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课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6 00:0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礼仪课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礼仪课教案

篇1

微交易被骗立案需要到公安局报警立案:财物被骗,受害人可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案件性质。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一般最低是三千元刑事立案且各省市的标准都不一样;如果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侦查、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培训 解渴

虽然是暑假,又是20天的短期培训班,但是,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新疆师范大学小学语文国培班一切从参训教师需求出发,聚焦一线课堂,聘请小学一线教学名师上现场观摩研讨课。同时,学科负责教师、班主任以及全体学员一起备课、磨课,把案例教学与参与式、情景式、探究式、驱动式相结合,大大增强了案例教学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发挥了案例教学应有的功能和效果。参培教师们不仅目睹了一线名师高超的教学艺术,聆听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从名师、学科专家、同行中学会了备课、探究、钻研文本。

一、案例陈述

(一)学会备课。

名师们的课大多赏心悦目,精彩纷呈,除了其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更得益于对课文的钻研。如何从课文相同的字词句篇中找寻不一样的教学设计,是语文教师素养的体现。“功夫用在备课上,本领显在课堂上”。

第一次在没有教学参考书、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备课,老师们束手无策,尽管教了几年或者几十年的书。

备课就是钻研文本、思考教学的过程。

第一遍:弄清教材单元要求,寻找编者目的意图,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

第二遍:梳理课文内容结构,把握文章美点妙点,扫清文章的言语障碍。

第三遍:推敲板块环节流程,把控主次时间分配,落实语文的听说读写。

苦思冥想的老师们似乎找到了路径,开始尝试着思考梳理这些问题。时而读读,时而写写,时而划划,紧锁的眉头舒展了许多。一节课,二节课,终于有老师写出了属于自己的教案。

(二)学会合作。

小组讨论:前后左右四人小组开始讨论。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备课思考,开始述说各自的教学设计。集思广益,集体备课,大家有了不同的认识和理解。

代表发言: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讲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练习设计及时间分配。

质疑问难:说完了,还不能坐,必须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提问。问题一个接一个,看谁的问题尖锐有力,一针见血;看谁的回答准确清晰,切中要害。

(三)学会探究。

做为学科教学论的主持专家,不仅是理论工作者,也应该是一个实践者。因为理论从实践中来,更应当回到实践中去。我当场拿出了自己的《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学生说说自己的春节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与兴趣

第二板块:阅读文本,看看作者老舍笔下的春节有什么不同?

一是比较探究:内容时代不一样老北京-新时代。

表达方法不一样顺叙、时间节点、详略。

二是细读文本,梳理作者表达方式特点。

体会感受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第三板块:复述、感受作者笔下老北京春节的内容、气息

关注学生语言表达与积累运用。

第四板块:借鉴作者老舍的表达方法,说写自己的春节。

首先列提纲,说说自己的春节。注意顺叙、节点、详略。

然后写作、述说、修改自己笔下的春节。

年轻的班主任马季老师在跑前忙后地为班级服务的同时,为大家准备了《北京的春节》说课稿。学员们被马老师规范精彩的说课吸引住了。

院长赵建梅博士第一个提问,大家争先恐后地提问。

“教师只关注了语言文字的表达运用,思想情感教育如何体现落实?三个维度不能少!”

“2011版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关注字词教学,请问读读、说说、议议能否解决问题?考试怎么办?”

“写作练习的要求和标准是什么?”

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前面讲座中的“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语文教学要进行转身”等等观点,参训教师们似乎都忘了。老师们怕考试,关注的是学生成绩与班级排名!

再上网查找名师的录像、教案。

备课、讨论、说课、质疑、辩论。

经过这样的几个来回反复,名师的课还没有上,学员们对课文、教案、课标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四)学会学习。

来自浙江湖州的特级教师肖绍国老师的课果然不同凡响。

六年级的《北京的春节》,课前交流从上网说起,一下就拉近了师生距离,更为主题的展开做了充分的铺垫。接着从课题入手,展开了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几幅画卷: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请同学从入口、入耳、入眼、入鼻处找出京味十足的词语。

同学读、说、议、演,充分感受老舍的遣词造句,以及京腔京韵。个人读、集体读、配乐读,充分感受老舍的京腔京韵。

肖老师棋高一招,抓住重点段落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地比较体会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从而归纳出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重复、简约、留白、平实。

肖老师把控自如,从容不迫,张弛有度。两节课上下来,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趣融融,笑语盈盈。

听课老师们为肖绍国老师扎实的语文素养所叹服,更被他文本解读的能力所折服。

因为参训学员有了先前的一系列活动,听课倍加认真,特别是课后的交流探讨活动,大家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肖老师应接不暇。诗画语文、表达运用、文本钻研不再只是理论口号,而是一个个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为言语而教,为激发学生的言语生命而教,成为所有听课老师们的共识!

二、学员评价

(一)在备课中学会备课(乌市第十小学 马晓甜)。

学科负责老师为我们准备了两篇课文,让我们利用晚自习独立备课,而后每个人都要上讲台说课。开始听到这样的消息,我的头都大了,这些年无论何时上课都没有离开过教学参考书,怎么写啊?还是每次两课时的教案?真是叫人抓耳挠腮啊!在大家的一片骚动中学科负责老师不停地鼓励着大家:“试试,写个简单的教学思路,看看我们的教学和名师有什么不同!”“静下心来!静下心来!”“先读读课文,在文章中圈圈画画,找找线索。”看着我们无从提笔的样子,韩老师不停地给我们提示,渐渐地叹息声没有了,大家的心静了,开始读文章,寻找教学的思路,不一会便开始动笔写了起来,一个半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地过去了。第二天晚自习,我们开始说课,写是硬着头皮开始,上台发言可是要鼓足勇气的。尽管有诸多的不好意思、胆怯,但我们还是经历了考验,说课后还要接受听者的提问。我觉得韩老师的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层层深入,就如同母鸡教小鸡如何啄食般的细致。每一位老师的设计都不尽相同,又似乎有着相似之处,有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有自己的设计理念……

(二)参与让我们明白(塔城地区额敏县第三小学 李巧)。

班主任老师在让我们观摩特级教师的课前,先进行备课、说课活动。我们分成五个小组,独立写教案,设计说课稿。激烈的讨论交流,切磋质疑,派代表上台说课。令人感动的是学科负责老师、班主任老师也全程参与,为我们展示自己的教学设计、说课。其中,让我们“小语班”难忘的是:院长赵建梅博士也亲临班级参与活动,为我们点评指导。

