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23 11:09: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礼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礼仪

篇1

一、从仪式崇拜到“德诚于中”

传统中国最初的礼仪文化根植于古代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要求顺天应时,顺应自然规律,故而出现了“天人合一”思想。人们赋予“天”某种道德性的品质,上天有“好生之德”,这就要求人们“以德配天”。最初的祭祀礼仪行为和对祭祀仪式的崇拜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天”的敬畏与崇拜,并发展出天尊地卑、本末有序的思想。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业定居生活的形成,定居生活要求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安排也是为了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顺应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存需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必须效法天道,以德配天,做到上下有别、尊卑有序,每个个体各得其位、各司其职[1]。可见,当时的礼仪文化实际上是为了保证中原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也顺应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追求。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事实上是被当时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规定的,在客观上保障和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到了夏商周时代,由于政治生活的广泛存在,原本属于社会规范的礼仪文化渗透、蔓延到政治领域,以尊卑贵贱亲疏为主要内容的礼仪文化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周礼”就具有意识形态的功用。这种意识形态在维持政治秩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维持了社会秩序、规范了家庭及个人的行为。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改造自然的“人力”和“人为”因素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突破了原先的尊卑秩序,诸侯国之间的固有格局也发生了改变,出现了社会动荡、礼乐崩坏的局面,原先的礼仪文化只剩下了繁琐的仪式和复杂的程序操作。为了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提出了恢复“周礼”的主张,意在恢复周代意识形态对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规范,恢复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传统秩序。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不只是在礼仪形式上回到以前的外在仪式上,还为外在的仪式注入了思想内涵,即把“仁”纳入了传统礼仪文化之中。“仁”是“礼”的核心,“礼”是“仁”的外在化和具体化,“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也”(《论语•颜渊》)。孔子崇尚德政、追求礼治,“礼治”的目的是“德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理想的社会是外有礼乐、内有仁义,礼追求社会秩序,乐追求社会的和谐适中,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是“以礼节和”。礼乐是手段,德政是目的。孔子认为重建社会秩序要做到“正名”,即做到“亲亲尊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按照礼的要求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各司其职,“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孔子提出的礼制思想还表现在做人做事讲究秩序和规范上,体现在个人行为上。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做事方面,孔子提出“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季氏》)。体现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君使臣以礼,臣事臣以忠”。在构建社会秩序上,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在传统中国礼仪文化方面的贡献,是在传统的礼仪仪式中充实了“道德”和“仁义”等思想内涵,使外在的礼仪行为具有内在的精神灵魂,“礼行于外,德诚于中”“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礼记》),把对外在仪式的崇拜发展为对内在道德的信仰,并追求外在仪式与内在道德精神品质的和谐统一,使外在礼治的强制性走向了内在道德信仰的自觉性。比如孔子曾反问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意思是说,难道仅仅玉帛、钟鼓就是礼乐吗?所以孔子提倡节俭,“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论语•子罕》)。“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只是外在的形式,孔子是要人们通过外在的礼仪表达内在的道德诚意[2]。“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论语•八佾》)

二、中国传统儒家礼仪文化的道德性本质

孔子提出的恢复“周礼”,让统治者服从道德规范并遵从一系列的礼仪行为,以此垂范天下,从而达到治理天下的目的,也就是恢复周代和周代以前最高统治者作为道德楷模的理想统治模式。在西方社会,柏拉图最初追求的理想国是让哲学家成为国王,让“哲学王”统治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就是让品质优秀、道德境界和智慧高的人来统治社会,这与孔子的德治思想是一致的。但是,经过在西西里的叙拉古实验,柏拉图的政治设想遭到了失败,当发现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在现实中行不通时,他改变了以前所追求的哲学家当王的最高理想,转而求其次,也就是转到追求“次优状态的国家”的主张,那就是依法治国,实现法治乌托邦,也就是通过法律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从而实现治理国家的目的。他认为法律是实现国家正义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法律篇》中他这样写道:“人类必须有法律并且遵守法律,否则他们的生活将像最野蛮的兽类一样。”[3]柏拉图的这个转变非常重要,表明他从推崇以德治国到依法治国的转变。正像柏拉图设想的那样,西方社会的德治与法治最终走向了分离和分裂。在个人行为方面,内在的修养和外在的表现可以不一致,甚至在思想上可以犯法,但只要在行为上不违反法律规定即可。西方社会的与世俗政治最终也相互分离开来,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世俗政治可以用外在的强制手段进行管理,而则通过个体内在的修养和规范达成,二者不相互干涉。这是西方国家社会治理的特点之一,与中国崇尚德治、礼法并重的传统治理模式形成对照。孔子也曾在一个小诸侯国鲁国实验过他的崇尚道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和柏拉图一样,最终也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与柏拉图不一样的是,孔子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最初的理想和信仰,一直在坚持着他的“德政”理念,这使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一直崇尚德治和礼治,而没有转向法治。孔子阐发的“礼仪”不仅是指个人的行为规范,还包括家庭、家族、宗族,乃至整个国家的行为规范,所以“礼仪”是上下贯通的,可见孔子所倡导的礼仪文化体现了一种整体观,这是把道德信仰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的表现。笔者认为,孔子的礼治思想更倾向于德治,他所倡导的礼仪规范既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内和外是一体的,不是分离和割裂的。他所强调的“礼仪”是由内而外的道德行为,道德与礼仪是贯通的。孔子以后的孟子则有舍弃外在礼仪形式,追求内在“仁义”的倾向,把礼仪内化为心理情感的准则[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法家思想,法家强调外在的强制性,儒家侧重于内在的道德自律,并强调内在的道德信仰要与外在的礼仪行为和谐统一。事实上只有内外合一才能够实现天下大治的目的,这导致后来中国在治理社会上出现儒法并重的局面。前期儒家思想,也就是先秦时代的儒家思想是主张内外兼顾的,但是到了宋明时代,外来佛教主张内在的心性修养,强调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的修行路径,使儒家也开始追求内在的超越,这就使得传统的儒家礼仪更加注重内在的自省和自律,强调由内而外的思想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所以传统儒家礼仪文化更强调个体的内在规范及内在修养,而非仅仅看重外在的形式和仪式。

三、中国儒家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

篇2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作者:孔子)

知耻近乎勇。(作者:孔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作者:孔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作者:李商隐)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视阈;文明礼仪;研究

