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2:5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经济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经济论文

篇1

1茶叶品质优异

消费者认可度高,已成为马边的一张名片马边茶场主要集中在海拔600m~1300m的二半山区,该区域林木苍翠,山峦起伏,终年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孕育出了风味独特品质上佳的马边茶叶,深受消费者亲睐,赢得了“送礼就送竹叶青,喝茶还喝马边茶”的美誉。茶叶已成为马边的一个品牌,一张特色名片。

2基地设施完善

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已成为马边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近几年来,马边积极争取、整合项目,加大基地建设投入,不断建设、完善茶园路、渠、池等基础设施,茶农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累计已新建、完善茶叶产业路40km、茶叶园区路104km、沟渠10km、管道165km、水池350口共1.2万m3。同时,积极开展7个万亩示范区和15个千亩标准园的打造工作,通过推广太阳能杀虫灯、色板、矿物农药和生物农药等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的喷灌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高标准,新技术,种良种,用良法”的现代农业的跨越。茶叶基地已成为全县现代农业的一个典型示范窗口。

3基地面积快速扩大

规模效应显现,已成为全国重点绿茶原料基地马边茶叶产业经过10年的快速发展,基地面积快速扩大,生产能力显著提升。截至年底,全县茶园面积已达21.46万亩,已成为全省五大茶叶原料基地之一。年加工能力可达1万t,整体加工水平已跃居乐山地区第二位。优质、丰富的原料,每年都吸引众多的省内外厂商前来洽购,规模效益显现。目前,马边已与省内的竹叶青茶业、峨眉雪芽茶业、叙府茶业、米仓山茶业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与福建、浙江、江苏、陕西等地的采购商建立了稳定的供销关系,马边茶叶几乎年年都是供不应求。

4产业健康发展

产值逐年提升,已成为马边农民的绿色银行茶叶是中国传统瑰宝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六大保健食品之首,正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绿色健康健康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爱和推崇。马边茶叶产业发展是全球茶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飞速发展后步入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阶段,供求基本保持同步稳定增长。2013年,全县干茶产量8144t,干茶产值7.98亿元,分别较10年前增长224.9%和1195.5%。2013年,全县茶叶鲜叶产值5.42亿元,农民人均茶叶鲜叶收入3045元,农民人均茶叶纯收入2588元(含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582元的56.5%,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已成为了农户的绿色银行。

二茶叶产业链条完善

带动县域内产业发展茶叶既是农产品,也是工业产品,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涉及基地建设(含基础设施建设)、种植、生产加工、精深加工、销售及服务。茶叶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马边县域范围内,有力带动了全县产业的全面发展。

1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农业经济支柱性产业

有效吸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劳动力可有效采摘2~3亩茶园,马边21多万亩茶园,可就地解决1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在名茶采摘期间,每人日收入可达150元/天~300元/天,即使在大宗茶采摘期间,每人日收入也在80元/天左右,全年(采摘时间半年左右)茶农人均茶叶收入可达2万元。从事茶叶种植的农民还可以在家从事其他农业生产或就近务工,这种在家门口挣钱的方式并不比外出打工差。就带动就业而言,马边的茶叶产业堪比一个绿色的“富士康”工厂。

2茶叶产业已成为县域内农民季节性劳务项目之一

增加了农民季节性劳务收入茶叶生产季节性很强,采摘和加工主要集中在2~8月。随着全县加工能力的提高,茶叶加工工人需求量持续增加,已成为县域内较稳定的劳务活动项目之一,全县219个茶叶加工企业(点),每年可吸收1000个季节性生产工人,工人在茶叶加工期间人均加工劳务收入可达5万元。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基地建设项目,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年增加,每年可吸收200人次的季节性劳务工投入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中,劳工人均劳务收入可达1万元。农民就近就业,既没有荒废农业生产,又能照顾小孩料理家务,有利于稳定农村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

3茶叶产业已成为马边农业与第三产业有效对接的契合点

拓宽了马边农民工就业渠道随着茶叶产业的蓬勃发展,新开设的茶叶销售点、品饮店和茶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增加了就业平台,拓宽了就业渠道,吸收了大量从事茶叶销售和茶楼服务的务工人员。就马边而言,招聘从事茶叶销售和茶楼服务的人员主要以马边县域内为主,每年可吸收800马边人从事与茶叶相关的第三产业,其中,300人从事茶叶销售工作,500人从事茶楼服务工作,每人年务工收入可达1.8万元。

三后续发展潜力无限

篇2

随着综合国力和综合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也推动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遵循一条科技创新、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产业化的进程,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优化和发展。机械化和产业化生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与普及,各种农用机械在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导下得到了推广与运用,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农村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广大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充分解放,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也向更高的层次跨越。

二、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特点有集约化和高效化、地域化和规模化以及现代化和社会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小觑的问题。首先,完善的产业化运作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首要动力。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合作组织协作形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够稳定,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农业经济合作的积极作用,责任权利关系不够清晰,内部合作运行机制不规范。其次,由于传统农业发展造成的桎梏,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体现在市场主体和农业经济产品上。农业经济实体的规模小、实力弱、科技含量低,农产品加工深度不高,加工转化率和增值率低,无法抵御市场的风险。再次,农业区域经济与特色经济发展的支柱经济实体是主导型产业,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源头和基础。由于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经济实体的实力、规模和竞争力普遍较弱,产业发展辐射联动能力较弱,缺乏长远发展的潜力。此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是将广大农户统一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方式,而我国多数农业合作组织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较差,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产业化组织机构缺失严重。最后,产业化优惠政策的落实相当困难。在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许多有利于农业经济长远发展的优惠政策,但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落实工作进行较缓慢,实际操作性差,有关部门对惠农政策的具体实施对象和主体不能细化处理,导致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发展进程缓慢。

三、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加强领导,坚持宏观调控。

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是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特别是县级领导必须要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重要工作,组织成立专门的协调部门,及时处理和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各方面问题,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重点培养项目。建立领导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使各个部门、单位和环节既能积极参与分工,又能有效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根据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发主导型产业的潜能,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优化农业经济产业化结构。要注重农业经济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开发和管理,重视协调农业经济实体发展的潜力资源,规范和扶持农业经济产业市场,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长远科学发展。

