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范文

时间:2023-03-30 02:4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教学论

篇1

关键词: 情感教育 情感渗透 情感交流 教育渗透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是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人的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态度的真实体验,是人们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的助推剂。这就是说,良好的情感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愉快、满意、高兴、欢乐,相反,就会感到郁闷、痛苦、愤懑和憎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好好把握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应用。

一、师生合作交流是情感教育开展的基础。

教学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学习的成功与失败,不仅受到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情感因素的制约。情感因素时时刻刻都渗透在教学环节中,且悄悄地微妙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既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又是师生情感交流沟通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渊博的文化知识,而且具备高超的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不仅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交流渠道,还要用“爱”接纳和呵护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既是每位学生的良师,又是所有学生的益友。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马明曾说:“不了解学生的教学,本质上不是真正的教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了解所教的学生。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潜能特征等诸方面出发,多角度观察和分析学生,努力寻找每个学生的“发光点”,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主动地耐心地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心理交往影响他们,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

二、情感教育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

实际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制约着学生的认知学习,这一点,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已得到了充分证明。良好的情感注入可推动学生发奋努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教师不应该只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学生智力方面的因素,还应该注重研究他们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信念、态度和情绪等方面的情感因素,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发展,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学习动机。如很多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科非常严重,面对此类现象,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灵活把握契机,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情感注入,多用一些注入情感激励的语言进行表扬和鼓励。

三、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新形势下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轻松顺利地完成教书育人的教育目的,因此,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就成了关键之所在。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注重通过情感教育激励学生,唤醒学生,感化学生,鼓舞学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让学生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然后把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之中,形成一股巨大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学生学习干劲十足,教师可以不用多说,只要明确任务,学生就会自觉地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教师,此时的情感教育发挥到极致,何愁会不好呢?

四、教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方法

1.“爱”是渗透情感教育的前提

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近代教育学家夏D尊先生曾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可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夏先生的至理名言揭示了情感和爱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也就是说,教师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对老师有亲切感,这种由师生互动而形成的和谐愉快的良好心境,必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他们刻苦、顽强的学习精神。

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明晰透彻的话语中,明确了教育与爱的关系:“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爱”是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前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高度信任和尊重学生,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要学生坚定不移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进。

2.教师通过自身活动注入情感内涵的教育

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有工作热情,才能有发自内心的情感和激情,才能把教学工作当成一种享受,才能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地工作,无微不致地关爱学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业务精湛,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学为人师,行为人范”。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更要对教育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学生,

3.通过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渗透情感的效应

篇2

在幼儿教育教学阶段,除了游戏幼儿感兴趣意外,就是故事。故事的生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开展想象思维,感悟相关道理。鉴于这种实际,故事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喜好,以故事的形式来渗透相关知识,借以让幼儿在品等、互动的环境中实现发展和提升自我技能和素养。笔者借鉴多个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法,在选择故事时注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对比性较强的故事角色来引导幼儿辨别是非,从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做值日生”时,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太阳幼儿园中有这样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雨,叫小明的小朋友每天都主动的擦桌子、收拾玩具、给小花浇水,自己洗袜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总是受表扬,被当作榜样,而小雨每天除了玩什么也不关心,桌子上都厚厚的一层土,玩具满地都是,植物也都了,这时候桌子、玩具、植物都开口要求老师不想跟着小雨,想去找小明,从此小雨成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小明还是小雨呢?通过这样强烈角色对比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进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意识。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的技术,即: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动画集一体的现实来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力,进而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喜爱。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对于动画有着强烈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展示,将生活情境再现出来等等,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喜爱,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知识更直接、直观的让幼儿认知和了解。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成为新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幼儿数学知识“会变的圆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圆圆便成为其他各种图形,更直接的展示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这节课时,首先,以多媒体播放圆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动手制作圆并根据动画中演示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实践,感悟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三、总结

篇3

关于教育教学论文【1】

摘要: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各有利弊,本文首先分析传统教育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之间的差异,然后探讨两者的发展趋势,得出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融合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的结论。

关键词:传统教育教学;网络教育教学;差异;发展

1。传统教育教学与网络教育教学的差异

传统教学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一般以班级为单位,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空间,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教师经过专业培训,专业素养较高,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组织教学活动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二是传统教学模式按照教科书的教学顺序,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三是教师与学生可以近距离接触,教师的语言、行为和教态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即所谓的言传身教;四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反应,随时调整课堂进度,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随时改变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当然传统教学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劣势。一是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处于主体地位,采用填灌式教学;二是教学内容主要是课本,知识局限性较大,甚至有些知识已经与科技进步脱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三是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黑板和教室为活动中心,教学活动较为枯燥,容易引起学习疲劳。网络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展新兴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为学习者提供教育信息和教学资源。网络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学习者有学习愿望,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网络教育。网络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有一定的优势,一是教学方式非常多样,多媒体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的应用,使网络教学手段非常灵活,能大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二是网络教学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不同课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检测方式;三是网络教学地点和时间非常灵活,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四是网络教学内容体系较为丰富,不局限于课本,网络上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更新非常迅速,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学习最快地获取更多信息,极大地拓展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选取学习内容,满足学习需求。正由于网络教学极大的自由性和不固定性,既有优势又有弊端。特别对于年纪较小的学生来说,自律性较差,在没有教师的约束下,难以做到自主学习。而且他们缺少辨别能力,不知道哪些是有用的知识,哪些是没必要了解的,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一味按照自己的喜好,很难真正学到知识。