从周代礼乐文化的发源,到党的十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建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勃勃的生机。而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不文明行为的负面新闻曝光率不断增多,折射出中华礼仪文化在传承、教育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失。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是大学生不容推卸的责任。高等学校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引领者,理应加强文明礼仪教育,传承礼仪文化,着力构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体系。

一、中华优秀礼仪文化的定位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重礼讲仪的良好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

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礼记・礼器》云:“礼,时为大。”这是说,礼之为礼,不应是刻板的教条和一成不变的戒律,在于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更新,这是礼的内在要求和原则。

二、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的现状

(一)礼仪文化认同缺失

传统礼仪文化是我们中华“礼仪之邦”几千年的积淀的宝贵资源,可是现代人却忽视了礼仪文化的存在作用。这些误读不仅使礼面目全非,并且把礼的真正精神也一同湮没。大学生们对传统文化和礼仪懂之甚少,取而代之的是,对国外流行时尚多有了解,对国外礼仪的盲目追逐,以为拿刀拿叉就是时尚,以为拥抱取代鞠躬和握手就是现代文明。我们的传统礼文化在现代青年慢慢消逝。

(二)礼仪修养意识淡漠

《礼记》:“礼也者,理也”,也就是说,礼就是要先要尊敬他人,讲道理。现在大学生缺少谦敬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不尊重长辈,不敬重老师,不尊敬同学的现象时有发生。缺少公德意识。在校外,有些学生更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既妨碍和影响了他人,又损坏了大学生自身的良好形象。

(三 )礼仪文明知行不一

《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有些学生不懂得谦虚、礼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知礼而不会行礼,即主观愿望、礼仪动机与行为方式及效果之间相脱节和矛盾。大学生基本礼仪的欠缺,直接影响到大学的个人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同时,这种现象也暴露了我们现代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三、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原因

(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冲击

近代以来,由于我国落伍并挨打,不少人把它归咎于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保守性,发起了一次一次批判旧文化的运动。对传统文化“弃”之过激,而“扬”之不足,导致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对中华文化重视不够,中华传统的礼仪文明当然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礼仪之邦”丢掉了礼仪文明,文化因割断而无法传承,招致的结果是道德滑坡,人的素质下降,不健全甚至是不道德的人格的生长和西方礼仪和文化的乘机“进攻”。

(二)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借鉴西方礼仪的精华是文化交流的一部分,如果趋之若鹜,失去了民族的自尊,那么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

(三)多方面教育体制的不合理

家庭传统礼仪教育的淡漠和偏失是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缺失的第一原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从小生活在家庭里,受到最初的、往往也是最有实效的启蒙教育。家庭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加强教育者(主要是父母)自身的礼仪修养。学校传统礼仪教育的弱化和缺失是另一个原因。教师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也容易忽视在礼仪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时,社会传统礼仪教育的错位也易造成大学生文明礼仪缺失。

四、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对策

(一)系统全面,营造传统礼仪环境。

校园的环境熏陶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传统礼仪活动,如开展传统礼仪方面的讲座、辩论、演讲、小品表演等活动,如上海电机学院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礼仪大赛,以礼仪文化为主题,促使大学生展示自我风采主动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媒体工具,介绍历史名人处世修身的轶事,推动学校的文明建设。这样,学生在校园内处处感受到礼的存在、礼的气息,就可以在良好的校园礼仪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礼仪和熏陶。

(二)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开设专门的传统礼仪课程。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开设传统礼仪教育的课程,既可以有效的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在重大典礼仪式中,蕴涵着丰富的、可以进行礼仪教育的资源。学校可以利用这些场合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如毕业典礼中可以举行“谢师礼”,毕业生在向老师行礼的过程中感谢老师培育学生的辛劳,永远记住学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

(三)创新发展,发挥新媒体的教育优势。

礼仪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内涵,而新媒体的丰富性和开放性,逼真生动的情景模拟,饶有兴致的传统礼仪故事再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新媒体下的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贴近学生,贴近社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制作生动直观的德育软件用于礼仪教学,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线上微讨论、知识竞赛等活动,举办在线传统文化展览,拓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体验,健全其人格。

参考文献:

[1]孙晓凤.新时期大学生礼仪文明缺失现状及改进措施[J],青少年研究,2010(1).

[2]桂署钦.大学生传统礼仪教育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9).

[3]俞琳娜.90后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现状及原因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5).

[4]李彬.新时期:社会变迁与新闻变革札记[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篇4

一、加强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对人才的竞争。21世纪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还要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有健全的人格。这不但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中开展的传统礼仪教育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着眼于大学的实际生活,把礼仪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并让学生在生活中把所学的礼仪知识表现出来。传统礼仪是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要求,也是促进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随着时代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迫切。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智育发展

大学生的智育发展和大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以及智力是有着密切联系的。时代需要的人才既需要有创新的思维方法,又需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高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要把传统的利益知识作为理论知识渗透到对大学生的整个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礼仪文化培训,丰富大学生的礼仪知识。通过对大学生实施传统文化礼仪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说话、学会穿衣打扮,让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学会利用传统礼仪文化来交际,和教师搞好关系,和同学搞好关系,学会合理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人际交际中处处有礼,促进大学生智育的全面发展,为今后的职场生活奠定基础。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传统礼仪文化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礼貌谦逊、为人诚恳、尊老爱幼等都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礼仪可以引导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表现出一个人得道德精神。礼仪处于社会公德的范围,包括了社会人的一切行为。通过对传统文化礼仪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到传统文化礼仪的真正内涵,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引导大学生在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二、利用传统礼仪文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礼仪文化教学是一门集礼仪实践教育、文化教育以及思想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学。要在传统礼仪教学中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让大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综合性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传统文化礼仪的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要做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以及通过提问的方式等,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一些管理传统礼仪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

知识和行为的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效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要想实现大学生知识和行为的结合,就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礼仪文化的知识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内容也纷繁复杂,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要遵循思想、文化以及礼仪三要素并重的原则。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的提高,道德修养的养成。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尤其是要针对面对当前大学生传统文化礼仪丢失现象,选择相应的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讲解,帮助学生矫正不恰当的行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其教学的内容还要体现出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容,充分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通过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教学内容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特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效率。