2.坚持科技创新,机制创新。

农业经济实力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需要以科学技术的普及为基础,促进、依靠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因劳动力制宜,全面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化效应,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综合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业经济的多元化、产业化发展。产业化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合理健全的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运行机制,要切实处理好各经营环节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健全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包括四大机制,首先是利益分享机制,风险与利益的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利益结构若出现了失衡的局面,则会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产业化经营的起步阶段,各级政府要强化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协调产业化经营机制内外部的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执行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第二是行为约束机制,即契约、合同机制,使农门与市场与企业形成双向的约束,以保证农产品的顺利销售,形成稳定的共同利益合作。三是市场制衡机制,即通过企业的规模效应和市场垄断效应,通过市场制衡机制的调节来抵御和减轻市场波动所造成的风险和不利影响。最后是辐射带动机制,是指一某个产业为先导,带动另一个或数个产业的全面发展,进而激发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

3.培育市场,注重人才开发。

现代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本质上说就是发展市场农业经济,积极培育、努力开拓市场,是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和前提。地方政府要积极培育市场,培育市场主体,进一步把商品经营的权利还给农民,确保农民在市场中的等价交换,平等地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发展开放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要求切实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重视综合性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培养,通过多种渠道引进和发展技术型人才,创造和谐的人才资源环境,组建开放性经济合作组织机构与联合形式,进而推动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4.健全服务,坚持科学管理。

根据现阶段农业经济的发展,只有小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统筹兼顾,确保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的有序发展。要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把服务市场和产业政策有机结合,形成区域化布局和群体化生产,以获得规模效应。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基本经营方式和资源配置形式的深刻变革,关系到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深入转换政府职能,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和多种所有制结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为现代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要从实际出发,保障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科学的管理理念,完善现代农业经济产业化发展政策体系,健全土地经营流转市场,加强农业经济产业化的政策和方案研究,规范管理和运作,保障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四、结语

篇3

论文摘要:比较“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区域块状经济的增长模式,从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方面发现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但就两者的区别来看,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有其不容忽视的劣势。对此,要借鉴“第三意大利”成功的经验,使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得以升级转变,从中求得飞跃发展。

1问题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到中部一带的农业地区在欧洲国家普遍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获得了快速的产业增长。这一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的地区,通过农村工业化和专业化市场建设、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中小企业走网络化的发展之路,改造和升级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进而成为意大利经济的特色与支柱。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面临着类似于“第三意大利”曾经经历过的发展瓶颈,从历史角度比较浙江与“第三意大利”,从中发现二者异同点,总结“第三意大利”的经验和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所作出的调整,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升级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比较“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

“第三意大利”与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仅形成了在产业类别、企业规模与集群诸多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且在迎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所承接的挑战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对比二者会发现在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政府支持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2.1相似点

产业类别:“第三意大利”的特色产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家具产品、个人用品、食品、金属纤维产品和特殊原料的生产;浙江的区域块状经济主要集中在纺织品和服饰、机械用品的生产和包装产业。两者的企业大多集中在适合中小企业经营的分散性的部门。

企业规模:浙江与“第三意大利”的区域经济中,大量的中小企业占绝的重要的地位。意大利的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生产的,中小企业出口额占意大利总出口额的56%(不考虑职工人数在20人以下无法统计的零星企业出口),而在浙江67万多家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9%,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88.7%。

企业集群:企业集群具有动态性,在“第三意大利”与浙江,由于经济环境良好,企业规模较为平均,存在较小的进入壁垒或退出壁垒,因此企业集群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市场显现饱和迹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和市场份额继续提高已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使产业机构调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来自低成本地区的竞争使部分产业区处于不断萎缩之中。

2.2不同点

一是行业协会。“第三意大利”是以行业协会为纽带形成的紧密的企业网络。这些行业协会的存在将大量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在地域内有机地集聚成一种网络,一方面实现有序的生产,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生存的合理规模,提高区域整体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提高处理对外贸易摩擦的效率和能力,通过品牌优势减少摩擦的发生,提升该地区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浙江行业协会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问题。(1)行业协会数量少,很多产业集群中没有协会,而存在的协会中大部分具有浓烈的官办半官办色彩;(2)部分行业协会发展层次低、覆盖面小、功能弱小;(3)人才资源支持不足。主要表现在专职工作人员少,人员素质不高;(4)行业协会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经费收入渠道面窄、量小,无法维持基本需要;(5)制度不健全,自律机制不强。

二是品牌文化。意大利的文化本身就是一种资源。“MadeinItaly”商品最核心的是文化含量高的个人与家庭用品,这是一种“意大利式生活”的文化,实际上是由意大利的历史、艺术等凸现出来的意大利文化的高端品位所赋予的——这些产品不单单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包含有一种特色文化。浙江立足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上,从一个区域的角度而言,同样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浙江的产品多是贴牌生产,无法体现文化内涵,甚至仅仅是低技术或零技术的简单加工,从而不仅散失的是产业链高端的巨额利润,更会带来优势缺失、产业链固化风险以及对外贸易高频率摩擦带来的损失。

三是技术创新。面对创新性竞争的挑战,意大利中小企业改变了以往以赚钱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做法,将企业的研究开发目标定位在获得长期竞争力上。意大利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是工艺创新。

浙江产业集群多是以低成本为基础的聚集,不少产业还停留在模仿、低价竞争阶段,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不强。一方面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科研力量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等原因,浙江的产业集群大多尚未形成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另一方面在无法通过地方集群获得内部发展动力的情况下,一些企业转而寻求外援,与跨国公司建立联系,从而导致在技术创新上对外部资源的依赖。

四是政府支持。强而有效的政府支持是“第三意大利”成功化解全球化危机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中央政府给予有力而多方位的支持,而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而有效的政策支持。中央政府扶持方面,为了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要求,意大利政府先后颁布了许多政策、法令支持中小企业。中央政府的指导性政策对于不同现实状况的各个大区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因此也必须加重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1998年,意大利政府正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颁布了《巴萨尼尼法》,允许各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或调整产业政策。地方政府向区内中小企业提供法律、行政管理、税收方面的咨询,在研究市场和制定企业规划方面给与指导,为使企业获得贷款而提供金融方面的帮助,以及指导企业解决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

