来的“眼镜公场”正处于规划控制的“红线”之内,申领执照的程序由此被“冻结”。
程军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由于没有想到自己的企业注册申请会被工商部门驳回,所以他与房东签订租房协议后便开始了市场的装修。此后虽然当地政府多次派员劝阻其施工甚至对其下达过停工通知,但他始终认为政府的“冻结”文件不应当成为工商部门拒发执照的法律依据,“解冻”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一切仍按计划进行,直到工程基本结束才发现事态似乎已经不可逆转――2014年9月18日,丽苑大厦的业主接到了政府有关部门“房屋拆迁进入调查程序”的口头通知。
程军勇说,近一年时间,他奔走于丹阳市各有关部门,但得到的答复愈来愈对他不利且简明一致――“137号文”符合丹阳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精神,开办眼镜市场必须进入城市规划确定的眼镜市场功能区,他为此向丹阳市人民政府提起的行政复议也没有能够得到支持。
“丹阳国际眼镜城(编者注:当地政府在眼镜市场功能区新建的大型眼镜市场)每平方米月租金200元,3300平方米该是多大的一笔开支?”程军勇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按照他预设的经营规模,光是租金一项的负担就让他难以承受,更关键的是,他认定地方政府不让他在国际眼镜城附近另开市场就是为了保护本地眼镜行业,规划冻结只是一个幌子,因为他从房东那里拿到的店面每平方米月租金只有40多元,远远低于官办市场,竞争优势十分明显。
“外地客商在丹阳遭遇政府打压”的说法一经传出,便招致了一些媒体的连续关注,有报道称,暂停相关区域工商注册的“137号文”是市场竞争“最大的拦路虎”,不给外地客商颁发执照则是因为“忌惮鹰潭眼镜的冲击”。更有媒体将单一企业的个案上升为丹阳与鹰潭“两个城市间的产业战”,丹阳市政府一下子卷入了舆论的漩涡。
当地官员:
拒绝零散经营不等于打压外地客商
从程军勇的“注册受阻”一案分析,“丹政办发[2013]137号文”亦即《关于火车站片区综合改造有关事项的通知》是否合法有效应当是问题的关键,因此,记者首先从丹阳市规划局找到了这份文件所依据的《丹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记者注意到,该规划5年前即2009年9月25日就已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以“苏政复[2009]65号文”批复同意,规划第81条关于商业金融用地的区域划分则明确“保留火车站西侧的眼镜市场”(丽苑大厦在火车站东侧――编者注);而“火车站片区综合改造”则是依据规划实施的重点工程。记者查阅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得知,规划和“改造计划”都曾多次向市民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解读”,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丹阳的做法似乎并无不当。
《中国经济周刊》还从有关部门了解到,丹阳“火车站片区综合改造”被列为该市2014年十大重点工程项目之一。因为眼镜是丹阳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眼镜市场功能区的设计方向不仅强调其完备的商业功能,还要“创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5A级旅游景区”。据丹阳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曹俊介绍,除了已有的“丹阳中国眼镜城”和“丹阳国际眼镜城”两大眼镜市场,功能区内还将建设眼镜文化广场、眼镜博物馆、知名企业馆、国际品牌馆、4D电影体验馆、眼镜时尚潮流馆、裸眼3D艺术馆、视觉错觉体验馆、激光时光隧道等一系列项目,最终要给予世界“具有丹阳特色的视觉体验”。
“眼镜市场规划入区,目的不是垄断经营,而是为了通过规模和集聚效应更好地放大‘丹阳眼镜’这块金字招牌,比如全球品牌的集中展销、周边产业的配套服务;再比如高标准的医学验光、全方位的质量监管,这些都是‘星罗棋布’式的零散经营所不能实现的。”曹俊这样理解城市规划的区位功能。
至于一些媒体批评的“保护本地眼镜行业”,曹俊认为那都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丹阳眼镜市场运作模式而造成的误解,“虽然丹阳的眼镜市场非常成熟,招商引资的压力相对较小,但吸引外地客商尤其是品牌眼镜企业入驻丹阳仍然是我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曹俊说。
曹俊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丹阳中国眼镜城中的外地经营户占到30%以上;而在丹阳国际眼镜城,这一比例则超过了70%,其中不乏程军勇的鹰潭老乡。”曹俊的这一说法随后在记者与丹阳一些外地商会的沟通中得到了证实。或许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曹俊和商会的“外地商户”统计数据中还不包括若干在丹阳从事眼镜行业多年后在当地安家落户的“新丹阳人”。
市场主导考验行政智慧
