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00:3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江苏教育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江苏教育论文

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文化因素; 教学重点

一、前言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充分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要增强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敏感性,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学习对于语言的学习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用各种手段、方法将目的语言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取得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途径

1. 注重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大量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许多词汇都带有特定的文化信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意义这一表层意义上, 而忽略了词汇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内涵。如果对目的语文化缺乏了解及母语文化的负迁移,往往会造成理解上或用词上的错误,甚至导致交际上的失败。针对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入文化背景,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习文化。例如,“individualism”这个词汇反映了英美人的个人独立意识,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独立奋斗精神。在西方的历史和文化中它是一个褒义词,和民主、平等、人权相对等。但在国内很多人把“Individualism”作为一个贬义词把它译成“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是我们所崇尚的集体主义的绝对对立面。通过剖析这一词的文化内涵,不仅让学生了解了一个民族的特有心理,也让他们成功地比较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2.导入有文化背景的习语或典故

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往往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例如英语中有“As wise as an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这样的说法,表明在英美国家人们把猫头鹰看作是智慧的象征。然而,在中国有些人认为看到猫头鹰或听到它的叫声就要倒霉。汉语中的“夜猫子进宅”意味着这家厄运将至,夜猫子就是猫头鹰。在认识习语的过程中如果抛开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孤立地看待习语的存在与含义,往往会觉得它在文章中的含义晦涩难懂,从而影响对其传达信息的接受。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的第四单元《Experiences in Exile》文章中有这么一个句子:“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 my mother tells us.” 其中包含了一个典故“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 相传在西方早上起来的时候,不可以左脚先着地,认为这样往往是不吉利的。后来“get off on the wrong foot”就引申为“一个不吉利的开端把事情弄糟了”。文章中的母亲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开端或做事顺利,才告诉他们要“Get off the train on the right foot”。教师讲解这个典故的来历,学生便能真实理解作者的意图。

3.结合社会历史政治背景进行教学

社会文化背景的介绍是文化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例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五单元的《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讲解课文之前对圣诞节的一些习俗――圣诞购物、圣诞老人、圣诞礼物、圣诞晚宴等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七单元中有两篇涉及枪支的文章,对美国枪支管理政策的介绍和枪支引发的社会问题的讨论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4.指导学生课外的文化导入

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尤其是大学英语,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感受文化差异,组织学生观看英文电影,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与文化现象有关的书籍、报纸和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还可主动与外籍教师接触交谈。例如有的影片不仅能学到英语知识,还能从中悟出人生哲理。影片《阿甘正传》里,无论故事的叙述、情节的发展还是人物关系的变迁都有着与中式思维不太相同的地方。如:阿甘在影片的最后说:“I don’t know if we each have a destiny or we’re all just floating around accidental-like on a breeze. But I think that maybe it’s both. Maybe both are happening at the same time.”这是阿甘对命运的思索。人的命运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还是像羽毛那样漂浮不定,或许两者兼有,或许两者同时发生。这些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文化差异以英文影片的形式让我们了解了西方文化及其特点。

三、文化教育中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1.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需要同等重视

目的语文化教育应重视比较异同。母语文化在学习者的认知与思维中占据主导,学习目的语文化要通过内在认知体系的转化才能完成。比较异同能够让这一过程更加顺利,并带来更加透彻的理解。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倘若无法用目的语表达母语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者的失败,而且是教育者的失败。

2.文化教育的终极目标

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文化的理解和包容。我们希望学生“是具有批判性眼光并信守道德准则的国际化人才”,这就要求他们对任何目的语文化都能做到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地进行批判性学习。教师需要通过“授人以鱼”最终“授人以渔”。教师自身须秉持正确的文化教育原则,给学生带来积极的、科学的文化观。

四、结语

英语语言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在当今社会背景下,面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文化教育必须有效地融合到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可以采用情境融合、阅读分析、写作练习、培养文化意识等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文化教学。教师要博览群书,不断学习,努力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洋池.外语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1996.

[2]肖淑云.文化教学二十年:回顾与思考[J].学术论坛,2007.

篇2

一、回顾:2016年主要工作

2016年,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杂志社同仁克服人手少、任务重、事情杂等困难,超负荷运转,快节奏工作,按照年初制订的工作思路及要点,顺利完成以下工作并取得不俗的成绩。

第一,编辑出版工作。全年共完成“理论版”“实践版”“教育家”各12期共36期480多万字的编辑任务,编发文章1000多篇。做到了按时出刊(每月定时出刊,保证读者能及时收到刊物),尽量不错(差错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低于全国同类刊物),不断出新出彩(每年、每版、每期都有新意,都有亮点,都有“看头”,都有产生较大反响的栏目和文章),受到主管部门、作者、读者和同行的普遍好评。

据统计,2015―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江苏教育研究》发表的论文72篇,转载量在教育类期刊中排第15位。其中,“小学语文教与学”“小学数学教与学”专题转载排名分别为第5名和第8名。

第二,宣传发行工作。在杂志发行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们认真召开年度通讯工作会议,加大杂志宣传力度,积极调整征订、发行策略,在确保重点订户的基础上,努力消灭空白点,不断减少薄弱点,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千方百计稳定订数。2016年杂志订数和经济效益继续保持全国同类刊物领先地位。

第三,催款清欠工作。由于体制和财务等方面的原因,部分订户的发票一直无法及时、足额开出,加上部分地区通讯员轮岗、换人,导致部分杂志款拖欠。2016年,杂志社积极配合院财务部门,加强对欠款的核查、清理,不断加大催款工作的力度。除专人经常性催款之外,采取“盯人战术”,建立重点联系人制度,把催款工作分解、落实到人。每个编辑不仅有编稿任务,还有发行和催款任务。由于采取了多种措施, 2016年杂志款清收力度加大、效果明显,总体情况好于往年。

第四,评估年检工作。2016年8月,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组织开展了首次“江苏省社科类学术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共4大类12小类37项指标。这次评估的主要目的,一是“以评促建”,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二是“优胜劣汰”,警示甚至淘汰不合格期刊。这个评估非常重要,会直接影响到杂志的未来发展。我们高度重视这次评估,认真组织学习《评估指标体系》,统筹安排填写《自评表》,撰写自评报告,按时、保质报送评估材料,自评分与他评分基本一致,受到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的好评。今年4月初,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布了评估结果,《江苏教育研究》在“教育研究类”全部期刊中名列第4,基础教育“教育研究类”期刊中列第1。另外,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每年都要对杂志进行年检,杂志社高度重视这项工作,顺利通过了2016年的年检。

第五,网站平台工作。根据工作需要,2016年启动“江苏教育研究网”的升级和重建工作。“江苏教育研究网”既是作者的投稿平台,也是杂志社的日常工作平台,每天都要使用,因此非常重要。@项工作历时一年,现在网站已经开通。同时,杂志社按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江苏教育研究微信平台”已经成为宣传、推广杂志和广大校长、教师推送、分享原创作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很多教育工作者。

第六,其他各项工作。主要是院领导、院综合部和其他部门交办、安排的工作,大致有以下几项:一是配合院综合部、招标办组织并完成杂志印刷招标工作。二是相关人员参加江苏省期刊协会组织的全省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编辑人员继续教育学时全部达标。三是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论坛暨学术评价与学科建设研讨会、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理论刊物分会2016年年会、2016年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院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

二、展望:2017年工作思路及要点

2017年杂志社的工作思路,我们经过认真、反复研究,提炼出下面这段话来表述:坚持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的办刊方针,不断强化学术性与影响力、理论与实践、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紧密结合基础上的创新,贴近实际,贴近读者,努力使刊物形成更加鲜明的特色,不断提高刊物的学术质量,不断扩大刊物的学术影响。

这段话里有几个“要点”和“关键词”,需要作一些说明。

第一个要点和关键词是:服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个服务”――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这是我们的办刊方针。长期的办刊实践证明,“三个服务”的办刊方针是正确的、有效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当然,要根据杂志社的工作特点,找准服务的重点和抓手,更加精准、有效地搞好服务。要通过服务提高质量,通过服务扩大影响,通过服务留住作者读者,通过服务稳住订数。

第二个要点和关键词是:质量。在质量问题上,我们一直都说两句话。第一句话,质量就是生命。一本杂志,没有质量,就是死路一条,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生存下去。第二句话,质量就是形象。《江苏教育研究》是省教育厅主管、省教科院主办、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本学术期刊。从某种意义上看,它就代表了出版单位、主办单位、主管单位的形象。所以,在办刊质量方面,我们一直都抓得很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学术期刊。一本杂志的质量,可以从它的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引用率、认同度、影响力等方面作出评判。我们在有些方面是相当不错的,比如发行量和覆盖面,《江苏教育研究》杂志覆盖全省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比如转载率,从2011年起,它就一直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教育类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再比如认同度,2014年,《江苏教育研究》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首批认定为学术期刊(当时省教育厅主管的基础教育类综合刊物中,《江苏教育研究》是唯一首批被认定的学术期刊)。另外,这本杂志在江苏,在基础教育界,在教育学术期刊这个行业,在广大作者读者那儿,认同度是很高的,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可以说,《江苏教育研究》在发行量、覆盖面、转载率、认同度及编校质量等方面都处于全国同类杂志的前列。我们也有短板和不足,但总体来看,《江苏教育研究》是一本有质量的杂志。当然,质量提升无止境,质量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对杂志社来说,年年都应该是质量年,月月都应该是质量月。2017年,我们要把更多精力和注意力聚焦于刊物的“学术质量”和“学术影响”。

第三个要点和关键词是:特色。特色是一本杂志的风格,也是一本杂志的“名片”。在多年的办刊实践中,《江苏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比如学术性、专业性、地方性、实践性等等。2017年,我们既要注意原有特色的保持,又要注意新的特色的形成。特别要注重三个结合:一是院领导最新提出的学术性和影响力的结合,二是多年形成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三是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质量评估标准中提出的立足江苏与面向全国的结合。在三个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形成新的特色。力求做到《江苏教育研究》一到手,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一本学术的刊物,这是一本江苏的刊物,这是一本与教育实践贴得很紧的刊物,这是一本十分注重教育实践问题探讨和研究的刊物。

篇3

王岚,中学高级教师,教育管理硕士,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常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常州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常州市减负增效先进个人,常州市武进区名教师,常州市武进区“三八”红旗手,担任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武进区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理事、武进区送培上门指导组组长。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数学教学评优课中获得一、二等奖。三十多篇文章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出版个人专著《走向发展型教师》。

