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8:0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研究生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本人作为研究生在复旦大学数学所攻读计算数学专业近三年,毕业之际,回顾三年来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做自我鉴定如下:
本人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根据自身研究方向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核心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并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本研究方向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在外语方面,研究生阶段着重加强了书面写作的训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在科研工作上,根据导师的指导,研读了大量论著,逐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在这期间,查阅资料,综合分析等基本素质不断提高,书面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锤炼,尤其是独立思考判断和研究的能力,有了很大进步,这些对于未来的工作也都是大有裨益的。
平时生活中,为人处世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业余参与了一些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毕业在即,在工作实践中,除了提升适应工作要求的具体业务能力,还提高了和同事沟通交流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素质也得以培养,为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做好了准备。
本人在研究生阶段所获颇丰,从学业、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是充实且有意义的三年。相信这些经历和积累都将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研究生自我鉴定2
本人自2007年考取*****大学的研究生以来,经过两年的成长,使我在思想、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等各方都有了较大的进步:
在思想觉悟上,自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我就对自己提出了明确的的要求。坚持用科学的思想来认识社会,进行教育探索和研究。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明确了新时期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并持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结合原来的学科背景和研究兴趣,我很快地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并有针对性的认真研读了有关书籍杂志,学习了相关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为自己的科研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此期间,各门课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期末综合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我还利用课余时间参阅了其他人文学科的书籍,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弥补了自己知识上的不足。
在科研能力上,尽管涉入教育领域的时间很短,但凭着一颗积极向上心和严谨求实的态度。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以及与师长同学间的探讨交流,我还是取得了一些比较满意的成果。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和科研方法的能力。锤炼了书面表达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在一些省级刊物公开发表了3篇学术论文。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树立了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诚恳踏实,待人接物和善热情,生活朴实节俭,与同学之间关系融洽。在工作方面,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为同学服务的心态,不仅为同学带来方便也提高了自身组织管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余时间积极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参加了不少社会活动,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本人在期间的收获和成长,从思想觉悟、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这离不开自己辛勤地付出和耕耘,更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我将继续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迎接未来的学习生涯,不断改正缺点错误,不断提高自己思想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研究生自我鉴定3
研究生三年,岁月如梭,时光匆匆在你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耐人寻思的烙印必将陪伴我们余生,必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无时无刻感染着你、激励着你,三年,受益匪浅的三年,叫人回味的三年。
曾记否,初入大学的我们,稚嫩欲动的心怀揣着美好的憧憬与理想,每个人都为着心中的那个目标奋斗拼搏,在大学的课堂里汲取无限的知识,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学到为人的品格,在各类活动中感悟处事的精神。而今,即将踏上工作的
征途,不禁感慨,大学的磨练与学习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熠熠生辉的,因为所有的这些都见证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所有的这些都改变了甚至培育了一个人,所有的这些都将在潜移默化中继续影响着你,直到永远。
大学的大课堂里,我学会了怎样用一颗热情真挚的心,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如何用辛勤的双手、苦涩的汗水去耕耘属于自己天空。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按着校训的轨迹,踏实地走好自己的路,为了明天,为了理想。努力用诚挚、感动的心规范自身。思想上的积极、乐观、上进,指导着行动的方向。
为人与处事,相辅相成,为人的品质决定了处事的风格,处事的风格又影响了为人的品质。真诚、热情、友好……,与同学的相处中慢慢感悟着,待人的真善美同时感化了自己的心底,将杂念渐渐地洗涤。处事的积极、诚信、严谨、笃实,又在另一方面感悟了自身,让我学会如何在以后的社会中更好地走下去,毕竟终究还是社会的人而非学校的人。
篇2