“尽管媒体的批评连篇累牍,我们并不认为政府的做法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丹阳市委常委、丹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赵立群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说,“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是应当有所作为的,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要求统筹协调产业发展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省政府依法审批同意的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当然的法律效力,这也是毋庸置疑的问题。但是,一些媒体却以‘地方保护主义’为逻辑起点,把地方政府与外地客商尖锐对立起来,把政府的调控职能与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全割裂开来,这让我们感到非常困惑,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丹阳调查时发现,像赵立群这样深刻认识城市规划重要性、权威性的官员并不多见,一些干部在处理此次事件时更陷入了以“经营场所是否拆迁”的思维怪圈并使之成为媒体穷追不舍的核心话题。
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的采访过程中,程军勇曾经提供了一份他据以认定丹阳市政府“出尔反尔”的“营业执照申请书”,在这份申请书上先后有三位政府官员签字确认丽苑大厦“暂不属拆迁范围”,而此后工商部门驳回申请的理由却是“丽苑大厦属于拆迁范围”。
记者梳理了有关“丹阳注册案”的各种报道,发现其大多将矛头指向“市民是否知道房屋拆迁”、“暂不拆迁是否可以领照”,“政府故意为难客商”的结论亦由此得出,城市规划的社会意义和法律地位则在有意无意之间遭到了“遗忘”和“冷藏”。此外,丹阳以“中国眼镜城”和“国际眼镜城”为主构成了全国三大专业眼镜市场之一(另两大市场分别在广州和北京――编者注),面积不足其十分之一的“眼镜公场”是否“势必和国际眼镜城形成竞争”(有关报道语――记者注)也很值得商榷,但涉事官员的舆情应对显得非常被动。
“丹阳注册案”目前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相信事情不久就会有个“说法”,而“在中央不断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正在当地官员中引发思考。
篇4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法务部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根据今年公司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要求展开2018年上半年工作,以资金安全、疑难账款的强力收回为工作核心;以应收账款的催收,公司重大事务的协助配合,新签合同、补充协议、法务催款函的起草、审核把关等几大方向为工作重点;对内协助支持公司客户管理部、财务部、采购部、办公室、综合管理部等部门的工作,对外以催款,商业谈判等为法务部的工作拓展,下面将对法务部上半年具体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展开计划。
2018年工作总结
一、合同管理
(一)审查、起草新签合同数量
截止2018年6月31日,法务部共审查、修改合同260份,其中销售合同86份,原材料采购合同55份;车辆配件、车辆维修、车辆辅助用油、机械设备、基建类合同53份;设备租赁合同(泵车、罐车、铲车租赁合同)35份;其他合同(办公用品采购、软件维护、清理外包、皮带外包等)31份。(合同台账见附件1)
(二)重大合同(标的额100万以上)履行情况分析
1、2018年新签重大销售合同履行情况分下(详见附件2)
2、原材料采购合同履行情况分析
为缓解中心资金紧张,并降低采购成本,2018年上半年中心以商承方式采购水泥,商承到期如未进行付款届时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与诉讼风险。为防范风险,法务部一方面将配合销售部门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另一方面配合采购部与水泥厂家进行洽谈,必要时达成还款协议延长付款期限。
3、顺义搅拌站机组改造合同履行情况分析
(1)合同履行阶段:
顺义搅拌站机组改造目前正在进行基建工程,因地质原因导致基建施工中增加打桩降水工程量,加之一带一路、降水天气等不可抗因素的影响,机组改造工程工期延误较长时间。
(2)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数额较低,逾期一天按照合同金额的1‰支付违约金,最高不超过3%。对方违约成本较低,对其约束力不强,导致工期一再延误;
二是总承包方对基建分包方监督力度小,致使分包方施工进度慢,时工期延误的重要因素。
(3)应对工期延误采取的措施:一是发工作联系函、律师函要求总承包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否则追究其违约责任;二是要求总承包方派驻工程监理人员,加强对分包队伍的监督管理;三是要求总承包方更换基建队伍,抢抓工期。
(三)合同审查签订、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1、合同审查中的不足
(1)合同审批部门将拟签订合同报法务部审核时,因合同相对方提供材料不齐全的原因,相关部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的要求提交证明对方合同履行能力情况的文件和人的授权委托书。因此,在合同审查中,法务部仅通过网上查询合同主体资质等情况对主体的合法性做初步判断,对相关情况的真实性、对方资信等无法确信,有可能因为相对方不具有主体资格、人为无权、越权、缺乏履行能力等情形,从而影响合同的效力和履行。
(2)审查合同时遇格式合同文本、或权利义务内容简单、风险较小的合同,仅是口头告知合同经办人需修改的地方或在拟签订的合同中直接修改,而未出具书面的法律意见书,使合同审核阶段出现漏洞。
