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25 14:50: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礼仪

篇1

中西方商务谈判礼仪:礼仪上的差异一、打招呼差异

商务会面谈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招呼,如果不了解对方的称呼习惯,初次见面就会出现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上下有别长幼有序,习惯根据职业、官衔、辈分等称谓他人,要充分反映出对方的职务,地位和彼此的关系。而西方平等观念比较强,称呼规则简单,除了对某些特定人士称呼,一般很少用头衔称呼别人,在非常正式的商务活动场合下,西方人以Mr.称呼男士,以Miss或Ms称呼女士。一般情况下会直呼其名以示亲切、平等。与西方熟人之间如果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尊称为Mr某某会让对方误认为你试图与他人保持距离。

二、时间观念差异

守时是商务交往中的重要礼仪之一,但是,中西方对守时的理解,对时间分配和利用上存在差异。在中国,人们通常认为提前一些赴约是礼貌的,然而在西方人则被认为是不合礼仪的,会引起对方的不快,事先通知是西方人时间观念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西方国家,请人吃饭或参加商务谈判活动都要事先通知,临时的邀请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怠慢,不管多诱人基本上都会被拒绝,在中国现代商务交往中,邀请与会面一般也是要提前预约的,但是即使最后一分钟对方也会接受和欢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差异还表现在谈话方式上,中国人在商务谈判,经商中,喜欢感情投资,在交谈中不急于进入主题,谦虚,往往采取间接的方式,保持选择的灵活性,有时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被西方人认为是缺乏准备、表达能力差、低效率。而中国人却认为西方人的直接与简洁带有冰冷甚至傲慢的味道,不了解这些时间观念的差异,商务活动往往无法顺利开展。

三、送礼方式差异

送礼是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外商务人士都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然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礼品选择与馈赠礼仪上却各有千秋。在中国,虽然嘴上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但却认为礼品越贵重越能达到增进感情的目的,以促进谈判的顺利达成。西方商务人士也讲究送礼以增进友谊,但他们比起礼品价值更看中礼品包含的意义。他们讲求的是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及浪漫的情调。

中西方商务谈判礼仪:对商务谈判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跨文化商务活动一定要适应当地文化,遵守国际商务合作契约和交际礼仪,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经营者或合作者的商务礼仪,充分尊重和理解商务礼仪差异,为商务谈判的顺利达成奠定基础。

所谓商务谈判,是指谈判双方为实现某种商品获劳务的交易协商,对多种交易条件进行的,因此,中西方商务礼仪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进程与效果存在重要的影响,在圆满的商务谈判活动中,遵守谈判未必是谈判取得成功的决定条件,如果违背了谈判中的礼仪,却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对达成协议造成威胁,因此,在谈判中,要严格遵守谈判中的礼仪。

(一)商务谈判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促成商务谈判的成功

讲究礼仪,就会在众人面前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一个组织的成员讲究礼仪,就会为自己的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赢得公众的赞扬,所以商务人员时刻注意礼仪,即是个人和组织良好素质的体现,也是树立和巩固良好形象的需要。每一个商务人员,在与他人接触的商务活动中,了解其言谈举止,打招呼方式,礼貌礼节等礼仪都是决定着商务谈判顺利达成的关键之一。

(二)了解商务礼仪是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关系的需要,也是商务谈判排除各种阻碍,各种矛盾,达成协议的关键

在日常的商务谈判中,任何一个商务谈判的对象的行为习惯都与它所处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商务习惯和语言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若想在商务谈判中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要求每个参与谈判的人对不同的国家民族的文化,习俗,商业习惯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在制定谈判策略和商务接待中因人而异,避免犯忌。

时间观念对商务谈判也有重要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效果,一定的行为又反映一定的时间观,传送关于时间观的某种信息。因此,当不同文化的人们在交往时,都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努力避免由于时间观的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与障碍,了解中西方的时间观念的差异,有利于中西方的经济合作与交流,随着跨文化意识的深入,中西方已经意识到当观念不同时,双方应该本身以相互尊重,入乡随俗为原则

篇2

关键词:餐桌礼仪;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对比

1.历史起源。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礼仪之邦”、“食礼之国”。最早出现的食礼,又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先秦五礼”,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

汉族传统的宴饮礼仪程序是:主人向客人发出请柬,届时主人在门口相迎。出席的宾客也要互致问候,开席前客人先在客厅小坐,吃些茶点。待客人到齐后一一就座,以左为上,相对上座的是二座,上座之下为三座。等到客人都坐定之后,主人开始敬酒让菜。敬酒时先敬长辈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这种传统的宴请礼仪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流传至今,在各种电影电视剧作品中也很多见。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中西餐饮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定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在十七世纪以前,传统习惯是戴着帽子用餐。在帝制时代,餐桌礼仪显得繁琐、严苛,不同民族有不一样的用餐习惯。欧洲的餐桌礼仪由骑士精神演变而来。在十二世纪,意大利文化流入法国,餐桌礼仪和菜单用语均变得更为优雅精致,教导礼仪的著作亦纷纷面世。

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传留下去。西方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习俗。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就对其进行餐桌礼仪的培养。

2.餐桌用语。

在中国,即使餐桌上的菜琳琅满目,主人也会说“菜很少,招待不周,还请大家多担待“;而西方国家的主人则会很随便的说“help yourselves”,显得很自然随意。同时中国的主人会不时往客人的碗里添布新菜,经常客人的碗被主人夹的菜装得满满的,但是在西方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主人的布菜会让客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没有受到尊重。

3.餐具使用和摆放。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在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而筷子的主要原料就是木头和竹子。而刀叉的起源与欧洲古代的游牧民有关,他们随身带刀,往往遇到猎物,用刀子割下来,烧熟了,用刀子分着吃。大约到15世纪前后,为了改变进餐姿势,才慢慢开始使用叉子。不同的餐具反映了不同的生活观念。

在中国,一家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合餐,体现了老老少少坐在一起的家庭单元,而西方人一开始就分吃,由此反映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

筷子是中餐最重要的餐具。在使用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地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一定要整齐地竖向放在饭碗的正中。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要把筷子竖直插放在食物上面;不能用筷子剔牙’挠痒或夹取食物以外的东西。

西方餐具摆放时托盘居中,左叉右刀,刀尖向上,刀口向内,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法是从左到右。西餐中餐巾放在盘子里。使用刀时,刀刃不可向外,而且不可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子上,另一端放在桌子上;进餐中需要暂时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吃;用餐结束后将叉子的背面向上,刀刃向内与叉子并拢,平息放置于餐盘上,表示用餐结束。

4.从座位安排角度对比。

中西方都对宴请活动过程中的座位排序极为重视,中国人在传统的思想中,对八仙桌极为喜爱。在宴请中,年纪大的长者或是主人,以及德高望重的人坐到主要位置,其他客人会按顺序入座;而西方国家在宴请客人中,习惯用长桌,主人会坐在桌子的两端,而客人则按照次序入座,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人喜欢幸福圆满的感觉,所以选择圆形的桌子。

5.从餐桌礼仪禁忌角度对比。

与中国的传统家庭一起用餐,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不要触犯了他们的禁忌,因为中国人通常认为饮食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如果在用餐时犯了禁忌会带来厄运。比如说吃鱼,当吃完一面鱼身,需要用筷子翻转到另一面时,通常开车的人是不会动筷子去翻的。他们认为:如果翻了鱼身,那么驾车的时候就会翻车。

在西方餐桌上也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要在餐桌上化妆,用餐巾擦鼻涕;每次送到嘴里的食物不要太多,在咀嚼时不要说话;就餐时不可以狼吞虎咽;遇到自己不愿吃的食物也应一点放在盘中,以示礼貌;不应在进餐中途退席;确实需要离开,要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饮酒干杯时,即使不喝,也应该将杯口在唇上碰一碰,以示敬意等。

二、形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

1.思维方式不同。

中西方受不同文化底蕴的影响,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反过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又进一步影响文化的发展。中国人的思维是综合性的,在思考的过程中注重集体利益,而西方人则偏好分析性思维,思维上更强调个人主义和自我,注重个性的张扬。

2.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人的价值观是集体主义,相对的西方人的思想中个人主义占主要地位。中国人崇尚中庸的思想,主张通过努力来调和各种矛盾以达到共赢的结果。而西方则以个人利益为重,注重自我和个性的张扬。价值观的差异影响的意义深远,不仅在心灵思想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体系。

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中西方餐桌礼仪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文化交际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中西方交往之前,对对方的餐桌礼仪了解十分必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的分析,了解到了中西方之间不同的文化传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也就突显了餐桌礼仪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性。掌握二者之间的不同,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人们需要了解中西方国家在餐桌礼仪上的差异,以便能在国际交往中更好地交流,给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李海芳.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 跨世纪:学术版,2009,17(4)。

[2]w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 时事出版社,2006年版。

篇3

Abstract: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Western etiquette culture specifically in the massive instance's foundation for everybody the difference, the difference origin, so that everybody can a better study and grasps these differences. So that better work and study.

