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前沿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1:10: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前沿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确定任务、目标
在确定任务之前,教师应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实训课程的要求和特点,学生应该掌握课堂观察、教案设计、课堂教学技能和独立处理课堂教学事件的基本能力。然后布置一定的任务并说明任务的要求,使学生明确任务的内容(本次设计哪一领域的活动),并向学生讲清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求,以及该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如设计的活动方案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方法、手段灵活多样等)。有了明确的任务要求和目标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行动”。
(二)观摩示范
在确定了实训任务之后,教师首先要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和规范的教学录像或教师现场示范。在观摩教学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指导,如在本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哪些教学环节,运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和幼儿的互动情况等。教学示范可以是优秀的典型,也可以利用反面教材,但以正面示范为主。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以及吸收、消化他人的教学经验的能力。
(三)分析讨论
在观摩教学录像或教师的现场示范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示范教学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假使我来教,该如何组织”展开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益,酝酿在这一教学活动中设计组织的最佳方案,为下一步编写教案做准备。
(四)编写活动方案
当确定设计该领域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进行教学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编写详细的活动方案。方案中应说明该教学活动设计的构想,还要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时间分配及可能出现的幼儿学习行为及对策。学生在编写完教学活动方案后,应根据教学要求制作教具,准备实施教学。
(五)角色扮演与微格实践
角色扮演是实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组织幼儿园活动的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即学生自己扮演教师,小组其他成员扮演幼儿,进行幼儿园模拟课堂的教学活动。学生在组织活动之前,首先要对本次活动作简短说明,明确教学目标,阐明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作为全班学生和教师评价的依据。讲课时间视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班而定,一般10~20分钟,整个教学过程将由摄录系统全部记录下来。
(六)评价反馈
评价反馈是角色体验教学中最重要的一步。教学活动结束后,必须及时重放教学实况录像或进行视频点播,教师和学生共同观看,对该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首先由试讲人进行自我分析,检查实践过程能否实现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否掌握该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法,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也就是“自我反馈”。然后指导教师和小组成员对其教学过程进行集体评议,找出不足之处,教师还可以对其要改进的问题进行示范,或再次观摩示范录像带(片),以便学生进一步改进、提高。
(七)修改方案,再次实践
评价反馈结束后,学生要修改、完善教案,再次进行教学实践、评价。当该教学活动基本完善后,可以到幼儿园进行“真正”的教学实践,然后对存在的问题再次进行修改、完善。
二、结语
篇2
主题词:语文 教学语言 策略
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 这充分说明教学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武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语文专业知识扎实,可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为学生所认同,原因之一就是老师的教学语言缺乏“引导”性。因此,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其课堂教学语言自然应该以“引导”学生,有效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重在学法指导。本文着重就小学语文老师语言的“引导”性进行阐述。
一、开课导入语言,简练生动新颖
生动的课堂,离不开好的开题。有句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形式新颖的开题语言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平铺直叙、平淡刻板、照本宣科的语言,只能使学生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还在发展之中,他们还没有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一节课的导入语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这一堂课他们将不会投入很多的注意力。实践证明,生动有趣、富有艺术性的导入,能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情景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能自觉、轻松、愉快的去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感受。
教师在课题的引入时,一定要精心组织语言,巧妙地引入。可以是一个谜语,一首儿歌,一个笑话,一个故事;可以是悬念,是思考,是猜想,可以是……小学生的好奇心特别强,一些有趣的贴近生活的话题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是引入新课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时,可以这样引:叫同学们计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度过了多少个日子,从而导入课题;有的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形式来引入,如《七颗钻石》一课的导入新课,可以讲故事设计开题。这样,不同教材就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方式,学生由不愿学到自愿学,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教师要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场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解惑释疑语言,启发诱导明了
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难免不遇到很多难题,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更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经常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的困难,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即可抓住时机,运用教学语言巧妙地点拨学生,教给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种课堂讲授语言主要是对所讲知识的解释、分析和阐发,主要以简明、准确、条理清晰为要。在传统教学中,课堂讲授语言是很重要的,在所有教学语言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处理争论问题时,语言要画龙点睛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由于思考问题方式、阅历的不同,彼此的见解自然会不一样,与教材知识发生碰撞,擦出思维的火花,并由此而产生争论,这是好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不能简单地说,谁的观点对,谁的说法错。要用画龙点睛的语言,让双方争论的问题找到一个合理共振点,让学生豁然开朗,如梦方醒。
如在《路旁的橡树》一文的学习中,学生们就为了到底该不该留橡树而发生争论。有的同学认为橡树挡住公路的修建,该砍;有的学生则认为橡树长那么大,多不容易啊!该保护。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不可开交。这时,老师便引导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同学们说的都很有道理,我们一起来看看最后筑路工人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要那样做呢?”学生便自然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去了,自己寻找答案。
四、处理价值取向偏离时,语言干错果断、旗帜鲜明
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体现。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学生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
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矫正”作用,这时候的教学语言应该是干脆果断,旗帜鲜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绝不含糊,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否则,会误导学生一生。
五、总结性的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拓展性
篇3
(一)文化理解力《培养标准》中(2)对文化理解力的阐释为:候选人(candidates)理解目标语文化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产物(1)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将外语学习目标中的文化知识框架整合到教学之中。文化理解力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候选人应获得从目标语文化实践和文化产物中所反映出的文化观知识。文化观是通过对文化知识和文本的学习、电影以及其它媒介、直接体验目标语文化而直接获得。这些知识和体验使候选人能够识别文化原型,并将文化知识与体验融合到教学之中;第二,呈现对文化观、文化实践以及文化产物之间关系的理解力。文化观、文化实践和文化产物是外语学习目标语中文化知识框架的三个构成因素。文化知识的范围包括日常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地理、历史、宗教和政治体制、文学、艺术、媒体以及各种文化产物。候选人具备对目标语以及自身母语文化差异和共性的理解力,并能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地道的文化素材;第三,鉴于没有任何人能够掌握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关于文化的概念,候选人能够对动态的文化进行了解并提出假说。候选人追求新的文化观,并通过分析新的文化信息拓展和完善自身的文化知识。新的文化信息来自文献和社会制度框架等;第四,候选人能够识别文化原型以及它们对学生文化概念的影响,并认同将文化看作是一个动态体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行文化比较,包括:识别、分析、评价与目标语文化产物和实践相关的主题、观点和文化观。候选人能将目标语文化观、文化产物和文化实践信息呈现给听众;第五,候选人不仅将文化观、文化实践和文化产物作为自身的文化习得,还应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化,并将文化教学融入课程教学以及评价内容之中。
