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合同范文

时间:2023-03-29 01: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双方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双方合同

篇1

乙方:

双方一致同意按下列条款签订本合同

第1条 定义

1.1 产品:本合同中所称“产品”,系指由甲方制造并以其商标销售的(产品名称)和随时经双方以书面同意的其他商品。

1.2 地区:本合同中所称“地区”,系指_________国_________.

1.3 商标:本合同中所称“商标”系指(商标全称)_________.

第2条 委任及法律关系

2.1 委任: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委任乙方作为其,以便在“地区”获致“产品”的订单。乙方愿意接受并承担此项委托。

2.2 法律关系:本合同给予乙方的权利和权力只限于给于一般的权利和权力,本合同不产生其它任何关系,或给予乙方以代表甲方或使甲方受其它任何合同约束的任何权利,特别是,本合同并不构成或委派乙方为甲方的代表,雇员或合伙人。双方明确和理解并同意,在任何情况下,乙方可能遭受的任何损失,不论部分或全部,甲方均不承担责任。

2.3 指示:乙方应严格遵守甲方随时发来的指示。由于乙方超越或违背甲方指示而造成的任何索赔、债务和责任,乙方应设法保护甲方利益并赔偿甲方因此而遭受的损失。

第3条 甲方的责任

3.1 广告资料:中方应按实际成本向乙方提供合理数量的“产品”样品、样本、价目表、广告宣传用的小册子及其他有关“产品”推销的辅助资料。

3.2 支付推销:甲方应尽力支持乙方开展“产品”的推销;甲方不主动向乙方“地区”的其他客户发盘。

3.3 转介客户:除本合同另有规定外,如“地区”其他客户直接向甲方询价或订购,甲方应将该客户转介乙方联系。

3.4 价格:甲方提供乙方的“产品”价格资料,应尽可能保持稳定,如有变动应及时通知乙方,以利推销。

3.5 优惠条款:甲方提供乙方获致订单的条款是最优惠的。今后如甲方向“地区”其他客户销售“产品”而提供比本合同更有利条件时,甲方应立即以书面通知乙方,并向乙方提供比此项更有利的条件。

3.6 保证:甲方担保凡根据本合同出售的“产品”如经证实在出售时质量低劣,并经甲方认可,则甲方应予免费修复或调换。但此项免费修复或调换的保证,以“产品”在出售后未经变更或未经不正确地使用为限。除上述保证外,甲乙双方均同意不提供任何其它保证。

第4条 乙方的责任

4.1 推销:乙方应积极促进“产品”的推销,获取订单,并保持一个有相当规模和足够能力的推销机构,以利“产品”在“地区”的业务顺利开展和扩大。

4.2 禁止竞争:乙方除得到甲方书面同意外,不应制造、购买、获取订单、或协助推销与本合同“产品”相同或类似的其他国家商品,或将本合同内“产品”转销其他国家和地区。

4.3 最低销售额:在本合同有效期间的第一个十二个月内,乙方从“地区”客户获得的“产品”订单,总金额应不少于_________元。以后每十二个月递增百分之十五。

4.4 费用:在本合同有效期内,乙方应承担在“地区”推销和获取“产品”订单的全部费用,如电报费、旅费和其他费用,本合同另有规定者除外。

4.5 “产品”价格与条件:乙方保证按照甲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随时规定的价格和条件进行推销。在获取订单时,乙方应充分告知客户,甲方的销售确认书或合同内的一些条款以及任何订单均须经乙方确认接受后方为有效。乙方收到的“产品”订单,应立即转给甲方以便予以确认或拒绝。

4.6 督促履约:乙方应督促买户严格按照销售确认书或合同的各项条款履约,例如及时开立信用证等等。

4.7 市场情况报导:乙方应负责每月(或每季)向甲方提供书面的有关“产品”的市场报导,包括市场上同类产品的销售情况、价格、包装、推销方式、广告资料、客户的反应和意见等。如市场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乙方应及时以电报通知甲方。

第5条 佣金

5.1 佣金率及支付方式:凡经乙方获得并经甲方确认的订单,甲方在收妥每笔交易全部货款后,将按发票净售价付给乙方百分之_________佣金。为了结算方便,佣金每月(季)汇付一次。如有退货,乙方应将有关佣金退还甲方。

5.2 计算基础:上述“发票净售价”系指甲方开出的“产品”发票上的总金额(或毛售价)减去下列费用后的金额,但以这些费用业经包括在毛售价之内者为限:

(1)关税及货物税,

(2)包装、运费和保险费,

(3)商业折扣和数量折扣,

(4)退货的货款,

(5)延期付款利息,

(6)乙方佣金。

5.3 甲方直接成交的业务:凡乙方“地区”的客户,虽已了解甲乙双方的贸易关系,或经甲方转介与乙方,但仍坚持与甲方直接交易,则甲方有权与之成交,保留百分之_________佣金与乙方,并将此项交易作为本合同第4.3款最低销售额的一部分。

如乙方“地区”的客户在中国访问期间(包括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各种交易会)与甲方达成“产品”的交易,目的港为乙方“地区”者,甲方有权接受其订单,但不为乙方保留佣金,亦不计入上述最低销售额。

5.4 超额佣金:如乙方在本合同有效期内积极推销“产品”并超额完成年度最低销售额(按实际出运金额计算),甲方对超额部分除支付规定的佣金外,应另付乙方奖励佣金:(1)超额百分之五十时,奖励佣金为百分之_________;(2)超额百分之一百及以上时,奖励佣金为百分之_________.奖励佣金在年度终了由甲方结算后一次汇付乙方。

第6条 合同有效期

本合同有效期为_________年,期满自动失效。如双方同意延续本合同,任何一方应在期满_________天前用书面通知对方以便相互确认。

第7条 合同的终止

7.1 终止:合同双方应认真负责地执行各项条款。在下列条件下,每一方得以书面通知另一方立即终止本合同或取消其中某一部分:

(1)

如一方未能履行本合同的任何一项义务,而此项违约在接到另一方书面要求纠正的通知后_________天内又未能加以纠正;或

(2)如一方自动或被迫申请宣告破产,自动或被迫申请改组、清理、解散、或对该方指定了产业管理人;或

(3)如发生违反本合同第8条有关商标使用或注册的情况;或

(4)如发生本合同第9条不可抗力事由,一方在超过_________天期限后仍无法履行其义务时。

7.2 终止的影响:本合同的终止并不解除双方按照本合同规定业已产生但未了结的任何债务。凡在合同终止前由于一方违约致使另一方遭受的损失,另一方仍有权提出索赔,不应受终止本合同的影响。

乙方特此声明:由于终止本合同而引起的损害,乙方放弃要求补偿或索赔,但终止本合同前甲方应付乙方的应得佣金仍应照付。

第8条 商标

甲方目前拥有和使用的商标、图案、及其他标记,均属甲方产权,未经甲方特别以书面同意,乙方均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全部或部分地使用或注册。即使甲方特别以书面同意乙方按某种方式使用,但在本合同期满或终止时,此种使用应随即停止并取消。

关于上述权利,如发生任何争议或索赔,甲方有权立即单方面取消本合同并且不承担由此而产生的任何责任。

第9条 不可抗力

任何一方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由,以致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任何迟延或无法履行本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时,另一方不得提出索赔要求。此类事由包括:水灾、火灾、风灾、地震、海啸、雷击、疫病、战争、封锁、禁运、扣押、战争威胁、制裁、骚动、电力控制、禁止进口或出口、或其它非当事人所能控制的类似原因、或双方同意的其它特殊原因。

有关一方应在事故发生后_________天内以书面通知另一方,并提供当地有关机构的证明文件,证明不可抗力事故的存在。

第10条 仲裁

凡有关合同或执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一切争执,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不能解决,双方同意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该会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再以诉讼或其他方式向法院或其它机构申请变更。仲裁费用由败诉一方负担,仲裁裁决另有规定者按照规定办理。

第11条 转让

要合同任何一方在未经征得另一方书面同意之前,不得将本合同规定的任何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者。任何转让,未经另一方书面明确同意,均属无效。

第12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2.1 生效日期: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立即生效。

12.2 未尽事宜: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加补充或修改时,应以书面提出并经双方正式授权的代表签署后方能生效。

12.3 标题:本合同各项条款的标题仅为方便而设,不应限制或影响合同中任何条款的实质。

12.4 全部合同:本合同系双方关于本合同主题的全部合同和谅解。除本合同有明文规定者外,以前其它有关本合同主题的任何条件,声明或保证,不论是以书面或口头提出的,对双方都无约束力。

12.5 正式文本:本合同及附件以中文和英文缮就,每种文本有二正二副,签署后双方各执正副本各一份,两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12.6 政府贸易:本合同不适用于双方政府之间[:请记住我站域名/]的贸易或甲方与乙方政府之间达成的交易,亦不适用于易货贸易或投标交易。

甲方(盖章):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

篇2

①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研究开发经费和报酬;

②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技术资料、原始数据;

③完成协作事项;

④按期接受研究开发成果。

合同法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研究开发人的主要义务是:

①按照约定制定和实施研究开发计划;

②合理使用研究开发经费;

③按期完成研究开发工作,交付研究开发成果,提供有关的技术资料和必要的技术指导,帮助委托人掌握研究开发成果。

篇3

发包方(简称甲方)

承包方(简称乙方)

基于乙方承包甲方本合同约定的冷库工程,为了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如下条款,以兹共同遵守执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工程内容:

4、承包范围:

5、承建冷库物资的名称、规格、型号、单价、总金额等作为合同的附件。

二、工期

本合同工程总工期为个日历日,工期起算日期:为本合同签字之日起计算。(除发生不可抗力或本合同约定条件(增加工程量)外,在任何情况下,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顺延、怠误工期。)

三、工程造价及付款方式

1、工程造价:工程总造价为附件的确认价格,包工、包料、包质量、包安全、包调试、工程包壹年保修等,在本合同工程承包范围内所有项目一次性包干,不因物价上涨或下跌而变动。

2、付款方式:

①、总价款分三期支付:

第一笔款:总价款的60%即元人民币(¥);支付条件:工程合同签署后3日内支付。第一笔款支付后本合同生效。

第二笔款:总价款的35%即元人民币(¥);支付条件:工程完成50%后3日内支付。

第三笔款:总价款的5%即元人民币(¥);支付条件:工程完成100%后3日内支付。

②、付款方式为:银行转账(账号)

四、甲方义务

1、在施工前负责施工场地的平整,协调相关相邻关系,具体介绍场地及地下管线情况;

2、在施工期间给予乙方施工必要方便,提供水源、电源、材料堆放场地。

3、按照合同的规定向乙方支付款项;

4、接到乙方验收的通知后,在3日内予以验收;

5、按照本合同约定及时履行义务;

6、若因甲方不履行合同义务,致使乙方无法施工的,对此产生的责任乙方免责;

7、对乙方在施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在2天内予以回复或解决;

8、不得对乙方的施工故意进行刁难,对乙方施工的监督应不影响乙方正常施工;

9、若增加工程量、变更设计,需及时通知乙方,以便乙方施工;

