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期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3:2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协会期中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协会期中总结

篇1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到会并做重要报告。万钢在“汽车产业战略转型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的报告中,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出了殷切期望。他指出,在未来5-10年中,混合动力汽车将成为传统汽车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换代的主要方向。万钢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纯电动、插电式电动汽车将成为近期发展战略的主流,燃料电池汽车会成为未来的制高点。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亟待调整、能源安全、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发展中的问题日益凸显,产业转型升级尤为必要和紧迫。在为期三天的会期中,论坛从政策动向、市场趋势、技术创新、管理经验等多个视角探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点问题,各界代表将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与研讨,展开思想碰撞,分享创新思路、借鉴有益经验。

已连续举办六届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被誉为“汽车行业的达沃斯”,较以往相比,此次论坛呈现出以下特点。

视点权威、前瞻。“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年度主题,是在论坛组委会历经一年,多次与政府部门、行业机构沟通和企业交流并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这充分保证了论坛研讨议题的权威性和前瞻性。

国家部委高度重视,国内外嘉宾积极参与。本届论坛筹备期间,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环保部和商务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出席本届论坛的有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以及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30多位政府官员。同时,参与嘉宾几乎覆盖了所有国内整车企业集团、著名零部件企业、跨国公司、国内外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高层领导。论坛还得到了行业老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

交流形式多样化,同期活动精彩纷呈。论坛在圆桌会议、全体会议、互动研讨等正式会议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不同方式的非正式会晤与交流,全面促成政、产、学、研的沟通与合作,有效提升论坛的成果及质量。论坛期间还举办了政企见面会、高尔夫精英友谊赛、战略合作签字仪式、C-NCAP第三季度信息会、试乘试驾等精彩活动,丰富了嘉宾的行程,使沟通与交流无处不在。

媒体关注和报道力度空前高涨。本届论坛再次得到了国内众多主流媒体和新闻机构的大力支持,全程到会媒体150多家,计200余人,媒体形式涵盖了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网络等,多家交通广播电台首次对论坛进行了联合现场报道。

篇2

在这期,甘老师希望大家满怀春的激情,去欣赏这些春的喜讯。

创新路上多惊叹

基础产品传喜讯,关键技术谱新篇。

灵魂应用大发展,移动天地春满园。

春天,在文学家的笔下,是万般风情拨心弦,婀娜多姿赛。而在科学家的眼中,它也是一幅美景,万紫千红激创意,海阔天空竞自由。不是吗?!每年春天有两个节――东方的春节和西方的情人节,那是亲情、友情、爱情的舒展。每年春天有两个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召开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onsumer Electronic Show,简称CES)和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obile World Congress,简称MWC),那是最新科技成果的呈献。好!真的好!激励人们饱含着激情,去奋斗、去创新、去为新生活打拼!

2017年也不例外,1月5日至8日CES2017在拉斯S加斯开展,2月27日至3月2日MWC2017在巴塞罗那举办。真可谓佳宾如云,新品争艳,创新精神,令人惊叹。两个会有一共同特点:在成千上万的新品中,重头戏仍然是与移动产品和技术相关。按说,这也很自然。你想,消费电子展自然是要迎合消费者的需求,那就问一问消费者:日夜相伴的产品是什么?而移动通信大会,移动成为主角理所当然。MWC在后,消息也更新,下面就挑点新鲜事谈一谈。

开会发奖,最为吸睛,因为它既是对过去成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热点的引导。正因如此,MWC每年都有一个重头戏:颁发“全球移动奖”(Global Mobile Awards,简写为Glomo),它是目前被业界认可的最高荣誉,可比喻为移动界的“奥斯卡”。通常,该奖分6大类(互联生活奖、最佳移动服务奖、社会与经济发展奖、最佳移动应用奖、最佳手机和设备奖、最佳移动技术奖),每个大类中又分别设几个具体的奖项(共计34个奖项)。虽然每个奖项都值得宣扬和欣赏,但是本文篇幅有限,只能挑出几项稍加介绍。

在今年的颁奖台上,最大的赢家应当是中国的华为公司,它一举拿下了三项奖:

华为的“有源天线单元”(AAU)基站解决方案获“最佳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奖”(Beat Mobile Infrastructure);

华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解决方案获“最佳技术使能奖”(Best Technology Enabler);

华为因在移动通信从4.5代演进到5代的探索中做出了多项贡献,在这次会上获得“从LTE演进到5G杰出贡献奖”(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for LTE Evolution to 5G)。该奖项是大会首次颁发的有关下一代移动通信(5G)的奖项,因此也被通信界视为最高荣誉。

读者朋友可能关心,移动的龙头产品―手机,在会上表现如何?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手机也被颁发了两个奖项:

三星的手机Galaxy S7 Edge获“2016年最佳智能手机奖”(Best Smartphone 2016);

索尼的手机Xperia XZ Premium获“最佳新品手机奖”(Best New Mobile Handset, Tablet or Device at MWC2017)。

前者已不新鲜,奖项本身就挂上了去年的年号,它在去年2月的会上(MWC2016)就已亮相。那时连三星自己也并不奢望它能得奖,因为三星把冲击市场的赌注都下到了几个月后推出的Galaxy Note7上,谁知“炸”了锅。于是“猴子称大王”,一年后“补偿”一下,但“老兵新传”,也未给人们带来多少兴奋。

而后者则是在这次会上才的。虽然乍一看式样并不起眼,但的确采用了不少新点子。其中,最受人追捧的是它的处理器和显示器。它是全球首款用上了高通骁龙835处理器的手机,而它5.46英寸的显示器又是全球首款用上了4K HDR屏幕的机型(注:4K指分辨率达2160×3840,HDR是高动态光照渲染图像的英文缩写)。还有它的三防(防尘、防水、防抖)技术也颇为引人注目。

另外,还有不少公司也在会上推出了新机。虽未获奖但也引起不少赞叹,其中议论较多的是中兴公司(ZTE)展出的全球首款千兆手机:Gigabit Phone,虽非正式批产商品,但能达到千兆级的下载水平,也真带来不少掌声。另一个是OPPO公司的5倍无损变焦技术,这是手机摄影的一大突破。它是采用双摄像潜望式镜头结构,通过内置的光学棱镜,使光线产生90°折射,进入长焦镜头,以实现变焦效果。

读者朋友可能会问:给华为发那三个奖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因为,它们都与移动通信的未来有关。移动通信的未来是什么?是5G!它才是这次大会最热门的主题。媒体这样评论:尽管这次会上展出了不少新品手机,但是会上更红的却是人工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和虚拟现实眼镜。不过,在这次大会上最红的则是5G,参展商都强调自己在干5G,参观者也都在议论5G。因为,5G是一场革命!所以下面也来谈一下5G。

5G热潮漫春城

5G就是国际上通用的对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移动通信技术已经经历了四展,即1G、2G、3G、4G,大致上是每10年换一代。如下图示意,图中第一排图例是各代的典型手机机型,第二排是各代所处的大致年代,第三排是各代的基本工作类型,第四排是各代的系统制式。

现在处在4G,或者说处在3G与4G混用、向5G过渡,并争取2020年正式迈进5G。还有3年,时不我待!所以学术界、企业界都在争分夺秒加油干,力争上游搞创新。政府急着制定方略,媒体急着摇旗呐喊,大众急着亲身体验。

为什么这样急?MWC2017大会期间专家们发表了大量高论,都表达了急迫的心情,那真是5G热潮漫春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也就是大会主办方)的总干事格兰吕德(Mats Cranryd)表示:“今年我们将不再对5G前景模糊不清,而是会有具体建议。”

如今,全球71亿人口拥有68亿部手机。据统计,去年手机市场排位的前三名公司是:三星、苹果、华为。它们的出货量分别是:7530万部、4550万部、3360万部。而据全球公认的无线技术领军企业高通公司(Qualcomm)的首席执行官莫伦科夫(Steve Mollenkopf)在MWC2017会上说:预计2016年至2020年间将有83亿部(相当于每秒钟50部)智能手机投入使用。