[关键词]学业情绪 研究生教育 社会认知模型 控制价值理论 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125-04
[作者简介]陈绣霖,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生(广西南宁530004)
自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发改委、教育部提出的2014年将全面实行研究生收费制度意见后,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再度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显现出来。文书锋、俞国良的研究指出,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最大来源是学业。研究生的学业情绪是反映其学习心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学业情绪的研究对提高研究生学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学业情绪概述
(一)学业情绪的界定
国外学者Reinhard・Pekrun最早提出了学业情绪这一概念,把其定义为“与学业进展、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情绪(愉快、焦虑等)的总称”。根据一系列质性和量化的研究,Pekrun等人得出学业情绪的结构要素,包括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并根据任务相关性和个人相关性把其分为四种类型:过程的、预期的、过去的和社会的,开发了学业情绪问卷(Academic Emotions Questionnaire,简称AEQ)。我国学者俞国良等人指出,学业情绪是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高兴、厌倦、失望、焦虑、气愤等。它不仅包括学生学业成功和失败体验到的情绪,也包括学生在与学习相关的具体活动过程中体验到的情绪,如课堂、作业、考试等环节。学者孙士梅认为学业情绪是在学习情境中体验到的与学业进程、课堂教学和学业成就有直接关系的多种情绪。李磊、郭成认为,学业情绪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业期间的情绪体验。马惠霞先把学业情绪界定为一般情绪,再根据课程和情境两个维度进行细分。概而言之,学业情绪有三个特点,一是与学习情境相关,二是综合性的情绪体验,三是具有情境特异性。学业情绪的代表性理论为社会认知模型和控制价值理论。
社会认知模型认为影响学业情绪的重要因素是认知评价,包括主观控制与主观价值两部分。主观控制直接关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非直接关系的个人特点和偶然结果之间的联系、对自我胜任能力的评价(即能意识到胜任特征,如自我能力的概念、自我效能感等)、主观价值自我评价(包括内在评价和外在评价)。主观控制和主观价值在情绪体验和环境因素中起中介作用。这些中介因素包括动机、学习策略、认知资源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等。环境变量包括能力支持、自我支持与控制、反馈等(如图1所示)。
控制价值理论认为,控制和价值的评估能唤起主体的成就情绪,包括与学习活动相关的愉悦、沮丧、厌烦等情绪,也包括对成功或失败的相关体验,如愉快、希望、自豪、焦虑、无望、内疚和愤怒等。学业情绪是学生通过对自我胜任的认知、学业活动与结果控制评估及价值评估产生的。控制评估主要是学生对自我主体因素的判定,价值评估则来源于对人为重要性的判定,控制及价值相关的认知评估是环境变量与学业情绪之间的中介变量。控制价值的前因变量包括教师教学的认知品质及任务要求、价值感应、主动性支持、目标结构和期望、成就的反馈及结果等。前因变量通过“控制――价值”的认知评估影响和产生学业情绪。情境、评估、情绪和学业之间是存在交互作用的动态循环过程(如图2所示)。
(二)学业情绪的相关研究
学业情绪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情绪和情感既影响到人的认知操作,也必然影响到人的学习与工作效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涉及到注意力水平以及对自我和他人的感知、记忆加工、创造力、思维流畅性等多个方面。有研究证实,人更容易提取与当前情绪一致的记忆信息。学业情绪与学生认知的紧密联系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研究和开发。首先是测量方法的多样化开发和研究工具的细化。多数学者主要采用观察法、自我报告问卷法、实验法和神经心理学方法等测量学业情绪,并发展了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业情绪量表,如小学生、高中生、高职生、大学生的学业情绪量表。甚至开发细化到某一学科及专业的学业情绪量表,如董妍、俞国良编制的《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马惠霞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王妍编制的《小学生学业情绪问卷》等。其次,进一步考察了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干预方法及学业情绪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根据学业情绪发展特点,学者从人口统计学特征,如年级、性别、生源地、学业成就及学业领域差异性等导致的青少年学业情绪差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业情绪与归因、自我效能感、成就动机、情绪自我调节等变量密切相关。我国目前对研究生学业情绪的研究较少,更多关注的是研究生的学业幸福感,而学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学业情绪。因此,围绕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从更具体的学业情绪角度了解研究生的学业情绪来源、现状,编制相关的测评工具和进行干预策略研究,是未来学业情绪研究的方向之一。
二、研究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
要了解研究生学业情绪的影响因素,须了解当前研究生学习生活的特点。研究生学习独立性强,区别于本科生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学为辅的学习方式。研究生学习过程中的第一学年主要是在课堂中学习基础知识,部分课程可依据自身的专业及兴趣进行选择,之后在导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选择及确定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准备实验材料、做实验、处理数据等等,一直到最后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生的学习特点要求研究生除了要有较好的自学、科研能力外,还要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转变本科时代养成的思维方式。这种转变给研究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当然,除学业外,生活、工作、婚恋等各方面的压力也使得研究生难以全身心投入到自身感兴趣的科研课题和社会实践中。研究生学业情绪具体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突出表现为自我认知和成就目标。科研能力是研究生学业成绩考核的一项主要指标,研究生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自我认知态度和结论会对其学业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理工科专业从事科研的机会更多,专业水准更高,易于出质量较高的成果;科研活动紧跟社会需求,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但工作任务量大,易导致身心俱疲。而文科学生从事学术活动的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故文科研究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且社会调查不易,需大量投入时间与精力,结果却易受一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可靠,不具备外部效度,科研与现实脱轨。这些因素导致很多研究生自我定位不准确,归因偏差、自我效能感降低,产生消极的学业情绪。