人生的姿态万千,很多教师选择站立,而我更喜欢行走。行走,让我感受到脚尖离地的高度;行走,让我意识到脚印度量的长度;行走,让我欣喜于超越自我的速度。

遥望理想,跨出第一步

孩提多忘事,但记忆中挥之不去的,是自封为小老师的我带着同村的孩子一起咿咿呀呀地学习《古井》的情景。至今,“络绎不绝”这个成语的童声共读还时时在我耳中回荡。对于小小教鞭与一方黑板的迷恋,在我小小的心田中生根、萌芽,进而肆意疯长。

江南水乡出生的我,自幼乖巧,内向胆怯,但乖乖女也有执拗的时候。临近初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我与父母闹开了,原因就在于毕业志愿的不同选择。记忆中挥之不去的剪影终究让我说服了父母,在志愿书上郑重地填下了常州师范学校(现为“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

于是,我开始有了积淀教育底蕴的第一步。走进《教育学》《心理学》《语文基础知识》,感受《初等数论》《数学分析》《概率统计》,竞选班长,走进校学生会,利用假期进行义务家教……

师范好多事,但记忆中飞飞扬扬的是三年级时作为实习生的我领着孩子一起朗读课文《黄山奇石》的场景。如今,教本上那红墨水印记的串串问题已然成为了一张久不褪色的山水画。对于小小教本与一方讲台的迷恋,在青春的心绪里渐行渐近。

穿越懵懂,走实每一步

1998年,怀揣着梦想的我从校门走向校门,终于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生活。

毕业分配,我选择的是一所新建的农村学校――武进市五一实验学校(武进市2002年成为武进区,五一实验学校现已被撤并)。学校依山傍水,很有些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意蕴。在这样的学校,成长成为一种自觉。新的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充盈着我的教育生活,隔绝着尘世的喧嚣,空课休息时与书为伍,夜深人静时与书为伴。

当年12月,学校安排教龄仅仅3个月的我承担片数学教研活动。而初次试航的我在一片褒奖声中渐渐生发出淡淡的自信。多年后回想起来这样一段经历,真要感谢那些在我成长初期为我加油鼓劲的前辈们。次年5月,我执教了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年会的观摩课《三角形的认识》,并有幸获得了常州市教研室原主任汪履平老师的指导。同年,我参加武进市第九轮青年教师观摩活动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参加武进市数学电教评优课再次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

从1998年9月到1999年11月,四百多天的时间,我完成了从师范校门到小学校门的自由转身、从师范学生到新手教师的顺利转型。辗转于市(县级)、市级赛课的舞台,我多了几分沉稳、几分成熟,更多了几分自信。得益于师范的数学功底,也受惠于师范的电脑功底,所有的设计我坚持原创,所有的课件我坚持自制。我总是告诉自己:不重复别人,才能更好地做自己。

在武进市五一实验学校,我有幸成为进步最快的教师。因为时刻准备着,所以频频有幸遇垂青。1999年,我开始担任学校团支部书记,此后相继担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教科室副主任、教科室主任。

追寻梦想,书写加速度

如果说人生是一段航程,我常常这样觉得,抵达同样意味着新的开始。不愿享受现实安逸的我,不断自问:我的前路在哪里?我的目标在何方?“更新自我、挑战自我”的声音在我头脑中不断重复。

转眼到了2004年,此时的我已经是有着六年工作经验的成熟教师。而前面的六年中,因为学校师资紧缺,我还曾兼任了三年英语教师。六年的时间,除了主持过一个省级电教课题、发表过零星的论文之外,可以说我对数学教学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经过三年不断请调,2004年8月,我终于如愿来到了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有人问我:坚持调动的原因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为发展而来。不前进,就意味着倒退;不思考,就意味着退化。湖塘桥中心小学有着一群沉迷教育、痴迷数学的数学教育人,这深深地吸引着我。

成为湖塘桥中心小学的一员,踏上了数学研究的快车道,幸运的我拥有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第一次。

第一次踏上全国的展示舞台

2005年,全国五省一市校本研修现场会在湖塘桥中心小学召开。数学会场以苏教版六上《轴对称图形》为案例进行现场课堂展示并基于课堂进行“教材二度开发的有效策略”的主题对话,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商量后一致同意将执教该课的任务交给我――工作第一年就两次拿了赛课第一名的“传奇人物”。于是,走出“世外桃源”的我第一次有机会踏上了全国的展示舞台。长期在自然、自由状态下生长的我,依旧习惯于独立完成教案、自己制作课件。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我尝试着把静态的文本活化为富有我的个性且适合学生的鲜活的教学实践,在《轴对称图形》的课堂上,我与孩子们一起感受着研究的快乐与成长的惬意。

在主题评议中,苏教版教材副主编、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陈春圣老师这样评价:教者深入教材并对教材进行了二度开发,就此内容对各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筛选与整合。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的内容,从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出发,融数学、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社会、科学为一体。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是一两个数学概念,更多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生活的关注。

第一次走上全国的赛课舞台

2006年4月,“创新杯”全国教学艺术大赛在常州举行。我第一次有机会走上了全国的赛课舞台。我选择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三下《平移和旋转》。很多同行都很纳闷我为什么要选择自己从没接触过的三年级新教材。而对于一直很羡慕已经先行一步使用新教材的教师的我来说,有这样可以“越位”的机会当然不愿意放过!

如何在教得轻松、学得快乐、考得满意这样的三维目标立体构建中获得多赢呢?我不断思考、不停琢磨。那一阶段,同事们都说我走火入魔了,吃饭时、走路时甚至梦境中,都是平移和旋转。在一次次查阅资料、上网浏览、学生访谈中我触摸到了课堂的真谛――要基于儿童的视野进行学习素材的活化加工。为了还原学生的生活经验,我扛着摄像机在中华恐龙园拍了整整一天。在赛课现场,我和学生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中华恐龙园游乐场景出发,在生活原型中感受数学,逐步概括、抽象、形成概念,通过概念辨析深化认识。对于教学难点则以卡通人物唐老鸭和米老鼠的三次航船比赛的情境来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特征,在自悟中形成技能。

立足数学视角,定位儿童立场,链接学习生活,我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获得了评委组专家与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了数学组第一名。《现代快报》以“常州一名师喜获‘十佳’ 生活教学赢得专家赞同”为题进行了报道。

第一次感受“探航”的魅力

如果说教学给了我思想的翅膀,那么“探航”给了我乘风的力量。看着身边的水手一个个乘风破浪,2006年的夏天,我开始有了最初的梦想。重温教育学、心理学,涉猎哲学、教育哲学,走近课堂观察技术,运用教育研究方法。一样的阅读,不一样的思考;一样的实践,不一样的成长。

于是,开始有了投寄的冲动与等待的煎熬,有了两次获得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多次获得二等奖的幸运,有了和“教海探航”一路相约的幸福。2008年11月,获得“教海探航”一等奖的我作为青年水手代表与特级教师华应龙同课异构,执教《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四上)。2009年5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周卫东同题会课,执教《确定位置》(五上)。2010年4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蔡宏圣同台上课,执教《认识面积》(三下);2011年4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庄惠芬同台上课,执教《确定位置》(六下);2012年4月,在江苏省“教海领航”活动中与特级教师许卫兵同台上课,执教《折线统计图》(四下)。

“教海探航”,改变了我的阅读方向,引领我沉浸于课堂,引导我专注于个人的研究方向。在与“教海探航”一路相随的日子里,因为仰望所以勤勉,因为挚爱所以追求。因为每年的“探航”之约,所以有了从零散的思考到系统的研究的蜕变,有了从对教材二度开发的思辨到进行数学课程统整的思维。

于是,我带着学习与思辨一路前行,在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追问中寻找前路,《感受小学教学的力量》发表于《人民教育》;在小学数学课程的个性化建构中寻找出路,《循三材建设之轨,走品牌涵养之道》发表于《基础教育论坛》;在数学课堂的系列研究中明晰思路,专题研究于各级各类刊物。

专题之一:“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我撰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意义建构》发表于《江苏教育》,收录于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策略》一文收录于小学数学教学网,并被多家教育网站转载。2009年5月,应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员王林老师的邀请,我参加了江苏省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一次教学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结构中‘长、宽、高’的支撑、体系中‘点、线、面’的结合”的观点得到了与会教师的认可。

专题之二: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我曾应邀参加江苏省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执教《变与不变》,并以“三材开发融通汇合”为主题介绍我对数学实践与综合运用的认识及具体做法。基于中英课程的比较,我提出了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从内容的花边走向内容的常态,从形式的花边走向形式的常态,更重要的是要从理念的花边走向理念的常态,分类介绍了常态课堂、领域课堂、拓展课堂的操作策略。我的专题研究成果《经历过程 积累经验 感悟思想》发表于《小学教学设计》,《经历过程感悟思想》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

专题之三:“找规律”教学的实践研究。自2010年开始,我整体聚焦找规律教学,先后执教了《图形覆盖中的规律》《周期现象中的规律》《间隔排列中的规律》《搭配中的规律》《探索计算中的规律》等课题,并应邀在陕西等多个省份进行辐射。基于实践撰写的《基于建模思想的找规律教学》发表于《江苏教育》,《从规律发现走向模型建构》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深入,成就深度》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全文转载。

一路前行,从个体的零敲碎打式的随性研究到群体的主题引领式的科学研究,让我拥有了文化的宽度、行动的力度、思考的厚度。作为学校课题组副组长、核心成员,我校课题组重点研究的三项课题成果分别获得了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和江苏省第三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我主持的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课程统整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思辨与行动、领衔的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基于课程统整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研究”的评审与通过,让我更加坚定执着地行走在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研究的道路上。

第一次聚焦教学风格

法国启蒙时期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布封说:“风格即人。”尼采说:“风格是一个人的背影。”老舍说:“风格是各种花的特有的光彩与香味。”我认为,教学风格是一位教师真正走向成熟、走向特色的标志。在与儿童的幸福相遇中,在和数学的激情对话里,我不断体悟着如何读懂学生、读活数学,不断感悟着如何诠释出“我和孩子们”的独特的数学课堂。2011年4月,湖塘桥中心小学为快车道成员举办了教学风格研讨会,作为快车道成员之一的我执教了观摩课,并参加了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主持的沙龙。这个契机让我第一次开始系统地思考如何从专注走向专业、从成长走向成熟,提出了“情理相生、情智共长”的风格追求。

