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半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7:4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训半期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综合实训;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70-02
一、VBSE简介
VBSE(Virtual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虚拟商业社会环境)这套由用友新道公司开发的软件,通过对不同形态典型特征的抽取,营造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让受训者在虚拟的市场环境、商务环境、政务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中,根据现实岗位工作内容、管理流程、业务单据,遵循与教学目标适配的业务规则,将经营模拟与现实工作接轨,进行仿真经营和业务运作,可进行宏观微观管理,多人协同模拟经营和多组织对抗,是一个可以满足多专业学习与实践一体的实训产品。
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实训流程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211、985重点高校,始终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点来抓,2010年就成立了与教学学院并列的经管实验中心,具体负责和实施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并在全国第一批引进了VBSE跨专业培训软件体系。学校对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11个经管学科的学生,把VBSE实训列为专业必修课,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半期,进行全天上课形式的集中强化培训,对计算机与通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资源与材料学院的理工科学生及语言学院的学生,作为公共选修课,同样安排在第三学年下半期,时间同样为一周时间(包括周六、周日,学生晚上10点前不休息),56个学时。第一天,团队组建:(1)实习动员;(2)系统操作培训;(3)团队组建:CEO竞选、投票选举CEO、人员招聘、人员上岗、维护岗位信息。第二天,期初建账:(1)企业组织内部会议;服务公司配发办公用品;(2)各岗位人员读懂期初数据;(3)各岗位人员完成期初建账,检查期初建账情况;(4)企业宣传海报评比;(5)社保、工商、税务知识讲解(由岗位人员主讲,教师点评和补充)。第三天,手工:(1)手工第一讲(月初业务指导);推送首批任务:借款(借款审批,单据填写,取得借款),收回货款。(2)在首批任务完成后,任务在各个部门和岗位间进行流转,建立本月的数据。(3)推送手工第二讲(月初业务指导);继续将月初各部门发生的日常业务指标完成。第四天,固定数据:(1)手工第三讲(月末业务指导);进行票据填写点评。(2)经过1个月的日常业务经营,完成月末各部门流转业务。(3)各企业营销策划案宣讲;(4)各企业业务流程宣讲,继续完成月末各部门岗位的任务,完成相应单据填写以及月末结账工作。第五天,固定数据+衔接自主经营:(1)手工第四讲(月末业务指导);本阶段固定数据课程总结与交流。(2)自主经营业务指导,讲解固定数据与自主经营的关系。第六、七天,自主经营+课堂总结:(1)开始自主经营,切换虚拟日期2016年1月6日,推送日常业务、制造企业日常业务、月初工作任务。(2)根据各企业实际情况,选择召开商品交易会。(3)切换虚拟日期2016年1月13日。(4)切换虚拟日期2016年1月30日。(5)教师对1月份自主经营情况进行点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6)本次VBSE课程总结与交流。
三、VBSE实训中发现的问题
1.学生角色转变较慢。VBSE实训课程设置了10数个岗位。这些不同的岗位需要参训的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喜好、能力去充任,有的位置高的岗位需要通过竞聘去获得。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个公司职员的角色转变较慢。他们一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主动、积极地独立想办法解决问题,而是习惯地问实训老师。在具体解决问题的时候,一旦百度搜索不能解决问题便束手无策,不明白“工作中出现问题,向部门领导汇报,请求指示”的工作流程。此外,对职工守则遵守不够,表现在上班时间玩手机,接听私人电话,8小时之内做与“工作”无关的私事。
2.沟通、演讲能力较差。VBSE实训中,有岗位竞聘的环节。一般情况下,学员的PPT制作都非常精美,但演讲能力较差,有的连演讲前的向听众问好和演讲结束时的感谢都不做,口语表达能力较差,语句不流畅,逻辑不严密,与听众的交流(比如说眼光的交流)较少,缺乏感染力。
3.文档能力较差。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作为一个“职员”,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需要制作各种类型的文档,还要写周、月、季、年度总结等文件。我们发现,作为一名白领职工的基本功,学生的文档制作、写作能力较差,特别是公文的写作知识欠缺,文档的整体结构欠当,上下文逻辑不严密,出现错别字(如“的”、“地”、“得”的区别),有的错别字较多,缺乏足够的认真态度。
4.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的能力较差。作为重点高校的学生,一般来说,他们的理论等课本知识都掌握得不错,但将其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较差。例如,一旦实际业务中出现的账表与课本上学过的帐表不一样,便不知道怎样做。外贸业务中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很难在课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
5.组织能力较差。在模拟实训中,需要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如公司的晨会、周月季度年工作总结会、业务讨论会、政治学习等。我们发现,学员的会议组织能力较差,表现在会议主办者领导能力不足,具体筹办人员考虑不周全,以致于出现会议召开不准时、会议使用的话筒、PPT设备出现问题、员工迟到,会议中手机铃响等,即使是重要会议,也很少能形成会议纪要。
6.团队协作、凝聚能力较差。团队凝聚能力是实训工作最值得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在团队之间的对抗中,团队协作好、凝聚能力强的团队在业务营收、市场规模等经营指标的完成度上都高于凝聚能力差、团队精神涣散的团队。较差的团队表现在学员过度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表现,对优秀的他人有嫉妒心理,在行动上不积极配合团队工作。
四、实训中问题的解决方案