(三)专家同行交流促提高(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小学 赵金辉)。

本次国培,理论与实践并举。在进行了多天的理论研究之后,学科负责人韩光明老师为我们提供了连续三天的教育实践活动——备课、说课、观课、评课。当我们在说课时,还让大家共同提出优点,以及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他们对课的点评深刻到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老师们层出不穷的智慧碰撞,真令我受益匪浅,感觉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就像刚爬出井口的青蛙看到了蓝天白云,豁然开朗。虽然说只有短短的两天时间,但学员们之间用智慧点燃了智慧,用热情激发了热情,真正形成了探讨研究的浓厚氛围。我真感谢韩光明老师给我们这样一个锻炼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

(四)观摩教学觅差距(巴州地区且末县小学 刘雅茹)。

肖绍国老师的课结束了,孩子们意犹未尽,听课的老师们也意犹未尽。为什么肖老师的语文课堂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想处处体现了“美”。肖老师上的两节课处处洋溢着情境的“美”。在《北京的春节》一课中,是一幅幅美丽的节日画面,充满年味,美不胜收。老师和孩子们在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中徜徉着,享受着。学生学得快乐、轻松,我们听得享受、难忘。肖老师上的两篇课文语言写得美,肖老师读得更美。在音乐声中,肖老师轻轻地、深情地读,指导孩子们用心体会后再读,读出了文字的美,读出了节日的美。在课堂上,我还感受到肖老师心灵的“美”。“你好棒呀!”“没关系,大胆地说。”类似的语言鼓励着学生。这种尊重学生,真正以学生为本的态度是多么难得。这些源于肖老师对学生的爱,源于肖老师那美好的心灵。

三、经验与反思

学院自2010年10月承办第一期国培置换培训班开始,前后已开班四期,在学校组织的考核评比中,连续三届获得一等奖。这里有学校成教院的组织协调,学院的服务管理,以及班主任的悉心配合,作为学科项目负责人的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国培的指导思想:从参训教师需求出发,聚焦一线教师课堂,解决参训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要确保这一思想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课程内容上,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理论服务于实际需要;课程队伍上,省域外专家,特别是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不少于三分之一;学习方式上,注重案例学习,关注能力提升。

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全科医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810―02

全科医学是一门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的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全方面加强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并从医疗实践出发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2]。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实际案例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全科医学的教育中应用实际诊疗案例来训练学生, 既开拓学生医学思路、视野, 强调了学生开动脑筋, 知识来自医疗实践, 又适应学校集中教育的特点, 是已被大量事实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3]。

1 案例教学有效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医学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创造性地评价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医学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中的特点,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传统的医学教学, 医学生的学习过程完全依赖教师讲授, 思路完全遵循教材内容。由于没有具体接触和动手处理实际问题, 导致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岗位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完全胜任相关工作。在采用“基本课程加案例教学”的教学模式, 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注重理论讲解和实际应用操作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纽带, 弥补教学的空泛。 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让医学生处在决策中心位置,面对复杂多变的病人信息,学会采取某一种立场,学会迅速作出医疗决策。 案例教学中医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如何作好准备并积极参与案例讨论,案例要求各不相同,教学过程的组织也是千变万化。

2 案例教学能够归纳性地研究医疗工作过程

传统的医学教学方式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阐明概念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而案例所描述的往往是现实的医疗经验或已经出现过的医疗问题。案例教学能够有助于医学生归纳性的全面运用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和伦理、心理、卫生法学等等学科的知识解决医疗当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有利于从多个角度来培养医学生归纳心理综合分析的学习能力。

3 案例教学有助于医学生养成有效思维和个性化学习

案例教学更加强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因此,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和医学生始终处于思维兴奋状态,只有双方的积极投人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并且案例教学能够让医学生从医生、病人、医疗管理机构等不同角度思考医疗问题,通过换位思考,培养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更贴近实际。如何选择全科医学教学中的案例:

3.1 案例要有针对性

用来说明理论的案例首先要有针对性,结合每次课程教科书的内容,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医疗实践中遇到的真实的病例和医疗实践,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医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了体现全科医学教学的目的,满足教学的要求,案例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将提供的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做到精心整理、精炼概括,帮助医学生理解基本医学知识并能够运用基本知识去解决和分析医疗实践中的问题[4]。

3.2案例具有时效性

医学知识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教师引用的案例不应是陈年旧事,而应紧跟医学发展的形势,教师应密切关注医学发展动态和国内外医学环境,把富有时代气息的典型时事事例带入课堂,组织医学生就医疗中的的某个重点、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引导同学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辨促思,以辨明理,从而引发创新思维的产生。

3.3 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

为了便于医学生理解,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切忌“远、大、空”,应该“近、小、具体”。案例来自于现实医疗活动中,其内容要符合客观实际、其表述要有血有肉,其引用的数据要准确、真实、可靠,让医学生觉得发生在身边容易理解。

除此之外,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还要注意趣味性、教育性等等。总之,把实际例子贯穿于教学过程,用现实的事例来论证课本原理,能达到巩固书本知识、扩充学生知识容量、引发医学生兴趣、发展医学生抽象思维的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成果,是一种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不仅能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全科医学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应该被大力推广,才能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应用型、创新型临床全科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

[1] 赵淑英.全科医学概论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36-38.

[2] 王勤荣.全科医学基本原则如何融入全科医学临床教学的探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3):89-90.

篇4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空气”一节,有一个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当时我是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课后有两个学生很兴奋地跑来说:“老师,我们想回家自己也做一下这个实验,用罐头瓶、输液管、细铁丝、蜡烛(分别取代实验中的广口瓶、橡胶管、止水夹、红磷)这些材料,在脸盆里盛上水当水槽用,可以吗?”学生有这样的热情,我自然也是很高兴的。为了确保实验的气密性,我送给他们一个打好孔的大橡胶塞。第二天上课,恰巧有一道习题,是分析测定空气成分实验时能否用木炭、硫这类物质代替红磷,我就将问题直接在课堂上讲了。下课后,一个学生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还没来得及做呢,但我现在知道那个实验做不成功了,因为蜡烛燃烧的产物里有气体。”我这才猛然想起前一天学生对我说的做实验的事情。他离开时遗憾的话语我一直记得: “要是昨天一放学我就把这个实验做了该多好。”

在学习新课程理念的课堂上,这件事一下从我的记忆深处被准确地推了上来。重新审视,是我的忽视态度浇灭了学生的满腔热情。这对于教师又何尝不是一种遗憾呢!