2。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

由于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各有利弊、优势互补,因此现在网络教学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网络教学未必可以淘汰传统教学而独立存在,最好的结果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融合。

2。1让网络教学为传统教学服务

网络教学的课程内容设置更多地考虑传统课堂的需要,让网络教学成为传统教学的一部分。课堂中引入优秀网络教学资源,拓展传统课堂的深度,加入与时俱进的流行元素,加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另外,加入网络课堂的多媒体手段,在课堂中更多地运用图片、视频、音乐代替传统说教。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具体学情和客观条件,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

2。2网络教学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

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但正因为网络便利,很多网络资源鱼龙混杂。为了实现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融合,首先必须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教师设计网络教学时要更用心,网络教学目标要清晰,教学内容要有所选择,难度设置要合理,并根据学生兴趣选取适当的拓展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在网络教学中设置明确的学习指导。网络教学资源非常多,学生在众多信息中很可能迷失,此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学习指导可以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所分的板块,每一个板块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重点内容和基本了解内容之间的划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网络教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为了督促学生进行网络学习,必须实施一些检测手段。可以利用虚拟学习社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相督促,还可以利用电子邮件和在线完成作业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3。结语

传统教学是我国长久以来一直采取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是随着计算机网络和技术发展新兴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方式各有利弊。最好的结果是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互融合,让网络教学为传统教学服务,使网络教学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裴亮。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J]。品牌(下半月),2014,11:26。

[2]张小巧,郭根生。浅析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互补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8,02:89—91。

[3]李家安。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与融合[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06:57。

关于教育教学论文【2】

摘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当前环境下,各行各业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也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所以在当今时期,为了迎合时下的环境和社会发展现状,如何做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主要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探究,希望所得结果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并未相关领域提供可行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

一、引言

当今时代,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又一次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对于计算机基础教育,需要注重素质培养,能力培养和全面应用的原则,全方面培养出具有实践经验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所以针对当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有效合理的改革和创新是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

二、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必要性

从全世界角度来看,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首先一个时期是在计算机发明的初期,这一阶段重视对计算机的程序设置,而且那时候计算机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也只有一些重点的院校才会开设。所涉及到的语言也只是LOGO语言、Basic语言和FORTRAN语言[1]。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人类对计算机的教学开始进行了一个新的时期。这时候的计算机已经成为一个基本技能,而高校内所涉及到的计算机课程也多了起来。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培训教学需要从实践方面出发对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目前从宏观的角度来对计算机进行基础教育尚且很难达到既定效果。在创新理念下,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没有被充分的发展和发挥出来,所以在教学观念上仍然维持着传统的教学思维,那么怎样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课程来对学生更好的培养呢,这就需要对计算机的基础教学状态进行转变,从这里也能够看出在当今时期进行计算机的基础改革和创新是十分必要的。

三、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一)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和先天结构与后天教学模式的不同,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知识结构存在必要差异。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逻辑性和层次性非常强,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各个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只有将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桂策充分掌握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八进制和十六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规则。这样才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时候,可以在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传授知识的时候跨度太大、难度太高而导致的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

对于计算机基础这一门课程而言,其课程复杂且繁琐,只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这一门课程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应该扮演起引路人的角色,使学生充分的学习相关知识,开拓视野[2]。传统的讲课方式基本上是教师在上面拼命地讲,而学生却并不一定好好听,这主要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很多学生大都是被动的在接受相关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也不能够创造性的对各种知识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很高的实践性,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校和巩固才能够更好的熟记于心,从而利用到相关的行业当中。多以在讲课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安排一些实际任务,像是完成某种财务报表或者指定简单的软件等等,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计算机教学本身就需要利用计算机时间操作来完成先关的教学任务,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在电脑资源管理器当中实现文件或文件夹的移动,这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来完成。比如编程设计一个计算器,这需要借助计算机编辑代码来实现,同时还需要配合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主观练习,才能够促使学生更快的对这一知识点详细的掌握。很多院校并不重视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讲课的时候基本上很少用到现代化教学媒介[3],这样的缺失会对教学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的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新时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各种现代化教学工具,除了计算机本身以外,新的教学组织性质也比较多,比如现代化实验室教学、图书馆教学、专用教室教学等。只有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不断采用新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避免因为单一性教学所导致的效果不佳和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问题。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工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认知不足等问题所导致的学习效果出现偏离,所以教师应该做好反馈工作安排。这样能够根据学生对相关信息的反馈来调整教学,这样的反馈调节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效果非常显著,而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侧重对学生认知技能的缺点进行分析统计,并及时有效的对相关信息做出反馈。要不断的促使学生对现有的知识技能进行调节和完善。比如说在学习代码编程之时,学生可以将自己设计的作品交给老师,进行课堂汇报,这样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便一目了然,同时教师还能够对其进行评价,指导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也能够使其他学生对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四、结语