近几年,随着浙江产业的发展,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给予的极大的关注,也从不同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一方面从科技园和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来看,地方政府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使原先分散杂乱的作坊式生产集中并且进行一定的规范。另一方面在政策支持上,主要在中小企业信贷方面,我国从80年代末开始实施对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扶持的政策、中国政府先后推出了教育专项、863专项、火炬专项等专项贷款,2006年底国家经贸委又下发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积极推动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担保。然而仅仅是政策的颁布,还并不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这一老大难问题,重点还在于政策实施的途径与渠道。而这一方面就需要地方政府相应的建设。而据了解在浙江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商业银行和必不可少的担保机构等都有着一定程度的缺失,或是不能很好的发挥其功能,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支持可以建立并且有效运行其功能。并且与中小企业相关的一些法律也并不完善,一些重要的指标体系也有待发展。以上分析了“第三意大利”和浙江块状经济发展中四个方面的不同,也正是这样的不同导致两个地区发展的差异。“第三意大利”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所作出的调整也正是上面有别于浙江的四个方面,无论是行业协会、品牌文化、技术创新还是政府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使“第三意大利”成功越过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化解了风险。而浙江正处于浪潮端口,能否进一步升级,各方面仍需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第三意大利”提供的启示和对策

中小企业更高程度的集群化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有效的运营模式,浙江产业集群模式基本上是自下而上形成,但为了进一步提成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仅靠市场的力量以及地理位置上的重视是不够的。政府必须在产业政策、企业发展制度环境等方面进行大力扶持和因势利导。对此提出几点建议:1)学习“第三意大利”完善的中介组织经验,大力营造产业配套环境和完善的中介系统。一方面,建立“产业训练中心”,这一中心要结合产业人才的需求,持续提供最新的劳动力训练计划,以此来调节弹性生产制度中高水平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市场;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研发合作。通过在企业与大学以及其他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信息互动平台,形成共同学习的机制,以此加快知识创造与扩散的速度,抓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此外,提供多方的融资渠道,是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以及建立专门给中小企业贷款的专业银行等。

篇4

所谓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前提应是可持续发展,手段应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为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产业转型等。在尽量减少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同时达到既可发展经济又可保护环境的目的。低碳经济的最基本表现就是低耗能、低排放和低污染。它是一个非常宏观的概念,若要具体到产业上,则要求是降低碳排放,减少碳含量。山东省内产业中的生产环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要降低该领域每单位GDP增长所带来的CO2的排放,就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优化。山东省目前正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但其中一些高碳产业却仍在经济发展中占有主要地位;且由于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山东省的能源结构一直以来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因此更需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本身是一个比较中观的概念,既可在宏观层面关系到经济的增长模式与方法;又可在微观层面关系到具体产业的发展情况,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而影响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就业的情况。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使经济体由粗放向集约转型,推进工业化的进程,加强服务业的发展比重,降低碳排放,这均给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总之,低碳化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施低碳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低碳化的动力,它们两个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低碳化转型的现状

1.现状。山东省近几年一直重视建设生态环境,积极植树、种草;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建设生态产业。将发展低碳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要任务,将产业转型与节能减排相结合,积极完善政策体系,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各市的单位能耗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一方面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各项比例日趋协调。服务业及新兴产业等低碳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首次突破40%,完成了预定目标;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新材料技术产业、生物技术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提高了3个百分点,达到29.1%。另一方面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清洁能源如:水电、风电等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在山东省能源消费格局中占有的分量越来越重。山东省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8.1%,达到了591万KW;余能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2.1%,达到154万KW;外电入鲁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2.9%,达到488亿KW。再者低碳化进度加快。全省万元能耗超额完成目标,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1%,SO2排放量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4.3%。淘汰落后产能生铁、焦炭、粗钢分别为150万吨、60万吨、40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45.7万KW。四是生态环境的破坏得以控制。森林覆被率恢复到23.5%,大气主要污染物SO2、NO2、IP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0.8%、10.9%和4.4%,湿地面积增加到178.5万HM2,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按照既定目标已全部恢复鱼类生长。第一产业发展现状。第一产业可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提供其发展所必须的原材料、能源、食物等,因此是国民经济中最根本、最基础的产业,它的发展状况会直接促进或制约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山东省的第一产业,近年来呈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由粗放向集约转变的特点,结构与布局越来越合理。以2012年山东省农业发展为例:2012年山东省农业内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3960.6、107.0、2285.9、1267.1、325.1。与过去的几年比较(图1,2003-2012年山东省农业内部产值构成),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的产业结构正逐渐改变,渔业、牧业等其他类资源的优势已经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正呈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但根据数据农业在第一产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过大,达到49.85%,山东省第一产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仍有待进一步调整。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各个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会直接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程度。2012年,山东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5735.73亿元,占总产值的51.46%,比全国的比例偏高,在我国东部沿海的其他相当的省份中处中游水平。从轻工业的产值与重工业的产值比看,2012年的比重为8:17,与沿海其它发展水平差不多的省份相比处于中间位置。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告诉我们,产业结构的主导产业由农业向工业的调整到以工业为主再到第二产业比重的下降是经济发展的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且其中轻工业的产值与重工业的产值比的变化体现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的程度。根据这个理论,山东省的工业化程度仍未达到成熟阶段。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必然要求第三产业越来越快速的发展。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三产业的繁荣对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都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2007-2012年山东省第三产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分别为:33.44%,33.48%,34.71%,36.61%,38.29%,39.98%。此数据显示,山东省第三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展速度较快,呈递增态势。在其内部结构中,结构比例日趋合理,但层次仍然偏低,发展空间较大。生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在第三产业中占的比值也连续增加,但对其投资的规模仍有待扩大。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虚拟经济如房地产业、金融业、收藏业等虽然也有增加但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2.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高度化也可以称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其具体表现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中占比重较大的产业逐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它标志着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根据《2013年山东省统计年鉴》中的资料,2012年由能源消耗大、附加值低第二产业创造的产值占山东省工业增加值的58.8%,而其它知识密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产业如IT、金融等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较低。由此可看出山东省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还未得到改变。低碳技术相对来说较为落后。低碳技术涉及到三次产业内部的冶金、电力、石化、化工、建筑、交通等高能耗部门,具体内容包括在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开发、CO2的捕获与埋存、油气及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在低碳技术的角度看,发达国家的一次能源投入经济体的转换效率即其综合能效可以达到45%,而我们只有35%。但整体仍较为落后,且发展不平衡。要在低碳的视角下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只能依靠先进的低碳技术。近几年来,山东省的创新能力指数一直徘徊于7-9位,处于第二梯队。总体成绩中等偏上,但相对于处第一梯队的京、沪、粤、苏来说,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循环经济于发展的技术还相对落后。详细来看,某些重要领域的一些关键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生产,如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等;缺乏对省内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关键技术的一些信息的了解渠道。在具体实施节能减排时难度较大。一方面,低碳化整体水平较低,控制、治理污染的力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废物资源化的程度较低。原因一是作为企业来说,大多数为了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主要能源以化石燃料等高碳能源为主,很少主动研究、采用低碳能源;二是作为政府来说,有时不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片面看重GDP的增长,而忽视了资源、环境的问题,对企业的监管不健全。成本回收存在困难。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主体一般有政府金融机构或私人企业。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投资主体一般是政府,并且其中对于环境的投入相对来说较少。其次,随着生产工艺的成熟、现代生产体系的形成,原材料的开采、加工的成本越来越低,使得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的成本比购买新的原材料的成本更高;再者,山东省排污企业承担的排污费与修复实际造成的污染损害所需的费用相差甚远,导致成本回收存在困难。制度方面的障碍。法律法规体系中缺少形成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内容。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环境保护法》《节约能源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但配套的法规仍然不完善,一些法规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相互还存在不协调的现象等,因此很难从制度上约束不利于环境优化、产业优化的经济行为。配套措施不完善,执法缺乏力度。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生效后有关的实施条例或实施细则的制定与落实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导致已有的法律法规出现指导性不够,缺乏法律效力,监管和执法力度弱等问题。从而出现某些企业环保思想松懈,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环境的保护。激励机制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中的环境“外部性”属于“市场失灵”的问题,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环境经济刺激制度改善。但是山东省尚未建立完善的经济激励、合理费用的机制,从而影响了产业生态化的发展。

