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购汇申请书范文
时间:2023-04-05 00:4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个人购汇申请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代客境外理财业务是指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要求,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受境内机构和居民个人(境内非居民除外,以下简称“投资者”)委托以投资者的资金在境外进行规定的金融产品投资的经营活动。
第三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负责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准入管理和业务管理。
第四条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负责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外汇额度管理。
第五条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投资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外汇管理及行业管理规定,并依照投资所在地法律、法规开展投资活动。
第六条商业银行受境内居民个人委托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遵守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商业银行受境内机构委托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参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的有关内控制度建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其他审慎性要求执行。
第七条商业银行开展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相关风险的管理。
第二章业务准入管理
第八条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应向中国银监会申请批准。
第九条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当是外汇指定银行,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建立健全了有效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
(二)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完善;
(三)具有境外投资管理的能力和经验;
(四)理财业务活动在申请前一年内没有受到中国银监会的处罚;
(五)中国银监会要求的其他审慎条件。
第十条商业银行向中国银监会申请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式三份):
(一)申请书;
(二)相关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制度;
(三)托管协议草案;
(四)中国银监会要求的其他文件。
第十一条中国银监会按照行政许可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审批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后,在境内发售个人理财产品,按照《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管理。
商业银行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后,向境内机构发售理财产品或提供综合理财服务,准入管理适用报告制,报告程序和要求以及相关风险的管理参照人理财业务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投资购汇额度与汇兑管理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受投资者委托以人民币购汇办理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应向外汇局申请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
商业银行接受投资者委托以投资者的自有外汇进行境外理财投资的,其委托的金额不计入外汇局批准的投资购汇额度。
第十四条商业银行申请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应当向外汇局报送下列文件:
(一)申请书(包括但不限于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拟申请投资购汇额度、投资计划等);
(二)中国银监会的业务资格批准文件;
(三)托管协议草案;
(四)拟与投资者签订的委托协议(格式合同)范本,协议应包括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收益、风险承担等相关内容;
(五)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文件。
外汇局自收到完整的申请文件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批复,书面通知申请人并抄送中国银监会。
第十五条在经批准的购汇额度范围内,商业银行可向投资者发行以人民币标价的境外理财产品,并统一办理募集人民币资金的购汇手续。
第十六条境外理财资金汇回后,商业银行应将投资本金和收益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以人民币购汇投资的,商业银行结汇后支付给投资者;投资者以外汇投资的,商业银行将外汇划回投资者原账户,原账户已关闭的,可划入投资者指定的账户。
第十七条商业银行从事代客境外理财的净购汇额,不得超过外汇局批准的购汇额度。
第十八条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远期结汇等业务对冲和管理代客境外理财产生的汇率风险。
第四章资金流出入管理
第十九条商业银行境外理财投资,应当委托经银监会批准具有托管业务资格的其他境内商业银行作为托管人托管其用于境外投资的全部资产。
第二十条除中国银监会规定的职责外,托管人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为商业银行按理财计划开设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
(二)监督商业银行的投资运作,发现其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及时向外汇局报告;
