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合同范文

时间:2023-04-09 16:13: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第三方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第三方合同

篇1

第三方抵押担保合同

抵押人: (以下简称甲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抵押权人:宝洁(中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被担保方(客户): (以下简称丙方)

住所:

法定代表人:

为确保乙丙双方 年 月 日签订的销售合同(以下简称主合同)的履行,甲方愿意以其有权处分的财产作抵押为丙方提供担保。乙方经审查,同意接收甲方的财产抵押。甲方丙三方经协商一致,按以下条款订立本合同:

一、甲方同意以其名下拥有的位于 的 (房屋或地块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给乙方,赋予乙方以第一优先抵押权,作为丙方履行主合同义务的担保。

二、如果丙方末能按主合同规定期限内付款,则乙方可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抵偿债务(包括丙方末付而应付的货款及其超期支付的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及乙方为实现债权所引致的一切有关费用)。处理抵押财产所得价款,不足以偿还主合同债务的,乙方有权采取合法手段向丙方另行追索。

三、 抵押登记

1、 自本合同签订之日起30日内,由甲、乙双方向抵押财产所在地的有关政府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手续,丙方应提供协助;

2、 甲方应在签订本合同之日将有关该抵押财产的《国有土地使用证》或《房屋产权证》正本交予乙方收执和保管;

3、 所有因抵押登记、保管所需费用由甲方负责承担。

四、 抵押保险

1、 甲方应按乙方要求,对抵押财产办理财产保险,并将保险单正本交乙方保存。投保期限应长于主合同的期限。若主合同期限延长,甲方须办理延长投保期的手续。保险财产如发生灾害损失,乙方有权从保险赔偿中优先收回丙方的欠款。在任何情况下,乙方的保险第一受益身份和支配保险金的权利不受人的侵犯废止。

2、 甲方负责缴付保险费;

3、 抵押财产的损毁不影响甲方的担保责任减低。如因末获保险赔偿或保险偿数额不足时,乙方有权向丙方追偿;

4、 乙方可以不需先行索保险赔偿金,即可直接向丙方索赔。

五、 抵押解除

篇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物流合同?

工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建立合作关系的动机包括:资产利用、资金问题、长期业务增长、市场全球化及其它与第三方物流分享有关的利益。有时,当企业利用外部资源进行物流过程时,就会要求第三方物流公司购买资产、雇佣长期劳动力、承担设备租赁等工作。第三方物流的服务承诺,常常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可能对其财务平衡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第三方物流坚持要求签订长期合同,以规避风险。相反地,在第三方物流不能提供它所期望的服务标准时,企业可以终止合同,以便选择别的第三方物流者。 下面的合同范本是实际中常用的合同,此合同重点是仓储有关的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加入与删除一部分。使用下面的合同格式可以大大地减少达成合同的时间与费用。?本合同在_____ 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与______ 公司(客户)之间于某年采月某日在某地生效。?

1.服务、支付和期限?

第三方将履行在“业务范围”所规定的服务,费用支付与价目表中所定的服务费用一致。如果在合同下提供的物流服务的货币价值(在其中任何一个月内) 比价目表提出的每月最小额要少,客户需支付不小于最小额的费用。?

除非任何一方根据8(a)条款提出书面终止通知,合同期限自____ 日 (起始日期)起3年,然后自动延期1年 (续定条款)。合同的起始条款与续定条款终止日期前的60天,双方将重新洽谈下一个延期合同的物流、仓储费。?

2.运送?

(a)货物运送以第三方作为指定收货人。?

客户可不以第三方作为指定收货人来运送货物;第三方也有权利自由地拒绝或接受以第三方作为指定收货入的货物。如果第三方接受以第三方作为指定收货人货物,客户在得到第三方通知后, 应立即书面通知承运人,副本一份送给第三方,说明第三方对上述财产没有受益权或利益关系。?

(b)不符合规定的货物。?

客户不把不符合下列条件的货物运送到第三方:①与货物清单中规定的不一致;②与每一批货物的包装标记不一致。第三方有权利拒绝或接受任何不符合规定的货物。如果第三方接受了这种货物,客户应支付价目表中所规定的费用,若价目表中没有规定,则支付合理的费用。第三方一收到这些不符合规定的货物,将尽快通知客户,以获得有关指令,第三方不负责由于口头传递所造成的失误。?

3.仓储的提供?

由第三方配送的所有货物都必须恰当地标记和包装,然后送到仓库以便配送。客户在送货前,准备好符合“业务范围”货单。双方同意第三方根据协议规定的价格,储存和搬运其他货物。?

篇3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合同;第三方物流运营商;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306-03

第三方物流( Third Party Logistics,简称TPL)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它是运输、仓储等基础服务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又称外包物流、契约物流或合同物流,是指独立于第一方(物流需求企业)、第二方(供应商、分销商、客户)之外的专业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向物流需求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的一种物流运作模式。

一、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的划分

“将合同划分为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最早起源于罗马法,有名合同系指法律赋予一定内容的合同,附有特别的名称并设有特别的规定。”[1] 而那些不能完全纳入任何有名合同的,则被称为无名合同或非典型合同。笔者认为,中国合同法规定的有名合同基本是按照以行为类型化的思路进行划分的,如买卖、赠与、运输、加工、承揽等等。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合同更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如旅游合同、物业合同、物流合同等等。对这类合同,为了节省其交易成本,指导交易,提高法律的可预测性,应该逐渐地将以行业为划分标准的合同纳入有名合同的范畴。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与合同法中的有名合同

第三方物流合同似乎包含了《合同法》中的多种有名合同的内容,主要有运输合同法律关系、仓储合同法律关系、承揽合同法律关系、行纪合同法律关系和委托合同法律关系。但是,第三方物流合同是否就是合同法分则里面的某一有名合同呢?因此,有必要对其与合同法中的某些类似合同进行比较[2],下面本文将主要分析第三方物流合同与委托合同、行纪合同的不同之处。

(一)第三方物流合同与委托合同

第三方物流合同整体上表现为客户企业的委托行为与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受托行为,而且这类合同的标的都是为他人提供服务,这是第三方物流合同与一般委托合同的相似之处。然而,第三方物流合同已超出了一般委托的内容,单纯的一般委托已很难完全涵盖其全部内容。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第一,合作的深度层次不同。双方之间远远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而是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共生共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委托合同中的受托方是站在自己业务经营的角度,接受委托,双方当事人之间形成的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买卖关系(指的是服务的买卖)。

第二,合同追求的目标不同。第三方物流运营商追求的不是短期的经济效益,双方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共同利益仅为处理委托事务,不存在所谓的利益一体化。

第三,合同的费用和报酬的来源不同。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利润不是客户的成本性支出为代价的,从本质上讲其利润来源于现代物流管理科学的运用所产生的新价值,即“第三利润源泉”,即第三方物流创造新价值。而这种新价值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客户共同分享的,双方由此达到利益一体化,实现双赢。委托合同中受托人的报酬是由委托人支付的,是委托人的成本性支出。

第四,名义不同。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始终以本人的名义出现,委托合同中,受托人一般是以委托人的名义进行活动的,即使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构成合同法上的间接,一般情况下其法律后果仍应归结于委托人,除非有相反证据可以证明,才最终归结到受托人。

(二)第三方物流合同和行纪合同

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的物流运营商和行纪合同中的受托人,都是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商事活动,这是两者的相似之处。但第三方物流合同和行纪合同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第一,合同主体的资质不同。行纪人只能是经批准经营行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法定手续批准或和核准经营行纪业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不得经营行纪业务,不能成为行纪合同的行纪人。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主体资历并没有限制。

第二,合同的标的不同。一般来说,行纪合同的标的是行纪人为委托人办理购、销、寄售等业务的活动,而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标的是第三方物流运营商提供的综合物流服务活动,其提供服务的内容涉及甚广,涉及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诸多环节[3]。

第三,归责原则不同。行纪合同一般是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而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归责原则则较为复杂,笔者将在后面的章节中细致阐述。