本研究主要就新时期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进行分析,文中笔者涉及到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笔者认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是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基础工作,能够为学生以后掌握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任务打好基础,因此做好该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向东,孙莉娟。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焦作大学学报,2013,24(04):162—164。

篇4

摘要: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系统实现了有机整合,并且促进了教育教学与组织管理等多种活动的信息化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效率,构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在此背景下,教育教学数字化发展速度也不断加快,信息量增长速度加快,对于信息提取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所以,在大量数据当中获取重要的信息也逐渐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基于此,文章将高校教育教学作为研究重点,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的具体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数据挖掘技术;运用

一、数据挖掘概述

所谓的数据挖掘,具体指的就是在海量且模糊随机数据当中提取出隐含其中,同时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与知识过程。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教育教学当中,可以对海量数据予以深入挖掘与分析,进而获得数据当中所隐含的潜在信息内容,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决策提供有力支持[1]。

二、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2.1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的应用

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教务管理部门会在学期期末测评学员领导与任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态度以及教学方法等,并且根据最终的评分结果来明确教师的教学质量。然而,受评价人员对标准理解以及把握程度的影响,学生评价仍存在随意性特征。

在这种情况下,导致评分结果很难对教学效果进行真实地反映,因而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评估。

但是,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通过对关联规则算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将教学质量评价当中的不同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设定,并通过Apriori的算法来扫描数据集,在数据挖掘的作用下,获取学历、年龄以及职称三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样也可以获得教学质量和方法的关系[2]。

为此,高校教务管理部门就可以将获得的规律应用在教学管理实践当中,合理地设置督学小组并制定出听课制度,将教学课堂教学的质量真实且客观地反映出来,实现高校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2.2课程体系结构的有效完善

高等院校教育体系当中的专业建设作用十分重要,所以,必须要具备高质量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在对学生成绩数据库以及毕业生去向数据库等多种数据信息进行数据挖掘以后,可以通过对关联分析与序列模式的分析和探究,获得数据与数据间存在的相关性。

其中,课程间的关系和先后顺序亦或是课程和课程体系结构之间的关系等等。在此基础上,保证学习高级课程前事先学习先行课程。以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为例,在教学中将《C语言》作为重要的先行课程,以保证学生在学习《数据结构》内容的时候可以具备良好语言基础,更深入地理解并灵活地应用数据结构当中的算法。

而在完成《数据结构》学习以后,应根据学生就业走向和市场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是否安排《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成绩实现了有效地提高,更利于学生未来就业。除此之外,对内容重复的课程进行有效地压缩,将落后的课程内容适当地删除,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由此可见,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在高校教学中,对于专业建设以及课程改革决策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网络教学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在网络教学中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Web文件以及Web活动当中选择出用户较为感兴趣的有价值模式以及信息,这就是所谓的Web挖掘[3]。因为接受教育对象在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具体表现在个人学习目标、学习能力与知识基础的差异等。为此,网络教学也必须要能够适应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可以把不同用户学习状况与轨迹详细记录并存放至数据库当中,通过对WEB挖掘技术的合理运用,在序列模式挖掘的作用下合理地分类文档,以保证学生信息检索速度的提高。

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访问浏览的数据挖掘并分析,针对访问的数据展开聚类分析,以保证更好地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为其推送相关内容。与此同时,可以在相关联的页面当中合理地设置超链接,对网站结构予以有效地改善,确保页面间的链接与用户访问的习惯更吻合。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在大量数据信息当中处理并提取出更具价值的信息内容,促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别是评估与决策方面,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更为明显。

除此之外,该技术也可以应用在网络教学当中,使得网络教学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效用。上文针对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相关性地研究和分析,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高校进行决策,为学生提供更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增强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侯锟.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7):51-52.

篇5

(一)初中地理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教学,在整个教育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所有的初中学科中备受冷落,是一门学校、社会、教师、家长以及学生都不重视的学科,甚至在初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就被当做是一门副科,因为都认为学与不学,并不影响学生的成绩,所以地理教学往往被忽视。这种现象的后果,就会给初中的地理学科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和结果,最后就会导致初中的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效果不佳,这样的问题在整个初中教育教学系统中变得非常得明显和突出。这是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存在弊端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由以往的“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所转变,也就是说,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不再是以往传统的教师为了成绩而教育,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教育模式。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真正地是为了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而进行教育的。但是,很多的初中地理教师,受以往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太深刻,以至于现在仍依据以往的教育观念来进行教育教学,忽视了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也忽视了现代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现代化的社会,要求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学生自身的素质能力和技术能力。教学观念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就导致地理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优化和提高,以致循规蹈矩地按照教材和课本上的内容教学,不是死记硬背就是理解记忆,缺乏灵活性的教学,缺乏一定的教学实践,使学生不能够很形象地体会到初中的地理知识,硬性的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变得单调乏味,就会导致教学课堂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与活力。这样的现象也是导致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初中地理的教材有一定的缺陷性和局限性