1.加强”实验”企业文化建设,使仿真更真实。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其卓越的企业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企业文化。这个企业的文化建设就是VBSE所模拟企业的文化建设。为了更好地进行这种文化建设,我们可以走出校@,走进社会上真实的制造企业,针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专程调研,借鉴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通过这种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把企业的使命等张贴在实验室墙上,制作、播放虚拟企业的宣传片,参观企业史料馆等),就能够在进行培训时使学员感受到该企业的文化氛围,以企业的精神武装自己、鞭策自己,从而产生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始真实动力,增强使命感。
2.根据受训学员专业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实训内容。我校参加培训的专业范围较广,我们尝试根据受训学生的所学专业变更VBSE培训中的相关内容,对会计专业的学生,增加财务部的相关岗位(如CFO)和内容,增加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量,团体对抗比赛中,重点比赛会计业务上的指标,加大加深培训的广度和深度。
3.聘请社会上优秀实体企业的优秀职工,作VBSE培训的兼职教师。VBSE纵然是目前最逼真的培训软件,但培训仍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把实体企业的优秀职工请进校园,让其担任培训的兼职教师,现身说法,就能够匡正培训软件上所暴露的不足,同时,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学生,更能增加学生的身临其境之感,增加学生参加培训的兴趣,提高培训的质量。
篇2
从教育现状来看,五年制高职学生入学年龄一般为15-16岁,毕业时年龄一般为20-21岁。这一阶段,作为初中毕业入校的学生,他们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偏低,具体表现为文学知识普遍欠缺,历史知识知之甚少、哲学知识几近空白、艺术知识严重匮乏;他们心理素质较脆弱,社交能力不强,具体表现为自信不足、意志薄弱、言行偏激、耐挫力差、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高度的亢奋、激动和热情,或是极端的发泄、消沉和绝望。在这一生理、心理发育关键而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素质教育显得尤其重要。从会计职业来看,会计人员的工作对象是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主体是充满感情的人而不是冰冷的物。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的技能重要性远低于协调“充满感情的人”的关系。从人才市场调研来看,据《中国青年报》2012年1月30日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显示,89.5%的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学生最应具备的能力:排名第一的是社会能力;80.3%认为方法能力排名第二;53.7%认为职业态度与素养排名第三。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别为职业专项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分别占受访者的41%和35.4%。行业企业人员认为,高职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排序是: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职业态度与素养,分别占有效调查对象的91.1%、85.4%和51.6%。以上的现实与需求,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专注于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应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仅限于对技能的训练,而要加强对能力的培养,包括专业能力(掌握技能、掌握知识)、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工作)的培养。
二、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稿)》的修订、优化原则及体现
(一)多维价值取向———优化培养目标定位
2010版人才培养方案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正确的专业认同,具备从事会计核算、常用财务会计软件应用、会计电算化核算与软硬件维护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初步具备助理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及职业能力,适应会计领域发展及相关岗位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定位,仅以就业和人才需求为培养依据,缺乏对就业后职业发展方面的考虑,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问题。而多维价值取向是指我们在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时,不再将要培养的人才笼统描述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是细化为“三人”培养目标,即“发展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终身学习意识和自学能力的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发展型人才”;以丰富的人文课程和商务课程打造“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据此,在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修订为“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会计综合职业能力、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及终身学习能力,在企业、非营利组织单位会计及财务软件维护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定位,关注到了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问题,能有效地引领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
(二)“德文专实”交融———优化课程体系
