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9: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园教育论文

篇1

人文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它以人文精神的塑造为核心,以人性的发展与完善为目标,以广博的人文知识的学习、优秀文化传统的熏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以及人的实践体验等为基本途径,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一致,最终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本质上看,人文教育就是使学生成为“人”的教育。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作用。首先,人文教育注重人的塑造,强调人文关怀,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其次,高职院校要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复合体,不仅要有“高技能”,即具备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的专业知识结构、较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更要有高素质,即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道德情操,以及适应职业和社会发展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对于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人的长远发展而言,高素质比高技能更有意义。然而,高素质的形成不是通过技能教育本身就能实现的,在高素质的形成过程中,人文教育始终居于核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人文素质是其他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避免人的片面发展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只有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培育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倾向,人文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境地尴尬,形势不容乐观。首先,高职院校对人文教育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认识不清,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学术底蕴不足,加之当前在职业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职院校单纯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教育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围绕市场转动,强调就业导向,一味地强化专业课教学和技能训练,挤压甚至删减人文课程。有的院校人文课程除“两课”外再无其他课程,甚至用校园文化活动代替人文教育;有的院校虽开设了人文课程,但仅仅作为选修课程设置,教学随意性很大;有的院校把公共课程改造成为人文课程,教学的计划性和实效性无法与专业课程相比。

专业课教学应该是渗透人文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由于专业课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有限,多数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学人文教育渗透较少,即使有时有所渗透,人文教育内容也因教师而异,全凭教师自己的喜好,引不起学生兴趣。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割裂了专业学习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关系,造成学生知识能力结构不合理、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其次,高职院校学生对人文教育缺乏认同,人文素质较低。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中学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文化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低,博大精深的人文知识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让他们望而却步、敬而远之。大部分高职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对历史名人了解甚少,读过古典著作的更是凤毛麟角。进入高职院校后,他们更多接受的是“技能至上”的实用主义思想,更不愿意学习人文知识、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长大的,外来思想文化的不断渗入,传媒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对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网络化、数字化生活方式以其特有的魅力正在极大地冲击和改变着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他们可以不读名著、不了解经典、不要传统文化,但他们离不开“肯德基”、“麦当劳”,割舍不了“超女”、“快男”。

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乏力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滞后,使得高职学生在追求“新”、“奇”、“异”、“洋”的“潮文化”的路途上越走越远,甚至不能自拔。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更趋急功近利,面对就业和生存的压力,他们更关心怎样考各类职业资格证书,为自己就业增添砝码,鲜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他们认为,受教育是为了使自己的将来更美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似乎与他们并不相干。缺乏人文教育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缺少人文教育的高职教育也造就不出真正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忽视人文教育,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导致人文知识匮乏,知识结构片面,情感、志趣脆弱,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缺失,职业生涯难以持续发展。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尴尬状况必须扭转,否则,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哪一个目标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得以实现。

3多途径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应该让“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高职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要先“成人”再“成才”。所以,高职院校应改变片面注重技术教育的局面,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具备较高道德水平,懂得做人之道,有强烈的民族情感、国家观念和社会意识,为实现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加强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是将人文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改变人文课程设置随意甚至缺失的状况,为学生较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提供必要的课程平台。二是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把那些体现智慧理性、情感经验、审美价值、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以及音乐、美术、礼仪、民俗等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起来,相互促进。三是强化学生实训实习环节的人文教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指导学生开展职业规划、职业礼仪等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四是改进教学方式。人文教育不同于专业课程教学,人文教育的效果更多地要靠学生的自觉内化,因此采用讲座、讨论、实践体验等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减少“灌输”,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提高师资队伍人文教育能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人文教育的关键。高职院校要像建设专业师资队伍一样加强人文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培养一支拥有丰厚人文知识特别是优秀传统文化,掌握独到人文学科教学方法的学者型专家型的人文学科教师队伍,让更多学生喜欢的“于丹”、“易中天”活跃在讲台上。其次,在专业课教师培训中增加人文教育课程,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人文修养和人文教育能力,并以教师自身的高尚人格、良好的师德去熏陶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篇2

学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育人,而育人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教导出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高素质人才。而良好的校园文化则具有这种育人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当然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音乐文化的熏陶。但是受我国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很注重理论性、知识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如语文、数学等。对音乐这种学科并不愿意让学生投入过多的精力,错误的认为音乐教育对自身学习和工作没有实际用处,甚至还担心会耽误对其它课程的学习。为了促进高校文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必须走出音乐教育的误区,认识到音乐教育对校园文欢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用心去领略音乐的魅力,从内心深处真正将音乐教育重视起来。音乐教育对于高校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承担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音乐不仅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还能提升文化素养,培养艺术气质。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产生意义深远的影响。音乐背后的正能量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正面的影响。让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既统一了学生的思想,也让学生的价值理念一致化。

二、音乐教育加强校园文化的对大学生的凝聚激励功能

一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极大增强的凝聚力,激励学生积极向上。而音乐教育则会促进校园文化的这一功能,因为合理的音乐教育,不仅仅是只有音乐课程教学的这一种形式,学校会在学生课程中增加音乐鉴赏课,对音乐的基础乐理知识进行普及之外,校内还存在一些自行成立学生音乐社团或是兴趣小组,可以聚集那起些具有一定音乐基础或是热爱音乐的学生,相互交流共同促进,并会组织一些校园文化活动,如迎新晚会、中秋晚会、合唱比赛、音乐剧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这些校园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力,还有一些奋进向上的主题音乐表演能够统一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增强学生间凝聚力,激励学生,催人向上。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激发大学生的潜在力量,培养他们的对学习、对生活乐观积极的心态。一场格调高雅、内容积极、主题鲜明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不但会提高一个学校的文化品位,增强校园活力,更会大大加强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凝聚激励功能。

