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17 14:5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很多故事可以明显的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礼仪,比如说有程门立雪,孔融让梨,千里送鹅毛等等。可是最令我有感悟的是程门立雪。因为它是一个积极上进的故事。
程门立雪主要是说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有一次去书院拜见程颐,程颐装作在睡觉,两个人就站在门口等着程颐醒来,这样等了好长时间,程颐像刚刚醒来一样,装作惊讶的说:“你们什么时候来的!”那天是冬天最冷的一天,雪已经没过了他们的膝盖。
这个故事写了关于两个人为了尊敬老师不吵醒他在门外站着,雪都到了很高。这个故事是说了中国民族礼仪的故事,我们需要中国民族礼仪,因为它是中国的特色和代表。
初一:顾宇斌
篇2
我校是一所民族学校,目前在校师生共计15个民族,其中有14个少数民族。因此,我校在礼仪教育中把少数民族礼仪教育放在了核心位置。那么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中华优秀的礼仪文化作为小学生德育的载体,开发《小学少数民族礼仪》校本课程并组织实施呢?
一、制定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是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构成。其中校本课程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能够充分开发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学校特色的发展、教师专业的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新的舞台。然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是靠个人力量能够完成的,是由校长、课程专家、教师、学生家长、学生等共同参与的。为此,首先我校成立了《少民族礼仪》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究小组,明确了责任,合理分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开发网络;其次制定行之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
根据我县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及我校实际情况,计划在小学六年内学习14个少数民族的部分礼仪。具体目标如下:
篇3
关键词:维吾尔族;礼仪民俗;风俗习惯;节日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所以导致各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礼节禁忌。接下来就简单介绍一下维吾尔族的礼仪民俗、风俗习惯、礼节、禁忌。
“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联合”或“团结”。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带和阿克苏、库尔勒地区,其余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乌鲁木齐、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开封、郑州等地。占新疆总人口的46%,维吾尔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维吾尔族人民普遍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族有自己独特的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辞书《突厥语大辞典》,文化艺术,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维族舞蹈等闻名中外。维吾尔族传统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维族民间舞蹈有赛乃姆、夏地亚纳;民间乐器有“达甫(手鼓)、“都他尔”和“热瓦甫”等。维吾尔民族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此外还擅长园林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与礼仪风俗。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维吾尔族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诺鲁孜节(春节)等。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人民之间的礼节表现了平等、友爱、敬老、爱幼的精神,劳动人民相见总是相互亲切地握手、问候,对老人十分尊敬。妇女中还有长者亲吻晚辈的礼节。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一些带有等级性的、封建的礼节逐渐消失了,体现着平等友爱、互敬互让的礼节则继续保存下来,并且增加了新的意义。维吾尔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待人接物,讲究礼貌。
如对长者要尊敬,走路让长者先行,谈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在上座;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准喝酒、抽烟;亲友相见必须握手问候,互相致礼和问好,然后右臂抚胸,躬身后退步,再问对方家属平安;妇女在问候之后,双手扶膝,躬身道别。在屋内坐下时,要求跪坐,禁忌双腿直伸,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给客人上茶时要双手,单手接受物品被视为缺乏礼貌的举动。
维吾尔族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诺鲁孜节(春节)等。
维吾尔族礼节:待人接物很讲礼貌,在路上遇到尊长和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后把身体向前倾三十度,并连说:“艾斯拉姆艾来孔!”回礼语为“外来孔艾斯来姆”。
维吾尔人十分讲究邻居间的和睦相处,相互帮助。家里做了好饭,左邻右舍间常互相赠送品尝。一家来了亲朋或远方的贵客,各家邻居都要轮流请到自己家作客.一家有红白喜事,邻居们少不了争相帮助.走远路的陌生人路过村落,遇到困难,维吾尔人总会慷慨椭,不会让他饿着肚子上路。
其他民族群众到维吾尔族家中作客,都很尊重民族习俗,讲究礼貌.吃饭时,不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随便到厨房或锅灶前面去,不剩食物在碗中,注意勿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放在自己近前的餐布上。共盘吃抓饭时,不伸手乱抓,也不将自己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在屋内和人交谈时,禁忌吐痰,擤鼻涕,打哈欠,喧哗。否则,被认为是对他人不尊重。在称呼对方时,必须用“您”,忌讳直呼“体”(除非对自己的妻子或挚友)。
到别人家作客时,如果主人是久未晤面的亲朋好友,或是有较高威望的人,上门时,必须带若干礼品。女的带抓饭、大块牛羊肉、包子、馕、布料等。女人和男人一般不同时上门。男人一般不带礼品,如果有必要带的话,也只带些糖、水果、瓜等物。作客后的几天,女主人自己或通过孩子,要向客人回赠礼品,如馕、糖等物,数量要比人家送来时的略少,不能超过。否则,会被对方视为不接受礼品。离开时,全家人站在门外送出。主人双手垂握,说些谦逊客气话:“招待不周,请多多原谅!”。
维吾尔族禁忌: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屋内就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
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用过餐后,客人要表示谢意。如果是喜事请客,客人们多说“姆巴列克保松(祝贺)”的话;如果是办丧事,做“乃孜尔”(死者忌日祭礼),客人不能发笑,表情要沉重。虔诚的穆斯林要双手举到面前,说一声“阿明”,念一段《古兰经》祷告文字。说毕,双手抚脸,散场。气氛自始至终保持严肃。
维吾尔人以助人为乐,舍施为荣,认为这是做善事。待人接物十分热情,晤面时,将年长的称为“阿卡(哥哥)”“阿恰(姐组)”,年轻的称为“吾卡(弟弟)”“森丽姆(妹妹)”。
维吾尔人对亲朋好友、乡邻、街坊,甚至外乡外地人,只要他们的生活发生困难,需要接济,不论亲疏关系,不论民族,都要在力上予以接济,即使自己少吃点,少穿点,少用点,善事不能不做。当你面临危难险境时,他们会挺身而出,热情相助。
其他禁忌 清真寺是穆斯林教徒向真主祷告之地,必须清静,肃穆,洁净.故而在寺内严禁喧闹、随地抛洒垃圾,严禁大、小便。严禁在麻扎(墓地)挖土,毁坏草木或大小便。严禁在涝坝(贮水池)、伙房、水房等地大小便。
抽大麻烟()、赌钱、酗酒、斗殴、说谎、偷摸等,都被视为丑恶行为,受到舆论指责。
维吾尔族的婚俗: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青年男女成亲之前,都要经过提亲和订亲仪式,反映了维吾尔族对婚姻的慎重。小伙子看上了谁家的姑娘,或是男方家长准备物色一位姑娘为儿媳,事先都要履行“提亲”的手续。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前,要经过一番调查,女方家姑娘的年龄、家庭、长相、人品等情况都要进行了解,认为合适时,才会提亲。也有男女青年早已热恋,双方私下商定婚事后,再请家人去“提亲”,以达到双方关系公开化和合法化。
男女青年结婚时,由阿訇或伊码目(均为宗教职业者)诵经,将两块干馕沾上盐水,让新郎、新娘当场吃下,表示从此就像馕和盐水一样,同甘共苦,白头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铺上洁白的饭单,最先摆上馕、喜糖、葡萄干、枣、糕点、油炸馓子等,然后再上手抓羊肉、抓饭。
维吾尔族的食俗:日食三餐,早饭吃馕和各种瓜果酱、甜酱,喝奶茶、油茶等,午饭是各类主食,晚饭多是馕、茶或汤面等。以面食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种类有数十种。最常吃的有馕、羊肉抓饭、包子、面条等。维吾尔族喜欢饮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典型食品:维吾尔族最爱吃馕、抓饭、包子、面条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风味菜肴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尔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还有:油馓子、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勒”)、哈勒瓦、羊杂碎、曲连、烤南瓜、黄萝卜(胡萝卜)酱等。
维吾尔族的节日: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维吾尔族当然也不例外,一代又一代世袭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前两个属典型的宗教节日。新疆电视台举办晚会的有三个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现在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传统节日都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节日,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开斋节”、“古尔邦节”。过节时,维吾尔族人会穿上节日盛装,互相登门拜访,庆贺节日。而诺鲁孜节距今至少已有3千年的历史,内容与汉民族的春节相似。
古尔邦节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宰牲”或“血祭”。维吾尔民族的古尔邦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节日气氛特别浓郁。
关于古尔邦节的起源,民间流行着一则古老的宗教传说:先知易卜拉欣要按真主的“启示”牺牲自己的儿子伊斯玛仪作祭礼,当他正要举刀宰杀时,派遣的特使牵着一只公羊从天而降,示意以宰羊代替杀子,这一天正是阿拉伯太阴历12月10日。伊斯兰教创立后,将太阴历12月10日定为伊斯兰教的节日之一,这个日子恰恰是麦加朝觐活动的最后一天。这样,古尔邦节逐渐成了从11世纪初开始改信伊斯兰教的维吾尔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古尔邦节前,人们要做各种准备,特别是作为“献牲”的牲畜要预先买好。节日的早晨进行沐浴全身的“大净”,然后盛装到清真寺参加聚礼;再后,人们直接上麻扎尔(墓地)为亡故的先人祈祷。最后还要“换哈达”,即拔去坟头上的枯木,栽根新枝,浇些水再回家。
按传统,节日聚礼之后早晨是献牲祭祀,取悦的最佳时机。通常,人们把血祭的牲畜宰好入锅之后,男子们开始互相拜节,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炖肉,摆节日食品,烧茶等,准备迎接客人。节日的第一天,首先给在近期内发生过丧葬等家难的左邻右舍或乡亲拜节,表示慰问;其次是给夫妻双方的长辈拜节;再次,就是给近邻和长者拜。其它的拜节活动往往是三五成群,男女分别进行(在维吾尔民间礼俗中,一般是不允许男女混杂的)。
拜节之后,才是同辈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拜节。大家除了互相道贺,彼此问候之外,还共餐,吹拉弹唱,一起娱乐。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10 月1日,又称拉玛丹节,中国新疆地区称肉孜节(Roza,波斯语,意为斋戒)。按伊斯兰教法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9月为斋戒月。凡成年健康的穆斯林都应全月封斋,即每日从拂晓前至日落,禁止饮食和等。封斋第29日傍晚如见新月,次日即为开斋节;如不见,则再封一日,共为30日,第二日为开斋节,庆祝一个月的斋功圆满完成。是日,穆斯林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伊玛目宣讲教义。