初中地理的课本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死板,只是纯粹的知识理论,缺乏需要去实践的教学内容,课本教材比较注重科学性和理论性,如果只是依靠地理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课,学生在下边听课,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不足以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那么,初中地理的课堂氛围和教学效果就能够可想而知了。

二、针对解决初中地理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解决策略

上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点入手解决这些相应的问题。

(一)改变初中地理的位置,使初中地理学科受到重视

初中的地理课程主要就是让学生了解、熟悉并且可以掌握运用乡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一门地理基础知识课程。初中学生只不过都是青少年,他们对地理学科的知识了解和掌握的是少之又少,因此,初中地理学科地位的问题不容忽视,要采取措施把初中的地理学科提上日程,放在主科的位置上。身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首先,教师自身就要高度重视起自己的教学工作,认识到地理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讲课中灌输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比如,告诉学生在人们外出游玩时是需要有相对应的地名、方位、景点知识,需要了解当地的气候,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等,这样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现代社会任何一个职业都能够用到地理学科的知识。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间接地使学生家长也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用新眼光去看待初中的地理课程。

(二)初中地理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

以往的教学观念比较传统,比较封闭,缺乏开放性和实践性。身为一名初中的地理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教育在不断地改革,教师应该不断地吸取新时代,新的教育观念的精髓,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灵活的教学课件,带领学生多去户外实践,多去实际操作,这样可以把初中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加灵活、生动,可以进一步地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条件,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师亲自做的课件,可以使课件非常灵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就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了解并且掌握初中地理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提高初中地理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初中地理教师不能受教材的局限

篇6

[关键词]班班通 历史教学 情境 兴趣 作用

1 “班班通”设备能让历史老师优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教学,粉笔和黑板是主要的教学工具,其容量和呈现方式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历史知识,为了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绘画、板书,这都耽误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教师在课堂上也很累。而现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有着强大的存储和调用功能,可以使用电子笔进行操作,呈现方式快,能面向学生进行,随时可以关注学生的动向;可以大大增加课堂容量和教学密度,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真正实现高效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在白板上随意利用各种应用软件,随意的使用工具库中的各种工具,如:手电筒、抹布、橡皮擦等,像在黑板上一样可以自由的书写和勾画,对讲授的重点内容进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手段。通过这些手段在白板上表现出来的新颖、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知识内容,对听课的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进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利用“班班通”引入有趣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在历史课堂中运用趣味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班班通”教学为沉闷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色彩,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使二者更易于建立共学或互学的关系,同时多媒体教学也给学生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便于个性化学习成为现实。学生可以自主、自助从事学习活动,根据自我情况安排学习,而且可以通过互相交流、集体参与等实现合作学习,并在合作中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贡献智慧,分享成果,进而学会合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篇7

当前,在绝大多数人的概念和意识中,多元化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思想是一种标准的外来文化,但正如前文已经提及的,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教育从诞生、发展之初就具有鲜明的多元化特质,可以说多元化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与教育发展的肇端,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在新的世纪,新的时期将这种思想和理念一直坚持继续秉承和发扬。总体来讲,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与形成主要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一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我国的民族声乐学科教育与建设还没有完全走上正轨,这时的民族声乐无论在教学和演唱上都受到传统民族声乐的深入影响,无论是在演唱方法还是作品艺术风格层面,如郭兰英演唱的《一条大河》、郭松演唱的《乌苏里船歌》、王昆演唱的《秋收》《南泥湾》等等。这时的民族声乐作品或改编自少数民族或地方性民歌,或源自戏曲曲艺的曲调,在演唱的处理与表现上也带有鲜明的传统民族声乐的唱腔和韵味。第二阶段是20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对于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来讲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这一时期因为很多特殊的原因我国的社会十分封闭,动荡不断,一切艺术都陷入停滞甚至倒退,但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却仍在夹缝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由于极端的思想影响,在我们的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否定外来文化的思想,武断的否认一切外来文化的作用和价值,而一批早年有过欧美留学经验的声乐教育家则坚决的抵制这种思想,并与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主张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走一条“土洋结合”的道路,这便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史中非常著名的“土洋之争”。而随着我国社会动荡的结束,改革开放的开始,我国开始再次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而争论的结果自然是“土洋结合”道路的胜利。而这次争论的积极意义则在于从此明确了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理念与发展防线,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和教育重新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开始至20世纪末。这一时期我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也重新开始发展和完善,民族声乐也正式作为一种艺术学科进入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因为我国的高等音乐教育一直完整的沿用西方音乐教育体制,因此,这时“土样结合”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思想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贯彻和发展。通过以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声乐教育家不懈探索和努力,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演唱水平的民族声乐教育家与歌唱家,如、阎维文、宋祖英、等等,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和繁荣。而大量具有新时代气息的专业化声乐作品也大批的出现,这些作品同这时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和风格一样,鲜明的带有欧洲古典音乐的艺术特征,无论是在音乐形式还是在音乐风格上。可以说这一时期堪称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无论是在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还是在教育教学的学科建设上。而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时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时我国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完全起到了民族声乐艺术进步发动机的作用,在借鉴和吸收外来声乐文化,尤其是欧洲美声唱法上完全做到了多元化的理念和思维,在坚持本民族艺术特征与审美特质的前提和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做到了开放性与包容性,兼收并蓄,才使得我国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形态最终确立。第四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的各个层面都进步、发展和转型。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实际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演出市场和舞台上出现了很多新鲜的元素。

