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服务合同范文

时间:2023-04-08 17:1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包服务合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外包服务合同

篇1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诚信及互利互惠的原则,就甲方将部分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外包给乙方进行劳务服务外包项目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权利义务:

(一)甲方应明确乙方从事劳务服务外包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然后由乙方工作人员自行负责其指定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

(二)甲方应为乙方员工提供符合政府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工作场所和和各项安全生产条件。对于首次上岗的乙方员工,甲方将对其进行安全和操作规程方面的培训,并将相关培训资料和要求发给乙方。

(三)甲方应尊重乙方员工的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不因民族和性别不同歧视乙方员工。

(四)甲方有权抽查复检经过乙方认定体检合格的乙方人员,对于复检不合格的乙方员工,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及时更换,同时乙方必须保证出勤人数,不影响甲方的生产;甲方有权抽查乙方员工的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等,乙方及其员工应配合甲方的抽检。

(五)乙方员工有下列行为的,甲方有权要求乙方立即更换:

1.乙方员工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所负责的工作不能正常运行,或不能保证工作质量,给甲方造成损失的;

2. 乙方员工严重违反甲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劳动纪律的;

3. 乙方员工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健康证明、身份证明的,或提供虚假的健康证明、身份证明的;

4. 乙方员工在工作中谩骂他人或斗殴或以肢体、拳脚相击的; 一经发现,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回或更换,同时乙方必须保证出勤人数,不影响甲方的正常生产工作的进展;对于乙方支付员工的工资低于当地政府最低工资标准的,甲方有权要求其立即改正。

(六)甲方应承担标准工时之外的加班费用。

(七)甲方指定包括人力资源等相关专门部门的管理人员作为本合同实施的协调人员。

(八)甲方应派专人负责乙方员工出勤名单及时间的核查与劳务费用计算的审核。

(九)甲方应按照本合同规定的标准和支付方式及时支付乙方劳务费用。

(十)甲方应对知悉的乙方有关信息、数据和资料(包括但不仅限于技术、财务、销售方面的信息、数据和资料)及其他信息负有严格保密的责任。

(十一)确保甲方提供的岗位不会导致职业病的产生。二、乙方的权利义务:

(一)乙方应保证具有履行本合同的法定资质,提供甲方有关生产、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乙方应保证严格遵守有关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员工劳动保障或福利政策,同时承诺遵守甲方的包括安全生产、劳动卫生等各项指导原则。

(三)应根据甲方工作需求,选派符合甲方要求的乙方员工到甲方指定的工作地点工作,同时承诺不派出或使用童工。

(四)乙方应为派到至甲方的员工办理合法的劳动用工手续,与其建立劳动关系并签订劳动合同,乙方应向甲方提供员工的其他有关证明的原件或复印件(包括但不限于履历表、学历证、身份证和健康证等)的复印件,并保证其资料的真实有效性。同时乙方应承诺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

(五)除经甲方特殊的同意情况外,乙方员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并具有合格有效的健康证;

2. 具有初中或以上学历。能有效和清楚地口头和书面表达自己;

3. 未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4. 未患有职业病鉴定委员会鉴定的职业病。

(六)教育乙方员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甲方的工作规章制度。(七)乙方在本合同的执行期内应保守甲方的各项商业秘密,不得将有关资料透露给任何第三方。乙方应教育员工保守甲方的各项商业秘密,如因乙方员工的原因(经甲方允许事宜除外)导致甲方有关的商业秘密泄露,乙方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八)乙方应根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按月支付其员工的工资,为其员工按规定投缴社会保险及支付其他国家规定相关费用,乙方支付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政府最低工资规定。

(九)乙方应遵照甲方的制度进行生产管理,并且处理员工与劳动、人事相关的事宜,包括考勤制度的建立、员工离职和违纪处理等。

(十)乙方应教导其员工严格按照甲方的工作安排,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标准进行工作。

如员工出现工伤,未达到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产生的费用由我司承担;达到伤残等级评定标准的,产生的费用由贵司承担90%,由我司承担10%(我司承担费用总额不超过单个员工全年服务费总和)。

(十一)除非征得甲方许可,乙方不能随意调换其员工的工作岗位,更不的随意召回其员工(乙方员工辞职除外)。

(十二)因乙方员工所造成乙方外包工作岗位的空缺,乙方应自接到通知后2个工作日内补齐。

三、费用的结算及支付:

(一)甲方按照甲乙双方所约定的标准和方式为乙方员工结算劳务服务费用:

根据双方的约定:甲方依照乙方外包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的性质与特点结算劳务服务费用:具体结算标准为: 元/人/月。本费用包含乙方员工的工资、保险、福利、奖金、乙方的管理费用等双方所明确的费用。

(二)乙方管理人员应及时与甲方相关管理部门确认员工的工作表现。

(三)甲乙双方同意上月 日至上月 日为劳务费的正常结算周期,乙方向甲方开具相应金额的劳务发票,甲方于每月 日前按时付给乙方上月度劳务服务费用。

(四)正常情况下,乙方应保证按甲方的工作安排计划完成生产。

(五)如甲方发现乙方的工作人员态度、工作方式、工作能力有不足,乙方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更正。

四、违约责任:

(一)如乙方提供虚假资质证明材料,不具备履行本合同的合法资质的,甲方有权立即终止本合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乙方应承担赔偿责任。

(二)如乙方未按本合同规定期限提交乙方派往甲方工作的员工的有关证明材料,又无正当理由的,甲方有权单方终止本合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予以赔偿。

(三)如乙方未按本合同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或拖欠员工工资,或支付员工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规定,甲方可责令其限期改正;乙方逾期未改的,甲方有权单方终止本合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予以赔偿。

(四)甲方无故未按期支付乙方本合同项下的劳务服务费用超过 个工作日的,乙方有权终止本合同;给乙方造成损失的,由甲方赔偿损失。

(五)乙方违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合同的其他规定的,甲方有权终止本协议的履行;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赔偿损失。 五、合同期限:

本合同期限自年 起,至 年日止。合同期满前 日内如甲乙双方均未提出终止本合同,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本合同期满前 日内签署新的合同。

六、如因不可抗力,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时,甲乙双方均有权提前终止本合同。

七、甲乙双方除因书面协商一致外,任何一方均不得将本合同中权利和义务转让给其他第三方。

八、争议及未尽事宜:

(一)关于本合同的任何争议,甲、乙双方应协商解决,不能解决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二)本协议未尽事宜或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相悖的,均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三)任何一方就对方针对本合同项下任何条款的违约行为的自动弃权或重复性弃权不应被视为是对下一次针对同一条款的违约行为、或针对其它条款的违约行为的弃权。

(四)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如甲乙双方所在地区劳动力价格及用工成本进行显著调整(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员工福利待遇发生显著变化的等等),甲乙应本着友好平等协商的原则,积极予以解决。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双方授权代表人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篇2

关键词: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交易成本;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28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6-0093-05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出于减少财政开支、遏制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率等目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当前,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已经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制度化途径之一,在促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就是政府将原来由自己生产的一部分公共服务项目,通过签订合同契约,由政府提供相关经费或硬件设施的方式,交与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主体完成。公共服务成本除直接的生产成本外,还包括市场交易成本和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科斯(Coase,R.H.,1937)认为“由于交易活动的稀缺性,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即市场交易成本”。同样,由于管理活动的稀缺性,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存在一定的管理成本,它由承包人的成本(提出的标价)、合同管理成本、转移成本及某些收益抵消构成。

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条件与交易成本

(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条件

关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适用范围始终存在一定的争论。凯文・莱弗里(Kevin Lavery)提出了适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三个基本条件:(1)服务是硬性的,即服务的产出和质量能够被界定;(2)监督成本不是很高,即政府有能力监督和控制私人承包商的行为;(3)存在一个提供服务的竞争市场。根据这三项基本条件分析,凯文认为在美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事业项目中,垃圾收集是最适宜进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项目,而图书馆服务属于相对不适宜的项目。表1是美国地方公共服务实行合同外包的可能性即适宜程度分析。