三、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低碳转型的对策

篇5

赤水河流域气候类型

属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温暖湿润、无霜期长、降水量大的特点。赤水河流域是目前世界上酿造名白酒最多的流域,赤水河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自然景观最美、革命历史最悠久的河流之一,是长江流域唯一没有筑坝并且污染较轻的干流,其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全球意义,地位十分重要。

2白酒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影响

2.1白酒工业产值

据初步统计,贵州赤水河流域白酒企业有1400家,白酒产能达到40万kL,其中酱香型白酒产能约30万kL,现行白酒产量占贵州省的85%以上;现有贵州茅台酒和仁怀、习水、金沙、七星关区、赤水等白酒产业园区,培育了一系列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白酒品牌。2012年,白酒业经济产值达319.89亿元,占流域GDP的53.3%,在白酒产业集聚区仁怀市这一比重高达65.4%,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2对人均GDP的贡献

人均GDP是体现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准的综合指标。在国际上被广泛用于评价和比较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2012年流域各县市统计年鉴统计(102个乡镇),流域内人均GDP为1.60万元,基本达到同期贵州省平均水平,但仅占全国平均水平(3.50万元)的45.7%。上游七星关、大方、金沙人均GDP为1.13万元;下游习水、赤水人均GDP仅1.09万元;中游仁怀、遵义、桐梓人均GDP达2.53万元,超过贵州省平均水平。作为白酒产业集聚区,中游是流域内经济发展最好区域,流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差异,与白酒工业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2.3对产业结构影响

流域国内生产总值为600.17亿元,三类产业产值结构比为14.2∶53.3∶32.5。其中,流域白酒产业占第二产业比重90%以上,基本接近第二产业值。第一产业较贵州省(12.7∶40.9∶46.4)高1.5%,较全国(10.0∶46.6∶43.4)高4.2%;第二产业已超过贵州省及全国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从不同区域来看,流域上游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较高,较为贫困,产业结构比为30.1∶39.4∶30.5。中游因特殊的水质与气候环境,白酒酿造业发达,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比为6.1∶63.1∶30.8。下游区随着赤水丹霞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比为14.8∶44.6∶40.6,但与全国相比仍有10年的差距。

3白酒产业发展制约因素

3.1流域水量逐年减小

赤水河流域贵州境内设置有赤水河站(入境)、茅台站(中游)、赤水站(出境)3个水文站。根据监测数据,2009~2011年各个断面年平均流量呈减少趋势,分别减少23.7%、34.6%和37.1%。急剧减少出现在2010~2011年。与2010年相比较,2011年入境赤水河站年平均流量减少13.7m3/s,减少34.9%;茅台站年平均流量减少30.1m3/s,减少36.9%;出境赤水站年平均流量减少80.1m3/s,减少39.0%。由此可看出,受降雨减少等因素影响,上游来水量在减少;但从茅台站开始水量减少幅度明显增大,茅台站到出境之间白酒工业取水对水量减少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3.2水质变差

根据赤水河干流设置的8个水质监测,采用2012年平均水质数据(由贵州省环保厅提供),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评价各断面水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COD值、氨氮、总磷均达到规定表水功能区划的水功能要求,但总磷存在严重超标现象,上游清水浦断面浓度最高,而随着河流流至茅台河段,总氮超标量呈减少趋势,这得益于河流自净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反映该河段总氮污染主要源于云南和四川。同时,贵州境内坡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施用的化肥部分“顺坡而下”进入了赤水河,可能致使水体大部分总氮超标。

3.3白酒产业自身发展带来的环境压力

根据全省白酒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底,白酒产量要达到80万kL,赤水河流域为白酒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届时从赤水河年取水量将达3200万t,新增废水2560万t;即使污水100%达标排放,到2015年也将新增排放COD2560t、氨氮384t;2020年将排放COD4320t、氨氮648t,所带来的环境压力非常惊人。到2020年,白酒产量规划达到135万kL,从赤水河年取水量为5400万t,产生废水4320万t。赤水河白酒工业生产用水高峰时间集中在每年8~10月,也就意味着到2020年在平均流量不减少的情况下,在这3个月,赤水河流量的1/3要被取走。水量减少导致水环境容量急减,而污染物排放增加,流域水质必定超标,水环境必将遭受严重污染。

4可持续发展方式与布局

4.1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分配排污空间

水质水量作为赤水河白酒工业发展的基础,是白酒产量和品质的保障。应加强流域水资源支配和管理,限定不同河段取水口位置和数量,推行取水收费制度;在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下,划定流量安全阈值作为红线,合理分配取水量及安排取水时段;加强白酒工业污染物排放管理,规范排污口位置、数量,实行区域管理责任制;推行污染物排放空间权限管理与控制监管,根据不同河段水环境质量目标、环境容量、污染状况,推算出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将其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污权空间,并分配到流域内各县(市、区),再分配到辖区各企业,形成“流域整体-区域-企业”一体化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模式。同时,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取水收费和排污权交易收益可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补偿。

4.2发展白酒关联产业,延长产业链

赤水河流域以贵州茅台为领导品牌的优质酱香型白酒,在国内外赢得美誉,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总体上,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链短,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缺失白酒产区的文化,极易受突发性事件或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依托白酒工业园区、旅游园区、农业园区等工程建设,将白酒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融合,实现三产业联动,以“白酒产业激活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带动旅游产业、旅游产业促进白酒产业”的内生循环,大幅拉动当地的整体经济水平。在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健康酒”的背景下,赋予不同白酒以鲜明的品质特色和文化个性,使白酒成为生态、文化、服务等产业价值的重要载体。