(二)文学修养《培养标准》中(2)对文学修养的阐释为,候选人识别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的价值与作用,并使用它们阐释和呈现目标语文化观。文学修养的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候选人广泛地理解和欣赏目标语传统。候选人能够识别主要文学作品作者、思想家、艺术家以及各种文化形象、文化角色和文化参照物。文学作品包括儿童文学和各种成人当代文学。候选人熟悉并能够在不同话语中诠释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这些作品和文本通常代表了目标语文化的传统和时代的变化;第二,分析、诠释和整合性阅读。使用文学传统知识诠释文化的时代变化。候选人能够将目标语文化中的文学传统与其它文学传统相比较。另一方面,候选人能够选择和调整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资源以鼓励学生参与为提高自身目标语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的活动之中。候选人通过独立和持续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文本阅读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和拓展文化知识。
(三)文化教学评价《培养标准》中(5)对文化教学评价的阐释为,候选人认定评价是持续的过程。同时,他们具备通过实施有效措施,根据学生年龄和语言水平,采用多种方法给予学生恰当评价的能力。文化教学评价的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尽管一般性测试可以达到评价的目的,但是外语交际和文化能力的评价需要独立的过程和评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均可使用。候选人应该理解正确评价学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同时有意识地识别和使用上述两种评价方式。候选人还应该熟悉并正确陈述各种语言教学的能力标准指南,例如:《全美外语教学协会K-12学习者能力标准指南》(ACT-FLPerformanceGuidelinesforK-12Learners1998)、《全美外语教学协会能力标准指南———口语》(ACT-FLProficiencyGuidelines-Speaking1999)、《全美外语教学协会能力标准指南———写作》(ACTFLProfi-ciencyGuidelines-Writing2001);第二,候选人能评价学生习得的目标语文化观、文化实践、文化产物以及与自身文化的比较。寻求机会评价学生如何在课堂之外的文化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候选人也能将评价方式融入到常规课堂教学,并理解形成性评价常常包括在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多个领域。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的启示
美国的《培养标准》从文化理解力、文学修养、文化教学以及文化教学评估四个方面对于职前外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内容阐述和衡量标准。职前外语教师文化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即,基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积累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候选人文化分析能力、鉴别能力、比较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继而将这些能力与教学整合用以指导文化教学,并掌握多样的方法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能力实施恰当的评价。《培养标准》对美国职前高质量外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提供了基于标准的指导。同时,对我国高等教育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也给予了一定的启示。在针对四川省中小学优秀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现状的一项调查中[3],笔者发现目前在职的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如文化知识不足、缺乏系统性等问题;英语教学中对文化教学有所认识,但是尚未有系统的教学理论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英语教师缺乏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环境和有效渠道。上述问题除了可以通过教师自身加强学习和参与职业发展培训得以逐步解决外,职前英语教师的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则是问题得以根本解决的突破口。第一,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养标准细则,明确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的标准和内容。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应有利于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理解,进而拓展文化视野,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初步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实施者,在英语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和语用中的文化因素、了解文化差异、形成正确的文化观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刘润清教授认为,外语教师培训应该包括两个方面:“教什么”和“如何教”。“教什么”是对外语本身的培训;“如何教”涉及外语教学和相关学科的知识。[5]《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的培养目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英语专业技能类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其它相关专业知识类课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但并未给出细化的分类指导。2011年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虽然对于“如何教”,在教育类课程上给予了指导,但是并未有针对不同的学科教师教育课程的细化标准。显然,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培养标准细则,明确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的标准和内容,对于职前英语教师培养的教学实行更细化的分类指导,将有利于我国职前英语教师的培养在今后能有全面和更健康的发展。第二,逐步培养职前英语教师的思辨能力。2001年Anderson和Krathwohl对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loom早期思辨能力的分类进行了修正和升级,形成了由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组成的改良版思辨能力类级模型。[7]根据此分类,笔者认为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中思辨能力的培养即是在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理解能力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其能用正确的价值观和立场来评价、分析和比较文化,批判地认识和接受各种文化观,从而能够客观地看待文化并接受文化本来的样子,继而尊重和欣赏多元文化,在保持自身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文化意识。例如:大量文学作品、文化读本的阅读与赏析、结合各门课程中所出现的文化现象,组织课堂讨论以及增加文化时事评论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敏感度、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文化意识等。第三,拓展文化视野、增加文化体验。语言是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文化也是动态系统。职前英语教师语言文化素养的培养除了依托文化知识类课程之外,应该将文化教学拓展到其它课程的教学之中。例如,结合课程中出现的文化点,通过英文报刊和杂志的拓展阅读来增加对文化现象的了解。同时,突破文化教育和体验主要限于文本与教学之中的现状,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交流类讲座,邀请外教或有海外留学或教学经历的英语教师分享英语文化和经历等;同时,积极开发与英语国家高校校际间交流合作项目,包括文化交流、海外教学实习项目等,增加职前英语教师对目标语文化的切身体验和教学实践经验。
三、结语
篇4
关键词:教育;经济;关系
随着我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新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短缺现象将会愈发严重,教育如若不能承担起繁重的培训任务,人力资源问题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不少地方出现了失业人员找不到工作、而应用型人才又聘请不来的情况,这凸显了产业调整所带来的人力资源上的需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讲,高精尖人才可以引进,但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的形成必须依靠教育来实现,因而大力发展教育显得尤为紧迫。
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轨迹
教育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很强的内在关联。这体现出教育的经济价值。早在古希腊时代,思想家、教育学家柏拉图不仅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提出教育与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说。他说,“在生产工艺中有两个部分,其中之一与知识关系更为密切”。
(一)国际视角研究轨迹
系统地论述教育的经济供给的经济学者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他首次把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看作是国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指出“学习是一种才能,须受教育,须进学校,须做徒弟,所费不少。这样费去的资本,好多已经实现并固定在学习者的身上。这些才能,对于他个人自然是财富的一部分,对于他所属的社会,也是财富的一部分。工人增进熟练的程度,可以便利劳动、节省劳动的机器和工具同样看作是社会上的固定资本。学习的时间里,固然要花费一笔费用,但这笔费用可以得到偿还,同时也可以取得利润”。从而揭示了人的知识、经济和才能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资本,对社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为后来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清晰的思维。
