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0 02:0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23日
一、河北金融学院证券专业教改现状
河北金融学院证券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进行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改革:
在课程设置方面,将课程设置和证照考试紧密结合,为证券专业学生开设了《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发行与交易》、《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并且在这些课程中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用书选定为教材,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通过了资格考试。
在实践教学方面,对证券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开设了《证券行情系统应用》、《证券投资分析技能训练》和《证券业务综合实训》等相关的实践课程,在证券实训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实训模拟实验室教学,安排学生看盘、模拟操作,加强教学互动。此外,我校还与广发证券保定环西营业部、河北财达证券公司保定营业部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实训协作关系;专门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实验指导教师。课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模拟炒股大赛,在可以交易的时间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证券交易,增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以上教改措施,增强了学生的理论水平,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证券投资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了基本业务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仅仅做到这些还是不够的。证券行业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只有通过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才能从事证券职业。而诱人的薪资及良好的发展前景,使证券业近年来成为人才市场竞争的“热点”,也直接带动了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热潮”。随着报考人数增多,使得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难度加大。而我校证券专业以往的教学改革中,主要是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探索,并没有专门针对提高学生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进行研究。我校证券专业教学中还存在课程设置有所欠缺、教师对资格考试大纲把握不好、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拿到今后就业的“敲门砖”。
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原因分析
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工作由中国证券业协会负责统一组织,考试形式采取全国统考、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考试题型有三种,分别是单项选择题、不定选项选择题和判断题。考试科目分为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基础科目为《证券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包括:《证券交易》、《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以自选。考试成绩合格可取得成绩合格证书,考试成绩长期有效。通过基础科目和一门专业科目,即取得证券从业资格;通过基础科目和两门以上(含两门)专业科目,取得一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全部通过取得二级专业水平认证证书。按规定,证券中介机构不得聘用无资格证书的人员,因此对于立志从事证券业的人来说该证含金量很高。该证书考试难度不大,题型全部为客观题,看似一般的考试,为什么通过率不高呢?
1、学生自身方面。从历年招生情况来看,我校证券专业学生录取从200多分到500多分不等,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理解和掌握证券专业基本知识方面存在差距。而且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课上开小差,不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课下自己也不认真复习。还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考试都是客观题,运气好就能蒙过去,因此也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备考。结果考后学生反映说,觉得好多知识点都似曾相识,老师似乎都讲过,但由于自己准备不充分,没能通过考试。
2、授课教师方面。证券专业任课教师理论知识都十分丰富,但大多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一些知识点讲解起来不太通俗易懂。对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没有足够重视,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与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不一致,也没有针对从业资格考试要求组织教学内容。此外,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对有些考点没引起重视。
3、考试本身方面。证券资格考试为无纸化考试,学生还不适应这种考试模式。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无论是平时测练还是期末考试都是纸质试卷考试,突然转换成机上考试,学生还不适应。部分考生在考试过程受电脑操作水平的影响,虽然整个考试过程文字录入很少,但一些考生还是在思想上有畏难情绪、信心不够,表现得手忙脚乱。此外,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虽然题型简单,都是客观题,但是题量大、知识点多、知识点散,准备考试有难度。
