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喜事礼仪范文
时间:2023-04-03 19:20: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红白喜事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村落公共空间;文化广场;红白喜事;交往准则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109-05
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方式的存在,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指可供乡村人们自由进入并进行各种思想交流的公共场所,例如在中国乡村聚落中的寺庙、戏台、祠堂、集市,甚至水井边、小溪旁、院坝、树脚周围等,人们可以自由聚集,交流彼此的感受,传播各种消息;二是指村落内普遍存在着的一些制度化组织和活动形式,例如乡村企业组织、乡村文艺活动、村民集会、红白喜事仪式活动等,人们同样可以在其中进行交流、交往。在一个村庄的范围内,村民通过公共空间获取各种公共信息,发表社会舆论,合作处理公共事务,培育公共观念。
村庄公共空间的存在从眼前看是推动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长远来看则是培育这种交流与合作的根基――村民的公共精神。毕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式多样,不仅发挥着“构建亲缘与伦理性秩序的功能,”“形塑村落文化、形成社区意识和分享社区信息”,同时“实现国家‘大文化’对村落社区地方性知识的撤卸和重新组装”[1]。
一、中谊村村落概况
中谊村地处昆明市郊、滇池西南岸,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坡,属湖滨盆地,海拔1905米,属红土高原地带,受印度洋暖流季风的影响,冬春两季干晴,年均降雨量96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0℃与20℃之间,以南风、西南风为主,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适合作物生长,有“阳春方到桃李开,中元才过便感凉”之称。村域面积225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875亩(人均耕地面积12亩)、林地825亩(主要种植棵松,又称赤松,因开挖磷矿已毁),矿产资源丰富,附近的昆阳磷矿为我国“三阳”磷矿之一。
中谊村依山面海,气候温和,环境优美,交通方便。昆海铁路、安晋公路沿村而过,火车站及公路沿线有饭馆、修理店、旅社、停车场、集市等。村庄房屋整齐有序。村后天子山,果园成林,村前滇池,碧波荡漾,村左有龙王庙坝塘,村右有阿金塘水库,既可养鱼,又可供部分农田灌溉,饮水之用。
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6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890元。经济收入农业主要以种植花卉、蔬菜、玉米,渔业,工业以磷矿石加工,副业以交通运输、装卸为主。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0人(占劳动力的149%),在省内务工3人,到省外务工7人。截止2008底,全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其中,自来水入户率98%,农户卫生厕所改厕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98%,电话装机率达80%,96%以上的村民用天然气、沼气、电能进行日常烹饪,65%的农户自己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在中谊村这样一个村落社区中,公共空间形态多样,如在文化广场① ①新修建的文化广场替代了之前的文昌宫而成为文体活动中心的集中娱乐场所,又是全村红白喜事的欢聚地,里面备齐办几十桌酒席所需要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供全村人使用。举办的红白喜事,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剪辑着全村人日常世俗生活的片段。人们在红白喜事中不仅要遵循着“关系”准则和“人情”标准,也根据与事主的亲疏远近关系而发生不同的人际交往行动,从而维持着人际交往的连续性与平衡性。这些交往的发生不仅仅是钱财或劳动的交换,也不限于生活所必需的互助互惠,其背后隐藏着文化意义上的交换,文化资本的获得和积累,而这些取决于无形的“等意交换”有时甚至超越了经济意义上的等价交换[2]。村庄红白喜事中人际交往无形中满足了村庄人情感交流与社会互动的现实需求。
二、关系网络及其亲疏远近
乡土社会可谓是典型的“关系”社会,人际交往在众多的关系网络中进行。曹锦清、张乐天先生在其所著的《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中说:“事实上,所有村民都生活在由亲缘和地缘关系交织而成的关系网中。这张世代编织且生生不息的关系网,无论在时间的纵轴上,或在空间的横轴上都可以无限的延伸,每个家庭便是关系网上的扭结,村落可以视为关系网上的扭结丛。”[3]村民生活在由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交织而成的关系网络之中,这张世代绵延且极具扩张性的关系网也成了人们交往的现实活动空间及其行动路径。
一般来说,以一个家庭为中心,按照血缘、地缘关系由近及远向外推。先生早就对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人际交往方式作了形象而精辟的描述,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4]。很明显,差序格局在乡村的人情圈中依然灵验,大家都生活在“熟人社会”里,谁怎敢公然不顾他人的“人情”与“脸面”?恰如发达的商品生产和交换需要创建各种新的组织形式及其得以正常的组织管理、运行制度一样,关系网络的正常运行并发挥作用也需要一套相应的非市场化的交换习惯。这种非制度、非市场化的但被习俗所认可的交换习惯,就是“人情”[5]。红白喜事中的“人情”交换,主要是在当事人的关系网络中实现的,遵循着“关系法则”。而“关系”密切的程度对交换行为中的“人情”大小或轻重有直接影响。因而,处于不同位置的家庭之间的相互交往根据其网络关系的亲疏远近不同而具有个别性、选择性和特殊性。由此看来,村民之间的交往又是一种“特殊主义”的交往,即“凭借与行为之属性的特殊关系而认定对象身上的价值的至上性”[6]。用于交换的礼物、礼金的大小厚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事主的血缘、亲缘关系的密切程度。厚礼重金说明交换双方关系密切、情谊浓重,给予事主的脸面也就越大;反之,则说明交换双方关系一般。
杨YG的舅爹② ②中谊村一带方言,指其外公的兄弟。家新居落成,虽然还没有办酒的日子,杨YG一家早开始忙开了,今天上昆明买匾牌(面子好看一些),明儿赶昆阳买鞭炮,等等,不亦乐乎,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等着吃酒日子的到来,看着这些礼品,少说也有600元。因为杨YG媳妇也是本村人,除了准备礼品外,还忙着到舅爹家帮忙张罗。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通信的进步,村庄人在原有关系网络中的交往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关系网络的性质及其规模大小。亲缘文化传统也相应使村庄人的关系网络获得了可以自由伸展的张力,村庄人可以通过“拟亲缘化”找出或拉出“拟似亲缘关系”来满足其更多的需求,村庄人有意地把身居其中且能给予其极大帮助的亲缘关系进行移植、复制,甚至放大,按照亲缘行为模本来建立、发展与他未曾打过交道的人们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地拓宽其交往空间,不断地把异质关系纳入其关系网络之中,使其交往活动的空间更为宽广,交往行动的路径相应增多。对他们而言,除了既有的亲属关系外,朋友、同学、同事也随其交际的拓展而纳入人情圈,呈扩大之势。
2008年8月23日,杨JC的儿子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在文昌宫(文化广场未建成前,村里红白喜事都在文昌宫举办)举行升学宴。平时杨JC在外面做建筑工,结识不少好友,这次办升学宴,除了自己家的亲戚外,还邀请了好多外边的朋友。他对笔者说:“现在经常去外地打工,交往的人也多了,一起打工的朋友,在外面玩得好的,大家都玩熟了,有什么好事,谁邀请了,肯定得去。”
三、人情往来及其收支平衡
在中谊村,只要哪家“吃酒”,大家就会相互告知,以免错过人情,村民中甚至在日历簿上某个日子标着哪家“吃酒”的记号。有些村民不在老家,还叮嘱邻里,有“吃酒”的机会一定要记得告知,并想方设法请人代送礼。如此年复一年,通过这种“办酒”和“吃酒”维系着村民间的联系。该村一位村民对笔者道出这么一番话:
“我们世代生活在这里,这是正常的事了,亲戚好友办酒席时你得送送礼。不送的话,你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你家办酒时别人送过了,人家办酒席时,你却不送,咋个好意思啊,咯合(昆明方言,意为对不对)?别人会指你这个人小气,不通人情,不懂道理,不会做人。再说,谁家没有个事得求人噶?要是平时不与人打招呼,等你到了求人的时候,谁来理你?你看那家(此处是指村里的Y家,因儿子已经在城市里买了房子定居了,家里老人家年纪也大了,没有再参与送礼――笔者注)现在不送礼,到时候死了都没人抬。大家也是靠着这种‘办酒’的场合联络感情。平时不‘走动’,一旦有事,你咋个求人嘛,别人都懒得理你,咯合?”