10、对乙方提交的增加工程量资料,进行必要的及时审核,以作为工程决算的依据。

11、提供冷库工程的平面布置图。

五、乙方义务

1、乙方须对甲方提供图纸进行必要的专业审核及时解决问题。

2、乙方应按合同的约定负责设备的供应、安装、调试、保修等。

3、乙方应保证工程所用材料、配件、设备的质量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且需经甲方代表或监理人员认可后方可使用。

4、乙方应将所供设备材料的用户手册、保修手册、有关资料及配件、随机工具(若有)等交付给甲方。

5、乙方在施工前必须视察工地并详细了解工地各种环境:结构、排水、电力等系统,如现场情况与图纸不符,及时与甲方相关人员沟通。

6、乙方保证安装施工人员均为专业的熟练技工,工程设备安装完成后,乙方必须负责免费调试,保证无任何操作故障。

7、已完工的工程和设备,在交付前由乙方应负责保管,并负责将场地清扫干净。

六、工程设计的变更

1、在组织施工中,要坚持按图施工,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设计;

2、施工中发现设计有错误或有严重不合理的地方,乙方应以书面通知甲方,并提供修改或变更设计方案,经甲方确认后方可继续施工。

七、安全施工

1、乙方应遵守工程建设安全有关管理规定,严格按照安全标准组织施工,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消除事故隐患,一切安全措施及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2、乙方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责任均由乙方负责,与甲方无任何关联。否则,由于上述原因所造成甲方损失,均由乙方负责赔偿。

3、乙方必须为其施工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应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其安全负责。

八、材料设备供应

1、本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均由乙方采购并供应到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进场时必须经甲方书面确认。

2、乙方负责采购的材料、设备,应按照设计和国家有关标准采购,对材料设备质量负责,乙方对材料设备的质量担保责任不因甲方的确认而减轻或免除。

3、乙方需要使用代用材料时,必须征得甲方书面同意。

九、竣工验收

1、工程全部完工后乙方应及时提请甲方组织验收,甲方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合格后,双方在《验收单》上签字确认,《验收单》是乙方请求付款的必要凭证。

2、在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后,工程移交甲方后,乙方离场,工程自移交后毁损风险由甲方承担。

3、若不能通过验收,乙方必须在甲方指定的期限内完成整改并通过验收。

十、质量保修

1、本工程的保修期为壹年(拾贰个月),自验收之日起算;

2、保修期内工程或设备出现故障(人为因素除外),乙方负责免费保修及更换配件。

3、保修期内工程或设备出现故障,乙方应在接到甲方通知后12小时内修复(如有特殊情况双方可另行商定)

十一、违约责任

1、乙方必须在本合同约定的工期内按质按期完成所有工程并通过甲方验收。

2、若乙方承建的工程在质保期内出现质量瑕疵,乙方必须按本合同约定的期限及时予以修复;对设备存在质保期内出现质量瑕疵,由乙方负责免费维修。

3、甲方需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及时支付合同款项,若逾期不支付,须向乙方承担未支付款项10%的违约金,但乙方违反本合同约定的,不受此限。

4、因甲方的原因导致乙方无法施工造成工期延误,乙方不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5、若因甲方故意拖延验收并在合理的期间三天内不进行验收,视为验收合格。

十二、其他条款

1、若未经双方同意,不得对本合同内容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删除。

2、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双方约定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3、本合同附件是本合同必要的组成部分,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4、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有效期为一年。

5、其他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合同附件份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签约代表:签约代表:

联系人:联系人:

电话号码:电话号码:

传真:传真:

日期:日期:

装修合同样本双方责任及义务范本二

委托方(甲方):

承接方(乙方):

甲、乙双方经友好洽谈和协商,甲方决定委托乙方进行居室装修。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 工程地址:_ __。

2. 居室规格:房型 ,总计施工面积 平方米。

3. 施工内容:详见本合同附件(一)《家庭装潢施工内容单》和施工图。

4. 委托方式:包工包料大包干交钥匙工程。

5.开工日期:XX年_4月15日,竣工日期XX年 6月14日,工程总天数:60天。

第二条:工程价款

工程价款(金额大写) ,详见本合同附件(二)《家庭装潢工程材料预算表》。

第三条:质量要求

1. 工程使用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名称,经双方认可。

2. 工程验收标准,双方同意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3. 施工中,甲方如有特殊施工项目或特殊质量要求,双方应确认,增加的费用,应另签订补充合同。

4. 凡由甲方自行采购的材料、设备,产品质量由甲方自负;施工质量由乙方负责。

5. 甲方如自聘工程监理,须在工程开工前通知乙方,以便于工作衔接。

第四条:材料供应

1. 乙方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价格条例规定,对本合同中所用材料一律实行明码标价。甲方所提供的材料均应用于本合同规定的装潢工程,非经甲方同意,不得挪作他用。乙方如挪作他用,应按挪用材料的双倍价款补偿给甲方。

2. 乙方提供的材料、设备如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规格有差异,应禁止使用。如已使用,对工程造成的损失均由乙方负责。

3. 甲方负责采购供应的材料、设备,应该是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并应按时供应到现场。如延期到达,施工期顺延,并按延误工期处罚。按甲方提供的材料合计金额的 10 %作为管理费支付给乙方。材料经乙方验收后,由乙方负责保管,由于保管不当而造成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第五条:付款方式

1. 合同一经签订,甲方即应付 100 %工程材料款和施工工费的 50 %;当工期进度过半(XX年5月25日),甲方即第二次付施工工费的 40 %。剩余 10 %尾款待甲方对工程竣工验收后结算。(注:施工工费包括人工费)。

甲方在应付款日期不付款是违约行为,乙方有权停止施工。验收合格未结清工程价款时,不得交付使用。

第六条:工程工期

1. 如果因乙方原因而延迟完工,每日按工费的 1 %作为违约金罚款支付给甲方,直至工费扣完为止。如果因甲方原因而延迟完工,每延迟一日,以装潢工程价款中人工费的 1 %作为误工费支付给乙方。

2. 由甲方自行挑选的材料、设备,因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其返工费由甲方承担,由于乙方施工原因造成质量事故,其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工期不变。

3. 在施工中,因工程质量问题、双方意见不一而造成停工,均不按误工或延迟工期论处,双方应主动要求有关部门调解或仲裁部门协调、处理,尽快解决纠纷,以继续施工。

第七条:其他事项

1. 甲方责任

1 )必须提供经物业管理部门认可的房屋平面图及水、电、气线路图,或由甲方提供房屋平面图及水、电、气线路图,并向乙方进行现场交底。 2 )二次装饰工程,应全部腾空或部分腾空房屋,清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对只能部分腾空的房屋中所滞留的家具、陈设物等,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均需与乙方办理手续和承担费用。

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同范本 > 装修合同 > 房屋装修合同样本

房屋装修合同样本

〖打印文章 - 下载本文〗〖唐诗三百首 - 在线字典〗 〖字号:大 中 小〗

2. 乙方责任

1 )指派一名工作人员为乙方工地代表,负责合同履行,并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2 )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严防火灾、佩证上岗、文明施工,并防止因施工造成的管道堵塞、渗漏水、停电、物品损坏等事故发生而影响他人。万一发生,必需尽快负责修复或赔偿。

第八条:违约责任

合同生效后,在合同履行期间,擅自解除合同方,应按合同总金额的 5 %作为违约金付给对方。因擅自解除合同,使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的,应进行补偿。

第九条:争议解决

本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如发生争议,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双方应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解决,或协商解决不成时,可以按照本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条: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 合同经双方签字生效后,双方必需严格遵守。任何一方需变更合同的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重新签订补充协议。如需终止合同,提出终止合同的一方要以书面形式提出,应按合同总价款的 10 %交付违约金,并办理终止合同手续。

2. 施工过程中任何一方提出终止合同,须向另一方以书面形式提出,经双方同意办理清算手续,订立终止合同协议后,可视为本合同解除。

第十一条:合同生效

1. 本合同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

2 本合同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篇4

①维护和管理游戏,制定并执行游戏的规则,确保游戏的正常运行,并有规则修改后及时公告通知玩家的义务。从前文所述可知网络游戏的服务商不仅是游戏的提供者,而且还是游戏的管理维护者,其有权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并在游戏中予以执行。同时服务商还应该提供运行正常的服务器,在不发生停机维护或意外事件等不可抗力的情况时,按约定时间开放,供玩家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其游戏的目的。

②向游戏玩家收取服务费,并在玩家不交费或交费服务期间届满时,终止向该玩家提供服务。但服务商有义务在一定合理期限内保留该玩家游戏数据,供其续费继续游戏。笔者认为该期限以6个月为宜,时间过短不宜于保护玩家的利益,在玩家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等正常原因而短期不能进行游戏时即删除玩家的游戏信息资料有失公允;而时间过长则不宜于保护服务商的利益,当玩家已放弃该游戏时,如果让服务商长期保存该玩家的资料而占用服务商的服务器空间,同样是不公平的。因此确定6个月的合理期限,当玩家超过6个月仍不续费游戏时,服务商应该有权从服务器删除该玩家ID。

③对于游戏玩家因个人原因造成的账户被盗、虚拟装备、物品的丢失不负经济赔偿责任,但应在技术可能的情况下恢复该玩家的数据;同时应确保服务器的数据安全,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对于服务器被黑或出现异常情况时造成的数据更改、删除,应及时恢复数据。

④服务商无对玩家之间进行的物品互易或人民币交易进行担保的义务,并不承担因交易失败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及费用。但如果服务商与玩家之间有约定,则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17、18、19条的规定履行担保责任。

⑤在玩家账户被盗或遗忘密码情况下,当玩家提供密码保护或个人资料确定身份后,服务商应为玩家找回账户或密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三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无论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当地使用该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根据这一规定,服务商应对玩家密码保护及个人资料予以保密,不得随意泄露,仅有权在法律机关要求提供时予以提供,如因泄露而给玩家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2.玩家的权利与义务

①玩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合法进行游戏,但应遵守服务商制定的游戏规则,不得侵入、拦截、破坏、修改游戏程序,因上述行为而所得非法装备、物品或经验,服务商有权予以删除、修改该玩家的游戏数据或封存该玩家的账户。

②玩家在游戏中言论自由,但不得对其他游戏用户以及游戏工作人员进行任何具有侮辱、诽谤、猥亵等言词攻击的行为。如因自身言论或行为,而引起法律诉讼时,由玩家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③玩家有权在密码丢失或账户被盗后,要求服务商提供密码找回服务,但应提供服务商要求的能确认玩家身份的资料。

篇5

1、经济合同是否“合法有效”,不在于双方有无争议,而在于该经济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无争议的经济合同不一定“合法有效”,有争议的经济合同也不一定是违法合同。

2、经济合同违反法律法规的查处部门往往是行政机关,如果法院对经济合同不作合法性审查而使用“合法有效”词语,会给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障碍。虽然一些法律工作者认为,法院只是对民事关系作了裁判,且司法行为和行政行为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行政机关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仍然有行政处罚权,但对已经法院在判决书中载明“合法有效”的合同,再由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确认为违法合同,在实际工作是难以操作的。因为我国的司法权优于行政权。

3、一些法院对类似案件虽不使用“合法有效”一词,但却载明合同“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同样是不妥的。“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的潜台词就是“合法有效”,同样会给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工作造成法律障碍。

