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05: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德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德教育论文

篇1

1.对话道德教育的问题不是源自人们理解和应用上的欠缺,而是因为其内在的不足,所以,对话道德教育的问题不能通过完善它来解决,而是需要走向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在笔者看来,这种新的道德教育模式就是回应道德教育。回应道德教育由“回应”和“道德教育”这两个词构成,而正是“回应”决定了它与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的不同,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回应道德教育就必须从“回应”入手。回应作为一种言说活动,实际上是古已有之。在西文当中,respond虽然直到14世纪才进入英语,但是其历史渊源则可以追溯至古典拉丁语的respon-dere;在汉语当中,虽然回应作为一个合成词出现较晚,但是“回”和“应”则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它们也基本上包含了回应一词的主要含义。由此可见,回应作为一个词汇历史并不短暂。不过,尽管回应存在的历史比较漫长,但是真正给回应以高度重视,并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对其进行诠释的,当首推法国哲学家勒维纳斯。

2.在勒维纳斯看来,由于以往的哲学深受本体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是肩并肩的关系,因为从本体论上看,每个人都有独立的起源,从而每个人都是一个封闭的孤立单子,人与人之间处于彻底的分离状态。在这种关系当中,人们之间尽管也会摩肩接踵,但最终仍会失之交臂,我会漠然地置他者的生死于不顾,因为他是他,我是我,从而导致社会的彻底冷漠。勒维纳斯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肩并肩的关系,而是面对面的关系。当我们迈出家门,走向外部世界,我们就会和他者碰面,他者以面貌或脸的形式呈现在我的面前。就像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脸同样也具有表现、表达功能,我们内心的喜怒哀乐都会写在脸上,通过脸表现出来。正是脸的这种表现性,使得他者剥除了一切伪装和保护,赤身地站立在我的面前,因此,以面貌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他者是一个失去了自我保护能力的寡妇、孤儿,他者通过面貌向我们发出吁求:“汝勿犯杀”,从而把自己的生死存亡托付给我们。面对他者的吁求,不论我们是否乐意,我们都必须作出回应,“言说就是对他者作出回应”。勒维纳斯在这里是有意使用了双关语,当他讲回应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强调自我对他者的责任,因为责任(responsibility)和回应(respond)在拉丁语中拥有共同的词根,二者同根同源就决定了二者相伴而生,“你对脸的反应就是一种回应。不仅仅是一种回应,而是一种责任。这两个词(reponse,responsabilite)密切相关”。在回应或责任关系中,他者变成了一个绝对的他者,他者不再像独白中那样低于我,也不再像对话中那样与我相等,而是高于我,我是被他者劫持的人质,我不但要为他者的生死存亡负责,甚至要为了他者付出一切乃至生命。从勒维纳斯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回应并不仅仅是一种言说方式,更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伦理关系:自我不是与他者共在,而是为了他者而存在,自我对他者承担着无穷无尽的责任。正因如此,回应道德教育也不简单地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教师与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当然,围绕这种伦理关系,教学方式方法必然会发生系列变革。

3.既然回应意味着责任,那么在回应道德教育当中,就必然会高度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责任问题。道德自古以来就被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像在先秦儒家那里,道德被看做人区别于世间万物、高出于世间万物最为重要的特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因此,人们又把道德看做立身成事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既然道德直接关系着人能否成为人,那么道德教育就不是成才教育,不是知识教育,而是成人教育,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道德教育从其根本旨归来说是成人(使人成为人)的教育,就其具体目标来说是成就人的德性的教育(德性是人性的自觉,它使人成为人)”。这也就意味着,学生走进学校,接受学校的道德教育,实际上学生就已经向学校、向教师们提出了要求:你们要把我培养成人。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种吁求作出回应,也就是必须承担起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如果学生没有成人,而是走上了歪门邪路,甚至违法乱纪了,那么教师是有责任的。虽然学生所犯下的错误并非是教师的过失所致,但是按照勒维纳斯的说法,他者所犯下的所有罪,都是与我有关的,因为他者已经将自己全盘托付给了我,他者犯罪就是因为我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就是他者所犯罪行的幕后黑手,我就是罪犯的同谋,我理所当然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为了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成人,教师不能成为纯粹的知识灌输者,不能成为学生成长过程的旁观者,而是要真正地成为学生成人过程的守护者,教师不仅要为学生灌溉施肥,提供精神滋养,同时也要防止各种害虫的侵袭,而不是奉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宽容,从而让学生在堕落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4.由于回应不是旁若无人的自说自话,也不是两个平等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而是对于他者吁求的应答,是对他者责任的承担,所以,回应不应停留在语言上,变成空洞的口头允诺,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来担负起为他者存在的责任重担。因此在开展回应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口若悬河的布道者,而是全心全意为学生付出的责任承担者。教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学生铺设通向成人的道路,并时时关注学生是否偏离了他所吁求的道路,随时准备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帮助其纠偏,以免背弃了帮助学生成人的美好承诺。这也就是说,回应道德教育并不主要是通过课堂道德教育模式来展开的,而主要是通过亲身躬行的模式来展开的。在独白道德教育和对话道德教育当中,道德教育都被看成是一种知识的传播,是一种仅仅针对学生的教育,然而教师本身始终没有参与到学生成人的过程中来,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教师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看客,所以,教师的德行是无关紧要的。而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开始作为学生成人的责任承担者而参与到学生成长成人的过程之中,所以,教师本身就是以道德人的身份而存在的,并且他必须以实际的行动来证明他的道德人身份,否则他就有名不副实之嫌。也就是说,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不是教师讲授了哪些具体的道德内容,而是他所有的教育活动是否符合道德,或者说,他所开展的教育是否是符合道德的教育。在回应道德教育中,学生所面对的教师,不再是一个傲慢的知识权威,也不再是一个平和的闲聊伙伴,而是一个平凡的道德榜样,他努力地在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改善文化环境,为学生们的道德成长提供滋养。

