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考试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9:29: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考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考试;评价方法;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13-01
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各个不同,很多中职学生存在文化课程基础掌握能力较为薄弱,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而在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中,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考试成绩来判定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势必会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挫伤,对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水平的增强会产生一定的阻碍性影响。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方法的创新,提出一些建议和见解,希望能够对中职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全面提升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中,主要存在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1、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在计算机考试中,仅仅是通过单一的期末成绩检验,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质量进行评定[1]。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无法检验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长时间使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计算机水平进行评价,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热情,对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性因素。
2、忽视学生思维发展
中职学生普遍具有学习热情度较低等特点,而在计算机考试中,如果仅仅采用单一的成绩检测模式,会影响中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思维的发展,学生会对考试和计算机学习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创新能力,失去了中职教育的价值和意义[2]。
二、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方式的创新
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方式的创新,可以通过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全面性特点,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多样性特点等方式来开展。
1、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全面性特点
计算机是中职教育中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特别是当前已然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能够直接影响中职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要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全面性特点,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活动参与情况等内容融入于整体考试评价内容当中[2]。
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出勤率、实践操作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内容作为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中的一部分,将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按照总成绩的50%划分,30%为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作品完成效果、实践作品分数。10%为学生的计算机思维情况和学生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以及集体主义精神等等。10%为学生的日常出勤情况,学生的课堂纪律等等。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科学的成绩划分,更加全面的观察和检验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个人思想素质的提升,培养更多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2、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多样性特点
考试是检验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考试评价方式能够影响中职计算机考试的效果[3]。传统的计算机考试方式以成绩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素质教育理念下,必须摒弃这种传统的思想,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在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中,教师要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多样性特点,将以往的定向性评价转变为动态性评价,使中职计算机考试不再是单一检测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质量的工具,而成为帮助学生改正自身缺点,实现全面发展的“导航”,更多的挖掘考试所带来的反馈信息,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4]。
例如在日常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将学生每一堂课程中的表现进行记录。比如某一位学生在课堂中大胆提出问题,加一分;某一位学生的实践作品十分优秀,加二分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每一堂课程结束之前,组织学生对本堂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方式,开展评价活动。在评价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教学语言的运用,多鼓励、少批评,使学生能够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实现班级内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
结束语:
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方法能够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学习热情,但是当前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中,普遍存在着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对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性因素。素质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方式的创新,可以通过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全面性特点,注重计算机考试评价的多样性特点等方式来开展,改善传统计算机考试评价方式中的不足之处,全方位、多层次的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秋实.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04):1-47.
[2] 曹亚南.中职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秦皇岛市中职学校为例[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06):1-39.
篇2
【关键词】在线考试系统 计算机 功能 发展
一、研究背景
考试可以说是日常教学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在线考试这种全新的考试模式已经逐渐走入了课堂,大有取代传统考试的趋势。传统的考试由于涉及组织命题、试卷印刷、考场安排、监考及阅卷等多个环节,因此每组织一次考试都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在阅卷时人为因素也会对考试的公平性造成影响。而计算机在线考试这一全新的考试模式,只要具备一套较为完善的考试系统,考生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完成考试,这样就大大提高了考务管理的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对考试的公平性也有所提升。所以对计算机在线考试进行研究,对于未来的教育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在几乎所有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课,所以在计算机课的考试中推广在线考试系统是最为方便也是最为适合的。现代学生普遍对实践知识感兴趣,而对理论知识兴趣稍差,所以对于传统的主要靠背诵的笔试考试方式普遍比较抵触,而对计算机在线考试这种新的考试方式比较感兴趣。我对天津艺术职业学院、天津工艺美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的同学进行了调查问卷,借调查问卷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考试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议。调查问卷的内容如下:
1.你接触过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吗?
2.你认为哪些考试属于计算机在线考试?
3.你认为计算机在线考试会给你的学习带来哪些方面的改变?
4.传统笔试考试和计算机在线考试,你认为哪个效果更好?
5.你认为笔试考试和计算机在线考试哪个更便捷,效率更高?
6.你认为笔试考试和计算机在线考试哪个更具发展前景,为什么?