两点建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订立、履行合同,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因此,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有责任对该经济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进行审查,不能因双方无争议而放弃审查责任,更不能在不作合法性审查的情况下轻易使用“合法有效”、“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等词语。审判人员对行政法规等规定不清楚的,可以向行政机关咨询,也可以按照“人民陪审员”制度,请有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担任陪审员。

篇6

读懂包装盒:

SPF 代表防止被紫外线中UVB射线晒伤和晒黑的功能,SPF后面的数字越大,防晒时间就越长。

PA 代表防止被紫外线中UVA射线晒伤而引起皮肤老化或病变的功能,PA后边的“+”号越多,功效越强。

物理防晒 若成分中标注含“二氧化钛

”或“氧化锌”,就是物理防晒产品。

化学防晒 若成分中标注含“吸收剂”

或“遮光剂”字眼的,即化学防晒霜。

比比优缺点:

防晒系数高的产品虽然防晒时间长,但也会加重宝宝的皮肤负担,根据宝宝日晒的具体时间场合选择防晒系数适度的产品,够用即可,防晒效果才刚刚好。

幼小宝宝可首选物理防晒,它是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反射紫外线,不需肌肤吸收、更安全,但质地偏厚重。

化学防晒霜的质地较清爽,但会被皮肤吸收造成皮肤负担,也有可能引起皮肤过敏,一定要选购专为儿童设计的低刺激配方产品,用完后也要及时清洗。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相结合的产品具备反射和吸收紫外线的双重功能,质地较轻盈,妈妈们可酌情选购。成人防晒霜不能给宝宝用哦。

散步、去幼儿园的路上

你可以使用SPF12~SPF15的儿童防晒霜就足够,建议在日晒30分钟前涂抹效果最佳。为避免防晒霜引起宝宝的皮肤过敏,请先在宝宝的手臂内侧试涂一下,待24小时后没有出现过敏反应再用到身体其它部位。

日常游戏、在游乐场玩耍时

你可以使用SPF18~SPF25的儿童防晒霜,宝宝肤色较深的可选择防晒系数相对低的,宝宝肤色较浅的可选择防晒系数相对高的。如需延长日晒时间,应每间隔3小时左右反复涂抹才能得到持续有效的防晒效果,回到家中也要及时将防晒霜洗去。

海滩、游泳、爬山时

你可以使用SPF30或以上的防晒霜,具有防水效果的防晒霜更适合水上运动或流汗量大的场合。游泳后的宝宝,妈妈应尽快擦干宝宝身上的水珠并将暴露的皮肤上再次涂抹上防晒霜,因为湿皮肤比干皮肤更容易被晒伤。

1.爱护婴儿晒前护理乳

SPF15(60g) ¥27.9

采用物理晒前防护配方,反射和阻挡UVA和UVB,富含燕麦氨基酸和维生素E,不含色素,不堵塞毛孔,清爽透气。

2.婴姿坊婴童防晒露

SPF20 PA++(60g) ¥68

二氧化钛物理防晒与金盏花加绿茶萃取精华复合天然防晒吸收剂,双重协同防晒,防止肌肤被晒黑、晒伤,更有天然保湿功效。

3.新碧小小防晒乳液

SPF30及PA++(120ml) ¥59.9

SPF30及PA++有效隔离紫外线UVB及UVA,低刺激性配方,具耐水性,适合儿童长时间户外及水上活动使用,滋润及舒缓宝宝细嫩肌肤。

4.贝亲婴儿防晒露

SPF12(液体型30g) ¥68

含能反射紫外线的微粒子粉末,预防日晒引起的色斑。清爽乳液配方,富含保湿成份,温和滋润,可做润肤乳液使用。

5.婴唯爱婴儿防晒乳

SPF15(30g) ¥56

全面物理防晒,同时阻挡UVA和UVB的侵害,添加牛油果树精华,良好保湿性,补充肌肤流失的养分,防晒同时兼顾透气,舒缓安抚阳光下的宝宝皮肤。

6.强生婴儿防晒润肤露

SPF15(100ml) ¥28.1

温和防晒,有效帮助的肌肤提高抵御紫外线功能。添加天然芦荟精华,清爽不油腻,滋润保护宝宝娇嫩肌肤保持嫩白。

7.黄色小鸭美臣防晒露(35g) ¥40

兼具防晒、补水保湿双层功能,物理散射剂及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二重防线,清爽不油腻的,令肌肤获得持续的水分滋润。

8.婴姿坊婴童防晒露

SPF20PA++(30g) ¥38

物理防晒与化学防晒双重保护、质地轻盈。含天然保湿因子NMF,帮助彻底防止肌肤干燥,令宝宝的水嫩肌肤更具弹性。

9.喜多儿童防晒霜(60g) ¥29

含有机紫外线吸收剂和物理散射剂的双重防晒,清爽乳液质地,富含维他命E和芦荟精华,防晒同时滋养肌肤。

10.贝亲婴儿防晒霜

SPF25(乳霜型30g) ¥78

富含保湿成份的物理防晒霜,预防日晒引起的色斑。温和滋润,适合日照强烈时使用。

11.新碧小小防晒乳液SPF30及PA++夏日果香(100ml) ¥59.9

针对宝宝的低刺激性配方,有效隔离紫外线UVB及UVA,添加保湿成分芦荟及黄瓜提取物,更适合干性皮肤使用。

12.雅漾儿童舒护清爽防晒乳(100ml) ¥258

质地透明,矿物防晒剂MPI,结合微细分子技术的有机防晒成分SORB,可有效阻隔自由基的侵害,适用于对香料敏感的宝宝。

篇7

【关键词】创设情景;教学;发展创新;高效;成功;自我完善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在新课改条件下,情境创设已成为中专学校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记忆起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从而利用这些知识与经验去理解、消化、顺应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因此,根据新课程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以及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加强情境创设典型性、真实性、时效性和针对性,用生动鲜活的场景或案例,引领学生主动地走进学习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使教与学双方达到和谐统一。

一、创设感情化情景

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情感教学,其知识只有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展现、情绪的感染,去触及学生的灵魂,激励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用行动去捍卫真理时,才谈得上转变为学生的信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和谐的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态度谦和,精神饱满,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温和的口吻、可亲的笑脸、满腔的热情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愉悦的教学情境。学生只有意识到被尊重,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关爱和期望,才能愉快地接受教育,进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认真听取,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于学生的认识,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个人独特认识和见解的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即便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学生已经积极思考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想一想或听一听别人的意见。要使每一个学生在他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发展,享受成功的快乐,以达到激励享受创新意识。成功教学实践表明,一节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包含着丰富的情感。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

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等观点。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无不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情境的创设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好的教学情境必定是取自于现实生活,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乐于关心的或者是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联系生活,把获得知识的过程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生活”走向课堂,让政治学科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发现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实践能力。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社会生活情景开展教学。如在上经济常识“消费者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内容时,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由学生分别扮演商家、消费者、消费者保护协会、相关行政部门、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通过他们之间的一系列对话,再现“商家侵权一消费者维权”生活场景,这就增强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形式使原本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形象生动,很受学生欢迎。

三、创设新奇化教学情境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所有人都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和需要,当这个好奇心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有力的动机。”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沉闷的学科,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新奇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求知猎奇的心理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积极性。在新奇教学情境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提供时事新素材、新观点,直接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奇教学情境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善于把沉闷的政治知识“新奇化”,并依据其情节,通过精巧的设计,把一个十分沉闷抽象的政治概念,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政治时事或情境,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如运用实物演示、动画、图片、影视资料、歌曲及其它电教手段配合教师的讲解等,都能够创设一些可感可知、有声有色的直观情境,变呆板为生动,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

四、创设问题化情景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在中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能否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能否恰到好处地创设问题情境,这将决定着能否让学生围绕着教学情境进行思考,有效地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自主学习和积极探究行动的落实。实践告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旦处于积极状态,他们就会感到发现问题的快乐,解决问题的喜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学习需要来创设问题情境,层层深入,鼓励学生思考、探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

五、创设时政化情景

篇8

关键词:供电分区、分界点开关、联络开关、分界点、备自投装置

1.中压供电网络系统概述

中压供电网络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由中压电缆构成,将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和牵引、降压变电所联系起来,用于输送和分配电能,在供电系统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中压供电网络的设计涉及到外部电源方案、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的位置与数量、牵引、降压变电所的数量与主接线、 中压供电网络系统运行方式和变电所开关的联锁关系。

中压供电网络系统有两种属性,其一为电压等级,其二为构成形式。

我国中压电压等级基本为三种,即66kV、35kV和10kV,不同电压等级构成的中压供电网络均存在多种形式,如开式结线和闭式结线等。对于城市轨道交通两种中压等级在供电网络中同时存在时,又可形成牵引供电网络和动力照明供电网络,如上海地铁一号线工程。供电网络中为一种电压等级时,一般为牵引动力照明混合供电网络,如北京地铁工程。

2.双环网供电网络

环网供电方式属于闭式结线,可分为开环和闭环方式。由于闭环方式继电保护整定困难,因此环网供电方式基本为开环方式运行。在开环方式中,又可分为“单线单环”、“双线单环”和“双线双环”的形式。城市轨道交通中“双线双环”即双环网的一种接线形式见图1。

图中K1~K4为电源开闭所供电分区间分界点开关,在运行方式分析中也称为联络开关。

双环网相对于开式结线的放射式供电能使供电线路简化、减少线路走廊、运行方式灵活,但联锁关系和继电保护整定复杂。

3.轨道交通双环网的运行方式

由于供电系统在轨道交通运行中的重要性,中压供电网络的设计需要满足故障自救功能和防止误操作的功能等要求。采用双环网接线,在故障运行方式下通过改变分界点开关的状态,保障故障区段供电的连续性。在应急运行方式时,通过调整分界点开关的位置,可改变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供电区的划分,可满足轨道交通继续运行的要求。双环网接线可灵活实现各种运行方式的转换。

通过设置各种联锁关系,可防止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误操作,使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3.1变电所主接线形式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有以下几种变电所类型:主变电所或电源开闭所、牵引变电所或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降压变电所或跟随式降压变电所等。在下文中以电源开闭所、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为分析对象。

各变电所主接线形式如下:

电源开闭所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设母线分段开关,母线分段开关设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具有“失压自投、过流闭锁”功能。

牵引变电所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设母线分段开关,母线分段开关设有“失压自投、过流闭锁”功能。也可不设母线分段开关,下文将分别讨论。牵引变压器集中设于一段母线上。

降压变电所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不设母线分段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别设于两段母线上。

变电所各进线开关、馈线开关、联络开关、母线分段开关均采用断路器。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设母线分段开关,并具有“失压自投、过流闭锁”功能,此功能可采用PLC装置实现。

3.2中压系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的工作原理

中压系统保护采用微机保护装置,母线PT、线路PT或配电变压器二次侧的电压信号均引入备自投装置,共同作为判别电源线路是否有电的条件,当两路引入线电源发生任一单电源故障,变电所进线线路失压,经备自投装置判别,确定非过流、零序等故障状态后,由备自投装置对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实施“失压自投、过流闭锁”的控制过程,由另一路中压电源供给变电所全部一、二级负荷。由正常运行方式转为故障运行方式。

当单电源故障发生在开闭所时,通过对开闭所和下级变电所的母线分段开关自投时间的适当整定,保证只有开闭所的分段开关将进行“失压自投、过流闭锁”的控制过程,由另一路中压电源供给供电区内全部负荷。