二、回应道德教育的价值

1.回应道德教育的提出顺应了言说方式的历史发展逻辑。在人类社会早期,由于受到宗教神学的影响,人们认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因此这部分人以人类导师的身份向人们真理,而普罗大众则被当做忠实的听众,因而这时的教育和言说主要采取了独白的方式。那时,如果普罗大众胆敢喋喋不休,那就会被看做对权威的侵犯,就会受到惩罚,甚至会像苏格拉底和布鲁诺那样遭受灭顶之灾。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上帝死亡而来的是权威的没落,没有人因为接受了上帝的恩典而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所有的人都站在相同的起点上,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没有人能够独断专行地向他人命令,每一项决定的作出都必须建立在共同商谈、对话的基础上,而这导致对话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大行其道,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对话都开始普遍流行。不过,如果我们细心地观察,我们将会发现,就在对话铺天盖地之际,回应已经悄然兴起。正如前文所言,勒维纳斯的贡献是在于他从哲学的高度把言说等同于回应,从而把回应当成了唯一重要的言说方式,并赋予回应以责任的内涵。实际上,他这些思想并非劈空独创,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相关思想,在他之前,有些思想家已经对回应作出了相似论述。像马丁·布伯在论述时就提到了回应,“真正的责任只存在于真正有回应的地方。对什么作出回应呢?对某人发生的事情作出回应,对所见、所闻、所感作出回应”;“责任不是一种从外部强加在人身上的义务,而是我需要对我所关心的事情作出反应。责任与反应具有同样的根基:反应=‘回答’;负有责任意味着准备作出反应”,这里的“反应”就是勒维纳斯所讲的回应。从历史过程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回应是独白、对话之后第三种重要的言说方式,并且日益受到思想家们的重视。

2.回应道德教育解决了教育中争论不休的主体问题。对于教育和道德教育来说,主体问题一直都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道德是以爱和尊重为基础的,而爱与尊重是以确立他者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一个自我的附庸和奴仆不值得主人爱和尊重,因此,以道德作为教育内容和建构目标的回应道德教育同样也离不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的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是教育过程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处于客体地位,是教师发号施令,加以征服改造的对象,彻底地被看做教师的附庸。也正因如此,弗莱雷把这种教育称为“压迫者教育学”,“压迫者的兴趣在于‘改变被压迫者的意识,而不是压迫他们的现状’,因为被压迫者越是可以被引导区适应这一状况,他们越是容易被统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压迫者利用灌输式的教育以及家长式的社会行动机制”。正是为了打破这种主客对立的教育模式,把学生从教师的压迫下解放出来,实现现代人所追求的平等关系,教育学开始引入现象学中的交互主体性理论,而对话道德教育的前提就是建立在这样一种交互主体或双主体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才能顺利展开一场对话,如果一方拥有特权,那么对话就无法进行下去。然而两个平等的主体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二者不但无法达到统一,甚至会走向冲突,前者的结果是冷漠,后者的结果是斗争。正是为化解这一矛盾,后来人们又对其进行了各种变形,但是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一矛盾。前面各种教育之所以会产生问题,就是因为它们都被当做了一种权利的主体,主体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而走向分裂甚至冲突。在回应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虽然同样居于主体地位,但是他们已经不再是两个势同水火的主体,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主体:责任主体和权利主体,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无声的命令者,而教师则是积极的回应者,是责任的勇敢承担者,二者之间不但没有冲突,反而相互支撑。

3.回应道德教育真正突出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强调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对于道德教育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像一些自然科学教育虽然是成才教育,但是未必是成人教育,因为一个具有丰富自然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人也可能是一个生产的工具,但却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而道德教育则与成人密切相关,道德教育的成败将会直接影响学生能否成人。道德教育是否能够成功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心里是否装着学生,是否把学生当做人来对待,心里是否怀有把学生培养成人的责任感。在独白道德教育当中,正像弗莱雷所说的那样,学生根本就是一个客体,就是一个知识的储存器,因而学生已经从人被降格为物。虽然在对话道德教育中,已经肯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已经被当做了一个独立的人,但是这个人与教师之间是一种“肩并肩”的“共在”关系,因而二者具有本体上的独立性———“我是我,他是他”,彼此外在。虽然教师和学生具有职业上的关联,但是内心当中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就决定了教师不可能打破自身封闭的圆圈,为了学生的成长成人而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去为学生的成长成人担责,而这恰恰也就是对话道德教育中充满着形式化和道德冷漠的原因之所在。回应道德教育突破了师生在传统独白道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压制关系和对话道德教育中所形成的共在关系,把师生关系看做“为……而存在”的回应关系,也就是说,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成才,更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人。为了回应学生的吁求,兑现自己的责任承诺,教师必须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心里,全心全意地为学生付出。