成就目标为研究生如何理解他们的科研成果提供了一个认知框架,不同的成就目标会引发不同的学业情绪。研究生专业科研活动的明晰性、研究方法的系统性以及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接受专业指导与建议的程度、个人对人生的规划和当前科研活动的功利性取向,均可导致研究生成就目标的取向差异。如何选择目标及达成目标的过程,作为行动的主体,研究生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会体会到较多的消极情感。
(二)环境因素
控制价值理论认为,学生的控制价值评估体系会受到以下环境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主动支持、教育目标结构、重要相关人对学业的期望、学习成绩的反馈及结果、亲友对学业的支持程度、学业压力、同伴间的竞争与合作、失败反馈和学业失败后的惩罚、家庭尊重等等,这些因素都是学生学业自我总结和学业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就研究生而言,其学业情绪还会受到科研活动性质、师门学术氛围、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氛围以及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生群体较为分散,共同学习活动或闲暇的集体活动较本科生少,班级归属感较弱,平时接触较多的是课题小组的成员或师门成员,故师门归属感较强。学业成败的反馈大多直接来自于导师,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是研究生学习期间的重要关系之一。导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及导师对学生的期望与支持、教育目标的设定、科研任务的要求等诸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的学业情绪。此外,同学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师门的学术氛围、师兄师姐的指导等因素也会引起研究生学习情绪的起伏。
三、学业情绪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古语云:“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学习心理的角度来看,乐学是以学习情感为基础或手段的一种快乐的、与学业协调统一的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快乐是乐学的基础与手段,愉快是人的基本情绪,是乐学产生的依据,能创造快乐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习效果更好。研究生要做到快乐地学习,可以通过“以知育情、以意育情、以情育情、以境育情,以行贯穿始终”等路径提升其学业情绪。
(一)培养研究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知育情、以意育情
认知是情感的基础,学业情绪稳定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对于自身周围信息的感知形式与加工方式,自我调节是改善学业情绪的重要非智力因素。因此,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对学业问题进行合理归因、以认知和意志进行调节是提升研究生学业情绪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培养正向的思维方式。从积极心理角度出发,用乐观向上的态度迎接研究生阶段的学业挑战,自我悦纳,以理性、全面和发展的眼光权衡专业利弊,审视自己的科研压力和学业困惑。其次,要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研究生要全面了解自己的专业和自我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确立自身在学业上的中长期目标并付诸实践。再次,掌握必要的认知资源和学习策略。主观控制和价值在环境因素与学业情绪间起着中介作用,而学习方法和问题的解决策略是主观控制和价值的可控因子。因此,研究生要以正确的学习方法、多渠道的解决问题途径投入学习过程,最终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篇3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综合能力
引言: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外语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研究生作为高校教育中最高层次的受教育群体,社会对其外语能力的期望值更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然而基于调查,我国研究生的外语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其中口语表达能力薄弱成为突出问题。(谢宇 韩天霖等,2007:53-60)依据二语习得相关理论和笔者所在河南理工大学多年的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建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多样性的实践活动方式、专业性的实践活动内容,动态性的实践评估方法,是培养研究生外语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
1实践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交流。在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和读为输入性技能,说和写为输出性技能,说和写输出性技能的发展不仅是语言学习的目标,而且是听和读输入性技能发展的动力源。
1.1Swain 输出假设。
“可理解性输出”的提出是Swain针对“可理解性输入”提出的,Swain(1985)对加拿大的沉浸式教学(immersion program)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口语和写作方面无法达到目标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很少进行语言表达练习。基于上述观察,Swain做出这样一个结论,“可理解的输入”在习得过程中固然有很大的作用,但仍不足使学习者全面发展他们的二语水平。 如果学习者想使他们的二语既流利又准确的话,不仅需要“可理解的输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输出”。(Swain, 1985)Swain认为,输出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中起着输入无法起到的作用。首先,与输入相比,输出使学习者对语言进行更深的处理并付出更多的努力;其次,输出在学习过程中可充当验证假设的过程;第三,能发展学习者的自动化技能;第四,能发展学习者会话技能;第五,能培养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输出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学习者主动动用自己的学习资源。
1.2Anderson的认知技能理论学习。