关键词:文化背景 价值观 平等 个体

Key words:Cultural context Values Equality Individual

作者简介:刘明哲 男 1981年出生 伊春职业学院教师 助教 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一、由文化的背景影响的文化不同

中国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不同的理由之一是文化的背景。 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孔子思想,道教和其他的观念学。当发展的不同观念彼此碰撞时, 中国文明的基本结构建立了起来。 然后孔子思想变成中国哲学系统的基石。 孔子思想的中心思想是仁的德行。 仁是什么? 仁有各种不同地翻译如仁慈,善意和人性。 简而言之,仁意谓爱。 它已经形成而且成形为中国的文明而且发挥极深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二千年来作用在了几乎四分之一之上的人类。

二、中国和西方人之间的文化由不同价值引起的

中国价值的观念是时常有意识地或者无意识地被放在有方价值的反对派之内。 因此, 决定于人们如何定义西方价值。现代的西方价值系统在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英国开始, 而且把它说成是社会的基准.通常的在那期间欧洲人遵守这个价值。 西方价值的核心是个人主义。中国价值的核心有和孔子思想的一些关系。 孔子思想的原则在人类关系的道德个性中是发现为孔子为他的疾病和邪恶提供了解决。 那就是众所周知的人的五关系: 统治者-部长 , 父亲-儿子, 丈夫-妻子 , 年长者-弟弟和朋友-朋友。 这被解释为应该有爱在父亲和儿子 ,在统治者和部长之间应该有正直责任感, 区分在男人和妻子之间注意行为,在朋友之间应该有信心。"在封建制度超过二千年期间,统治阶层用这关样的关系去安排每件事物, 然后形成了一个阶级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一个部长要忠贞他的统治者,一个孩子对他的父母尊敬。 结果是人性被疏忽而且人没有平等。

不同于中国的是, 在文艺复兴方面时期的英国, 人开始强调人类的尊严而且强调现在生活的重要, 他们宣述男人不只有权利的拥有者,完美人的信念充满他们的生活, 而且也有能力使自己更加完美而且运行奇迹.这是人性的基本。

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提及教义,个体的权利是一个社会中大多数人重视的东西。 大多数的西方人相信每个人有他自己的身份和个性, 应该被辨认出而且承认。 因此, 一不能够不了解个人主义的人不能包罗万象西方人和他们的民族。 由对个人主义的认识,我们能了解西方人如何定义家庭,友谊和隐私.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追求个人的成就.在基督教传统中,个体对社会和上帝是重要的. 个人主义从他们的祖先已经被传递下来。 因此,对西方人,个人主义不是自私。他们强调个人主义如此的很多以致于他们相信无法示范个人主义的人一定有毛病。 他们喜欢句子" 天助自助者。"然而对中国人,”个人主义”那个字如自我主义一样的贬义, 因为表现出自私。 在传统的中国信念和在孔子思想中,集体主义被感激。个人主义强调合作,在团体成员或个别成员之中成功是由于一个单位,一个组织或一个社区的职员集体努力的结晶。 个别利益为集体利益的牺牲被中国人高度称赞。

四、西方家庭主张平等

丈夫和妻子通常有平等的发言权, 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在孩子的问题上,也有一张选票的时候。 家庭成员被视为朋友和他们每日的生活是平等。 在西方人中,大多数的老人不和他们的孩子或亲戚居住在一起。 如果在金钱充足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居住或他们将会在其他的老人居住的地方中买房子或公寓。因为年轻人代表希望, 能帮助他们制造一些方面的积极改变生活。 因为他们将得不到老人的荣誉,尊敬或注意,所以他们不喜欢变老。在中国情形是不同的, 哪里大多数的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容易一起居住,而且年轻者应该尊敬和服从老人。 因为人相信一个老人是明智的充满经验的人,通常,老人接受荣誉,特权和满足。家庭成员支持仰赖彼此,他们要将忠贞展示给家庭成员看而且示范有品德的行为,以免全部家庭成员丢脸。 " 脸 " 的意义应该关于增益家庭的社会地位的损失看, 不仅仅个体。那是说中国文化有个体的生活和行为性质更强调集体的质量。 一般而言,华人跟西方人比起来有一个较强壮家族感荣誉。

五、民族主义

第五个理由是民族主义。 因为远古的中国 , 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地。 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地。 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

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的感觉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 在西方人中的时候, 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 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 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 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参考文献:

[1]《非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学中的文化问题》杨平泽著 国外外语教学 1995(1)

篇4

论文摘要:婚姻乃人生大事。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进行比较,可以分析得出其背后不同的文化内涵。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婚姻礼仪主要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处于同一时期的中国,其婚姻礼仪则主要受封建传统思想尤其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的影响。

中国有句俗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婚礼作为“五礼”中的“嘉礼”,是礼的本源和发端,是人生最重要的礼仪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一直深受重视。然而,由于地理、民族、历史、宗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诸多差异。例如,西方的婚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且由牧师主持,然后新郎新娘相互交换结婚戒指并吟诵结婚誓言;而中国古代的婚礼多在新郎家中举行且由男方家长主婚,然后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透过这些有趣的礼仪,令人不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结婚礼仪?为什么中西方的婚礼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于是,以中世纪中西方的婚姻礼仪为切入口,通过比较,试图分析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从《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了解到,大约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西方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逐渐兴起,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大面积地涉及到婚姻与家庭问题,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重要成果。著名的人口学家杰克·古迪(Jack.Goody),就以人口学的方法,写成了《欧洲家庭和婚姻的发展》(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and Marriage in Europe)一书。而有关中世纪婚姻的专门化研究大约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迅速拓展,大量关于中世纪婚姻和家庭研究的学术期刊应运而生,有关的讲座也频频举行。其中英国“剑桥人口和社会结构史研究组”(Cambridge Group for theHistory of Popula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的动态最为活跃,该团体将中世纪婚姻作为其探讨的一个中心课题,汇集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社会史和人口学领域的著名学者,如拉斯莱特(Laslett),瑞格莱格(Wrigleg),斯克菲尔德(Schofield),理查德·斯密斯(Richard Smith)等,取得了一批引人注目的重要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婚姻问题研究的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中的探讨呈现出广角度与多层次的特点,有关的研究日益深入,一批著名的学者脱颖而出,一些更有分量的学术著作相继问世……中世纪的婚姻研究不仅在学术界赢得了一席之地,甚至一度成为历史学研究的“时髦”领域。

就国内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及其所带来的某些婚姻观念与婚姻家庭模式的变化,随着西方新史学在我国史学界的传播,我国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对西欧中世纪的婚姻问题进行研讨。不过,由于我国西欧中世纪史的研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因而专门研究中世纪婚姻的学者并不多,至今仍未有这方面的学术专著问世。一些关于西方婚姻家庭的著作的译著虽时有出版,但主要集中在人口学、社会学和法学等领域,而其中关于中世纪欧洲婚姻的论述又多采用西方人的传统观点,层次不深,论述不详,对西方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吸纳不够;学术论文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有关研究主要集中在6大问题上:1.中世纪婚姻思想的历史根源;2.男女的结婚年龄;3.教会与婚姻;4.贵族与婚姻;5.王室与婚姻;6.宗教改革与中世纪的婚姻⑴。

概括来说,对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有着相当突出的现实意义,因而较早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学者对这一领域虽然有所关注,但还缺乏深度与广度。“以的唯物史观为指南,对西方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批判地分析与借鉴,拓展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无疑是我国史学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⑵”。再者,在有关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对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专门研究的论著,而笔者又对此怀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试图通过对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进行比较以分析其背后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希望能为此方面的研究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西方中世纪的婚姻礼仪

西方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所以这里所说的西方中世纪婚姻礼仪主要是指西方中世纪的教会婚礼。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⑶在4、5世纪,教会开始要求结婚的基督徒从教士那里得到婚姻祝福,教会的婚礼仪式首次形成……在以后的世纪里,教会想把婚姻以某种教会仪式标志出来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以致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完整的基督教会婚姻仪式出现了。下面是一份完整的、从11世纪起就流行于英国的婚礼仪式书,从中我们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基督教会婚姻仪式的整个过程:

新郎和新娘被领到教堂门口或教堂前面,以上帝、教士和围观的人群作证。新郎站在新娘的右手,因为女人是从亚当身上左边的肋骨制成的。(4)(对此,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于建波却在《西方婚礼习俗一瞥》一文中说道:“至于新娘站在新郎左边则是很有趣的说法。古时候抢婚成风,新郎用左手护住未来的新娘的同时,还必须腾出右手,用剑打败并赶走其他想抢她为妻的人。”(5))

教士开始向众人询问结婚预告:“我的兄弟们,现在我们聚集在这里,在上帝和他的天使及所有的圣徒面前,在教会面前,使两个身体结合在一起,从今以后,他们将可能成为一体,他们在上帝的信仰和法律中是两个灵魂,而最终他们可能将结合一生。因此,我以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名义向你们询问,如果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知道任何一种这两个人不能合法地结合在一起的原因,请现在陈述出来……”

同样的询问也被问及新郎新娘:他们是否秘密地做过什么,是否发过什么誓言,是否知道他们之间有任何方式的联系。如果其中有任何一种障碍被陈述出来并被保证加以证实,那么婚姻就要被推迟直到事实被澄清。这种结婚预告一般要被张贴三次,在三个特定的神圣日子,每个日子间隔一星期。如果没有结婚障碍被提出,婚礼就被举行,教士向新郎问道:

“你愿意娶这位女子为妻,爱她、尊敬她、维护她、保护她,不论在健康还是生病时,都作为一个基督徒丈夫对待他的妻子那样,只要你们生活在一起?”

“我愿意。”

新娘也被问及同样的问题……

“我愿意。”

然后新娘由她的父亲或朋友给出,如果新娘是姑娘,不用把手蒙上,如果是寡妇,则要蒙上手。新郎接受她,以上帝和他自己的忠诚,当着教士的面,用自己的右手拉着新娘的右手,以现在时向新娘发誓:

“从今天起,我以你作为我的妻子,不论好、坏,不论贫、富,不论生病、健康,只有死亡才会将我们分开,让圣洁的教会作证,我发誓。”

新娘也向新郎发类似的誓:

接着,新郎把金或银和一枚戒指放在盘子或书上,由教士祝圣戒指:

“让我们祈祷,人类的创造者和保持者,精神荣耀的给予者,永久得救的赐予者,我主上帝,赐福这枚戒指,让戴上它的人以天国防卫的力量武装起来,以有利于她的得救,阿门……”

然后,教士把戒指递给新郎,新郎用右手拿着戒指,左手拉起新娘的右手,说道:“用这枚戒指我娶你为妻,我给你金、银,用我的身体尊敬你,用我世间所有的财产尊敬你。”

新郎依次把戒指戴在新娘的拇指、食指和中指上,分别说道:“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最后让戒指停留在第二个手指上,说道:“阿门。”因为这个手指有某种静脉,通到心脏,在它们之间,内在的感情总是鲜艳明朗,真正的银制戒指象征着这一点。然后新郎新娘低头,教士向他们祝福。

之后,所有的人都走入教堂,新人跪在祭坛前,接受教士和众人的祈祷,祈祷生活美好、后代昌盛、和平永久、相爱到老,祈祷上帝赐福荣耀给灵魂和肉体。然后新人被带入教堂内殿,做弥撒。之后,在教堂举行的婚礼仪式全部结束。

当天晚上,在新人上床后,教士还要来祝福婚床,以保护他们不受魔鬼的侵袭,教士用圣水点洒他们,给他们散播和平,然后离开……(6)