教法还规定在节日进行下列七件事是可嘉行为:①拂晓即吃食物,以示开斋;②刷牙;③沐浴;④点香;⑤穿洁美服装;⑥会礼前交“菲土尔・赛德盖”(开斋施舍);⑦低声诵念赞主词。
诺鲁孜节是悠久的维吾尔族节日,诺鲁孜节是维吾尔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出来的系统的迎新年节日,是为进入春耕生产,绿化、美化、净化环境做准备的节日,是艺术的节日、体育的节日。诺鲁孜节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新疆,凡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诺鲁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达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鲁孜”节也叫迎春节。维吾尔族在信奉伊斯兰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地神、火神(灶神)、祖先神等。在他们看来,星神是掌握人类命运祸福的主神,其中白羊且是造福人类的主神之一,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病源。所以穆斯林们正好在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时,举行诺鲁孜节,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新年节。古尔邦节和肉孜节是伊斯兰宗教节日,在维吾尔族历史中只有一千多年的历时。而诺鲁孜节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也是新疆电视台举办晚会的三个节日(古尔邦节,肉孜节,诺鲁孜节)之一。也是全疆唯一一个各个乡镇政府及农村及学校举行集体活动庆祝的节日。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于2009年将诺鲁孜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诺鲁孜是传承下来的庆祝活动,将其视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诺鲁孜节,作为文化遗产和悠久传统和睦的象征,对加强各国人民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及睦邻友好理想基础上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2010年联合国大会第A/RES/64/253号决议后正式成为国际性节日。
参考文献:
[1]从熟语看维吾尔族的好客习俗文化---王德坏《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02期
[2]维吾尔族节日习俗一瞥---瓦哈甫・吐尔逊《中国民族》, 2010年07期
篇4
关键词: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图分类号:J523.2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复制性和再生性,决定了它是一笔具有绝对优势的文化经济资源。在面临对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并重,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挑战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作为经济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充实到扎染业中,使扎染成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文化成为扎染的内在精华,实现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二者的有机结合。白族服饰文化成为扎染业的一大卖点,扎染成为彰显白族服饰文化的一个亮点。
一、社区情况及研究对象
1 社区的基本情况
城地处苍山洱海之间,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关39公里。穿村而过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国道,新建的大(理)丽(江)公路位于村庄东面,沿两条公路往北可抵达洱海、剑川、鹤庆、丽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称村、或称乡、或称镇、或称为办事处,名称各异,但其性质上一直保持着自然村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据当地的人口的统计显示:2008年周城村总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总人口的98.26%。此外,与周边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关村1383人,由此可见周城村确实是拥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历史上也曾经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蚕豆,偶尔也种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蓝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来地少人多,耕作技术落后,水利灌溉极差,旱、涝、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上诸因素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亩产量非常低,农业收入少。解放后,实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个社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难以解决,粮食产量的提高仍然赶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减少。从20世纪初到1984年,由于国家和集体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周城村民只得对传统的生存方式进行自我调适。村民已经认识到单一的产业模式很难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于是,乡镇企业、工商业、旅游业等行业开始出现并蒸蒸日上,它们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超过了农业。1983年和1978年相比,总收入中农业的比重从51.8%下降为23.3%,而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从48.7%增加到76.7%;1984年,农业、工业等的总收入为3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21.5%。至此,农业经济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逐渐被现代经济所取代,周城逐渐发展成为了“以工为主,以农为辅,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业的发展概况
追溯周城扎染的历史,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公元4世纪就已经有了扎染工艺,大理地区的扎染工艺历史也长达千年,周城地区的扎染则最先开始于明末清初时期,代代相传,至今已经有约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周城村历史上就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种的土地有限,所以当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织”的双向劳作方式来维持生活,扎染业就是周城历史上村民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从历史上看,周城的扎染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解放前,扎染业就是周城地区的主要行业之一,由于当时生产方式的落后,那时的扎染生产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并逐渐成为当地农户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传统产业。德信和、得义和、复镇祥、裕金和、复玉和都是当时扎染行业中的一些著名商号,这些扎染商号的创立都凝结着创业者的艰辛。其中较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个叫YMS的村民创办的扎染作坊,YMS家数代从事扎染行业,他们家的扎染生产规模以及所生产的扎染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刚开始,他们没有固定的销售商铺,只能采取沿街叫卖的方式。YMS从喜洲按一定标准买回布匹进行加工,自己设计图案,染成后将成品销往附近的剑川、兰坪等县。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个染缸轮流浸染,染成后用马驮到异地销售,驮运的过程也十分辛苦,到剑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丽江则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数天。为尽量节约路上的时间,YMS有时候会选择抄小路走,但是却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没的土匪。总的说来,扎染生产虽然历史悠久,起步较早,但早期的扎染却是赢利不多,像YMS家这样,在扎染上投入本钱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营业额约为八九百块,实际上一星期的纯收入是七八十块甚至最少时才二三十块,遇上白布价格上涨的时节,甚至还会有亏本的可能。虽然扎染生产回报不乐观,但它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存活了下来。
第二个阶段:1962―1984年,周城实行化以来,扎染作为周城境内拥有悠久历史、表现民族风格的传统民族工艺受到乡镇企业的重视,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厂”正式成立,由此开始了周城扎染生产的工厂化时期。扎染厂成立之初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简陋,全厂仅有五个染缸,主要生产扎花布、平板布和两面布等,生产的产品也大多经由云南省外贸局远销香港、日本以及美国等地。1987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效益的提高,机械设备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民族扎染厂内部的生产运作机制也相应建立和完善。扎染厂采取统一下料、统一印样、分户扎花、统一浸染、分户拆线、统一漂洗、统一销售的方式组织生产,整个扎染生产过程牵连着工厂和各家各户的村民,这种生产方式曾经被记者形象的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扎染厂在对白族传统艺术的发掘、整理以及改进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厂自建厂以来,陆续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认,尤其值得强调的有两件事: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1998年周城扎染厂被国家民委等五部委列为“九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第三个阶段:虽然扎染厂的出现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扎染生产的进步,但是,发源于落后生产力状况下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并未像当初的马帮文化一样消失殆尽,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扎染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且生机盎然,形成了这个时期扎染作坊式生产与工厂化生产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从实际表现来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经能与周城扎染厂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竞争市场,并凭借其自身灵活开放的组织结构优势取代周城扎染厂成为云南省外贸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会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负责人,他简要地向我解释了云南省外贸局与周城扎染厂以及私营作坊之间的关系。“1992年,云南省外贸局到周城来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来他们这些经营私营作坊的村民也想通过这次机会把自家的扎染商品卖出去一些好赚笔钱,但是,当时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体企业的排挤而没能接到任何订单,所有的订单都被周城扎染厂垄断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巍山县那边得到省外贸局的订单忙不过来时会将部分订单交由他们周城的私营作坊完成,通过这种相互提携的方式,他们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国外的订单,现在他们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扎染桌布已经出口到泰国、巴西、日本等地。”