在Anderson(1983)的ACT(Adaptive Control of Thought )理论中,他将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种。陈述性知识是个体对有关客观环境的事实及其背景与关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涉及个体如何去做某件事情的知识。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技能的学习,它是一个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过程。Sagalowitz & Gatbonton (1995)认为,自动化就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后达到更快、更可靠且明显不需要努力的表现行为。Dekeyser (1997)的调查证实了技能学习的理论:在大量实践之后,陈述性知识变为稳固的知识,且逐渐增长,习得的速度起先快速程序化,然后慢慢自动化。
1.3文秋芳的输出驱动假设。
著名外语教育家文秋芳教授(2008:2)针对我国英语专业语言教学重输入、轻输出的现状,提出“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其内涵包括:第一,从心理学角度看,输出比输入对外语能力发展的驱动性更大,一个没有输出的学习过程,即便有高质量的输入,其习得效率也有限。第二,从职场英语需要出发,培养学生的说写译表达性技能比培养听读接受性技能更具有社会功能。第三,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以输出为导向的综合教学法比单项技能训练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学生未来的需要。输出驱动假设是针对中、高水平英语学习者而提出的。
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结合数年来开展的实践教学成果,笔者认为: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学习群体,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建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使研究生在参与语言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检验修正课堂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语言输出的自动化。
2实践教学开展的途径
和本科阶段的实践教学不同,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活动应充分结合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其专业方向,探索和开发具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将语言学习和专业应用紧密结合,培养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语言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1研究生英语活动月。
研究生英语活动月由我校研究生处和外国语学院在每年十月份共同组织的英语实践活动。目的是给新入校的研究生创造一种语言学习的氛围,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学习兴趣。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翻译比赛、演讲比赛、电影配音大赛、英语沙龙、话剧表演等,这些活动多渠道、多途径为研究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了研究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从活动开展的形式看,研究生的英语实践活动和本科生英语实践活动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内容上,活动的组织更倾向于专业性,如翻译比赛内容会侧重于科技文献的翻译,专业论文摘要的翻译等。
研究生英语活动月的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不仅使新入校研究生有更高的语言学习热情,而且使他们认识到,研究生阶段的英语学习要和专业方向、专业研究结合起来,自觉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
2.2研究生助课制度。
积极利用内部资源,为英语能力强的研究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在每年的研究生新入校阶段,我校通过自我推荐、学院考核的方式,确定研究生助课的人选。研究生在帮助从事本科英语教学的教师批改作业、整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档案等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本科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和教师之间平等的交流,不断发现自身英语学习中的问题,不断激发他们自身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
研究生助课制度对学生语言学习的驱动力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研究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不再是课堂上的师生问答形式,而是近于朋友的、同事之间的平等的交流,这种交流一方面减少了学生在教师面前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努力和教师的思想、语言水平保持同步。二是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输入内容,拓展了语言输入范围。为了使自己更好地从事助教的工作,研究生会将自己在助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转化为自身语言学习的动力。他们会在课外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很多参加助课的研究生都会将自己助课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研究生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拓展了研究生课堂上语言输入的内容。
2.3研究生英语俱乐部。
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成员由各班英语学习委员组成,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同学们的英语学习,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现在研究生英语俱乐部已经成为我校语言实践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同学们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每周一次的英语角,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聚在一起,和指导教师、外教一起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有时,活动的组织者甚至提前给出下次活动的主题,这样每位同学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他们的话题,使每位同学都能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每周一期的研究生之声英文广播,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撰稿、采编、录音等工作,在参与的过程中,研究生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同时加强自己口语的准确性和流畅性训练,极大的挑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每月一次的英语讲座由外教完成,来自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通过讲座的形式,给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使同学们在感受不同文化的同时,学习了语言。每学期一次的联合国会议通过模拟联合国会议的形式,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研究生英语俱乐部活动的开展,从设计策划到组织实施都由社团成员独立完成,同学们在分享知识、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自己的语言应用能力。