三、第三方物流合同应规定为有名合同

依据现行的法律规定,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合同属于《合同法》上的无名合同。笔者认为,应将第三方物流合同规定为有名合同,主要有以下理由:第一,物流的总体效果是森林的效果,即使是和森林一样多的树木,如果各个孤立存在,那也不是物流的总体效果,这可以归纳成一句话即“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棵棵树木”[4]。所以不能对第三方物流进行人为的肢解为运输、仓储、搬运、等单独的有名合同。第二,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有名合同的规定可降低各种条款细节的约定成本。第三,可以使双方权利义务的约定更加公平合理。因为现在的物流市场是买方市场,很多物流合同中都约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严格责任,这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十分不利,也阻碍了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四、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性质探讨

随着信息技术和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第三方物流的运营模式日趋多样,物流服务供需各方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因此,第三方物流合同的性质探讨变得十分复杂。

学术界对第三方物流合同性质认定存在多种看法,有的学者认为,第三方物流合同是一种合同,有的学者认为是行纪合同,有的学者认为是委托合同[5],对此,笔者在本章第三节中已作比较论述。当然,第三方物流合同有可能部分是委托合同或行纪合同,但是,如果我们在对一个事物进行定义时都用它的属概念或种概念,那么其意义基本是微乎其微的。

笔者认为,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的新生事物,涵盖了多种的服务模式,期盼用一种统一的模式加以规范,是不现实的。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不同运营模式,第三方物流服务可能是运输、仓储、包装、加工、设计服务、委托等中的一种或者是多种服务模式的结合,所以从形式上说第三方物流合同是运输合同、仓储合同、技术合同、委托合同、合同、行纪合同等一种或者是多种形式的组合。但至于综合类的合同可否突破以前传统合同的束缚,由于水平有限在此不作研究,但是,正如前面所引苏永钦教授所作的合同有名化意义的论述[6],虽然综合类合同与传统合同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该类合同的有名化。

五、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法律责任

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法律责任是指第三方物流运营商按照法律规定或运输合同的约定对货物的灭失、损害或延迟交付所造成损失的违约责任,具体笔者将从归责任原则、责任期间、责任形式、责任承担及责任豁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第三方物流合同的归责原则

各国立法对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是不同的,其主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错责任原则,另一种是严格责任原则。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在一个完整的物流操作实践中,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一般最少要通过两个合同来完成整个物流服务活动。首先,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签订物流合同,约定物流服务的内容及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和货主企业的权利义务。然后,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由于其自身不具有某一物流环节所要求的条件,因此其常常将物流作业的一部分或全部分包给其他物流企业来运作,这一般是通过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以自己的名义与物流实际履行方订立物流合同,并且自己承担行为的法律后果来实现的,这是物流实践中最常见的经营方式。

而对于货主企业与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之间的合同,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现在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的经济环境下,在物流实践中大多数物流服务主合同实行的是严格责任制,也就是无过错责任。即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从掌管货物开始到物流服务履行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否处于其实际控制之下,也不论是否是因其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过错产生了货物的灭失损害,第三方物流运营商都要对货主企业承担责任,然后再依照分包合同对直接负有责任的分包方追偿。这无疑给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带来了很大的经营风险,不仅对当事人不公平,也使得整个物流服务市场呈无序状态,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那么实行什么样的归责原则才是合适的呢?

笔者认为,归责原则的确立其实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即通过法律手段,调整双方权利与义务关系,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对于第三方物流合同,因其为混合合同,其价值是多元化的,所以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当按其提供的不同服务模式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而不应当一概地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具体如何确立归责原则,笔者认为应当参考前面四种不同运作模式下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和物流需求企业的关系来确定如何适用归责原则,并且这种责任分配方式应当以明确的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

(二)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期间

有学者认为,目前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货物主要是大宗的集装箱或类似包装的货物,根据集装箱运输中货物在发货人的工厂或仓库、集装箱货运站(内陆或码头)、堆场(内陆或码头)进行交接的特点,综合性的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期间原则上可以参照执行。即可以选择实行“门到门”、“场到场”、“港到港”、“仓到仓”、“船至船”等方式[7]。

笔者认为,将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期间套用目前以上几种固定统一的责任期间模式惟恐不妥。因为第三方物流合同是混合合同,其包括众多内容,诸如在第三方物流合同中,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不仅可以提供物流仓储运输,物流配送,港口提货搬运等方面的服务,而且还可以提供货物分拣、包装、场内加工,在后一类物流服务中货物往往是处于双方共同控制之下的。笔者认为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期间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根据不同的物流业务模式类型来做出相应的法律规定,并允许当事人在第三方物流合同中做具体的约定。

(三)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承担

1.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承担模式

由于中国立法对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形式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形式。一般而言,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形式可以有三种,责任分担制、统一责任制和网状责任制。在物流实践中,第三方物流合同虽然实行的都是严格责任,但其责任承担模式却不完全相同。

笔者认为,采修正的网状责任制更加科学,即对传统的网状责任制进行修正,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对全程负责,且物流需求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二级分包合同的合同性质,对其产生的损失向已确定的负有责任的二级分包商追究责任,但是,如果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不能赔偿损失且负有责任的二级分包商又难以确定,此时所有的二级分包商承担连带补充责任。

2.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与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分担

由于前文已经提及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在第三方物流运作中与发货方、分包方、债务履行辅助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因此本文在此处将进一步分析在这几种法律关系中,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法律责任承担问题。

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与发货方之间的法律责任承担,如果存在买卖合同的应当基于买卖合同(居间买卖)约定,如果出现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双方并不存在合同关系,那么双方都不向对方负责,损失由物流需求企业承担,但是,物流需求企业可以根据他们内部的合同向造成损失的另一方追偿。

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与二级物流分包方之间的法律责任的承担,如果是因为二级分包方的原因导致第三方物流合同无法履行或不完全履行,除以侵权为由向二级分包商索赔外,根据笔者在前面所作的论述,采修正的网状责任制,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对全程负责,且物流需求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二级分包合同的合同性质,对其产生的损失向已确定的负有责任的二级分包商追究责任,但是,如果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不能赔偿损失且负有责任的二级分包商又难以确定,此时所有的二级分包商承担连带补充责任。但是,如果由于物流需求企业的原因造成二级物流分包商损失的,二级物流分包商只能向第三方物流运营商要求其承担责任,第三方物流运营商可以根据第三方物流合同向物流需求企业追偿。

第三方物流运营商与债务履行辅助人之间责任的承担,根据《国际货运业示范法》第73条规定:“货运人作为当事人,将对其所雇佣的第三人在完成运输合同或其他服务时的行为和疏忽承担责任,如同该行为和疏忽是他自己的一样。”因此,我们认为在物流运作中,如果由于履行辅助人的原因导致物流合同无法履行或不完全履行,除以侵权为由向履行辅助人或物流经营人索赔外,大部分情况下收货人应该以违反物流合同为由要求经营人承担责任,然后再由经营人根据实际情况向履行人要求赔偿。

(四)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责任豁免

在传统的物流中,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合同法》的明确规定,以托运人和收货人的过错来主张自己的责任豁免。当其作为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航空运输的承运人也可以依据相关法律享受到相应的免责保护,有时在发生赔付后还可以享受到赔偿限额的保护。但第三方物流实践中,由于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目前属于“买方市场”,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在合同谈判中往往居于优势地位,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争揽合同,往往步步妥协,有的甚至连法律明确规定的责任豁免也不敢主张,最后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无责任豁免和无责任限制”,而最终实行无过错责任[8]。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取缔中国物流实践中这种无责任豁免的做法,而应当考虑第三方物流实际运作中的不同具体情况对第三方物流运营商进行责任豁免,目前,对于承运人可以免除责任的条款除了《汉堡规则》及《国际多式联运公约》未采用列举法外,其他国际公约、惯例及国内法律法规大都采用列举方式列举了若干免责事项。笔者认为应当参考相关的国际公约或国内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立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免责条款,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化地保障第三方物流运营商的利益,从而更好地保障中国物流行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聪智.新订债法各论(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王淑敏,祝承勇.货运人向第三方物流转型后的法律地位和责任制度[J].国际贸易问题,2003,(4).

[3] 费永亮.第三方物流委托问题的经济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6,(9).

[4] 韦恒,熊健.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 赵云海.浅析第三方物流合同[J].理论探索,2007,(1).

