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合同范文
时间:2023-04-07 06:54: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算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承接方(乙方):
工程项目:
甲、乙双方经友好洽谈和协商,甲方决定委托乙方进行居室装潢。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工程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居室规格:房型______层(式)______室______厅______厨______卫,总计施工面积____________平方米。
3.施工内容:详见本合同附件(一)《家庭装潢施工内容单》和施工图。
4.委托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程开工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6.工程竣工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工程总天数:________天
第二条:工程价款
工程价款(金额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元,详见本合同附件(二)《家庭装潢工程材料预算表》。
1、材料款__________元;2、人 工 费__________元;
3、设计费__________元;4、施工清运费__________元;
5、搬卸费__________元;6、管 理 费__________元;
7、其他费用(注明内容)______________元。
第三条:质量要求
1.工程使用主要材料的品种、规格、名称,经双方认可。
2.工程验收标准,双方同意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执行。
3.施工中,甲方如有特殊施工项目或特殊质量要求,双方应确认,增加的费用,应另签订补充合同。
4.凡由甲方自行采购的材料、设备,产品质量由甲方自负;施工质量由乙方负责。
5.甲方如自聘工程监理,须在工程开工前通知乙方,以便于工作衔接。
第四条:材料供应
1.乙方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价格条例规定,对本合同中所用材料一律实行明码标价。甲方所提供的材料均应用于本合同规定的装潢工程,非经甲方同意,不得挪作他用。乙方如挪作他用,应按挪用材料的双倍价款补偿给甲方。
2.乙方提供的材料、设备如不符合质量要求,或规格有差异,应禁止使用。如已使用,对工程造成的损失均由乙方负责。
3.甲方负责采购供应的材料、设备,应该是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产品,并应按时供应到现场。如延期到达,施工期顺延,并按延误工期处罚。按甲方提供的材料合计金额的10%作为管理费支付给乙方。材料经乙方验收后,由乙方负责保管,由于保管不当而造成损失,由乙方负责赔偿。
第五条:付款方式
1.合同一经签订,甲方即应付100%工程材料款和施工工费的50%;当工期进度过半( 年 月 日),甲方即第二次付施工工费的40%.剩余10%尾款待甲方对工程竣工验收后结算。(注:施工工费包括人工费)。
甲方在应付款日期不付款是违约行为,乙方有权停止施工。验收合格未结清工程价款时,不得交付使用。
2.工程施工中如有项目增减或需要变动,双方应签订补充合同,并由乙方负责开具施工变更令,通知施工工地负责人。增减项目的价款,当场结清。
3.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期限预付工程价款的,每逾期一天按未付工程价款额的1%支付给乙方。
4.甲方在居室装潢中,如向银行按揭,须将按揭的凭证及相关文件(复印件)交给乙方。
第六条:工程工期
1.如果因乙方原因而延迟完工,每日按工费的1%作为违约金罚款支付给甲方,直至工费扣完为止。如果因甲方原因而延迟完工,每延迟一日,以装潢工程价款中人工费的1%作为误工费支付给乙方
元。
2.由甲方自行挑选的材料、设备,因质量不合格而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其返工费由甲方承担,由于乙方施工原因造成质量事故,其返工费用由乙方承担,工期不变。
3.在施工中,因工程质量问题、双方意见不一而造成停工,均不按误工或延迟工期论处,双方应主动要求有关部门调解或仲裁部门协调、处理,尽快解决纠纷,以继续施工。
4.施工中如果因甲方原因要求重新返工的,或因甲方更改施工内容而延误工期的,均需签证,甲方须承担全部施工费用,如因乙方的原因造成返工,由乙方承担责任,工期不变。
5.施工中,甲方未经乙方同意,私自通知施工人员擅自更改施工内容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和延误工期,甲方自负责任。
第七条:工程验收
1.工程质量验收,除隐蔽工程需分段验收外,待工程全部结束后,乙方组织甲方进行竣工验收。双方办理工程结算和移交手续。
2.乙方通知甲方进行工序验收及竣工验收后,甲方应在三天内前来验收,逾期视为甲方自动放弃权利并视为验收合格,如有问题,甲方自负责任。甲方自行搬进入住,视为验收合格。
3.甲方如不能在乙方指定时限内前来验收,应及时通知乙方,另定日期。但甲方应承认工序或工程的竣工日期,并承担乙方的看管费和相
关费用。
第八条:其他事项
1.甲方责任
1)必须提供经物业管理部门认可的房屋平面图及水、电、气线路图,或由甲方提供房屋平面图及水、电、气线路图,并向乙方进行现场交底。
2)二次装饰工程,应全部腾空或部分腾空房屋,清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对只能部分腾空的房屋中所滞留的家具、陈设物等,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均需与乙方办理手续和承担费用。
3)如确实需要拆、改原建筑物结构或设备、管线,应向所在地房管部门办理手续,并承担有关费用。施工中如需临时使用公用部位,应向邻里打好招呼。
2.乙方责任
1)应主动出示企业营业执照、会员证书或施工资质;经办业务员必需有法人代表的委托证书。
2)指派一名工作人员为乙方工地代表,负责合同履行,并按合同要求组织施工,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严防火灾、佩证上岗、文明施工,并防止因施工造成的管道堵塞、渗漏水、停电、物品损坏等事故发生而影响他人。万一发生,必需尽快负责修复或赔偿。
4)严格履行合同,实行信誉工期,如果因延迟完工,如脱料、窝工或借故诱使甲方垫资,举查后均按违约论处。
5)在装潢施工范围内承担保修责任,保修期自工程竣工甲方验收入合格之日算起,为12个月。
第九条:违约责任
合同生效后,在合同履行期间,擅自解除合同
方,应按合同总金额的5%作为违约金付给对方。因擅自解除合同,使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的,应进行补偿。
第十条:争议解决
本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如发生争议,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双方应协商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解决,或协商解决不成时,可以按照本合同约定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十一条: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1.合同经双方签字生效后,双方必需严格遵守。任何一方需变更合同的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后重新签订补充协议。如需终止合同,提出终止合同的一方要以书面形式提出,应按合同总价款的10%交付违约金,并办理终止合同手续。
2.施工过程中任何一方提出终止合同,须向另一方以书面形式提出,经双方同意办理清算手续,订立终止合同协议后,可视为本合同解除。
第十二条:合同生效
1.本合同和合同附件向双方盖章,签字后生效。
2.补充合同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本合同(包括合同附件、补充合同)一式
份,甲乙双方各执份。
甲方(业主):(签章)乙方:
(签章)
住所地址:
企业地址:
邮政编码:
邮政编码:
工作单位:
法人代表:
委托人:
委托人:
电
话:
电
话:
签约地址:
篇2
【关键词】 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 经济增加值; 预算管理
近年来,建筑施工企业一份建造合同对应多个项目的某种材料或工种,几份建造合同对应一个项目某种材料或工种的交叉混合型合同日趋普遍。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项目材料、人工与合同之间形成多对多关系,具有实施主体多、分项工程多、组织难度大、系统风险高等特点。做好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管理对实现企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根据经济增加值(EVA)理论,探讨建筑施工企业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EVA导向预算管理的具体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经济增加值(EVA)及特点