从现代经济增长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真正把教育当成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的现代学者是索洛。1957年。索罗使用总量生产函数法。就劳动力、资本、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对1909-1949年美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评估和统计,并指出资本和劳动力这些传统生产要素作用之外,还有无法解释的经济增长的“残余”,这主要归功于技术的贡献,但可能也有其他方面的贡献,实际上是间接指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最全面、最经典的理论当属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在1960年美国经济学年会上发表了题为“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舒尔茨认为资本包括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两个方面。一则它们具有类似性,都是通过投资形成的;二则又有区别性,人力资本相对物力资本,带有高效性、持效性、多效性、间接性和易流失性等特点,而且人力资本的所有权一般不像物力资本那样可以转让。舒尔茨从宏观角度提出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缩小收入差别的手段,系统、深刻地论述了人力资本理论,开创了人力资本研究的新领域。
舒尔茨之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以贝克和丹尼森为代表的学者沿着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思考,丹尼森认为经济增长因素归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要素投入量,一类是生产要素生产率,知识进展能使生产同样的产品所需生产要素投入量减少,并且促进经济增长的新技术只有在知识有所进展时,才能发挥作用。此外,一些学者将信息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原理用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提出了“教育甄别”和“教育外滋效箍”等观点,极大地拓宽了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视野。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为“新经济增长理论”所关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创建者Romer和Lucas认为,对教育、培训和科学研究等人力资本要素进行投资能有效解决效益递减问题,从而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劳动力获得知识,提高了边际生产力,成为生产投入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学家已经发现,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需要4个因素,分别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和技术,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都把人力资源放在了首位。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合格的人力资源。Sawami测算了从1969—2003年,教育对于澳大利亚人家GDP和总要素生产力的促进增长作用。经过测算,澳大利亚人均GDP在1969-2003年平均年增长1.9%,其中有31%来自于教育的贡献。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归为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两大类别。其中要素生产率分解为知识进展、资源配置改善和规模节约等23个要素。通过从国民收入平均增长率中逐项推算诸因素所起的作用,他比较了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相对重要性。在计算教育程度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时。丹尼森将教育程度提高归人人力资本投入量增加的范畴,把教育水平提高看作是促进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从而是对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由此计算出美国1922—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有20%应归于教育,这种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分解结果被广泛引用。
(二)国内视角研究轨迹
黄仁德、赵振英以内生成长理论为基础,利用1964年至1994年的资料进行台湾经济成长来源的研究,探讨劳动、实物资本对台湾经济成长的贡献,并估计教育的投资报酬率与门槛效果。结果显示,产出弹性的估计:劳动为0.4,实物为0.6,人力资本达1.1。以教育程度估计,教育投资的报酬为0.13,其中社会的报酬率高达0.07,显示在台湾产出成长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具有显著正面的外溢效果。
二、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数学模型
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较早进行这方面尝试的是英国和美国的一些学者。比如:道奇在1904年将几个大工厂从业人员的收入,按普通劳动者、在工厂受过学徒训练者、职业学校毕业生和技术学校毕业生等几种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目的在于估算受不同程度教育者的“货币价值”。科马洛夫在1972年根据受教育年限长短的不同,确定了具有不同教育程度的劳动者的劳动复杂程度系数,以此劳动复杂程度系数作为劳动力质量修正尺度,计算了前苏联1960-1975年期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7.1%。科斯坦扬在1979年以教育费用的不同作为劳动力质量修正的尺度,计算了前苏联1960-1970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18%。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开始对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研究,通过某种特定的假设,设计出数学模型,并计算得到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具体贡献。由于计算教育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件十分复杂的事情。现有的计算方法都只是近似的方法,计算模型本身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通过计算模型,有助于更加深刻的认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面就就不同类型的数学模型展开列举和说明。
(一)舒尔茨计算模型方法
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表了他的关于人力资本的经典论文,定义了教育投资和人力资本等经济活动,设计了对教育投资价值的计算方法,并估算了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率。他把资本分解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部分,通过计算一定时期内因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教育资本存量和教育资本收益率来测量教育的经济效益。其中:Pe-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额:Kc一教育投资增量,等于末期的教育资本存量减去初期的教育资本存量,教育资本存量为各年级毕业生人数和各等级教育支出的乘积;r-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各级毕业生教育收益率的加权平均值;Y-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增量。具体的公式为:
Pe=(KCr)/Y(1)
舒尔茨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
(二)丹尼森通用计算模型
在生产过程中,各个要素投入量的组合与实际产出量之间总有一定的依存关系。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D.H.Doumas)于20世纪20年代研究了美国1899-1922年期间制造业生产中,资本和劳动要素对生产发展的影响,提出产出主要Y与劳动力数量L、资本投入量K、技术进步A、土地数量G等有关,可用普通函数式:
Y=AKα(2)
α、β、y一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土地在总产出中的相对比重。
丹尼森认为,劳动不仅有数量方面,且有质量方面的构成因素。如果把教育作为构成成熟劳动质量方面的一个因素,人均劳动小时数和同质工人的数量可以看作是劳动的数量方面因素。因此,可以把L分解为初始劳动力L与教育投入E的乘积。这样,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变为:
Y=AKα(LE)β
其中,L-不包含教育质量因素的劳动投入量:E-教育投入量。
丹尼森用此模型在1974年测算了美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计算教育程度提高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时,丹尼森将教育程度提高归人人力资本投入量增加的范畴。把教育水平提高看作是促进人力资本质量提高,从而是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由此计算出美国1922-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有20%应归功于教育。另根据丹尼森的测算,如果假设美国1929-1969年间,其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为1.89%,则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大约为0.39%。这种方法假定了工资差别与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相同以及将知识进展当成独立要素,得到了广泛认可,分解结果被广泛引用。2001年北京师范大学崔玉平,采用与丹尼森大致相同的方法,研究了1982-1990年期间我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结果发现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是8.84%,其中,职业教育的贡献率仅为0.48%。
在丹尼森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模型与方法当中,没能给出分别估算各类教育对经济增长率贡献的具体方法。杭永宝根据丹尼森计算模型,采用“权数分配法”,从而计算出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高职、本科以上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三)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方法