试想想,移动终端如此激增,无线网络如何适应?何况移动端并非只有手机!非手机类业务大量存在,例如物联网、自驾车、智能家居、VR/AR设备等等。先说VR吧,去年我们介绍过两个产品(见《知识就是力量》2016年11月和12月两期),一个是谷歌公司的眼镜盒子(Cardboard VR),另一个是三星公司的Gear VR头盔。谷歌的硬件副总裁辛格(Amit Singh)在MWC2017会上宣布:迄今为止眼镜盒子出货量已超过1000万台,在Google Play商店上Cardboard App的下载量已达1.6亿次。你看,去年7月谷歌f卖了500万台,这才7个月就翻了一番,三星公司的Gear VR头盔,去年也卖了451万台。也许有人会说:移动VR价格便宜、成本低、用户基数大,想不多卖都难。那就来看看配电脑的索尼的PS VR头盔,售价399美元,去年10月13日上市,截至2017年2月19日共卖出91.5万台。还有更贵的,宏达电的HTC Vive,售价799美元,去年2月9日上市,迄今也卖出了42万台。它们可是又贵、内容又不丰富的高价品!

再说物联网和其他设备,全球最大的芯片架构设计公司ARM估计:未来20年它将卖出超过10000亿块物联网芯片。全球芯片的龙头企业英特尔公司也预计:2020年全球将有500亿台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上网。

好了,无需赘述已可见形势逼人。可是,现实却是,至今人们对于5G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搞清,甚至连一个大家认可的完整定义都还没出来,统一的说法就只是那句“下一代移动通信”。可是,这个“下一代”是什么花容月貌呢?有的是憧憬,却又说不太清。为什么?标准还在制定之中,据说要到2019年才有最后定论。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5G的任务有三个特点:1.多样性,有太多的终端需要它去连接;2.差异性,千差万别的终端常常要求还互相矛盾;3.不确定性,因为形势发展太快,不断有新的技术或设备“冒”出来,需要它去适应。一句话,5G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探讨的新事物。谁先发展了它,谁就能在未来引领。

篇3

1.德国的古典区位几何学

德国经济学家运用地租学说和比较成本学说,创立了古典区位理论。

(1)冯·屠能(VonThünen)的农业区位论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割据的农业国,英法等国却已走上工业化道路。英国工业化前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些目光敏捷的德国农场主通过与英国的农产品贸易而获利,于是尽量多买土地,扩大生产规模,德国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品化过渡。为了研究德国农业经营模式和产业化问题,冯·屠能潜心经营农庄十载,收集了极为详细的资料,于1826年撰写了巨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冯·屠能设想了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所包围的孤立国,其中心是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孤立国制造品的唯一供给者,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由四周的土地(一个农业大平原)供给;孤立国内各地自然条件和运输条件相同,农业生产的利润V=P-(C+T),其中P为农产品价格,C为成本,T为运费。冯·屠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得出这样的结论:为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农场生产的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的首要决定因素是距离,即生产地与市场的距离。农场种植什么作物获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与特定农场(或地块)与中心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密切相关;农业经营规模,也与距离密切相关,增加投入必须使价格与边际成本之差能偿付追加的成本与运费。当生产成本一定时,离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运费越低;边际产量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就越大。

冯·屠能研究的是农业区位问题,他的理论离不开对土地利用和地租的研究(注:克鲁格曼在《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一书中总结归纳了经济地理学的五大传统,他将冯·屠能的思想列为第五个传统“地租和土地利用”。其他四大传统是: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夫系、当地外部经济。)。冯·屠能认为地租与距离是负相关的,可以想像从中心城市向平面延伸,随着可耕地与市场的距离的不断增大,可耕地的地租是不断下降的,这样便可形成一个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同心圆环,半径距离小的环上土地昂贵,宜种植运输成本大或单位面积产值高的作物,而半径距离大的环上则种植土地密集型或运输成本大的作物。于是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作物圈层结构(注:冯·屠能设计的孤立国六层农作物圈层结构为: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作圈,主要生产鲜菜、牛奶;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层为轮作物圈,主要生产谷物;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第五圈层为三圃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牧产品,以畜牧为重点;第六圈层是荒野。),这就是著名的圈层布局论。当时德国经济学家们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发展的基本观点是:农业经营方式应该全面地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集约化程度越高越好:农业布局方面则应根据自然要素禀赋的不同,各地应种植最适合本地生长的作物。冯·屠能的理论使人耳目一新:农业经营方式上,并不是集约程度越高越好,离中心城市越近,集约化程度越高,离中心城市越远,经营越粗放;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与距离有关的地租、运费倒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劳恩哈特(W.Launhardt)和韦伯(A.Weber)的工业区位理论