2.4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实践主要针对副课文和专题研究开展。研究生的语言教学在拓展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更要侧重于学生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按照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研究主题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相关研究、完成相关任务、陈述并提交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自己的成果做出评价。课堂实践教学在注重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到学生的学术研究特点,将语言实践和专业学术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各种研究主题的选择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如在开展Etiquette这个专题研究时,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Internet Etiquette, 土木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Underground Etiquette, 经管学院的研究生选择了Business Etiquette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这些主题的选择和学生的专业有紧密的联系,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在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分析,自我总结,自我修正,提高自己在专业学术活动中的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外语学习的成就感,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使语言学习成为生活中的乐趣。
2.5模拟国际会议。
研究生阶段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宗旨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英语这门工具,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与国际交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服务。同时,国际会议也以其组织的严谨性、内容的专业性、环境的真实性成为检验研究生外语能力的最佳场所。然而,只有少数外语能力强的优秀研究生能够参加国内一些高校举办的国际会议。为了使所有的研究生都亲历国际学术会议,使语言学习能够学以致用,我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模拟国际会议的实践教学活动,将研究生按照专业分成若干参会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国际会议的所有环节,如查阅英文文献撰写论文、主持会议、宣读论文、即席提问、问题答辩、会间交流、会后联系等。模拟国际会议的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注重了学生的日常英语交流,更加注重与学生专业知识的结合,对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工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的开展,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年的学习生活使研究生成为一个积极主动、严格自律、好学上进的群体,他们对语言学习有着清醒的认识,深知学习语言必须自己积极参与,愿意接受学习责任 (任蕊,2005:22-25) 。由此,活动的开展由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实施、总结,整个过程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所具备的组织和监控能力,而且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学生在组织、策划、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享受了语言学习和专业结合的魅力,使语言自主学习的理念逐渐浸入到自己的人生当中。
3实践活动的评估
有效的评估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和“以结果为导向”的传统静态评估不同,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采用“以过程为导向”的动态评估方法,从动态历时的角度对个体的认知、元认知过程进行评估,旨在促进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对其发展潜能进行评估。
3.1多种形式的评估模式。
针对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内容和环境,我校的研究生英语实践教学的评估采用自我评价、合作评价和教师评价三种评估模式。
自我评价是研究生本人对自己参与实践活动行为的评价。通过口头陈述、撰写活动体会等形式,学生对自己参与某一活动的目的和动机、方法和策略、收获和体会等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有利于帮助研究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培养参与实践教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合作评价在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实践活动中非常有效,诸如英文电影配音、戏剧表演、课堂实践活动、模拟国际会议等。这些实践任务的完成取决于小组成员的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通过合作评价,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地进行自我检验和修正,有助于任务的顺利完成。合作评价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习者的合作意识、参与精神、组织能力和学习效果。
教师评价是动态评估体系中重要的评估模式。教师是对整个评估体系持有最客观、最深刻理解的参与者,而且在整个评估过程中,教师既是管理者和评价者,也是指导者和支持者,其作用是多方面的。如在研究生助课的评估过程中,教师的客观评价会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角色,不断强化自己的学习能力,调整自己的实践参与方法,提高自己作为教师助手的能力。
3.2及时有效的反馈。
