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1 08:11: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习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习论文

篇1

(一)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赵仲堂教授。当我面对科学的高峰有些彷徨时,是导师在鼓励我,“攻坚莫畏难,只怕肯登攀”;当我在科学的殿堂中步履蹒跚时,是导师在指点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我埋头于书本执迷不悟时,是导师在明示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是导师在引导我,“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的导师,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百忙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不断探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传道授业,呕心沥血。如果说我从导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好学问,那么首先应该说我从导师那里领略了真正的学术精神,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

衷心地感谢李士雪、王志玉、徐凌中、姜宝法、王束玫、彭绩、方鹏骞、卢祖洵、李立明、曾光等教授的鼎力支持,以及王陇德、姚志彬、江捍平、张丹、钟育新、陈广源、王立新、刘松暖、陈金喜、钟天伦等领导,在我工作和学习中,时常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衷心地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的全体老师。当我在千里之外迷茫、徘徊时,是他们慷慨地为我敞开了大门,把我领进了一个深奥而又迷人的殿堂。感谢亲爱的师兄弟们,感谢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给予的大力帮助!

衷心地感谢深圳市卫生局、宝安区卫生局及各系统、各部门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在我平时工作及完成论文过程中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最后,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区编委等各级领导及区人事局、区计划局、区局等部门、各界对我区公共卫生事业的重视和支持!衷心地感谢宝安区公共卫生系统的各位同仁以卓越的执行力作出的突出贡献!(孙玉卫博士)

(二)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衷心感谢我的导师李会庆研究员三年来呕心沥血的培养。

三年来,在课题设计、现场、实验室工作、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导师给予了悉心和无私帮助。导师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及忘我的奉献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楷模。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赵仲堂院长、谢克勤教授、王志玉教授、王洁贞教授、王束玫教授、王志萍教授、姜宝法教授、徐凌中教授、贾存显老师在学习、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帮助指导和支持。

衷心感谢李士保老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诸城市计划生育服务站丁树奇站长、赵民书记及全体工作人员在现场调查、患者追踪、样品保存、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

衷心感谢我的同学刘洪庆、郑文贵、李林贵、周英智、杨艳芳、郑国华等在学习、生活、实验室工作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科学院施胜芳老师、刁玉涛同志在学习、研究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潍坊市妇幼院妇科周兰英医师在提供CytoThin宫颈取样专用毛刷、缓冲液、预实验所用样本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郭教授、潍坊医学院病教研室郭文君、刘汝清老师、整形医院唐胜建主任在标本超低温存放、宫颈细胞学检测等方面提供的帮助。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附属齐鲁医院妇科王立杰大夫在提供HPV阳性标本方面给予的帮助。(陈会波博士)

(三)

本课题是在我的导师李会庆研究员的精心和悉心关怀下完成的。导师严谨的科研思路、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敬业的精神、对科研工作敏锐的洞察能力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在此,对导师三年来对我学术上的精心指导与生活上的关怀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赵仲堂院长、王永杰副书记、姜希宏副书记、李士葆老师等在业务与生活等方面给予的关心与帮助。感谢姜宝法教授、王束玫教授、贾存显老师、王洁贞教授等在我学习上提供的帮助。

感谢山东省科学院生物中心高雪芹老师、黄海燕老师等在我实验中给予我的无私帮助。

感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化验室邢杰大夫和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皮肤病防治所科的李娜大夫等在标本采集中提供的帮助与支持。

感谢章丘计划生育服务站、诸城计划生育服务站、岱岳计划生育服务站和无棣计划生育服务站的领导与有关人员在现场与标本采集过程中提供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感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流行病研究室的刁玉涛老师在科研工作中提供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师兄弟、师姐妹王志萍博士、郑国华博士、陈会波博士、周英智博士、杨艳芳博士、房学强博士、郑薇硕士和黄克锋硕士在我学习与生活上的关心与帮助。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的全力支持和关怀。

最后感谢在我学习、生活及论文完成过程中给予过我关心和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刘洪庆博士)

(四)

本课题是在导师的悉心和殷切关怀下完成的,在此衷心感谢导师对我的谆谆教导,以及对我在生活、工作、学习、研究等各方面的无私帮助。王老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认真勤奋、不知疲倦的的工作作风,以及对事业的执着追求都将使我终生难忘,并时时鞭策我努力工作,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奋发向上。

特别感谢流行病与卫生研究所的王洁贞教授在本课题的统计学分析方面给予的指导。

本课题整个实验过程中得到了王桂亭老师、宋艳艳老师、姚苹老师、许洪芝老师、龚忠发老师的无私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薛永磊、王小凡、王战勇、任桂杰、陶泽新、宋绍霞、张文强、吴冰、刘晓丽等师兄、姐、弟、妹的无私支持和帮助,他们帮助我解决了很多的困惑,帮我完成了实验以及论文中的部分工作,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共同进步。特别感谢我的师姐王战勇在我的实验过程中给我的无私帮助。

本课题还得到了卫生Du研究所的谢克勤教授、于丽华老师、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研究所的王束玫教授、汪心婷老师、免疫学研究所的马春红教授、学院的王凤山教授、刘一红同学、李媛同学、腾莉同学、徐洋同学等人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张翠丽、孙秀彬为我的课题提供的帮助。

感谢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的领导、老师和同学们!

感谢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他们对我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温红玲博士)

(五)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感谢我的导师毕振强主任医师在我硕士研究课题的设计、实施和论文撰写过程中对我的悉心和帮助。他对科研工作精益求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更加有信心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工作中去。我的另一位指导导师王志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他们不仅支持我的研究工作,也关心我的生活。两位导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我会牢记终生,它将一直Ji励着我将来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山东省疾病控制中心各位领导的支持。特别感谢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所的王显军所长、王玫所长给我的大力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其它老师的热情帮助,使我的课题在那里能够得到很好的完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本教研室王束玫老师、姜宝法老师、贾崇奇老师、贾存显老师的热忱指导和无私帮助,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感谢李建同学、房学强同学、杨丽萍同学、刘兆兰同学给我的无私帮助,希望我们以后能够继续合作。

最真诚的感谢对我理解、支持、帮助的各位!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习的理解、支持和关心,他们的付出是巨大的!(马卫胜硕士)

(六)

看似漫长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了,心里实在舍不下山大这美丽的校园,更舍不得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们。

三年前,我怀着无尽的遐想,来到山大,来到卫生教研室,三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老师们的关爱和教研室同事们的无私帮助

衷心感谢导师丁守銮副教授,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高度的敬业精神,始终是我学习的榜样,也让我感到惭愧。在我写毕业论文期间,导师虽远在国外,却无刻无刻不在鞭策着我的学习,给予我勇气和动力去继续完成我的论文,我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衷心感谢导师王洁贞教授给予我学习生活中的教诲和在毕业论文上的极大帮助