(三)注重对课程的建设

就目前来说,高校在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高校传统毅力文化课的开展。高校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就要鼓励更多有利条件的教师开设传统礼仪文化课程,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渗透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把传统礼仪文化纳入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在课时课酬、教学条件、教学设备上给予满足,并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师资团队的建设。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实时的组织礼仪文化讲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礼仪文化课程中来,也可以成立传统礼仪文化协会,加大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宣传力度,让大学生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传统礼仪文化的气息和魅力,从而让学生养成学礼仪、讲礼仪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四)利用网络培养学生的传统礼仪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的高校来说,学生的宿舍、食堂、实验课,以及教学课堂等多个角落都有计算机的进入,对大学生的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展对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丰富传统文化礼仪教学的知识和内涵。当今的网络无处不在,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以及丰富性的特点,高校通过网络开展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更贴近当今时代的发展、贴近大学生的生活,让大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高校在对大学生实施传统礼仪文化教学中,可以在学校的网站内建立起与传统礼仪道德相关的主页或者论坛,教师通过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篇5

作为我国的传统项目,武术的萌芽,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原始社会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为了继续生存的客观目标,让原始人不得不学习使用各类工具来进行捕猎,劳作,原始部落之间的战争冲突,也更是让原始人充分地对工具的使用进行探索。虽然这一时期也有祭祀以及部落之间炫耀武力的执武器舞蹈,但是这一时期的武术萌芽的出现,更多的是以生存为目标。而到了封建社会初期,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以及生产资料的发展进步,让人类开始有了思想提升的空间,而这一时期分裂割据战事频繁的客观状态让“尚武”成为了社会主流,并且文化思想也与武技有了更为充分地结合,先秦诸子百家在百花齐放的璀璨时代,皆以不同思想文化脉络影响着武术的发展,便是很好的印证。到了秦代,正式形成,尚武的气魄更与中华血脉的延续紧密结合。在这之后,虽然朝代更迭,但是武术从文化到形式,都在日益丰富着,从军事武艺到两两较击,从大型活动的武舞到天人合一的养生功法,无论是技术层面或是思想层面,武术文化的历史性都是显而易见的。而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从80年代才开始,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1979—1989年十年试验阶段1989—1998年快速发展阶段1998至今积极开拓国内外武术市场阶段散打项目的发展历程是很简明的,由于实验性的发展仅仅开始于80年代,因此武术文化的历史性,在散打项目上是不可能有所体现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散打项目不属于武术文化技术形态的范畴之内。一些观点认为,散打项目,从属于武术徒手格斗形式中,应为古时“相搏,手搏,卞”等等古称的现代称谓,这样的观点意在凸显散打项目历史性,也是散打文化对于自身根源归属的探寻。但是笔者的观点认为散打文化形式,与武术文化形式,并不是从属关系,而应是适应现代体育属性的全新发展方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使关于武术的大量重要古籍资料亡佚,这也让武术发展缺失了许多重要的文化精髓,以及技击精髓。可是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的蓬勃发展,国内以及国际层面的武术推广在现代社会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为了能够迎合现代竞技体育的客观特点,散打项目在国家体委的努力下,逐步开始了有别于常态的特色发展路线。散打项目的出现,为的就是武术能够登上现代擂台,与他国武技进行直接较量,因为在现代社会体育思想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特点影响下,习武对“道”,对“个人修为”的追求,仅仅是一个方面,而对“更强”这一实用性的追求,也成为了世界各国尚武人士习武的重要目的。因此,各类型的搏击联盟蓬勃发展,商业格斗赛事层出不穷,在这样的大洪流影响下,武术的修身养性,强身健体的功能,仅仅成为了推广武术的一个方面,擂台上能否取胜,将成为制约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在现代社会,多极化的格局之下,文化的竞争,体育的竞争,多种竞争的交融,构成了各类社会文化形态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人们从这种有别于战争时代的高层次竞争中寻求自己国家,民族的信仰,以及文化的发展出路。散打项目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且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因此散打项目的出现对于武术的推动作用是值得肯定的,这并不表示散打的发展能够代表武术,散打文化与武术文化在历史文化范畴内,并不存在直接的历史延续性关系。散打项目可以概括为武术为了适应现代竞技体育而衍生出的现代搏击项目,在历史性这一观点上看来,散打项目是难于代表武术项目的。

二、武术中的徒手较技与散打的内涵差异

总的说来,武术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在每一个阶段都存在一定的丰富以及完善,因此形式上具有多样性,这在“练打结合”,“内外兼修”一类的武术要义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而散打项目仅仅注重“打”,注重赢得比赛,因此在这里存在一个矛盾性的问题,散打项目的主要功能属性就是“搏击”属性,那么这一属性的文化内涵,与我国古代“手搏,白打”等等一类的徒手格斗是否存在延续性呢?散打项目在“格斗”这个层面,与我国古代武术的徒手格斗在“肢体武器”运动用的角度上存在相似性,这种相似性的共通点在于都伴随着人类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可是这种看似相通的认识却又存在着不同的方向。文化的繁盛是我国古时的特点,对天地,对自身的思考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文明与信仰,这也让我国古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一度达到巅峰位置,因此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影响下,古人在认识自己身体的过程中,不仅仅停留在对自身肢体武器搏杀技能的认识上,高度的文明让古人对武术“形而上”的领域也有着深远的探索,因为他们习武也有着一个为了让自身得到“升华”得到“进步”的目的。我们都知道“武”字“止戈为武”的文化内涵,而这一内涵恰恰是古人“武术观”的重要体现,也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特点影响下,“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等等一系列的武术思想才得以诞生并且支配着古人的习武活动。相比之下,散打项目虽然作为现代搏击项目,其方向性还处在将击败对手作为唯一目标之上,而在古时,以击败对手为直接目的的武术,最初出现于原始社会,其后在封建时代文明开始进步时,更多的是用在战事,自保,关乎存亡之际,而非武术常态,当然,这不代表武术完全不注重“赢”这一目的,古时武术两两较技的徒手相搏,能够取胜自然也是检验自身技艺的重要方式,只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风格决定了“赢”是一个大的内涵,而非仅仅代表一次对抗的结果,这就决定了古时的徒手相搏的文化内涵是在中国传统思想的导向下发展的。而散打项目的对抗,是在现代竞技比赛的规则导向下发展起来,因此更多体现出的是其内在的商业性,以及功利性。其实当我们细细观察散打比赛,就会发现比赛取胜这一简单目的,并非散打文化有别于武术文化的唯一原因,最为显著的不同在于由历史的传承延续构成的武术的传统性,也是难于在散打项目中得到体现的。散打项目的比赛形式,从本质上来说,完全参照了现代商业竞技体育赛事,从拳手的着装,礼节之上,同样未能体现出中华武术的传统礼仪文化特点。散打项目的客观运动形式特点所体现出的“原始、野性”,在徒手格斗层面,与武术徒手较技,是仅在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相通性的两种文化形态。

