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考试后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8 06:0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作文考试后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英语议论文;写作要求;方法探究
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无论是在英语科目的学期考试,还是在四六级考试、考研、考博英语考试,英语写作都是必出现的题目。而在托福、雅思等考试中,英语写作也是很重要的题目。英语写作相比较其它类型的题目而言,往往更能反应考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对于英语作文的评分来讲,作文的内容并不是起决定因素的,如果作文内容符合主旨,逻辑合理,语法正确,语言得体,加上一些必要的修饰性的句子,那么就可以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而对于使用频率最高的议论文来说也是如此。
1.提纲式英语议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各种应试作文虽然很多,但如果掌握了英语应试作文的思维规律,加上对英语应试作文常见文体的掌握,应试作文就会变得迎刃而解。而在观察了众多应试作文后就会发现,很多应试作文都出现了“结构化模式”。而非英语专业四六级考试、考研作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到托福、雅思考试,最常见的作文类型有以下几种:应用文、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对于应用文主要是信件、便条;议论文可以分为提纲式和图表式,而这两种又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而在针对提纲式议论文的写作时,首先需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要求。
1.1统一性
统一性是指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对于每个段落的中心都要有一个统一的思想,那就是为了全篇文章的中心服务,而且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句而展开的。每一句话都是在文章总体中心思想下写成的,不是在中心思想之外的句子,否则就会使文章显得零散而杂乱。
1.2完整性
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文章还必须讲求完整性。文章的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而主题句下面又有很多展开的分句,这些分句都是围绕主题句而展开的。在分句的写作过程中,需要和主题句的中心思想保持一致,使得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够在分句的配合下而展开,给读者完整的感觉。而如果文章在主题句下没有必要的分句,那么文章就会显得不完整。
1.3连贯性
连贯性主要体现在形式的连贯和意义的连贯。形式的连贯主要是使用歇一些有连贯意义的词语,而意义连贯则是指文章要有内在的连贯性。
形式的连贯的目的主要是引起他人的注意,具体做法是在文章的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加上一些表示连贯的词语。具体方法有:第一,重复前面的重要词语;第二,用代词来指代上文中出现的事物;第三,使用一些表示过渡的词和句子。如表示层次的firstly、secondly等,表示列举的for instance、as a matter of fact等,表示总结的in a word、finally in simpler terms等,表示比较的in comparison with、however likewise等等。
2.提纲式议论文的写作
议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阐明道理,使某人相信某种假设。而议论文通常由两种推论方法,即归纳法和演绎法。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对于这两种方法很难有理想的效果,所以议论文一般主要出现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引言(introduction),这一段主要是介绍一些关于主题的背景知识,提及文章的主题,表明写作的中心句;第二,正文(body),正文是文章的主要部分,主要讨论和回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而语言也要符合一定的逻辑性,在正文的写作中,如果分了几段,那么每一段都要有中心句;第三,结语(concluding paragraph),第三部分主要用简洁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总结,总结观点或者提出希望。议论文主要分为提纲式作文和图表式作文。所谓提纲式,就是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题目和提纲,写出作者要表达的中线思想,然后围绕这一中心思想展开论述,表达提纲的主旨。
2.1原因式
提纲式论文第一种是原因式,主要要求对某种现象进行分析并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在考试中,实质简单的作文往往都看似复杂,但是经过总结,无疑是以下几点:
Should censorship be abolished?
Should students be exposed to excessive usage of computer?
Should euthanasia be legalized?
所以,对于原因式主要分为这几部分。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3
Paragraph 3: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2.2分析并解决问题式
分析并解决问题式是针对某一社会现象找出解决的办法。这种形式和原因式有些相同,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这一形式要求在原因后要有一定的解决方法。这种问题通常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某种现象,表明作者的态度;第二,过渡性的语言和分析原因;第三,给出解决办法;第四,总结,倡议或者提出希望。
Paragraph 1 thesis statement:A phenomenon or problem in society My view
Paragraph 2 reasons: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1,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reason 2