从我回收的300份调查问卷来看,多数同学对于网络在线考试是有一定了解的,95%的同学更喜欢计算机在线考试,他们认为这种考试效率更高,更加公平,也更加适合他们。因为这种考试更加注重动手能力,平常在练习时,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练习,而不是天天复习书本知识,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针对当前学生的特点来讲,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课的考试中应用在线考试系统既符合学生的需求,又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力度,可以在学校中进行广泛地推广和应用,积极促进学校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开发在线考试系统的常用技术
在线考试系统开发中用到的技术,主要是开发编程语言的选择、后台数据库和系统架构的选择。选择一种合适的开发语言是很重要的,如JAVA、C++、PHP、C#等都是近几年比较流行也比较容易使用的开发语言。通过这些开发语言的使用,可以完成在线考试系统前台主要功能的开发。比如考试系统界面的开发,考试系统中考生注册、考生登录、试题组卷、考生考试、成绩查询等相应功能的开发工作,都是运用相应的开发语言来完成的。
考试系统后台数据库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数据库有Access数据库、SQL Server 数据库、Oracle数据库、MySQL数据库、DB2数据库等等。数据库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工具,而且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我们可以根据考试系统的规模大小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比如,规模较小的计算机考试系统可以选择Access数据库,因为Access数据库的存储容量比较小;大中型的考试系统可以采用SQL Server 数据库或者是Oracle数据库,这几种数据库的存储容量较大,也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好的数据管理功能。
计算机考试系统中比较重要的技术还有系统结构。常见的系统结构有C/S结构(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或是B/S结构(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在B/S结构中,WEB浏览器成为客户端最重要的工具。这种模式将客户端进行了有效统一,在客户端只要通过浏览器就能访问WEB服务器,使得客户端的维护工作大大减少,因此这种结构的使用比较广泛。C/S结构的特点是服务器运行时负荷较轻,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是分别独立工作的,所以客户端的运行不会给服务器端造成过大的负担,而且数据的存储管理功能也较为透明。因为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工作相互独立,所以也有相当一部分考试系统采用这种结构。
三、计算机考试系统的常见功能分析
计算机考试系统主要的功能是满足学生的考试需要,同时还有学生对成绩的查询、后台数据管理等功能。具体来讲,分为考试系统前台功能和后台管理功能两大部分,前台功能主要是针对考生的,后台功能主要是针对管理员和教师的。
考试系统的前台功能主要是针对考生来进行的,包括考生的注册功能、考生的登录功能、试题的自动组卷、随机抽卷的实现、考生考试的实现、自动阅卷功能的实现、考生成绩查询功能,这些都是考试系统必需的一些功能。
系统的后台功能主要是针对管理员来实现的。首先要进行数据库的设计,在选择好需要的数据库软件之后,先设计出与系统功能相关的E-R图(实体―联系图);再根据E-R图制作出相应的数据表格,完成数据库的有关设计;之后再根据数据库的内容设计出考生信息管理功能、试题管理功能、成绩管理功能等主要功能。
一个比较成熟完善的考试系统,前台功能与后台管理功能缺一不可,以上都是比较重要而且基本的考试系统的功能。此外,一个成熟的考试系统在安全性与系统的可操作性方面也应该进行考虑。比如,考生登录时多密匙验证功能;系统的计时并自动交卷的功能;打乱答案顺序防止考生作弊的功能;对考试人数、及格、不及格人数、及格率和平均分的统计功能;如果出现机器死机时重新登录系统继续答题的功能等等。这些功能可以进一步完善系统,并使系统安全性得到更大的提升。
四、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对教学考试的促进作用
提升了学生的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社会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术,无论是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或是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都是一门必修课。因此采用计算机在线考试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并不困难,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动手能力。
使用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以后,除了学生以外,最大的受益者可以说就是老师。老师们不必再每进行一次考试都要出一套试卷了,免去了复习时对复习材料、考试时对考试试卷的大量印刷工作。而且在阅卷环节的工作量也大大减轻了,系统的自动阅卷方式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阅卷的准确性和公平性也都更有保障。
五、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的发展展望
虽然在线考试系统近些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社会性考试,比如计算机等级考试、托福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普通话考试等都运用了在线考试系统,但是在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究其原因,还是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还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在应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如果从以下几点进行改善,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的发展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1.在系统的安全性上应该进一步提升
计算机考试系统由于涉及试题等机密内容,所以对于系统安全性有很高的要求,如果出现系统安全漏洞、试题泄露等情况,考试系统的安全性与公平性将无从谈起。尤其对于大型的考试系统,系统安全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首先是硬件系统的安全,它们是考试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证。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客户端这些硬件设备的安全,要注意防破坏、防干扰、防泄漏、防病毒等等。另外,考试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安全性也要加强,要通过多种口令验证的方式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最后是在管理制度上的安全性,人为的安全因素往往是最难控制的,所以要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管理制度,确保系统能安全稳定地运行。
2.试题的难易度上应该有更好的区分
传统考试中,每个人的试卷是一样的,因此每个人试题的难易度肯定是一样的;而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中,每个人都是从题库中抽取属于自己的一套试卷。因此,确保每个人试卷的难易度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在线考试的题库应该对题目的难易度有着详细的说明,应该计算出每一道试题的难度系数,在组卷时每个人试题的难度系数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更能保证考试的公平性。
3.在线考试系统应当向移动设备上发展
现在的在线考试系统多是应用于PC端的,在移动设备上可以使用的在线考试系统还非常少。但是随着移动设备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移动设备上开发出一套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可以说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而且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种考试系统主要是安卓和ios两个版本,因为绝大多数的移动设备都是基于这两种系统的,功能和电脑上开发出的类似,主要有前台的考试系统和后台的管理系统,另外可以加入一些视频课程讲解等等。我想这种基于移动设备的在线考试系统会为在线考试用户提供更为丰富的选择,也会成为非常流行的一款APP。
六、总结
综上所述,在线考试系统相对于传统考试,更加高效便捷,节省了人力物力,并且提高了考务管理效率,因此会成为传统考试的有益补充,尤其是对于计算机课而言,使用更加方便,更加有利于推广。由于现在的学生普遍对实践操作更感兴趣,而对理论知识不太感冒,因此在线考试系统由于其较强的动手操作性,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只要在技术上更加成熟的话,一定会在学校中得到广泛应用。今后我一定会在计算机在线考试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以促进计算机课考试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雪杰.基于.Net 的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吉林工业大学学报,2010(9):47-53.
