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30 16:08: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梯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梯礼仪

篇1

今天的主角仍是“上海通”丹麦人曾立安,我们的测试场景包括市中心的商场、商务楼和地铁站。

除署名外本版撰文记者沈蔚本版摄影记者施培琦

场景一商场升降电梯

拥堵梯门口———

测试得分40分

在置地广场,曾立安从8楼坐电梯到1楼,而记者则在1楼的电梯边上等候着。电梯门还没开,等候在观光梯前的顾客一下蜂拥而至,将电梯门堵个严严实实。曾立安和电梯里的其他顾客根本出不来,双方就这样僵持了几秒钟。隔着众人,曾立安向记者使了一个无奈的眼色。电梯礼仪员上前提醒“请顾客朋友先下后上”后,包围圈才向外退了一步。准备出电梯的曾立安还是费了好大力气才冲出“人墙”。

在来福士商厦的升降电梯里,购物的人群没有刚才那样拥挤,但坐电梯的人还是不少。不过没有人挡在电梯口,大家秩序良好地等候在门两旁,进出电梯不算费劲。记者和曾立安一起进了电梯,当曾利安准备按楼层的时候,不少先进电梯的乘客却挡住了按键。记者和曾立安在这里上上下下了四回,曾立安每次都得和别人说声“对不起,请让我按一下”,才能顺利地按到楼层按钮。不过当我们第五次准备从一楼坐到顶楼时,第一个进门的男士主动询问曾立安要到几楼,帮她按了按钮,并且也帮助随后上了电梯的两位市民按了楼层。“他真好!”出了电梯后,曾立安就向记者赞扬了一番这位男士。

场景二淮海路商务楼

留梯门等人———

测试得分70分

淮海路瑞安大厦里,由于是工作时间,进出的人都行色匆匆。当电梯门慢慢开始关闭的那一刻,曾立安小跑着匆匆赶来,接连两次,记者都只是看到:由于电梯里没人替她按开门键,曾立安被关在了门外。为此,她只好向电梯里的记者使了一个搞怪的眼色。不过第三次试验时,一位穿黑色风衣的男子看见电梯外奔跑的曾立安,急忙按下了开门键。“谢谢!”失望了两次的曾立安衷心向这位先生表示感谢,男士则微微一笑以示举手之劳。“总算是遇见了一位绅士。”曾立安凑到记者耳边小声地说。

随后我们又来到附近的力宝大厦,同样的测试,结果是考虑到与人方便的人数和相反的人数各占一半。一位先生在电梯门开始关闭的那一刻看见曾立安赶来,他向曾立安发出了一个疑问的面部表情,伸出右手准备去按开门键,但突然他又缩回了右手。电梯里的记者只能再次眼睁睁看着曾立安被关在门外。“我肯定他看见我了,因为他和我有眼神的交流,可怎么又没按呢?”当记者坐着电梯下楼后,曾立安站在门口嘟囔着,双手一摊,表示无奈。“不过还好,不是所有人都没给我开门。”紧接着的一次测试中,站在电梯口的一位中年男士,在关门前很注意地看了一下外面是否还有人,这让曾立安很顺利地搭上了电梯。

场景三地铁商场扶梯

并排站扶梯———

测试得分30分

下午3点,还没到上下班高峰,每一波从地铁站出来搭乘自动扶梯的人在20个左右。从地铁黄陂南路站出站后曾立安试图快速走到地面,在狭窄的自动扶梯上,两人一排的人墙挡住了她快速的步伐,尽管她一路奔跑着,还刻意在扶梯上踏出声响,但没有人意识到她的急切。

“Execuseme”、“对不起”,曾立安不断地和前面的乘客打招呼,有些人往两侧各让了一下,急切的曾立安可以侧身穿过,只有两位市民在曾立安多次打招呼后没有任何反应。在我们对近百位乘客的测试中,有近六成的市民是主动站在电梯的右侧,近四成的市民则习惯性地站在左边。这些市民中,很多同行者都并排站在电梯上。

在淮海路太平洋百货里,因为购物的市民不是很多,大家都很自觉地站在电梯左侧或者右侧,空出一边可以让其他顾客通过。从一楼到三楼,曾立安的行走都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可以从左边或者右边快速穿过。

扶梯黄线标志很少有人注意

篇2

又是一个夏天,太阳猛烈地炙烤着大地,路边的小树有气无力的耷拉着。哎!这热真让人受不了。我在路上飞快地奔跑,巴不得赶紧回家边吃雪糕边吹空调。

经过10分钟的奔波,我头顶豆大的汗珠终于赶到了电梯口,可我抬头一看,傻眼了:有超过十个大人在那儿踱步着等电梯。这些大人一看见我进来就像看见了仇人般看着我,我真想挖个洞钻进去,这些人的眼神真让我难堪。哎……