备自投装置的状态可分为启动状态、投入状态和退出(闭锁)状态。当两个电源电压正常,且进线开关均处于合闸状态时,备自投装置处于启动状态。当具备备自投装置投入条件时,备自投装置进入投入状态,完成开关的转换过程后,备自投装置为退出状态。当进线开关非失压跳闸,如故障跳闸或手动操作分闸,装置被闭锁,处于退出状态。

3.3运行方式分类

轨道交通中压供电网络的运行方式分为三种:正常运行方式、故障运行方式和应急运行方式。

正常运行方式是系统在正常电源条件、线路条件和设备条件下的运行方式。

故障运行方式是上述三个条件中任一个出现一个故障情况下的运行方式,如一个电源故障或一条线路故障或一台设备故障。

应急运行方式是上述三个条件中任一个出现两个故障情况下的运行。

3.4运行方式分析

3.4.1正常运行方式(见图1)

电源开闭所由城市电网引入两路中压电源,并供给开闭所供电范围内的车站变电所。正常运行时两个电源同时供电,分列运行,开闭所两个进线开关为合闸状态,母线分段开关为分闸状态,备自投装置处于启动状态。

2#和4#变电所的联络开关K1~K4为分闸状态。1#开闭所除承担本身负荷外,还提供1#、2#变电所负荷。2#开闭所除承担本身负荷外,还提供3#、4#变电所负荷。

3.4.2故障运行方式:(见图1)分析电源(电缆)的故障情况,开关设备的故障本文中不做讨论。

(1)开闭所单电源故障运行方式

当开闭所引入的一路电源或电缆故障,造成开闭所一路进线电源失压,经备自投装置判别,确定非过流、零序等故障状态后,由备自投装置对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实施“失压自投、过流闭锁”的控制过程,由另一路电源供给开闭所的全部一、二级负荷。此时开闭所电源失压的进线开关为分闸状态、另一路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为合闸状态,备自投为退出状态。开闭所供电分区内各变电所的开关状态没有变化,即进线开关为合闸状态,母线分段开关为分闸状态,联络开关为分闸状态。

(2)降压变电所单电源故障运行方式

当降压变电所如1#变电所引入的一路电源或电缆故障,1#开闭所相应馈出线开关为分闸,造成1#变电所一路进线电源失压。由于降压变电所中压系统没有设置母线分段开关,也没有备自投装置,而低压配电系统设有母线分段开关。低压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具有“失压自投、过流闭锁”功能,此时中压系统开关状态不变,电力调度遥控使失压进线开关分闸,将故障段切除。低压配电系统电源失压的进线开关为分闸状态、另一路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为合闸状态,一路中压电源和一台配电变压器提供降压变电所的全部一、二级负荷。

(3)牵引变电所单电源故障运行方式

当牵引变电所如2#变电所引入的一路电源或电缆故障,1#开闭所相应馈出线开关为分闸,造成2#变电所一路进线电源失压。

当牵引变电所设有母线分段开关和备自投装置时,经备自投装置判别,确定非过流、零序等故障状态后,由备自投装置对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实施“失压自投、过流闭锁”的控制过程,由另一路电源供给牵引变电所的全部一、二级负荷。此时电源失压的进线开关为分闸状态、另一路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为合闸状态,备自投为退出状态。

当牵引变电所不设母线分段开关和备自投装置时,若失压母线为I段,则低压配电系统实施“失压自投、过流闭锁”的控制过程,电源失压的低压进线开关为分闸状态、另一路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为合闸状态。一路中压电源承担牵引变电所牵引负荷和动力照明一、二级负荷。

若失压母线为II段,连接在该段母线上的两台牵引变压器和一台配电变压器将失电。当确认非过流、零序等故障状态后,可进行倒闸操作,恢复对失压母线的供电。由于倒闸操作过程的时间级为“分钟”级,而低压配电系统实施“失压自投、过流闭锁”的控制过程为“秒”级,因此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低压配电系统已恢复对动力照明一、二级负荷的供电;牵引供电系统通过本牵引变电所直流母线使相邻两个牵引变电所构成大双边供电。

变电所为无人值守时,电力调度远方倒闸操作分为停电操作过程和送电操作过程。手动操作两台牵引变压器中压开关分别分闸;操作配电变压器中压开关分闸;然后操作II段母线进线开关分闸并确认,此时停电操作过程结束。进行送电操作过程,操作联络开关K2合闸并确认,分别操作各变压器中压开关合闸。

此时II段母线进线开关断开,K2联络开关闭合;I段进线开关闭合,K1联络开关断开。再次明确此时没有设置母线分段开关和备自投装置,不存在误操作母线分段开关造成电源合环问题。

3.4.3应急运行方式(见图2)

(1)开闭所双电源故障应急运行方式

城市电网提供开闭所的两路电源中一路电源或线路故障后,另一路再次发生故障时,两路电源均失压。经“秒”级延时后,备自投装置向母线分段开关和电源失压的进线开关分别发出跳闸命令。开关分闸后,备自投装置处于退出状态。

北京城市铁路工程参考各方面的意见,采用的是第二路电源也失电时,开关的状态维持一路电源失压后的情况,即一路电源的进线开关为分闸,另一路的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为合闸。方便之处在于外电源波动造成失压的快速恢复供电。鉴于轨道交通工程供电为自成系统,系统本身具有故障自救功能,外电源故障对系统的影响可通过系统本身的自动或手动操作恢复系统故障区段的供电,此时应断开与外部电源的联系。因此在开闭所双电源或双线路故障时,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均分闸。

若正常运行时,发生双电源同时故障造成进线失压,经“秒”级延时后,备自投装置向两台进线开关同时发出跳闸命令,不向母线分段开关发命令,母线分段开关仍保持正常分闸位置。

经上述分析可知,开闭所双电源故障无论同时发生,还是不同时发生,开闭所的进线开关、母线分段开关均处于断开位置,且母线分段开关的合闸回路被进线开关闭锁,备自投装置为退出状态。开闭所承担的供电分区全部失电。

根据《地铁设计规范》的要求,地铁用电设备负荷等级为一级,两个电源供电即满足供电要求,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已成为老百姓上班、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决定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非常重要,一旦停电造成停运,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较坏的社会影响。因此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中压供电网络设置了电源联络线。

在这种故障应急运行方式下,通过倒闸操作改变原有供电分区的划分,利用中压供电网络设置的联络开关,由相邻供电区提供电源。为避免电源合环,需要重新设置分界点,本文推荐开环点设于开闭所,根据两侧供电区的负荷大小,将开闭所列入负荷较小的供电区,原开闭所的馈线开关成为新的分界点开关。

如图2所示,假设1#开闭所正常运行承担的负荷,小于3#开闭所承担的负荷。当2#电源开闭所引自城网电源的两个进线电源全部故障,其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全部断开,引至4#变电所的馈出开关K3’和K4’被进线开关联跳(或电力调度遥控分闸)并闭锁(当任一进线开关合闸时,闭锁关系解除)。

此时电力调度(或变电所控制室人员)解除2#变电所的两络开关K1、K2与本变电所进线开关的“软联锁”,经调度令就地手动或遥控操作合闸(保护整定躲过励磁涌流),两路中压电源由2#变电所两段母线引至3#变电所,并再至2#开闭所,使故障区段的3#变电所、2#开闭所恢复供电故障;同理解除4#变电所的两络开关K3、K4与本变电所进线开关的“软联锁”,经调度令就地手动或遥控操作合闸,两路中压电源由5#变电所两段母线引至4#变电所,使故障区段的4#变电所恢复供电。故障供电区均得到两路联络电源。

此时供电分区进行了重新划分,1#开闭所负责为1#变电所~2#开闭所共5座变电所一二级负荷的供电;3#开闭所负责为4#变电所~6#变电所共4座变电所一二级负荷的供电。当高峰小时负荷超出开闭所的供电能力或中压供电网络的电压损失7%要求时,可结合运营组织方案限制高峰小时列车密度。

(2)降压变电所双电源故障应急运行方式

以附图2中2#降压变电所和5#变电所分别进行分析。

降压变电所没有设置母线分段开关和备自投装置,当1#开闭所提供给2#变电所的两路电源失电后,经电力调度令或电力调度遥控将2#变电所进线开关分闸,同时也解除了联络开关K1、K2与进线开关的联锁。依次手动遥控使联络开关合闸,两路中压电源由3#变电所两段母线引至2#变电所,使故障区段的2#变电所恢复供电。开闭所供电分区进行重新划分,2#变电所原进线开关为新的分界点开关。

当3#开闭所提供给5#变电所的两路电源失电后,经电力调度令或电力调度遥控将5#变电所进线开关分闸。电力调度解除4#变电所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K3、K4的联锁,依次手动遥控使联络开关合闸,两路中压电源由4#变电所两段母线引至5#变电所,使故障区段的5#变电所恢复供电。开闭所供电分区进行重新划分,5#变电所原进线开关为新的分界点开关。

(3)牵引变电所双电源故障应急运行方式

以附图2中3#降压变电所和4#变电所分别进行分析。

2#开闭所提供给3#变电所的两路电源线路故障,变电所的进线开关将由于电源失压而全部跳闸,母线分段开关也处于分闸位置,备自投装置处于退出状态。电力调度解除2#变电所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K1、K2的联锁,依次手动遥控使联络开关合闸,两路中压电源由2#变电所两段母线引至3#变电所,使故障区段的3#变电所恢复供电。开闭所供电分区进行重新划分,3#变电所原进线开关为新的分界点开关。

2#开闭所提供给4#变电所的两路电源线路故障,变电所的进线开关将由于电源失压而全部跳闸,母线分段开关也处于分闸位置,备自投装置处于退出状态。由于进线开关已分闸同时也解除了进线开关对联络开关K3、K4的联锁。依次手动遥控使联络开关合闸,两路中压电源由5#变电所两段母线引至4#变电所,使故障区段的4#变电所恢复供电。开闭所供电分区进行重新划分,4#变电所原进线开关为新的分界点开关,并被联络开关联锁,不能合闸防止电源合环。

3.4.4故障、应急运行方式分析小结

单电源、电缆故障发生后,电源侧馈出开关跳闸,负荷侧进线开关失压跳闸或通过调度方式断开进线开关(降压变电所),将故障点从系统中切除。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的中压母线分段开关和降压变电所的低压母线分段开关通过自动投入,由单电源承担供电范围内的全部一二级负荷。

双电源、电缆故障发生后,负荷侧进线开关失压跳闸或通过调度方式断开进线开关(降压变电所),将故障点从系统中切除。电力调度解除供电区分界点变电所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的软联锁,使失电的变电所恢复供电,供电区进行了重新划分。

3.5联锁、联跳关系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可靠的运行和运营维护人员操作的安全,必须设置必要的联锁关系。

3.5.1成套开关设备每一个单元的联锁关系即“五防”要求。

(1) 防止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隔离插头)

(2) 防止接地开关处于闭合位置时关合断路器、负荷开关

(3) 防止带电时误合接地开关

(4) 防止误入带电隔室

(5) 防止误分、误合断路器、负荷开关

对于手车式开关设备还有其他相关要求,在此不再一一列出。

3.5.2成套开关设备相关单元的联锁关系

(1) 进线开关柜与相邻隔离手车柜、计量柜等的联锁。只有当进线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上述的隔离手车、计量柜手车才可以抽出或插入。