不过,从美国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实践来看,理论上测量出来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可能性较高的项目与现实中的应用并不一致。在实际的操作中,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比率较高的项目很多是那些在理论上认为外包可能性较低的项目。2002年美国地方政府层面外包比率最高的17项公共服务中,有11项属于高交易成本类型,占64.7%,除第一名车辆拖拽与存放属于低交易成本类型之外,前2~7名均是高交易成本服务,外包比率从81%~65%不等;相反,交易成本低的、在理论上被认为是最适合外包的服务只有3项,仅占全部17项中的17.6%。这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政府不仅需要考虑交易成本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需综合考虑制度环境、政治因素、历史文化、企业偏好等诸多因素。其实,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本质是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用竞争代替政府垄断,从而形成一个竞相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成本的局面。

(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认为,交易成本是“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及利用价格机制存在的其他方面的成本。科斯认为,一种制度或组织是否有效率,主要看这种制度或组织能否节省交易成本,也就是说,交易成本是解释制度或组织经济绩效的关键。他开创性地把交易成本概念应用到各种经济制度和组织比较分析中,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分析体系。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是政府部门根据公共服务项目的不同性质,在政府“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之间进行权衡作出的选择,作为政府组织与其它组织的交易活动,必然存在着交易成本。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人的有限理性的客观存在,必然使得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在机会主义动机的驱动下,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很可能会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从而使得信息劣势的一方承担因为前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而带来的交易成本。因此,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政府不仅需要考虑生产成本,而且必须考虑和控制交易成本,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公共服务效率的高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主要有以下几项:寻找合适的承包商的费用;撰写合同及与承包商谈判的费用;合同实施过程中,由于合同或契约的不完全性而引发的费用,如承包商的机会主义引发的成本;监督成本;其他成本,例如机会成本、试验成本、腐败成本等。

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变量

在现实的公共服务中,政府专注自己的核心职能,而将非核心的部分任务通过合同外包的方式转交给专业化的市场主体承担,自己只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绩效评估等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政府组织的弹性和运营效率,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但是,由于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存在变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优势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实现。

(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不一定能降低交易成本

随着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做出外包抉择需要认真研究并审慎决策。虽然很多学者认为,采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有利于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开支,但到目前为止却还没有充分的数据可以表明,由专业化的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效率一定比公共部门自己生产的高。反对实施合同外包的学者们认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成效其实并不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明显,采用合同外包需要支付额外的交易费用,合同招标还存在寻租腐败等的负面效应,间接消耗的交易成本会大大抵消节省的生产费用,从而降低合同外包的实际效果。他们甚至认为,合同外包对费用的节省主要来自于牺牲服务水平和质量,合同外包对费用的节省只是暂时的,反而容易影响服务期限和服务环境,合同外包能提高效率的想法只是一种幻觉。在垃圾收集、供水等一些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由私营部门提供服务确实要比由公共部门提供更有效。但上述情况更多的是由于私营部门能够及时并广泛地采用新技术、实施灵活高效的雇佣政策以及存在着规模经济效应等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决定的。虽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条途径,但它并非一路坦途,合同外包的过程可能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一定能够有效地降低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

(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存在不确定性成本

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风险,是由于外包过程中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对外包预测估计不足等原因造

成实际外包结果与预期目标相背离的一种可能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政府对服务外包的预测活动往往估计不足,所以,外包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不可避免。总的来说,公共服务外包风险主要有:(1)来自法律方面的风险。目前我国还没有用以规范外包业务运作的完善且统一的法律法规。(2)错误设定服务成本底线的风险。合同定价约定了政府给付承包商的报酬,进行合同定价要求政府能够正确核算组织内部经营成本,从而设定出服务成本底线。但是部分的隐性成本在进行核算时很容易被忽略,使得成本核算出现偏差,直接影响到合同定价的准确性,导致合同不能顺利履行。(3)文化差异沟通以及内部人员抵制的风险。公共服务外包后,政府不仅面临着与外包承包商不同价值观的磨合问题,而且还不得不面临原有公共部门人员对外包的抵制的风险。(4)“权力寻租”的风险。合同招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腐败问题,某些官员将公共服务对外招标视作和寻租的机会。(5)承包商退出外包的风险。承包商若退出外包,政府则面临如何处理与原外包商的关系,以及如何避免内部信息泄露的风险。另外,在寻求下一个合适的承包商的过程中,又会有增加交易成本的风险。(6)存在事后监管不力的风险。政府与承包商签订合同后,由于缺乏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服务提供过程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监管,往往不能对合同履行的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以水务行业的合同外包为例,当前我国水务行业的服务外包的项目越来越多,如自来水公司呼叫中心服务外包、水费账单寄发外包、自来水公司管道维修外包、供排水工程的代建代管、供水和污水处理项目外包、水务监管部门对污水处理水质指标定期检测的外包等等,但是这些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项目中,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足够的能力、精力进行精确的成本测算,上面所述的风险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在法律方面,虽然出台了一些条例和办法,如《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等,但并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也没有一体化的行业规制机构;在服务成本方面,政府不仅很容易忽视原有水务单位的一些无形资产,以过低的价格进行外包,而且也很难精确地测算承包商的实际运营成本,如外资控制的地方水务项目向威立雅水务集团等外资水务公司支付高昂的顾问咨询费如何界定,特别是涉及到一些不合理的行政性收费附加于水务之中时,真实的运营成本更是被复杂化;在内部人员抵制方面,如果政府实行合同外包导致内部原有人员收入、待遇下降,甚至下岗、失业,来自内部人员有形或无形的抵制也就在所难免;在文化沟通方面,随着各种资本进入水务行业,特别是外资的进入,不同观念的碰撞也在所难免;在监管方面,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高新技术不断被用于水务行业,而政府自身并不了解一些复杂的高新技术,对其监管更多也就流于形式等等。

(三)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难以合理界定交易成本

在理论上,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涉及某种服务的性质、政府供给的成本及需求状况等多方面交易成本的考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交易成本的考量在政府决策中所占的分量并不高,对其准确程度的把握亦有欠缺。究其原因,不仅是因为很少有政府部门能够真正准确把握内部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总量,而且在传统的政府预算中,一般只注重工资、硬件设备等显性的投入,许多灵活性的活动和隐性成本却并不重视,导致许多成本费用并未纳入预算当中。在可行性调研中,政府部门也很少能够做到尽可能多地考察提供服务的有资质的承包商。在这样的背景下,外包交易成本衡量的精确度大打折扣,而以此为基础作出决策的合理性也必定存有质疑。许多政府部门的决策往往并非依靠理性的分析而是基于政治背景或依随事件进展而作出的,作出的抉择也没有充分考察多种可能的选择方式,没有一个长期通盘考虑,而是随着相关领导层关注点的变化而变化。在合同管理中,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组织的合同管理方式,忽视政府内部适应性的变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合同双方往往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精力相互磨合,最终导致了低效率。再次,许多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合同外包缺乏竞争性,偏重于对投入的细化,而产出的衡量和效率的评估十分欠缺,这就意味着政府很难把握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真正效率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估。

三、控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交易成本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变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控制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的交易成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大胆而细致地采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

合同外包在我国政府改革中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坚持以市场机制来改造政府,尝试以合同外包等方式提供公共服务替代政府直接提供的方案,是提高公共部门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比较过去公共服务市场化程度相当有限,基本由政府包办的做法,我国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还存在大幅度的提升空间。因此,各级政府应该大胆尝试服务合同外包,不能因为合同外包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全盘否定合同外包。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尽可能地追求效率与公平。由于不是所有服务项目进行合同外包都能节约交易成本,因此,外包的成功奏效有赖于多方面的条件因素,如公共服务项目的性质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政治及国家制度因素、地理与文化因素等方面。政府在决策时,必须对该服务项目进行谨慎的可行性分析,仔细考量诸多的影响因素,认真分析利弊,切忌“一个模式”和“一刀切”。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决策应遵循如下原则:如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总成本(生产成本加上由此产生的交易成本)高于政府内部提供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则政府不适宜采用合同外包方式,而应倾向于自己生产,即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策略;反之,政府则可以将公共服务转移给外部承包者,即实行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政府专门集中于核心职能和服务。

(二)建立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风险防范机制

规避风险是公共服务外包成功的重要保障。为了成功进行外包活动,公共部门在外包决策、选择外包服务商、激励监控与评价外包成果等各个环节都应该进行风险管理,以防范外包活动中的风险转化为现实的成本。最重要的防范措施是建立服务外包风险防范机制,降低交易成本:

(1)完善法律规范。通过制度规范交易双方行为,约束承包方的机会主义,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维系社会公正。就目前我国现实状况而言,单纯依靠承包组织的自律功能难以净化公共服务外包市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2)建立外包风险预警机制,即在外包决策前,要注重外包的可行性分析,关注外包可能的风险来源,并估计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实现前馈控制,尽可能减少外包风险损失的发生。

(3)建立外包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即实时监测,对外包活动进行全过程动态监控与管理,并对外包

成果进行及时评估。当出现外包风险时,要加强现场控制,使外包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

(4)建立控制外包风险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公共服务外包时,公共部门与服务外包承包商之间是一种委托与关系。因此,要在公共部门与承包商之间建立一种符合双方利益的风险共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反馈控制,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外包风险。

(5)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社会监督是抑制机会主义倾向的一种重要方法,其中,建立和完善信用档案制度、公开承包方的诚信记录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监督方式。过去政府对外包的管理往往是依赖于事后调解、司法仲裁等手段,这对预防失信行为效用有限,信用信息的公开可以有效地预防失信行为,促使外包管理者遏止自己的机会主义行为,主动降低交易成本。

(三)建立较为公平和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再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也无法完全杜绝风险的发生。因此,在政府和承包商之间必须建立较为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及时解决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可能出现的争端。特别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合同外包项目,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没有较为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很难保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成功。公平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应坚持以下原则:由对风险较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相应风险、由控制风险成本较低的一方承担相应风险、所承担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要相适应。由于政府与承包商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中拥有不同的职责功能,所应承担的风险也应有所区别。政府主要承担由于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等宏观方面原因引起的风险,如国家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利率变化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承包商则主要承担由于微观市场因素引起的风险,如开发风险、建设风险、验收风险和运营风险。对于不可抗力风险,政府和承包商都无法有效控制,应由双方分担。具体说来,最终的风险分担方案可以分为政府与承包商独立承担、优先承担、共同承担和具体分析等多种方案。风险分担的具体方案必须写入外包合同,并作为界定双方责任和分配利益的法律文件,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不过,由于所有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风险最终都是政府的,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是政府应当承担的固有责任。因此,从理论上说,政府不仅应该与承包商以平等的市场地位就项目风险进行合理划分,在承包商无法承担相应的风险时政府最终还得承担起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四)提高政府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控制能力

在现代社会,政府不仅是服务者,还是监督者。政府应该做一个精明的买家、有能力的人。作为一个服务者,必须用完善的法律体系去保障政府决策的公开性及合同招标的公平性。作为一个监督者,政府对承包商实施监督的方法多样,如固定比率的监测、定期随机抽样检查或追踪公众舆论的评价等。监测的目的是在合理的价位上获取良好的服务。在监督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尺度,过于松散的监测可能会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过于严苛的监督又可能流于微观管理。在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现实操作中,由于外包项目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外包商往往占有信息的优势,使得管理者的监测工作变得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手段弥补监测方面的不足,确保承包商按质按量如期地履行合同,减少交易成本:

(1)不断提高政府自身对公共服务外包的监督能力,迫使承包商履行质量保证承诺。如聘用有技术和业务专长的政府雇员进行合同外包监督;设立绩效保证书,在对绩效做出承诺的同时设立一定数目的保证金,如果达不到承诺的绩效,保证金则予以没收。

(2)尽可能寻找社会责任较高的承包商签定合同外包。政府公共服务毕竟不同于市场中较为纯粹的商品,承包商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政府应该寻求那些社会责任较高的承包商,因为拥有相近的价值观可以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如以公共利益为宗旨的非营利组织是政府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比较合适的承包者。

篇3

第一条、双方义务

1、甲方义务

a、负责与船东签订劳务外派协议,负责向乙方解释本外派合同,说明工作性质和内容。维护乙方在外派期间的合法权益。

b 负责办理派遣乙方赴外轮工作的有关出国手续。负责办理乙方的外籍证件。办证费用根据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合同约定执行。

c 对乙方有绝对领导权,有责任监督乙方在派出期间的行为。劳务合同范文节选!

2、已访义务

a 身体健康,具有符合甲方要求的合格的远洋船员资格。

b 绝对服从甲方领导,同意并服从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劳务外派协议,同意并承诺严格履行本合同的各项规定。

c 遵守所服务的船舶所有者或其管理者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船员的指挥。遵守国际法规,为个人行为负责。

d 必须具备海员证、护照、船员服务簿、船员专业训练合格证书、适任证书(高级船员)等有关证件。所有证件应当符合中国海事局对船员的要求。负责提供甲方所需的其他证明材料及办证用照片(自费)等。

第二条、合同期限及合同的履行

1、本合同期限为___个月(在船期间)。合同起止日期按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协议执行。合同期内乙方不得擅自离船终止服务。

2、乙方在合同期内因任何个人原因请求辞职均视为违约,由此产生的下船交通费用由乙方自负,同时扣发全部合同奖金。

3、乙方如遇配偶或直系尊亲病危或举丧之事,要在征得甲方同意后,方可提前离船。下船的交通及食宿费用甲、乙双方各负责一半。

a 本合同届满时,如船舶在航行中或停靠不方便之港口,则合同自动延续到船舶到达船员可以离船之港口。合同届满时如船舶在远离中国之港口,且几个月后才能抵达远东港口,乙方有义务继续履行合同直至船舶回到远东地区方便下船之港口。

b 乙方因工伤、病,且有医生证明或由于船舶原因及不可抗拒原因造成乙方不能继续在船工作的,从下船之日起,合同自行终止。

c 本合同期内,根据船东安排调遣乙方到其它船舶工作,乙方应服从安排,本合同继续履行。

d 乙方在船上工作时间为 8 小时/天,每周七天。因船上工作需要加班时,除非得到船长的批准,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大副、大管轮每天上午安排、带领、监督本部船员工作)。

第三条、乙方待遇

1、在合同期内实行国外工资制,外币工资标准按本合同本条第二款的标准执行。

2、乙方在合同期内的工资标准(以美元计算):a=b+c

a 合同工资总额:_ usd____(美元____元整) /月

b合同奖金:___usd____(美元____元整) /月。

c实际每月留船薪:usd____(美元____ 元整) /月

3、乙方的合同奖金,在合同履行期间,暂由甲方保管,待乙方完成合同后,由甲方代船东或其管理者一并发还(不计利息)。如乙方违约,则根据合同规定,酌情扣发部分或全部合同奖金。

4、乙方因正常履行合同上、下船的交通及食宿费用(指接到甲方通知从实际居住地至集结地和返回中国下船港至实际居住地),按甲方规定的标准由甲方负担。

4、甲方与乙方为劳务关系。合同期内乙方在国内的其他福利待遇及其家属生活问题与甲方无关。

第四条、违约条款

1、 乙方在合同期内因违反船东或甲方的规定或国家外事纪律,发生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玩忽职守、消极怠工、无理取闹、不服从指挥以及工作不称职等原因而被遣返,甲方有权扣除乙方部分或全部合同奖金。同时有权向乙方追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

2、乙方因走私、贩毒、吸毒、或违反船舶停靠地法律、法规而被刑事处罚或罚款时,刑事责任乙方自行承担,罚款由乙方自负。甲方有权扣除乙方的全部合同奖金并向乙方追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3、乙方承诺完全同意本合同规定的薪酬标准,并承诺在合同期内不向任何组织就船员薪酬问题提出要求,不接受任何组织或在其影响下由船东或管理者支付的额外报酬。对于在国际组织强行要求下船东或管理者支付的合同工资以外的报酬,乙方有义务全额将此报酬返还船东或管理者。违反本规定者,甲方有权以此数额为标准从乙方合同奖金中扣除,同时保留向乙方追偿因此而产生的其他经济损失的权利。

第五条、劳动保护与保险

1、乙方在合同期内享有与船上其他船员同等的劳动保护权利。甲方按船东规定发给乙方工作服或工作服费用。

2、甲方保证船东或其管理者为乙方办理合同期间的人身意外保险。乙方在合同期内因工伤、亡,甲方负责向船东或其管理者索要保险公司按规定赔付的保险金,并全部交付乙方或乙方的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乙方在合同期内因工伤、病住院,医疗费用由船东或其管理者支付。甲方负责督促船东或其管理者按合同规定执行。

