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04:2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理初一考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理初一考试总结

篇1

八年级 地理学科

一、上学期工作总结

上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5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在学习新的《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之后,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在这为期半年的教学工作中,有得也有失,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吸取,也有失败的教训可以借鉴。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一)、教学方面

1、充分备课

熟悉教材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以便更好更细致地设计课堂环节,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2、向课堂要效率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很重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同学的兴趣,组织学生有效讨论。在本学期教学中,我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自己,尽量做到先学后教,少讲精讲。

3、教学反思

地理自主学习与探究有效地检验教学效果,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每天上完课后及时总结反思一下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二)、教研方面

1、坚持听课与评课。坚持听同科教师与不同科教师的课,虚心学习更多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请其他教师听自己的课,多发现自己的不足。

2、积极参加每周二的地理组教研,多参加集体学习。

二、 存在问题

1.学生方面:后进生课堂参与度低,作业完成不及时不认真,个别班级学生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答题技巧不熟练,知识不够牢,在书写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

2.教学方面:存在教学环节衔接不够自然的问题,对学生检查背诵的内容检查监督力度较小;学生课后作业监督不够;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观察得不够细;对个别有潜力的学生没有做好引导。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措施

(一)课堂:少讲精讲,分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二)常规: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备课,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学生。

(三)培训:积极参加教学培训。

(四)检测:按学习进度组织班内检测考试,批改讲评。

(五)学习: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及上级的通知。

四、教学进度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阶段诊断检测

1

9.1-9.4

第一章第一节

2

9.7-9.11

第一章第二、三节

3

9.14-9.18

第二章第一节

4

9.21-9.25

第二章第二节

5

9.28-9.30

第二章第三节

6

10.9-10.10

第二章第四节第三章第一节

月考

7

10.12-10.16

第三章第二、三节

8

10.19-10.23

第四章第一、二节

9

10.26-10.30

第四章第三节

10

11.2-11.6

第五章

11

11.9-11.13

第六章第一、二节

12

11.16-11.20

准备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13

11.23-11.27

第六章第三、四节

14

11.30-12.4

第七章第一、二节

15

12.7-12.11

第七章第三、四节

16

12.14-12.18

第八章第一、二节

17

12.21-12.25

第九章第一、二节

18

12.28-12.31

第十章

19

1.4-1.8

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20

1.11-1.15

复习准备期末考试

21

篇2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用地图。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部分学困生上课精力很不集中,东张西望,讲小话,打瞌睡,或者做菩萨一动不动。我从初一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上课除了做笔记外,一定要看地图的习惯。记忆知识点也对应地图来记。

对初二的学生来说,临近生地会考,学生压力极大。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0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作业尽量减少,学生负担减轻了。

二、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二会考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每天布置任务,逐日检查。其次,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再次,重点难点各个击破。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但仅仅记忆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会考的综合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因此第二步就是针对会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

三、培养兴趣,激发潜能。

初一上册地理难度较大,部分女生总认为地理难学,缺乏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我坚持在每节新授课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大量的图片资料,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效果。我还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分组比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使课堂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四、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初二的班主任在这方面也为我们出了很大的力气。一是安排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助;二是每天清查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与家长联系,要求家长配合;四是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任课老师单独辅导。五是多给学生以信心与鼓励。

五、精诚合作,虚心学习

由于我是非地理专业的老师,专业水平不如同行两位老师。于是我主动向他们学习、请教,对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虽然我是有着明确目标,也朝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前进,但还是有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更细,更实,更好。

八年级地理教学总结与反思

2010年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

2010年上学期地理教学总结 的相关参考:

篇3

初一新生学习计划1: 为了提高各学科成绩,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特制作如下学习计划。

一、每日早读课,主要用来背语文、英语,有多余时间可用来背副科(包括生物、历史、政治、地理)。

二、每日中午主要学习副科(包括背诵、作业、资料) 三、下午放学后及晚上主要学习主科(包括作业、所有资料)。 四、根据学习需要可适当调整时间。

五、周末或平时有空闲,找爸讲主科的教材全解和所做作业中的错题。

六、按时完成老师所布臵的作业;每学期要写好学结和心得体会。

学 习 方 法

一、各学科要求在课堂中消化吸收,要坚决执行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并做好重要笔记,课后要总结性回忆,同时,强化课后练习是关键(多做试题加以巩固)。