19世纪末,德国已完成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并迅速成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策源地之一,产业的大发展,使得产业迁徙和工业布局问题为学者们重视。劳恩哈特利用几何学和微积分,将网络结点分析方法应用于工厂的布局,在德国《工程师协会期刊》上发表“确定工商业的合理区位”(1882)一文,第一个提出了在资源供给和产品销售约束下,使运输成本最小化的厂商最优定位问题及其尝试性的解法。他构造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寻找使“里程运费在生产的区位中必须保持平衡”的最小值点,即区位三角形的极点。他的这种寻求最优化的“极点原理”方法被乔治·皮克(GeorgPick)给出规范的更为一般的数学证明(注:乔治·皮克应韦伯之邀,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第194-215页)写了一个“数学附录”,以“梗概出一些对理解区位问题来说很必要的普通数学公式”,其中提到劳恩哈特的工作。于尔格·尼汉斯(Jurg.Niehans)认为:劳恩哈特的分析远比后来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中的分析高超得多。这大概是指劳恩哈特的数学分析方法。)。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劳恩哈特把网络规划应用于公路、铁路运输最优化问题和工厂成本最小化定位问题,而他在1885年发表的《经济学的数学基捶一文,奠定了他在经济分析史上的显著地位。他研究运输对生产和消费的影响而建立了“劳恩哈特漏斗”,为解决异质双头垄断问题而建立了后来被称之为的“劳恩哈特-霍特林”解法。先于霍特林44年,劳恩哈特便研究了如下问题:两个位于街道不同地点的竞争供货商,在假定对方销售价已定的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盈利最大。他还对位于同一地点的不同商品的销售商进行了类似的分析,表明他们的环形市场区域是如何由运输费用决定的。于尔格·尼汉斯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30年里,劳恩哈特的工作是德国最重要的、实际上也是唯一有意义的对“边际革命”的贡献。在对运输和区位经济学分析方面,这一贡献直至20世纪30年代都没有被人超过(注:参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第151-153页。)。