经济增加值(EVA)是20世纪80年代价值管理(VBM)理论的产物,它在数量上等于营业净利润(NOPAT)减去投资资产占用的资本成本,其实质是资本的有偿性,表明资本增值的前提是营业净利润(NOPAT)大于资本成本。EVA有两种计算方法,第一种是:EVA=营业净利润(NOPAT)—投入资本(I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用于评价资源使用效益;第二种是:EVA=净利润(EAT)—权益资本(C)×权益资本成本(K),用于评价资源配置效益。
经济增加值(EVA)把会计信息转化为非财务人员容易理解的经济现实,将传统的资产管理上升到资本管理角度,使资产配置、资产效率评价与价值表现紧密联系,成为预算控制的重要手段。经济增加值(EVA)提供了一个单一、协调、持续的目标(即价值最大),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评价的需要,使决策模式化,容易监测。但经济增加值(EVA)也存在缺陷。首先,它是通过对财务数据调整计算的货币性指标,对非财务指标考虑不足。其次,它聚焦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主要应用于组织层面,与企业日常流程联系不大,难以细化到组织内部的作业层,造成预算目标落地困难。第三,EVA的计算难以和商业模式契合,无法与战略制定过程对应。
二、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利益主体多,项目管理具有独特性和多变性,无论是项目综合管理、保障管理,还是时间、成本及质量管控,有效的预算对项目顺利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建筑企业能力要素与资质管理需要
对工程项目实施预算管理控制是建筑企业施工总承包能力要素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它通过科学方法,与国际通用的标准管理体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综合集成,运用系统工程原理和生命周期理念,对项目质量、进度、成本进行规划控制,将管理过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学的资源规划和管理评价基础之上,实现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建筑企业要实现卓越绩效评价体系目标,必须在组织领域内依托项目预算管理,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为核心,全面质量管理为基础,通过建立有效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合理调配资源,强化过程控制和考核,才能提高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卓越的预算管理可以推动工程项目实现卓越管理,是建筑企业资质就位对项目管理能力要素要求的重要保障。
(二)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绩效考核要求
交叉混合型建造合同工程项目的独特性、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以及项目管理的创新性、规模大、范围广、投资大等特点,加上项目实施过程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置,集成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整个工程项目由许多专业、班组组成。客观上要求项目建设中需要较好地运用技术、经济、法律、管理的理论知识,通过预算管理,克服传统以业务指标考核为主的缺陷,才能对合同完成情况、经济效益、工程决算款、质量(Quality)、成本(Cost)、工期(Duratiaon)、安全(Safety)和现场标准化进行规划控制,将项目实施目标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
三、EVA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根据EVA特点,笔者所在集团对权属二级施工企业个别单位下达预算时,采用EVA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效,具体做法如下(图1):
(一)根据公司价值创造目标,确定EVA目标基数
首先,确定项目成本。项目管理部门运用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将工程项目按照其内在结构或实施过程,顺序逐层分解成可以控制的作业单元,在对项目作业流程分析的基础上,预测单位、单项工程所发生的成本、资源消耗,据此确定项目预算成本。其次,确定资本成本。按照业务板块和企业实际,综合投资报酬率、银行利率、企业历史收益率、行业标杆等指标确定资本成本。2011年度预算,公司项目资本成本按总部投入资本的6.5%计算,投入资本包括资本金、未上缴利润和往来占用资金等。投入资本与资本成本确定后,匡算目标并与公司层面的EVA指标平衡,确保总体目标实现。
(二)编制并下达项目公司的EVA预算
根据投入资本及资金成本,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方式,分别从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角度编制并确定单个项目和项目公司(或子公司)的EVA预算。其中单个项目预算考虑项目业务模式、项目实施难度、项目规模等因素,EVA=营业净利润(NOPAT)—投入资本(I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项目公司(或子公司)预算考虑项目个数、人员构成、管理难度、组织架构等因素,EVA=净利润(EAT)—权益资本(C)×权益资本成本(K)。预算先后经历总部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指标,项目公司反馈,预算管理委员会平衡指标,再下达,项目公司再反馈,预算委员会再平衡,并批准项目公司上报预算等流程。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施过程控制
按EVA计算公式,将现有财务报表按经营活动、投资和筹资活动重新组合,使EVA与商业模式结合。如笔者公司借助ERP信息系统,通过设置7个维度的会计科目结构(COA),核算建造合同各标段的合同成本、收入、费用,以及与供应商、业主、往来单位有关的业务。系统通过合同管理(PC)和总账管理(GL)模块,使业务层面的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与财务层面的财务分解结构(FBS)建立映射关系,将项目底层分项工程的资源耗费实时反映到会计账户,动态反映实际耗费与目标的差异情况。同时,根据会计账户,在系统重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将资产负债表按经营资产和非经营资产设置,利润表按NOPAT格式分解。资产负债表设置为与总投入资本相关的格式,形式变为:(经营资产—经营负债)+非经营资产=总投入资金=有息负债和负债等价物+权益和权益等价物。其中:经营资产—经营负债=投入资本。利用这种分解,从投资角度看,总投入资金等于投入资本加上非经营性资产;从财务角度看,总投入资金等于有息负债与负债等价物加上所有者权益和权益等价物。通过实时计算投入资本,可实现EVA导向的动态管控。
(四)实施年度审计,开展EVA评价
公司每年成立4个责任制审计小组,实施预算目标的审计评价,建立考核激励与问题整改机制,预算指标考核结果反馈到预算总体目标、指标下达、预算控制、预算调整等环节,为预算管理的组织、编制、执行、考核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和企业战略,实时调整项目公司(或子公司)投入资本和资本结构,促进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公司通过适当运用EVA理念组织预算,通过制订、反馈机制,引导项目经理推行价值增值的项目管理模式,推动预算机制良性循环,一定程度解决了作业层面预算细化难及集团层面预算落地难的“两难”局面,取得了较好成效,特别是国际工程业务,近年发展势头良好,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实行EVA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投入资本调整及资本成本确定应综合考虑企业战略、项目业务模式、实施难度、项目规模等因素,按照宜粗不宜细原则。此外,对项目公司、管理层级多及人员数量多的单位,应剔除企业负担、历史遗留等问题影响。
二是适当增加非财务预算指标,弥补EVA不足。主要是增加质量、安全和进度方面的指标,包括工程质量等级、单位工程合格率、安全事故率,工期、施工产值、开工面积、竣工面积、执行各项制度情况、思想工作方法与效果、项目管理中运用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单位及用户的评价、污染物排放量、节能降耗指标等13个指标,实现与财务指标互相补充。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S].2009.