(2) 母线分段开关柜与母线分段提升柜之间须设联锁关系。只有当母线分段开关处于分闸位置时,母线分段提升柜隔离手车才可以抽出或插入。

3.5.3系统运行的联锁关系(见图2)

(1)电源开闭所进线开关与母线分段开关之间的联锁关系

电源开闭所设有母线分段开关和备自投装置,从运行方式的分析可知,当正常运行和单电源或线路故障时,两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的闭合关系,满足“3合2”的条件,即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不能同时合闸,避免电源合环或向故障点返送电源。

在应急运行方式时,两进线开关失压分闸时,也应同时闭锁母线分段开关合闸,造成联络电源合环。也就是说系统运行中,两台进线开关的位置状态一致时,母线分段开关不能操作合闸。

(2)牵引变电所进线开关与母线分段开关之间的联锁关系

牵引变电所也设有母线分段开关和备自投装置,从运行方式的分析可知,当正常运行和单电源或线路故障时,两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的闭合关系,满足“3合2”的条件,即进线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不能同时合闸,避免电源合环或向故障点返送电源。

在应急运行方式时,有三种情况,2#开闭所、2#变电所和3#变电所分别发生进线双电源故障,这三种情况下3#变电所进线开关分别为都闭合和都断开状态,而且母线分段开关都不能进行合闸操作,避免造成联络电源合环。也就是说系统运行中,两台进线开关的位置状态一致时,母线分段开关不能操作合闸。

(3)降压变电所进线开关与母线分段开关之间的联锁关系

由于降压变电所没有设置母线分段开关,没有相应的联锁关系。

(4)进线开关与联络开关之间的联锁关系

这种联锁关系只发生在供电分区分界点的变电所,见附图2中的2#变电所、4#变电所和6#变电所。变电所的两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之间,在正常运行方式下设有联锁条件,任一进线开关处在合闸位置,联络开关不能合闸。单电源故障运行方式下,不会解除联锁关系条件。

在应急运行方式下,根据前面的分析,有三种情况将操作联络开关合闸。开闭所、本变电所和与本变电所相邻的另一供电分区的变电所发生进线双电源故障。对于附图2中的2#变电所的K1、K2联络开关,当1#和2#开闭所;2#变电所、3#变电所发生进线双电源故障时,均需要联络开关合闸,使故障区段恢复供电。除本变电所发生上述故障,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为不同时合闸外,其他应急运行情况下,两者需要同时闭合。

通过电力监控系统软件功能,设置软联锁即“软压板”与联锁条件并联,正常运行、故障运行方式和本变电所双电源故障应急运行时“软压板”为断开,联锁条件起作用。在其他应急运行情况下,电力调度操作“软压板”闭合,解除联锁条件。

(5)进线开关与环网馈线开关的联跳及联锁

在正常运行和单电源故障运行情况下,进线开关和环网馈线开关不需要联锁条件。但在双电源故障应急运行方式下,由于供电分区重新划分,出现了新的供电分界开关,而误操作此分界开关,将造成联络电源合环或向故障点返送电源。按照前面运行方式的分析,在应急运行方式时,供电分区新的分界点设在双电源出现问题的变电所或开闭所。

对于降压变电所或牵引变电所,新的分界点开关为原进线开关,环网馈线开关成为应急运行方式下的进线开关,此时误合原进线开关将向故障点返送电源。如果考虑设置联锁条件,将涉及全线所有变电所,且将对正常运行操作产生较大影响。将故障率等情况综合考虑,建议不设置联锁关系,通过加强应急运行情况下的操作管理,制定严格的操作制度来限制此种误操作的发生。

如果一定要设置联锁条件,采用软联锁方式。在电力监控系统软件编制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按照运行方式进行编制,在变电所处于不同的运行方式时,顺序发出相应联锁或解除联锁的命令。

对于开闭所,见附图2以2#开闭所为例,因为开闭所双电源故障后,进线开关在应急运行方式的供电网络中没有作用,分界点开关为原环网馈线开关如K3’、K4’。但进线开关和K3’、K4’两者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为同时闭合或同时断开,同时闭合出现在开闭所正常或单电源故障运行方式,为开闭所供电分区提供电源;同时断开出现在应急运行方式,进线开关断开切除与城市电网的联系,避免向故障点返送电源,K3’、K4’断开为了避免使联络电源合环。

因此在运行时当任一进线开关合闸时,K3’、K4’开关可进行操作或处于合闸状态,当两台进线开关均为分闸时,联跳K3’、K4’开关分闸,并将其合闸回路闭锁。

4.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双环网接线方案在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优点,也存在联锁关系较为复杂、倒闸操作时间长等缺点。本文尚没有工程应用的支持,仅供同行参考。

篇9

    一、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一方被视为纳税实体而在合伙人居住国一方被视为纳税虚体

    当合伙企业所在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而合伙人居住国将其视为纳税虚体时,合伙人居住国认为合伙人应对所得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而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则认为合伙企业要对所得承担无限纳税义务,究竟应由谁对这些所得承担纳税义务?以下从协定法上的营业利润、合伙企业的所得及特别报酬的角度加以分析。

    (一)协定法中的营业利润

    因许多国家的双边税收协定(以下简称“协定”)都是借鉴OECD《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以下简称“《范本》”,协定及《范本》中的规定以下简称“协定法”)缔结的,在此即以《范本》为例。《范本》第6—21条(以下简称“分配规则”)对合伙企业所得形式从协定法上作了规定。《范本》第7条规定了“营业利润”,合伙企业从事工商经营获得的所得属于协定法上的营业利润。②2000年对《范本》进行修订时,由第3条第1款第3项对如何理解“企业”作了规定,“企业”是指“开展任何营业活动”。该定义涵盖了属于《范本》原第14条下的独立个人劳务,自由职业活动也因此归属“企业”概念之中,并不依赖该用语在国内法上的含义,因而将第14条删去。另外,《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注释》(以下简称《范本注释》)认为,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在企业的范围内执行,或该活动本身是否构成一个企业,“通常是按照缔约国双方国内法有关规定来解释的”。③《范本》第3条第1款第3项并非试图对“企业”用语给一个穷尽的定义,该款第8项对用语“营业”作了规定,它包括从事专业性劳务或其他独立性活动。如果协定是根据2000年《范本》及其以后版本缔结,那么第14条所规定的“独立个人劳务”所得和第7条所规定的企业活动所得就没有区别了,这两种所得都属于第7条的营业利润。

    但《范本》第7条没有对“营业利润”这个概念作详细定义,根据第3条第2款,如果协定没有规定自己的定义,在适用国内法之前,须联系协定上下文来解释,那么就应注意第7条第7款,该款规定:利润中如包括有本协定中其他各条单独规定的所得项目时,本条规定不应影响其他各条的规定。因而首先必须对其他各条单独规定的所得形式作出解释。④从事不动产、船运、内河运输、空运获得的所得,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财产收益以及其他所得并不属于“营业利润”。根据《范本》第6条第2款第2句,附属于不动产的财产,农业、林业所使用的牲畜和设备也属于不动产。可知,那些不属于前述所得范畴的独立劳务所得就属于营业利润。如果协定没有规定如何定义营业利润,为了得到更精确的定义,则可以按照缔约国一方的国内法来解释。

    关于什么是企业或营业活动的执行,也可以适用缔约国一方的国内法来解释。合伙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属于《范本》第7条意义上的活动,因而获得营业利润。土地、林业活动或者仅对财产进行管理的合伙企业则不包括在内。如果所得是因自由职业活动而获得,只要是适用2000年及以后的《范本》,就属于第7条调整。如果协定是根据2000年前的《范本》所缔结,那么,自由职业或者独立劳务所得由第14条调整,而不适用第7条。

    (二)合伙企业所得

    关于合伙企业的所得,必须就合伙企业本身持有的所得与向合伙人分红的所得加以区分。因为按照合伙企业所在地国法律,合伙企业积累、持有的利润由合伙企业纳税,向合伙人支付的分红则由合伙人承担纳税义务,至于合伙企业在哪里取得利润并不重要。因此,如果利润来源于缔约国另一方并积累于合伙企业中,在协定法上应得到相应处理。当合伙企业因从事《范本》第3条第1款第3项意义上的营业活动获得所得时,合伙人如何取得第7条第1款意义上的营业利润?这应从协定法上分析合伙关系,确定是合伙企业还是合伙人为协定上的居民。

    1.从协定法上看合伙关系

    (1)合伙企业被视为居民。

    被视为纳税实体的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满足《范本》第3条第1款第1项和第2项以及第4条第1款居民的前提条件,属于《范本》第1条上“人”的适用范围。⑤合伙人居住国是否承认合伙企业的纳税主体并不重要,在协定法上,它应受到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定性的约束,合伙人与合伙企业相互独立(即合伙人与合伙企业是两个不同的实体)的原则在协定法上对两个国家同样有效。⑥虽然根据《范本》第3条第1款第2项对“公司”的定义,合伙企业可以归属于“公司”范畴,但它是否就是可以适用有关公司规定的同样的“人”,必须进一步从协定的具体规则或者说协定上下文来考察,但至少可以确定,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同时也是其居住国。

    (2)合伙企业是企业经营者。

    如何根据协定来确定合伙企业的归属?根据《范本》第3条 第1款第4项的规定,企业属于企业经营者。如果企业仅由一个居民经营,原则上,它也属于企业经营者的居住国。因为合伙人与合伙企业彼此独立,两者都可能成为企业的经营者,即经营者不是合伙人就是合伙企业。进一步而言,企业将归属于《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意义上的居民。此时,被视为纳税实体的合伙企业是协定意义上的居民,因而也是企业经营者。⑦协定法上的“经营者”与此并不矛盾,因为,“经营者”这个用语既没有在协定中定义也不能从协定上下文中得出解释,所以,可以按照缔约国国内法对“经营者”来解释。国内法上通常被视为企业经营者的有:一是实际上承担企业经济风险的人⑧,二是财务账簿中体现企业活动收支的人⑨,或者对企业具有实际支配权的人。⑩据此,一个具有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的合伙企业也是税务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承担者。作为税法主体,企业活动的结果将对合伙企业的财务产生影响,合伙企业要承担税务上的经济风险,因为它是企业所得纳税人。由此可知,合伙企业就是《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意义上的“缔约国一方的企业”,即是其所在地国一方的企业。

    有学者认为,这种定性仅约束合伙企业所在地国一方,而不约束合伙人居住国一方。如果合伙人的居住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虚体,那么,根据《范本》第3条第2款的基本原则,它可以对第3条第1款第4项作出自己的解释(11),认为每个合伙人都是企业经营者,他们在其居住国按份经营“缔约国一方的企业”,因为合伙企业在合伙人居住国被视为纳税虚体,它仅是该企业的常设机构。(12)