我从人群中挤进去,但是又被挤了回去,不过还好,我至少可以看见电梯楼层的显示屏:电梯还在顶楼停步,“不会又送了一大拨人下来吧”我在心里嘀咕。但是我更在意的是快点回家,以免变成“烤全人”。好不容易等到电梯到了一楼,我偷偷看了一眼那些大人:每一个人都虎视眈眈地盯着电梯门,电梯口静的出奇,我几乎可以听见每个人的心跳声。在电梯门打开的一瞬间,我本来想让里面的人先出来后再进去,可外面的人硬是使劲往电梯里挤,还把我拖泥带水般挤了进去,这两条不同方向的人在攒动,电梯突然发出了超载的警报声,可那些大人却好像没听见似的,继续向前挤。过了半分钟,外面的人终于进去了,里面的人也终于出去了,可电梯超载的警报声还在响起,大人们完全没有想要出去的样子,都等着别人下去。

就这样沉默了5秒钟,没有人理会那警报,我终于忍不住了,拼命挤出一个位置,大声说:“让我出去!”果然,这些大人也都让出了一条窄窄的通道……当我出去后,警报果然没响了,不只是哪个大人在电梯里说:“这孩子真懂事!”我苦笑,小孩子懂事,大人呢?

湖北荆门沙洋县沈集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王轩颖

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一体化管理;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058-01

1 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要讨论电力企业有没有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就应该对何为一体化管理有一个初步了解。

1.1 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和人们对“质量”这个概念的认知变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意义上的“质量好”,仅仅意味着产品符合相应的标准,因此,当时的管理主要围绕在质量管理体系,即所谓的QMS上。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及公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质量好”的要求更进了一步,还希望能保证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较少的危害,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足够重视,因而发展起来的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AS)已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大管理体系彼此协调,相互融合,其交叉重叠的地方难免造成工作上的重复,要有效改善这一点,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进行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一体化管理。

1.2 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2.1 三大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ISO9001、ISO14001、OHSMS18001分别就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以ISO9001为基础,我国制定了GB/T19001:2000标准,明确规定了电力系统的质量管理特征以及电能的质量指标等标准,使得我国电能各方面的质量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以ISO14001为基础,我国制定了GB/T24000-1996标准,明确了电力企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对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方面意义极大;以OHSMS18001为基础,我国制定了GB/T28001标准,明确规定了电力企业与职工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了电力企业员工身体素质。

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三项标准的指导思想基本兼容,内容多见重复,例如对职工职责、实施、运作、监视、测量等方面的规定,而且管理原理基本相同,都是按照PDCA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同时实施三大管理体系,必然会造成工作的重复。

1.2.2 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意义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三大管理体系的分散管理,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当管理重复点多,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则能改进管理上现存的问题,一方面能促进电力企业正确对待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获取并实际应用相关信息,一方面能加强管理的正对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有助于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明确并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总之,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对电力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工安全管理等各方面意义重大,能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 电力企业如何实施一体化管理

2.1 具体实施手段

一体化管理是新时代对电力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电力企业与国际接轨的前提条件,然而一体化管理体系和传统管理体系具有不少区别,虽然能直接借鉴一些经验,但还是需要我们做出一些改进。

{1}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咨询认证工作,做足各种前期准备。首先,成立相关的领导、执行机构,以三大管理体系为基础,进行周密的策划工作,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详细部署管理人员,并将具体管理措施分配到人。其次,积极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思想,并提高各级人员对一体化管理的认知。再次,建立一个团结紧密的执行部门,确保各项组织工作的合理施行;然后,在做足了这些前期准备之后,我们还需制定详细而稳妥的体系文件。最后,在内部审核时还应突出重点,确保企业的管理体系能够通过第三方认证。{2}在管理体系通过认真之后,决不能止步不前,必须要不断对三大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进行完善。一般而言,一个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经过整体策划、宣传与培训、相关文件与手册的制定、程序文件及管理规范的编制、体系试运行、相关部门审核等一系列过程,然而一体化管理毕竟是比较新的一种管理体系,即便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在投入日常运行之后,我们还是有必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积极听取反馈意见,使一体化管理与企业的日常融合,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使其更加深入地促进企业发展。

2.2 应注意的事项

推行一体化管理,对电力企业意义重大,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忽视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相关管理领导有必要提高对三大管理体系以及其一体化体系的认知,负担起保证质量、保护环境、维护员工身心健康的责任,站在宏观的角度制定大方向,以培训为手段,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以维护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以文件为指导方案,编写一套操作性强、针对性强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文件,以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第二,一体化管理体系虽和传统管理体系有所差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吸取传统管理体系中的合理经验。例如考勤评定,对规范员工作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将其纳入一体化管理体系,能使该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实际需求。第三,对标准的使用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归根究底,就是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相应的标准站得角度更高一点,很多时候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具体需求,所以我们更应该借鉴其管理方案,而不是盲目地套用,为了建立标准而建立标准。

总之,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是为了满足改革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的新局面,我们必须以员工的身体健康、企业的安全管理为核心,以电力质量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趋向,在国际标准的框架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与维持。

3 结 语

时代的发展,使电力企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适应潮流,积极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体化管理是我们的迫切需求,只有通过一体化管理,对电力质量、环境污染、职工身体健康等同步进行管理,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满足国民生产生活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培训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诗雅.浅析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新途径——以HF县级供电企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2,(12).