篇2

从文化的本质上看,道德是人类的一种人文创造。这里说道德是一种人文创造主要是基于人类创造的道德较好地处理和维持了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类社会中有着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道德就像一种粘合剂,改善着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道德可以引导人们深刻地认识自身与外界。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以担负起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自然生活。二是道德可以调节社会之中人们各种关系与矛盾。人类社会是一个群居社会,群居的人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在这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各种矛盾,这些矛盾需要借助社会舆论、风俗习惯、内心信念等特有形式,通过道德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臻于完善与和谐。三是道德作为衡量社会关系中的善恶标准,可以促成个体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道德教育主要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等观念,使受教育者成为道德纯洁、理想高尚的人。道德对人类社会的这些调节作用既显示了人类创造道德的智慧,也突显了道德本身的人文特征,道德是人类的一种人文创造。从文化的结构上看,道德是人类文化结构中的深层要素。道德是人们对事物所持的善恶、好坏、优劣的根本看法,在其本质层次上它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类文化的深层要素,是人类文化的基础和核心。价值观念是行为规范的内在根据和理论基础,行为规范是价值观念的外在表现和必然要求。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它是人类文化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克拉克洪指出,价值观最为重要,因为对人类各种族、民族文化而言,价值观念是其文化得以存在延续复制的核心因素,而价值观恰恰是道德的关键所在。对人类社会而言,人的发展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延续,其核心是德性的培育与生成。道德作为道德主体在理性层次上对客观存在着的道德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因素,是人类品性和人格的沉淀物。总体来说,道德不但本身是一种文化,而且道德更是文化结构中的深层因素、是文化的核心。

二、文化对道德教育具有决定意义

文化传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作为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反映,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关系和文化传统,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就有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是文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也即文化系统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内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往往具有其不同道德观念和道德文化传统。从世界上看,世界不同民族因其文化背景差异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内容和道德精神。西方信仰文化背景下人们的道德具有一种追求自由、博爱、民主、平等的道德原则,而又把这种道德归于上帝或神的启示。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其道德内核体现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了“仁”这一道德教育特定内容。所以古代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之说。世界各民族如此,一个国家内部各民族也如此。在一个国家内部由于各民族地域和生产生活差异,各民族内部形成了各自不同道德关系和道德内容。文化传统决定着人的思维方式。因为人是文化性的存在,语言、神话、宗教、伦理和艺术等文化样式既是少数民族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少数民族自身的生存方式。不同人类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是独特的,有时甚至让人难以理解。这不仅是因为某一群体把握世界和自身生存的方式与我们有别,更为根本的是这一人类群体在理解和把握世界中蕴含着不一样的思维方式。一般而言,一个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是相对定型的,并为这个文化群体共有。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需要深入教育对象的文化传统,把握教育对象及其群体的思维方式,只有深刻把握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的特点,根据教育对象思维方式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道德教育措施,才能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道德教育包含着道德知识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熏陶以及道德意志的磨练,因而贯穿着一定的思维形式与思维方法。在道德教育中,不能仅停留在对某一群体把握世界的方式及其自身生存方式的把握,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把握世界的方式对隐藏在这一方式背后的思维方式的理解。认为,社会的实践活动方式是怎样的,人的思维方式大体也就是怎样的,个体的思维方式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以及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道德教育需要深入教育对象文化之中,把握教育对象群体思维方式,才能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文化传统决定着德育环境。一般来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法律、道德等社会意识形态及其社会风俗习惯,为人们设计出道德行为规范,形成道德环境,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言行。个体的道德品质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统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教育环境。对少数民族来说,由于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风俗、风土人情和语言文化,其独特的文化环境影响着个体道德品质的生成。由于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而道德教育环境又决定于一定的文化传统,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植根于这种文化传统,深入文化传统内部才能把握住道德教育环境的特点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以更有效地开展道德教育。文化传统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方法。道德教育方法就是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开展道德教育过程中,为实现道德教育目标、传授道德教育内容所采用的与其相适应的方式和手段。道德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方法去达成,如果只是制定了道德教育的目标,甚至有了科学的教育理论,但是如果方法不正确,就会导致预设目标难以达成。道德教育实践也反复证明道德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到道德教育的效果,在其他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由于教育者各自采取不同的方法,最终形成的道德教育效果完全不同。只有在具体道德教育实践中采用适合教育者、适合教育内容的方法才能使道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总体来说,在道德教育中道德教育方法对于消化教育内容、提高教育效果、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篇3

1.将性别意识贯注于教育主体在两性平等的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批判现实社会生活中和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性别偏见和刻板印象。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较好的性别意识,将性别意识贯注到教育主体中。道德教育应重视性别差异,但同时应尝试冲破旧的范式。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应支持男女两性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对于道德教育主体来说,要正确认识男女两性在个体发展上的差异性。这些个体上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身体和智力发展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教育主体要善于从性别的视角分析这种差异,寻找适合他们的道德教育方式,实现道德教育的性别公平。

2.将“因性施教”的理念贯穿于德育过程道德教育目标是培养人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性别教育应包括在教育目标之内,这里就有一个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的问题。首先,艺术类的男女学生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客观差异,这是不容否认和忽视的,因此反对无性别之分的“平等”教育或随心所欲的“性别”教育。其次,男女的区别并非是截然不同的,重视性别差异不等于说要人为地加剧两性之间的不同。理想的“双性化”性别模式从个性角度来讲,应体现为男性以阳刚为主,阳刚中渗透阴柔;而女性则以阴柔为主,阴柔中带有阳刚。从道德认知的发展来讲,应强调男女两性互相取长补短,既具有性别特色,又能优化整体道德认知水平。因此,“因性施教”也就是要本着这种目标来进行。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积极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打破传统性别定型观念的限制,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势。

3.将性别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性别教育是指教育人们正确对待性别差异,认清由社会结构、传统文化和制度带来的性别歧视霸权,让在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教育上处于弱势的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行使自己的权利。目前的社会,还是一个以男性为主流的社会,在道德教育中也缺少这方面的教育。要想促进女性道德教育的发展,使女学生真正通过道德教育发挥自身潜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需要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及道德教育体系。

