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劳动合同范文
时间:2023-04-11 20:3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人劳动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关于劳动合同法实施的进步性
(一)劳动合同法对于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与试用期工资、终止合同经济补偿、无固定期限合同、劳动派遣人员、违约金及培训费用、用人单位未建立职工名册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然而僵硬的制定法不可能预见将来的情况,不可能涵盖一切方面,但是不注重细节是十分危险的。[1](二)我国的工会从属于中华全国总工会,实行的是上级工会领导下级工会的原则,工会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失去了为劳动者服务的宗旨。对于外商企业而言,尽管在法律层面上工会已成为劳动者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但在实际劳动关系中,如果工会不能成为摆脱依附于企业的独立组织,不能在中国法律体制下自由行使权力,工会的存在与否不会对外商投资企业产生影响。
二、关于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合同法律制度体系松散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与劳动纠纷相关的颁布较早的部门规章和条例仍在适用,众多指导文件造成劳动法体系松散。
(二)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不全面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为在中国存在实体公司或者经济组织,法律管辖坚持了属地主义原则。然而面对国外经济组织直接雇佣中国员工,通过境外委托任务和境外支付工资的方式,委托中国雇员完成境外组织安排的工作,这些雇员居住在国内且为外国公司提供了劳动,却无法得到劳动合同法的保护。尽管雇员可以提供劳动证据,但劳动仲裁委员会不会立案。作者认为,如果劳动纠纷管辖采用最密切联系原则,方可体现公平正义。对于作为被申请人的国外主体,国内仲裁组织可以通过域外送达或者外交送达方式通知其参加庭审程序。尽管该等方式时间较长且胜诉后难以执行,但一旦该外国主体或者其股东或者其法人以后来国内开展业务,可先责令其履行国内的司法裁决。
三、仲裁前置的缺陷性
(一)劳动纠纷实行“仲裁前置”程序
在一般劳动纠纷解决过程中实行“仲裁前置”程序。立法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然而根据作者的调查,这种仲裁前置的规定与立法初衷大相径庭。多数用人单位收到裁决书后,往往会至人民法院进入诉讼程序,劳动者只有继续应诉,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更造成了司法资源的浪费。
(二)劳动仲裁裁决的执行力很难实现
劳动仲裁案件存在标的小而无财力委托律师代为申请执行的特点。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卡罗尔认为,惟有力争牟利、遵守法律、重视伦理并乐善好施的企业,才能称为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2]学者约瑟夫•M•麦克格尔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概念意味着公司不仅有经济和法律上的义务,而且还对社会负有超越这些义务的某些责任”[3]。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履行必要的社会义务,而不是利用法律的漏洞谋取利益。
四、劳动仲裁机构监管缺失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相对于北京仲裁委员会或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而言,无论从证据提交的时限的灵活性还是仲裁员的素质方面,更是不具备可比性。我国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当根据劳动仲裁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监管机制和证据适用机制,便于公平公正的解决劳动争议。
五、结语
篇2
2008年6月,年已65岁的我应聘到某公司从事财务工作。2009年元月8日,我正在用电脑制作报表时,因电脑突然爆炸而受伤,不仅已花去17000余元医疗费用,而且导致右眼失明。要求公司给予工伤待遇,却遭到拒绝。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认为虽然事故发生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出于工作原因,但不属工伤。这究竟是为什么?
读者:廖颖
廖颖读者:
尽管如此,但你的确不构成工伤。
一方面,老年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暂行办法》第一条(一)款规定,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周岁的应当办理退休。《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也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即《劳动合同法》所调整劳动合同,只能是用人单位与未达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之间建立的劳动合同。而你已年满65岁,即使原来签有劳动合同,也必须终止,更不用说另行应聘,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效力。另一方面,《劳动法》第十八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无效。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你与公司间的劳动合同已经违反了上述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当属其列。再一方面,老年人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因为《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仅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即只有“职工”才属于工伤事故的主体范围,才能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处理。而老年人已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自然不成为职工,也不再是《工伤保险条例》所保护的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除对老年人不用考虑签订劳动合同,可以随时解除聘用关系外,还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俗称“五险一金”的支出,不少企业往往更愿意聘用老年人,但这也给老年人带来了不少维权隐患。为此,想发挥余热的老年人,务必要与对方签订《雇佣合同》,明确雇佣期间的工作内容、报酬、医疗、其它待遇等权利和义务,通过这一民事行为,避免带来不必要的困难和麻烦。
篇3
“丢失客户”引不满,合同到期未续签
时光回放到2009年春节,即将职专毕业的谷玉回辽西老家过年期间,经当地媒体得知蓝天家政服务公司招聘职员,给出的工资待遇好。谷玉经连续三轮应聘,成功被该公司聘用为客户联络部职员,并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意向书。当年6月初,谷玉一走出校门就立即来到蓝天公司报到,并与公司签订了一年期劳动合同,即自2009年6月10日至2010年6月9日。所谓联络部就是寻找、联系客源,以不断扩大客户群来发展公司业务,从而提高公司经营效益。谷玉不仅年轻、形象好,而且通过在某机关工作的父亲之关系,很快打通了多家机关事业单位客户源。为此,谷玉的提成奖金月月都排在第一位。为这,一年合同期满时,公司当即主动与谷玉续签了3年期劳动合同,基本工资也由原来的2300元提高至2600元。加上每月实际提成奖金,谷玉每月工资都在3200多元。
2013年年初,伴随辽西家政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家政服务行业竞争渐渐激烈起来。按常规,每年春天是各机关雇佣家政、清理卫生的旺季,可不知何原因,蓝天公司的客户源非但没有增加,几家老客户也不再与蓝天公司联系业务。此间,已经结婚2年一直未怀孕的谷玉因忙着四处求医,工作自然受到些影响。此间,有员工向公司反映说,不止一次看到谷玉进出某家政公司。不明情况的公司经理怀疑谷玉吃里爬外,另挣外快。为此,谷玉的3年期劳动合同到期时,公司未再与她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又因公司效益不佳,2013年年初以来一直未涨工资,谷玉也不想与公司续签劳动合同,并寻找机会跳槽。可之后的一年时间里,谷玉也未找到如意工作。
防止T工“吃闲饭”,未续合同随时解除
2014年12月,谷玉怀孕不足2个月时,因身体出现不适情况,医生建议她停止工作保胎,并为她出具了休息半月的假条。2014年12月5日,谷玉向公司请假得到批准后在家休息。12月17日,就在谷玉准备到公司上班的前一天,公司人力部负责人张先生打来电话,通知谷玉说,公司已经决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谷玉假期满后到公司办理终止劳动关系手续。公司还通过电子邮件向谷玉发来解除劳动合同书面通知书。一夜未睡好觉的谷玉翌日早早赶到公司,提出自己的情况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特别是自己在孕期,公司无权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单方擅自解除是无效的。而且对于未续签合同,自己没有过错,公司应承担双倍工资赔偿。公司则认为,在谷玉存在过错的情况下,且双方的劳动合同早在2013年6月已到期,未续签后,公司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申请仲裁,一纸合同定输赢
对公司的说法,谷玉当然不能接受,但考虑到自己也早就不想在公司工作,谷玉提出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但公司必须按法律规定给予自己相应的经济补偿金,被公司拒绝后,谷玉一纸诉状将公司告上仲裁院。谷玉的三项诉求是:
1.依法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32000元(按5年工龄之5个月工资的双倍标准);2.依法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差额工资35200元(11个月的本人工资);3.依法裁决被申请人支付申请人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3200元。
仲裁审理时,被申请人提供了一份2013年6月双方续签的劳动合同,从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以此证明双方已续签了劳动合同,且合同期限已满,公司不再续签合同并无不当。同时,该公司还提出,因申请人在公司“丢失客户”一事上存在过错,即便申请人在孕期,公司亦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且可不给付经济补偿金。谷玉提出双方的第二次劳动合同到期的2013年6月,之后双方从未再次续签劳动合同,被申请人提供的这份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劳动合同是假的,上面的“谷玉”二字并非自己亲笔所签。至于公司“丢失客户”,与申请人无关,申请人不存在任何过错。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违法,应给付违法解除合同之经济补偿金。
