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关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3:42: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到关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创设情境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敢于表达。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我们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巧妙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在教学《找春天》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我组织了一次找春天的活动。首先布置学生在家附近找春天,然后我又带领学生到公园去找。学生对这次活动很感兴趣,用心去观察,从而找到了春天。奇异的自然现象,沸腾的社会生活,壮美的自然景色,映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细雨蒙蒙,嫩芽吐绿,鱼游鸟飞,无不给学生以美感。美的生活,美的世界,激发了学生想说的欲望,为口语交际课创造了条件。学生有了说的欲望。但有时怕说不好,又不敢说,这时就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因为老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金钥匙。老师的爱,老师的鼓励,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因此,在口语交际训练中,老师抓住学生想说的动机,予以及时的鼓励,恰当的引导,会使学生的“话匣子”彻底打开,欲罢而不能。
二、示范指导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有困难,有时不知如何去说,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说,说的话就东一句,西一句,看到啥说啥,想到哪说哪。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做好示范,这也是规范学生口语,展开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环节。
1.指导方法,仔细观察。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弄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有谁、在干什么。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说的时候,有序可循,在进行其它训练时,也能思路清晰,言之有序,避免看到什么说什么。
2.以问助说,丰富内容。学生说的时候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地说下来,内容枯燥。比如学生只能说远处有山,山上有树林,近处有小河,小河旁边有柳树,地上有花和草。于是,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看看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山。学生回答: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一眼望不到边。我又问:近处的小河河水怎么样?水里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近处有一条小河,河水很清,成群的小鱼在快活地游来游去。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并启发他们把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用上。这样,学生说出的内容既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自己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3.提供句式,理顺思维。在进行部分观察时,我每部分开头都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哪儿?这里景色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学生按老师提供的句式回答:“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一条小河边,这里的景色太美了……”“远处同学们玩得怎么样?用有的……有的说出来。”学生按老师的指导,思维活跃又有条理,兴趣浓厚,说话连贯,表达得有声有色。
4.激发想象思维,丰富说话内容。低年级儿童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找春天》的教学中,学生找到了春天,感受到了春之美,我及时引导学生:春天这么美,你会想些什么,对春天说些什么?这一充满童趣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说:“哇,春天太美了,我要把它画下来。”有的要用相机照下来,有的要把它写下来。也有的说:“春天你真美,我喜欢你。”学生这些感受产生于丰富多彩的情境中。真情实感的流露,烘托了主题,使课堂气氛达到了。
篇2
关键词:高中英语 文化导入 英语教学
作为我国英语教育的中坚力量,高中英语老师首先要具备相当大量的英语文化的背景学习,对于学生喜欢的俚语,习语,进行系统性的编排,在文章的内涵和外延中进行渗透。
英语教学不是简单的听说读写,更多的是建立在文化理念上的一种认同感,在对外交流中更深层次的了解欧美国家的文化背景,是一种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高中英语的教学,首先要在课堂上进行语境的设计,将每节课的内容,通过一个或者几个故事进行组合并且提出适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中西文化中,对于颜色,动物的指向性,年龄及生活化的问题的表达,都是具有明显差异的。
通过设计对话及短语的训练,将会把课堂变成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PPT,英文歌曲,联系孩子们的听力,同时能够最大限度的突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亮点。
一、作为对外交流的平台,对于文化上的学习是动态的。
除了教师扎实的备课,讲解外,还学要学生大量的进行对话,将文章中的内在关联部分进行统一,善于参与互动,往往学生由于不愿意参与,对于普通的英语语法学习,词汇记忆学习都是很排斥的,如何来引导,最关键的是得到足够文化背景知识的训练,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的扮演,真正融入课堂,并且可以带学生在课堂中多以表演情景剧的形式,通过简单的对话,将欧美最新的文化导入到知识文化理念的学习,从而提高在整个高中英语学习中的跨度学习。
二、就发展阶段来说,高中英语学习是以行为文化为主学习。
最基本的在于词汇量的扩大和语法知识的强化,那么作为英语的文化导入经常作为辅的内容进行学习,那么如何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在课堂上,如何通过说的过程,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显得尤为关键,文化背景的迁移,通过词语的对照翻译及图片的形式,将小狗、龙、色彩等通过不同的图片,在视觉上给予孩子冲击,从而能够真正的帮助高中学生提升自己对于简单的认知到深入学习,由兴趣激发到主动参与的过程,这样的课堂学习中,不仅仅能够通过图片,视觉上的冲击,并且能够真正的让孩子们从整个已有的知识体系当中获得新的理解。
三、通过文化知识小串烧的形式。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俚语的学习和深入的分析,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归纳与整合,比如介绍欧美比较时尚的文化都市或者风光景色时,对于相关的知识采取联想,迁移的方式,突出实现所有作品的内在联系,并且可以在高中紧张的教学中,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坚持在语法训练上。
突出欧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在语义表达上的差异性,运用测试的形式,将平时课堂上或者高考试题中,具有针对性的知识点进行有效地归纳,并作为测评,反复的让学生在习题的过程中,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在表达上的直观判断性选择。
五、通过写作中,俚语或者习语的运用。
来帮助学生提高真正的文化学习的书写,这一点,相对来说最能帮助学生在文章书写中,体会到英语文化中,最能够帮助人提升的部分,总而言之,真正的高中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保证教学质量,更要通过文化传播的多种方式,让学生真正的领悟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从而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在国际化接轨的今天,提升整体的素质。
当然,在整个的学习互动中,一定要把握听,看,读,写的内容在选择点上的可控性,特别是对于学生听得音乐,歌曲,可以多选取欧美的乡村音乐或者励志音乐,在电影的节选上,多选择一些简单的动画或者获得大奖的励志影片,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的正向信息摄入,读书多读取最新的知识要点加以分析,层层的推进,只有真正的将英语学习中,英语的看,听,说,读,写,议论这六个方面进行文化上的针对性关注,那么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作为一个基础,会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掌握一种文化氛围和学习的动力。
结语:在现代的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互联网将动态的文化氛围传递给学生,在提高学生面对不同学习成就的基础上,更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光. 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之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报,2005