礼物、礼金的流动在人情往来上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表达一种礼节性意义。这种“表达性礼物意味着表达一个人的道义或情感的关心,而这样做的最好方式是不等主人邀请就去赠送礼物”[7]78。事主收到的礼物、礼品不管其厚重大小,都意味着他领到的是“情谊”,但欠下的却是“人情”。
人情的来与往总是有一个时间差,呈非对等性,并若干次连续性“延期交换”下去,就会有一方处于“欠情”状态,这个‘欠’字可以不在于理,但一定在于情。对此有过很好的见解:“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需往来了”[4]73。如何达到人情往来的“收支平衡”,避免在红白喜事人情往来中有失“体面”的事发生?村民都比较认同“同类”性质的家庭向事主施出的“人情”规格作出较为一致的行动,就不会有人出现“人情矮子”的现象。故农村人情往来中,有些人为延续人情往来,不惜占用生产性支出随礼,乃至举债随礼。
在中谊村,几乎每家都制作和保留喜账的习俗。喜账由红纸裁成32开大小,装订成册,封面居中书写堂名,左下角书写举行仪式的日期,右上角书写“龙凤呈祥”、“莺凤和鸣”、“新婚之敬”(婚礼)、“落成之敬”(上梁)、“松鹤之敬”(寿诞)等吉祥的词语,喜账内按辈分大小排列次序,辈分大的居前。喜账是村民家庭社交史中重大活动的真实纪录,它显示了主人公人际关系网络的总貌,这张“人情债单”便成为事主后来与村庄人交往的“价格对照表”。不同于市场交换的“等价、即时结清、单次博弈”等特征,人情交换是“不可能等价、来往有时差、连续性博弈”的过程[8],因而,要保持人情往来“收支大体平衡”极其困难,特别是在短时期的村庄人交往中几乎不可能,但村民在红白喜事中人情往来又遵循着为大家所共同认可的“来来往往,永不清账”的规则,一方送礼,另一方受礼,双方心中均“有数”,这就使村民之间的人情往来呈现出“收支大体平衡”的可能态势。
四、情感认同及其关系再生产
中谊村的婚宴礼仪一般持续3天,事主为了办得体面,有面子,很讲究规模,下力气“大办”。过去,只是请关系近的亲戚聚一聚,而今,能请的人都请,全村的人都可参加,场面很是热闹。
2008年10月2日 农历九月初四 晴
今天,郑MX的独儿子结婚,早上8点过,他家请来帮忙的村里乡亲就开始忙开了,男人一般负责杀猪事宜,女人负责清洗碗筷、捡菜、洗菜、打扫卫生。
饭后,主厨的师傅就安排帮忙的人员各自分开做事,主要是分割各部分的猪肉及清理清洗,其他的肉食品就是使用成品或半成品的。晚饭后,就开始准备这两天的主要菜品,大约忙到晚上9点左右。帮忙的人员喜欢吃宵夜的就弄点现成的熟食下酒,边吃边吹牛,不吃的呢,就回家休息。
2008年10月3日 农历九月初五 晴
早上帮忙的人员会起早到客厅帮忙,被安排煮饭的人员要在早上9点前把饭煮熟,把锅让出来煮菜或烧水洗碗。
男的帮忙准备早上用的菜品,1-2人负责请一次(叫做邀客),到炮火响的时候(也就是升席的时间),各自带上礼品到主人家去祝福。
早上吃的一般都是12个菜左右,不会太多,晚饭就吃得比较丰盛了,因为男方结婚把新娘接回家,这一顿就必须吃得最好,也是这里的风俗。各种菜品也是精心作了准备的,吃饭的人员也是最多最齐。
2008年10月4日 农历九月初六 晴
婚宴的第二天,早上所吃的就跟第一天的差不多,不会有更多的调动。饭后,男方这边的亲朋好友就跟着去女方那边去吃饭(叫做回门),女方那边也是做了最丰盛的酒席给男方的亲朋好友吃。
2008年10月5日 农历九月初七 晴
最后一天就是主人家要亲自下厨把饭菜做好,请所有帮忙的人员吃饭,也是为了感谢大家为自己做的一切事情,第二呢,也是再次请大家为自家收拾各种剩下的物品,把所有的炊具、碗筷清洗清点交公(文化广场),再把客厅打扫干净,桌凳摆放整齐,清点后交费。
红白喜事中的“人情往来”作为典型的社会交换形式,其重要性在于这种交换背后的文化意义与社会情景,通过这种形式的礼物交换来联络感情,增进情谊,强化村民的社区归属感、认同感。村庄内部的红白喜事对于地域相对狭小的村落社区来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村民进行精神交流的公共空间。当村庄大集体的政治性社区解体,村庄分解为原子化状态,日益减少的行政性集会又不断与村民的利益需求相脱离的情况下,红白喜事作为村落公共空间的表达方式,正好为人们提供了见面、沟通和交流的场合与机会,红白喜事在村庄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凸现,它部分地填补了村落公共空间的空缺,满足了村庄情感交流的需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村落农民家庭生产功能的恢复和加强,村民对不同形式的相互帮助和合作的需要越来越多。红白喜事中的人情往来除了沟通感情以外,更主要的是为日后在生产上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合作,为经济上的更大的互利在不断创造有利条件。
同在一个村庄中,抬头不见低头见,谁能肯定以后不求人?人们深知“长期关系必须通过有关双方的表达性礼物馈赠来精心维持,当相互关系被打断或破坏了,就不得不通过作出额外的努力来重修和好”[7]83。为此村民乐意参加村里的红白喜事,关系疏远的可乘机拉近,平日里结冤的可借此机会修好。红白喜事中的人情往来使人们情谊加深、关系更近,从而实现关系的重组和再生产。
此外红白喜事还为交往双方达成一种人情“储蓄”,“礼物交换构成了一个道义经济的体系”[7]84。平时人们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以维系彼此间的情感关系。如果一方在生活上遭遇到贫病困呃或其他重大困难,而开口向另一方请求并得到帮忙时,受恩者便欠负施恩者一份人情,努力寻找机会来回报。这时候,他们之间的人情“储蓄”便发挥着作用。
五、余论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逐渐加深,中谊村农用田不断被征用,以血缘、地缘、民间信仰等维系的村落再也不是“高度组织化的跨越时―空的社会纽带”的载体很大程度上,人们对某些事象的依恋与认同也被“现代化”铁律以其难以控制的力量不断消解,从此中谊村人们将逐渐告别自己延续几千年的与土地为生的生计,许多农民走出农门,进入了一个半工半农的时期,以农民和农业的载体的传统村落,其文化意义慢慢地让位于利益共同体的意义,也许中谊村从“农村”变成“工村”或“商村”,只是“村”的帽子却迟迟难以摘下,村民仍然还是农民,仍然保留着农民的户籍,这种强烈的反差直接从农民对土地的态度中看出来。面对社会变迁带来的阵痛,需要沟通、整合、重新确立认同来进行调剂,村民们在红白喜事中的公共交往既遵循着‘礼’又服从于‘利’,使“亲缘关系”蕴含着更多的人情味,同时又让“拟似亲缘关系”具有更多的理性,通过这种情与理的运作,再次获得许多有形或无形的社会资源。由此看来,重新审视村落红白喜事之血缘、地缘关系等传统伦理,着实是一个真切、值得关怀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 毅.公共空间[J].浙江学刊,2002(2).
[2]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M]//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49.
[3] 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514.
[4] .乡土社会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曹锦清,张乐天.传统乡村的社会文化特征:人情与关系网――一个浙北村落的微观考察与透视[J].探索与争鸣,1992(2):55.
[6] 郑也夫.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J].社会学研究,1993(4).