[6] 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篇4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抵押权人(贷款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银行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及交通银行有关业务办法的规定,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在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双方签订的《房产抵押贷款合同》(以下称“贷款合同”),特签订本抵押协议书(以下称“协议书”)。

一、抵押物和抵押登记

1.释义:

(1)期房——指尚在建造中的商品房,抵押人在给付定金或预售金后,已与房产商签订了《预购房屋合同》并经公证机关公证,依法取得了商品房预购权。

(2)现房——指已竣工的商品房,抵押人在给付定金后,已与房产商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依法取得了商品房购买权。

2.抵押权:

本项抵押物为抵押人向_________(房产商)购买的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筑面积为_________平方米的_________。该房产建筑平方米销售价为_________元,共_________元。抵押人已于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与房产商签订了_________,并据此向抵押权人办理抵押。

3.抵押登记:

抵押人应将《预购房屋合同》的全部权益抵押给抵押权人,并到房产管理局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当房屋竣工交付使用,抵押人授权房产商将“房屋峻工书”送至抵押权人,并委托抵押权人或抵押权人指定的机构向房产管理部门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并办妥房屋所有权抵押登记手续。《房屋所有权证》由抵押权人执管。

4.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土地使用权》所需的费用均由抵押人承担。

5.抵押人在此确认,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抵押人不能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抵押权人有权提前终止合同,并可立即向抵押人索偿全部欠款。

二、抵押人陈述与保证

1.抵押人提供的抵押物系抵押人合法拥有和实际存在的。在本协议有效期内,抵押人保证抵押物的安全和完整无缺,并同意随时接受抵押权人的监督检查。

2.抵押人保证其提供抵押物作抵押的行为合法、有效。

3.抵押人所提供的抵押物没有向任何第三者抵押或转让,在本协议有效期内,不擅自将抵押物出租、出售、转让、赠与、托管、再抵押、重大改装增补或以其它方式处置抵押物。

4.抵押人再此确认抵押权人有如下权利:在抵押人未还清“贷款合同”项下全部贷款本金、利息和有关费用之前,抵押权人有权不需获得抵押人的同意而将本协议下抵押权人的全部权利转让给第三者。

5.上述各项陈述和保证在本协议有效期内始终真实、有效。

三、抵押物的使用和检查

1.本协议项下的抵押房产由抵押人使用,抵押人对所使用的房产应负保护和管理的责任并按时缴付因使用该房产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2.抵押权人有权定期或不定期,对抵押房产检查,抵押人应提供一切便利。

四、保险

1.抵押人须按抵押权人所规定的时间和指定的险种到抵押权人指定的保险公司办妥抵押物的保险手续。投保金额不得抵于抵押物的总价值,投保期应长于贷款期1-3个月,保险单正本必须注明抵押权人为第一受益人。

2.在贷款没有还清之前,抵押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中断保险,如抵押人中断保险,抵押权人有权代为投保,一切费用及利息均由抵押人支付,抵押权人有权向抵押人追索。

3.如抵押物发生意外毁损,灭失,保险公司依法不予赔偿或所赔偿的金额不足以偿还抵押人所欠抵押权人的款项时,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提供抵押权人所认可的抵押物予以补足,否则,抵押人须提前偿还全部欠款。

五、抵押解除

抵押人还清欠抵押权人的一切款项,方可办理抵押注销手续,抵押权人将执管的有关凭证和文件退还给抵押人。

六、抵押权的行使

1.按照“贷款合同”第十一条的规定,当抵押人发生违约事件时,抵押人在抵押权人发出归还欠款的书面通知六十天后,仍不履行还款义务,抵押权人有权对抵押物加以处置。

2.抵押权人有权委托有关机构进行拍卖、出售、出租部分或全部抵押物。出售出租所得款项用于还本付息。如有结余,退还给抵押人,不足清偿债务时,其不足部分应由抵押人继续负责清偿,直至全部偿清为止。

3.抵押权人有权行使上述抵押物处理方式之外的其它合法的处理方式。

七、适用法律及其他

1.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并按其解释。

2.本协议是《贷款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贷款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

抵押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

抵押权人(签字):_______________

篇5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中蒙医院口腔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要] 目的 探索并分析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相关因素以及总结预防疼痛的方法,有效缓解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方法 将该院2014年2—7月收治的120例需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基础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相关的临床路径干预办法(包括术前干预、护理干预及药物干预),探索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相关性因素,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最后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术后1 d患者的疼痛与手术切口的局部感染因素(牙齿龋坏等)以及女性月经周期(月经期后2周内)相关;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当天、1 d、2 d、3 d的疼痛情况分别进行VAS评分,经对比后,观察组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以疼痛为主要术后症状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通过术前干预、药物及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的VAS评分,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因此上述的干预方法可在临床路径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疼痛;护理干预;药物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2(b)-0092-02

[作者简介] 马儒(1967-),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口腔工作。

随着现代口腔医学技术的进步,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渐渐引起医务人员的关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是门诊较为常见的手术之一,这种手术常伴有并发症,主要并发症有疼痛、术后肿胀、感染和干槽症等,其中疼痛症状最为显著,也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下颌第三磨牙又称为智齿[1],因其解剖位置特殊,涉及许多神经和血管,其拔除过程需要注意各个方面,而且术后常易并发出血和疼痛,智牙拔除术能否顺利进行与医生的手术技巧及术中医疗器械有关以外,还与术前预防和护理服务以及药物使用有关,该研究中,2014年2—7月对上述三方面进行临床干预,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为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常规临床路径添加新内容,从术前、术中和术后分别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术后疼痛,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将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0例,占50%,女性30例,占50%,年龄为19~40岁,平均年龄为(32.5±11.9)岁;观察组中男性32例,占53.3%,女性28例,占46.7%;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3.2±13.3)岁。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的临床指征为:(1)反复发生冠周炎者。(2)牙已龋坏或产生食物嵌塞者。(3)压迫第二磨牙引起龋坏或疼痛者。(4)妨碍义齿的制作及戴入者。(5) 咬颊或摩擦颊粘膜。(6)有囊肿形成者。

该研究患者的入选标准为:(1)入选患者均自愿完成该研究;(2)无麻醉禁忌;(3)就医前一周未服用抗焦虑药物、镇静药物、止痛药物等患者;(4)无精神类疾病及各种重要脏器病变等。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上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用来比较分析。

1.2 方法

将两组患者分别按照各自的治疗方案进行手术,探索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疼痛的相关因素,对两组患者分别处理后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相关的有效的预防方法。

1.2.1 对照组 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常规消毒后麻醉,排除阻力后拔除下颌第三磨牙)以及常规术后护理,并给予拔牙术后1 h患者口服罗红霉素和甲硝唑,2次/d,共3 d。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治疗和基础护理及使用上述两种药物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干预,护理干预以及药物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术前干预:首先预先判断患者病情,即拔牙难度,患者术前接受平行法拍摄牙片或全口曲面断层片,医生将牙片或断层片结合口腔检查记录,预先对拔牙难度作出评价。就患者个体差异以及预测某些可能发生的因素,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

(2)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安抚患者紧张情绪,向患者及家属讲述术后可能发生并发症,尤其是疼痛产生的相关机制,并强调通过适当方法可缓解疼痛;调整手术环境,使环境尽量舒适,强光、噪音等尽量避免,为患者选取最适的手术姿势;提示患者放松身心,保持情绪稳定,加速患者进入睡眠状态,减轻疼痛;术后提供患者真诚的关心和照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药物干预: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对照组药物(术后1 h患者口服罗红霉素和甲硝唑)处理后,术后于下颌第三磨牙远中软组织处注射地塞米松0.5 mL。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分析,疼痛的评价标准为,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系统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VAS评分具体如下:无痛:0分,术后患者未感觉到疼痛;轻度痛:1~3 分,即患者术后出现轻微的疼痛;中度痛:4~5 分,即拔牙患者术后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重度痛:6~10 分,患者术后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患者难以承受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当天、1 d、2 d、3 d分别进行比较评价。

1.4 统计方法

对于两组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并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VAS评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相关性分析

该研究在探索患者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相关因素时,发现术后1 d患者的疼痛与手术切口的局部感染因素(牙齿龋坏等)以及女性月经周期(月经期后2周内)相关。见表1。