三、结论与建议

篇6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篇7

酒店把握住礼仪文化的意义,并且按照其发展的方向在实践中运用到酒店经营各个方面,充分表现在酒店工作的实际当中。

1.提升员工的核心凝聚力,规范酒店内部管理水平礼仪已经形成一种观念中的既定符号,它将人们交际言行进行了充分的提炼与总结,可缓解人们不安的情绪,使交往最适宜的情绪与言行派上用场,引起对方的关注,以此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ii。能使企业的整体效益有所提高,还能杜绝各种不应有的浪费,使员工对酒店这一集体更有归属感。所以,酒店礼仪文化是提高内部人际氛围的有效方法。

2.巩固消费者的忠诚度,塑造酒店的良好公众形象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进行了这样的划分:生理、安全、自我实现、归属和爱、受尊重这五类。顾客在酒店不只能得到一些表面应对,顾客需要得到的基本生理上的满足,像吃、住等那是理所应当的,除了这些还要得到礼遇。顾客进入酒店不光是要求物质方面的满足,还有精神上的需求,有时顾客更注重得到尊重和礼遇。酒店应该从顾客的心理特点出发,既要让顾客得到酒店硬件上的享受,又要得到酒店的整体尊重的心理享受。

3.形成酒店的品牌影响力,提升酒店市场竞争能力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酒店行业里,只有把握住酒店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据统计,顾客在面对一样的酒店硬件设施时,首当其冲的就会选择酒店的服务水平,酒店的服务理念会直接影响选择的结果。礼仪、礼貌就是优质服务的重点。酒店行业要运用礼仪文化提升竞争力,礼仪文化能够树立酒店优质形象,打造酒店的品牌。这就要从礼仪的基本内容入手,注重酒店员工的行为举止、仪表谈吐、待人接物的礼貌规范等。还有,国内的一些酒店实行工装统一,标牌统一,甚至色彩也要求一致,这就从整体上构建了整齐划一的品牌印象,促使员工自觉遵守礼仪规定。要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形成自己的品牌文化,比如香格里拉殷勤好客五项核心内容:真诚质朴、温良恭谦、彬彬有礼、乐于助人、尊重备至。如家的服务理念:快乐的微笑、亲切的问候、热情的服务、真心的亲爱。海景花园大酒店的“以情服务,用心做事”。因此,礼仪文化创造的价在酒店行业竞争中发挥重大作用iii。

二、传统礼仪文化对我国酒店现代服务理念构建的途径

1.提升“礼”的思想认识,构建酒店礼仪文化体系酒店礼仪文化机制建立的基础是强化礼仪观念,以规范、协作、融洽的礼仪规律作为从酒店制定整体政策、发展方针,武装酒店员工的个人思想。其一,需要改变酒店管理层在礼仪文化上的观念。作为酒店的管理者首当其冲要认识接受酒店礼仪观念,还要把礼仪文化运用到酒店的管理政策与运行标准中去,规范酒店的经营行为。只有酒店管理者的礼仪观念根深蒂固,通达明白,才能具备传授一般员工礼仪文化的资格,高效传达酒店的礼仪文化精神。管理者礼仪观念强、素质高,才能有效的建立执行酒店礼仪文化。所以,酒店管理者需要立足工作实际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倡导有效的礼仪文化竞争的新思维,从考评思想觉悟,文化水准以及对酒店的展望等角度入手,挑选和任命酒店管理者,管理阶层需要首先武装正确的礼仪文化理念,不断培养酒店员工的思想认识。第二,要让酒店员工从整体上形成酒店礼仪文化的共鸣。酒店的礼仪文化构建需要酒店员工深入了解酒店礼仪观念,并切实运用到个人自身的工作实际中去。通常情况,提高酒店员工的礼仪文化理念,可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培养礼仪文化理念要有选择性,侧重强调青年、遵守规章制度意识弱化的员工的培训工作;其次,要科学合理的传授礼仪理念,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礼仪观念的生成,不断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员工的问题,加强员工礼仪服务的理念;再则,礼仪观念需要润物无声、渐渐形成,通过酒店的内部刊物酒店文化网站等途径形成员工深入的学习的氛围,构建员工有序、协作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提高员工自觉的礼仪文化观念。

2.完善酒店礼仪制度内容,保障礼仪文化的实施长期不断的酒店营业和管理经验衍生出礼仪制度,这是一种遵循酒店礼仪规定的文化现象,目的是增加酒店社会经济效益,在酒店的礼仪传统中,它对其文化的根基与发展以及不断的创新,都起到了最为关键性的作用。其内容有管理与组织构建规范章程等,旨在使酒店管理更为正规,员工的言行更为规范,是带有强制色彩的。酒店行业的制度章程,在文化构建上主要可通过下边几点着手:首先,开展酒店礼仪文化的宣传工作。依据酒店的实际情况,由酒店人力资源部门所属的培训部门制定酒店礼仪制度,请礼仪培训讲师向员工传授礼仪规范,担任具体执行礼仪制度的责任人。酒店的质监部门要把酒店的礼仪制度纳入到监督范围之内,保证切实执行。酒店的礼仪文化管理高层由酒店高层领导兼任,主要是监督和全员执行酒店礼仪制度,担当酒店礼仪文化运行中的重要事件处理工作。酒店必须构建上述机构组织,才会真正切实的把酒店礼仪制度落实到位。其次,制定完善的酒店礼仪制度。酒店礼仪文化需要从酒店所出台的各项礼仪规定和制度去体现。当前酒店行业的规章制度基本上大同小异,但细分到各个酒店中去就不尽相同。所以,酒店之间要互相学习,总结好的经验方法,突出酒店自身特点,出台适合酒店自身运行的礼仪规定,让酒店员工的行为有所依凭,有所约束,让酒店员工在实际的执行时呈现最佳状态。第三,要关注酒店礼仪制度落实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据统计,礼仪文化建设中最亟待完善的就是礼仪培训的过程和师资问题。酒店员工对礼仪文化接受的程度有赖于培训师的水平高低,正确合理的礼仪培训影响员工向顾客展现优质的礼仪服务。当前的酒店现状是,将礼仪制度和关联的服务行为规定施行捆绑制定,礼仪和服务是相辅相成的,可混合不是混淆,不能忽视礼仪制度的发展,要把礼仪制度具体化,让礼仪行为有所依凭。