[2] 戴书松.公司价值评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3
关键词:工程预算;合同管理;协调;
中图分类号: F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市场化的工程领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差别化的工程报价竞标,已经成为现在施工单位拿下项目的首要途径。而此时,工程预算占据着核心地位,他决定着投标总价款,竞标成功后,投资方给出的总价款下,工程各方由合同将工期、质量目标等统一起来,并且划分各方的责任和权利,约束各方行为,明确工程目标,形成系统。所以在工程中,合同管理和建设工程预算显得十分重要。
1、预算与合同管理之间的一般关系
1.1 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的相关概念
工程概预算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有关定额、指标及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的全部工程费用的技术,并得到的相关经济文件。一般的工程预算首先是做好预算思路,如果是工程实施中的阶段预算,还必须熟悉掌握各个环节;其次是工程量计算和计价计算,两者通过定额计算规则进行计算。
合同管理是工程投标企业研究的一个重点,特别是近几年来,合同管理更是成为理论研究中工程项目管理的热点,实际实践中也为各企业带来巨大的作用。合同管理是中标企业项目管理的中心工作之一,是保证工程项目取得最大经济收益的关键。
1.2 合同管理与预算控制的关系
合同是束缚各方责任、权利及行为的基础,预算是签订总价合同、招投标的基础。在预算中做到严谨周密,才能使业主投资获得最大收益,也使投标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获得相应的利益,而不至于一味低价竞标引起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合理的工程预算,是合同实现其约束力的重要保证;良好的合同管理,将减少应工程预算不合理带来的损失。
1.3 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状况,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第一,在招标的时候,业主提供的招标文件如果出现遗漏项目的情况,而投标企业又没有经过细致的审查而低估了工程的工程量,导致合同总价降低,增加了履行目标合同的风险;第二,在总价合同下,往往中标单位会承担较大的未知风险,比如物价变换、工程变更、经济技术分析不足等情况,使合同产生纠纷现象;第三,在总承包和分包单位产生合同时,如果处理不及时,对工程情况不了解的预算和合同管理人员,会直接导致粗算错算,产生相应的合同纠纷;最后,由于预算定额的不健全或借用其他行业定额导致预算编制不合理,导致工程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足够资金支持,最终无法保证工程质量。
2、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需相互协调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不合理就会导致相互的冲突,不协调的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会带来一些不良结果,甚至危及工程质量。轻者造成工程各方不协调,甚至纠纷;重者因为预算和合同管理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工程实施单位资金不足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必须协调,以此为基础实施整个工程。
3、控制工程预算与合同管理协调良好的措施
3.1 工程预算准确是基础
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工程预算,预算做得好,基本能从根本上解决合同纠纷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良好的工程预算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招投标预算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单项目的算量、算价预算;二是要将合同设计变更、签证的合同内外的工作都做到位。
3.2 规范合同管理
规范的合同管理要求项目中各方工作协调统一有序进行,要求给定一个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工程的实施实际上是各方合同责任人履行合同的过程,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工期,并达到高效的合作与协调统一,各方就必须正确执行各个合同,并做好综合合同管理。
3.3 促进企业体制健全发展
一是要改进:人为因素等复杂因素对工程预算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工程项目中的管理技术、施工技术及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和工程预算也会受到较大冲击,要求合同管理和预算的方法必须适应企业和市场,在新时代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是要总结经验:一定要做好预算和合同的经验总结及评价,虽然项目已经过去,但是经验是非常宝贵的,特别是遇到有纷争的合同和预算,后评价能分析合同执行的利弊得失,长期总结出来的经验用在下一次预算和合同管理中必定会有巨大的作用。
4、结语
工程预算有据可依,通过定额预算进行定量定价计算,是工程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反映成本的核心理论。而合同管理工作比较偏于工程经验,所以,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通过工程不断培养出高水平的管理者。因此,两样工作都非常重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只有分别做好了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并有机协调两者关系,不断总结经验,才能使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赵栓文等主编. 建设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的协调探讨.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8
[2]田淑萍.“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年1月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2010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4
【关键词】建筑项目;预算;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对于建筑项目的施工来说,在造价管理方面,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是两个极为关键的管理要点,因此,必须要把握好这两方面的工作,确保建筑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二、建筑工程预算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各种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经过大量实践证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能够使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的缓解建筑工程投资的供需之间的矛盾。
2、减少维修费用开支
提高建筑工程施工速度,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从而保持建筑工程投入和产出的良性循环。另外,有利于减少维修费用开支,从而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3、提高管理水平
有利于强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核算、技术管理工作等工作,将预算造价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建筑项目工程预算管理对策
1、加强工程前期的预算控制