2.2 术后疼痛情况

对两组患者术后当天、1 d、2 d、3 d的疼痛情况分别进行VAS评分,经对比后,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该研究中,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发生术后疼痛主要在术后当天及术后1 d(表1),而且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疼痛的相关性因素分析时,发现术后1 d患者的疼痛与手术切口的局部感染因素(牙齿龋坏等)以及女性月经周期(月经期后2周内)相关,因此为改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在观察组采用三方面的干预手段对手术及术后过程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该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避免术后疼痛对患者正常生活质量的影响。该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相关性分析时,所得出的疼痛相关性因素与吴和明等[2]对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疼痛进行临床分析该研究所探索的结果相符(如表1所示),他们还指出术后疼痛与牙齿拔除难度、年龄、性别等具有相关性,是值得临床手术时注意的问题,这也为未来深入探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相关因素提供了建议。

拔牙难度是影响拔牙患者术后疼痛的主要因素,由于下颌第三磨牙解剖位置较为复杂,血管及神经丰富导致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疼痛较强烈[3-4],因此,在术前分析患者的牙片,对拔牙难度进行预测,并估计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预防,使手术顺利进行[5]。对于承受手术恐惧的患者,术前焦虑使患者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依从性差,使手术难度和手术时间增加,同时也加重患者的疼痛,该研究中采取舒适护理[5]的方法,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疼痛,尤其强调疼痛是可以通过适当方法减轻的,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敏感率,增加患者对医师的信任;调整手术室环境,消除患者视觉上对手术室产生的恐惧感,术后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有针对性的服务患者,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术后教育,鼓励家属多倾听理解患者的疼痛感受,增强患者克服术后疼痛的信心。在上述两种干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适当的药物干预,如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该研究中,联合使用地塞米松与抗生素[7],地塞米松可有效抑制术后的局部肿胀,维持手术部位的良好的体液循环,同时也促进抗生素的分布,而抗生素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预防糖皮质激素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实验结果显示,两种药物合用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在该研究中,通过上述三种方法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这对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预防提供了建设性的意义。通过研究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相关性因素,得到行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术后1 d,患者的疼痛与手术切口的局部感染因素(牙齿龋坏等)以及女性月经周期(月经期后2周内)相关,这预示着在实施上述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疼痛的同时,可预先根据患者的牙齿感染情况进行预测手术的方法,有效避免疼痛;对于女性患者,要仔细询问其病史以及生理情况尤其关注患者的月经周期计算,预防患者术后疼痛加重[8]。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的术前、护理及药物的临床干预措施以及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患者基本情况,从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预防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可用于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陈春英,朱怀红,赵春钢.大学生下颌智齿阻生及冠周炎发病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9(17):3368,3370.

[2] 吴和明,谢建宏,陈剑忠.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疼痛的临床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1,31(19):5-6.

[3] 梅银娥,周春泉.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并发症分析[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12):735-736.

[4] Erdogan O,Tatl U,Ustün Y,et al.Influence of two different flap designs on the sequelae of mandibular third molar surgery[J].J Oral Maxillofac Surg,2011,15(3):147-152.

[5] 董建辉,朱亚琴.不同分牙方式拔除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191-193.

[6] 韩桂枝,周主华,勾洪良,等.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拔除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2014(z2):42-42.

[7] 薛芃,侯锐.抗菌药物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炎性并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10):632-635.

篇6

关键词:综合监控系统,蠕虫

 

工业控制网络因为搭建使用方便,远程管理方便的优势已经广泛地用于各行各业。工业控制以太网比传统的工业控制总线传输数据量大,协议更多样,通用性、扩展性更优越,逐渐成为大型分布式工业控制系统的首选。为适应地铁智能设备分布分散,数量大,协议种类繁多,监控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广州地铁三号线组建了以工业控制以太网为骨干的综合监控系统。

本文以主动探测型蠕虫为讨论对象。蠕虫可能造成网络中断,工作站死机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工控网络的正常稳定工作。免费论文,综合监控系统。。防御蠕虫入侵已经成为摆在工业控制网络维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1广州地铁三号线的综合监控系统介绍

广州地铁三号线综合监控系统是一个大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集中监控三号线全线各站的电力、智能建筑、火灾报警、屏蔽门、防淹门、广播、闭路电视、售检票系统、行车信号、车载信息、乘客信息传递、时钟系统、门禁系统等十三个专业的设备。

系统采用千兆光纤以太网为骨干网,各站通过千兆交换机连接作为网络节点。千兆交换机与前端处理器连接,以前端处理器为与诸系统如火灾报警系统、智能建筑系统等子系统设备的通讯转换接口。

综合监控系统的数据库存放于各站服务器,本站工作站访问本站服务器数据库读取设备状态显示。系统结构呈典型C/S结构。服务器采用UNIX系统而工作站采用windowsXP系统。服务器与工作站通过中间件软件完成数据交换。

综合监控系统管理员可从网管工作站可读取被监控的各种设备的运行数据及系统运行数据。

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2主动探测型蠕虫的特征

蠕虫是一类具有强传染性,攻击系统漏洞干扰计算机及网络工作的程序的统称。蠕虫和传统的病毒有以下区别:

(1)存在形式不同:传统病毒是可自我复制的一个代码片段,寄生在宿主文件中。蠕虫则是一个独立的程序。

(2)传染机制不同:传统病毒的传播方式是将病毒代码嵌入宿主程序,蠕虫则是通过自身复制感染网络上的其他计算机。

(3)触发方式不同:传统病毒需要使用者操作宿主文件触发,蠕虫则是主动攻击,不需人为干预。

常见的主动探测型蠕虫工作过程可分为网络探测、系统漏洞扫描、实施攻击、自我推进四步。

蠕虫先会进行网络探测,即通过IP探测机制探测网络中其他主机的IP。完成网络节点的探测后,蠕虫对被发现的网络主机进行扫描,探测主机系统是否存在适合攻击的漏洞。确认网络主机为可传播对象后,蠕虫将自身复制到目标主机并在目标主机上进行自我隐藏、信息搜集等工作。同时,蠕虫会将自身在目标主机上复制多个副本,并启动搜索进程,实施网络探测,进行下一轮攻击。

3综合监控系统蠕虫的来源:

综合监控系统是工控系统,并不接入Internet,蠕虫的来源主要是以下两种:

(1)更新软件版本时感染蠕虫

工控软件一般都不是在工厂一次开发完成,直接上线投入运行就能达到终验水平的。工控软件从完成初步开发出厂,到稳定运行,最终达到可接受验收的水平,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升级修改。

(2)取数据时感染蠕虫

较安全的数据读取方式是采用一次性写入的光盘取出数据。但综合监控系统有其特殊性,首先综合监控系统可监控几乎所有设备,需要读取的数据量巨大;其次因为地铁行业的特殊性,数据分析需要及时,在事件发生后必须马上取得数据,导致取数据的次数较多。这样假如每次取数据都花费一张光盘,成本相当高,不符合企业利益。

另外,在运行过程中,为了分析系统运行状况,保障系统安全运行,管理员每天都需要读取系统运行日志进行分析并保存。管理员的存取介质也有可能带有蠕虫。

4蠕虫的防治

4.1蠕虫的检测

综合监控网络的网络结构简单,数据内容单一,利于用对照表检测法进行感染检测。免费论文,综合监控系统。。凡是不符合对照表特征的数据包均视为有害,进行报警。

(1)检测的基础是建立特征对照表。综合监控系统的监控机制在时间上是循环重复的。免费论文,综合监控系统。。因此可以从骨干网提取一时段单位的数据包,根据设计文本规定的通讯信息种类,遍选让检测软件学习,生成特征对照表。

(2)对照表的特征的选择。根据蠕虫的入侵习惯,可选用协议种类比,源IP,目标IP,数据量作为检测特征量。

综合监控网内数据包较固定,可增加数据包长度作为特征量。免费论文,综合监控系统。。免费论文,综合监控系统。。

(3)进行数据检测。为减少网络负荷,采取定时抽取一时间段骨干网数据进行检测的方式。出现不符合特征表的情况将进行报警。

4.2系统功能的恢复

蠕虫网络感染能力很强,通常单工作站完成蠕虫清楚,网络上有残留的蠕虫,几小时后又会重复感染。所以清除蠕虫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不能单机进行。

服务器采用UNIX系统,前端处理器采用VxWorks系统,均不感染针对windows系统蠕虫,综合监控系统网络的蠕虫宿主是工作站。为减少恢复所用时间,可对工作全盘恢复,彻底清除病毒。

清除蠕虫时必须断开各网络节点,恢复后逐站连接。

4.3蠕虫的预防

从维护者的角度,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限制蠕虫进入网络是较有效且成本较低的蠕虫防御方法。