(3)审核新类型的合同或涉及专业领域合同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等,存在一些专业条款理解不到位、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违约条款不明确,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合同履行中难以限定对方违约行为,无法追究对方违约责任。
2、合同签订时的问题
合同订立因存在一方先签字盖章,另一方再签字盖章的情况,此种情况下往往对方通过邮寄的方式将盖章合同送达合同主管部门,合同上缺少对方的签字及日期。合同中往往约定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或因越缺少签字而使合同未生效,或因缺少签字盖章日期,而无法确定合同生效日期。因合同未生效,无合同履行及违约的限定,可能给守约方造成损失而无法弥补。
3、合同履行中的问题
(1)合同相对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付款义务,经催告,对方同意及时付款或出具还款协议,但常借故拖延付款或签订还款协议,最终因无书面付款协议而成功拖延付款。
(2)商品混凝土买卖合同中付款条款常与结构封顶、办理完毕结算有关,如工程结构封顶,办理完毕最终结算后三个月内付清余款。合同中因未约定结构封顶时间、结构封顶后办理完结算时间,对方常因此而拖延办理结算,从而拖延付款。
(四)合同管理中的工作改进
1、合同审查时要求各部门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办法的规定,提交相关审查资料;仔细审查每一份合同,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2、遇新领域合同有疑问时,一方面要自学,查找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向上级法务、顾问律师请教,切不可闭门造车。
3、合同盖章时,要求经办人签字、写明日期;如对方未签字的,告知经办人员通知对方补齐签字、合同签订日期。
4、还款承诺、协议严格落实到书面上;对合同条款仔细斟酌、约定办理结算、付清尾款的期限,保障条款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二、诉讼案件
(一)2018年诉讼案件情况(详见附件3)
截止到2018年6月31日,法务部接收债权共计23167047.93元,已通过诉讼和非诉相结合方式回收债权18571184.5元,其中诉讼案件为建工“润世中心二期工程”、建工“动力增容工程”、通利达“百子湾公租房一标工程”,共回收债权18151022元;非诉案件中铁遂“地铁7号线3标”工程通过多次与对方洽商,结清债权420162.5元。
未结涉诉案件金额为5421995.93元,分别为:中建六局“奥林匹克花园二期(A)地块工程”、大洋“A区地下车库”、城建四“第五广场”、总参四部“益泰恒生”。
(二)诉讼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诉讼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
(1)立案时因对诉的合并情况理解不到位,而被裁定不予立案,造成时间耽搁。将合同相对方一致的两个独立的买卖合同作为一个诉讼案件申请立案,被告知两个案件应分别立案。上述情况属于诉的客体合并的情形,应当分别立案,法官视情况可以合并审理、分别判决。
(2)诉讼程序战,时间长,效率低。开庭前,被告为拖延开庭,于答辩期最后一天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作出驳回裁定后,对方又提起上诉至二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一般为3个月时间,此段时间不计入审限,此种情况下简易案件审结完毕至少半年以上。一审判决后,对方亦可能提起上诉,自立案至判决生效至少3个月至6个月。一个案件从一审到二审可能要经历一年时间,这就体现出以诉讼方式收回债权效率之低。
(3)证据保全意识低。接收以及发出函件没有保留快递单号,无法查询邮寄、送达时间,难以证明诉讼中对方或是法院程序上是否违法。
(4)获得胜诉判决后,执行难。一般情况下,如对方有履行能力,仅为拖延付款的,立案后开庭前或开庭时双方便能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对方亦能按照和解、调解协议履行付款义务。如对方确实无履行能力,即便获得生效的胜诉判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因对方无可供执行的财产,也无法执行回欠款。
2、应对措施
(1)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立案前,做好充分的论证,对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详尽分析,对从立案到案件审结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预演并制定出应对措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如对方准备程序战,一是尽可能通过己方诉讼行为在程序上缩短时间,比如收到对方管辖权异议申请书后立即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可以节省5天时间;收到对方上诉状立即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可以节省15天。虽然这些时间微不足道,但应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早日获得胜诉判决。二是加强与书记员、法官沟通,尽快安排开庭审理。三是加强与对方沟通,尽可能达成和解,在一定期限内支付欠款,申请撤诉。
(3)提高证据保全意识,将合同履行过程中、诉讼过程中来往函件挂号、邮寄、电报、电话记录和邮寄凭证等单据都要整理入档。