现实中,也有部分教师对待实验是以“讲”代“做”,认为做实验太费时间,不如多做习题效率高,实验仍是处于被忽视的地位。那么,如何处理好这些实际问题,忠实地落实新课标的精神,使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得以彰显呢?

一、教师要有明确的意识: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最强大的驱动力

心理学指出,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要提高化学学习的效率,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初中学生的年龄段基本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正处于好奇心强的时期,他们学习的动机往往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的。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和动手动脑的实验相比,哪个更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大潮?这一点,从学生实验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丰富认真的表情中就可以得到答案。实验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的引导,就会喜欢上这门课,会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地去学习、思考、探究。

为了保持学生对实验的盎然兴趣,实验时教师不能把问题和结果都和盘托出。本文开头的那个案例,就是因为我提前告知了试验结果,致使学生失去了做实验的兴趣。正确的做法是教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后,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自己总结结果。比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打开浓氨水瓶盖”“在氨水中滴加无色酚酞”等实验时,先不讲理论,通过学生做的结果再归纳理论知识,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同样,当有的教师感叹“钠的密度小于水”这么简单的问题学生都答错时,何不把讲知识的时间抽出几分钟做“钠放在水中”的实验?学生再遇到这个题时脑海里马上会浮现出钠的小金属球在水面漂浮游动发出“”声音的情景,怎么能掌握不了这个知识呢?所以,从形式上看,用语言告诉学生这条知识既简单又省时,通过实验掌握这条知识既费时间又麻烦,但是,后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却要好很多。

二、教师要对学生提要求:通过实验,要培养哪些方面的化学能力,必须明确提出而且是切实可操作的

新课程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相融合的立体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实验为统领和驱动,将化学的学科素养融于其中,对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的要求并落实检查,防止实验流于形式,走过场。

1.实验前,要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防止实验时“照方抓药”的现象。要做到:明确实验目的;知道实验用到哪些仪器和药品;了解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药品的特点;掌握实验的操作步骤。

2.实验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科学、探究的作风,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素养。具体要求是:严格规范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认真观察,如实填写实验记录单,并会使用化学用语,体现化学学科的特殊“味道”,如“溶质的质量分数”(浓度)“逸出”“白烟”“白雾”“滴定中点”“研磨”“剧烈反应”等;注意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时试管口的倾斜、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导管撤离的顺序等;实验完毕,要将废液、污染了的试剂、垃圾放到指定处,试剂归类放回原处,仪器清洗干净,保持实验台面的整洁和秩序。

3.实验后,要学会反思,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是: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自己实验后的收获和不足;根据实验记录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对照,分析有出入的原因;对于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问题比较集中和典型的,在课堂上集体讨论解决,达成共识。同时,教师要根据实验内容将理论知识适当拓展,设计一些稍具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动手体验后思维也得到训练,提高实验的品质。

三、课外兴趣小实验是学生自主学习化学的有效延伸

每个化学教师都有过给学生布置家庭小实验的经历,但是学生大多完成得不好,有些学生是偷懒不做,还有些学生认为实验作业老师不检查也趁机逃脱。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什么样的课外小实验你会乐于主动去做呢?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不要太难的;别费太多课外时间的;没有怪气味、没有危险的;颜色变化明显好看的;和日常生活有关联比较实用的,等等。教师想要让学生不偷懒乐于尝试课外小实验,就要掌握学生的这些心理,学会“趁热打铁”“见缝插针”,抓住学生愿意做实验的时机布置一些家庭小实验。如在做了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反应实验后,我趁着学生对色彩的变换还处于兴奋新奇之际,布置了“大自然中的植物指示剂”的家庭实验。又如,讲到“相似相溶”原理时,学生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汽油清洗衣服上油渍的生活经验。这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课外小实验:尝试用不同洗涤剂清洗校服(或其他衣物)上的圆珠笔印渍、血渍等,哪个效果好?对于这些实验,我每次都要求学生将实验结果在班上交流。这样的小实验都是学生感兴趣的或和日常生活有关的,每个人都有想亲手试试的欲望,而且还要回来交流,更激起他们不甘落后的心理,所以实施起来就容易了。

篇5

关键词:管理 自我管理 心理需要 育人育心

案例:

杨扬在初中一年级时对数学很感兴趣,成绩优良。可是升入初二后数学成绩急转而下,找他谈话他说:“我讨厌数学课”。原来他不喜欢新的数学老师,一上数学课就不愉快。

为什么?经过我一再询问他诉说出他不喜欢数学课的原因,原来在一次数学课当数学老师讲解时杨扬情不自禁的插了嘴。引的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同时班里的调皮男生也插科打诨的说了几句,数学老师批评他,杨扬说:“我又不是故意的,再说说话的又不是我一个,为什么单批评我”。数学老师当下就火了:“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做错事情还挺有理,这样的态度以后的数学课就别上”。杨扬一扭脖说:“不上就不上,有什么了不起”。我虽然事后做了不少协调工作,但杨扬后来上数学课一直打不起精神来。由此对数学课失去兴趣。

案例分析:

教师在课堂上如何“管”学生,如何进行纪律管理,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如何处理师生关系,……下面我们从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及基本原则两方面谈一下课堂教学管理。

一、课堂教学管理的结构分析

(一)教师的自我管理

许多老师认为,课堂上主要是教师管理学生。其实,搞好课堂教学管理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的自我管理。

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我管理水平制约着整个课堂教学管理水平,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清醒自觉的进行自我管理,就不可能管理好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的心态特点和教育科学理论,组织好对学生的行为管理,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过程,组织互动合作学习,维护课堂纪律,处理偶发事件等,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行为表现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三)学生的自我管理

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他们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教师管理学生,要通过学生的内因,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没有自我教育,也就根本不可能有正常的教育。”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要善于将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与集体的自我管理结合起来,通过学生集体的自我管理去加强学生的个体自我管理。

(四)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配合。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容易重视“教”,而忽视学生的“学”。

其实,教的过程是为了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有效的改进教学,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课堂上无意教和学的东西,很可能长期保持在学生的头脑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真正在学习什么,学到了什么,从而将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有机统一起来。

(五)教学环境管理

即使同一课堂上的学生,同一教师上课时,他所感受到的人际关系环境、心理环境也可能有所不同,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受表扬,另一学生受训斥,他俩所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是有所不同的。差生和优生在课堂上的心理环境往往不同,他们实际受教育的机会往往是不均等的,他们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大不相同。