[2] 唐栋彬.试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J].价值工程,2012,(35).

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 绩效考核 考核指标

国内许多电厂实施绩效管理时,强调推广企业间的“良好实践”。但是不同电厂各有各的特点,兄弟企业的做法只能作为参考,而且绩效考核管理具有涉及面广、牵连多、影响大等一般特点;并且又具有电厂定员少、机构扁平、每位员工工作量大的行业特点。因此在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时,一定要小心谨慎、综合地考虑到各种问题,这样务必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实施的前期调研,为绩效考核推行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减少推行绩效考核的风险。本文结合某发电厂(以下简称“A厂”)实施绩效考核时的前期调研信息,分析A厂在绩效考核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根源,以此探讨问题的解决办法,供各电厂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时借鉴。

一、A厂绩效管理现状

A厂人力资源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员工工作相对轻松,收入普遍比较稳定;市场和创新意识比较薄弱;岗位说明书和规章制度与实际工作不相吻合;常规管理工作和技术服务工作偏多;作业门类比较多;部门条块分割,界限不清,相互扯皮现象较多;对计划和总结工作不够重视;目标责任分解不明确,吃大锅饭现象比较严重,绩效管理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就A电厂绩效管理来说,基本停留在传统的绩效考核体系上,大多数还没有建立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缺乏一套完整的部门绩效管理体系,给绩效管理带来一些问题,如:战略目标未落实到部;对员工的考核缺乏奖惩依据;缺乏统一的流程管理。由此尽快着手改革目前的绩效管理,引入新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在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前,必须深入听取各级员工的意见,根据A电厂的调研结果,把这些建议归纳如下,其中有些建议非常典型,在推行绩效考核管理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目前A电厂在推行绩效考核管理,存在弊病,甚至搞不下去,存在岗位工作量不平衡,有些岗位工作越重,出错越多,考核分数越低,造成“鞭打快牛”现象;在考核指标方面,A厂最关心的是安全生产,因此安全生产是考核的核心之一,A厂是通过贷款获得的资金,因此财务资产管理很重要,总之在选择考核指标时要适合A厂的实际;推进绩效考核管理的时要以人为本。因对绩效管理陌生,推行起来难度大,建议从下往上推广,另外在实施过程要加强宣传,全员参与,了解绩效考核管理;在绩效考核中,技术和文职工作很难量化,要特别注意避免主观性;各种考核指标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慢慢调整,最后应该会得到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在指标建立过程中,要广泛收集资料,通过查阅电力部门和借鉴其他同类企业的资料,同时对各指标要有侧重点,在指标建立过程要考虑指标的关联度问题;在指标设计时,应尽量将指标落实到各个岗位,使指标具体化、量化和行为化,并使员工行为与公司战略相统一;考核指标的建立要方便操作,比如信息化;考核结果一定要有区分度。

二、A厂绩效考核管理存在的问题

(1)部门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企业的绩效脱节,部门绩效指标与个人绩效相脱节;(2)绩效管理没有与人力资源其他业务板块协同发挥作用;(3)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4)考核指标选择不合理;(5)绩效考核指标没有重点;(6)有些部门的关键指标周期过长;(7)各部门指定的指标不够全面,会出现指标漏洞,导致该项工作出现真空;(8)绩效考核中很多指标没有考核依据,执行过程中阻力过大;(9)部分归口部门专业性不强,考核标准出现偏差。