陈用芳基于计算经济理论中的PanelData模型,考察了教育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面板数据(paneldata)也称平行数据,或时间序列截面数据(timeseriesandcrosssectiondata)或混合数据(poolda-ta),是指在时间序列上取多个截面,在这些截面上同时选取样本观测值所构成的样本数据。面板数据从横截面上看是由若干个体在某一时刻构成的截面观测值,从纵剖面上看是一个时间序列。
伴随着经济理论,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统计方法的发展,PanelData模型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逐渐被经济计算学家推广。在宏观经济领域,它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增长、技术创新、金融、税收政策等领域;在微观经济领域,它被大量应用于就业、家庭消费、入学、市场营销等领域。PandData模型既能反映某一时期各个个体数据中所隐含的规律,也能描述每个个体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集合了时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高等职业教育间序列和截面数据两方面的信息,能够提供更大容量的样本点,改善参数估计的有效性,可以用来深入分析复杂的经济问题。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y=a+xb+U(4)
对于平衡的面板数据,即在每一个截面单元上具有相同个数的观测值,模型样本观测数据的总数等于NT。
陈用芳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国内生产总值为因变量,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受教育人口为自变量,采用面板数据作为样本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四)基于熵值法的灰色关联度模型
灰色综合评价主要是依据以下模型:
R=Y×W(5)
式中,R为M个被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向量:W为N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Y为各指标的评判矩阵:根据R的数值。进行排序。
在信息论中,熵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根据熵的特性,可以通过计算熵值来判断一个事件的随机性及无序程度,也可以用熵值来判断某个指标的离散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
巩海霞运用基于熵值法德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江苏省1990-2007年教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将家庭教育支出人和财政教育投入通过适当的权重配比化成一个综合指标。再将其和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做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发现,家庭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3%,财政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6%。
篇5
一、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文言文、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多数语词、语义间是有联系的,学生学习、生活中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等,学生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及好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学习有密切的联系,这种经验因素如果得到尊重并被充分地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也会缩小。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及深浅,教学以灌输为主的现象,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基于以上认识,教师要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作为重中之重,在课前要尽最大努力使学生找到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与兴趣有所提高。比如,利用故事传说引出所学内容,以成语名句引出课文,借助精美的语段引出课文,或者借助插图及画面引出文言文的内容等。
二、学习基础知识,夯实文言文教学基础
文言文词语看上去眼花缭乱,但是实词、虚词的用法相对固定,在学习这一类知识时,教师还要做好教学设计,把文言实词与虚词当作学习重点,让学生进行归类。
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运用很多,学生刚接触文言文时,还要对其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对文言实词有所掌握,对文言虚词的用法有所了解,并对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与虚词加以掌握,当学生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时,就可以通读文章的句子。当然,文言虚词的学习,也要选择常见的、常用的进行学习,有些难理解的,还要在阅读中加强巩固。当有词义的变化、通假字、词类的活用时,应当随着在至少两篇文言文中出现时进行介绍,在初三,学生掌握了相当多的类似内容,这时可以进行总结归纳。文言的句式,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最后总结归纳的方式完成。古今的语法存在差异,教师要向学生讲明其中的特殊用法,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还要以语法教学为基础,只有好好学习基础知识,才会翻译句子,这样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也变得比较容易了,教师教学时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提高教学意识,加强训练,从而创新教学理念,让学生喜欢文言文、欣赏文言文,汲取文言文的营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服务。
篇6
关键词:教学论;研究;问题;实践
历经重建和近三十年的发展,当前教学论学科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教学论学科体系日益庞大,研究成果空前繁荣,研究队伍也逐渐壮大。但是认真考察教学论学科自身发展所走过的道路,审视当前教学论的研究现状,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学论在研究主题、研究目的和研究方式等三个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疑惑,对这些根本性问题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和追问,对教学论学科发展是必要的,也是促进教学论研究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
一、教学论研究主题:本质探求抑或实践关照
长期以来,教学理论界时而沉寂、时而热烈的一个话题就是 “教学本质”问题。探讨和追问教学本质曾经一度成为教学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推动教学论研究深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在教学论研究体系中,探讨与追问教学的本质与规律,属于其“形而上”的部分,它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讨教学的“本体存在”,也即“教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近三十年来,教学本质的探讨之所以兴起,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发展本身的内在逻辑。首先,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教学论学科面临着重建和发展.对教学本质的探讨是教学理论面临 “正本清源”重新回到科学轨道的必然要求。教学理论要从僵化、封闭的思维桎梏中解放出来,必须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回到尊重客观规律、重视教学规律的轨道上来,开展教学本质的研究,为教学理论的科学研究做好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其次,学科理论发展依赖于最基本的学科范畴和概念体系的建立,教学论研究如果离开对其基本范畴“教学”的追问和探讨就难以进行下去,近三十年来教学论界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致力于教学本质的探讨,就是教学理论自身发展内在逻辑的体现。
此后,在本质探求的思维方式渗透之下,教学论研究者开始热衷并习惯于从本质假定出发,抽象出相应的教学理念、原则、方法、模式 ……最终演绎和建构出一套相应的教学论体系。这种研究范式一旦被后来的研究者沿袭下来,就获得了明显的社会遗传性,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他们的教学论研究工作。很长时间以来,教学理论界在关于“主客体关系”、“主体性教学”以及“教学与生活的关系”等问题的探讨中都不同程度地渗透和折射出这种思维方式。应该说,对于教学论研究而言,这种思维方式和逻辑是必要的,它对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建构有着一定的意义,它也是教学论研究得以不断深化的重要动力。同时,这种教学论研究方式的另一要旨在于能揭示教学的应然状态,阐述论证教学的必要规范,引领现实教学实践走向一种理想状态。
虽然,关于本质问题的探讨和追问对教学论研究来说是完全必要的,但如果研究者仅仅把此作为教学论研究的唯一目的和追求,就会偏执于纯粹理论的建构,从而极易陷于以下认识和实践误区。
其一,研究者可能把教学论研究误解为纯粹书斋里的 “劳作”,从而沉湎于纯粹理论的抽象与文字符号的操作,导致理论研究在逻辑思辨和纯学术的建构中远离教育现实,此类研究思维方式也是造成长期以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深层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二,沉溺于纯粹的本质探求和理论建构,极有可能造成理论工作者通常所犯的 “职业毛病”,在进行理论阐释时,为追求理论的深度和“美感”,对简明教育事实进行过度的理论阐释,反而遮盖简单事实的本来面貌。理论是抽象的,有时更是“灰色”的,而现实则是具体的、鲜活的,理论的过渡阐释只能造成文字符号的泡沫四溢,进而会遮蔽研究者对鲜活教育现实的清楚认识和判断。应该说,这是当前教学论研究者在从事自己工作的时候必须警惕的一个诱惑和陷阱。在当下的教学论研究中,与追求深刻的理论相比,回归现实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具意义。其三,习惯于此类研究方式,可能会弱化研究者对现实教学世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旦教学论研究者把教学论研究仅仅当成是对某些抽象本质与规律的探寻,在开展研究时就可能会不考虑其研究对中国当下教育实践的实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在进行理论“建构”时,“既不探其实,也不究其根,结果使得各种本来值得深入研究、仔细推敲的教学理论成了‘争奇斗艳'的时装表演”。更有甚者,实践责任感的丧失极有可能会滋生教学论研究中的投机行为。研究者一旦把教学论研究误解为纯粹理论与文本的操作,在开展工作时就可能会进行“投资”与“效益”的利益计算和权衡,从而不屑于做第一手的调查、实验和研究,而是在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整理”,却名之为“教学论研究”,这实际上亵渎了真正的教学论研究。由此可见,此类单纯本质探求的思维方式已经给当前的教学论研究和学科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危害,负责任的教学论研究者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毋庸置疑,致力于对本质的追问和规律的探求,这对于教学论研究是必要的,但是教学论研究的意义绝不止于此。经过这些年的讨论与反思,至少应使我们明白,教学论不仅仅是追问教学本质与规律的一门理论学科,更是对教学实践进行规范和指导的应用学科,其功能和价值不仅仅是为了建立一套教学理论体系,更在于实现对实践的改造,为现实教学实践提供服务,这是教学论研究的生命和最终旨趣所在。而教学论研究要实现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和改造,必须关涉教学实践。这是因为:
首先。从教学理论自身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在逻辑来说,教学论研究必须关注和走进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教学理论产生的终极源泉和最终根据,真正的教学理论只能在关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也只有在规范、指导和促进教学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提升和改造。教学理论产生的逻辑从根本上应是一种归纳逻辑,也即 “实践逻辑”,它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从个性到共性的思维方法。如果脱离教学实践,所建构的理论体系即使再美好、再诱人,也可能只是“空中楼阁”。所以,从教学理论创生的逻辑来看,研究者必须从当下教学实践中考察、归纳和总结,从自身的经验、体会和感受中提炼、生发和升华,从与自身已有的理论资源互渗、交织和共振中才能创造出崭新的教学理论。只有扎根于实践的理论才是鲜活的、丰富的和生动的。苏霍姆林斯基教学理论的产生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作为教育思想的表达,其教育理论深深地反映在其伟大的教育实践中。作为一个伟大的实践者,他基于自身的理论素养,把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思考、感悟和体验用一种充满理性和人性色彩的理论向世人展示出来,深情地表达了他对教学实践的思索、理解和行为。可以说,没有其丰富和大量的教育实践,就没有他伟大教育和教学思想的产生。显而易见,“教学实践感”是研究者进行理论积淀和创生的前提,实践感的缺乏则可能会从根本上制约着研究者对理论问题思考的真实性,制约着研究者思维逻辑是否符合教学实践逻辑。
其次。对实践的关照,更是教学论研究者学术良知与责任的内在要求和体现。教学论研究作为一种严肃的学术研究,不同于一般性的职业,它需要研究者付出真诚、良知和责任。因为只有怀有学术的良知、真诚与责任来从事研究时,研究者才会以严格的学术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以 “游戏”和“玩世不恭”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工作;才会对其怀有神圣感和道德责任感,而不至于在研究中陷于道德虚无主义,更不会完全受现实利益的支配和控制。可见,真正的教学论研究者会把关照教学实践看成研究生命的一部分,他也会从对实践关照和探索中获得心智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胡塞尔曾经说过,他不想教诲,只想引导,只想表明和描述他所看到的东西,“我将尽我的知识和良心首先面对我自己,但同样也面对大家来讲话……”㈩教学论研究者也应当有勇气面对自己并进行拷问:我的研究是经由我的真实体验和感受吗?我的表达是经过自己长期思考的吗?我的思考是真诚而不是虚妄的吗?……只要教学论研究者还有真诚和勇气去关照实践,关注和表达自身对实践的切身感受与思考,就表明我们进行的研究是真诚的、充实的和严肃的。
既然教学论研究具有双重主题,我们在进行教学论研究时,除了依赖于 “本质探求”的演绎逻辑之外,还必须借助于“实践关照”的归纳逻辑,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理论发展自身的逻辑和现实的呼唤,都要求研究者要从纯粹本质、规律的理论抽象中脱身出来走进教学实践。当前,教学理论界在呼唤本土教学理论流派的诞生,这当然是我们的期盼。然而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它还需要教学论研究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投身于当前教学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去,否则本土的、富有活力的教学理论则无以产生。
二、教学论研究目的:指导他者实践抑或完善自身实践
既然教学论研究的主题不仅仅在于理论体系的建构,更在于对教学实践的关照、指导和改造。不少研究者可能会据此认为,利用自身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和规范,这就是教学论研究工作的全部价值和意义所在。相应地,也会认为,自身的研究是纯粹 “为他”服务的,而不是“利我”的。以此心态从事教学论研究,就会试图把自身从研究中“超度”出去,把教学论研究当成与自身实践提升无涉的活动了。这可能是很多教学论研究者对自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片面定位。
确实,教学论研究能对他者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和意义。第一,外在的理论研究能对实践者本人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榜样作用,能给实践者提供一种 “局外”的视野,帮助他超越“当局”思维的羁绊和本人视域的限制,从而利用外在的资源和视角,审视、完善和改造自身的教学实践。第二,教学论研究的价值还在于能够启迪、唤醒实践者的主体意识,激发实践者的积极思维,促使实践者对当下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和批判,从而使实践者实现理性认识和理论水平的提升,并在已有认识的指导下,不断完善、更新和改造自身的教学实践。这是教学论研究者对实践者指导作用发挥的主要途径和形式。
当然,在承认教学理论研究对于实践者有一定指导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承认这种指导作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受一定条件限制的,而不可无限夸大的。首先,教学论研究者不一定是教学真理和规律的占有者。因为在教学论研究中,我们至今也不能断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任何教学论研究都是基于一种特殊的教学实践场域;任何一种教学理论都有自身适用的特殊条件和范围而不具普适性。但实践活动却是个别的、具体的和情境性的,教学论研究者所提出的教学理论设想即使很完美、很诱人,也可能很难对所有的教学实践者都具有普遍的指导价值。也即是,任何一种外在理论对于特定情境中的实践者来说,都不具有必然的适用性和合法性,都必须首先接受本人的审视和认同,才能产生价值和意义。
其次,教学论研究者在提出相应的教学理论时,已经过抽象与概括,由个别变为一般,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具体时空条件的限制和复杂关系的束缚,而教学实践是现实的、多样的和复杂的,并且实践者本人恰恰又处于现实利益关系的纠葛中,并非纯粹的理性主体,因而即使在准备接受和贯彻某一理论时,也会受到诸多因素和条件的限制。
正因为如此,教学论研究者对其他实践者的作用只是启示而非启蒙,是激发而非教导;其 “指导”功能实际上只是“建议”而绝非“指挥”;其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他们的帮助者或他们的伙伴,绝非他们的导师。由此可见,研究者要想对实践者有所贡献,就必须摒弃启蒙者和真理占有者的心态,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在双方共同的交往中达成双方的“视域”融合,而决不可“越俎代庖”,企图把自己的理论变成他者的实践,因为旁观者无论如何也不能代替实践者来做决定,只能等实践者本人去领悟、反思并做出选择。虽然我们必须承认,教学论研究者对他者实践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也未必有效,但这实际上并不意味着贬低其研究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教学论研究者所从事研究的意义也不仅于此,而更应着眼于自我实践的改造和提升。因为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论研究者都必须同时是教学实践的“当事者”而不可能置身事外,这应该是对教学论研究者最基本的限定。认识到这个基本的前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厘清教学理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当教学论研究者在编纂相关教学指导材料、提出相关教学建议和策略并试图对实践进行指导时,就更应该利用自身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理性去认识、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从而实现自身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而且教学论研究者作为理智健全的行为主体,有相当的理性认识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利用自己的已有教学认识来指导和完善自身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由此看来,研究者应该通过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形成独特的教学认识,并有意识地运用于自身的实践中去,去提升和改造自身的实践。这一过程,也体现了研究者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更体现了教学论研究所应具备的内在价值和意义。
既然如此,提倡 “启发、交流和对话”的教学论研究者就决不应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延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倡导“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研究者就应该坚决摒弃在学生面前的霸权心态和作风。反之,就表明其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是完全脱节的,并没有指向其自身实践完善。这样的教学论研究成果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毕竟,一种教学理论只有在对自身有效的前提下,才能对他者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如果不能成功地改造研究者自身的实践,更何谈指导他者,被他者认同和接受?因而,教学论研究与其说是为其他实践者服务,毋宁说先使研究者自身从中受益。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之所以具有如此的魅力,就在于它们的理论充分体现了研究过程和实践改造过程的高度统一,实现了改造自身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也体现了一个真正的理论研究者的最高境界。可见,只有扎根于自身丰富实践的教学理论才是有说服力和号召力的,才能引起实践者的共鸣,才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思考。
总之,教学论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指导他者的实践,更要着眼于研究者自身实践的完善和改造。三、教学论研究方式: “合作生产”抑或个体探究教学论研究应以何种方式进行?它是一种集体合作式的“生产”性活动,还是个人的智性探求活动,或两者兼而有之?要准确理解这些,就需要对当前教学论研究的方式进行辨析。