4.3合理整合生产要素,构建白酒产业集群

以“国酒茅台”为龙头,带动习酒、金沙回沙酒、茅台迎宾酒等系列优质白酒产业快速发展。通过参股控股、重组等多种方式,整合流域内白酒企业,培育一批重点品牌和核心企业,带动酱香型白酒的全面发展,形成高中低档产品并举、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发展格局。在仁怀国家名优白酒产业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习水白酒工业园等园区基础上,带动与白酒产业关联的农产品生产、包装、运输、物流、商贸、金融服务等上下游企业,形成强大配套能力,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4.4流域整体产业发展布局

篇6

1.1产业结构单一,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依赖资源消耗来驱动经济发展是资源型城市一贯的发展路径,黄石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有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64种,其中硅灰石质量居世界第二。具有品种全、矿产配套程度高,主要矿产相对集中,交通方便,易采易选,共(伴)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良好的资源禀赋条件致使黄石市在前期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分依赖矿业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工业产值占GDP比重过大,农业受产业政策和产业规模限制难以发挥基础产业作用,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水平较低,难以形成牵引力。随着资源逐步枯竭,经济发展后续乏力,扭曲的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发展弊端逐渐显现,优化产业结构已迫在眉睫。

1.2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2012年,现代服务业仅占全市生产总值32%,比全省平均水平低4.4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5.8个百分点。服务业等接续替代产业虽然初具规模,但是经济总量较低,发展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和加强,其发展水平与城市地位不匹配,已严重制约黄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困难重重。

1.3经济发展、资源枯竭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决策层对如何协调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从而形成了粗放型矿业经济模式。“掠夺式”开采对矿产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受严重破坏。如何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三者之间协调同步,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1.4生态工业园区的构建发展存在问题黄石市园区数量少、规模小,7个园区经济总量仅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0%,园区主导产业尚未建立。各个园区中小企业多,小项目多,缺乏重大项目,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不强。

2目标城市产业融合的循环模式构建

环境和资源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解决黄石市面临问题的策略在于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即大力孵化和培育一批新兴替代产业,引导优势产业发展成主导产业,产业内部通过循环化拓展改造,配置关联产业和企业。提升第一产业占比和基础功能,强化第二产业核心地位,拓展第三产业主体功能,形成三次产业进行纵横交叉,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局面。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融合本质上就是循环经济的产业链融合,即产业之间或产业内部通过资源共享、技术经济关联,实现资源节约、减少废物排放。促进产业融合的循环产业链构建包括三个层面:企业层面、园区层面及区域层面。

2.1构建企业层面典型循环经济模式企业内部循环是从微观层面体现产业融合。它要求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使资源利用、环保的外部效益内部化,一般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废料作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产流程中,或是返用于厂内其他生产过程中,并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的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加大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最大限度的持续利用可再生资源。实施重点项目,开展循环经济的示范推广和梯次推进,通过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消耗,实现企业间、产业间的循环,取得较好成效。例如构建三次产业生态融合发展典型模式———“劲牌酒业”模式。

2.2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园区模式生态园区模式是在区域层面上的中循环,主要是生态工业园,同时融合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它是以资源为纽带的产业共生组合,将企业内部无法消解的能量、废料变成其它产业的原材料或动力,企业间共生耦合。黄石市依托由八个工业园区、支柱产业和循环经济重点企业构建的资源流和能源流链接,在园区层面形成黄金山工业园、大冶经济开发区、下陆长乐工业园、西塞山工业园等一批起点高、生态产业链(网)长、园区资源一体化经营与生态化管理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例如:形成以重要资源为纽带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矿-煤矸石-电力-水泥建材产业链、电厂-粉煤灰(脱硫石膏)-建材、水泥产业链、冶炼废渣-矿渣微粉-建材产品产业链。以大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冶炼厂“三废”治理为纽带,在大冶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形成相互间链接、良性循环的企业群:有色冶炼厂回收铜冶炼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烟气制取硫酸,利用废渣阳极泥及废电解液综合回收黄金、白银、二氧化硒、粗铅、粗碲、海绵铂、海绵钯、粗硫酸镍等;大江集团利用有色金属冶炼厂的烟灰提炼铅、锌、铋等贵重金属,从有色诺兰达炉渣中综合回收铜精矿、铁精矿及附含金银;瑞清物贸有限公司利用有色公司的烟道灰生产铅铋合金和稀有金属;鑫诚制酸公司利用转炉烟气制硫酸;贵金鑫冶炼厂对有色金属冶炼厂的金银渣进行回收提取金、银、铅等贵重金属;黄石奥宁公司、英柯公司利用有色金属公司冶炼厂电解铜。通过资源上下游产业链的纵向融合,推动大企业带动小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逐步实现消耗资源产业到深加工、高技术含量产业的转变。

2.3构建区域大循环模式全方位发展区域循环经济,把支柱产业(建筑材料、装备制造、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医药和能源)和静脉产业(静脉产业是指废弃物回收及其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废弃物主要包括城市矿产、共伴生矿、尾矿和一般固废和危险固废、污染土壤、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水中漂浮物)融合发展,推行清洁生产,形成区域性的资源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同时衍生出具有三大高新技术的新型产业新材料、机电信息、生物医药。通过生态产业链将资源和其他不同产业的融合,逐步建成区域经济融为一体的循环型社会。

3目标城市产业融合发展的预期效果

(1)加快黄石市工业产业转型,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企业内深化清洁生产理念,企业间加强联合,延长产业链,增加辅助行业,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形成新的具有附加功能和更强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

(2)通过引入循环经济概念,避免资源使用权倒挂和资源浪费,扩大企业经营范围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和协同效益,在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3)推进产业集聚、一体化发展,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外向化发展,实现黄石大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全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

4结论与展望

篇7

内容摘要:我国已经深入参与到这种国际贸易体系中。本文通过对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力图找到实现我国产品内贸易竞争优势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国际分工模式及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品内贸易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贸易模式。

关键词:产品内贸易价值链国际分工模式

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跨国公司经营活动不断扩张,国际竞争已经由最初的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历经产业内竞争、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发展为产品内的竞争,这就导致国际分工模式由最初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发展到现在的产品内分工,与此相应的是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模式也由产品贸易逐渐演化为产品内贸易模式。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引进国,已经逐渐融入国际产品内贸易体系之中,并且这种贸易模式对我国的贸易余额和贸易结构优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利用国际分工模式和国际贸易模式的演变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进而实现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将有效的增强我国产品出口竞争力。