三、针对问题制定对策

(1)绩效考核的结果与企业的绩效脱节,部门绩效指标与个人绩效脱节。很多发电企业到年底,各个部门的绩效目标一般都完成的非常好,但公司的整体绩效不是好。对该类企业的目标设立和分解过程进行研究,发现问题根源在于各部门或个人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志时,部门绩效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发生脱节,不能有效引导员工行为趋向于组织的目标,即部门则关注部门的想法,个人关注个人的想法,更多是向内部看,没有关注公司的战略和整体的经营绩效。而公司在审核部门提出的目标时也没有考虑公司的战略,而是就部门的工作讨论部门的目标,最终导致“公司战略稀释”。(2)绩效管理没有与人力资源其他业务板块协同发挥作用。在一些发电企业中,经常可以发现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的态度是非常不认真。考核在许多企业或者部门流于形式,停留在纸面上的。人力资源部门希望通过考核工作区分员工工作业绩的优劣,能够引导员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但是往往事与愿违,考核结果出来大家都是差不多,而且考核结果好与坏,对员工个人没有多大影响。原因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板块不健全,各板块之间不能协同作战,即使再科学的考核制度也无法改变企业目前绩效考核的现状。(3)绩效考核目标不明确。发电企业对于绩效管理越来越重视,其中更有一些企业认为绩效管理是治疗企业百病的良药,给绩效管理赋予了太多的目的和期望,甚至出现了用绩效管理制度代替分配制度的现象,有些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就是一份奖金分配制度。每个月,员工也没有考核表格,而是由统计人员将所有涉及到员工的奖励或扣罚金额进行汇总,员工只有在拿到奖金以后,根据金额的变化判断领导对自己本月工作的评价。当奖金金额数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员工根本无从判断自己的绩效究竟如何,在企业中处于什么地位,应该在那些问题上注意改进。(4)绩效考核指标选择不合理。许多发电企业在选择KPI指标时都会出现考核指标中量化与非量化难以确定的问题,生产部门的指标往往容易量化,而非生产部门工作业绩难以量化,实际操作中,定量指标往往难以确定,准确度易受影响,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的认同和信服感也会受到影响。结果往往出现两极分化,要么全盘优秀或居中,难以识别员工在绩效、行为和能力上的差异;要么管理简单粗暴,使得员工人人自危,组织氛围差,工作主动性差,创造性差。设定恰当的考核指标是绩效考核体现得以成功实施的前提。(5)绩效考核指标没有重点。很多发电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非常复杂,甚至素质指标、能力指标都包括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如有家发电企业从公司的考核制度开始,到部门、班组、专业操作工人的考核指标多达60多个,从产值、消耗、考勤、请假、直至卫生和开会培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规定了具体的考核指标,员工说几乎没有人能够把所有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标准弄清楚。(6)严格推进绩效考核标准,绩效指标年度计划要按月划分,不能划分的要按照公司相关标准推进。(7)归口部门要深入各部门及分场加强学习、了解,另一方面对出现的异常指标查询原因,做好监督指导工作。(8)日常工作中被考核部门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时,要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调、监督作用。(9)将考核的真实性、公正性列入考核,对考核问题比较突出的部门给予通报批评。

四、电厂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责任体系、指标体系和循环过程。在绩效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根据以下五个原则:企业的自身背景特点;绩效管理现状,绩效管理现有水平;集团公司的指导方针;不同网局或省局、基层电厂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重心;企业战略管理的重点。例如A厂以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强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以全面建设一流企业为目标,逐步形成了具有特色、以战略为中心、以动态运算为考核依据,以年度绩效和月度绩效为依托,以目标层层分减为手段的绩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崔建军.新型发电企业的绩效考核[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23

[2]任晓红.自备煤电企业绩效考核浅析[J].山西焦煤科技,2007.7

[3]赵红卫.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华东电力,2004.3

篇5

电力改革是本轮改革的重要一环,与政府部门改革和垄断国企改革密切相关。据知情人士透露,此前外界猜测最多的“输配分开”在本轮电力改革议题中将暂时搁置。

知情人士表示输配分开搁置的原因有二。首先,从现实情况看,输配分开很难分得开。因为从目前的配电网的电压等级来看,有些城市已经把22万伏的电路都当作配网来运行了,电压等级无法严格将输配网分割开;其次,分开之后有可能就会形成大的垄断。

“放开两头,监管中间”成为目前电力改革的主要改革思路。放开两头,即放开发电侧和售电侧的业务。而不管是发电侧,还是售电侧的放开都将呈渐进式推进。民营资本进入售电侧改革,更多将集中在增量业务里,而非存量业务。而且未来民营进入电力行业更多的要从投融资方式、经营模式,还有新业务创新方面寻找思路。

本轮电力改革的核心,仍然是电价的形成机制。如何打破目前缺乏开放的市场竞争机制,改变电力行业旧有计划经济的审核管理模式,从根本上确保输配电价通过独立的市场机制形成,是摆在电力改革规划者面前的最大问题。

电力改革要解决三大问题

当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电力工业面临保障电力供应、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等艰巨任务和重大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调整能源结构,转变电力发展方式,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的同时逐步推进市场机制建设,促进电力工业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增强电力企业国际竞争力,应该成为本阶段电力改革的核心任务。

电力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电力供应。为此,本阶段电力改革,应在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按照开放竞争环节、监管自然垄断环节的思路,建立健全市场机制,稳步向前推进。

总结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电力发展中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可概括为三大问题,即电力规划管理薄弱、缺乏电力市场机制和电价改革严重滞后,这些问题应该在本次电力改革中逐步得到解决。

首先,规划管理薄弱,电力发展缺乏统一规划的引导。

表现在电力规划的重大问题研究、编制程序、审定及滚动修订缺乏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的管理机制,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难以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缺乏科学管理机制,电力项目良性开发秩序、市场运行机制和问责制亟待建立。

由于统一规划机制的缺失,造成电力的无序发展,如:电源与电网建设不同步、不协调;新建煤电项目与铁路运输、煤炭供应等没有协调匹配,地区性煤电运紧张问题反复出现;由于风电没有纳入电力发展统一规划,造成风电发展与电网发展不协调,使得部分地区风电装机规模大大超出电力系统合理消纳能力,弃风现象大量出现。