同年12月,我应邀参加了常州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师成果展示活动,执教《找规律》,并作了题为“课堂研究,永远在路上”的个人教学主张与教学风格介绍。在会上,我谈道:要以数学立场和儿童立场观照教学,在数学课堂这个广阔的世界里,引领儿童不断丰富感性认识,升华理性认识,情理相生,情智共长,追寻数学之真,感悟数学之善,书写数学之美。回归本真,不忘数学来时路――追寻问题之真、过程之真、研究之真,聚焦真问题,引发真思考,研究真数学,抒发真感悟,拥有真发现,升华真情感;大道至善,只拣儿童多处行――追寻学科之善、儿童之善、学习之善,用学科本质之善吸引学生,以教师人格之善引导学生,以学习过程之善激活学生;融通和美,情理交融真智慧――追寻结构之美、开放之美、理性之美、简洁之美、个性之美、灵动之美、发现之美,用学科之美感染学生,用人性之美打动学生,用思维之美鼓舞学生。

团队长跑,追梦无止步

生命的歌者,让梦想在激情中飞扬;生命的舞者,让绚丽在坚持中绽放;生命的行者,让理想在脚步中丈量。

在一路前行中向往着成长,我唯恐才疏学浅,所以坚持专业学习。函授本科,我往返于常州和南京之间,即使怀孕七八个月也从未缺课。拿到本科证书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预想的欣喜,而是更大的知识恐慌。于是,我利用点滴时间自学英语,以超过分数线六十多分的成绩读上了扬州大学的教育硕士课程,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证书。其后,我赴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进行单科进修,感受着课程与教学的真义;在英国感受异域的课程与教学,思辨着中外教育的异同与发展;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常州市特级教师后备力量研修学习,丰盈着专业成长的底气与勇气。

在不断蜕变中渴望着超越,我唯恐底薄力弱,所以拜师学艺。邀请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担任师傅,期待自己有哲学的视野与自我的思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徐斌艳教授为学术导师,期待自己有课程的视野和学术的规范;邀请特级教师黄爱华、潘小福、王冬娟等担任实践导师,期待自己有教学的艺术与特色的实践。同时,我主动申请加入常州市小学数学庄惠芬名师工作室,在专题学习与主题研究过程中收获专业成长。与工作室领衔人庄惠芬等合著的《基于建模思想的小学数学教材研读》已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公开发行,我参与编写的《魅力数学》也顺利出版。在与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一次又一次的对话中,我不断梳理自己的研究主题,不断锤炼个人的教学风格。

在团队长跑中,我一路幸运地不断遇见有着共同追求的教育人。自2009年开始,我四次担任武进区送培上门指导小组的组长,基地学校涉及武进区成章小学、村前小学、周家巷小学、卜弋小学等,培训学员所在校涉及几十所,受益数学教师达两百余人。在历次送培活动中,我先后进行了教材的解读、课堂的观察、技术的指导、专业的导读、课题的引领与论文的培训,与武进区的教师共研数学、同话课堂,参与培训的教师成长迅速。

2013年,我成为了武进区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以“基于课程统整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研究”为工作室引领课题,开展了四大领域的统整策略研究,开创了童话体裁与数学教学的融合性研究。通过每月一学习、每月一观摩、每月一分享的“三个一”制度,将个人自学、团队共学、学员导学、领衔助学有机结合。课题、课程、课堂一体联动,教学、教研、教育一体提升。在一年中,工作室成员6人次在全国、省、市、区基本功比赛或评优课活动中获奖,2人在常州市五级梯队发展中有新提升,工作室每个成员都在相关杂志发表了课题研究成果。

我多次赴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南等地义务支教,怀揣着对教育的执着、对课堂的热爱、对数学的理解,行走在教育理念与实践传播的路上。记得那一年,刚刚结束了为期三天的河南支教之旅,打开邮箱已经有一封来自焦作的陈磊老师的邮件:“……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电脑前,想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向您倾诉一下。这三天的数学教育培训,使我受益匪浅。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要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这次的学习已经使我不甘心再这样碌碌无为下去了……期待您能给我的专业发展导航。我是如此急切地给您写了这样一封信,希望您不要怪我唐突,请您给我的专业阅读提一些建议。”看到这里,我心中不禁涌上一股暖流,不仅来自被认同,更源于新同行者的加入。

篇4

【关键词】几何直观;学生;数学思考

【作者简介】严育洪,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厅小学数学学科领军人物,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无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无锡市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无锡市锡山教师进修学校培训部副主任。曾发表多篇教育论文,出版多本教育专著,其专著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并被评为年度无锡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并被引出到马来西亚出版发行。曾参加“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写,近百次赴全国各地讲学;杨佳玲,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数学教师,曾获常熟市把握学科能力竞赛一等奖,辅导学生撰写的多篇数学小论文分别获市一、二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中年级数学教学。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课标”指出:“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此,我们不难发现,几何直观不仅指直接观察,更重要的是依托图形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打开思维,找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阿蒂亚说过:“几何直观是领悟数学最有效的渠道。” 数学知识的抽象表达,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要把握其本质更是难上加难。借助几何直观,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巧妙对接,有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把握数学知识本质,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思维突破口。

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学习过程中,几何直观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让几何直观成为一种意识、能力、思维方式。根据平时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实现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的目标,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

意识的培养取决于价值的认同,因此,几何直观意识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体验几何直观的作用和价值。

1. 沟通数学知识与几何图形的联系,在知识学习中体会价值。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的眼中,抽象、严谨、概括的数学知识可能是枯燥而难懂的。借助几何直观,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算理、法则等变得形象而生动,这不仅能降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而且有助于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案例1】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用黑白圆片代替物品创造一幅“2倍”关系图。学生作品纷呈,展示出了3的2倍、5的2倍、10的2倍……教师提问:“像这样表示‘2倍’的关系图,可以画出多少呢?”学生回答:“很多很多,无数。”教师追问:“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么多的图用一个图表示出来呢?”有学生指出,可以用线段图表示,接着在师生对话中完成了线段图(如图1)。教师又问:“在这个框里可以填哪些数?”学生回答:“什么数都可以。”

在教学本环节之前,学生从大量的例证中感知了“倍”的概念本质。让学生利用黑白圆片创造“2倍”关系图,一方面,可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借助线段图表征概念,摒弃了所有非本质属性,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准确理解,提升了学生对“倍”的认识。

几何直观不仅是沟通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数学概念的桥梁,也是学生发现算法、理解算理的突破口。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常常借助几何直观进行,以图为载体,可以将算理有形地显示出来,有利于学生感知与理解算理。

【案例2】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例题列出算式(如图2),再引导让学生借助长方形涂一涂、想一想、算一算。根据提示,学生纷纷将长方形的涂上红色,长方形的涂上绿色(如图2)。在学生独立思考、组内讨论有结果后,教师提问:“你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学生说是。教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有学生说:“看出来的,图上一共涂了。”有学生说:“红色部分有5个,绿色部分有2个5+2=7,一共7个 。”结合图示,教师指出: 表示5个表示2个,一共涂了7个。

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分子和分母与两个加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的算法,即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虽然教材没有给出计算法则,但借助直观图形,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就能自己总结算法、理解算理,并能有条理地表达计算思路。“形”与“算式”结合起来,让学生明晰抽象的算理,观察发现出算法。可见,利用图形直观让学生明白、理解抽象的算理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借助几何图形描述和解决问题,在应用中体会价值。

让学生体会几何直观的作用,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应用几何直观。在教学中遇到可以利用图形来描述的问题,教师可以不必急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分析思考问题,帮助学生不断积累思考的经验,理解几何直观的价值与作用。

【案例3】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如图3):

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引导学生先根据“跳绳的人数是打乒乓球的3倍”求出跳绳人数,再根据“拍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计算出拍球的人数。基于学生对条形图的认识与理解,笔者认为,在讲解这题时不妨引入直观图示(如图4)。借助直观图形,学生对这题中数量间的关系会有更为深入的认识,能进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观察图示,学生不仅能看出打乒乓球的人数与跳绳人数、跳绳人数与拍球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还能看出拍球人数是打乒乓球人数的6倍,从而找到不同解题方法。有了这样的体会,教师时时引导学生回顾解题过程,说说体会和收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几何直观的体验,体会价值。

二、注重培养学生画图表征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图形的感悟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画图表征问题的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苏教版教材为学生搭建了许多图示平台,各个年级教材中都有出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相关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画图表征问题的能力。

一、二年级学生以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数学学多要依靠实物、图片等载体,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才能领会、掌握。因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适当进行抽象和提炼,由实物直观向图形直观过渡,让学生多接触直观图,为学习画图表征问题积累经验。

例如,《5的乘法口诀》一课中的“想想做做4”(如图5),创设了青蛙和兔子跳格子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出5个3相加的和,5个4相加的和,并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这样的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又让学生初步体会了画图描述问题的方法。

教材还编排了许多图示题(如图6),教师可以结合这些题目,培养学生看图理解题意、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读图分析的能力,感悟直观图示是表征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

运用线段图或示意图直观地表示抽象的数学问题是利用图形直观描述问题最直接的方式。苏教版教材将有关线段图、示意图的内容安排在三、四年级,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是数学学习内容越来越抽象,更需要几何直观提供支撑。自三年级(上)开始,结合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学生开始系统地学习画线段图。

伴随题目抽象程度与难度的不断提升,在“读题――补图――画图――读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形转换能力不断提升,画图表征问题的水平不断提高。有了画线段图表征问题的基础,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教学用画示意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的实际问题,从一维图示向二维图示过渡,学生的画图能力有了阶段性提升。

在之后的教学中,一方面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际问题,继续训练学生画图表征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在回顾反思中内化这一策略,让画图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注重培养学生借助图形思考问题的能力

华罗庚说:“数以形而直观,形以数而入微。”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借助几何直观解决实际问题,化抽象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画图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借助几何直观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案例4】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例2,要求计算。按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他们通常会采用先通分,再计算的方法。显然,对于这一题来说,通分的方法不算繁琐,但如果题目改变为,通分的方法就变得麻烦。因而教材将本题安排在转换策略的教学单元,旨在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一算式的特点,这些分数每一个都是前一个的一半,进而引导学生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再将算式中的加数填入图中相应位置(如图7)。巧妙地借助几何直观,将算式与图形联系起来,学生就比较容易发现:最后分出的图形与剩下的图形相等。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数学计算问题,加法计算转化为减法计算:。有了这样的体会与感悟,解决类似的问题也就有了方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发现,几何直观不仅是解题的突破口,还是打开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借助直观图示能发现不同解题方法。

【案例5】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一练”: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长方形鱼池。因扩建公路,鱼池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图中画出减少的部分,再解答)(如图8)

如果没有直观图形,对于小学生而言,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难度很大。画出示意图之后,学生不仅理清了解题思路,还找到了多种解题方法。

在交流中,可以了解到方法1与方法2的解题关键是发现分割前后长方形的长不变,方法3的关键是发现原来长方形的宽与减少的长方形的宽呈倍数关系,那么分割前后,3个长方形的面积也成倍数关系。如果没有几何直观的支撑,分割前后3个长方形边长与面积的对应关系是很难被学生发现的。

几何直观是“用图说话”,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是一种洞察数学知识本质的重要方式。在日常教学中,作为一线教师,应充分挖掘素材,直观地反映和揭示数学本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感悟数学思想。

几何直观还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们要为学生提供积累几何直观经验的时间与空间,提升其几何直观能力,让几何直观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

参考文献:

[1]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的实践解读之四――几何直观(上)[J].小学数学教师,2013(6):25-36.