篇8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通过生活、生产、文化多方面的积淀,所产生的文明成果,就是传统文化,可以说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传承,通过传统文化,人们不仅能了解到历史并对历史加以继承还能够在先辈的基础之上,开展出新的技能基础与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的艺术设计者,应在对传统文化有着初步认知的基础之上,对传统文化也要起到促进的作用,这样既起到了传承的作用,也能够完成对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有效推动。我国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也都有其相应的文化与风俗,经过长时间历史的沉淀,使得民族文化新颖别致,特点鲜明。传统文化具有着多种的表达形式,其内涵呈现形式主要集中体现在不同地区的风俗文化方面之上,从中我们不仅能够体会不同地区的审美标准也能够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情感表达方法。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传统文化元素经常为设计师们所使用,成为了信息时代现代设计艺术的主要元素,相应的科技元素的冷色调通过传统文化元素温馨而自然的中和,就使得原有的设计产品多了一份清新,也荡涤了人们的心灵。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也开始树立其独特的别致风格,从众多艺术作品中所引用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现象中就能够看出,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历久弥新的,是具有力量的,能够不被新兴文化所影响,且更加稳固地屹立于文化丛林之中。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筑。长城、四合院、故宫、园林以及各类塔、钟、楼阁等;二,自然。熊猫、长江、黄河、松竹梅、鲤鱼等;三,文化。山水画、书法、十二生肖等;四,娱乐。笛子,各种棋类,皮影以及脸谱等;五,生活。筷子、金锁、如意等;六,民俗。对联、月饼、以及剪纸等。我国历史文化悠长深远,其文化产物元素也不胜枚举,现代艺术文明中,经常会引用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写意表达对象,进而完成作品理念的表述,这能够看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艺术的联系是紧密的,二者之间是起着传递与承接的作用的。

二、玻璃产业与玻璃艺术文化

1.玻璃艺术的产生

与我们的固定思维意识不同的是,玻璃是液体而非固体,通过熔融这一化学过程,形成了连续的网络结构,再通过冷却使得网络结构中的物质粘度增大并硬化,最终形成的硅酸盐类的非金属材质。玻璃成为商品是在公元十二世纪,十八世纪,比利时人则研制出了平板玻璃,随着美国人研发出现代工业中的玻璃引上机设备,以及玻璃的工业生产逐渐形成规模,玻璃艺术也因此生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玻璃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使得玻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方面不可或缺的原材料,而玻璃艺术也随着玻璃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2.玻璃制品的分类

玻璃种类繁多,从用途这一方面对其进行分类,可分为两种:一,器皿类。生活中大多数用的是这一类玻璃,食品类、装饰类等;二,平板类。建筑用材中大多使用这类玻璃,挡风玻璃、透光玻璃等;若从成分来进行划分,也能够分为两种:氧化类和非氧化类,氧化类主要有硅酸盐玻璃、磷酸玻璃等,其中,建材方面多用的是硅酸盐玻璃,磷酸玻璃主要应用于科研事业。玻璃经过深加工后,能够形成多种样式,因此,艺术效果使得玻璃艺术体现的更加明显。通过技术的不断改良与演进,使得玻璃艺术的呈现方式也得到了更新,制作出了:琉璃制品、水晶玻璃、钢化玻璃、彩印玻璃、高级银镜玻璃、彩釉钢化玻璃、喷砂玻璃、中空玻璃等。玻璃艺术能够运用到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使得玻璃在保留其基本使用性能的基础之上,也能够起到丰富人们生活的作用,因此,玻璃艺术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方面所建造的水晶宫的主要材料就是玻璃,德国通用公司所建造的透平车间也是由玻璃所制成,从中能够看出,玻璃艺术对于生活乃至艺术成就的影响是巨大的。

3.文化对玻璃艺术的影响

文化能够反映出民族与国家的底蕴,能够呈现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形态传承,通过物质到非物质的输出,这样的一个转换过程,向外界展示了公共的文化产品。社会是由众人所组成的,可见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程度,人们在进行改造、建设世界的过程当中,也在不断地形成、塑造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体系,在这样的一个交互的过程当中,就能够产生多种不同层次的文化,并体现出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价值。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底气所在,从不同的社会关系中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文化需求,而玻璃制作的过程当中,就要遵循着一定的文化方式,这样的文化方式正是玻璃艺术,玻璃艺术能够带动着玻璃产业的文化发展,并通过玻璃这一介质元素,丰富了文化市场。玻璃是需要文化环境的,因此,玻璃艺术的作用就是至关重要的,玻璃产业有着多种不同的品牌,而通过其不同的玻璃艺术作品中能够看出其别树一帜的审美魅力,这是文化所赋予玻璃制品的,而这一审美魅力是通过历史的沉淀从而建立的。玻璃制品品牌的建立,同样是在文化背景下生成的,这一品牌的基本理念是符合当时人们的基本审美水平的,能够反映出当时文化的主要呈现方式与价值走向。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玻璃艺术中的运用

国画、山水画、青铜器、瓷器这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玻璃艺术中,是十分常见的,从形态呈现、纹路走向上都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再者而言,酒类的瓶体设计,都运用了传统文化元素,例如洋河蓝色经典系列的玻璃酒瓶就采用了青花瓷原色的色调,通过悠长深远的蓝色来展示出酒文化的历史悠久,青花瓷类型的瓶身能够表现出传统文化元素中淡定大气的特质。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成就了传统文化独特的风俗,梅瓶是由古代流传至今的酒类容器,其造型结构敛足、小底,从整体上来看,体态修长、气势突显,能够体现出中国自古而来的内敛又不失威严的独特文化风韵。