(4)为保障债权的实现,及时采取诉讼保障措施,如诉前保全(采取诉前保全后30天内向法院起诉)、诉讼中保全及判决生效后进入执行前的诉讼后保全(应当在生效判决确定的履行期届满后5天内申请强制执行)。
三、其他工作
1、业务风险评估与规避、往来函件解读与回复。
截止6月31日,法务部共协助客户管理部、综合管理部出具律师函5份,工作联系函10余份。发函后对方积极还款或签订还款协议,通知回函的期限内未回函的法务人员则采取诉讼手段维护中心合法权益。
2、加强制度建设,并严格落实。
(1)为加强法治国企建设,促进企业风险管控水平的提升,法务部依据集团“七五”普法工作实施方案及实业公司的“七五普法”工作实施细则,制定了商混中心的“七五”普法实施细则并严格贯彻落实细则要求。
(2)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及销售、采购、债权转移等不同类型合同的具体实施细则,有效的规范了合同管理工作,健全了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
(3)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将法律培训纳入企业培训内容,提升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水平。2018年3月9日,通过组织法律知识考试的方式对中心各系统合同签订及管理人员40余人进行培训,2018年5月9日,商混中心邀请实业法律合约部经理张忆南对中心领导职工进行合同法律风险防范的培训,两次培训不仅调动了各岗位人员学法的积极性,提高了相关人员合同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加强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2018年法务部工作虽然较2016年有所提升,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为解决这些问题,法务人员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学习。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运用到企业治理中,践行依法治企。
2019年工作计划
一、提质增效把好合同关
1、巩固和完善合同及法律文件的审核机制,不断完善完善中心合同管理办法及授权制度,严格依照制度进行评审,加强合同审核的有效性。
2、深入调研,根据商混行业的行业规范和商业习惯以及业务部门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合同范本的修改和制作,使其更符合实际操作和公司利益。
3、保证合同及其他法律文件的审批速度,并提出相应的书面法律意见和相应的修改。
4、加强合同履行中的全方位管控,对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提示并制定可行的解决办法,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
二、攻坚克难降低应收账款
1、协助业务部门对中心债权进行清理和催收,对存在风险的工程进行跟踪。落实中心“三色预警”制度,对债权进行直观分类并提出建议。
2、建立健全的诉讼管理制度。一是做好已发生的案件统计工作,建立大案台账、分析研究机制;二是在面临可能发生的纠纷时,应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应对;三是建立纠纷化解机制,做好诉讼前与对方当事人的协调谈判工作,争取双赢;四是坚持诉前案件尽职调查、法律纠纷案件诉前、诉中法律论证、诉讼调解机制等诉讼管理机制;五是定期对已发生案件进行总结,把握案件发生规律和诉讼技巧。
3、对中心老债权(北京城建四集团第五广场项目、总参四部、天津滨海新区案)进行持续跟踪,探究可行性解决方案寻找新的突破点。加强与法院沟通协调,采取多种途径推进历史积案解决。
三、宣贯落实“七五”普法工作,推进法治国企建设
1、强化依法合规,完善制度建设。结合中心发展需要,不断完善中心的制度体系,使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真正做到依法治企。
2、主动适应发展,提升法律管理水平。做好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建设,切实将法律风险管理 “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全程深入参与企业改制改革、业务谈判、重大经营事项决策、投资融资、合同审核、纠纷案件、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宣传和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充分发挥法务人员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解决”的重要作用。
3、丰富普法载体,加大普法力度。深入学习宣传法治国企建设系列文件和要求,推进企业完善法人治理;丰富普法载体,创新普法形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传播作用,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普法工作的热情,调动全体员工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把法治教育纳入职工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将法律法规与职业技能、安全生产等培训相结合,促进各项工作依法合规进行。
四、提高自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