二、中世纪时期中国的婚姻礼仪

史学界传统观点认为,中世纪的分期是从公元476-1640年,约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到明朝。根据《元代社会婚姻形态》以及《中国古代女子全书》中所载《至元婚礼》(《元婚礼贡举考》第一章)等资料的记载,婚姻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盛于周秦,代有因革损益……朱子《家礼》的“议婚”,在元朝婚制中被确立,成为订婚程序中的首项礼仪。(7)下面简单归纳我国中世纪时期的主要婚礼程序:

(一)议婚 也就是“提亲”。男方家长先派一位媒人到女方家中去求婚,称“下达”。

(二)纳采 就是男方家长向女方献礼求婚的礼仪。在征得女方的同意后,才派使者前去行纳采之礼。在“六礼”当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婚书是纳彩的重要仪项。男家准备好婚书,晨起,奉婚书祝告祠堂,以示祖宗后嗣香火相续,同时也期盼先祖保佑子孙婚姻圆满成功,并以之征得祖宗许可。随后,以本宗亲戚、媒氏为使者前往女家。女家父母或族长出门相迎,媒氏将婚书呈献女方主人;女方父母或族长收受婚书后,祝告于祠堂,以求祖先护佑,不忘先人赐体之功。一般官宦之家还专门躬行虔诚仪式,礼文节仪十分讲究(8)。

(三)纳币 也就是所谓的“下聘”。民间又有纳红定,吃肯酒的说法。吃肯酒即是许亲定婚,男家须向女家送纳“定婚礼物”(9)。

(四)铺房 所谓“铺房”,就是举行婚礼前夕布置装饰新房,是婚礼的序幕,通常由女方亲友进行。据文献记载,这项婚礼仪式至迟于宋代已经十分流行。明清以来,此俗一直相沿至今。(10)。

(五)亲迎 即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如今所谓“婚礼”,是指结婚典礼仪式,亦即古代六礼的“亲迎”。关于这一礼仪,《仪礼·士昏礼》有详细记载。

(六)下轿利市 即新妇被迎娶至夫家后下轿、下车入门过程的祈吉庆贺活动,主要有撤谷豆、跨鞍、跨火、抱毡等。据宋高承《事物纪原》所考,撒谷豆之习始于汉代。至宋代,兼撤钱、果,如《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人门“赳择官执花斗,盛五谷豆钱彩果,望门而撤,小儿争拾之,谓之撒谷豆。”

跨鞍意在取“鞍”的谐音“平安”之“安”的口彩,据认为滥筋于北方骑猎民族。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其初始寓义,或云除秽驱邪。

抱毡,即新妇下轿后足不沾地而踏红毡人室,或以红毡裹新妇抱之进门。据考,此仪始于唐代。明外方山人《谈征·事部》:“今人娶妇,舆轿迎至大门则转毡以人,弗令履地。读白太傅〈春深娶妇家〉诗云:‘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则此俗唐时已然矣。(11)”

(七)拜堂 又称“拜天地”或“拜花堂”,是婚礼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仪式和,通常是新婚夫妇同拜天地和互拜,也就是现在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可见的“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清翟颧《通俗编·仪节》及赵翼《咳徐丛考·拜堂》等,多有记述,亦见于诗文等。按传统婚俗,拜堂之后即成夫妇,为社会所承认。因而,拜堂是婚礼诸仪式中的大礼。礼成之后,新人就会被送人洞房,直到这时新郎才能揭去新娘头上的喜帕。

(八)喜宴 即婚礼中的庆贺筵席,今俗称之喝喜酒。从古至今,各种喜庆活动多有酒筵相伴,一向被视为人生大礼的婚礼自不例外。

(九)坐帐 宋代称“坐虚帐”、“坐富贵”等,即迎新妇人新房。《梦梁录·嫁娶》载,新妇下轿诸利市仪式过后,“入中门,至一室中少歇,当中悬帐,谓之坐虚帐;或径迎人房室,内坐于床上,谓之坐床富贵”。

(十)撒帐 新婚夫妇交拜之后或坐帐之际,向帐内散掷金钱彩果的祈吉仪式。相传始于汉武帝时婚仪,历代相承迄今。至今仍广泛流行的以枣、栗撒帐的撒帐歌称:“一把栗子一把枣,小的跟着大的跑。”或是:“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生个大胖小。”皆谐取“早立子”的口彩祈福。

(十一)合髻 又称“结发”。成婚之夕,新婚夫妇分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仪式,源自古代成年礼。合髻、结发多为新房中仪式,又出自成年礼仪式,故后世称原配夫妻为“结发夫妻”。

(十二)合卺 又称“合匏”、“合欢”、“交杯酒”等,即新婚夫妇合饮交杯酒(同心酒),象征夫妇合体相亲。其礼仪始于周代,历代相承。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庶民百姓,行合香礼都是婚礼中除拜堂而外的又一重要仪式,故也以合香代称成婚。唐宋以来,行合誉之礼开始以杯代飘(香),因而别有“合欢杯”、“交杯酒”等说。

(十三)闹房 即“闹洞房”。

(十四)妇见舅姑

这是成婚次日或第三日新妇拜见公婆的仪式,始于周代。在古代,新妇拜舅姑是其正式为夫家宗族所接受、确认其成为本家族成员的一种庄严仪式,所以十分认真,甚至还要参拜家庙。唐朱庆徐《近试上张水部》诗,即以拜舅姑来隐寓其恭求水部员外郎张籍荐引:“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人时无?”拜见时,新娘要献枣和栗子于公公,献干肉于婆婆。

(十五)庙见 第三天,男家主人带新娘去参拜祠堂。如果结婚时舅姑已死,则在婚后三个月到祖庙去奠祭舅姑,称“庙见”。新妇只有在拜见舅姑和庙见这两项仪式完成之后,才能成为丈夫宗族中的一员,整个婚礼才算完成,否则,“女子未庙见而死,归葬于女氏之党,示未成妇也。”

(十六)回门 又称“谢门”,新婚夫妇于婚后首次至女家何安、示谢兼新婿拜认女方亲属。回门时间,或婚后三五日、一个月,因地区、时代及路途远近而异,是传统婚礼的最末一项仪式。据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记载,远在公元前770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已有此礼仪。宋代称作“拜门礼”。

三、透过中世纪中西方婚姻礼仪的比较分析其文化内涵

中世纪时期中西方的婚姻礼仪已经存在极大差异,而其最主要的原因便在于婚俗文化的根源不同。西方国家受宗教思想影响较深,尤其是基督教思想的影响;而中国古代传统婚礼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儒家传统的宗法思想,是一种“夫为妻纲”、传宗接代的庆典,婚礼格外隆重奢华,各种仪式活动也渗透着“早生儿子早得福”、“多子多孙多福寿”的宗法意识,即《礼记·昏义》所说的“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国传统的宗教仪式主要是对祖先的拜祭。祖先被视为血源之本(“祖宗,人之本也”),祖先崇拜则是为了“报本”,祖宗祭祀是传统中国家庭重要的礼仪活动,在其婚礼中也有明显体现;而西方国家崇尚基督教,其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教士主持,婚礼过程中贯穿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的基督思想的传播。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西方婚礼则反映出男女双方的地位相对较平等。基督教强调男女都是上帝的儿女,男女应该平等,不存在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他们不像中世纪的中国人,只重视生男孩,而是把女孩也看成爱情的结晶,一样受到父母的疼爱。之所以称其为“相对平等”,是因为它本身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地方,例如在婚礼开始时,教士向女方问道,“你愿意以这位男子为夫,服从他、服侍他……”,而且也存在贵族和王室联姻、政治婚姻等问题,只是没有中国古代的那么明显罢了。相比之下,中国中世纪时期的婚礼所表现出来的则是极其明显的“男尊女卑”以及“男本位”思想,妇女地位低下,“三从四德”要求妇女“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可见妇女的一生都要依附于男子,服从于家族利益。在古代婚礼中,纳采、问名、纳吉,请期和亲迎皆用雁作礼物,因为雁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在拜堂之前,男女双方根本“素未谋面”,反映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再者,婚礼过程中,许多礼节都是针对女子而设定的,例如“跨鞍、跨火、抱毡”等等。

中国传统的婚俗也带有较强的封建政治文化色彩,婚姻有时甚至成为了政治结盟的手段,中国历史上的多次“和亲”,就是以婚姻作筹码,换取和平的交易,是政治支配婚姻的产物;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宗法思想的影响。

还有婚神信仰的不同。在中国传统的婚姻观里,认为婚姻是五百年前上天注定的,是人力所不能更改的。中国古人最早的婚神是伏羲和女蜗,相传伏羲和女蜗结为夫妻而繁衍了人类,他们既是人类的始祖,又是“制嫁娶”和“置婚姻”的神仙,后世将他们奉为婚神。中国古人还相信“赤绳系足”的天命观,认为人一生下来,就被月下老人以红绳系足,姻缘早以天定。因而,尽管古代婚姻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却很少有人会主动进行反抗。另外,中国古代的婚姻礼仪中也存在许多迷信的成分,例如议婚时“换八字”、撒豆以避“三煞”等等;与中国社会的祭祖祭孔风习不同,基督教是把尊奉和敬拜天主作为第一教义,这是其十戒中的第一条,舍天主不得别有拜祭之偶像。西方社会也没有祭祖习俗,也不许信众祭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主持人间婚姻的爱神很多,古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芙罗狄德、维纳斯等,古罗马神话中的爱神则是维纳斯之子丘比特,丘比特手中有爱之神剑,当射出的金剑射中了青年男女的心,两人就会产生美妙的爱情,进而缔结成婚姻,但当射出的是银剑时,男女青年就不会有美满的结局。所以他们的婚姻更多的是考虑“真爱”。

此外也反映出中西方审美情趣不同。中国的婚俗崇尚喜庆、热闹,婚礼以红色为主色调。新嫁娘穿着红绣鞋,身着红嫁衣,头盖红喜帕,坐着红花轿,来到新郎家。新郎也穿着红色的礼服,并在家中则贴上红对联,挂上红喜字,欢迎新娘的到来。在中国传统婚俗中,红色不但令人感到喜气洋洋,吉祥如意,而且也预示着以后的日子会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西方国家的婚俗崇尚纯洁、浪漫,婚礼以白色为主色调。新娘子身穿白色婚纱,手戴白色手套,头顶白色纱巾,不但美丽端庄,而且也象征着新娘的纯洁高尚。西方人的婚礼喜欢用鲜花来装扮,很多人在婚礼鲜花的使用上,也偏爱白色,他们认为白色即纯洁无暇,又浪漫温馨,与唯美的爱情正吻合。归纳起来,西方的婚礼神圣、庄重、浪漫,而又相对简洁;中国的婚礼隆重、喜庆,然而仪式十分繁琐,并且显得铺张浪费,因而现在许多中国的年轻人都选择西方的结婚仪式。