[2] 曹培英.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的实践解读之四――几何直观(下)[J].小学数学教师,2013(7,8):12-20.

[3] 冯崇和.几何直观:探索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11):7-10.

[4] 林晓捷.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几何直观[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4(11):18-20.

篇5

【关键词】课题研究;专业发展;教学风格;教学主张

【中图分类号】G4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3-0071-04

【作者简介】陈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扬州,225000)。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我们常常要问自己的专业角色。从教27年,回眸自己诸多的专业角色,可能正是在持续不断的专业责任担当中,我的专业知识不断丰富,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我是草根的教学实践者。1987年,工作一个月即登上公开课讲台;200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国会议播放我的教学录像并向全国推广;2005年,我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教学实践让我对学生、对课堂有了切身的体悟。

我是持续的学习者。江苏省泰兴师范学校毕业后自学汉语言文学,在江苏省教育学院读教育管理本科,后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进修课程与教学论课程。2008年,我成为硕士生导师。不断的学习,使我形成了较为立体的知识结构。

我是国家课程建设者。从1995年我参与省教材编写起,目前已经主编、参编《思想品德》《语文》《品德与社会》《心理健康》《礼仪教程》等60多本教材,2014年我被教育部聘为教材审查会委员。教材编写让我始终与国内一流编写专家一起站在课改的前沿,在国家课程建设的专业队伍中接受熏陶。

我是一名课程推广者。应邀在全国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包括港澳地区讲学百余场,2003年应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邀请为全国高等院校教师培训授课,在中央电教馆、中国电视师范学院录制培训课程,现场直播。多次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做学术讲座。2012年被教育部聘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专家。在课程推广的过程中,我读百卷书,行万里路,不仅使自己的认知不断系统化、理论化,也学习借鉴了各地课改的经验。

我是一名教学研究者。1988年参与省级课题研究,主持省重点课题三项,100多篇,独著、合著16部,从2011年起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2012年成为正高级教师……

从教27年,我的发展路径多样,角色多元。有阳光也有风雪,有欢笑也有泪水。之所以在专业发展道路上一路顺畅,我觉得关键还是一直以课题研究者的方式行走在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上。

跟着走:参与情景教学课题研究,逐步确立教学风格

1988年,因为在扬州市广陵区赛课中获奖并多次公开教学,江苏省扬州市育才小学的领导把我班定为江苏省重点课题李吉林情景教学实验班。理论指引下的课堂教学,让我1990年在扬州市赛课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此后在省、全国赛课中获一等奖。

在语文课教学中,我尝试运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孩子们自己读书,自己感悟,展开想象。1990年,我在扬州市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执教研究课《秋天》,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争论。有人质疑:“课上教师总是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学生怎么可能读得懂?课堂就是要教师讲……”有人叫好:“启发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悟,这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深夜,市教研员文老师笑着告诉我和方寿安校长:“小陈的课能让大家如此津津乐道,说明有创新价值。现在大家意见基本趋同,小陈善于启发,让学生自己读懂;激发思维,让学生想象。这是应该提倡的好课……”

1992年,“江苏省李吉林情境教学研讨会”在淮安召开,上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省教研室主任郑君威主持会议,敬爱的李吉林老师坐在郑主任左边,我坐在郑主任右边。我第一次写出了4000字的论文并在大会宣读。1994年,在南通情境教学研讨会上,我的实验班被评为“情境教学先进实验点”,那块奖牌是斯霞老师亲手授予我的,她给了我鼓励,还跟我们合影留念……

我把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思想品德课中。1990年,省教委副主任周德藩带领全省德育研讨会专家听我上《交通规则要记牢》。学生现场采访交警,指出交通规则的不尽合理之处;观看交通事故录像,讨论自己应该如何遵守规则。这节课面向实际,情理交融,让人耳目一新。1995年,作为苏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作者,省教研室让我为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上课。我执教《做有礼貌的好孩子》。评课时,华东师范大学吴慧珠老师说:“我刚刚出国访问归来,陈萍老师的课中反映了代表国际最前沿的多元价值取向,这在全国都是超前的,至少在上海还没有人上出这样的课……”我当时并不知道什么是“多元价值取向”,也不能像现在用手机“百度”。我悄悄问身边的专家,他们都说没听说过。我虔诚地请教吴老师:“我不知道什么叫多元价值取向,您能给我们讲讲吗?”吴老师做了生动的介绍。

吴慧珠老师用她点石成金的金手指点化了我!我自知当时的教学实践出于对学生的了解,出于对情景教学方法的运用,并没有关注理论的支撑。从此我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力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引教学行为。

2003年,我在广州全国德育成果颁奖会上执教自己编写的国标本教材《有多少人为了我》,很多听课教师和媒体评价“震撼人心,富有实效”“感人至深,教育无痕”,2006年,中央教科所邀请我和支玉恒老师一起赴山西支教。与小学语文界大师同行,一路同台,一路切磋。支玉恒老师听完我上的《掌声》一课,在我的书上写下“大气、端庄、优雅”三个词的评语。2010年,我在上海执教《月光启蒙》,上海市小学语文学会会长徐根荣评课时说:“陈老师的课立意高远,意境优美,不着痕迹,简约高效。”苏派名师《我的教学主张》将我作为语文名师代表,收录我的教学主张与课堂实录;《江苏教育》杂志请我作为苏派品德名师的代表,发表一组文章。我归纳自己追寻的教学风格:简约高效,情智共生,教育无痕。

学着走:主持三项省重点课题,系统提炼教学主张

1998年我到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担任语文、品德教研员兼扬州市语言文字工作。

2000年,国家课程改革有力推进。怎样带出一支锐意改革、素质高超的队伍?如何让新课程理念成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正是课题研究让我不断汲取专业发展的驱力。我确立自己的教研思路:以新课程推进为契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课题凝聚人心,以课题提升品位,打造教师队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申报什么课题?2000年,我开始到北师大研究生院进修课程与教学论,聆听了袁贵仁、董奇、刘兼、黄济、裴娣娜、张华、崔云等众多名家的报告,深切感受到国家课程改革最大的变革是对学生主体的关注,于是申报了“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活动探究”,并被列为省重点课题。扬州市26所学校参与研究。4年研究,我们一丝不苟。我在《人民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上海教育科研》等杂志发表40多篇论文,有的被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全文刊载,课题组共发表126篇论文,我们出版专著《走向学生主体的品德教育论纲》。2004年12月22至24日,中国教育学会在扬州召开全国会议,国家课程标准组组长鲁洁老师、教育部教材审查委员吴慧珠,人教版主编赵昕……国内一流专家云集,他们在论证报告中写道:“扬州的课题研究为促进德育课程研究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全国推广学习……”接着,我又申报了《品德课程实施中的公民教育实践研究》,并被列为省规划“十一五”重点课题。

课改必须改课,但是,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不但教师充满困惑,教研部门也缺乏研究。“十一五”我申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再次被列为省重点课题。4年研究,39所子课题单位的教师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对象,研制出500多张评价量表。很多乡镇、县教育局的领导开始拿着我们一线教师研制的课堂教学评价表来评价课堂了。这样的“标准”是自下而上的诉求,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扬州的课堂教学面貌也因此悄然发生了变革。我们出版了36万字的专著《走向主体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我辅导的30多位教师在省、全国语文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香港教育署专门组织了600人的专题报告会,请我去讲《口语交际――构建和谐的交际空间》。我申报的《简约语文的理论构想与实践策略》《走向主体发展的品德教育》两项成果获得江苏省基础教学成果评比一等奖。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开始系统总结自己的教学思想。2011年,《长三角教育》以我为封面人物,并用2万字进行了系统报道:陈萍,走向主体发展的教育追求。研究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研究教学评价,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以自己的课堂为研究对象,促进了教师主体发展。

领着走:主持全国重点课题,领跑教师专业成长

2008年,我的35万字专著《教师专业发展之道》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列入教育部特级教师文库,国家重点图书项目,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用书。《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刊登书评,扬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给我颁发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入选“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我的办公室门前挂着“小学文科室”牌子,因为我一直承担语文、品德两门学科的教研工作,同时还要兼管语言文字工作以及扬州市中小学阅读工程项目。面对工作,我一直不敢懈怠。但毕竟头绪繁多,任务繁重。省教委有领导说:“陈萍在几个领域都很出色,是双料的特级教师!”也有人说:“陈萍应该更专业一点,放弃品德,专门从事大学科语文研究……”我开始犹豫。

2010年10月,我应邀去上海为全国教研员培训讲学,听说教育部课程中心曹志祥副主任在我的前面讲,我便悄悄坐在学员中虔诚倾听。他说:“中小学教师不要把学科看得那么狭隘,应当综合学习,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多多借鉴,教师的专业素养才更为全面,下午给你们讲课的陈萍老师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2014年3月,当我参加教育部语文教材审查工作一周后,组长雷石教授和佟乐泉研究员对我说:“陈老师,我们发现你对教材问题看得很准,视野很开阔,教材审查就需要这样的专家啊。”他们的鼓励让我倍觉温暖!

还是因为《教师专业发展之道》这本书,让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唐云增找到我。他说:“我研究魏书生,研究李镇西,现在我专心研究陈萍,我摘录你的书中原创性的教育哲学有150多条。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当班主任时,不但班级带得出色,而且20多年扶持一个被判定为‘智力迟钝儿’学生,直至上大学,找工作……”他要我当他的接班人。我说:“班主任工作非常重要,我会支持您,但不想担任什么职务。”

唐老师一年之中七下扬州找我商谈。2009年1月请我去江阴担任点评嘉宾,华耀国老师听完后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我们的团队太需要您这样的专家了!您一定要多指导我们……”2009年10月,唐老师又要我去西安主持点评孙云晓的报告。半小时点评完毕,76岁的唐云增老师突然拿着话筒走上主席台,他先对孙老师鞠躬,感谢他精彩的报告,接着面对观众问:“陈萍老师的点评怎么样?”会场上有人喊“太精彩了!”“非常专业!”唐老师问:“你们是否希望我们的班集体研究中心有陈老师来领导?”会场千名代表掌声雷动,有人高喊“需要!”有人喊“太好了!”唐老师在台上对我90度鞠躬,说:“陈萍老师,您听到了,请您当我们的负责人,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心愿,这是全国班主任代表的心声,您不要再推辞了……”我站在那里,泪流满面,我怎么再推辞?

