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考试后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3 00:30: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考试后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考试后总结

篇1

关键词: 英语考试 考试总结 四个方面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学生学习中尚存在的问题,以便根据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考试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考试可以促使学生不断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努力上进、勤奋学习的好学风;而且能训练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增强他们对知识进行辨别、推理及分析的能力。

本文重点谈谈如何才能通过考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其各种能力,从而增强学习的有效性。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就必须注重对考试的总结。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考试的总结呢?以英语考试为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考试的目的

不少学生对考试没有正确的认识,把考分看成命根子,考得好时沾沾自喜,考得差时则愁眉苦脸。故每次一考完试,要么把自己的成绩到处宣扬,表明自己是何等的聪明;要么便将试卷扔在一边看也不看,或是干脆三把两把把它撕掉。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是不端正的,目的是不明确的。所以说,要想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学生必须端正态度,明确对考试的认识。只有真正理解了考试的意义,才能通过考试来促进自己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认真分析试卷

有些同学认为只有没考好的同学才应该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其实考试后的总结对每位考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故每位学生在考试后都应该认真细致地做好试卷分析。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试卷分析呢?我认为要做好试卷分析(同时也是考生在考试中应该注意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摸清命题意图。试卷上的每道题都不是随便捡来的,而是通过命题人的深思熟虑选择而来的。每道题目的考查目的都是有所不同的,故考生应该先弄清命题人的意图。如:

这一题考查考生辨别语态的能力。如果考生能明确这一点,思考范围就得到了限制,思维就不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漫无目的。所以说,明确考查目的是解题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2.明确考查内容。在确定了考查目的之后,考生还应该搞懂该考题考查的是什么内容。当你明确了考查内容后,思考范围就会进一步缩小,这对做正确题目是相当有利的。还以上一个题为例,根据该考题的考查目的和句意,我们可以确定该题所考查的内容是被动语态。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要确定考查内容,必须依据考查目的、考题的语境和句意来判断。

3.回忆相关知识,做出正确选择。在明确了考查目的和考查内容后,我们就得根据考查内容回顾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如上述一题,它所要考查的是被动语态。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脑海中回忆起自己所学过的有关被动语态的知识,如被动语态的句式结构和不同时态等。在判断考题的时态时,还要注意句子主语的人称数,以确保主谓一致。一切考虑周全后,就可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三、总结考试的得失

通过分析试卷,考生应该达到总结考试得失的目的。通过分析,考生必须明确自己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掌握程度。对于已经熟练掌握了的知识就可以暂时放过去。而对没有掌握的知识,考生应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反复学习和巩固,直至真正掌握。如前面所给的那道例题,如果你做错了,那就说明你对语态知识还没有掌握好。所以,你就应该对这部分的知识作进一步的复习,真正弄清它的用法,从而真正把它掌握。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考试中单词拼写错误较多,那就说明你应该加强对单词的记忆;如果你在阅读理解中出错较多,那么你就应该加强阅读训练。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你的成绩才会逐步提高,你的能力才能逐渐增强,才能达到考试的真正目的。

四、总结考试的意义

总结考试对学生来说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1.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减少盲目性。不少学生在考完试后,既不分析,又不总结。所以,考完试后,他们既不清楚学习中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出错,故而也就不可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每次考试结束后,依然是糊里糊涂过日子,学了多少算多少。但是,如果你经常在每次考试完之后注意分析、总结,那么,你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及时针对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解决,从而使过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逐渐逐渐地被克服、被解决,这样就会减少学习中的盲目性,提高学习目的性。

2.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句谚语说得好:“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见,一个人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及工作习惯是何等的重要,它们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乃至一生的命运。

篇2

关键词:考试得失;总结;策略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分数的重要性,

尤其是老师、家长和学生更是喜欢高分。

台湾漫画家庸这样总结:“大部分的人对于所谓成功,只有两个标准:小时候的分数和大了之后的钱数。”虽然我们不能简单以分数衡量人,但是分数的确可以检验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是不可忽视的。当然每次考完试有高分也有低分,还有中等成绩。最让家长、老师和学生沮丧的是低分,作为老师,我认为在面对低分时要冷静,忧心忡忡是没有用的,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也就是学会分析得失,调整学习策略,真正体会到“失败是成功之母”。

一、考试得失分析

1.考试整体状况的总结

每次考完试后,学生拿到成绩单,

考高分的或者继续努力,准备下次的辉煌;或者洋洋得意,骄傲自满,停止努力。考低分的要么垂头丧气,沮丧,懊恼,后悔,抑郁,苦闷,自卑,情绪低落;要么一反常态,性格孤傲,不近人情,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无论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不可取的,正能量的严重减少,将影响以后的学习,甚至影响身心的发育。作为老师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教会学生分析“得”与“失”。首先让学生作总体分析:本次考试中你是否取得了你所期望的成绩?你的总名次是上升还是下滑?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简单了,还是别人失误了,还是你的水平上升了?如果下滑,是因为题难了,还是你的水平下降了?其次是具体的措施:①算出各个原因的丢分数值。如计算失误失分、审题不清失分、考虑不周失分、公式记错失分、概念不清失分等。②找出最不该丢的5分。“最不该丢的5分”是最有希望获得的,找出来很有必要。在后续学习中,努力找回这些分数是可望可及的。如果真正做到这些,那么不同学科累计在一起,进步也就很大了。③任何一处丢分,在存在偶然性的同时都存在着必然性。丢分的实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进行整体分析。问题逐步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研究知识不清、问题情景不清和表述不清所造成的丢分比例,用数字说话,也就能够得到整体结论,找到提高成绩的整体方向了。

2.知识点的总结

教会学生分析知识点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进行分析是很危险的,在下一次考试中必会掉进同一个陷阱里。如何分析?是不是就题论题?当然不是。首先,拿到卷子后,让学生细细研究每一道题。从每一个具体的错题分析入手,分析错误的知识原因、能力原因、解题习惯原因等。此时需要关注的不只是错题,还应包括自己当时答起来不顺利、思维有障碍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时时提出如下问题: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这道题是怎样运用这一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这道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这道题还有其他的做法吗?