2010版的培养方案更多地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如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方案中,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较低,人文素养不高,导致学生偏重于技能,过于彰显个性,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2013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弥补了2010版培养方案的缺陷。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为前提,探索构建以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四大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文化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以上四大课程体系中的课程均分布在五年九个学期之中,互动交融。德育课程体系的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创业与就业教育》、《心理健康》。文化课程体系的课程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及音乐、美术、书法等人文课程。上述德育课程体系、文化课程体系可以满足学生提高科学精神、人文素质、学识品位、审美情趣、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等需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平台课”主要有《经济学认知》、《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财政与金融基础认知》、《经济法基础》、《税收基础知识》、《企业财务会计实务》、《财务报表分析实务》、《纳税申报与会计处理》、《财务管理实务》、《常见财务软件应用》等;“专业方向课”有制造业企业会计、商品流通及服务业会计、财务软件维护等方面的课程,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第一学期就开设了专业课,使其“接触专业早”。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企业环境与会计认知、会计基础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会计岗位技术实训、税务事项综合实训、财务管理实训、财务软件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电算化会计核算实施与维护等项目,这些实训项目既有与课程教学平行的岗位技术实训,也有集中一个星期左右的综合实训。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为5000个左右,其中德育课程体系与文化课程体系合计占40%、专业课程体系占38%、实践教学体系占10%,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为发挥各学校办学特色,还预留了12%的选修课程。
(三)双证融通引领———落实“双证书”
在优化课程体系时,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还进一步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实行双证融通与衔接,使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密切配合。学生毕业时除了毕业证书以外还取得一个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
(四)因材施教拓展———满足个性发展
为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诉求,在培养的后半期,预留了12%的选修课程,用于满足特长生、学有余力学生、有升学意向学生的需要。选修的方向一是纵向提升学历,通过“专接本”、“专转本”、“专升本”等形式,转入本科院校学习,取得更高学历;二是横向拓展职业技能,学习更多技能课程,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岗位迁移的能力。对有意愿纵向提升学历的学生,开设基础课程(英语、数学)和主干专业课的教学方面的选修课程;对有意愿横向拓展职业技能的学生,开设相关的专业课程。
(五)模拟仿真实训———破解“工学结合”难题
由于会计职业、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下到企业后,很难接触到真实完整系统的会计核算资料,“工学结合、顶岗实训”成为专业实训一项难于完成的任务。有鉴于此,在设计实训课程体系和规范实验实训条件时,要求学校进行必要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并借助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虚拟技术,构建“系统化仿真式”实训体系,为学生搭建仿真的实训环境、提供仿真的实训资料,使学生能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使实训内容更加完整,实训环节衔接紧密,实训领域得以延展,实训资源实现共享。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教学组织课堂演练教育资源管理
幼师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需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适应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区实习基地情况和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实习基本规范,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前的指导设计工作。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具体方案。
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
自行演练,是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包括专业课程、活动课程以及素质课程教学的教学,不仅需要重视学生音乐、舞蹈等学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还要重视学生的文化、道德行为习惯等素质的提高。所有教师的理论课程,教学应有的一定数量的实践教学时间,应“少说多做”为主。通过教学形式改在由“教”变为“做”的活动中获得习得的经验。
(一)讨论分析教学法
在教学中以幼儿园实际教学视屏为范例,让学生在直观教学中学会分析思考幼儿教学中的问题,从“发现中学习”。好的教学方法较适合学前专业学生,能使她们在开放性的学习中不断增强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提高她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询问学生“我们的教材还应增添哪些教育内容?”“你认为应该怎样上课最好?”等等问题,这样既可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景模拟法