衷心感谢本教研室全体老师和同学曾给予我热情的帮助

衷心感谢师兄孙秀彬三年来给予我学习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

衷心感谢山东学院田金方老师在时间序列知识方面给予我的

衷心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在我写论文处于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

最后,衷心感谢那些曾默默支持过我的朋友,在这里请接受我真挚的谢意

三年光阴,如同白驹过隙,转眼间不得不将要和大家说离开,但是,一想起

曾在这里的点点滴滴,我都会像今天这样感动,这种感动,将会伴随我的一生。(王强硕士)

(七)

值此论文完成之际,首先向尊敬的导师王洁贞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三年来,导师敏锐的思维、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学识、果断干练的作风、诚挚谦虚的品格和宽厚善良的处世方式,永远值得我学习和效仿。导师在我的学业上尤其是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给予了我许多教诲和,将使我终生受益。多年来,导师还在生活方面给予了我诸多慈母般的关怀和爱护,使我在感Ji之余常常感到心有不安。我将更加努力,不辜负恩师的期望。

薛付忠副教授对本研究给予了大量的指导和鼓励。薛教授勤奋的科研作风、与时俱进的科研精神和宽以待人的为人之道真正体现了一位学者的风采。在此,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山东省CDC的康殿任和王志强医师,以及莒南县和平邑县CDC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给予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本研究的资料收集还得到了山东省CDC陈仁友、张晓菲、郭婕、范轶欧和袁群医师以及本教研室孙林博士的帮助,在此一并感谢。

感谢山东大学卫生学院的领导和老师在我学习期间给我的帮助和支持。

感谢本教研室老师和同学对我学习、生活上的帮助和关心。

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弟弟,每当我在学业上受到挫折时,总能从他们那儿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

我还要感谢一直支持我、关心我和照顾我的男友,在地图测量、论文资料整理和图像绘制过程中,他分担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使我论文得以顺利完成。

最后,向所有关心我、爱护我和给予我帮助的所有人再一次致以诚挚的谢意!(张娜硕士)

(八)

本课题是在导师于素芳副教授的悉心和殷切关怀下顺利完成的,导师对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均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表示深深地谢意。三年来,您使我懂得了学无止境,在学业上不断求索;学会了认真做事,踏实做人。您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和宽以待人的处世风范,我会牢记终生,并将永远受益。

本课题从设计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还受到卫生Du研究所谢克勤、赵秀兰教授、于丽华老师和其他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劳动卫生和卫生学研究所李杰教授、李国珍老师及其他老师的无私支持,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我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特别感谢宋福永师兄、宋美芳同学、乔春霞同学,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配合,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合作,共同进步。

感谢师弟和师妹们的帮助和合作,希望我们的友谊永存。

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给予我支持和鼓励,使我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谢谢!(易超硕士)

(九)

三年紧张而又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在硕士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向所有支持、关心、帮助过我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由衷地感谢尊敬的导师蔺新英教授的谆谆教诲。三年来,蔺老师在学习、工作、生活方面给予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为我提供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学习和锻炼,可以说我的每一步成长,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蔺老师的心血。蔺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深厚的学识功底,敏锐的洞察力,果断的工作作风,都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本论文是在蔺老师的精心下完成的。在论文的选题、实验的进展以及文章的修改等环节,蔺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谨向蔺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

本课题在实施中,得到了山东省立医院两腺科马宏岩主任及本教研室所有老师和同学热情的帮助与支持,还要感谢病Du所的姚平老师和Du理所的于丽华老师以及实验中心的郭冬梅和王淑娥老师,他们的支持使我深受感动和启发,在此谨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谨以此文献给我敬爱的导师蔺新英教授和所有支持、关心、帮助我的人们!(赵妍硕士)

(十)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即将结束,在将近三年的学习生涯里,曾经得到过许许多多老师、同学和同事的热情关怀和无私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向我的导师谢克勤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谢老师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待人诚恳,胸襟坦荡,他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为我树立了榜样。三年来,学习上谢老师对我严格要求,精心,并很早就向我提出论文的指导意见,帮助确定论文的主题,从论文的主题、内容、到整体的结构都给予了细致、有效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谢老师不惜休息时间,细致、耐心的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是论文得以顺利完成。他对我孜孜不倦的耐心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令我难以忘怀,受益非浅。

在专业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开展期间,还得到赵秀兰、赵丽、张翠丽、于丽华、朱振平等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另外在实验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还得到王青山、张利平、郭新、宋福永、周贵珍和潘光兵等同学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谢意!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以及所有这三年学习过程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我帮助的亲人和朋友们!(朱英建硕士)

(十一)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徐凌中教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给予了我从课题设计、资料收集与整理、到论文的撰写等全程的悉心和帮助,对导师付出的辛勤劳动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敬意。王兴洲老师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学分析等诸多方面给与的无私帮助和指导,对本文的顺利完成做出了巨大贡献;荆丽梅、杨学来等同学在资料收集与分析讨论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无私帮助,给予了许多方便,在此表示感谢。

在现场资料收集过程中,威海市卫生局、威海市疾病控制中心、威海市卫生监督所、文登市卫生局、文登市卫生防疫站、乳山市卫生局、乳山市卫生防疫站、荣成市卫生局、荣成市卫生防疫站的有关领导在现场组织协调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还要感谢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威海市各市(区)参与本次的全体人员。

最后,特别感谢威海市卫生局对本项目提供的特别资助以及有关领导给予的高度关注。(高校教师侯淑军)

(十二)

在本论文即将完成之际,谨此向我的导师XX教授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本论文的工作是在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李老师以他敏锐的洞察力、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些使我受益匪浅,并将成为我终身献身科学和献身事业的动力。

在攻读硕士的这三年里,导师不仅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科研和学习环境,使我得以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自由翱翔,同时在思想上、人生态度和意志品质方面给予了谆谆教诲,这些教益必将激励着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

真诚感谢教研室的XX博士和师兄XX硕士,他们不仅在学术上给我指引,而且在生活上予以帮助,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知识。感谢项目组成员在项目开发中的互助合作,正是集体的努力才使得项目进展顺利。

由衷感谢我的室友同学,他们开创性的研究拓展了我的学术视野,无数次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的研究工作有了长足的进展。

篇2

(1)体育与健康学习动力:指的是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参与的认知与主体需求水平。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参与动力强的中学生,会更为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各种体育与健康活动中来;(2)体育与健康学习意志力: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力的第二个构成要素,是支撑与驱动中学生向着更高体育与健康目标拼搏的动力,意志力水平的高低,会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参与体验带来直接的影响。(3)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指的是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习得能力、创新能力的总称,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体育与健康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力的特征