(三)保存商业银行的资金汇出、汇入、兑换、收汇、付汇和资金往来记录等相关资料,其保存的时间应当不少于15年;
(四)按照规定,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五)协助外汇局检查商业银行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
(六)外汇局根据审慎监管原则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一条托管人应当按照以下要求提交有关报告:
(一)自开设商业银行的境内托管账户、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告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
(二)自商业银行汇出本金或者汇回本金、收益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报告有关资金的汇出、汇入情况;
(三)每月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报告有关商业银行境内托管账户的收支情况;
(四)每一会计年度结束后1个月内,向外汇局报送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情况报表;
(五)发现商业银行投资指令违法、违规的,及时向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报告;
(六)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报告事项。
第二十二条商业银行在收到外汇局有关购汇额度的批准文件后,应当持批准文件,与境内托管人签订托管协议,并开立境内托管账户。商业银行应当自境内托管账户开设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向外汇局报送正式托管协议。
第二十三条商业银行境内托管账户的收入范围是:商业银行划入的外汇资金、境外汇回的投资本金及收益以及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收入。
商业银行境内托管账户的支出范围是:划入境外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的资金、汇回商业银行的资金、货币兑换费、托管费、资产管理费以及各类手续费以及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支出。
第二十四条境内托管人应当根据审慎原则,按照风险管理要求以及商业惯例选择境外金融机构作为其境外托管人。
境内托管人应当在境外托管人处开设商业银行外汇资金运用结算账户和证券托管账户,用于与境外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之间的资金结算业务和证券托管业务。
第二十五条境内托管人及境外托管人必须为不同的商业银行分别设置托管账户。
第五章信息披露与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商业银行购买境外金融产品,必须符合中国银监会的相关风险管理规定。
中国银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监管。
第二十七条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在发售产品时,向投资者全面详细告知投资计划、产品特征及相关风险,由投资者自主作出选择。
第二十八条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定期向投资者披露投资状况、投资表现、风险状况等信息。
第二十九条从事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的商业银行应按规定履行结售汇统计报告义务。
第三十条外汇局可以根据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需要,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购汇投资额度。
第三十一条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可以要求商业银行、境内托管人及境外托管人提供商业银行境外投资活动的有关信息;必要时,可以根据监管职责对商业银行进行现场检查。
第三十二条商业银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其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报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备案:
(一)变更托管人及托管人;
(二)公司注册资本和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涉及诉讼或受到重大处罚;
(四)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商业银行的境内托管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报告外汇局:
(一)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涉及重大诉讼或受到重大处罚的;
(三)外汇局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三十四条商业银行及其境内托管人违反本办法的,由外汇局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有权要求商业银行更换境内托管人或取消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购汇额度。境外托管人拒绝提供相关信息的,中国银监会和外汇局有权要求更换境外托管人。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商业银行投资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金融产品,参照本办法相关条款执行。
篇2
现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模式以1989年的《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为基础,但是,随着近年来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境外投资的迅速发展,部分外汇管理政策措施明显滞后,已不能适应境外投资发展和境内企业“走出去”的需要。2001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出台并调整了一些政策措施,支持境外投资发展。