四、结语

篇9

西方艺术设计传入中国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渗透和影响的历史环境中,中国社会也开始了立足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当时以上海、天津、北京、广州等相对发达和开放城市为代表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变迁,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艺术设计也开始由西方传入中国。被设计界堪称经典的“月份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外国殖民企业通过采用中国民众喜闻乐见的中国传统仕女画、年画和山水画等艺术形式来进行广告促销,绘制出这种当时最具视觉美感和最具本土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现代商业竞争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顶峰,为中国近代艺术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2.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继“月份牌”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中创造了辉煌之后,中国的艺术设计理应向着现代化的方向高速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艺术设计在一段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阶段。直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艺术设计领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中国的设计先驱们用30年走完了西方设计师们100年的发展道路,这足以让所有中国设计师们骄傲和自豪。然而,我们在回顾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不得不冷静地反思中国艺术设计所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们的许多设计作品基本上还是照搬西方的设计风格,在形式或概念上进行模仿,除了徒具外表传统纹饰和汉字的运用外,几乎很难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当前中国艺术设计最大的症结在于丢失了传统文化。其次,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和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是流派纷呈百花齐放,并在大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当中完成了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过渡。这些西方美学流派和思潮同样波及了中国艺术设计领域,在同时受到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很多中国艺术设计师对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还未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就又同时投入到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阵营,这也导致当下中国艺术设计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造成当下中国艺术设计的整体混乱和统一风格的缺失。

3.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设计的优势

在当今国际化的社会中,西方美学思潮,现代艺术,与科技发展都对中国当代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的根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和历史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运动,对世界设计领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顶峰—包豪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仅对老庄学说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将之运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随着日益频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给现代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观念,设计师应该注重于富有创意和民族风格的设计作品。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作品一旦丧失了民族性就失去了生命力和竞争力,想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和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并将之融入艺术设计中去。

4.结语

篇10

关键词:传统工艺;文化传承;白族扎染;大理周城

中图分类号:J523.2 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6-0042-06

由于民族文化自身的不可复制性和再生性,决定了它是一笔具有绝对优势的文化经济资源。在面临对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并重,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挑战面前,大理周城白族的扎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把传统的民族服饰文化作为经济的灵魂和精髓所在充实到扎染业中,使扎染成为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文化成为扎染的内在精华,实现了保护开发民族文化与发展民族经济二者的有机结合。白族服饰文化成为扎染业的一大卖点,扎染成为彰显白族服饰文化的一个亮点。

一、社区情况及研究对象

1 社区的基本情况

城地处苍山洱海之间,位于大理市喜洲镇北端,周城村北面是著名的蝴蝶泉,南距大理古城25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关39公里。穿村而过的是“滇藏公路”即214国道,新建的大(理)丽(江)公路位于村庄东面,沿两条公路往北可抵达洱海、剑川、鹤庆、丽江、中甸等地。周城或称村、或称乡、或称镇、或称为办事处,名称各异,但其性质上一直保持着自然村为建制的格局。周城村是大理河谷平原的一个重要农村集镇,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最大的白族聚集村落。根据当地的人口的统计显示:2008年周城村总人口9989人,其中白族人口9815人,占总人口的98.26%。此外,与周边村落的白族人口相比。仁里邑村4700人、桃源村1871人、上关村1383人,由此可见周城村确实是拥有白族人口最多的村落。

周城在历史上也曾经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蚕豆,偶尔也种植少量的土豆、豌豆,以及一些经济作物,如油菜、蓝靛、摸摸香等。但是,由于周城素来地少人多,耕作技术落后,水利灌溉极差,旱、涝、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以上诸因素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亩产量非常低,农业收入少。解放后,实行,周城白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广泛地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进行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整个社区人多地少的矛盾仍然难以解决,粮食产量的提高仍然赶不上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减少。从20世纪初到1984年,由于国家和集体征地、修筑道路占地、私人建房占地等原因,周城的耕地面积日益减少。面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周城村民只得对传统的生存方式进行自我调适。村民已经认识到单一的产业模式很难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于是,乡镇企业、工商业、旅游业等行业开始出现并蒸蒸日上,它们在整体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超过了农业。1983年和1978年相比,总收入中农业的比重从51.8%下降为23.3%,而手工业、商业、服务业的比重则从48.7%增加到76.7%;1984年,农业、工业等的总收入为325万元,其中农业收入70万元,仅占总收入的21.5%。至此,农业经济已不再是周城的骨干经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已逐渐被现代经济所取代,周城逐渐发展成为了“以工为主,以农为辅,多种经营,共同发展”的社会经济新格局。

2 大理周城扎染业的发展概况

追溯周城扎染的历史,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公元4世纪就已经有了扎染工艺,大理地区的扎染工艺历史也长达千年,周城地区的扎染则最先开始于明末清初时期,代代相传,至今已经有约三百年的发展历史。周城村历史上就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地方,其可耕种的土地有限,所以当地的村民都是倚仗“亦耕亦织”的双向劳作方式来维持生活,扎染业就是周城历史上村民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一项重要的传统产业。从历史上看,周城的扎染业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解放前,扎染业就是周城地区的主要行业之一,由于当时生产方式的落后,那时的扎染生产一直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进行,并逐渐成为当地农户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传统产业。德信和、得义和、复镇祥、裕金和、复玉和都是当时扎染行业中的一些著名商号,这些扎染商号的创立都凝结着创业者的艰辛。其中较为著名的德信和是一个叫YMS的村民创办的扎染作坊,YMS家数代从事扎染行业,他们家的扎染生产规模以及所生产的扎染商品的数量和质量均居于全村首位。刚开始,他们没有固定的销售商铺,只能采取沿街叫卖的方式。YMS从喜洲按一定标准买回布匹进行加工,自己设计图案,染成后将成品销往附近的剑川、兰坪等县。全家九口人,染布的就有三四人,用三个染缸轮流浸染,染成后用马驮到异地销售,驮运的过程也十分辛苦,到剑川往返大概需要四天,到丽江则需要十天,所以常常需要在外夜宿数天。为尽量节约路上的时间,YMS有时候会选择抄小路走,但是却不得不提防沿路可能出没的土匪。总的说来,扎染生产虽然历史悠久,起步较早,但早期的扎染却是赢利不多,像YMS家这样,在扎染上投入本钱近七八百大洋,而一星期的营业额约为八九百块,实际上一星期的纯收入是七八十块甚至最少时才二三十块,遇上白布价格上涨的时节,甚至还会有亏本的可能。虽然扎染生产回报不乐观,但它还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存活了下来。