三、改进措施
1、教师认真学习考试大纲,深入研究教材,强化训练。教师应对学生通过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给予足够重视,在目前国家的职业资格证书准入制度下,只取得毕业证书并不能真正进入就业领域,为更好地提高就业率,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必须提高学生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明确哪些知识点是需要了解的,哪些知识点是熟悉的,哪些知识点是需要掌握的,在授课过程中属于应熟悉和掌握的部分要重点讲解。平时注意搜集历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真题,从中总结出一些重要的考点,讲课时作为重点内容阐述。同时,学完每一章,从历年考题中整理出相应真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做题,使学生做到查漏补缺。此外,教师应该利用寒暑假去证券公司等去挂职锻炼,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下去锻炼可以把最真实的情况带进课堂教学中来,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很有帮助,对提高教师教学也大有益处。
2、改革考试评价制度。理论笔试出考题时要模仿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出题特点,逐渐实行网上测试。通过在网上建立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学生可通过在线进行自我练习或测试的方法。如学生进入“证券市场基础知识在线测试”,系统将自动从试题库中为学生抽取试题生成试卷。要建立这样的试题数据库,就要求老师参照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依据证券业协会颁发的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涵盖在习题的数据库中,通过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点一一过关。通过这一过程,既能锻炼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检验,为将来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试打下基础。当然,开发这样的数据库、建立课程的网上练习、测试平台需要相应的设备、技术支持,学校应给予大力支持,提供相关配套设施。
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到考试的重要性,从而去自觉学习、主动学习,不能心存侥幸,更不能投机取巧。提高学习的效率,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全面啃书的同时把握重点,多多训练。
与广发证券保定环西营业部、河北财达证券公司保定营业部等实训单位合作,安排通过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顶岗实习。解决学与用之间的衔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同时,对于没有取得从业资格的学生可以激励他们去积极主动学习。
增强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证券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还要熟悉各种类别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平台、熟练操作各种炒股软件,并逐步养成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继续学习,不断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高职 金融与证券专业 建设思路
改革开放30年,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形成了现代化的金融体系,金融从业人员需求不断增长。与此相比,我国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却不尽人意,原因在于我国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教学的方方面面缺乏高职特色,以至于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不如本科生丰富、技能不比本科生强。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准确进行专业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培养金融企业急需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金融与证券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专业定位
金融类企业的岗位分为管理研发类、业务操作类、客户服务类三大类。从人才能力要求上看,管理研发类岗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学历层次和较高的个人素质,一般要求本科生或硕士、博士学位人才,或具有在相关行业或岗位较长时间的从业经历;而业务操作类以及客户服务类岗位的学历层次以及从业经验要求相对较低,一般招聘对象为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因此,笔者认为,金融与证券专业毕业生首次就业的岗位应定位为: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企业的综合柜员、零售理财经理助理、零售客户经理助理等岗位;证券公司的柜员、客户服务、营运员、操盘手、理财客户经理助理等岗位。发展岗位应定位为: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等基层管理人员。
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关系到学生在学校能学到的知识、掌握的职业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岗位等问题,相当于企业产品的性能用途,必须具体明确。金融与证券专业应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备较强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职业素质
1. 具有良好的仪容仪表和得体的工作行为规范;
2.具有谦虚、好学、诚实守信、忍耐、宽容等优良品质;
3.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4.具有较强的制度规范管理意识、团队合作意识;
5.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沟通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二、掌握知识