三、音乐教育增强校园文化促进大学生素质协调发展

功能校园文化具有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心理、生理等各方面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协调发展的能力,而合理的音乐教育更是可以大大促进这一点。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微型社会,学校的各个发展要素之间应当达到一种有谐有序的状态,建设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文化,如此才能够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愈发迅猛,给自然、社会以经济都带来了巨大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带来了一列的包括伦理道德的各方面问题。因此,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培养的工作的现实意义也就更加明显了。

四、结束语

篇3

墨子教育思想简述

《吕氏春秋》中记载,高何、县子石曾经是齐国的暴徒,被乡人所痛恨,在接受了墨子教诲后,成为天下名士显人,品德才智倍受王公大夫称誉。战国中后期,墨家学说迅速发展,“墨翟之言盈天下”,墨家子弟“显荣于天下者众矣”,这些都得益于墨子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墨子教育思想以治国利民为目的,以培养“兼士”与“贤士”为目标,教育对象涵盖社会各阶层,注重生产实践,强调技能训练,显示出浓郁的职业教育特征。(一)教育的目的作为显学代表学派之一,墨家学派力图经世致用。墨子以胸怀天下为出发点,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救国济世功能。庄子曾说:“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墨翟、禽滑厘闻其风而说之”。墨子的教育事业与他推行“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紧密结合,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把教育的作用提升到为天下兴利治乱的高度,充分地显示了墨子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二)教育的目标在教育培养目标方面,基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墨子认为,要培养出能够承担治国利民职责的“兼士”、“贤士”,[4]并且具体提出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三项标准。“厚乎德行”是要求受教育者达到“兼爱”的思想境界与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是为了让他们善于去推行自己的思想主张;“博乎道术”是让他们拥有兴利除害的能力,能够亲身投入生产实践中。由此可见,墨子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具备深厚的道德品质、高超的辩论技巧、熟练的劳动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三)教育的对象对于教育的对象而言,孔子虽然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但在教育实践中,儒家教育的目的是塑造“君子”、“士”这类社会上层人物,注重对社会精英品性道德与内在素质的培养,使得儒家教育更倾向于精英教育,客观上限制了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而墨子则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墨家子弟中有很多下层手工业者,墨子对所有自愿“修德进业者”均予以教诲。“上说王公大臣,次说匹夫徒步之士”,不看出身门第,不查职业居所,不分贵贱等级,教育对象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种阶层,可见墨子的教育思想带有明显的大众化全民教育倾向。[5](四)教育的内容墨子十分重视自然科学与手工技术,这在先秦诸子中是独树一帜的。《墨子》中记载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墨家学派在生产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内容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宇宙观及时空观等等。墨子的教育思想注重生产实践,强调技能训练,他要求弟子必须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与技能技巧。由于墨子本身就是一个技艺高超者,他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生产知识与技能技巧,如建筑知识、滑轮、杠杆等等,都会融入到他的教育内容中,因此,墨家子弟都接受了良好的劳动职业技能训练。[6](五)教育的方法与孔子“述而不作”不同,墨子强调述作并重、学以致用。在教育方法上,墨子将知识传授寓于劳动生产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张实践力行的教学法。可以说,墨子是最早具备“知行合一”理念的教育家之一,墨子的教育思想已经蕴涵了实践教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准则与方法。

墨子教育思想对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四点启示

篇4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我国的技工院校需要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在进行英语教育时将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此来不断提高学校英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下面本文将以广东省技工院校的英语教育为例,分析我国技工院校英语教育的现状,以此来了解技工院校英语教育途径所取得的成果。

(一)学校领导重视英语教育

随着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技工院校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使用能力的培养,将英语作为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希望以此来督促学生加强对英语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如广州市华成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潮汕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揭阳市技工学校等广东省技工院校,都将英语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一到两年英语,有些技工院校更是开设商务英语等专门的英语课程,以此来鞭策学生重视英语、认真学习英语。

(二)在英语教材上认真细致

学好一门课程离不开一份优秀教材的指导,因而我国技工院校在英语教材方面的选择上非常认真和细心,在选择教材时充分考虑到各个方面。在广东省的一些技工院校中,学校除了选择一本固定的英语教材外,还会考虑到将英语的听、说相结合,外加一本听力训练,而某些英语专业的技工院校学生,其英语教材更是数不胜数。

(三)师资力量雄厚

在意识到英语教育对培养全能人才的重要性之后,我国的技工院校不断加大在英语教育师资力量方面的投入,除了聘用高级英语教师外,还会定期地对校内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希望以此来提高学校英语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湛江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广东省技工院校,除了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外,还会加强本校教师与外校教师之间的交流,以此了解学校之间的差距,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本校英语教育的水平。

(四)积极开展以学习英语为主题的活动

寓教于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国技工院校积极开展以英语为主题的课外活动,英语角、英语话剧、疯狂英语等以提高学生学校英语的兴趣和能力的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拉进了同学之间的距离,使技工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涯变得丰富多彩。

二、技工院校英语教育取得的成果

学校领导对英语教育的重视,教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加深,使我国技工院校的英语教育不断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会在无形中督促学生更认真、更用心地学习英语。我国技工院校对英语教育的重视、以学习英语为主题的活动的开展,为学生学习英语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校环境,在这些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会不断地得到提高,英语语言的使用能力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加强。

(二)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力的高低,我国技工院校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增加学校间英语教学的经验交流,在增强自身师资力量的同时也会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据调查,近年来,我国技工院校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有不小的提高,相信这与学校增加在师资方面的投入是离不开的。

(三)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技工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加强对学生进行英语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加强学生与国际接轨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三、结语

篇5

(一)体育教育中的德育目标。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与德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职的应用型人才。体育教育除了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以外,还包含着大量的德育内容,这些内容广泛地存在于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之中。因而,学校要利用这一体育教育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即养成教育、情感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二)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基本方式。以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是十分关键的问题,它关系到高职体育教育中德育成效甚至成败的问题。认为体育教育中的德育要让其实现,应该“让她”成为学生们每天呼吸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处不在,又人人离不开”时景即体育教育中德育基本方式具体是为学生健康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时机。