实践证明,及时有效的反馈可以帮助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当前语言水平和语言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缩小差距。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动态评估中,教师主要采用等级和评论两种形式给予学生进行反馈。等级反馈主要体现在英语活动月和课堂实践环节,其它实践活动均采用评论形式,帮助学生找出语言能力方面的缺陷、提高语言能力的策略、参与活动的技巧等,使每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评论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
篇4
社会实践工作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巩固了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社会是一所能锻炼人,考验个人能力的综合性大学。只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只有投身到社会实践,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并锻炼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踏踏实实做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必要性,这将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为今后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以下总结社会实践所具备的素质以及自身的不足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通过这段时间的社会实践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的技术。以前工作机会不多,沟通这方面也没有得到好的锻炼。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谈话时会有冷场,找不到共同话题,这时候就会很尴尬。与同事和领导的沟通也同等重要,学会虚心请教,人在社会中都要融入社会这个大团体中,人与人之间要加强团结合作,同心协力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当领导或同事给你意见时,要学会耐心听取、虚心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和过分的自傲,而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关系,工作经验本来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天生就有的。重要的是在向别人学习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自信很重要,有自信才会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一说到要实习,就想到了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见领导、同领导谈话、主动接触新同事,所以刚开始有点担心害怕。意识到自己的交际能力差,没有社会经验,不知道如何和新同事打好关系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第一天当领导安排好工作坐下来时,想和周围的人打招呼,可就是不知道如何开口,想了好多种理由最后还是放弃了,吃饭时也是一个人,不知道如何加入他们。不过在一个陌生环境,还是得要靠自己去接触,不会有人主动和你打招呼,因为人家根本不了解你,都说在社会中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经过几次尝试后,大多数同事们都很友好,所以后来的一段时间相处很愉快。所以接触社会你还要需要一份勇气,克服自身胆怯的心理。
四.在工作中不断地丰富知识。知识是永无止尽的,知识犹如人体血液,人体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那么头脑就要枯竭。要在工作中不但汲取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篇5
关键词: MTI 批判性思维 《基础笔译》课程
一、引言
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后至8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核心。我国一些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关注并研究批判性思维,利用批判性思维促进高质量的MTI的培养非常必要。批判性思维既能促进MTI综合能力的提高,又能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需要。因此,加强MTI的批判性思维培养十分关键。
二、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批判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极为重要,是近年来外语教育界关注的焦之一。国外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有深远历史,早在1909年“现代教育学之父”杜威就提出“反思性思维能力”(杜威,1933)。Jennifer Richardson和Phil Ice设计实验探究了学习者对案例讨论、辩论和话题讨论三种交互形式的偏好,以及这三种交互形式对学习者批判性思维的影响。Bridge Arend探究了在线课程中的异步讨论如何影响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其他卓著的研究成果还有二维模型、类级模型及三元结构模型等(文秋芳,2010:55;韩虔,2012:19)。国内对于批判性思维的探索起步相对较晚,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较少,对于MTI批判性思维的研究更少。国内不少学者将批判性思维与英语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如黄源深在1998年发表的《思辨缺席》一文中,指出“因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造成的现象,我们不妨称之为‘思辨缺席’”(1998:19);刘艳萍基于美国教师在华教学的个案研究,提出在英语辩论课中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法,注重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孙有中将思辨能力与写作课程相结合,提出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李莉文论述了英语写作中的读者意识与思辨能力培养的关系与策略;林岩阐述反思日志在培养学生口语课中的思辨能力的重要作用;王田保从写作角度分析了现状并提出有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模式。2015年,文秋芳则重点考虑如何处理批判性思维与外语语言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孙有中将重点放在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上。本文通过探讨具体某一门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MTI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批判性思维在《基础笔译》课程中的习得
批判性思维并非“怀疑一切”和“否定全部”,而是一种有扬有弃的辩证思维形态。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哲学学会将批判性思维界定为“有目的的、自我矫正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估、推论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理查德・保罗,2006),并指出“一个理想的批判性思维者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惯于提问,知识全面,信赖理智,心胸开阔,思想灵活,公正评价,不带偏见,慎做结论,乐于斟酌,善于应对复杂问题,勤于搜索资料和信息,专注于探究,不懈寻求问题答案等”(理查德・保罗,2006)。