第二个阶段:1962―1984年,周城实行化以来,扎染作为周城境内拥有悠久历史、表现民族风格的传统民族工艺受到乡镇企业的重视,于1984年5月,周城民族扎染厂的前身“蝴蝶牌扎染厂”正式成立,由此开始了周城扎染生产的工厂化时期。扎染厂成立之初条件相对较差,设备简陋,全厂仅有五个染缸,主要生产扎花布、平板布和两面布等,生产的产品也大多经由云南省外贸局远销香港、日本以及美国等地。1987年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工厂效益的提高,机械设备得到不断完善和改进,民族扎染厂内部的生产运作机制也相应建立和完善。扎染厂采取统一下料、统一印样、分户扎花、统一浸染、分户拆线、统一漂洗、统一销售的方式组织生产,整个扎染生产过程牵连着工厂和各家各户的村民,这种生产方式曾经被记者形象的称为“没有围墙的工厂”。扎染厂在对白族传统艺术的发掘、整理以及改进方面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周城民族扎染厂自建厂以来,陆续获得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承认,尤其值得强调的有两件事:1996年周城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民族扎染艺术之乡”;1998年周城扎染厂被国家民委等五部委列为“九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产品定点生产企业。

第三个阶段:虽然扎染厂的出现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扎染生产的进步,但是,发源于落后生产力状况下的家庭作坊式生产并未像当初的马帮文化一样消失殆尽,而是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在扎染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周城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并且生机盎然,形成了这个时期扎染作坊式生产与工厂化生产并存的特殊局面。首先从实际表现来看,手工作坊如今已经能与周城扎染厂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共同竞争市场,并凭借其自身灵活开放的组织结构优势取代周城扎染厂成为云南省外贸局的主要合作伙伴。YJ是周城村委会七社一家扎染作坊的负责人,他简要地向我解释了云南省外贸局与周城扎染厂以及私营作坊之间的关系。“1992年,云南省外贸局到周城来采集出口到境外的扎染商品,本来他们这些经营私营作坊的村民也想通过这次机会把自家的扎染商品卖出去一些好赚笔钱,但是,当时的手工作坊受到了集体企业的排挤而没能接到任何订单,所有的订单都被周城扎染厂垄断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巍山县那边得到省外贸局的订单忙不过来时会将部分订单交由他们周城的私营作坊完成,通过这种相互提携的方式,他们每年也都能拿到一些国外的订单,现在他们家的作坊生产出来的扎染桌布已经出口到泰国、巴西、日本等地。”

从理论上来讲,周城村的扎染手工作坊从传统走到现代,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严峻考验并最终成为当地的主要致富产业的发展过程,实质上也是民族经济的一个自我累积、自我适应的过程。一方面,扎染手工业作为一种典型的民族经济,本身不是一蹴而就的经济模式。因为民族经济是一种分散的、最为民族地区群众深刻自主性发展的社会行为,所以它的发展并不能靠庞大的、完整的经济发展方略就能解决,而是要靠民族经济的实践者们通过长期不断的实践累积而最终发展成为一种平稳发展的经济模式。另一方面,民族经济是最直接面对市场的经济模式,它依靠接受市场微量的经济因素进行自我调控,面对不可测量的经济现实进行灵活的生产经营,所以,它有可能一下子就打进国际市场,也可能长时间只能在本乡本土流通和运转。由此可见,扎染生产呈曲线型发展道路是由其自身属性来决定的,任何想做超越式、跳跃式发展的想法都是不能实现的。也正是因为扎染生产经受住了各个时代的艰难考验,自身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做了太多的自我调试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以如今才能在白族文化传播和当地村民致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如今周城的扎染生产仍然继续着家庭作坊这种古老的经营方式,而且周城农户经营扎染业的具体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绝大部分农户只是将扎染业作为农业生产之余的副业行为,属于家庭副业范畴。由于要兼顾农业生产,农忙时候往往无瑕顾及扎染生产而暂时性停产,所以,扎染生产在这些兼业农户家庭中也呈现出季节性的特点。而在这部分兼业扎染的农户当中,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农户家庭是既生产扎染又销售扎染;另一种农户家庭则只经营销售环节,扎染成品也直接从当地其它扎染生产作坊现成取得,自身只用在周城街道上租用店铺来销售扎染商品。这些只管销售的农户还可以根据自家的特殊情况,增加一些扎染以外的经营项目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比如在周城随处可见的家庭旅馆就是充分利用白族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这一民族文化亮点作为经济卖点的。店铺后方的自家厨房和院子可直接利用来经营家庭式餐馆,白族民居的天井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饭厅,客人在品尝地方风味的同时还能亲身体验到白族“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文化,所以很受游客的喜欢,有些游客还特地慕名前去这样的家庭式餐馆就餐,而对于餐馆老板而言,在家里开餐馆,不但节约额外租用店铺的成本,还能就近使用家庭内部的劳动力,何乐而不为呢!

二、扎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扎染,它的美妙之处不止于其做工之精巧、设计之独特,更显于其用料的自然天成,纹饰图案的古朴象征意义及背后所蕴藏着的厚重的白族历史文化。白族用取自自然的染料,渲染出一块块在蓝白相间的天空下,多彩的蝴蝶在快乐地飞翔、歌唱的色调谐调、意蕴隽永的扎染布,以此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知,也蕴含着他们对人生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也是民族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折射。

1 以蓝、白为主的色调

周城白族的扎染以蓝、白二色为主调和基础,两种颜色之间过渡自然。这种过渡一方面是靠扎花时掌握针法的松紧以使图案相间处有缓冲地带,另一方面是由于扎染采用植物染料,经过漂洗后略有脱色,色彩的对比淡化,反差趋于缓和,蓝白相间中透出一种朦胧、柔和的美感。蓝、白两种颜色在色系上均属冷色调,给人的感觉是宁静、平和、淡泊,这与白族人民传统以来善良、平和的民族性格和开放、宽容的心态是一致的。白族是一个尚白的民族,认为白色是吉祥的象征,把“白”作为自己的族称,以白色为服饰的基调。而青色(包括蓝色)则有希望、纯朴、真挚等意。青白结合即表示“青青白白,光明磊落”。周城扎染的色彩偏向实际体现了白族人民内心的平和及对淡泊宁静的追求。有人曾经这样说周城的村民和他们的扎染:“若不是一个淡泊和宁静的民族,若不是一个勤劳和智慧的民族,是决不会有闲心和耐心来做这样一件极需耐心和细心的工作的。而现在的周城人民,正是凭着这种细心和耐心,加上勤劳和勇于创新的智慧,一步步地走向了世界。”