其次,应着重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由点及面、更深更广的复习。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一味地就题论题,在下一次考试中出现与此不同的同类型题还是不会做。一道题错,证明相关的知识点没弄清楚。

3.答题技巧的总结

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让学生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合理吗?有没有出现先松后紧或先紧后松的现象?有没有出现填答题卡时错位,或者有没有明显的失误?如果有,请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具体分析每门学科。数学是否因为做附加题而没有检查基础题,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英语是否因为作文构思时间过长而使阅读时间不够?等等。

让学生把以上这些总结记录下来,这是他们宝贵的经验。总结完这些后,马上把做错的题,重新抄一遍,然后写出正确的答案问老师,问同学。

二、学习策略调整

在分析完得失后,要让学生结合个人和学校教学安排情况,调整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做出更适合自己的有效的计划和安排,也就是调整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等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学习活动的规律。正确处理这几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学习中需要循序渐进打牢基础和日积月累,书不离笔。循序渐进,是书本知识的内在逻辑,也是人们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的严密的体系,呈现出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阶段性和连贯性,因此,应严格遵循学科的特点去安排自己的学习。日积月累,书不离笔要求学习者,随时随地地把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一些体会记下来,经过几年的积累,量变转化为质变,结晶出创造性的成果,从而产生学习上的飞跃。

篇3

关键词:总结;深化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003-6148(2007)12(S)-0046-2

高考结束,教师应及时地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高考物理复习过程中所实施的各种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效果以及学生的复习质量与发展水平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总结,这种总结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对复习效果作出准确恰当的估量,进而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有效地改进和指导今后的辅导工作,深化高考复习。

1 总结内容

高考物理辅导效果的好与差,取决于构成物理高考辅导工作的诸多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优化、协调程度。总结的内容应包括:(1)复习的策略方向――这是复习方向的定位。应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以及面对的学生的水平来定位;(2)复习计划――这是复纲,每一阶段的复习要求恰当;(3)复习设计,设计应根据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复习原则,注重双基,培养能力。细节应具体到每节课的内容,要从整体上去考虑各节课的内容所应占的地位,以及与其它知识的纵横联系;(4)复习的方法,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地使学生在知识和方法上双丰收,因此要总结在每一个阶段的复习方法效果怎样,是否需要调整。要考虑复习中的讲解是否出新意、是否详略得当、是否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训练是否准确、是否规范、是否到位;(5)复习形式的合理选择及运用。在复习的形式选择上,应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尽量运用灵活复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6)复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的有机结合;(7)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8)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积极程度、勤奋程度、掌握知识的深度和牢固程度,所能达到的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9)所选用的复习资料(包括例题、习题选择)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否满足高考基础知识复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要求,它们的优、缺点在哪里;(10)高考前对学生的思想指导。高考的竞争是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的竞争,有时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把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和培养心理素质作为同等重要工作来抓。尤其中在高考复习时应注意和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运用适当的心理辅导方法(个别谈话、心理暗示、学生间的正向、逆向激励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高考时的平常心理;(11)高考答题方法的指导。正确的答题方法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关键,特别是现在的理科综合考试,正确的方法更为重要。因此平常的训练、指导应对学生的答题具有针对性,如考试时间的分配、各种题目的处理、以及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步骤等;(12)考前的各种信息对考试的影响。高考前,各种高考研究会,教学杂志上都有大量的考试信息,认真分析高考前的各种信息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以便在今后的高考复习中积累有用信息。

2 总结的标准

根据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总结的标准应关注以下几点:

(1)效果标准:即通过系统的辅导后,学生在高考过程中应该达到和实际达到的程度,如:①掌握“考点”知识的牢固程度;②能力发展所达到的实际水平;良好心理品质的提高程度和稳定程度。

(2)时间标准: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限定的时间内应达到的一定效果,那种通过加重师生负担取得的效果是不足取的。

(3)方法标准:好的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好的方法,因此对方法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更为重要。好的方法应具有构思巧妙、省时快捷、准确无误等特点。

3 总结的方法

考后物理总结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通常的做法为:

(1)自查法:教师要从前面提到的几个方面深入分析自己辅导过程中的得失,形成经验,完善自己。

(2)议论法:通过同行、同学科教师的认真评议,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篇4

关键词: 《组织胚胎学》 考试改革 考试实践

大学考试作为评估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与学,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考试不仅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而且它的反馈性是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客观评价,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发现和解决。考试还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通过采取多样而灵活的考试可以不断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考试成为学生主动配合教师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考试更是检测和提高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更好地发挥其评价作用,为培养学生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服务[1]。近年来,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首批考试改革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改革内容、重点及原因说明

目前组织胚胎学考试存在以下问题:

1.考试内容重知识轻能力,往往局限于教材,多为记忆性的知识,以教师讲授的重点内容为主,重视分数而忽略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短期突击获得高分,这种考试模式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2]。