[2]朱玉超,鞠艳,王代勇 项目开发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韩生智.基于校园网的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新课程教育,2009(12):39-42.
[4]杨柳.SQL Server 数据库的性能分析与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5.
[5]祝红涛,刘海松.AJAX 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6]何南,张桂芬.SQL Server 数据库完整性的综合设计与实现[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458-460.
[7]刘振岩.基于.NET的Web程序设计――标准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 计算机上机考试 命题选编 选编原则
计算机基础课是目前各类学校的必修课,本身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且上机实践能力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上机考试通常被作为考核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主要方法。然而实验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与当前某些学校在计算机教学设备的不足、课程安排不科学、不重视,抑或敷衍心理格格不入,导致实践时无法保证效果。因此,教师如何恰当地选编上机考试题目,对于能否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能否提高考试实效性、能否考核出真实的成绩、能否推动计算机教学将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根据多年教学实践,对选编实验题目的原则与技巧谈谈认识。
一、明确性原则
所谓明确,就是强调题目的明晰性、准确性,避免歧义。上机实践考试时间短,内容多,考前一定要对考生提出明晰的要求,不要出现理解上的分歧,耽误宝贵时间。考试题目要指出操作对象,要求达到什么效果,过程要不要,结果存到哪里,以什么样的形式存盘,考试时间等,一定要做清晰明确的表述。为此,考试题目要用准确而简短的语言阐明本次考试题目的目的,使学生心中有数并提前做好准备,克服盲目性。
例如一次上机考试的内容如下:
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60分钟,满分值为50分;(2)上机操作试题结果应保存在建好的自己的文件夹中;(3)考试用机出现故障时及时举手监考老师解决。
1.(3分)在D盘根目录下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和姓名命名的文件夹,如学号为0001的考生王博,应建立的文件夹名为“0001王博”。
2.(10分)打开文档“c:/jcks/WORD/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内涵.doc”,进行如下操作后,以自己的姓名为文件名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1)将主标题设置为黑体、二号、蓝色、居中,正文的字体设置为宋体、三号。(2)将文档的正文的行距设置为1.5倍,字间距为加宽2磅。
注意事项中已将“保存位置”表明清楚,在第一大题中明确了“如何”建立自己的文件夹,考试时间为60分钟,总分数和各题分值各为50分、3分、10分,操作对象为一WORD文档,具体操作为(1)和(2),具体到对哪一部分进行什么样的设置才算合格,如对“主标题”设置什么,对“正文的字体”设置什么,“正文的字体设置为宋体、三号“要比“正文设置为宋体、三号”更具体明晰,存盘存在“自己的文件夹”中。
如果说未考虑周详,题目没有明确性,如只简单表述为“以学号和姓名命名文件夹”的话,那么学生可能会起名“01王博”、“001王博”、“1王博”、“1+王博”、“1wangbo”、“1+wangbo”,教师收上来的试卷名称将五花八门,无法排序甚至无法辨识,为阅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阶梯式原则
学生上机考试不同于卷面笔答,笔试可以容许较长时间思考,但上机考试往往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谁做得快而好,从而反映操作程度。既然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上机实践要求,那么学生智能的差异、动手操作能力及准备程度就会凸显不同,有的学生早早做完,无事可做,有的学生忙得焦头烂额却无法完成,考场局面失控。教师要考虑上机题目的阶梯性、层次性。
教师在选编题目时,要遵循阶梯性原则,对每个学生的情况尽量摸准,心中有数,在规定题目要求时,分为基本要求和提高要求两类。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设计出相应的提高部分,保证其多拿分数,使整个考场秩序井然。
例如:在“设计一个程序,使之能够计算1~100之间的累加和”这个题目时,对于部分学生,可以改动其中的某个语句,使之完成求1~100之间的偶数和及奇数和。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可以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求知需要,从而使学生有事可做,保护其上进心和求知欲,达到以考促教的目的。
三、启发性原则
计算机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有可意会不可言传之魅力,即讲不如做。比如,教学中说到“按任意键继续”,有的初学者会在键盘上找“哪个是任意键”,让人无语。这样的情况似乎不少,最使教师与学生感到头疼的就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化,仅靠说教往往难以掌握。因此,教师在编制这类上机题目时,要坚持启发性原则,在关键步骤上加以提示,使学生茅塞顿开。
例如:在程序控制语句中,改变循环变量可以改变整个程序的执行结果。设计一个程序,执行后显示如下图案:
#
###
#####
#######
#########
“变量每次递增3、4、5,分析程序会发生怎样的结果改变”、“试改写变量使其从大到小变化,求结果”、“分析变量在程序中所起的作用”等此类提示,会使学生深受启发,感受微小变量对结果的影响,还会受到细节决定成败的教育,并对程序设计思想加深理解。
如果在原有基础上稍加难度,学生就会建立事物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蹦一蹦才能摘到果子”的效果,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学习愉悦感油然而生,考试就不再是单纯的考试,变考试为再学习,学习无处不在,成绩提高如此轻松。
四、实用性原则
几年来,计算机教学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必须把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实用应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只有在实验教学过程和实践考试中,坚持以实用应用为中心,才能达到培养和训练学生实践能力、快速与生活工作接轨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篇4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随着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计算机应用深入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非计算专业的人员愈来愈多地从事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工作,因而如何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技能,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尤为重要。如何根据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针对不同专业特色进行计算机应用课程改革是我们思考的问题。黄石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按照学院课程改革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一、新的教材体系构建与不足
为了满足新时期的教学需要,计算机教研组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教材重新编,新编的教材不仅使教学能够顺利进行还使教学质量提高有了重要保证,新的课程体系的直接反映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新思想。计算机基础的课程体系联系了专业的特点进行教材建设。为不同专业分类指导所带来的良好效果。在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中有意在上机内容中安排他们利用课程所学知识建立图文混排文档和班级奖学金等各公益活动报表的统计和汇总、班级的数据库等;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适当安排计算机专业特色的内容,一定程度上联系到本专业,并显著体现应用等特点的。因此,在明确院系不同群体的学生计算机特点,完成规定动作、如计算机等考作为参考,进行专业特色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以增加他们的应用能力。
由于教材编写时间上比较仓促,没有充分调研、找不同专业的骨干教师调研,了解计算机基础对不同专业学生以后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问题,针对性编写出符合不同专业特色的教材。这只有在我们教研室学习讨论后,找不同专业的骨干教师讨论,打破专业、课程门数的限制,选取复合不同专业的知识点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加以弥补不足,真正联系到不同专业的特色教学。