仲裁院经审理认为,申请人虽然提出被申请人提供的劳动合同书上的乙方签字不是申请人本人所签,但未提供证据予以证明,故对申请人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关于被申请人提出的申请人对“丢失客户”存在过错,因被申请人未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且双方在最后一次续签合同于2014年6月10日到期后,被申请人未与申请人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申请人在孕期,被申请人应给付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之双倍经济补偿金。又因双方系劳动合同到期后解除,无需提前一个月通知之程序,故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支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不予支持。据此,仲裁院遂裁决被申请人给付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32000元;驳回申请人的其他仲裁申请。
申请鉴定见真伪,造假败诉罚款
对于如此仲裁结果,谷玉当然不能接受。遂向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谷玉在的同时,向法院递交了《笔迹鉴定申请书》,提出被告蓝天家政服务公司提供的签署日期为2013年6月10日的劳动合同上的签名是被告伪造的,不是申请人谷玉所签之鉴定申请。并向法院陈述,之所以在仲裁阶段没有申请鉴定,主要是原告认为,以现有的材料足以看出被告伪造原告签名的行为;加上原告怀孕后身体不好,一直在就医,无精力办理此事。法院经审查同意后,组织双方当事人选择鉴定机构,最终确定委托某司法鉴定中心予以鉴定。该中心出具的鉴定意见为:该劳动合同“谷玉”签名不是谷玉本人所签。
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家政公司认为,未续签劳动合同不同于未签订劳动合同,不应给付双倍差额工资。理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见,未续签劳动合同情形下,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视为续订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合同关系仍存在,用人单位无支付双倍工资的义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家政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书上的签名非原告谷玉本人所签,对该劳动合同书不予采信,对家政公司请求不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主张不予支持。用人单位应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因家政公司未能提供证据证明“丢失客户”是原告本人原因造成,故对家政公司请求不应支付双倍工资的主张,法院不予支持。关于原告主张给付一个月工资的代通知金一节,《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仅规定了3种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本案系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提前一个月通知之情形,故对原告的该项主张不予支持。法院最终判决:家政公司支付谷玉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经济补偿金共计67200元。
同时,由于蓝天家政服务公司伪造证据,严重干扰、妨碍仲裁院、法院对案件的正常审理,为了维护正常的诉讼秩序,法院依法对该公司作出了罚款3万元的处罚。
点 评
篇4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企业管理 新劳动合同
一、“以人为本”管理就是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主要的资源,在追求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关注组织内成员个人目标的实现。实施“以人为本”管理,既是当代经济特点与企业管理特点的要求,也是国有企业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以人为本”体现了全新的管理理念--依靠人,其最主要的管理任务是开发人的潜能,要求企业把尊重每一个人作为最高宗旨。“以人为本”昭示出组织成功的基础是塑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组织有效运营的重要保证是凝聚人的合力。
二、如何搞好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呢。要尊重广大员工的主体意识,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方针,推进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完善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和保证职代会依法行使职权。深入推进厂务公开,完善内容和方式,提高实效。提高决策民主化程度,保证决策过程公正、公平、公开。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重视个人能力,坚持全员参与,动员力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三、企业员工是企业生产力的能动因素,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企业创造财富的财富。企业管理者要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就必须注重从人性的特点出发,研究和探讨员工的行为,以铸造员工对企业的献身精神,增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四、以人为本构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其一,要进行有效的利益激励。在条件成熟、生产经营较为稳定的企业中可实行员工持股制,将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员工的经济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员工自觉地关心企业的经营决策,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为企业获取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二,要注重感染性的情感激励。管理者要注重对员工的关心和关怀,在他们遇到挫折时要给以诚心诚意的同情与鼓励,在他们遇到困难时要切实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
五、《新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期限分类的规定,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三种类型;并且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订立任何类型的劳动合同。《新劳动合同法》以人为本作出了一些新规定:
1.是规定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是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劳动者。
3.是规定在法定情形下,如果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定情形包括: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连续订立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正常情况下将续订劳动合同的。
六、《劳动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七、在《劳动法》的实施中,一些用人单位随意与劳动者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并据此终止劳动合同,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提前消灭,不能真正起到维护劳动者就业稳定权益的作用;同时,对于劳动者退休、死亡或者用人单位破产等情形下,劳动合同如何处理,法律没有作出规定。《新劳动合同法》调整了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内容:
1.是取消了劳动合同的约定终止,规定劳动合同只能因法定情形出现而终止。也就是说,劳动合同当事人不得约定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即使约定了,该约定也无效。
2.是增加了劳动合同法定终止的情形,除劳动合同期满外,还包括: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等。
3.是增加了终止劳动合同的限制情形。除延续《工会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外,还补充规定,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即使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也不得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
八、《新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在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经济补偿作出了一些新规定: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规定的行为,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也必须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是: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外,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篇5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保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丙方;
为了调动科研单位的积极性,确保科研经费的合理使用,明确甲、乙、丙三方的责任,促使科研项目早出成果,出好成果,经甲、乙、丙三方充分协商,特签订本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一,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二,科研项目在国内外的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或科研项目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技术经济指标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研项目所采用的研究、试验方法和技术路线(包括工艺流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划进度(分阶段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达到的目标和完成的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科研项目的参加单位及分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所需主要材料,物质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经费概算
九,分期用款(甲方拔给部分)计划
十,有关单位、专家的评议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共同条款
1.乙方对全年的合同执行情况,必须于届满一年之前________日内,向甲方和丙方提出执行情况的正式报告。科研任务完成后______日内,乙方必须按合同规定的内容向甲方提出执行情况的总报告,并向甲方提交完整的科研技术资料,同时抄报丙方。