二、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

传统的课堂管理强调管学生的行为,重视强制性管理,对学生进行“管、卡、压”,往往忽视学生的“心”一个学生破坏了课堂纪律,简单的行为控制、说教与惩罚,不仅很难真正奏效,而且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对立情绪。因为学生的纪律表现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涉及认识、情感态度、意志行为、需要、动机等各种心理因素。因此,课堂上,既要管学生的行,更要重视其心。课堂管理要以育人育心为重。只有当严格管理和尊重学生人格、研究学生心理相结合时,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

(二)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动力源泉。通过关心学生的需要,能够了解学生的行为。研究与实践表明,学生的消极违规行为,往往是学生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关心满足的反应,学生的需要若能得到满足,便会行为得当,学习有效。

合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一方面,教师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是营造健康课堂的前提。”“忽视或贬低这些需求,整个课堂体系将出现紊乱、无理要求、报复、放弃、反抗、恐惧和自我怀疑等”“经验丰富的教师会时时关注所有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需要得不到合理的满足,是学生不良表现的重要原因,任何忽视学生需要的教学必定要失败。

(三)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教育是教师与学生活生生的人际关系。“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误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有以下重要作用:

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学过程顺利进行的良好心理环境与激励因素;恶劣的人际关系环境则会使教学活动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其次,人际关系和谐,课堂上才会出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关系紧张,在教师压力训斥下,课堂上就会出现对立、不安、压制的心理气氛,影响学生的理智活动,机械、重复、混乱反应增多。

再次,课堂生活是学生情感生活的重要部分。课堂上人际关系的性质与水平,会对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制定课堂规则管理学生

制订并实施课堂规则,既是课堂管理中的基础工作,又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教师必须用课堂规则去管理学生。课堂规则一经制定,教师也必须遵守执行。

课堂规则应由师生共同讨论制订。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规则经过学生充分讨论,师生共同认可。制定与实施课堂规则,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促进学生乐于接受和自觉遵守。在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外部行为遵守的“纪律”,内化为主动遵守的“自律”,当大多数学生都能自觉遵守时,良好的班风便会逐渐形成。

作为一个教学工作者我们要科学有效的组织与改进课堂教学管理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功效,

促进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学心理学》 陈安福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育人三部曲》 B . A 苏霍姆林斯基 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3、《高中心理教育指导》 陈家麟 郭亨捷 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教与学的心理学》 邵瑞珍等译 江西教育出版社

篇6

[关键词]教学案例 点的合成运动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5-0206-02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本门课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或能代表本门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手段实施的典型内容进行的教学过程、方法和具体教学行为的记录,以及对该案例的剖析与总结。教案不是教学案例,教案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内容、使用教学方法手段的说明和设计,是预先行为。教学案例是对已发生教学过程的反映,目的是通过案例的记录,使课程标准的使用者更加准确地掌握在特定条件下,处理典型知识内容的方法、手段,以增强对课程目标、内容特点如何落实的理解,为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教学案例一般应包括以下要素:

案例背景:案例产生的背景,可包括面向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进度、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等方面的介绍,主要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该案例发生的特定原因和条件。

案例主题:简要概括案例内容的标题。

实施过程:围绕主题,对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具体的阐述,可以包括创设教学情境、分析教材、精选内容、剖析难点、开展研讨、教学互动、评价等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实施过程的写作要注重经典常见、生动具体、启发点拨。

教学效果:对本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阐述,要描述出教学的结果及学生的感受和教师的感受等。

教学评价:评价本案例所反映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及教学处理方式的意义和价值。

实例:

案例背景:点的合成运动第一次课的内容是运动学的重点,也是整个工程力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上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涉及的概念多也较难理解:二是概念间的关系学生不易把握;三是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是解决点的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但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既不易讲清楚,学生也不易掌握和应用。针对上述特点,建议采用如下教学策略:一是结合典型实例(利用模型或课件)讲清概念;二是利用图表和式子理清概念间的关系;三是分类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该教学策略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既有利于教师上好本次课,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消化本次课的内容。

案例主题:点的合成运动第一次课的教学策略

实施过程:

一、结合典型实例(利用模型或课件)讲清概念

本次课涉及的概念有:动点、动系、静系、绝对运动、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轨迹、相对轨迹、绝对速度、相对速度、绝对加速度、相对加速度、牵连点、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以及运动的相对性等概念。特别是牵连点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刚开始较难理解,而牵连点、牵连速度、牵连加速度又是本次课的重点,不理解牵连点的概念,很难分析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如果在讲解概念时,结合典型实例,最好结合模型或课件,反复给学员分析清楚,就会化抽象为具体。同时,分析具体例子也会引起学员的学习兴趣,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典型实例1:沿直线轨道滚动的车轮,其轮缘上一点的运动(结合教具),取轮缘上的一点M为动点,固结于车厢的坐标系为动参考系,则车厢相对于地面的平动是牵连运动;在车厢上看到的点作圆周运动,这是相对运动;在地面上看到点沿旋轮线运动,这是绝对运动。

典型实例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螺旋浆上一点的运动(结合课件),取飞机螺旋桨上一点M为动点,动系固结机上,则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是牵连运动;在飞机上看到点作圆周运动,这是相对运动;在地面上看到点沿螺旋线运动,这是绝对运动。

分析完上述两例后,要强调,在分析三种运动时,必须明确:(1)站在什么地方看物体的运动?(2)看什么物体的运动?

而且要指出,动点的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都是指点的运动,它可能作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而牵连运动则是指参考体的运动,实际上是刚体的运动,它可能作平动、转动或其他较复杂的运动。

至于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的定义,要让学生特别注意。由于动参考系的运动是刚体的运动而不是一个点的运动,所以除非动参考系作平动,否则其上各点的运动都不完全相同。因为动参考系与动点直接相关的是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因此定义:某瞬时,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重合的那一点为牵连点,而牵连点在某瞬时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接着再举一例说明。

典型实例3:人在航行的船上走动(结合课件),取人为动点,动参考系固连于航行的船上,静参考系固连在河岸的地面上。站在地面上的人看航行船上的人的走动为绝对运动,其轨迹为绝对轨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为绝对速度和绝对加速度。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固结在船上动参考系的运动(即船的运动)为牵连运动,而在某瞬时看船上走动的人在船上所留下的脚印(假设能看到)随动参考系一起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称为该瞬时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这里还要向学生强调,要讲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就必须指出是在什么瞬时,是动系上哪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根据这个道理,所以在确定了动点与动参考系以后,就可以暂不考虑动点的运动,而只是考虑在动系上与动点重合的点的运动。这样,在分析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时,可假设某瞬时动点停止相对运动,这时动点被动系所带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即刚体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就是该瞬时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