二、性别教育纳入道德教育的具体方法

在面临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弊端——性别教育缺失的情况下,走出其困境的根本途径是在道德教育中开展性别教育,尤其是在高职教育中开展性别教育。高职教师应选择无性别偏差的教材和课程内容,这是矫正学生性别刻板印象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在道德教育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教材充斥着对女性的贬低、丑化和偏见,因此使用性别中性材料取代有性别刻板化描述的材料可以避免学生受到教材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教材中忽略女性和反映性别刻板化的地方,从而使学生正视教材中的性别问题,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者要善于挑战自己的性别刻板观念,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认识。例如,表扬和鼓励非刻板化行为,让学生接触无性别偏差的角色和学习材料,加强男女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鼓励学生考虑非传统的职业等。另外,作为教育者,应增加师生互动频率与效率。作为教育者,需要有博爱的胸怀和宽容的意识,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能容忍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从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来看,男女生之间确实存在各种差异,诸如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应重视德育教学中的性别差异。教师还应注意发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善于分析男女学生的各种差异,针对不同性别的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除了通过主要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与途径之外,还应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男女生共同参与。此外,还应优化教师的性别平等观。高职教师应主动剖析、反思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性别差异性和多元化,体悟当今社会性别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内涵,了解当前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歧视以及偏见,整合自己的经验,探讨性别刻板印象对自我道德发展的局限。

三、建构道德教育中的性别和谐

篇4

目前会计专业学生不仅面临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的竞争;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也面临着看不见的竞争。本文拟从会计人员培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学校、社会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以全面地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会计教育 职业道德

这就要求我们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加大力度,建立一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一、我国目前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动手操作;而轻思想建设,轻道德建设的误区。会计专业更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如做会计账表,手工技能是培养的重点,学生在会计方面的业务水平提高了,但是职业道德水平教育却没有随之提高。有的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关课程,学生踏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容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误入歧途。

从社会这个大课堂来说,由于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内容全面、操作性强的会计职业道德准则,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履行会计职业道德义务,会计人员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面对各种利益的诱惑,很容易掉以轻心,将职业道德抛之脑后,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大肆造假。

会计人员的工作缺乏独立性。会计人员需要依附于企业而生存。在单位上会计人员需服从领导,并按领导的指示来完成工作,这种地位上的从属性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会计职责的履行。目前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有些企业仍然存在两套帐的做法,会计人员根据不的同会计信息做出不同的会计报表的。这些都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素质。

二、目前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主要体现在通过外在各种各学习途径形成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校或其他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学习,形成的道德观念,这主要是来自于外部,通过学习,有的人形成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有的人虽学但不一定能接受,并用它来指导自己的工作。

其次,是在工作过程中受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可能会自我约束,接受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通过自我学习,调整,从而一步一步的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并终生接受它的指导。

对于会计工作人员来说,不管是通过外在学习,或是通过内部的自我调整,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指导自己的工作,实现以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目标。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措施

学校方面,应该在专业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他们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以及诚实守信等良好品质。同时也要加强会计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重视言传身教。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都要给学生灌输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坚持原则这些优良的职业道德品质,使这些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在上岗之前就能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应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约束和调整,不断提高自身觉悟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从业观念, 把履行会计职责转变为自觉遵守的道德行业准则。实事求是,依法提供会计信息。

社会大课堂方面,加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一定手段和方式系统地传播、阐释财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要让人们认识到,诚信是重要的并且有益的,诚信是必然趋势。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司法和政府监管力度,发挥法律和行政力量。要通过监督和检查、督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另外,通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但是不要让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和诚信教育,改进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一方面要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课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对在岗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业务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使会计从业者充分认识到职业道德缺失的行为做造成的危害性,在工作岗位上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

总之,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当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措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涉及多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入,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班华.德育理念与德育改革——新世纪德育人性化走向[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篇5

孝道教育属于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施的主体可以是学校,也可以是家庭或者社会。孝道教育是以儒学孝道文化作为教育内容的,简言之就是敬亲养亲。其方法可以是知识传授、身体力行和潜移默化等,最终能使学生达到既有孝心也有孝行的结果。而实际上孝道教育乃是一个修养身心、立德践行的过程,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真心转变,而不是流于形式。所以孩子应当是从内心真正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感激、尊敬父母,最终自发地为父母分忧解愁。

2儒学孝道教育在中小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2.1儒学孝道教育是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正所谓“父慈子孝,其乐融融”,一个家庭的和谐与稳固必须要有一条牢固的情感纽带,而维系这条纽带的就是“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则是这里谈的“孝道”。子女赡养父母、侍奉父母都是孝的体现。那么如若子女不孝,便会引发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我们应该从源头来找出症结、解决问题,而不是等待问题发生后去“治疗”。所以中小学生德育中的孝道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能加入一定的中国传统儒学孝道教育的内容,使得孩子从小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必定能加强孩子对亲情的重视程度。

2.2儒学孝道教育是中小学生正确处理与父母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将大部分的精力、金钱、时间都投入到唯一的孩子身上,不少家庭都忽视了让孩子承担一些事。儒学孝道教育就是要告诉中小学生,父母对子女倾注了大量的爱,子女也应回馈于父母同样的爱。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分子,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孩子“反哺”父母的机会,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长此以往,孩子便会有了主动分担家庭各种事务的意识,知道自己该如何自处于自己的家庭,如何与父母融洽地相处。此种民主型的培养方式有利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责任感的加强。事实上从小就能体谅父母、关心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对父母孝顺的可能性要比从小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孩子大很多。

2.3儒学孝道教育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社会交往的基本前提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孔子儒学中一直在探讨做人的道理,做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君子。上面的话给出了答案,为人即是学会“为仁”,“仁”是孔子学问的中心,“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因而“仁”表达了一种体用一贯的境界,“自处处人,就是仁的体用”,意思是一个人有真善美的内心修养,又有真善美的外在处世之道,那么就是达到了“仁”。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社会交往的训练在这一时期是非常有必要的。家庭、学校和社会不仅应当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还应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孩子与父母的交往是他们经历的最早的人际交往,只有在这一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孩子明白克己爱人的道理,并付诸交往实践中,才能对孩子未来的社会交往有帮助。