2.甲方审查乙方完成上一年(或上一阶段)科研任务属实后,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数量拨付下一年(或下一阶段)的科研经费,并按比例下达所需三材指标。
3.有关部门如资助乙方科研经费,其收益分配办法,由资助方与乙方另签合同规定。
4.科研项目完成并经签定后,乙方对甲方所拨经费,采取如下办法偿还:
(1)乙方共偿还甲方拨付科研经费总额的_______%,共_______元。
(2)偿还日期和分期偿还金额:
一九______年_______月偿还______元;
一九_____年______月偿还_____元;
一九……
5.合同执行中,甲方非因国家计划改变,中途无故撤销或不履行合同,其所拨经费不得追回,并得承担乙方善后处理所支付的各项费用。甲方如无故拖延拨付科研经费,拖延一天,必须按所欠应拨经费的________%.向乙方偿付违约金,并应承担乙方因此所受的损失。 乙方如无故撤销或不履行合同,或不能完成本科研任务,应根据具体情况,部分或全部退还甲方所拨付的科研经费;乙方如拖延完成科研任务或偿还给甲方科研经费的时间,每拖延一天,应按甲方拨付科研经费的____%向甲方偿付违约金。
乙方如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数量向甲方偿付科研经费或违约金,丙方应连带承担向甲方偿付的责任。
6.本合同如有未尽事宜,或需修改某项条款,须经甲、乙、丙三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或修改,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修改合同。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应由合同各方的上级领导部门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成,提交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或法院裁决。
7.合同各方对本科研项目的一切资料负有保密责任,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引用科研项目的数据、科研成果及其他有关资料。
本合同正本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合同副本一式____份,分送……各留存一份。乙方就本科研项目与其他资助科研经费单位所签订的合同,须向甲、丙方交送一份副本留存。
委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帐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担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帐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证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公章)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章)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
银行帐户:_______________
篇6
关键词:劳动合同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劳动合同法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但最长不超过13个月。这种通过规定强制缔约与加大违法成本的措施,来引导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劳动者权益。这种规定使得用人单位在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会面临强大的罚款责任。用人单位忽视或者故意不进行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但损害了劳动者的权利,也使自己面临被严厉处罚的局面。
(二)企业在员工试用期上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的约定及报酬草案给与了明确: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连续存续期间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试用期工资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的,实行同工同酬。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试用期的期限、次数等做的更加严格地限制和规定,这给用人单位约定试用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劳动合同的这些规定,都给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在新进员工在约定试用期的管理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 在劳动法规定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人力资源在现代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新劳动法的实施下,更是要注意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着眼于企业未来的发展的行为,科学合理地应用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程,也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即持久获利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能否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形成注重发展的工作作风,有利于调和员工的价值观和信念。实施持续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改善工作态度、树立起正确的职业观念同时提高组织管理的效率,以维持组织的不断发展。
(一)建立健全符合法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新《劳动合同法》,对现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方位的新要求。因为《劳动合同法》在培训、服务期、竞业限制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规定,这些规定与以前的法律规定有很大的不同。包括劳动合同制度、薪酬制度、福利制度、奖惩制度等,都要求企业根据新的法律变化做出适时调整。比如,旧的规章制度缺乏法律的思考,新《劳动合同法》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硬性的法律要求,是不能抵触的。我们经常看到企业有“迟到一次罚款30元”的规定,这样的例子都属于明显违法。所以,企业将如何调整各项管理制度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是今后一个时期内企业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能力,把关新员工的招聘流程
招聘新的员工是企业保证新的血液和运行的重要程序,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使得企业必须更加注意招聘流程。在招聘新员工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了解和掌握企业和部门所需要的真正的人才的标准,找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此外,人力资源的管理其实是一个大的工程,部门之间有具体的分工,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员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流程都要熟悉。各自负责的招聘、培训等工作也需要彼此的协调和沟通,工作的流程需要有连贯性,这样才能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
(三)加强企业员工的管理,留住企业需要的人才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总迅速发展壮大,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力量与培养,加强人才的管理,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在企业的人才管理中,加强企业的人才管理和培训机制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在企业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但是在具体的企业实际运作中,单纯的依靠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还需要建立相关的人才管理制度、培训机制和多方位的激励手段。传统的薪资激励在现代自我价值观有所改变的今天,这种制度并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发展的需要,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需要对传统的薪酬制度上,进行完善和改观。人才的培养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来说非常的重要,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必须与企业的发展同步。建立系统化的培训机制,而且培训的内容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培养出最符合企业需要的员工。在培训的内容方面,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技术的范围内,还应该包括企业文化,个人精神方面因素的培训,使企业员工在培训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技能,而且还增强了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采用灵活的用工机制,提高用工效率,避免用工风险
第一、实行“岗聘分离”的 用工机制,将聘任工作岗位变“死”为“活”。如采用“竞聘上岗制度”,实行每年定时进行一次“岗位职责和考核标准”,这样就可以实现“劳动合同不变更,变更岗位职责”;第二、严格进行合同签订评估,完善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的管理和配套制度;第三、确定灵活的工资机制,使薪酬制度为用工制度、绩效制度提供支持,建议采用:工资实行复合结构,劳动合同可约定在岗基本工资,其他约定为岗位薪酬与岗位聘任期一致,并加大工资结构中企业考核部分;第四、综合考虑工资、奖金、社保、福利、解除或终止合同的补偿金等多方面的劳动力成本因素。在劳动合同中确定约定条款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篇7
【Abstract】"Labor contract law" stipulates that employers and workers should sign but do not sign a 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to bear the two times the legal liability. This kind of law has a great effect on the stability of labor relations in reality. Howev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upper limit of two times salary, the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igning a non 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opinion on the basis of law.