从理论上来讲,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从传统走到现代,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严峻考验并最终成为当地的主要致富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是民族经济的一个自我累积、自我适应的过程。一方面,扎染手工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经济,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模式。因为民族经济是一种分散的、最为民族地区群众深刻自主性发展的社会行为,所以它的发展并不能靠庞大的、完整的经济发展方略就能解决,而是要靠民族经济的实践者们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累积而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平稳发展的经济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经济是最直接面对市场的经济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场微量的经济因素进行自我调控,面对不可测量的经济现实进行灵活的生产经营,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进国际市场,也可能长时间只能在本乡本土流通和运转。由此可见,扎染生产呈曲线型发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属性来决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跃式发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扎染生产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艰难考验,自身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做了太多的自我调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传播和当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产仍然继续着家庭作坊这种古老的经营方式,而且周城农户经营扎染业的具体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绝大部分农户只是将扎染业作为农业生产之余的副业行为,属于家庭副业范畴。由于要兼顾农业生产,农忙时候往往无瑕顾及扎染生产而暂时性停产,所以,扎染生产在这些兼业农户家庭中也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而在这部分兼业扎染的农户当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农户家庭是既生产扎染又销售扎染;另一种农户家庭则只经营销售环节,扎染成品也直接从当地其它扎染生产作坊现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铺来销售扎染商品。这些只管销售的农户还可以根据自家的特殊情况,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经营项目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比如在周城随处可见的家庭旅馆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民族文化亮点作为经济卖点的。店铺后方的自家厨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来经营家庭式餐馆,白族民居的天井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饭厅,客人在品尝地方风味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欢,有些游客还特地慕名前去这样的家庭式餐馆就餐,而对于餐馆老板而言,在家里开餐馆,不但节约额外租用店铺的成本,还能就近使用家庭内部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扎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处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设计之独特,更显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纹饰图案的古朴象征意义及背后所蕴藏着的厚重的白族历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块块在蓝白相间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乐地飞翔、歌唱的色调谐调、意蕴隽永的扎染布,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也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蓝、白为主的色调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和基础,两种颜色之间过渡自然。这种过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时掌握针法的松紧以使图案相间处有缓冲地带,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经过漂洗后略有脱色,色彩的对比淡化,反差趋于缓和,蓝白相间中透出一种朦胧、柔和的美感。蓝、白两种颜色在色系上均属冷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宁静、平和、淡泊,这与白族人民传统以来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开放、宽容的心态是一致的。白族是一个尚白的民族,认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为自己的族称,以白色为服饰的基调。而青色(包括蓝色)则有希望、纯朴、真挚等意。青白结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实际体现了白族人民内心的平和及对淡泊宁静的追求。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的村民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和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于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
2 蝴蝶纹饰
尽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图案十分丰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艺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会发觉在众多的扎染图案中周城人似乎对蝶蝴图案倾注了更多的热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钟情于蝴蝶花纹图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内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中对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题作了几种解释,一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为蝴蝶是美丽的化身,三为蝴蝶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四为花与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摆子无数,因而往往成为多子和母亲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兴旺。白族地区的孩童至今仍恪守着“不能打蝴蝶,否则母亲的会疼”的古规。结合白族自古以来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剑川石宝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绕桑林会,也都是这种生命意识的体现。与此相关联,凡是多子、生命力强的动植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或喜爱的对象,蝴蝶的多产正适合了人们延续生命的意识和心态,故蝴蝶成为周城白族扎染图案中一个常常出现、恒久不变的纹饰,寄托了人们对生育的一种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着梅、葛染神的传说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来在北本主庙中有梅、葛的塑像,与杜朝选本主供在一起。可见,扎染已从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领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从日常用品升华为精神信仰,构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发展扎染业与保护、传承白族服饰文化并驾齐驱
扎染之于白族传统服饰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对象的关系,扎染工艺是一种生产的方式技术,而白族传统服饰就是这种生产技术的载体。在周城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扎染与当地白族人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门帘、窗帘、桌布、挎包以及各类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随处可见。但扎染的社会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还是其在当地妇女传统民族服饰上的装饰性运用,这种装饰作用首先体现在头饰上。在周城,中老年妇女的头饰大多用扎染头巾作为装饰,这是该地中老年妇女最具特色的服饰特点之一。作为头饰的扎染布料多是纯棉布,有的还是手织土布,有的则是毛巾布。规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蓝色或湛青色,花纹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样的居多。作为头饰的扎染头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妇女服饰的一个鲜明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和象征。过去这种头饰装扮只在周城妇女中流行,所以看到这样的头饰就可以断定是周城的白族妇女,现在由于周城白族与大理地区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经济交流,这种服饰文化也随之在其他白族社区中扩展开来,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妇女也采用了与周城妇女同样的头饰装扮。其次,扎染工艺还被运用到了白族服饰中衣袖部位的装饰。周城中老年妇女传统民族服装的衣袖上往往都会镶有一道扎染布,花纹也多是蝴蝶图案之类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装饰和点缀之用。再者,白族服饰中的围腰的腰带也多是用扎染布缝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机器绣上各种图案和纹样做点缀,白族围腰带的装饰丰富多彩,有绣花、挑花、贴花、梭花、纳花、色布贴花等。如今周城村内有的人家专门加工这种腰带,周城出售白族服饰的店铺内也都有销售这种款式的腰带。用扎染布缝制的腰带既结实,纹样又有层次且素雅大方,不仅深受中老年妇女的喜爱,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女性使用,以至于这种用扎染布缝制并机绣有各种纹样的围腰带成为了周城白族妇女围腰带的一种固定式样。在现在的周城村,兴起了一类专门从事机械绣花的服装加工店铺,据当地人介绍, “这种店铺也是近几年才取代手工绣花而逐渐增多的”。店铺以加工民族服装上的装饰图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挂布袋上的花样刺绣、帽箍上的绣花等为主。一台绣花机长约4、5米,两边均有操作台,开动机器时可以两边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店铺的机械化生产适应了扎染服装批发的数量多、时间紧的实际需求,所以能够大势流行开来。