2.1体育与健康学习的自觉性

素质教育胸怀的广阔性与愉悦性,指导着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让中学生愉悦的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习参与,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哲学意蕴。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等工作,目标高度契合于《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健康第一”、“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2]”等基本的理念。在以知识技能为学习内容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开展过程中,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表现出了“自然与生态性”、“成长的愉悦性”、“人际交往的博纳性”等教育情怀与追求。

2.2体育与健康参与的广泛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兼容并包、广泛接纳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注重学生运动参与的开阔性,这种开阔性既包括人本层次的开阔,如: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学生对他人(教师、同伴)的接纳、师生对自然环境的接纳(场地、器材等)。也包括运动时间(在校、放学后、假期)、运动地点(家庭、学校、社区等)的开阔性。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运动参与的开阔性,是通过学校体育与健康这一平台,培养中学生善于接纳、勇于承担、乐于创新等胸怀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素质教育特色体育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方法。

2.3体育与健康关系处理的博纳性

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的关系处理包括多方面的内容,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参与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同伴、学生与场地器材、学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注重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关系处理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中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习与参与中的关系处理能力,达到提升中学生的责任感、集体意识与博纳胸怀的目的。例如:在素质教育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一栏,我校创造性的提出了“发展学生博纳情怀,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这一目标。

2.4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动性

素质教育关注中学生发展的过程与可持续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与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是培养与发展中学生运动技能与良好体育与健康行为习惯的手段。关注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与运动参与的体验,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与习惯,是体育与健康教学与学校体育与健康工作的己任。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工作的开展,对促进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与情感体验的提升、培养中学生的终身体育与健康意识与习惯,有着独特的教育方法与路径。探寻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可持续性,是素质教育不懈的追求。

3素质教育视域下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力培养策略

3.1学校要引导体育与健康教师发展

在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与体育与健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体育与健康教师作为主导者,体育与健康教师的责任感、专业水平、创新意识,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在体育与健康教师成长的过程中,要勇担体育与健康教师发展的领航员,通过教师在岗培训、人才交流、省市体育与健康教师培训、基本功比赛等途径,满足体育与健康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需求,塑造优秀的素质教育师资,为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力的培养,提供更为全面的人力资源支持。素质教育在关注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体验的同时,注重体育与健康师资培养“反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价值。

3.2不断改革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中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习得的主要平台。体育与健康课堂这一平台的坚实度与厚实度,对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力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因此,素质教育视域下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提出了:“怡情导学、悦性主学、悦动互纳、快乐展示和博采善思”的基本范式。在这一基本范式的引领下,需要从体育与健康教学理念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设计、体育与健康课堂评价方法等角度入手,在全面调动师生积极性的基础上,促进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力的有效提升,不断丰盈的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主阵地。同时,学校要积极发挥体育与健康兴趣小组的引领作用。

3.3提高体育与健康赛事的参与度

篇3

对于阅读中的民族传统文学知识,既要对某个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又要形成前后关联的体系。以《论语》的阅读为例。《论语》中经常提到一个叫做“君子”的概念:“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那么究竟符合什么样的道德标准的人才能够成为孔子口中的“君子”呢?只有经认真的学习研究,我们才发现,孔子所认为的“君子”应该是德才兼备、重义避利、自我约束并有较高的自我修养的一类人。与此同时,更需要广泛阅读孔子其他名篇乃至儒家名篇,建立成熟、系统的儒家价值体系,将“君子”的概念与定位放在整个儒学文化中去理解,才能够从民族传统文学的阅读中获得扎实的知识根基。

二、为天地立心——实现审美人格超越

民族传统文学作品的阅读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挖掘作品背后蕴含的人格魅力,帮助读者形成更高层次的道德评判体系,从而实现审美人格的超越。在语文作品的学习中,全面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真实再现当时作者的生存环境,突出先贤通过文学作品传递出来的品格和姿态,是实现这一阅读功能的有效途径。孔孟之道的品格之高尚在于仁爱济世,他们的文学作品无一不在传达“仁者爱人”的思想。《论语》中关于如何治国,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言辞谦卑朴素,字句都是从天下百姓之身出发;庄子逍遥自由,他的文学作品为读者提供另一个视角,寻找心灵的港湾。在《庄子•秋水》中曾交代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国王派出两位大夫请庄子走上仕途,担任楚国的国相。庄子一边在河边悠然垂钓一边答复两位大夫。他认为谋求功名利禄,不过就是像活了上千年的海龟一样被珍藏,用绸缎把尸体裹起来,供奉在祠堂之上。而真正重要的是解放自己的心灵,像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摇摆前行的海龟一样,享受生命的乐趣;屈原高洁忠贞,他被奸臣谗言所害,不得重用,却仍然用一腔热忱和两袖清风注视着国家的发展。他在《离骚》中发出“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慨,远离朝廷,不与奸臣同流合污,阿谀奉承,可是感怀自己身世的同时,通篇无不透露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忧虑;司马迁的《史记》中诸多名篇鞭策着我们,对古照镜,以史为鉴,然而作者自己激励人心的经历本身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洗涤。惨遭宫刑的司马迁带着父亲的遗愿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人生理想,忍辱负重,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身就是给阅读者最大的震撼和激励。