2.考试方式过于单一,难以准确评价教学效果。目前课程考试偏重于闭卷笔试。闭卷笔试这种考试形式操作简单、便于管理,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试卷所涵盖的内容有限,考核的知识面窄,考查点代表性差,而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就难以考察。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过高(70%);注重结果性评价,忽略过程性评价,期末考试占总成绩比例相对较高。就课程考核次数而言,仅凭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难以涵盖全部教学内容,以这两次的考试成绩评价大学生的学习是不公正和不科学的。

二、考试改革方式

基于以上原因,对组织胚胎学考试作如下改革:

1.期末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百分比由70%降至60%。

2.丰富了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改革后平时成绩的内容包括13次实验报告的成绩、课堂提问、课堂回答问题、课堂纪律等方式。

3.加大了实验课的考试成绩的比重。以前考核方式是期末只有一次切片考试,作为最后的平时成绩。考试改革后切片考试的次数增加了,期中增加了一次切片考试。

三、考试改革具体实施过程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结合学校考试管理制度对组织胚胎学考试制度进行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和临床实践要求,提出将“实验报告(10%)、实验技能考试(20%)、期末考试(70%)”模式改革为“实验报告和平时课堂表现(10%)、实验技能平时考试,即期中的切片考试(10%)、实验技能期末考试,即期末的切片考试(20%)、期末考试(60%)”模式,从而实现了考试的多元化。

1.实验报告和平时课堂表现与纪律

教师需及时对实验报告进行讲评,学生总共有13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分数以10分制评分。实验报告为本教研室制作的画图册,首先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要求画图,然后写出组织或器官的名称,对组织或器官的结构进行描述,同时写出相应的结构名称,在每次的实验报告中,根据几项综合要求给学生评分,最后以13次实验报告的平均分计入平时成绩。将每次质量较高的实验报告作为模板,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

2.实验课技能平时考试(即期中切片考试)

这是在学完组织学的四大基本组织后,对学生进行的一个阶段性考试。主要考试内容为四大基本组织的切片考试。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写出结构名称,总共观察10个结构,每个结构1分,总分10分。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正常组织的结构,为学生以后学习器官的结构奠定基础。

3.实验课技能期末考试(即期末切片考试)

主要考试内容为正常器官的结构描述,内容涉及各种器官。考试时每个学生随机抽到一套切片,每套切片由5张切片组成,抽签拿到的5张切片首先要写出器官名称,然后从5张中自选2张,对器官的组织学结构进行描述。最后由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判断学生是否掌握正常器官的结构,为学生以后学习病理学、观察异常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4.期末考试

增加考试的题型,考试的题型有选择题(选择题又分为单选题与多选题)、填空、是非判断、名词解释、问答题(问答题又分为一般问答与综合问答题)。题型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将以上题型综合交叉使用。

总的来说,考试改革后,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重,考核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加强平时考核并不是单纯频繁增加考试次数,而是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灵活采用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考试相结合等各种形式的考核相结合、中期考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多样化的动态考试过程中获取教学信息,综合素质获得发展,专业素质得到提高。

四、改革预期的成果和效果

本改革实施范围是临床、检验、口腔、预防、影像的本科班学生。改革后,加大了平时考核的范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平时考核的成绩,进行考核情况分析、点评。一方面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可以反馈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

五、学生成绩分析与对比

因本学期2011级所有的本科班都参加了考试改革,所以将2011级成绩与未参加考试改革的2010级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对比结果如下:2010级平均分:77.32,及格率:94.31,不及格率:5.69。2011级平均分:78.48,及格率:95.9,不及格率:4.03。

通过以上分析,及格率2011级比2010级提高1.59%,不及格率2011级比2010级降低了1.66%。平均成绩2011级比2010级提高了1.16分。

六、总结

在考核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分析,向学生及时反馈了平时考核的成绩。同时还对考核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便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效果。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掌握前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在期末全部考核都完成后,汇总学生的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很少,和以往相比及格率有了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手段;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章学来(1964-),男,浙江海宁人,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蔚雯(1991-),女,上海人,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1306)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099-02

“传热学”是研究物体内部或物体与物体之间由温度差引起热量传递过程的学科。“传热学”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一直作为能源动力类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因此,如何搞好“传热学”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传热学知识,是必须重要解决的问题。

一、“传热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本专业课程考试通过率从89%下降到85%左右,大部分学生集中在65~75分数段,高分较少,专业平均分下降3~5分,教学成果不尽理想,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由于大学生本科扩招,导致学生平均素质下降,以往的教学方式已无法完全满足当今教学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传热学”一向“难教难学”。一是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缺乏很好连贯性,使学生不容易横向理解;二是图表、经验公式以及半经验公式较多;三是一部分理论与概念较为抽象深奥,学生理解普遍存在困难;四是课程课时少,54课时不足以将内容完全讲解,因而同学无法很好地吸收知识。

根据以上教学困难,课程组决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手段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期改善教学成果,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最主要的是教学内容。现在传热学发展十分迅速,而其教学内容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增加一些传热学前沿内容,拓展学生视野。同时根据教学情况,适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1.注重对流传热及其实际应用

考虑到上海海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于制冷及其相关行业,课程将加大对流传热的讲解力度,并在课后作业与考试中引入其实际应用题,加深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自行批改作业,并根据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下节课堂中,教师将详细讲解学生错误题目以及题目要点,并且扩展题目类型以及应用实例。