[2] 关姗. 析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
篇3
关键词:就业压力大学生就业价值观
**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19.93%.16.33%,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20.86%.19.30%**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篇4
[关 键 词] 主导价值观;价值多样化;价值观教育;合理性
[作者简介] 兰久富,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每个社会都有一个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主导整个社会文化的基本方向。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一系列价值观构成的,其中必然包含主导的价值观,由主导价值观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价值。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主导价值观,即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宣传和教育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既有利于社会整体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个体的价值生活。可是,当社会出现价值多样化,主导价值观不能彰显的时候,价值观教育就不能顺利地进行。我们当前正处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时期,多种价值体系的共存和冲突是这个时期的一个显著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主导价值观教育在实践上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实践上的困难又会引发理论上的争论。
价值观教育在理论上遇到的最根本问题是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问题,即该不该教育价值观,谁有资格教育价值观,应该教育什么价值观。这些问题困扰着包括主导价值观在内的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我们必须首先从理论上说明了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在实践上有理有据地开展价值观教育。
一、该不该教育价值观
在通常情况下,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任何社会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价值观教育。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进行价值观教育;在学校中,老师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在社会中,先辈对后辈进行价值观教育。从古到今,文化和价值就是通过这样的价值观教育传承下来的。然而在价值多样化的社会里,价值观教育失去了价值一元化的环境。人们关于什么价值观正确、什么价值观错误有不同的看法,对该不该进行价值观教育产生争论。该不该进行价值观教育?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对于价值观教育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不能对这个问题作肯定的回答,那么就无法旗帜鲜明地进行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一旦被否定,价值观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就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在价值观教育理论中,“该不该教育价值观”的问题通常以“是否可以灌输价值观”的形式表现出来。价值观教育总是要传授某种价值观,使被教育者改变已有的价值观或者接受新的价值观。这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灌输”价值观。当被教育者还没有形成价值观之前,“灌输”是教育价值观的唯一方式。而当一个人因错误的价值观而误入歧途时,也只有通过“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其走上正轨。传授和“灌输”价值观的合理性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古今中外的价值观教育都是这么实施的。可是有一种教育理论――价值澄清理论――反对价值观的“灌输”,认为“价值是个人的事情”[1],价值观教育只应提供思考价值的方法,而不应提供具体的价值观。有一些教育理论家明确地把避免灌输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例如霍尔和戴维斯说:“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教育任务的要求: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教会年轻人掌握任何具体的道德价值或原则。相反,我们的目标是,向年轻人教授究竟什么是道德价值或道德判断,以使他们能够在需要进行道德思考时识别它们,并意识到道德价值在他们自己作出决定中的地位。”[2]价值澄清理论虽然没有完全否认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但是只给价值观教育留下一些澄清价值的任务,而取消了传授和“灌输”价值观的主要使命。
价值澄清理论提出了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即价值观教育本身的合理性问题。传统价值观教育理论是在文化和价值体系相对单一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在那里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是不言而喻的,该不该教育价值观并不是一个问题。在没有价值冲突的社会里,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念灌输给子女,老师把高尚的价值观念传授给学生,先辈把世俗的价值观念告诉给后辈,都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谁也看不出这里还有合理性问题。只有在价值多样化的社会里,有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竞争,父母和子女、老师和学生、先辈和后辈的价值观念发生冲突,此时才会提出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的疑问。该不该教育价值观的确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只有在价值多样化时期才会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价值澄清理论的依据是价值相对主义。价值相对主义认为,价值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价值。因为没有绝对的价值,所以没有绝对正确的价值观,也没有绝对错误的价值观。按照价值相对主义的看法,价值观之间没有严格的正确和错误的界线,没有一种价值观可以适合所有的人,所以把一种价值观作为普遍的价值观来传授是不合理的。价值相对主义对价值观教育构成了很大的威胁,既破坏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又会动摇价值观教育者的信心。在价值相对主义的基础上无法建立任何旨在向他人传授和“灌输”价值观的教育理论。而价值观教育者一旦接受价值相对主义,就不能自信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正如柯尔伯格和杜里尔所说:“相信价值是相对的教师,是不能真诚地向学生传授价值的。”[3]阐明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不能回避价值相对主义,如果不能有效地回应价值相对主义提出的挑战,就不能为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作有力的辩护。
我们不能完全否认价值的相对性,价值的确具有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特点。事物的价值不是由事物本身决定的,它与人的存在和需要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人们的存在和需要有所差异,同一个事物对不同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而当人的存在和需要发生变化时,事物的价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价值的相对性反映在人们的观念上,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只要作一些横向或纵向比较就可以发现,不同社会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价值观,要找到适合所有社会和所有时代的永恒价值观是很难的。但是,价值的相对性只是价值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价值还具有绝对性的方面。有一些事物的价值比较稳定,对不同的人具有大致相同的价值,在不同时期表现出基本一致的重要性。诸如生命、尊严、真理、友爱等事物的价值都有明显的绝对性。价值的绝对性在价值观上也有相应的反映,有些价值观成为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甚至成为跨越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普遍价值观。在价值观教育中传授符合社会和个人要求的共同价值观是合理的,这既有利于社会的共同生活,也有利于个人的私人生活。价值相对主义夸大了价值的相对性,而忽略了价值的绝对性。由此可见,价值相对主义是一种片面的理论,没有完整地把握价值的全部特性。凭借这样一种片面的价值理论否定整个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其理由并不充分。
对于该不该教育价值观问题,我们可以给出肯定的回答。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合理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任何放弃价值观教育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害的。