三、为民生立命——指导现实处世哲学

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学讲述的是一种生存的哲学,提供的是一种指导“当下”的生活智慧。民族传统文学阅读的现实意义就是为日常生活中的困境提供策略和解决途径,联系身边生活,增强对当下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会。譬如,老子“上善若水”的观念就为作品的学习者提供了可深入挖掘的处世智慧。“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其中“上善”是“最完美”的意思,“水”比喻的是对万事万物都有益处的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完美的人应该像水一样,水默默地滋润天地万物,却不与天地万物相争。在这里,老子就对这样一个像水一样完美的圣人提出了七个具体的处事要求。“居善地”指的是做人应该像水一样,善于选择较低的位置居住,背后所隐含的道德要求就是谦虚,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就是要求我们,时刻将自己放在虚心好学的位置,放在肯低头学习的位置,姿态放低,才有高处水源流进来,汇集更多的能量。“心善渊”指的是水能够保持自身的清洁干净,不染尘埃的特质,具体在读者的身上就是要常怀赤子之心,即便有外界的浑浊前来打扰,也保持一颗清净的初心。“与善仁”指水的内心是充满仁爱的,它愿意带随着水中石子和沙砾同行,也愿意不分高低贵贱地浇灌高大的树木和路边的野草,折射于生活中则是指导我们对待我们身边的人要一视同仁地去爱惜,正如《弟子规》中说的那样:“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言善信”指的是水的言语,也就是水的声音是有规则的,水流小时,它发出“潺潺”的声音。水滴湖中,它发出“叮咚”的声音,水流湍急,它发出“哗啦哗啦”的撞击声,水流凶猛,它发出巨大的呜咽和呼啸。人们依靠听水流的声音就能辨别水的形式和大小,因为它从不虚张声势,折射于生活正是启迪我们做人要真实坦荡,不矫揉造作,不虚伪作态。“政善治”指水在选择前进的道路时,完全根据地形而走,不会越过难走的沼泽地,也不会挑选平滑的十字路,可通过的地方狭窄它的水流就变窄,可通过的地方宽阔它的水流就变宽阔,背后的人文含义即是要求我们生活中不要挑挑拣拣,而是生活给了我们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就应该去接受它,在自己的既定轨道上,埋头前进。“事善能”指的水的功能多,可以滋润万物,即是要求我们不断增强自己的技能,提高自身价值。“动善时”指的是水的到来很看时机,春季万物萌发,春雨淅沥,润物无声。夏季植物需要生长,因此就降了大量雨水,秋季收获,果实需要保护,因此少雨,冬季水化成雪的形式,为地盖三层被,保证来年好丰收,启迪我们做事机遇恰逢,别人需要多少就付出多少,凡事恰到好处。

四、结语

篇4

论文摘要:文章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要求,提供相关的可选学习策略,并结合实际提出大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时要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研究探讨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反映外语教与学规律的新成果,也因此引发了外语教学界关于教学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材料的选择、学习者自主学习及测试与评估等课程体系的大变革。学习者从传统的依赖教师和课堂,被动地接受what,到自主地思考和探索why和how,从而实现了知识体系的建构,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认为,建构主义不仅带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而且促使我们将自主学习者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来看,其思想源颇为复杂,它主要源于心理学,又与哲学、社会学密切相关。瑞士心理学日内瓦学派的代表J.Piaget(1972)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的发生认识论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儿童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循环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苏联认知心理学家Vygotsky的语言习得理论对原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他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的知识内化和外化的桥梁”.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正确理解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有极重要的意义”(张建伟陈琦,1996)(12),揭示了教育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了他人在主体知识建构中的显著作用。Wittrock(1983)(citedinJonassen,1995)则提出了“学习生成过程”假设,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学习者对事物意义的理解总是与其已有的经验相结合”.“并借助信息加策略,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Rogers(1988)(4)则提出合作学习成为建构主义在课堂上构筑“社会活动桥梁”的主要教学途径。

近十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起了更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并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集各家之言.其核心内容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由此可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而在外语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是否有意识地、科学合理地使用学习策略.与他人合作则自始至终贯穿整个自主学习及学习策略的使用过程。

二学习者学习策略

1.学习策略的定义及分类

学习策略及其培养机制是80年代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从认知过程或学习过程等不同角度解释学习策略。其中O''''MalleyandChamot(1990)解释和分类更具有代表性,得到广泛的认可。他们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帮助理解、学习或记住新的信息。策略可以划分为:

认知策略:直接学习新内容所采取的策略,包括记笔记.联想,重组,分析,归纳及将所学内容内在外的策略。

元认知策略:关于如何学习即计划、管理、监制、评价一个人的学习技巧。

社交中介策略:与人打交道的策略即与本族、非本族语交际、交往的策略,合作的策略。

2.英语学习策略的功能

近年来,教育教学中对智商的关注转移到对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的指导和培训上来。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及其研究成果.强调了学习策略指导应成为教学活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应成为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Oxford(1990)指出使用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对学习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文秋芳,1995)。

众所周知,外语学习受年龄、性别、个性、需求、态度、学能、动机、情感因素、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影响.而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习者加强自我管理,克服困惑和忧虑,端正学习态度,保持学习兴趣和热情,强化学习动力。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Vandergrift(1996)认为,元认知策略可以使学习者全面了解其学习过程.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完善计划,预见困难,控制错误.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估。学习策略因人而异.应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动机.需求,认知风格,学习水平等提供可行的、高效的学习策略的建议,以期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争取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毋容置疑.在建构注意学习理论下,要提高学习者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他人合作策略贯穿与学习过程(词汇、听说、读、写)和策略使用过程至关重要。

3.学习策略的应用

下表列举了一些提高英语语言技能及运用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灵活运用。

O''''Malley(1990)研究了不同类的学习策略对不同语言技能的影响,发现学习策略对说的能力有显著的效果,而对听的能力则无效。而且将听、说分别训练对听、说能力的提高有害而无一益。听、说本应同时训练。

4、元认知策略

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激活相关元认知策略成分,学习材料和课堂教学应引导学习者认识和运用元认知策略,并为其提供机会参与学习活动计划、监控、调节和评估。如教材上可以各种形式提供学习者自我检测和评估的机会,教师指导和组织学习者之间对学习过程中和学习效果形成督促和监控。研究表明,元认知能力是可教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适时地对学习者进行元认知意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学习者对外语学习规律、学习任务的特点及自身的个性、学习动机、认知风格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知道在何时何地如何使用相应的学习策略。学习者只有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评估、反思、纠错、再实践、再评估、再反思中最终形成有效的知识建构。

计划策略:计划策略是十分重要的元认知技能。成功的外语学习决不是被教材和教师牵着鼻子走,他们会主动地对学习过程、学习环境、语言技能的特点进行思考、预测,无论是学习新知识,还是完成作业、应付考试,都会在内容、目标、时间的安排,采用的策略等方面形成清晰的思路做到有的放矢。

监控策略:有计划就得有监控。学习过程中不时地检查计划是否仍在实施之中?进展如何?监控策略可以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使学习者朝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迈进,监控可以有自我监控,教师监控,学习伙伴监控。

评估策略:通过诊断性和形成性评估就学习者学习过程及学习成效即是否强化了学习动机,产生了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地使用了学习策略,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了计划中的目标等进行评估,经过反复的反思,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更加有效的知识建构。可以采用自我评估,教师评估和学习伙伴评估等多种形式。

三指导大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值得注密的几个问题

1.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样本

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可选途径—任务型教学,即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意义的交际。在传授知识技能、传递信息的同时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其获取、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而受益终身。

2.加强形成性评估

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进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的使用等方向的发展比考试成绩更有惫义。充分尊重学生英语水平、认知风格、个性和要求,加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进展的监控和评估,能够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使之成为自主的语言学习者。