Paragraph 3 solutions or advice:transitional expression + solution
Paragraph 4 conclusion:to restate the thesis
在提纲式议论文中还有其他的一些常见形式,如比较式、批判式等等,但是大多与这两种类似,所以在提纲式议论文写作中,重点掌握原因式和分析解决式是关键。
【参考文献】
[1]刘春伟.英语应试作文写作捷径[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篇2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期中考试都已经过去好久了。又到了做总结的时候。
按照惯例,先从语文开始。语文这次考的比较不理想,光选择题就扣了十几分,这一下就跟别人差了好多。对答案的时候仔细想想,其实如果能在考试的时候多认真些的话就不会错选那种考察细致的题。默写这次倒是一个都没错,我也希望自己能继续保持。而且以后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得及时巩固复习以前的背诵篇目才可以。阅读和作文也是扣得比较惨烈的部分。在阅读方面,我对于答题技巧掌握的不是太牢固,总是所答非所问或者语无伦次。而作文也是,衔接和材料选择的方面可能就不是太恰当。也是经过老师的试卷讲评之后才发觉过来。实在是不该考的这么差。
然后是数学。数学考的也不理想。光选择填空就扣了小二十分。拿下答题卡仔细看了几遍才知道自己错了多么不改错的题。而且小题分一个就五分,错几个和别人的差距就拉大了。后面的大题也是答的不怎么好。最不该错的几何证明题又因为过程不完整而扣了几分。这也反映出我在平时上课的听讲和课下的应用还应该多下功夫才行。
英语算是这次考试中我最满意的一科了。但是偏偏错了几个弱智的题——听力题和单词形式。这些都是高考场上最忌讳错的题,我却每次考试都错那么几个。这样一来就丢了很多不该丢的分。阅读也得更注重文章的细节才可以,不能一意孤行。再说说作文,这个该靠平时的语言积累,我这次作文写的不是特好,为了用英语提分,作文写的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
物理这次只能说算是班级的中不溜,既不特好也不是特差。选择题这次做的比之前要好些。但是后面的实验题和计算大题也是扣分中比较多的部分。我觉得实验题和计算题考的除了是公式的运用和实验原理、实验图之外,也是考细节的——比如作图的时候就要注意原点是否都是从零开始之类的。这次错了也是给我敲个警钟。
化学是考的最差的。身为理科实验班的一员……考成这样真的很惭愧。平时课上都觉得自己听明白了,可是不多做题、不多复习也是没用的。选择题错的那叫一个惨。最简单的题还错了一堆,实在是对不起老师和自己。这次的成绩也证明了化学是我的弱项,我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化学的学习中来,不懂就问,多做题,多复习。
生物是新的科目,这次也算是比较正式的生物考试了。选择题的难题部分错了一两个我觉得考的就是关于知识迁移的能力,而前面的题错的也全是概念题。可能选择题大家都考的差不了多少,但是后面的50个填空题就是一点一点拉开差距的了。虽然一个一分,但是错起来也是扣得很惨。比如说错别字。说明我还得更加重课下复习才行。希望下次生物能考得好些,最少作为一个新的科目来说。
最后是三个副科——历史、地理和政治。之前我跪求及格的那种。但是在老师们跟我们讲了会考的重要性之后,我觉得及格是远远不够的。不仅是身为实验班的一员,也是为了以后的高考着想,怎么着也得冲刺优秀吧。
篇3
学生写作文,应当是放飞自己的思绪,书写自己的心灵,展示自己的才情。优秀的作文应当是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理解,展现自己内心的多姿和多彩,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畅想。然而,现在学生的很多作文却是“相同主题、相同结构、相同事件、相同语言”的“四同”作文。
一、症状表现
1.似乎一致的主题。《新民晚报》(2010年6月21日)曾刊登文章说,上海高考阅卷老师反映,许多作文犯了一个共同的错误:不是从材料的核心思想出发去深入剖析问题,而是将考前事先准备的各种应试“话题”掐头去尾,套题写作。于是,考试作文的主题惊人的一致。
2.似乎克隆的结构。《北京日报》(2010年6月9日)一文称,浙江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对记者说:“不管什么话题作文,我每次都用同样的人物:李白、杜甫、陶渊明;采用同样的模式:先写一个题记,开头用一串排比句进行总述,然后分列三个小标题,分别三个人物,最后一段引用名人名言进行结尾。”结果“屡试不爽”。而采用固定的结构应付不同作文的学生普遍。
3.似乎相同的事件。有人曾调侃现在中小学生写人叙事的文章就是“五子登科”:路上捡到皮夹子,红绿灯下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留在教室擦桌子。看看学生作文的素材选择几乎都是近幼稚化、去现实化。所选材料大多这样:要么虚假,要么陈旧。
4.似乎公式化的语言。随便翻阅学生的作文,大多是无病、空话连篇、套话成风、废话成堆。“无内容,无思想,无个性”现象越来越严重。
二、病因分析
1.作文教学弱化。从小学开始,语文教学就有重视阅读而弱化写作的倾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教师认识偏差所造成的。很多教师以为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教出来的,要想提高作文的水平,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写,于是,作文教学被大量的“练笔”所代替;另有一部分教师以为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选材、立意、修改等写作技巧,于是,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世界,怎样指导学生感悟生活,怎样恰当表达情感等,很少花心思去研究;还有一些教师以为语文成绩的提高主要在于阅读分析能力的提高,作文训练收效慢,效果不明显,觉得没有必要去浪费时间讲作文;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为阅读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等等。因此,作文教学研究严重不足。而客观上各级各类的考试加重了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不正确的认识。就各省市的高考、中考语文看,虽然作文的分值比重越来越大,但学生作文得分的差距却越来越小。再深入了解作文的阅卷要求,就会明白产生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原来,很多省、地区在作文阅卷中都会有作文批阅的“切入分”,即基本得分。如果作文得分高于什么类别或低于多少分,都必须有阅卷组长定夺,于是,很多阅卷教师为了保险起见,基本在切入分上下浮动,虽每次阅卷组织者都会不断提醒阅卷教师要敢于打高分,乃至满分,但最终学生作文档次很难拉开。这种阅卷的做法又反过来严重影响了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