投资决策制定之后,要通过设计来实现工程预算的控制工作。为此在工程预算的前期就必须做出多种预算方案的设计,然后通过科学的论证及计算选出最优化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通过建筑工程前期的预算控制能够通过价值工程优化开实现设计方案的科学制定。在建筑工程中,同一个项目可以有很多种建筑设计方案,而不同的设计方案也会使其预算费用各不相同。为了有效的实现科学的预算减少工程的成本,就需要发挥工程设计人员的的创造精神,最终选择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案。避免设计过程中重视功能而忽视成本的倾向。在前期的预算工作中,还要做好预算资料的搜集,做好施工规模等基本情况的全面清查工作。
2、全面化的研究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
在工程预算制定之前,要组织相关部门做好图纸的精细化研究,通过细致的研究来实现对图纸的全面了解,实现了对各部门建设项目结构形式和内部细致构造的充分把握。在设计图纸的研究中,考虑该项目的结构要求、规格、型号及材质等特征要求,并通过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把握,来达到预算工作的具体化和详细化,正确的反映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通过图纸研究,还要对那些施工工艺及材料比较特殊的工程部分,列出具体的工程量清单,对主要的建筑材料价格表要做出明确的说明。还要对手工计算工程量及定额进行具体明确,以实现对清单套价的计算规则把握。
3、分项目加强工程预算审核监理
一般情况下,预算审核过程中都会根据竣工图来确定施工单位的具体工程范围及工程量。监理施工当月的本市工程造价信息,确定材料价格,采取询价方式及查看施工单位购买设备的发票。实现对施工当月的工程造价控制情况的全面审核监理,当月的随时控制能够对工程实施过程进行进程管理,自然形成更为完善的控制能力。在进行审核的时候,为了避免问题的产生,一般要与施工单位的预算员一起进行预算审核。在进行预算审核时,还要充分考虑到项目问题,可以通过详细的明细表来实现预算项目的审核,通过列表能够有效的避免审核工作中出现遗漏。在进行分项目的审核时,还要做好审核结果和审核程序的设计,保证审核程序的合理设计设计合理,对那些具有联系性的项目不能进行分离审核,通过审核结果的认真分析和研究,来实现对预算问题进的科学控制。
4、适时化掌握工程材料价差因素
在工程预算中,为了实现对建筑材料价格的合理控制,就要通过适时化的工程材料价差因素的掌握来实现。材料差价因素的把握需要做好钢筋、水泥、沥青及油燃料等的分类市场调查,对于建筑施工中的地方材料,还要及时的按照当地的物价规定来做好预算。在施工单位自行组织开采加工的砂、石、土及粘土等材料的进场时,也要做好施工费用和人工核算的统计。同时为了保证实现材料价格的合理预算目的,还要注意价格指数调整法的运用。要按照当地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当期建筑材料的价格或价差指数,逐一进行工程材料价差的调整,在实施时要对当地各种建材的预算价格以及市场价格进行把握和了解,之后在经过综合整理后,定期的进行各种建材价格指数和价差指数的公布。
5、相关工作人员提高其自身素质与工作水平
对于相关工作人员来说,要从最大限度上提高其自身素质与工作水平。对于一些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等不过关的员工,要严格限制其从事预算活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工作,现今的工程预算工作,不仅要招聘相关的技术人才,对员工的培养工作也是不容小觑的,吸收人才的同时加强对内部员工的技术与水平培训,实施一系列的培养手段提高员工的素质。还要适当的采取鼓励措施,鼓励员工积极的开展相关的自学活动,通过其自身的努力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最终为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四、建筑项目工程合同管理对策
1、大力推行建设工程合同示范文本
不同建筑企业因其管理资源状况、历史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建筑合同管理工作都具有其特色,即使是以同一标准文本为蓝本,在最终合同文本中亦会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因此,为简化和规范建筑企业的建筑合同管理行为,保证建筑合同管理的效率和效益,建筑企业有必要根据本建筑企业建筑合同管理特点和优势,根据《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综合考虑工程类型、业主管理风格、项目管理方式等不同要素,建立本建筑企业的建筑合同标准文本体系,特别是在工程项目管理组织中,处于自身管理范围之内的标准文本,如各种专业性分包工程标准文本、不同分包方式的分包招标标准文本等。
2、切实提高双方的法律意识
不断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建筑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的原则。要在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法、懂法的同时,加强建筑企业领导者的法制意识,在建筑企业经营运转过程中处处依法办事,以法律法规约束双方行为,规范程序,真正做到建筑企业和职工权益的双维护。加强通过法律保障建筑合同的执行的意识,严格按照建筑合同施工,当施工出现偏差和问题时,要运用法律来解决问题,使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违约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分申诉。
3、抓好签证变更和建筑工程索赔工作
签订变更和建筑工程索赔是项目建筑合同管理的重要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全过程,有严格的程序规定和时效要求,需要详细完整的证明资料,而且它与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有密切联系,涉及到技术、施工、质量等各个方面。施工建筑企业要设置专门的建筑合同管理机构(合约部)和人员,由合约部统一管理。合约部负责收集各类建筑合同进行归档管理,定期检查考核。建设工程施工建筑合同与建筑合同有关的补充协议、会谈纪要、信函电报、电话记录、签证、建筑工程索赔报告、建筑合同台账等资料均是建筑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料,应定期按项目、按建筑合同分类建立详细的台账,及时归档保存。建筑工程索赔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建筑企业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可信程度。施工建筑企业应仔细调查建筑工程索赔事件,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明确划分各方责任,通过对比实际与计划的工程成本准确计算损失,并且要保存完整的记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项目的工程预算和合同管理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建筑项目的需要和施工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同时,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董慧领,李晓娟.工程变更的风险分析及建筑工程索赔管理[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31~33
[2]陈红陵.新形式下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2(5)
篇5
两者具体区别为:
1、蒜黄呈黄色,而大蒜呈极淡的黄色
2、蒜黄营养比大蒜丰富。
篇6
【关键词】建造合同 收入与成本 确认原则
一、外经项目的特点和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一)外经项目形式多样。随着外经项目规模增大,其承包方式呈现出多种方式,除了一般的EPC模式,还出现了EPC+F模式,即设计+成套设备出口+建筑总承包+提供出口信贷这样一种新的总承包模式。在项目的结算模式上,常见的是将一般的按进度付款和按信用证议付的方式结合起来,也即对建设总承包采用按进度付款的方式,而对成套设备的出口采取按信用证议付的方法,但将这两种方法混合成一种方法,也即统一采用按进度付款的办法也不为少见。在这种情形下,完工百分比法会显出核算上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特别是工程内容包括较大比率设备和材料的情况。
(二)外经项目时间跨度增大。一年左右的项目结算是按完工百分比法还是收付实现制法,在实践中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项目的时间跨度一旦超过一年,核算结果的差异就会很大。另外,质保金的存在或同样比例的质量保函押在业主手里,时间从6个月至两年不等,整个项目的收入和费用只有在质保金完全释放以后,才能得到真正的确认,否则,一切均是预估的。不论是采用稳健原则在未完工前少计利润还是按预算利润的百分比来结算收入和支出,其结果都可能与真实相背。