【P键词】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法律责任;二倍工资;上限;举证责任
【Keywords】non fixed term labor contract; legal liability; two times salary; upper limit; burden of proof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4-0074-02
1 引言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2008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了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规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第八十二条第二款更是明确规定了用人单位在此情况下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要承担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该法律规定在解决劳动合同短期化和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动关系上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大家对法律的规定都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大部分集中在二倍工资的上限问题、举证责任问题和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否有二倍工资问题这三方面。
2 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承担二倍工资条款的立法依据和目的
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承担二倍工资的条款对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和建立长期和谐的劳动关系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我国,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广为采用,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被采用的范围相对较小。用人单位更愿意和劳动者订立短期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用工上更是侧重使用劳动者的“黄金时期”[1]。劳动者没有职业安全感和稳定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考虑企业的长期发展,工作的积极程度大大降低。用人单位不愿意对广大劳动者开展深入的职业培训和深造,这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升和企业的长远发展都不利。现实中,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甚至对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危害。为了遏制劳动合同短期化的趋势,从法律上建立一种有利于劳动合同长期化的制度很有必要。我国的立法工作者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在《劳动合同法》设立了由于用人单位应当签订而不签订的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理应承担其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3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上限问题
有学者认为,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支付的期间上限应是十一个月。理由如下[2]。第一,《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二款存在法律漏洞,应当进行法律漏洞的补充,即法官释法。第二,根据举重以明轻的类推原则,用人单位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要比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违法情况轻,对劳动者的利益损害也较小。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承担二倍工资的上限是十一个月,所以,用人单位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承担二倍工资的期间不应超过十一个月。第三,从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理念考量,应当均衡作为弱势群体的劳动者切身利益和用人单位责任承担。
笔者认为,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不存在上限问题,理由如下。第一,法律这边没有规定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有十一个月的上限。很明显,《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第二款分别规定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和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规定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支付期间有十一个月上限,而对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支付期间并无上限的规定。这说明,立法者对这两种情况是明知的,立法意图就是如此,并无法律漏洞之说。第二,平衡劳动者的利益和用人单位之间的责任承担应该有具体的法律规定,不是我们想当然的比较出一个所谓的上限,而置法律规定于不顾。总之,笔者认为,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无上限问题。
4 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举证责任问题
现实中,在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却只愿意与劳动者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不签,那么将会丧失工作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劳动者会冒着丧失工作机会的危险来要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是,在劳动仲裁的时候,用人单位往往会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上有劳动者的签字,是劳动者自己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意的。这就牵涉到举证责任的问题[3]。笔者认为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证明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理由有三:首先,用人单位那方有告知劳动者那方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只要拿出由劳动者签字的书面告知就可以证明自己尽到了应有的义务,是劳动者自己愿意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其次,劳动者无请求用人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劳动合同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应当签订的情况,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劳动者主动向用人单位请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最后,要用人单位证明自己已告知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要劳动者证明自己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容易实现。劳动关系的双方,劳动者往往是弱势一方,要想证明自己请求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比较难的,而用人单位要想取得劳动者同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容易证明的。总之,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举证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更为合理。
5 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问题
《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这就是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规定。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已经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就不用承担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责任。笔者认为,在此情况下,用人单位仍应当承担二倍工资的责任。[4]
总之,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不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属于应当签订但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一种特殊情况,应当承担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6 结语
《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承担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现实中,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可能会对此规定有不同的理解。但是,我们在理解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要严格遵照法律的规定,这样才能体现法律的本意。由于不同的理解会对法律实践造成分歧和困扰,统一大家的认识是很有必要的,这就需要立法部门或司法部门对这些规定作出明确的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以利于各界人士统一认识,最大限度发挥法律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全兴,黄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是与非[J].法学家,2008(2):13-18.
【2】王忠.未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支付的期间上限[J].人民司法,2012(16):68-71.
篇8
内容提要: 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理论基础在于债是一种法律上的利益,而不是一种权利。侵害对象非绝对权意义上权利的侵权行为构成,以行为人有加害恶意为必要条件。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侵害行为、加害人主观恶意、侵害对象是既存劳动债权、损害以及因果关系。在赔偿责任问题上,除个别情况以外,劳动者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但在侵害人内部存在着责任份额。
《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此条规定,用人单位需对因自己行为而导致他人劳动债权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这是一则比较典型的有关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立法例。但此条法律有关侵害劳动债权构成要件的规定,一方面失之过宽,导致第三人侵害债权的构成过于容易,难免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中当事人动辄获咎;另一方面又失之过窄,远远没有涵盖实践中已经出现的许多其他侵害劳动债权的形态。在法律后果方面,该条规定也不十分清晰,因为连带责任仅仅解决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而没有解决数个债务人之间是否存在责任份额以及如何分配责任份额等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给本条规定的适用和法律实践带来诸多困惑,[1]本文力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理论剖析,以期对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一、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理论基础及其对侵权构成的特殊要求
劳动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债权性合同,合同签订后,当事人之间产生债权性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此对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分析,应当以第三人侵害债权的一般理论为出发点。