2.背诵范文盛行。笔者曾对所教班级学生家长进行过调查,发现在回答“你喜欢买什么书给子女阅读”这个问题时,有69%的答案指向指导用书、优秀作文选。对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在“你认为提高写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是什么”时,很多学生认为阅读并背诵优秀作文。据经常参与小学毕业考试阅卷工作的老师称,每年学生“四同”作文,即“内容相同、结构相同、主题相同、语言相同”,占相当高的比例。深入了解便会知道,小学阶段不少学生为了能让作文得到高分,考试前一个阶段每人都会花功夫背诵不同类型的优秀作文若干篇以应付考试。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很多教师和家长的赞同,现在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不仅是小学,现在有不少初中学生参加中考前也会“被要求”背诵教师精选的若干优秀作文,美其名曰“积累”,其实就是应对中考作文。投机取巧,不劳而获,急功近利,使得背诵范文盛行,因为很多家长支持这样做,很多学生也愿意这样去做。结果“四同作文”比例越来越高。
3.形式强调过头。自1999年后,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连续使用,教师和考生渐渐摸清了话题作文的基本套路,于是,模式化的作文便蔓延开来,形成了新的“八股文”。近来大家虽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话题作文的形式也已逐渐退出中考、高考试卷,2010年全国高考试卷只有一套继续采用,中考“话题”作文也热度大退。但是,很多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还是习惯于强调形式,讲究排比段的运用,名人名言的引用,诗词警句的点缀,除此却是“三无作文”,即“无内容,无思想,无个性”。作文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技巧;而是让学生学会去发现,去表达。写作的本源是生活,学生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学语文,应懂得欣赏,学会思考,最终形成思想。一味在形式上寻求“新”意,只能使作文变成看似漂亮实质无生命的“纸花”。
4.训练系统缺失。我们细细研读语文教材不难发现,作文教学内容缺少科学扎实有效的系统,就初中语文苏教版初一上下两册为例,教材里共编排了12次写作内容,上册的安排内容是:“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从生活中找‘米’”、“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简单地说明小制作”、“想象”;下册的安排内容是:“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记事写人线索清楚”、“观察和描写事物”、“抓住特点介绍动物”、“写消息”、“自由作文”。我们发现这12次写作既不是按文体编排,也不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编排,看似与阅读内容结合进行作文训练,但又没有按照写作的基本顺序合理安排。教师的作文教学缺少了科学合理的计划也就可以理解了。现在作文教学大多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作文教学的目标是什么,计划是什么,实施方案又是什么,怎样评价,等等,教师思考欠缺。一直以来,不同学校对作文教学的要求不同,即使同一学校的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认识,对作文的训练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就是《语文课程标准》也只是说“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由于缺失具体明确的要求,更没有可操作的方法指导,所以,现在很多教师在作文训练上常常处于随心所欲的状态。
5.读写人为割裂。笔者认为:学语文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的一个过程。“接受信息”主要指看、听两个方面。“看”是指用眼得到的信息,“听”是指用耳得到的信息,这是储存阶段。“处理信息”包括思考与感悟两个方面。“思考”是指把读到的内容、看到的景象、听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感悟”是指思考分析后生发出的一种情感,悟出的一种道理,把接受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建构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是加工阶段。“输出信息”包括说、写两个方面。“说”是口语表达,“写”是书面表达,“说”与“写”是积累、加工、内化知识后的展现,这是运用阶段。因此,阅读与写作必须有机结合起来。阅读是对作家作品的分析理解;写作是对作家作品的深层次的感悟。读是基础,是为写作准备;写是运用,是更深入的阅读。阅读与写作携手,语文与生活联姻,这才是我们应当有的正确认识。现在我们很多教师常常是阅读偏重于思想教育,而对探究作者如何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用最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等问题缺少深刻的剖析。其实,学生的作文水平正是需要我们从教材中挖掘作文指导方法,从教材中挖掘作文写作内容,从教材中挖掘语言训练范例。让学生在读中学习写作,在析中练习写作,在品中感悟写作,在疑中探究写作。只有让阅读和写作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三、处方建议
1.改革作文考试形式。高考作文从最原始的命题作文到半命题作文,而后发展成为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现在又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命题作文。从每次考试形式的变化,我们发现都是为了更好的选拔人才。北师大教授于丹对今年高考作文的特点这样总结道:第一,紧扣转型时期的中国特点;第二,关注当下国际的一些环保理念、概念生活;第三,考察考生的思维方式。然而,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怎样用高考这根最有效的指挥棒引导指引我们中小学教师的作文教学,走出作文的共同尴尬。让高考作文命题和半命题中尽量少出现“三无作文”;让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里尽量避免出现“四同作文”;我们能否尝试在“阅读与写作巧妙链接”上走出一条新路呢?