(三)外经项目发生地在海外,经营环境与国内存在巨大差异。具体体现为设计标准、建筑施工的规范、设备材料规格、劳工保护要求、税务规定甚至在文化习俗上的不同,这些差异都会影响最初预算与最终实际的差距。
(四)项目组实际完成进度的统计与业主批准认可的完工工程量常常不一致,这种不一致既可能在时间上表现出差异,也可能在数额上表现出差异。所以基于项目组自身编制的产值和业主认可的收入常常形成脱节现象,如果说这种情况对收入尚有合理性,那对于成本说来,由于要遵循完工百分比的原则,可能出现完全失真的局面。
(五)外经项目的跨国经营造成了管理线条的拉长,加大预算的难度。完工百分比法十分依赖预算的正确。项目所在地材料价格的浮动,人工成本的升降,因设计变更造成的工程量的变化,因前期疏忽而造成对分包商工程量的增加,这些因素使预算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在此情况下得出的项目预算收入和支出就可能失真。
(六)支付条件的多样性,使得最后收款存在的不确定性,造成收入和成本确认的困难。外经承包项目一般包含较大比例的土建内容,其支付条件较少地采用以信用证结算的方法,较多使用备用信用证,实现支付保函的作用。对于大项目来说,常会附带融资条件,如EPC+F 中的F,延期支付和提供卖方信贷已成惯例。对于买方或卖方信贷,会购买出口信贷保险,以降低收回风险。买方信贷的保险理赔额最多为保额的95%,卖方信贷的保险理赔最多为理赔额的90%,还是会存在着不能全额理赔的可能,造成收入和成本确认的困难。
二、目前收入和成本确认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外经企业采用两种方法来确认收入和成本,即按先确定收入然后确定成本或先确定成本而后确定收入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看似都符合新会计准则,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会出现大相径庭的结果。
(一)先确定收入然后确定成本的做法
1.确认收入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为确认收入设定的原则是“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一原则之最大的问题是“很可能”是否为:“已有把握”,因此这一原则可理解为“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已有把握流入企业”。在实际业务中,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就是收入,已有把握流入企业的经济利益是指按合同的规定,承包商完成的工程进度已得到业主的确认,因此已可转化为明确的收入。确认是一种涉及两方的程序,由承包方递交申请,而由业主方签署的书面证据,换言之,承包方单方的完工进度证明是无效的,同样,业主指定的监理工程师签署的完工证明也只有得到业主的充分授权后才能作为收入确认的凭证。
在实际工作中,用作业主确认证明的书面证明形式有:业主签发的作为延期付款证明的承兑汇票、银行签发的期票、合同中明确的可代表业主的监理工程师对完工证明的签批意见、信用证项下议付的完整单据。这些计算营业收入的凭证是确实可靠的。这种收入的确认方法不足的是其得到确认的时间往往迟于实际发生的时间,尤其是业主的审批要经过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两个环节,有时甚至还要通过国家外汇部门的联签才能生效的话,这时收入最终确认的时间会被大大延后。
2.确认成本存在的问题
项目收入确定后,根据新会计准则,一般按照已确认收入对于总合同收入的比例,来确认和计算相配比的成本。具体来说,就是将预算成本按上述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计算出当期应计的成本,并由此结算项目的当期利润。
这种核算方法在计算成本时就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存在的问题可归结成如下几点:第一,成本的发生多数情况下先于收入的发生,尤其是总承包项目中包括相当数量的设备和材料,而这部分内容未以信用证方式来结算的,此时成本确已发生,因此按收入的百分比来计算的成本只是实际发生的一小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实际已发生的成本均反映在存货、预付款上,这样计算的成本就失去了实际的意义。第二,这种以确认的收入为基础来计算成本的方法,它的核心是项目预算。外经项目的特点使得预算变化很频繁,诸多因素会影响到项目预算的可靠性。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稳健原则,在实务中通常会在项目最终结算前,将项目的利润暂定为零,成本按收入数平行结转。这种做法虽看似稳健,但完全偏离了真实的成本,所以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二)先确定成本后确定收入的做法
1.确认成本存在的问题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采购、人工费、机械台班费、永久型的设备购置、大临(车辆便道,工地输变电线路、机修中心等等)、小临(工人营地、工地办公室等等)、支付分包单位款、现场管理费、税金和汇兑损益等。一般把材料、设备的到达工地现场作为成本的发生的依据,这种方法不严密。笔者认为,应将材料、设备的先入库作存货处理,然后在领用时再作成本处理;支付分包单位的预付款,原则上应按比例在支付其进度款中扣除,其他的分包款确认为成本;至于其他的人工费、机械台班费、大临、小临费、现场管理费等都可在发生时计入成本。尽管经过上述改进,其还是存在一定缺陷:这种确认方法不必经过业主方的同意而只需由承包商自行决定,从理论上讲,这就缺少了公允性和合理性。
2.正确收入存在的问题
篇7
【关键词】 账务处理; 预算资金支出; 明细科目; 核算
企业预算是企业为了实现预定时期内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编制的预定期内的经营活动收支计划。全面预算是由一系列预算按照经济内容及相互关系有序排列组成的有机整体,是企业预算的主要表现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全面预算逐步被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所接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
在财务预算支出的过程中,根据预算管理以及账务核算的需要,财务人员需要分别统计所分配预算的总金额、已支出预算金额及剩余预算金额。
对于核算预算资金总额、发生额及余额的具体方法,在实务工作中,部分企业的财务部门以单独设立预算台账的方式核算,台账内容包括登记并管理预算资金支付的总额、发生额及明细、余额等信息,每发生一笔业务就需要找到台账并记录。此方法可以实时汇总并反映预算资金的支付情况。然而此种方法存在着业务量大、台账需另行存放等不足之处。
通过了解,笔者发现有些财务人员采用了将预算支付的过程和账务处理联系在一起来核算预算资金支出的方法,即通过账务处理核算企业预算资金支出。通过查阅部分理论成果,笔者目前尚未发现有关书籍对这一具体工作内容的介绍。
通过账务处理核算企业预算资金支出,只需要增设预算支出及预算外支出两个明细会计科目,即可以通过会计科目的借贷方来反映、核算、控制预算资金支出的金额。
预算支出明细科目核算预算资金的支出情况,包括预算资金的总额、发生额及余额。借方发生额表示已支付的预算资金,贷方发生额表示计划支付预算资金总额,余额为贷方则表示尚未使用的预算资金额度,余额为借方则表示已超支的预算额度;只有在预算期间内存在预算资金支出情况时才有发生额,预算期间终止时通过账务处理及时将发生额转出,即非预算期间内本科目余额为零。预算外支出明细科目核算非预算资金支出的情况,以及与预算支出科目相对应的预算分配、预算转出等金额。
和设置预算台账的方法相比,通过账务处理核算企业预算资金支出的方法具有实用、工作量小、核算内容能够随同账簿长期保存的特点。
下面,以A单位财务科通过账务处理对其预算项目“管理费用\办公经费”的核算为例,做简单说明。
A单位以零基预算作为办公经费的预算编制方式,月初确定当月办公经费的预算额度,当月有效。月末以结余额或超支额作为考核依据,并将预算剩余额度清零,次月重新确定预算额度。
因核算内容需要,A单位的办公经费为二级明细科目
【参考文献】
[1] 杨小舟.中国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 韦德洪,邹武平.财务预算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篇8
[关键词]施工合同;价格风险;结算难;原因分析;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01-
工程价格与工程结算是工程中经济活动的核心,是工程承包者在签订施工合同时关注的主要问题。施工合同的价格风险是工程建设中最需要注意的投资风险,因为工程价格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承包单位能否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活动中取得经济效益,也就影响到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但工程价格与工程结算结构复杂,计算量大,在管理过程中变量多,很多直接、间接因素都会影响工程的效益。因此在施工合同签订过程中应重视价格风险与结算难问题,科学合理地进行预算设计,确定工程价格,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可靠依据。