《基础笔译》课程是MTI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培养高质量的专业译员十分重要。该课程兼顾理论介绍和实践能力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汉英双译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课程。因此,在《基础笔译》课上培养翻译硕士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较直接、较全面的一种方式。究竟如何在本门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本文主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1.转变教学理念
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主体作用,以教师讲解、标准答案译文为基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都不高。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思考与反思,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思维习惯,需要自由开放的空间和机会。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极为重要,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理念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
2.课前、课中、课后的实践性锻炼
课前准备阶段:
老师将课上要完成的翻译任务及用到的翻译理论阅读材料提前发给学生,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翻译任务。对于翻译材料,最好是现在仍没有译文标准的或者是答案有争议的,这样学生就会把精力放在如何翻译或者说如何取舍译文答案上,这个过程本身就是辩证思考的过程。对于译文材料的选取,也可由学生自己完成。译文材料最好对各个专业方向都有所涉及,因为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为以后工作或做研究考虑必须将翻译技巧与其他学科结合。不同的学科材料常用的翻译技巧与策略也不同,这样结合学科方向讲解常用翻译策略比单纯陈述罗列翻译技巧更容易接受。选取好材料后,各小组自主讨论,将最后的讨论结果统一提交给做presentation的那组,最后课堂上呈现出来的就是各个组的译文。丰富的教学内容为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况、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搜集资料和信息、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所有这些好的特征都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课堂中讨论阶段:
针对各组的译文,老师逐一对比讲解,学生自主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对老师给出的译文答案进行批评与赏析。对于不同的文本类型,常用的翻译技巧是根据其平行文本进行对照翻译,老师可详细讲解几篇常见文本材料及其常用翻译技巧,大可不必将所有用到的策略都结合单例进行讲解,这样易导致学生抓不住重点并且记忆任务加重。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有助于提高学生总结、分析、辨别、学习的能力,养成惯于提问、思想灵活、公正评价、不带偏见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学生专注于研究,不懈寻求问题答案等,整个上课过程都体现出批判性思维的实用性和全面性。
例文:麻婆豆腐配料:辣椒粉、花椒面等
学生译文1 chilli powder Pepper surface?
译文2 cayenne pepper face
译文3 paprika Chinese Prickly-ash
参考答案 chilli powder Chinese Prickly-ash
针对学生不同的译文,老师并没有直接公布答案,而是先重点介绍针对这种菜名翻译时该用哪些方法,引导自主学习。作为合格译员,必须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感受。此次实例为菜谱,若配料翻译都存在问题,那么作为这道菜的译员就是非常失败的。辣椒,在中国可分为很多种,有彩椒、青椒、红辣椒、小绿辣椒等,而花椒完全不同于辣椒。到底该如何斟酌区分这几种椒,仅靠查对应单词是完全不够的,必须对应上相应图片才能更确切。最终,在各组一起讨论对比后,得到自己最理想的答案。这种授课模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乐于斟酌、勤于探索,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再苦闷于答案到底为哪个,而是化为行动,专注于搜集资料和信息上,进而分析、评估、推论及判断,最终得到考虑周到的最佳选项。
课后巩固阶段:
课后巩固是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课上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激烈讨论后对译文达成共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反思总结,有助于课堂内容的巩固和记忆。学生可继续延伸自己的课堂记忆,找类似文本进行简单试译,勤写翻译日志是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好方法,分析自己在翻译文本材料时遇到的问题,针对该问题该采取何种应对策略,自己的译文与译文标准间的差距等,是有目的的、自我矫正的判断的过程,体现出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和培养。
四、结语
通过课后对MTI的采访和问卷调查得知,这种模式在同学们中反映良好,很多同学表示这是上课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既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思维扩散性,又提高学生自主动手搜索资料和全面思考的能力,是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良好途径。通过对《基础笔译》课堂上提出的理论和实践两大方面的建议,相信翻译硕士研究生在这堂课上会收获颇丰,既能锻炼自己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又能增加自己学业知识的积累。翻译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翻译理论的灵活运用和夜以继日的时间锻炼,翻译理论的运用和实践锻炼都需要正确的、具有指导作用的思维方式贯穿其中,批判性思维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因此,对于翻译硕士研究生来说,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其翻译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
参考文献:
[1]Bridge Arend.Encourag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Online Threaded Discussions[J].The Journal of Educators Online,2009(1):1-23.