3儒学孝道教育的实施策略

孝道教育的实施主要以家庭教育和熏陶为主,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为辅。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存在于家庭之中,在这个“小社会”里,亲子之间的交往是孝道教育的基石,“小社会”就是“训练场”,所以父母在孝道教育中扮演了两大角色:既是孝道教育的示范者也是孝道教育的受惠者。

3.1学会分享,建立健康民主的亲子关系

在亲子交往中,家长可以与子女分享食物、分享心情。有些家庭,长辈们总是把好吃的食物全部留给孩子,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会产生特权主义的思想。所以切勿因为孩子年龄小,家庭成员就对他骄纵溺爱。这样长此以往,便会令孩子形成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性格。一个从小没有孝心孝行的孩子,很难因为他长大了就会突然对自己的父母非常孝敬。再比如分享心事的问题,中国的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对话内容更多的倾向于孩子在学校的学业,或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几乎很少有父母会把自己的工作压力、负面情绪向自己的孩子倾诉,所以日后很多青少年自己有了心事也不愿向父母吐露。这其实就是一个沟通障碍的情况,所以父母与孩子建立互相支持和信任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具备孝心孝行的关键所在。这是从孩子幼年时就应该开始去尝试的事情。

3.2学会承担,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小学门口,我们经常会看到许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孩子背书包的场景。这的确是件生活小事,但是背书包这件事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应当及早地对孩子进行教导,让他们明白自力更生的道理。对于家长来说是举手之劳,但是对孩子来说,却让他们形成喜欢接受别人帮助的观念。父母的过度帮助,令孩子失去了付出的机会,也让孩子产生不劳而获的惰性心理。这种性格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懒惰,要么不负责任,要么自私。他们是很难去孝敬自己的父母的。因此父母应当让自己的孩子多去完成自己的事。例如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玩过的玩具自己收拾好,自己洗澡换衣服等等。这些训练是在孩子小时候就应该完成的。按照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的观点,应该从小培养儿童吃苦耐劳的体魄,切勿对孩子娇生惯养。所以孩子小时候吃点苦是有必要而无害的。

3.3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多孝敬自己的长辈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也就是强调榜样在人的道德内在、道德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影响。一个符合社会规范的道德行为是可以依靠对榜样的观察、模仿学习而习得的。因此我们推论一个与自己父母感情淡薄的人,他的孩子也很难会做出孝敬父母的行为。因为孩子就是“镜子里的父母”,孩子耳濡目染父母的言行举止,最终会表现出与父母相似的行为习惯、性格特质。所以孝道教育的成功与否和平日里父母的以身作则息息相关。

4结语

篇6

论文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灌输伦理认证

近来要求加强道德教育的呼声,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些呼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笔者却想对道德教育的方法作点抽象的探讨。这并非不关心现实,恰恰相反,中国的道德现实最迫切需要的是从学理上的逻辑分析。因为逻辑不清,则问题必然不明。

一、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高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并且有积极参与改革的意识,有价值观的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逐步扩大,在学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较好的导向作用。道德价值取向是健康的,他们既重精神,重成就,也注重现实的自我。竞争意识、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和发挥,他们渴求知识,成才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读书热”再度兴起。参与意识增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明状况明显好转。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德育为首”的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尤其是实现的方式,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和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德育内容单调、陈旧,与社会现实脱钩或错位;集体观念的淡化,价值取向的偏差,生活情趣的趋庸,在部分大学生中时有表现。这些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严重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危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应该只给学生讲道德理想,还是在讲道德理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尝试应对相对复杂的现实呢?

二、高等学校教育的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有两种重要模式,一是道德灌输,二是伦理论证。这两种模式的优劣一直是各国教育家激烈争论的话题。灌输模式的突出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孩子没有认识能力,所以不必跟他们详细论证伦理原则,而应该向他们灌输各种美德。等他们到20来岁,懂得进行推理,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另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即伦理论证是一种充分说理的做法。由于多数判断都会因为反例的存在而不能成立,进行伦理论证就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同正面观点不相容的反例。教育者要证明自己的主张,就应该同时介绍不同观点,通过推理证误解除它们对自己主张的威胁;还应该鼓励被教育者说出不同意见,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如果教育者不能指出相反意见的破绽,就得承认自己主张的失误。这样,被教育者的尊严得到肯定,他们具有参与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者也因为表现出诚实、勇敢和思辨能力而赢得尊重。

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于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之中,但我国高等学校得道德教育主要以道德灌输为主。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普遍以开设课程教育的方式,如《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法》,通过课程考试由老师对学生实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灌输。甚至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也需要进行考核。内容几乎没有变化,而且是从上至下的灌输,学生必须通过强记死背,考试过关获得道德教育合格的认可。这既使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很多学生视教育为德育的替代品,也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皆为理想境界,是最高道德,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至于伦理论证则是自然生长状态,以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自由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讨论为主。学生们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困惑与反思,展开讨论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行讲座,由学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把关联系,而这种模式又使得这些老师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握活动标准,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只让学生明确价值判断,还是让学生尝试价值选择,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较能与社会兼容,不致与社会过早对立而被排异。

三、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走向

这个标准反映了我国现今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困惑与争论。一种观点坚持认为,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就在于它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就在于用这种纯粹的道德来培养纯粹的人,高贵的人,培养精神贵族。必须以这样的精神贵族来引领社会,我们的社会才有净化之日,才有希望。如果不这样,那就不叫高等教育,就培养不出精神贵族,我们的社会就要断绝道德的活水源泉,就要永陷黑暗之中。从这种观点出发,现在的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力度不够,还需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纯洁他们的心灵,强化他们心中的道德概念。等他们走向社会,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