一、产品内贸易的内涵

产品内贸易是新的国际分工模式的产物,与过去主要以产品为基本对象的国际分工模式相比,当代国际分工最显著的特点是,某个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拆散后分配到不同国家去进行,形成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分工体系。产品内贸易分工所研究的生产形式必须满足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产品的生产必须经过一个或者多个工序;二是产品生产跨越国界,两个或者多个国家为产品价值形成提供生产服务;三是至少一个国家在工序生产中运用了国外进口投入品,并且一部分生产出的最终产品或者中间产品需出口到别国。因此,产品内贸易模式研究的经济现象实质是生产工序跨国式的空间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应,即生产链的全球铺展对要素流动及其价格、生产和贸易模式以及各国及世界整体福利的影响。

二、进制、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现状

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要形式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企业通过进口中间产品,进行组装、加工,将生产出来的产品用于出口,这些产品既可以是最终产品(消费品和资本品),也可以是用于下一环节的中间投入品。但由于我国目前处于生产价值链条的末端,主要通过进口中间投入品并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主要是消费品),然后出口最终产品,因此生产产品中最终产品占绝对比重。我国加工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30多年来,加工贸易进出口额从1981年的220亿美元发展到2007年的12180亿美元,从占出口总额的不足15%跃升到50%以上(见图1)。这是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我国进行生产和经营布局;我国积极加快改革开放,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在逐步降低;加工贸易的投入品进口多采取保税措施,或出口时退还所征进口税。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产品内贸易增值率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造成,其一是我国工资增长的幅度超过了进口投入品的价格上升幅度,导致原来一些需要进口的中间品大都开始在我国国内生产,减少了对进口投入品的进口;其二是在中国的价值链延长了,一些本来在国外的生产环节逐渐转移到中国进行,尤其是一些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生产环节。

从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来看,在华的外资企业已然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的主体,而且参与程度正在逐年加深(见图2a、图2b)。由于外资企业拥有全球化的生产和贸易网络,与内资企业相比,它们更容易充分利用中国对加工贸易的优惠措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分工中的一个生产基地。虽然外资企业日益被抢占市场战略所驱使,但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仍然是其重要目的。

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趋势:

传统商品(纺织、服装、皮革和制鞋)的比重逐年下降,机电产品的比重则逐年上升,到1999年,机电产品已经成为我国加工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进入21世纪后,我国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继续优化。到200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机电产品7012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7.6%,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47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23.6%;进口机电产品4990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2870亿美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16.7%和16%。而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中,服装类加工贸易出口增长明显减缓。

加工贸易的商品结构变化推动着整个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见图3)。如图3所示,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占90%以上,而一般贸易只占8%以下。虽然我国在资本、技术密集产业中只参与了其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但从商品构成上看,加工贸易改善了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根据本文的分析,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贸易分工的程度不断提升,其表现是产品内贸易指数显著提高,以及中间产品贸易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产品内贸易也产生了诸多积极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贸易余额的增加;加工贸易增值率的提升以及贸易结构的优化。但是也要清楚的看到,组装加工仍是我国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下游环节,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低端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形成的一般规律,这种状况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处于从属地位的必然结果。

三、我国产品内贸易发展对策

首先,大力吸引外资,大力开展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以加工贸易为切入点,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

在传统分工格局下,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最终产品意义上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跃升;而在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则深化为产品内部生产链条上的升级,同时也是价值链条上的攀升,而这种跃升在跨国公司的主导下比传统的产业升级更为迅速。从我国当前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来看,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仍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必须把握当前我国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趋势,并加以深化,在与跨国公司的合作中逐步融入其国际产业链条,从最初从事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加工环节,进而从事资本密集型的零部件、中间产品生产环节,最终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贴牌生产、自由品牌生产环节,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而从跨国公司的角度来讲,出于逐利及对国际竞争的考量,跨国公司会逐步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含量,并重视在东道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这就为我国通过加工贸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其次,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的跃迁。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品内分工的模式下,只有作为投资母国占据产品价值链的上游,才能获得贸易的主导地位。虽然我国依据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由于跨国公司的技术外溢和其他效应,的确会提升我国的产业结构,并逐渐获得技术的升级和资本的积累。但是,投资母国同时也在进行更快的技术更新,在动态发展的价值链上,我国尽管获得了一定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不断在向上攀升,但仍然落后于投资母国,难以摆脱低端分工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下游,从事专业化的附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要想摆脱这种局面,必须秉着“走出去”战略。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但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生产技术,具备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条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加大科研、教育投入、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将产品的非核心环节转移出去,专著于研发环节和核心生产环节,培养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形成技术积聚效应;通过将产品的不同生产环节分配到适合的国家,从而将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产品的竞争优势,凝聚多国比较优势为产品优势,提升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通过上述技术积聚效应和产品竞争效应,整合全球资源,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加我国企业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

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则是从根本上对价值链进行重构。这两种方式对于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互补作用。上述两点对策并不冲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非排斥引进外资,与此相反,继续引进外资以求更广泛深入的参与到国际产品内分工体系中,是实现价值链攀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强永昌.产业内贸易论:国际贸易最新理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篇8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开始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实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为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更具国际化,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转变以往的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突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将市场作为农业生产的导向,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基于,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2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新农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使农业的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农业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优质产品数量增加,促使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农业开始慢慢转型,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形成产业链,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2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

农业产业化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让农民的生产更具有导向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使其生产更具有针对性。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效的结合,将小农户团结在一起,减少风险指数。通过产业链的形式,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发展,进而保障农户的收益不受到损害。农业产业化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减少农业生产劳动时间,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创造更多的利润。其主要是通过企业和农户或是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以使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一同享受所获得的利益,以实现产业经营一体化,扩大农业的收入来源,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

2.3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将农业与市场相结合,以实现城乡结合,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由于农业产业化是将农业与工商业融合在一起的新道路,其能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3.1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便是拥有专业的生产基地,以形成区域化生产。生产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基本情况,要以当地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此发展特色的农业产品,开拓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农业生产要重视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精加工技术和降低耗能的技术。深入农业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特点。要做好农业技术示范工作,教会农民如何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农业产品的高质量,促进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3.3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做好指引工作,制定科学的相关政策并贯彻落实;要在各地区之间做好桥梁工作,加强协调作用,以保障各地间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进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结束语