二、利用图表和式子理清概念间的关系

本次课的概念多,概念间的关系不易讲清楚,而利用图表和式子,就会使学生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分类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

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原则是:1.动点、动系、静系必须分别取在三个物体(包括点)上,静系一般固定在不动的物体上。2.动点相对于动系的相对运动轨迹要明显、简单(比如轨迹是直线、圆或某一确定的曲线),并且动参考系要有明确的运动(比如平动、定轴转动或其他运动等)。

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是求解点的合成运动问题的关键,如果选取不当,求解时不但麻烦,有时甚至求解不出结果。但选取原则对于初学者来讲又很难把握,突破这个难点时,可分类型讲解动点、动系、静系的选取,这样学生遇到具体问题时,可对号入座进行分析选取,不致于无从下手或选错。

类型一:没有约束联系的问题

此类问题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可根据题意选取所研究的点为动点,而动系固连在另一运动的物体上。

类型二:有约束联系的问题

此类问题又分为两种类型:机构传动和一个点在另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上运动。

1.机构传动

对于机构传动问题,动点多选在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联接点和接触点;当选定了某构件上一点为动点时,则动系必须固结在另一构件上。

2.一个点在另一个运动着的物体上运动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点的相对运动轨迹已知,动点就选为运动的点,动系固结在运动的物体上。

篇7

一、以“本”为本,借“题”发挥

目前,一线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往往有两种倾向——视为无物或全盘照搬。笔者认为这两种态度都不免有失偏颇。教材毕竟出自具有多年教学与研究经验的专家和优秀教师之手,其中的例子都是经过事先精挑细选、仔细斟酌的,大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如果无视教材,自己编排课堂教学内容,肯定会造成宝贵资源的浪费。当然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的例子在时效性、适用性等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应有所取舍,以免让教材限制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笔者推荐一个好的做法是:以“本”为本,借“题”发挥,即根据教学实际,利用教材提供的上等“衣料”为我们的学生度身打造“合体之衣”。

二、网罗经典,为我所用

这里所说的经典,具体指网络上不断涌现的经典设计和经典素材资源等。我们在网络中“冲浪”时,不妨做一个有心人,及时保存并记录下让我们为之激动不已的经典资源,充实我们的教学资源库。

1.多积累一些经典设计

信息技术教师通常习惯于在准备课例时,到网络上“海选”现有的案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在“翻山越岭”上。实际上,比较合理有效的做法是多阅读一些经典案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远。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长尾理论》中论述道:“今天,信息唾手可得,收集信息不再是问题,而根据信息做出聪明的决策才是奥妙之处……别人的推荐成了穿过信息丛林的捷径。”那些业内公认的经典案例,绝非浪得虚名,细细揣摩研究,对我们课程设计的品位和深度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2.多积累一些经典素材

经典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有助于我们进行课程设计,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但对经典素材的寻觅并不需要刻意而为,它可以贯穿于我们平日的学习和娱乐中。大多数时间,经典素材会与我们不期而遇。但能否抓得住、抓得准,则需教师的慧眼。譬如,笔者在网上搜索学习资料时,偶然发现了关于“虚拟故宫演示”( )的虚拟现实应用程序。这让我眼前一亮。于是收藏了下来并在之后“虚拟现实”的授课中用到了这一素材。这节课,学生身临其境般欣赏了“紫禁城全貌”,真切地感受了虚拟现实技术,同时提升了文化素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又如,对于初学Flash的学生而言,第一次接触比较复杂的软件操作界面都会感到比较棘手,对动画设计中的诸多专业术语,如舞台、库、帧等概念含糊不清。能否找到一种比较轻松易学的途径让学生不至于知难而退呢?Alan Becker创作的Animator vs Animation(“人机大战”)不失为一剂良方。它以轻松幽默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了Flash“库”里的元件可以重复使用等原理,欣赏过的人无不对该作品拍手称绝。如果教师将它用在课堂上,我相信我们的课堂将会呈现出另一番景象。

类似的经典素材网络上还有很多,有待我们继续挖掘和发现。

三、关注热点,与时俱进

信息技术的学科特征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提倡坐而论道,而应敞开胸怀,与时俱进,关注热点。那么,我们应关注哪些热点呢?大到关乎国计民生,小到涉及市井生活,只要是学生可以学习、应该学习的,我们都可以关注,具体实施的方式则不拘一格。

比如,2012年国际、国内的一些大事都可以作为我们教学设计中鲜活的素材。关于“2012伦敦奥运”,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Excel表格处理历届奥运会奖牌排行榜分析图(相关知识点:表格和图表的处理);利用Flash制作奥运七巧板(相关知识点:关键帧动画)、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图(相关知识点:引导线动画);利用FrontPage制作奥运专题学习网站(相关知识点:网页加工)。关于“造谣传谣”事件或“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我们可以让学生对信息安全以及健康、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加以重视,并教授一些必要的方法保证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当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关乎自身的一些“小”事也可成为热点,如“学生会竞选”海报设计、健美操音乐伴奏设计、“毕业留念”电子相册制作等。可以说,热点问题不断发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更应该学会发现热点,让我们的课堂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内容上都能站在时代的最前列。

四、彰显本土,讲求时效

备课时,教师往往会为构思某一出彩之处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所备的教学内容仅为某一节课所用,未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我们不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案例突破时效性的限制,如何使我们这些精心的设计可以稍做修改,即可适用于同校、同地区的其他教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备课”。此时,教学案例的本土化、常态化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思路。

篇8

一、课堂教学与评价的联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良好的学业评价不仅能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学习结果,还要反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让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来调整学习行为、情感和策略的参与水平,从而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学习。良好的学业评价反馈给教师的不仅是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状况,还包含过程状况,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和情感,了解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了解学习的水平和形成数学自信心的过程,从而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让教学趋于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应当成为教师手握的又一把利剑。

我们大胆提出: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让“课堂教学”与“有效评价”双剑合璧,才能舞出别样的精彩。

2010年我校在确定省厅重点课题时把教学评价当做研究的一个重点内容,在确定“自主探索”研究课题的同时也确定了“评价推进”研究小组。在一年多的实验中,“评价推进组”和“自主探索”课题组相互配合,“自主探索”课题组在台前展示体现数学思想方法在课堂中渗透的课程新理念的有效教学,评价推进组在幕后支持。评价推进组主要通过设计一些创新试题,分别组织普通班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反馈给“自主探索”研究小组,“自主探索”小组根据测试所反馈的信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研究,开展一课多轮和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针对测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改善教学方式,课后组织学生进行后测,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检验试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二、双剑合璧的田野实践历程