周城地处交通要道,通达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起步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多年。但是,为什么周城村绝大部分的白族妇女仍能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呢?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服饰变迁几乎都是朝着传统服饰逐渐消失的方向发展的,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被偏见地认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表现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审美观的摒弃,传统的服饰审美意识逐渐被现代的审美意识代替。尤其是像周城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贸易的客观需要,与汉族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深受汉族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冲击。按理说,周城地区的白族妇女是最有可能摒弃白族服饰而选穿汉族服装的,而现实的事实是,在周城村境内的妇女,在穿着服饰的取向上表现为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的结合。具体表现在:周城中老年妇女仍然保持民族传统服饰,一些年轻女孩则选择汉族的现代服饰。很有趣的一个结合便是:在周城从事扎染作坊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妇女,年轻女性一般不会选择这项职业。由此可见,扎染业的发展与当地白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换而言之,扎染业既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着自己的努力。相比较其他的白族社区,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扎染业的发展在周城白族传统服饰传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太和村,也是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样拥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今该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与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饰取向,太和村的妇女平时基本不穿白族传统服饰,甚至是中老年妇女也选择汉族的服饰,只有在火把节这样白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才看得到穿着白族服饰的妇女。不仅仅是太和村,下关到蝴蝶泉沿线的村落都很少见到像周城村这样密集地穿着传统白族服饰的景象。
周城妇女利用扎染业保护白族传统服饰文化,具体表现在:
篇5
1、意大利人百分之九十以上居民信奉天主教。另外,当着别人打喷嚏或咳嗽,被认为是不礼貌和讨嫌的事,因此本人要马上对旁边的人表示对不起;
2、意大利人热情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在正式场合,穿着十分讲究。见面礼是握手或招手示意;在就餐、乘车、乘电梯等情况下,都会让女士先行。和意大利人谈话要注意分寸,一般谈论工作、新闻、足球;不要谈论政治和美式橄榄球;
3、意大利的婚丧嫁娶习俗,与欧洲其他国家相似,仪式多与宗教仪式相关。意大利人的嫁娶需要经过订婚、结婚两道仪式,3月、4月是意大利青年选择结婚高峰期;
4、意大利人的埋葬方式多为土葬,多葬在大型公墓内;
篇6
关键词: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原始思维
东方各民族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但发展却较缓慢。古代人类早期的社会结构、思维方式、伦理习俗、、生产生活方式、审美情趣、艺术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被东方各民族完整地保存下来了。直至近现代,东方各民族的社会心理结构、思维特点以及艺术表现特点,仍在许多方面留下了远古时代的深刻的历史痕迹。东方美学思想和艺术表现方法同原始思维和原始艺术结有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东方各民族的审美思维是原始思维的自然延伸和发展。剖析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的审美思维,我们也不难发现,它的审美思维与原始思维是暗合与重叠的。
一、原始思维的具体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中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暗合与重叠
原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体性。所谓“具体性思维”,是指思维对象和内容是个别的、具体的事物的外形,以及事物的整体形态的变化运动。在这种思维过程中,始终不脱离具体的物质形象。并且这种思维还有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把一切抽象的、普遍化的、观念性的东西都尽力转化为个别的、感性的形象,并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例如,原始初民在尚不能清晰地把握抽象的感情的时候,只能随主观心意接纳万物。“心物不分”,以客观物质表现情感。对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特点,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柯在《新科学》中论证到:原始人类就好似“人类的儿童”,原始思维就好似“儿童的思维”。也就是说,原始思维不仅用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材料和手段,而且用“以己度物”的类比表现方式来思维。因此,原始思维的具体性特点决定了早期人类的思维方式只能是用形象来思维,从而也大大激发了原始人类的形象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就保留着大量的具体形象思维的例子,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是西域各民族情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从古到今,爱情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在西域各民族的情歌中,面对复杂、抽象、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的爱情,都有一个共同的表达特点,就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可感受的事物来形象化地表达,即把一切抽象的、普遍化的、观念性的东西都尽力转化为个别的、感性的形象,并通过直观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维吾尔族情歌《假如我是一只夜莺》中:假如我是一只夜莺/我愿日夜为你歌唱/假如我是一条鲤鱼/我情愿投入你的网罗/假如我是一只燕子/我愿在你的檐下作窝。这首情歌把一位姑娘抽象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的炽热的爱情,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为可直接感知的事物了。再如,塔塔尔情歌:“姑娘像鱼儿敏捷/我撒下的网你已看着/为什么你总从我身边滑过?”这首情歌,表现了一位小伙子对姑娘充满爱慕与渴望的心情,而姑娘却对小伙子充满智慧的拒绝的复杂而美好的情感。这些情感复杂、抽象,无法用语言来确切表达,只可意会很难言传。而该情歌却用“鱼儿敏捷”“撒下的网”“从我身边滑过”等这些具体的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只可意会很难言传的深刻情感。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原始思维的具体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中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暗合与重叠。
二、原始思维的象征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中审美思维中注重意象的特征暗合与重叠
所谓“象征性思维”,就是借用某一事物来表达具有类似特征的另一事物。象征的本质就是“借喻”,就是借此而言彼。一般说来,象征的事物与被象征的事物之间往往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只是表面上、形式上的某些特征相符合、类似而已。象征的含义不是从事物的本身看,而是从它所暗示的更深层的意义上看。因此,原始思维的象征性从不追求外部形式的真,或者说从不追求事物的“物理形式”“物理性质”的真实。但追求每一种被象征物所具有的象征意义,这些象征意义都是某一社会群体共同认可的,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可见,原始思维的象征性,是借事物的形象,即运用“象”来间接地表达思想、观念,即“意”。以“意”为主,以“象”为辅,“象”随心变,“象”随“意”动。例如,古代中国人往往从象征性和生殖的意义上看待“石陶”“鱼”“枣子”“莲蓬”之美。象征性思维在对具体可感的形象的依赖方面,在形象和含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上,在通过形象或符号来表达观念的间接方法上,都同艺术的审美方式发生了重叠、重合。东方各民族在艺术表现过程中,大量运用象征、拟人、比喻、比兴等手法,大量的以大自然拟人,以人比喻自然物,自然物与人相互转化、幻趣无穷,形成了东方艺术形象即审美意象的特征。这种审美意象是在原始“同情观”的制约、支配下,运用象征、拟人、比喻、比兴等手法,按照主观的想象和情感的需要所自由创造出来的形象。通俗地说,意象就是用来表达某种意念的具象。比如,中国的“九头鸟”“人首蛇身像”“千手观音”等。
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注重意象的特征也与原始思维象征性暗合与重叠。比如,在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经常运用花朵、苹果、月亮、天鹅等意象来赞美姑娘,用夜莺、百灵鸟等意象来表现姑娘动听的声音或姑娘的聪明伶俐,即用“花朵”“苹果”“月亮”“天鹅”“夜莺”“百灵鸟”等“象”,来表达“赞美姑娘”“赞美爱情”等“意”。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的“象”具有随意性,不受客观事物固有状态和所谓的“物理真实性”的束缚,只是最大限度地追求情感表达的真实和审美欣赏中个人情感体验的真实。比如,维吾尔族情歌:“人人都喜欢红苹果/因为果汁是甜的/我心里爱上了一位姑娘/因为她在姑娘中是最聪明的。”
三、原始思维的情感性与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意象的选择性暗合与重叠
原始思维的种种特点最早集中地体现在原始宗教观念中。原始宗教的本质是对外界进行虚幻的猜测、(转第79页)(接第73页)想象和变形,而猜测、想象的核心却是激情和欲望。在图腾崇拜活动中,原始人类利用图腾象征来表达主观情绪、意念。图腾形式就成为愿望、企图、肯定性的情感和欲望的物化表现。这种形式直接唤起激情和欲望,激情和欲望通过图腾形式得到充分地表现和展示。由于在原始宗教的图腾崇拜活动中情感贯穿始终,因此,原始思维具有情感性的特征。就是说这种思维形式本身就是以情感倾向作为行动的动力的,以情感倾向去选择喜爱或憎恨的象征物,从而表达主观意愿的。原始思维这一特征同其他特征融汇在一起,渗透在思维的全部过程和思维的各个方面。原始思维的情感性对东方审美思维和艺术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图腾、巫术活动促成了东方各民族敏锐的形式美感。例如,中国八卦阴阳鱼形图、汉墓砖石上雕刻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娲交尾图形,富于装饰意味的莲花、桃花、梅、兰、竹、松等形式都反映出了人们对生命力、健康、旺盛、青春、力量和美的追求。
在西域各民族情歌审美思维中,我们发现以下几种与爱情主题表面关联不密切的自然事物,都经常被作为审美意象的选择。比如苹果、鱼、马、月亮等。苹果之所以经常被作为审美意象的选择,是因为苹果是新疆主产的水果之一,种植历史非常悠久。一方面,苹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容易保存,可供食用半年以上;另一方面,苹果外皮的漂亮、圆润的形状、沁人心脾的芳香都特别的诱人喜爱。以苹果作为象征物,不仅能反映出健康、旺盛、青春和美,而且也能反映出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追求。所以,苹果成为“美好”一词的象征物,被经常运用于对姑娘的歌咏之中。以苹果唱姑娘,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情歌中都流行通用。在西域各民族情歌中,以鱼来比喻姑娘,极为常见。比如,维吾尔情歌:“白鱼啊,白鱼姑娘,为什么不见你沐浴阳光?嫌我不称心吗,比我更称心的人又在何方?”崇拜鱼的风俗及观念,是整个中亚西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是原始动物崇拜的文化沉淀。马为什么经常被作为审美意象的选择呢?这与西域民族的经济生活的特定方式是分不开的。马在游牧或半农牧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是牧民的第二生命。马在西域各民族的文化观念中,具有比较固定的含义。一般马的意象描写都是为歌咏情人或意中人服务,对于各种各样的马以及马的各种动态的赞颂,都是歌者为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而出现的。比如,塔塔尔情歌:瞎子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骑士渴望有匹奔驰的骏马/心上的人儿/你是我明亮的眼睛/你是我的骏马。可见,歌手对骏马意象的选择,真切地渲染和表现了热烈的爱情生活。