(一)从权利的视角无法解释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
传统侵权法并不承认债权,包括劳动债权属于应受侵权法保护的权利,而是强调合同的相对性。在这一理论基础之上,劳动者因和其他用人单位再次签订劳动合同而违约后,只能由劳动者承担违约责任,用人单位并不能基于劳动债权受到侵害向其他用人单位主张侵权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也基本上坚持了这种立场。《侵权责任法》第二条第2款并没有将债权列为保护对象。但是“由于社会基本矛盾关系的这些变化,导致正常交换关系的被破坏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对债权的间接损害日益突出,……,欲使受害人在这种间接损害中享有对真正致害人的直接请求权,突破债的相对性原则,建立侵害债权制度十分必要。”{1}为了给第三人侵害债权责任寻找理论上的合理依据,学者们提出了包括“债权效力延伸说”、“债权不可侵犯性说”、“债权行使和债权保护说”以及“侵害债权是债权物权化的结果”{1}等等观点。上述观点的共同特征在于立足于债权是一种权利,试图从债权的权利属性出发寻找债权应受侵权法保护的合理性基础。然而,从权利的本质出发这一论证思路却是不妥当的。因为,权利在本质上“是一种法律授予个人的法律上的力,它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人们利益的手段。”{2}也就是说,它以利益为内容,以法律上的力为手段。从法律上的为的角度看,债权的特征在于其拥有的法律上的力只能针对特定人行使,只有特定人受到该法律效力的限制、约束和支配。着眼于债权本身的效力是无法为第三人侵害债权找到理论上的合理性基础的。
(二)第三人侵害债权在本质上是对利益的侵害
准确理解第三人侵害债权首先应该理解侵权行为法的保护对象。现代侵权行为法所保护的对象绝不像“侵权”这样一个名词所显示的那样仅包括权利,而是包括:法律承认的利益和绝对权。在实证法中,有些国家的侵权法并没有对侵权行为的对象作具体规定,例如《法国民法典》就仅规定“任何行为致他人受到损害时,因其过错之行为发生之人,应对该他人负赔偿责任”,而没有将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限定为权利。有些国家则将对权利的侵害和对利益的侵害作为并列的侵权行为类型予以规定,例如《德国民法典》就以类型化的方式规定了三种侵权行为:“对权利的侵害(Rechtverletzung,第823条第1款)、违反保护性规定(Schutzge-setzverletzung,第823条第2款)和违反善良风俗(Sittenverstoen,第826条)”{3}21。根据德国学者的解释,823条第1款“对权利的侵害”中的“权利”仅仅指的是绝对权意义上的权利{4},而对其它两种侵权行为类型的规定为保护法律承认的其它利益留下了通道。
基于上述对侵权对象的一般认识,可以认为既然侵权法保护没有上升为权利的利益,它当然也就保护上升为权利的利益,只不过它不通过权利本身的法律之力来保护它。当债权抛掉权利的外衣—法律上的力之后,其内容即为一种法律应保护的财产利益。当债权以利益的身份出现时,其应当可以得到侵权法的保护。也就是说,对于债权是否应当成为侵权法保护对象这一问题,正确的回答是债权不是侵权法保护的权利,其作为权利不能在“对权利的侵害”这一侵权行为类型下受到保护;但其作为一种财产利益可以得到侵权法的保护。与此相应,劳动债权作为债权的一种类型,虽不能作为权利受到侵权法的保护,但可以作为一种法律上的利益受到侵权法的保护,第三人不得侵害劳动债权。
(三)构成第三人侵害债权的特殊要求
由于绝对权是立法者经过审慎考虑,将需要绝对保护的利益定性化上升为权利而形成的,因此任何人都负有谨慎行为、避免对其造成侵害的义务,只要过失侵害了这类权利,就违背了立法者的意志,构成侵权行为;而对没有上升到绝对权高度的其他利益的侵害能否构成侵权行为,则需要立法中作出特别规定或者由法官根据“善良风俗”进行特别判断。因此,在侵权行为的构成上,侵害绝对权的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相对简单、明了,证明要求低;而对侵害利益和非绝对权的侵权行为,法律提出了更高的论证和证明要求。以德国为例,《德国民法典》对“对权利的侵害”这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作了明确的规定,在主观要件上仅要求侵害人具有过失,侵害绝对权益的行为本身就推定了行为违法;而对于对绝对权以外利益的侵害,受害人只能通过或者证明受到侵害的利益是受强行法特别保护的,或者证明该利益是因为加害人违反善良风俗的行为而受到侵害来得到侵权法的保护。特别是对违反善良风俗的对利益的侵害,德国法更要求加害人在主观要件上具有加害故意。
对以利益身份出现的债权,“在欧洲任何国家诱使第三人违约不仅构成侵权,而且经典的做法还考虑将其归入恶意诉权。在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和普通法国家情况也一样。”{3}397例如德国的司法实践就将如下第三人介入他人合同关系的行为纳入其民法典第826条“违反善良风俗的故意侵害”的救济范围之内,即“(1)引诱他人违约,(2)在债务人违约时与其串通,(3)在违约时,与债务人共同从事以损害合同伙伴为目的行为,以及(4)以获取不正当的竞争中的领先地位为目的而在他人违约时起协助作用。”{5}不仅欧洲国家如此,在美国法律同样一方面承认第三人侵害债权,包括侵害劳动债权时的侵权责任;但另一方面提高了构成侵权行为的条件。对此《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37篇以“既存或预期契约关系之干扰”为题作了规定。根据该规定,构成侵害契约关系之侵权行为,最主要的要件包括:其一,故意,“本章所规定之既存或预期契约关系干扰之侵权行为,系就故意之侵权行为所作之规定。”{6}而就故意的具体内容而言,“被告必须有致原告受伤害之期望,或知悉其行为必能产生致原告受伤害之结果而言,其行为具有故意。”{6}对于过失侵害债权关系的行为,仅在极其严格限定的条件下对由此引起的身体伤害所导致金钱损失承担赔偿责任。[2]其二,不当(Improper),“不同样态之故意干扰契约关系,乃规定于第766条,第766A条及766B条。这些条文均规定其干扰必须‘不恰当’。”{6}该重述还专门在第767条规定了认定“不恰当”时应当考虑的因素。
总体上看,由债权并不对债权关系以外的人产生约束力这一点所决定,西方国家在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上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仅在例外情况下承认第三人对债权的侵害,并且在构成要件上特别要求具有“恶意”或者“违反善良风俗”。这种立场的合理性在于将对债权的侵害作为一种例外处理,使得任何人在交易中只要不以恶意或者违反善良风俗的方式加害他人就可以自由的在市场中包括劳动力市场中展开竞争,从而实现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我国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构成
(一)《劳动合同法》第91条评析
与德国和美国在第三人侵害债权问题上谨慎的态度相比,我国《劳动合同法》对第三人侵害债权的规定则表现出两个方面的相反趋势:
第一,《劳动合同法》第91条没有将“过错”规定为招用未解约劳动者这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这意味着该法对这类侵权行为的构成采取了无过错责任的立场,因为根据侵权法的一般理论,无过错责任“即侵权行为的成立不以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为要件,在德国被称为危险责任”{7}一般认为,无过错责任是对私法领域过错责任原则的突破和例外:任何人对因自身过错引起的损害承担责任无可厚非,但如果要求一个人对自己没有过错的行为承担责任,则需要特别的论证和理由。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中,无过错责任作为一种对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必要危险的反应,其适用范围受到严格的限制,在形式上以立法明确规定为必要;在适用理由上需具备如下四点之一:“(1)特定企业、物品或者设施的持有人、所有人制造了危险来源。(2)在某种程度上该所有人或持有人能够控制这些危险。(3)获得利益者应该承担责任系正义的要求。(4)因危险责任而生的损害赔偿,得经由商品服务的价格机制及保险制度予以分散。”{7}显然,招用未解约劳动者这一行为并不具备上述理由。因此,将该行为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界定为无过错责任,其妥当性值得怀疑。
第二,《劳动合同法》严格限定了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种类,仅规定了招用未解约劳动者这种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形态。对于第三人通过其他方式,例如通过使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等方式侵害劳动债权,《劳动合同法》并不能提供救济。
上述两种趋势引起的后果是:一方面,对许多应当认定为侵害劳动债权的行为,法律没有提供救济手段;另一方面,该规定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对用人单位来说,在其招用员工时需要花费较高的调查成本,以避免雇用与他人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而事实上即使必要的调查也不足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毕竟劳动合同无需公示;对劳动者来说,在其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已无法在用人单位继续工作、领取劳动报酬,同时又无法获取劳动关系终止证明的情况下,该规定将导致其无法再次就业,从而损害劳动者的利益。这样的后果导致“一种法律体系上的违反计划的不圆满状态”。{9}也即:一方面,法律所要实现的立法目的—阻止不正当的引诱他人雇员违约或者阻碍他人雇员履行劳动合同,以便形成一个诚信履约、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市场—不能完全实现;另一方面,这样的规定带来了立法者不希望出现的、负面的社会效果。因此,我们有必要重构我国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我国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构成要件重构
重构我国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构成要件的过程中,两个要素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其一,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经验。我国加入WTO已经多年,劳动力市场已经开始和其他国家接轨,因此,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立法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其二,我国特有的劳动力市场现状。“我国人口多,就业压力大,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将存在。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 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劳动力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3]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力的流动相对困难,从而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在重构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时,我们有必要考虑促进劳动力流动这一因素,尽量减少因劳动力流动引起的责任。基于以上两点考虑,在我国构成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应该满足如下构成要件:
第一,存在侵害行为—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具体样态。目前,我国劳动合同立法仅规定了“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这一种侵害劳动债权的行为,并且该规定强调用人单位的“招用”行为,也就是说,即使用人单位促成了劳动者违约,只要其不和违约后的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不构成侵害劳动债权的行为,这样的规定过于狭窄。根据其他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侵害劳动债权的样态还应当包括如下几种:(1)以侵害劳动关系为主要目的,通过侵害劳动者的健康、自由等方式阻碍劳动者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履行以劳动者具有必要的技能、自由和其它身心条件为前提,破坏这些前提,会导致劳动者无法履行劳动合同,进而侵害劳动债权。(2)以侵害劳动关系为主要目的,故意散布虚假的、不利于原用人单位的信息,导致劳动者跳槽或者停止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关系的特色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特殊的信赖关系”,{10}通过散布不利于原用人单位的信息可能导致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的信赖瓦解,从而终止劳动合同的履行,导致劳动债权受到侵害。(3)以侵害劳动关系为目的,故意教唆或者引诱劳动者与原用人单位违约。这是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也是各国司法实践普遍认同的一种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类型。(4)破坏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使得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履行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行为人通过破坏原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不仅侵害了原用人单位的财产权利,也导致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从而构成对劳动债权的侵害。