二、谁有资格教育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的问题与谁有资格教育价值观的问题相关联。在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但并非每个有价值观的人都有教育价值观的资格。从理论上说,只有掌握正确价值观的人才有资格传授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才有合理性可言;持有错误价值观或落后价值观的人则没有教育价值观的资格,不应该向他人传授自己的错误价值观。可是,在价值多样化的情况下,谁的价值观正确,谁的价值观错误,并不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持有错误价值观的人不会自愿承认自己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他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当作正确的价值观向他人传授,并且认为这样做是应该的。由于这样的原因,社会上有一些错误的价值观不断扩散,致使一些人不自觉地被这些价值观所迷惑,阻碍其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此时谁有资格教育价值观就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
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价值观教育资格问题通常是隐含的,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例如在家庭中父母教育子女的价值观,在学校中老师教育学生的价值观,在社会中先辈教育后辈的价值观,一般都不会提出有没有教育资格的问题。人们通常认为已经掌握价值观的人就有资格教育尚未掌握价值观的人,父母、老师、先辈已经掌握了社会的价值观,因此有资格把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子女、学生、后辈。在价值观教育资格没有疑问的情况下,价值观教育的阻力相对较小,比较容易取得成功。可是当有人向教育者提出教育资格的质疑时,教育者就会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对于从事价值观教育的人来说,最有挑战性的问题就是:你的价值观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有资格教育别人的价值观吗?这是要求价值观教育者必须作出回答的问题。如果价值观教育者不能为其教育资格作有效辩护,其所进行的价值观教育的合理性就会受到怀疑。
价值观教育资格的背后是正确价值观与错误价值观的争辩。只有掌握了正确价值观才有教育价值观的资格,而掌握了错误价值观就没有教育价值观的资格。问题的复杂性在于人们对正确价值观和错误价值观的认识并非总是一致,持有不同价值观的人都会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而认为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是错误的。这种情况在社会失去主导价值观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如果社会的主导价值观缺失,那么人们就失去了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尺度,不能区分哪些价值观是正确的,哪些价值观是错误的。于是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各自认为自己掌握着正确的价值观,想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改变别人对价值的理解和追求,而其他人也不认为自己的价值观是错误的,也要宣传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就导致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上的混乱局面。只要对正确价值观和错误价值观没有统一的认识,价值观教育的资格就是模糊不清的,谁应该教育价值观、谁不应该教育价值观的争论就不会平息。
在实际的价值观教育中,通常借助“多数认同原则”解决价值观教育的资格问题。根据多数认同原则,大多数人所持有的价值观是合理的价值观念,而只有少数人持有的价值观是合理性不明晰的价值观。在社会价值体系统一而且稳定的时候,“多数认同原则”是有效的,各种社会力量都支持主流的价值观,人们对价值观的正确和错误有比较一致的认识,掌握了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人有资格去教育尚未掌握这些价值观的人。可是在社会价值出现多样化的时期,各种价值观之间相互竞争、彼此冲突,“多数认同原则”就会失效,谁的价值观是正确的,谁的价值观是错误的,谁有资格教育价值观,谁没有资格教育价值观,都会成为有争议的问题。“多数认同原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价值观教育的资格问题,其本身的合理性也是悬而未决的,不具有绝对的可靠性。多数人所掌握的价值观未必就是正确的价值观,少数人所倡导的价值观也许是更合理的价值观。在社会出现重大转型时期,恰恰是多数人的价值观因其惰性滞后于社会的发展,而少数人能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社会的变迁,提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价值观。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比流行的价值观更合理,但是在某一时期接受的人数可能不如流行的价值观那么多。
关于价值观教育的资格,理论上的争论远远多于实践上的争论。在实践上价值观教育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着,即使主张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人也试图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关于价值观教育资格以及价值观正确与错误的争论,只有回到现实社会生活中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任何价值观都是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才能发挥作用,离开现实生活抽象地评论价值观的正确与错误是靠不住的。只有现实的社会生活才是检验价值观的最高标准。一般来说,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来自现实社会生活,能够适应社会进步和繁荣的要求,符合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正确的、合理的价值观,而与此背道而驰的价值观则是错误的、不合理的价值观。掌握主导价值观的人具备了正确、合理的价值观,意味着已经拥有了教育价值观的资格。
三、应该教育什么价值观
在价值观教育合理性问题中还有一个更具体的问题,即“应该教育什么价值观”。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价值观,有些价值观是积极的、正确的,有些价值观则是消极的、错误的,并非任何价值观都可以拿来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只有以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为教育内容,价值观教育才是合理的,而以消极的、错误的价值观为教育内容,价值观教育就会失去合理性。在价值一元化的社会中,什么价值观是正确的价值观,什么价值观是错误的价值观,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不存在应该教育什么价值观的争议。在价值多样化的社会中情况却发生了变化。人们对哪些价值观正确、哪些价值观错误没有一致的认识,一些人认为应该教育这样的价值观,另一些人认为应该教育那样的价值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是混乱的,根本无法进行正常的价值观教育。
在不同社会和不同时代,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不完全一样,但是有许多共通之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通常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价值观,其中包括主导价值观。由于不同社会有不同的价值体系,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导价值观,所以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出现社会和时代的差异。究竟应该教育什么价值观,要以社会生活的要求为尺度。符合社会生活要求的价值观通常就是正确的、合理的价值观,这样的价值观应该成为教育的内容,而违背社会生活要求的价值观是不正确、不合理的价值观,不应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以违背社会生活要求的价值观为教育内容,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接受,这样的价值观教育很难取得实效。社会生活是在历史中形成的,与其文化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源远流长的传统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拥有自己的根据,也应该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依据社会生活的现实要求和社会文化的传统可以大致回答应该教育什么价值观。