3、甲方不得挪用支付给船员的因工伤、亡赔偿金;乙方也不得向甲方索要超出船东或其管理者赔付标准以外的补偿。

4、乙方在船期间,由于潜在的疾病突发或乙方有意隐瞒的旧病复发,其在船期间的治疗费按甲方与船东或其管理者签订的合同规定办理,甲方不再负责其再次发作后的治疗费用。

乙方在上船前及合同终止后发生的疾病及意外人身伤害与甲方无关。

6、乙方在合同期内罹患、发现的下列疾病,医疗费用由乙方自负:

各种性博_艾滋病;镶牙;乙方在未上船前已经患有的各种慢性疾博_

第六条、双方商定补充条款

第七条、其它

1、本合同于_____年___月__ 日在____ 签订,共两份,甲、乙双方各一份,具有同等效力。

2、本合同解释权在甲方。

3、甲乙双方发生纠纷,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提交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该仲裁为终局仲裁。

甲方:中海海员对外技术服务有限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字:

外派劳务合同附件:

关于因公伤亡保险赔偿金分配的声明

姓名:

职务:

所服务船舶名称:

本人在__________ 轮服务期间,如果因意外身亡,根据保险合同应得人身保险金,按如下百分比,在表格所列亲属中分配。本人在船上应得的工资余额及其他私人财物,全部归(妻子_ 父母_ 子女_ )所有。劳务合同范文节选!

序号_ 姓名__ 与本人关系______ 联系地址/电话_________ 百分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名:_____________

乙方手印:

篇4

关键词: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 长株潭城市 对策建议

一.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由于受到财政危机、信任危机和管理危机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纷纷掀起了公共服务改革的浪潮。在这场变革浪潮中,公共服务事业提供机制的市场化变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实行私营机构承包公共服务,就是公共服务合同外包[1]。公共服务进行合同外包因为能够削减政府规模、节省成本、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效率,而受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广泛推崇,很快这种合同外包的方式成为了政府以及学术界研究的热点[2]。

我国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政府部门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大小事务,无所不能、无处不在。我国的公共服务是属于被政府自然垄断以及行政垄断的行业,政府对公共服务有绝对的控制权。政府在对公共服务进行管理时完全排除了市场机制的干扰,提供的政策是高额的财政补贴和价格低的方式[3]。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二.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内涵与作用

1.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内涵

服务外包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美国开始,逐渐蔓延到日本、欧洲等国家,现在已发展成为全球企业界的一股产业转移潮流,是指依据服务协议,企业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或开发责任授权给第三者执行,这样企业通过购买外部服务供应商的专业化服务技能及专业知识来扩大其服务层面,从外包合作中获得收益,并促使企业更专注于其所擅长的核心业务[4]。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是指企业或者个人以政府合作方的身份加入到为社会或者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行列中来,企业或者个人只需要具备了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通过政府部门的业务招标,就能够与政府部门签订合同,分担政府部门的部分公共服务工作[5]。

2.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作用

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其实属于政府部门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并没有像政府指令般僵硬,它的实施是在政府与私营组织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双方达成的共识,是双方都能够接受并有利于社会的行为。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作用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有利于扩大行政参与行政民主化;第二,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有利于降低公共服务事业的建设成本,提高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第三,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有助于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理念,推动行政服务与服务行政理念的建立。

三.长株潭城市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的优劣势分析

1.优势分析

(1)政策支持。2007年12月14日,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发改委评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株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切实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为推动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发挥示范和带头的作用。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长株潭地处中部,毗邻沿海,辐射西部,基础设施不断优化,通讯网络发达。从长沙坐飞机到广州、上海,香港均可在两小时内到达,直航大陆境内45个主要城市和中国香港、曼谷、汉城等境外城市。

(3)人才资源优势。长株潭城市群是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本的集聚地,拥有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90多所高校,全国软件科学与技术20名院士我省有3名,中国从事软件行业的每四人中就有一个是湖南人。

2.劣势分析

目前长株潭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认识肤浅。大多数企业和管理者缺乏发展高端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的国际视角和战略思维,对国际、国内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发展趋势的判断不准确,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缺乏危机感。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公共服务业整体比重仅39.7%,远低于发达国家公共服务业70%的份额,且传统公共服务业比重过高。三是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弱。中高端公共服务外包人才比较缺乏,且流失现象严重。同时,缺乏较大规模的公共服务供应商以及国际客户资源,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亟待加强。

四.加快长株潭城市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产业的建议

1.加紧编制长株潭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合同外包投融资体系,引进公共服务合同外包高级人才,促进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务发展,培育公共服务合同外包市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奖励对外包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人员。

2.加强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的招商引资。政府应对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努力吸引更多的风险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营造产业飞速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给予财政奖励、合资或并购形式、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3.加快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企业的品牌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要确定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通过整合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和资源优势,组建一个国际化的信息网络平台,增强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合作,并向国内外企业宣传和推介长株潭城市群内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企业技术和管理运用经验,扩大长株潭城市群公共服务合同外包业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1]Graham Scott.Public management reform and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in New Zealand[J].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2000,3(1):67-78.

[2]Joe Wallis,Brian Dollery.Government Failure,Social Capital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 New Zealand Model for Public Sector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29(4):512-520.

[3]李海岩,宋葛龙.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的观察与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5(10):69-75.

[4]肖广平.长株潭城市群承接服务外包业的影响因素研究[D].湖南:长沙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9-20.

篇5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为档案学理论的重要支撑理论之一,奠定了文件的阶段性管理和全程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档案业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关于档案管理方面的业务职能或工作环节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门的档案外包服务机构,利用他们的优势与专长,来提高企业整体的效率与优势。

在今天,企业档案业务外包的浪潮引起了档案界的关注,很多学者针对企业档案业务外包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探讨,但总体来说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研究视野不够开阔。例如,四川大学丁建雄、贾秀娥两位学者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引入服务外包的思考》,从外包服务商、成本、监督管理、档案安全、后续服务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分析,但在分析方面似乎欠乏系统性。为了进一步对企业档案业务外包中的风险进行分析,我们有必要转变思维方式,创新研究方法,从一种新的角度进行切入。笔者认为,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切入,或许能为我们研究企业档案业务外包潜在风险及管理策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根据企业档案业务外包的内容和特点,笔者认为,企业档案业务外包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以下阶段。

1 外包决策阶段。就是一个企业关于本企业的档案业务是否适合进行外包、为什么要外包、哪些档案业务环节可以外包、采取什么样的外包形式等问题的决策。

2 外包服务商选择阶段。在该阶段,企业要明确外包服务商选择的标准和方法,全面搜集有关外包商的各种资料,并对收集过来的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注意对各个外包服务商的横向比较。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应坚持“适合即最好”的原则。

3 委托协议签订阶段。对外包活动中双方权利与义务做出明确规定。

4 外包服务实施阶段。在该阶段,外包服务商开始对委托的档案业务展开管理服务,企业对该服务进行监督、审核,并发展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作为外包服务管理实施的具体环节,该阶段直接深入到档案管理业务内部,作用于档案对象本身。能否把握好该阶段直接关系到整个外包活动能否正常开展。因此,它是整个外包生命周期的中心环节:

5 外包后续服务阶段。有些时候,外包服务商完成了企业委托的某项档案业务并不意味着外包服务的终结,某些外包服务还需要外包服务商提供后续服务。如档案信息系统的开发,系统开发完成之后,仍需外包服务商继续提供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服务。

6 外包关系终止阶段。即外包服务活动正常或不正常的终结,企业与外包服务商通过某种方式解除合同关系。

业务外包风险分析

根据企业档案业务外包生命周期各阶段内容与特征,我们可以具体分析各个阶段潜在的风险因子。企业档案业务外包生命周期及其各阶段的风险因素分析,如下图所示。

1 外包决策阶段潜在的风险

(1)本企业档案业务外包不具备可行性的风险。由于企业对自身认识不足和对自身认识存在偏差,或企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本企业的档案业务是否适合外包的判断失误,做出错误的外包决策。(2)企业内部矛盾激化的风险。对于员工而言。档案业务外包有一定的敏感性,必然会影响到部门中一部分员工的自身利益。因为外包意味着可能有一定数量的员工将会被转移。有些员工会本能地表示反对,因为他们对这些变革带来的动荡感到不安与恐慌。因此,―旦企业做出实施档案业务外包的决策时,企业内部矛盾可能会激化。(3)减少企业档案部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从而削弱了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力及创新力。如果实施档案业务外包,档案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脱,但是同时丧失了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机会,长期下去,将会削弱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学习力及创新力。