在当前社会的科学研究领域中,个人的知识生产活动经由当下学术制度的安排,越来越变成了一种群体性的知识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教学论研究也同样被纳入这种知识生产体系当中。像物质产品的生产方式和过程一样,教学论研究成果仿佛也可以被预期、规划和生产出来。必须承认,对教学论研究来说,外部资源和权力 (特别是行政力量)的恰当涉入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它可能会更好地强化教学论研究的实践特性和服务意识,并且可以有效整合各种研究力量和资源,推动教学论研究事业的发展。但外部力量和权力的过分涉入,更可能违背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妨碍教学论学术活动的自主性,从而可能使教学论偏离作为人文学术活动的根本属性。而且教学论研究成果具备一般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特点,那就是产生的偶然性、个别性,是很难预期“规划”和“生产”的,历史上那些伟大的理论原创性成果,也极少是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而主要是在研究者智性探求活动中产生的。可见,教学论研究单纯依靠外部力量推动教学论研究,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其水平,也是非常值得怀疑的。毕竟,教学论研究扎根于研究者个体丰富的教学实践中,它具有极强的人文特性,离不开研究者本人的独特理解、感受和阐释;它不仅是静态意义上的认识论探究,更是研究者自身内在体验的表达。因而我们就不能把教学论研究视为一种纯粹知识生产活动,更应视为研究者个体思想和智慧的独特展现过程。教学论研究可以借助于外部的力量和资源,但更应该受研究者的内在研究动机和兴趣的驱动,因为任何外在力量(包括行政权力和商业利益)的过度涉入更有可能对教学论研究产生消极的影响和干扰。因而,在当前教学论研究中保持研究者人格独立和学术的自由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教学论研究者在充分利用外来资源、借助于外部力量从事教学论研究时,必须同时对其保持高度警惕,否则就很容易在其干扰和影响下丧失理论研究者所应有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由于 “规模效应”所产生的诱惑,当前教学论研究也似乎开始进入群体“合作”的时代。当前教学论研究中,从研究课题的选择、研究的进程到成果的展现形式,都越来越呈现出群体“合作”的色彩和特点。不可否认,学术研究和探讨确实离不开合作和交流,教学论研究同样也离不开研究者之间的有效合作。教学实践的场域在某种程度上有确定性和共通性,实践者的感受和体验也会存在很大的相通性,这是教学论研究者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的基本前提。研究者之间通过平等探讨、对话和交流等合作方式,可以实现双方视角的互补、思维的震荡和观念的冲击,从而可以使研究者在借鉴对方的同时,修正和完善自身的观点,这是研究者双方进行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要体现。同时,当今教学论研究更多地是强调对现实实践的关注,强调实践参与,在实践中进行广泛的调查和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之间以及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应该说,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教学论界,确实需要真诚的合作,需要创建新型的合作文化,以促进教学理论的对话、争鸣和批评。这也是推动教学论学科自身理论建设的需要。
篇7
关键词 模因论 跨文化交际 得体性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1关于跨文化交际及语言得体性的概念
21世纪地球村的形成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植入于文化中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的不同成了文化交流之间的障碍。于是,跨文化交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其得体性成为衡量一个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体现。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或过程。相比之下,跨文化交际言语得体性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语言行为实现交际目的的恰当性,是言语交际必须遵守的最高原则和成功交际的关键。
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交际不得体带来的不良影响往往比语言上的错误更加严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的得体性就显得很重要。得体性应该是跨文化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原则,否则就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所以,交际语言是否得体是能否成功进行交际的关键。陈建平在其书中指出,人类交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包括动态性、互动交换性、不可撤销性,语境――文化性和象征性。所以,语言的得体性很大程度上能够同时基本满足以上特点。Canale和Swain认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具备至少四个方面的能力:语法能力,主要指对语言本身的掌握,是准确理解和表达话语字面意义所需要的基本能力;社会语言能力,是语言运用的文化能力;语篇能力,是指能够合理将语言形式与意义组织越来,构成各种不同体裁的前后连贯的口头或书面语篇的能力;策略能力,主要指运用各种交际策略去解决交际中的困难与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非一件很轻松的事,同时,语言得体性意识的培养也并非是一步登天之事。
2模因论的概述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学者Richard Dawkins出版了《自私的基因》 一书,他在本书的最后一章讨论了基因进化与文化进化之间的类比关系,认为文化特征通过自然选择的过程得到进化。Dawkins提出了模因概念,认为模因是文化进化的基本单位,它为文化的进化提供了机制,人类可以借助模因概念对文化进化的规律做出解释。(Dawkins,1976)此外,Blackmore是大大拓宽了模因概念的指涉范围,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
模因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国内外很多学者的兴趣。对此,许多学者对模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模因的特点,国内学者何自然先生总结为:(1)长寿性,任何模因都有可能在纸上或人类头脑这类模因库中存留很久,存在越久,被复制的可能性也越大。(2)多产性,模因越受欢迎,其复制速度越快,传播范围也越广。(3)复制忠实性,模因复制得越忠实,原版就越能保留,往往保留的是原有模因的核心或精髓。同时,他也指出模因的复制和进化过程要经历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
对于交际而言,也可以模因角度进行阐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不可能生活在与世隔绝的真空中,而是时刻与外界进行互动交际。交际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语言,没有语言,交际将会变得异常困难,更进一步说,语言无处不在,没有语言,存在乃至人自己可能变得不可思议。从模因论的角度看,在语言交际中,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就是各种模因相互竞争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就是语言选择和使用的过程,就是传播模因的过程,究其原因在于人事最具模仿性的动物,而这一模仿性将成为解决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语言得体性的突破口。
3模因论视角下跨文化语言得体性探析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是基于一定语言功底为基础的,没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就不可能成功进行跨文化的交流。模因论的中心观点在于“模仿”二字。根据模因的成功复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笔者认为,言语的得体性培养同样可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同化阶段――在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学习者应学会和掌握在不同场合不同的说话方式,重点在于模仿,在模仿过程中提高语言的意识和认知能力。
现如今发达的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学习者可通过这些资料了解目标语国家的文化概况,尤其是注意一些文化禁忌。学习者模仿资料中不同场景不同的用于方式是一条简便易学的方式。了解了初步的信息,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尽量去记忆和模仿。
(2)记忆阶段――顾名思义,就是多多记忆所掌握的内容。其核心点还是在于模仿。通过背诵掌握更多语言的模因,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而加深跨文化能力,尤其是语言得体性方面的知识层面。
记忆的方式除了背诵,场景模拟或者场景言语仿写也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强化记忆。学习者可自行设计场景,设计人物对话。通过对比在其语言环境中真实言语可找出自己设计言语的合理性和得体性。在不断的仿写或模拟过程中可进一步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知识技能。
(3)表达阶段――这一阶段就可以被认为是实战阶段。它检验了学习者同化和记忆的结果,是学习者自身能力的表达。正如前文指出,强势模因有三大特性:长寿性、多产性和复制忠实性。要想成为强势模因,模因就必须不断被模仿并表达出来,可以原样重复,也可创新表达。这一阶段可被认为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在语言表达和得体方面培养的关键阶段。
(4)传播阶段――作为模因成功复制传播的最后阶段,它既是推动模因生命周期的一个环节的完成,又是促使下一循环的开始,是实现模因普及的重要环节。作为学习者而言,此阶段是为其他学习者负责的一个关键环节。学习者应承担起传播正确模因的职责,为其他学习者提供正确的模因信息。从传播方式而言,笔者认为,可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正确模因的传播,包括各种媒体,活动形式,甚至是亲自教学,都是不错的选择方式。采取这些方式,不仅能够让学习者能够反思自己的言语的得体和锻炼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和行为的综合能力。
模因论的观点重在“模仿”二字。所以,跨文化交际中语言得体性能力的培养可通过大量的模仿去实现。在更加真实的语境中理解和对比他国文化,比较异同,通过不断模仿到记忆,从表达到传播可以极大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结语
模因论为文化和语言输入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模因论的中心观点在于模仿,通过模仿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不断模仿到记忆,从表达到传播,使学习者成为众多模因的新宿主,逐步成为强势模因而传承下去。通过提高宿主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综合能力的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Blackmore,S. The Meme Machi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 Dawkins,R. The Selfish Gen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 Samovar.et 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shington: Wadsworth Publishing Press,2009.