二、提高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从教师开始———提升教师形象、感召学生。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树立形象,必须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净化自己的灵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而教师本身就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和表演者,尤其是体育教学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身体演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和感召着学生,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例如:大学生首次体育课就要教会学生应遵守的体育课堂常规,其准则是遵守道德原则;其次,平时要严于律己,上课不迟到早退,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让学生看到教师个性的力量,以此感染和启迪着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使学生从教师身上领悟和产生道德意识,从中乐于接受和效法,并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为此,体育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要在学生中树立形象,提升自我价值,感召学生,其自身必须具有良好的人格、品行和形象。只有如此,才能发挥影响作用,才能使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才会潜移默化让学生信服。

(二)从教材出发———努力实践,不断提高质量。体育教材内容繁多,有的教材本身内容思想性很强,有的则不明显,这就要求教师除钻研教材外,还要透过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内涵,找出其思想教育的特征,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整个体育教学中去。如在体育理论教学时,既传授基本知识,又要紧密结合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体育精神,从中积极引导和教育学生为国、为民、为全面提高素质而锻炼身体的热情,增强学习主动性能;至于那些思想性教育不太明显的教材,教师要在准备课堂设计时就要列出思想品德的具体任务,使思想品德教育从理论抽象的教学中走向实践,在运动练习过程中得到磨炼,也在运动中培养品质,从而产生质的变化。

(三)从点滴入手———注重细节,共同成长。经在教学实践中多方观察,有时候,一些活动似乎有片面追求规模、追求时尚设备、追求宣传效应倾向,收获的效果实在不乐观。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必要的活动载体及应有的声势,但要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的德育活动能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并且产生持久的影响力。根据“德育生活化”的原则和“润物细无声”的要求,认为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平时、注重细节、注重小事,让教师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可以倾诉、倾吐所有喜怒哀乐的对象,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好友,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成长。

(四)从个体入手———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德育的民主化原则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民主化强调的学生是主人,要让学生明白德育的目的是干什么,只有明白是理,他们才能接受,才能自我管理,才能自我约束,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仔细观察深入了解,有部分文化课学习上的“差生”,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有一定的技术、素质也较全面运动能力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若教师能积极正面引导教育,针对其心理特点,加强启发并发挥其自身优势,及时表扬,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方法恰当,认为可以以其独特的内容方式,完成教育工作者难以完成的任务,达到一般德育方法难以达到的目标,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收到健身与养德双赢的效果。

(五)从制度入手———将德育行为规范化。体育教学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规范和制度,要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并将规范和制度公开化、透明化。通过组织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意识。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公开的教学规范,考查学生的行为,用制度去评判学生的行为,当学生的行为是正确的就要给予表扬,当学生的行为是错误是就要给予批评,从而提高学生对规范的尊重,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纪律意识,使学生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课堂考勤规范,体育课堂加强考勤报道制,无故请假扣分,迟到早退扣分。其次,体育教学还应该做好反馈和评价体系建设,教学评价体系应该公平、客观、及时、准确,通过体育教师和学生们的反馈,当发现学生们的优秀表现时,要多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满足感,坚定其继续向上努力的决心。当发现学生的缺点和问题时,要陪学生共同面对困难或者纠正其错误,培养其养好良好的自我反省的习惯。

三、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注意事项

(一)因人施教,倡导个性化教育。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德育教育,应该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道德教育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喜欢、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因人而异的采取不同的道德教育方法。体育教师对待所有同学应该一视同仁,对体育成绩优秀的同学,应该提醒其不要骄傲,多帮助落后的同学,向更高台阶迈进。对体育成绩落后的同学,应该看到其优点,多给他们一些信心和帮助。体育教师还可以让体育成绩好与成绩差的同学相互搭配,建立不同的小组,使同学的帮助更有针对性,通过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实现体育教学的德育效果。

(二)树立标杆,做好德育示范。为了更好地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师应该与学生干部密切合作,让学生干部参与到体育教学德育工作中来。选择思想品德高尚的学生干部作为班级同学学习的榜样,可以使同学们感到亲切、可信,提高群体争相学习榜样的热情。此外,还可以借助学生干部做好指示的上传下达,更好地完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辅助教师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三)协作管理,多方联动配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还应该加强与院校学生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与班级辅导员、主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领导等及时交流,互相提供和交流一些关于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等,努力协同学校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德育教育工作。

四、小结

篇6

[关键词]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新《义务教育法》精神的推动下,各地开展了通过教师下派、交流以均衡教师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教育公平的实践,一些省、市还制订了包括教育资源统筹的城乡教育统筹规划。这些活动,从理论(特别是法理)和实践上看,都有其合理性与实效性。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如下问题:从优秀学校派遣教师导致了教育资源均衡中的“削峰”问题,薄弱学校的复杂性导致了“削峰”资源难以“填谷”。此外,城乡教育统筹视野局限在中小学,忽视了高校的教育资源供给功能。

城乡教育统筹不应是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削峰填谷”,而应是二者的双赢共进;城乡教育统筹不是区域内学校间的“简单拉平”或“城乡混合”,而是初等教育与中、高等教育之间的资源整合、融合和良性互动。因此,在城乡教育统筹中,既要“造峰”,促进优秀学校可持续发展,又要“扬谷”,促进薄弱学校良性发展。其中,从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角度讲,关键是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本文试图就如何多渠道解决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提出几个对策。

一、互动式:城乡强、弱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

2006年,沈阳市2000名城市教师被派往农村学校任教,拉开了城乡教师交流、促进教师资源均衡的帷幕。这种把城市学校优秀教师派往农村学校支教、把薄弱学校教师派往城市学校进修的“互动式”教师资源均衡,正在逐步发挥作用:农村薄弱学校得到了教师资源支持、上派教师得到了学习机会;下派教师也得到了教育锻炼,了解和认识了薄弱学校及教育发展的失衡。因此,在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上,这种“互动式”的教师资源交流应当是继续保持的教育资源均衡手段。