    反对者认为从协定上下文看,并不允许这样解释(13),因为仅当协定上下文没有其他规定时,《范本》第3条第2款才允许适用国内法。“企业经营者”是《范本》第3条第1款第1项和第2项以及第4条第1款相连的缔约国一方的居民,合伙企业是其所在地国一方的居民,满足这种前提条件,根据第3条第1款第4项,可以被视为“缔约国一方的企业”。因此,协定给缔约国提供了达成一致解释的基础,合伙人居住国没有必要再适用其国内法。在协定上对合伙企业的相同定性能保证两个缔约国对协定的一致适用,并有助于避免因定性冲突导致的双重征税或者不征税。(14)

    笔者认为,两个缔约国都应将合伙企业视为“缔约国一方的企业”。根据《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企业活动归属于合伙企业。合伙人与该企业活动缺乏联系,与合伙企业的企业活动相分离,他们不是《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意义上的企业经营者,合伙企业与合伙人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协定将合伙企业视为公司(15),而不视为合伙人的按份常设机构。

    2.合伙企业持有的利润

    合伙企业所在地国一方视合伙企业为无限纳税义务人,将合伙企业的利润纳入到企业所得税之下,适用全球所得课税原则。合伙人在其居住国也被视为无限纳税义务人,无论利润是分红给合伙人还是由合伙企业所持有,合伙人居住国都会将合伙企业获得的利润归至合伙人名下。因此,两个缔约国都希望将合伙企业持有的利润归属到对其具有无限纳税义务的人身上课税,这就导致双重征税。如何避免这种双重征税,必须对协定有关条款进行分析。

    (1)《范本》第7条第1款的适用。

    多数观点认为,缔约国一方要受到合伙企业所在地国一方赋予合伙企业纳税主体地位的约束,这不仅限于协定保护问题,而且也适用于协定中的分配规则。《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的前半句规定:“缔约国一方企业的利润应仅在该国征税。”但没有对“缔约国一方企业”作进一步定义,应参照第3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如前所述,“缔约国一方企业”归属被视为居民的合伙企业这个企业经营者,也就是说,合伙企业被视为“缔约国一方企业”。两个缔约国必须对这些一般概念作同样解释。因为第3条第1款第4项对两个国家都有约束力,在第7条第1款的分配规则中,这个概念也不再作其他的理解。

    因此,两个国家在分配规则中要承认合伙企业的纳税主体地位。合伙企业的企业归属于《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下的居民即合伙企业。同时,企业也归属协定意义上的居住国,此时即合伙企业所在地国一方。因此,根据《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合伙企业的利润仅在其所在地国或者说居住国课税,该款第1句后半句则规定一个例外,“但该企业通过设在缔约国另一方的常设机构进行营业的除外”。当企业有跨境活动并在另一国运营常设机构时,“其利润可以在另一国征税,但其利润应仅以属于该常设机构的为限”。

    这种例外承认,另一国即常设机构国对常设机构利润有课税权。《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规定了营业利润的分配,而第2句则规定了常设机构利润的归属。其法律结果是,营业利润仅在企业所在地国课税,而常设机构利润则在常设机构所在地国也应课税。也就是说,第7条第1款不仅规定了通常的“常设机构原则”,而且规定了“居住国原则”。(16)

    这种解释对前述事实意味着,根据第7条第1款第1句,合伙企业的营业利润仅在其所在地国课税;只要合伙企业在合伙人居住国没有通过设立在那儿的常设机构从事企业活动,根据第7条第1款第2句就无需考虑该国的课税权。合伙企业被视为纳税实体时,仅考虑适用企业所得税。(17)在分配规则范围内,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就是协定意义上的居住国,合伙人居住国处于协定意义上的来源国地位,而所得并非来自合伙人居住国,同时,第7条第1款规定营业利润应仅在合伙企业所在地国课税,所以合伙人居住国没有课税权。

    合伙人居住国是处于协定意义上的居住国还是来源国地位,会影响到第23条规定的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方法(以下简称“方法条款”)的适用,这些方法条款如果规定了累进保留,一般应对所得提供免税待遇。因此,《范本》第7条第1款范围内所得出的结论对方法条款的适用具有重要影响,这在下面予以分析。

    (2)合伙人居住国不适用《范本》第23条。

    如上所述,合伙人居住国在《范本》第7条第1款中被视为具有来源国的课税权。根据《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合伙企业的利润仅可以在其所在地国课税,合伙人在其居住国无需再纳税。那么,合伙人居住国是否还能适用《范本》第23A条第1款或第23B 条第1款?

    《范本注释》认为,在分配规则范围内,如果用词语“仅可以”授予缔约国一方排他的课税权,那么就排除了缔约国另一方的课税权,双重征税就已避免。(18)当所得应在缔约国另一方相应免税,规定独占征税权的分配规则应优先于方法条款。如果在分配规则中采用措辞“可以课税”,那么所得并非由缔约国一方独占课税权,则会产生双重征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根据《范本》第23A条或第23B条对有关所得给予免税或者抵免。(19)因而,就必须对规定了确定性法律结果(“仅可以”)与不确定性法律结果(“可以”)的规则加以区别。(20)《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中的“仅可以”规定了确定性法律结果,即规定了合伙企业所在地国的独占征税权。根据该规定,缔约国另一方必须免税,因而《范本》第23A条第1款或者第23B条第1款就没有必要适用。(21)另外,《范本》第23A条以及第23B条第1款规定了前提条件,即缔约国一方居民获得的所得或拥有的财产,根据本协定“可以”在缔约国另一方征税。此时的居民是合伙企业,因为不存在跨境事实,没有从缔约国另一方获得所得。(22)结果,合伙人居住国对《范本》第23A条以及第23B条第1款的适用因《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的优先适用得以排除。(23)因而,此时对合伙人居住国而言,方法条款不再适用。采用抵免法的国家如果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应该在协定的方法条款中予以规定。如美国、加拿大在其方法条款中就采用了与范本不同的措辞,规定方法条款的适用不依赖于缔约国另一方的征税。

    3.利润分红

    因为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被视为公司纳税,通常就要对合伙企业持有的利润和支付给合伙人的分红加以区别。当合伙企业将其利润向合伙人分红时,谁享有协定法上的课税权?如果利润由合伙企业课税,那么分红由合伙人再次纳税。《OECD税收协定范本对合伙企业适用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第18例对此进行了研究。该例是这样的:合伙企业P设立在P国并在P国设有常设机构,在第一年合伙企业P挣得利润100万。第二年,P分配给R国的居民合伙人A合伙企业第一年利润的按份所得30万。按照P国国内法,P是一个公司,其第一年的利润应按40%课税(即税额为40万)。第二年,将进一步对分配给A的所得(被视为股息)按30%征收预提税。按照R国国内法,P是纳税虚体,R国将在第一年对A从P中取得的按份利润课税50万,而认为第二年的所得分配对税收没有影响。(24)

    (1)《报告》的观点。

    在第18例中,由于合伙企业在P国与R国的不同待遇所致的所得定性冲突,导致R国在消除重复征税方面会产生以下问题:

    第一,P国对两个不同事件课税(利润的获得及利润的分配),而R国仅对一个事件课税(利润的获得);

    第二,P国在第二年对所得分配课税而R国在第一年课税从而导致两国课税时间不一致;

    第三,对合伙企业所获利润,P国针对合伙企业而R国针对合伙人课税。(25)

    《报告》认为,首先要明确区分利润的产生与分配。如果R国是采用免税法的国家,应当对第一年中产生的利润免税,因此就不能对利润课税,尽管根据协定第10条规定,当利润被分配时是允许课税的。如果R国是采用抵免法的国家,不应期待它违反其自己国内法中对利润的税收征纳规则,对P国所课之税给予抵免。(26)事实上,R国没有对被分配的所得课税,就P国对该分配的所得所课之税而言,没有税收可供抵免。虽然协定允许R国对在第二年进行分配的利润课税,但这种课税与R国给予合伙企业的待遇相矛盾,因此其国内法并不允许。根据其国内法,所得应仅在获得的当年,即第一年课税。(27)

    如果R国认为对分配的所得不能课税,那么第二个问题课税时间的不一致就不再相关。虽然课税时间的不一致经常对外国税收抵免造成许多问题,导致各国制订一些规则允许对外国税收抵免进行前转或后转,但这种问题在该例中不会产生,因为对所得分配没有造成双重征税。(28)

    第三个问题涉及适用抵免法的国家以及两个国家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所得课税的情况。也就是说,R国对合伙人A从合伙企业取得的按份所得课税时,是否有义务根据协定抵免P国对被视为纳税主体的合伙企业所课之税。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如果R国出于课税目的将所得分配给合伙人,则也应与消除对合伙人双重征税的目的相一致,将合伙企业所课税额也分配给合伙人。换句话说,如果出于对按份利润所得课税之目的,P国给予合伙企业以公司之地位可以被忽略,那么,出于给予外国税收抵免之目的,这种公司地位也可以被忽略。(29)

    (2)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对所得的定性。

    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被视为独立的纳税主体,利润分红在该国被视为股息。对P国而言,《范本》第10条第3款非常重要。(30)根据该《规定》,P国能否适用《范本》第10条取决于是否如像股息所得一样来对待利润分红,即合伙企业是否属于所在地国国内法上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主体。

    根据《范本》第10条第2款,P国对来源于合伙企业的利润分红仅具有有限的来源税课税权。根据该款第2项,如果自然人或者公司对合伙企业的投资少于25%的股份,P国对这种股息可以适用协定税率15%。根据该款第1项,当合伙人是公司,且其至少对该合伙企业直接投资达到25%的股份时,可以对股息适用协定税率5%。(31)

    (3)合伙人居住国对所得的定性。

    在协定法上合伙人居住国是否应受到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对利润分红定性的约束,必须根据《范本》第10条的股息条款来回答。

    A.协定法上的股息。

    《范本》第10条第3款中所引用的股息定义的后半句具有重要的意义,即“以及按照分配利润公司是其居民的国家法律,视同股份所得同样征税的其他公司权利取得的所得”。据此,协定明确指示参照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国内法来确定股息含义。协定居住国要受到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定性的约束,合伙人的分红应归属股息条款之下。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国内法因《范本》第10条第3款的指示成为协定规则的组成部分(32),这不能认为是缔约国一方适用国内法进行解释,而应属于协定本身对股息概念作出的特别规定,只不过是协定将缔约国国内法上的概念含义作为协定本身规定的概念含义而已。(33)但这种指示仅涉及规则的后半句,即对从“其他公司权利取得的所得”的解释,而前半句纯粹是协定法上的概念 。偿付给合伙人的利润部分同样属于“从其他公司权利取得的所得”。(34)

    这种将利润分红归属股息条款的观点还可以从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被视为协定主体来证明。合伙企业被视为协定法上的主体,是《范本》意义上的“公司”,被视为居民,也是“缔约国一方企业”,与其合伙人各自成为不同的实体。因此,在协定法上,这种企业关系就如公司与其股东之间的关系一样,两者之间相互独立。协定法上适用的这种独立原则将合伙企业向其合伙人的分红归属《范本》第10条的股息。(35)

    根据《范本》第10条第1款,合伙人居住国可以对合伙企业向合伙人的分红予以完全课税,但必须根据《范本》第23A条第2款或者第23B条第1款给予税收减免救济。有些国家的协定可能与此有出入。例如,绝大多数德国协定都偏离了《范本》,规定了“重大参股豁免”。(36)当德国的居民公司直接投资一个外国的子公司至少达到25%的股份时,一般可以适用所谓的“重大参股豁免”。根据方法条款,子公司向母公司的股息分红可以在德国课税。如果德国公司向外国合伙企业直接投资至少达到25%的股份,德国因协定法上协商一致的“重大参股豁免”规定必须对股息免税。(37)