从西安回来的火车上,我问唐老师:“全国班集体研究中心的主管部门是谁?”唐老师说:“以前跟着南京师范大学班华老师的班主任研究中心,现在班老师退休明确不再过问。”我知道以唐老师为首的浙江徐道忠、天津杨慧敏等老前辈们一直在认真研究,孜孜以求。我说:“唐老师,您的知遇之恩,我无以回报,我一定努力在您退休前让您和前辈们的研究得到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的认可,让您的中心找到学术归属。”

当时,国家课题开始申报,我想:从“十五”的学生主体活动探究,到“十一五”走向主体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我“十二五”该研究什么?现在我的团队不仅有语文、品德教师,还有庞大的班主任队伍。我不能再停留在“术”的层面做研究,而要在“道”的层面做探索。于是我申报了“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研究”,并把“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列为重点子课题之一。课题获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全国13个省包括清华大学心理学系85个子课题单位加盟,真正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课题研究网络。

我迅速组织设计调查问卷,在扬州市电教馆的协助下,通过网络开展调研。2011年在《人民教育》发表《学生主体活动不能“被”活动》,2012年在《课程・教材・教法》发表《变革思维方式: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诉求》,2013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课程执行力:教师专业能力的理性诉求》,2014年在《中国教育学刊》发表《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我组织召开全国课题研究活动。2012年11月,课题组在扬州召开全国班集体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主题是“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江苏、上海、湖北3个子课题单位分别代表小学、初中、高中做了“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开题报告,代表们聆听中国教育学会刘堂江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吴康宁教授的专题报告,观摩了扬州市班主任规划职业生涯促进专业发展的主题沙龙,国际化视野下班主任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展示,扬州市微型德育课堂,互动热烈。

2013年,课题组在广州增城以“班主任专业自觉与现代班集体建设”为主题,召开全国研讨会。清华大学赵昱昆教授以“积极心理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子课题,在大会宣读开题报告,并进行了课题论证。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做主题报告。我们的研究在全国反响强烈,得到中国教育学会领导的高度认同。

2013年12月,我和唐云增老师得到通知去北京汇报班主任工作。中国教育学会先后邀请我作为专家赴成都、深圳进行未来教育家项目论证,与陶西平、朱慕鞠等国内名家同台为未来教育家授课,并出席中国未来教育家联盟,做了题为《提炼教育思想――教师专业成熟必由之路》的主题演讲。工作过程中,我们的专业精神和全面的专业素养经受住了考验,得到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领导的高度认可。

2014年1月,我向中国教育学会提出成立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申请。4月12日,我得到通知去北京参加专家答辩。班主任工作国家重视,学生需要;班主任工作意义重大,博大精深。从报告的起草,到答辩的准备,我阅读了大量专业理论书籍,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资料,开展调查研究,调用自己所有的研究能力,几易其稿,全力以赴。

4月16日上午,在中国教育学会会议室,面对近20位专家,我侃侃而谈。我的梦想是:通过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老一辈的班主任研究者们正名,为中国450万班主任找到自己的学术归属。我们终于以全票通过,获批成立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

从跟着李吉林老师蹒跚学步,到主持全国重点课题,是课题研究激活了我专业发展的动力。课题研究让我和课题研究伙伴总是锁定一个主攻方向,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筛选问题,检索文献,设计方案,针对预设的研究序列开始目标明确的探索之旅;课题研究过程中撰写论文、专著,也让我不断将自己的教学思想理论化、系统化。

篇6

关键词:文学教育 理性缺失 科学思维方法 应用价值

文学教育有广义的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是指以文学为手段在家庭、学校与社会中所进行的教育,狭义的文学教育是指以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为核心、以课堂教学为主要载体、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审美、思想、学识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属于狭义文学教育范畴,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是培养新世纪优秀教师的重要方式,是提高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因而,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影响文学教育实践过程及其效果的关键因素。

一、新世纪文学教育研究现状与文学教育问题反思

21世纪初期,随着中小学与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文学教育”成为诸多学者和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对象,近十年来,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论文与专著有近2000篇(部),这些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关于文学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平原《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河北学刊》,2013)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与温儒敏《语文课改与文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等。这些研究对文学教育的内涵、性质做了深入的探讨,明确了文学教育的基本范畴,即以文学作品(文学“读本”)为核心,以哲学、历史与社会学知识为拓展,将审美教育、思想学识教育以及道德品质教育与文学教育相结合,以培养人格健全、思想独立、学识系统的现代人才作为文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是对文学教育内容的研究。研究着重探讨了文学教育中的西方文学教育(主要是英美文学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以及古代文学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总结了中美文学教育、传统与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差异。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江玉娇,邵秀芳《西方文学教育的经验分析及其启示》(《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林燕平,董俊峰《英美文学教育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与赵焕亭《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等。

三是对不同教育阶段文学教育实践的研究。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卢建红,林志敏,朱青茹《今日中国大学的文学教育》(《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王立昌《中学文学教育导论》(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与朱自强《小学语文文学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1)等。这类科研成果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大中小学与高校)的文学教育的内容、特征及其功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强调了高校的文学教育对于语文教师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对理工专业学生创新思维的培育的重要作用。

四是对文学教育功能的研究。认为文学教育具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功能,即德育与美育功能,前者包括了品德教育与人格养成教育,其次,文学教育还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功能。较有代表性的有:于天红,刘连梅《文学教育与大学生德育之我见》(《语文建设》,2013)、阿茹汉《文学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及道德情操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与叶杰琳《如何通过文学教育帮助大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等。

五是对文学教育现状的反思。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山花》,2010)、鲁枢元,赵玉平《文学教育与教育生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龙军《对当前“文学教育”的一点反思》(《名作欣赏》,2013)、杨邦俊《回归真正的文学教育》(《语文建设》,2009)、傅书华《时代病症:文学教育之缺失》(《山花》,2010)与于晓泉《文学教育的反思及对策》(《语文建设》,2013)等。此外,还有少量成果是关于儿童文学教育的研究,如胡瑞香《改革开放以来河南高校儿童文学教育的经验与现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张心科《清末民国儿童文学教育发展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等。

国内外关于文学教育的研究,阐释了文学教育的内涵、功能与范畴进,揭示了中小学与高等学校尤其是师范院校开展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并对文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为进一步研究文学教育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益的借鉴。但是纵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涉及师范院校文学教育及其方法研究的较为缺乏,尤其是对文学教育效果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讨论。少数研究者关注了文学教育方法的问题,如赵炜,冯宇,尹树萍《立体多维教学模式在外国文学教育中的应用》(《芒种》,2012)、张心科《接受美学与中学文学教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任树民《教师教育专业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学教育刍议》(《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等。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的文学教育实践本身缺乏对方法的注重,文学教育往往止于艺术欣赏和思想道德教化,另一方面是因为文学教育方法本身的理论欠缺,这一现状要求我们在强调文学教育的感性特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学教育的实施者(主要是教师)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二、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科学思维方法既包括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总结的观察实验方法、数学方法、假说方法、逻辑方法(包括分类法、归纳法、演绎法、分析法、综合法、抽象和具体、历史和逻辑)等近代思维方法,也包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来形成的类比、转换与外推思维方法、溯因与预见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包括联想与想象、直觉与灵感、逆向思维、悖论思维)等现代思维方法,它是人类进行一切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所运用的科学思维方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在实践中培养科学人的思维,是人类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平衡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偏重感性体验的文学教育来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养成科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为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培养奠定基础。

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对于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又是发展基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的关键因素。强调文学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是文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思维方法的理性与文学教育的感性互补,可以塑造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重视师范院校的文学教育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对推动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复合型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有利于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哲学思考、历史体悟与实践相结合,为师范生的课外自学与学术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

2.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

研究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就要以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根据文学教育实践以及文学教育方法的应用及其效果的调查统计,探讨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及其功能与意义。研究文学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反思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揭示师范院校文学教育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探讨科学思维方法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其对文学教育系统化与学理化的建构功能,对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总结科学思维方法在师范院校文学教育中的实践经验,以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外阅读延展、毕业论文与学术论文写作为例证,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对文学教育纵深化发展的作用,阐明科学思维方法在文学教育中的应用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实践价值,才能进一步揭示科学思维方法在文理贯通的学识培育、理性与感性融合的人格教养上的关键地位。

3.弥补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的不足。

文学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教育使用的方法直接影响了文学教育的效果,决定了文学教育的价值。科学思维方法的介入,既可以增强文学教育的学理性、逻辑性,也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科学思维方法,弥补以往文学教育重感性轻理性所带来的不足。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而言,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也有助于其在今后的基础教学与文学教育中将这一方法传递给中小学生,为培养文理并重、既有人文情怀也有理性思辨能力的21世纪新型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培养21世纪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于师范院校而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高超教学教育能力的优秀教育者是其本职追求,而如何使师范院校的学生成长为感性与理性全面发展的未来教师,是师范院校教育实践成功与否的关键。文学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师范院校学生学识的培育、人格的培养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将学生的思维方式通过感性鉴赏的途径进入到理性分析的领域,这一过程必须要以科学的思维方法作为指导。感悟性的文学教育必须理性的分析与归纳上升为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达到文学教育的目的,才能建构高素质人才的健全人格、心理与学识素养,为中国教育培养更多具有优秀教师,为中国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篇7

一、力求读书与发展有机结合

读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必由之路。我们积极指导学校做好教师读书学习的管理,把读书学习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将读书与教师的发展联系起来。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上,学校按照区里的要求,积极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三年读书计划,做到了有目标、有内容、有措施,使教师学有方向,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我们还努力发掘教师读书的典型,注重梳理他们的阅读成长经验,利用有关平台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引领更多的教师向阅读更深处漫溯,读出精彩,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七年来,我们先后宣传了本区教师读书发展的典型64人,表彰了区优秀读书个人202人、教师优秀读书集体16个。为了激发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我们还为教师开设了“拨亮心中的那盏灯”等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引领教师认真思考、规划未来人生的奋斗目标。

二、探索教师阅读管理的策略

教师群体的阅读质量主要靠管理来实现,管理方略尤为重要。我们探索出的有效阅读管理策略有:

一是专家引领。几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高万祥、陶继新、张文质、闫学等人来我们的教师读书峰会上开设“名家讲坛”,从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为教师打开专业阅读视窗。同时,我们也注意发挥本土专家的作用,对广大教师进行了有效的阅读引领。