价值观教育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个层次是基本价值观的教育,另一个层次是高远价值观的教育。基本价值观是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价值观。例如公德观念就是基本价值观,这是人们共同生活所需要的价值观。价值观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为了培育合格的社会成员就要教育社会的公德、伦理等基本价值观。基本价值观的教育通常是在家庭教育中进行的,儿童在学习语言、规范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这类价值观的教育。虽然基本价值观的层次较低,但是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人们相互沟通、彼此理解的桥梁,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观念力量。基本价值观通常是社会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与价值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及民族精神有密切的联系。基本价值观还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即使在社会生活发生剧烈变化的历史时期,也能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合理性。教育基本价值观一般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比较容易取得成功。不论在哪个社会或哪个时代,都在进行基本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途径。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只教育基本价值观是不够的,还应该教育高远的价值观。高远价值观是相对于基本价值观而言的,基本价值观是与人们的日常行为相关的价值观,而高远价值观则是与人生理想、社会理想相联系的价值观。在我们当前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就属于高远价值观。高远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灵魂,代表着社会群体的共同信念和最高理想。它给人们指出共同的追求目标,提供一致的价值尺度,能够使社会凝聚成充满活力的和谐整体。因为高远价值观具有理想性和超越性,所以形成这样的价值观更困难一些。高远价值观的教育通常在学校等教育机构中实施,也需要各类媒体的大力宣传。高远价值观与基本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基本价值观是高远价值观的基础,高远价值观是对基本价值观的提升。通过高远价值观的教育可以把人们的价值观提升到更高的层次,把人们的行动引向更高的价值目标。
社会中有一些流行的价值观,受到人们的追捧,拥有很大的市场。但是这样的价值观未必都是正确的价值观,其中有一些不合理、消极的价值观,例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就是如此。错误的价值观当然不应该成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应该把它们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清除出去。然而清除错误的价值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把房间打扫干净要困难得多。错误的价值观不会自动离开人的头脑,正确的价值观也不能轻易地进入人的思想之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正确的价值观不能被人们广泛接受,而一些错误的价值观却广为流行。目前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就面临这样的问题。这种状况不能单靠价值观的自由竞争来解决,必须靠积极的价值观教育来改变。如果通过价值观教育让人们接受基本价值观和高远价值观,那么就可以消除错误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使正确的价值观主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教育基本价值观和高远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以这样的价值观为内容的教育具有充分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美]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38.
篇5
关键词:辅导员,创业,教育
课题来源:2010年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立项课题(GJY1002006)
自从1999年1月,我国公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以来,已经有12年的历程,创业教育在各个高校开展的如火如荼,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创业教育的实施也向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新的任务。
一、创业教育在高校开展的必要性
(一)创业教育是缓解高校人才供求矛盾的现实要求
自从1999年起全国高校扩招,大学生的人数猛增。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8%。而在江苏省,截止2010年,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后期阶段。而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据统计,2010届有630万毕业生,加上2009届未就业的学生,今年就业人数总共有800万人左右,而市场的整体情况依旧是供大于求,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随着今后持续的扩招教育管理论文,毕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必将持续上升,毕业生也将失去作为“高层次人才的市场优势。”另外,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已由计划分配向在国家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下双向选择、竞争就业的方向转变,大学毕业即失业已不属意外。与此同时,普通高校之间竞争将更趋激烈,生源质量、就业形势以及学校排名等必将面临更大考验。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转变学生的择业观,将是解决普通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
(二)创业教育是体现“以学生为本”的内在要求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是关键。创业教育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实践的能动的主体毕业论文格式。“创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和实干精神,使学生掌握创业技能,以便能在生活中随机应变地进行创业活动。”1同济大学前校长万钢曾指出:大学的根本任务乃是培养人才,大学应不断开辟新途径,形成大学与社会无阻隔、无间断的沟通机制,通过社会反馈不断修正培养目标,让学生体验和适应社会需求,锻炼他们创造、创新、创业的能力。因此,创业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与参与原则,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从而体现了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符合“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2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任务。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教育管理论文,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都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国家在十二·五教育规划中,也再次提到加强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高校是创新的重要源头之一,不仅传承、传播科技文化知识,而且创造新技术、新文化、新知识。在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己经是高等教育现实的任务,这不仅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的现实需要,而且也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需要。
二、辅导员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辅导员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是由辅导员所扮演的角色决定的,教育部24号令和中发[2004]16号文件中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可以说,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能否取得显著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校辅导员是创业政策等信息的宣传者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我国政府每年制定并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创业的支持、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最终是通过辅导员传达给高校学生,更为重要的是社会对创业者的需求变化信息等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辅导员帮助大学生们及时地了解和遵循。辅导员在促进高校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和社会形势,把握国家政策,感受党和政府及全社会对高校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引导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创业的信心等方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参谋者