其次,没有建立起电力市场机制,电力资源配置基本停留在行政审批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上。离上次电力体制改革已十年有余了,尽管电力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已基本形成,但真正的市场机制并没有形成。

具体表现在电力投资项目的决策一方面不受国家规划的约束,另一方面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没有落实自主决策权,而是取决于政府主管部门的核准。电力企业自主投资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远未得到发挥。电力投资管理模式基本停留在行政审批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上。

由于没有市场化的机制,地方企业与央企、民企与国企、内外资企业等不同的投资主体缺乏公平的竞争平台,这在项目资源获取上表现尤为突出,给企业的公平竞争和多种经济成分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多困扰。同时由于缺少市场化机制的有效激励,企业的利润往往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削弱了发电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动力,出现盲目的投资现象。

最后,电价改革严重滞后。

电力改革最为核心和敏感的问题就是电价问题。2003年,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配套方案,国务院颁布《电价改革方案》,但迄今为止未能完全贯彻执行。独立的输配电价还未形成,电价传导机制不健全,电价还不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电力市场供求关系。

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煤炭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电价不仅不能反映资源稀缺性和供求关系,甚至不能反映发电成本。由于政府管制造成电价失真,价格无法有效向下游传导,市场难以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导致火电企业严重亏损,有些企业现金流断裂,无力组织生产。

建立电力市场机制

目前,新一轮电力改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但我认为新一轮电力改革应围绕建立电力市场机制而推进。主要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要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力投资体制改革和电价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替代长期采用的行政审批、计划经济的配置模式。

第二,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电力企业投资自。要逐步缩小企业投资项目核准范围,及时把取消和下放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事项落实到位。目前还需核准的投资项目管理,要建立纵横联动协管的机制。

第三,真正放开发电侧,实现竞价上网。需要授予发电企业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的项目建设自主决策权和自主定价权。电力是一种最典型的同质性产品,在电价市场化的情况下,低能耗电厂成本低、电价低,市场就认可;高耗能电厂成本高、电价高,市场就排斥,这样就可以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作用。

把项目投资决策权还给企业,让电力企业真正成为电力市场的主体,即规划执行的主体、项目投资决策的主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第四,放开售电市场,实现竞价购电。一个独立的和非歧视性的开放电网是实现电力自由贸易的必要条件。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要积极推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的双边交易,逐步扩大到全部用户,让用户具有自主选择权,最终实现“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其关键是废除行政垄断的电价机制。

第五,加快建立电力市场及交易机制。继续开放省级电力市场,发展区域、全国(跨区域)电力市场。建立以中长期双边交易为主、短期交易为辅的电力市场。研究并逐步建立公平竞争的发电投资准入机制。

第六,创新电力市场监管。完善电力监管手段和监管方式,在发电环节强化价格、投资监管,严防价格操纵、无序投资;在电网环节强化开放监管,建立完善的成本加收益监管方式;在供电环节强化服务质量监管,确保供电服务水平。

第七,健全电力法律法规体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加快完成以《电力法》为中心,包括《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建立健全适应电力市场化改革和运营的法律法规体系。另外,国家应尽快制定《规划法》,从法律层面上对规划地位加以明确。

建立健全科学的电价机制,完善发电能源价格、上网电价、销售电价之间的联动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市场化的发电价格形成机制;在放开售电侧市场之前,按照成本加收益原则,制定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加强电价监管;逐步推进销售电价结构调整,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需状况、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销售电价体系,构建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顺加的销售电价机制。

为确保新一轮电力改革的顺利实施,我认为应该从科学性、严谨性方面加强电力系统的建设。

第一,应在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组织下,在国家能源战略指引下,电力企业、科研部门、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等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制定统一的电力工业发展规划并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衔接。

第二,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原则,确立统一有效、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确立规划的编制与组织制度。

第三,应创新电力发展规划管理机制,建立规范的论证、听证、评审、公布、备案和后评估制度以及项目确定的招投标制度等。根据规划实施情况,及时评估和滚动调整。

第四,政府应成为规划组织实施者,同时又是服务者。优化政府宏观调控,把实施统一规划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篇6

例1.右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重组和易位

B.易位和易位

C.易位和重组

D.重组和重组

解析: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4类:重复、缺失、倒位和易位。首先要注意,结构变异的对象是染色体片段,不是整条染色体,更不是染色体组;其次要注意,重复、缺失和倒位侧重于一条染色体自身的片段改变,而易位则强调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片段转移。另外,四分体交叉互换和易位的区别在于,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之间互换对称的部分,一般不改变染色体的长度,而易位则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不对称交换,往往会改变染色体的长度。从题中所给图示来看,①属于重组中的四分体交叉互换,②属于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答案:A

例2.基因型为Aaaa的生物,体内细胞能用下列示意图中的哪个来表示?( )

解析:理解染色体组概念的核心在于“不多不少”,“不多”是指“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不少”是指“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的全部遗传信息”。我们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法来判断染色体组数:一是根据染色体形态,在细胞中任选某形态的染色体,相同的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二是根据基因型,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不论大小写)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所以,题干所给基因型的生物含4个染色体组,而四个选项依次含有3、4、1和2个染色体组。