第二,存在主观恶意—主观要件的特殊要求。如前所述,对绝对权以外的权利和利益,法律从权利设定的价值出发,在侵权构成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论证要求。具体到侵害劳动债权行为的构成上,就要求侵害人存在主观恶意。这种恶意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有行为的故意,即明知劳动者与他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而招用之或者阻止劳动者履行原劳动合同。其次,要有加害的故意,即积极追求对他人既存劳动关系的损害或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对他人既存劳动关系的损害而放任该结果的发生,也就是说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是以损害他人劳动关系为主要目的,或者至少为辅助目的。对加害故意的认定,可以采取推定的方法:只要存在着行为的故意就可以推定存在加害的故意,除非用人单位能够证明自己不存在加害的故意。将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主观要件限定在故意的层面,是为了避免用人单位动辄获咎,避免妨碍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因为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挖人”行为都是应当受到谴责或不恰当的;并且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前提之下,并不是所有的“挖人”行为都会给原用人单位带来损失。相反,适当的、不以损害他人为目的的“挖人”和“跳槽”行为反而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劳动者待遇的提高。
第三,行为人侵害的是既存劳动债权—侵权客体的特殊要求。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中,第三人所侵害的必须是既存的劳动关系,包括事实上的劳动关系。预期的,即使是已经形成成熟意向的劳动关系,只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不能成为这类侵权行为侵害的对象。有些国家,如美国,认为预期的合同关系也可以成为第三人侵害的对象。《美国合同法重述》第766条B规定,“故意且不当干扰他人之预期契约关系(婚约除外),如其干扰以下列方式之一者,就该他人之丧失该契约利益所致之金钱损失,应负责任:(a)诱使或以其他方式致第三人未加入或未继续展望(预期)之关系;或者(b)阻碍该人取得或继续展望(预期)之关系。”对此笔者认为,从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状出发,为减少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应当将对预期劳动关系的侵害排除在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的侵权客体之外。
第四,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的一般要件。在上述特殊要件之外,构成第三人侵害债权还需要具备如下侵权行为的一般要件:
1.加害人具有一般侵权法上的责任能力。《劳动合同法》第91条将侵权行为人限定为“用人单位”这一特定主体同时该法又严格限定了用人单位的范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特定前提下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4]等,但是如前所述,实践中侵害劳动债权的样态是多种多样的,侵害人也不仅仅限于用人单位。因此,应当按照侵权法有关责任能力的一般理论确定侵害劳动债权的主体。2.损害和侵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是侵权行为的一个基本要件,在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这一侵权行为类型上没有特殊的表现和要求。3.损害。损害的存在是侵权责任的基本前提,没有损害就没有损害的填补,也就没有损害责任的承担问题。
总之,第三人恶意的、以侵害他人之间既存劳动合同关系为主要或者唯一目而从事的妨碍他人劳动合同维持或履行并导致他人损害的行为构成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行为并产生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法律后果
(一)责任类型
关于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法律后果,《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此规定仅针对“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这一种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类型,也就是仅针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于第三人的损害均具有可归责性的情况。但实践中,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具体样态还包括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形,如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的自由或者身体,导致其无法履行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对这类情形并没有做出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和第三人之间依然是连带责任吗?笔者认为,关于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责任类型的界定,需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由于第三人的恶意侵害导致劳动者无法履行劳动合同时,劳动者是否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由于《劳动合同法》对此没有做出明确规定,这一问题只能适用《合同法》的规定。按照《合同法》第121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由于他人的原因导致劳动者违约时,劳动者应该承担违约责任。但由劳动关系的特殊属性所决定,该原则存在着两点例外:其一,第三人以侵害劳动者身体健康、自由等方式侵害劳动关系,导致劳动者无法履行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不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我国现有法律的规定,劳动者因伤病而不能履行劳动合同的并不能构成违反劳动合同,因此不存在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其二,第三人通过侵害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导致劳动者无法进行劳动给付的,由于违约方是用人单位,劳动者无需承担违约责任。
第二,劳动者和第三人之间是否成立连带责任。该问题之所以提出,主要的原因在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所以其不履行劳动合同应该承担违约责任;而第三人和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合同法律关系,其侵害债权的行为属于侵权责任。那么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能够连带?对于这一问题,学理一般认为,“连带债务之各债务,无须基于同一发生原因。”{11}连带债务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保障债权的实现,并不重点关注债的发生原因及其之间的关系。《劳动合同法》第91条规定连带责任的主要目的也是保障受害人权利的实现,其并不关注加害人之间是否存在通谋以及当事人责任产生的基础是否相同。因此,在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劳动者和第三人都需要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劳动者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连带责任的内部分配
如前所述,法定连带赔偿责任通过强加给每个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的义务,其目的在于确保债权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以此种方式被请求给付的债务人在与自己共同债务人的关系上必须最终负担已给付为内容的牺牲。”{12}我国《民法通则》第87条也明确规定,“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应当承担的份额。”因此,在劳动者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下,无论哪一方履行了债务,都有权向另一方追偿相应的责任份额。关于责任分配的标准,我国法律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此,德国学者指出,“关于此种最终的分配,由连带债务人的内部关系决定。”{12}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责任时,二者的内部关系进行探讨。这种内部关系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有约定的,应当从其约定。无论在劳动者违约前还是违约后,违约的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都可以就向原用人单位赔偿问题达成内部协定,这样的协定尽管不能对抗原用人单位,但在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之间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因此,如果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就赔偿份额的分配达成了合意,则应从其约定。
2.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没有就责任份额的分配达成合意的,应当按照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分配责任份额。对此,梅迪库斯指出“在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情形,十分重要的是准用第254条:各个致害人之间的分配依其在致害行为中的原因及过失比例确定。”{12}具体到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问题上,应当根据侵害的具体形态认定当事人的过错程度,进而分配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并且不排除完全由用人单位承担最终责任的情况。
3.如果既没有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之间的内部约定,也无法确定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则应当在劳动者和新用人单位之间平均分配责任份额。这也是各国民法的一般立场。[5]
四、结论
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的理论基础在于债是一种法律上的利益。对这种侵害对象非绝对权意义上权利的侵权行为构成,各国的立法和理论都提出了较高的论证要求,一般都将恶意或者违反善良风俗规定为此类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我国也应当建立起一般的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理论,以应对实践中出现的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现象。具体而言,第三人侵害劳动债权行为的构成应当包括以下要件:(1)存在侵害行为;(2)加害人存在主观恶意;(3)行为人侵害的是既存劳动债权;(4)存在着损害;(5)损害和用人单位的侵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在赔偿责任问题上,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出发,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劳动者和第三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在侵害人内部存在着责任份额。该份额的划分可以由侵害人约定;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应当按照侵害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如果无法确定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则应当由侵害人平均分担。
注释:
[1]该条规定内容和《劳动法》第99条完全相同,但是劳动法颁布十多年来却鲜有这方面的案件。这种现象恰好说明该规定缺乏操作性,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
[2]参见《美国法律整编侵权行为法》,第776条C。
[3]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4]有关《劳动合同法》中用人单位范围的具体理解,参见姜颖主编:《劳动合同法培训教程》,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5]参见《法国民法典》第2213条;《奥地利民法典》第896条;《德国民法典》第426条第一项;《瑞士债务法》第148条第一项。 参考文献
{1}佟强.侵害债权制度法律性质考察[J].现代法学,2005(2):85-91.