1.工程价格风险与结算难问题成因
在通常情况下,施工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综合设计以及规模预算都是以正常技术水平、一般性自然条件、合理化组织管理的理想化因素为基础,其中政策、投资、自然等条件都是来自于特定时刻或一段时期内。而在工程建设的整个周期内,时间较长,相关的因素都可能出现变化,对原定的计划与目标造成影响,这些难以预测的因素就会形成风险。从工程建设本身的投资与建设的特点来看,这些风险所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工程承包是一种高风险的产业。较长的工程建设周期,会使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产生波动,如果材料的价格波动超过预算可以承受的范围就会使工程建设的时间延误,造成一定的损失。实际情况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1.1合同价格固定
合同价格固定就是缺少弹性的价格合同,也可称作一口价合同。在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投标人受限于时间原因只能按照工程图纸凭借理论知识进行大体上的估算,其中就会出现很多误差,在建设中出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有些投标单位为了中标过分压低工程报价,希望在工程实际建设中作出修改变更增加工程款,就会出现设计初期阶段的管理问题。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工程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在设计和预算方面出现许多疏漏,在实际建设中出现变化情况,而采取合同价格固定的方式就会给施工建设单位带来价格风险。
1.2设计变更
设计变更是工程建设中的常见情况,示范合同文本中规定“承包方在双方确定变更后14天内不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变更工程价款报告时,视为该项设计变更不涉及合同价款的变更。”如果工程建设单位忽视这一规定,对于设计变更在14天的期限内未向监理提供变更的书面文件,等到工程的竣工结算阶段就会超过规定期限。如果工程投资方不能接受不符合规定的设计变更,承包方就必须承担损失,这种情况在工程建设的实际中时常发生,也是工程结算出现纠纷,造成结算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1.3建筑计划材料价格上涨
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是受市场变化影响的,目前建材市场比较活跃,价格波动大,如果在施工合同中没有对价格的变化做出针对性的规定,就会很容易产生价格纠纷,影响工程结算。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做出全面规定时,出现材料大幅度涨价的情况后,工程施工方就必须支付超过预算的材料费用,工程承包方需要承担这部分的损失。
2.加强工程价格风险防范及管理的措施
2.1进行合同签订评估把关
做好施工合同条款管理工作是防范价格风险的重要方法。在施工单位获得项目建设权后,与建设单位签订项目合同时,应保持合同签订双方的平等协商地位,保证合同具有公平性与合理性。在施工合同的具体条款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确保合同规范、全面、指导性强。
工程项目价格条款。①工程建设周期:工程周期在一年以内并且可预测时间内物价稳定的情况可以由投标方报价。如果工程建设周期一年以上,材料价格的波动很难预测,则需要规定价格变动工程款的承担方。②建材采购细则:根据材料采购供应的具体方式,应对材料供应作出详细规定,相关价格与条件应在招标文件的价格条款中作出规定,作为投标方了解工程材料供应方式的重要依据,保证材料与工程材料领用的流畅度,避免出现工程建设中的货物款项纠纷。③工程设计相关因素:工程设计对部分因素规定不明确,会给工程建设过程制造障碍,因此工程设计应具有一定深度,如有材料使用或施工技术无法确定的情况,可采用暂定价格的方式作为临时标准,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确定。④合同中应确定材料使用的原则和价格评估的程序。⑤项目价格变动预付范围:在工程项目中遇到价格变动,超过一定的数额应向建设单位提出书面通知。⑥风险处理措施:对于部分常见的风险,如价格变化,应规定哪些材料价格变化可以进行怎样幅度的调整,不能进行调整的材料价格应进行怎样的处理,对每项风险都应在投标过程中提出,并进行针对性的条款设置,将其综合于工程报价中。此外,还包括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环境等对工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价格条款确定的程序与原则。项目增加变化,对于工程中出现的增加的项目价格评估可遵循以下原则:工程材料使用量不能超过预算预备消耗量的定额,使用材料的单价及采购相关费用应与投标时的价格水平保持一致,或根据实际情况按当时价格水平,进行合同文件条款的签订,按定额及取费计算综合单价后下浮一定百分率作为结算综合单价。力求能够保持工程稳定进行的价格水平,将新增项目对工程整体预算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程度内,这种方式对于规模大、周期长的工程有着重要意义。确定工程使用材料,确定工程材料价格应按照以下原则:如果投标建设工程单位中标,其选择的材料与价格不得在工程建设中随意变更。对于招标方选择的材料应在招标文件列出材料的具体价格表,应明确规定招标单位选择使用的材料必须在工程建设中使用,对于已供应的材料不得用于其他项目。如果材料的种类与价格没有确定,在实际中由于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变更,招标时应对变更的价格范围做出规定,并选择暂定价格作为方向标准,对于暂定价格的确定应使用统一的标准,作为之后进行调整的依据。
2.2采取综合的金融手段规避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期权是一种金融衍生工作,又称选择权,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可以买卖的权利,是买方向卖方支付一定数量的金额(指权利金)后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指美式期权)或未来某一特定日期(指欧式期权)以事先规定好的价格(指履约价格)向卖方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的特定标的物的权力,但不负有必须买进或卖出的义务。工程建设单位在投标报价之前,要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分析材料价格变化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家相关政策与资本市场走向确定材料的具体采购计划。如果出现材料可能大幅度涨价的情况,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先支付一定的期权费(期权费通常是标的物价值的10%~15%),从而与供货商建立看涨期权。
2.3处理结算难问题
工程承包方应详细了解施工合同签订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对纠纷案件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的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当事人约定发包方收到竣工结算文件后在约定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认可竣工结算文件的按照约定处理。承包方请求按照竣工结算文件结算工程价款的,应予支持”。在我国最高法院的规定中,如果工程招标建设单位在一定时间内不对工程项目进行结算,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施工单位应注意保管好结算资料,如果出现结算难问题,应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保证结算资料齐全和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
3.结束语
目前的工程建设行业中的竞争愈发激烈,对工程项目在价格与风险方面的管理直接影响着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合同的双方应当明确合同条件中的相关原则,才能够正确理解自身在工程中所有的权利和担负的责任,避免出现非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公立医院; 京医通; 资金结算流程; 会计核算
【中图分类号】 R197.323;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13-0079-03