大学生一进入大学,学校就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注重对学生创业梦想的启发,制定创业规划,明确学业生涯每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所有目标的具体措施。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辅导员按不同年级,实行全程化、有针对性、分层次指导。比如,大一不仅通过举办创新趣味大赛、金点子大赛等内容的创业教育,使新生刚踏进大学校门,就明白什么样的学生能毕业,什么样的学生不能毕业,以便扎扎实实学习,明明白白奋斗;而且在观摩各种大型的招聘会体验中教育管理论文,预先寻找、把握和塑造自己。大二开展车工、钳工、数控大赛等以“专业”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觉地按照市场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大三通过组织模拟应聘和CAD、UG、PLC等学习培训以“准就业”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让他们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社会职业状况、人才市场动态、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等。大四进行“扶上马,送一程”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等形式的“准创业”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让学生在“准创业”的实践中,体验创业的,磨炼创业的意志。
(三)辅导员是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者
学生在参加或者组织各种类型的创业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建立机构、健全制度、指导队伍、方案设计、团队组建以及人员培训等事前计划中;在检查督促、信息反馈、宣传报导等事中控制中;在总结表彰、成果提升、基地建设等事后反馈中都离不开辅导员的身影,甚至实践团队的领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辅导员担任毕业论文格式。比如,自从2002年3月笔者所在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以来,有20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江苏省一等奖4项,2009年一项作品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并获三等奖,这些荣誉的取得,一定程度上是和辅导员热心指导分不开的。
三、加强辅导员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的途径
(一)辅导员自身学习是内因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辅导员要有效地发挥在创业教育中所要扮演的角色,首先,辅导员应积极学习了解、熟悉并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与创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现行政策等创业教育课教师应该具有较为综合、渊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厚重的学术造旨;其次,发挥辅导员在创业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即所谓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作用。应率先垂范,在高校教师中树立培养学生创业理念的意识,模拟创业活动,进行创业教育体验活动;最后,应帮助树立学生端正的创业观,理性地看待创业,提高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坚持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培养他们具备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能够使他们的业务素质、创业素质与全面素质和谐统一起来。这样,才能驾御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创业。
(二)校院领导重视是外因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角色作用教育管理论文,跟学校、学院领导重视是分不开的。“领导就是环境,要设法给别人创造一种想干事、能干成事的环境。”3一方面,创建校园创业文化,校园创业文化是指全体师生敢于开创事业的思想意识,是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强化学生就业指导,着力实施大学生毕业创业计划,力争到2015年建成省级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可采取学生自主结合、师生结合、与科研和生产服务相结合以及对师生的创业行为予以资金支持和启动资助等方式,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另一方面,定期组织辅导员去实习,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把辅导员交流到各企业参加一段实际工作或者参加全国举办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拓宽他们的视野,获取创业教育、教学的新材料和新信息。另外,高校要建设创业实践基地,为创业教育提供一个平台,这是大学生创业不可缺少的物质载体。笔者所在的学校利用所在常州科教城的地理优势,保持与中石化、中石油等特大型企业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100多个。同时积极开设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形式的创业教育类课程,把创新创业教育列入大学教学计划,开展相关培训,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1]蔡克勇.加强创业教育———21世纪的一个重要课题[J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 , (1)
[2]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
[3]任彦申著:《后知后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第4页.
篇6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新的认知模式,反映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深刻地改变了包括课程、教法、学法、评价在内的各个教学要素;行动导向教学法则是德国职业教育界适应全球化导致职业领域变化的教学改革,因为符合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需求,受到各国职业教育界的认可。研究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内在规律,寻找其相似和相异点应通过对两种教学思想特征、运行模式、评价模式的多维比较,从而概括出两者可资借鉴的方面。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相对于行为主义而言的,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革命,尽管某些流派带有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自身的方式,在教育学习方面,认知模式的改变导致的是课程、教法、学法的变革。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则是对传统职业教育学科导向教学模式的颠覆,认识到劳动者职业能力的本质和发展需求,把教学的重点放到跨空间、跨时间、跨专业的能力培养方面,有学科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体现了教育服务社会,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本质。对于这两种教育教学思想的多维比较,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之处。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特征比较
建构主义学习观建筑于认知理论的基础之上,其关键点在于改变行为主义的认知的单向输人模式和认知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以及知识的动态建构特点。建构主义本身的流派众多,但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建构主义思想的特点首先在于师生关系的改变: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不再是灌输者和接受者。在教学内容方面,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强调“协作学习”;注重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行动导向的职业教学模式是一项针对实际情况的自觉行为转变,目的在于改变职业教育面对社会经济变化的被动局面,以能力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为受教育者提供宽阔的职业前景和发展平台,通过行为的引导使学生在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形成关键能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学习的辅导者和主持人;按照职业活动的要求,以学习领域的形式把与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的开放型教学;教学评价多角度包括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重视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终结性评价。也就是说,注重学生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创新精神;它是一个完整的职教教学模式,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这样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见表1)。
通过对这两者的细节比较,可以发现,这两者在教育教学的多个环节上,尽管细节上有所区别,但是保持了大方向上的一致。这主要是建构主义思想作为认知方式,更多地是一种指导意义上的教学思想,适应于大教育的领域,体现了一种抽象的教育观。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这是具体于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指导思想,更强调能力的培养目标,在教学环节的各方面体现的较为具体的视角。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途径比较