现实中我们对这种做法可以进行检验。道德灌输的前提是认为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结论必然是他们对灌输的内容不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否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诚实”的美德,坦率地向老师提出尖锐问题?要是他们提出问题,教育者马上就陷入两难境地:教育者一开口讲理论证,那就说明灌输和道德教育不相容。

让我们放过这个逻辑矛盾,假设教育者可以对大学生讲理论证。由于前提是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后果自然是怎么论证他们也不明白。那么他们应不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勇敢”的美德,执着地、不断地提出问题,以至进行争辩?要是情况如此,结果就是没完没了而又毫无成效的纠缠,道德教育无法继续。

逻辑上固然针尖麦芒,涉及个案更是各不相让。比如谈到红包现象,一般坚持认为对医生收红包不可一味指责,医生收红包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无疑是可耻的,是应该绝对禁止的。但医生收红包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因此对医生收红包既要从原则的角度坚决反对,但对特定个案又要作具体分析。

比如最近在报纸上看见的一个报道,某省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著名医学专家,就因为拒收红包和其他灰色收入而与同行对立,遭到排挤,被迫下岗而且四处求职无果,只好再次远离祖国。这位医生固然可敬,但不值得效法,因为如果效法他,结果往往是成为“烈士”。高等学校不能是“烈士”的摇篮,道德教育不能是教人做“烈士”的教育,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道德理想和道德激情,还要有生存智慧。比较道德代价也比较小的选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收红包,但随后把红包捐给希望工程,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最妥当。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以告诉学生收红包可耻为满足,还应该把拒收红包、拒绝无耻的风险告诉学生;不能仅仅以教导学生道德高尚为满足,还应该把道德高尚的后果、道德高尚的代价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坏的选择,绝对不能做的;再明白什么是次坏的选择。要学生一方面守住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又保留现实回旋空间。而这又是伦理论证的方式了。

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到底应该追求至纯至美,还是应该兼顾现实,高等学校到底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无疑是一个公共话题。从受教育者一方来说,随着大学扩招,跨进大学校门的大多是常人。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常人教育,切实可循之途惟在培养常人。

篇7

家庭对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应该说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终身的,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可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家庭教育往往只着重于智力开发与知识学习,却忽视了家长的主要工作应该是教导孩子如何做人。目前中职生可以说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有很大一部分中职生来着农村留守家庭,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而还有一些中职生则是上高中考大学无望,出去工作则年纪太小,父母大多希望孩子有个地方读书,由学校先管着,不至于犯大错。我国家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比较注重居家与处世,也就是伦理道德和社会公德,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语文数学英语之类的知识教育。尽人皆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会影响中职生的成长,大量现实案例也表明,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的氛围环境,都会潜移默化地对中职生产生正面或者负面的影响。父母的道德水平的高低和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紧密联系着的。

二、学校是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力量

开展发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教育有助于加强和改进中职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中职学校应该引导中职生们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因地制宜地展开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引导中职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在实处。其次,要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职学校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同时,应该修改课程设置,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上日程,尤其应该教育中职生如何做人。新生报到后,安排入学教育课,加深学生对中职教育的认知,稳定情绪,认知自我。不少中职生都是中考失败者,容易自暴自弃,要引导中职生正确认识,了解职业教育是一座桥梁,可以为自己成长提供多条道路,真正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深刻内涵,形成奋发向上,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中职教育者应该依据中职生的认知规律、品德形成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中职学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其它学科课程有机融合,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渗透其中。第三,加强中职师资队伍的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班主任,他们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能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直接作用。广大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应该踏踏实实地执行好职责和义务,用崇高的人格魅力、诚信的作风去教育和影响中职生,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特别是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把中职生的思想工作做细、做活、做实。

三、社会是中职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土壤

篇8

德育的知行转化需要两个过程,第一是对德育内容的思想认同,第二是根据自我的德育思想树立或者纠正德育行为,对于大学生来说这个过程需要不断的强化。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普通高校缺乏有效的德育评价机制。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教师表示学校对于学生的评定基本呈现以学生成绩为参照标准,以学生的活动参与度为参考,很少与学生的德育认识和德育行为相联系。学生对学生道德行为的评价,只是在学生有突出的道德表现时,在公布板上公布。但是这只是德育一个很小的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德育,不说脏话、不随地乱扔垃圾、乐于帮助学生、有礼貌等等,这些并没有有效的监察机制。普通高校学生的德育知行矛盾,源于高校德育教学的开展途径单一,在德育内容的开展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缺乏对道德认知的认同以及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机制,笔者认为德育的开展应该与不同的学科教育相结合,在不同的学科教育中不断渗透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呈现出连续性。作为高校英语教学的承担者,本文主要探讨在高校英语课堂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2在高校英语课堂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

2.1以行动导向为核心设计教学

德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这就要求我们把这个转化过程通过动态的方式进行呈现和分析。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为核心设计英语教学是突破这个难点的重要途径。这要包括三个环节,第一,分析本节课英语课程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日常行为相联系,围绕主题选择学生典型的日常作为,作为课堂开展的主要案例;第二,促进学生对道德行为的分析和讨论,对道德行为是否需要改正进行讨论;第三,确立本周的道德养成行为。例如,在“sayyes”的单元教学中,配合的课文中心思想是人的极限是不断突破的.围绕此主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当代大学生不易坚持,容易半途而废的特征,渗透“坚持去做,努力突破”的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引导学生使用生活中通过坚持取得胜利的故事进行句子练习,其次引导学生设计近期的目标,并设计具体实现的步骤,通过一二百字的英语课堂小短文进行表达,第三,引导学生互相监督将目标予以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枯燥的讲解课文中设计的语法和复杂句子,而是将语法的学习和短语的使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潜移默化的进行坚强的思想道德教育。