“原生态”的抬头“,跨界风”的盛行“,学院派”的坚守,等等。一批新生代民族歌手也相应而出,如融“民声”与“美声”为一体的吴碧霞,“民声”与“通俗”无痕跨界的谭晶,“神曲制造者”龚琳娜等等。多种多样的声乐演唱方式、表演方式、声音理念、审美理念纷至沓来,对我们高等民族声乐教育提出了严峻和现实的拷问和鞭策。我们的高等民族声乐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思想、学科建设、课程设置等等层面上何去何从,是当前我们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们必须要正视和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前文已有所提及,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是在我国传统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的,民族性是其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想使其在新时期进一步发展和进步,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就一定不能忽视对于传统的秉承和发扬。而民族性的保持本身就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理念与思想重要部分与明显特质。重视传统民族声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从传统民族声乐中发掘和提取艺术养分本身也是多元化思想更加全面和彻底的贯彻。“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我国的戏曲艺术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的话就会发现,几乎我国每个地方和民族戏曲艺术都有着自己明确、鲜明的发声理念和规范系统的发声方法。例如我国的最大地方戏曲剧种京剧,其演唱发声方法就极具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与美声唱法相比甚至在很多方面更为具体,要求更为严格,有很多专用的声乐演唱学术名词,如:真嗓、假嗓、左嗓、调嗓、喊嗓、丹田音、云遮月、塌中、脑后音、黄腔、冒调、走板、不搭调、气口、换气、偷气、嘎调、长吭、杂夯等。每一个名词都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声乐演唱要求或声乐演唱标准,并且这些声乐演唱术语与西洋美声唱法中的学术名词相比更加易于国人的理解和掌握,如果能够在声乐教学中适当的运用和融入诸如此类的一些声乐名词和声乐演唱概念和要求对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与教学都是大有裨益的。”诚然,科学性的声音理念与意识对于我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作用、价值和意义是不容否定的,这是高水准声乐演唱声音质量的最基本保证,但如果在演唱中一味片面的强调科学性,而忽视或者忽略了民族性的概念和意识,或者对民族声乐作品本身没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知,那么无论如何完美的声音也不能引起我国听众的情感与思想共鸣。因此,在我们的民族声乐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将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和声乐艺术作为必修科目系统的纳入我们的教学计划,并有效的开展和实施,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艺术本质与内涵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建立起牢固的民族意识,才能最终在演唱中完美的表现出来。另外,加强对于各地方,各民族的原生态民歌的学习、理解和掌握也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价值和意义我们已经有过很多研究,了解也比较详细,无需过多赘言,但需要之处和强调的是,当前,从民族声乐的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原生态民歌一定要避免矫枉过正的态度。我国原生态民歌众多,类型多样,举不胜举,每种原生态民歌的自身性质、类型、状态也都不尽相同,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我们学习原生态民歌,最重要的是要从其中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核心审美特质,并将这些潜移默化的应用于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而不是浅显的学习某些特殊的发音方式、民族语言、方言或曲调,或是将其生硬的套装于课堂教学或者实践舞台、这样才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尊重艺术发展的科学规律,切不要形而上学。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了多元化的艺术发展精神与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们民族声乐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进步与完善。