针对蠕虫的来源,防御蠕虫应该注意两项制度的落实。

首先是规范软件上线前的病毒检测。软件出厂时必须有开发人员的病毒检测报告,上线前由用户在测试平台验证后才能上线运行。

第二是规范数据读取的权限,仅允许授权人员进行读取数据的操作。所用存储设备必须是专用设备,且连接办公网络时设置为只读。免费论文,综合监控系统。。

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应该考虑增加综合监控系统对外接口的保护,减少蠕虫的影响范围,比如选用有防火墙功能的存储设备取数据,转换协议传输数据防止蠕虫扩散,在读取数据的终端网管工作站设置防火墙。

参考文献

[1]王民孙薇王艳玲《网络蠕虫检测和控制研究》/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079-01

[2]魏长宝《入侵、蠕虫对网络安全的危害及防范》/文章编号1672-3791(2007)12(b)-0081-02

[3]rising.com.cn瑞星主页

篇7

【关键词】 第三方物流 物流经营人 法律责任

1 前言

作为产业间枢纽的物流业,于2009年入选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意味着物流业今后的发展将会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高度重视。然而,人们所关注的多为物流企业与港口这样的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而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与风险的讨论与实践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目前,国内外物流业迅速发展,有关物流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专门的物流法律尚待建立。

由于产生纠纷时所采取的法律标准不一致,其他的各项保护措施也不够完善,往往不能够有效地保护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以及其委托人的利益。因此为了有效地保护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正当权益,就有必要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讨论规避风险的可行性方案。

探讨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从微观角度讲,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从宏观角度讲,有助于保障国家物流行业的顺利运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损失与浪费。其应用价值更加侧重于当前的日常工作,在现阶段振兴物流业的过程中,有助于有效增强物流经营人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现有法律体系下,通过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任范围,减少或避免在产生纠纷时遇到法律的空白,提前做好防范措施,以保护当事人的正当利益。

2 第三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概述

自20世纪60年代物流发展的初期运输管理阶段进入人们的视线起,经历了物流管理阶段、供应链管理阶段,关于物流的各种学说相继出现,例如:物流冰山理论、第三方利润源等,无不旨在揭示物流所能带给企业的巨大压缩成本的空间。人们逐步认识到通过一体化的物流活动降低物流总成本,从而降低商品除生产成本外的其他成本,能获取巨大的利润。随着专业分工的细化和对利润的追逐,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作为一类兴起行业的经营者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2.1 第三方物流的概述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国内外学界尚未对第三方物流确定一个统一的定义,由于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理解大多为借鉴国外的学说。

2.1.1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TPL或3PL,其概念由外包的概念发展而来,RobertC.Lieb(1993)认为,第三方物流是指用外部公司去完成传统上由组织内部完成的物流功能,这些功能包括全部物流功能或所选择的部分物流功能。JohnJ.Coyle(1996)认为,第三方物流是对单一公司提供全部或部分物流功能的外部供应者。我国学者基于国外的研究给出第三方物流的一个广义的定义,认为第三方物流公司是提供部分或全部企业物流功能的服务的一个外部提供者。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第三方物流活动是一项综合性一体化的物流活动,它将物流的六大基本功能运输、配送、装卸搬运、仓储保管、流通加工和信息服务涵盖其中。

2.1.2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第一,第三方物流是基于合同而提供的物流服务。物流经营人与物流消费者的关系以合同形式加以规范、调整,物流经营者根据合同规定为物流消费者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因而第三方物流也被学者定位为合同物流,它的这个特征有利于建立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委托人的长期合作关系。在国外,在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物流联盟的内部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确定各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

第二,第三方物流是基于顾客的个性化需要而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强的定制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使其物流产品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技术工具、物流基础设施、流程设计等方面必须要有专业化人员进行专业化操作,从而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

第三,第三方物流是基于先进的信息网络而发展的物流服务。网络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先进的网络技术有利于提高物流过程中信息沟通的便利程度,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促进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综合物流能力。

第四,第三方物流是一体化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的一体化是第三方物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出现的特征,其实质是物流管理的系统化。要求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发挥专业特长、使用专门的物流设备、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在降低物流总成本的同时达到顾客满意最大化。

2.2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概念及定位

世界银行运输专家蓝布洛克在北京举行的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说:“如果你想在物流中获取更大的利润,请从事第三方物流,如果你想成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请自我检查素质与条件。”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从事货运仓储的公司都有资本和资格成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是指“通过合同的方式确定回报,承担货主企业全部或一部分物流活动的企业。”它所提供的服务形态一般会被分为与运营相关的服务、后勤管理服务和二者兼而有的服务三种类型,但是由他所提供的服务形态要比一般运输者和合同运输者所提供的服务形态更加高级。

3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分析

从上文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国际货运人和无船承运人的比较可知,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所处的法律关系比较复杂,其中主要包括与货主企业的关系、与各分包商的关系和与信息系统提供商的关系。由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所处的法律地位不同,从而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所以,要明确物流经营人的法律责任,就要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着手。

3.1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

关于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学说:第一种是角色身份说,此种学说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经营过程划分成若干独立的环节,根据每个环节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不同角色界定损害发生时其应承担的责任;第二种是混合身份说,此种学说认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具有承运人、人、保管人多种角色混合性的特点,但在损害责任赔偿上与角色身份说是一致的,都是按损害发生的环节而确定;第三种是由现代物流发展而催生的学说,即合同物流经营人与实际物流经营人说,它认为物流经营人的权利和义务是基于物流合同与物流分包合同而确定的,第三方物流经营人要对整个物流过程负责。

3.2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归责原则

根据我国《合同法》以及相关法律的主张,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归责原则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过错责任原则,一种是严格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以主观过错为其存在的前提条件,重点在于强调事实的违约行为;严格责任原则,又称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排除免责事由后,强调只要有违约行为违约方则须承担责任。

在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业务活动过程中,一般以签订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货主企业和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各分包商这样两个合同来限定彼此的权利和义务。由于物流企业间竞争激烈,一般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货主企业之间的合同会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不论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过失,只要违反了合同都要受到追究,合同中这样的规定显然增加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风险。

因此,在相关物流行业的专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的法律关系只能参照不同的法律规定。可以按照物流活动的不同环节与服务的不同内容订立的合同为依据,使用不同的责任原则,这样对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归责是比较合理的。例如,若第三方物流经营人与客户签订的为物流方案设计服务合同,根据我国《合同法》关于技术服务合同的相关规定,应采用严格责任原则,即只要合同双方没有按合同约定行事,违反合同规定的义务就要承担责任。对于一般的物流活动,根据《合同法》关于委托合同的相关规定,采用过错责任原则。对于货物配送、多式联运等“门到门”的物流服务,由于订立的合同没有直接适合的统一法律,可以参考《合同法》与《海商法》中的相关章节予以把握。

3.3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责任限制

经营人责任限制原本是海商法所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该制度最初是为保护船舶所有人的利益而设立的。后来该项制度逐渐被借鉴并运用到其他运输方式的国际公约中,如有关公路运输的《CMR公约》,有关航空运输的《华沙公约》、《海牙议定书》,有关国际多式联运的《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等,在我国的应用如《海商法》、《合同法》、《航空法》、《公路法》等,但是其中对于赔偿限额的具体规定各不相同。

在我国比较典型的应用是在《海商法》中,当第三方物流经营人扮演承运人的角色时,可以适用于国内对承运人的责任限制制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单位责任限制的规定,根据我国《海商法》第56条规定:“承运人对货物的灭失或者损坏的赔偿限额,按照货对象数或者其它货运单位数计算,每件或者每个其它货运单位为666.67计算单位,或者按照货物毛重计算,每公斤为2计算单位,以二者中赔偿限额较高的为准。”第57条规定:“承运人对货物因迟延交付造成经济损失的赔偿限额,为所迟延交付的货物的运费数额。”另一是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规定,《海商法》第十一章对海事赔偿责任限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第204条规定:“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对本法第二百零七条所列海事赔偿请求,可以依照本章规定限制赔偿责任。前款所称的船舶所有人,包括船舶承租人和船舶经营人。”由此可见,对承运人的责任限制有助于将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作为承运人时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从而降低其可能面临的风险。

4 结语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在其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风险,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下,第三方物流经营人首先应主动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树立风险防范观念;其次,在订立合同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积极利用现行法律法规,在合同中明确双方责任和权利,有效利用责任限制原则,另一方面要严格审定合同条款,避免遭遇法律空白致使自身正当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最后,灵活的运用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等手段维护自身利益。

从长远角度来看,我国应积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修改我国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填补目前的物流法律空白,使我国物流法律形成完整的框架,积极使之与国际接轨。各保险公司、保险行业组织也应加快步伐,进行行业内调整,推出新业务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业对保险的需求。物流行业组织要认清自身在物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制定规范物流业发展的规章制度,发挥其对物流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同时我国政府也应积极引导、配合、促进物流行业组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Robert C. Lieb, and Robert A. Millen, and Luk N. Van Wassenhove,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s: A Comparion of Experienced American and European Manufactur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DB].EBSCO-BSP 1993,6:41.