二、语文、英语、副科主要靠记忆,当然做大量的试题巩固也很重要。学好语文的关键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好英语的关键是能读写常见的单词和熟练掌握语法。

三、数学、物理、化学主要是靠理解性记忆和做大量的试题加以巩固,多见识题型和掌握多种解题思路,做到举一反三,才能得心应手。

四、选好参考书,最好是两本书:一是中学教材全解(很有价值,必须学完,要“√”好易错题和重点题,便于复习);另一本是轻巧夺冠试题(也要做完)。要求是不懂之处一定要找老师或同学求教。

五、高考或中考前做大量的模拟试题,总结和找准易错题,再针对性地加以练习。

六、高考或中考前5日内,将所有章节的重点(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所有知识)复习1-2遍。

七、考试时要做到从容镇定,注意审题,做题要从易到难,并合理安排时间。若有剩余时间,再回头对未做的题或无把握的题重试一次。

八、若有时间,一定要温习已学过的知识(包括1-2年级的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直至达到创新境界。

学 习 要 求

一、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到不懂就问,问老师或同学均可。

二、上课要专心致志,思路跟着老师走,能做到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扰。

三、学习中要做到忘我的境界,充分运用好温故而知新的良好学习方法。

四、解题思路要广,要多问自己为什么?所学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

五、在学习无法集中或疲倦时,要休息好之后再学习;养成每日午休好习惯,有利于分配时间和精力。

六、切记好的学习方法:坚决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考前梳理知识、考后总结学习经验。

初一新生学习计划2: 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一个人生新的阶段,自己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生。期待着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掌握新的知识。

在这个新的学期里,努力并且尽快的适应初中的新的生活。容入这个大集体之中。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知识的海洋。积极的参加课外活动,争取为班级争光。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今年我要好好学习,争取天天向上……

学习计划:

1.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温习1—2遍,6:40从家出发。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4.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5.对于副课及历史、地理、生物每学完一课后,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书,凭借自己所学的去做。如果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时背过。

6.对于主课及数学(代数、几何)、语文、英语、物理和政治,每学完一单元或一课时,要对比《优化设计》的讲解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并要做练习题,写时仍不能抄答案,写完后可交老师批改或对照答案,找出错误及时纠正。

篇4

一、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结构,精讲重难点

首先,教师按照教材编排的章节顺序给学生进行全面贯通讲解。在这里必须讲究复习方法,调整复习重点,探寻复习思路,把复习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梳理和整理上,使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由薄到厚的基础上,再由厚到薄,以突出主干知识,使学生抓住关键,把握重点。通过对主干知识的梳理,揭示联系,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依据知识网络,把握主干知识,又有利于学生从纵横联系中理解某一知识,以获得更准确、全面、深入的认识,揭示其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还有助于学生将相关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在这一环节里要求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分清主次,对教材中学生普遍掌握的一般性内容点到为止,针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近几年结业考试题中多次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讲清、讲深、讲透。如《地球和地图》里的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部分内容,都需要精讲。

其次,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做到一边讲,一边辅之适宜难度的课堂同步练习题,以章为单元,以讲带练,面面俱到,把讲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形式加以记忆巩固、转化迁移,使知识点之间的纵横联系、重点内容的融会贯通落实到实处。让学生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在学中用,在用中学。

二、以专题形式对初中地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可以将初一与初二的有关知识点进行整合,打破4本教材的界限,将地理知识进行重新整合、排列。教师主要是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角度重新分类、归纳,编组成一个个专题知识块,然后以专题形式有序地让学生寻找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地理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零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综合梳理,形成网络化的地理知识结构体系。

在复习时,把初一、初二的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整合成下列几个专题版块:

专题一:地形;专题二:气候;专题三:河流、湖泊和水资源;专题四:土地资源和农业;专题五:矿产资源和工业;专题六: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专题七:人口、民族和聚落;专题八:读图指导;专题九:乡土地理。