2002年,中国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了深入贯彻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家外汇管理局从2002年10月1日开始陆续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六个省市推开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扩大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2005年5月19日发),试点范围已扩大到全国。
目前企业在境外投资前期投入及境外利润自我滚动发展两方面,对外汇管理的政策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同时,如果境内企业希望通过增资扩大境外中资企业的投资规模,在用汇政策上也没有障碍。
同时,为了解决境外投资企业后续经营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外管局批准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直接使用国内总行对海外中资企业母公司的授信额度为海外中资企业提供贷款。下一步,外管局将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部门地方分支机构资金来源审查和项目核准权力,逐步允许人民币资金充裕的境内母公司通过购汇,对境外子公司提供金融支持。
二、境外投融资行政审批概述
(一)国内企业走出去流程简图(略)
(二)流程说明
1、投资部分:我国目前境外投资逐渐出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目标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的趋势,但对于“走出去”战略而言,在境外开办企业是境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具体而言,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是指我国企业通过新设(独资、合资、合作等)、收购、兼并、参股、注资、股权置换等方式在境外设立企业或取得既有企业所有权或管理权等权益的行为。现行外汇政策已经取消了境外投资外汇风险审查和汇回利润保证金两项行政审批,至于境内机构境外投资的外汇资金来源,国内企业应首先使用其自有外汇,自有外汇不足的,可以使用国内外汇贷款、政策性外汇贷款、境外外汇贷款,或者购汇解决。
2、增资部分:虽然现行的外汇政策对于境外企业产生的利润,不再强制要求调回境内,企业可以自主决定保留用于境外企业的增资或者在境外再投资,但是境内企业的境外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仍然会遇到资金困难,因此可能需要境内母公司对其进行增资。现行外汇政策对于已设立的境外企业增资有明确规定。另外,如果是跨国公司,且达到法定标准,则成员公司之间可以相互拆放外汇资金。
3、融资部分:境内投资者在境外设立的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境外子公司可以通过上市、向商业银行贷款等方式获得资金。但目前中国的境外投资企业在国外融资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融资渠道也较为狭窄,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会计
(三)具体操作规程(开办企业、前期投资、增资、融资方面)
1、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程序:
(1)中央企业径向商务部提出申请;其他企业向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2)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收到申请材料后,对于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要求补正申请材料的,应当予以受理。(3)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征求我驻外使(领)馆经济商务参赞处(室)的意见。中央企业径向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征求意见。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自收到征求意见函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4)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按照委托核准的权限,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需报商务部核准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进行初审,同意后上报商务部。(5)商务部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予以核准的决定。(6)商务部和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对予以核准的,应出具书面核准决定;不予核准的,出具不予核准决定书。
这其中,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包括:(1)申请书(主要内容包括开办企业的名称、注册资本、投资金额、经营范围、经营期限、组织形式、股权结构等);(2)境外企业章程及相关协议或合同;(3)外汇主管部门出具的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意见(需购汇或从境内汇出外汇的);我驻外经济商务参赞处(室)的意见(仅对中央企业);(4)国内企业营业执照以及法律法规要求具备的相关资格或资质证明;(5)法律法规及国务院决定要求的其他文件。
其中,投资主体申报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时,需提供下列材料:①填写《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申请表》②境外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③经工商管理部门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复印件)④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及损益表⑤外汇资金来源证明,包括:使用自有外汇资金的,应提供有关外汇账户的开户批准文件和最近一期的余额对账单;使用国内商业外汇贷款的,应提供投资主体与贷款行签定的贷款意向书、贷款行的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使用援外合资合作基金外汇贷款、外贸发展基金外汇贷款等国内政策性外汇贷款的,应提供有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该项政策性资金的批准文件⑥视情况要求的其他材料。对于收购境外资产或股权的项目,另须向所在地外汇局提交拟收购资产或股权的说明文件、收购协议、中介机构对拟收购标的的评估报告等证明材料。