在上文中提到了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的三种主要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人教学,尽管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教材、教学环境等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基本遵循着类似地教学环节(见图1)。
可以看出,这三种教学法在整体构架上有三点是保持一致的,即创设情境为先,然后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最后进行评价。在遵循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特点和原则的基础上,应该注意两个特点:所有的教学环节在主客体之间,或者说学生与其建构的知识体系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是双向互动关系;而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则是单向的线性发展关系。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环节上与建构主义思想教学法区别不是很大,其中,资讯、计划和决策三个环节就相当于为学习者创设学习情境,为能力培养收集外部和内部信息,设计恰当地行为模拟方案,为能力培养提供平台。实施环节方面行为导向教学法所遵循的原则是与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是近似的,或者说,两种教学思想有着近似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在整体性上有一点与建构主义思想有很大不同。与学习领域的教学范围相对应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不再局限于学科体系,打破了学科导向的限制,目标在于培养跨学科的、能够适应时间空间变化的关键能力。正如建构主义所持的观点,只是不是固有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的认知关系中建构而成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职业行为能力的劳动者,他们应该具有这样的关键能力,能够适应技术、环境和职业的变化。这种能力抛弃了原有的终结式的教育状态,出现终生教育的需求。所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趋势,而是一个循环的系统,以此体现出能力发展的动态性和人的发展的动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地自由的发展”(见图2)。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评价模式比较
由于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知不是外部灌输到认知器官—大脑中去的,而是个体注定积极建构的结果,最终形成的认知(知识)也就具有个体建构的特点,不能够以单一的外在标准进行衡量,所以建构主义的评价是审视建构过程的一面镜子,应该基于动态的、持续的、不断呈现的建构过程以及学习者的进步、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所创设的学习环境。其目的就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开展教学。
基于建构主义思想评价的多元性和动态性,在进行对建构主义教学效果的评价时应该注意以下标准:①目标自由的评价;②以真实任务的评价;③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④以经验的建构为标准的评价;⑤背景驱动的评价;⑥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⑦多种观点的评价标准;⑧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
相对于客观主义的评价标准,并不能适合建构主义环境下的认知建构动力、过程和结果。建构主义思想的本质也决定了其评价的多元性和动态性,相对于目前仍然很普遍的目标驱动的评价和标准参照式评价,建构主义的评价观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认知建构的效果、效能和效率。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1-129-01
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拓宽了视野和思路,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一)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人文关怀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教文明”,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均体现出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宏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特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在工作中以大学生发展为本,把大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调动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所谓“疏导”,顾名思义就是“疏通、引导”。“心理疏导,主要是指思想工作者通过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相互之间的理解,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来影响对方的心理状态,改善或改变社会公众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达到预警、降低、解除不良心理状态的目的。”0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就是将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的心理疏导手段和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疏导教育相结合,引导人疏泄不满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恢复正常心理和健康身心状态的一种思想工作方法。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的特点
(一)主动性
心理疏导的主动性,是指在具体的心理疏导过程中,心理疏导主体能真诚关注心理疏导客体对象的心理与思想的变化,主动积极适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同心理咨询的做法不同,心理疏导要求教育者主体经常主动深入教育对象之中,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安定和谐、需要及时加以疏导的不良社会情绪,敏锐发现有生活困难和心理困境问题急需救助的群体和个人,并及时走近这些群体,积极开展心理疏导,讲群体的不良情绪和个体心理危机控制在正常的范围。
(二)共情性
心理疏导的共情性是指心理疏导主体从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心理疏导客体的真实世界;运用相关方法和策略把自己对心理疏导客体内心体验的理解准确地传达给对方;引导心理疏导客体对其自身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对心理疏导客体出现的思想问题不仅从理性思考进行分析,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予以理解,以便创造一种和谐的心理疏导氛围。准确的共情是心理疏导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它在心理疏导当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共情是建立良好心理疏导关系的前提之一,共情使心理疏导客体意识到自己被理解、被接纳、从而感到满足,产生遇到知己的温暖感、亲近感、信任感,因而有助于良好疏导关系的建立。
(三)双向性
心理疏导是一个双向的沟通交流过程。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并不是仅有心理疏导主体对心理疏导客体的传达,在大部分时候,情况恰恰相反,是心理疏导主体在听心理疏导客体说话与表达。在整个心理疏导过程中,心理疏导主体和客体双方都可以有充分表达和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时间,而且双方之间的交流不仅是理性的信息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因而,双方之间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等方面的双向互动的关系。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的取向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教育者又主要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归根到底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切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大学生的需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至关重要的是树立人本意识,充分考虑个性,在工作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营造以人为本、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氛围。