[7]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J].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篇2
谈到喀什,不得不提到那里的古老的建筑,那里的绚丽风景,那里的出名特产。但是,令我最欣赏的,还是那里的风土人情。
喀什人,激情四溢,精神充沛,给人带来无限的动力,同时,传播着他们的热情。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性,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他们的舞蹈有的质朴短小,富有乡土气息;有的规模宏大,具有现代色彩:有的粗犷豪放、鲜明跳跃见长,有的以浓郁雍容、深沉悠长显胜。
喀什人居住的房子,一般为土木结构的平顶方形平房,上开天窗,房顶可做晒台或乘凉。住宅多自成院落,院内宅旁遍植花草,栽培桃、杏、梨、葡萄、无花果等。室内沏土坑,墙上挂壁毯,还开有大小不等的壁橱,饰以各种花纹图案。
喀什人是一个热情好客。崇尚礼仪民族。家里来了客人,即使素不相识,也会热情接待。亲友相见,握手问候。邻居间主义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谁家有了红白喜事,邻里们都会争先协助。
篇3
关键词 村落 丧葬 庙宇 信仰
中图分类号:K892.98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认为民俗大略可以分为四部分: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其中的精神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以及民间艺术。然而,民俗是整体的,不是部分的、碎片的。鉴于此,我们如何展示“民俗”这种“生活文化”?通过对民俗的某一角度的关注,就能够透视整个区域的文化生活。下面就将通过对鲁东南的ZJZH村落共同的祭祀与丧葬仪式的描述来展现当地村民的信仰与生活传统。
本村主要有臧、鲁、韩、赵、张几个姓氏,村里各姓基本上是在战乱或荒年逃荒来的。每个姓氏都是一个大家族,是一个祖宗留下来的。村落中的家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具体的“事件”上,家族成员之间的协同与联合更充分地表现在村里红白喜事的操办上,如:韩家遇有红白喜事,所有姓韩的都到场,都来帮忙,随礼钱看关系远近给多给少,血亲远的干活,如出丧时抬棺材,刨坟,炒菜,伺候来的客人,血缘近的就跟着陪灵哭。此地与孔子故乡、东方圣城曲阜相距百余公里,儒教文化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崇拜,因此受儒家文化影响,这里的丧葬程序颇为繁琐,先后有停灵、报丧、戴孝、送汤、吊孝、打坟、入殓、出殡、圆坟、一七、五七、百日、祭日等内容。
1 报丧与服丧
老人去世后,家人先将老人穿好寿衣,停灵于堂屋正厅处,自家的子女便不再过问太多事情,只是在老人旁守灵,一般是三天三夜。然后派本家侄、孙,分别到老人的娘家以及其他至亲家报丧。这时,由家族中的长者出面组成一个临时班子主持办理丧事,人数根据家族大小、儿女多少、亲戚多少而定,多少不等。负责办理设灵棚,雇用丧乐班、修坟、买棺、报丧等一切事宜。孝子带孝,子女、内眷持服,现在都是白大褂,从头到脚,五代以内晚辈以及至亲,均穿白衣服丧。
2 丧乐与丧礼
一般丧家雇一个丧乐班,分两帮:一帮在内,负责宾客祭奠时奏乐,一帮在外,负责主宾回礼时奏乐。吹吹打打,孝子及老人的三代子侄披麻带孝,子跪于老人灵旁,侄、孙等跪于灵棚两侧。随着鼓乐迎客、谢客,给女婿、外甥更衣、谢座。至亲均迎于门口、陪同灵棚前行礼、叩头。有亲朋至内厅最后瞻仰老人的,孝子均先叩头致谢。宾朋至,一般是灵棚前奏乐、行礼。送殡之日早饭后,死者的长子托着叠好的烧纸,由人带领,吹着喇叭,到了祖林,确定具体地点,插好木桩,叫“点穴”,前、中、后挖土三锨,叫“破土”。
3 送汤
三次送汤,都是到村头的土地庙前。本村是全村共用一个土地庙。第一次是出殡前的傍晚,叫做送倒头汤,送汤时,儿子必须赤脚、光头,现在好些了,可以穿草鞋。送汤队伍男的在前,女的随后,男女哭着先在灵前叩头,然后手拉哀杖,到土地庙,烧纸、泼汤、叩头。第二遍是出殡早上,人员与第一遍一样,只是穿了孝衣。第三遍是午前,人员增多了,主要是至亲家的女眷持孝服参加进来。这两遍前后均有丧乐班奏乐,前面依然有抬水的、拿纸的在前引路,速度一般是很慢的。其意大概是于此悲痛时刻,多想想死者的恩德,多想想自己的不足等等。下午的三四点钟,是最后一次到土地庙,所有服丧者均参加,这次叫“送盘缠”。
4 出殡
送过“盘缠”回来,接着是“看棺”和“铺棺”,即由子女看看新做的棺材,再铺上火纸、被褥,一般都是子女、内眷完成。这时也是看丧礼的人比较多的。再有孝子,一起到大门外,叩头谢天、谢地、谢大指、谢司芒等近十次。再回灵前,也是最后一次见老人,先不许哭,待执事的将棺盖移到一边,拿开“蒙脸纸”,用新碗盛少许水,棉花蘸水在面上示意几下,叫“静面”。盖上“蒙脸纸”,把棺材盖移回,此时亲人痛哭。执事的用钉刹好材口。然后是“出棺”,先是由数人将棺材抬到大门外,棺材托泥板处穿两根大绳,一声号令,棺材抬起。前面的人背棺头,两侧的人用手托,一直到架子上放稳。待架子工用绳稳好棺,架子头详细观察后,一声“前后搭肩,起——”,棺材平稳升起,长子将盆子摔碎,叫“摔老盆”。之后是行“路祭”。在死者棺前,设祭桌摆有供品,桌前铺席,至亲每家按辞灵的顺序依次分别行礼,父亲去世时,行礼是“三拜九叩”大礼,母亲是“一拜三叩”礼(男尊女卑)。每次礼毕,孝子要还礼,叩头致谢,也叫“谢客”。待“孝子”最后行过礼后,起棺上路,叫“上林”。至祖坟,吹起喇叭,架子头一声号令,架子工小步慢跑到坟框旁,“孝子”跪拜,随后落棺。待查看坟框的深度、长度后,移棺入框,调好方位,将水泥板盖好,把土堆起成坟头。然后送葬的人集体向坟头行礼,客人先行礼,“孝子”后行礼。老人于此才算入土为安。孝子们第二天一早还要圆坟,随后就是一七、五七、百日、祭日、出服等,三年之后,才算服完丧。
从整个丧葬过程来看,丧家的孝子们虽然处于丧礼的核心圈,却是最为谦卑的一个群体,俗语说孝子小三辈,对于奔丧的人,哪怕是辈分比自己小,孝子也要叩头致谢或迎接,而且一切礼仪进展都听执事人安排,出殡后的当晚,丧家要宴请帮助操办丧葬事宜的本家男子,丧家长子要在执事的带领下向各桌敬酒,磕头,以示感谢。而在葬礼中哭丧的本家女子此时要负责操办酒席,并不能和男子一同入座,要等男子吃饱喝足之后妇女才吃饭,由此可见当地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比较严重的。另外,丧礼中对于“本家”和“外家”的待遇也是很不相同的,所谓本家就是丧家的血亲集团,外家就是丧家的姻亲集团。本家的人不需要报丧,而是要干活,外家的人需要报丧,不用干活,而且由本家的人伺候酒席。这种区别是由本家和外家的血缘和地缘的亲疏远近造成的。在一次次丧葬仪式过程中,家族个体之间的联系增多,凝聚力增强,家族的共同体观念也进一步得到深化。
篇4
为了感受武定彝人的婚礼文化,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再一次回到了坐落在千里彝山中的故乡阿拉彝寨。住在寨头那片古栗树下的新郎家院子里传来了欢歌笑语,这是新郎家的大喜日子,我心里暗暗高兴,生活在城里的我走出故乡千年古彝寨后,扳着指头算一算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参加过故乡彝人的婚礼了,这一次我总算赶上了彝人的婚礼,可以重温那久违的婚礼盛况。
新娘是从另一个彝家山寨娶来的,黄昏时分,娶亲的人从那条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进寨,嘹亮的竹笛声被山风带进了彝寨里。新郎家的大门口人群涌动,欢歌笑语声冲破了黄昏的落日,浓浓的婚礼喜气开始点燃。院子里摆开了似长街宴样的餐桌,客人们的脸上挂着笑容,他们与家族或久别的三亲六戚相拥入席。
“阿普”(彝语:老爹)是彝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精通彝人红白喜事中的祭俗,在彝寨里的红白喜事中唱着主角,也成为彝寨里最受人尊重的老人。此刻,刚做完婚礼祭俗活动的“阿普”脸上堆满了甜甜的笑容,我也好多年没有见到在彝寨里可称得上民间老艺人的“阿普”了,所以见到“阿普”那熟悉的声影,一种亲切之情涌上心头。
“阿普”邀我与他们一起入席,我的心里比喝了一碗冬蜜还甜,同“阿普”同桌喝一碗婚宴喜酒是莫大的荣耀。一碗喜酒喝下肚,十分健谈的“阿普”开始讲述彝山婚礼的文化习俗。
彝人的婚礼一般分为恋爱、提亲、报信、吃订酒、举行婚礼等步骤。婚礼在男方家中举行,娶亲的人由6人或8人组成,正副媒人各一人,副媒人由新郎的姐夫担任。娶亲的人在黄昏时分赶到女方家为佳,女方家派人在大门口向娶亲人敬酒,除带来的绵羊由副媒人拉进院子里外,其余送来的礼品由敬酒的人依次送到女方家的堂屋里。敬酒结束后,新娘的女伴们准备好干净的龙潭水,躲在大门内隐蔽的地方,待娶亲的人走进大门里时,就会向娶亲的人泼龙潭水,从大门里泼到院子中,从院子中泼到厦坎上,直到娶亲的人在女方家堂屋的供桌前磕过头后,女伴们才会停止泼水。彝人认为泼龙潭水可以驱逐跟随娶亲人的“白虎”(不吉祥的鬼神)。泼吉祥水结束,娶亲的人们围坐在堂屋里的火塘边,一边有说有笑地谈论着笑话,一边烘烤着湿透的外衣。不一会儿,堂屋里撒上一层青松毛,女方家在翠绿的青松毛上摆开了丰盛的酒菜,这一顿晚饭娶亲的人们被当作贵客招待,由女方家德高望重的长辈们陪着喝喜酒,女伴们则站在一旁恭恭敬敬地添饭菜。
当娶亲的人们酒足饭饱后,夜幕已经降临,娶亲的人开始自己动手杀那只拉来的绵羊,女伴们又会给娶亲的人泼一阵吉祥水,院子里又升起一阵欢歌笑语。当娶亲的人们把那只绵羊杀好,时辰已到了夜间的12点,这时第一次哭嫁开始。女伴们陪着新娘走进堂屋里,由副媒人领头哭唱一支哭嫁歌,如果副媒人不会哭唱,那么女伴们就会要哭嫁礼品,一般是2千克的小锅酒。