在实践中。这种“互动式”的城乡强、弱学校间教师交流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难以派出优秀教师。因为升学竞争,派出学校不愿意选派优秀教师(通常是派出非骨干教师)。二是派出教师作用发挥尴尬。这些派出教师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恐被别人笑话;如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又恐派出学校因竞争学校水平得到提高而不悦。三是派出教师使用不科学。薄弱学校因不需支付派来教师费用,就尽可能多排课、多使用,缺乏与教师的心理沟通。此外,还缺少对教师的生活关照,这些派出教师生活不便,他们到农村学校后,从住房、生活节奏、人际交往到资料收集等都感到不便。无疑,这些问题会影响互动式教师交流中下派教师作用的发挥。因此,为了使“互动式”城乡教师交流发挥作用,需要解决好下面的几个问题。

第一,“捆绑”城市优秀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为了克服不“派优”的走过场、派出教师作用发挥尴尬等现象,应当合并对口支援的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校领导班子,将两个学校的发展“捆绑”纳入考核范围,探索“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互动发展模式,从资源共享、捆绑发展角度试行两个或多个法人单位、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的一体化管理体制。同时,建立在中小学校干部选拔中向有农村教育经历者倾斜的制度。

第二,建立中小学教师的农村教育履职制度。为了解决派不出教师的问题,一方面要规定所有新人职教师必须有一定(如3-5年)年限的农村教育履职经历;另一方面还要规定在职城市教师补履农村教育经历(例如:根据入职时间规定,2000年前入职的教师补履农村教育经历1年,2001年人职的教师补履农村教育经历2年),并将此作为教师聘任、职务晋升的基本条件。

第三,制订向农村教师倾斜的待遇政策。为有利于优秀教师的派出,可规定:同等条件下,农村教师享受浮动一级工资的津贴、补贴的政策;或模仿日本经验,在统一城乡教师基本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每年多1个月的奖励工资待遇向农村教师倾斜。同时,改造薄弱学校的教师工作与生活环境,使下派教师与原校教师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在交流中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水平。可以设计“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根据农村交流教师较为年轻、教学水平较低等情况以及新课程改革理念实施的需要,有针对性设计农村学校交流教师的学习计划,切实提高其教育水平。

二、生成式:薄弱学校输血式的教育资源供给

“互动式”的城乡教师交流也有其局限性:一是派往薄弱学校的教师资源有限,难以满足薄弱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大量需求;二是交流到优秀学校的薄弱学校教师有限,许多农村学校普通教师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提升。同时,这种“互动式”教师交流有“劫富济贫”之感,而且还存在拆散优秀学校的优秀教师资源组合、影响优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对薄弱学校而言,这种“互动式”的教育资源供给方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所以,在保留“互动式”教育资源供给方式的同时,农村薄弱学校要探索具有“造血”性质的生成式教育资源供给途径。

第一,营造薄弱学校生成教育资源的环境。利用政策优势为薄弱学校造就获得教育资源的条件,包括:一是利用城乡办学条件均衡的“物质保障线”,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使薄弱学校在场地与校舍、设备与设施、经费保障及教师编制等方面获得政策的倾斜性支持;二是利用城乡师资配置均衡的“人事编制线”,配备齐全教师队伍,并根据年级、班级、学科类别实现合理的师生比;三是利用管理水平均衡的“干部水准线”,引进优秀校长、建立优秀领导班子,在校长定期交流轮换、城乡学校“捆绑”发展中,通过统一调配、统一管理、统一考评,实现理念、资源、方法、成果、利益共享;四是利用教育质量均衡的“质量标准线”,在优质(初)高中招生指标切块分配中,获得升学竞争的生存空间,并挖掘学校优势,办出特色。

第二,增强薄弱学校生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功能。薄弱学校如何立足自身情况,生成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是薄弱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具体方法是: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既包括如上所述,要在“互动式”交流中努力提高薄弱学校交流教师的教育水平,也包括下文将要探讨的薄弱学校教师在师范院校进修中的教育能力提升,借助外界力量实现薄弱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二是实施“请进来”战略,不仅邀请在岗的优秀城市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示范、指导、兼职、任课,而且聘请经验丰富、身体健康的城市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指导、示范;三是实施“内发式”战略,建设学习型校园,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转变观念,通过“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实施“信息化”战略,加强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基础建设,打造信息化平台,加强学校计算机配备和校园网建设,同时调动师生开发、交流、共享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输血”性的“互动式”教师资源交流,“造血”性的“生成式”教育资源开发均有其合理之处,应当值得保留。但这种局限于中小学之间的教育资源统筹视野需要得到扩展,要从教育系统观出发,在中小学与高校之间探索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其他供给途径。

三、联动式:师范生顶岗实习与教师轮岗进修

十余年来,一些师范大学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实践,它在解决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促进职前教育与在职工作沟通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创新性意义。这种方式不仅对师范生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也具有重要价值:大量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为农村学校提供了大量师资,缓解了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此外,这种方式对促进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可以有序地组织薄弱学校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持续发展;二是薄弱学校教师到高师院校学习新理念,可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这种方式的可行性非常高。师范生顶岗实习有培养经费保证,薄弱学校教师培训是专业持续发展所需,这种方式又不影响优秀学校教育资源的原有组合态势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它是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手段,薄弱学校要以此为契机,把教师有组织地输送到高师院校接受培训,实现薄弱学校教育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在利用“联动式”解决薄弱学校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时,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针对师范生顶岗实习中暴露的问题,科学制订培养计划,精心设计顶岗实习进程,加强顶岗实习指导;二是科学设计薄弱学校教师的轮岗进修计划,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下,对进修教师在年龄层次、学科门类、水平差异等方面做好组合,有序地组织薄弱学校教师轮岗进修;三是切实解决薄弱学校进修教师的进修困难,特别是培训经费方面的困难,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助经费的办法支持这些长期在农村学校艰苦岗位T作的教师进修;四是提高培训质量,特别要针对农村教师的智能基础与接受偏好、教学水平与业务需要、教学研究的困惑与问题等因素,设计适合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总之,师范生的顶岗实习为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获取提供了难得的机会,薄弱学校应当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教师培训实现薄弱学校“造血式”的教育资源建设。四、资助式:高师院校对薄弱学校的资源支持