1.掌握专科层次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就业岗位所必需的计算机基本理论、网络基本理论;
3.掌握金融法规、金融学、证券市场基础、市场营销等专业基础知识;
4.掌握金融、银行、证券等专业知识。
三、职业能力
1.具备银行柜台业务、信贷业务的处理能力;
2.具备证券投资业务的处理能力;
3.具备金融产品营销能力;
4.具备运用相应软件处理银行业务、证券公司业务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
1.职业岗位资格证书:要求取得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期货从业资格证书、基金从业资格证书、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等任一种。
2.英语证书:要求取得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首先是职业技术教育,然后才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本质是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教育。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课程的设置应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是通过对相关金融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了解其岗位需求,分析相应岗位的职责及任职条件,形成典型业务的任务框架(见表1);进而以教学理论为指导,以真实的岗位任务及其业务流程为依据,对行动领域进行整合、序化、加工和处理,转化而形成基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相应岗位典型业务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见图1。
表1 金融与证券专业面对岗位及岗位职责、任职条件一览表
图1 金融与证券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注:图1中加星号的课程属专业核心课程
教学模式
对于职业技能学习领域课程,应尽可能地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模块,每一模块均以业务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各模块的教学设计均由六个步骤构成,即:明确任务、制订计划、做出决策、实施计划、检查控制和评价反馈,每一模块各自形成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完整工作过程)。如,“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储蓄业务”模块的教学设计可由六个步骤构成:
第一步:明确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储蓄业务是一个学习情境,也是一个典型工作任务;
第二步:设想出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储蓄业务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
第三步:从储蓄业务计划阶段列出的多种可能性中确定最佳解决途径;
第四步:进行完整的储蓄业务的工作流程的操作,如开户、存款、取款、销户等;
第五步:在储蓄业务实施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方式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以保证得出所期望的结果,如准确、高效地为客户办理业务;
第六步:通过教师测评、学生自评、专家点评等多方面对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便不断对教学过程设计进行修正;
教学内容
依照“必须、实用、够用”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本着“必须、实用”的原则,所开设课程应涵盖金融与证券专业面对岗位的主要业务,为学生日后就业拓宽渠道;开设银行、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课程,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拿到一种本专业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综合实训资料应来源于长期合作企业,采用软件与实际工作所用软件完全一致。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贯彻“够用”的原则,重点讲授高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应掌握的内容,适当增加难度和深度以满足理解力好、领悟力强的同学。
教学方法
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下,除了常用的讲解、提问、启发与引导、案例等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一些特色教学方法,包括情景模拟法、业务竞赛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团队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倾听和表达。
一、情景模拟法
情景模拟教学必须再现企业真实工作场景。教师根据不同的任务设计场景,学生在场景中分角色去完成一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学生按规范的职业礼仪及操作规程“准确、规范、高效”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二、业务竞赛法
业务竞赛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贯穿于多数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具体竞赛项目可包括金融行业服务礼仪竞赛、点钞业务竞赛、珠算竞赛、模拟炒股比赛等。通过全方位的竞赛,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考核方式
篇3
从国家每年生产总值核算、居民消费指数、通货膨胀率,到美国总统选举方法是否能代表广大选民意志,台湾军购对亚太局势影响,再到足球比赛中罚点球时将球射向球门的哪个位置最不容易失手……统计学已经贯穿了我们的整个生活。
统计无处不在
提起统计学,就要先弄清什么是统计数据。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统计数据:同学们的考试成绩在班级中的名次、班干部选举时各人的票数量等。统计学应用广泛,在我国最早的应用领域就是给政府提供了解整个国家的基本运行状况和制定各种政策法规的参考依据。我们常听到的一个名词CPI(消费者价格指数),就是政府通过统计学手段来衡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水平的。如今,随着统计方法的进步和社会各部门发展对于统筹规划与决策的需求,使统计学从幕后走到台前,参与了大量的军事、政治、政府决策的制定,并为之提供理论依据。统计学就是一门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学科,可以形象地称为“和数据打交道的艺术”。