2.注意本课程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师讲解知识要点,必须与专业的培养计划联系在一起,旁征学生已经学过的科目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要点,博引学生即将学习的科目概念来印证课程内容。例如将锅炉作为导热实例,回顾锅炉知识,切实印证导热作用;将对流传热与流体力学联系,方便于学生理解对流传热中流体的运动;将辐射传热与热管相结合,为之后换热器课程的学习做铺垫。该措施已实行了2届,皆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增强了同学专业的连贯性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融合运用能力。

3.运用双语教学,加强学生的专业英语

基于学生现阶段的平均水平,教师在绪论、应用以及简单概念的讲述时通过自编英语讲义、英语板书以及双语口述实行双语教学,并在考试时酌情添加一些英语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该措施已试点3届,取得了一些成效。自编讲义不仅能够减少学生阅读专业英语的难度,更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学习的进度,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此外,在平日里的讲课与课后作业中,教师也将增加关键词与专业术语的英语讲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这种国际学术语言进行思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有效地掌握国际上传热传质领域中的最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样,教师在阅读英文教材、编写英文教案的过程中也将受益匪浅,不仅可以使教师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教学动态与科研成果,而且还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1]

4.增加热管等专题

在完成课程教学但还未考试时,教师通过创新基地将给学生讲授热管等专题。在介绍热管的原理以及相关应用后,要求学生完成特定条件下求取热管周围特定温度点温度变化的程序编制。这个举措既使学生熟悉编程语言以及计算机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而且也通过热管这个当今十分普遍的应用实例巩固了学生对“传热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大大有利于学生在日后工作中适应现代工程的发展要求。[2]

三、教学方法的发展

现今的大学教学中,“传热学”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差不大,而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学成果却大相径庭,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则是各校教学方法的不同。

1.课前提问回顾,课后作业预习

课程教师通过每次上课前随意对学生的提问来帮助学生回顾上次课的主要内容,同时检验学生对上次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通过每次课后布置2~3道预习作业来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之后的课程,以加强听课效果。该措施已尝试多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它可很好地将“传热学”课程串联起来,解决了课程内容较为分散、缺乏连贯性等问题,并通过课前提问的总结以及预习问题的解答,理清了学生及教师的思路,增强了学生对离散知识的概括总结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学生自主备课,上台讲解

对一些重要的理解难点,教师会根据教学进度,酌情要求学生自学难点并且自备教案。之后,教师将在课上随机挑选学生上台演讲,并查缺补漏总结难点内容。通过自学―教授―补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总结归纳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还可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间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2]

3.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实践中完善方案

在54课时中有6课时用于“传热学”相关课程实验。教师在实验前讲解实验要求、基本原理以及提供的设备后,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以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时,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操作,并且通过实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改实验方案,最终提出一套正确、可行、完整的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查询各种资料,与同学讨论或是询问求教于导师。而教师在实验期间维护学生安全,解答学生的各种问题,并在实验最后总结归纳实验精髓。通过此举培养学生独立设计一套完整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手段的调整

众所周知,考试是目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同时它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起着引导作用。因而,根据学生学习状况选择合适的考试手段则成为每个教师必须严阵以待的一个重要问题。

1.传统考试的形式及其优缺点

传统的考试形式一般有闭卷和开卷两种。

一般课程平日里都采用闭卷考试,这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考试。闭卷考试有着鲜明的优点:一是学生通过考前背诵与复习,能够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以及基础知识;二是学生不会心存侥幸,为了通过考试,考试前必定会做一定程度的复习;三是考试监考比较方便,能够通过比较简单的手段杜绝学生的作弊现象。但是凡事无完美,闭卷考试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劣势。由于“传热学”课程图表、经验公式以及半经验公式较多,这些公式与参考资料所需数量庞大无法在试卷中一一列出,而学生又无法全部背出且也无这个必要,所以试卷的出题范围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规避这些参考资料,所出试题难度较低,不能客观地衡量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第二种考试手段就是开卷考试,这也是教学上比较常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开卷考试的优缺点正好与闭卷相反。开卷考试能列出一部分公式与参考资料,减轻学生的复习压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理解知识难点,增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但是在开卷考试中,教师无法很好地监控学生的考试情况,很难做到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学生一旦在考试中被允许翻开书本,就会忽视考前复习的重要性,对基本概念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就缺乏稳固,并且在考试中如果遇到问题,学生不会首先自行思考解决,而是通过翻阅书本来寻求答案。[3]

2.“1+1”考试手段及其优缺点

所谓“1+1”考试就是闭卷考试加“一页纸”的考试,“一页纸”是指允许学生将印有学院考试专用图章的纸带入考场,这张纸上允许学生记录自己认为对答卷有帮助的任何内容,如公式、解题方法或重要结论等。[3]一是通过一页纸资料的整理,学生拥有了一个“传热学”课程,归纳重要知识点的过程,这不仅仅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二是一页纸资料的参考,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公式与参考资料的背诵,使学生免于无用功的困扰;三是一页纸篇幅有限,只能誊抄有限的知识要点,因而出题依旧保留很大的余地,解决了开卷范围过广 ,出题偏怪偏难的问题。同时学生在考试时无法完全依靠这张纸,所以依旧会重视考前知识点的复习,相信一张纸最后也将只是一个心理安慰。

但是“1+1”考试手段并非毫无缺点,它依旧有着需要继续研究与探讨的部分。一页纸的篇幅大小决定着考试开卷范围的大小,如果篇幅过小,则无法涵盖所需公式与参考资料,引起学生精力及时间的浪费;如果篇幅过大,则限制了考试的出题范围,考试将无法全面客观地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