通过专题训练这一环节的复习,要求学生在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找出联系,分析原因,掌握规律,提高他们的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演绎的思维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把初一、初二地理内容融合起来,而且使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分析,减少了过多的死记硬背,同时还掌握了思维方法,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突出地图的重要性,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1.图文结合。例如,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时,应根据教材提出的读图要求,找出800mm、400mm年等降水量线,用蓝色笔描出等降水量线,再仔细观察上述每一条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等,对它们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明确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及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会产生深刻的印象,而且会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这样的效果是文字叙述所不能比拟的。

2.用图训练。通过地理图象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运用地图、地理图表的能力,能从地图上查找在课外阅读、听广播、看电视接触到的地名和国家名称并熟悉它们,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能从地图和图表中分析、解释一些地理问题和现象,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用图训练可采取拼图、游戏、知识竞赛、讨论会、看图说话等多种形式进行,甚至达到在无图情况下,也可根据题意自绘图解决问题。因此,对图像的阅读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四、关注社会热点,热爱乡土地理

篇5

关键词:问题探究;主干知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地图载体;地理思维;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34-02

笔者近三年均跨年段教学,需要引导初一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抓地理双基强化,促地理思维养成。每年为迎考初二毕业升学考试,春暖花开时就开始紧锣密鼓进入复习阶段。多数学生后知后觉,不紧不慢地蹉跎两月,然后发现自身进步不尽如人意。这几年的中考经验告诉我们曾经的题海战术已然被时间所不允许,收效甚微。题海战术,不适合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他们而言无疑是浪费时间;对于学习薄弱的学生,她如果没有系统地复习,根本就是隔靴搔痒,进步有限。中考考查着眼点是基础知识和技能提升。我们的突破点钻研地理考试说明和课标要求,如此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有效辅差补强。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把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了"主干"知识,注重了"双基"的问题探究

1.1 抓住主干知识是会考复习的关键。纵观笔者所在县市近几年的中考毕业升学考试试卷,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是,试卷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试卷对基础知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考查,而是将试题信息与知识资源结合,完成试题的作答要求。或读图作答,考查地理信息的提取能力;或分析题干知识,归纳提炼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试题也不再是考查学生记忆基础知识或是再现基础知识,而是考查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为此我反思,如果能突出"主干"知识,就能让学生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框架。

1.2 课堂上通过情景设置,问题探究,激励学生思考地理问题,从而锻炼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于抽象知识,以模型、模式图教学,辅助以问题,识记与运用相结合。以地球地图知识为例,问题探究要点如下:

A经纬网:经纬线的基本知识;经纬度判读;高中低纬度判断;地球五带的划分;

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等

B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意义;重点是公转示意图的运用

C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部位;判读海拨和计算相对高度;判断地坡度陡缓,选择登山或攀岩;判断方向;根据比例尺,计算两地实际距离。

D世界气候的复习,突出气候分布图的阅读,引导学生宏观地了解世界气候区域,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考查气候类型直方图的内容,要求学生懂得量化分析图表的信息,以文字的形式加以归纳,内化气候特征及异同点。

对于识记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复习工作,温故而知新,构建思维模式,重视能力培养。将主干知识以问题情境的方式构建,通过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体现学以致用,引导学生思考,不仅强化学生的印象,更能锻炼地理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地理的欲望。

2.图表系统知识的问题探究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精选地图,乃至设计地图进行教学,提高地理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1.考试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同,导致初高中地理衔接不上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尽管我们一再提倡素质教育,但面对中考和高考,家长和社会普遍关注的仍旧是成绩,的确,在大众的眼光或者是潜意识当中,评价一个科目的教学成果最好的根据就是考试成绩,而我们也能从考试成绩中直观地看出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不上的一个原因:很多地方的初中考试中,初一、初二在地理教学中都是走形式、标出重点题目以应付考试,而在中考也没有地理这个科目,使得初中地理教学不受重视,学校和老师对地理教学方式也没有加大重视,初中地理教学成果、质量也因此不高。也导致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显得非常吃力,这样的教学也明显不是我们所期待的。

2.教材侧重点不同

在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中,不适应是最常见的学习困难之一,除了学生在初三阶段对地理进行学习之外,初高中地理教材的侧重点不同也是教学衔接困难的重大因素。初中地理教学局限在气候、地图板块、世界地理等学习内容。而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涵盖了当前地球面临的气候差异、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教学内容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可以这样分析,高中地理教材中理论知识的难度不断加强,既有基础理论也有实际计算研究,从初中地理到高中地理可以用跨越来形容,这也使得教学衔接难度加大。