2 外包服务商选择阶段潜在的风险

主要是服务商选择失误的风险。在选择服务商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企业对服务商的需求,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服务商。

3 委托协议签订阶段潜在的风险

在签订委托协议时,由于现实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人与人相比往往处于不利的位置。在这种关系下,存在的风险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逆向选择(又称不利选择、隐蔽信息等),指人有意隐瞒自己的实际情况,使委托人无法了解到其是否在这种关系中处于不利位置;另一种是道德败坏行为(又称道德风险、隐蔽行为等),人的努力极度缺乏。

4 外包服务实施阶段潜在的风险

(1)受控于服务商的风险。在外包服务实施阶段,很多企业会陷入受控于服务商的深渊。当档案业务外包以后,档案部门对本企业的档案业务的控制会减弱,对有关档案的技术知识关注与了解将会逐渐减少。档案部门对档案业务了解得越少,对外包商的依赖程度越大,这将直接导致档案部门过分依赖外包服务商。(2)外包服务不能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风险。在档案业务外包生命周期的前面阶段,即使企业进行了周密细致的规划,由于在企业发展中信息技术与业务的不确定性,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外包商按最初协议提供的外包服务不―定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

(3)档案安全方面的风险。这方面的风险包括两个方面: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内容的风险。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服务商无意的损害,二是服务商有意的破坏。

(4)降低档案外包服务水平的风险。一方面,由于服务商的经验能力不足,可能提供不了最初承诺的服务,或者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水平降低。另一方面,服务商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膳以损害委托方的利益,有意降低所提供的服务水平(5)外包服务商经营不善的风险。当服务商经营不善时,可能使委托方蒙受巨大损失。

5 外包后续服务阶段潜在的风险

外包商不能或不愿意继续提供后续服务的风险。由于有些外包服务公司能力有限,可能会提供不了后续服务,但是更多的情况是,有些外包服务公司道德水平较低,为一己私利不愿意继续提供企业所需的后续服务。

6 外包关系终止阶段潜在的风险

主要是外包商意外终止外包关系的风险。它是指外包关系非正常的结束。例如,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双方之间产生矛盾导致外包关系不能维持。另外,其中一方因为经营不善破产,也会导致外包关系的终结。

业务外包风险管理策略

根据外包活动各个阶段不同风险,我们应采取相应的防控策略。

1 外包决策阶段

企业在进行外包决策时,必须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以决定自身是否适合实施档案业务外包、哪些档案业务环节可以外包、采取什么样的外包形式。同时,企业进行外包决策时,必须将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作为最重要的依据,把企业档案业务外包放在企业战略层面上来考虑。若企业已做出档案业务外包的决策,那么接下来要着手于构建一个完善的外包风险预测与防范体系,对以后外包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与手段,以防患于未然。

2 外包服务商选择阶段

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必须对其支持外包业务的技术能力、服务模式、财务状况、信誉度、员工素质及文化理念等进行全面评估。

3 委托协议签订阶段

企业在制定外包合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明确的服务边界和灵活的外包协议。(2)明确赔偿责任与争端解决程序。(3)安全性与机密性要求。(4)稽核权利。企业在合同中应指明获取服务商的各种审计报告的权利(如财务报告、性能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安全检查报告等)。(5)限制成本增加和终止合同的权利。合同中应对外包成本的范围做出明确规定,以防止服务商在服务过程中无故增加成本。另外,合同还应包含企业合理合法终止外包关系的权利。(6)要求服务商提供必要的后续服务

4 外包服务实施阶段

该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与外包公司的沟通与协作。(2)加强档案部门的学习与创新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本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可以增强对外包活动的控制能力,保证有效地对档案外包服务进行评估。(3)建立高效的服务监督体系和审核机制。这样有利于确保所获得服务的质量,有利于档案实体和信息的安全,并有利于减少企业受控于服务商的风险。因此,企业应成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监督审核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服务商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监督与审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减少风险。(4)对外包公司人员的权限进行约束。(5)建立高效处理紧急事件的机制。

5 后续服务阶段

关于如何防范控制外包商不能或不愿意继续提供后续服务风险的问题。可以通过签订外包合同来解决。

篇6

家开发银行与中国惠普有限公司(HP)在北京签署了战略性IT外包服务合同,将其IT系统包括软硬件的运营维护和管理等外包给HP,要求其为北京总行及其分布在全国32个城市的几十家分行提供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以及设备管理与委托采购服务、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等一系列的IT服务。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IT外包服务有可能在银行业当中大面积开花结果呢?

国家开发银行与HP所签署的IT外包协议并未涉及到银行核心业务,即本次IT外包合同的核心内容仅仅是IT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维护。笔者认为,银行业的IT外包服务前景在可预见的未来(2年以内)仍然不容乐观。

首先,四大国有银行拥有技术实力雄厚的IT系统维护和软件开发人员,IT外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对于涉及银行核心业务的IT系统,如数据中心的管理维护和数据备份,四大行出于安全性和保密性的要求,很难选择外包。对于非核心的IT系统维护工作(硬件维护及软件升级维护等),由于拥有技术实力雄厚和规模庞大的IT系统维护和软件开发人员,亦可内部解决。同时,四大行由于历史原因所成立的附属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不但可以解决内部的IT系统维护和开发需求,并且可以对外承接项目从而创收,因此通过外包节约人力成本的解释在四大行并不成立。

其次,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IT外包商最具希望的“救世主”,但仍仅限于未涉及银行核心业务的IT系统维护服务外包。

对于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考虑同样是银行对核心系统外包的主要“拦路虎”,因此,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银行外包合同一直寥寥无几。与四大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相比,银行最有可能采用IT系统维护外包服务:资金实力介于四大行和地方商业银行之间,不像四大行拥有软件开发和系统维护的附属公司;IT系统要比地方商行复杂的多,而且地域分布较广,运营维护耗时耗力,通过IT外包所带来的成本节约也最为显而易见。

另外,由于IT系统规模小,地方性商业银行通过IT外包服务所能带来的成本节约不具有吸引力。

地方性商业银行通常规模较小,资金实力薄弱,IT系统维护人员的规模不大,通过IT系统维护外包对节约尚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而且地方银行的业务灵活且变化快,对IT系统的需求亦处于动态变化中,如采用外包方式,银行对IT外包商的管理难度也会非常大。

对于涉及核心业务的IT系统,如数据中心,地方商业银行通常是自建或联合其它中小银行合建数据中心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已将IT外包服务商拒之门外了。

运筹帷幄,放眼将来

(1)四大国有银行短期内的IT外包可能性较小,应长远打算,将培养远期的IT外包服务合作伙伴放在首位,如与银行合作的MNC系统集成商(如IBM,HP,EDS等),均可作为候选的IT外包服务商。

(2)地方商业性银行同样需要做长远打算,物色远期可能的合作伙伴,以建立可信赖的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可以在目前的系统集成商当中选择具有外包业务的服务商发展长期合作关系。

(3)而对于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可以静观国家开发银行IT外包服务合同的执行效果再做决定,例如观察外包合同执行的前1~2年内的服务品质(服务响应速度和服务的连续性等)。

高瞻远瞩,立足自身

篇7

[关键词] 旅游饭店 战略规划 创新发展 外包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细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及消费需求的求异化转变,众多旅游饭店要想在产品市场上取得绝对竞争优势已相当困难。竞争形态的转变使饭店企业重新审视企业在整条产品价值链上的增值优势,确立企业核心业务范围,优化内部组织流程,以便将核心能量集中于该领域,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所谓外包,就是企业将某个项目交给专门从事这种工作的服务商,通过外包那些自身缺少能力的部分,企业可以专注于创造价值的核心竞争力。

一、旅游饭店外包战略模式创新

从国内外旅游饭店的发展局势来看,饭店业可以实行的外包模式包括:

