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语文考试重点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11:02: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一语文考试重点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一语文考试重点总结

篇1

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第二实验中学成立于2008年7月。建校以来,作为新教育人,我们总想办出一所品质独特和品位个性的学校,总想给师生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总想让我们的生命在这块土地上自由、丰盈、舒展地

生长。

近年来,我校在市县组织的各类质量检测中连年取得优异成绩,连续荣获市县教育质量奖。2015年河南省中招考试,我校共被修武一中录取249人,绝对升学人数和升学率再次位居全县第一,全县前十名共进4人;中招综合考评总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全县第一。2015年5月,我校荣获首届全国初中质量建设奖,被授予“初中质量建设先进单位”。2015年7月,在全国新教育实验第十五届研讨会上,我们学校又荣获“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这些成绩,注定要在学校发展史上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们最初豪情满怀地踏上了一段研发课程的艰辛而又美好的旅途。随着课程的逐次推进和师生们的深度卷入,我们才收获了这些额外的奖赏。好学校,就是要有好的课程!

一、 时间在哪里 ?

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出口,初中的升学压力很大,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加之我们还是一个完全走读的学校,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时间做课程开发呢?

如果把课程做成加法,那时间总是有限的。

我们的做法是:整合现有课时,让时间足够保证。

我们把原来一节课45分钟缩减为40分钟,由每上午四节大课变为“四大一小”。这样,大小课时结合,灵活机动,使我们在研发、编排和实施课程上有了闪转腾挪的时间和空间――课程开发在时间上有了一种可能。

请看我们为师生编织的校园生活:

周一升国旗后,全校师生在国旗下诵读“国旗下经典诵读120首”,用诗歌开启一周的生活;然后是各班每天一节的特色课程――“天天成长课”;在教室里,大家还会不断穿越诸如“语文晨诵”“生日课程”等一些“完美教室”,以及各学科教师精心研制、适时提供的各类小课程;孩子们的课堂是新教育实验理想课堂下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自主达标课堂”;课间十分钟里,轮播着 “经典歌曲90首”;大课间,有体育教研组开发的“兔子舞”“太极拳”等身体课程;午后,有英语教研组的“每周一支英文歌”;下午第五节,是我们雷打不动的“阅读课”;还有我们间周一次

的“电影课程”,一月一次的“名家

有约”……

新教育实验认为,课程即生活,课程即经验。当课程渗透在孩子们校园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及每一个时刻,成长便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 教师们能不能做 ?

谁来做这些课程?我们的教师们啊!

可是,教师能不能做这些事情呢?

我们的答案是,能!我们旗帜鲜明、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发展教师,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使教师成长为课程研发的主体。

课程开发的主体必须是教师,教师必须有课程开发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必须有站在课堂里“我就是课程的底气、大气和霸气”,教师最终必须成为卓越课程的开发者。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直持守的办学理念之一就是“教师发展第一”。并通过如下方式来予以实现:

一是狠抓读书提升――这是最经济的成长方式。如我们的“‘四

棵柳’读书沙龙”,还有“每日一语”“每周一文”“每期一书”等。

二是狠抓写作反思――这是最个人的成长方式。每月教师必须提交“精彩瞬间”,教案检查的重点就看教后反思。

三是狠抓课改实验――这是最规范的成长方式。但是,我们更为强调课题研究必须能够为课堂、课程、课改服务。

四是狠抓校本培训――这是最实惠的成长方式。因为大家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现场互动。

五是组织外出学习――这是最直观的成长方式。每一次的外出学习,都有一种开天眼的感觉,我们学校每逢重大改革之际,也都要伴随着一次深度的大规模的外出学习。

六是做好“共同体”――这是最智慧的一种成长方式。用朱永新老师的话说,这是“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七是狠抓听课研课――这是最高效的一种成长方式。因为我们只需走进隔壁伙伴们的课堂!

八是狠抓课程开发――这是最幸福的成长方式。因为课程研发和最终研发的都是我们自己――我们的胸怀和积淀,我们的智慧和能量,我们生命的信念和经验,无一不与课程息息相关!

正如新教育人所说的:“只要坚持,就有奇迹!”就这样,走着,走着,花儿就开了!

2013年12月25日,焦作市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场会在我们学校召开,我们学校共向大会提交了17份交流材料,呈现了27节公开课,包括初中各个学科组的课。“‘天天成长课’的课程开发与研究”获批河南省“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年荣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5月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主办、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承办的全国“初中教育创新现场会”上,“天天成长课”又荣获全国“2015年初中教育创新十大成果”,并向与会的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余名代表做了现场展示。

所以,我们坚信:有好的教师,

就一定会有好的课程!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 我们的课程怎么做 ?