二是同伴互助。在我们的倡导下,各种形式的读书发展团体,如魏集初中的“敏笃”读书小组、张集小学的“春天把我们吵醒了”、柳新实验小学的“‘8+1’工作室”等,成为活跃的读书力量。

三是定向阅读。我们积极倡导教师结合课题研究开展定向阅读,相继为教师举办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小课题的研究”、“走进校本教研”等专题讲座,特别是在教师个人课题研究中,我们要求教师要制订有针对性的读书计划,并要完成相应的读书笔记和研究任务。

四是自主阅读。我们倡导教师要注重阅读习惯的养成,要有阅读意识,要坚持每日阅读,并掌握必要的阅读方法。

三、善于激发教师的阅读情趣

我们认为,教师应形成读书人格,即具有强烈的、稳定的读书热情,具有稳定的阅读思维方式,形成有效的阅读行为风格。教育管理应促使教师把读书当作一种需要,当作一种职责。

一是激发教师的阅读需要。我们力求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和切实有效的方法,激发教师的阅读需要。例如,我们开展的“成长面对面”、“我读我秀”、“辩论当歌”、“绝对挑战”等十多项阅读活动,都是应教师的成长需求而策划的,因而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认同,也焕发了他们读书发展的热情。

二是适时聘请专家(名师)领读。基层学校积极与市(区)教科所、高校或发达地区的学校联系,通过“请进来”的专家学者对教师的读书进行思想引领与方法指导,行之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阅读意识和能力。

三是选定中心发言人讲读。基层学校在市(区)教科所推荐书目中,选择若干本现阶段需要重点阅读的书目让全体教师阅读,每本书再指定若干教师精读,进行精心筛选、摘抄,然后再联系自身的阅读感悟开设专题读书讲座,或是以“读书沙龙”等形式进行中心发言。

四是采用“每册一卷”导读。即针对需要教师重点阅读的书目,学校编写导读提纲,印发阅读思考题以及作者的观点,然后要求教师依据问题阅读,以问题促阅读、促理解、促思考、促实践。

五是举办“开心书会”。紧扣愉悦身心的主旨,基层学校先后组织了“好书推荐”,交流“读后一得”,介绍“我喜欢的一本书”等治动,实现共享资源。

六是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开展“同读一本书”活动,让参与阅读的师生有了共同语言,在反复的阅读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体味不同角度的思考,学会了理解与沟通,发展了认知与思维。

七是组织“读书大看台”展示。即区、学校通过展读书笔记(博客),评书香班级,选师生书迷等活动来激发师生的阅读成就感。

四、注重教师读书方法的引导

高效的阅读往往是通过良好的阅读方法来实现。我们在学习借鉴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学校和广大教师选用。

一是任务式读书法。即让教师带着任务进行阅读,学校组织评价与反馈,以此提高教师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

二是问题式读书法。教师带着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走进相关书籍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渠道,再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三是研究式读书法。教师围绕自己感兴趣的教育专题或研究课题,阅读相关理论,分析实践现状,借鉴他人经验,指导自己实践

四是备课式读书法。阅读中,我们指导教师像备课那样,学会概括书中的主要观点,学会把握精髓,善于传播阅读的信息,同时融入自己的体悟和见解,让自己的思想走向深刻。

五是休闲式阅读。一种缘于兴趣和爱好的广泛阅读,有利于增长见识,常有意料之外的启发和收获。

六是人文式阅读。读、背一些经典诗词、美文,使自身“回归感性”,丰富人文情怀,形成宽广的胸襟和审美视野,修炼人格。

五、致力校长阅读意识的引领

教师读书工作的推进与校长的阅读意识密切相关。我们要求校长应致力于培养教师的读书责任心,帮助教师树立起“每天读几页书与每天上好一节课同样重要”的意识。我们在校长中开展了“读书,我为教师做些什么”的专题活动,以促进校长为教师阅读的服务意识。我区的每届教师读书峰会,都要求校长亲自带队参加,还专门设立针对校长的活动板块,让他们感受阅读的力量;我区还建立了教师读书先进集体和读书优秀校长的评选表彰制度,激励校长重视阅读。目前,我区已有4位校长被评选为徐州市优秀读书校长,有16位校长被评选为区优秀读书校长。

六、打造教师读书峰会的品牌

我们着力打造了“教师读书峰会”的品牌,使这项旨在推进教师阅读的大型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已经成为我区教师读书文化发展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品牌。“教师读书峰会”每年一届,每届历时6个月,包括策划阶段、发动阶段、交流阶段、展示阶段,分学校活动、分会场活动、主会场活动三个层面展开。

一是策划阶段。峰会前夕,我们组织专项调研,了解对教师阅读内容和活动形式的需求,形成全区的教师读书峰会预案。随后,区教科所再召开优秀读书校长和读书教师代表座谈会,讨论本届峰会预案,确定峰会主题、活动板块等事项,修订方案。最后,形成读书峰会实施方案,上报区教育局分管领导与局委会审批执行。

二是发动阶段。下发读书峰会实施方案,逐层进行读书峰会的宣传发动,部署读书任务,组建读书峰会筹备组;区教科所选定适合教师阅读的推荐书目,并代办征订;以自愿申报和轮换的方式选定分会场承办单位;对分会场活动板块设置、日程安排、材料征集、典型推荐等相关事项提出原则性意见,确定分会场召集人与组委会成员,并选派区兼职教科研员任分会场联络员;各分会场参与单位协商制订分会场活动方案,进行任务分工,统筹分会场活动;各校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动员教师参与读书活动,推荐读书典型和读书交流材料。

三是交流阶段。在学校和分会场两个层面,展开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交流各校推荐的读书典型经验和阅读心得等;各校推荐申报区级读书先进个人与集体;区教科所筹备主会场的活动并从基层推荐的资料中选编优秀文稿编辑成册。

四是展示阶段。由局长总结上年度全区教师读书工作,布置下一年度的教师阅读任务,表彰区级“优秀读书个人”和“优秀读书集体”;展示基层学校和教师创造性的阅读文化和工作经验;邀请专家指导我区的教师阅读工作。

七年来,全区学校新装备供教师阅读的图书达百万元以上。很多教师真正的爱上了读书,步入了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十一五”以来,我区教师承担的市级以上课题数量大幅度增长,其中有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31项(其中重点课题6项),市级课题(含个人课题)1270项,先后有5项成果获首届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74项获市优秀个人课题成果奖。近年来,全区千余名教师获得了省、市、区优质课奖,百余位教师获得了各级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10位教师获得了江苏省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

篇8

摘要:“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针对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顺应幼儿探究的天性,回归幼儿学习的本真,强调“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去功利、去程式、去权威”,建构了“微项目”活动课程,提炼了“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个性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去结果”;科学启蒙教育;学前教育

人常会在成长和成功中选择后者,这是人追求结果的常有思维。其实,“不在乎旅游的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才是我们真正应有的价值取向。2011年,吴江实验小学幼儿园在梳理、细化、总结、传承“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去结果”的概念,申报的课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课题如期结题,并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精品课题培育对象。

一、“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价值

追寻:“三去三重”过程与结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哲学范畴,又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普遍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重权威”——教育过程一言堂,教师角色固化,不给幼儿自主、质疑、突破常规的机会;“重功利”——教学过程只关注概念、知识的教授,忽视、剥夺幼儿的实际体验和需要,儿童立场缺失;“重结果”——教育教学关注预设知识的学习效果,忽视幼儿探究的过程和个体经验建构的实际状况等。针对这些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在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的指导下,基于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传承与发展的视角,原创性地提出了“去结果”的概念。“去结果”并不是否定结果、不要结果,而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重过程、重探究、重体验”,强调“去功利、去程式、去权威”,顺应天性,回归本真。“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基于儿童立场,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面对种子,就必须遵循种子的成长规律”[1],“三去三重”把儿童视为“种子”,致力于顺应幼儿探究的天性,使幼儿天性充分张扬,个性自然释放,灵性快乐生长,从而真正回归幼儿学前教育学习的本真。它注重幼儿好奇(敢于创新)、好问(勇于质疑)、好动(乐于探究)、好学(善于思考)等核心素养和学习品质的养成,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等精神实质高度一致,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更具科学性、适切性、整体性和发展性。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理念体系,确立了“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价值追求,进一步明晰“三去三重”教育理念,并将理念转化为一种通俗易懂的,教师所熟悉、能领悟、可操作的实践性操作流程,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真正从“说教”走向“润泽”,从“功利”走向“快乐”,从“刚性”走向“弹性”,塑造人格于无形,全面提升科学启蒙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去结果”是一种价值取向,也是一种理念追求;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方法。“去结果”说明有无限可能性,其最终的价值就是顺应幼儿的天性,回归学习的本真。

二、“去结果”的实践探索:顺应天性,回归本真

(一)建构“微项目”活动课程,实现课程特色创生

当前幼儿科学课程散落在各种教材之中,科学活动之间没有相互关联性,不成体系,具有零碎性、碎片化的特点,忽视了幼儿科学学习的深度、广度和连续性。基于课程建设碎片化的问题,我们以“顺应天性,回归本真”为基点,基于“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建构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微项目”活动课程(以下简称“微项目”),实现了园本课程的发展和园本特色的创生。“微项目”指的是在连续一段时间内,围绕某个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开展的微型系列科学探究活动。它基于幼儿立场,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社会,以项目的形式将科学活动系统化、深入化、生活化,强调将科学教育渗透在一日活动中,鼓励幼儿通过集体探究、区域探究、亲子探究等多元探究方式在生活、游戏中深度学习。“微项目”涉及动物类、植物类、沙石类、生活用品类四大探究类型,每个项目包含问题搜索、主题导引、主题网络、活动导航、主题探究、主题环境、主题评价、主题感悟板块。其主题微小,体现问题性;目标清晰,体现层次性;内容丰富,体现真实性;方式多样,体现过程性;环境灵动,体现互动性;评价多元,体现开放性;感悟真切,体现思辨性。“微项目”活动课程追随幼儿探究天性自然生发、生长,润泽了幼儿灵性,实现了幼儿探究的生动、互动和灵动。研发的“蚕宝宝来了”“种向日葵”“快乐石之旅”“车轮轱辘辘”四大经典微项目活动案例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可供同类别幼儿园借鉴学习。