1.预订和前台外包模式:呼叫中心和联系中心,尤其是全球呼叫中心。很多国家的希尔顿酒店都将其市内呼叫中心和预订业务外包给当地公司。

2.销售和营销外包模式:客户关系管理,如忠诚奖励计划管理外包,对会员资格的在线促销互联网调查。北美凯悦酒店将全球技术业务的管理工作外包给一家跨国技术公司。

3.财务和行政外包模式:每日会计报表监控,薪资管理,每月的银行调解准备工作。

4.部分服务外包模式:餐饮中的厨房工作、能源管理工作(洗衣、客房清理、工程修理)、质量稽核、软件开发和支持、网站设计促销等。

5.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模式:外包的权重关系不仅取决于企业自身发展的规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还取决于人力资源专业化市场的成熟度。包括员工招聘、工资福利、培训、绩效考评、劳动关系等,而关系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由内部人员完成,如人力资源规划、企业文化等。

二、国内旅游饭店外包战略模式的效应及意义

1.促进饭店专业化,提升服务质量:饭店业在财务外包、部分服务外包和人力资源外包之后把重点放在饭店的战略目标上,使饭店更显专业化。同时,诸如后勤服务公司、会计事务所等服务产业也得到相应发展,其专业化程度有利于帮助饭店提升其整体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档次,以满足游客日益个性化的需求。

2.节约成本,优化资本结构:饭店将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管理公司,可以享受管理公司提供的服务,节约大量的成本,把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核心业务中,全力发展核心竞争力。此外,实施外包服务将减少由资产专用性带来的沉没成本,使饭店业的退出壁垒及转换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优化饭店的资本结构,降低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比例。

3.规避经营风险,激活竞争潜力:饭店在经营过程中承受着各种类型的经营风险,如供应风险、生产风险、营销风险、技术风险、财务风险、资产风险以及投资风险等。然而,通过外包服务,饭店可与外部专业服务公司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并共当风险,使得饭店自身的柔韧性大大加强,更能适应饭店环境的不规则变化,从而激活自身的竞争潜力。

4.与国际接轨,学习先进管理理念:资源外取是知识型企业运作的关键,饭店业务外包的承包方大多属于国际专业管理公司,饭店可以通过与管理公司的接触,学习到许多国际管理经验,以调整自身发展战略。

三、国内旅游饭店外包战略模式的管理与发展对策

1.现实障碍。

(1)质量失调障碍。饭店企业将部分业务交由外部的服务商管理时,企业管理高层可能无法对外包的内容进行直接控制也得不到来自外包商的直接报告。合同中双方的权利义务界定不清楚,失调的障碍时常可见,比如服务质量,服务效率、需求变化等问题。

(2)隐性成本障碍。如饭店在选择外包服务商时发生的交易成本、将饭店业务交给服务商时发生的转换成本。如果外包服务商不能使外包业务的质量水平达到事先核定的合理水平,饭店企业将会由于业务停顿或错误而蒙受巨大损失,整个服务网络面临瘫痪。

(3)信息偏移障碍。外包服务在服务质量、合作关系、利益分配等方面可能随时产生问题,双方关系的间歇脆弱性使其无法在契约签订前规避和完备。信息偏移往往使外包服务商比企业更了解自己的资信、真实的技术实力、人员状况并向饭店提供不充分或不真实的信息,其直接导致了饭店误选了不切自身实际的外包服务商。

(4)阶段。在组织内评估阶段,存在饭店高层对外包的动机理解不当,对外包目标和范围确定不当的风险;在外包服务商选择阶段,出现外包商选择标准不当或饭店缺乏选择外包商的经验而导致的风险;在合同洽谈与制定阶段,对服务范围、时间界定不清晰带来的风险;在外包管理阶段,由于外包服务商不履行合同、管理的复杂性、与外包服务商关系恶化等导致的风险。

2.管理与发展对策。

(1)构筑崭新经营理念,动态管理饭店外包: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剧烈化、需求多样化、技术突出化的经营环境下,我国旅游饭店业要积极转变观念, 充分利用市场和内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积极配合动态性的外包组织的发展,依靠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优势参与竞争。此外,饭店还要对外包过程进行动态管理, 注重后续管理工作的展开,其包括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注重与外包商的交流与合作,在互为理解的前提下增进企业间知识文化的传播与引导。

(2)识别需外包业务,细择外包商:资源占用空间大而投资回报率较低的业务、核心技术与企业的核心能力关联度极低的业务、外部供应商在资源技术和需求规模上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业务等可以被划定为旅游饭店的外包业务。此外,业务外包对于饭店来说具有潜在的风险性,因此在选择外包商时要建立一个专门的评审小组来审核, 结合考虑供应商的合作意愿、信用等级、综合实力等评定因素, 同时也须注意组织文化的差异及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监控的难易程度等。

(3)依据外包服务步骤,加强过程管理:①明确外包条件:外包服务必须有相当程度的标准化,以保证外包服务的质量。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落实信息对称共享,节省交易费用。同时也要理清饭店全员的理念形式,以及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重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等。②确定饭店的外包需求:依照饭店的档次、规模、部门地位及人力成本等为主要需求因素。③制定外包策略:通过投资预测和成本核算确定外包业务领域;选择了解饭店需求并有资源优势的专业服务公司;通过解决外包方案评估、财务状况评估、信息系统评估、内外整体评估等。④完善外包实施:饭店保持对外包服务的随时监测与评估,并及时与服务提供商进行沟通、交流。同时,诚心与新模式运作下员工们的沟通,使其度过心理承受期。

(4)完善外包合同,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明确服务边界和外包协议,必须明确指出服务范围,以便外包服务商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外包合同特别是长期外包合同应具有充分的弹性,以应对业务和策略目标方面可能出现的变化;明确合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说明;明确赔偿责任与争端解决程序,服务合同中应包括惩罚服务尚未能提供约定服务级别的条款。同时为了在争端出现时迅速解决争端以及在争端出现时可继续提供服务,合同中还应包括解决双方争端的程序;明确终止合同的权利,在外包服务水平多次未达标,饭店有权提出终止合同的要求。

如今,外包服务正随着我国饭店业及专业服务产业的深度发展而渐被普及。在未来的几十年中,旅游饭店企业中缺失发展活力、无力盈利的后台支撑性工作可能都将外包给专业化公司。外包模式必将成为国际饭店业发展趋势,我国的饭店企业应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外包模式以增强饭店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旅游饭店的国际综合竞争力,为进一步铺开跨国市场作很好的铺垫。

参考文献:

[1]邹统钎:饭店战略管理:理论前沿与中国的实践[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2]弗雷德・R・戴维(美)著李克宁译:战略管理(第六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3]翁钢民:现代饭店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篇8

关键词:金融外包;风险防范;发展;建议

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金融外包服务早期仅以文书类业务为主,伴随逐步提高的全球通讯能力带来的成本下降与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奠定开展金融外包服务的基础,国际性金融机构逐步接纳寻求人力成本或资源价格相对较低的机构或地区给予自身的非核心业务或附加值相对较低的业务提供金融外包服务这一新兴产业。近年金融市场上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给金融市场造成了需求的萎s等影响,金融外包服务的整体格局及未来发展方向受到各方关注。

一、金融外包服务风险与防范

1.风险分析

金融外包服务的兴起确实可以给相关企业带来更多双赢的机会,但由于契约精神与法制规范的博弈仍会给双方埋下潜在的风险由其是对于发包方来说容易出现多种风险。金融外包服务涉及的双方所签订协议期限较长,受业务与行业大环境的变化承接方若是由于经营不善出现倒闭等情况无法履约会造成发包方短期内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由此形成履约风险;服务供给方为使自身实力增强满足金融机构多样式的服务需求,会通过培训内部员工和变化经营管理模式来实现自身规模和效率的提升,但会造成雇员转移和人员规模调整引起转变业务风险;金融机构的业务机密性程度较高,受限于外包服务商的保密性能力强弱与道德层面的意识造成机密信息的损失传播形成机密外泄的风险;金融机构在发出外包邀约后对于服务供应商会产生相应的依赖性风险,由于沉没成本的因素可能会选择接受差强人意的服务,且金融机构内部会相应的弱化学习创新能力。