(二)努力培育大学生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融入人文关怀,实质上就是要通过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实现大学生的心理和谐。一要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和谐。自我和谐是与他人、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二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与他人的和谐。与他人和谐是与自我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三是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与社会的和谐。社会的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要善于利用世博会志愿服务等关键契机,加强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教育,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引导大学生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实现大学生与社会的和谐。
篇8
选题不仅是论文写作的前提与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论文的成败,因此,重视音乐教育论文的选题,了解论文选题的一般方法,对于论文作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客观上标志着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一、选题是论文写作的前提与基础
选题是任何一项科学研究的起点,课题不选定,研究工作就无从开始。对于音乐教育研究来说,选题不仅是第一步要做的工作,同时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因为选题标志着音乐教育研究的方向,意味着音乐教育研究的目标,决定着音乐教育研究的价值。选好了题就有了明确的研究方向,确定了合适的研究目标,具有了理论上或应用上的研究价值。一个好的音乐教育论文选题,一个方向正确、目标适宜、基础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会给音乐教育论文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选题正确、适宜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论文写作的过程是否顺利。
音乐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深度;二是实践效果;三是音乐教育界的反响和认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乐教育实践效果,而音乐教育科研活动的实践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选题如果游离于音乐教育实践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之外,那么其研究成果就很难得到音乐教育界的认同,获得满意的社会效果。相反,在音乐教育科研中有些重要问题的提出和理论上的成功解决,往往可以启发、影响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为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二、选题关系论文写作的成败
论文选题不仅是论文写作的必要前提,而且往往决定论文的成败。常写文章的人都知道,一个好的选题等于论文成功了一半,即“题好一半文”之说。而相反,如果选题不好,则会导致写作过程中的困难重重,甚至造成论文中途夭折或研究成果甚微,由此足见选题对论文的成功关系重大。音乐教育研究的历史证明,凡有成就的音乐教育学者、专家,之所以能获得卓越的音乐教育科研成就,首要的因素就在于选题良好,从而为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于大多数撰写过音乐教育论文的作者来说,凡属能够发表或获奖的成功之作,亦往往具有一个令人关注的良好选题。选题如果草率,必然会埋下论文失败的种子,所谓研究就难以获得成果。
选题的成败,主要取决于论题的价值和解决问题的条件。这就要求,所选论题必须具有真实、客观的属性,而不是虚假的、虚构的、纯主观设想的所谓问题。那种异想天开、无的放矢、杞人忧天式的问题,因为毫无价值,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结果。此外,选题的同时必须考虑时代条件与环境因素,不然,尽管所选问题具有一定价值,但解决问题的条件不具备,选这样的论题来写文章,那么也必然会无功而返。
三、选题标志着科研能力的高低
选择和确定论题,作为开展音乐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并不是一件简单和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写作音乐教育论文的人来说,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到选题的困难。论文选题困难是客观存在的,这正如科学学创立者贝尔纳所说:“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经济技术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困难。要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的音乐教育领域中选择一个具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不仅需要作者具备一定的学识水平和理论素养,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问题和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说,音乐教育选题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教育科研行为,是关于音乐教育的一种学问。一个好的音乐教育选题所以称之为好,是因为它弥补了音乐教育之缺,纠正了音乐教育之偏。而作者怎样才能发现这种“缺”和“偏”呢?是否可以说,音乐教育选题是音乐教育领域中具有特定心理状态的人对音乐教育现实中待解命题的一种认识和感悟。我们说,好的音乐教育选题虽然离不开时势和环境因素,但作者本人的积累和准备亦相当重要。积累不够,准备不足,都会在机会面前失去机遇。所以,成为一个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具有特定心理状态的人应是所有音乐教育论文作者努力的方向。
四、选题可利用课题指南和参考资料索引
音乐教育论文选题的方法很多,不同领域、不同目的音乐教育科研,选题的途径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利用课题指南和参考资料索引的方法进行选题是最常见的方式。
课题指南是有关方面开展音乐教育研究时编写设计的课题题目集成,提供给相关研究者选题过程中参考。如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本科生在做毕业论文以前,为了方便学生选题,所在系科往往分专业编有《课题指南》,把本专业开展学术研究的问题罗列出来,引发学生选题的思路。这种《课题指南》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所教课程中的重点问题拟出,再由系里进行综合而成。又如某一地区的音乐教研组织在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时,会根据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本地区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概括和提出一系列研究课题,以方便该地区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研究和论文写作时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课题指南》一般只是拟定了一个题目,它只是提供了选题的范围,指明了一定的研究方向,目的是为了开阔选题者的思路。因此在选择时,应避免对《选题指南》中的题目原封不动地照搬,而应根据自己的主客观具体情况,对论题做进一步的思考、变动后再确定。
利用音乐教育资料索引进行选题是一种便捷而有效的方法,要善于从他人论题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引发灵感,获得思路。能够在报刊上发表的音乐教育论文都是作者一定研究成果的体现,选题者应该认真地学习和借鉴。从中可以了解别人在研究什么问题,想想还有什么问题值得研究。有的问题虽然别人发表了意见,但是否深入?是否正确?有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有没有不足和错误之处?因此,选题过程中大量翻阅资料和参考索引,能有效地打开选题者的思路。
查阅资料索引,有许多具体的方式方法,如可以查阅全国报刊音乐教育研究文章索引、全国音乐教育研讨会论文目录、全国音乐教育优秀论文评选获奖目录,以及音乐教育报刊的全年总目录等等。
五、选题要在积累中思考,继承中创新
对于论文作者来说,平时的积累和思考非常重要,而善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更是音乐教育论文选题的主要方法之一。一个研究型教师,平时就要注意收集所任学科的资料,以及自己感兴趣的材料,只要自己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确立论题和论点也就不难了。
篇9