2.完善写作教材体系。这是一个痛苦的话题。因为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孜孜研究,一直在探索着新路,在跋涉中前行,但总还是难以尽善尽美,不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既如此,我们能否让写作这部分教材编写得更科学、更系统、更可操作性呢?假如以每单元为一个写作目标,能否在每篇课文后根据单元目标分解成若干小的训练点,使点连成线,最终由线成面呢?能否考虑像阅读那样设计一些具体的必不可少的作文训练的总的要点呢?这些真的希望编写教材的专家学者根据现在作文教学的现状思考并解决的一大问题。
3.读写活动有机链接。笔者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一直尝试着让“阅读、写作、活动”整合起来,进行超级链接的研究,得到了不少启示,总结了一些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展示几种常用的方法:
(1)“与阅读教材链接”。即按照“学什么写什么”的思路进行写作指导。如学习《绿》一文后,设想八年后(结束)作者再回小屋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
(2)“与写作方法链接”。如模仿《》电视文学剧本的创作方法,自选文章尝试编写电视剧本。
(3)“与不同文体链接”。学习什么文体的文章,就练习什么文体的作文,这是很多教师一直以来的习惯做法。其实还可以改变文体,进行一些另类的训练。如学习诗词,就不只是能翻译,也不是模仿着写诗,可以让学生对所学诗句中的画面进行再创造,即用诗化的语言、采用合理的想象,对诗中的画面进行描绘。
(4)“与语文活动链接”。如开展阅读名著活动,要求学生以“我”心去悟“他”意,读出“我”的感受、“我”的理解。如阅读《水浒传》让学生为108将写墓志铭;读《三国演义》为人物写传记;读《西游记》为师徒四人写感动仙界颁奖词等。
(5)“与感受自然链接”。从阅读中学习,在生活中观察,于作文里展现。一年四季,阴晴雨雪,世界万物,都是写作的对象。
(6)“与学生情感链接”。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升,在写作中提炼,在作文中升华。
(7)“与学生认识链接”。学会体会言外之意,学会从字面看字里,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阅读、观察、思考、感悟,在这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8)“与学生感悟链接”。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事,通过细致、生动、形象的描写,进而找到引发思考的点,进行议论,悟出道理,在阅读写作中形成自己的思想。
(9)“与学生兴趣链接”。如现在很多学生喜欢唱流行歌,不妨指导学生试着创作歌词。在做中学习语文,在做中提高语文素养。
(10)“与研究性学习链接”。可以采用小课题研究的形式,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研究,如对“传单式广告”的形式、内容、实用性、群众的接受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是活动,也是研究;这是合作,也是写作。
方法还有很多,在于我们的探索、实践与总结。
篇4
2012年12月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迎来了“多题多卷”的时代,2013年四、六级考试将继续延续这种考试形式。就写作而言,2012年12月四级写作考试出现了比较少见的图表作文题。那么面对不断变化的考试形势,考生该如何备考四级写作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阅卷经历来给各位尚在迷茫中的考生一些建议和备考思路。
2012年12月四级写作考试回顾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2012年12月四级写作最大的新意其实不是“多题多卷”,而是图表作文题的出现,而且采用的是全英文命题形式(这样的命题形式符合命题人“既考写作又考理解”的考查初衷)。这表明四级写作的命题在稳中求变,估计以后会朝“多题”的方向发展,题目类型也会多样化,因此考生要全面备考,一定要了解论说文、应用文、图表作文与图画作文等各种类型作文的写作方法。而面对全英文命题形式,考生需要做到的是认真审题,避免因理解偏差导致作文跑题。
从考生做题的角度来看,新的命题形式对考生写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据笔者对2012年12月四级写作答卷的观察,写作题目“education pays”的跑题率很高,多半考生的作文都不切题意。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部分原因在于考生准备不充分,尤其对于写图表作文的备考不足,甚至毫无准备,因而在写作时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但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考生临场审题不周,导致理解出现偏差。那么面对四级写作考试的新趋势,考生要怎样做才能避免跑题、从容应对呢?
要改善写作中跑题的情况,考生需要过好审题关。具体来说,考生应从体裁、话题、内容要点、字数要求这四方面进行审题。下面以2012年12月四级写作题目之一“education pays”为例来具体分析。写作真题如下。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entitled education pay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provided in the chart below (weekly earnings in 2010). please 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hart and then make comments on it.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审题时,考生要从上文提到的四个方面进行一一考量。从写作体裁来看,考生要写的应该是论说文。而笔者阅卷时就发现有一位考生将作文写成一封信,这绝对是要被扣分的。从话题来看,考生要写的话题是“education pays”。很多考生望文生义,将写作话题简单理解为“教育付出”,考生如果仔细阅读图表上的标题“education: a worthy investment”就会发现,题目给出的话题应该是“教育的投资与回报”。从内容要点来看,考生首先应该对图表内容进行简要描述(give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hart),然后对图表内容进行评论(make comments on it)。最后,考生要明确写作字数,题目要求是120~180个单词,笔者建议考生将字数限定在140~160个单词,因为120个单词的作文内容可能不够详实,但字数太多了又会增加考生犯错的几率。
快速提分方略
即将参加2013年6月四级考试的考生应该采取什么快速提分方略呢?很多考生在考试前热衷于背诵写作模板,认为这样能帮助自己快速提高写作分数。但在笔者看来,单纯背诵写作模板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一方面,考生死背写作模板的话很容易出现“所背非所考”的情况,最后等于白费力气;另一方面,笔者在四、六级考试阅卷时发现,考生使用的模板句式高度重复,比如“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more and more …”“there has been a heated discussion revolving around this issue of whether people should do …”“only by doing so, can we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等句式在答卷中比比皆是,而这样使用高度重复的模板句式最终肯定会影响得分。