当然,中西方的婚礼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例如都崇尚多产等等,但由于相似成分较少,而且也不是本文主要探讨之处,这里便不赘述了。

注释:

(1)(2)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6)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88——95页;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7)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8)(9)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8页;

(10)(11)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参考文献

(1)石德才:《当代国内外学者对欧洲中世纪婚姻问题的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⑵薄洁萍:《试论中世纪基督教婚姻思想中的矛盾性》,《世界历史》1999年05期;

(3)谢炳国:《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中国宗教》2004年01期;

(4)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5)于建波:《西方婚礼习俗一瞥》,《大学英语》2003年03期;

(6)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7)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曲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民俗研究》2000年02期;

(9)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曲成志:《新娘蒙“红盖头”的传说》,《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2008-01-04 C版C2。

(11)李振林,马凯:《中国古代女子全书.女儿俗》,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

(12)朱傑人,嚴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3)倪世光:《西欧中世纪骑士的生活》,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

(16)约翰:《生命之光:约翰福音》,群言出版社2005年版

(17)段塔丽:《唐代婚姻习俗与妇女地位探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18)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现代交际》2001年11期;

(19)刘新成:《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婚姻观》,《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20)刘海鸥:《天儒冲突—中西方家庭伦理的初次冲撞》,《伦理学研究》2003年第4期;

篇5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紧密联系,我们的地球也被称为地球村。由于社会的发展,世界正不断缩小。以前做生意有区域性限制,如今早已冲破国界;以前信息传递耗时,如今媒体遍布、信息迅捷。由于发展的需要,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日益频繁。因此,涉足他种文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阻碍人民自由交流的那堵无形墙也正在日益崩塌。而交流就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送礼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送礼不仅是拉关系,更是加强往来,增进情谊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文化风俗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其特定的送礼文化。本文从中西方文化入手,谈谈中西方送礼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几点粗浅建议,希望能提高人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方送礼习俗特色

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人们常以送礼来表达情意。有时候礼物本身并不贵重,却深深表达了送礼人的心意,使受礼人为之感动。但综观全世界,由于各国的文化风俗不同,各国皆有送礼的风俗。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红包是一种装钱的特殊红色小纸袋。这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由父母或朋友送给小孩的礼物。红色也可以送给没有结婚的亲戚或朋友。未婚的职员同样也希望从老板那里得到红包。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如婚礼或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生日时,也会送红包。红包里的钱可以是几元,也可以是一大笔。

俄国人社交中讲究送礼,尤其是亲戚朋友之间。礼物选得合不合人心意很重要,礼物的价格倒在其次。设计新颖、制作精美又有一定纪念意义的礼物,像旅游纪念品就广受欢迎。去人家里做客或参加聚会,俄国人通常送鲜花、糖果或小纪念品等。对俄国人来说,直接送钱给他们是一种侮辱。

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社会交往中,给主人/女主人赠送一份小礼物是比较得体的做法。通常,这种礼物是酒、巧克力、花等等,不必包装。其他在生日、周年庆、婚礼、领洗礼等场合赠送的礼物轻重要依你们的关系而定。

对西方人而言,圣诞节的精神是向周围的人表达关爱。因此,圣诞节可算得上是最重大的送礼节庆了。礼物大多数是写满祝福与问候的圣诞卡,但小卡片铺天盖地、漫天飞舞,表达了浓浓的关爱之情。

二、中西方送礼文化差异

1.购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通常为了方便,往往从客人住地附近的商店购买礼物。英美人喜欢购买礼品在一地,而送往另一地。因为异地礼物有“异国情调”,好满足受礼人的猎奇心理。有的中国人很喜欢跨国邮寄来的礼品,而英美人会尽量避免跨国邮寄礼品,以避免给受理者带来不便及额外的海关费用。

2.礼品的选择不同。中国人在节日里送时令的礼品。例如,在中秋节送月饼和水果,农历新年时送贺年礼品,例如洋酒、香水、水果、巧克力糖等。中国人也会在亲朋好友的葬礼上送钱。在中国很普遍而在西方不多见的礼物是从市场上买的食物(水果、糖果或其他能吃的东西)。除了葬礼和开业典礼以外,鲜花不是一种流行的礼物。而美国人在圣诞时送的礼物比如:产品样品、书桌上的摆设品、酒、饮品、特别的食物等。鲜花是送给女士的最常见的礼物,几乎适用于任何场合:生日礼物、贺礼、给女主人的礼物。

3.送礼的对象不同。有的中国人为感谢领导或便于工作、提升等,会千方百计地找机会给上司送礼;他们将礼物送给客人家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而英美人做下属的不宜送上司任何礼物,以免影响正常的工作关系;他们送礼往往送给客人家的女主人。

4.送礼的方式不同。中国人送礼比较重物,讲究礼品的价格档次。中国人通常对礼品的包装是不大讲究的,一般宁可盒子小些,也不希望盒子大而装不满。在美国以及其他有些国家,人们习惯用彩纸包装和用丝带包扎,有时还习惯附上一张名片。这是胡静在《实用礼仪教程》中提出的。英美人送礼注重其形式的本身。他们认为,礼物贵贱不在价格,而在于礼物是否投人所好,给人一份惊喜。

5.送礼的时机不同。中国人很讲究雪中送炭,即十分注意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一般来说,时间贵在及时或超前,如一张小小的贺年卡一定要提前赠送,否则毫无意义。中国人忌讳别人在刚办完喜事或丧事之后补送礼品,否则会被视为不祥。而在赵左荣的《茶与咖啡》中提到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赠送礼物的最佳时机是你到达或离开时。美国人除了特定场合外,不提倡送商业礼物(除非是小礼物)。而中国人喜欢给商业伙伴赠送小礼物,特别是初次见面时。

三、提高送礼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来华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中国人出国留学、游玩、谈商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这为我们练习外语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在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会面临着如何进行更好的交流问题。当我们希望和对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时,送礼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在送礼时就要特别注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送礼技巧。

1.别出心裁。在礼品馈赠中,最受欢迎的是富有意义的、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品要考虑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而且西方人在送礼时十分看重礼品的包装。多数国家的人们习惯用彩色包装纸和丝带包装,西欧国家喜欢用淡色包装纸。

2.投好避忌。选择受礼者想要的东西才是最好的礼物。因此,挑选礼品要了解对方的品味爱好,赠送的礼品要有意义,要考虑周全,有的放矢,投其所好,然后又针对性地精心挑选合适的礼品,尽量让受礼者感觉到馈赠者在礼品选择上花了一番心思的,是真诚的。这是许爱玉在《现代商务礼仪》中提出的观点。的确,送礼前应了解受礼人的一些地方风俗、民族禁忌和个人禁忌等,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比如西方人都推崇“3”,而忌讳“13”,认为这个数字是不吉利的。

转贴于

3.掌握时机。在送礼时要坚持因时、因地、因事而宜的原则,不能随心所欲。在确定送礼对象后,必须寻找合适的场合,时间。否则,虽有好的礼品而没有选择好时机、场所,那也会使受礼者觉得突兀甚至难堪。礼品馈赠通常是在节日以及喜庆、慰问及其他特殊的场合进行。

4.礼轻情重。中国人送礼喜欢送重的,送贵的东西,稀罕的东西。但是西方人的礼物不在于它本身的价值,而在于它的内在价值。只要送的礼物是对方需要的并且很尊重他的文化的,哪怕是一个杯子,一付刀叉或是一件普通的t恤,他们都非常喜欢。虽然这些很便宜,但是却包含了一层特别的含义,从小处着眼但表达的东西却很感人。

5.当面赠送。礼品代表的是一份浓浓的情意,因此赠送时可当面说些祝辞或问候的话语。送礼时可既说明寓意、特色与用途,又说明它是为对方精心选择的。不要画蛇添足地说什么“小意思,实在拿不出手”等,这种过谦的说法,会大大减低礼品的分量。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送礼时表情要自然大方,让对方不会有贿赂的感觉。

四、案例分析

送礼是讲究艺术的,请看蒂娜(deena r.levine,1982)所举实例。美国某公司高级行政经理史密斯先生,为与日本某公司签订一份重要协议,专程前往东京以便双方进行初步商谈。史密斯了解到日本有送礼的习俗,临行前于美国著名珠宝公司“蒂法尼”珠宝公司购得几件贵重珠宝首饰,请人精心包装后(礼品包装在日本送礼文化中非常重要),准备送给总裁夫人。

史密斯知道,与日本人进行商务谈判之初,首次见面时相互认识了解这一环节非常重要。于是与日方代表会见时,他按照日本礼仪弯腰鞠躬并同时递上自己的名片介绍自己,这一做法使他马上获得了对方的认可。因此,接下来双方的会谈十分顺利。然而,当商务洽谈进行到最后阶段——与日方董事会成员确认定案时,问题出现了。见面伊始,史密斯就将准备好的礼品送给日方总裁并请他送交其夫人,会场气氛骤然尴尬,史密斯马上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送礼的大忌,但到底哪里做得不对呢?