1.课程研发的三种模式。新教育实验认为:师生共同经历的课程,不是一堆知识的罗列,而是让知识拥有生命的温度,通过一组生命体验的过程,让我们成为具有德行、审美、情感、智慧和能力的人。卓越课程,就是最大程度地实现人幸福完整的可能。在此指导下,一是目标主导模式。立足学校实际,依据学校的发展和定位来做,如我们的“天天成长课”等;二是需求主导模式。着眼学生,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做,即在国家课程之外,学生还需要整合或补充

什么,如“阅读课”“经典歌曲90首”等;三是条件主导模式。挖掘教师的潜能,依据教师的特长和优势来做课程,如“名家有约”“每周一支英文歌”等。

2.课程研发的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由点到面。从开始的单一性渐进到如今的丰富性;二是由个体到团队。由单兵作战逐渐成熟为团队攻关,个个有项目,人人有课题;三是由“行动”到“项目”。

课程研发初期,我们以“行动”为主,现在则以“项目组”形式整体

推进。

3.课程的两个类别。我们把课程研发分为“常规课程开发”和“特色课程开发”。如此划分不一定很科学,但是,这么一区分,我们知道了学校应在哪里如何发力,教师该在何处用心。

(1)常规课程开发

所谓“常规课程开发”就是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和深度开发,主要学科有思品、历史、生物、地理、物理、音乐、体育、美术等,主要实施主体是各学科教师和备课组、教研组,主要目的是要落实好新课标的要求,重点研发那些我们以前想做却不敢做、或者是做不成的一些课程。我们努力在常规中滋养生命!

每个课堂都有精彩。我们的思品常规课程开发有《青春课程》《手工制作课程》《爱的教育课程》《维权课程》等四个小课程。历史常规课程开发有《千年古县一日

游》《歌曲中的历史》《史话修武》等三个小课程。生物常规课程开发有《手工课程》《植物课程》等,美术常规课程开发的《美术笔记》是美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与校园生活相结合、与美术技能与素养的培育相结合,用美术眼光看世界,用绘画形式写生活,用美术的视角去解读、诠释、感悟其它学科――从此,我们的美术课不在“漫游”!

每个课间都有音乐。《经典歌曲90首课程》是我校音乐教师研发的一个课程,一学年30首,三年90首。音乐课程不仅在音乐课中穿插教唱,而且还创造性地在每一个课间都安排了一首,为孩子们提供了一道道极佳的精神和艺术食粮。

每样课间操都有创意。体育组研发的《花样兔子舞》《太极拳》等,让我们的课间操更增添了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和传统的经典和厚重。

每个午后都有歌声。《每周一支英文歌》,纯正的欧美经典歌曲,每个午后如约而来,“一体机”激情播放,师生唱响整个校园。一个学期15首,三年下来90首,提升的是英语水准,积淀的是国际情怀!

(2)特色课程开发

所谓“特色课程开发”就是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发展,从学校层面组织力量研发,然后适时推进,全力落实,为孩子的成长不断开辟新的时空,努力在特色中汇聚美好!

阅读课程:每天一节,风雨无阻。阅读的时间:每天下午第五节;阅读的内容:经典名著,单元“主题阅读”;落实形式:名作推介课,名著推进课,主题研讨课,总结汇报课,自由阅读批注等。

天天成长课程:用主题引领,以话题切入,每月一个大专题,每周一个小主题,每天一个小话题,配套有写本《成长明白卡》。这个“课”具有强大的课程功能,它可以做成德育课,也可以做成智育课,还可作为语文写作训练、思维训练等的一部分;同时,它还是培养孩子们卓越口才、密切家校联系的一个良好载体。

国旗下经典诵读课程:我们编有教材《国旗下经典诵读120首》六辑,每个学期全校学生每人免费一本。每周一升旗后,全校师生在国旗下激情朗诵经典篇目,精神抖擞,信心百倍地开始一周的工作和学习。

名家有约课程:这是我们校本化的“聆听窗外声音”专题系列讲座,目的是为师生们提供一个比较丰富的校园智力生活背景,对师生的生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触动和提升,努力把美好的东西点滴渗透到师生的内心世界。每学期5场,三年30场次,按照科技、人文、社会、自然、热点等序列编排。

电影课程:这是我校微机组研究开发的一门特色课程,间周一次。项目组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经典影片,或者播放与学科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等,给学生以全新的校园生活,为教学添加了鲜活的直观元素,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 实效究竟怎样 ?

从某种角度说,课程决定了一个学校的品质和品位,也决定了校园里的人――师生生命的长宽高,乃至他们的当下和未来。

也基于此,我们才敢于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一点点去想,一点点去做……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总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和想不到的感动:教师的生命一次次被点燃,由里到外地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一种职业的幸福感、专业的自尊感、事业的成就感,我们的学生在这些本土化、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的课程穿越中逐渐外显出一种绚丽、一种厚实乃至一种极致。而我们,也能够在立定现实的门槛,有了一份左顾右盼的闲暇与惊喜:教育原来可以如此美丽,校园原来可以如此幸福!

五、 下一步要怎么做 ?

方向比方法更重要。今后朝向三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力求精致。已经做的,无论是内容上、形式上、实际操作上,以及到对课程的理解、评价上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化,要力求做到最精致。

二是追求卓越。这是课程永远追求的品质。这种品质的核心就是:生命在场,教育生活的完整与幸福,在课程的穿越中实现与知识、生活与师生生命的共鸣。

三是尽力创生。从管理角度来说,要继续为课程的开发创造条件:丰富的资源,宽松的环境,强大的支撑,智慧的整合……深度的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