[1]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我阅读熊华军教授、史志刚同学的《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2种CSSCI来源期刊载文数据》和陈昌芸同学的《共词可视化视角下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领域构成及发展趋势》两文后首先意识到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到要谈谈对高等教育学领域研究的认识与看法。熊华军教授和史志刚同学的文章,是关于高等教育学大领域研究情况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2010-2013年12种教育学期刊刊载的高等教育论文作者进行可视化研究,总结了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的发文规律,揭示了作者间的知识交流机制与合作交流模式,得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初步形成核心作者群,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部属大学引导、鼓励和组织学者开展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主要来自教育学,多受到省级和部级的基金资助,彼此之间合作规模较小,合著强度较低,合作率不高,主要围绕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德育、大学教师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八方面开展研究等结论。这些研究,数据可靠,分析透切,很有说服力。陈昌芸同学的文章,采用的也是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不过,关注的只是高等教育大领域中教学服务型大学小领域研究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以刘献君教授为代表的院校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领域是院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这个研究领域,也是由刘献君教授在2007年开启的,现在随着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实践的逐步推进,也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陈昌芸同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认为当前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教学服务型与其他大学的区别和联系、具备的特征及价值和功能、建设主体、建设路径、具体问题探讨五大领域,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未来需要注重学科发展,着力特色研究;重视社会服务,推进合作研究;关注人才培养,突出创新研究;强调多维审视,多视角研究。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五大领域的查找及其研究趋势的提出,为进行教学服务型大学领域研究提供了参考。
这里选编的两篇文章都对其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进行了梳理,并列出了名单。熊华军教授和史志刚同学的文章得出了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有王建华、张楚廷和王洪才等为代表的66位,形成了以潘懋元、张应强和刘献君等为代表的高被引作者群,高文兵、李立国、王建华和刘克勤是综合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作者等数据。陈昌芸同学的文章得出了在发表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文献的50种期刊中《铜仁学院学报》刊发了14篇、《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3篇,核心作者有刘献君、侯长林、罗静、陈明、徐绪卿、魏钢焰、陈琼英、沈云慈等结论。这些数据和结论,既是对相关刊物和作者的肯定,也为更多的研究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强化了高等教育学的领域研究意识。铜仁学院能够在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地位,就是其高等教育研究团队近几年来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个领域的研究上,没有对教学服务型大学领域的集中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在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中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学的领域研究,既是方法,也是策略。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领域,可大可小,具体要视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兴趣而定。能力强、水平高,又有兴趣者,其研究领域可以不断拓展,直至满足研究需求为止;能力弱、水平低者,其研究领域可以小一点、窄一点,小和窄到能够把握得了的领域为止。研究领域大小、宽窄的确定,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一旦确定,就要在一段时间之内,甚至比较长的时间之内,咬定青山不放松,方可见成效。之所以有“专家”的称呼,不就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点研究的结果吗?关注某一点的时间长了,研究的问题深了,积累的东西多了,也就自然成为了专家。其实,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学等理论研究需要专注于某一领域,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也有领域意识,比如陆文夫的“苏州小巷”、刘绍棠的“运河滩”、何士光的“梨花屯”等,就是坚守在一定领域中进行文学创作的典范。所以,选定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就要尽可能将其领域中的矿石挖掘出来,并逐步占据该领域的制高点。占据了高等教育学某个领域的制高点,就是对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
作者:侯长林 单位:铜仁学院
篇10
日本的社会教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年)。当时的“石门心学”和“报德教”的结社活动实际上就是社会教育[1]。但作为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社会教育,则产生于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根据二战前后日本社会教育性质的不同,把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划分为二战前的奠基阶段和二战后的重振阶段。
(一)奠基阶段:二战前的日本社会教育研究(1868年—1945年)
在1937年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即1868年到1936年,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活动不断活跃,处于研究的形成、发展阶段,为二战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社会教育著作成果的出现。据表1,二战前社会教育著作数366部,占总著作数的15.94%;论文较少,且多以著作形式出现。日本最早的两部社会教育著作——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1892年)和佐藤善治郎的《最近社会教育法》(1899年)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其中,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是日本教育史上第1本有关社会教育的单行本[2]。此外,还有相原熊太郎的《社会教育的研究》(1912年)、丸山良二的《日本社会教育的研究》(1921年)、乘杉嘉寿的《社会教育的研究》(1923年)、川本宇之介的《社会教育的体系及设施经营》(1931年)、春山作树的《社会教育学概论》(1932年)、吉田熊次的《社会教育》(1934年)、小尾范治的《社会教育概论》(1936年)等。社会教育方面的论文有:下村寿一的《关于教化总动员》(1929年)和西谷谦堂的《裴斯泰洛奇的社会哲学思想和社会教育思想》(1930年)等。
(2)社会教育杂志的发行。二战前发行的社会教育杂志约46种,占总杂志数的42.2﹪(如表1所示)。而且,二战前日本的社会教育杂志主要由各都道府县市教育机构、各类大学、各种团体等发行。如明六社机关杂志《明六杂志》(1874年)、东京修身学社机关刊物《修身学社丛话》(1876年)、日本国教大道社创办《日本国教大道丛志》(1888年)、政教社发行机关杂志《日本及日本人》(1888年)、神道学会发行《随在天神》(1890年)、躬行会创刊《躬行丛志》(1902年)、中央报德会发行《斯民》(1908年)、社会教育研究会发行《社会与教化》(1921年)等。足见,二战前社会教育杂志丰富,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教育研究的突出方面。
资料来源: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检索·申请系统(NDL-OPAC)及国土信息学研究所NII的信息检索系统CiNii,以“社会教育”为主题词,分别对日本社会教育著作和论文进行了统计。
(3)社会教育相关法规的颁布。1899年,日本颁布了最初的社会教育法,即《图书馆令》,这是日本首次以独立法令形式确立社会教育设施[3]。1911年,文部省设立通俗教育调查委员会,颁布《通俗教育调查委员会》官制,开展有关社会教育的调查,这标志着日本社会教育行政的真正开始。1921年,文部省把通俗教育改为社会教育,新设第4科,成为独立的科,这是社会教育在制度上的一大进步。1924年,文部省正式把以往掌管通俗教育的第4科改称为社会教育科,负责图书馆与博物馆、青少年团体与妇女会、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众娱乐的改善、通俗图书的认定及其他有关社会教育的事务[4]。
(4)社会教育研究内容的多样。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研究者不仅对社会教育的概念、目的、主题、对象、方法、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实业补习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壮丁教育、青少年团体、青年训练所等社会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樱井吉松的《公民教育论》(1893年)、上村安太郎等的《实业补习教育论》(1894年)、宝文馆编的《入营准备自学书:壮丁教育》(1907年)、文部省普通学务局编的《少年团体的概况》(1922年)、鹿儿岛登左的《新公民教育的研究》(1923年)、杉村勇次郎的《青年训练所教练指导要领》(1931年)等。
(5)社会教育专职人员的设置。这一时期,日本政府设置专门负责社会教育事务的专职人员,为社会教育及其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1920年,文部省特设社会教育专职官,并要求各地方官厅的学务科内专设负责社会教育的主任官,称为社会教育主事。1921年,各府县为响应文部省通牒,纷纷设置社会教育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