在探索农村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供给问题时,不能忽视高校对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支持功能,要探索高校对中小学资助式的教育资源支持方式。

高校尤其是高师对中小学的教育资源支持有许多工作可以做。在师资支援方面,有派出实习师范生支教、派出青年到中小学支教、选派专家指导中小学教学及研究等形式;在资料支持方面,有编写与赠送图书资料、录制与赠送影音教学资料、向薄弱学校流动/巡回式开放实验室/科学馆,博物馆、提供教师教研资料等;在提供途径上,可以采取高校一中小学直接对口式的支援、高校一地方教育行政一中小学间接式的支持。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高校在对中小学资助教育资源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资原则。长期以来,高校对中小学的培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基本上是高师教育学、心理学的重复;二是培训形式单一化,基本上是“教师独白、学员静听”;二三是培训方式单调,基本上就是课堂讲授,缺少合作探究、指导自学等形式;四是培训没有落到实处,一些学员报名注册后缺席,没有参加培训,但之后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拿到培训部门颁发的证书;五是培训费用较高,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可见,高校需要树立真心支持、有效服务的思想。

第二,适切性原则。高校对中小学的支持不适合中小学需要是一个常见现象,例如:一是赠送的图书内容陈旧,不符合中小学需要;二是培训内容不符合中小学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能力需要,培训方式不能有效激发、调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派遣实习生时“就近避远”,因为经费等问题,往往就近派遣实习生,不愿意向偏远农村学校派遣实习生;四是派遣非骨干教师支教。派出高校因为怕影响本校的工作,就选派非骨干力量前往支教。总之,高校对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资助应站在城乡统筹、均衡、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考虑到对薄弱中小学教育资源支持的适切性。

五、多媒体式:薄弱学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获取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资源获取提供了新的途径,薄弱学校可以利用光盘、网络等多媒体方式获取教育资源。这种方式有其独特优势:基于信息传播的增殖原理,教育资源输出学校在向薄弱中小学输送资源时,不会失去教育资源,仍可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薄弱学校也因教育资源的获取而获得改革与发展的资源基础,这对于解决薄弱学校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这种多媒体式的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获取方式,具有薄弱学校与优秀学校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发展的“共享性”特征。它不以减少优秀学校教育资源、放慢优秀学校发展为代价,在实现优秀中小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能促进薄弱学校因为教育资源问题的解决而加快发展,是“双赢性”的教育资源“均衡”,体现了公平意义的均衡。相比单纯的教帅交流,它在不削弱优秀学校教育资源及其优势组合下,优势较为明显。所以,在未来的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实践中,不妨将其作为重要的手段加以运用。

当然,薄弱学校还要研究这些多媒体教育资源的“校本化”利用问题。已有研究表明,薄弱学校使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时,如果简单移植,就会出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容量、呈现架构、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风格是否匹配等适应性问题,容易出现教学氛围低迷、教学信息反馈弱化、教学秩序维持难度加大等现象。因此,基于“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薄弱学校对多媒体教育资源校本化利用时要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第一,明确使用目的:薄弱学校发展、学生公平发展。要明确使用目标,把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促进薄弱学校发展的功能彰显到极致,改善办学理念、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学校声誉,迅速而全面地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薄弱学校利用多媒体资源的灵魂是“为了学生”,是为了促进学生在多媒体教育资源支持下获得公平的、良好的发展。

第二,明晰使用条件:基于薄弱学校水平、学生水平。这要求薄弱学校在运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时。重视自身与优秀学校的差异,具体分析、比较薄弱学校与优秀学校在发展目标、办学目标、领导风格、师资水平、设备条件、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类别差异、水平差异,考虑优质教育资源在薄弱学校使用的可行性。同时,薄弱学校使用多媒体教育资源时还要重视、尊重学生在诸如知识与能力、兴趣与爱好、文化与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考虑多媒体教育资源使用的必要性、适应性。

第三,掌握使用技术:“在学校中”具体设计网络资源的使用。要精心设计多媒体教育资源的利用技术,特别是建立适合薄弱学校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组建预习网站、指导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多媒体自主学习、监督课后多媒体材料复习。

篇7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经历,人人都说没有经历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大学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时期,是大学生锻炼自己的重要时期;很好的利用大学的时光能够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更好的磨练自己、创造自己。所以来说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然而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不能清晰的认识到大学时光的宝贵性;不能够给自己更好的人生定位;没有人生目标消极堕落是近代大学生存在的最大的问题。作为高校而言管理教育大学生任务则是非常艰巨,如何更好的教育学生,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成才,成为国家栋梁,拥有一技之长走向社会能够找到工作则显的非常重要。在大学校园里辅导员则是非常重要,相当于高中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亲密,管理教育好学生的重任则更多的落在辅导员的身上。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管理的主要力量,能不能正确引导学生的思想这就要求有非常优秀的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也是至关重要。辅导员的主要任务便是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和学生之间沟通,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良好的思想和正确的态度。在学生和辅导员之间班会也是良好的途径,通过班会辅导员可以和学生更好的交流沟通,通过班会辅导员和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其中,讨论思想,人生。通过班会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动力,有所希望;也让辅导员可以更好的掌握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班会的核心则是通过引领思想。每一个主题都是一种思想的一种代表,学生可以通过这一个主题阐述自己的看法,也反应出了内心思想。每一次班会对学生都是一次无形的教育和鼓励,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班会绝对会是最好的绝定。用科学的理论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不要有思想发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般来说辅导员都是较为年轻的刚毕业的同志,这就更加要求辅导员和学生之间要共同探索和研究。思想得到碰撞,情感得以分享,在不断的努力创新中形成更良好正确的人生态度无疑更是锦上添花。