综上所述,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的审美思维的形象化特征、注重意象的特征,以及意象的选择性特征,分别与原始思维的具体性、象征性以及情感性特征暗合与重叠,这也充分说明了西域各民族情歌中的审美思维是与原始思维暗合与重叠的。
参考文献:
[1]邱紫华.东方美学史[M].商务印书馆,北京:2003.
篇7
关键词:羌族;白马藏族 ; 民俗艺术 ; 服饰与刺绣; 歌曲与舞蹈 ; 保护开发
中图分类法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概 述
地处四川川西北高原上,以“尔玛” 、“尔麦”自称的羌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被学界称为中国乃至世界民族史研究的“活化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极富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艺术,是西部人文地理版图中独特而有代表性的文化种群。其最具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释比文化为代表的羌族传统崇拜 ,以羌笛、羌族多声部演唱和诸多史诗为代表的民间音乐、文学,以及以羌绣、羌历年、瓦尔俄足节等为代表的手工技艺和节庆活动。另一支同样生活在海拔2000米高原上独具特色的白马藏族,是位于汉、藏两大文化圈之间,生活在自然生态相对脆弱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带,并受生态型贫困制约的一个弱小民族。散落在中华大地上拥有数千年文化遗产的古老羌族和白马藏族是我国华夏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美丽画卷。
我们对羌族与白马藏族民族民俗艺术的关注始于汶川大地震前两年。上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地处川北高山峡谷中的羌族和川、甘交界地的白马藏族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呈现出活跃景象,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以旅游业和水利电力事业为核心产业的当地民族经济迅猛发展,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大为改观,也推动了现今岷江流域羌族聚居区和平武白马藏区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与百姓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然而,经济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同样也给处于自然和文化生态脆弱地带的这两个少数民族的环境和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旅游和水电资源过度开发,加上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文化的冲击, 使得这两个民族传统文化大量流失。服饰、歌曲、民族舞蹈、习俗等体现本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日益枯萎。两个族种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已不容乐观。随着对外联系的频繁和现代传媒的普及,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和自然生态的变化将更为强劲。若任其自流,羌、藏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将受到更严重的影响和冲击。
更为严峻的是,“5?12” 汶川大地震使得承载积淀了数千年的羌文化化、白马藏族文化遭受重创,许多羌、藏文化的传承人遇难,大量的民族民俗文物被损毁,原生态文化栖息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被毁,其建筑文化、服饰文化、释比文化、自然生态聚居地遭受了重创,若不采取相应抢救措施,传统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抢救、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羌族和白马藏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我们高等艺术院校从事民族艺术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由此,我们从2007年开始展开了对羌、藏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这个研究被文化部立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科研项目。
对民族特色浓厚的民俗文化艺术的发掘、保护、开发,目前大多是依托于旅游业而进行的一种商业性和表演形式的开发,很少有人从历史传承、民俗艺术保护、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商业和旅游业的合理开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和综合性开发利用。我们的研究是从川北羌族与白马藏族音乐、舞蹈及服饰、刺绣等特色工艺品方面的民间民俗艺术进行全面的搜集、整理和有机整合入手,通过对羌族与白马藏族民俗音乐及原生态艺术品舞蹈的挖掘、整理,提炼出其独特的文化元素与艺术特质,为该地区两个族种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体系提供完整清晰的论证,并力求在传统与现代的传承之间找到某种契合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强化其地域和民族特色,进而为该地区乡土文化和民俗艺术开发利用提供对策借鉴。
对上述两个民族在现代化过程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传统高度同质的社会所面临的分化加剧、利益格局复杂化的挑战,急需建立起有效的社会调节机制,来寻求原生态的且民族地域特色浓厚的民俗文化艺术的现代可持续发展途径及方式。由此,我们的研究分为4个部分:羌族的服饰与刺绣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羌族舞蹈艺术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羌族、白马藏族的声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白马藏族㑇舞文化的保护、开发与利用。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推动全社会对于羌族、白马藏族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关注和研究,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羌族的服饰与刺绣的保护与开发
羌族服饰与刺绣的保护与开发是在汶川大地震后引起各级政府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的。早在3000多年前,古羌人生活在我国大西北的湟水、洮河一带,以畜牧为生。因居住地气候寒冷,故羌人的服装以能御寒保暖的动物皮毛制品为主。古羌人的连毛羊皮即《禹贡》所述及的“织皮”以及他们用石英制成的“玉刀”割下羊毛,搓拧成毛线再织成“毪子”,史称“褐”,曾作为重要商品输入中原。“有语音、无文字”的特点,使得羌族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以其民俗传统文化——服饰、刺绣、歌舞、礼仪、习俗等呈现于世人。其中服饰与刺绣形象地记录了其民族发展、迁途的艰难历程。研究羌民族文化,需对其服饰与刺绣有充分的把握和解读。
篇8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构成;培育
[作者简介]郭峦,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2006级博士研究生;林轶,广西大学商学院讲师,广西 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9―0074―04
民族地区是指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却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随着国内旅游发展浪潮的兴起,民族地区也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但是随着新型旅游地的不断兴起,传统旅游地的创新发展,区域间的旅游竞争日益激烈。民族地区旅游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并积极培育。而目前的相关研究不为多见。因此,本文对此展开研究。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内涵和特征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两位教授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第一次明确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是能使企业为客户提供附加价值的一组独特的技能和技术的综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它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然而,在实际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研究层面形成了资源观、能力观、知识观、系统观和文化观等几种观点。
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特征,将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界定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所拥有的有价值的、独特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竞争能力,是在竞争中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源泉和动力,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高层次竞争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具有以下特征:(1)价值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能够显著地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能够更好地、更全面地满足顾客需要,最有效地向顾客提供价值和使用价值。(2)独特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民族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区位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沉淀而成的,是一种独特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竞争优势。(3)整合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旅游产业对内在旅游资源等整合的基础上,整合旅游产业资源形成的。(4)长期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是在一定的自然历史基础上经过长期演变而逐步形成的。(5)动态性。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可以长时间地拥有和保持,但这种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具体内容和作用方式需要随着旅游者市场状况变化而变化。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层面。核心资源是土壤、核心能力是树根,核心资源经由核心能力的整合,培育出核心产品,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在市场上的展现,是满足顾客需求的价值体现,以核心产品为主干,结出硕果累累的最终产品。
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主要指旅游资源、人力资源等能为区域旅游发展带来独有的、难以模仿和转让的、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它是构成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基础。核心能力是利用核心资源,能给区域创造具有价值的,难以被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的核心产品的关键性能力。核心产品实际是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产品的基本效用和价值。本文结合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来探讨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三个层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是指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建筑、饮食、服饰、娱乐、节庆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传统习惯、礼仪、宗教、公共道德和价值标准等精神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体验的审美行为,游客看的是文化,并且希望看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民族文化就是独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民族地区大多也存在较高等级的自然旅游资源,但是这些自然旅游资源型吸引物都不可避免地要被特定的当地民族赋予一定的本民族的社会含义,也被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