篇9

关键字:产业集群;经济发展;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发展为了适应这种新形势,应对新的国际竞争压力,提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产业集群。美国的硅谷、好莱坞,中国北京的中关村,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集群本意为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在某地集中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或更早的时间,就有国外学者将集群引入到经济学,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1990年美国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重新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并用产业集群的方法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从此,产业集群的概念得到学者的普遍接受并风靡一时。

产业集群是由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的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及其他相应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至少应包括如下几个因素:

首先,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一般来说,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中国纺织集群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三角洲这三大经济圈最为集中,全国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中,76.38%的纺织企业,60.97%的从业人员,86.04%的出货值都聚集在这里。西安高新区以大唐电信、海天天线、华为、中兴、西电捷通、宇龙等企业为代表,3G技术为支撑的通讯产业集群,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15亿元;以德国英飞凌、美国爱尔、美光、应用材料、西岳电子等40多家企业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2005年产值超过35亿元。

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产业集群内部不仅包括企业,而且还包括还包括上下游、互补产品的生产商以及提供专业化基础结构和提供技术支持的其他机构,如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技术标准机构、技术咨询机构等,很多产业集聚群还包括商会和涵盖产业群成员的其他集体组织,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这是产业集群的实体构成。

产业集群的重要作用:

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单个企业并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向区域外的市场扩散,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促进了集群同类企业之间实现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节约了资金成本。

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位置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的非正式关系。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

第三,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至区内的其他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产业集群也刺激了企业家才能的培育和新企业的不断诞生。

但随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现出来:

第一,集群整体意识的淡薄。“聚而不群”现象普遍存在,在我国的产业集群内部,企业无论大小,基本都是“五脏俱全”,即各自独立完成产品开发、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

第二,开发设计能力弱、技工和人才严重短缺、质量提高缓慢、创新能力弱、产品雷同与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同业无序竞争和内耗严重、缺乏品牌意识、管理水平落后、融资环境差、支撑服务体系欠缺、环境污染加剧等等问题在目前多个产业集群试点中普遍存在。

如目前全国的摩托车产业普遍没有跳出仿制的窠臼。技术创新和自主开发仍然是整个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车型虽然不少,但同质化问题突出,仿制车型多,创新产品更少,总体上尚未完全形成自主开发的体系和能力。

第三,价值链整合度不够,产品结构单一,产业关联度低。企业集群是价值链整合的产物,但在形成企业集群过程中,有些同类企业不是自发集聚形成的,而是各地政府在某种程度上替代了市场主体、金融市场的投资行为,靠政府行政命令聚集在一起,但实际企业之间并不存在高度关联性,不是价值链自然衍生而成的企业集群,企业间难以形成依靠各自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环节相链接起来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导致企业产品单一、缺乏协同效应。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要想提升产业竞争力,一定要改变产业集群的现状,提升产业集群的水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政府制定适当的产业指导规划,使现有或新建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建立相辅相成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对已有中小企业集群要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建立,对新建中小企业集群内的产业布局要坚持以分工协作形成集群来安排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体系中,使之改变独立生产最终产品的生产方式,多生产中间产品,并在同大企业合作过程中享有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其生产工艺及产品质量。

篇10

关键词:文化;文化产业;经济属性;经济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2-0035-0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已经“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经济效应。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辐射其他产业。

一、文化的经济化与文化产业

从概念上看,“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文化,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文学和艺术等现象。在这里,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并列,但是一样蕴含着经济价值。广义的文化可以从不同学科进行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1871年,泰勒的描述性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体包括知识、信仰、风俗、艺术、法律、道德,以及通过学习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2)1921年,帕克和伯吉斯的历史性定义:文化是群体生活的社会遗传结构的总和,能够因群体人特定的历史生活和种族特点获得社会意义。(3)1905年,斯莫尔的心理性定义:文化是指某一特定时期的人们使用的技术、机械、智力和精神才能的总和,以及其他为达到个人或社会目的而采用的方法或手段[1]。

文化具有经济功能,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经济化”、经济日趋“文化化”[2]。日本著名学者日下公人认为,在经历经济开发、社会开发和人才开发的时代后,开发文化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经到来[2]。文化与产业相互渗透,必然出现文化产业化。所谓文化产业化,就是在保持文化原有功能和特征的前提下,以资产为纽带,以精神需求为方向,以相应物质为依托,把人类的知识、智力、信息、精神和艺术,加工成文化产品,并进行交换、消费和服务。

文化的产业化带来文化产业的发展。早在1944年,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发表《文化产业:欺骗公众的启蒙精神》一文,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3]。西方文化经济的创始人之一大卫・索斯比认为,文化产业是通过具有创意的生产活动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具有知识产权,能够传递某些社会意义;文化产业实质上是指文化产品的经济功能,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就业、创造利润以及满足消费者需求[4]。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和经济增长点,成为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中轴。因此,有人将信息产业称为“第四产业”,将文化产业称为“第五产业”[5]。当然,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称谓可能不同,如美国的版权产业、欧盟的内容生产、英国的创意产业、日本的感性产业,我国台湾的创意文化产业。但不论称谓如何,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从事文化内容生产,经营符号性和信息性的产品,并实行以创意为手段的产业化运作。1999年,深圳在国内率先提出“文化立市”,2004年提出打造“设计之都”,2005年将文化产业确定为继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之后的第四支柱产业。目前,深圳已建成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45个,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以及占全市GDP的比例逐年上升。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2004年3月29日,国家统计局颁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将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分为“核心层”“层”和“相关层”。(1)核心层。包括新闻、广播、电影、电视、书报、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群众文化服务、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文化研究、文化社团、其他文化等。(2)层。包括互联网、旅行社服务、旅游景点文化服务、室内娱乐、游乐园、休闲健身娱乐、网吧、文化中介、文化产品租赁和拍卖、广告、会展服务等。(3)相关层。包括文具、照相器材、乐器、玩具、游艺器材、纸张、胶片胶卷、磁带、光盘、印刷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家用视听设备、工艺品的生产和销售等。

二、文化的商品性与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

文化承载着各种社会关系,塑造了社会的理想人格,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不过,文化的价值内涵常常表现为外在感知,并且被符号化和系统化。无论是音乐、舞蹈、服饰,还是节庆、晚会、习俗,都通过媒体表现出来,从而表现出五彩缤纷的色彩、鲜明独特的个性,正是文化的绚丽特征和丰富内涵,产生了经济价值[6]。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体现为文化具有的表层服务功能,而且说明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属性。