如果考生想快速提升写作分数,笔者建议考生从备考“功能段落”入手。从历年四级写作的写作要求(无论是全英文形式还是汉语提纲形式)来看,四级写作题目要求考生撰写的段落按功能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描述现象、图画或图表(现象段),分析危害(危害段),分析原因(原因段),给出建议(建议段),陈述观点(观点段,说明支持或反对)、分析意义(意义段)。因此,如果考生学会撰写这六种功能段落,那么无论写作考试如何变化,考生只要按照写作要求去写相应功能的内容或段落即可。从近年真题来看,现象段、原因段和建议段这三种功能段落被考查到的频率较高,考生可重点准备。在考试时,笔者建议考生将作文写成三段,其中中间段落为主体,在字数上应多于首段和尾段。以2012年12月四级写作题目“education pays”为例,考生可将首段写成描述图表的现象段,将第二段写成解释收入差异的原因段,将尾段写成建议段或观点段。
那考生该如何学习写功能段落呢?首先,考生可以通过分析真题范文总结出各类功能段落的写作思路;其次,考生需要花大力气积累各类功能段落的常用句子表达(简称“功能表达”)。考生在选择功能表达时应掌握三个原则:①实用性,即积累的表达可用于写相应的功能段落;②灵活性,即所选择的表达应该是考生能够灵活掌握并能根据题目灵活应用的;③简洁性,即所选择的表达应该语言精练,可以有模板的痕迹,但考生应该能往里面填入实质内容,而不是像通篇废话似的表达。下面笔者列举几个常用的功能表达,供考生体会。
1.in contemporary society, it has become a trend for _____ to _____.
2.it is advisable for _____ to _____.
3.it is suggested that ______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awareness of ______.
4.someone should educate, advocate and encourage _____ (not) to _____.
解析:这里的第1个句子为现象段的功能表达,第2~4个句子为建议段的功能表达。考生在考试时,
根据写作主题和写作要求对上述功能表达进行适当的词汇替换和结构调整,就可以写出相应的句子。例如,针对这次2012年12月的四级写作题目“education pays”,考生可以利用第1个句子来进行现象描述,写成:“in 2010, it had become a trend for people with higher degrees to earn more money in a week in america.”也可以利用第2个句子来进行作文最后一段的写作,如:“it is advisable for youngsters in the us to pursue higher degrees and extensive knowledge.”
按照上文所讲的三个原则,考生在日常学习中可以通过多重途径积累功能表达,比如在阅读中读到阐述观点的表达可以积累,在范文中学到表述现象的表达可以积累。退一步说,考生即使背诵模板,也不要死背,而要明确所背句子所表达的功能是什么,这样考试时才能灵活应用。
备考步骤
以下是笔者总结的写作备考步骤,供考生参考。
第一,先通过“背写”(即背诵和默写)的方式积累功能表达和词汇。笔者建议英语基础较差的考生在备考时先别急着练习写作,而是“背写”一些功能段落和功能表达,道理很简单:考生如果没有正确的input,就不会有有效的output。在能熟练背诵和掌握自己积累的功能段落和功能表达之后,考生再试着利用自己掌握的表达进行模拟写作,写一些相似话题的作文。笔者所提到的默写主要是为了帮助基础较差的考生练习拼写,避免提笔忘词。此外,考生应该积累一些常用的亮点词汇,用亮点词汇替换常用词汇。下面笔者就列举一些亮点词汇,供考生参考。
1.用exceedingly/extremely/rather替换very;
2.用an army of/a great many/a host of替换a lot of;
3.用advancement替换development;
4.用positive/favorable/promising/perfect/pleasurable/excellent/outstanding/superior替换good;
5.用give rise to/lead to/result in/trigger替换cause;
6.用harbor the idea that/take the attitude that/hold the view that替换think that;
7.用beneficial/rewarding替换helpful;
8.用bear in mind that替换remember that;
9.用enjoy/possess替换have;
10.用shopper/consumer/purchaser替换customer。
第二,善于进行阶段总结。考生备考时,每经过一个阶段(如两周)都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自己所背诵的功能表达可以用来写什么类型的文章?该类文章的相关词汇或表达有哪些?由题目关键词可以联想到哪些相关表达?考生要谨记,没有复习与巩固,就没有提高。
第三,进行模拟写作,并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在积累并熟练掌握六种功能段落的常见功能表达之后,考生要进行模拟写作。考生可以以真题或模拟题作为自己的练习题目,在限定时间(30分钟)内运用所“背写”过的功能表达和词汇来完成作文。考生在完成写作练习后必须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找出习作的不足之处,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请老师或英语较好的同学帮忙纠正作文中出现的错误。如果没有修改,考生只能提高写作的速度,无法提高自己写作的质量,该犯的错误可能会一直犯。
篇5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初中上学期初三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寒风呼啸,白雪皑皑。随着新年的气息,__-__学年度的第一个学期又将结束,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将本期我所担任的三①班\三④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一个小结.
一、本期教学工作回顾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需要,我担任三④班和三①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三④班是一直跟上来的班级,对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对他们的教学可以说是按部就班的进行,继续巩固上期已对学生进行了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等阅读方面的强化训练,同时对学生进行中考试题动向和出题思想的渗透;另外在去年已进行快速作文训练的基础之上对学生进行创新作文及个性化作文等领域的探索和实践,继续把对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作为本期初三④班语文教学的中心.