2.风险防范

金融外包业务的结构安排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改业务能否顺利完成,为了让外包机构可以准确掌握发包方的期望和目标需要金融机构事先与外包服务供应商就合同双方负责领域明确沟通,充分预判行业形势并协商增补相应条款;就合同应涉及的多方详细规定确保合同的完整性;协议明确约定好人员或技术服务,避免由于操作人员的流失等问题影响业务的正常运作。金融机构选择外包服务商应建立其基本程序和反应机制,例如业务外包需要经过必要的内部授权并加以严格的服务商审核,在出现履约风险时果断决定后续工作;在外包过程中无论是企业本身员工还是外包机构员工都会对自身工作权益产生担忧,着重处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能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外包工作的风险与优势了解公司的初衷避免情感心理因素影响工作效益;对服务商建立良好的控制机制,通过合理的奖惩机制避免服务商懒于创新或是偷工减料,并且运用外聘律师和内部监察相结合加以控制;针对金融外包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案,提前制定可行的应急计划。

二、我国金融外包服务发展

1.发展现状

近年来金融后台与前台业务逐步分离促进金融外包服务逐渐成为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首要选择,已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的这类具有高度信息共享、完整的产业链等优势吸引绝对大多数金融企业的后台业务。

我国现阶段银行业外包业务多以信息技术与业务处理为主;保险业务具有法律法规与相应政策并不充分明确,外包市场偏向于长期与战略外包方向发展,其地域范围局限于大陆地区没有接入国际市场,即使发展相对迅速但市场仍呈现较高的不饱和度;证券行业外包服务主要集中于研究咨询、金融产品及衍生品的发行销售以及相关法律岗与财务岗等,而其外包服务供应商主要包括金融行业其他机构、第三方承销公司以及存在长期战略合作组织等,在外包业务中除了非核心业务,证券行业的部分核心业务及专业性较强的业务均有外包情况。

2.业务特点

现阶段我国金融外包服务主要承接来源方面以在岸外包为主,离岸外包为辅,当前国内金融外包业务受限于技术含量的高低,国际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更倾向于国内相对成本较低的人力资源,且外包服务供应商亦向我国驻派机构抢占国内市场;伴随我国及全球范围内通信技术的发展,金融外包服务承接类型方向主要以信息技术外包为主,商务外包服务为辅;我国金融外包服务在承接布局方面逐渐更加科学,二线城市具有人力资源等成本优势,临岸沿海城市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资源交流优势,一线城市具备集中生产的优势,以咨询研发为基础的北上广深处于金融外包战略核心城市地位,避免金融外包服务地域上过于集中浪费了人力资源;受限于意识形态与国内政策影响因素,国内金融机构以大型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为主对于外包服务的依赖程度较低,逐渐加快发展金融外包服务进程。

3.存在问题

与国际金融机构广泛接纳并发展金融外包服务相较,我国金融外包双方的业务角度均很少涉及行业投资分析等核心,呈现出承接业务的内容简单、范围狭窄、产业成熟度低等现象;由于外包行业市场壁垒较低导致现阶段国内外包机构众多但良莠不齐,加之没有成熟的经营管理和缺乏核心竞争力优势,并且受害于恶性市场竞争,呈现出本地金融外包服务商缺乏龙头企业的现状;金融外包服务本身需要复合型且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但受限于政策扶植与行业福利保障,造成人才流失率较重缺乏,亟须优化培养模式;金融外包服务供应机构主要通过自身业务发展获取业务利润或企业并购快速获取对方资源两种渠道相结合发展壮大,但缺乏足够的融资渠道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成为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以及存在本土市场发包潜力大但规模小,外包服务渗透率偏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金融服务外包监控体系不健全;权威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缺位等问题。

三、改进建议

1.宏观层面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金融外包服务,从国家政策与行业规范大角度思考,诸如外包市场尚未形成成熟的法律法规与行业自律组织,监管监察机制不明确,行业缺乏全国性或国家支持的龙头企业等问题都是需要政府层面主导。

建立外包企业资格审查和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外包监管制度,确保对外包业务全过程的监督防范潜在风险平稳市场秩序;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制度并加大知识产权与信息安全保护力度,通过对服务范围界定、合同规范要求、明确流程中双方权责、制定纠纷处理法则多角度制定法律文件制度形成约束;政府发挥其自身主观能动性,合理规划建设金融外包服务园区和城市,避免区域之间的盲目竞争,并且从引进人才与内部培养建设人才梯队提高外包园区竞争力;既要脚踏本土又要放眼全球,大力发展国内市场稳定在岸金融外包服务,且积极开拓国家市场发展离岸金融外包服务,为我国金融行业国际化发展创造条件;通过政府大力普及专业性外语学习、注意人才阶梯式培养、把握好语言交流关,培育引进高端的外包专业人才;政府可以重点培育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等高成长性外包企业,并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对该行业发展的风投稳定融资渠道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支持;组织建立具有公信力的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应对来自外部的恶性竞争也对我国金融外包行业发展有着战略意义。

2.微观建议

为了突破发展限制金融外包服务相关企业需要着眼自身加速内部整合,通过购买合并等手段有计划性的形成优质资源互补以提高竞争力。我国金融外包承接公司从单一简单外包服务做起需逐渐扩大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范围;重点扶持领军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金融外包服务供应商可以有目的性的整合优质企业促进行业发展,国内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建立海外分支机构形成战略联盟获得竞争优势,相关企业立足国内市场下充分拓展自身核心竞争力针对性发掘自身优势;企业自身需要拓宽融资渠道以扩大企业自身规模;充分利用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给我国的金融外包产业到来更大机遇。

四、结语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深化与国际金融产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进步,金融外包服务已经成为新一轮产业专业的主要方向和重要动力,迎来了蓬勃发展。金融外包服务由其具有的履约风险、业务转变风险、机密外泄风险、依赖性风险等内在问题需要在服务双方间做好必要风险防范;并且针对现阶段我国金融外包服务的发展现状、业务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梳理归纳;整理提出从政府层面的宏观政策建议与企业自身需要关注的发展建议,为实现我国金融外包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齐晓玲.中国金融服务外包竞争力分析及应对策略[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0.

[2]梁晓瑾.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风险及防范[J].时代经贸,2010,(32).

[3]王艳红,刘晓峰.中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策略[J].世纪桥,2013,(11):95-96.

[4]姚彬.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及中国策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

篇9

【关键词】人力资源外包;现状;对策

人力资源外包是指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将原本由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的职能部分或全部地委托给本企业以外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人力资源外包在国外迅速发展且日益壮大,但在国内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外包服务规范和标准,服务机构的水平良莠不齐。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人力资源外包这一理念引进的时间不长,处于起步阶段,外包市场发展的基础和环境尚未完全成熟。再加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其实施管理过程必然会存在许多潜在的问题。(1)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哪些项目需要外包,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也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一致性。(2)外包服务机构整体水平不高,内容比较单一,多以提供基础为主,没有统一的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并且服务质量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3)相关人士对人力资源外包没有较系统的认识,立法滞后,导致外包行业的发展受到许多质疑。(4)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属于新生事物,但却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外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人力资源外包委托方存在的问题。(1)外包委托方对外包成本没有进行正确、全面的分析,造成结果与预期差距很大,给企业带来一定成本压力与负担;(2)没有把握好外包的度。外包如果一个企业过分依赖于外包提供商的服务,可能会失去在相应领域的管理与控制能力。(3)由于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选择外包服务商和外包项目时由于没有慎重评估与判断,可能会使企业在外包活动中面临能力不足、监督失控的风险,因而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

2.外包服务商方面。(1)外包服务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存在机会主义心理,对委托外包的企业隐藏不利的信息。(2)外包服务机构经营状况发生较大变化,诸如财务困难、成本压力大等难题,抑或是受到兼并、收购破产的威胁,均会对委托方的业务产生不利影响,不能顺利完成外包业务。(3)外包服务商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外包人员的素质偏低,不能提供全面的外包服务。

3.外包市场方面。(1)外包市场运作处于发展初期,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不成熟,成为人力资源外包发展的瓶颈。人力资源外包的实施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对相应的硬件平台还有数据库及信息系统的要求比较高,而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及管理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人力资源外包业的发展。(2)由于政府在人力资源外包方面的立法滞后,使人力资源外包市场尚缺乏系统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约束监督机制,导致人力资源外包市场比较混乱。