二、如何更好地改善高中地理教学复习课

1.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好教学重点

高一地理是衔接初中地理的关键,这也意味着高一地理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好教学重点,适当降低教学难度,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让初高中地理教学能够顺利衔接上。利用地理图像教学法也是上好地理课的有效手段。在进行地理图像教学模式的选择时,要充分尊重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结合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和现阶段高中生的地理图像学习现状,从而达到提高高中生地理图像技能和地理素养,锻炼高中生地理思维的目的。如在讲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时候,通过认识气候分布类型图,了解全球气候如何分布,主要的气候类型在赤道两侧如何分布等,让学生通过看图,了解认识气候。同时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对于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一定要讲解清楚,对于抽象的概念气候形成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或者动画演示,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知识点。而在一些生涩复杂的概念上尽可能简化让学生理解结论就可以了,让他们能够及时地消化地理内容,更好地将高中所学的知识与初中地理结合在一起。

2.让上课过程更加切合实际

想让一堂课变得有趣生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最主要的还是上课氛围要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要知道知识源于生活,用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常识引出课堂重点,可以消除学生对地理的恐惧心理。利用地理景观教学图,可以充分反映地理事物中的人文现象或自然景色的图像。很多学生因认为高中地理复杂难懂而学习兴趣较低,老师要在适当时机将生活化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高中地理,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课前提出一定的论题:如商品房在开发时要考虑什么因素?为什么足球赛制在每个地区都不同?为什么台北的雨季是冬季而我们是春季?等等,让学生从生活中的地理常识入手,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更好地结合,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能够更好地学习。

3.合理采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衔接效率

篇7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弹指间一学期就这样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一学期里,我校在上级党委和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教师发扬“求实、务实”的工作作风,学生乐学,身心健康,整个学校出现了朝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斐然的成果,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一、教师团结协作,教学效果好。

本学期,我校上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共三十多人,其中青年教师占了大多数。大家不分年龄大小,共同进步。首先,每个同志转变了教学观念,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其次,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本学期大家均参加了教学竞赛活动,同时又是教研活动,由教导处牵头,教研组具体实施,使我校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每次教研活动教师们积极主动,课堂上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且学校领导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以该科教师为主,但又不分文理科,该节课无课教师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到达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各年级同科教师资料共享,特别是数学科,历史教师配合好,初三、初一数学名列全区第一,初一历史名列全区第二其余学科分别为:二年级地理3名,三年级语文第2名,三年级物理第3名,三年级体育1名。

二、学月考试不走过场,教师认真负责。

本学期,我校坚持一月一次的调研考试,每次考试之后,各年级组认真小结,找准问题的原因,及时改进不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初三调考,每次考试之后人人发言,人人进行试卷分析,一调,二调,三调考试,我校均获得全区1——2名的好成绩,并把我校务实管理,狠抓教学质量的经验在区校长及年级主任会上交流,受到领导和同行的好评。每次学月考试、半期考试、初三调考、期末考试,对于年级前10名,班前10名,每生学校均给予奖励。并在家长会上发奖,戴红花。本学期我校开了2次家长会,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家长对我校的管理,质量是满意的。

三、教风、校风、学风、班风可喜可贺。

教风方面:本学期我们一如继往地坚持了白天坐班制,上班时间教师们认真备课,批改作业,认真上课辅导学生,基本杜绝了该到堂上课而不上课的现象。教师教风好。

校风方面:坚持了周一例会及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的教育,学生人人懂礼貌,无打架斗殴现象,基本杜绝了旷课迟到的现象,学生做到了不出校门。每天中午学校广播室按时广播,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或播放小知识,新闻,小故事,或宣传“非典”知识,或播放歌曲,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净化,学校清洁卫生好,坚持每天打扫三次,学校花园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瓷砖洁白无瑕,课间操天天坚持,总之,我校的校风非常好。