三①班是今年新接的班级且该班在初二时的语文成绩并不理想,面对明年的中考和本人对该班一无所知的严峻现实,为了在能短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基本能实现师生之间互相适应的教与学的局面,开学之初,我用了___节课的时间对学生以前的教与学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期初三①班的语文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针对学生以前主要热衷于“题海战术”的特点,开学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在未上课前向学生讲授了----给文章分段的一般方法>>>>等阅读方法和技巧;
②针对学生从未进行过快速作文训练的现实,在学生对阅读方法有所掌握的基础上,我又把教学重心放在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本期要求每位学生每周交“美文摘抄”、“话题作文写作”、“话题作文写作构思”各3,并每周进行___次快速作文训练同时规定学生的课外的阅读量;
二、取得的成效:
1.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
3.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有了较大的提高。
4.三①班对中考的题型和考试模式基本上能适应.
三、存在的不足:
1.学生___较为突出.
2.学生在写作尤其是在话题作文的审题能力上总体水平不高.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是下学期教学值得探究的重点。
总结人:___
__年__月__日
篇6
高三的教学,开学之初就入高考备考状态。首先是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对整个高中的6册书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梳理,进行全方位的知识大盘点,从整体上明晰各册的重点难点以及在高考中所处的地位。现代文只能作为知识的脉络来掌握,目的是学以致用,具体的考试阅读材料是在课外,所以,在盘点时,不属于侧重点。侧重点应该是古代诗文。在古代诗文中,侧重点又在要求背诵的那些篇目。
比如说,每一册要求背诵的诗文就有两首词、两篇文言文。第二册要求背诵的文言文有五篇(有的要求背全文,有的只要求背重点段落)。如果说,第二册主要是文的话,那么第三册则主要是诗,整个高中阶段,要求背诵的诗词主要都集中在这一册中。此外,还有两篇文言文。第四册又侧重于文,在这一册中,要求背诵的文言文多达五篇,且篇篇都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第五册又侧重于诗,第六册要求背诵的只有一段文言文。
通过这样的回顾与梳理,再一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以便在复习过程中,能做到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可以说,要求的背诵的这些诗文,也就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每二步是对语文知识进行分块复习,即分为语音,字形,标点,词语(正确使用实词、正确使用虚词、正确使用熟语),病句,语句、语段,句式,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若干块。每一块的复习步骤和方法都是先理论,后实践,先讲后练,练后再讲,讲练结合,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主要还是于学生的实践(练)。
逐块瓦解,层层推进,自然不是平均用力、平均用时,每一块需要投入多少时间,需要印发多少资料,要视情况而定。比如说,语音和字形方面,看似最简单的,也是最基本的,实际上,却是最难的,涉及的点和面也是最广的,光常用字就有3500个,要做到都能读会写,而且读音要准确,书写要规范,谈何容易。正因如此,这两块所投入的时间就要多一些。这也是打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梳理、盘点和分块复习的过程中,还要有计划地适当穿插必要的测试,通过各种形式的测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梳理、盘点、分块复习的过程,也就是发现问,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一次测试都不是只停留在平均分、及格率、从高分到低分各分数段分布情况的统计上,也不是考完,讲完了事,而是每一次测试之后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总结与反思。也只有通过总结与反思,才会找到存在问题的原因,才会发现哪一个环节薄弱,也才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以便在后面的复习中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达到既定的目标。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而作文的提高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是短时间很难做到,更不能一蹴而就。作文教学必须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高考作文的复习,也是需要长时间的持续不断地进行,说到底,就是围绕着《考纲》的要求,经常写,经常练,多写笔下生花,在作文教学上也是颠破不灭的真理。
篇7
最让我扣得多分的是作文,我没看清楚作文要求写的是《美丽的秋天》,我却写了《快乐的秋游》,内容离题了!
数学考不到100分的原因是:我看错了题、我也画错了图形才被扣分的。我画的平行四边形根本不是平行四边形。
英语考到了100,我觉得很开心!100分的原因:一、我认真检查过了、二、我这次复了习,所以才会得到100分!
发了试卷后,回到家,我立刻给爸爸妈妈看,爸爸妈妈说:“你的语文考的太不理想了,都是出于粗心大意没好好检查和读清楚题,数学和英语还可以。”我说:“哦!以后考试前我一定把题目看清,考完试后一定要检查几次,原来考完之后的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篇8
今天下午,语文测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只得了95分。昨天还以为自己这次考得不错,可结果却考得很不理想。这次考试,班上的党哲馨同学考了100分。我在问自己:“同是一个班,同是一个老师教,同是一份试卷,可人家为什么考得那么好呢?”