3.“开卷加闭卷”考试形式

目前课程运用的是开卷加闭卷的形式,对两种考试取长补短,既兼顾了公式以及参考资料的查阅便利性,拓宽了教师的出题范围,又考察了学生基本概念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督促学生必须重视考前复习。根据近几届的试验情况,笔者发现由于开卷考试的开卷范围过广,使开卷试卷的考试难度大大降低,如果提高出题难度,又不免出题偏于难题与怪题,违背了考查学生学习质量的初衷。

五、总结

“传热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希望通过上述改革能给“传热学”的教学带来一丝新的气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及计算,提高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后续课程的学习基本要求,为未来的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2]

参考文献:

[1]钟晓晖,赵斌.“传热学”精品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8-111.

篇6

关键词:学生自主测试;考试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56-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1]。课程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除了需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更要突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但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仍然存在模式单一、重记忆背诵、轻应用创新等弊端,广受诟病[2]。随着学界对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课程相适应的科学考试理念、方法与内容亟待产生[3]。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设计了“学生自主测试”的课程考试模式。本文将对此加以介绍,希望能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考试改革不能对所有的课程一概而论,需要针对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考试模式。

高等教育中相当一部分的专业基础课,授课目的是给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这类课程的特点是[4]:(1)知识点多而庞杂,涉及面广;(2)知识点小而散,散落于书本的各段文字中;(3)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不强,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4)知识点大多需要记忆背诵。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考试时多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开展考试改革时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1.学生接受考试改革的动力不强。前人研究考试改革时,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对考试改革的认可程度恰恰才是考试改革成败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普遍感到整本书全是重点,颇感枯燥和厌倦,大多选择考前突击背诵的方式应付考试,对任何的改革都无动于衷,不予配合。

2.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动力不足。这些课程考试传统的命题方法,都是教师从试题库中挑选题目。更改试题库或考试模式的工作量巨大,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管理难度和实际工作量无形中增加许多,此外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些都阻碍了教师实施考试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程的教学目的留给考试改革的空间不足。由于这些课程考试必须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不可避免要考查记忆背诵的内容。再加上试卷对题型、答案要求标准化,对考试评判要求精量化。因此进行考试改革时,试卷上能够进行改革的空间有限。

二、“学生自主测试”考试模式的构建

如上所述,对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进行考试改革时面临的问题很多。要想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除了要激励教师推动改革之外,关键在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考试改革中来。在这一思想和“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试观念的指导下,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设计了“学生自主命题”的课程考试模式。

“学生自主测试法”由五个环节组成(参见图1):

1.课堂上,教师讲述完课程内容后,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课堂的讲述以及课本的内容,自己总结知识点。

2.学生根据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将其设计成考题,并认真作答。

3.教师将学生自主设计的题目收集上来,进行批阅和答疑,然后反馈给学生。

4.学生自行组建5~8人的学习小组,将各自的题目给其他的同学做测试,并由出题人进行讲解。

5.明确告诉学生,课程考试的考题中,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题目组成。

上述环节均在课下完成,不占用上课时间。

这五个环节中,最后一个步骤最为关键,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考试改革的兴趣和动力所在。与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不同,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课程测试。因此明确告诉学生,其自主设计的题目将来会出现在课程考试的试卷中,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就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其次学生互问互答的步骤,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一部分学生充当考官和教师去教授另一部分学生,这可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自主测试”在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实践

事实胜于雄辩,本文以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学生自主测试”在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实践。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本教研组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发放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79份,回收54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见图2),每个学生在课下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完成自主命题,所花费的时间为:18.5%的学生在半小时内完成;44.4%的学生需要花费1个小时完成;而还有37.1%的学生花费了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

由图2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在课下花费时间来总结知识点、自主命题,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花费了1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自学,说明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测试”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源于课程考试的导向。学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被考试”,现在让他们自主命题,这会使学生的心态从“我被考”转变为“被我考”,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自主测试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小而散,散落在各个章节段落中,对相关知识点的汇总整理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过去学生掌握起来,总有遗漏或拿捏不准的地方,很难掌握全面。当引入了“自主测试”后,学生之间会组成学习小组来相互测试,相互解答。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和释疑。这样就可以把课本中有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把原本很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得井井有条。

其次,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动力被激发出来之后,为了降低考试中记忆背诵的量,其自主设计的题目中,不定项选择题的比例增大。例如他们的题目通常为“以下关于XX知识点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不定项选择题题目灵活多变、知识点涵盖面广、对答题准确度的要求高,题目难度远远高于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而学生自主命题中,这一题型比例的增大,初衷是为了减少备考时的背诵量,而最终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反而强化了他们对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

与之对应,在课程考卷的试题中,我们选用了20道学生自主设计的不定项选择题来代替传统的单项选择题。而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平均为15.6题。将本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上届学生的进行对比,在入学成绩、男女比例等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采用了“学生自主测试”后,试卷难度虽然明显提高,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和过去持平。这说明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得到了提高。

3.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掌握一套高效的、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才是今后学生们安身立命之所在。而学生对于“自主测试法”最为肯定的一点,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于大二。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见图3),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但他们的自学方法还不完善,还需要借鉴更多的方法来加以改进,使之更加高效。“自主测试法”正好符合了学生的要求。

根据图4,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主测试法”对他们掌握自学方法有帮助,而且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帮助很大。这表明,学生对“自主测试法”的认可度很高。“自主测试法”为他们完善自学方法提供了一种途径。