[2]Coyle, J.J. and Bardi, E.J. and Langley, C.J., The Management of Business Logistics, Sixth Edition [M]. West Pub. Co.,1996.

[3]骆温平.第三方物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4.

[4]孙家庆,韶如.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责任及其身份判别[J].中国港口,2000,1:18-20.

篇8

摘 要 本文以债的相对性作为中心,从讨论债的相对性开始,通过对代为清偿,代位权制度,涉他合同,买卖不破租赁等制度的讨论,明确债的相对性的概念和法律实践中的应用。进而从法学理论上和实践中讨论债的相对性是否被突破。

关键词 债的相对性 代位权制度 涉他合同 买卖不破租赁

一、债的相对性的概述

债的相对性是指债的法律关系只约束债的当事人,因而权利义务的产生变更与消灭也只发生于债的当事人之间,该权利义务不会对第三人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罗马法上将债比喻为当事人之间的“法锁”,它有两层涵义:第一,债一旦设立,即对当事人双方产生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随意破坏;第二,只有被该锁链接双方才受债的约束,即“契约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对第三人不发生直接的权利义务关系。(参见员小波,《债的相对性原则与侵害债权制度之关系》)

债的相对性是债法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商品经济条件之下,民事主体之间的交易往往由合同的形式表现。合同是当今交易活动中最为普遍的形式。债法给与合同相对性的法律上的约束力,可以保障交易合同在平等诚信的原则之下良好的运行,并且当一方违反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时,给予相对性的原理可以要求合同相对方承担相应的责任。与此同时,由于相对性只针对合同当事人,非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受合同的影响,保证了交易安全,也限制了合同当事人的权利。本文中将要讨论的债的相对性的问题,主要指债对债的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效力,债的相对性的突破即是对债法律关系仅仅约束当事人的突破。

二、债的相对性突破的争议

随着民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制度和概念,有理论认为,其中的一些制度概念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

比如,代为清偿,代位权制度,涉他合同,买卖不破租赁等。代为清偿之合同之外的第三方依照当事人之间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代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代位权即当债务人的贷于实现债权行为使债权人的债券到期无法实现的情况下由债权人代债务人向债务人的债务人主张债权。涉他合同指在合同中为第三方约定权利或者义务。

有学者认为,代为清偿是第三方向债权人履行合同义务,因为根据债的相对性义务应由债务人履行。我认为,代位履行并未成为债的相对性的突破。在代位履行中,第三方根据债权人与债务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其实只是履行方式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第三方没有取得债务人的地位,债权人在行使债权的时候仍然向债务人主张,而对于第三方没有当然的权利。例如,甲对乙享有债权,后乙与甲约定由丙偿还,丙在向甲清偿债务后享有对乙的追偿权,这个过程容易被认为是丙取代了乙的债务人地位,但这是把简单的债权债务模型复杂化了。以上这个例子与乙向丙借款后向甲清偿的过程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因此,代为清偿在形式上虽然是第三方向债权人履行,但是并未突破债的相对性。因为代为清偿只是在履行中由第三方为给付而已,只是一种基于意思自治或者法律上的安排,是履行过程中的对履行方式的选择,是事实问题,不具有法律上债权债务关系发生变化的效力。又如在履行的过程中,如果债务人在具体事务上由第三方代为进行,或者给与帮助,只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有的事实行为,并不产生债法上权利义务主体变更的效力。将代位履行认为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是没有必要的,不能将一种法律概念仅仅因为在形式上具有另一法律概念的特征,而为了研究的需要将两者归为一类,而不是通过应有的法律概念进行严谨的划分。

代位权制度,根据我国《合同法》第73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即当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对次债务人的债权时,并且此行为对债权人行使债权构成了危害,债权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直接次债务人,要求次债务人向自己履行债务。有学者认为代位权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因为债权人直接向债务人的债务人行使债权,取得了债务人对次债务人所享有的债权地位。我认为代位权仍然没有突破债的相对性。首先,代位权的行使其实是债务履行的一种形式,相当于三角债务的清偿。在此制度设计之初,立法者也考虑到我国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三角债务的情况,因此规定了代位权制度,是三角债务的清偿有了法律的保证,给与债权人诉权,使其可以直接向次债务人行使债权,并且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以债务人为第三人,使得三方有对三角债务进行直接面对面处理的机会,从而更好地使得社会债权债务关系正常运转。其次,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过程中债权人始终以自己的名义主张权利,根据债的相对性原理,债权人一方应以自己的名义向债务人主张权利,而债权债务关系外的第三方因为没有参与债权债务关系而没有债法意义上的债权。因此,在代位权的行使中,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这权利是债权人对债务人的权利,“自己的名义”即是在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债的关系中的债权人的名义与地位,与次债务人其实并无直接的债的关系。也就是说,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即是表明了债权人不取代债务人对次债务人的地位,而是由次债务人向债权人承担原本应该向债务人承担的债务,这并不是债的当事人的变化,而只是履行的一种技术上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两个债权债务关系得到履行而已。另外,从立法的角度而言,债的相对性问题并不是立法的目的。代位权制度作为一种法律特别规定的制度,有其特殊性,对一般的法律规范作了调整,但并不可以以法律规范的特别规定作为对民法一般法律原则突破的依据。法律的特别制度出于对一般法律规则补充或者调整的目的而进行规定,是一种立法政策上的考虑,其本身是与法律体系相协调的,代位权制度也是这样。

涉他合同,即为合同当事人以外的民事主体设定权利或者义务的合同。这里将涉他合同的两种类型分别予以讨论。涉他合同分为第三人权利合同与第三人义务合同。第三人权利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第三方设定合同权利,由合同一方向第三方履行。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合同相对性的突破。我认为第三人权利合同不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因为在第三人权利合同中,合同双方只是约定了由合同的一方向合同之外的主体履行,第三方并未成为合同的缔约方,不享有合同当事人的地位。从合同的内容上来看,合同的债务人向第三方履行,此行为即使债权的客体,或者说,向第三人为给付就如同其他的债务人履行的行为一样,是合同内容的一部分,并没有特别的法律意义。也就是说,第三人权利和同志是在合同约定的履行中牵涉到了第三方确定的个人或者组织的名称而已,以便债务人在具体的义务实施中完成履行而已。这与第三方作为合同的当事人有着完全的性质上的不同。从合同履行不能的救济上来看,当债务人违反合同的约定时,是由债权人,而不是第三方,向债务人要求承担违约责任,可以看到这与一般合同的违约责任的追究并没有不同。第三方并不享有与债权人相同的权利,与债务人也不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债的关系。再来看看第三人义务合同,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我认为其实也没有突破。理由类似于第三人权利合同。第三人义务合同,指合同当事人约定由合同之外的一方向当事人一方履行。合同虽然约定了由第三方向合同当事一方履行,但是,这种约定是不具有对第三方的约束力的,因为第三方并没有参与订立合同,根据债法原理与法律规定,第三方是没有义务遵守合同的,合同并不约束第三方。而在第三方同意的情况下,也并不是债的相对性原理的问题,而是第三方的意思表示,相当于一种约定而已,在第三方明确意思表示的情况下当然可以使合同与第三方之间发生一定的法律关系,这与一般合同的订立并没有区别,可以认为是多方合同或者双方合同的一方人数为复数的形式。在第三人义务合同中,第三方向合同当事人为履行也只是一种给付方式而已,第三方并不因此成为债务人,合同当事一方也并不因此享有对第三方的债权。此外,当第三方不依照合同向债权人履行时,债权人也没有权力要求第三方承担违约责任,第三方根本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因此也就没有突破债的相对性原理。