双剑合璧不是停留在理念上,而是落实在实践上,体现为案例研究中通过评价对教学质量的改良与完善上。从“双基”到“四基”,从关注结果到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公民的数学素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自主探索”研究小组,关注结合数学的课堂教学渗透数学的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我们在低、中、高三个年级中都尝试开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案例研究,同时用评价进行反思,督促,改进。陈凯平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搭配组合》、朱顺进老师执教《植树问题》、林碧珍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等研究课例,都充分体现数学思想在课堂中的渗透,而这些课例之后,无一例外的是评价组的研讨介入。模型思想的建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新增的核心概念之一,数学模型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研究从培养学生建模能力入手。

下面就以朱顺进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为例向大家展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如何以评价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一)第一轮案例研讨

1.片段描述

①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师出示例题:现在准备在一条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可以怎么种?先引导学生得出:三种不同的植树方法。接着让学生猜一猜:需要准备几棵树?

②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怎样验证?并通过讨论得出可以先举些简单的例子来验证的方法。

③填表找规律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你们画一画、填一填,看看能不能通过简单的例子找到棵树和段数之间的规律,来解决240米能种树多少棵的问题。

生:举简单的数据画图、填表、汇报规律

师引导总结:两端都栽时,比较段数与棵数,你得出什么规律?

师引导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段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④尝试应用

师:现在你们能解决240米长的路上的植树问题了吗?

学生列式。

⑤课堂总结、渗透思想

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渗透(从简单的例子入手,通过画图、找到规律,再用规律来解决复杂的问题)建模思想。

⑤拓展提高

……

2.评价跟进

第一轮的案例研究课得到大部分听课教师的好评,他们认为朱顺进老师在设计中巧妙地渗透了数形结合、化繁为简的思想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这样的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但课题研究组的几个教师,在观课后,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觉得课堂中似乎少了些什么?到底我们在课堂中渗透的思想方法能否深入学生的内心,我们的教学对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多大的作用呢?为此评价推进小组设计了一些能体现学生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测试。

(1)测试的问题

①观察下列算式,想一想有什么规律,横线上应该填什么?

1+2+1=(1+1)+2=____________

1+2+3+2+1=(1+2)+(2+1)+3=____________

1+2+3+4+3+2+1=(1+3)+(2+2)+(3+1)+4=____________

1+2+3+4+5+4+3+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利用上面的规律,请你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1+2+3+……+9+10+9……+3+2+1=____________

1+2+3+……+19+20+19……+3+2+1=____________

1+2+3+……+29+30+29……+3+2+1=____________

③ ……

A根据上面的圆片层数与总个数之间的关系,填写下表:

B按照这样的规律放圆片,如果摆10层,一共需要( )个圆片;如果用了240个圆片,那就刚好摆了( )层。

(2)测试的对象

测试的对象选择了小学四年级一个班的学生(朱顺进老师同时教两个班,我们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班,在按照《植树问题》第一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进行测试,而另外一个班则留在《植树问题》第二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后进行测试)。

(3)测试的过程

2012年5月7日下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由班主任组织进行测试。在测试前,没有给学生任何解题提示,学生均独立解答,整个测试过程基本反映了学生独立地在自然情景下解答问题的水平。测试后,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并对解题情况进行初步统计和整理。

(4)测试结果分析

①第1题正确率不高,但失分情况却呈现多样化

对学生的试卷进行批改和统计后,我们发现:四年级学生能找到规律,正确解答第1大题只占22%;从解题过程上看,有60%的学生,因为未完全发现数与式中的规律,所以对半题,错半题,其中模仿意味很浓;只有6%的学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交白卷。从试卷分析中我们看到第一小题学生仅仅靠机械模仿和计算就能完成,因此学生完成情况较好。

②第2题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每个数字的含义,一味地依葫芦画瓢

第二题中前面有算式样例示范,94%的学生完成第一小题,可是最后两空失分的学生比重高达64%。试卷批改结束后,我们对学生展开了一次“访谈”,意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解题时的想法和错误的原因。当问表格中的数据你是根据什么填写时,学生们想法如下:将算式与图形对应观察,他们发现算式的积是圆片的个数,而且算式都是1×2、2×3、3×( )两个连续自然数相乘,而对于表格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没想太多。可见,我们的学生探索得到的只是算式表面规律,并不具有从算式中抽取数学模型的想法和能力。

通过测试和研讨我们发现,课堂中虽然我们有意识地在为学生渗透建模的思想,但学生实际的建模能力还是不容乐观,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学生在数学建模的能力形成上面临两大难关:A.通过观察实际情景,从中发现问题,探索出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B.通过抽象,将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利用数学符号表达成模型关系式的能力。围绕如何突破这两个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模型思想,评价组参与讨论,与课题组其他成员商议,开展了第二轮的尝试性探索研究。

3.对第一轮案例的反思

在第一轮教学中,我们设计的意图是希望让学生经历“现实题材——探究规律——建立数学模型——拓展应用”的过程,但回头反思我们的教学,不难看出:我们的“经历”实际只能称为“经过”,化繁为简、数形结合的方法是教师提示的。图表是教师提供的,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牵引”下,“伪经过”了一次所谓发现“段数+1=棵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没有建构、只有机械的模仿。在整个建模过程中学生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经验的反思,更谈不上活动经验的积累,这样的“伪探索”学生的建模能力怎么能够得以提高呢?看来测试中所折射出的问题,正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盲区。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真正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建模的能力呢?我们进行了第二轮的教学设计和实施。

(二)第二轮案例研究

1.片段描述

①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A.师出示例题:现在准备在一条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栽一棵,可以怎么种?

学生生动手利用桌面上的学具进行操作后得出三种植树的方法。

B.师出示例题:现在如果要在全长24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种一棵树(两端都要种),请学生猜一猜需要准备几棵树?

②探究规律,验证猜想

A.师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B.师通过在黑板上示范画图让学生感受,如果画出240米种几棵很麻烦,费时间。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可以举些简单的数据,画图找找规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引导学生得出可以先思考12米、16米、20米分别可以种多少棵?