美国是统计学最发达的国家。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知道统计这个学科,许多非统计学科都把统计作为必修课,这样,当人们遇到了统计问题,也都知道如何去寻求答案。因此,统计专业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已成为除计算机专业之外的最好找工作的专业。由于行业需要和立法等原因,医药界成了使用统计最多的行业之一,医药领域也成了统计方法和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源泉,同时生物统计也是统计家族中的一大热门。此外,工商业、金融管理、市场和民意调查及各级政府工作中同样大量地、普遍地和经常性地使用统计方法。时至今日,伴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明细,统计学已细分为数理统计学、教育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心理统计学等分支学科。
各科数学为先 练就宏观思维
很多同学也许会认为,统计学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数学、应用物理这类纯理科不同,在所学课程上会涉及西方经济学思想、数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这类偏文科类的知识更多些。而恰恰相反,统计学作为一个完全是和数据打交道的学科,需要的是非常良好的统计学基本方法和逻辑思考能力,而数理统计学、运筹学这些基本统计理论学科需要非常良好的数学基础。随着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从事统计行业的人如今还需具备熟练地用计算机操作统计软件分析数据的能力。这就使得现在的统计学专业加入了许多计算机类的基础课程,如数据结构、C++语言,JAVA语言等,这下好了,完全成了一个数学系专业了。
当初我在高考填专业的时候首选的是经济学,抱着方便调剂的心态填了一个自以为是偏文科的统计学,结果被“有幸”录取。上课第一天拿到培养方案,感觉就懵了,和同班同学交流心态时惊讶地发现大家的感受和我丝毫不差。后来才了解到,部分学校是将统计学和应用数学专业或者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打通培养的(本科一年级和二年级的课程一样,专业课有些许区别)。
落差归落差,但在上过前两年的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空间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数据结构等)之后,统计专业同学在数学思维、逻辑思考能力相比于别的专业的同学要强很多。为什么呢,拿经济学中的国际贸易来作比较,前两年数学学的是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光看课本,这两门学科在目录上无显著差异。但深入学习之后发现,高等数学着重于计算能力,而数学分析重点在于数学思想的形成,学习中对于同一个理论,更多讨论的是它的推导和证明(有些类似高中数学对理科生和文科生的不同要求)。所以,同样是学数学基础课,统计学学生花的精力要多得多。一学期晚上看书看到十一二点的日子更是数不胜数,那些外专业所说的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基本与统计学专业学生无缘。每到数学考试前,统计学学生要玩命似的演算、推导,看着外系的学生把高数的书随手翻翻就可以及格,那个心情是无比的羡慕啊。
滚过前两年数学沙场,到了大三后,当面对大量复杂的数据和样本时,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更具有大局观,能从容有效地面对和处理问题。很多如运筹学、博弈论、概率等经典问题会迎刃而解;最短路径,最小人力如何得到最大效率等在外人看来无从下手的问题,在统计学中就是小菜一碟。之前基础课的很多经典理论、思想,在通过进一步地学习初级统计学、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非线性统计分析这类专业性极强的内容时也会一直使用。这些思想和理论在我看来,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人们都说,学数学的逻辑性强,自己学过之后才有体会。我在大三的时候也尝试去涉猎西方经济学知识,后来发现思考能力比大一时进步很多。
统计学教会你的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维方式,故而周围很多同学在考研深造选择报考专业时也很广泛,涉及计算机、经济、教育学、管理学等等。甚至在做毕业论文时,选题也不用拘泥于传统的方程、概率等课题,可以从生物、经济、人文的多个方面入手。我的毕业论文就从交通与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涉及了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多个学科,论文完成之后觉得知识层次又更上一层楼。现在回想起来,前面的基础课如同学习如何使用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数学思想的体会,对知识的总结,整个人的逻辑水平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升华和提高。待到应用时,学习就一下子变得多姿多彩了。
专业岗位,可“跨界”考证
除了传统的报考公务员进入统计局或者税务,工商系统之外,给机构做数据挖掘和分析的统计公司、各大银行、金融机构等都是统计学专业毕业生的潜在就业单位。医学统计虽然在中国国内目前应用情况还不普遍,但在国外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而且是一个很受立法重视的行业,但可以预见这将是统计专业发展的方向之一。因为统计学接触到的都是行业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数据,所以统计学做的一部分活在外人看来难以精通,外专业人员难以替代。主要的岗位是研究院,可以再市场研究项目的管理和运作中发挥作用,数据是不会说谎的,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结论,对行业乃至社会变化都是是相对准确的。
由于统计学良好的数学、经济学以及部分管理学基础,统计学的学生考证“玩过界”也是十分普遍的事情。如你对会计感兴趣,可以考个注册会计师,对证券等金融行业感兴趣,就可以参加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业从业资格或者保险行业从业资格考试;如果对精算感兴趣,也可以尝试精算师资格考试,甚至考试场调查类的证书都会增加自己的就业砝码和精确自己的就业规划。
- 上一篇:重症医学中级考试总结
- 下一篇:高中语文考试分析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证券投资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