3.强调合作学习

与他人合作是有效的知识建构的关键,也是学习策略应用的核心。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提供生动活泼的近真实情境,利用人机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同时网络教学的使用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元认知策略,如监控和评估。合作学习可以活跃学习气氛,交流学习经脸,扬长避短,分享学习乐趣,共同解决困难,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为人处事,提高学习效率,全面发展素质。

篇5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教育技术领域乃至整个教育领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步成为研究热点。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混合式学习产生的背景及其内涵,并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混合式学习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来源于儿童的认知发展理论,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切密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要素等。下面我们从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的方法两方面来理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1.1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并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问的协作活动,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它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它对搜集和分析学习资料、提出和验证学习假设、评价学习结果乃至最终的意义建构都有重要作用。会话是协作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问通过会话进行交流,它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最终目标.就是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对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即图式。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1.2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它认为教师并非是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而是信息加T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如探索法、发现法等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搜集和分析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假设并加以验证.在协作交流的基础上,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思考。联系和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

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学习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加以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2混合式学习的提出及其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信息技术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1999年,美国专家JayCross最先提出E—learning这个名词,掀起了人们对E—learning的热情。它采用大量的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传统课堂相比,它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它会使“没有围墙的大学”取代传统的学校教育。然而,随着对E—learning研究和实践的深入,人们发现单纯的E—learning~并非至善至美,其弊端日益明显,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有效,并非所有的教学对象、学习内容都适合采用E—learning的学习方式.而且缺少了教师的深度参与,学:习效果也并不是特别理想。于是,人们开始理性对待E—learning,并对它进行反思,认为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各具利弊.E—learning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是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国际教育界和培训界也逐渐达成共识:只有将传统课堂教学和E—learning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此背景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应运而生。

混合式学习在E—learning遭受质疑的时候,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并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它融合了传统学习和E—learningfl~优势,使学习方式灵活多样,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又强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关于混合式学习的内涵,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多将混合式学习界定为在线学习和传统面对面学习的有机整合。还可以从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解。为了适应不同学习者、不同学习目标、不同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要求需要多种学习理论指导混合式学习;学习资源来源丰富多样,如印刷材料、光盘、录像带、收音机、电视机、互联网等,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有利于学习者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知识的有效获取和内化,离不开学习环境的支持。在各种环境中,教室是典型抽象化的学习环境,社会环境是真实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信息丰富的信息化环境能够有效地充当拟真化的虚拟学习环境.它们构成了全空问的学习环境:为了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或者同一个学习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将多种学习方式混合使用;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最终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如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档案袋评价、集体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混合式学习

3.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之一

混合式学习并不是以某一个特定的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它不是一元的,而是多种学习理论的混合,是多元的。从总体上看,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活动理论、虚实交融理论、情境认知理论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也就是说,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其他学习者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主动获得的,并不是通过教师的直接传授得到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建构主义环境下的学习,是利用资源、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提倡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昆合式学习认为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在教师帮助下,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是致的。

3.2混合式学习帮助教育界重新认识建构主义

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直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有两点值得反思:第一,是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还是强调主导一主体相结合。传统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二者并不矛盾。他们完全可以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和新型教育思想的指引下统一起来。在混合式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是指对内容的讲解,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还表现在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多种学习资源的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的选择、学习评价的组织和实施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会体现得越充分,最终形成一种学习的共同体结构;第二,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的统一。混合式学习给我们的启示是,既要重视学习者的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又要重视客观事物对学习者所产生的刺激。

篇6

一、认知策略上体现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1、尝试错误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目标经常先确定一个解题的方向,选用某一方法试探性地力求达到解题目标。如果这种试探过程毫无结果,或许就可以从这一错误方法中获得正确解题的启示。这种做法就称为尝试错误法。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尝试错误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规律的实质;通过尝试错误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归纳出科学的方法。

2、小结的作用及进行

当学习告一段落时就需要进行小结。小结些什么?如何进行?这是一个“二而一”的问题。可以通过下面的顺序来实现:

(1)首先考察知识的类属、性质、意义。

考察知识的类属即是要将所学知识归到一个知识体系中去,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考察知识的性质、意义即是要从不同角度去认识知识的本质及它的作用。

(2)对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理解:理解知识体系中各组成部分的本质、相互联系及差异;掌握解答各类课题的规则、方法、和步骤,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

(3)对知识间因果关系的理解:认识某一物理现象为什么会发生;某一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在某种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结果。

(4)对逻辑关系的理解:认识概念、规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与相应的依存与类比关系。

小结的目的从本质上是深入对知识的理解。关于理解要经历以下阶段:关于知识字面的理解;关于知识的解释(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说明。或举例、或论述);关于知识非本质的认识(能够区分本质与非本质因素);关于知识在新情境下的应用。

3、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乃求知之捷径

如何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首先,需要明确认识对象之间的在内容与方法上共同的本质因素,而后才能“触类”。但这只是“旁通”的前提。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重要客观条件。

其次,更关键的是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与新课题类化的能力。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化水平高,能够反映物理现象、过程的本质(则能够“触类”、“举一”),就能够根据新课题的特点准确地对课题进行分类,就会避免根据表面特点进行猜测、盲目尝试、或者不顾条件死套公式(就能够真正做到“旁通”、“反三”)。

4、原型启发——创造的源泉

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思考、解决问题时,从其他事物中得到了解决问题的启示,从而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从本质上说,原型之所以有启发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一事物本身的特点和属性,与所要创造的东西有相似之处。

物理学中的原型可以通过学习过程建立。在学习中,物理学概念模型(如质点、理想气体、点电荷等)、物理过程模型(如各种典型运动过程、碰撞、反冲等)、典型的解题过程(方法、技巧、思路)等都可以抽象为学习者头脑中的“原型”。

为了获得原型,在学习中应该注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学习及训练;注重典型例题的学习与思考;注重典型物理过程的分析;注重归纳思路、方法、技巧。

二、智慧品质特征对“如何学习”的启示

人的智慧能力不是根据他在模仿的基础上能做些什么或在详尽的解释以后能掌握些什么来判断的。

人的智慧表现在:相当独立地掌握或“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在于他在解决新问题时把这些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的广度。

1、“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一是它的深度。这个品质表现在人掌握新材料、解决问题时能抽象各种特征的本质的水平上以及对各种特征概括的水平上。

在学习中,智慧的深度体现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能明确新知识、新问题的本质,能够知道“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并能够形成关于它们的简约的概括。

在学习新知识时为了达到把握学习对象本质的目的,学习不妨经过如下的顺序:

(1)明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

(2)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明确新知识的构成要素。

(3)新知识的各种不同表述及其应用的可能性。

(4)新知识没有别的用途吗?解决问题时假如用别的代替?假如去掉新知识表述中的某些条件?假如将其叙述反过来?