{2}Helmut Coing,Europaische privatrecht(Band Ⅱ 19Jahrhundert)[M]. Munchen C. H. Beck’sche Verlagbuchhandlung,1980:272,272.
{3}[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卷[M].张新宝,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4}Medicus,Burgerliches Recht[M]. Carl Heymanns Verlag,2004: S408.
{5}Munchener Kommerntar zum Burgerlichen Gesetzbuch[M]. Band 3,Schuldrecht, Besonderer Teil , 2 Halbband,Munchen,C. H. Beck’sche Verlagbuchhandlung, 1980:S1368.
{6}美国法律整编侵权行为法[M].刘与善,译.台湾:司法周刊杂志社印行,1986:613-615.
{7}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6.
{8}[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法[M].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259.
{9}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377.
篇9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下文简称《合同法》)是在2008年的元旦进行实施的。《劳动法》给当前的劳动者进行了各项相关法定权益,比如工作报酬、工作休假、社会福利以及保险等方面进行了维护和保证,并且在细节上进行具体的规定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具体内容以及相应的劳动时间等等各项权益,从而对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了保障。这是继《劳动法》颁布以来,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和劳动保障上的又一个崭新基石。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自颁布之日起就杂音纷呈。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部法律维护了人权的地位,但是还有人认为这部法律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企业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为什么会引发了国内经济学界及法学界的轩然大波,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是恶法还是良法呢?普遍认为该法的实施可能会对当前的就业以及经济造成一些不好的后果,但是其他人认为《合同法》所规定的经济补偿金制度加大了企业成本,削弱了企业竞争力。实际上,这种观点只看到了《合同法》在落实之后所产生后果中最肤浅的一层,而没有注意到《合同法》本身立法的用意和这部法律的本质,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对《合同法》的误读。不可否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初期,的确会对企业的用工成本产生较大的冲击,但长期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确立的各项制度不仅有利于保护劳动者,也保障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正如参与立法写作的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常凯所形容的一样,《合同法》最本质的目的就是在保护当前劳动者最基础需求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层面构建出一个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使得企业和其自身的员工共同进行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不会显著增加正规守法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般会从下面的三个角度来进行影响:经济补偿款、企业职工的社保,还有企业违法的成本。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问题的规定更加合乎法规,不会对企业成本进行实质性的增加。经济补偿款本身并不是《合同法》实施后才产生的劳动成本,在1995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当中已经有着十分明确的规定,并且随后的劳动部颁发的一项建议及劳动部办公厅对于解除劳动合同当中关于补偿款的请示相关部分,也曾经做过专门的复函。正是在基于这两份官方文件以及对应的其他附属文件的基础上,以及其他相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规章中均有相应的规定。所不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用人单位应发放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更全面更具有可操作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了七类共十八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与此前的规定相比较,新增了两种情形:一是仅对当前种植固定期限环境构建下的劳动合同补偿金的情况分析。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当中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当劳动合同已经到期,或者是根据当初约定的劳动合同自身的终止条件已经达成的前提下,劳动合同就会终止,用人单位就可以不必支付对应的经济补偿钱款。而《合同法》也明确规定了如果用人单位进行针对劳动合同进行续签或者是劳动者自身不愿意进行合同的续签,合同期满之后用人单位应该继续支付补偿金。二是特殊情形下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六)项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出现经营不善等情况导致破产或者营业执照被吊销以及关闭等情况下,劳动合同尽管被终止,但仍然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和传统的规定进行比较的话,成本似乎增加了,但要看到,对于第一类,除非企业降低了原有的的工资标准,并且主动对原有的劳动合同进行终止的时候才会发生。因此覆盖面相对较小。对于第二类,则属于特殊情形,劳动者无任何过错,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合情合理。与以往的规定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支付经济补偿金方面还有二点细微的变化:一是不再限定对应的补偿年限。旧有的相关法律曾经做过相关规定,如果是经过协商之后达成一致意见,或者是劳动者经过调整工作岗位或者是培训之后仍然没有办法胜任当前的工作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解除了对应的劳动合同,那么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已取消了这种限制。二是工资计算基数。《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经济补偿金的工资计算标准是指企业正常生产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月平均工资。用人单位依据本办法第六条、第八条、第九条解除劳动合同时,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低于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按企业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规定“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简化了工资的计算标准。
在这二点细微的变化中,第一点没有了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的限制,也会增加经济补偿金的数额;第二点针对劳动者的不同工资收入水平发放经济补偿金,更趋合理,客观上会降低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总体上看,这二点变化不会显著增加用人单位的劳动成本。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关于经济补偿金的新规定有利于用人单位降低劳动成本。一是该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对经济补偿年限的视同标准分为二档计算,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时限,可以按照一年计算;如果任职期间长度不满六个月的,则按照半年计算,这样比之前的一刀切均视为一年的规定更公平合理。二是该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同时规定了对应的高薪水员工的补偿金额封顶线,这样对于那些薪水很高的企业或者是企业高管的对应经济补偿金来说,企业的总体劳动成本反而呈现出下滑趋势。三是该法第四十六条第(二)项明确规定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法》的第24条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果合同的当事人协商一致的话,劳动合同就可以解除。第二十八条规定依此解除的应给予经济补偿。《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计发经济补偿金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则直接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按照劳动法的要求跟当前在职的职工提出解除合同的要求并且双方协调一致的,就需要向劳动者进行支付经济补偿款,但是如果提出解除合同的是劳动者本人,那么用人单位就可以免除支付补偿款。
由于法的效力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是凡协商一致解除的均给予经济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该规定使过去饱受困扰的问题得以明确。跟我们国家1995年实行的《劳动法》进行比较,上述的劳动成本并没有被免除,但是由于《劳动法》规定相对来说比较含糊以及概括,因此在执行的时候十分困难,这就导致一些企业或者是不正规的用人单位经常回避执行《劳动法》,并且理所应当的吧那些不执行法律带来的灰色收入看作是必然结果。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不执行《劳动法》而执行《劳动合同法》之后,成本上升是必然的事实。但是对于那些大多数已经在原本的经营中很好执行了《劳动法》的正规企业来说,实施的新法律《合同法》不僅不会对当前劳动成本的增加产生负担,反而还将给这些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上海人民出版社熊春景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解读与应用》.