答案:B

例3.请在横线上填出经过相应处理后的生物属于几倍体:

二倍体秋水仙素加倍①花药离体培养②秋水仙素加倍③

解析:掌握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关键在于弄清发育的起点:由受精卵发育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由配子(卵细胞或花粉粒)发育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可见,生物的“出生”决定了生物的倍性。这里,有两种情况的发育起点可视为受精卵,一是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导致染色体加倍的生物,一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物,它们属于几倍体取决于它们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数。此外,对于无性繁殖产生的后代,其倍性与亲代相同。对本题来说,二倍体生物体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用秋水仙素处理后的①含有4个染色体组,应为四倍体;用①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②虽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属于单倍体;②再次用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得到的③含有4个染色体组,应为四倍体。这里常见的错误是把②当做二倍体,因为②含有2个染色体组;或者认为③应该是二倍体,因为③是由单倍体加倍来的。

答案:①四倍体②单倍体③四倍体

例4.甲、乙均为二倍体植物,若让甲和乙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后代是几倍体?若让甲、乙进行体细胞杂交,得到的杂种植株是几倍体?

解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看下面的示意图:

单看丙图和丁图,按照例2的方法判断,丙和丁可以分别看作单倍体和二倍体。但是这里我们已经明确知道,丙是甲、乙有性杂交的后代,其发育起点是受精卵,且体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1个来自甲,1个来自乙),所以应该为二倍体。丁是甲、乙体细胞杂交的结果,其体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2个来自甲,2个来自乙),所以应该是四倍体。只不过由于甲、乙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的染色体组不同,所以从形态上看,好像丙只有1个染色体组,而丁只有2个染色体组。

篇7

如今,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上班工作少不了电脑,休闲时又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难舍难分。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不仅让视力疲劳,还会让人身心加速衰老,出现头昏、心累、记忆力差、精力不济等状况。

这其实是心理早衰的表现,其他的症状还有:1.精神不振,长期感觉困乏、嗜睡,或者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一天的精力难以得到保证;2.反应迟钝,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下降,遇事一脸懵,半天才反应过来;3.办事效率低,做决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能果断地下决心;4.创新能力下降,缺乏动力和勇气,得过且过,越来越感觉力不从心;5.过度敏感,心里不自信,老是怀疑别人在说自己的坏话,对别人的一言一行过分在意;6.急躁难安,遇到事情容易发脾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容易因一些小事与人争执,或对看不惯的人和事耿耿于怀;7.极度自卑,总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进而失去前进的动力;8.过度伤感,时常沉湎于对过去的回忆,被别人形容为“多愁善感”;9.对家人冷漠,不主动关心其他家庭成员的情况,回家就一个人看电视、玩手机,都不记得上次跟伴侣说话是哪一天了;10.自我封闭,喜欢独来独往,不愿意同陌生人接触,生活简单随便,希望摆脱一切应酬。

不少人陷入上述状态后,久而久之甚至开始讨厌自己,郁闷烦恼的情绪萦绕心头。他们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总觉得欲哭无泪。英国一次调查发现,约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伴随忧郁、焦虑、烦躁、孤独、失眠等抑郁症状。

要想改变心理早衰的状态,需要做好身心健康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面对电子产品的时间。工作中多用传统的书写代替电脑办公;下班后尽量不要把工作带回家,尤其要避免让微信等成为变相的加班工具。

篇8

关键字:电力体制;改革;建议

电力资源是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而电力行业基础性行业,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国民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等科学合理的贯彻和实施,电力体制也应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更为科学有效的发展机制,从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创新电力体制,实现电力行业的持续发展。

一、电力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资源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能源,保障完善而系统的电力供应是影响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措施。然而目前我国电力的发展面临着矛盾和机遇的挑战:电力体制发展的矛盾主要是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对电力系统供应的依赖和电力工业发展的材料资源的障碍,包括资源、环境、资本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带来了相应的障碍。

我国的电力系统虽在总量上能在世界的前列,但电力系统的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具有较大的距离。电力体制的粗放经营主要表现在产品的结构不够合理,能源的消耗程度较高,电力供应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依旧无法忽视,电力系统的投资效率还应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与社会需求关系密切,关系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性资源,然而我国目前电力供应的总量偏小。

电力系统发展的障碍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电力行业发展的规律决定了电力供应的重要性,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社会应建立相对超前的电力供应系统。其次,电力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和变化特点,各阶段的电力需求也不相同。电力的供应总处于波动的阶段,难以实现刚好的满足电力需求的状况,而处于电力需求不足和需求过剩的过渡阶段,从而对电力系统的电力供应和人们的生活、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最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总量偏小,尤其是人均装机容量较小,不到0.4千瓦,而相对而言,发达国家人均装机容量4千瓦左右。由此,我国的电力体制应进行深化的改革以求获得快速的发展体制。