2、发散与无限——创造力之源

“想当然”乃思维中的弊端。想当然的事情,可能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把你的思路向各方面展开,奇迹就会在你面前出现。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二是它的灵活性。在学习中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不仅广泛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而且要克服以往经验的障碍、脱离思维的习惯的束缚,解决知识同问题情景要求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克服以往经验、思维习惯所带来的“想当然”,将思路向各个方向尽可能地发散,以便新颖而独特地用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中学物理中“如何确定物体的受力?”。对这一命题可以进行发散思考:可以从力与运动关系中、力对时间的累积效果中、力对空间的累积效果中等几个角度去思考。

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智慧最重要品质之三是它的稳定性。对学习者来说,重要的不仅仅是区分出学习对象的本质特征,而且在头脑中要保持着它的全部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操作而不受所分析情境的外部、偶然特征的重大影响,即是保持智慧的稳定性。将学习对象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被分割的部分进行把握,能够更好地认识学习对象的本质。

掌握事物之整体,作为人认识世界的特性之一,乃是达到顿悟的关键所在。

4、用心感知自己的思绪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四是它的自我意识性。学习者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活动、使自己的思维活动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的思维对象,便能揭示自己思维进程中的错误及其原因,并能够找到纠正它们的方法;同时还能用词或其他符号表现思维活动的结果(如新形成的概念和规律的重要特征)、借以找到形成这种结果的方法。学习者可以在学习中不断地去反省自己的思维活动,增强思维的自我意识,提高思维能力。

5、独立思考些什么?

智慧的最重要品质之五是它的独立性。即学习者在运用新知识方面的独立性。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者能够自觉提出学习的具体目的

学习的目的性是学有所得的保证。有目的的学习可以激发较强的心理能量,为完成学习任务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学习目的的确定应该分散到每一次的学习中,即每一次学习应该提出具体且可以达到的目标(如做什么、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以此来避免由于缺乏目标而迷失方向,避免学习计划落空。

学习的目的性更应该体现在课堂上。在听新课之前应先预习提出问题,以此来确定听课的目的。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处于主动的地位上,才能明确学些什么,才能在释疑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学习的兴趣。

(2)学习者能够独立发现并提出问题

独立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可以从“求同”、“求异”、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逻辑关系等角度对学习对象提出问题。

(3)学习者能够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设并独立地解决这些问题。

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具有不确定性。例如:一个物体向东获得一个瞬时冲量后将做什么运动?由于受力情况未知,需要做出假设。再如:关于被动力(弹力、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假设。

三、学会思考优化思维

1、正确处理分析与综合的关系

解题中的分析与综合的关系:创造活动的本领,首先在于综合——现状的再构成。分析不过是旨在实现综合——现状的再构成的准备阶段。必须认识到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分析,换言之,是以怎样的综合为目标进行分析的。尤其在解题中,我们的分析从哪里开始?分析什么?怎样分析?如此等等,都需要先对问题有一个综合后而达到的整体的认识。

2、怀疑与否定——思维升华的必经之路

二元对立统一是自然界和心理世界都遵循的规律,在物理世界中当然不能例外。物理概念、规律的本质与其非本质是对立统一的。本质与其非本质都强调着自己而否定对方。但另一方面,它们又都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必要前提,没有自己当然也就没有对方,而没有了对方,自己也就不复存在。

在物理学习中要敢于对既成的理论提出怀疑和否定。在怀疑后的探索中,更清醒地认识其非本质,最后达到对其本质的把握;在否定后才能创建新的理论。

因此,我们要在观念的对立面之间撑渡思想之舟。把思想不断地推向其否定之否定,便会在这一对立与统一的运动之中有所创见,使思想得到升华。

3、妨碍思路的因素。

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流畅性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障。如何锻造流畅的思维?在客观上,呈现的学习对象的复杂程度固然是影响我们思考的因素,但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能从主观上找寻妨碍我们思路的因素。从主观的角度看,以下几个因素值得考虑:

(1)克服个人中心倾向。在思考的过程中,“想当然”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我们不假思索认为它是什么,而没有认真地去考虑它真的是么?应该时常将自己摆在旁观者的位置上,全方位去审视学习与思考的对象。

(2)在思维过程中加强自我提示。思维遇到困难造成间断,要变得流畅起来,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提示:为什么是这样?怎样才能解决?如果…就…、还有哪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如此等等。

(3)要选择最佳的思维角度与思维起点。从哪个方面或角度去思考?比如,求电势差U?是从其定义出发?还是从功能关系出发?亦或从电场的性质出发?是从整体的角度还是隔离分析?是先假设判定吗?还是先进行等效变换?等等。思维从哪里开始?是从问题开始还是从已知条件开始?或者从物理过程中的某个位置开始?

4、加速思路变换的方法:

(1)改变条件考察内涵的变化。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等都是有其存在条件的。着意改变它们的存在条件,考察它们内涵的变化,明确各种制约关系,为由此及彼、及它的思路变换做准备。物理问题的解是与特定的条件对应的。改变物理问题的题设条件,考察解的变化,并从这种变化中归纳出解题的各种思路,从而使思路灵活起来,能够快速变换思路。

(2)求同训练。

“求同”是指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上,不断地对所学内容或已做过的习题进行考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这种共同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条件上的、结论上的、形式上的、物理过程上的、思维方法上的、解题技巧上的等等。求同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进行类比思考、对命题进行题目归类,选择思路、方法、技巧,加速思路变换做准备。

(3)从现状出发探索目的——有没有别的用途?

物理学中的牛顿第二定律研究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它除了能够已知其中两个量求第三个量之外,它还能够干什么?它与其他两个定律联合起来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它能否与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联合解决问题?解决哪些问题?

5、向目标收敛、自目标发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心理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时究竟会采取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或者遵循着什么样的解决的方式,常常是由具体问题本身所具有的形式所决定的。在物理问题中,常见的问题是以具有固定的必然唯一的答案为特征的。比如,物理问题常常是明确地要求:求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求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求速度是多少,求时间是多少,求电压是多少,求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是多少(这些问题源自2000年高考物理试题计算题部分)。由于这一类问题总是有一个固定的唯一解答可求,也就好比给我们树立了一个目标,使我们的全部思维活动都指向这一目标,围绕着它而展开。

由于在这类问题中,答案本身以某种变化的形式被呈现出来,我们首先就认定确有答案可寻。于是,我们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都受这最终的答案所支配,都试图向答案逼近。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的方式:指向性思维或收敛思维。我们思想的每一个环节,都被目标所检验,而不受其前一个环节所制约。

进行收敛思维,贵在恒心,利在方法。

自目标发散是收敛思维的逆过程,称为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从问题出发围绕问题开始思考,通过递推从未知达到已知。这是解决复杂问题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