第一次哭嫁结束,坐在堂屋里哭唱的人们相继退出离去,娶亲的人们只能在堂屋里过夜,女伴们开始与娶亲的人嬉闹,搅得娶亲人一夜不得安眠。待到寨子里的公鸡第一声啼鸣时,就开始第二次哭嫁。这次依旧由副媒人先开头哭唱,然后新娘和女伴们才会跟着哭嫁,哭嫁到黎明时分才结束。第二次哭嫁结束,娶亲人在女伴们的簇拥下,每人必须担一挑龙潭水,以示给新娘挑洗脸水之意。挑过新娘洗脸水,女伴和娶亲人每人吃一碗油炒猪肠饭,以示牵肠挂肚之意。娶亲人的午饭待所有赶来做客的人们吃饱喝足后才能吃。
这时,女方家的厨师们便会在宽敞的院子里摆开4张长街宴一样的餐桌,当把所有的美食摆满餐桌后,这场婚礼的总管就会号令娶亲人和女伴们入座,娶亲人坐右边,女伴们坐左边。待双方坐好之后,就会开始抢菜,如果没有抢到丰盛的菜,那么只能望着对方津津有味地吃了。这时调皮的女伴们就会给娶亲人脸上抹黑,娶亲人的脸抹得越黑越吉利,黑脸可以驱逐回归途中不吉祥的鬼神,这是祖祖辈辈彝家人的习俗。
在一片欢歌笑语和吵吵闹闹中,娶亲人和女伴们匆匆吃完午饭,在娶亲人和女方家总管的催促下,又开始第三次哭嫁,也是新娘离开自己家时的最后一次哭嫁。当女伴们陪着新娘哭嫁得淋漓尽致时,在长辈们的劝慰下哭嫁声慢慢回落,这时新娘的亲哥哥背着新娘,在堂屋的火塘边转3圈,然后把新娘从堂屋的门内交给娶亲人,娶亲人背着新娘走到女方家的大门口时,新娘方可落地。
送亲的人根据娶亲人的多少而定,如果娶亲的人有6人,那么送亲的人就会12人;如果娶亲的人有8人,那么送亲的人就会有16人,在送亲的人群中以舅父为大。新娘骑马还是走路依据路途的平险而定。遇到河水,由副媒人背着新娘过河或付给过河费。新娘来到新郎家大门口时,新郎家在大门口铺上青松毛,以丰盛的酒菜迎敬送亲的人,新娘先进堂屋里在供桌前磕头,再由新郎家的长辈给新娘取新名,最后才进新房里。
篇5
宁夏、甘肃、青海等地有的回族把祝安词简称为“色俩目”,回族人见面时,致者说“色俩目”(平安,您好),回答者则说“安色俩目”<平安,您也好)。《西域番国志》、《哈烈志》记到穆斯林相见的礼节时说:“相见之际,略无礼仪,惟释屈躬,‘撒力马力’一语而已……”。“撤力马力”就是“色俩目”、“阿来库”;“惟释屈躬”,回族说”色俩目”腰微前躬。这说明回族的见面礼早已成为一种习惯。
互致“色俩目”还有许多讲究。一般是晚辈先向长辈致“色俩目”。平辈亲友相逢,年幼者向年长者致“色俩目”。教民与阿訇相遇,教民先致“色俩目”。客人见了主人,客人先致“色俩目”。出门在外的要向当地留住者先致“色俩目”。乘骑者对步行者先致“色俩目”。男对女先致“色俩目”。夫对妇先致“色俩目”。(西北有的地方是妇对夫先致“色俩目”)。少数人对多数人先致“色俩日”。如个别人到清真寺或碰红白喜事,要向多数人高声道“色俩目”(你们好),多数人中凡是听到的要回色俩目。这样少数人就不再一一去向每个人致“色俩目”。
回族在相互说“色俩目”时,同时还握手。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俩目”肘,右手置抚胸前,腰微微前躬,表示从内心敬重对方,衷心地祝愿。有些地方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双手抱拳或平扬双手,表示亲切庄重。还有的回族在致“色俩目”时,相互伸出右手相握,左手抚在对方的右臂上,意为关系非常密切,亲如一家。如果有的人出门遇到不相识的回族,致“色俩目”问好,对方就知道你也是回族,有什么要办的事,就一定热情帮助。
回族反对说“色俩目”时摇头晃脑、喜喜哈哈等不稳重的表现。对年轻人见了老人不致“色俩目”,视为一种没礼貌的行为,遭到众人的轻视和议论。对于听到别人致“色俩目”而不回“色俩目”的,视为高傲不礼貌的行为,遭到众人的辱骂。
篇6
湖南平江,一位老人几十年在家中坚持私塾教育,教授四书五经,虽然仅有几名弟子,但经数十年的绵绵传承,传统塾学在这个地区仍顽强地延续着。
数字时代的私塾声
懵懂的塾童、老气的先生,还有“啪啪”打手板的声音――关于私塾和教书先生温馨而严厉的故事在民间俯拾皆是。
在21世纪充斥着网络和电视的时代,私塾早已成了一个遥远的字眼,假如有人告诉你在某一个地方还有旧式的私塾,你肯定不会相信。
星期天一大早,湖南省平江县南江镇五角村的小朱亮早早就起了床。洗漱、早餐完毕,小朱亮便急急忙忙上学堂去了。
"用功读书,要听老先生的话啊!"朱亮的父母亲叮嘱着。
11岁的朱亮是村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今天要去的不是学校,而是到本村的私塾里学习古书。墨迹斑斑的毛笔,两本《增广贤文》和《幼学故事琼林》,朱亮每逢星期天都要到朱执中老先生办的私塾里读一整天古书。
这是我去年在湖南平江见证的一幕真实的场景……
古老的汨罗江穿境而过,湖南平江地处湘鄂赣交界处,风景秀美。
这里至今仍化石般保留着旧式的私塾。虽然可怕的手板已不复存在,但教古书、习诗文、练书法的私塾传统模式仍原汁原味地延续着。
朱执中的家坐落在平江县西北约45公里处的南江镇。我从平江坐公共汽车到南江,在一个叫浆田村的地方下车,然后步行赶往私塾所在地――五角村朱家组。
房前坝子,房后青山,坝子里稻田、鱼塘密布,青山上翠竹片片、松林环绕,一路上的乡村田园风光使我对传奇的私塾想入非非。
朱家组是五角村24个村民小组之一,共有25户100多口人。朱执中老先生的私塾是一栋被众多新民居包围的老房子,低矮的门檐上有“南江镇五角村274号"和"五好家庭"两块铁牌。在土房最后面才大概看出教室的模样,黑黑的墙壁上留下了许多乱写乱画的痕迹,墙角处还堆放着许多杂物,仅有的两个朝西的窗子都是露天的,条件十分简陋。
从外面看,私塾先生的家与普通农舍几乎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更显简陋。但据朱执中先生介绍,房子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祖辈世代流传下来的。老房门楼已毁,只剩下一个孤立的石门框,在冬日的阳光下,我仿佛觉得它就是这栋老宅的标志或某种精神的象征。
简陋又宁静的教室显得有点阴暗潮湿,在靠近窗户的一边,摆放着用几块破旧门板搭起来的书桌和椅子,简陋的课桌上整齐而简单地摆放着笔、墨、纸、砚。四周墙壁上,贴满了学生们用毛笔写的诗句和文章。和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章中描写的一样,私塾里的学生七嘴八舌,各背各的文章,汇在一起就变成了一片别具韵味的嗡嗡声。时间在这里似乎停止了脚步,让人依稀回到了从前,相机的咔嚓声和这些网络时代的私塾读书声让人产生身在现代又恍若隔世的别样感觉。
声名显赫的“老先生”
在平江采访,我时刻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敦古老的人文气息。私塾通常被称作“蒙馆”,又叫“教老书的”。平江“教老书的先生”多为言行正统、德高望重、辈分较高的族中长者,今年80岁的老塾师朱执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朱老先生中等身材,背微驼,戴一顶普通单帽,披一件旧棉衣,白净清瘦的脸庞上有一双自信且敏锐的目光,鼻梁上端长有一颗红痣。关于他的身世经历、言谈举止以及修养学问地方上有口皆碑。老人家知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学过的古文至今都能通篇背诵。在这个偏僻的乡壤遇见文化底蕴如此深厚的长者令我惊诧不已。
朱执中早年读了10多年私塾,凭借刻苦学习成为乡里公认的“秀才”。30来岁时他在家里办起了学堂,开始了他延续一生的传统私塾教学。半个多世纪以来,老人成了当地办私塾时间最长、年龄最大、培养学生最多的“老先生”。
“到今年,我的私塾断断续续办了50多年了,收的学生多的时候每年10来个,少的每年四五个,今年算多一点,有15个。办学堂几十年,我的学生大概有数百人了吧。"精神矍铄的朱老先生神情淡然地说。
老先生虽然声名显赫,但生活极为简单清贫,卧室内除一张双人床和一个用了几十年的破立柜之外,连一台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也没有,可谓家徒四壁。惟独的现代化是戴在手上的一块8元钱买来的电子表。老人每天仅吃两餐,每餐都是米饭炒辣椒,吃一个鸡蛋汤就算改善生活了。
“其实我现在吃穿并不愁,教老书也并非为挣几个钱,主要是一种兴趣,以前主要为生活所迫,现在则是一种精神寄托,因为学生们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学生。”老人性情淡泊没什么爱好,寒冷的冬日里常独自一人在房内烤火,只有一只大花猫与他为伴。
探秘“寒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清晨,三五成群的学生就来到朱老先生家,围坐在几张用门板搭起来的书桌旁。不一会儿,朗朗的读书声响了起来。
课间休息时,学生们都挤到老师的厨房里围着火塘烤火。南方11月下旬的教室里显得特别阴冷,此时此景才让人感受到真正的“寒窗”滋味。
私塾不像现行的中小学统一授课,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差异一个一个地教。从《三字经》、《幼学》、《增广》开始,重点学习古代儒学经典。
古文是私塾里最主要的学习课目。先生把文章先给每个学生讲解一两遍,然后让学生熟读。头天学的内容,次日要一个个到他那里去背诵。只有顺利通过者才能学习新的课程。
学生各自从家里带来纸张,在先生的指导下临摹字帖。书法是私塾教学的另一项主要内容,先生要教学生书法,自己的书法水平自然不会差。朱老先生就是当地有名的“书法家”。
打板子、罚站,过去常听说旧私塾中如何体罚学生,所以我特别留意平江私塾中的师生关系。
“以前私塾对学生确实有过体罚,因为当时社会认可那种教学模式,招收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体罚很有效。现在就不同了,体罚不仅受到家长、教育等行政管理部门的谴责,甚至要承担法律责任。况且现在招收的学生年龄比较大,通过讲道理完全可以达到目的。”朱执中先生告诉我。虽然从未见过先生和学生在一起说说笑笑,更没见过学生和老师探讨问题,但采访中我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敬畏与温馨的师生关系。学生见了老师都一本正经,一口一个“先生”,当老师一旦离开,他们又打打闹闹,露出少年的天真。先生在学生面前面孔都是严肃的。背书时,老师坐在沙发椅上,学生坐小竹凳,并且拉开几尺的距离,显得师道尊严。