导致他送礼失败的原因如下:首先,当众送礼是不适宜的。在上文场景中,礼物应当私下赠送,但如为在场各人都准备了礼物,则另当别论。其次,归于初次相交的商业合作伙伴来说,用贵重珠宝做礼物颇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尤其当受礼者不是本人而是其太太时。因此,所送礼品价格应当适中,比如一只印有公司标识的钢笔就足够了。最后,包装纸用黑白色调是忌讳的。在日本,黑色和白色是丧葬的标志。

所以,综合看来,送礼的原则只有两个字——感受,即始终以受礼人的感受为向导,送出去的礼物要使受礼者开心而不是让他窘迫。在这里,慎重是最基本的,而价值的大小并不重要。而本案中史密斯先生当众送礼使日方总裁感到很意外很尴尬,大大地阻碍了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篇6

(江西服装学院公共教学部,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习俗是习惯与风俗,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们在生产、居住、饮食、衣着、婚姻、丧葬、节日、庆典、礼仪等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习尚和禁忌,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地理和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及承袭下来,并且之后会随着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中西方习俗的了解,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和历史。

关键词 :中西方习俗;比较;圣诞节;春节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149-02

一、中国的春节及风俗

(一)春节

春节,也叫过年,主要是指除夕和大年初一。在春节期间,中国的各个民族都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庆祝。主要包括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及祈求丰收。这些活动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春节的风俗

1.放鞭炮、贴春联。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有开门放鞭炮这一习俗,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燃放鞭炮,在爆竹噼里啪啦的响声中辞旧迎新;“春联”也叫“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一直延续下来的民间风俗文化。

2.年夜饭。年夜饭也叫“团圆饭”,也就是一家大小,甚至是全村人围在一起共进晚餐,来辞旧岁。在不同的地区,年夜饭的讲究是不一样的,但其共同之处就是年夜饭的饭桌上一定有鸡和鱼,取其谐音“吉(鸡)庆有余(鱼)”之意。

3.守岁。中国民间有彻夜不眠、通宵守岁的习俗,一家老小或亲朋好友在一起叙叙旧,谈一下过去一年中自己的一些收获及其经历,并且希望在新的一年事事顺利,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祝贺。不过,如今这种习俗慢慢有所变化,基本上都不会通宵守岁。

4.压岁钱。源于汉代,“压岁钱”中的“岁”字谐音为“祟”,所以,“压岁”也称作“压祟”,是至今都保持的一种传统风俗。在除夕之夜或大年初一的早上,长辈都要给晚辈压岁钱,寓意人丁兴旺,小孩健健康康成长。

5.拜年。在大年初一的早上,晚辈要向长辈拜年,祝长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并且邻里之间也要相互拜年,互相恭贺及表达感激之情。正月初二开始就给亲戚朋友登门拜年,首先是表达美好的祝愿,其次是平常很少来往,通过拜年来拉近彼此的距离。

二、西方的圣诞节及风俗

(一)圣诞节

12月25日是西方的圣诞节。这是为了庆祝耶稣诞生的最重大、最隆重的节日。圣诞节是基督教最大的节日和最重要的节日。据记载,耶稣是公元1世纪初降生于犹太的伯利恒。公元336年,世界各地的基督教徒公认12月25日为耶稣的生日(农历1月6日)。公元440年,罗马教皇宣布12月25日为圣诞节。

(二)圣诞节的风俗

1.圣诞树、圣诞老人。在西方国家,人们都会在圣诞节时准备一棵圣诞树来增加节日的气氛。圣诞树一般是用杉柏之类的常绿树做成,象征生命长存。树上装饰着各种彩灯、彩花、玩具、星星,挂上各种圣诞礼物。圣诞之夜,人们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尽情欢乐。

圣诞老人是在西方文化与传说中的一位神话人物。在人们的记忆中,圣诞老人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在圣诞前夕,他会穿着圣诞衣、戴着圣诞帽,赶着驯鹿,拉着装满玩具和礼物的雪橇挨家挨户给每个孩子送礼物。

2.圣诞大餐。圣诞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所以,在这样的日子,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并共同享受丰收的成果。圣诞节大餐的主要佳肴有火鸡、姜饼、糖果等。

3.圣诞party。圣诞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就是par-ty,其形式有家庭式的,朋友式的,情人式的。因而,它也是亲朋好友在一起聚会的好形式。在这个晚会上,大家都戴着圣诞帽,唱着圣诞歌,彼此说出自己的圣诞愿望。

4.圣诞帽和圣诞袜。圣诞帽一般都是红色,据说在平安夜晚上戴上圣诞帽睡觉不仅可以保暖,而且还可以使人睡得安稳,在12月25日那天,大家还会发现自己的帽子里还有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圣诞袜也是用来装礼物的,所以,晚上小朋友都会将自己的袜子挂在床边,等待第二天早上的礼物。

5.圣诞卡。是祝贺圣诞的贺卡,上面印着关于耶稣降生故事的图画,以及“庆祝圣诞、新年快乐”之类的祝愿的话。

三、春节和圣诞节习俗的比较

(一)二者的相似之处

1.二者在东、西方节日中所占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都是在所有节日中最盛大、最神圣的节日。在这个重大的节日中,所有人都期盼着与家人、亲友、好友团圆相聚,共同期盼在新的一年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现在,很多人借节日这个假期通过和家人一起来旅游的形式来放松自己,并从中获得精神愉悦。所以,这两个重要的节日都是家人和朋友觉得最重要、最值得珍惜的日子。

2.除夕和平安夜是这两个节日最为重要的一天。在中国,从腊月开始家家户户就开始为新年做准备,一进入腊月即有新年的味道,经过年前的打扫房屋,贴上新春联,终于迎来了除夕——团圆之夜;在西方,11月份圣诞的气氛就开始了,人人都在选购馈赠亲友的圣诞礼物、圣诞大餐的材料和五彩缤纷的糖果,期待着平安夜的到来。

3.节日活动非常相近。在除夕之夜,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在饭桌上,大家互相举杯欢庆,并相互祝愿。饭后,全家人一起守岁,看电视。而在西方平安夜,全家人也是围坐在一起享受圣诞大餐;在春节那天,中国的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在西方圣诞节,大人也要给小孩送圣诞礼物。而西方国家,圣诞节那天,朋友之间也要互赠圣诞卡来表达祝福;中国人过春节喜欢包饺子,而西方人在圣诞节喜欢做布丁,这些都表示大家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圆圆满满。

(二)二者的不同之处

1.节日命名方式的差异。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前所有的农作物一年只收一次,所以,作物的长势是老百姓最为关切的问题,而农作物的长势又受到节气的影响,所以,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按照农历节令而命名的。基督教一直统治着西方国家人们的思想和道德,所以,西方国家节日主要是围绕基督教的各种宗教活动而产生的。

2.宗教信仰的差异。在西方,圣诞节是基督教徒为了纪念其救世主耶稣诞生的日子,所以,基督教对人们的生活习惯、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各个国家的节日庆祝方式各不相同,但做礼拜和洗礼等宗教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中国的宗教信仰多元化,如有拜佛教的、有拜道教的等,所以,在春节期间,有在家里祭拜神位的,有到寺庙去祭神的。中国节日最重要的文化特征是具有极强的世俗性及泛神性。

3.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饮食占了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春节期间,不管是家人还是亲戚朋友都会聚在一起举杯欢庆,互相祝贺等。在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各个地方的饮食都是非常有讲究的,如北方人一定会吃饺子,意为“交子”,南方人在大年初一早上一定要吃青菜,表示“进财”、吃芋头表示“年年有余”等。而西方的节日食谱很少有特定的文化意义,且许多节日的食谱相近,基本上都是烤鸡和甜点等。

[

参考文献]

[1]高黎,用英语介绍中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2]吴友富,西方节日与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电化教学,1998(1)

[3]韩丽娟,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习俗比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篇7

一、高中物理教材的特点

1.知识量增大。与初中的教材相比,高中教材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得多,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3.系统性增强。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

5.能力要求提高。在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二、高中物理学习的方法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学习需要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如物理实验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好物理,应对所学的知识有确切的理解,弄清其中的道理。物理知识是在分析物理现象的基础上经过抽象、概括得来的,或者是经过推理得来的。获得知识,要有一个科学思维的过程。 不重视这个过程,头脑中只剩下一些干巴巴的公式和条文,就不能真正理解知识,思维也就得不到训练。

(2)学到的知识,要善于运用到实际中去。不注意知识的运用,你得到的知识是死的,不丰满,而且不能在运用中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要在不断的运用中扩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练习是学习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运用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

(3)遇到实际问题,经过思索,迅速从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提炼出所需要的知识去解决。合理、牢固知识积累是迅速提炼的基础。提炼的过程是认真审题、明确题给条件、物理过程和解题目的,思索后,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时大脑中很快就显现也解决这个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方法。信息提炼应从审题和分析可利用的条件入手,同学们审题时要学会从题目中找出全部隐性条件与显性条件,特别要仔细认真地划出较难发现的隐性条件。

(4)掌握用“物理语言”思考问题的方法。物理语言包含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象语言。文字语言是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准确地说明了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条件、对象及结论。阐述一个定义、一条规律的每一段文字语言中的每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不能随意省掉,比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一切”指所有的,“总”是没有例外的时候,字字均有其重要的意义。同学们要学会从表述物理规律的文字语言中,准确地分析出该规律所阐明的条件、对象、结论,并由此去思考问题,避免发生错误。应用定律和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练习作业和实验)后还应再次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前后连贯,归纳系统,深刻理解概念和定律的内涵,并拓展其外延

篇8

起先我听见这话,有点莫名其妙!人是陆地行走的动物,又不是水中游动的鱼?鱼,才不希望到岸,它要永远在水中快乐地生活。一旦离开了水,上了岸,鱼就宣判了死刑。我在经历了对个体生命受到磨难与挑战之后,甚至直接感受生命的瞬间消亡,开始对大人们“不得到岸”的感叹略有所悟,至少有某种宗教意味在里面。

雪花那个飘,呀飘

1978年冬季某一天,雪花那个飘,呀飘……

邻居毛坨伢崽大清早起来玩雪,他还来敲过我家的门。他和我同年,都是12岁的孩子了,我大他月份。如果不是他在门口鬼喊鬼叫,我还赖在床上睡懒觉呢!经他这么一喊,我就鲤鱼打挺翻下了床,朝屋外走。只见大雪已经封住了我家门口,我使劲还是推开了大门。四处都是耀眼的白,把每家每户堆积在自家坪子里的柴火都盖得严严实实,像一个小山包,连那稀疏的几棵樟树也不见了绿叶,一律被雪包裹住了。不过大雪是昨晚趁我们睡了的时候才下的。我吃了晚饭不久,感觉屋内比往常要冷,我家四面墙壁透风,风飕飕的,从孔眼里倒灌进来。吹得煤油灯的火苗飘忽,也孤单。停电是常有的事,点煤油灯或蜡烛很寻常。我的两个弟弟已经躲在被子里暖和着,不知在梦里跑了好远去了,这让我妒嫉着。我娘却逼着我读书做作业,我实在无心读书学习,只想溜到床上躲冷。娘坐在火桶边瞅着微光织毛衣,父亲把一捆捆的柴火往灶屋搬,说又要下雪了。我始终相信父亲,比天气预报还灵验。我还到门口看了一下天,又是风,又是雨的,这样的鬼天气适宜睡觉。在睡之前还在门口撒了一泡尿,根本就没有下雪,只是比往常更冷些,北风呼呐呐地响,我生怕冻坏了小麻雀就立马进屋睡觉去了。我娘还骂我这么早也不看看书就滩尸去了,我装没听见,把被子都盖过了头。我们这地方有湘楚遗风,说滩尸其实指睡觉,当年屈原投入汨罗江,死后被当地人打捞上来,像晒谷一样