把教室设计成幼儿园的班级模式,让学生设计各个区角,自己动手布置制做一些教玩具,同时在教学中设计一些情景,在课堂上开展模拟幼儿园教育教学等活动。即 能使她们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情景又能引起学习的兴趣,把枯燥 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有效的角色体验实践活动中来。如一部分同学扮成幼儿园的教师,另一部分学生扮成幼儿,当春天来临时,请小老师采用各种方式来布置活动室,引导孩子认识四季,让学生比一比,看谁的创意好、更形象、更便捷地使幼儿清晰地区别四季。在这过程中学生丰富 了相关的科学知识,也提高了幼儿园的执教能力,为入园实习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激励法
兴趣与需要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强化训练与竞赛相结合提高了学前专业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和能力,我们经常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开展各种各样的技能训练,及技能竞赛,即把最能表现专业特色的基本技术作为技术训练和竞赛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增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专业技术训练采用分离训练和集中训练两种形式,集中训练主要由关于技术课程专业教师进行课堂和课后集中教育,分离训练则由各类兴趣小组开展多种多样的技术训练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能唱一首好歌,弹一曲好琴,画一手好画,写一笔好字,讲一则好故事,有较好的舞蹈表现力等,同时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这些活动,树立竞赛优胜者为技术标兵,发放证书,给予奖励,即引起学生竞项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充分利用校外幼儿园的教育资源
“多听多看”“走出去请进来”到课外训练也是学生技能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基础途径,鼓励学生成立与校外幼儿教师组成“互动”学习对象。学校可选派优秀学生前往“互动”园进行实习训练,回到学校与其他学生交流实习体会,也可请“互动”园的幼儿教师到校亲自给学生们讲授在实际工作经验,充分地利用校外名师的资源,多元化陪带指导,从而扩大学生视野、提升了她们的能力,在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目标的过程中迅速提高专业素质。
三、见习与实习相互衔接统筹
一年级安排学生每周半天或一天下幼儿园见习,在二年级上半期进进行教育实习,在三年级顶岗实习并进行一次一个半月左右的集中回校指导。这样的安排符合教育实习的科学规律,有利于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对于学生的专业理论修养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大有裨益。在见习、实习期间,可将所学的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初步地综合运用到幼儿园的保教实际工作中,在实际中检验、巩固、提高、丰富所有理论和技能,初步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一)了解实习园的制度、文化
体会各个园的园文化,园的规章制度,了解实习班级的组织管理及幼儿发展等多方基本情况,让学生明确见习的内容和要求,形成初步的教师职业规范。通过观摩教养工作和工作计划与记录,熟悉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组织环节的具体要求与教师的工作职责。
(二)熟悉教养工作的内容、要求、工作程序
观摩原任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进行个别教育时的方法、策略、工作态度,有针对性地进行记录分析。熟悉该班卫生保健工作的计划与具体措施,了解幼儿的健康状况及病儿的特殊管理,了解教师在游戏前的计划制定、准备工作,观摩游戏组织情况,适时参与教养活动。
(三) 对实习做出常态化管理
监控实习的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使其一贯化常态化。实习前,一是对实习生摸底,二是对实习园摸底。尽量做到基本情况心中有数,为在实习中进行适时有效的监控做好准备;实习中,努力做好对整体实习过程任务的把握,如对实习生实习热情的维持,对实习生生活纪律规范的制定和完善,对学校和实习队形象的维护和提升等;实习后,做好诸如感谢信的书写、各种表格的汇总、实习生的实习鉴定、教案交由原任老师签字、评分等具体工作,重点在于观摩汇报课的准备和开展。
(四)实习评定。
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评:
1.见习态度是否认真,是否能主动接近幼儿,对幼儿观察是否仔细,有无观察笔记,质量如何。
2.教学计划、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是否恰当合理,教学理程序设计是否有一定创造性,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语言、教态是否清晰简练、自然大方。
3.游戏计划是否详细、内容包含丰富、效果如何。
4.能不能主动安排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活动。
5.是否严格遵守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无事故发生,与他人团结互助如何。
总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即将走上实习或工作岗位前的实训与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合理设计教育实习前的地教学指导,科学规律的指导实习,有利于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翔. 中职生实习指导[J].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夏力.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指导[J].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1)
篇4
[关键词]汽车试验学 全过程考核 阶段性考试 统计数据
引言
期末考试是《汽车实验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然而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检验教与学的成果手段,束缚了学生对《汽车实验学》课程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仅一次期末考试,很难做到试题覆盖所有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所以,改革传统的汽车试验学课程考试制度与方法,推行全过程考核方式势在必行。