(二)提炼“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创新教学行为方式

当前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缺乏可实施、可操作的方法和范式,教师往往停留于观念、理念的层面,普遍存在“一提理念头头是道,实践操作却又回到原点”的问题。针对教师教育理念与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充分吸收了现代教育学、发展心理学等经典教育理论,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关精神为指导,重点研究“幼儿学习方式”和“教师指导策略”,体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教育观。针对过去科学教育中“重教轻学”的弊端,我们创生了“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三策略四环节”的实践操作范式。“学”与“教”全面聚焦“做中学、玩中学、悟中学”三大策略,关注幼儿核心素养的养成,彻底改变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堂轻游戏,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差异,重权威轻事实”等倾向,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焕发灵性。其操作范式为“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注重让幼儿在情境中游戏、在探究中建构、在体验中感悟、在生活中发现。通过情境创设、动手操作、体验交流、生活拓展四大环节,引领幼儿尝试以多种方式自主探究,支持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探究。四大环节可根据活动的需要灵活调整、多元组合,在实践中形成多种变式。其常规操作流程如下“三策略四环节”实践操作范式创新了教学行为方式,是科学启蒙教育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新经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三)探索“三有四好”的多元个性化评价体系,拓宽教育评价渠道“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评价结合“三有四好”幼儿培养目标,基于幼儿“有爱、有礼、有信、好奇、好问、好动、好学”核心素养的考量,遵循“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2]的原则,主张正视幼儿的个性和差异,倡导多元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实现评价的形式、主体、功能的多元性、个性化,促进幼儿持续发展。课程评价工具《幼儿成长档案》《观察记录册》的运用,使“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三去三重”核心理念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

三、“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研究成果

(一)专家指导全程化,研究不断深化

我们牢牢把握开题论证、课题调研等契机,与专家充分对话,充分吸取经验,直面问题,对课题方案、研究思路、研究成果等进行反复梳理和修正,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凝练“去结果”的内涵、特征,梳理操作路径,进一步提升研究品质。在开题论证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课题选题独到,立意新,定位高,课题设计完整,框架清晰,研究内容从宏观到实践,形成完整的体系,有一定的深度。课题研究成果“‘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由苏州市推选申报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评选并获二等奖。申报过程中,相关专家亲临现场,给予手把手的指导,厘清了一直困扰我们的“去结果”科学启蒙教育的教育理念,从“二重二去二淡化”到“三去三重”,使课题核心理念更清晰、更透彻。

(二)研究成果多元化,多主体获得发展

⒈激发了幼儿科学探究的灵性。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始终以幼儿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归宿,遵循“启迪创新思维,塑造创新人格”的研究思路,强调尊重幼儿的探究天性,尊重幼儿的个性,关注幼儿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让幼儿在亲历探究全过程中,实现生动、互动和灵动发展,真正成为“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本真”儿童。

2.实现了教师科学教育的生动。研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受到冲击和挑战,并不断地得到优化,彻底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教师们牢固树立“顺应天性,回归本真”的观念,基于儿童立场,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去探究,真正成为“呵护童心,守护童真,激发童趣”的“求真”教师。

⒊形成了家、园、社区共育的合力。“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家庭、社区资源,形成家、园、社区共育的合力。家长既是科学教育课程资源的提供者,也是科学教育活动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幼儿园周边环境(公园、印刷厂、同里古镇等)也都成为幼儿探究的好去处,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注入不竭动力。

⒋推进了幼儿园科技特色建设。伴随着课题的研究,幼儿园从日常管理、教科研活动、一日活动、环境创设、家园互动等,到幼儿园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角落,都流露着浓郁的科学探究的气息,科技特色建设扎实推进,成为《未来科学家》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成员单位,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

(三)成果推广多平台,赢得广泛赞誉借助

“一室一基地二中心”,即肖菊红名师工作室、“幼师国培”项目实践基地、幼教课程研究与发展中心、探究式启蒙教育研究中心,形成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核心团队,定期开展主题式沙龙、跟踪观察、课程审议、公开教学、交流展示等活动,充分展示、推广“去结果”式科学启蒙教育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同行的高度认可。幼儿园先后承办瑞吉欧教育与中国早期教育实践国际研讨会、全国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暨区域游戏的设计策略高级研修班、教育部“国培计划”研修等活动30多次;先后接待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4个国外访学团来访,接待来自、山西等全国各地的5000余名幼儿教师来园参观学习。肖菊红园长担任省教育评估专家、省“名师送培”专家、省校(园)长网络课程授课专家、苏州大学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幼师国培项目培训专家、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导师,肖菊红、周惠英应邀在省教育厅选派赴英国培训学习结业成果展示、校长国培计划、长三角幼教名师精品活动观摩研讨会、省科技特色幼儿园联盟科学教育研讨会、省引智培训等活动中公开教学10余次,开设讲座50余次,培训人数达20000余人。幼儿园编著的《在探究中成长——幼儿园科学项目活动精选》《幼儿成长档案》以及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故事20例》公开出版,10多篇科学启蒙教育论文、研究方案、研究报告发表于《上海教育科研》《早期教育》等期刊。

参考文献:

[1]朱自强.儿童教育的“种子法则”[J].人民教育,2015(11).

篇9

[论文摘要]笔者所提出的理性化的道德成长,是指学生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道德思维的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真正深化成长。在此基础上,作者尝试着提出理性化道德成长的策略。

一、理性化道德成长的提出

对于广大教育者而言,所谓的道德教育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范性内容,主要是对人的言行方面进行规定和要求,使人认同规范,遵守规则,从而实现规范对人的约束调节作用;二是意义性内容,主要是一些关于人的生活价值、生活意义等一些价值观内容,使人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反省,进行自我确认,这种自我确认有道德“自我建构”的内涵,德育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引导。

规范性内容和意义性内容是道德的本来内涵,作为道德教育,应该在运行过程中对两者都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实的道德教育却过于注重对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使规范性内容和意义性内容处于失衡或者割裂状态。因此,提出理性化的道德成长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理性化的道德成长,是指学生在接受道德认识、形成道德情感并实践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促使学生道德思维的形成,使之不但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对道德进行反省和评价,从而使学生的道德真正深化成长。

二、现实教育中德育内容的失衡及其原因

笔者认为,现实德育工作失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对道德内涵理解的片面性

道德是人的道德而非物的道德,其带有人的本性,也就是:人总是为有一定意义的生活而活。毋须置疑,在人的生活中,需要有相应的行为规范,但这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的目的在于使自己觉得有意义。但是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给德育这样的定义:人在生活中用以调节与他人、与社会、与所在集体等关系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在这里,过于强调了规范性而忽略了意义性,似乎道德就是规范,人的道德成长就是接受认可道德规范从而形成相应的道德情感并实践相应的道德行为。人为了规范而生活,而人生的意义则被孤立起来了。

(二)社会本位的深刻影响

我们的教育受社会本位的价值观影响颇深,国家与社会价值一体化,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被高度的政治组织化了,不存在任何游离于组织之外的独立个体。在这种环境下,个人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和价值,没有任何的特殊选择而能是服从。这种价值观念在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思想道德的缺陷使愈来愈明显了,主要是对个体价值的否定,压制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三)现实教育中的功利化取向

由于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教育功利化的倾向,因此,有的学校在工作中更多地重视学校自身的经济利益和所谓的社会效益,追求学校秩序的稳定,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存在着偏重规范的灌输而忽略意义的引领的现象。

(四)理想主义的强化

传统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内容是高度理想主义的,它继承了传统思想道德的理想化倾向,把个人设计成理想化的革命者,基于这种人格理想,传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在“提倡”和“禁止”两个方向都走入了极端。把思想道德提到一般人达不到的境界,只能培养肓从的驯化了的圣徒,然而却失却了德育的现实功用。

三、实施理性化道德成长的策略

要使学生真正地实现理性化的道德成长,应从以下入手:

(一)立足于德育的主体性建设

1.德育的主体性主要是德育工作主体和德育对象主体。

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也就是说,德育工作者的职能,要由单向灌输道德理论,转变为关心、指导、帮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素质的同时,使自己也受到教育,获得发展。因此,德育工作者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要具有宽广的视野和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现代的德育思想、观念;系统掌握现代德育知识、技能,提高德育的创新智慧和实践能力;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文化和道德修养,对受教育者真正能够做到启人心灵、为人师表。

2.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能力。德育是一个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的独特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教育环境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也包含受教育者作为主体的自我选择、自我塑造、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如果把道德仅仅看成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就范,道德建设就无法形成主体性的建设,也无法释放个体的潜能,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要重视培养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能力。

(二)建构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青少年在连续的和进步的社会生活中所必须具有的态度和倾向的发展,不能通过信念、情感和知识的直接传授发生,它要通过环境的中介发生。”首先,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未成年人,面临的是一个成人化的环境,反映的是成人的意志和需要。在这种环境中,受教育者显然是弱势群体,道德内容、道德评价等都是置于成人设计之下,这给受教育者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德育工作者应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塑现实的社会环境,使受教育者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加人文化与和谐化。其次,信息化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的现实,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它必将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道德成长。德育应介入和运用这种载体,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仅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受教育者道德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而且还要创造一个完善的网络环境。

(三)德育内容要生活化

现实的道德内容过于政治化和理想化,缺乏人文关怀。

理性化的道德成长要求德育内容应该关注受教育者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构成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受教育者的具体教育内容系列。德育课程内容除了显性的课程内容,还要注重开发一切积极隐性课程内容,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和环境,把其中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四)德育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参与

理性化的道德成长要求对受教育者的道德评价以动态评价为主,既重过程又重结果,既重效果又重动机,既重认知又重表现,要求让受教育者参与到道德评价中来。如果把受教育者排除在自己品德发展的评价过程之外,受教育者就会逐渐形成了对自己道德评价的依赖心理和恐惧心理。而科学的道德评价应该是一种参与式评价和发展性的评价,必须把受教育者主体性作用的发挥作为他们道德发展的有效,使受教育者平等、公正、有尊严地参与到自身的道德发展来,看到自己道德实践的成果,分享道德成长带给他自己的喜悦和快乐,从而逐步形成良好道德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

参考文献

[1]戴纲书,德育环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

[2]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

篇10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闲暇生活 状态

1.引言

自2008年至今,“90后”大学生成为各大高校的学生主体,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弹性学分制的实施,“90后”高校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占有量大大增加,闲暇生活成为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学的健康的闲暇会促进个性的张扬与创造性的发展,有助于克服社会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良好的大学生闲暇群体活动趋势,会对社会闲暇活动产生方向性引导”[1],也就是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念,是否具备闲暇能力,将关系到他们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也将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与生命的质量高低,更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优劣,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