二、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更新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研室组织骨干教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不仅注重基础性还保留其先进性。不仅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教材也及时更新了。计算机教研组要求全体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教学进度和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研讨和改进。
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全体教师参加教学改革培训、更新教学观念,采用统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从课前准备要充分、教学实施有特色、教学能力有提高、课堂效果有评价四个方面组织教学。在教学单元设计上体现改革思想,任务单的编写上采用六步教学法,具体实施上灵活安排处理、大胆创新。目的是培养学生敢用、会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较快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
但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受到一些条件限制,教学只能分班教学,教学的人数从三十多到五十多不等,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同;教学单位每次只能采用四个学时,教师的教学形式、能力各部相同反应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一样,如何保证教学改革落地实处呢?教研室采取积极听课、互相听课、评课,找出不足,针对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执教水平。尤其对计算机专业来说、尤其需要进一步完善改革,教研组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让企业的不同专业的专家参与编写教材、完善教材,对课程整体体系重构,打破课程门数的限制,对知识进行重组,真正建成一门有特色的课程。
三、完善评价体系,注重能力培养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善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而各种类型的考试、考查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教学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通过考试、考查仅仅初步反映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计算机实际知识水平和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采用平时完成工作页、课堂实践和考试或考查三种成绩的综合,以及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出勤率评价学生,这样可以较好地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保证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目的明确,学生明确了学习任务,使学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要求有别于甚至超过社会上的各种计算机考试内容和要求。因此,也可以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计算机证书考试引导学生加强掌握计算机知识,但不能把社会上各种计算机考试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评价教学成果的依据。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四、改革与展望
随着我院教学改革的进程逐步深入,教学改革逐步完善,学院政策支持力度愈来愈大,教师对本课程对本专业课程甚至对其他学科的课程进行全局规划和掌控;教师在教学中具备足够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思想,不断地反思、总结、再反思,应用到教学中去,这样教师在教该中得以长足的发展。教改的团队改善了,教学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教学改革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前瞻性,教改不是某个阶段、某个学生,而是要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的,教改不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提高,还兼顾到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这样计算机基础教育才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因此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一步探索,使学生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与将来的生活中、工作中,教学改革才是成功。
五、总结
篇5
关键词:高等计算机;改革;教学探究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教学资源的限制,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形式多数采用“板书+讲解+适当的实战练习”的
授课方法,这样的教学过于僵化,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对学生的自身发挥关注的较少。学生在课上不能及时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训练,难免有画饼充饥的感觉。缺乏师生互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来看,学校培养的是动手能力强的人,不是光纸上谈兵,更要注重实践的操作。计算机的教学,更是要采用“演示+操作+讲解”的模式来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老师讲授的知识来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在师生互动中增强了学习兴趣,又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定要强,所以,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多媒体建设,改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多借助一些工具,如电子课件、电子教具等研究一种崭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将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从而达到学生自学的教学目的。我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总结了“三部曲”,即: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问题—师生互动探究问题,可以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二、计算机实践操作的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实训过程中借助教学课件,采用讲、看、练一体化和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具直观性、深入浅出地将原来抽象化的叙述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本质改变。
三、考核过程要分层,照顾到不同的学生
教学过程中实施层次教学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养,作为高等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不同级别的教学和考核制度,如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都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并与社会上的计算机考试水平相结合,采取标准化的上机考核和无纸化考试,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全面的、公正的评价。这种考试模式,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较为真实地评价了学生的学习水平。由此可见,一种成功的体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促使他们朝既定方向而努力。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进一步培养一线实用的人才,计算机教师作为学生就业前后的授课教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积极改革,从“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过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当然,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踏踏实实去钻研、去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为培养新一代创新性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田枫.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商业经济,2009.