老先生轻商薄利,收费不高,乡里乡亲的,给不给钱都无所谓,一般每月交30元,加1斤米。家庭富有的多给一些也收,家境困难缴不起费的也就算了。
每年先生都要进行两三次家访,向大人介绍孩子在私塾中的表现。端阳、中秋、春节等节日学生都会遵循古章传统给老师送上一份礼物 (每个节日两斤猪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附近一些早年毕业的学生也不忘师恩,只要在家也会经常来看老师。在平江安静的时光中,师生间的这些往来构成了一幅独特古朴的乡村风景。
风雅后的纷纭众说
“应酬先生”何英站在灵柩的后侧,手拿一个装有黑灰的小碗,边念祭词,边用手将黑灰撒向空中,这是在做一种驱鬼仪式……
葬事办得热烈隆重、规模宏大。整个葬礼期间吊唁者川流不息,哀乐声、鞭炮声连成一片。
76岁的何英在葬礼中主要负责写悼文、对联、主持行礼、驱鬼等仪式。报酬有一二百元。私塾教学的重要成果就是培养“应酬先生”。所谓的“应酬先生”,即在村人婚丧嫁娶和祭祀的时候唱礼,主持仪式,撰写所有联、帐、文告。“应酬先生”在平江是一份非常风雅、令人羡慕的职业。
为了让儿子读老书,当“应酬先生”,平江县大坪乡的樊岳桥将“老书先生”接到家里,吃穿浆洗照应全包,每年再给300斤稻谷,让儿子樊格君退学在家整整学了7年私塾。樊格君当时正读初一,数学比赛都是全乡一二名,对他的退学老师们十分惋惜。
30多岁的樊格君如今虽然没有考上大学当上干部,但遇红白喜事常常被邀请出任司仪应酬,由于他精通文墨,熟知礼仪,名气越来越大,经常跨越省界到江西走场,在当地是个"跑得满台的人物",备受尊敬。
“上大学不分配工作将来照样种田,又有什么用?不如上私塾,当上应酬先生日子就好过了。”一位叫陈其平的学生家长就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
陈其平的话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虽然学生们不好意思说出自己将来做什么,但他们的家长已为他们锁定了以后的生活目标。
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数字时代,为什么在平江至今还存在着类似化石式的私塾?这的确是耐人寻味和发人深思的问题。对平江私塾这种特殊现象,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观点。
平江虽然地处偏僻,却一直是一个文风昌盛之地,有着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在平江乡村,无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能看到各种漂亮的联与匾。每到过年家里家外都贴满了古色古香,雅得惊人的春联。每逢红白喜事,祭祀礼神,都须按古礼行事,所有祭祀典礼都需要像何英那样的“应酬先生”。读过两三年私塾的学生,不仅可以作文应对,还可以流畅应酬,在乡间足以以此解决衣食。
有人认为私塾是旧思想、旧文化的载体。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浓厚文化传统的国度,不能忽略传统文明的传承,私塾仍有存在的必要。
随着统制型社会的逐步解体,一个多元的“民间社会”开始浮出水面,平江私塾只是其中一种话语表达,摈弃过多的主观人为,培育民间的自发秩序。我们需要这种立足乡土的客观态度。
平江县民办教育办公室主任欧阳礼义认为看待私塾要一分为二。私塾的存在反映了农村老百姓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保持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虽然它不符合民办教育法规,但客观地说,私塾对农村多少有些积极作用,可以对其采取宽容的态度,给私塾一个生存空间,任其自生自灭。
篇7
往是以隆重的形式展示人前。同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地域、习俗、信仰的不同对其采取形式也各有特色如:我们浙江泰顺地区,
当地一般信仰佛教为主,因此当地的丧礼是采用佛道文化相结合的形式来举行。该丧礼从丧礼程序及筹备到仪程的基本过程,都是有计
划有规律的进行,其期间一般需三天两夜,由一至几位先生完成。其音乐特征是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说唱艺术形式。有二胡、板胡、月琴、
笛子、鼓、锣、木鱼……器乐伴奏,其中锣鼓打击乐贯穿整场丧礼,因为打击乐是先生们演唱曲牌句句之间的间奏。
关键词:丧礼程序;进表;破狱 ; 音乐特征;
一、丧礼在人们生活中的意义
自古以来丧礼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礼仪,是敬孝的一种形式。它不仅为长辈对晚辈的爱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同时也是晚辈对长辈一种新“生”祝福。
(一)伦理意义
我们都知道,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就默默学习着一样东西——接受。从母体内开始,就接受着来自母体内的营养来补充能量,直到落地哇一声叫时,才开始接受外界物质营养以及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尤其是父母对子女们的爱,一种言语难以表达的爱,这种爱超过了一切,无论什么都是以子女们的健康成长为核心。而我们呢,也许珍惜了;也许觉得这种爱是理所当然;也许在没能满足某种需求时,还会埋怨父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从小不点长成了大人,从无知的少年长成知识渊博的青年。同时也学会了理解,理解他人,理解父母,并发现父母情的爱是那样深那样伟大。在成长的旅途中,我们接受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多得让我都记不清,惟有一样是那样的难忘,那就是父爱母爱。在各种利益的关卡里,惟有父爱母爱只有付出不图回报。记得有这样一首歌《常回家看看》,这首歌唱出了父母们的心声,里面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写的“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是啊,老人不图儿女为他们做些什么,只求得儿女们平平安安。而子女们呢,长大了,成家了,也有子女了,那还会有多少份爱来关心,关心那对一直默默守护着我们成长的老人。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一种爱是不变,那就是父爱母爱。它就象一条无形海,牵引着无数条河。因为每个人都曾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站在不同角度有着不同角色不同责任,而丧礼却是人生结束所有角色责任的一个象征,一个完美的句号。
(二)文化意义
无论什么礼仪都有着各自不同含义,不同象征,因此其表现形式也各有奇特。如丧礼:也称葬礼,它不仅历史悠久,同时也保留着许多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生活习惯,的不同,我们把丧葬大致分为土葬、火葬、水葬、天葬……但自古到今,土葬是较为多见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正因为土葬,使我们的许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有了事物依据。如:在中国音乐通史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古代音乐许多制度的规定,并从出土的墓地中,我们发现器乐物件摆放,使我们知道死者所处的时代及地位。同时在出土器乐及作品,使我们更加了解本国的音乐文化,也见到了我国最辉煌时期——唐朝。这时期无论经济还是文化都是最鼎盛,最辉煌,其音乐制度也是非常完善。在唐朝我国各方面都是最先进,因此各国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学习我国的礼仪及各种文化,并把他们国家最好的东西带到我国,同我们交流各自文化,丰富彼此的不足。而我们都知道各国之间有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的不同,只有音乐是通用的。因此在我国学习的留学生,不仅带回我国的文化,更重要的是带回了我国器乐及演奏技巧,并加以发扬,使我国的音乐文化流传更广泛,同时也证实了我国的实力。可如今的中国,音乐不再是那样鼎盛,那样辉煌,本着一张从洋的脸,根本不知本国宝,弄得许多古人留下的实物或作品只能到国外才能看到听到,因为只有他们把它们当宝,保留并传承下来。我想在我国也许只有民间一些文化较为原汁原味,希望大家能珍惜眼前仅有的传统文化,好好传承它。
二、丧礼的基本民风民俗
人生旅途中,有几个共同转折点即生与死。也许“死”字给我们的感觉比较冷。对活人来说,要经历同亲人之间生死离别的滋味;对死者来说,死代表什么都没了。在现实生活中,我看到有关为死者举行的仪式时,我却感到宽心,因为各种因素的关系下,丧礼往往是一隆重形式展示在我们眼前,也是人们俗讲的红白喜事中白喜事。白喜事又叫“丧礼”或“葬礼”,是生旅程最后一个终点,乐观说法可以是一种新的“生”,一种较为特殊的生即从“阳世”进入“阴世”。
丧礼是人结束一生,由死者的家属为死者举行的一种礼数,这个礼数不仅有当地习俗特点,还有处理死者信仰特点,因为地域、民族、信仰不同,对丧礼仪式过程也是个有差异。如:我们浙江泰顺地区,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是每个乡镇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及信仰差异,就说我的家乡雅阳镇,是由十五个大小不一的村组成。当地一般信仰佛教为主,其丧礼整个过程都是佛道文化的结合,以说唱表演形式来完成,由一或几人来完成。