滩放在平地里,至于滩尸是不是这个来由,我不敢断定,反正我娘说的滩尸就是指仰叉叉睡觉的意思,而睡觉与死亡有什么关系,并不是我想要知道的事。反正我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撒尿,可眼前一片雪白,所有的物什都覆盖了,到处干干净净的,站在雪地环顾四周我还不知要向哪个地方放肆?往日我会毫不犹豫,走出家门不远,便觉得哪里都可以。因为我们那时候没有私家厕所,而大家共用一个公共厕所,远还不去说,主要是脏,气味重,我尿尿就随便找个地方解决算了。面对着洁白的雪地,我擦了擦眼睛,就不知我该如何是好?毛坨伢崽又在屋西头路口喊我,而厕所就在西头路口,我只得抽身向西头走去。这个时候的雪下得没有我起来那阵子大,可风大,是北风,吹得比口哨响得多。

毛坨伢崽手捧雪球,已经走向西边路口,这也是我正要去的地方。

天气太冷,路口没有行人。起来早的人家一般都在打扫庭前雪,谁也没有顾忌到路口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大事。可大事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只有我看见了这一幕,要不是我今早偷懒,这件大事有可能就是我了,因为我看见毛砣伢崽去捡雪地里被大雪压断的电线,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捡?当然,换上我也会去捡了,我并不知道这个高压电线掉在雪地上是这么危险的家伙,但我肯定毛坨伢崽也不知道,不然他是不会去贪这个便宜的,他去捡了,我看见的。他被触电了,我一点也不知道。我看见他躺在雪地一动不动的。我与毛坨伢崽是同班同学,平常也玩得来,刚才还叫我去打雪仗、堆雪人,转眼他被电打了。我还以为他好玩,在雪地里滩尸,我便上去扯他起来,瞬间感到电流从我身体上过了一遍,我被抛出丈把远,半天才楞个神来。有大人们在喊:快闪开,有电!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鲁莽,差掉送了自己的小命。大人们连忙去关总开关切断电源,一个大人赶紧过来抢救毛砣伢子,可毛坨伢崽还是没有活过来。毛坨伢崽看上去跟睡着没有两样,只是躺在雪地里睡,姿势还是那么仰面朝天,腿也是伸直的。我又上去推了他两下,没有一点动静。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他就这么死去了?

他娘什么时候来的,我没有注意到。大家都围过来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看见他娘坐在雪地里抱着他的头大哭,有人来扯他娘起来,说人死不能复生。他父亲也在,只是站成木头人了。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我这才慢慢接受他真的死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见一个人在我眼皮底下死去,感到十分震惊。

记得葬他的时候,就在村子前面的沟壑边挖了个坑,这让我看见很不是滋味。我曾亲眼看见那地方埋过不少死猪。听说村子集体的猪得了5号病大面积死亡。通俗地说,这个5号病就是瘟疫,对人体也有传染。可我们村子里就有不怕死的人,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就去挖出来,肥的熬油,精的藏着吃。没得吃的村民简直什么都敢吃,这是让现代人不敢想象的。我记得我娘偷偷告诉我,不能接触某某家里的人,他们是吃过死猪的人。那死猪熬油也是香喷喷的,不管谁家怎么藏得隐秘,可味道还是飘出来了,所以村里谁偷吃了死猪,大家心里都有数。村干部很快知道了,又不能从人家肚子里挖出死猪肉来,就采取了浇柴油汽油烧毁的办法处理瘟疫死猪,还让一些人心痛得要命。

可毛坨伢崽死了,居然埋在那个地方,连棺材也没有,一床草席把他包裹在里面,用几根麻绳稍微捆绑了一下,就埋进土坑里,更谈不上竖一块墓碑。据说我们这地方小孩子死了是不用棺材的,直接土葬,可以早日投胎人间,早日轮回。我们几个孩子替他娘烧他生前的衣物,那烟尘在空中飘荡着,摇曳着,有点怪怪的味道。

一床草席成了毛砣伢崽的裹尸布,这个形象一直烙在我的记忆里。

时光倒流,《圣经·新约》告诉我,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尸体,是供奉在都灵大教堂里的一块麻布包裹的,也就是后来所说的裹尸布,却成了基督教信徒心中不可亵渎的圣物,有着一种匪夷所思的传奇,也是勾勒后来以色利人寻觅栖身家园、创建独立王国的宏伟蓝图。

如果照耶稣之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上帝

的儿子,那么,此裹尸布与彼裹尸布是否存在某种隐秘的关联?罗马帝国时代与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几乎是属同一时代,我只是猜疑之间存在某种共性的东西,我只是为我先前提到的“滩尸”找到可能的释义。虽然亚麻不与草席是不同的植物做成的,可草席的主要成植物都是屈原《离骚》中咏叹过的蔺草、灯心草、芷草、蒲草等,这些草编织出来的席子柔软舒适,我至今还能忆起那种感受来。

这是我第一次直接面对死亡,并没有感到死亡原来还如此近。

我曾与毛坨伢崽一起,悄悄说过理想,他问我将来长大后做什么?我说当运动健儿,因为我学会了游泳。而他说要当将军。这让我当时很吃惊,难怪平时爱玩工兵捉强盗、游击战等游戏,可游戏中自封司令的人就这么轻飘飘地走了,留下我这个所谓副官参谋不知所措,空洞得少了主心骨似的。

雪花只飘了几天,太阳出来了。

南方的冬天开始融雪了,屋檐下挂着的凛杆子也开始融了。这凛杆子初看像晶莹剔透的帘子,在阳光的映照下耀眼,泪花那个流,呀流……并跌碎在屋檐下的泥土上,似乎还有热气在泥泞中升腾。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一条河流的背景

春天一来,细雨如酥,河流在沉睡中醒来,迷漫着烟波。

阳光急切地赶来向大地道歉,那份歉疚的神态有点人类的趋炎附势,我从柳枝的媚态上读出阳光抽条的姿容。仿佛伸出的千佛手,那么笑容可掬。看上去,明晃晃地撩人目光,却又沁人心脾。如果起初人类的言行举止都是模拟大自然的话,那么现在大自然却在复制人类的一些举止。我明显感觉到春风的尤物丝绸般柔软地拂过大地的脸颊,那光秃秃的大地忽然之间长出大片胡须一样绿绒绒的毛草,不仅霸占了河流的两岸,那新绿的叶子纷纷返上了树木的枝头,被阳光倒映在河面上轻轻摇曳,做了一条河流的背景,模糊中不失清晰。

那河水在流动,背景不断被切换。这似乎只有鱼儿知道的秘密,却被鱼儿岸边嬉戏的动静泄漏了。那河边垂下来的水草,被弄得像老旱烟袋子一样叭叭响,似乎有些忘形。来踩点的陶乐哉眯起眼睛笑了,留下一条很窄的缝隙显得很诡异。这一切,并没有逃过我与王立人的嗅觉,便尾随陶乐哉而来,偷看他在河水里撒网捕鱼。按年龄和辈份算,我们应该喊他陶叔,可我们背地里直呼其名,是他经常神秘兮兮的,还喜欢给人家起小名,不知怎么就让我反感他,就给他也起个小名叫陶黑鬼。我们湖区一马平川,太阳比山区毒,紫外线强,加之陶黑鬼常在湖区的沟港河汊捕鱼,也不戴顶草帽什么的,就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像泥鳅一样。其实,我们湖区老乡的皮肤都比较黑,只是他比大家更黑一些而已。尽管我不喜欢这个人,可他是村里最会捕鱼的人,撒网散得开,出手又快,看见水面有鱼游过的波痕,手一抖,网就撒出去了,空中一道狐影落下来,像张开的圆嘴,盖出水面好大一个印章。只见他慢慢地收着网,在此过程中就能判断里面有没有鱼,是大是小,什么鱼?在出水面之后,几乎都被他说准了,这是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地方,也是我去偷看他打鱼的主要动机。

后来我因他不会游泳而看不起他。

我和王立人都会游泳了。而他一个常在水边走的人,居然还是旱鸭子。

几十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还记忆犹新:陶黑鬼要我们俩帮他提鱼,不然就赶我与王立人走。我们俩要求每人分一条大鱼,被他拒绝了。他见赶不走我们,便爬上了岸边的那条小船,我知道他要去对岸的用意。我不知道这船是谁泊在河边的,但我敢肯定不是陶黑鬼的。看他急切的样子无非怕我们上他的船,连船舱里还积了不少水也不掏干就向对岸划去。我不知是船主人走的时候连桨、撑杆带走了,还是其它原因,反正船上没有。陶黑鬼是用手当桨划的,船慢,身子到了哪边,船的重心就侧向哪边。船划到中间,却打起转转来。可能是中间流水湍急的缘故吧!我心里暗暗地骂他、咒他,小气鬼。可王立

人已经下水了,他想游过去,扔下我?我却还有点不相信,他去年秋天才学会游泳,而这条河至少有四十米宽。我犹豫了一下,知道春天的河水还是凉的,何况还得踩水才能托起衣服不被河水打湿,上岸就可以穿了。我不能输给王立人,就跳入河水里,快速朝对岸踩水游。我要向王立人展示我踩水的本领。陶黑鬼这时在喊我帮他推一下船,我装没听见,谁叫你刚才还刻薄我们。他见我不理他,就喊王立人。这时候的王立人哪里还是踩水,衣服都落到水里了,在捞衣服。游得十分吃力,正有意向船搭一下手休息片刻。这一手搭过去,船身一歪,蹲着的陶黑鬼没有抓稳船身就掉下了水,船也翻了。这是我刚游到对岸回头看见了这一幕,我还在想这是报应呵,却见他的双手一顿乱抓,随后就没了人。这才意识到他可能不会游泳,立马去救。当我好不容易把他拖到岸边,又听见王立人在喊我救他,此刻也没有人了,我一头潜下去,捞了几下都没捞到,我也感觉体力不支,不知如何是好,陶黑鬼在喊:说就在你的身边一点远的地方有团黑影。这条河最深不过两米,但水很清澈,只是我经验不足,且在水中看不见。当我再次潜下去,就真的摸到了他的头,我拚尽体力托着他的头终于游到了岸边,陶乐哉连忙下水给我帮忙抬,王立人没有半点动静。我还以为他淹死了。陶黑鬼还真有一手,用手掌压着他的肚子,反复几次,并使用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只见他吐出了溺水,活过来了。如果不是陶黑鬼的急救得当,王立人就已经死了。陶黑鬼慎重地与我们打着商量,说不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我们还发了誓。谁知第二天,王立人的父亲王彪和叔父王汉就打到陶黑鬼家里去了:说他们家立人是会游泳的,要不是你姓陶的拖了他的脚,也就不至于差点淹死。陶黑鬼对天发誓没有过,还让我去作证后两家才避免一场更大的斗殴。陶黑鬼的腿伤得不轻,好久不能下地干活。从此,我不再理睬王立人了,我认定他背叛了河边的誓言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