篇6
关键词:对口单招 计算机 技能训练 效果
江苏省自实行对口单招计划以来,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了一系列的技能大纲,对计算机专业考试内容、考试要求及考核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也明确提出学生计算机技能是进入高校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2010~2011年江苏省针对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制定的技能大纲,并结合考生反馈情况,对如何提升江苏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训练效果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依据考试大纲,制定训练计划
江苏省最新的考试大纲中有明确的各项技能的得分,80分的C语言、60分的网页设计、40分的电子表格、40分的图文排版、40分的文字录入、30分的图像处理及10分的网络应用,共300分,考试时长为120分钟。依据最新考试大纲各项得分比例来看,C语言及网页设计占的分数较大,所以这两项成为训练的重点,而其他几项的分数比例都基本相同,可遵循从简到难的原则,先将简单部分掌握,后针对较难的部分加强练习,保证学生在考试中能稳中求胜。再者,考试大纲中并没有对结构体变量及指针进行明确的规定,但是考试中出现的很多字符或者函数都是属于指针类型的,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记住简单概述指针这一部分。结构体变量也一样,会在计算机造作部分出现,所以老师们也不可忽视。对考试大纲进行分析和总结后,笔者认为技能训练考试要掌握考试大纲的重点,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合理地分配各项技能考试时间,以提高学生计算技能考试成绩。
二、依据项目要求,合理分配时间
依据江苏全省2009~2011年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情况及学生反映情况来看,学生考试时间不够是影响技能考试成绩的原因之一。很多学生用于电子表格、Word文件等操作题目的时间较长,当到程序题的时候,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了。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在日常的技能训练中未建立起时间观念,没有考试带来的紧迫感,导致做题的速度相对较慢。所以老师在进行计算机技能训练的时候,要根据各项技能考试要求,合理分配各项做题时间。例如Excel、Photoshop及Word文档这三部分所用的时间大约在40分钟左右,程序设计与阅读也在40分钟左右,Frontpage做题时间在20分钟,而打字和网络应用相对简单,在5~10分钟左右。为了提高学生考试的紧迫感,可在训练技术后,马上进行模拟考试,以提高学生时间观念和紧迫感。
三、加强技能训练,保证基础得分
在计算机技能考试中,文字录入是比较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得分的,对文字录入的训练也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计算机考试中,文字录入部分大多属于记叙文或者散文,不会存在很多的特殊符号或者生僻字,所以不用加强训练的难度,这样会浪费时间。二是提高学生打字的速度,在保证文字录入完全正确的情况下,文字录入的速度应尽量保持在50字/分钟。三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文字输入法,所以学生要掌握自己比较熟悉的输入法,才能保证打字的速度。四是在进行文字录入的时候,千万不可打错字,也不可以按错键,因为如果错一个字,可能会连错几个字,甚至一段字,导致考试失分严重。
四、注重程序算法,提高考试成绩
江苏省2008~2009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中,程序项目考试主要由编程题及程序改错题组成,而2010年计算机技能考试大纲出现了一些变化,程序项目考试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入程序填空图,这个项目的分数比例也由原来的60分增加到80分,同时将程序设计语言改为C语言。C语言是计算机技能考试项目难点,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分数比例也最大,所以程序项目训练十分重要。
在所有的程序题目中,其重点都在于程序编程的思想,即程序算法。在程序填空及程序改错题中,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程序编程阅读机调试技能,了解编程者的思维,而在编程题中则要求学生掌握程序的设计算法。要保证C语言考试项目得分,必须掌握好程序算法。所以老师要加强学生程序算法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掌握程序算法,并切实运用到计算机技能考试中,保证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爱均.提高对口单招计算机技能训练效果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0(4).