2.2以情境教学为途径开展教学

道德行为的转化需要学生道德思想的情感认同,这个过程只有在同伴的交流中才能实现,因此在英语课堂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强调以情境教学推动学生的同伴交流,促进道德认知的情感认同。道德情境的设计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为素材,将学生的各种道德行为进行综合或者典型化的凸显,通过学生的话剧表演或者PPT的展示,引起学生作为旁观者对自己行为的自我省视,与同伴对道德行为展开讨论。

篇9

人寿保险本身是好的,只要投保得当,它就能切实能发挥“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从业多年,我深深地热爱上了这份工作,当我们把一笔笔保险赔偿金送到悲痛欲绝的客户手中,看着他们眼中感激的泪花,看到他们的家庭因我们的服务而得以维系,我感觉到了做为一名保险从业者的伟大,尽管我们不能使逝者复生,但我们却可以让生者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关怀,用我们的服务去慰籍受伤的心灵。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寿险的迅速发展,理赔纠纷也显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投诉、诉讼时常见诸报端,从理赔实际工作来看,理赔纠纷也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这说明目前我国的保险业在发展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理赔工作其实是验证保险公司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最重要的环节,通过处理理赔纠纷可以发现保险公司在业务承保这个“进口”和后续服务中存在问题,有些问题十分严重,如仍不能引起业界的重视,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必会影响到我国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久而久之,会使人们对我国的保险业失去信心。结合多年的从业经验,我对“理赔难”等问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一、“理赔难”产生的根源“理赔难”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国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外,保险公司在经营指导思想方面、人管理方面的失误是最主要的。

1、保险公司经营指导思想存在的问题从20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寿险正式开始起步至令,已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各家保险公司都过分地重视了业务的发展,忽视了客户服务工作。保险公司经营的是商业保险,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在业务初期阶段为了生存,必然要大量地上业务,业务上去了,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才能有足够的赢利,保险公司才能生存;从保险理论上来说,保险公司也只有把业务做的足够大,才能提高抗拒风险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为生存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大力发展业务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大力发展业务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采取的发展措施出了偏差,主要体现在保险公司对分支机构考核指标上的失误。为快速发展业务,各家保险公司在机构设置上一般都采取“遍地开花”的方式,广设机构,从分公司到中心支公司,再到支公司,最后到营销服务部、服务点。保险公司对各级分支机构考核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业务量,业务量大就是成绩,其他考核指标,如客户服务工作考核只是最近一、二年的事,且在考核中占比很低。业务量决定一切,业务量大的分支机构在级别、管理者待遇等各方面均要高于业务量小的机构。保险公司各级机构为超额完成上级公司下达的任务,达到考核标准,会千方百计想做大业务规模,抢占市场。对于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由于和机构利益关系不是很大,各级机构对此重视很不够,从人员配备、设备配备上采取一种应付的态度,使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流于形式。“有了业务就有了一切”、“重业务轻服务”的做法绝对是保险公司经营上的一个重大失误,它使保险业在发展初期便问题重重,如业务员误导、条款含糊不清、“孤儿保单”大量产生、售后服务差等,这些问题最终都会体现在理赔中,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保人利益。

2、对保险人职业道德教育、恶意承揽约束力不够。各家寿险公司在保险业发展初期均采用了“人海战术”,招募大量的业务员,经过简单的岗前培训、通过保险监管部门简单的考试就可以上岗。对人在职业道德教育方面要求很少,对恶意承揽业务的人处罚力度不够。由于保险人的收入由其承揽的业务量决定,人为增加收入,必须要大力拓展业务。相同条件下,健康者与非健康者相比,非健康者的保险意识要比健康者高许多,拓展这部分人入保险要容易的多,部分业务员为了自己的收入、为了完成任务,就会挺而走险,置职业道德、公司利益、客户利益与不顾,恶意承揽,而一旦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不能理赔,业务员便“逃之夭夭”。从理赔实际工作来看,纠纷案件中业务员有责任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从保险人恶意承揽的形式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故意诱导被保险人做不实告知”、“擅自修改告知事项及签名”、“不告知免责事项”“患通不良客户恶意骗保骗赔”等几种。

二、“理赔难”常见的几种形式及保险公司处理方法从理赔工作来看,“理赔难”常见类型有如下三种: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类、业务员未明确说明类、虚假理赔类。现结合相关法律、保险理论分别说明保险公司的处理方法。

1、投保人未如实告知类指投保人在投保过程中故意或者过失未履行告知义务,未告知事项足以影响保险公司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此种情况下发生事故保险公司一般不会赔付。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要求合同双方订约时恪守诚信原则,投保人应向保险公司如实说明保险标的的情况,对保险公司投保单上书面询问的事项不得有隐瞒。对因投保人未如实告知而不能赔付的情况,保险公司一般会依据《保险法》第十七条的规定采取如下二种处理方法:一是投保人故意不如实告知的,保险公司均拒绝赔付,解除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二是投保人因过失未如实告知的,保险公司一般也不会赔付,但可以退还保险费。例如张三投保人寿保险前已身患癌症,投保时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后张三因癌症死亡,保险公司就会拒赔并不退还保险费。

因投保人未如实告知所导致的“理赔难”有一个例外,如果投保人已将保险标的的情况如实告知了保险公司的人员,人员在投保单上未将告知事项说明,此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不宜拒赔。因为根据《民法通则》、《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人在授权范围内的行为是代表保险公司的,其行为所导致的后果由保险公司承担,投保人将保险标的的情况告知了人,就相当于告知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承保后就不能再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抗投保人。