一、期末考试的弊端
把期末考试作为唯一或主要的检验教与学的成果手段,其弊端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方式单一性
传统汽车试验学课程的期末考试方式单一,考试形式仅以笔试测试,题型标准化,这样的考核方式的弊端在于考试的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不仅对教学起不到应有的积极作用,相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导致学生不注重平时学习,临考前突击复习,学习的目的纯粹是为了考试过关,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提高,也限制了教师在考试环节上的创造性,因此考试形式以闭卷考试为主不尽合理。缺乏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和素质的考核,造成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应用能力薄弱[1-3]。受期末闭卷考试影响,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只讲授考试内容和反复重复机械练习考试内容,忽略或很少讲授涉及到对学生文化素质影响较大的内容,学生也比较喜欢这样。
(2)内容局限性
首先,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基本上是教科书上有的,教师讲过的,且要求学生按标准答案背书,不能有任何发挥,考试前时常有学生要求教师划重点,甚至要求划定考试范围,试卷上几乎没有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试题,忽视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核。
其次,考试多以任课教师出题为主,考试内容多是记忆性的知识,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上课记笔记,课后背笔记,考试默笔记”的机械做法,这就导致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死记硬背上,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考什么教师就讲什么,怎么考教师就怎么讲,考多少就讲多少;教多难,考多难,考多难,教多难[1]”。这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其结果是助长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难以得到提高与发挥。再者,传统的考试方法大多是笔试,并且大多数必修课程都用闭卷方式,这必然增加学生记忆知识的压力[2,3]。
过于注重期末考试成绩的结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将期末考试功利化和工具化。期末考试结果太重要,有些平时学习松懈的学生,为了考试过关而想方设法地去作弊;有的学生考试前突击准备,虽然也能通过考试,但实际并没有真正学到知识,更别说理性思维的训练了。多数学生也为了考试而学习。由于期末考试还涉及到顺利毕业、评优评奖等一系列问题,也给部分学生造成很大压力。
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属性也让学生和老师只关心考试过与没过。老师忽视对学生对教学的深刻反思和总结。虽然每年学校都要求老师认真做好试卷分析,但是考试完了马上就是假期,老师的试卷分析更多是流于形式。
(3)缺少互动性
现行高校的考试制度从出题、监考、评分大多数是教师一手操作,学生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接受被动考试,没有形成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师生之间在一定的教学活动中实践、互动和交往的过程。要使得这一过程实现良性循环,取得最优化的效果,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当前这种考试评价制度使得教师和学生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考试而展开,一切与考试无关的活动和内容都被排斥在师生交流与互动之外。这样一来,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教材和笔记,而其他的包括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个性特点、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却受到极大限制,甚至根本没有发挥作用。在这种畸形发展中,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力都被无情地抑制和扼杀,既不利于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和谐发展,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7,8]。
(4)评价不合理
由于当前高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主要是通过考试成绩来形成的,这种评价机制和评价手段的片面性和极端性,易造成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外的严重分离,进而导致师生关系不融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不少高校多数课程已经开始采用阶段性考试的方法检查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是一考定终身。
(5)作弊严重性
以考试、分数作为学习标准的应试教育模式扭曲了考试的功能,考试不是为了检测和反馈,服务于教学,有些学生对所学课程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动力,平时不重视,又怕考试通不过,便企图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蒙混过关,致使考试中违纪、作弊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作弊虽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有关,但与现行的一卷定乾坤考试方式仍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仅作参考,权重比例较轻,这就造成不少学生平时不努力,考前临阵磨枪,甚至存在侥幸心理不择手段通过作弊企图蒙混过关。相反考试成了教学的目的,教学只是为了考试,是为了评分排列等,考试的功能和作用被严重局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状况,促使作弊风泛滥[9]。
综合以上诸多应试教育的弊端与不合理之处,可见“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势在必行。
二、《汽车实验学》考核方式改革方案