三、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外包的对策与建议

1.从企业的角度看。(1)加强人力资源外包委托方的风险意识,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企业要转变经营观念,明确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目的及内容,选择外包项目和外包方式,明确采取完全外包还是部分外包,并合理选择外包服务商,确保有效的内外沟通和监督,降低可能带来的风险及损失。(2)外包之前,进行外包的成本效益分析。合理估计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外包总成本,并预测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收益。(3)双方确立外包业务关系,要签订完善的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的划分,并且合同中要明确在违约情况下的责权利的认定。一旦双方在外包实施过程中出现矛盾和纠纷,依据合同规定的对责权利的划分,可以有效减少无效活动和损失的产生。

2.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角度。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应提高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建立行业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行业自律,来约束自己的各种行为。同时做好人才的储备,发展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方式。

3.从政府部门的角度看,相关部门应为人力资源外包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将其纳入到行政监管范围。(1)改变业界人士对人力资源外包的片面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保证外包服务实施的效果。(2)建立规范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的资格认证制度和许可审批制度。提高外包服务商的进入标准,鼓励先进的外包机构的发展壮大。(3)推行外包行业的职业资格考试,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建立行业协会组织及自律机制,从而为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外包服务打好基础。

随着我国贸易市场进一步开放,人力资源外包的服务内容也正在不断的丰富化,不断得到人们的认可,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也逐渐显露出来,其发展速度更是惊人的,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人力资源外包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认清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并找出存在原因,对于外包委托方和受托方都大有裨益。

参 考 文 献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人力资源外包 外包服务商

人力资源外包是指根据企业的具体战略要求将原来由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部承担的重复的、事务性的、不涉及企业机密的职能,通过招标、协商的方式,签订付费合同委托给从事该项业务的专业机构管理的一种生产经营战略。对中小企业而言,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史短、管理经验少、经济规模小、资产实力弱,导致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系统管理的人事制度,没有战略性的人力资源规划,很难招聘到高素质员工,员工满意度差,而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

1.简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专心于核心业务

中小企业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外包可以使企业把精力都集中于核心业务,解决战略性问题。

2.降低企业运行成本

这种成本主要包括企业付给雇员的工资福利费用、办公费和培训发展费等。首先,外包服务商专业化水平高,比企业具有更专业的管理技术和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各种成本。其次,对中小企业而言,独立开发维护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很不经济,通过外包可以降低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中小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专业的信息系统服务。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专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服务商将会为企业量身订做一套管理模式,高效、专业地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这样的方式会使企业接触到新的管理技术,提高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效率,在人才市场上占据先机。

4.规范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在外包过程中会对企业进行细致的考察,从而制定适合企业的薪资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制度,使管理工作规范、公正,提高员工满意度。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

1.外包服务商选择错误的风险

这种风险主要包括逆向选择风险和道德风险。伴随着人力资源外包热潮的兴起,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猎头公司等不断涌现,然而市场上的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公司的水平却参差不齐。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以及企业对外包业务的理解与掌控能力不足,企业无法真正了解外包服务商的经营业绩、社会声誉、发展状况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资质信息,以致外包前无法筛选合适的外包服务商,造成逆向选择的后果。此外,道德风险是指企业和外包服务商达成契约后,可能出现企业无法掌握外包商的某些行为,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仅为外包商所掌握,进而损害企业的利益。

2.将核心部门外包后失去控制的风险

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的划分是企业外包前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在划分时出现错误,将核心业务划分成非核心业务并将这部分业务外包,即使在外包机构的选择上再正确这次外包计划都注定会失败。企业将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失去对核心能力的控制,失去了竞争优势。将即将成为核心能力的业务外包出去也会丧失构建核心能力的时机。同时将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后导致战略不清会使企业迷失发展方向。企业与外包服务商是合作关系而不是隶属关系,但是因为这种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对服务商没有控制力。外包应该不断评价外包服务商的工作进度和业绩,确保外包服务达到预期效果。

3.商业信息泄漏的风险

中小企业在实施外包的过程中,要想保证外包工作有效进行,必须向外包服务机构提供相关的真实资料和信息,此时外包服务商就能掌握了企业的重要信息和机密。由于服务商的人员素质、职业道德以及管理水平等原因,可能存在多种泄密机会和途径。无论是有意或是无意,都可能导致企业的竞争对手获得这些信息,从而对实施外包的中小企业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所以很多中小企业不愿尝试人力资源外包。

虽然企业在与服务机构进行合作时都要签订保密协议,但是我国尚无完善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外包行业的运作,保障企业的商业机密,一旦商业信息泄漏,企业将难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另外,从员工发展角度来看,容易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业务生疏。尽管人力资源外包在国外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但是不少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仍心存疑虑。

4.企业与员工、服务商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风险

一方面是企业自身与员工的沟通。外包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必然会影响到一部分员工的自身利益,如机构精简后一些员工可能被辞退、或者被转岗,也有可能被取消或减少进修机会,因此进行外包时企业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若在员工不了解企业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外包容易遭到员工的反对,使外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另一方面是企业与外包服务商的沟通,若两者缺乏沟通,外包机构对企业业务流程不熟悉,制定的外包计划将会不适合企业,造成外包失败。

5.企业文化冲突的风险

企业文化相容性冲突体现在企业与外包服务本身及与外包服务商的适应。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并且有自身的稳定性。有些外包商由于专业水平低,会弱化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此外,如果双方在各自的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行为规范等方面有摩擦,将会影响企业对外包服务商设计方案的接受度以及方案执行的力度。

三、完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应对措施

1. 转变观念,认识到外包是一种多赢的、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方面企业要转变观念,认识到人力资源外包的优势和先进性;另一方面,力资源外包服务商应更好地认识外包市场和他们的潜在客户,将推力和拉力统一起来。

此外,培育市场观念的最好渠道还有第三方信息服务,即增加人力资源外包研究,通过第三方(包括研究机构、院校)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宏观战略研究,把握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趋势,使用国际先进理念为市场提供专业信息。

2.正确判断外包的内容和范围

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之前要判断到底哪些工作适合外包,哪些工作不适合外包。企业人力资源工作,包括岗位需求分析、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几大方面的内容,其中工作分析、员工招聘、薪酬福利等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完全可以外包出去,而企业文化、员工关系、绩效考核、重大决策等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属于战略性工作,不能轻易外包。作为企业的决策者,不妨对自己的企业进行细致的SWOT分析,企业只有在全面分析内部的优势、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后,才能制定出企业人力资源外包最客观、最有效、最合理的策略。

3.选择好合适的外包商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商的选择的是外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外包服务商直接影响着整个外包活动的成功与否。企业除考虑价格因素外,更应对外包商的整体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例如:外包机构的文化是否与本企业的文化有冲突;其所设计的方案是否真正为企业量身打造,并能够与企业的其他部分整合为一体;其在业界的声誉、以前的业绩状况、目前的财务状况等能否支持这一业务;其对本企业所在行业的了解程度等等。中小企业除事先对外包商以前的客户做深入的调查与核实外,还应该制定尽可能详细周密的外包协议,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对方的行为。

4.加强人力资源外包风险管控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时,应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双方应商定外包合同的具体条款,以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及对意外情况的处理。合同中应当明确服务的范围和绩效标准、定价计划、第三方审计和合同条款转化及终止等以及外包企业的要求和服务商没有达到期望将会采取的措施。另一方面,企业给予外包商的报酬是以它给企业带来的利润为基础的,因此企业应建立监督和评价外包商业绩的制度,并设计好退出机制。

此外,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应与外包商密切沟通,这样既有助于企业学习外包商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然后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弹性处理人力资源业务。

5. 政府对人力资源外包市场的规范

一方面,政府应借鉴国外成熟的人力资源外包法律法规,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从制度上发挥政府的市场监管作用。

另一方面,政府还要帮助企业提高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人力资源外包的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是否达到了要求,是制约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企业来讲,企业网络化程度不同,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实施效果。比如HRM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是利用专门的软件通过计算机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末有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集中的数据库将所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数据(如薪资福利、招聘、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培训、职位管理、绩效管理、岗位描述、个人信息和历史资料)统一管理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源。HRMS包括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人力资源管理(即EHR)。EHR强调员工的自助服务,如果员工的个人信息发生了变化,他本人就可以去更新自己的信息,经过一定的批准程序即可生效。同样,培训、假期申请、报销等日常的行政事务也可作类似处理。因此,EHR对公司的硬件环境、员工的素质和公司的管理水平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初蓓: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在思考[J].商业现代化,2006,(1).

[2] 陈益云: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及其规避初探[J].现代财经,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