二、主题班会开展的形式以及注意事项

(一)班会的安排设计。一场好的节目必要需要前期的细心策划和精密安排,一场班会也不例外,要想开展一场完整,有高度的班会当然也需要前期做准备,为班会定制主题,为班会设计环节,节目等。其中则是非常重要,主题一定要有针对性,整体与细节出发,主题一定要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始终起到能够教育学生为基本点。对班会做出具体方案,落实到每一个环节,紧紧围绕主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质和本能鼓励学生进步,充分体现班会的所起到的重要性。

(二)班会注意事项。班会是由学生和老师组成,拥有活跃的气氛是班会的关键,这就要求学生和辅导员一定要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准备班会所需要的物品,让学生能够动其手,动其口,动脑,充分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体现展示自己;班会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够锻炼自己,从一句话不敢说到和到和大家成为朋友,这就是一种改变,这就是一种成长。在每次班会的开展过程都不要忘记严格贯彻落实学校教育培养指导方式,始终要坚持以人文本。

(三)班会开展要合理适当,不可以空谈,乱编。要以班级的内部实际问题为主。人是多变的,往往别人的行为能够导致自己的行为;思想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改变。只有学生能够全部经历学习的时候,才会被更多的学生当作自己努力的动力,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有数据体现,高职院校学生更希望自己比其他人过的好;生活工作有保障事事可以顺心;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愿望。所以,辅导员就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围绕主题对学生进行唤醒、引导,加强学生的思想和努力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对学生管理起的作用以及意义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是思想以及人生价值观。由于高职学校的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在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上占据太多的主观意念,只能片面的认识事情,甚至脱离现实,不能够脚踏实地的工作。只想拥有安逸的生活却不懂的去付出和努力拼搏。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没有吃过苦,不知道工作的困难以及社会的艰辛,让学生多了解社会,懂的付出才有收获。一个人只有拥有好的思想菜会成为有用的人,才会成才实现自己的自身价值。培养学生的艰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精神,培养学生敢于奉献的精神。使学生都能够拥有好的思想态度,好的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认识,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和成长。

(二)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即将踏入社会的学子们拥有一门好的技能能够更好的找到工作,帮助学生多了解所学专业,利用业余时间谈谈以后的工作前景和状况,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所以学生的职业技能的掌握也是非常重要,学会专业技术便于以后踏入社会不会被就业压力所迫。辅导员和专业课授课老师要同时共同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专业知识问题解惑,为国家培育出一批有真正实力,真正技术、真正能够吃苦耐劳的毕业生队伍。

(三)有利于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高校管理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高职院校学生不再像是以前的小学生可以采取严格的规章制度,即将成年的他们,院校需要采用一种合理的方式去处理。在班会过程要适度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让学校多了解学校,以便学生不会轻易犯错误。高职院校管理通知可以通过班会的形式下发到每个班级中,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了解。学生管理工作应当放在首要位置,专门设立学生班级班会报告处,记录每一次班会的主题以及主题。

篇8

(一)公安院校教育特性要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公安院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不同普通的国民教育。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对象是警察。纵观世界各国警察教育模式,其教育管理体制都是相对独立的,实行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公安机关拥有对公安院校的独立领导权;教师具有双重的身份(既是警察又是教师);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院校与公安实战部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行全员的和终身的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公安院校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专业内容与普通国民教育区别较大,保密性强,许多信息不能与互联网共享。因此,建设具有公安教育特色公安教育网(互联网与专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就成为了公安院校教育长远发展的重要内容。

(二)公安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需要分享最优秀的公安教育资源将全国公安院校的优秀专业和学科进行了有机集成。把全国最优秀的教育资源集中在一起,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充分共享,使民警培训教育最优化,从而促进民警队伍素质在全国范围内的整体提高。避免了公安院校教育各自为战,重复、低层次、粗放的教育。为国家节约教育成本。

(三)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促进公安教师和教官水平提高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对促进公安院校教师和从事公安教育的教官队伍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它通过公安教育网络化实现了公安院校教育与公安实战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使公安教育更具有现实性、针对性,促使公安院校教师提高实战能力。另一方面,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对教师和教官都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客观地促进了他们对公安教育的研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双网成果: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经验借鉴

(一)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全球信息化的发展,使网络伸延到各个角落,对传统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院校教育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在内外环境方面,院校教育变成了全球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在教育教学功能方面,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并形成了一个由普通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政府部门、各行各业、家庭、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紧密联系起来的全国性的远程开放性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与教学管理的新体系。这就为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实现公安教育信息共享提供了可能性。另外,从公安机关来说,公安部建立了中国警察网,各地公安机关也都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共享平台,这也为建立中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借鉴。

(二)“金盾工程”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提供了保障为落实“科教强警”战略决策,1998年公安部提出在全国实施公安工作信息化工程建设计划,即“金盾工程”,1999年正式启动。“金盾工程”建设,全国公安机关实现了“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备,信息应用种类比较齐全,部分公安业务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信息化工程流”的目标。公安信息化初步呈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的整体格局。目前,公安信息网已覆盖32个省厅、478个市局、3361个分县局和平力7万多个基层所队。“金盾工程”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专网建设,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保障。

(三)公安校园网建设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各公安院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及院校发展的需要,在校园网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效。特别是在互联网络方面,不但加入国家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而且自发建立区域性的信息资源共事体系。如:各种图书馆联盟的建立等。有些院校还在公安网中专门建设了自己的网站,供本地区公安民警共享。这都为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对策建议: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保障