民族文化具备构建核心竞争力的特点。(1)独特性。各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带有本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民族文化。例如服饰。服饰是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有形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代表本民族特色的服饰,没有哪两个民族的传统服饰是完全相同,甚至同一民族内部不同支系的服饰亦相异甚远,可以说到底有多个款式的民族服饰将是一个难以完全统计的数字。(2)区域环境根植性。民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类适应特定区域环境的产物,能够经过千百年的流传而积淀下来的文化,都与其特定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有很强的联系。即使是同一民族,其分散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必须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之相适应。这使民族文化牢牢根植于特定的民族地区,不能脱离本身的存在环境。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是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二)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能力不是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给民族地区旅游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的合力。其主要表现为:(1)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指民族地区协调其控制的各种旅游生产(服务)资源并使其发挥出最大效益的技能,即对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方法、技巧和手段等。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所拥有的包括核心资源在内的多种资源,但旅游生产(服务)的资源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具有使这些资源有效发挥作用的能力,才能转化为核心竞争力。(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包括技术创新能力,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所带来的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还包括管理创新、过程创新、产品创新等非技术的创新能力,如利用民族文化开发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旅游的发展是置身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的。民族地区旅游要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具有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创新,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因而,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民
族地区旅游竞争力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同时,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长期存在于区域独特的内部环境,体现在区域旅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而,依靠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所建立起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长期性。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产品――民族文化体验
按照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任何产品都由三部分组成,即产品核心部分、形式部分和延伸部分。其中,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主要指各种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劳务而给旅游者带来的美感和愉悦,是满足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最主要的需求,也是整个旅游产品形成的基础。旅游活动在根本上是旅游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的内核。对于民族地区旅游产品而言,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这些精神层面的核心价值实际是购买、消费和享受民族文化所获得的体验。因此,民族文化体验才是民族地区旅游竞争力的核心产品。
根据民族文化利用形式和真实性划分,民族地区构建的民族文化体验存在民族文化展示、民族文化活动项目、民族文化休闲活动等表现形式。(1)民族文化展示。它包括民族文化静态展示,如民族博物馆等;动态展示,如民族歌舞表演、民族文化村等。民族文化展示只是民族文化体验的初级形式,缺乏真实性。旅游者则主要通过视听感官对民族文化展示内容进行欣赏体验,从中获得的愉悦感受。所获得的体验是一种表层体验,一种被动参与的体验方式。(2)民族文化游戏或节事活动。它是一种根据民族文化中的原型,经过设计和组织的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比民族文化展示更具参与性。旅游者主要通过参加设计的游戏或节事活动,获得愉悦。如参加民族新年活动等,这种体验是一种有限的主动参与的体验。(3)民族文化休闲活动。旅游者完全融入旅游目的地中,与民族地区各种要素,尤其民族成员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体验民族文化的真实性,获得充分真实感受。旅游者在文化获取时自由的主动选择,实现了较为充分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并形成深刻的旅游体验感受。
前两种民族文化体验方式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初级阶段和旅游消费较低层次时,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体验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者消费理念和行为的成熟,旅游者越来越重视旅游体验的质量。民族文化休闲活动将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产品的发展趋势。构建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将成为体验经济时代民族地区需要发展的旅游核心产品。
可见,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由三个层次组成,民族文化是核心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核心能力,民族文化体验是核心产品。民族文化是旅游核心竞争力构建的根基,整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对民族文化利用和提升的关键,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功转化为民族文化体验尤其高质量的民族文化体验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体验是前两个层次综合的结果和最终表现形式,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价值体现。
三、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和核心产品三个角度来,来培育民族地区旅游核心竞争力。
(一)保护和利用民族地区核心资源
1.实现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民族文化无法再生,也不能完全复制,丧失了就无法再找回来。但是民族“原生文化”是多种文化在此长期交融而形成的,它也会因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及政治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变化。旅游发展中要关注民族文化的变迁,注重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质文化,让它永远传承并发扬光大,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加强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挖掘。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是一种严密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内在结构十分复杂庞大。对旅游者来说,大多只能感受到异质文化的某些表征,凭借这样的感受去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但是这种满足是粗浅的。这就需要加强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尽量将民族文化精髓的东西加以提炼,实现民族文化的利用、共享和传承。
3.突出民族文化内涵。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底蕴,利用文化的互异性,提炼文化精品。真正把旅游做成“既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追求;既是一种闲暇,也是一种充实;既是一种放松,更是一种文化领略”的高层次文化行为。
(二)提升民族地区旅游核心能力
1.加强生产要素整合能力。民族地区可以建立旅游产业协调管理机构和协调整合发展机制,加快建成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体系,以休闲为主要功能的民族文化旅游的接待服务设施,加快开发、生产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围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整合现有的相关生产要素,促进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合力。
2.提升旅游创新能力。民族地区可以组建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或旅游产业集群,建立依靠产学研联合,采取“高校+院所+企业”等形式,建设旅游创新系统,培养创新团队,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方法等知识,在学习中提高创新能力,实现民族文化的旅游利用形式、旅游发展形式的创新。
(三)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核心产品
1.构建以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体系。基于民族文化体验在民族地区旅游产品中的核心地位,应当在旅游产品的发展中认识民族文化体验的重要性;有意识地提升民族文化体验的核心价值;围绕民族文化体验融合观光旅游、休闲旅游、特种旅游等多种旅游形式,构建民族文化体验为核心的复合结构旅游产品体系。
篇9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机构的主体,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中备受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领域全面改革的启动和深化,公立医院进行了所有制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使公立医院的就医环境、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迅速提高;工作效率和内部运转效率也有了普遍提高,使医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职工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1]。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公益性质逐渐淡化,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基本医疗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逐渐凸显。本文从公立医院执行层面出发,以新医改方案为背景,对新疆部分公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展开抽样调查,了解医务工作者对新医改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认知与期望情况,探索适宜我区公立医院发展的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新疆乌鲁木齐市和部分地州共抽取16所公立医院作为调查单位,对部分医务工作者展开问卷调查;采用结构型访谈对相关领导。