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在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界定中,特别强调:“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在于把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7] 1980年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认为,一般说来,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即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文化产品和服务被生产或再生产,并且被储存或分销。由此表明,经济属性是文化产业存在的基础。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首先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商品性。文化产品或服务是商品,具有商品的本质特征,在市场机制下通过竞争进行生产和交换,实现价值最大化。图1显示,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机制绝对有效,文化产业市场能够自发实现均衡,达到资源配置最大化。这时候,供给曲线为S,需求曲线为D,均衡点为E,均衡价格为P,均衡产出为OA。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文化生产企业的供给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处于平衡水平,即在均衡点上,既不存在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也不存在过剩。在这一框架内,文化产业只能依靠市场化运作来取得经济效益,没有其他途径可循。这是因为,如果出现高于均衡价格的价格水平,文化产业的生产企业愿意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将高于消费者即人民群众的购买意愿,就会出现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过剩,对价格施加向下的压力,直到达到均衡价格。同样,太低的价格会产生文化产品或者服务的短缺,消费者愿意出高价购买,也会促使价格上升到均衡水平。在这一情形下,文化产品和服务实行产业化运作,在利益的驱动下,生产者制造出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繁荣文化市场,带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包括其“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经济效应。通过“区域联合”“产业集聚”等方式,分散的小规模文化产业生产体系相对集中,各个分散经营的文化企业被纳入统一有序的经营过程,形成强大的联合生产力,推动建立大规模文化市场生产体系。文化企业专业化联合体系,有利于形成专业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培育共同的劳动力市场,提高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率。文化产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的载体。20世纪90年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始起步,2007年后呈现爆发式增长。2008―2012年,我国共建成1 122座园区,年均增速为42.2%。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2 000多家文化产业园区,500多个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在这些文化产业园区,有336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六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具体包括以北京为主的首都创意产业集群,以上海为主辐射南京、杭州、苏州的长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创意产业集群,以西安、重庆、成都为首的川陕创意产业集群,以昆明、大理、丽水为主的滇海创意产业集群,以长沙为核心的中部创意产业集群。深圳市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部分区文化产业集聚体数量分布(如图2所示)。

三、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与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引擎。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化产品日益成为居民消费的新热点,在生产、技术、投资、消费等方面表现出独具魅力的经济价值。可以预言,随着时展,文化产业终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高新技术的前沿产业。具体说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首先,文化产业提升城市价值。在塑造城市价值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文化企业发展,能够产生品牌效应,发挥城市经济价值;文化产品、文化服务能够提升文化氛围,发挥城市文化价值。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提升城市价值品牌,注入一股强劲的力量。一座城市拥有文化底蕴,就会拥有城市价值品牌,从而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占据制高点,为城市创造更多价值。例如,深圳大芬油画村依靠油画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的文化品位和城市价值。目前,大芬村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中国油画第一村”。有关数据表明,大芬油画村目前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近1 200多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1万多人,年产值近10亿元,约占全球油画市场份额的70%。

其次,文化产业增加经济增长点。城市日益成为文化资源聚集地,经济增长速度快,市场需求大。正由于此,文化产业以其独特优势,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化产业体系大,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不仅能直接贡献经济效益,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如今,文化产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文化产业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并且每年平均提高0.7~0.8个百分点。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全部高于经济发展速度。2009―2012年,美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比同期GDP年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1986―2010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1.3个百分点;2008―2012年,英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9%,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2.5个百分点;1995―2012年,中国香港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4%,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4个百分点[8]。

再次,文化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文化产业不仅能增加第三产业发展的总量,而且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文化产业是一种知识经济,属于技术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产业。通过文化产业,信息、技术、创意、知识相互融合,“资本”与“知本”协同支撑。文化产业的发展,让文化资源融入经济运行,技术、知识、智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物质生产领域的文明程度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最终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已经达到70%以上。美国娱乐业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日本娱乐业的生产经营产值已经超过汽车工业产值,英国艺术业以170亿美元的产业规模与汽车工业不相上下。然而,我国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33.6%,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迫切需要优化经济结构。根据霍夫曼系数等相关指标,广州、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需要考虑新的符合时展要求的经济结构模型。

另外,文化产业缓解就业压力。文化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吸纳能力。发展文化产业,能够开辟新的就业空间,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从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的比率来看,该比率2013年全球为5.49%,约3/4的经济体为4%~7%,其中美国、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超过7%[8]。目前,在深圳,文化创意企业约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90万人,年度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30亿美元。

最后,文化产业辐射其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尤其是风景名胜、文化遗址以及博物馆等文化资源,对旅游、餐饮、时装等产业拉动作用大。在很多国家或地区,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居民和政府的重要经济来源。2012年墨西哥的文化旅游对GDP贡献率约8%;2012年西班牙文化旅游入境人数达15.9万人次,占入境游人数的50.7%;2011年新加坡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产出的乘数效应为1.43,对国民经济增加值的乘数效应0.58。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文化产业支出,就可以为新加坡全国经济增加1.43个单位的产出、0.58个单位的增加值[8]。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日趋“文化化”,文化日益“经济化”。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带来了文化的产业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主要表现在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商品性,以及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经济效应。文化产业的经济属性决定了文化的经济价值,这种价值具体表现为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点,能够提升城市价值,增加经济增长点,调整经济结构,缓解就业压力,辐射其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注意三点。(1)营造宽容环境,实现文化产品的“包容性增长”。在保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减少对内容生产的干预,使文化生产者能够在更大空间实现思维、创意和形式的跨越,提供更多优秀产品。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要坚决抵制敌视社会主义、宣扬消极主义的精神鸦片,保持文化领域的纯洁性和先进性。(2)减少对重复性作品的支持,提倡原创和协同创新。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文化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文化产品的快速增长。但在支持的同时,要鼓励学术创新、表演创新、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加大对创新性和原创性的审查。对相同创意者要联合交叉,发挥各自所长,实现协同创新。(3)克服物质至上的思想,多出精品力作。精品的创作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文化生产者要不为眼球左右,不为物质利益诱导,平心静气埋首创作,一心一意创造精品,坚决反对造假之作、抄袭之作和平庸之作[9]。

参考文献:

[1] 郭莲.国外学者关于文化的定义[J].大地,2002,(6).

[2] [日]日下公人.新文化产业论[M].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56.

[3]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89.

[4] 大卫・索斯比.经济与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165.

[5] 赵子忠.内容产业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

[6] 施惟达.民族文化的价值及其经济化[J].思想战线,2004,(3).

[7] 阿多诺.文化研究:第1辑[M].高丙中,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