2 蝴蝶纹饰

尽管周城白族扎染的图案十分丰富,但是,徜徉在周城扎染工艺品的海洋里,很多人都会发觉在众多的扎染图案中周城人似乎对蝶蝴图案倾注了更多的热情。白族扎染之所以如此钟情于蝴蝶花纹图案,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内因。金少萍女士在《白族扎染――从传统到现代》一书中对白族扎染中喜用蝴蝶母题作了几种解释,一为蝴蝶象征多子和生命繁衍,二为蝴蝶是美丽的化身,三为蝴蝶是忠贞爱情的象征,四为花与蝶的共生。蝴蝶雌雄后一次摆子无数,因而往往成为多子和母亲的象征。寓意生命繁衍、人丁兴旺。白族地区的孩童至今仍恪守着“不能打蝴蝶,否则母亲的会疼”的古规。结合白族自古以来即存在的生殖崇拜之俗,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了。剑川石宝山石窟中的“阿央白”崇拜、大理白族的绕桑林会,也都是这种生命意识的体现。与此相关联,凡是多子、生命力强的动植物也都成为人们崇拜或喜爱的对象,蝴蝶的多产正适合了人们延续生命的意识和心态,故蝴蝶成为周城白族扎染图案中一个常常出现、恒久不变的纹饰,寄托了人们对生育的一种希冀和追求。

3 共同的染神信仰

在汉族民间广为流传着梅、葛染神的传说故事。在周城白族村中,原来在北本主庙中有梅、葛的塑像,与杜朝选本主供在一起。可见,扎染已从满足生活需要的物质领域上升到了白族人的精神境界,从日常用品升华为精神信仰,构成周城白族特有的民俗文化事象。

三、发展扎染业与保护、传承白族服饰文化并驾齐驱

扎染之于白族传统服饰的关系就是生产方式与生产对象的关系,扎染工艺是一种生产的方式技术,而白族传统服饰就是这种生产技术的载体。在周城漫长的历史文化中,扎染与当地白族人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融为一体。在传统的周城白族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扎染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日用品,用扎染布 制作的门帘、窗帘、桌布、挎包以及各类床上用品在白族家庭中随处可见。但扎染的社会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还是其在当地妇女传统民族服饰上的装饰性运用,这种装饰作用首先体现在头饰上。在周城,中老年妇女的头饰大多用扎染头巾作为装饰,这是该地中老年妇女最具特色的服饰特点之一。作为头饰的扎染布料多是纯棉布,有的还是手织土布,有的则是毛巾布。规格一般是40厘米×40厘米或者是40厘米×60厘米。布料底色均是蓝色或湛青色,花纹是小碎花,其中尤以蝴蝶花样的居多。作为头饰的扎染头巾,一方面是周城白族中老年妇女服饰的一个鲜明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周城白族地方文化的特色在服饰上的一种体现和象征。过去这种头饰装扮只在周城妇女中流行,所以看到这样的头饰就可以断定是周城的白族妇女,现在由于周城白族与大理地区其他村落的白族的经济交流,这种服饰文化也随之在其他白族社区中扩展开来,如洱源、挖色等一些地方的白族妇女也采用了与周城妇女同样的头饰装扮。其次,扎染工艺还被运用到了白族服饰中衣袖部位的装饰。周城中老年妇女传统民族服装的衣袖上往往都会镶有一道扎染布,花纹也多是蝴蝶图案之类的小碎花,用于上衣的装饰和点缀之用。再者,白族服饰中的围腰的腰带也多是用扎染布缝制,再在扎染布上用机器绣上各种图案和纹样做点缀,白族围腰带的装饰丰富多彩,有绣花、挑花、贴花、梭花、纳花、色布贴花等。如今周城村内有的人家专门加工这种腰带,周城出售白族服饰的店铺内也都有销售这种款式的腰带。用扎染布缝制的腰带既结实,纹样又有层次且素雅大方,不仅深受中老年妇女的喜爱,也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女性使用,以至于这种用扎染布缝制并机绣有各种纹样的围腰带成为了周城白族妇女围腰带的一种固定式样。在现在的周城村,兴起了一类专门从事机械绣花的服装加工店铺,据当地人介绍, “这种店铺也是近几年才取代手工绣花而逐渐增多的”。店铺以加工民族服装上的装饰图案、扎染小商品,如挎包和壁挂布袋上的花样刺绣、帽箍上的绣花等为主。一台绣花机长约4、5米,两边均有操作台,开动机器时可以两边同时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种店铺的机械化生产适应了扎染服装批发的数量多、时间紧的实际需求,所以能够大势流行开来。

周城地处交通要道,通达四方,由于其天然的旅游资源优势,旅游业起步较早,早在80年代就是大理地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周城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多年。但是,为什么周城村绝大部分的白族妇女仍能保持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呢?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妇女的服饰变迁几乎都是朝着传统服饰逐渐消失的方向发展的,民族的传统服饰也被偏见地认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表现形式而遭到本民族审美观的摒弃,传统的服饰审美意识逐渐被现代的审美意识代替。尤其是像周城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贸易的客观需要,与汉族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都不可避免地会深受汉族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冲击。按理说,周城地区的白族妇女是最有可能摒弃白族服饰而选穿汉族服装的,而现实的事实是,在周城村境内的妇女,在穿着服饰的取向上表现为传统服饰和现代服饰的结合。具体表现在:周城中老年妇女仍然保持民族传统服饰,一些年轻女孩则选择汉族的现代服饰。很有趣的一个结合便是:在周城从事扎染作坊的成员基本上都是中老年妇女,年轻女性一般不会选择这项职业。由此可见,扎染业的发展与当地白族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换而言之,扎染业既是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它又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着自己的努力。相比较其他的白族社区,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出扎染业的发展在周城白族传统服饰传承中的特殊作用。在下关至大理之间的太和村,也是有着上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的白族村寨,同样拥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如今该村的村民中白族人口占97-8%。但是存在与周城村截然不同服饰取向,太和村的妇女平时基本不穿白族传统服饰,甚至是中老年妇女也选择汉族的服饰,只有在火把节这样白族隆重的传统节日中才看得到穿着白族服饰的妇女。不仅仅是太和村,下关到蝴蝶泉沿线的村落都很少见到像周城村这样密集地穿着传统白族服饰的景象。

周城妇女利用扎染业保护白族传统服饰文化,具体表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