班风方面:好的校风,离不开好的班风,好的班风离不开班主任教师和科任教师的辛勤耕耘。本学期班主任认真负责,把学生视为自己的儿女,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已蔚然成风,耐心细致地做学生思想工作,由于突遇“非典”,班主任坚持晨检晨测,认真填学生健康卡,不厌其烦,兢兢业业。学生发烧,干咳,立即送医院治疗,学生家长返乡,我校摩托车队立即送学生回家留观,并耐心解释,无一次和家长发生冲突,顺利渡过了难关,学生请假,旷课,年级主任协同班主任立即家访,使我校巩固率创历史新高。特别是三.三班凌云教师班主任工作做得特好,功不可没,班主任工作评比中名列第一,总之,在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班风好,学生身心健康。

学风方面:我校学风浓厚,每天早晨,有早自习的教师早早到校,组织学生早读,在公路上均能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看到年级主任巡视的身影。

篇8

一学期过去了,为了让集体成长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班训的拟定

    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知道,中学阶段的学习,初一年级尤为重要。学习中需要的健康的心态,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说都在这个年级形成。所以作为初一班主任,培养学生这三方面就是我初一学年工作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把我班班训拟定为“积极、严谨、超越”。

    一个集体的成长,一个个体的成长,需要目标的引领,没有目标,就如一艘随意航行的船只,很难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为了让这个集体,让集体中的每个成员,迅速成长,我很重视班训的拟定。

初一是小学向中学过渡的阶段,学生对于自己的成长目标还不是很明确,很多学生还没有上进心,还是一个天真的孩子,但又因为他们是孩子,易于培养和塑造。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上进心,我把班级的最终目标确定为“超越”,具体是“超越自己,超越他人,超越它班”,让个人,让集体卓越。

    一个个体的成长,需要积极主动,一个集体的成长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主动,而初中学生往往缺的就是这个,所以我提出为了实现“超越”的目标,我们需要“积极主动”。无论学习上,还是各活动上都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主动。

    有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习惯也尤为重要,若在起始年级没能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后阶段即使有了学习热情,也会很吃力。所以学习中严谨的学习态度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超越。而严谨的学习态度正是多数初一学生所缺少的。

二、班委的建设

    目标的最初体现就在班委的选定上,当上午的班会中提出“积极主动”后,我就指出,班干的选定是在自愿的基础上,如果自己不能“积极主动”,将不会当选。在自我介绍时便有许多同学自愿担任班干。

班委建立后,对班干提出的要求就是“积极”、“严谨”地来管理班级,时刻想着关心、管理班级。甚至要想到老师没想到的,让自己成为班主任、其他任课老师的得力助手。为了让他们有信心,并能积极管理,指出,犯错没关系,但要是做不到“积极主动”即撤职。同时指出要各司其职,又要团结协作。

    一学期了,班委没有大的变动,每一个班委都积极地参与班级的管理,特别是班长和两位管理卫生的委员,真正做到“积极”、“严谨”。班级常规成绩的取得,他们功不可没。让我难忘的是只要是他们管理的一环被扣分,他们是极为内疚,很是自责。真正把管理当作自己的责任。所以我在评语上向他们表示感谢,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懂得,让他们下学期更加努力。

三、成绩的取得

    在以上目标的引领下,在全体师生的积极努力下,一学期来,班级取得 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学习上,前半学期,学生未能适应初中生活,还没做到“积极”、“严谨”,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尖子层人数欠缺。但到期中考试前,学生在学习态度和习惯上上了一个台阶,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取得年级第三和年级第五的较好成绩。

    在各项活动评比中我班也取得骄人成绩。我班多次被评为“我们的教室最整洁”、“我们的包干区最整洁”,黑板报评比多次获得一等奖;在广播操比赛中获得第六名;在美化校园系列活动“立大志,做小事”录音小故事比赛活动中获组织奖;体育节获团体总分第三名;奥运知识竞赛一等奖;体育节获道德风尚奖;艺术节五人获一等奖。

    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有在“狼”专题活动中,同学们的突出表现,有的同学甚至为了活动忙碌到深夜,让我感受到同学们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以及积极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还有在我生病的一周里,班干积极管理班级,主动与我联系,使得没有班主任的日子里,班级没有大事故,一切有序地进行。还成功地以辩论形式开展了一次班队活动,获得听课老师的好评。