买卖不破租赁,指在承租人依照法律规定与出租人订立租赁合同之后,租赁合同的效力不受出租人处分租赁物所有权的影响。我国《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我认为买买不破租赁的规则也不是债的相对性的突破。首先,承租人虽然有权对租赁物买受人的所有权进行抗辩,但这是一种可以阻止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并没有对出租人与买受人之间的买卖合同做出更改,换句话说,买受人与出租人之间的合同关系没有改变,买受合同仍然只约束出租人与买受人,承租人不享有买卖合同上的权利,也不承担买卖合同上的义务。同样,买受人也并没有享有租赁合同中的权利,没有承担租赁合同中的义务。另外,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则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承租人的利益。二战之后,大量的租赁关系发生了变更,在社会稳定与交易秩序的考虑下,逐渐产生了买卖不破租赁的规则。考虑到承租人的生活保障,赋予其对抗买受人所有权的权利,在原有的承租期限内暂时阻却买受人行使所有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制度。

三、债的相对性的突破标准

综上所述,一些制度并没有对债的相对性有所突破。而债的相对性是否突破应该有一个具体的标准,以避免学术上的争议。我认为,债的相对性是否被突破,主要应看债的关系中权利义务的承担。权利与义务是债的法律关系的根本与基础,之所以当事人之间存在债的法律关系就是因为当事人之间根据意思自治或者法律规定而产生了权利义务关系,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关系也应该根据是否具有债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来判断。债的相对性的主要内涵是指债的关系可以并且只可以约束债权债务人,而不对第三人产生效力,即第三方不享有债的法律关系的权利或者义务。因此,债的相对性的突破必须是第三方,或者说债的法律关系之外的一方来享有债的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并且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没有取得当事人的地位,或者只是参与了当事人部分的行为过程,或者根据法律的规定而具有形式上的权利义务都不是对债的相对性的突破。权利义务的切实享有和承担是债的相对性突破的条件之一。

债的相对性是否已经突破的问题,其实还是取决于理论上债的相对性的标准,标准的不同可以决定相对性是否突破的问题。但我认为,债的相对性仍然是债法乃至于民法的基本精神之一,无论是否作出修改,作为一般的规则还是符合法律理论与实践的要求的,随着民法的发展对其作出立法上的例外规定也并非不科学,只是目前来看该原则还是民法的一般原则而应用。

参考文献:

[1]柳经伟.当代中国债券立法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4.

篇9

关键词:第三方支付,信托财产,信托法律关系

一、引言

互联网经济的出现以及迅猛发展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日臻成熟的表现,更是当代人们对现有生活方式选择的结果。其中电子商务可谓是网络经济最根本特征的彰显。第三方支付作为弥补与化解电子商务弊端和风险的重要支付工具,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随着第三方支付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许多不容忽视的法律问题也日益暴露,如信用卡套现、盗版贩卖、洗钱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都与第三方支付在法律、行政法规中配套规范、监管制度的欠缺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对第三方支付有一个合理而准确的定性。本文将以信托法律制度的适用为视角对第三方支付法律关系进行梳理和探析。

二、第三方支付行为的法律性质

(一)学界对第三方支付法律性质的不同观点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独立机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并采用与各大银行签约的方式,向消费者和商家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相连接的交易支持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然而,就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在学界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对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性质理论界有如下观点:

其一认为,第三方支付实为中介服务。以支付宝为例,《支付宝服务协议》关于支付宝服务概要中明确声明,支付宝服务为“中介服务”,其中包括代管、代收、代付、退返、查询、款项专属六项主要业务。支付宝在整个网上交易中起到的仅是支付清算的中介作用。《支付宝交易通用规则》第九条规定在买卖双方无法达成退款合意时,支付宝顺理成章地介入进买卖合同当中。显然,作为“中介服务商”这一说法是没有法理依据的。

其二认为,第三方支付属于商业担保的性质。此观点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实为电子商务中中立的保证人,第三方支付为商业担保。但是,根据《支付宝服务协议》中有关货款冻结、交易风险的相关规定,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宝并非完全按照买方的意思来进行支付活动,其商业担保的性质有待考量。

其三认为,第三方支付为委托保管性质。买方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是以货币为对象的消费保管[1]合同关系。基于消费保管合同的效力,合同当事人约定将保管物的所有权移转于保管人,保管人在接受保管物后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但是委托人的真实意思并非这样。实践中消费保管合同的保管人对委托人转移至其名下的货款是具有完整的所有权的,保管人完全可以对该部分财产使用和收益。在第三方支付中,类似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没有权利对转移至其名下的资金进行使用和收益的。如若将第三方支付界定为消费保管合同性质势必会产生矛盾,造成委托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与实际效果背道而驰的尴尬境地,并且这样界定第三方支付的法律性质也无法公平地确定沉淀资金[2]的所有权,难免会给委托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二)第三方支付信托法律关系的阐明

第三方支付主要涉及三个主体,即消费者(买方)、第三方支付机构、商户(卖方)。第三方支付机构与消费者的关系是整个法律关系性质确定的关键所在。在建立交易关系之初,消费者基于对支付宝这样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任,以订立买卖合同实现交易为目的,将其资金划转至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中,完成财产权的转移。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了保证消费者与商户之间买卖合同的顺利完成而代管并处分该笔资金,从而双方建立了一种信托法律关系。所谓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受托人按照信托行为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某特定的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财产的行为。由此可对第三方支付的信托法律关系做如下阐释: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作为信托合同的委托人将信托财产即委托人所转移资金转移至受托人即第三方支付机构名下;受托人为了使交易双方顺利完成买卖合同、促成交易,以达到信托合同目的[3],为受益人(消费者或其指定的第三人)的利益而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

1.委托人

在第三方支付信托法律关系中,消费者首先将其资金转移至第三方支付机构名下,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日后的商品交易中完成付款行为。消费者本人并不与商家进行直接的资金结算活动。在整个第三方支付信托法律关系中,消费者是通过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签订电子协议并确定信托目的,同时转移其财产给其管理和处分的委托人。我国《信托法》第十九条规定:“委托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的规定是不冲突的。事实上,无论是支付宝用户,还是法定条件下的信托委托人,他们在实践中是一致的。因此,第三方支付中的消费者就是第三方支付信托法律关系中适格的委托人。

2.受托人

第三方支付机构究竟是何种性质的服务机构是认定第三方支付法律关系性质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我们并不能仅仅因为它在第三方支付的某个环节体现出来的阶段性的作用而简单地将其认定为支付中介、商业担保机构、保管人、虚拟银行等等。笔者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法律地位要通过整个信用支付的过程才能凸显出来,其为实现信托目的履行的是善良受托人的义务。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名义上取得了消费者转移资金的所有权,但是其行为要严格按照消费者所指定的管理处分意图进行,不得将该资金与其自有资金混淆,更不能用于双方事先约定目的以外的活动。大多数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其服务协议中也是这样承诺的。总体而言,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具有信托受托人的地位的,但是,仅由资格门槛规定将其束缚在民事信托当中,仅受《信托法》的调整又不能完全保障第三方支付中各方当事人的正当利益,也不能完全解决其中存在的相应矛盾。因此,对于第三方支付中受托人的相关问题,我们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将会更好。

3.受益人

在第三方支付中,最终货币转换为实物的利益是由消费者或其指定的第三人享有的。信托委托人可以设定其自身为该信托的受益人(自益信托),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此种信托关系中表面上受益人与委托人在身份上具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不应因其身份的重合而混淆了委托人与受益人的概念,其二者的权利义务是有区别的;而在委托人指定第三人为信托受益人(他益信托)中,委托人与受益人分别为不同的人。第三方支付中无论消费者是为其自身购买商品,还是为他人购买商品,也都没有违反信托“三大确定性”原则中的“确定的受益人”这一原则。第三方支付信托关系中利益的直接承受者即受益人就是最终接受货物的消费者或其指定的第三人。

三、第三方支付的法律适用与监管

《电子支付指引》、《电子签名法》、《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服务管理办法》这些是目前调控第三方支付行为的主要法律,但其并不能完全覆盖第三方支付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可以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多主体、多方位的监管。