二、在坚持民族与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多元实践探索与尝试。

近年来,谭晶、龚琳娜、吴碧霞等“跨界民族歌手”的不断出现,以宋祖英为代表的学院派歌手与其他类型歌手“混搭”取得成功效果,都不停的冲击着人们的视听感受,同时也在极大程度逐渐突破了人们以往对于民族声乐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但从严格的声乐学科种类划分的角度来看,这些看似不同类型的歌手都属于民族声乐的范畴,但又各自具有鲜明的特色,吴碧霞本身具有深厚的传统民族声乐功底,她在艺校期间学习的是湖南花鼓,进入大学后正式开始学习民族声乐专业,而在研究生阶段却转而攻读美声专业,这种中西合璧的学习经历极大的拓展了她的艺术道路,展现出更强的艺术感染力与表现力。但如果我们对整体声乐艺术或者声乐理论有一个较高的认知水平就不难发现,如果单单从演唱的专业性与规范性来讲,吴碧霞的美声演唱只具其形,不具其实,是较为业余的,其根本性质上是一名非常标准的民族歌手,但即使她的美声演唱较为业余,只表现出一些皮毛,但这也极大的丰富了她的歌唱艺术层次,增强了她的艺术规格。再比如“民俗”唱法为代表的民族歌手谭晶,虽然她的民族与通俗唱法结合只是简单用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演唱流行性质的歌曲,在声音的运用于表现层面上并没有突破民族声乐的范畴,但至少为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和演出实践上拓展和丰富了曲目的选择。再比如凭一首神曲《忐忑》,以奇葩形象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龚琳娜,则以民族声乐为基点,开创了一条极为独特的蹊径,树立起自己鲜明的风格。如果我们深入的分析它的演唱风格,不难发现其实她无论从声音的运用还是表现的方式上人属于民族声乐的范围,首先,她的声音具有明显的非常正统和规范学院派特征,但在具体的艺术处理和表现上融入了非常多元的艺术风格。比如《忐忑》、《金箍棒》因为编曲和配器上完全由她的德国音乐家丈夫操刀,所以表面上带有一定的后现代风格,但究其实质,她此类型的声乐作品则运用了我国传统戏曲音乐的元素,也正是这种民族与现代结合所产生的非常独特的,甚至有些怪异的、令人啼笑皆非的艺术效果才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冲击,使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认识了这位其实成名已久的民族唱法的歌手。同时,无论你对她的这种演唱风格是喜爱还是厌恶,认同或者唾弃,我们都无法否认其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丰富和多元化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上述事例说明,首先,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多元化的基点是民族性为基础与科学唱法相结合,而民族声乐多元化的方向一方面是继续深入挖掘传统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艺术元素、精神与气质,同时要继续秉承包容性与开放性,兼收并蓄的吸收外来音乐的艺术元素,从艺术处理与表现上不断的丰富和拓展自己,而现有的成功经验也为我们的民族声乐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更加彻底和完善的贯彻多元化的理念和思想,我们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继续加强学生声乐演唱的科学性、专业性与规范性,紧跟国际上美声声乐艺术发展的潮流,吸收先进的声乐演唱理念,另一方面还要在演唱的艺术处理、曲目选择、演唱实施上大胆的探索、创新和尝试,鼓励学生在合理的艺术范畴内,在教师的指导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多元的声乐演唱实践。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美声唱法的借鉴和融合对我们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熟悉的概念和课题,这本身也是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多元化的最根本体现,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声唱法本身也是多元化的,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对于美声唱法的概念、意识都源自俄罗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于美声唱法的理解和认知才真正与国际接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可以说意大利的声音理念占据主流,而21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意大利的美声艺术发展逐渐陷入停滞,但在德奥地区美声声乐艺术则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发展,这时德奥的美声声乐理念与风格独占鳌头,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与法国之间交流的广泛和深入,我们发现法国的美声声乐艺术风格与我们的亦有很多契合和相融之处,所以,可以说,我们对于美声声乐艺术的借鉴与应用要具有发展性和国际性的眼光和视角,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更具普世性,才能更好地走向国际声乐舞台。同时,我们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市场意识。作为新时期的民族声乐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当前社会的艺术发展形势与艺术市场需求有一个清晰、全面的了解与认知,并从社会实际需求的角度出发,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必须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我们的高等教育不是空中楼阁,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学习“高大上”的基本声乐演唱技能以外更要面对毕业后残酷的职业竞争,因此,在大学期间仅仅具有专业的歌唱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保证学生专业演唱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首先要不断的拓展教学曲目,传统的教学曲目固然很多是必须要学习的,但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实际表现,必须要积极鼓励学生演唱更多的新创作的曲目,而在选择类型上也不应拘泥于固有思维,无论是传统的民族声乐曲目还是新创作的曲目,无论是流行歌曲还是音乐剧选曲,只要是符合民族声乐演唱的风格与特质就可以为我所选,为我所用。而在演唱的表演形式上也要尽量的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堂、考试和实践演出中选用对唱、重唱,甚至可以与流行唱法、美声唱法、民族乐器、西洋管弦乐器进行组合,然后教师要对其进行规范和指导,这样不但能够极大的拓展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富有创造力的艺术思维和意识,在“授人以鱼”的同时“授人以渔”,使学生在走进社会后真正适应多元文化为主导的社会实际需要,成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的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同时这也能够最大限度的杜绝教育资源的浪费。

三、结语

篇8

【关键词】任职教育;教学方法

一、任职教育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是新军革的迫切要求

在新一轮的世界军革中,各国均非常重视任职教育。我军要在新军革中有所作为,必须建立具有我军特色的职业教育框架。任职教育的教学法是构成任职教育框架的主要内容。知识更新、新技术发展、新武器的不断研发已对我国军事教育领域产生了强有力的挑战。建国以来,我军已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军校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但是,在任职教育方面起步较晚,其教学方法更是溃乏,需要我们花大力气研究和探索。军事院校的任职教育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学历教育的附属品,教学方法仍套用学历教育的模式。随着军校教育任务的转型,任职教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流。传统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能力本位”的任职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二、任职教育中军事理论教学法初探

(一)以人为本―促进教学法

促进教学法以人本主义的非指导性教学思想为依据。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向上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来自其自身许多基本的内在需要。由于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不同需要,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员特性,使学员能够最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教员要着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气氛,帮助学员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点去选定专题、设计学习过程,选择学习材料,确定学习方法,进行自主的探索和自由的想象,并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从而在自我满足中完成工作。