阿尔弗雷德·韦伯则是中国读者更为熟悉的一位工业区位论的创始者(注:韦伯为我国学者们更为熟悉,因为他的名著《工业区位论》(亦译为《工业区位纯理论》或《纯粹区位理论》)于1997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成中文并出版发行。而劳恩哈特的著作全部用德文写成,甚至没有被译成英文,而且他的第一身份是建筑工程师和道路、铁路和桥梁学教授而不是经济学教授,他是德国汉诺威高等技术大学的第一任校长。他的工作显示了120年前一个有能力的、注意经济问题且懂一些数学的工程专家在经济学上可以做些什么(以及不能做到什么)。他在微观经济学、运输经济学以及经济数学分析方法上均有建树,可惜他的有些出版物已很难找到,其出色的独创性的工作的重要性至今还没有得到经济学界应有的承认。)。他在集前人研究基础上于1909年撰写了《工业区位论》。在这部名著中,韦伯系统地建立了一系列概念、原理和规则,严谨地表述了一般的区位理论。当看到制造业规模庞大的迁徙,韦伯试图回答:什么原因使某个工业从一个区垃移至另一个区位呢?决定迁徙的一般经济规律是什么?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工业是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的,受区域性因素影响;而在工业区域内,厂商为什么集中于此地而非彼处,则受集聚因素影响。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集聚力受技术发展、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化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散力则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韦伯设计了一个集聚函数,精确地表达大工业单元对小工业单元的吸引程度(注:韦伯定义每种商品的生产构成一个“单元”,这些单元能够并确实参与相互间的竞争,这种竞争最终也影响单元的区位。),用公式来表示,其中M为大工业单元的日生产量,R为集聚的扩散半径,A是工业区位重(注:韦伯将生产原料分为地方原料和广布原料,前者只产生于某一特定地点,而后者则是到处都容易得到的。不论是广布原料还是地方原料都有可能又是“纯原料”和“失重原料”,前者是指经加工后全部重量都完全转移于产品之中的原料,后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必损失部分重量的原料(韦伯的这一思想对今天人们在国际贸易中常见到的“冰山成本”的定义有显然的借鉴意义)。韦伯定义需要运输的地方原料与产品重量之比为“原料指数”,而运输单位产品的总重量称为“区位重”。),s为运输价格。韦伯在分析厂商的定位决策时继承和扩展了劳恩哈特的方法(注:韦伯本人在《工业区位论》中只字未提劳恩哈特。马钉贝克曼(MartinBeckmann)认为韦伯的这本书“确立了他继冯·屠能之后在区位理论方面的领先地位,尽管他的理论模型被劳恩哈特抢先一步发表”(见《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PP958)。)一个厂商靠一个或多个供应商提供投入品,也为一个或多个市场提品,所以涉及的区位不少于三个,他将劳恩哈特著名的“区位三角形”概念,一般化为区位多边形。韦伯也考虑了生产成本中的劳动费用,它和运输费用同样是影响厂商定位的重要因素。至于工厂规模大小,韦伯认为衡量最优规模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单位产品的成本最低,一个是企业总利润最大,在考虑区位的情况下,用这两个标准确定的最优规模是不一致的,可见区位对最优规模决策的重要作用。韦伯用聚集经济来描述企业外部经济,并指出聚集能否产生效益,既取决于聚集的企业种类与结构,也取决于聚集的规模。《工业区位论》对以后的区位理论、经济地理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于区位理论的重要性,奥林曾经大胆预言“国际贸易上除了国际区位理论外没有别的什么了”(注:转引自《工业区位论》英译者序言“区位理论与地租理论的关系”,该书pp16注解3。)。

2.新古典区位理论

(1)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的中心地区理论

克里斯塔勒于1933年出版了《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区》一书,系统地阐明了中心地区理论(CentralPlaceTheory),它基本说明了城镇为什么存在,决定城镇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以及它们在区域的次序排列是如何产生的。克里斯塔勒假设有一块匀质平原,资源、人口密度均匀,运输费用不变,消费者偏好相同。厂商的定位原则需要考虑需求界限(满足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需求界限),考虑市场范围(代表外部的地理限制,超出这个限制,消费者宁愿光顾其它较近的市场)。这样就会形成商品市场的地理分布范围,形成若干大小不同的“中心地”。在一个区域内,高级的中心地只有一个,次一级的中心地较多,等级愈小的中心地越多,规模越校每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它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与等级。虽然中心地区理论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受到批评,主要是认为模型的假设不现实(注:关于经济理论研究模型假设的现实性问题的讨论可参见:尤斯凯利·梅基,“假设问题的重新定向”(载罗杰.E.巴克豪斯编《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经济科学出版社,第311-335页),梁琦,“比较优势说之反例的批评”(南京大学经济学系“斯密论坛”讨论稿)),譬如统一的人口分布和线性运输成本的假设是不现实的,有相同的偏好和相同的自然资源分布的假设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克里斯塔勒首创了以城市聚落为中心进行市场面与网络分析的理论,因而受到理论界的重视,勒施是最早试图对克里斯塔勒严格地按几何方法去描述市场规模重新进行系统阐述的人。中心地区理论被认为是一个静态的新古典构架。