(一)双网建设,理念领先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首要问题是建立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我们可以仿照公安部的模式实行双网并进,在互联网和公安网上分别建立公安教育资源网,以实现公安教育信息不同方位的共享。它应是涵盖全国公安教育系统,具有全国联网的信息系统接网功能。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在理念上应明确:一是要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的,因而无论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公安院校师生和在职民警的需求,具有可利用性,使民警、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在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必须进行反复需求分析,即结合实际情况,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对用户提供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表述。二是要体现公安院校教育和公安工作的性质。一方面必须紧密结合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在公安院校和全国公安机关之间用网络架起一座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通过网络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公安工作的动态和发展;通过网络了解全国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成就;另一方面充分重视公安教育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证网络的安全和公安内部信息特别是违法犯罪信息不泄露。三是体现资源与信息的互联互通。现有的公安院校拥有各自的核心优秀资源,且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如果能够通达网络方式,使各级各类公安教育互联互通,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节约资源建设成本,降低教育费用,使各教育资源形成聚合效益。

(二)分别接入,专门管理从一般意义上说信息共享是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信息系统间信息和信息产品的交流与共用。被共享的信息在被共享时。一般需要相关的环境。根据公安教育的职责和工作机制,公安教育信息数据大部分来自各公安院校、公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基层,既有服务公安工作的内部环境,还有服务社会的外部环境。因此,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必须是能够覆盖全国各公安院校和公安机关、科所队等基层部门并能服务社会的双网环境。在具体措施上:一要使互联网和公安网分别接入,搭接无限的学习资源,实施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三级管理。要把全国各公安院校所建的网络信息资源,按照不同内容和要求分别都搭接到互联网和公安专网上,建设互联网的公安教育资源网和公安专网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在学校教育和公安部门之间用专网架起了一座理论联系群众的桥梁。公安专网与校园网衔接后即可形成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的两级管理模式:一级中心,即公安部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级中心,即公安院校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二是完善校园网建设,实现院校教育数字化。校园网是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主干,是基于公安院校内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教学资源的共享;教育知识教育技术的共享;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加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

(三)设立规则,改革体制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应按照业务关联的原则来构建统一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协同,使各类信息资源能够统筹管理、关联应用,解决相互制掣封闭的突出问题。按照公安部“金盾工程总体方案设计”的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开发平台,通过多个系统的整合和联通,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公安大教育格局。在平台建设上:一要制定标准。这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如果不制定统一的管理标准,没有共同遵守的准则,各地建立的教育资料不统一,所使用的管理系统不统一,工作环境不统一,相互间不能交流,就不能实现教育信息的共享。因此,制定并执行统一的标准,在公安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建设中大力推行标准化,是实现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工作。二要改革体制。公安教育信息资源共享是一个全局性的建设任务,它的实施将深入地影响到公安机关各类用户、各个管理机构和部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一个部门能够超越各职能管理部门的权威,对学校信息化有决策能力,起到协调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从实际工作出发,应当建立一个能够协调各个部门,负责全局信息化建设、信息管理以及具备技术研发支持服务能力的应用服务提供部门。

篇9

法制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服务于法制教育的理念和法制教育课的本质。法制教育的理念要求将法制教育课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知识化教育中解放出来,设置成独立的法律基础和法律技能的教育课。职业院校法制教育的本质是以广大在校学生为对象,以法治和法律为内容,以培养其法律素质、传授法律技能为目的,以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为主旨,展开的教学活动,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三者的合一。法制教育的内容设置要从注重学法转变为注重用法。职业院校的法制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信仰)和法律知识(法律技能),主要应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通过一定量的法学理论教育,学生掌握法学的基本观点,在思想上树立起法律权威;通过讲解和介绍宪法,了解宪法是民主制度的产物,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树立国家主人翁意识;结合不同专业,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与专业密切相关的部门法,培养学生守法、护法、用法的知识技能和自觉意识。目前,不同类别的职业院校整齐划一地以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由于课时少,内容庞杂繁多,教授者,犹如蜻蜓点水,匆忙赶进度,只能是简单地进行一系列知识罗列和堆积;学习者往往疲于应付,死记硬背,应付过关考试,师生都苦不堪言。这显然有悖于法制教育的真实目的。在法制教育的内容选择上,比较合适的做法是在不同类别的学校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课。根据学生所在的学校类别、所学的专业及各校的侧重点需要,除进行宪法、刑法、民法等大法的一般性普及外,还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行业)相关、与各类学生受体相通的法律课程,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的内在性需要。

二、法制教育教材的改革

除了《法律基础》主教材外,各职业院校还可以根据本系统、本校的专业和对应的职业的特点,结合与之相关的部门法的内容,简明扼要地编著对主课程具有辅助、补充作用的选修课教材。配合学生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可加以《劳动法》、《合同法》或有关工商、金融、会计等部门规章的重要内容,作为《法律基础》课的深化和延伸,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用法能力,这才算是达到《法律基础》的教学目的。为了不使必修和选择课的教材陷入抽象无趣的地步,也可以在辅助教材的下半部分收编一些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具有以下特征:

(1)能充分体现法律或部门法的基本原理;

(2)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未来就业的职业特点,以相应的部门法的基本规范和运用规则为内容;

(3)配合当前的时势特点,增加反映当前青年人的普遍诉求,或者代表了与专业相关的该部门法发展变化的新趋势的内容。现行教材中的一些常见的法律名词,完全可以放在案例中加以注释的方式,让学生们能够在理解中实际运用它,而不必死记硬背大量的名词;这一来,教材的编排体例就搞活了。这样编排的教材,不可能不受到学生的欢迎,且完全可以作为其职业和专业化法律素质培训的选择课。经对职业院校的特点就是职业性较强,学生实习和实际工作的机会较多,在法制教育中,应充分利用职业院校的这一特点,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特征以及职业预期,在开展普及型法律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法制教育层面,创新教育模式,应当开办部分与各专业职业发展相关、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课程,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增加学生对专业相关法律的关注,使法制教育贴近学生的需求,融入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例如,对于物流专业的学生,如果能够开设《国际贸易法律法规》、《国际商法》等课程,将对学生法律知识积累、法律素养提高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于轮船航海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交通法》、《海商法》、《国际法》等课程,对于财政金融专业的学生开设《金融法》《税法》等课程,这些将有助于他们提高就业能力。只有让高职学生切身体会到法律对他们学习、就业甚至一生的影响,他们才能够保持对学习法律的高度热情,进一步促进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自身实际职业能力。