    我常想,成功的教育培养出的应该是自信的人才。我很欣慰的是我班同学很自信。他们课堂上很是活跃,常有精彩的让任课老师惊叹的言论。在叶敬国老师上的语文课《伟人细胞》和陈可兵老师上的一节地理课上,表现尤为突出。

    成功的教育培养出的应该是有爱心的,懂得感恩的人才。我同样欣慰于我班同学的爱心。在朱丹丹同学心情压抑期间,室友及其他同学给予很大帮助,有同学陪她散步、聊天,有同学主动帮助复习功课,全班同学还在自发地一起织千纸鹤给生病住院的她,让曾一度失去生的希望的她重拾生的欲望,如今她已返回集体,眼中少了忧郁多了快乐。还有在我生病期间差不多一半同学给我电话或信息问候,有家长告诉我有同学竟哭了。懂得感恩,有爱心就是有情义,情义无价。

篇9

【关键字】初一历史;教学;指导

历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一直都处在被冷落的状态,得不到学生与家长重视,被列为副科。外加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的讲授过程,布置的很多题目都很枯燥,让学生背诵、回答与思考。在这期间,学生只得被动接受,用旁观的形态学习历史,而不是身临其境接近历史。这种学习不仅很难提高学习兴趣,对历史课堂的鲜活性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对此,在初一历史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等方面着手,让学生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做好学法指导,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作为快速发展的社会,伴随着知识更新,人类对知识有了更多的需求,知识老化速度加快,上学所得的知识很难达到终身受用的目的。对此,学生必须掌握获取知识的渠道与方法。中学生作为中学历史教学对象,大部分学生将来从事的事业不是历史研究与教学,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将大量时间花在历史学习上是浪费。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掌握史实。

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位初中生都必须面对的事情,而初一作为整个中学历史学习的关键,影响着整个中学历史教学成果。与小学相比,初中科目增多,从历史学习来看:怎样才能掌握复杂的地点、事件、人物与时间,挖掘历史演变经验,及时总结教训,指导学习与日后工作,是师生需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尽量为学生创设愉快轻松的氛围,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从而树立起全面终身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初一学生对历史知识陌生的特征,树立教育目标,做好学习指导,从怎样参与课堂教学、怎样高效的完成作业、规范行为等方面帮助学生打下基础。综上,在初一历史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增强学法指导,将学会变成会学。

二、做好初一学法指导的途径与方法

(一)开设学习方法指导课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所以老师要从课堂、课前学习与社会实践、作业处理等方面做好专题讲述,这些方法是通用的学习方式,需要专业的学习方法,利用学法指导,让学生对学习方法、目的有深入的掌握与理解。在操作中,学法指导无需太多课时,一两节课足矣,主要看教学中,学习方法的摸索,通过积累,促使学生养成好习惯。

(二)为学生创设条件,做好预习

启发,即对教学重点、目的、难点有明确的要求,通过将科学的思路给予学生,让预习方向更清晰。课前预习事实上是学生自学的过程。为了达到预习目的,在学习中应该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做好批注,同时结合问题序号,梳理知识,让学生对老师讲到的内容有良好的认知,从而避免课堂上一片空白。通过翻阅字典,解决课本中的生词,掌握教材提到的事件、人物,然后才能对问题有较好的解答。通过归纳不理解的事件、不确定或者难以解决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预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结合学生不甘落后、争强好胜等特征,对预习进行记录。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

要真正掌握学习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课堂教学作为核心环节,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必须从教学策略着手,让学生自觉行动。为了解决知识重难点,老师可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各种直观教具与多媒体,突破时间局限,进入自然的思维状态。为了打开思维,充分利用类比、对比、比较等教学方法,让已有的知识与需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对比,然后再激发思考。在此期间,老师不能急于将答案告诉给学生,而是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思索。

三、增强初一历史学法指导的途径

(一)讲述过程通俗化、具体化

具体作为学生形成知识框架的条件,对初一学生尤为重要。为了让初一历史教学具象化,老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录像、幻灯片、讲故事等方式,让教材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达到传递知识,生成概念的目标。如:讲到《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如果仅仅凭借文字很难达到理解,对此可以利用光盘播放的方式完成。从光盘中为学生讲述十万多年前,北京周口店与周边地区的人文景观与地理环境。