我拿着试卷认真检查,发现扣分的地方都是不应该错的。例如:“调查调查”、“检查检查”的“查”字,我都写成了“警察”的“察”字。这一个别字同时出现在四个地方,就被扣掉了2分。“惊讶”这个词,我两个字都写错了,被扣掉了1分。在回答《江南春》一诗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时,正确的答案应该是:写出了江南春天“黄鹂鸣叫,百花争艳,山清水秀,春雨蒙蒙”的特点。而我由于复习不好,没有记住这几句话,只是根据自己当时对课文内容的回忆进行了总结,回答得不够好,又被扣掉了2分。这样,总共扣掉了5分,我的卷面成绩就成了95分。
认真总结自己这次考试的失误,一是平时对生字的练习抓得不够紧。平时对于课后的生字,自己只满足于照着课本,抄写几遍,没有把生字完全写熟。平时写作文时,对于不会写的生字,没有坚持查《字典》把它真正写会,而是经常先用拼音代替,抄写作文时临时问一下家长,事后这个字还是照样不会写。二是自己对《江南春》一课的诗意理解得还不够深。明明老师在讲课文时讲过这方面的内容,自己也做过这道课后题,但一到考试,却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自己复习还不全面,功夫下的还不够。今后,自己一定要认真汲取这方面的教训,对学习一定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才能考出好成绩。
2004年3月10日
篇9
的经验,进一步深入钻研《语文教学大纲》《语文科考试说明》和十二册中学语文课本,针对所教班级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努力探索一条使学生在复习求知中提高能力的教学途径。
我的具体做法是按照先“登堂”后“入室”的顺序,由基础知识、基本课文到高考应试解题应变能力,分两轮进行复习,作文教学贯穿始终。第一轮沿着三条线索——语文基础知识(纵线)、基本课文(横线)和与纵横线并行的作文(综合)层层推进。通过纵横两条线索引导学生系统复习,掌握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加之与其并行的作文能力点、文体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够对中学语文知识树从整体上把握,引导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升堂”。本着让学生从学会语文到会学语文、会用语文的教学目的,在学生对知识点了如指掌,并把握其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进入第二轮复习:紧扣《语文科考试说明》结合高考试卷结构和题型,指导、点拨学生把握高考命题思路和解题思路,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技巧,培养高考解题应变的思维能力,在知识的运用上进入高考应试能力之室。
第一轮复习分两步走。
第一步,依据大纲中规定的“各年级语文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教学要求”参照教材中的知识短文和单元知识,按照中学语文基础知识线索——汉语拼音、汉字、语汇、语法(词法、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古代以纵向为主,现当代及外国以横向为主)、文言文常识(常用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古今字、句读及翻译等)——分成七个单元。每单元先列出全面、系统的纲目提要表,只列项目,不列内容。用提要表引导学生去独立采摘语文知识树上的每个果实(知识点),等学生把表中空白的内容填完,再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复习填表情况,不当的地方予以订正,不全面的地方加以补充;接着“热蒸现卖”,让学生做“单元过关”练习。习题尽量囊括该单元所涉及的所有知识点的各种高考题型,以各种选择题为主,其次是填充题和简答题等;最后是单元小测。练习知识题、能力题并重,测试则以能力题为主。
这样每单元都巧编知识网,落实知识点,以表引路,复习知识,以练习和测试巩固知识,并培养能力。七个单元下来,学生既在思想上形成语文基础知识系统图,明确密布于各干枝上的知识点,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把每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再遇到有关的练习或试题,就能够举一反三了。
在知识单元复习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中的名词术语不求
死记,但要理解其内涵,把握它们之间的各种关系,把知识作为发展能力的基础,在运用上狠下功夫。对有争论的问题,以教材观点为准;对重点、难点,在反复强调的同时,又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力求使每个学生过关。
与此并行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写作能力的训练,分为审题能
力、提炼中心能力、多角度立论能力、联想能力、选材能力、列提纲组材结构文章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章修改能力等八种能力,以此进行训练。根据近几年高考作文实际,把审题、联想和语言作为训练重点,以学生写作为主,以写带讲,重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此段教学,要求学生在注重系统梳理知识、积累知识的同时,注重积累写作素材,注意把多方搜集到的写作素材整理、归类,以便作文时随时提用。
第二步是以教材中的精讲篇目为主线的文章阅读复习。前面复习的“知识点”实际上都散装于基本课文中。我把这些课文都看作是例子,对此,我把高中的基本课文分为两个大单元——实用文体单元和文学文体单元。
首先从其产生方式和写作意图的角度讲清二者的主要区别:文学文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它们的特点是“虚”,允许虚构,目的在于艺术欣赏;实用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它们的特点是“实”,目的在于应用。据此,复习时我又将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两个大单元各分为四个小单元,根据不同文体的
特点共分为八个单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诗歌、散文、戏剧、小说。
经过前两步的第一轮复习,学生虽然对中学语文的知识点和
基本课文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只是具备了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距离从容应付高考不过是刚刚“升堂”矣,还未“入于室”也。因为高考是本着“以考查能力为主”的精神命题的,“语言知识的考查着眼于运用”,学生掌握各种文体、文学、文化知识的目的也全在于应用。
因此,第二轮复习是在第一轮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课文熟练掌握的基础上,以训练学生高考解题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复习。我根据
《语文科考试说明》中的有关部分,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精选设计出一套单元练习题,先让学生把题做一做,对照每个高考例题的命题意图和思路以及该题涉及的能力点的其他命题方式,然后再按