(一)丧礼的程序
1.请先生
从死者结束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家属就要为死者筹备丧礼。而请先生是整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因为整场丧礼基本上是由先生来完成。家属决定请某位先生就请先生根据死者离去的时辰为死者挑选最佳时辰来举行仪式及送葬或火化的时间。
2.停尸
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即是把死者的尸体从家里移出,放在村里一个公用的大厅。停尸是为等待举行仪式的日子,停尸的时间有长短,如果死者离挑选的吉日较远,那停尸的时间就比较长。在停尸的这段时间里,家属需要在死者身旁陪睡,不能让死者单独的躺在那里。因为很久以前有一个传说,说“如果人死后,尸旁没有人陪着,死者的眼睛就会被老鼠挖走。”所以,直到现在我的家乡还保留着陪睡的习惯。
3.买用品
在举行丧礼仪式的前一天,家属要为这几天丧礼准备所需的香、烛、纸钱即是家属亲手打制的铜钱印、贡果、贡菜以及晚辈们的孝服。子女媳妇们的孝服是由麻绳编织,男子的头上还要戴上稻草编的帽子,即“孝子帽”(图1)。其他的亲人只需白衬衫。
4.仪式开始
到举行仪式的那天,锣鼓声一响,死者的子女媳妇们就要穿上准备好的孝服为死者戴孝。在这几天里,先生会为死者颂经、拜佛、请神、超度……一般来说这一连串的事都是由先生来完成的,但也有需要家属们的配合如:在整场丧礼中所有的叩拜礼数都是死者的直系亲属来完成。
(二)丧礼的筹备工作
从为死者挑选吉日的那天开始,家属以为这场丧礼开始筹备工作。上面我们也说到了请先生并问需要准备什么用品。还要请一位教专业的人来担任管家,为主人打点那几天家里的大小事物如:请帮手、买东西、借东西。帮手主要是为那几天的长寿饭忙碌;买东西主要是买道坛上所需用品及长寿饭的酒菜……借东西主要是桌子,因为搭建一个敬表台一般需要十来张桌子,全场可能要三十几张。在等待丧礼吉日的这几天,家属要为死者打制铜钱印,必需是死者家属亲手打的,最好是越多越好,因为每场道坛都需要。
(三)丧礼礼程的基本过程
在当天早上,先生们到死者家里装扮道坛,待锣鼓声一响,死者的子女媳妇们就要穿上准备好的孝服。一般第一天上午做“开启”既是“演净”,是为死者请神。开启做完之后,先生们根据死者下葬或火化的时间来来计划接下来的道场,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先生会为死者做开路。因为只有开路做完死者才能下葬或火化,也就是说开路是机动的,没有固定时间段。开路的基本过程:备路灯移棺木到坛前,铺好寿被;家属坛前等待接幡由先生带领家属到灵前拜礼诵经;摆好备用的路灯请灵过第一至第七条路,而且这七条的去向各不同;环绕到坛前净柩结四门;带领家属送亡灵绕坛三圈到灵前谢礼。待开路做完死者才能下葬或火化。根据时间的推算,开路做完一般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但是不能开路做完就吃,是有规定的,要先做午供,做完了才能吃饭,也就是说这几天吃饭时间不定,都要先做完早供、午供、晚供才能吃饭。只有第一天早上的早供和最后一天的晚供可以省略。下午时间一般以拜佛念经为主。晚上为死者招魂,请羹饭。请羹饭即桌子要排在道坛前面,桌子要竖着放,在桌上摆好酒菜给死者享用。下半夜也是拜佛念经。经文有长短,可由先生根据第二天早供时间来决定。
第二天早上六点左右开始做早供,早供之后做进表(图2)。进表一般有四出,时间分别是第二天早上九点左右,下午三点左右,第三天同一时间进行。这四出进的表都不一样,由先生们决定。进表的到场跟其它到场不一样,是露天的,在搭建好的桌子是进行,一般有五层高,十几张桌子组成,先生每爬一层都会念些什么再往上爬一层,类似于人神之间的通信员,把死者的信息传递上去,直到最后一层再把所进的表焚化。前三出进表没有太大区别,只是所请的神不同,所以表名不同,但最后一次进表一般是释迦表。基本程序差不多,不同的是会把死者的灵位放在最底层,还有孝子手里拿着的幡竿也放在最底层。等先生把表进完之后,孝子们跟着先生回坛。第二天进完表之后,做点灯,分上堂、中堂、下堂三出,这几出做完一般到了下半夜,跟第一天一样是拜佛念经。
第三天最后一出释迦表做完之后,做圆忏。圆忏是把所念的所有经文收藏并焚化。那天晚上先做叹灵,叹灵又分三出,即一出叹亡灵;二出叹古人,如:张飞;三出送亡灵。叹灵之后就是整场丧礼礼程的最后一出燕口,其主要是以吉利为主。
上面所述都是男女丧礼共同的场次,但唯有一出破狱供是女死者独有。传说“女人生孩子时,下身很脏,是在溪水边洗,弄脏了溪水,而溪水是日晒月照,因此女子就处犯了日月神河,死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并关在血塘里受刑,需要孝子营救出困境”。其内容是讲述一位母亲一生所经历的事,现在母亲死后还被困在一个地狱里受苦,需要孝子们的真诚去救母亲。如:画金山寺去借宝;画东南西北代表地狱之门。现母亲身处四方五湖地狱其中某一处,需要孝子们一处处寻找。由先生带领孝子们经过了东方血山地狱、南方血盆地狱、西方血海地狱、北方血池地狱,每到一处就询问其母是否在此,直到找到母亲,最后五门同破,在每破一个地狱门时,需要孝子们打破一个乘着鸡蛋的碗,如没打破由先生使用六环金锡杖(图3)。最后到了五方血湖地狱,找到了母亲,先生问孝子们“是不是你母”,孝子们如果回答“是我母”,就打开饭桶救其母亲的灵位,孝子们捧着灵位在道坛跑上几圈,嘴里高喊“妈妈,快跑啊,妈妈,快跑啊”,不断重复这就话,直到三圈跑完,最后带着母亲的灵位到坛门,帮母亲净身,破狱就结束了。
三、丧礼音乐特征
(一)表演形式
从开启到燕口,先生们的服饰一般是道袍或袈裟。在每场开场前,先生一般是先捧着道袍或袈裟向神明请示再穿上。整场丧礼礼程都是以唱为主,说为辅的说唱艺术形式。在每场道坛中,先生们唱的曲牌直接采用当地戏班丧礼曲牌为主如:《南海普陀山》《小普陀》《滩簧》《南方世界》《承斯善利》……所唱的词一般是根据丧礼礼程来唱,如:早供、午供、晚供都是有一本专门的书籍,而每场道场所唱的曲牌各不同,但也不固定,同一道场不同先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曲牌来演唱,而伴凑者就跟着先生们所唱的曲牌进行伴奏,但是从整场道坛来看,拉弦乐不是每场都有,打击乐比较繁多,因为打击乐是每首曲牌中,句句之间的间奏,而且一拍都不能打错,如打错很可能影响先生们下一句的演唱。先生们演唱过程中,不是只站在固定位置上演唱,是有一些步法、叩拜、绕圈边走边唱,一般长拍时绕到坛前叩拜以及打击乐的加入。如果先生在演唱过程中是固定的位置时,一般是跪着,边唱边敲金箔。如果绕着坛边走边唱是,先生手里一般拿着香、铃、圣水杯三者之一。说的部分较少,只有一些同家属之间的对话或是死者的相关信息。
(二)伴奏
整场丧礼礼程都是由二胡、板胡、月琴、笛子、鼓、锣、木鱼……器乐组合伴奏,其中二胡是整场道坛的主胡也是最常见的,月琴、笛子较为少见一般不用。这些器乐伴往奏往是某一曲牌不断重复直到某一段或几段结束,因为一场道坛可以每段换曲牌,也可以多段用一个曲牌不断重复,其某曲结束是由先生决定,伴奏者跟着先生随时更换旋律伴奏如:
《南海普陀山》2/4拍(632|161516.1|2.32321|616561|5—|3512|535|232321|6363|23216561|5 -|123531|23232|1615|6.1|232321|616561|5 -|332326|1.7|612123|121216|5.61|616535|7656|1.23531|23232|1615)
像二胡、板胡、月琴、笛子都是同时演奏这曲谱。打击乐中鼓、锣的节奏型是:
xxxxx0|xx|x0|xxx|xxx|xxxx|x0
但是锣要比鼓后一拍进入xx|x0|xxx|xxx|xxxx|x0是先生们唱完每一句的间奏。
其中曲谱《五方世界》是整场道坛中唯一固定的一首曲牌,它仅用于烟台排州这一出(2.352|353532|1.23231|2.32321|6123|1212165-|365653|2-|65|353212|5312|3 312|33.|5321231|23212|3512|5312|3312|33.|365653|2-|2352|353532|1.23231|232321|6123|121216)
因此,整场道坛音乐除固定之外一般选曲比较自由,可以根据先生们的喜好选择曲谱。也许《南海普陀山》《承斯善利》……不一定当地所有这行的先生都知道都会。只要所选曲子符合这场道坛就行,其中曲谱中的长拍一般比实际曲谱要长,都是等打击乐结束再接下一句。十六音符较喜欢以ABAC的形式。整体音乐速度比较缓慢,以二拍子为主。
综上述内容,丧礼是多样的,由地域、习俗、信仰的不同对其采取形式各异。
参考文献:
篇8
凤翔地处八百里秦川西端,盛产优质小麦、油菜、玉米、辣椒等农作物,形成了特色的西府美食,以腊驴肉、豆花泡馍、擀面皮、西府合盘、玉米搅团、锅盔、鹿羔馍、醪糟、茶酥以及各式面条最为著名。凤翔各具特色的面食大约有十几种,臊子面、扯面、面皮享誉全国,和其他地区的陕西人一样,精制加工的面食是节庆时节不可缺少的要素。
面条和吃面能成为民俗文化,在凤翔也是一大特色。臊子面是凤翔人最喜欢的美食之一。臊子面的特点可以概括为9个字,即“薄劲光、煎稀汪、酸辣香”,即为“九字决”。“煎”即烫的意思,形容一碗刚出锅的面条,红油汪亮,辣汤烫手,香味飘窜,端起来,惹人喜爱。特别是“红油汪亮”,凤翔饮食离不了辣椒,当地出产的辣椒学名为秦椒,素有“椒中之王”的美称,颜色鲜红,辣味浓郁,体形纤长,晒成红干椒,研成细面油泼后,为佐食佳品。逢年过节,人们走亲戚有的也拿一大串的红辣椒相馈赠。请客设宴,臊子面是绝不可少的主食。过去人们穷时,年节时就是一碗臊子面待客,现在农村生活富足,家庭酒席冷热菜肴过后,最后一道必须是臊子面。