(二)教与学互动―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教育法核心就是强调教员和学员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平等地位,通过互学、互问、互答等方式掌握所学的内容和技能。以教学内容为主线,教员有重点地讲授,以激起学员想学爱学的愿望。在讲授中有意识地设问题,使学员围绕问题进行思考、钻研和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员要对讨论的思路、观点和方法进行点评。此外,要引导学员自学,教会学员自学,培养学员自学能力,在自学中教员可提醒式地解答学员所提出的问题。

(三)拾级而上―专题讨论教学法

专题讨论法是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专题在学员中进行讨论,并进行详细讲授。讨论内容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在学员讨论水平提高后,可组织讨论较综合的专题,最终使学员知识和能力在讨论中升华。此外,针对教学中已学过但学员普遍有疑问或理解不够深刻的某一内容,采取集中讨论,还可让学员在课堂上进行随机讨论。

(四)综合提高―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采用案例来组织学习、研究、锻炼学员联系实际的能力。课前由教员事先设立案例,学员阅读熟悉案例后提出合理性假设,找出问题的症结,积极地探索和制定多种方案,并找出最佳方案。课堂上,教员根据学员方案提出正反主题,要求学员进行辩论和讨论,教员根据理论原则及学员意见对学员双方方案进行总结评分。课后,学员根据讨论情况,找出方案不足之处,并分析原因,向教员提交案例分析报告。

三、任职教育中军事实践教学法初探

(一)“沙盘作业”―模拟式教学法

军校的模拟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方面远远地领先于部队。教学中可模拟贴近实战的战场环境,设置一些实际工作中不允许动手的项目,让学员反复进行演练。对训练和执行任务过程中因指挥或操作失误造成的后果进行虚拟演练增强学员责任心。模拟人为制造的日常实际工作中少见故障,训练学员快速判断、果断排除的技能,增强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摸石过河”―探究式教学法

军队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特点是教学中认识已知与探索未知相统一,在“认识已知”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员“探索未知”的科学态度。教学中,教员在教学内容上为学员提供紧贴学科前沿、追踪发展动向、结合社会和部队实际,并有选择的展示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以及没有定论的学说、假设,引导学员“探索未知”的热情,营造一个研究的氛围,让学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探究能力,培养积极探索的态度。

(三)“温床育苗”―实验式教学法

教员旁边指导,学员独立实践。教学中,大胆使用学员,让学员在演习中扮演重要角色,身临其境进行实地指挥,催生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并使学员认识到,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到基层任职才有发展空间。此外,还可开展小技术、小革新、小软件、小课题、小发明的“五小”活动,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

篇9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西部农村的孩子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如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却是一个新的课题。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不能仅仅是通过多媒体教育室或网络教室、光盘播放室来进行,这种应用也不仅仅是教学这一唯一的定义,它应当是教育这一更为广泛的定义,因此,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应是全方位、多渠道的。

[正文]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农村的孩子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了与沿海城市在教育资源的差距。但如何能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却是一个新的课题。据笔者调查分析:目前,各项目学校的教师在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上仅仅停留在通过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将远程教育资源展现给学生这一方式上。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效益的发挥,使资源与设备反而成为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瓶颈。

笔者通过分析远程教育各类资源,结合部分项目学校的实际经验,认为:远程教育的资源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应用,它的定义也不仅仅是教学这一唯一的定义,它应当是教育这一更为广泛的定义。因此,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应是全方位、多渠道的。

一、综合利用的策略初探。

变单一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应用为各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并不只是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资源的呈现不一定都得通过计算机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它还可以通过接收人员打印出来的方式或者通过其它电教媒体再次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就远程教育工程所传送的教育资源而言,从综合利用角度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导处——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IP数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教师发展”这一板块进行教师教育或校本培训。这一板块中,可以充分利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这一专题栏目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也可组织教师收看通过以泰文件接收系统接收的基础教育“同步课堂”(同步课堂既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也可作为教师培训的资源),学习名优教师教学方法。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或播放室里进行,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采取骨干老师先学习,再组织其它教师学习的方式进行(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上,可根据硬件条件的客观条件灵活机智的选择不同的运用方式)。

2、团支部或少先队——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IP数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专题教育”这一板块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专题教育”中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日常行为规范培养的视频资源又有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还有结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其它德育资源。资源的形式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其激趣性和德育性并重。这一部分内容的呈现,模式二、模式三学校现有的条件都可以做到。

3、学科教研组——一是利用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IP数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教师发展”这一板块进行研究学习。这一板块中的教材分析可以作为教研组进行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同时,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讨IP数据中“课程资源”里所包括的“教案示例”这一板块的内容。“教案示例”不仅仅是教师备课使用,在学校计算机不多的情况下,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人员可以在学科教研组或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将这一内容打印出来供教研组备课时作为研究的材料使用。当然,学科教研组在进行教研活动时,所能选用的资源在远程教育所接收的资源中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