三、法制教育教学方式的革新

(一)组织模拟法庭。这个做法以往就有,但调查显示学生们仍热衷这个方式,因为其参与性和综合功能比较强的缘故,在采用这个方式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案例,对非法律专业学生而言,选择理论难度不大、受人们关注的典型案例或与现时代年轻人关系密切的案件会比较容易发挥。同时,应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可以对案件程序和理论要点作剧本式的安排,以增强其表现力和表演功能,显现出模拟法庭的参与性和观赏性。

(二)讨论式教学。这个关键要有好的、大家关注并容易产生不同见解的题目。讨论的形式可以灵活多变,老师事先作一些必要的提示,也可以要求分组讨论中选派代表做总结发言。

(三)开辟第二课堂。这是最灵活、最多样化的尝试,比如组织大家到相关的法庭旁听一些大案、要案,参观监狱,组织下乡普法,在重大节日在校园内外宣传展开法律咨询活动,组织法律社团和校园法律援助机构,开辟法制园地宣传栏等,师生共同携手丰富校园的法律与文化活动,都能令人感受到良好的法制教育的氛围。

(四)组织法官、检察官和法学专家开设法制教育专题讲座。如果配合适当的主题,比如宣传新法的诞生、重大的法律制度的变革,这样做法效果会更佳。其频次以每学期二至三次为适宜。以上方式可以齐头并进、多管齐下,也可以着重采用其中的二三种方式展开,教师们可以根据本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群体的不同爱好选择性地适用。五、建设优良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在当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制教育课合并的情形下,法制教育课的师资队伍得不到保障,非法律专业学位的老师任课的比例居高不下,还有大量的以政治教员和辅导员兼任的情况,情形不容乐观。这些非专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得到再提高的机会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提升的速度偏缓,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深化和创新的需求,这是现状。建设优良的法制教育师资队伍,一方面应从法律专业人士和法律学位应届毕业生中招聘适用人才,确保法制教育课教师的学历和专业水平,这是居于第一位的。其次就是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的机遇问题;当然,在全面实现法制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之前,这是必要的权宜之计。第三,也应注意教师队伍年龄与教学经验、法学专业学位与法律实践经验的搭配,利于教师群体共同提高。第四,在有条件的院校,可组建法学课教研组,共同研讨开拓高职院校的法制课教学,发挥教师队伍的集体力量。

四、结语

篇10

1.1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相比于其他教育门类的教育目的,高职院校教育人才的方向非常明确,即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等职业人才,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教育手段,高职教育信息资源也具有着重实践、重创新的特点。创新性相比于实践性是更为高层次的要求,采取创新的办法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必然对教育信息资源提出了更为高层次的要求。

1.2高职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实现教育信息化,不但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而且也是客观实际提出的要求。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也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从以往的重学历的“学历人才”转变为现在更为看重能够在新兴产业和创新上有所作为的“能力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本质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信息化过程,这不仅是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期盼,也是一种极为现实而严峻的要求。

2高等教育信息资源的不足之处

2.1开发上的基础薄弱相比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的信息资源,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不足,有如投入和重视程度不够,使得许多企业不愿开发相应的硬件或者软件设备,这无疑阻碍了高职院校教育信息资源的进一步利用和发展。此外,由于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导致不同公司生产的不同的教育信息资源系统互相之间无法兼容,有的甚至相互矛盾,这对于高职院校应用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极为不利的。

2.2管理中的认识不足一部分高职院校对于教育信息资源的认识程度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此外,许多院校对于教育信息资源既没有确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进行长远的发展规划,使得各个院校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缺乏统一的校内监管和整体监管,导致极度不重视和盲目投资两个极端并存。

2.3利用上的方法失误目前,相对于其他教育开支,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显然不足,硬件存在着极为明显的缺陷,系与系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极度的不平衡,从而导致高职教育信息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从侧面导致了教育信息资源所需要的信息采集、信息管理、信息利用等手段无法显现出应有的作用。

2.4信息共享上的障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资源处于无系统的状态,学校之间各自开发自己的信息资源网络,但毕竟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没有得到重视,或者由于学校水平的限制,没有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用,致使全国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网络的总量严重不足。

3对当前高职院校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建议

3.1制定完善的发展计划教育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大计,直接决定着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未来,所以,若想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的发展,必须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客观实际的发展计划,以此作为发展的主要依据,指导高职教育信息资源的健康、快速发展,这不仅是成功的有效保障,而且也是教育工作长远性、可持续性的必然要求,必须要实事求是、着眼未来。

3.2建设科学的管理制度任何计划都无法自我产生和行为,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去实现,所以,未来必须建设一整套科学的管理制度,改善管理体制,注重平衡发展,并且注重各不同高职院校之间、高职院校各系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让信息资源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用。

3.3建立优秀的信息资源网络资源若想得到人们的充分认可和利用,必须具有方便、简单、快捷、有效的特点。针对学生,应当开发可以简单、方便地进行资料查询、课表查询、成绩查询等内容的信息资源,而老师应当具有可以对学生成绩、日常出勤进行快速科学统计的信息资源,并且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方便学习和教学。

3.4扩大利用范围目前,高职院校中的教育信息资源仍然停留于档案管理和课件制作之上,利用范围较小且效率较低,故应招聘专业的信息资源建设、维护人员,并且应当对高职院校老师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应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让信息资源能够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