1.2研究方法以新医改方案为背景,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从医务工作者对新医改方案关于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措施的认同、期望等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展开问卷调查,问卷当场收回并检查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7%。对回收的问卷运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
1.3质量控制调查问卷在专家指导下设计完成,实施前曾在部分地州公立医院做过预调查,并对问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调查问卷当场收回,核查筛检不合格问卷。录入完毕进行核对和检查,防止录入错误。
2结果
2.1基本情况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医务工作者中,男性占39.31%,女性占60.69%。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占73.1%,少数民族为26.90%。年龄构成以<27岁、28~35岁年龄组为主,分别占37.01%、30.34%。职业构成以医生(46.44%)、护士(31.95%)为主。学历构成以本科(37.24%)及大专学历(30.34%)为主。职称构成以初级职称为主,占50.34%(表略)。
2.2对当前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的满意度47.47%的医务工作者对于当前的医药管理体制基本满意,27.93%的医务工作者不满意,有24.60%的医务工作者满意。
2.3对当前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的突出问题的认知医务人员认为当前公立医院医药管理的突出问题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管办不分(26.88%),然后依次为公立医院公立性质淡化(24.60%),卫生资源配置失衡(22.10%),医药不分(15.26%),公立医院法人地位不明确(9.34%),其他占1.82%。
2.4对新医改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认知情况
2.4.1对新医改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了解有67.68%的医务工作者对新医改方案关于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都清楚,21.85%的医务人员表示对其内容略知一二,另有8.38%的医务人员对其内容基本不了解,仅有2.09%的医务人员对其内容完全不了解。
2.4.2对新医改方案推行公立医院改革的满意度56.56%的医务人员对于新医改方案推行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基本措施表示基本满意,23.79%的医务工作者表示满意,另有19.67%的医务工作者表示对新医改所推行的措施不满意。
2.4.3对新医改方案推行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的认同度受调查医务人员对新医改方案所推行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认同度较高,74.25%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赞成新医改方案所提出公立医院实行医药分开管理的措施;81.15%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赞成新医改方案所提出的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行国家药品统一零售价;对于新医改方案所提出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80.74%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赞成;医务人员对建立医院法人结构的认同度为72.15%。
2.5对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期望
2.5.1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医务人员所期望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有政府主导经营管理(41.80%)、医院公有产权自营(27.05%)、医院协作与联合组成医院集团(21.31%)、医院公有产权股份制(6.27%)、医院公有产权承包(2.72%)、其它(1.01%)。
2.5.2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医务人员最期望的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40.98%),其次为增加职工收入,改善福利(30.33%),和提高社会效益(25.00%),其他3.69%。
2.5.3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关于今后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35.25%的医务人员认为应当首先明确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30.33%的医务人员认为应该改革投入机制,其次为强化监督检查,提升管理手段加强信息化管理,各占28.28%,医务人员对于加强绩效考核的期望较低,占25.41%,其他占4.51%。
3讨论
3.1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显示,医务人员对当前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的满意度不高,对新医改方案推行公立医院改革的满意度较高。医务人员普遍认为当前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排在前2位的分别是政府对医疗机构管办不分和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在改革的新形势下医务人员对公立医院改革的了解程度较高,关注较多,可见医疗系统对新医改方案的有关内容贯彻落实较好。受调查医务人员对新医改方案所推行的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认同度较高,尤其对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81.15%的受调查人员表示赞成,由此可见新医改方案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得到了医务工作者广泛的回应。医务人员最期望的公立医院管理模式是政府主导经营管理,医务人员期望通过加强政府主导来提高财政补偿力度,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充分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医务工作者期望把不断规范医护管理、提升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作为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主要目标。关于今后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本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最期望的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明确其投入责任。目前政府每年投入约占公立医院经费的15%,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立医院面临着经费不足、自谋生路的压力。因此广大医务工作者急切希望政府首先明确其投入责任,解决制约我国公立医院发展的首要问题。
3.2问题
3.2.1公益性质淡化受访人员普遍表示本次医改应当首先解决公立医院公益性质淡化的问题,随着市场化和产权改革的不断深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在卫生医疗领域蔓延开来[2],维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已经成为公立医院医药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
3.2.2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所带来的问题受调查医务人员对新医改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措施认同度较高,但是34.02%的医务人员认为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影响医院的效益,致使医院的效益降低。长期以来,由于财政补助有限,医院绝大部分的支出由医院自己承担[3],在医院收费定价低于医疗成本的现状下,医院只能靠药品收支的结余来抵冲医疗亏损,以维持医院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4]。在访谈中发现,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不到医院总收入的15%,其余85%左右必须靠医疗服务收费和卖药收益取得,所以药品收入在其医院的总收入中比例高达60%。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后医院势必想方设法弥补这个巨大的收入缺口,因此只能通过提高其他项目收费来弥补,结果使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得不到彻底解决。
3.2.3卫生资源配置不足,人才不足是我区医疗服务的现实情况从需方面看,需要量与需求增加,但有效需求受到抑制;从供方看,机构、人员、床位过剩与不足并存,分布与配置不合理,医疗机构服务效率逐年下降[5]。新疆由于其地域特点,农牧区所占面积比较大,点多线长,使得卫生服务人员少和服务半径大、卫生资源在农牧区的配置少、农牧区的医疗设备陈旧、医疗服务水平低、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凸显。在调查中医务人员普遍表示我区的卫生资源配置问题亟待解决,卫生资源越往基层配置越少,大医院越做越强,基层医院却逐渐萎缩。此外,人才不足及人才流失是新疆大部分医疗机构都面临的问题。
3.3建议
3.3.1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明确投入比例,落实投入责任政府增加对卫生财政投入,不但可以从宏观上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上涨,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卫生事业公平性的提高,还有助于加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监管能力[6]。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维护公益性,而非创收的积极性,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我区公立医院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将投入资金切实做到专款专用,提高对财政补偿利用率;对偏远地区的基层医院,加强其服务水平建设,重点解决缺医少药带来的看病难问题,对占据优质医疗资源的大医院,重点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尽快回归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3.3.2努力探索医药分开、管办分开的新途径在公立医院增设药事服务费,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这将从体制机制上切断医院收支与药品销售的联系。实行管办分开,就可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拉开距离,将医院管理交给专门的医院管理法人,这样有利于逐步建立权责明晰、监管有力、富有生机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7]。管办分开的实行将有利于明确医院所有者和监管者的责权,卫生行政部门将变成单纯的医疗服务监管机构,不再受利益牵扯,可以独立地进行监管,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
3.3.3加强绩效考核尽快实行新医改方案提出的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医院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重点应针对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等不同类别和层次的人员,确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员工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以及薪酬分配等的依据[8],通过绩效考核,鼓励医务人员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切实调动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的积极性。