(2)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osch)的区位经济理论

前面所讨论的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及中心地理论,探讨的是都是静态局部均衡问题。1939年,勒施出版了《区位经济学》(注:该书原名为《空间体系经济学》,于1954年在美国以TheEconomicsofLocation为名翻译出版。)。勒施以最概括性的描述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空间,距离本身成为中心。勒施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并且研究区域的结构而不是把它作为既定的,这涉及到一系列一般化的假设代替通常的“其它条件不变”的假设。在劳恩哈特和韦伯等人的模型中,市场位置、原材料和人口都是给定的外生变量;而在勒施的模型中,他假设人口和原材料是均等地分布,这是非常简单地一般化假定。在劳恩哈特和韦伯等人的模型中,并不考虑竞争者的影响,而勒施认为工业布局首先会受到竞争者的影响,其次会受到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影响。他认为在布局问题是一个经济单位互动过程,如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找出各经济单位布局的相互关系,就要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为此,勒施提出了区位的一般方程,由五组平衡方程表示,分别反映五组均衡条件。如何实现这种均衡呢?勒施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这个市场区位理论与中心地理论在市场网络体系上的观点一致),并研究了市场网络对工业区位的作用。勒施表明仅靠竞争力量自身将建立一个包括工业区、经济区和市场区的区位体系,这个区位体系反过来既可以被理解为生产集聚也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的聚会中心地交叉,三个区位同时决定。勒施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

(3)奥林(Ohlin,B.G.)的区际贸易和生产布局理论

当奥林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时,他的名著《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regionalandInternationalTrade,1933)被提名为他的主要贡献。这是第一本力图把贸易与布局问题结合起来的著作。奥林在该书第一版序言中明确表示,他将致力于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其中第二个问题是:证实国际贸易理论仅仅是一般布局理论的一部分,对价格的空间(或区域)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对在国内生产要素的供应和运输费用方面的地区差别的影响予以适当的考虑。奥林首先在商品在国际间可以自由流动(无运费)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定条件下,讨论生产要素的丰欠如何决定商品相对价格和贸易格局;继而放弃商品贸易无运费的简单假设,讨论进口税和运费对贸易的影响,此外,他还讨论了地理位置、规模经济对贸易的影响,并研究了资本移动的因果关系;最后,他放弃了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假设,讨论要素流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书中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专门讨论了一般布局理论,第十二章讨论了作为区位理论的区际贸易理论。奥林在书中附录“对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看法”中提到: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尤其重要的是,国际贸易理论是接近于布局理论的。布局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布局理论的一小部分。当把各种运输条件的影响和大规模生产的优点结合起来时,关于生产布局以及国际贸易的性质和影响所做出的结论,同只考虑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所得出的结论就有很大的不同(注:参见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第382-391页。)。西方经济学界认为该书不仅是对国际经济学的一大贡献,而且还对布局理论做出了贡献,开拓了贸易与生产布局关系的新领域。

二、空间经济学的发展

1.空间经济学的旁枝——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

四十多年前,艾萨德(IsardW.)就抨击经济学分析是“在一个没有空间维度的空中楼阁中”进行的。1956年,他出版了《LocationandSpace-Economy》一书,将冯·屠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模型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易驾驭的框架,把区位问题重新表述为一个标准的替代问题:厂商可以被看作是在权衡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正如它们做出其它任何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的决策一样。这是一种开创性的贡献。但艾萨德也未能将空间问题带入经济理论的核心,其原因是艾萨德并没有提出一个一般区位均衡的理论,他的模型没有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只是一个残缺不全的空间模型,他没有对这个空间模型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相反,他开创了一个折衷的应用领域——区域科学。艾萨德定义区域科学是研究”确定可在某一区域有效地从事生产并获取利润的单个或集团产业;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福利;如何提高区域内人均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分配,更有效地衡量收入等;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和分散,获得区域内资源的最有效的利用。”当把区域的划分看作空间资源经济的基础,而不是把行政划分作为考察的限制条件,区域内资源具有近似性,其相互关系是一个空间中的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那么自由贸易区(如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关税同盟、共同市尝经济联盟(如欧盟)等可以看作是大区域概念,它是一种以空间资源为基础的国家或地区的集合。为什么二战之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却两极分化更严重,各国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更大了?这种区域经济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些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但是,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它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注:克鲁格曼指出:“区域科学不是一个统一的学科。准确地说,它是一个工具收藏箱,其中一些工具非常原始,而另一些则相当先进,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实际中出现的涉及空间的问题,而无需等到我们有了一个出色的理论才来解决。我认为经济学家们应该给予这种松散、但已尽力而为的理论化的工作更多的关注和尊敬。但同时,被标榜为区域科学的那种折衷作法绝对不能取代一个真正完整的理论;艾萨德所做的伟大工作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见贝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0页。)。