    B.所得分配的时间。

    协定允许合伙人居住国在分红的时间点上课税,这种时间点的划分由国内法规定。根据合伙人居住国国内法,利润在获得年度已具有纳税义务,对分红所得不再课税。(38)

    根据股息条款,居住国在利润产生年度就已经具有课税权。合伙人居住国归属于合伙人的所得将适用协定法上的股息条款。如果合伙人居住国在较早时作为来源国对该所得课税,那么这种权利因协定法而拥有,因为获得所得的时间点仅根据国内法来决定。当合伙企业所在地国根据其国内法规定,分红还没有产生,但对合伙人的居住国而言,股息就已经存在,因为合伙企业在合伙人居住国被视为纳税虚体,所得一旦产生将立刻计算到合伙人应纳税所得之中,相应地在利润产生年度会对利润进行“分红”。在协定法上,这仍然是《范本》第10条第3款意义上的股息,根据该条第1款,允许合伙人居住国在利润产生年度内课税。(39)

    这种观点忽视了两个问题。第一,利润产生年度对《范本》第10条第1款并不重要,而对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很重要,仅合伙企业所在地国享有课税权。因此,在协定法上必须实际上实现分红,所得才能归属第10条的适用范围。第10条第2款要求的事实前提是“支付股息公司”,该条第1款也有类似表述“……居民公司支付……的股息”。根据国内法,这种经济上的事实前提(支付)不能由虚拟的“分红”来替代。只要合伙企业没有实际上进行分红,即未向其合伙人支付,且此时也不存在第10条所必需的跨境事实,那么对利润的课税权就应适用《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规定。第二,第10条第2款最后一句规定“本款不应影响对该公司支付股息前的利润所征收的公司利润税”,这表明,第10条第2款涉及的不是对公司的利润课税,而是其支付的股息。所以,必须对协定法上的两个基本事实——由公司获得的企业利润和公司就该利润向其股东的分红——加以区分。《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规定了所在地国对企业利润的课税权,而第10条第1款规定了合伙人居住国对分红的课税权。根据协定第7条,不允许合伙人居住国对公司的利润课税。(40)

    《范本》第10条第2款此时也仅限制P国的来源课税权,但它明确保留了所在地国对公司利润的课税权。R国没有受到《范本》第10条课税权的限制,甚至保留无限课税权。这再次说明,企业利润的获得和该利润向合伙人的分红是两个独立的事件。《范本》第7条第1款规定了对营业利润的课税权,前提是该利润由企业获得。如果R国将合伙企业视为《范本》第10条的适用主体,那么它也要将此适用于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这样,仅允许P国对营业利润课税,因为根据《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此时合伙企业被视为企业。《范本》第10条要求,股息由居民公司向股东“支付”,但利润的“支付”有赖于利润的获得,只要利润是在公司内积累,那么第10条就不相关。利润的分配首先赋予R国一个无限课税权,但在R国国内法上却不能行使。协定法上利润获得和利润分配的分离也不因方法条款而取消。《范本》第23条没有对各种所得形式进行区分,而仅对不同国家进行区分。因这个原因,居住国可以将全部所得汇聚在一起。(41)从分配规则看,居住国总是可以适用协定。综上,R国的课税权因《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而不是第10条得以排除。

    (三)特别报酬

    《范本》对特别报酬问题并没有作规定。一些学者认为,特别报酬应视为《范本》第7条意义上的营业利润所得,另有学者认为,特别报酬应归属相应的分配规则之下。(42)

    1.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对所得的定性

    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独立的纳税主体,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相互独立,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其彼此之间的法律行为就如同与陌生的第三人产生的一样。合伙人因向合伙企业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报酬或者因向合伙企业提供贷款或者转让财产、权利而获得的所得,也如同与陌生的第三人产生的交易关系一样得以承认,合伙企业的这种开支因被视为营业经费而可以列支。在适用协定时,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将这种交易关系产生的所得归属于单独的分配规则之中,即相应地归属于《范本》第14条的独立劳务所得、第11条的利息所得、第12条的特许权使用费、第6条的不动产所得或者第21条意义上的其他所得。倘若协定要求承认两者之间的交易关系,那么,至少从合伙企业所在地国的角度看是存在的,因为在协定法上,合伙人和合伙企业两者都是居民,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主体。

    2.合伙人居住国对所得的定性

    合伙人居住国也必须将合伙企业支付给合伙人的所得归属于分配规则之下,以便得出与方法条款相一致的结果。同样,协定法上的合伙企业关系起决定作用,两个国家都有义务承认合伙企业的协定主体地位。从合伙人居住国角度看,合伙人和合伙企业也如同陌生的第三者一样处于相互独立的地位。因此,交易所得就归属于各分配规则之中。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对合伙企业与其合伙人之间因交易产生的所 得的定性就得以承认,视情况分别归属于《范本》第11条的利息、第12条的特许权使用费、第21条的动产转让所得、第6条的不动产转让所得或者第14条的独立劳务所得。

    二、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一方被视为纳税虚体而在合伙人居住国一方被视为纳税实体

    当合伙企业所在地国一方将其视为纳税虚体而合伙人居住国一方将其视为纳税实体时,合伙企业所得的课税权分配与第一部分所述情形会有差别,相对而言更为简单。因合伙企业被视为纳税虚体,因此其所在地国一方并不认为它具有居民资格。以下主要分析合伙企业的利润所得和特别报酬的课税。

    (一)合伙企业利润所得

    就合伙企业的营业利润所得而言,合伙企业本身持有的利润与分配给合伙人的分红此时没有必要区分,因为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将其视为纳税虚体,其所有所得由合伙人承担纳税义务,但缔约国哪一方具有课税权,则是必须弄清楚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对合伙企业所得进行准确的定性。

    1.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对所得的定性

    首先要确定,由谁来经营企业,即合伙企业的企业活动在协定法上归属于谁,根据《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缔约国一方企业是指缔约国一方居民经营的企业,因此,仅考虑由居民来经营企业。根据合伙企业所在地国的判断,合伙企业不是纳税实体,企业被按份归属于缔约国另一方的居民,因而就涉及缔约国另一方的企业,它在合伙企业所在地国通过合伙企业根据投资额度按份运营一个常设机构。在合伙企业活动范围内,获得《范本》第7条意义上的营业利润,或者根据第3条第1款第3项和第8项涉及营业活动。如果合伙企业具有《范本》第5条意义上的常设机构特征,合伙企业所在地国通常将它视为合伙人的常设机构。根据《范本》第7条第1款规定的有关的分配规则,归属于合伙企业常设机构的利润可以在所在地国课税。合伙企业的所在地国是协定意义上的来源国,而合伙人居住国则是协定意义上的居住国。利润是否被合伙企业积累或者分红,并不重要。

    2.合伙人居住国对所得的定性

    因为合伙企业所在地国(我们假定为P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虚体,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没有纳税义务。根据《范本》第4条第1款,来源国(假定为R国)也可能是合伙企业的居住国,但合伙企业在R国仅对来源于那里的所得负有有限纳税义务。根据《范本》第4条第1款第2句的规定,“人”具有有限纳税义务并不当然成为协定意义上的居民。因此,合伙企业不是协定意义上的居民,这种定性对R国和P国都有约束作用。根据《范本》第3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从R国角度看,因为它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这时存在一个由R国居民经营的企业,它在P国经营一个与其合伙人股份相当的常设机构。根据《范本》第7条第1款第1句前半句,R国对企业利润享有课税权,根据该款第1句后半句以及第2句P国也可以课税,则双重征税在R国的避免有赖于R国作为居住国对方法条款之适用。如果R国是免税国,那么根据《范本》第23A条第1款必须对合伙人所分配到的营业利润免税。如果R国采用抵免法,那么对营业利润在P国的所课税收原则上应给予抵免。

    合伙人居住国可能根据其国内法对合伙企业持有的利润和分红给合伙人的利润给予区分,但不能适用《范本》第10条,该条第3款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是其居民的国家即P国的法律来判断“股息”这个概念。但合伙企业恰恰不是P国的居民,其向合伙人的支付也很少被视为“股息”。因此,R国的课税权限于合伙人按份所得的营业利润,R国对合伙企业持有的利润与分配给合伙人的利润加以区分就不符合协定的宗旨。(43)

    (二)特别报酬

    在R国合伙企业被视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主体,因此,合伙人和合伙企业之间的法律行为原则上就如同与陌生的第三者之间产生的。R国就会将特别报酬纳入协定的分配规则之中,分别归属于劳务所得、利息、特许权使用费等所得形式。根据协定,合伙企业既非其所在地国也非合伙人居住国的居民。对劳务关系而言,协定意义上的居住国是合伙人居住国,来源国是合伙企业所在地国。P国作为来源国,分配规则所规定的课税权要受到限制,此时协定的两个缔约国都应该从合伙企业是纳税虚体出发,以便对所得的课税不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三、我国的立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制的完善,合伙企业的跨国所得现象也将日趋增多,这必然会涉及协定的适用和避免双重征税以及不征税问题的协调。在不同的情况下,中国处于不同的缔约国地位,如所得来源国、合伙人居住国、合伙企业所在地国,有时可以同时是所得来源国和居住国。当我国对合伙企业的跨国所得课税可归属于上述两部分的情形之中时,可以借鉴文中的方法来分配课税权,下面再扼要阐述之。

    (一)中国作为合伙人居住国,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将其视为纳税实体

    假如合伙企业P在P国设立,从P国获得不属于其境内常设机构范围的所得,合伙人A和B是中国居民。P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且与中国缔结了协定。

    缔约国对方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主体,中国也将该外国合伙企业P视为纳税主体,双方都将合伙企业视为公司对待。因而,在合伙企业的协定资格上不会产生定性冲突,合伙企业P而不是合伙人A和B可以享受中国与P国的协定待遇。

    (二)中国作为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合伙人居住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

    假如合伙企业P在我国设立,合伙人A和B是R国居民,R国将合伙企业视为纳税实体。P从我国获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R国与我国缔结了协定。按照报告的观点,不能要求中国给予该特许权使用费协定保护,中国对所得具有无限课税权。

    理由是,尽管A和B是R国的居民,按照R国的分配规则,他们对该特许权使用费在R国没有纳税义务,无权享受协定优惠。从R国的角度看,P不是协定意义上R国的居民,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国内纳税人,所以,P国对该合伙企业所得的课税权不受协定的限制。合伙人无权享受协定待遇,因为他们不是协定意义上的受益所有人。中国可以只注重这个事实,即按照分配规则,该所得支付给P,而P既不具备成为R国居民的资格也不具备成为P国居民的资格。此时,A和B的税收待遇并不相关。