[4] 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 何自然,何雪林.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
[6] 胡文仲.超越文化的屏障[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7] 李相群,石琳.跨文化交际言语得体性探讨[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0(2).
篇8
关键词 口语交际能力 演讲与辩论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Chinese Speech and Debate
Teaching and O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CHEN Lingling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ongguan, Guangdong 523106)
Abstract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is the "listening, speaking" two parts of capabilities in the language of the four modules; especially emphasize the ability to speak. In independent institute language teaching, the importance of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nd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mparable, thus, independent college should train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e speech and debate as the ability to develop oral communication in two major sections, independent college language teaching has an essential role. From the student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departure to university lectures and debates based curriculum, expand elaboration.
Key words o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speech and debate; course teaching
1 演讲与辩论简介
演讲与辩论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演讲是指在公共场合,采用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作为手段,针对某个或某些具体的问题,完整地表达自己的个人主张或见解,阐述道理或者抒发内心的情感,并进行鼓动的一种语言活动。演讲能对个人的口语表达技巧及心理素质进行良好的训练,对学生个人的胆量及表达能力是一个极有利的锻炼。
而辩论是针对某一问题上,参赛双方采取争辩的方式以捍卫自己的观点,通常情况下,由于辩论赛采取的是驳斥对方观点的形式,因而场面是极其激烈的。辩论对个人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有条理的逻辑能力、敏捷的思辨能力以及在赛场上雄辩的能力,因而辩论对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同时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 演讲与辩论的有效教学
2.1 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随着现代教育逐渐提倡注重学生在教与学中的主导地位,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导。这个过程就需要教师对教学组织的形式进行着重的思考,从多方面充分结合学生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所在。在演讲与辩论教学的初级阶段,学生由于尚未掌握一定的技巧,对陌生的话题较不熟悉,因此,教师要寻找同学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故事、笑话等。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顺利开展教学,让学生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从“逼着学”到“主动学”。这个过程一定要忌讳偏难的话题,这样的话学生难以开口,会对学习逐渐丧失兴趣。
其次,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观摩中学习。在课程教学进行到中阶段时,教师要适当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阐述演讲与辩论的技巧,包括两种口语表达方式与一般表达方式的不同,肢体语言的合适应用等。高科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足不出户便能欣赏到优秀人才的讲演与辩论,从中观摩技巧,逐渐学习在不同主题下如何运用言语表达以及肢体语言征服听众。
2.2 合适安排教学内容,强化教学方法
无论是演讲还是辩论,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在教学的初始阶段,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对一些场景进行简要模仿。在中级阶段,带领学生通过多媒体观摩大型赛事的比赛现场,领会大型比赛的氛围,观摩优秀的演讲者与辩论者是如何征服受众,同时教授学生如何在短时间内搭建表达内容的框架,培养学生的及时思辨能力,在即兴演讲与辩论赛中快速做出反应。在教学的最后阶段,进行演讲及辩论赛的实战演练,选择题目,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积极准备,并在课堂上展现成果。
2.3 合理考查,公平评价
教学需要进行考核才能明确教学的进展、问题,因而,教学的考核极其重要。尤其是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这种考核对于鞭策那些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在演讲与辩论的教学中,为了使教学达到预期目标,需对学生进行平时成绩考核(占30%)及最终成绩考核(占7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平时演讲与辩论情况、课堂上的表现等综合情况,而最终成绩是学生的个人演讲与小组辩论的综合成绩。这样的综合性考查机制能有效让学生参与学习,并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
同时,还应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积极的评价。独立学院院校的学生由于一开始便存在底子薄、态度差的问题,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都不会对他们作出积极的评价。因此,一个积极的评价对于这些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在学生作出一定努力之后,进行公平、积极的评价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其在后续的学习中冲劲更足。
3 有效演讲与辩论中应注意的问题
(1)学会倾听,注意倾听。倾听是一门重要的说话艺术,据相关调查表明,人与人的交往中,听的部分占据了55%,由此可见,听的艺术之重要性。在演讲与辩论中,倾听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接受对方发出的声音,而是通过倾听和思考,将这些听到的声音转化为重要的信息内容,并对这些内容加以思考、分辨,提取核心内容部分。同时还应注意声音发出者在讲话时的神情动作,注意领会其中的要领,并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思考。
(2)表达要自信。在交流中,说话者必须要有底气,这样才能让受众觉得表达是有据可信的,尤其是在征服听众的演讲与征服对手的辩论赛中。这便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通过开阔自己的眼界、树立积极的心态,学习强有力的表达技巧,在交流中、演讲中、辩论中,做到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在表达时自然得体、大方有度。
4 总结
在现代化的社会里,缺乏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无法实现全面发展的。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在前人的看法上对现阶段独立学院语文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典型课程演讲与辩论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定的思考,认为现阶段的演讲与辩论课程的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从教学者与学习者两个方面作出积极努力。当然,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不止上述的演讲与辩论训练,其他的如讨论、复述、交谈等也都是极其有利的方式,教学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及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最大程度实现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彩霞.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J].考试周刊,2011(4).