1969年,Jacbos出版了《TheEconomyofCities》一书,新城市经济学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风靡一时。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系统,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协会排出的“经济学分类表”将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一类,城市经济学含城市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住宅建筑经济学、城市运输经济学。)。但是,城市是如何形成的呢?没有很好的解释。这样的文献有着和冯·屠能的经典模型同样的基本缺点,那就是假设存在一个中心,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存在一个中心商业区,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城市,尽管也可以用集聚经济来做些说明;但总不是那么令人满意。特别是关于单中心城市的假设,与现实世界偏离太大,使得这类模型的现实解释力很差。

2.新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

空间经济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但是,与时间不同,空间一直也没有能够成功地纳入经济学主流。

1991年和1995年,麻省理工学院连续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著《地理和贸易》、《发展、地理和经济理论》,这是克鲁格曼在美国和比利时几所大学所作的系列讲座的内容。他用“地理”而不用“区位”为书名,是因为“区位理论是经济地理学这个更加广阔领域的一部分”。克鲁格曼定义的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它研究经济活动发生在何处且为什么发生在此处。为什么研究这种经济地理是非常重要的?克鲁格曼以三个理由说明之:首先,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对于美国这样的大国来说,生产的区位是和国际贸易一样重要的问题;其次,在一些重要的情形中,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了,譬如用标准的国际贸易范式来谈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就越来越没有意义了;第三,这是最重要的原因,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和新增长理论,告诉人们一个新的经济学世界观,却很难从贸易、增长和商业周期中找出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说明这就是世界经济实际运行方式,但研究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时,这样的证据就不难找到,因此,经济地理为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等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实验室。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对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十年中异乎寻常地重新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克鲁格曼引导了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的复兴。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又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作(与MasahisaFujita和FujitaVenables合著):TheSpatialEconomy:Cities,Regions,andInternationalTrade(《空间经济: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该书概述了过去十年来关于空间经济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最新成果,不仅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定位与克鲁格曼早期的“新贸易理论”联系起来,而且也建立了严谨而精致的空间基本模型。在这之前的关于空间的经济学理论,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没有明确说明市场结构,那种存在收益递增时的市场结构。他们的模型均是在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竟争这些便利假设条件下的分析,没有找到某种方式来处理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的问题,这使得空间问题过去一直是主流经济学中的一个盲点。克鲁格曼是主流经济学派的衣钵传人和捍卫者,又是经济学的建模大师,他不仅常常极富原创性地先于他人注意到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还会对其建立起令人惊叹的深刻而简洁优雅的模型,等待后来者的进一步研究,他常常是新领域的开拓者和引路人。最近十年来克鲁格曼等人关于空间的研究工作,意味着空间经济将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3.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特点、近期发展与应用前景

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消费者(家庭)、厂商、产业和经济,研究这些经济单元的存在、活动和相互作用。空间经济学更强调的是厂商的地点,产业的区位,虽然劳动力既是厂商投入的要素,又构成产品消费的市场,作为厂商存在的基础是不言而喻的,但空间经济学只是把消费者(家庭)作为研究平台的基座,而不是摆在研究平台上。因此空间经济学中厂商、产业和经济构成三位一体的研究单元,人的定位不在研究范畴中,而公司的定位是问题的焦点。

空间经济学与我国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我国,经济地理学是大学地理学系人文地理专业下属的一个分支,经济学界也有研究经济地理的,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实际上成了其代名词。区域系统或城市系统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人类社会本身以及与人类社会有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关系和行为,区域经济或城市经济必然与人口经济、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和社会学有较高的重叠,以致于区域经济学究竟是属于经济学科,还是属于地理学科有争议,有些定义为介于经济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尽管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的模型研究中也涉及到区域和城市的概念,但那是空间与经济单位的融合。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将区域或城市看成是既定的,研究这些既定的现存的系统运行状态和可持续发展,而空间经济学研究的是厂商、产业和经济三位一体的活动和相互作用,经济区域和城市的形成是这些活动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不是既定的假设存在,而是内生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