[2]丁火群.关于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技能考试成绩的几点思考[J].文理导航(下旬),2012(11).
篇7
关键词:职称考试;不足;改革;策略
1.职称考试存在的不足之处
1.1 考试的标准对学历限制过于严格
目前,我国职称评审的依据条例在晋升时的学历要求很明确,但是对想要的工作能力、实践经验等的规定却比较模糊。因而,各省市制定的相关考试标准也只重视学历和资历,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了,那么就能得到晋升。例如,从事建筑的工程人员,不论其工作能力的高低,只要学历水平够了,并且通过了相关的考试,就能获得相应的职称。
1.2对的要求存在不合理性
目前在技术人员职称晋升条文中对发表的论文都有具体的规定,有的说明必需在核心期刊或者是省级期刊发表多少篇。这对一些人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不公平,因为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的文章质量不一定会低于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但是如果想得到晋升,论文却不得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如果没有按照规定执行就不会得到认可,这对很多技术人员来说是件很头疼的事。
1.3 职称考试考场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近年来,受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影响,一些考试人员向监考老师提前“打招呼”,希望予以照顾,导致一些地方的考场纪律松散。还有就是一些考生对这个职称考试的重视态度和努力程度不够,但是对自身的期望却很大,因此很容易产生作弊的念头。
1.3社会上的助考班泛滥
很多的在职人员平时工作繁忙,有时没有精力去复习考试知识,尤其是计算机知识和外语等科目,让多年没有接触的一些人感觉身心俱疲。因此,他们很多人都在考前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助考班,通过所谓的押题来强化记忆,这对提高自身的能力毫无用处,而这些助考班借助职称考试的平台获取利益,严重的歪曲了职称考试的初衷。
1.4 职称考试的内容有待进步
“僵化”的考试模式让众多的考试难以理解。计算机考试中的一些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解答,但是如果应试者只能按照出题者的做题思路进行回答。还有的抱怨计算机考试中的数据库Access 软件已经是被行业淘汰的工作软件,现实工作中也用不到,觉得很没有必要。
2.对职称考试改革提出的一些建议
2.1考察重心从学历向能力转变
适当放宽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时对学历、发表的论文、外语水平、计算机等方面的限制,重点考核考生在工作时的表现以及对本专业技术的把握程度,将其创新能力和取得的成果作为评定的重要参考。
2.2完善评审工作的公示制度
目前各省市都对职称考试前的资料审核阶段进行公示,有效的减少了一些技术人员弄虚作假的现象,确保了申报材料的可信性,但是对于没有通过职称平时呢的申报者却没有详细的告知未能通过的原因。因此,可以在评审工作结束后再网上对那些不能得到晋升人员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进行说明,这样不仅仅是对申报者的尊重和负责,而且也对未通过的申报者起到指导作用。这一方法还能增加职称评审工作的透明度,能有效地防止各种形式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职称评审工作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2.3 加强考场纪律管理
1)各级职称考试部门树立良好形象,做好监考人员的自身建设,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自己,自觉抵制不良的社会风气;
2)加强考生的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考试氛围。为考试树立正确的考试观,不能得过且过,抱着尝试的态度。对那些作弊的考生要严肃处理,起到警示的作用;
3)进一步完善考试内容。适当的增加题目的覆盖范围和灵活度,降低考试的押题现象,提高考生的学习兴趣。
2.4 构建完善的技术人员考核体系
对已经获得相应职称的技术人员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考核,检查器在岗位职责、技术学习、科研探索以及成果创新等方面的情况,然后对不同层次的人进行记录。其结果可以作为下次晋升、职务或者是续聘的参考依据。打破目前专业职务聘任“终身制”的弊端。考核一定要坚持“科学、合理、公正”的原则,采取多种途径来对个人的能力进行考察,确保考核结果的可行性和真实性,严防弄虚作假的现象。要通过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在人才层次上实现突破,要通过优化人才资源,在人才结构上实现突破,要通过充分发挥人才在单位建设与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实现人才效能上的突破。
3.总结
职称考试对广大从业人员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各部门应该及时对考试制度进行改进,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对从业者来说,要从根本上重视职称考试,把握提升自身能力的机会。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职称考试才能从根本上不断完善。(作者单位:宿迁市考试中心)
参考文献
[1] 孔环,颜超,高慧.推行职称社会化评审的实践与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05)
[2] 曹志云.工程技术人员职称社会化评价的实践与思考[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3] 亢海燕,杜丽娟,刘淑玲.当前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职业时空.2007(02)
篇8
要参加计算机考试了,可我却一点都没练习......而学校的夏令营恰好也在这一刻拉开帷幕!我心里乱急了.一切都在我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开始了.
大概在早上6:30分到学校,在教室等学生和家长陆续到来.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写满了纯真.那些男生个子基本上都小小的,初步观察,挺好动的居然有好几个.不过女生几乎都很乖巧!这架势象极了当初的13班.但无论怎样,我相信只要我真诚的面对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一定能够收获同样的真诚!所以我们初次见面的主题,我定为"学会欣赏身边的同学,老师和自己".