篇10
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研究方向:德语语言学,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 本文为北方民族大学校级项目"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第二外语学习的动机因素分析"(项目编号: 2012Y024)阶段性成果。
【摘要】二语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研究共同投射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动机策略研究。关注动机策略,注重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动机的过程性变化,对教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有重要意义。第二外语学习(即外语专业学生所选除专业课以外的另一门外语课,文中简称二外)作为严格意义上的三语学习,如何在动机策略的指导下进行教学?本文以德语二外为例利用中外学者的学习动机理论,探讨了民族院校学生二外学习中的动机策略,同时结合教材和学习者自身特点,提出了在二外教学过程中的几点方法。
关键词 动机策略 民族院校 德语二外 教学方法
二语动机策略是D?rnyei在1994年最初提出的研究术语,主要指语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的若干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教学行为。二语动机策略概念的提出使得学习动机研究内涵更加丰富,理论更加贴合实际运用。尽管D?rnyei(2001b,2003)后来还指出,二语动机策略应包括学习者使用的自我激励策略(self motivating strategies)或自我调控策略(Guilloteaux & :2008),但研究者多将这一概念作为教师课堂动机教学策略使用。严格来说,二语动机策略的定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狭义的二语动机策略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直接激发、保护和维持学习者动机的教学策略 (,2001b: 116- 117), 策略的执行者为二语教师。广义的二语动机策略则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的一切策略影响因素 (,2001a: 28), 策略的执行者既包括教师, 也包括学习者本人。(杨涛,李力:2010)简言之,二语动机策略主要包括使用主体为教师的二语动机教学策略以及使用主体为学习者本人的二语动机学习策略。本文主要涉及二语动机教学策略。
1.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开始意识到二语学习环境对促进学习者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学者提出了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的课堂教学策略。当时的研究多基于理论层面论述和教学经验的探讨(Allison,1993;Oxford & Shearin,1994;William&Burden,1997),动机策略分类缺乏基于动机理论的框架构建。1998年,语言学者 & Csizer为验证动机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以200名匈牙利外语教师为研究对象首次对二语动机教学策略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了被应用语言学界称为"激发语言学习者动机10诫"的10大重要策略,即:(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2)创造轻松惬意的课堂环境;(3)正确说明学习任务;(4)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关系;(5)增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信心;(6)使课堂语言学习充满乐趣;(7)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8)使语言学习活动个性化;(9) 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意识;(10)让学生熟悉目的语文化。
随后,在基于二语动机过程模型研究基础上,(2001a,2003)又提出了一个系统、完整的二语动机教学策略框架。该框架从四个环节入手帮助语言教师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发和维护,分别为:1)创造基本激发动机环境;2)激发学习者初始动机;3)维持并保护学习动机;4)鼓励积极的反思性自我评价。
在的研究基础上,大量针对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展开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2007年台湾学者Cheng Hsing Fu和对台湾地区387名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二语动机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查,一定程度上验证了 & Csizer(1998)的发现,同时指出动机教学策略具有文化敏感性和适应性;Guilloteaux & (2008)采用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相结合的方式,以27名韩国中学英语教师和13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教师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对学习者学习动机的影响。Bernaus & Gardner(2008)以31名西班牙EFL教师和69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语言教师采用的二语动机教学策略及其对学习者动机和英语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教师更青睐于传统性的策略。
国内应用语言学学者对二语动机教学策略这一新研究领域进行的研究有:季明雨(2004)对国内某高校外语教师的二语动机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教师对动机教学策略的感知和实际使用情况有所差异,英语专业教师在动机教学策略的使用上总体好于大学英语教师;赵娜、王俊菊(2010)对中学英语教师课堂动机教学策略进行了调查,表明教师认可通过多重课堂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但动机教学策略多指向激发学生的工具型动机;尤陈静(2010)开展了高中英语教师动机教学策略定量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高中英语教师在使用课堂动机教学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
2.教学具体情况
笔者执教以来,一直教授专业为英语的本科学生的二外德语课程。民族院校的学生主要为少数民族,农村生源多。学生总体学习能力较弱,自主学习意识差。语音阶段,学生学习热情高,出勤率高,课堂状态好。随着进入语法,特别是引入阴、阳、中性或动词变位概念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开始出现缺勤情况。总得说来,英语专业学生并没有过多重视二外的学习,课下复习明显不够。这和我国目前第二外语的教学和学习现状是相吻合的。(杨兵,2009)。学生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容易产生畏难或厌学情绪,教学难度较大。
3.结合动机策略,改进教学方法
笔者使用的教材是外研社出版的《新编大学德语》,目前根据课本内容主要采用的方法有:
3.1 营造生动的德国形象
授课过程中多引入德国元素,例如以德国国旗的含义、德国足球、德国中小学教育等为切入点。由于现代化工具的发展,特别是手机阅读的普及,学生经常会在诸如微信或微博上阅读到关于德国的文章,可以邀请学生谈谈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3.2 联系实际,介绍国情
理论联系实际,课本联系现实,这是非常有效的授课方式。鼓励学生查阅德国城市或联邦州的信息,进行课堂交流,在查阅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3 增加实践活动
课本第五单元讲到了德国的饮食,如德国特色面包、德国啤酒等。笔者联系了当地的普拉纳啤酒坊,带领学生参观了德国啤酒的酿造过程,并让同学们品尝了德国黑啤、淡啤酒及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的美食。这样的活动学生非常愿意参与,兴致盎然,在后续的德语课程中也更加积极。
3.4 中德对比
将中德文化习惯进行对比,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刺激学生了解德国、学习德语的兴趣。例如在教授第七单元(购物和赠送礼品)时,笔者会向学生介绍德国人过生日的习惯,例如不喜欢被提前祝贺,生日礼物当面打开表示对送礼人的尊重;参加新人婚礼会让新人列出所需物品的单子,来宾按照单子进行购买等文化常识。学生对这些非常感兴趣。虽然讲述的语言主要是中文,但是笔者认为只要学生有学习兴趣,进一步的语言学习是不成问题的。
上述方法主要使用了D?rnyei & Csizer 10大重要策略中的营造轻松惬意的课堂环境、与学习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信心、使课堂语言学习充满乐趣等加强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该说这些方法收到的效果是不错的。但想要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还必须结合其他策略,特别是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意识等方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本文主要从国内外动机策略研究状态入手,回顾了这一领域发在国内外的发展,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具体情况总结了基于D?rnyei教学策略的二外教学方法,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目标,即从促进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意识等方面,关注使用主体为学习者本人的二语动机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 Cheng, H. F.&Z.The use of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language instruction: The case of EFL teaching in Taiwan[J].Innovation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2007,(1):153-174. 版
[2]Z. 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3):273-284.
[3]Z. 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Language Teaching 1998(3): 117-132.
[4]Z. & K. Csizer. Ten commandments for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 Results of an empirical study[J].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998,(2):203-229.
[5]Z.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J].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a.
[6]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J]. Harlow: Longman, 2001b.
[7] 季明雨.关于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动机策略使用的调查[J].外语界,2004,(6):34-40.
[8] 李昆.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控策略研究[J].现代外语,2009,(3):305-313.
[9] 李昆.动机调控策略对学习策略和英语成绩的影响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2):28-32.
[10] 李晓东,薛玲玲,韩沁彤.大学生动机调节策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17-21/34.
[11] 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12] 杨涛,李力. 动机过程观、自我系统和二语动机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5):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