4、模式一项目学校受设备设施的限制,远程教育丰富的资源不容易直接利用,需要模式二项目学校通过刻录光盘或组织村小教师到模式二学校进行学习、利用。

二、资源呈现的策略初探。

变单一的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呈现方式为多渠道、多时段的呈现方式。所谓的多渠道,是指资源的呈现可以通过其它的常规电教媒体来进行。所谓的多时段,是指资源的呈现可以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来进行。

下面仅从远程教育所接收IP数据中的“课程资源”(这一资源是老师们最为在意的资源)、“学习指导”和“少年文化”(这一资源是最有可能被忽视的资源)三个板块举例谈谈运用的策略:

1、“课程资源”中,每一种资源都可以通过其它的渠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通过计算机,学生同样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们最为关心的“媒体资源”这一部分内容,在没有计算机呈现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选择将特别需要在课堂上呈现的内容或画面通过彩色喷墨打印机制作成幻灯片,通过投影仪呈现在学生面前。“习题精选”和“拓展资料”等内容既可以通过幻灯片呈现,也可以先打印出来由教师书写在小黑板或是读出来呈现给学生。

2、“学习指导”这一板块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在计算机教室使用是最好的方式。但在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老师可以将一些内容通过其它的常规电教媒体呈现给学生。比如说将课文的朗读通过语音座或录音机呈现给学生,同样可以收到指导朗读的效果。

3、“少年文化”这一板块内容是最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远程教育资源。其实这一部分内容以于西部农村的孩子尤为重要,通过这一部分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算是对于老师,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自我、丰富自我、拓展自我。这一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渠道非常多,时间段也比较多,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人物星空”为例,文科老师可以结合所教学内容,在上课以前或者是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为学生读一读;以“科普之窗”为例,理科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在课前或课中为学生通过幻灯片或是小黑板呈现一些科普知识,学生一定会拓宽视野,并且学习兴趣倍增。

4、其它的远程教育资源都可以由不同学科的老师或者班主任老师在组织班队(团支部)活动时将其通过其它电教媒体或者是老师本人呈现给学生,一样可以达到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

当最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不能忘记一些常规的电教设备还可以发挥它的功效。教育资源的呈现,不一定得通过媒体,通过老师来呈现说不定会收到意外之喜。

三、资源整理的策略初探。

变单一的被动接收资源为多途径的主动存储、善于搜集资源。

1、延长资源存储时间。

这一策略既可能解决教材版本的问题,又可能解决与教学进度同步的问题。首先分析教材版本问题:由于课程标准是统一的,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必然包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理科尤其如此,文科中选用的课文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会有相同的内容)。在这一年中所面临的教材版本问题中,笔者在远程教育资源网站上发现有些学科的课程资源在其它学期的资源中能查找到)的资源中能找到,一些课程的资源由于编排体系的不同可能有的播出在前期,有的播出在后期.因此,只要能将远程教育资源存储时间适当延长(存储一年以上,第二年就可以用上年的资源)就可能解决教材版本配套和与教学进度同步的问题。建议学校增加硬盘或移动硬盘(两都价格相差不是很大,但移动硬盘优势更为明显)来保证资源的存储时间的延长。考虑到全部学校都增加投入来储存资源有一定难度和浪费,市电教站统一下载保佑资源,供项目学校使用。

2、开发资源、共享资源。

篇10

1.教师素养参差不齐

师资队伍是影响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的重要因素,受高校领导轻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因素影响,公共艺术教师在学校中地位不高,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师生配备比例严重失调,教师学历低、兼职现象较为普遍。这些因素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研究开展,教师简单地运用艺术院校教学教材,缺乏教研能力,教学手段简单,缺乏艺术,更谈不上课程资源的开发。

2.教学设施严重滞后

教育教学设施是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硬件保障,不少高校教育观念落后,只重视专业课程建设与投入,公共艺术教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备简单,教学器材种类与数量不足;部分高校配备了一定量的教育教学设施,但不能随着形势的需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设施。公共艺术教学设备的不足与滞后性严重束缚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

二、提升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策略

1.转变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理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首先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普通高校领导要积极转变办学理念,深刻领会高校素质教育的内涵,提高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意义的认识,要清醒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教学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它也是高校日常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领导层到教师要高度重视公共艺术教育教学,学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普通高校要对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目标准确定位,将之与艺术院校艺术教学区别开来。我们要认识到,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同于艺术类院校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而是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受到艺术熏陶,在艺术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人格。

2.建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队伍是实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按照国家要求配齐配足教师,尤其要保障专职教师的数量。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性很强,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难度,只有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才能保障教学的有效实施。

3.完善公共艺术教学设施

公共艺术教学设施是推进公共艺术教学的硬件保障,我们要根据公共艺术教学要求建立起配套的电教教室、教育资源库,配置好必备的教学器材等,确保教学的正常进行。公共艺术教学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借助一定的电教设备,营造良好的艺术教学气氛,从多个角度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公共艺术教学效果;此外,公共艺术教学实践活动必须要借助专业实践场所才能有效实施教学,高校要确保实践场所建设资金,满足公共艺术教学所需硬件。

4.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