几天相处的日子,我为孩子们创设三次自我展示的机会:有自我介绍,有自荐优秀营员,有夏令营班级总结.孩子们刚开始时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迈出这第一步.在我的鼓励之下,眼看着他们踏着从容的步伐,走上讲台.毫无保留的展示自我的风采,我感到很欣慰.虽然,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达不到我设想的高度.但他们勇气可嘉.......所以,我开始喜欢他们了,喜欢他们的真实,喜欢他们对我那种孩子般的依恋,喜欢他们看我时充满信任的眼神,喜欢他们听我讲话时那种专注的表情,坐了很久了也没喊累.还说老师你继续说,我们都在听呢!!!或许他们迫切的想了解这学校,想快速融入这集体吧!......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喜欢!我相信,他们也已经开始喜欢我了......
三年的时光,我将和这些学生手拉手,心连心的度过,虔诚的希望我们初一(4)班今天付出努力,明天收获辉煌!
篇9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计算机考试
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成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指导委员会,把计算机基础课正式纳入大学的基础课体系,计算机基础被列为重要的必修课,颁布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的文件,提出了计算机基础教育三个层次的模式,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进入21世纪,计算机指导委员会及时提出以《大学计算机基础》取代《计算机文化基础》,高教司教指委及时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定位,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培养,加强教学平台建设,改革教学手段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面向大学所有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对培养各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都有直接的、深远的影响。
一、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环节中存在下列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计算机实验教学是计算机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和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知识,让学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些教师不同程度的有着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倾向。实验课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2.学生对计算机实验课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由于受历史或现实等诸多原因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虽有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已学过不少基础知识,但也还存在一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没有接触过严格的计算机实验训练,甚至有不少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从未摸过计算机,对计算机操作不熟练,许多学生对键盘的操作和运用远未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处理程序中出现的问题时,由于对键盘的误操作,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从而影响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3.实验模式单一,内容相对浅显。一直以来计算机都处在飞速发展时期,计算机软件硬件的更新速度非常快,而学生所完成的大部分计算机实验仍停留在巩固、消化、理解理论教学的水平上,实验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创新发展的需要。从实验项目上看,单一的基础型、知识型、验证型实验为主,而综合型、设计型的实验较少。大多学生只要在计算机上输入课堂上老师讲的和书本上有的例子和实验项目的内容,没有错误能通过,验证完毕就算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的。这种单纯的验证性实验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对实验课程的兴趣,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措施
近几年来我们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把改革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作为提高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质量的突破点,以培养学生的应用、动手能力为重点,使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逐步走向了理论性、实用性和技能性高度融合的方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提高对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有娴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应用技能是所有人才所必备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计算机实验教学环节并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基地。它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科研的需要,实验室既是学生实验场所,也是教师的科研基地。是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重视实验教材的建设。面对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作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内容也必须领先一步。我们从实验教学内容入手,根据最新的课程体系,组织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重新编写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更新、精选教学内容,兼并、压缩或者取消重复或陈旧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和应用性。调整与重组实验项目,以规范实验教学。
3.将实验教学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将实验教学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恰当衔接,以提高学习效率,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实验教学环节的教师就是本门课程的主讲教师,这样,讲课进度、讲课内容和风格、作业的布置以及学生的听课情况及存在问题,都能了如指掌,为实验教学的准备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将上机实验中发现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和他们的意见建议,并在上机实验中能及时解决,同时采纳学生提出的合理化意见。
4.在保证验证性、分析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同时增设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项目。例如在计算程序设计语言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路;在数据库技术应用中,要求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完成一个典型应用系统实例,如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等。
5.改进实验教学模式。在现有教学计划中,加大实验课时的比重,同时保证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加强实验考核,提高实验成绩所占的比重,引导学生重视实验环节的教学。
6.计算机考试。计算机机试考试工作的开展在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与众不同的考试方式,能更好的测试学生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水平。各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理论与应用上都更加积极主动,促使计算机实践教学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7.抓好网络管理和引导。作为人们相互交流、沟通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有方式,网络已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的宝库,它具有快捷、灵活、便捷的优势,对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学习内容的丰富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学生的迅速成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来,如一些学生被网上的非法内容所吸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让学生对网络的“两面性”有充分的认识,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计算机学科发展日新月异,只有紧密地跟踪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考试方式,才能构建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地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努力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浩.如何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4(16):58-60.
[2]何敏,薛锦春.高校IT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J].职业时空,2007(23).
[3]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23.