而陶黑鬼不久落下腿跛的毛病,变天就喊腿痛。从此再也不捕鱼了,却喜欢到河边蹓走,被落水鬼拖下河淹死了。传说被落水鬼拖下水的人,死后一定会变成落水鬼。我始终半信半疑。

王彪是被陶黑鬼吓死的。

听说是他去青河挑水浇菜园子,看见了陶黑鬼坐在石跳上,吓得丢了水桶跑回去了,逢人就说他看见了落水鬼,乡邻都说落水鬼是陶乐哉来寻仇的,吓得王彪好久一段时间也不敢出门,整天神经兮兮的。

不知怎么的,王彪在三个月后鬼使神差,也淹死在这条河流里。而这条河流淹死的人多了,村子里的人感到恐慌,过路也不走河边道了。而几年后,这条河被村里用推土机填平了,并种上了庄稼,而我始终没有弄清所以然来,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其实,我与王立人现在同一座城市屋檐下又生活了近三十年,我知道他是考取了某大学分到这个城市来的,在某大型企业里混得还不错,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也不想见这个人。

道场,或人的劫数

王彪之死有点离奇,可他家里人还是认了失足淹死的。因为公安来了得出的结论,不认也不行。尽管村子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被落水鬼加害的,谁也没有本事下水把落水鬼捉上来正法,反而准备许多吃的去祈祷河神。

那天,我在放学的路上就听说了。老远就看见了屋场扎了灵堂,鞭炮响过不停,是我们村子最热闹的一场葬礼。而陶乐哉之死,我没有赶到场,我去了安徽铜陵看望病重的姑妈,半个月之后回来,就听说陶乐哉已经入土为安了,我还有些不相信,四十来岁的人就这么说没了就没了。我娘告诉我的,他是淹死的。有人怀疑他是自杀,也没有人来追究。他家本来就是外来户,这里的亲人就不多,丧事办得冷冷清清。与王家一比,没得比。尽管都是淹死的,可一个天,一个地的。王家是大户人家,那气势也不一般,还放了火铳,格外响,好象要把天上的云朵也炸下来了。我没有看见云朵掉在地上,也许是火铳赶走了。落下来的除了鞭炮沫子,就还有雨水。那些平日嬉戏在树枝上,或屋檐下的

麻雀吓得惊魂失措,不知发生了什么事,飞得无影无踪,以为人类又要开始剿灭它们了。

我来不及放下书包,就钻进烟雾缭绕的灵堂。

或许我从小就爱热闹,只要是听见村里响了鞭炮,就会欢喜地赶过去。

要是看见扎了灵堂,就知道是死了人。我娘经常责怪我,我却偏偏要去。不要以为我是来看老的,我完全只是去凑热闹的。在我的意识里,瞻仰死者的遗容都是大人的事,他们来见最后一面,并送一程。我们孩子不管什么红、白喜事都会去赶一下的。婚庆是红事,还能得到几颗糖粒子,自然欢喜。丧事说不定还能吃到大块的扣肉呢!丧事是白喜,我总有些疑惑,为什么死人还是喜事呢?那么,死者的亲人又为什么哭得如此不合常理呢?我不排除有的是真伤心的哭,但我感觉不少的哭只是丧事的一种仪式,是给生者看的,带有表演性质。

如果死者屋里的亲人不多,哭的场面就不够热闹,有的人家就花钱请人代哭。往往帮人家代哭的人都是中老年妇女,她们甚至比死者亲人还舍得卖力气,并有技术性。一般来说,她们会一边拖着长长音调来哭,那哭腔看不出很悲伤,却能营造一种氛围。她们一边数落死者生前的点点滴滴,当然都是数好的,死者为大,谁还拿了东家的钱说不中听的话呢,那是要遭人指责的。

王家人多,场面也大,披麻带孝的,哭声一片。

哀悼死者是讲究的,还有章法。什么时候可以哭、应该哭,什么时候不可以哭、不许哭也是有规约的。我曾听说旧湘西客死他乡往往采取一种“赶尸”的方法,把尸体从很远的地方赶回来,有时即使花费的时间长,尸体也不会腐烂。但唯一禁忌是亲人的哭声,倘若亲人放声大哭,尸体立刻就会化成一滩臭水,所以当亲人的尸体由这些赶尸者引回家的时候,家人必须含悲忍泪,一直要到成殓好后,才可以哭出声来。这些只是听来的传说,至于所谓什么尸变、惊尸等等,无非是灵魂安息观念的结果,是死亡恐惧的表现和节哀保身观念的体现。

为了防患异常情况,我们这地方人做白喜要请道士来做道场,一是驱赶巫鬼,二是图个吉利。也许,这种风俗演绎至今,更多的是显得有排场、热闹而也。

我们中国人有一种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祖先崇拜是鬼魂观念和血缘观念的结合,先民们认为人死为鬼,死只不过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成为一种无形无质、变化多端且比阳世生活的人强大得多的某种神秘力量。它能够危害或护佑还活在世上的人。因为有了这种观念,使得人们不再随便处置尸体,而是要极力讲究葬礼。通过葬礼表现出对死者的尊崇和敬畏,或者厌恶和唾弃。只有严格遵从有关葬俗礼仪才能使死者的亡灵得到安息。否则,不但亡灵得不到安息,就是活着的人也不能安生。由于死亡本身总是带有一种凶厄不祥、晦气倒霉的俗信含义,因此,在整个丧葬过程中人们始终带有处处充满着危险和灾难侵扰的心理,为确保葬礼顺利,亡灵不至侵害活人而是庇护子孙,请道士前来辟邪驱鬼,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那时候,我喜欢跟在道士背后转圈圈,觉得好玩,知道这是做道场,至于做道场的具体含义一无所知。道士嘴巴念叨的什么,我一点也听不懂,也懒得去听。至于了解道场是为死者超渡亡灵,走向这个世界的彼岸是后来的事。

其实死人是最寻常不过的事,可有了道士出现,就有了一些佛佛道道的东西,就有了一些神神秘秘的东西,多多少少也会让人对生命感叹,这才会有人说不得到岸。不知是生者羡慕死者,还是安慰自己?可我听见的次数多了,慢慢便感悟到是指日子难过,什么时候是个头呵。这个“头”是方言,即是开始的地方,也是结果的地方。

晚上的哀乐声声,那氛围居然让我心里感到不安起来。

记得我第二天出现身体不适,其实也只是偶感风寒,头疼、肚子拉稀的小毛病,母亲就说是受到死者的魂魄惊吓,就把我关在屋子里不准出门,并把窗户闭得严严实实,自己则跑到荒

郊野岭去,叫着我的小名喊:“灵坨伢崽,快──回──来──咯──。”“灵坨”是我的小名,如同人家牛坨伢子,狗坨伢子,是与动物相关的,也是很贱的名字,说是容易活下来,我曾庆幸没有这么难听的名字。我娘如此反复地喊我的小名,叫我的魂回家来,一直喊得声嘶力竭,还在喊。在我们这地方,这被叫做喊魂。好像我的魂魄真被孤魂野鬼收走了,需要通过这种喊声来惊吓鬼,鬼才会把我的魂魄还给我。为避免巫鬼再来,往往还要在门楣上插艾叶驱邪。如果我的病情还不见好,就怀疑屋子里晦气太重,要撒石灰、烧雄黄粉,甚至请道士来画符,喝下道士给你的那碗符水。

那时候,坐夜是当地治丧习俗,陪死者在人间多呆一会。大家坐在一起聊天、打牌,甚至唱歌。歌叫夜歌子,一种很特别的腔调,要拖长长的尾声。和我大小的孩子几乎人人都能哼几句夜歌子,只有我不会,一句也不会,这让我很自悲,天生嗓子哑,就是现在我生活在城里,少不了一些歌厅应酬的事,往往是我最难受的时候,那音律、那节奏,常让我心咚咚跳,好像随时会掉出来似的。我无奈,只有拚命抽烟、喝酒水,更多的时候是溜出来透透风。

想起儿时的唱夜歌子,总有说不出的滋味。

坐夜的习俗不知是什么朝代开始的,反正到现在还一直延续着……

不知怎么的,我的脑际间常会莫名地孵出巫鬼的幻影。

想起王彪出葬的那天,我清晰地记得自己还去追赶着送葬的队伍,去帮人家举一下花圈,顺便捡几个未炸的鞭炮放在口袋里,回来再去燃放。

我听说过用水葬、悬棺等殡葬风俗,可我只是听说而已。现在城里流行火葬,乡下仍然使用传统的土葬。

土葬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普遍的埋葬方式,历史悠久,虽然各地在入葬的仪式、葬具、葬法上各有特点,但基本观点差不多,无非是入土为安。人们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把地下看成另一个世界,觉得如果不让死者入土,死者的亡灵游荡于世间,不得一日的安宁。对于生者来说,游荡会让它伺机作崇为恶,危害生人,对生者是潜在的威胁。

而我又去赶送葬的队伍,娘知道了很生气,来追我,直到把我带回来,少不了挨打挨骂,并让我跪在地上受罚。那时候,我并不怕受责罚,就怕我娘伤心,她一伤心就哭,一边哭,还一边数落我,说我不听话就是不孝之子。

我还记得她说的最多的一句:你是老娘身上掉下的一坨肉呵,我白生了你!