首先,由中国人民银行充分发挥其统筹监管的作用。其次,备付金存管银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再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要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实际从事的金融、信托类业务进行监管。最后,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社会监督。消费者权益保会协会有权对第三方支付当中的相关事项加以监督,也有义务保障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方支付中沉淀资金利息实属受益人即消费者或其指定的第三人。笔者认为,可将沉淀资金所产生的利息一分为三,其中一部分用来支付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需要支付的税负;一部分可以用来支付信托报酬;最后留出一部分交由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相关机构保存用以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维权活动。

由于信托行业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从事信托经营业务的主体已经不单单是信托公司这一类。但是《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状况的需要了。在探索实践的道路上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不足、大胆创新。在《信托法》修改当中可以相应增加“信托业”规制的相关内容。这样多层级,多方位的监管可以对第三方支付的各个环节就其市场准入、义务履行、业务内容、业务方式等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在鼓励其积极发展的同时,尽早发现问题杜绝隐患。

注释:

[1]消费保管又称不规则保管,是指保管物为可替代物时,如当事人约定将保管物的所有权转移与保管人,保管期间届满以后,有保管人以同种类、品质、数量的物返还给寄存人。严格的说,消费保管是一种特殊的保管,但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法典大多都对此作出了规定。

[2]沉淀资金:由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惯常的运行模式,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付款消费时,其资金会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停留一定时间后才能转入卖家账户内,而在此过程中停留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中的这一部分较为稳定的资金及其利息即为沉淀资金。

[3]信托目的确定性在于委托人设立信托时明确了合法的信托目的。如在第三方支付中,消费者设立第三方支付信托就是为了保障顺利购买商品或服务以便商户进行交易。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按照此信托目的来进行管理或处分行为。商户在与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过程中也明确知悉了信托的意思表示。

参考文献:

[1]张军建.信托法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2]王利明.合同法研究(第三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赵 达.第三方支付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4]朱 瑶.第三方支付的信托法律思考[D].长沙:中南大学,2012

[5]周朝琼.论民事信托与商事信托的区分[D].长沙:中南大学,2013

[6]张春燕.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及利息之法律权属初探――以支付宝为样本[J].河北法学,2011(3)

[7]陶华强.论第三方支付中的信托法律关系[J].重庆交通大学报,2012,(12)

篇10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责任 风险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与客户签订合同产生的责任风险

第三方物流商在进行物流活动时要与客户签订物流服务合同。在物流合同中,一般都规定了物流商对物流活动全程负责。物流商从接受货物开始到最终将货物交付到客户手中的整个过程中,不管何时何地,无论是否在物流商实际控制之下,无论是否属于物流商自身责任,只要不是货主或货主的人的原因或可适应的法律规定的免责范围引起的货物损坏或灭失和客户的损失均由物流商负责。

1.对货物损坏或灭失负赔偿责任的风险

第三方物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当事人,对物流活动的全程负责。不但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还要为人、分包人、受雇人的过失引起的货物损坏或灭失承担责任。 如E物流公司和A先生签订了从成都到新加坡的运输合同,E物流公司没有船舶,他将海运段的运输交给C船公司承运,C船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因未妥善管事货物,使货物部分损失,货主A先生要求E物流公司赔偿,虽然货物损失的责任不是E 物流公司造成的,但E物流公司是对全程运输负责。E物流公司必须承担赔偿责任。

2.未按时交货的责任风险

客户对第三方物流特别配送业务的时间要求很高,一般在物流合同中都以明确的条款加以规定。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完整无损的货物以精确的数量送到准确的地点,直接上生产线或上货架。所运的货物不仅要求数量正确,还要保证质量,不能出现短少,残损。如未做到按时、按质、按量提供货物,会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物流商都要负责赔偿。会承担很大的责任风险。如某物流商经过招标取得某公司的空调机总成流水线半成品件的配送业务,配送合同规定,每天上午9点以前配送卡车靠上流水线配件卸货平台,但有一天,配送卡车未按时到达,10分钟不到,生产线开始空转,到12点物流商的车队才到达,生产线停产3个小时,使某公司损失数百万人民币,此案中物流已构成违约,应赔偿某公司的停产损失。

3.合同条款不合理的风险

物流商与客户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主要体现在所签的物流合同中。有时候一些大客户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在谈判中所处的有利地位,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和条件,甚至将运输所用的法律规定的免责条款和赔偿责任限额都删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货物损坏或灭失,即使物流商无任何过失,也得承担无限赔偿责任,面临的风险极大。

二、与分包人的责任风险

1.分包人的信用风险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活动的组织者,在物流活动中,有的环节由自己实施,而有的环节却需要分包人来具体实施,分包人的资信好坏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极大,资信好的分包人合作不仅能降低物流经营成本,还可以使物流商的责任风险降到最低,但如果遇到分包人的资信不好,有欺诈行为,甚至突然破产或倒闭,物流商的责任风险会极大。如2001年12月某物流商承运一批货物,遇到一个十分狡猾的分包商,分包商雇佣了一位有合法证件的司机。然后在运送途中,他突然让司机提前下车,转由他本人驾车逃离。结果价值80多万元的整车货物不翼而飞。

2.与分包商的合同责任风险

第三方物流在多数情况下是物流合同的当事人,对物流活动全程负责。无论是物流商的过失还是分包人的过失,都要由物流商先对客户进行赔偿。尽管物流商向客户赔偿后,可向负有实际责任的分包人进行追偿,但由于物流商与客户和分包商所签合同是背对背的合同,所适用的法律也往往是不一样的,其豁免条款、赔偿责任限额及诉讼时效也是不同的,使物流商常常得不到全部赔偿。如某物流公司与客户签订海上运输合同,把一批货物从上海运往新加坡,合同规定适用汉堡规则。

三、与信息系统提供商所签合同的责任风险

现代物流离不开信息技术,在物流活动中,由于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随时获得反应仓储和运输等物流活动真实,、准确、连续的动态信息,不但第三方物流提供者依靠它来掌握与控制货物的动态,而且客户也通过它掌握货物的信息。但如果物流商网络系统不健全,需要与信息服务供应商签订协议,使用他们的网络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信息系统发生故障,物流业务不能正常进行,不能向客户及时提供信息或提供的信息有误,严重时客户资料全部损失,给客户造成的损失,物流商应该负赔偿责任。

四、对第三者的法律责任风险

第三方物流商除对以上情况负责外,还要对第三者造成伤害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第三方物流商对第三者的责任随时都可能发生。如物流商用自己的运输工具运送客户的货物,发生运输事故并伤及行人,这时不但要承担运送货物损失的赔偿,还要承担对行人造成伤害的侵权责任。再如第三方物流商使用自己的仓库存放易爆炸的危险品时,因管理不当发生爆炸,造成周围居民房屋损坏或人身伤亡,物流商除要承担客户存在仓库的货物损失外,还要承担周围居民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法律责任。第三方物流商对此必须十分重视。

五、方案设计方面的责任风险

一些物流商会针对客户的原有流程进行分析研究,为客户设计或修改物流方案,收取报酬。但该方案达不到预期的要求,甚至有严重错误时,对客户造成的损失,物流商应承担法律责任。如某客户为降低物流成本委托物流公司对原来的物流方案进行修改,修改后的物流方案在实施中,发现物流成本没有下降反而上升。物流公司应赔偿对客户造成的损失。

六、投资的责任风险

投资的责任风险是物流商对物流实施和设备投入和建设时遇到的风险。第三方物流为现代化程度较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如组建或改建自动化的配送中心仓库,建立信息网络及配套升级,购买储运各类物品所需设备及运输工具,均面临着很大的投资风险。如某物流公司与客户签了长达5年的运输集装箱货物的运输合同,物流公司为此购买了集卡车,在1年后,对方提前终止合同,集卡车又无其他客户使用,给物流公司造成巨大的投资损失。

综上所述,从事第三方物流责任大,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三方物流商在业务活动中,必须了解其承担的责任,做好防范措施和补救方法。第三方物流商可以通过选择信用好,操作规范的客户、分包商、信息系统提供商合作,和他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签订物流合同要合理完善,服务范围要明确;对职工进行业务培训,使其掌握物流的知识和环节;制定管理程序,对物流活动过程和从业人员严格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办理相关的责任险等措施防范和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为企业取得更好的效益。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国际商务系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货运协会.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110-120.

[2]屈冠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7.

[3]中国国际货运协会.国际货运基础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8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