三、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措施

1、加快培育电力市场

电力体制搞个的最终目的和根本走向是市场化,也就是实现电力供应的市场发展化发展。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发展,电力供应系统已形成了厂网分离的新的电力供应体制,从而为电力供应系统的市场化奠定了良好的初步发展基础。实现了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后则能建立、运营和监管电力系统的市场,而在电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过程中,应对电网的建设进行充分重视,从而突破地区间的市场隔断和壁垒,从而实现更广市场的资源管理和配置。

2、建立层次分明的电力体制模式

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应建立层次分明的电力体制模式,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市场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也应借鉴国际发展的基础,建立政企分开、厂网分开、输配分开、主辅分开、社企分开的层次分明的电力体制的管理和经营模式。电力体制的改革应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从而建立输配分离的电力供应模式,从而形成电力的生产和消费两个不同形式的电力市场,给予消费者充分的选择权利。目前而言,我国的电网建设还相对薄弱,灵活程度不够,电网的潮流方向也相对单一,难以建立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电力体制模式。

3、建立有效的电力监测管理机制

电力体制的管理存在多层监管、职责分散的管理模式,从而不利于电力体制的发展和电力市场的形成。相应的电力管理部门也未建立电力体制的监督和管理,没有形成对电力项目和电力价格的管理体制。随着电力系统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出现了较多的不规范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电力体制的改革需求,为建立稳定的电力供应体系,还应建立切实有效的电力资源的管理机制,建立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权威,从而建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电力市场的运行的职责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电力系统的管理。同时相应的企业还应建立电力企业的投资和电力价格的管理机制,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建立宏观的调控和指导,从而实现电力行业和电力市场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科学实施。

篇9

[关键词]企业电网;营销;供电;服务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332-01

前言:优质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维护稳定和保证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的工作重点逐渐由生产向服务转变。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面向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服务,牢固树立以发展为主线、优质服务为宗旨的管理理念,以崭新的服务面貌,树立起崭新的企业形象,从而去赢得市场,促进发展。

一、电力营销供电服务内容与特性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供电服务是电网企业为了满足用户生活与生产用电的需求,向客户提供以电力、劳务为形式的电力产品、服务及相关业务。电力企业的供电服务通常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服务支撑、业务服务、客户满意度、服务质量。服务支撑包括电力供应和电能计量,是电力企业业务服务的基础;业务服务包括故障抢修、停送电服务、电话呼叫业务、用电检查、业扩报装、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费抄核收等,业务服务以客户为中心开展;客户满意度主要涉及的是客户服务管理,是客户对电力企业供电和服务质量的具体感知;服务质量包括环境质量、功能质量、技术质量、感知质量,是供电企业业务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供电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存储性和不可分离性四大特点。首先,供电服务的无形性。无形性是供电服务最显著的特征,供电服务与产品不同,没有具体的形状、颜色、重量等属性,电网企业提供的供电服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依靠客户的感知进行度量。其次,供电服务的差异性。供电服务缺乏统一、准确的衡量标准,服务的质量水平和构成成分难以准确界定。不同态度、素质、能力的服务人员提供的服务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同一个服务人员在不同的环境、身体状态下提供的服务质量也是不尽相同的,这些原因导致了电网企业提供的供电服务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再次,供电服务的不可存储性。供电服务是瞬间存在的,服务一经提供就无法改变。最后,供电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有形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完全分离的,而供电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是统一的,供电服务人员提供服务时,客户就已经在享受供电服务了。

二、营销供电服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市场经济环境下,用电营业管理体制在许多方面存在不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眼务意识相对落后

尽管我们在供电营业窗口开展了优质服务活动,向社会公布了供电服务承诺,但服务质量尚有待提高。优质服务仅局限于各营业窗口和营销部门,环节运行慢,信息传递不畅,加上近年来的缺电局面,没有形成全员营销思想的大服务格局,没有建立起全方佗的优质服务管理体系。

2、队伍素质需不断提高

由于电力企业长期存在的“重发轻供不管用”现象.对营销管理队伍的配备不够重视.缺乏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营销队伍,缺乏人才梯队培养动作机制。营销人员难以适应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要求.存在营销业务知识不熟悉、更新不及时、服务不闭环的现象.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3、对优质服务认识存在局限性

从实际上作中来看,部分员工未能从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去充分认识优质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未弄清优质服务的深刻内涵,仅片面地从其外延,如服务态度、形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去理解,而未能从服务内容.质量,客户需求等方面去考虑。部分员工对优质服务的目的不明确,领导安排怎么做就怎么做,完成任务就行,缺乏主动性、创造性的服务,致使服务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局限性。