[2]人民法院网唐正旭《法律的美好初衷为何适得其反》.
[3]张沐《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激起社会广泛争议》.
[4]张车伟《澄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严重误读》.
[5]新华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
篇10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合同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49-02
1 前 言
《劳动合同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企业没有办法质疑它,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能接受它。企业需要做的是认真研究这部法律,准确把握《劳动合同法》的精神,并切实贯彻执行。从当前来看,《劳动合同法》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压力,和企业的利益有冲突。但从长远看,劳动者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劳动者寻求就业的稳定,企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发展了,劳动者的工作才能稳定,而劳动者一旦有了稳定工作,必将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也会促进企业发展,两者的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一旦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建立起来,惠及的不仅是劳动者,更是企业和整个社会,所以企业必须要从过去以低劳动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转变为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对员工从压力式管理转向激励式管理,真正实现《劳动合同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融合。
2 劳动关系的含义及特征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为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一方有偿提供劳动力由另一方用于同其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具体特征:
2.1 财产性与人身性兼有
劳动者是以劳动力使用权来换取生活资料,用人单位要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物质待遇。就此意义而言,劳动关系同时又是一种以劳动力交易为内容的财产关系。这个特性决定了劳动关系既是经济利益关系,又是社会关系。
2.2 平等性与从属性兼有
双方的劳动关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但劳动关系建立后,双方在职责上则具有了从属关系。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力使用者,要安排劳动者在组织内和生产资料结合;而劳动者则要通过自身的劳动能力,完成用人单位交给的各项任务,并遵守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这种从属性的劳动组织关系具有很强的隶属性质,即成为一种隶属主体间的指挥和服从为特征的管理关系。
2.3 对抗性和非对抗性兼有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既存在冲突也存在融合,劳动者追求工资福利最大化,用人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两者利益是有冲突的;同时两者的利益又互为因果而实现,劳动者要将劳动力与用人单位的生产资料有效结合,才能实现双方的利益,劳动者追求就业稳定,用人单位追求长期发展,两者利益具有一致性。
3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分析
3.1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工成本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通过增加支付经济补偿金和提高违法成本等提高了企业的解雇成本。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其对解雇成本的提高大于对解雇成本的降低,提高了企业解雇成本的平均水平。提高解雇成本必将对企业的用工行为产生影响,企业的用工会更加谨慎,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观念也会发生转变,企业必须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实践证明,国际上凡是有竞争力的国家,劳动力成本都很高。《劳动合同法》实施以后,中国的劳动法制环境更严格了,对于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企业的发展模式要转型,要从过去以低劳动力成本为基本竞争手段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基本竞争手段的发展模式。因此,企业必须树立一种新的劳动力成本的观点,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劳动力成本,吸纳和保持高素质劳动力,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2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自的影响
如果一个劳动者不存在企业可依法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而企业根据经营需要希望解除与之的劳动合同,则企业只可能是违法解除(实践中,严格地依法判断,企业单方解除合同多数情况是不合法的),如果劳动者不选择赔偿金而选择继续履行合同,则企业必须与之继续履行合同,那么就意味着企业无法解除劳动合同,无法通过用工调整来适应生产经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对用工自受限意见最多,要求调整的呼声也最大。企业跟员工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如果企业都不存在了,员工即使手握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尚方宝剑”也没有意义了。
3.3 《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留人机制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在提高企业解雇标准的同时,放宽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企业已不能再靠约定违约金来留人,增大了企业留人的难度。《劳动合同法》对违约金的规定,赋予了劳动者更大的择业自和自由权,这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法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在当前劳动者处于绝对弱势地位的情况下,细化有关条款的具体法律规定,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将起到重要作用。但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如何在不能约定违约金的情形下,留住就业能力较强的员工,尤其是企业为该类员工提供了特殊待遇的(如解决了户口等),将成为企业新的研究课题。
4 企业应对《劳动合同法》的对策
4.1 对企业用工方式管理的对策
《劳动合同法》为企业选择灵活的用工形式提供了一些法律依据,企业如果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将会有效减少企业成本。企业必须对其各类岗位进行科学分析后加以分类,然后根据各类岗位的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运用好“以完成一定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制用工,依法采用劳务派遣,灵活选择非全日制用工方式,利用好法律允许的用工方式的优势,规避企业用工风险。
4.2 对企业招聘管理的对策
首先,企业在招聘时要坚持结构合理、搭配恰当的原则,做好配置工作,力求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使企业员工的年龄分布、学历分布、技能分布和性别分布等实现最优化,以免一旦企业出于发展需要必须裁员时,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其次,企业在招聘前一定要先做好岗位分析,要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区分企业内部到底有多少个岗位,同时考虑到以后员工退出弹性的大大降低,更多地采用“用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给四个人的工资”的管理理念来确定每个岗位最终需要配置多少员工。对于已经形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大型企业来说,采用调岗、重新配置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出路,但一定要注意程序合法化。
4.3 对企业绩效管理的对策
绩效管理是企业对员工进行薪酬调整、岗位变动甚至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等人事决策的依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需要注意的是要加强考核进程中与员工的沟通,确定考核方案后,绩效考核任务书要由员工签字,保证员工对绩效目标的了解并认可,考核数据收集过程中,对事实调查,由员工认可,在员工确认基本事实后,企业再依据员工确认的事实得出是否胜任的考核结论,考核结果也要告知员工。在劳动争议处理中,企业在许多情形下要承担举证责任,细致的工作可以减少以后的法律风险。
5 结 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