    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对所得定性的冲突,从而导致双重征税或者不征税。假如R国居民合伙人B将他位于中国合伙企业中的股份转让给他人所取得的收益,该合伙人的居住国税法上将视同为转让公司股权所得,并因此会认为根据 《范本》第13条第5款规定,中国作为来源国不得对上述转让公司股份所得课税,只应由转让人的居住国征税。而中国合伙企业由于在中国税法上不具有独立的纳税主体地位,R国合伙人转让其在中国合伙企业中的出资份额,按照中国所得税法相当于非居民转让其在中国境内的常设机构或者固定基地的营业财产,根据《范本》第13条第2款规定可以由中国行使优先课税权。如果合伙人居住国R国认为中国适用第13条第2款规定对上述财产转让收益征税不符合两国间的协定,根据协定第23条规定并没有义务对转让人在中国缴纳的所得给予税收抵免救济,将造成对上述情形下的跨国财产转让所得的国际双重征税。这种情形下的国际重复征税,完全是由于缔约国之间各自国内税法关于合伙企业的课税规定差异导致的对有关所得性质认定的分歧造成的。(44)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合伙人B的居住国R承认来源国即中国对所得的定性,将该所得视为转让常设机构营业财产所得,并有义务根据协定第23条对其居民纳税人提供免税或者税收抵免救济。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缔约国对合伙企业给以不同税收待遇,对合伙企业跨国所得及分配给合伙人的所得课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当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将其视为纳税虚体时,缔约国双方对利润部分的判断应尽可能一致。此时,合伙企业被视为其所在地国的常设机构,合伙人作为其居住国的企业主在合伙企业所在地国按份运营常设机构。根据《范本》第7条第1款第2句,合伙企业所在地国对合伙企业的利润具有无限课税权。对那些不适用该解释的国家,应该针对《范本》第7条作出特别协商。如果合伙企业在其所在地国被视为纳税实体,那么仅该国对《范本》第7条第1款前半句规定的利润享有无限课税权。只要这种利润是在合伙企业内部积累并由合伙企业持有,那么根据分配规则,合伙人居住国的课税权就被排除;同样,这些国家也不太可能对合伙人的利润部分因方法条款而规定累进保留。当合伙企业将利润向合伙人分红时,允许合伙人居住国无限课税。合伙人因与合伙企业发生交易关系而获得的所得在这种情况下归属于单个分配规则之中。当缔约国对合伙人与合伙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往来有不同解释时,经常会对特别报酬的定性产生分歧。为了解决该冲突,居住国在适用《范本》第23条时,应考虑来源国对有关所得的定性。特别报酬本身并不属于《范本》第7条的营业利润。这种利润何时以及如何产生,由国内法进行规定。我国应及时修订有关合伙企业的税收待遇以及合伙企业与合伙人内部交易所得的课税规定,在适用税收协定时借鉴上述方法。

    注释:

    ①Gündisch Stephan, Personengesellschaften im DBA-Recht—Eine Analyse des OECD-Partnership-Reports. C. H. Beck, 2003. S. 191.

    ②Vogel Klaus, Doppelbesteuerungsabkommen Kommentar, München, 1996, Art. 7 Rz.49.

    ③OECD, Commentaries on the articles of the Model Taxation Convension on Income and Capital, 2010, Art. 3, Para. 1. 4.

    ④Schaumburg Harald, Internationales Steuerrecht, Kln, 1998, S. 230.

    ⑤黄素梅:《浅析合伙企业在税收协定中的“缔约国居民”之身份》,载于《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1期,第75~79页。

    ⑥Mittermaier J., Besteuerung von Personengesellschafien im Verhtltnis USA-Deutschland, Heidelberg, 1998, S. 324.

    ⑦Vogel Klaus, Doppelbesteuerungsabkommen Kommentar, München, 1996, Art. 3, Rz. 35.

    ⑧Id., Rz. 34.

    ⑨Debatin H., Wassermezer F., Doppelbesteuerung Kommentar, München, 1999, OECDMA, Art. 3, Rz. 24.

    ⑩Wilke K.-M., DBA-Kommentar, Herne/Berlin, 1997, OECD-MA Art. 3, Rz. 26.

    (11)Wassermeyer Franz, Die Beurteilung der Abkommensbrechtigung auslindischer Personengesellschaften dutch Deutschland als dem Nichtansssigkeitsstaat der Personengesellschaft, Internationale Steuerrecht, 1998 (4), S. 489-492.

    (12)Id.

    (13)Selent Alexander, Auslndische Personengesellschaften im Ertrag-und Vermgensteuerrecht, Gelsenkirchen, 1982, S.320.

    (14)Id.

    (15)Id., S. 319.

    (16)Weggenmann Hans, Einordnungskonflikte bei Personengesellschaften im Recht der deutschen Doppelbesteuerungsabkommen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s OECD-Partnership-Reports 1999, Nürnberg, 2002, S. 309.

    (17)Supra note(13), S. 320.

    (18)OECD, supra note③, Art. 23, Para. 6.

    (19)Id., Art. 23, Para. 7.

    (20)Id., Intro, Para. 19.

    (21)Supra note⑦, Art. 1, Rz. 27e.

    (22)Daniels A. H. M.,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Partnership Taxation. Deventer (NL): Kluwer Law and Taxation Publishers, 1991, p. 163.

    (23)Supra note(16), S. 312.

    (24)OEC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ECD Model Tax Convention to Partnerships, 1999, Example 18.

    (25)Id., para, 134.

    (26)Id., para. 137.

    (27)Id., para. 136.

    (28)Id., para. 138.

    (29)Id., para. 139.

    (30)第3款内容:“本条‘股息’一语是指从股份、‘享受’股份或‘享受’权利、矿业股份、发起人股份或非债权关系而分享利润的其他权利取得的所得,以及按照分配利润公司是其居民的国家之法律,视同股份所得同样征税的其他公司权利取得的所得。”

    (31)Schmidt Christian, Steuerliche Probleme bei grenzüberschreitenden Investitionen in osteuropischen gewerblichen Personengesellschaften (ed.), Fischer, L., Steuerplanung zwischen Abkommens-und nationalem Auβsteuerrecht, Kln, 1998, S. 39-74.

    (32)Lang Michael, Hybride Finanzierungen im internationalen Steuerrecht. Wien, 1991, S. 86.

    (33)廖益新主编:《国际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34)Id., S. 91.

    (35)Supra note⑥, S. 339.

    (36)Supra note⑦, Art. 23, Rz. 98.

    (37)Manke Klaus, Personengesellschaften im Internationalen Steuerrecht, Deutsches Anwaltsinstitut. Jahrbuch der Fachanwlte für Steuerrecht 1978/1979, Herne/Berlin, 1978, S. 333-345.

    (38)Supra note(37).

    (39)Aigner Hans; Jgen & Züger Mario, Sind Entnahmen aus Personengesellschften "Dividenden"? Steuer und Wirtschaft International, 2000 (4), S. 254-259.

    (40)Supra note(39).

    (41)Lang Michael; Wimpissinger Christian, Die Einkünfte von Gesellschaftern einer Personengesellschaft aus abkommensreehtlicher Sicht, Gassner; Lang; Lechner, Personengesellschafien im Recht der Doppelbesteueungsabkommen—Die Auswirkung des OECD-Reports auf die Abkommenspraxis, Wien, 2000, S. 85-97.

    (42)Schnhaus Mathias, Die Behandlung der stillen Gesellschaft im Recht der Doppelbesteuerungsabkommen 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s OECD-Partnership-Reports, Frankfurta. M, 2005, S. 233.

    (43)Schaumburg Harald, Die Personengesellschaften im internationalen Steuerrecht, Die Steuerberatung, 1999 (2), S. 152-163.

篇10

近几年铜铝复合散热器的市场占比在逐年增长,2013年约占行业总量的17.2%、2014年约占19.2%、2015年约占24.5%。记者在多次走访北京、天津的部分采暖散热器专卖店了解到,铜铝复合散热器在零售中综合平均约占28-30%左右,而消费者也对由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和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联合在散热器行业推广的“铜佳品质标识”贴标产品感兴趣,而作为多年来一直致力铜铝复合散热器研究的青岛理工大学张双喜教授有什么样的感受和认识呢?

张教授告诉记者:我国散热器的发展方针是“安全可靠,轻薄美新”,铜管类散热器正是符合这种要求的新产品。铜管类散热器之所以能够逐步扩大它的市场份额,是与它本身的优点分不开的。该散热器耐腐蚀,结构好,易排气,使用寿命长;质量轻,便于制造、运输和安装;外形及表面处理美观等诸多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认可。那么行业知名品牌企业森德、努奥罗、御马、太阳花首批获得由国际铜业协会(中国)和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联合在行业开展的“铜佳品质标识”的背书和认可,对企业来说是实至名归;对行业来说进一步推动铜制散热器的市场应用与发展;对消费者来说由第三方机构认可的“铜佳品质标识”产品,不仅是品牌与品质的保证,也是消费者放心的选择!

铜制散热器具有重量轻、导热好、耐腐蚀等诸多优点。张教授建议消费者购买铜铝复合散热器在安装时要注意其连接方式。

散热器是采暖系统的末端装置。它与热源、热媒输送管道一起组成采暖系统。散热器承担着将热媒携带的热量传输给室内的任务。因此,热媒在散热器内的流动状况,包括流速、流态等状况直接影响水与散热器内表面的热交换,而散热器连接方式对此有着重要的影响。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也包括结构相近的铝制或钢制散热器),由于结构及联箱与立柱管断面比例的不同,使水在散热器内的流动状况以及一些新的连接方式(如底进底出等)与铸铁散热器略有差异。

张教授告诉记者:目前,由于供暖系统型式的变化、轻型散热器的特点及室内安装的需要,使散热器连接方式多样化,而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其特点是通水部件采用耐腐蚀性能优良的挤压坯拉制紫铜管,散热部件为铜管与铝翼管胀接复合的复合管。为了在工程设计中更准确地计算散热器配置数量,我曾对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连接方式对其散热量的影响进行过试验研究。 试验结果,首先是总长960mm散崞鞯纳⑷攘浚随连接方式不同而差距甚大。最高与最低值相差39%,这是很值得工程技术人员注意、也很值得散热器生产厂家在销售产品时密切注意的问题,否则会造成因散热器配置数量不足,而使房间温度过低。其次本次试验的结果与过去对铸铁散热器的测试结果大致相同。但明显差异的是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异侧上进下出连接方式所得散热量最高,而铸铁散热器同侧上进下出时最高。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两种散热器联箱断面与立柱断面比例不同,使内部水流状况产生差异所致。分析认为如散热器组装长度大于1米,异侧上进下出更为有利,这一结果在过去铸铁散热器的试验中也曾发现。第三就是对底进底出连接方式,以一端连接,两管口间设隔板,这时以一个立柱作上行水管,其余均为下行水管,最为有利。其散热量接近同侧上进下出连接方式(12柱仅低1.0%)。而一端底进底出且两管口间不设隔板是不可取的,会减低散热量14%以上。特别注意对于柱数减少影响增大。第四对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而言,从保证散热量的角度出发,推荐的连接方式为异侧上进下出、同侧上进下出、一端底进底出两管口间加隔板,这三种连接方式的散热量大致相等,应为优选的连接方式。第五就是对两端底进底出、下联箱无隔板,异侧下进下出,底进底出两管口间无隔板三种连接方式,其散热量减少8~14%,应尽量少用。而异侧底进上出、同侧下进上出,其散热量减少38%以上,而铸铁散热器四柱813为30%,工程中一般不要采用。特殊需要时,必须认真对待散热器数量的附加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