三、提升营销供电服务的对策与方法

开展优质服务,重要的在于行动。如何“动”起来?这就要求供电企业要在观念转变、管理创新上下真功夫。

1、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及“全员服务”的理念

从服务的内容、方式和服务机制上进行创新,把不断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作为促进电力场营销的自觉行为,并体现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每个员工都要为企业的社会形象负责,与客户建立和谐的供用电关系。要深刻认识政府和客户对供电服务的新要求和面临的新环境,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不断提升优质服务的整体水平。优质服务是一项长期工程,每一项细微的工作,特别是在客户工程、电费回收、业扩报装等方面,都需要我们扎实地做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电力服务。优质服务是一种行动,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付出,真正做到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优质服务需要过硬的业务技能和人性化措施。一个申请、一个曰复、一个停送电通知、一个陕捷的交费方式,每一个细小的工作程序和做法,无不体现着供电员工的服务技能、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广大供电员工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不断强化优质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创新和拓展为客户服务的功能,以“优质、规范、方便、真诚”的服务,做好用电营销服务工作,夯实大营销基础。

2、培育服务文化理念.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培育服务文化理念有助十凝聚锄队精神,统一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使广大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学习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真正达到广大干部员工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团队个体优秀,力量凝聚的目的。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用电客户的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用户满意度,建立优质真诚、和谐共赢的服务文化。

3、创新服务管理.增强整体素质

管理与服务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强化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工作,优质服务是管理水平的更高延伸。优质服务就是要通过管理创新,对外做到“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对内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地强化服务意识.从而达到企业内部之间的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沟通,职工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企业与上级之间的沟通等等。有了这样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机制,就会形成强大的优质眼务整体功能.就能将“窗口”的微笑服务,热情服务提升到以提供优质的电能、合理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台阶,使我们电力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4、搞活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

要规范和优化用电报装下作流程,强化报装环节时限考核,推行快速方便的“一站式”用电报装服务方式,缩短报装周期,千方百计让客户早用电、用好电,积极创造企业和客户“双赢”的优良环境;逐步开放电话报装、网上报装、上门报装,提供多渠道,多层次的优质服务方式,大力提倡电费储蓄、银行代收、推广“充值卡”电费缴纳,网上电费支付等缴费方式.进一步增进广大客户对电商品和电力服务的认知度。

篇10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电子电气;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1

电子电气专业是介绍设备构造、介绍基本工作原理,分析电气工作特性,传授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方法和素养的学科。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实用、科学、高效为基础,从特定教学任务中开发教学项目,通过任务逻辑建构教学内容,从教学任务的准备、教学、总结到教学效果的认定与测评,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才能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有效对接、提高就业率,达到企业满意、社会认同的良好效果。

一、电子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

电子电气主要包括电器组成、工作原理和维修等专业知识,涉及内容多而枯燥,理解难度较大。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物理基础差,部分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思想消极、不感兴趣,而且课后看书很少,导致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课程设计很重要。

(一)课程设计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课程目标、内容与要求、教学实施与评价等突出学生主体,加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在电子电气教学中,教师要将思想道德教育融于专业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二)课程设计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教师要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制定课程目标、安排课程内容,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在学习中体验理论,在工作中掌握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例如,在《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前要结合本课程相关的章节内容,将知识点划为模块,提出典型任务。在上课时,教师要采用现代教学媒体,以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实物等现代教学手段,将各种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在实训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操作,相互协助、讨论,对学生不明确的内容进行现场指导。在评价中,教师要通过学生自评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电子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参与任务解决的过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触类旁通。通常的教学方法有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层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竞赛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一)教学场所要求

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是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有多媒体设备及实物、实训设备、工具等,配备电气试验台、实教板、电路板以及各种检测和拆装工具。

(二)教学时间安排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主要特征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教师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后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实践训练,直到整个过程结束、评价完成后方可进行第二个教学模块。

(三)教学实例

《起动机控制电路》教学计划:教师讲解汽车起动机控制电路时,先讲起动机控制电路的组成,用视频显示汽车发动机起动系的电路图,结合起动系的实物以及连接电路实物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使学生了解汽车起动系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和各部件的功能。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否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师职业技能的标准。尤其是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要注重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及职业精神。

(一)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有显著提高

在学校组织的技能大赛中,参赛学生都取得优异成绩。在先后5次比赛中,共有41名学生参加10个项目的比赛,其中32名学生获得全部比赛项目的一二三名,远远超过平行班级平均成绩,同时3次获得集体奖。同时,二届毕业生就业率的到极大提高,分别达到了68%和72%。学生个人对岗位及待遇较为满意,也得到用工企业的肯定。

(二)“双师型”教师数量不断增加

有两名教师编写校本教材两本,并主持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两项,1项现已结题,1项正在研究中。1名教师在全市教学能力大比拼中荣获一等奖。3名教师在省级、国家级期刊公开5篇,引用次数较高,受到有关学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通过实施一体化教学,教师专业理论功底不断加强,实践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有了提升。

总之,电子电气“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项紧迫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高效、科学的教学体系任重而道远,既要有理论知识扎实、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一定科研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又要拓宽与用工企业的合作力度,建设更多的实习实践基地,同时,还要加大经费投入,加快实验室、专业模拟平台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只要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发展,学校将会培养更多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又要有技术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