篇9
自从进入21世纪,全球化日益深化,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使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多元文化为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利于丰富群众文化教育的内涵与方式,另一方面也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提出了挑战。传统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新要求,特别是过去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一定程度制约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展开。面对新的形势与发展趋势,群众文化艺术教育肩负着新的任务,必须以新的思路和方式开展教育活動,完善教育内容与方式,才能顺应时展,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
1群众艺术教育的重大意义
在多元文化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首要任务是认清当前的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思想上充分理解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重要性,这样才能做好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被提高到了新高度。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生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一切社会意识形式,有时也指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总的来看,文化代表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某种程度上,可以将国家间的竞争看做是一种文化竞争,因为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脉和支柱,没有文化的国家、民族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群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文化的高度上认识群众文化艺术的意义。众所周知,文化艺术是美育的基本载体,在文化素质与精神素质培养上有着重大作用。从这一点看,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目的是陶冶人的精神情操,美化人的品格,净化人的身心,提高人的艺术创造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进而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由此可见,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全民素质提高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2现阶段我国群众艺术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很长一段时间,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经过多年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已经初具规模,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等自成体系,在培养人的“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上起到了明显作用,尤其是利于激发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人的精神文化世界。但是从实际情况下,现阶段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我国群众文化工作发展。
2.1群众文化艺术淡薄
群众文化艺术实际上是一种大众文化,离不开社会大众。然而很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依然是对娱乐活动的简单运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缺乏新意。而且,相关部门和领导对群众文化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群众文化艺术建设比较滞后,跟不上社会前进的步伐,无法充分发挥自身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影响力自然不高,很难顺利开展相关的教育工作。
2.2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足,投入在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的资金相对匮乏,根本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的需求,严重阻碍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第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系统构建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低,绝大多数的资金都投入到基础设施等方面;第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本身开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有着较大的投资需求。很多人都忽略掉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投资需求,只顾眼前,使群众文化艺术难以形成后续发展力。
2.3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落后
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接受教育水平相对不高,很多地方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虽然可以开展教育工作,却难以产生高质量、高效益的工作成果。为此,需要加强对工作者的专业培养。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直接造成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滞后,缺少专业的师资力量,出现了组织涣散等情况。
2.4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差异性表现突出
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联,活跃的经济表现将会带动当地群众文化发展。我国幅员广阔,中东部与西部的经济水平差异明显。中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顺利,形成了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缓慢,相关教育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展。正是因为这样,我国群众文化活动的区域性差异明显,各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发展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问题。
3完善与加强群众艺术教育的相关措施
3.1立足现状,解决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
3.1.1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群众文化意识
群众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必须转变传统不重视、不作为的思想观念,提高群众文化意识,认识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化素质联系起来,提高群众文化的地位,使相关的教育工作顺利展开。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以先进文化为主导,从小抓、持续性的坚持,有计划性的进行。如,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与学校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使群众文化融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从小培养群众文化意识,使人们潜移默化的形成群众文化意识。或者,结合一些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组织“xx歌”、“xx舞”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节,激发人们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主动的推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产生良好的体系效应,创造活跃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氛围。
3.1.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发展
针对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中的资金问题,相关领导必须转变过去的发展观念,认识到资金是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为此,适当增加群众文化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配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引领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与此同时,呼吁社会各界参与群众文化建设,积极争取社会资金,逐步扩大群众文化建设上的资金投入规模,适应群众文化发展的基本需要。
3.1.3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专业化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者队伍
专业化师资队伍是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开展的基础,也是群众文化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第一,加大对从业人员的优选力度,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入职门槛;第二,与相关艺术类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设立群众艺术专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第三,定期进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素养和工作能力;第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进入群众文化领域,优化从业者整体知识结构。
3.1.4促进群众文化的多元融合,逐步消除区域性差异
对于区域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差异性问题,除了发展区域经济,提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外,还能促进各地区的群众文化融合,加大区域之间的群众文化交流,建立更为多元化的群众文化发展形式。例如,实际工作中,从业者可以利用的互联网、多媒体等、电视等宣传各地区的群众文化,组织大家学习,了解不同地区群众文化的特色,进行群众文化融合和创新,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3.2着眼于创新,促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方式转变
3.2.1创新群众文化艺术的载体,开展多样的群众文化艺术教育活动
为实现进一步发展,从业者必须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载体,将教育融合各类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在活动开展动态的教育。如,广场舞、声乐演唱、相声小品创作等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動,充分利用它们的优势,能明显提高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成效。
3.2.2加强艺术辅导,积极宣传群众文化艺术
积极组织讲座、阅览、演出等活动,向人们宣传群众文化艺术,激发人们的群众文化创作与表演。人们有了参与的欲望,才能投身于表演与创作活动,带动群众文化活动发展。此外,还要转变传统的教练模式,采用互教互学的教育模式,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互动、化学的氛围下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形成良性的双边互动,优化群众文化教育方式。
3.2.3增强艺术创新精神,创造性的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
群众文化本身是一种艺术活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教育工作也应当如此。所以,从业者们应当增强艺术创新精神,以新的思维方式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教育的相关工作,用创造性的思维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开创群众文化艺术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如,广场舞一直存在扰民问题,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无限频道播放广场舞音乐,为每一位广场舞者配置无限耳麦,通过无限耳麦接受广场舞音乐。这样一来,解决了广场舞扰民问题,也满足了广场舞爱好者的健身锻炼需求。
4结论
篇10
一、教师文化自觉是小学英语文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把文化教育纳入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中,并为学生制定分级目标,为教师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建议。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而英语文化教学的质量则与教学英语教师的文化自觉水平和能力息息相关。英语教师的文化自觉性水平,特别是为学生英语学习打基础的小学英语教师的水平,显得更为重要。当前国内小学英语教师文化自觉的能力和水平都还较低,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素养以及文化教学现状都还有待提高。
我国当前的英语教学活动,对文化教学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虽与其他学科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已大为不同,但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仍需继续努力。“英语文化内容的教学应该成为外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有意实施的内容,应该成为显性课程的一部分。” 对英语课程文化教学的重视,不应仅仅停留在教学课时的安排上,更重要的是,教师对于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指引和教学目的把控应当充分体现文化自觉意识,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文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语文化,这样才能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交际能力”的要求。
二、小学英语教师文化自觉研究的理论意义
1.丰富教师文化自觉研究理论
文化总是以自在和自觉这两种形态存在着,自在的文化具有重复性的特点,自觉的文化是由自在的文化发展而且更加强调一种创造性和超越性,而这种创造性的超越才是文化不断繁荣进步的真正动因。教师作为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同样存在着自发性和自觉性两个不同层次,当然,教师的文化自觉才是当前应当推崇的。具有文化自觉的教师,才能用广阔的眼光给学生传播目标语言国家文化,促进学生了解异国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技能。只有重视教师文化自觉的培养和提高,才能够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文化引导和文化传播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2.为教师文化拓展和专业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论视角
教师的文化拓展和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广泛关注,文化自觉理念引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为英语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和发展方向。只有把文化自觉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思想,作为教师提升自我的指向标,才能引领着英语教师从模糊感知走向清晰理解,从自在自发走向自觉自为,从意识观念走向实践行动,追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追求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改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提升学习跨文化交际能力。把文化自觉作为提升教师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有利于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和完整性的实现。
三、小学英语教师文化自觉研究的实践意义
1.促进教师文化自觉,提高教师的文化责任感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兴旺的希望,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正如古语所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同时也是文化的传播者与发扬者,肩负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大使命。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兴衰、民族的生存都与文化息息相关。文化的繁荣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大的体现,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中的集中表现,对于个人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起自身的文化自觉意识,深入认识本国文化、了解世界和目标语言国家文化,熟悉当今时代的文化现实,洞悉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途径。教师通过文化自觉才能顺利地完成对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活动的自察和自省,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化责任感的意义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完善教师教学方式,推进教师自主发展
文化自觉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具备深入的英语知识技能和广阔的英语国家背景文化素养。学习一国语言,仅仅掌握其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语言其实是学习跨文化交流。语言的正确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要正确而流利地使用异国语言,必须了解该国的文化底蕴和背景知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英语教师的文化自觉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教师只有具有了对背景文化的这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才能在自身教学活动中不断反思和追求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价值观念,从而引导教学方式与行为的积极改变,形成适应新课程标准和适合学生发展方向的教学方法,并逐步形成属于自我的教学特色理念和风格,最后拥有完善、先进的教学智慧。
3.形成和谐课堂文化氛围,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技能
教师文化自觉既隐性地存在于教师的理念和意识中,其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和行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也广泛而明显地存在着。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教师文化自觉在师生之间成为稳定的心理定势,指引着教师的价值观念,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能力,在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文化氛围上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对文化越重视,无疑会使学生更加突出文化在学习中的地位,并给教学创造更加浓厚的文化学习背景和氛围。课堂文化的主体通过对话、思考能够协调文化内部各要素的关系,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为师生在课堂的生存状况提供了支撑与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