饮食作为节庆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古已有之,《周礼・大宗伯》上载有:“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古代统治者为了团结族人,笼络臣下,天子、诸侯、卿大夫定期举行宴会联络感情,牢固自己的政治基础。在古代,饮食的功能就已经丰富多样了,除了供给机体能量,还成为和睦l闾和加强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臊子面是凤翔居家节庆、祝寿待宾的传统佳肴。臊子面对凤翔所在的陕西富饶的关中地区的民俗生活影响很大,无论喜事丧事还是逢年过节,无论是老人过寿还是小孩满月,或是家里来了亲朋好友都离不开臊子面。
在陕西农村地区,特别是关中平原的凤翔、宝鸡一带,大年初一的早晨基本上都吃臊子面。有的家庭还保留着古老的民俗仪式,在吃面之前,先从锅里舀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汤,洒到大门口一侧的土地爷神龛前,以示祭祀神灵和仓神、灶神等,有的还在供奉祖先牌位的桌子上摆上一碗热汽袅袅的面汤,以祭祀先人,然后大家才欢天喜地地享用这新年第一天的美食。农村办红白喜事,臊子面是酒席最后压轴的“大戏”和“主食”。按照惯例,第一碗臊子面先不上席,由小字辈端出大门外向土地上泼洒一些,象征天帝在上,碗里剩下一点面汤称献给新人或者敬献亡灵。然后人们重新再开席,只见妇女们端着托盘,几百碗、几千碗的臊子面端上各个酒桌,每个碗大小只有茶盅大,俗称“一口香”“口口香”,连那上小学的孩子也能吃个七八碗。臊子面在陕西地区身价颇高,还带有伦理性质,在农村还有新媳妇过门第二天早上必须给婆家做一顿臊子面的习俗,重点考察新媳妇的和面、擀面、切面、调汤等技能,这样的习俗还成为一种仪式,公婆端坐,媳妇举案齐眉将一碗新做好的臊子面奉给二老品尝,全家姑嫂皆在,其乐融融,口里要夸这媳妇心灵手巧、善于持家,其实是表达了一种家和万事兴的期望,在众人的赞誉声中为一家人营造一种未来的和谐氛围。
臊子面是怎么来的?民间关于臊子面来历的说法,主要有4种:
一是“哨子面”,这是从用餐者吃时发出的声响方面来诠释的。似乎使人眼前出现一幅图景:一个关中汉子,手捧一大碗面条,蹲在门口,将面条高高挑起送入口中,吃时一吸,这种说法似乎让观者能感觉到那吃时的声响和所谓酣畅淋漓的情景,好像展现了西北汉子的所谓粗犷。
二是“梢子面”,此梢即为树梢、头发梢的梢头之意,似乎是说明面条在加工过程中,所有主配料都必须切得像白杨树梢一样细而均匀,似乎在表扬操作者的刀工。
三是“嫂子面”,西周时期法门寺镇上有一个小伙家境贫寒,父母双亡,是家里的老嫂子把他一手抚养大,“长嫂如母”,小伙子要进京赶考,临行前,老嫂子为他做了一碗面。后来,该青年金榜题名衣锦还乡时,沿路府县接待的食物虽丰盛,但他却食同嚼蜡,回家后,当再次吃到热腾腾的面条时,激动地言道:这就是“嫂子面”呀!这则说法似乎在借该面宣示仁善孝悌之民风。
四是武王伐纣的时候,君臣在战前和胜利之后同吃一锅臊子面,以示动员和庆祝,所以流传了下来。
以上这些均为后人杜撰。
其一,陕西人讲究礼仪,吃面禁止出声,出声是极不雅观的表现。
其二,无论是“哨子”还是“梢子”都是过去因从业者文化程度不高或以讹传讹的错别字。
其三,在“嫂子面”传说中,错讹之一,科举制度是隋唐以后的事情,周代绝无科举一说。错讹之二,西周全是诸侯小国,并无什么州县衙门之集权制地方体制称谓。错讹之三,佛教乃汉代传入我国,周代并无佛教,且法门寺所在地为陕西扶风县,其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远不及凤翔,面食品种也不一样。究其之所以以法门寺为例,是因为法门寺在最近20年因为唐代地宫和舍利的出土吸引了海内外宾客,名声较大的缘故,亦不排除当地商家“游法门寺、吃臊子面”的商业炒作。
其四,武王伐纣时,一则中国还没有臊子面中的“至宝”辣椒,辣椒是明代才传人中国的;二则面条文化源于西亚,早期国人对粮食的吃法是“粒”食而非“粉”食;三则西周时候,中国人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是黍子和黄米之类,故周代是没有面条的,面条是汉代从西亚传人中国的。
篇9
瑶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南、广东、广西、云南一带,大多数毗山而居,生产方式以山地农业为主,也要少部分以狩猎为生,所以瑶族的民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山地农业文化特色。瑶族自古以来就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必有歌舞助庆,歌舞的形式也非常丰富,千百年来,流传下来很多优秀的歌舞作品,跳盘王即是其中的重要代表。
瑶族的祖先为盘古,据瑶族历史文献《评王券牒》的记载,盘王不但是瑶家的始祖,更是保佑瑶家平安康泰的守护神,他能在瑶家遏到厄运之时“显圣解难”。为了让后世子孙永远记住盘王的恩德,瑶族传下了三至五年举办一次盛大的还盘王愿活动。盘王在瑶族群众心里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也因此,“盘王节”成为瑶族最为盛大的节日,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十六日。
盘王节都选在丰收之际举办,除了祭祀盘王,追念祖先功德,也是为了欢庆丰收。节日期间,瑶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汇集一起,跳起盘王舞,尽情欢乐。因为祭祀和庆祝丰收两大主题,跳盘王具有浓郁的瑶族传统舞蹈风格,同本文由收集整理时也充满喜悦欢快的氛围,在祭祖仪式中伴着长鼓声,舞者时而翻腾,时而旋转,时而跳跃,舞蹈动作大多是模仿劳动的动作,如开荒、播种、造林、伐木、狩猎等内容,动作粗犷大方,节奏复杂多变。整个场面气氛热烈,给人一种山野般粗犷、奔放的感觉,充满生命的气息。
歌舞通常都是一体的,一场完整的跳盘王舞蹈是由舞蹈动作、乐器伴奏和歌唱三大部分组成的,舞者通常都是“鼓之、歌之、舞之”三者结合起来。乐器伴奏与歌唱构成了跳盘王的音乐体系,跳盘王音乐风格与舞蹈风格是一脉相承的,概括分析,跳盘王的舞蹈音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满原生态气息和浓郁的山地文化特色
瑶族自古就生长在山里,耕作在山里,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相对封闭的农耕生活,形成了独特的山地文化,也造就了瑶族人民勤劳淳朴的民族性格,瑶族的传统歌舞艺术也都带有浓郁的山地文化特质,简单质朴,充满原生态的气息。
瑶族的音乐、舞蹈、民间歌谣等艺术形式都起源于劳动与宗教。跳盘王即是为祭祀瑶族伟大的祖先盘王而形成的,后来又加入了表现劳动场面和庆祝丰收的内容,跳盘王是反映瑶族宗教信仰与生活劳动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上千年的历史,因此跳盘王的音乐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史韵味。
背靠风景秀丽的山林,伴着锣鼓声和淳朴的不经特别加工的原始歌声,身穿节日盛装的瑶族舞者翩翩起舞,双手合十扣在胸前,圈拢成不太成型的心字,不停地左右摇晃,时而又上下做岀叩拜作揖的姿势,这些动作代表着“还盘王愿”。舞蹈粗犷奔放,音乐古朴自然,呈现了瑶族人民勤劳耕作的生活画面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跳盘王是运用用舞蹈和音乐的语言讲述了瑶族的“宗教、神话、传说、历史、生产、生活、风俗、歌谣、舞蹈等等方面的内容,是瑶族最重要的文化符号”。跳盘王已经深入到瑶族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只是在盘王节期间跳盘王舞,瑶家人在迁徙、开荒、狩猎、爱情、婚姻、添丁或殡葬等红白喜事也习惯跳盘王舞,求盘王保佑山寨不遭掳掠,瑶民平安。
二、完整的伴奏体系,以长鼓为主,唢呐、锣鼓等传统乐器为辅
跳盘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与舞蹈相配合的音乐伴奏体系,这套伴奏体系由瑶族重要的几种传统乐器构成,以长鼓为主,唢呐、锣鼓、封和钹等传统乐器为辅,这几种乐器有时候独奏,更多时候是以合奏的形式出现,由此构成跳盘王舞蹈音乐完整的伴
奏体系。
长鼓是瑶族传统乐器最具代表性的,在瑶族歌舞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很多歌舞形式中都会用到它。在有些瑶族部落,盘王舞直接叫长鼓舞,原因就在于长鼓在跳盘王舞蹈中的重要地位。瑶族的长鼓非常讲究,共分36道鼓72节,舞者一般是边敲打鼓边舞蹈,整套完整动作下来得历时一个多小时。
唢呐也是不能缺少的伴奏乐器,在跳盘王仪式主要分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请圣、排位、上光、招禾、还愿、谢圣”,整个仪式中就是由唢呐乐队全程伴奏。唢呐声音嘹亮,能够很好地烘托喜庆的气氛,在中国传统的很多节庆中都会用到唢呐。
锣鼓也是跳盘王仪式中重要的伴奏乐器。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舞者伴着鼓点设定舞蹈的节奏,锣鼓不但有鲜明的节奏感,也很很好地烘托气氛。
乐器准备好了,跳盘王舞蹈也正式开始了,长鼓背在身,舞者兴致勃勃跳起来,舞者不仅要敲打,还要跳,先抬左脚,再抬右脚,转圈,而且需要不断变化动作跳着打。音乐的节奏反复循环,乐舞时,常用八音乐队伴奏,奏法较多,内容丰富,变化多样。铃脆鼓响、舞声沸腾,好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画面。
三、节奏复杂多变,曲调平缓喜悦
跳盘王的整个舞蹈历时的时间很长,随着舞蹈的变化,音乐也跟着不断变化,形成跳盘王音乐节奏复杂多变的特性,单单长鼓就有份36道鼓72节,有时候会唱起古老的《盘王歌》,《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由此可见,跳盘王节奏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舞者在跳盘王舞时,在长鼓、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下,舞步动作忽而上跳,忽而下蹲,忽而左转,忽而右旋,动作变化多端。