2016年,京医通项目在北京公立医院全部上线,实现了京医通业务线上、线下业务全面覆盖。患者可以通过微信公众账号在线办理京医通卡、在线预约挂号并扣费,同时实现医保参保患者使用社保卡在窗口、自助机具、医生工作站实时费用分解和扣款,以及通过微信、京医通APP等方式为京医通卡和社保卡后台账户储值、缴费。医院的挂号窗口将陆续关闭,收费窗口也随之逐渐减少,医院原有的财务管理流程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根据京医通业务规则,以三甲医院为例,就京医通业务系统在医院的结算流程、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一、京医通服务模式的优越性
京医通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公立医院服务理念,真正从患者角度优化了就诊流程。结算流程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更加方便快捷。实现了以病人为诊疗活动中心的“一条龙”医疗服务,减少患者反复排队等候的时间,方便了百姓就医;同时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诊疗过程不结算现金,京医通卡实现了北京市医疗卫生资源的共享,实现院际间检查结果的互认,明显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的负担。
二、京医通业务结算流程及会计核算
(一)京医通线下业务
京医通线下业务是持卡患者在医院窗口持卡操作的业务,主要包括医院窗口充值、窗口缴费、窗口退费、窗口取现、医生工作站缴费等资金业务。
1.京医通线下支付类业务结算流程
京医通线下支付类业务是涉及患者个人账户余额减少的业务。患者进行缴费、取现等支付类结算时,医院调用账户系统接口,实时扣减患者京医通个人账户余额;T+1日,资金从京医通集中账户划转到医院银行账户。
2.京医通线下退费类业务结算流程
京医通线下退费类业务是涉及患者个人账户余额增加的业务。患者通过线下业务系统在医院窗口充值、退费时,医院调用账户系统接口,实时增加患者京医通个人账户余额;T+1日,资金从医院银行账户划转到京医通集中账户。设置“其他应付款――京医通集中账户――线下业务”科目核算。
患者在医院窗口使用现金(或银行卡)办理京医通卡并预存预交金。
借:现金(或其他货币资金――在途)
贷:其他应付款――京医通集中账户――线下业务
――京医通卡押金
退卡押金及预存款
借:其他应付款――京医通集中账户――线下业务
――京医通卡押金
贷:现金
(二)京医通线上业务
京医通线上业务是持卡患者通过京医通自助设备、京医通微信公众号、京医通APP等资金支付方式发生的资金业务。京医通线上结算业务现行结算方式主要有微信支付、银联支付和京医通卡余额支付三种。
1.京医通线上支付类业务结算流程
京医通线上支付类业务主要有线上挂号、线上缴费、线上充值等。患者发起线上支付,根据支付方式不同、资金流转渠道不同,有不同的结算方式:
一是通过微信支付缴费,资金从患者个人微信账户实时划转到京医通微信收入账户,T+1日资金归集到京医通集中账户,通过京医通支付平台与医院进行结算,资金从京医通集中账户划转到医院银行账户;二是通过银联支付缴费,资金从患者个人银行账户实时划转到京医通银联过渡账户,T+1日资金归集到京医通集中账户,T+1日支付平台与医院进行结算,资金从京医通集中账户划转到医院银行账户;三是通过京医通卡余额支付,资金在京医通集中账裟诓渴凳被转,即从患者京医通个人账户划转到各医院京医通医院账户。T+1日支付平台与医院进行结算,资金从京医通集中账户划转到医院银行账户。这种结算方式由于患者在前期充值时,资金已进入京医通集中账户,因此患者在结算时,仅是京医通集中账户在后台通过账户系统,在患者个人账户和医院京医通账户两个虚拟账户之间划转,并不涉及实体资金的流转[1]。设置“其他应付款――京医通集中账户――线上业务”科目核算。
当日,患者通过线上系统预约挂号、缴纳诊疗费用、检查费用等,医院根据医院信息系统(HIS)报表数据确认当日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京医通集中账户――线上业务
应收医疗款――医疗保险机构
贷:医疗收入――医事服务费收入
――门诊收入――诊察收入
――化验收入
――药品收入
――治疗收入
――放射收入
――检查收入等
T+1日:京医通清算中心按收支两条线原则与医院进行清算,医院收款部分转入医院账户,次日医院收到银行入账通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京医通集中账户――线上业务
挂号爽约收入的确认。爽约是患者在京医通线上预约挂号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号的行为。京医通线上业务系统确认患者爽约记录数量与收入数,与医院对账,爽约患者的挂号费用在T+1日由京医通支付平台全额拨付到医院银行账户。
借:银行存款
篇10
一、医院统计的现状分析
医院统计学的发展,为医院等卫生事业单位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医院保持良好发展状况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虽然医院统计的重要性已被充分认识,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完善。
1.医院统计模式需要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业务类型及业务量的扩展,医院的财务、效益等核算、评价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统计模式已无法满足医院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庞大的信息需要得到更快速、更准确的处理。然而由于部分医院统计硬件设计的落后、统计人员现代化办公设施操作技能的生疏等原因,造成了医院统计效率较低,统计的效果和利用率不高。同时,又由于传统的统计方式致使人员操作比较繁琐,一方面大量的、枯燥的统计工作增加了统计人员的劳动负荷量,也容易使统计工作出现失误。另一方面,繁重的、简单的、重复的工作占用了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时间,影响了对统计资料的分析效果和统计数据更深层次的专研,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决策方向。
2.统计机构的设施不合理
医院统计机构设置的不合理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医院统计机构缺少独立性,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小型医院统计工作多由会计兼理或是挂靠在其他部门之下。第二,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欠缺,如进行财务统计核算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核算和过程,而忽视了统计的意义,致使一些统计工作难以深入。
3.统计指标体系难以满足科研及决策需要
医院统计的目标是用适量的卫生、医疗资源为社会大众提供高效、优质的卫生、健康服务,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医院的统计工作多停留在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上,缺少深入的、专业的、科学的分析与研究。而且,由于统计中的一些缺陷,统计的资料不够全面,无法为科研及财务决策等方面提供准确、高效的服务。
4.医院统计管理层次较低
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为医院提供了现代化办公条件,提高了医院各科室的办公效率。但医院统计方面的软件开发相对滞后,而且医院统计人员对现代化办公设施的使用效率普遍不高,影响了医院统计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医院统计工作缺少统计的标准,实施起来配合性较差,一些工作重复操作,浪费了医院资源。此外,其他部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漏洞较多。比较常见的就是统计资料的填写随意,记录缺乏真实性与客观性,影响了医院统计工作的结果与效果。
5.统计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医院统计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第一,部分统计人员是因为工作需要调拨到统计岗位上来的,他们对统计的业务知识并未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因此业务水平不高也在情理之中。第二,统计工作比较复杂,内容多、工作量大,需工作人员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因此学习和培训的时间有限,影响了个人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医院统计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进展迟缓。第三,在工作中,一些统计人员为追求某种结果篡改统计数据,对表述不清的地方缺少和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而妄加猜测,使统计数据失真,影响了统计结果和统计质量。