作者简介:
篇10
【关键词】机房管理;管理制度;计算机维护;硬盘保护
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占有了很高的比例,尤其在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公共机房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其主要承担的任务有: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计算机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承担来自其它部门的考试任务,使机房的使用频率大大地增加,因此对公共机房的设备管理、日常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人员队伍的问题
计算机机房管理的特点:事务繁杂,牵涉面广。作为计算机管理员所需要具备的技术素质、服务意识都会有更高要求。机房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日常检查工作,日常维护工作,出现危机的应对,其中日常检查工作包括软硬件检查,环境检查,日常维护工作包括机房软硬件维护,计算机实验教学的课程安排、环境卫生管理、机房安全管理、机房资产管理等。危机应对包括数据救援,系统急救,网络应急处理。
1.2 硬件使用的问题
机房计算机硬件使用的特点:频率高,人员范围广。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其硬件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主要包括:计算机因移动掉电或突然停电造成的电压不稳使硬件电源烧毁,硬件松动,键盘、鼠标、耳机等易耗品损坏。人为破坏,由于计算机安全设置不完善,学生有意无意的使用错误指令,主要包括删除、格式化命令、修改CMOS、注册表,造成系统瘫痪。随意更改IP地址和计算机名称,可能导致局域网内计算机出现IP冲突、重名。
1.3 软件维护的问题
机房计算机软件的特点:运行数量多,种类繁杂。计算机同时承担着多种教学,而且不同年级、不同专业都有各自的教学内容,需要满足各种教学环境,同时操作系统生产商经常更新系统补丁,杀毒软件商也再不断更新病毒库。每学期还要应对各类计算机考试、培训还要保证学生平时的课外上机,使公共机房的计算机的软件经常需要安装或更新,这已成为机房管理员日常工作耗时耗力的一大块。
1.4 机房的环境问题
机房的环境的特点:人员流动大,卫生状况不易保持。计算机对机房的环境有恒温、恒湿、无尘、电源稳定的要求,这是因为计算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需要散热,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计算机的运行。而对计算机的破坏的首要因素就是灰尘,当灰尘覆盖到电路板上时容易造成连电损坏机器内部硬件,还会阻碍散热,使其内部温度过高,严重时会导致计算机经常死机或者重启,加速硬件老化。尤其是CPU散热器上灰尘过多时,可以使散热器瘫痪,影响散热,会有烧毁的可能。稳定电源是计算机的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电压不稳定就会使计算机运行不稳定,轻则系统瘫痪加速硬件老化,重则烧毁计算机。机房环境的保证可以有效避免温度、湿度变化和灰尘对电脑的危害,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不良的环境条件也会影响上计算机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
2.机房的管理问题的解决
2.1管理人员队伍
作为机房管理人员,应具备计算机使用和维护的基础专业知识,并且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不断积累相关专业知识,总结机房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应急机制保证教学、培训、考试任务的正常进行。
2.2硬件维护
机房内计算机使用频率高,硬件损坏率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机房正常运转,硬件设备维护要定期检查接线,插口松动与否,定期除尘,监督上机人员正常使用计算机。设立易损件和耗材的储备机制,保证在硬件损坏的同时第一时间得到更换,保证机器的及时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2.3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由于机房计算机中程序运行数量多,种类繁杂,也可能因是不同时期建成的,机房的计算机就配置存在差异、品牌不同的情况,这就给系统维护和软件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目前,大多数高校计算机公共机房的软件管理方法都是采用硬盘保护卡,它也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选择保护卡时一般选择有网络同传功能的,这样在维护时只做好“母机”就能让同品牌配置的电脑同时恢复系统。并且使用GOST软件在每次更新时做好系统备份,以方便在第一时间让电脑系统恢复。
机房系统维护的另一大难题就是病毒。由于机人数多,覆盖面广等因素,机房内的计算机难免被病毒所感染。当前计算机病毒的特点是具有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强、不易清除,再加上使用者的水平不同,造成机房计算机很容易感染病毒,而且感染之后可能造成整个局域网内计算机都不能正常运行,甚至造成更广范围的影响。针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根除为辅的原则首先要及时封堵系统漏洞,其次给每台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和保证防火墙正常,还要定时更新病毒库。
2.4通过机房管理制度改善机房环境
机房管理对于许多机房管理员都是头疼的事。为了规范管理制度,提高计算机的使用效率,保障机房的正常运转,从而制定出《机房管理员岗位职责》、《计算机机房安全制度》、《学生上机条例》、《设备损坏与赔偿》等规章制度。有了这些制度,机房日常管理工作就有章可循。作为机房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上机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也必须认真遵守管理制度。
如果在机房管理过程中出现一些故障机不能及时维修,则需要管理员认真做好记录。管理人员要根据学生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维护,降低机房计算机的故障率,同时也节省了管理人员分析计算机故障时所消耗的时间。维护人员需要可以掌握每台计算机的工作状况并且总结故障维修经验。
3.结束语
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是一项复杂繁琐而断重复的工作,还具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因此机房管理人员在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的进行总结,与同事之间要互相沟通,共同提高业务水平。还要具有服务意识,保证各种活动在公共机房的顺利进行。 [科]
【参考文献】
[1]王庆伟.高职院校公共机房管理与维护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
[2]何秀全.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福建电脑,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