2、业务员未明确说明类保险公司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关于保险公司责任免除条款,保险法特别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但是在理赔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业务员在业务承揽中只注重说明保险事故发生后会得到多少赔偿,对限制性条款及责任免除条款讲解很少,甚至不提。一旦发生事故,被保险人、受益人对保险赔偿金额希望值高,而实际赔付往往达不到投保时的要求,很容易产生矛盾。这种情况在医疗保险赔付中尤其突出,各家保险公司在制定医疗保险条款中都对被保险人治疗所用的药品、检查项目做了一定的限制,对不符合当地基本医疗保险范围的项目是不予赔付的,但部分业务员对此内容说明很少,赔付时经常产生纠纷。

3、虚假理赔类随着我国保险业的迅速发展,理赔案件的增多,个别人对保险的巨额赔偿十分眼红,不择手段设法骗取保险赔偿金。近年来保险犯罪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由此引发的故意杀人案、故意自伤致残案时有发生。这种案件是保险业的毒瘤,也是保险理赔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解决“理赔难”的几点建议在我8年的从业经历中,我深深感觉到“理赔难”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解决它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保险界、广大投保人共同努力。

1、保险公司要把理赔等客户服务工作提高到应有的重要地位上来理赔是客户服务工作中最重要内容,保险公司应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只想着如何发展业务,业务上来了,更应该想到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2004年12月11日以后,我国保险业加入世贸组织承诺的三年过渡期就要结束,这意味着我国不仅在健康险、团体险和养老金业务要对外资保险公司开放,在经营地域对外资保险公司的限制也要同时取消,我国的保险业将会竞争的更加激烈。如果国内保险公司仍象目前这样只注重业务,轻视客户服务,后果将会怎样?我们不仅将失去人民的信任,更将失去民族保险业的地位。

2、提高保险人的从业标准,建立保险人诚信体系保险人在我国保险业发展初期功不可没,但由于从业标准较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误导、欺诈行为”时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广大投保人的利益,更扰乱了保险业的秩序,使人们对我国的保险业产生了怀疑。提高保险人的从业标准,提升人素质,建立执业诚信档案,完善对人的监管,是减少保险纠纷的一个重要方法。

篇10

一方面,大学生礼仪教育地位尴尬。一是选修课身份客观上导致学生对其不够重视。目前,礼仪课程在高校一般是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还没有列为一门基础必修课。二是教材缺乏统一性。国家教育部对于高校选修课教材没有统一规定,也没有形成较为系统、权威、定型的教材体系。在某种程度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余,而统一认识、统一规范不足,教材内容千差万别,教材质量鱼龙混杂。三是编者的随意性。编者往往根据个人对大学生礼仪的理解、体会、想法编书立著,在教材指导原则、章节布局、案例选择等方面缺乏规范性。换言之,编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取向、理想信念觉悟、政治立场,将会直接影响到使用教材的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礼仪教育的“不给力”导致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不强。高等院校大学生存在着许多礼仪缺失的现象,如屡禁不止的课桌文学、教室墙面文化、厕所文化,低级下流的口头禅,不尊重他人,无视校规校纪的行为,等等。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出现了一种受教育没教养、有知识没素质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将直接影响到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提高思想道德教育质量的路径

(一)把礼仪教育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现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在保持既有的理想信念、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可以专门增加礼仪观章节。对于新增礼仪观章节的主要内容,除了要充分吸收近年来各高校中使用效果较好的大学生礼仪教材中的合理内容,如礼仪起源、礼仪知识、实用礼仪等外,还有两点尤为重要。一是要继承中华文化的礼仪精髓。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礼仪教育资源,应着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那些科学的、合理的、对当下仍有积极意义的礼仪观,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自信,增强对“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等礼仪思想的认知认同。必须强调指出,对待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要“取其精华”,还要扬弃腐朽的、落后的封建主义文化部分。概言之,要做到去粗取精、古为今用。二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纲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党的十提出要加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礼仪观而言,要重点引导大学生树立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并以之规范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言一行。

(二)建设大学生礼仪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

一是提高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队伍专业性。客观而言,由于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大学生礼仪教育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很多礼仪课教师都是兼任,当前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队伍总体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广大大学生礼仪教育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二是改进和创新大学生礼仪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当代大学生的思维越来越独立而富有个性,单纯的道德说教很容易让学生排斥,这就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尝试将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开展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将礼仪知识内化到学生自己的思想深处,外化到社会实践之中,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要注意放低教师身段,基于充分信任和平等的基础开展师生之间的探讨式教学模式,使之教学相长、共同提高。三是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和大学生的代沟相对较小,更能理解、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和大学生沟通交流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今后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力军。因此,应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搭建老中青结合、科学配合的礼仪教育师资队伍,营造可持续的育人氛围。

(三)组织各类礼仪教育的实践活动

一是创造高校礼仪应用环境。礼仪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生掌握礼仪理论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将知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高校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给学生创造检验自己礼仪素养的机会,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礼仪的魅力。如举办大学生形象大赛,通过展现大学生风采,给同学们树立一个榜样;举办宿舍文化艺术节,从生活细节做起,树立爱生活、爱形象的良好习惯等。学校还可以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一些接待或学术交流会当中,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检查约束自己的行为;充分利用节日气氛,让学生展示文明之礼。二是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礼仪教育让学生在课堂里、在校园内学习礼仪知识,还必须为学生提供校园外的社会实训机会,让学生在社会这一更广阔的生存空间里感受礼仪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受教育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方便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讲解,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礼仪教育课实践教学活动,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社会,这样才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特别是利用好寒暑假,积极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礼仪修养。

(四)强化制度建设,建设明法守礼的校园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