2.闲暇/闲暇生活/闲暇教育

2.1闲暇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闲暇”的理解不同,它最初出自拉丁语“licere”,意指合法的或被允许的,泛指在劳动之余获得许可进行的活动;古法语“leisir”是指人们摆脱劳动后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英文中的“leisure”,即闲暇、休闲之意。我国学术界,有的学者使用“闲暇”一词,有的学者使用“休闲”,闲暇主要指人的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而休闲更多地是指人的一种精神状态。美国学者杰弗瑞戈比认为[2],如果把有关闲暇的种种定义进行归类,则分别是时间(time)、活动(activity)、存在状态(state of existenee)和心态(State of mind)。学者陶克德森则认为,闲暇一词主要有三种用法,即“闲暇时间”、“休闲活动”和在休闲活动中人的闲适的“精神状态”。可以看出对于闲暇的研究可以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和闲暇心态三个角度出发。

2.2闲暇生活

闲暇生活是人在闲暇时间内的存在,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活动的方式及活动过程和状态的总和,闲暇生活的构成,应当以主体拥有闲暇时间为基础,没有闲暇时间就无所谓闲暇生活[3]。

大学生闲暇生活[4]是指大学生在除了教学计划所安排的活动、为完成教学计划的活动及满足基本生存的活动之外的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管理的时间里,自主安排生活和活动,是在自在的心态和心理环境中的个人行为。因此不同的个体的闲暇状况和质量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和成才。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人的最大差异是闲暇”。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学生怎样利用自由支配时间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2.3闲暇教育

庞桂美[5]在《闲暇教育论》将国内学者的描述和观点归纳成三类:(1)闲暇教育就是在闲暇时间内进行的教育;(2)闲暇教育就是教会人们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和如何提高闲暇时间的利用质量的教育;(3)闲暇教育是一种提高、充实人的精神境界的教育活动。

国际上普遍认为[6]:闲暇教育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利用闲暇时间而获得某种变化,这些变化会体现在信念、情感、知识、技能和行为方面,并且它通常发生在儿童、青年和成人的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环境中或娱乐环境中。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的闲暇教育就是引导大学生自由地、积极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一种自我开发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形成和掌握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从而提高闲暇生活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7]。

3.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状态

3.1闲暇生活对“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

闲暇自由性、个体性、自主性的特点决定了闲暇生活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是大学生的一笔财富,成为他们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享受生活的一方乐土,又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出现了“闲暇困惑”、“闲暇消极”等现象,成为消磨意志、虚度光阴甚至引发人格、犯罪等严重的社会问题的生命泥沼。

积极有意义的闲暇生活不仅为大学生提供“用于娱乐和休息的时间”[8],而且提供了“用于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然的时间”[9],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大学生可以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自由活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积极有意义的闲暇生活是推动大学生由自然人校社会人转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以校园文化为依托,通过进一步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这个过程要赋予大学生两方面的内容用以构成社会化,其一是学校教学时间里专业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具备一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潜在职业人,其二是闲暇时间里趋向于自立和自觉的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使之成为具备一定独立意识、交往沟通能力和创造力的标准社会人。

3.2“90后”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状况

3.2.1闲暇时间宽裕,安排和管理随意性强。

课题组以南京某高校“90后”在校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2.1%的大学生周一到周五平均闲暇时间在2小时以上,到了双休日闲暇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上升到97%,4小时以上的学生数高达92.5%。并且随着年级的增长,闲暇时间不断增加,尤其是毕业班的同学一学期乃至一学年都没有课程。文科生的闲暇时间因课程设置和学科性质,明显多于理科生。这些数据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是充裕的。

面对宽裕的闲暇时间,在问及“您对闲暇时间的安排情况如何?”回答“有计划”、“比较有计划”的同学只有47.4%,“比较随意”、“随意”的同学比例占52.6%[10]。大一新生面对新的大学生活,虽然学校精心安排了新生入学教育和生涯指导的讲座,但“随意”安排闲暇时间的比例高达51.1%。而大四毕业班的学生,尽管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学生,尽管面临着“随意”安排闲暇时间的比例仍达到66.6%。这可能与问卷调查的时间安排在5月份有一定关系,大四学生大多数已经找到工作,已进入毕业季,对大学生活的留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使得闲暇时间里处于无序状态。可见,大部分大学生无论是新生还是毕业班学生对于如何安排自身的闲暇时间盲目性较大,闲暇的自觉性和主体性缺乏。

3.2.2闲暇活动内容和质量不匹配,方式呈现个性化和网络化。

调查发现“90后”的大学生闲暇生活从内容上看丰富多彩,在问卷所提及的16个项目,都有不同数量的同学参与,不仅有积极向上、拓展知识、锻炼素质、提升能力的活动,而且有满足基本需要的消遣娱乐型诸如上网等,更有无所事事、空虚无聊、睡大觉、闲逛的。

美国学者纳什按照人们在业余时间内所从事活动的价值,把闲暇分为六个水平层次,即闲暇层次论:

第一层次是负价值的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活动,如破坏公共财产,各种犯罪活动;第二层次是零价值的纯官能享受性活动,如酗酒、赌博、长期沉迷于电视、网络等,这种活动不直接对社会造成危害,但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第三层次是价值为l的单纯寻求轻松、刺激、娱乐的被动消极观看活动,如心不在焉地翻阅小说和听音乐等;第四层次是价值为2的情感投入观看活动。在这种观看活动中,观看者虽然不亲自参与活动,但因为有情感的积极投入,它能发挥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功能;第五层次是价值为3的积极参与活动,如跳舞、乐器演奏等;第六层次是价值为4的创造性活动,如各种小发明、小创造等[11]。

按照纳什的闲暇层次论,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于闲暇活动的选择,上网、看电影听音乐、睡大觉等娱乐消遣类闲暇价值不高的活动的选择比例高,大学生的闲暇活动主要停留在第二层次零价值的纯官能享受性活动与第三层次价值为l的单纯寻求轻松、刺激、娱乐的被动消极观看活动上。具体如下:排名第一位的是上网(76.9%);第二位的是看电影听音乐(73.4%);睡大觉(58.9%)、外出闲逛(54.8%)居然排在第三、第四;第五和第六分别是阅读报纸杂志(53%)和自修学习(49.7%)。而较高层次闲暇活动的社团活动、书法绘画、社会工作等进行得很少。闲暇内容和方式上更多表现为网络化和个性化。

2014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20-29岁年龄段占30.7%,大学生群体比例达到10.7%。信息及时、平台开放、空间虚拟、互动平等、状态隐秘等特点,对年轻好奇喜欢探索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极大吸引力,对网络的依赖已达到不能分开的程度,是名副其实的网络一代。利用便利的上网条件和自身知识结构优势,成为网络的生力军。

“90后”大学生上网目的和内容更倾向于娱乐消遣型,发展提高型所占比重不高。大多数“90后”自懂事就生活在虚拟世界里,遇到问题不再寻求他人而找“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遇到不顺心的事或分享快乐更多的是选择网络,QQ、微信、人人网、贴吧等网络聊天工具,或通过网络游戏发泄苦闷,而网恋也被越来越多的“90后”作为一种恋爱方式。由此可见,上网已成为大学生闲暇的主要方式,并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90后”大学生闲暇时间用于体育锻炼明显不足。67.8%的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整个学期或学年偶尔参加的达39%,闲暇时间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15.6%,尤其是女生。主观上,“90后”大学生上网的人数比例高和上网时间长,或选择其他活动去休闲;客观上,学校或周边体育场馆设施不齐备。另外,学业成绩作为主要学业评价标准等因素也使得许多大学生轻视体育锻炼。

“您大多数时候是如何度过闲暇时间”的调查,56.8%的学生与朋友在一起,30%的同学选择“一个人”,仅有10.2%的选择参加集体或社团组织的活动。“90后”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喜欢不受干扰,更希望拥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同时,他们希望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对于群体的选择更倾向于自由组合式。

3.2.3闲暇心态不够成熟。

3.2.3.1娱乐消遣型的闲暇价值观影响闲暇方式的选择

闲暇价值观主要体现为如何利用闲暇时间,如何认识闲暇活动对个体知识能力素质发展的重要性,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闲暇活动与生活质量的关系[12]。大学生利用或支配闲暇时间的方式,受自身价值观的影响,有堕落型、消遣型、积极型、发展型等形式。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显示,93.7%的大学生期望自己的闲暇生活是有意义的,但是对闲暇生活的作用和价值却有不同认识,许多大学生将闲暇理解成“闲”或者“逸”,却不知古人云:“逸则,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43%的认为闲暇就是“打发时光,消遣解闷”,32.2%的认为闲暇的功能是“娱乐放松”,24.8%的认为闲暇的作用是“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大学生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形成合理的闲暇价值观对每个人的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

3.2.3.2闲暇生活的现实体验与主观期望脱节

在满意度调查中,93.7%的“90后”大学生期望自己的闲暇生活是有意义的,但是有59.1%的大学生对自己的闲暇生活“不满意”甚至觉得“很单调”,仅有31%的大学生对自己闲暇生活“很满意”或“满意”

对于闲暇的生活环境和条件的满意度不高,主要体现在用于闲暇活动的设施场所短缺,使用开放时间不合理,缺少指导老师,组织的活动、实践、讲座流于形式,缺乏新意和吸引力,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

影响自身闲暇生活质量的因素认知上,大多数大学生都能比较客观地进行评价,95.1%的大学生认为是“个人因素”(个性、能力、兴趣、爱好等),67.8%的大学生认为是“同伴群体的选择”,而选择“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占55%。无论是“个人因素”还是“同伴群体的选择”、“经济因素”所占比例与李翠新对于广州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调查的结果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同伴群体的选择”,反映出“90后”大学生朋辈影响明显大于“80后”。

4.思考

现代高等教育育人方向由学术型人才向全面发展型人才转变的过程中,应当顺应教育变革的要求,将大学生的闲暇教育纳入大学教育的总体规划,并作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认真抓好,使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成为提高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高等教育要走入生活中的真实个人,不仅要为学生的谋生服务,还要为学生的乐生提供服务,使每个个体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体验快乐、愉悦和幸福,同时丰富学生的个性和内涵,提升学生的生活境界。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说,“教育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为享受娱乐性的闲暇而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是最为严肃的教育任务”[13]。

参考文献:

[1]罗华.大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的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9.

[2]田翠琴,齐心.农民闲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0-11.

[3][7]李翠新.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分析:以对广州市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为例[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4]朱正平.试论当代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5.

[5]庞桂美.闲暇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6]闲暇教育.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

[8][9]陈国新,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新贡献[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0]经素.当代大学生在校闲暇状况调查与思考.内江:内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

[11]杨会燕.闲暇教育与大学生的成长[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12]张文鸯.闲暇教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人民网.中国教育报,2008(04).

[13][美]J.曼蒂,等著.叶京,译.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