4.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进行考试改革动力的促进。“学生自主测试”不但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提升。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小而散,青年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稍微疏忽就会遗漏某个知识点。而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总结和相互间的答疑,基本上能覆盖到全部的知识点。教师对学生题目和答案的评阅,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检讨的过程,从中能够寻找出讲课时的不足之处,及时给学生做出补充。

另一方面,过去考试改革的推动者都是教师,而“学生自主测试”将考试改革的推动者变为了学生。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难度和工作量,因而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生自主测试法”的不足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自主测试”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改革中获得了成功。但同时该方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根据教师评阅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主要有三点:

1.学生对知识点范围的把握不够明确,自主命题中常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即使相同的课程,其教学大纲也都有所差异。教师讲授时会有所侧重,不会对书本上的内容面面俱到。但学生自主命题时,凡是书本上有介绍的,学生都会涉及,而且也有一些学生专门关注边缘角落的知识点,导致题目超纲。对此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述的时候,给学生明确考点和知识点的范围。

2.有些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或参考书中的现有试题,不去自主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都可以在网络或参考书中找到很多的试题库。有些学生直接照搬这些题库中的题目,因此教师在批阅学生的自主命题时,经常看到几个学生的题目一模一样。对此需要教师在批阅中及时反馈,对这些学生加以督促。

3.有些学生设计的题目过于直白和简单。不可避免,有时学生自己设计的题目,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非常直白和简单,缺乏综合性和灵活性。对此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例如可以把往届“自主测试”的题目给学生参考,并对优秀的题目加以点评,引导学生的出题思路和出题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题目创新,设计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的题目。

上述这些反馈意见,表明学生对“自主测试法”非常认可,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认真地去进行了实践和总结。这些不足之处,本教研组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测试”在微生物学的课程考试改革中获得了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成效,培养了自学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动力,实现了教、学、考试的良性促进,践行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试理念,解决了传统考试的弊病。

参考文献:

[1]史楠,刘柏霞.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2):115-117.

[2]涂叶满,张庆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4):106-109.

篇7

一、分块检测,获取信息,定出目标

在复习前,教师要把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归纳整理成几大块,像河北中考试卷一般是三大块——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基础知识板块又分为6小块:语音与汉字、诗文背诵默写、语言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复习每个板块前,可以先设置适量的检测题对学生进行摸底考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比如复习“综合性学习”这一板块时,可以依据考点,设置活动设计类、信息提取概括类、图文转换类、本地文化积累类四个题型,对学生进行检测。掌握了学生的答题情况后,教师制定复习计划就有了可靠的依据,也就避免了复习时平均用力的毛病,同时,对学生也起到了提示与助学的作用。当然,检测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口头提问,可以书面测试,也可以小组互查,教师指导。然后,在复习每个板块的每节课,结合测评情况,给学生定好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记住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建立起合理的、系统的导学体系。

二、引导复习,讨论归纳,点拨达标

复习课是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巩固、提升,教师要善于将各部分知识归纳整理,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辨析,归纳出正确答案,总结解题思路,然后用于做题指导。阅读理解是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学生容易失分的一个板块,其实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都来源于课本,一定要利用教材举一反三,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再做有代表性的题。

比如说明文的复习,《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说明文的要求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大自然的语言》等典型课文复习,再结合近三年的河北中考试题总结考点和题型如下:1.文章内容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重要信息的筛选与概括;3.把握说明结构及顺序;4.辨别说明方法,分析作用;5.说明语言、重点词句的辨析;6.对文章中涉及的科学现象的感悟、评价,或提出个人的建议。这样明确学习目标后,再结合各省市的中考试题,精心挑选科技类说明文,对每个题型逐一进行训练。但是复习不应是简单的学生做题,教师对答案的过程,要围绕每节课设定的目标,精心选择典型题和有代表性的文章。做题后,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自己的答案与正确答案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做题思路,从答案中寻找规律性,从而全面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自己的理解力。要让学生养成在练习中思考,答题后反思的好习惯。之后教师再适当点拨答题的技巧,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归纳整理成网络结构,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规律去答题,才能在考试时尽量做到不失分或少失分。

三、反馈矫正,及时总结,巩固提高

复习课不同于平时的新课,达标测评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复习质量的有效手段。达标测评题不同于前提测评题,这类测评题要包含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点,难易题要搭配好,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和感受。测评的方法除了平时用的书面回答外,可灵活多样,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复习文言文可以让每个学生制测评试卷,然后交换做题、阅卷。制卷、做卷、阅卷三个过程其实是三种不同形式的复习、巩固。对名著知识、古诗文的复习可用小组比赛或抽卡片问答的形式等,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教师设题后,可将题分为三个层次,基础题个人答,中等题同桌合作答,难题集体答的形式来复习,尽量让学生回答的问题与其自身的能力和知识水平相符合,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人人都能参与课堂,全班学生也都能得到测评,给每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无论采用哪种形式的测评,检测完后,教师要根据测评反馈的信息,做好评价、矫正工作,及时总结,肯定学生优秀的一面,找出达标不够的知识点,寻求补救的措施,以使复习的内容得到有效的巩固,使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课程;考核

《财务管理》是大多数高校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其他多个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领会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能为本专业的学习提供帮助。要求学生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以及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与收益等基本概念,掌握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收益分配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等理论和方法。