因为盘王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跳盘王音乐自然也充满喜悦的气息,其音乐曲调总体呈,平缓喜悦的风格,优美的旋律表现了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的生活情貌。
四、鼓之、歌之、舞之三者合一
瑶族的舞蹈通常是鼓、歌、舞三者融为一体,即鼓之、歌之、舞之。在盘王节里,舞蹈除了传统乐器的伴奏,也少不了瑶族传统民歌的伴随,在盘王节里,经常会唱古歌、山歌、风俗歌或是情歌等。唱起《盘王歌》,跳起长鼓舞,这就是盘王节的主要构成仪式,主要是以《盘王歌》为主的乐神歌,《盘王歌》生动地反映了瑶民把盘瓠(龙犬)当作本民族的始祖来崇拜供奉的原始信仰(图腾信仰与鬼魂信仰、祖先信仰结合在一起).《盘王歌》是伴随着世世代代祭祀盘王(或称“还盘王愿”)的礼仪活动而产生并且不断发展的古歌史曲。
篇1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
根据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依附性、活态性、无形性、传承性、非孤立性等特点,通过现代的展示手法,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理念和价值,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展示、保留和传承事业。
一、西安非物质遗产展示特征及展示方式
从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进行分析,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大体上共分为: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间美术;民俗。每种非物质遗产都应该根据其特征和历史文化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展示媒介、展示手段,量体裁衣才能够更好的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
1、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众多,如西安鼓乐、蓝天普化水音乐、殿镇八卦锣鼓、阎良特技唢呐等。但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口头相传、模仿飞禽走兽叫声,缺少物化载体形式。第二、保留着演奏乐器、曲牌和谱式,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第三、以一定的年结、庆典、红白喜事的特定场合群集性民间音乐,具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根据其特点可以采用场景还原、定期演绎、多媒体辅助展示等展示方法,再现演绎场景。
2、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中有牛郎织女传说、寒窑传说、长安仓颉造字传说等,这些传说分为两种形式存在。第一、无物化形式,即口头相传。针对这种形式的展示理念主要以多媒体动画、视频等,能够让观众快速、清晰认知的形式进行展示。第二、物化形式,包括遗留下的书籍、碑文等,根据其特点将遗留物进行整理、汇总,以图片、文字等展板展示,以及拓片和实物性展示。
3、民间舞蹈
西安的民间舞蹈主要以人多、大型为主。例如:七曲高跷、雨金舞龙社火、周至竹马等。这些民间舞蹈场面宏大并且体现人们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在这种形式的展示中可用到其舞蹈道具的实物展示以及制作方法、定期的现场表演、多媒体视频播放、图片文字简介等展示方法。主要以突出民间舞蹈的发源、故事情节、表演形式。
4、传统戏剧
戏剧形式丰富,暂存展示实物较多。例如:周至大玉木偶、周至皮影戏、高陵曲子、户县曲子等。这些戏剧有真人形式的表演也有道具加真人形式的表演,反映日常生活。展示中以具体故事情节作为展示元素来源,数字化还原展示、定期展览模式。
5、曲艺
西安传统曲艺包括:长安道情、熨斗村曲子、关中道情等,这些曲艺的展示与戏剧、音乐类似以声音、肢体动作来实现。展示中主要以创立曲艺的故事背景为基础,在博物馆开辟小型活动场所,定期举办表演,使观众能够真实的感受到曲艺的魅力。
6、传统技艺
传统技艺中包括:大蜡制作技艺、阎良核雕工艺、秦镇米皮制作技艺等。这些传统技艺很多都以传人的形式存在,技术性强。因此,在这类展示中如民间医药、民间美术一样可以展示其制作过程,实物以及邀请传承人定期举办讲座等展示形式。
7、传统医药
西安传统医药包括:高陵韩式正骨、马明仁膏药、李氏正骨散制作技艺等。这些操作性强,使用性广,但制作工艺复杂,很多讲究口传心授。在展示中不仅可以展示相关药材及制作过程,还可以提供各位传人以研究所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宣传、举办讲座。使其长久性的、广泛性的流传。
8、民间美术
与许多先进的印刷品不同,民间美术多以家传的形式,口传心授、纯手工工艺制作为主。例如:栎阳木刻、雁塔棉絮画、户县民间布艺老虎、阎良新兴剪纸等。这类美术品的展示以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实物进行展示,也可以选择1-2个工序步骤在展馆中进行活态展示。
9、民俗
西安民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例如:西安都城隍庙民俗、楼观台祭祀老子礼仪、户县社火等。这些民俗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盼望,这些民俗与各地的生活地理环境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在展示设计时,要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通过场景展示、高科技等展示手段,模拟原生态环境及人们生活状态下的民俗活动。
二、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模式的构建
1、多维视角、多学科的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归纳概括出非物质遗产展示设计、人文经济、历史文化相协调统一的展示设计规划思路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设计理念。指导展示地域选址、展示空间设计、展示陈列方式设计等。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和施工的规范化建议,以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化展示宣传。
2、针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提出创新性见解
非物质与物质展品的展示陈列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动态、活态性陈列展示形式研究。通过挖掘非物质展品背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以创新型的展示手法,转化为可以被大众接受的知识进行展示、宣传。
3、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展示设计理念,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设计实践
通过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以最低投入换来经济、社会、文化收益。展示场所中可集参观、浏览、研究、学习、保存以及传承人聚集等为一体的相辅相成的保护、传承系统。
三、总结
通过对西安九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分析,论述出每种遗产的展示理念。充分发挥博物馆作为文化机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展示的作用,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完整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和价值,展示出其灵魂。将通俗化、平民化的作品还原其本质,简单直接的艺术展示表达,实现生活和艺术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宋俊华,王开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丛书[J].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12-1.
[2] 陈小清.新媒体艺术应用设计: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J].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1.
[3] 关红.使博物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的载体[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