四、心理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1、动机对思维的影响

思维活动是有目的的。心理学中,推动和指引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因被称为“动机”,它能唤起行动,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并在相当的时间内维持这一活动。

对任何事情都毫无兴趣的人,或者即便有,也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维持的人,或者那种对既定目标缺乏执著追求的热忱,尤其在挫折面前少有毅力、丧失信心的人,是很难在其思维活动中有所建树的。一般来说,动机水平很低的人,其思维活动也必然是很贫乏的。但,动机太强时,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目的物,其知觉、思维活动的领域变得十分狭窄,并且思维变的僵化,难于在不同的策略之间灵活转换,容易“认死理儿”,“钻牛角尖”。当我们的动机太强时,乃是处于欲望不可遏制之态,已丧失理智。要知道,“欲速则不达”。因此,应把动机调节到适度的水平上,使我们的思维处于最优水平。

2、情绪的参与——思维的催化剂

像恼怒、厌烦、沮丧、恐惧等负性的情绪破坏了对待问题的积极心态、对可能的线索具有的敏感以及对种种策略选择上的灵活性,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思维的加工。而另一方面,成功所带来的极大的喜悦,过渡的兴奋、机动或满足后的松弛,也同样不利于信息的加工,从而影响思维的正常有效地进行。

良好的情绪状态——良好的心境:(使你的一切体验、活动都带上良好情绪色彩且相当持久的心态)是使你的思维被易化的心理基础,对你的思维具有效果良好的催化作用。

3、意志的作用

认识过程离不开意志的作用。意志促使认识过程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从而使认识广阔而深入,并有一定效果。特别是当人们从复杂情境中探求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过程遇到阻抑时,意志对认识过程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同时,意志有调节情感、情绪的功能,可以控制情绪使之服从于理智。

人的主要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它们对学习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对学习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有清楚而深刻的认识,并能按照目的调整和控制学习活动,以达到既定目的,这需要具有意志自觉性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发现问题之所在,能够坚决地采取措施改进学习的习惯或学习方法或及时补缺,这需要具有意志果断性品质;能够克服学习中的消极情绪和浮躁的不顾行动后果的冲动,学习纪律性强,情绪稳定,学习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思维清晰,这需要具有意志自制性品质;在完成艰难的学习任务时能够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尤其是当学习任务比较艰难和需要长期坚持时也能够取得学习的成功,这需要具有意志坚持性品质。

篇7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当我们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我简述几种方法。

1、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

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例如:我们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就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从前有个寺庙,庙里住着大小和尚100人。每天他们吃100个馒头,其中大和尚每个人每天吃3个,小和尚是每天3个人吃一个,请问大、小和尚个多少人?当然我们还可以举和生活相关的例子,贴近生活,发生在身边的问题,同学们同样感兴趣。例如:连人带马33,100条腿跑邯郸,请问人和马各有多少?

2、作一些形象的比喻;

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把黄河、大漠的雄伟描绘得淋漓尽致,却也形象地刻画了直线(长河)和圆(圆)的相离关系,平面(大漠)与直线(孤烟)的垂直关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抒发了生活在空旷的时空里人类的万千感慨,却也一定程度上描绘了时间和三维欧几里的空间。又如函数是如此定义的:“设f是建立在集合A到B的一个对应法则,使得A当中的每一个元素在B当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相对应,则我们称对应法则f是定义在A上的函数”。这个法则不正像男女恋爱的法则吗?两个人可以同时爱上一个人,但是同一个人不可以同时喜欢两个人。

3、讲一些相关的故事;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通过讲故事可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点多,与一些知识相关的故事也不少,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讲无理数时引用帕斯金因发现无理数而被扔进大海的故事,讲授“反证法”时引用“道旁李苦”的推理故事,讲授数列求和时引用印度国王赏给国际象棋发明家锡塔麦粒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来增强课堂情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大法宝。当然如果没有现成的故事可引,教师如能恰当编一个故事出来,会使教师受欢迎度提升不少。

4、插一些数学史料;

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例如在讲解尺规作图的时候,讲一下古希腊三大著名的几何问题:(1)化圆为方,即作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2)倍立方,即求作一立方体,使其体积等于已知立方体的两倍;(3)三等分角,即分任意角为三等分。讲一下三大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经过四千年的时间,多少数学家为之奋斗最后证明不可以作出来的故事。在讲解极限的时候,讲一下刘徽的割圆术;在讲解二项式系数的时候讲一下杨辉三角形;在讲解数列求和的时候,讲一下高斯小时候的故事,等等。

5、穿插数学美的教育;

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人们都是喜欢并愿意接近进而接受美丽的事物。如果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那么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数学定义,规律叙述语言的高度浓缩性、公式,法则的高度概括性、符号语言的广泛适用性都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整-分,奇-偶,和-差,曲-直,方-圆,分解-组合,平行-交叉,正比例-反比例……体现了数学概念的对称美;圆与圆相交的图形、轴对称图形、正八面体等又都体现了数学的图形美;另外还有数学符号的形象美、数学变化的奇妙美、数学问题的趣味美、数字诗的文化美、数学辩证的哲理美……总之数学是美不胜收。

6、多走进学生、关心学生;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用你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学生喜欢你的人,自然喜欢你的课。

7、紧紧抓住一题多解的例子;

在数学教学中留心能够发散学生思维的案例。通过一题多解、多提一解,让学生活跃思维、开动智力,条条道路通罗马,在快乐愉悦成功中迸放智慧的火花。

例如用一条直线如何平分一个长方形。有的说只要直线过对角线即可;有的说只要直线过对边的中点即可;想着想着,学生就会发现只要直线过长方形的中心就行。学生的兴奋劲一下子提了起来。

8、多一些学生的参与;

教学的过程不要一味的灌输,要让学生参与进来,讲一下自己的看法,说一下自己的观点,享受成功的喜悦。要让学生自己多动手实践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例如在讲解圆锥曲线的时候,要让学生自己亲手画一下椭圆和双曲线的图像,使他们相信书上说得确实是那么回事,感受万物的奇妙。

总之,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我们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迭起,妙趣横生,我们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篇8

本科之后又三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了,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因为亲眼见证了一届届的同学和朋友从学校步入了社会,而这个时候终于轮到了自己,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滋味。这篇论文从选题、收集资料、修改结构到正文写作,花了我一年多的时间,的确耗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然因自身法学理论基础的不够扎实,写作水平的有限,论文难免有些不足的地方,在论文写作中幸得有刘丹老师的细心指导和良好建议。