《财务管理》课程考核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督导作用。设置得当的课程考核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和促进作用。那么应该如何安排课程考核,才能起到以上作用?在从事多年财务管理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实行分专业考核还是统一考核

以往本门课程考核时,考虑到各专业班级之间评分的公平与可比性,以及教师命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效率性,一般都要求统一命题,统一考核。但基于以下原因考虑,笔者认为分专业考核更为合理:

首先,虽然各专业开设的本课程教学总体目标基本相同,但课程定位不同。对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该课程(也称中级财务管理)是核心课程;对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该课程是专业教育必修课;而对于经管类以外的各专业,如语言类,社科、理工类各专业,则是为扩展知识面而开设的选修课。

其次,学时安排不同。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的本课程学时安排比较多,以本校为例,一般有中级财务管理48或54学时,高级财务管理48或54学时;其他经管类各专业,本课程一般安排48学时或54学时,不分中级和高级课程;经管以外各专业,一般设置为选修课,只安排32学时的课程。

再次,教学重点不同。对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重点在于财务决策、财务分析等方法的具体应用上。比如讲到项目投资决策部分,基本方法对这些专业的同学来说非常简单,只要介绍清楚就可以,而后面的不同寿命期投资项目的决策,设备更新决策、考虑折旧和所得税问题的复杂决策等才是研究的重点;但对于经管类其他专业的同学来说,由于会计方面知识学的比较少,复杂问题的决策不宜过多展开;而对于经济和管理类以外得各专业,重点应该放在基本方法比如贴现分析的几种不同决策方法上。

二、采用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指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的评价,是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的基础上做出的评价。形成性评价重视的是过程,具体可以采用观察、提问、作业、测验、问卷、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手段。形成性评价应设置得较为频繁,比如可安排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后的作业、小测验等。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好处在于:

首先,可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比如在课堂讲解的同时,通过观察学生对所讲内容的反应,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可以随时调整教学。

其次,促使学生及时掌握已学部分知识。如“货币时间价值”部分学习结束后,可以安排作业或者小测验,促使学生及时回顾课堂所学内容,并加深理解,为以后投资、筹资等单元的学习扫清概念理解和方法基础上的障碍。

再次,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通过提问、作业等发现部分同学在与折旧相关的现金流量分析上发生错误,教师可以对这部分内容重新讲解,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有哪些理解上的偏差,存在哪些错误,并根据教师讲评和自己的重新认识进行更正。

第四,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正面肯定,使学生通过情感反应加强了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也通过学生的认知反应加固了其对正确概念、原理等的认识,校正了含糊的理解和不清晰的记忆。

第五,促使学生参与评价。比如在以往的教学中,安排问卷调查,请学生自己分析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更为合理,同学们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当然,形成性评价在应用时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如果不把形成性评价的结果量化并计入到学生最终成绩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够,如果量化并计入最终成绩,其评价结果本身可能并不公允,比如提问时每位同学回答的问题不同;作业很难保证独立完成;分组讨论时部分同学不开口不参与;作业、测验的评价难以标准化;频繁评价的时间精力难以保证等等。

总结性评价则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也称为“事后评价”。总结性评价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学期末的考试,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

在《财务管理》课程中采用总结性评价的好处在于:

首先,可以考察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通过期末的考试可以考察学生是否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是否掌握了财务分析、投资决策、筹资决策、收益分配、企业价值评估等的理论和方法,是否具备财务决策分析等能力。

其次,便于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总结性评价最常见的作用是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对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予以确定并打出分数,评出等级。

再次,对教师的教学提供反馈。教师可以从评价结果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这些信息将会对教师下一次组织教学提供参考。

应用总结性评价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学生不重视过程只重视结果,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总结性评价有一次考试定终身之嫌,忽略了过程的考核;基于考核时间的限制,难以覆盖绝大多数知识点,也难于满足对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考核。

在实际应用中,对《财务管理》课程考核应将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在形成性测试时,不要简单地只打分数,而应通过适当形式地让学生知道他是否已掌握了该单元的学习材料。如果学生掌握,应明确指出;如果没有掌握,也要尽可能予以鼓励并提出改进建议。在进行总结性评价时,要采用合适的考核形式,设定适当的考核难度,选用多种类型的考核题目,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的能力。

三、采取开卷、闭卷还是论文形式

在总结性评价时,应该选用哪种考核形式呢?目前普遍采用的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论文几种形式。

在《财务管理》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和同事都倾向于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从评分角度来看,闭卷考试确实有不少优点,更适合标准化评分。闭卷考试的特点是:第一,有利于直接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是对学生多方面基本能力素质的考查。第二,试题形式封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性。第三,闭卷考试不允许学生携带任何与考试无关的资料和工具,不允许学生交头接耳,可能会给学生造成紧张的氛围,影响其发挥。

采用开卷考试,考生可以自由查看资料,但是仍应独立完成。与闭卷考试相比,开卷考试的试题更具开放性,更加灵活,为考生回答问题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有利于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水平。开卷考试的特点是:第一,有利于考查综合能力素质。开卷考试时,试题的提问角度不是直接的,大多不是能从书面上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第二,试题形式比较开放,只有对系列知识的融会贯通,才能灵活地驾驭问题的回答,进而发表个人的独特见解。第三,开卷考试允许考生翻阅随身所带的各种资料,考试环境相对宽松,能够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