C.师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出在12米、16米、20米的路上所种的棵数?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生:都是把总长除以4再加1。)

D.师引导学生说说12÷4、16÷4、20÷4这些算式求的是什么?并进行小结:大家在求棵数前,都先求了段数。明明题目让我们求棵数,为什么你们都先求段数呢?看来棵树与段数之间是有关系的?那到底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研究。

E.师生共同探讨研究的方法,共同讨论表格中体现的内容。

F.师:出示植树问题(两端都种)规律探究表

③填表找规律

师出示活动要求:讨论、画图、观察、思考、总结规律。

生:列表、画图、找规律,发现棵树比段数多1。

师:为什么棵数会比段数多1了?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展示数形结合展示一一对应的过程。

……

④反思过程,提炼方法

师:大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道新的问题解决,那在学习的时候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小结:当我们遇到一个难题时,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入手,来发现规律,回头再来解决。我们可以根据已有知识先对问题进行猜想,然后来验证,验证的过程中,可以用到画图列表的方法,这些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和好策略。

⑤体会并初步运用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师:那大家能用刚才所学的这些方法,来画一画,找一找植树问题其它两种情况种的规律吗?

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存在着的类似植树现象。并选择其中的几组尝试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们是怎样解决植树中的问题的?上了这节课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

⑦课后延伸,自觉运用思想方法

出示在圆形的溜冰场一周植树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第二轮教学反思

双剑合璧的“教”“研”一体化的尝试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同行都感到受益匪浅。每个人在全过程中担任的角色不同,收获感受也不一样,但从案例中汲取的成长的力量都是一样的。

(1)大胆猜想,促进思考。与第一轮的教学设计相比较,这次设计中最突出的变化是从“牵着走,要我怎么做”变为“自主学,我要这么做”。教师先设置了“在240米的路一边种树(两端都要种),需要几棵树?”这样一个大数据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猜测易,验证难。画图显然只能限于小数据由于路太长,无法使用。教师把学生逼到矛盾的尖端,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自然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化繁为简”——“用些简单的数,先画20米或40米试试看。”就在一逼一引的过程中,学生经历并感悟了“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为数学建模奠定了基础。

(2)真探究与“伪探究”。“填表找规律”是很多教师在《植树问题》一课中采用的方法,意在让学生通过表格,找寻棵树与段数之间的规律。可表格中要放那些内容?教师定,学生只要照要求做就行,学生心中难免犯嘀咕:为什么要求段数?我要的是棵树呀?教师看似合理的安排,其实给学生的自主探索加上无形的枷锁,探索变成既定计划的走过程,探究变成“伪探究”。这样的探索活动怎么能让学生有所体悟。因此在我们的测试中就反映出学生的简单模仿,缺乏深度的思考与探索。在第二轮的教学中,教师就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为什么求棵树必须先看段数,这样的引导给学生自主的空间,为今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学会思考积累了经验。

(3)“回头看”与“炼真金”。通过探索一种情况下的数量关系和规律,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化难为易、数形结合、观察归纳……,接着让学生“回头看”,总结探索的一般方法,看似简单的回头看,实际却是把“经历”提升为“经验”的经典之处,有了“回头看”学生在反思中学会了思考,积累了思维的经验。有了经验之后教师又让学生用所学的方法试着去探索另外两种情况下植树的规律,在应用中提高了建模的能力。从“形”中学习知识,适时适当地逐步归纳上升,在掌握数量关系后,再迁移出“数”后面“型”的模型。“形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数学建模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对比测试、检验成效

课后我们马上对朱顺进老师所执教的班级实施了测试。以下是两道测试题的两次教学后测试情况对比统计结果。

第1题学生解题情况表

第2题学生解题情况表

三、实验的阶段总结

(一)实验的收获

1、评价为教学指明方向

从测试结果的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第二轮的教学,学生感悟和运用模型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能充分地进行大胆的猜想、小心验证,并通过画图等策略帮助自己发现并总结规律,能真正地建立起数量之间的模型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这得益于第一次教学后测试结果为我们教学提供的资源,因为学生的评价结果,我们看到了教学设计的不足,评价的结果为我们的第二轮教学设计指明的方向,我们的课堂因为评价的反馈作用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更加合理有效。

2.长期坚持教学与评价结合的探索以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步渗透和引导,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感悟思想方法、进行数学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的数学活动、师生互动交流中积累思维的经验形成正确的数学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通过这一轮的研究,我们也看到:以有效的“评价”推进“课堂教学”,双剑合璧,这样的课题研究方式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情况在评价中及时得到反馈,而我们的评价通过课堂教学的检验,更加全面合理。以评促教、双剑合璧的研究方式充分展示了它的魅力。

篇9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分子的真实存在和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分子的认识,能用分子的观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2)通过分子的学习,感受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永恒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微观粒子的学习,体会研究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在方法上的不同,建立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联系,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分子概念的建立,以及对分子行为和微观想象;

(2)能掌握分子的性质,能用分子性质解释一些现象。

三、教学难点

理解分子的存在,建立分子运动的想象,并逐步体会他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

四、教学方法及教学用具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指导阅读、讨论交流、归纳总结

(2)教学用具:滴瓶、试管、烧杯、医用注射器;浓盐酸、氨水,无色酚酞、品红。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面我们来关注两个实验。

[探究活动]【实验1】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抖开手巾,绕教室一周。

现象:教室里充满了香水味

问题:为什么我们的鼻孔与手巾相隔一段距离,就能闻到香味?

解释:香水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使教室充满香气

【实验2】取少量品红放于装有水的烧杯中

观察:红色慢慢向四周扩散,最终整杯水变红

问题:为什么整杯水会变红呢?

解释:许多物质由叫做分子的微粒构成的,品红是由品红的分子构成的,品红的分子不停的运动进入到水分子中, 因此整杯水变红。

[板 书]: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过 渡]:既然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我们为什么看不见呢?

[投 影]:经测定:1个水分子的质量只有3×10-26Kg,体积只有约3×10-23cm,在1cm3的小容器里,竟可容纳3×1022个水分子。一般来说,1cm3的水有20滴,假设你每秒钟可数4个水分子,每天24小时不停的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也要数上1万3千多亿年!

[板 书]: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非常小。

[过 渡]:我刚才把香水洒在小手巾上,绕教室一周,后排的同学有没有闻到香味呢?香水并没有和后排的同学直接接触,那为什么能闻到香味呢?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六个小组

[实验2-4]:往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的酚酞溶液。

[教 师]:来回巡视,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现 象]:酚酞变红。

[结 论]:氨水能使无色的酚酞变红。

[演示实验]:【实验2-5】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B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试液,C杯装浓氨水,用大烧杯将A、C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观察现象并解释原因。

现象:A杯中的溶液由上向下逐渐变为红色。

解释:C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A杯中使溶液变为红色。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性质。

[板 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提 问]: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生活中说明分子运动现象的实例呢?