中央企业的申请获得核准后,由商务部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批准证书》(以下简称《批准证书》)。其他企业,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证书》。国内企业凭《批准证书》办理外汇、银行、海关、外事等相关事宜。
2、境外投资前期资金汇出的操作规程:
前期资金分为两部分:筹建境外企业所需的开办费项下的前期资金和为收购境外企业资产或股权所支付的履约保证金项下的前期资金。
(1)开办费项下的前期资金:对于开办费项下的前期资金,投资主体应当直接支付给境外机构或个人,无须开立境外专用账户存放。投资主体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所在地试点分局申请办理开办费项下的资金汇出手续:①书面申请(包括支付事由、收款人名称、开户银行、账号、币别、支付金额、开办费使用清单等内容)②外汇局出具的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意见③项目审批部门关于该境外投资项目的批复和批准证书④境外有关机构出具的对确需支付开办费的证明材料⑤试点分局视情况要求的其他材料。应当注意:①项目前期资金的汇出须逐笔经外汇局核准。②项目前期资金纳入中方外汇投资额总的额度之中进行管理。③投资主体应当及时将前期资金使用及划转情况报原核准汇出的外汇局备案。
(2)履约保证金项下的前期资金:对于履约保证金项下的前期资金,投资主体应当在境外开立专用账户存放,不得直接支付给境外的机构或个人。投资主体应当申请开立境外专用帐户和资金购付汇。
投资主体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所在地试点分局申请开立境外专用户:①书面申请(包括开户事由、拟开户银行、币别、金额、使用期限、用途说明等内容)②投资主体经工商管理部门年审合格的营业执照③境外专用账户开户地的账户管理有关规定④对拟收购资产或股权的情况说明、专业中介机构对拟收购资产或股权的评估报告、境外有关机构出具的确需缴纳履约保证金的证明等材料⑤试点分局视情况要求的其他材料。会计
投资主体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所在地试点分局申请资金购付汇:①试点分局出具的境外开户核准件②境外专用账户的开户证明材料③试点分局出具的购付汇核准件。
应当注意:
①境外专用账户应当以境内投资主体的名义开立,并优先选择中资银行境外分行开户。
②项目前期资金的汇出须逐笔经外汇局批准。
③项目前期资金纳入中方外汇投资额总的额度之中进行管理。
④经核准在境外开立的专用账户内资金使用完毕后,或者划转到设立成功的境外企业账户后,或者境外企业未设立成功、专用账户内资金按要求调回境内后,投资主体应当及时关闭该账户,并将有关情况报原核准开户的外汇局备案。
3、增资部分操作规程:
(1)对已设立境外企业增资的,须向所在地外汇局提交项目主管部门关于设立境外企业的批复以及该境外企业设立时外汇局出具的资金来源审查意见、外汇资金汇出核准件、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证、境外企业注册登记证书和营业执照等合规性材料。
(2)跨过公司境内成员公司向境外成员公司进行外汇资金境外放款,应当符合以下条件:①委托放款人和借款人均依法注册成立,且注册资本均已按期足额到位②委托放款人与借款人之间已进行的上一笔境内成员公司间外汇委托放款已在约定的期限内收回本金和收益③中资跨国公司的境外成员公司不少于3家④外资跨国公司的境内成员公司不少于3家⑤中资跨国公司在境内的行使全球或区域(含中国)投资管理职能的成员公司,对境外借款成员公司投资总额不少于500万美元,且境外借款成员公司在最近一次境外投资联合年检中评级为二级以上⑥外资跨国公司提供放款资金的境内成员公司,上一年度外汇应收款占外汇总资产的比例低于所在行业外商投资企业上一年度的正常、平均水平;上一年度公司在银行结汇金额大于购汇金额,或购汇大于结汇的金额低于所在行业外商投资企业上一年度该金额的正常、平均水平;所有者权益不低于3000万美元,净资产与总资产之比不低于20%⑦已经批准从事境外放款的,已进行的上一笔境外放款已在约定的期限内收回本金和收益。
跨国公司拟从事外汇资金境外放款的,应在放款协议签订后,由提供放款资金的境内成员公司通过所在地外汇局,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交以下材料供审核:①申请书②放款人与境外借款人签订的放款协议,或者放款人、境外借款人与境内受托金融机构签订的放款协议;境外借款人将所拆借外汇资金进一步用于对境外成员公司的股票、债券、期权等投资运作的,还应当在放款协议中列明放款人对境外借款人的投资委托条款③放款人最近一年含外汇收支情况表的财务审计报告④放款人最近一期的验资报告⑤已进行的境外放款及其偿还情况的说明⑥中资跨国公司另须提供其境外成员公司的名单、各境外成员公司的商务主管部门的批准证书复印件,以及境外借款人最近一年的财务报表、与境外借款人直接相关的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报告书⑦外资跨国公司另须提供其境内成员公司的名单、各境内成员公司的外汇登记证复印件,以及其境外控股母公司出具的放款资金安全性保证函(保证境内放款人提供的该项境外放款及其进一步的投资运作能够足额回收本金)。
放款人所在地外汇局收到放款人提交的材料后,应于10个工作日内初审完毕并上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自收到上述完整的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经审查无误后向放款人作出该项境外放款的批复,并抄送放款人及参与放款企业所在地外汇局。放款人所在地外汇局及参与放款企业所在地外汇局以该批复文件为依据,分别向放款人及参与放款企业出具相应的批准开户、境内划转或境外付汇的资本项目外汇业务核准件。
4、融资部分操作规程:
(1)企业境外上市: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上市前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①书面申请(企业基本情况及境外发股和上市的基本情况等)②境内股权持有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验原件,留复印件)③境内股权持有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验原件,留复印件)④中国证监会批准文件⑤初步招股说明书⑥资金调回的计划⑦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应当注意:①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单位境外发股和上市实行逐笔登记②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获证监会关于境外发股和上市的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办理上市前登记,填写《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上市前登记)》。