二、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分析
1.医院财务统计核算的重要性
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关系着医院医院经济活动的稳定、高效进行、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保障。首先,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工作保证了医院重大经济决策的正确性,使医院资金效益最大化,保证了医院的生存和持续发展。第二,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客观的反应了医院经济活动的变化,提高了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第三,通过医院财务的统计核算,使医院领导及时掌握了医院的资金动态,对财务运营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提出客观的、科学的解决办法,提高了医院财务管理的质量及医院重大经济活动决策的真确性。第四,医院财务成本核算活跃了医院的经济活动,并对其规划、指导、监督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医院的财力、人力、物力能更合理、更高效的得以利用。如在资金利用上,通过医院财务统计核算,客观的反映出资金的流向和利用效率,将可利用资金用到最合适的地方,减少了资金运用的风险,确保的资金运用的效益。第五,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为医院效益统计提供了基础,有效的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
2.医院效益统计的重要性
首先,医院效益统计可准确的判断医院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的效益状况,对效益统计结果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深入的、客观的分析,可以正确找出这段时期经济决策的优劣趋向,为医院的经营管理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其次,效益统计及时的反馈了市场信心,提高了医院的竞争能力,为医院的发展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再次,效益统计避免了医院资源配置、运用的盲目性,提高了医院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3.医院统计在财务核算和效益分析中的运用
首先,医院财务核算和效益分析运用了统计学理论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比如,对医院存货计量的核算就运用的就是统计学的平均数原理。又如,在设备效益分析时,利用统计学对设备的使用收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得出设备的最佳使用效益,避免了设备购进的盲目性,避免了医院经济活动的风险,确保了医院效益的实现。再如,通过统计数据,对医院的财务核算、效益收支进行客观的、准确的分析,并利用趋势分析模型对其成本、效益进行预测,降低了生产经营上决策的失误率,确保了医院经营活动的效益。其次,财务统计客观的反应了医院资金的运转、流动方向,对财务核算提供了客观、真实的数据基础,促进了核算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比如,对医院资产负责的核算中,面对复杂的资金流动等采用财务统计分析在进行核算,有效的提高了核算效率。再次,统计与医院财务核算、效益评价的联合使用方便了医院管理程序,使核算、评价结果更客观、更科学,符合医院经营的发展趋势,确保了医院财务核算、效益评价的创新发展,并为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4.医院财务统计核算与效益统计分析
医院统计工作的不足也普遍存在于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中,如何确保财务统计核算和医院效益统计的准确性、有效性,使其能更好的为医院的重大决策服务,促进医院的健康、持续发展。
(1)转变观念创新统计方式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积极开拓自己的视野,在工作岗位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医院的统计工作也需要创新。首先,健全和完善新的财务统计核算制度和效益统计制度,确保各项制度紧跟医院发展的脚步,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准确、客观、真实的决策依据。其次,统计的方式方法要具备可实施性和科学性,对医院经济效益和收支等情况有一个全面的、真实的、客观的反应,使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核算逐步走向规范化、信息化、科技化,使账簿上的数据变成可高效利用的动态信息。
(2)形成科学的管理方式
原有的统计形式数据利用率低,准确性和客观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疏漏。因此医院的统计工作要积极克服存在的不利因素,规范其统计程序,使其更加科学化。比如在财务统计核算中,原有的管理方式只是对收支状况进行简单的比较,缺少深入的分析和探究,统计的监管机制也不健全,监督人员将大量的时间应用在对账目的累积统计中,缺少对入超、出超原因的查询,使一些内在隐患无法消除。如果提高了统计管理的科学性,财务信息、统计、核算之间的关系将更明确,提高了对信息中隐藏的规律、漏洞的觉察,保证了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的良好效果。
(3)增强统计结果的利用率
不论是医院财务统计核算还是医院效益统计,其最终目的都是对经营状况中的客观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利用,减小医院经济活动的风险,为医院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进行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时,首先要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客观性、清晰性,确保核算、评价结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其次,增强对医院统计信息的监管,对于含糊不清的信息数据及时的与相关人员核实,对统计中出现的信息篡改等现象要严肃对待、认真处理。再次,增强开放意识,科学的扩大信息数据统计的范围,增加统计信息存储量,更好的为财务核算和效益评价服务。第四,增强信息统计的全局观念,对于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要从全局出发,这样得到的结果才更有利用价值。第五,要增强财务统计核算结果和效益统计结果的利用效率,增强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增加信息的流通性,避免信息、数据的重复统计,提高工作效率。
(4)提高医院统计管理层次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统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医院统计管理对财务核算、效益分析等有积极的作用。首先,医院信息管理要实现现代管理手段和科学的管理程序,跟进信息统计软件的更换效率。使数据更新、数据统计更高效、更科学。其次,积极培养和发掘计算机应用方面人才,为医院的信息、数据的统计和传递提供更可靠的保证,确保其传递和应用的准确性,使其更好的为医院现代化建设服务。
(5)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再完善的制度、程序都需要人来操作、执行,因此对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他是财务统计核算和效益统计目标实现的保证。第一,端正工作人员态度,使其能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财务统计核算及效益统计,按照公正、准确、客观、真实、完整、清晰的要求来完成财务报表等的填写,确保对统计数据核实与控制的有效性。其次,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的培养,使他们养成公正、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尽量避免统计工作中的失误,对医院的财务信息、效益信息等有严格的保密意识。再次,提高工作人员的统计分析能力,使其统计的信息数据能更好的为财务核算和效益评价服务,提高统计信息的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