[教师作出评价]:

举 例:湿衣服晾在太阳下比晾在阴凉处干得快为什么呢?

讲 解:分子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

[过 渡]:1+1一定等于2吗?将1体积黄豆和1体积绿豆混合,所得体积是否是2体积?为什么呢?

假 设:1粒黄豆为一个A分子,1粒绿豆为一个B分子,那由此说明分子有哪些性质呢?

[学生实验]:试管先装入一半水在慢慢注入一半酒精,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后倒置。

[教 师]:来回训视,并及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现 象:总体积小于一试管,拇指有被吸得感觉。

结 论:(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过 渡]: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是不同的。

[学生实验]:由两位同学各拿两只医用注射器,一支吸空气,一支吸水,两者等体积,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压,然后交换做。哪只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请你解释。

现 象:吸空气的注射器的栓塞容易推压。

解 释: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容易压缩。液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不易压缩。

[小 结]分子具有的一些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

(3)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

篇10

关键词:高一衔接期;化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78-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9

高一衔接期是指学生进入高一后逐步适应高中化学学习的过渡期,一般认为是高一开始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后。笔者在了解高一衔接期学生化学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上,开展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在缩短学生高中学习的适应期,减少化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等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教学目标

了解SO2物理性质和用途;探究SO2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培养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二、教学方案设计

1. 高一衔接期教学方案设计原则

高一衔接期教学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1)激趣性,即通过多渠道激发、维持、增进学生形成持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兴趣。(2)主体性,即以学生的学习起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为依据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实施过程强化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强大功能,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3)发展性,教师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终点)和学生起点能力(教学起点)之间的相对关系。(4)探究性,即落实课改的理念和要求,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适宜的学习平台,教学中问题设置要体现探究过程,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2. 教学起点分析和教学设计主题

本节课相关的学习起点:(1)认知起点:初中阶段已学过二氧化碳与水、碱溶液等性质,知道正常雨水的pH,对酸雨的成因、危害等有所了解;化学1专题1的学习建立了酸性氧化物的概念。(2)技能起点:能够用双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一定的实验观察、实验操作和现象表述能力,但容易忽视对细节的观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不足。(3)态度起点:实验观察和操作兴趣较浓厚,有一定的实验探究和分析的愿望。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际能力,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四大主题。

三、教学组织过程

1.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调查二氧化硫气体的来源及其危害。

2. 新课引入

[投影图片]展示雕像、森林、水体受酸雨毁坏的图片,硫磺燃烧法熏银耳的图片,食品中二氧化硫超标的报道,直接引入本课题。

[教师引导]二氧化硫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大气严重的污染物,如何测量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或检验食品中是否使用二氧化硫漂白,捍卫自身利益,保护自身健康?如何合理利用二氧化硫?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性质。

3. 二氧化硫性质的探究过程

(1)二氧化硫的分子组成和物理性质

[情景创设]用蜂窝煤取暖,室内经常能闻到刺鼻气味;展示一瓶软塑料瓶盛装的二氧化硫气体,向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后观察现象。

[学生总结]无色刺激性气体,易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易液化,有毒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演示实验]取上述1-2mL塑料瓶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1-2滴石蕊试液。

[教师提问]SO2溶于水过程仅仅只发生了物理变化吗?如果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方程式该如何书写?

.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在遇到硫化氢等强还原剂时,也会体现一定的氧化性。

[教师提问]二氧化硫除了上述化学性质外还具有哪些化学特性?

[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盛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试管口塞一小团蘸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再加热试管,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归纳]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漂白效果不持久。

[联系生活]二氧化硫熏蒸银耳、馒头等食品的危害;二氧化硫用做纸张漂白等。

[教师点拨]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与品红化合形成无色物质;无色物质分解又生成品红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只能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氯水也具有漂白性,我们从原理、本质、效果和范围等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思考讨论]比较氯水和二氧化硫漂白性。

(3)硫酸型酸雨

[指导学生阅读]请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②酸雨有什么危害?

③如何防止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学生交流]结合课前调查,对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危害和防治进行交流。

[观看录像]酸雨的危害和防止措施

[教师点拨]二氧化硫进入大气,主要通过两种不同渠道,最终都形成硫酸;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等多方面构成危害,被称为“空中的死神”!大家谈到的防治方法都很好,我们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治理酸雨,保护环境!

4. 课堂小结(含板书)

[教师点津]①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主要是还原性和漂白性;运用

二氧化硫的性质特点来理解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危害和防治办法。

②学习方法指导:多角度多视角来认识、研究物质。

5. 作业设计

你能用哪些方法区分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气体是CO2和SO2?

四、教学方案的反思

1. 关于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所谓起点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原有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准备水平。对于高一衔接期的课堂教学设计来说,要格外关注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如果说教学目标是目的地,那么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就是教学的出发点。了解高一衔接期学生化学学习起点能力,就是要科学确定教学的出发点,深入了解学生原有的学习准备状态。实际上,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之前,要对化学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予以全面分析,既要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学习化学的一般特征,也要对不同学生个体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把握。

2. 关于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作为化学学习内在动力系统中的发动系统的重要因素,对高一衔接期的学生化学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性地探讨和实施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的培养方法。然而,如果离开了对化学学习需要的充分重视去谈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显然是徒劳的。高一衔接期的学习兴趣培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不断维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最终进入化学学习动力维持和定型系统,使学生的化学学习顺利进行。比如,本课开始以酸雨危害的相关图片来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和酸雨的关系,在心理上形成一种预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中引入微型实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作业设计中安排了难度较易、操作性强的开放型问题,以期学习兴趣得到巩固强化。

3. 探究实验的设计改进

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原课本上二氧化硫与过氧化氢水溶液反应生成硫酸的实验成功率低,即使在不加过氧化氢水溶液的条件下,也会与氯化钡作用生成白色沉淀,不利于学生对二氧化硫还原性的理解和把握。为了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造条件体现学生的实验能动性,学生通过对溴水与二氧化硫水溶液的反应前后溶液pH的变化来发现两者间的反应原理,更能吸引学生。

由于该课所涉及到的多种物质具有毒性和挥发性,我们进一步将微型实验置于学生分组探究实验中,尽可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学生身体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使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绿色化学和环保理念。

4. 教学设计主题

本课以“从生活走进化学用理论引导分析用实验探究知识从化学走向社会”为教学设计主体,目的在于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即强化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用化学学科知识分析、加工、提升后,再用于生产生活实际。通过对教学设计主题的贯彻,即能提高整节课的流畅性,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衔接期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 王祖浩.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1[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