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上市后登记)(补登记)应提交下列材料:发行上市基本情况总结②《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发股后登记)》③正式招股说明书④支付境外上市费用有关的合同、及付款凭证等⑤无逃汇行为的书面承诺(境外上市费用的支付项目超出规定范围的、或境外上市费用超出募股收入15%的提供)⑥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77号文前(2002)经批准已上市的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办理补登记时除需提供以上3-6项材料外还应提供以下材料:①书面申请(企业基本情况及境外上市、募集外汇资金使用及调回的基本情况等)②境内股权持有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验原件,留复印件)③境内股权持有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验原件,留复印件)④中国证监会等部门的批准文件。
应当注意:①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应在上市活动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办理上市后登记,填写《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发股后登记)》②77号文前经批准已上市的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填写《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补登记)》
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临时境外股票账户的开立、使用和注销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开立和注销:①书面申请②《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发股后登记[补登记])》③境外开户银行的书面承诺④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资金调回备案:①资金调回境内凭证②《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发股后登记)(补登记)》③开立境外账户的批准文件(77号文前经批准已上市的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提供)
应当注意:①境外临时股票账户开立后10个工作日内境外开户银行应将开立证明报外汇局②账户有效期满后境外开户银行应关闭账户并在关闭账户后10个工作日内将有关账户使用情况及销户证明报外汇局③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所得资金调回境内后5个工作日内到汇局备案④临时境外股票账户使用期满后境外上市外资股公司应将账户余额调回境内,注销账户,并将有关账户使用情况报外汇局备案⑤77号文前经批准已上市的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其所得外汇资金按规定应调回境内还未调回的,应在办理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后5个工作日内调回境内,注销账户,并将有关情况报外汇局备案。⑥外汇局应以正式批文形式核准开立临时境外股票账户⑦外汇局应将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有关资金调回情况填入《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上市后登记)(补登记)》⑧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的境内股权持有单位的募股收入是分批调回境内的、或临时境外股票账户的使用期限超过1个月的外汇局应建立合账并汇总。会计
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募集外汇资金结汇的审批应提交下列材料:①书面申请②招股说明书③《境外中资控股上市公司境外上市股票外汇登记表(上市后登记)(补登记)》④股票减持应得资金的测算说明(涉及境内股权持有单位减持上市公司股票提供)⑤资产(或权益)的转让合同(涉及境内股权持有单位通过上市公司出售资产或权益提供)⑥资金调回境内的凭证⑦外汇局要求的其他材料。
(2)发行境外债券借款资格的审核应提交以下材料:①关于办理外债登记的申请报告,包括主承销商、主受托行和其他承销商的情况②有关债券发行市场、发行方式的情况,债券发行金额、币别、期限、利率及发行费用情况,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③与债务有关的汇率、利率风险管理措施④国家主管部门关于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⑤外汇局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如发行可转换债券的,需提供主管部门关于转股的批复文件。
(3)外汇贷款:对外直接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的非金融企业法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最近3年连续盈利,有进出口业务许可,并属国家鼓励行业②具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③贸易型非金融企业法人的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15%非贸易型的非金融企业法人的净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不得低于30%④借用国际商业贷款与对外担保余额之和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等值外汇的50%⑤外汇借款与外汇担保余额之和不超过其上年度的创汇额。
中资机构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借款资格的审核材料包括:①关于办理外债登记的申请②该借款项目已纳入国家外资计划的证明文件③借款合同(合同如为外文,除借款合同正本外,还应提供经债务人单位盖章的主要合同条款中文翻译件)④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验证的上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⑤如项目单位委托金融机构转贷,金融机构还需提供项目单位签署的借款委托书⑥外汇局认为必要的其他文件。
境内机构向外汇局申请短贷指标,应当提交以下全部或者部分资料:①申请文件(包括资金需求、资信状况、资金用途等内容)②会计师事务所验证的上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③信贷机构出具的贷款承诺意向书④上年度外汇收支情况⑤外汇局要求提交的其他资料。