在此,我首先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刘丹,她对我的恩情如此厚重,不只是追溯至研究生生活的起点,甚至从本科大二以来,对我都有关照有加、悉心教导。她授课的逻辑清晰、生动切实,治学的严谨态度,渊博的法学知识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认真负责的师德都令我深受启迪。尤其这次的学位论文,从论文选题、结构的拟定及文章的写作方面老师都给予了我细致而全面的指导。在此,我要向我的导师刘丹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诚挚的谢意。

其次,我要感谢重大,感谢重大法学院。从XX年9月您们就接纳了我、容纳我,因为我家庭的贫困,让我顺利办理了助学贷款,让我获得一次次的助学金、贫困补助。在研究生期间,是您们,让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不用为学费而发愁;是您们,让我在这良好的校园环境里学习法律知识,让我明白法治社会的精神内涵与意义,还有自己的使命。

篇9

论文摘要:信息社会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信息社会是一个学习社会,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需要和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适应性自我学习

余胜泉教授指出“适应性学习系统主要由‘知识媒体’所组成,它可以为远程学习提供更为优越的前提条件,可以以不同于传统的方法使远程学习更为简单、更为高效、更具有个性化。在这种适应性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学习,我们称之为适应性学习。”(这里的“知识媒体”是指计算机、远程通信及认知科学相结合的“知识媒体”。)与“适应性学习”相呼应,“自我学习”主要是强调学习者这一方的主动性,学习者要充分利用一切现有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自我学习”指学习者具有主动学习的意愿并能够自己制仃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自我学习”还指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教师教给学习者的,而是学习者在与资源、他人等的交互过程中自我意义建构的结果。“自我学习”第三点是指学习的个别化,每个“我”的具体情况都不尽相同,所以学习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适应性学习”和“自我学习”是不能割裂的,二者紧密联系、相互配合、融为一体,组成一个大的学习生态系统。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信息社会和个人对“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终身学习

我国学者陈东瑜认为:终身教育既不是一个教育体系,也不是现有各种教育形式的简单拼凑,而是建立一个从婴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老年教育,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教育框架结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也就是说,终身教育是所有教育的一种组织原则。各级各类教育都应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原则指导下完成自身这一部分的工作,并随时随地地为每个人的一生提供最适合的学习条件。按照终身教育的概念,教育应当是伴随人生到终点的过程,而不是一生中某个阶段的结果。

由此可见,“终身学习”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简单,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只有深刻地理解它,才能灵活地运用它。自己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还要将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三、终身学习的意义

1.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地更新知识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所掌握的知识每五至七年就要老化一半,信息技术知识的老化速度更远远高于这个比例。计算机界有个著名的“摩尔定律”:计算机的速度每18个月增长一倍,价格则是每18个月下降一倍。正是这个定律推动着信息技术以难以想像的速度迅猛普及和飞速发展,从字符界面的DOS操作系统到图形界面的Windows操作系统,从单机操作到国际互联网,等等;还有一连串的新名词、新技术,比如虚拟现实,Flas,MP3音乐,等等—社会发展不断地提出新的学习内容,个人为了增强对社会和技术适应性,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的内容。所以说终身学习既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需求。

2.传统教育面临巨大挑战,终身学习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首要任务

面对迅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传统教育出现了不适应症状,于是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许多新的思想,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习领会,更新观念,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比如以前指导我们教学的主要是行为主义的理论,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认为知识的掌握过程就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受到重视。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也就是说,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学生在与包括学习材料、教师、学伴等情境的交互过程中自己建构的。由此可见,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主动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要引导学生选择研究主题、查找所需资源、开展小组讨论、共享学习经验并完成课程的学习。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要突破传统,就要创新,创新就需要科研,科研是转变观念的动力,是一个不断学习并运用知识的过程。未来需要的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是能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教育家”,我们每天都在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崭新的世界,教育对象是生动的,教育内容是变化的,教育手段是新的,教学方法也要相应更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教师必须要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科研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教师要努力成为“研究型教师”,进而成为“教育家”。

成为“教育家”,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面对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比如什么是应试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各有什么优缺点,素质教育是否一定比应试教育好?计算机教育,信息教育,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都是什么含义,是一个比一个好吗?这些实践中的问题和理论上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关键是要学会思考,通过系统的思考促进观念的转变。否则,又会重复以前的错误。比如那种“满堂灌”式的课堂,以前是“人灌”,有了电化教育手段,就变成了“电灌”,现在有了计算机,又变成“机灌”—整堂课都用计算机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成了旁观者。这些并不是技术的过错,而是观念没有跟上,滥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

四、终身学习的内容

篇10

论文关键词:“TPR”理论TPR教学法教学模式

一、传统英语教学与TPR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①强调听力理解领先;②学生需要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③允许学生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参与活动;④教师的教学应该强调意义而不是形式。

相比之下,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是语法教学,即通过传授英语的语法结构,培养初学者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如,“Thereisabookonthetable”“,Itisnotadog”,传统法讲解“Therebe”句型、动词单复数、冠词的用法、介宾结构“、It”句型及否定结构。简单的两个句子,涉及到了这么多基本的语法知识,即使弄懂了,但学生一开口,还是单复数不分,肯定与否定混淆,甚至于大学的学生会话中还犯“heshe”不分的毛玻同时,类似的“标准语法”句型在现实生活中极少接触到。因此传统的语法教学教的不是生动的口头语言,而是书面语,即“死的语言”,幼儿极难掌握。

TPR幼儿英语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幼儿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凳子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学习情绪主动,注意力持久。如果幼儿发音不准,老师就要自然状态下不停重复,直到发准为止,幼儿也不必重复老师的话,但要按老师语言的涵义反应。幼儿对老师发出信息的反馈越正确,表明对老师信息的理解越准确。心理学家证实,强迫幼儿重复老师的话会引起幼儿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限制幼儿语言学习技能的发展和提高。

威望,师德是学生的指灯,上行下效是道德模仿的普遍规律。激发起学生对良好品德的敬佩崇拜之情,使学生由崇拜敬佩而变为模仿,直至变为自身的习惯和修养。

2挖掘教材中蕴藏的思想性,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未成年人健康为主要目的的活动过程。体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处在运动状态中,学生的思想也随着运动项目或运动深度的变化而随时处在变化之中。这种身心同步变化的特征,是体育教学的突出特点。在体育课上,同学们之间发生着更多的直接联系,比如:相互协作、相互对抗、相互竞争、互相学习等等,在这些关系下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要进行交往,并发生直接的相互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说体育课堂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因此,在体育课上进行品德养成教育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既要注意传授知识,使未成年人掌握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又要对未成年人在接受知识过程中产生的困难,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引导,并结合思想品德教育手段,帮助其树立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思想性。把体育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交融在一起,互相渗透,把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渗透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对未成年人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