形象化则是对知识进行形象的阐述,它是增强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如:在讲整合下西洋这件历史壮举时,为了让这句空洞的话更加形象具体,可以利用《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从数据中讲述整个事件,表中列出了出海时间与所作的事情。从这些数据中,学生就能明白为何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和欧洲相比,要早50多年。

通俗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将教材中难懂的专业术语与深奥的地方通俗的解释给学生,让其真正领会教材内容编排。

(二)活用启发式教学

因为初一学生基础不多,仅限于小学六年学到的知识,和高年级学生相比,初一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都较差,为了提高与培养注意力,就必须活用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其主动开动思维。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启发不是满堂启发,必须放在恰当的环节。启发题目要难易恰当,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难。如:在讲到《秦帝国的兴亡》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两课中,可以借助最近火热播放的电视连续剧《芈月传》向学生提问:你认为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有的学生会说秦始皇是个伟人,也是个好人,有的学生则说他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郡县制与货币。通过启发式教学,不仅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初步了解到历史人物,同时这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应用。从多项实践结果来看:启发式教学对提高学生智力,培养创新与发散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只要启发得当,对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三)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即将教材谈到的内容细分成很多具体的问题,结合学生的记忆、分析能力,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写到黑板上,然后再帮助学生找准知识点。如:《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可以从(1)我国最早的人类叫什么?(2)北京人距今约多少年?(3)北京人有那些特征?(4)北京人使用什么工具?(5)北京人使用的是什么样的火?(6)人类最初的社会组织形式是?通过这些题目既阐述了整堂课内容,同时也突出了重难点,明确了具体内容,如果学生能回答这些问题,这节课也就顺利完成。这样既能便于学生听懂,同时还能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从教育分析来看:初一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事物表层,更喜欢听故事。从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状态来看:老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心理,从怎样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出发,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处理问题,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聪明。

参考文献:

[1]何雪静.上海市东升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政地学科整合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周雷.浅谈初一历史教学方法[J].教育艺术,2012,04:28-29.

篇10

1.做到中考说明与“大纲”的统一。中考说明规定的只是考点,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知识的内容,而且规定了对教材知识的评价要求,因此必须分清哪些属于识记,哪些属于理解,哪些属于运用,要在复习中找准知识的定位。通过对以上情况的分析,在复习时,中考说明中未涉及的知识大胆舍弃,增加部分要及时的补上,这样复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立足教材,善于总结,理清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实现对基础知识的活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共分三个部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教师要纵观整个教材内容,体现综合性和地域性。地理环境及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都是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的综合表现,都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特别要注意地理环境中的位置、自然、人文等要素的综合。突出地域特征,比较地区差异,分析产生特征和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例如,印度和我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既分析特征,又要综合考虑。只有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去联系实际。在“博”的基础上要求“活”。基础知识要求记住重要的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状况。一些重要的地名、数据应当牢固记忆,并能落实到图上,例如东西半球的界线、经度等。理解地理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物质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重点和难点。运用所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观点来说明、描述、识别地理事物,尤其在基本技能方面,应教会学生注重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获取地理知识,分析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

3.紧扣中考说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复习,复习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给学生印发中考说明,依照中考说明进行一轮地毯式复习讲解,目的是让学生对考点内容和要求有全面、大致的了解,同时查漏补缺,把学生在初一、初二未掌握好的知识盲点消灭。老师要把各个考点的要求、掌握尺度向学生交代清楚,使学生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中考说明内容覆盖了初中地理四本书,知识点多而杂,记忆性内容所占比例大,而且这几年的中考命题大多考那些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怪题、偏题较少。因此,不必要也不应该让学生面面俱到、不分轻重地去复习每一个考点。一定要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内容要多留意,次要内容简单看看,大体了解即可。

4.规范练习,多角度思考,举一反三,做到“讲-练-考”相结合,实现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复习时,除了要讲解考纲外,还要选择一些合适的、编写水平较高的课辅资料供学生自学和练习,同时,由老师定期出题进行阶段性考查。通过大量练习和考试检查,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考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可以发现自己还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使知识得以消化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