三、主要依据的政策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
2.《结汇、售汇及付汇管理规定》
3.《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4.关于《境外投资外汇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
5.《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
6.《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调整境内银行为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融资性对外担保管理方式的通知》
7.《关于境外投资开办企业核准事项的规定》
8.《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9.《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简化境外投资外汇资金来源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
10.《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清理境外投资汇回利润保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11.《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内部运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12.《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
13.《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取消部分资本项目外汇管理行政审批后过渡政策措施的通知》
14.《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3
关键词:技术许可;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lX(2010)03-0157-03
一、技术转让、技术许可的概念及技术贸易的现状
关于技术转让(从受让方的角度讲,可称“技术引进”)的定义,联合国《国际技术转让行动守则(草案)》中是这样定义的:“技术转让是为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流程或提供某种服务而转让的系统知识。”中国1985年颁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规定,“技术引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司、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贸易或经济合作的途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公司、企业、团体或个人获得的技术,其中包括:专利权或其他工业产权的转让或许可:以图纸、技术资料、技术规范等形式提供的工艺流程、配方、产品设计、质量控制以及管理等方面的专有技术、服务技术。”
所谓技术许可合同(或协议),是指“有权阻止其他人利用或使用某种技术(发明、设计、商标)的人(许可方),同意某一人(被许可方)可以使用该项技术从而取得费用的协议。有时被许可方对技术的利用还要受许可方对商业利用的限制。
从世界的范围看,在国际贸易中,以(技术转让)技术贸易为代表的无形贸易增长非常迅速,它的平均增长速度大大超过其他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例如,1964年,世界各国技术贸易总额仅为27亿美元,到1994年则高达1500亿美元。根据联合国的统计,从1975-1985年10年间,国际技术贸易每年增长16.3%,而同期国际总贸易额的增长率只有3.3%121。
以中国与美国公司的技术贸易为例,1987年,美国来自中国的版权税及许可证收入仅4300万美元,1994年为7200万美元,七年时间增长不到1倍;到了2002年,美国来自中国的版权税及许可证收入则上升到79 200万美元,与1994年相比,八年时间增长了11倍多。
二、国际技术许可协议的特征
(1)国际技术许可协议最大特征就是客体为技术使用权的许可。许可的内容包括专利许可、商标许可、版权许可、专有技术许可、特许权许可、形象许可或包含这些内容的混合许可。(2)较长的期限性。国际技术许可协议的期限一般都在五年以上,有的长达十年甚至二十年。(3)不可随意转移性。技术许可协议的受让方只是在一定时期内取得了许可证项下的技术知识的使用权,除非许可合同另有约定,否则,受让方无权将许可使用的技术知识转让或赠与给第三人。(4)地域性。国际技术许可协议中一般都会限定被许可方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使用所许可的技术或在一定范围(国家或地区)内销售许可技术生产的产品。以法国雷诺卡车公司与东风汽车公司之间的dCi11汽车柴油发动机技术许可合同为例,合同专门针对发动机的生产场地做了“合同工厂”的定义;针对被许可方独占性的权利做了“合同区域”的定义,即独占性权利限定在合同区域内;针对许可合同下生产的产品的销售范围。以合同附件的形式列举了国家和地区名单。这主要是因为技术转让方考虑到该技术还将卖给其他国家的企业,既要避免各被许可方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还要防止某个被许可方的产品抢占了许可方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同时还要防止许可技术的过度扩散。(5)许可技术的成熟性(或相对滞后性)。国际技术许可协议的技术对象大多都是较成熟(相对滞后)的技术,被许可方更希望通过技术许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益,而成熟的技术往往是已经经过市场检验和证明并广受客户接受的,因而尽管不是最新的新兴技术,但从风险和效益见效速度考虑是比较稳健的选择。从许可方来讲,为保持自身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并不希望将最先进的技术转让出去,而是更希望将那些次新技术以及面临换代或已经淘汰的技术转让出去,想方设法让那些过时的技术在退役前为企业创造“剩余价值”。
三、技术许可合同签约前的风险控制
(一)慎选许可方
在技术许可协议下的国际贸易中,受让方首先要考虑的是其交易对象――技术许可方的选择问题。选择一个资信程度高、交易记录良好、拥有先进技术、国家关系当时相对稳定的交易对象,往往能使项目更易取得成功;必要时。可通过政府有关部门、银行、咨询公司等多种渠道对许可方开展资信调查。
(二)选择有利的许可形式
1.独占许可(exclusive)。这是被许可方享有最大使用权的一种方式。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在合同确定的区域,被许可方对合同项下的技术享有独占或垄断权,许可方或其子公司不得在该区域内使用该技术,也不得将该技术许可给该区域肉的第三人。一般来说,如果该技术所引进的市场规模不大,为了避免竞争,就应该使用独占许可合同。这样可以避免销售上的困难。