以写论文作为考核形式,对教师来说,命题的工作量大大减轻;同时学生也没有考试压力;论文也比试卷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论文无法像闭卷或开卷考试那样,有比较大的考核知识点覆盖面,学生可以只选择自己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部分内容展开论述;论文写作时学生可以参考大量资料,有的同学会在网上下载大量资料照搬或者抄袭,对此难于完全杜绝;论文的评分不像试卷那样易于标准化,采用百分制评分并不太合适,也难以体现客观和公正。

对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建议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考核内容覆盖面广,既考核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的方法掌握程度,又考核基本知识点和背景知识了解情况,考虑到这些专业的同学多有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需要,因此在题型安排和难度设置上可以部分参考CPA考试的情况,但对于CPA考试中未考察的实务以外的知识点等仍应考察。

对于金融、国贸、经管、市场等其他经管类专业,难度应该降低,考核基本概念、理论知识和复杂程度一般的分析决策等技能的掌握情况,另外考虑到和本专业结合的要求,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笔试加论文的方式考核,开卷或闭卷笔试可以考察学时基本知识点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论文又能促使学生结合本专业具体情况,选择部分问题展开研究。

经管类以外的各专业,由于是作为扩展知识面开设的课程,只要学生能了解基本理论,应用基本方法解决经济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可。因此只考核基本知识点,最基本的决策和财务分析能力,可以采用有条件的开卷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宇,易松芝.财经类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1(3).

[2]笪强生,翟晶.大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性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19).

篇9

巴中小升初报名考生可点击进入《巴中小升初报名网站:巴中市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巴中小升初报名。

报名方式:

巴中小升初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巴中市招生考试信息网》网站,巴中小升初考试报名平台(bzszb.cn/)进行报名。

报考流程:

各地小升初报考流程均有差异,

1.去各学校官网下载报名表并填写【推荐】或于五一开放日前往各学校向学校索要报名表并填写

2.交给相关学校负责人,领取准考证【学校一般会附一张写有考试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通知】

3.按准考证上的时间按时到考场参加考试

4.考试完毕

5.约莫1~2天后各个学校都会在学校官网上公布录取名单

【常见问题】

问题一:家长总是限制我,我感觉好烦啊!

为了更好的迎接小升初考试,家长在这期间会更加严格管理孩子,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去参加同学聚会等等。学生要先理解家长的心情,不要产生抗拒心情。一些学生因为烦就和家长对着干、安排学习就不学了,这样做法非常不可取,毕竟这影响的不是家长的命运,而是影响你的命运。其次,要“独立”起来。这里的独立不是指生活、精神独立,而是学习独立,即要求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好小升初考生的学习计划目标等,并且自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前进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解决问题,要与家长做积极互动。常与家长做沟通,多与家长谈论自己学习情况、学习计划、生活计划及感受,也了解一下家长感受。双方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进一步努力。

问题二:父母对我期望值特别高,特别怕辜负他们的希望,他们给我的压力更大啊!

小学六年级期间不仅学生压力大,家长压力也会增加。一些家长会不停唠叨、还会对子女格外的照顾,每天的菜谱都是精心设计的······这样往往使学生有更大的压力。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家长这么做是家长有爱心、家长爱你的表现,和你小升初考试没有必然的关系。家长在这期间特别照顾也是小学六年级期间学生学习时间增多、压力较大,对你格外照顾是避免因为生活因素而影响到你的学习。此时,对父母心存感激就可以了,没必要增加压力。你只要正常的学习即可,毕竟学习不是为了家长,你的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命运。

篇10

东城小升初报名考生可点击进入《东城小升初报名网站:东城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进行东城小升初报名。

报名方式:

东城小升初网上报名时考生直接通过互联网登录《东城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网站,东城小升初考试报名平台(dcks.org.cn/)进行报名。

报考流程:

各地小升初报考流程均有差异,

1.去各学校官网下载报名表并填写【推荐】或于五一开放日前往各学校向学校索要报名表并填写

2.交给相关学校负责人,领取准考证【学校一般会附一张写有考试时间和注意事项的通知】

3.按准考证上的时间按时到考场参加考试

4.考试完毕

5.约莫1~2天后各个学校都会在学校官网上公布录取名单

【常见问题】

问题一:家长总是限制我,我感觉好烦啊!

为了更好的迎接小升初考试,家长在这期间会更加严格管理孩子,比如不让孩子玩游戏、看电视、去参加同学聚会等等。学生要先理解家长的心情,不要产生抗拒心情。一些学生因为烦就和家长对着干、安排学习就不学了,这样做法非常不可取,毕竟这影响的不是家长的命运,而是影响你的命运。其次,要“独立”起来。这里的独立不是指生活、精神独立,而是学习独立,即要求学生可以自己安排好小升初考生的学习计划目标等,并且自己是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前进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想解决问题,要与家长做积极互动。常与家长做沟通,多与家长谈论自己学习情况、学习计划、生活计划及感受,也了解一下家长感受。双方为了更好的生活而进一步努力。

问题二:父母对我期望值特别高,特别怕辜负他们的希望,他们给我的压力更大啊!

小学六年级期间不仅学生压力大,家长压力也会增加。一些家长会不停唠叨、还会对子女格外的照顾,每天的菜谱都是精心设计的······这样往往使学生有更大的压力。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心态。家长这么做是家长有爱心、家长爱你的表现,和你小升初考试没有必然的关系。家长在这期间特别照顾也是小学六年级期间学生学习时间增多、压力较大,对你格外照顾是避免因为生活因素而影响到你的学习。此时,对父母心存感激就可以了,没必要增加压力。你只要正常的学习即可,毕竟学习不是为了家长,你的学习是为了你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