针对目前采用的传统的考试方式,片面强调和追求学业成绩的精确化和客观化,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应该让考试成为发现问题,改进教学,进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其宗旨就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增强他们的自我反省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对《汽车试验学》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推行全过程考核方式,抓好对关键知识节点重点监控,注重过程学习及基本知识和内容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过程,需要我们注意平时积累,把握全过程。
《汽车实验学》课程全过程考核是将课程考核落实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课程成绩等于全过程各项考核的成绩之和。考核成绩包含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测验、实验等内容,课程实施全过程考核,有助于教师将主要精力投入教学,针对过程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改进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汽车实验学》全过程考核改变了“一考定成绩”的终结性考试弊端,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全过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学校教务处可针对检查情况,指导教师逐步完善全过程考核方案,使此项改革更加科学、规范,出台相关考试要求,加强学习过程考核和学习能力评价,使此项考试改革得以深入推进和开展。
(一)考核方案
采取“试验20%+平时考核10%+期中考试20%+实践考核10%+期末考试40%”的实施方案。表1为《汽车实验学》过程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
表1:《汽车实验学》过程考核的具体考核内容
(二)以能力为导向的《汽车实验学》课程全过程考核方法的实施
以能力为导向的汽车试验学课程全过程考核方法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目标,遵循考核理念科学化、考核内容丰富化、考核形式多样化及考核时间全程化的原则,设计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办法。课程考核共涉及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其中考试、试验考核和期末考试。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不同的考核方式有不同的作用。课堂出勤及课堂表现的好坏可表明学生的基本学习态度及认真程度;期中考试可使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学结,一方面可以检查课程前半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也将考试压力进行分散,可以减轻期末考试复习的压力。实验考核可以检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到一起的能动性。期末考试所占分值并不高,学生可以通过期末考试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性回顾,对重点内容加深记忆。我们已经连续3年进行了《汽车试验学》的考核方法改革,表2为我们对90名学生(三届学生,每届30人)进行阶段性考核的分值统计。
表2:《汽车实验学》全过程考核成绩分值统计表
从表2可以看出,考核成绩综合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效果。学生们普遍重视对《汽车实验学》课程的学习,课堂出勤率很高,其中成绩优秀和优良者共占88%,合格者仅为4%。学生课堂表现积极,能与老师进行很好的互动,听课效果好,其中优秀和优良者共占86%。期中考试出题要求题型至少为4种以上,难易结合,全方位考核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连续三年的期中考试成绩说明,学生普遍成绩较好,且成绩基本呈正态分布。实验考核成绩普遍偏高,这说明学生对实际操作很感兴趣,能够很好地按照实验课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因此,优秀和良好率达到了90%。期末考试一直是学生最为重视的一次考试,尽管目前所占分值已经明显降低了,但还是能体现出学生的重视程度。三年来,学生的期末汇总成绩都很高,优秀及良好率已经达到58%,中及合格率仅为总人数的42%。在阶段性考试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没有出现不及格的现象。经过统计,三年学生平均总成绩为84.46,各个学习环节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总之,通过采用新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考试方法在考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弊端,然后对《汽车实验学》的全过程阶段性考试进行了必要性分析及具体考核方法的确定。通过对近三年的三届学生的阶段性考核成绩的统计分析,充分说明了学生在课堂出勤,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实验考核及期末考试中的表现很好,三年学生平均总成绩为84.46,各个学习环节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采用新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方法有必要继续推进。
东北林业大学校级重点课程《汽车试验学》资助
[参考文献]
[1]陈永聪.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5):20-25
[2]朱操.过程考核在内燃机实训课程的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2(7):52-56
[3]宁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程考核的具体实施[J].福建电脑,2011(4):1842-213
[4]温启军,肖玉山.基于全过程考核的高等数学课程考试方式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9):85-87
[5]马兆明,李朋忠.思想政治理论课全方位、全过程考核模式初探[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8-20
[6]任宝东,田景,马媛.过程考核与网络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9):53-54
[7]李建军,李国安.实验过程考核的意义和途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4):106-108
[8]李妮.过程考核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8):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