2.他许可或独家许可(sole)。在指定区域内,除被许可方外,没有其他的被许可方。但许可方或其子公司可以在该区域内使用该技术。不难看出,许可方或其子公司在该区域内的存在如果不排除使用该技术。就有可能造成被许可方与许可方或其子公司之间相互竞争的局面。该许可形式对被许可方来讲并非最佳的选择。
3.普通许可(simple)。普通许可仅构成技术使用的授权,许可方或任何其他被许可方都可以在该区域内使用该技术。在普通许可的情况下一般含有最惠受让条款:同一区域内,被许可方享有的条件不低于以后的被许可方享有的条件。可以看出,该形式的许可合同对被许可方的利益保护是最低的。所以,仅当引进的技术市场容量较大时,才能选择该许可方式。因为较大的市场容量不至于出现强烈的竞争而影响其购买的技术达到预期的受益。
(三)选择成熟、适用的技术
被许可方在考虑选择所需要引进的技术时,并非绝对最新的技术就是最好的选择,而应选择相对成熟的技术。
比如新研制的药品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就是很好的例子:20世纪西方国家发生的诸如DES事件、沙利窦卖药害(ThalidomideDisaster)事故以及斯蒙病等因药物不良反应而导致的社会灾难,在中国却并没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当时只移植了国外过了保护期且安全性经过时间检验的产品和技术。
被许可方除考虑技术的成熟性以外,还要考虑技术的适用性。比如上海从德国引进的磁浮列车,虽然非常先进,但在只有8分钟的行程上使用这种技术。经济上并不合算。
还有一例,神龙汽车有限公司20世纪90年代从法国技术许可
引进的雪铁龙ZX系列的轿车。该车型当时在欧洲非常畅销,但整个20世纪90年代,神龙公司的ZX(富康)两厢轿车的销售都是非常艰难。(当时的轿车消费群体主要是单位而不是个人,而这样的消费群体更注重“面子”,因此小巧的富康车当时主要用作了出租车。此例说明国外的先进的技术在中国并不一定就适用。
(四)法律顾问早期介入
国际技术许可合同,涉及到许多法律部门,不仅涉及国内的民法、合同法、公司法、专利法、商标法、税法、仲裁法等,还涉及国外相应的一些法律法规。国外的做法是,首先会向掌握国际惯例和规则,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财会知识和产业政策的法律顾问咨询意见,并由法律顾问对许可合同的签署提供全程的专业服务。
曾有这样的故事:2000年,上海的一家小企业,与日本一家公司签订了合同金额为50万美元的技术许可合同。由于没有聘请法律顾问也没有进行法律咨询。结果,当该公司凭该技术许可合同向银行申请购汇对外支付预付款时,银行不予受理,才知道遇到了大麻烦:首先,该公司没有进出口贸易经营权,根据中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没有资格成为该技术服务合同的主体;其次,根据当时国家有关技术引进合同的管理规定(国务院1985年5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第4条,“受方和供方必须签订书面的技术引进合同(以下简称合同),并由受方在签字之日起的三十天内提出申请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授权的其他机关(以下简称审批机关)审批;审批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的六十天内决定批准或不批准;经批准的合同自批准之日起生效。在规定的审批期限内,如果审批机关没有作出决定,即视同获得批准,合同自动生效”),该技术许可合同没有报有关部门批准冶同签字后不能自动生效。
另有一个技术出口的例子:专利权人方某与菲律宾新联公司订立《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转让合同》,后双方发生纠纷。经二审法院审理查明:方某与菲律宾新联公司订立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未依法经有关主管机关批准。当地地方法规《技术出口管理办法》第l l条规定未经项目审查的技术出口项目,不得与外商进行实质性谈判(包括提供样品);该办法第17条规定技术出口合同应报技术出口合同审批机关审批。二审法院判决方某和菲律宾新联公司所签订的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无效。
(五)避免出口许可证带来的风险
部分发达国家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尖端技术的出口加以特别控制,日本、美国、德国都有这样的做法。
2005年,东风公司从日本引进的汽车发动机缸盖加工中心就属这样的例子。该类加工中心属于日本政府通过出口许可证特别控制的设备。设备引进合同是2004年6月15日生效的,按合同的规定从日本装船时间是2005年6月15日,但由于出口商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很长时间没能从政府取得出口许可证,造成设备2005年9月15日才从东京装船发货,延迟发货整整3个月。
而东风公司同期从德国NAXOS-UNION公司引进的发动机曲轴主轴颈数控磨床同样也办理了出口许可证,却没有被要求提供如此复杂的资料,出口许可证在设备制造完成前就提前办妥了。
(六)配备专业的翻译人员
国际技术转让合同,是一种超越国界的技术转让。当签署协议双方的母语不同时,翻泽就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双方都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文本,它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如翻泽中有严重失误将会产生严重后果。因此,选择合适的翻译人员既是避免技术技术许可合同风险的重要环节。也是取得项目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项目的口译人员主要是在签订合同前的谈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项目谈判中,最好不依赖外方聘请的口译人员,而应配备中方自己的口译人员。己方有一个优秀的口译,往往在谈判中能取得较主动的地位。合适的口译人员除了语言水平要求外,还应当对企业、行业情况都有一定的了解,最好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曾经有一家上海企业与一家意大利企业因合资不愉快而谈判撤资问题和技术引进项目的提前终止。外方自己请了一个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意大利人担任谈判的翻译,但没想到中方的谈判人员有两位只讲方言,这名翻译根本很难听懂中方人员的讲话,谈判中不得不全部用中方请的翻译进行交流。外方认为,该翻译一直是站在中方的立场上翻译的,在谈判中获得的信息量比中方获得的信息量少很多,感觉到非常被动。于是在后来的谈判中又花重金从意大利聘请了在那里留学的中国留学人员到中国作为翻译参加谈判,一直到谈判完全结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