《语文科考试说明》内容的五个方面——语言知识及运用、文学常识及文学鉴赏、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写作——让学生各做一套题,分块过关,反复体会《语文科考试说明》要求,最后通过做精选的“语文样题”等形式,再从总体上体会、把握高考命题思路、题型,按卷面结构掌握各块答题要领和规范。
此段复习,在严格按能力点训练的同时,还注意加强高考解题思路与技巧的点拨。所谓解题思路,就是从试题出发,沿着试题要求的方向,达到解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技巧是技能的熟练运用,是思路的外在体现。根据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中规定的各类题型特点,结合对训练题、测试题的分析,具体给以点拨。
指导学生解答考卷中出现的形形的选择题,按照“读、审、筛、比、判”的顺序迅速、准确地作答。读,即仔细读题,了解题干要求及选项内容;审,即正确审题,命题者设题意图是什么,给了哪些条件、用什么解题方式、从哪些角度分析等等都要审清;筛,即用排除法缩小解题范围;比,比较排除后所剩选项的相异点;判,分析后作出准确判断,得出结论。与此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选择题的具体解答技巧——横向选择法、纵向选择法、代入验证法、比较选择法、排除法、求同法、求异法等。
对于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运用题,知道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借助具体语言环境,先林后木、上挂下联,不放过题干和材料中的每个语言信息,抓住要点,积极思维,有针对性地做出简明扼要的回答。
这样,经过第二轮复习,绝大多数学生基本上可以把握住《语文科考试说明》能力点的要求,独立复习时能自觉向这方面靠拢,并在练习中悟出高考主要题型的解答技巧,练就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在多方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多数学生在此轮训练中能够自觉向审题清、标题明、结构严、立意稳、选材准、语言顺、卷面洁的方向努力,基本能顺利渡过作文应试难关。
总之,在这一届的高三语文复习中,我始终注意瞄准《语文科考试说明》,瞄准高考,在每个复习环节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成序列、有重点、点面结合、读写结合。基础知识部分,知识、能力并重;写作复习部分,轻知识、重能力。引导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从自己系统学会到会自觉学习、自由运用语文,真正地既“升堂”又“入室”。融知识、技巧、智能为一体,在今年的高考中也确实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同时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
篇10
回眸高三,总结教学。过去的一年,勤奋忘我,以真诚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一路走来。期间,或许有成功的经验,也必然有令人遗憾的不足之处。现对高三的语文教学进行回顾,梳理几个重要专题复习的策略及复习需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题训练方面:选择题是高考语文考试成败关键之一,特别重要。针对它,我高考前共制作了75套训练题。又将这75套训练题进行了修正并加以使用。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前43套题中都配有课外阅读——《明朝那些事儿》中的王守仁;临近一模,为提高实战力,在后面的十几套题中增加了语言文字综合运用题。
二、诗歌鉴赏方面:诗歌鉴赏是高考的难点,学生要想攻克这个难点,或许办法只能有一个——化难为易,加之长期训练。首先,刚开学时,我就将自己制作的诗歌鉴赏技巧手法图(配有各种图片)贴到班级,有意者必然会看一看。其次,我让学生抄诗,每天抄一首,持续20多天。利用课件展示诗,展示分析,将学生应该掌握的技巧手法进行渗透。最后,专题训练(自己制作小张精美训练题)与专题复习(答题格式、术语归类)同时进行。
三、文言文复习方面,不仅是掌握基础词语、用法和现象,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有规律的归纳总结,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系统,这样才能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掌握复习的重难点,从而有效的达到复习的目的。对于以上专题专项复习要抓好常规落实。由于语文知识点多,分散广,再加上记忆的遗忘性,就要求我们注意多积累,做好基础知识和错题的分类整理,为高考的最后冲刺夯实基础。在落实上要加强课前练习,从字音字形成语标点语病诗词鉴赏和名句默写上做好,即对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到警示作用,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四、作文训练方面:作文题是高考语文考试成败关键之一,被誉为“高考第七科”。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作文才会得高分,必须认识到高考作文绝对不能和文学作品划等号。其次,训练立意。单则材料、多则材料都要涉及,重细节,重方法。再次,针对得出的立意,学生三五个人一组讨论作文素材,而后由代表发言,由课代表记录,由老师课下再整理,制作成课件,下一节课向学生展示,学生记笔记。最后,训练结构。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为思路重点训练排比式的段落结构,并有选择性的写几篇作文练一练。同时要广泛阅读,以读促写,加大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但对解题有利,更重要的是对写作很有帮助。我们认为,学生写作中的思维僵化、思路闭塞,与平时的不读书、孤陋寡闻密切相关。似乎可以这么说,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量的大小。因此,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显得尤为迫切。高三一年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是充分利用晨读卷子,精选时文,让学生积累素材。二是鼓励学生到校外书店选购作文素材杂志,不能做到人手一份就要求他们交叉订阅,交换浏览。三是鼓励学生看电视看新闻,了解时事,因为这样做能有效防止学生作文跑题。
五、注意:复习时要灵活安排,注重体系。由于高三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因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出发,我们的复习还需贯彻“灵活性”这一原则。例如,在复习诗歌三四天后,可以安排一堂作文课,这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比继续按部就班地复习好得多。当然,有时基础性比较强的知识点,还可以动员学生参与到讲题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