这时候的我,就会乖乖地向娘认错。按理,我看到过毛坨伢子在我眼皮底下触电身亡,至少应该对死亡有所忌惮,可我似乎很轻易就忘记了死亡,大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

一把刀的记忆与思考

几十年过去了,我本无意去忆起这些陈年的事,何况关于死亡,总是让人有点不舒服的感觉。可是,前几天,一个内蒙古的朋友老李邮寄了一把龙虎宝刀给我,约一米长,煞是好看,一个男人对一柄好刀的心爱,不亚于对一个绝色美女的心仪。我有心当装饰品挂在客厅的电视墙上,可以经常观摩。可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她说见了这把刀就不寒而栗,晚上还做了一个恶梦,梦见刀从刀鞘里飞出来了,寒光闪闪,砍了好多人,眼前到处都是血淋淋的,她被吓哭了。我感到疑惑,虽说不能周公解梦,可女儿害怕这件器物,尽管我把这把刀当心爱之物,也只好忍痛当礼物赠给了一个朋友,乐得朋友爽朗大笑,说刀寻找到了真正的主人。另一个朋友得知就埋怨我,怎么不送他一把?我开玩笑说:“持刀者最终将死于刀下。不持刀的人(或放下刀的人)将死于十字架下。”不是我说的,而是法国哲学家薇依说的。朋友说:“人反正都是一死,至于死在刀下,还是十字架下都一样是死,而刀下更痛快些!”

我摇摇头,显得无奈。

人活在尘埃世界里,每一个都在十字架上受难。

而一柄刀引发了我今天的怀旧记忆,也因

此引发对死亡的思考。记得《生死书》中有一个喇嘛被恶人当人犯押着行走在沙漠里,这个上了年纪的喇嘛坐在马背上,唱着深情的歌,让恶人也被他的歌声打动,而流出了眼泪。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样的歌,有如此大的穿透力,只记得他是在马背上耗尽自己的全部精力而圆寂的。那歌声随着他的圆寂嘎然而止。其实又何曾消失呢?这么多年来,我忘记了这个故事的背景,记不起来由,而那歌声似乎就在我的上空缭绕。

这些年,身边不断有亲人和朋友死去,开始对死亡顾忌和害怕起来。

我不能做到像喇嘛那样面对死亡如此的坦然。

至少我没有见到过。

篇9

【关键词】婚礼习俗 中西文化 差异

随着历史的发展,从整体看来婚姻是我们文明前进明显的特征。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和习俗的巨大影响,中西方的婚礼习俗存在很大区别。中国的婚礼是比较严肃的,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则是轻松而又愉悦的。这些传统婚礼习俗映射出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帧弊值模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篇10

一、极限法

极限思维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假若某物理量在某一区间内是单调连续变化的,我们可以将该物理量或它的变化过程和现象外推到该区域内的极限情况(或极端值),使物理问题的本质迅速暴露出来,再根据己知的经验事实很快得出规律性的认识或正确的判断。这种思维方法称为极限思维法。

极限法在物理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开尔文把查理定律外推到零压强这一极限情况,而引入了热力学温标,使气体实验定律的表述大大简化。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先证明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做匀变速运动,后又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增大到90°的极限情况——小球自由下落,从而用极限思维法间接证明了自己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论断是正确的。

极限法(又称极端法)在物理解题中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若将貌似复杂的问题推到极端状态或极限值条件下进行分析,问题往往变得十分简单。利用极限法可以将倾角变化的斜面转化成平面或竖直面。可将复杂电路变成简单电路,可将运动物体视为静止物体,可将变量转化成特殊的恒定值,可将非理想物理模型转化成理想物理模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详尽的物理过程分析和烦琐的数学推导运算,使问题的隐含条件暴露,陌生结果变得熟悉,难以判断的结论变得一目了然。

极限法常见的方法有三种:极限假设法、特殊值分析法和临界状态分析法。

例1:物体A可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运动,若A的初速度为V0,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相同情况下,A上滑与下滑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sinθ-μcosθ/μcosθ-sinθ。

B.sinθ+μcosθ/sinθ-μcosθ。

C.μ+tanθ。

D.μcosθ/sinθ-μcos。

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先对A进行受力分析,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A上滑和下滑时的加速度表达式,最后求二者之比。这样做,费时费力,容易出错。用极限假设法求解则能迅速、准确得出正确结论。

假设斜面倾角为90°,即斜面变成竖直面,A物体的上滑和下滑,就等同于竖直上抛和自由落体。上滑、下滑加速度都是g,比值为1。对照四个供选答案,将θ=90°代入检查,只有B答案能符合假设的要求。

点评:将斜面改成竖直面(即θ=90°)并未改变上滑减速、下滑加速这一运动性质。这样的极端假设是合理的。若将斜面改成水平面(即θ=0°),无论上滑还是下滑都变成减速运动,就改变了题目中约定的运动性质。这种假设就是不合理的,当然也得不出正确结果。

对本题我们还可以做这样的极端假设:

认为斜面是光滑的(即μ=0),同样可得到正确结果B。

例2:两点电荷所带电量均为+Q,A处有一电子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运动,方向指向O(O为连线中点)点。设电子原来静止,A点离O点足够远,电子只受电场力作用。那么在从A到O过程中电子的运动状态是下面所述的哪一个:

A.先匀加速,后匀减速。

B.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先变大后变小,最后变为零。

采用特殊值分析法,先考察两个特殊位置:A点离O点无限远,则电子在A点所受电场力便为零;而O点的场强为零,电子在O点的电场力也为零,所以电子在A点、O点的加速度均为零。再在A、O之间任选一点,该点的场强不为零,电场力不为零,加速度也不为零。电子从A到O,其加速度是从零变大后又变为零,正确答案应为D。

点评:用极限法考虑问题时,在选定的区域内所研究的物理量必须是连续单调变化的。本题中,A到O变化区域内,加速度a并不是单调变化的,为什么也可以应用极限法呢?实际上我们选用了两个特殊点,只研究了这两个点附近区域a的变化。在A点和O点附近区域内a仍是单调变化的。在A和O之间还存在一个a为极大值的位置B。从A到B,a是单调增大的,从B到O,a是单调减小的。将A到O分成两个单调区域,极限法可以使用了。

二、隔离法

除前面提到的对物体系统进行隔离的例子,还有对问题的过程或问题性质进行隔离的思想方法问题。例如,我们把电源隔离成无阻理想电源和电阻串联的两部分;把碰撞问题分隔成纯粹碰撞阶段和纯粹运动阶段——很多教师说“碰撞瞬间完成,还没来得及运动,忽略其位移”,其实这话不严密,不是没位移,而是位移成分(哪怕很微小的位移)在运动阶段中体现了。再如,在讨论卫星运行中的变轨问题时,往往分隔成变速、变轨,再变速、稳定在另一轨道等等几个理想段,实际中这些过程并不是界限分明分阶段进行的,而是交融在一起、伴随在一起的。隔离法的运用,不是忽略了什么,也不是允许了什么误差,而是思维的一种方法与技巧。运用这种方法,研究的结果是精确的。

三、忽略次要因素思想

很多学生在讨论问题时,有两个误区:一是看问题不全面,例如,电路中的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二者的积,电压增大为原来二倍时,有的学生就说功率就变为原来二倍;二是不知道多个因素影响中,需要忽略无穷小的和次要的因素。例如,随温度的增加导体的电阻究竟增加还是减小?再如在研究光学的成像时不用考虑色散,在研究干涉问题时不考虑衍射影响,在研究声速时不考虑温度影响等。

对此,应该让学生归纳出理性化的思绪:第一,精确度方面。例如,研究铁球的自由落体运动,不做精确测量时,不考虑空气阻力。但要进行精确研究,即便下落的是铁球,也要考虑空气阻力。第二,在关注点方面。例如,还是铁球下落,看你关注的是什么。如果你关注的是空气阻力影响,就不能忽略空气阻力。再如一个物体既有平动又有转动,当关注平动时就忽略转动,当关注转动时就忽略平动。第三,为了思维推演的简化,认可一定的误差存在。例如,在研究理想气体时,忽略分子体积。

四、单位制中的思想方法

单位制统一,也存在思想方法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大讲特讲以前的单位制多么的混乱、讲讲各个国家及各个地区用的单位的不同有多麻烦、说说我们国家以前的教材“力”和“质量”单位都用“千克”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困惑,讲一下美国1999年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失踪就是因为单位换算错误造成的,讲讲为了避免麻烦,国际上多次开会进行单位制的统一等。让学生换位思维,你是世界知名科学家你感觉是否有必要统一单位制?

在这些渲染和铺垫下,再展开国际单位制的概念,其中有主单位,有大大小小的换算单位,有几个基本单位,有几十、几百个的导出单位等。甚至给学生渗透点“量纲”的内容也未尝不可。

五、理想化模型

高中物理的重要特点就是理想模型用得多。对理想模型的概念,要让学生明确三点:概念、特点、目的。如质点,概念:有质量的几何点;特点:有质量,无尺寸,现实中不存在,假想的,虚构的;目的:用它代替现实中的实际物体,使问题难度降低和容易表述。对于学生,某一理想模型定义的本身并不重要,而人们之所以要引入它的目的却十分重要。如无内阻的理想电源、理想气体、光滑表面、点电荷、磁感线等等,在教学的应用中要经常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它的目的性,更要让学生知道,这种思维方法是简捷的、高明的。对理想模型运用的意义有二。第一,是抽象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这种训练,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语文课上背诗词一样,是个逐渐熏陶而成的过程。第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实际问题是复杂烦琐的,不能直接研究,必须先从理想模型入手,再向实际问题过渡。例如,研究理想气体是研究真实气体的第一步。也有一些物理量,是从理想模型角度引入的。例如,磁通量的引入,纯粹是为了思维上的方便而先入为主引入的,不免有些理想模型的味道。再如平均速度、电压有效值等等一些概念的引入,完全是为了人的主观思维需要,而且是理想化了的模型。

六、代换法

力的分解与合成、交流电的有效值、理想无阻电源与内阻的串联等,是用到了代换法思维。用质点代替实际物体、把平抛用两个直线运动代替、用一个字母代替一个表达式,也都是用到代换法。电学的画等效电路图、把摄氏温标转换成开氏温标、用圆周运动的射影代替简谐振动,也体现了代换法思想。从简单到复杂,代换法渗透在高中物理的各个角落。

七、比值定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