[2]Jennifer C.Richardson,Phil Ice.Investigating Students’ Level of Critical Thinking Across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in Online Discussions[J].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10(13):52-59.
[3]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9.
[4]李莉文.英语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7.
[5]林岩.口语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5):29-33.
[6]刘艳萍.英语演讲教学与思辨能力的培养[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49-661.
[7]理查德・保罗.批判性思维:思维、写作、沟通、应变、解决问题的根本技巧[M].新星出版社,2006.
[8][美]尼格q德贝尔,方伯林.网络环境下利用讨论来促进批判性思维发展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8):81-86.
[9]孙有中.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座谈[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603-608.
[10]孙有中.外语教育与思辨能力培养[J].中国外语,2015(2):23.
[11]王田保.从阅读角度谈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外语翻译,2013(11):92.
篇6
关键词:普契尼 《托斯卡》 艺术表现 形象塑造
一、普契尼歌剧《托斯卡》的创作背景和人物简介
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往往以不起眼的小人物为代表,但却常常使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离奇的故事情节。歌剧《托斯卡》就是个极好的例子,这部歌剧在普契尼的歌剧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故事取材自法国19世纪剧作家维多利安·萨尔杜创作的同名悲剧。故事发生在1800年的罗马。罗马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因掩护政治犯而被捕受刑,他的未婚妻美丽的女歌唱家托斯卡向监狱总监斯卡尔皮亚男爵求情,早已对她垂涎三尺的斯卡尔皮亚答应在行刑时用假子弹处死卡瓦拉多西,但要托斯卡委身于他才可以。之后托斯卡从比亚手中拿到出国签证,然后趁其不备将其杀死,托斯卡和爱人都对将要获得的自由生活充满憧憬。谁知,在刑场上卡瓦拉多西身中真实子弹倒下,托斯卡悲痛自杀。
二、演唱技巧中的艺术表达
(一)音色的变化
普契尼的歌剧要求声音有更多的戏剧性,音乐内在的张力会感染剧中人物的情绪。如:在《为艺术,为爱情》的演唱中,在开始要很好的保持声音的力度,既不能太强壮又不能过于虚弱,要表现出悲哀中带有愤怒的情绪。在中间部分,情绪逐渐增强而急切,那么就要求音色给予一定的变化,声音的共鸣要相对饱满一些,表达出托斯卡的悲痛和绝望甚至愤怒得到彻底爆发。在最后的结尾处,音色应该是表现出更加悲哀的情绪,逐渐弱下来,仿佛托斯卡在前几部分的爆发用尽了全部的力量,而面对无能为力的她,有很强的“叹息”的意味。这部分要求音色连贯、流畅,要控制好由强变弱的力度变化,音色不需要过度饱满,要浑厚、深沉。
(二)旋律的特点
《为艺术,为爱情》的旋律收缩性很大,一开始是平静的,但到第1~第15小节,这部分虽说是托斯卡在表达自己献身艺术和爱情的决心,但是,下行的旋律线条完全可以表现出托斯卡的痛苦与悲伤。从第16小节开始,转入降E大调,要求前两句带有叙述的向上帝祈祷,唱出真实的感情。第23~第27小节,这里作曲家虽然写为p,但却需要情绪逐渐增强,情感将要爆发,唱出内心的激情。第28~第38小节,要完全进入到痛苦和绝望的情绪之中,但要注意声音的位置,不要随着音高的降低而降低原来的位置,这样才能做好情感的表达。
(三)语言的剖析
在声乐艺术表现中,语言是整个艺术作品的传达者,正因语言的存在才让我们体会到了作品的内容。在演唱外国作品时,老师第一步会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语言,准确朗读歌词。我们需要做到吐字清晰、字头、字腹、字尾结合,掌握音节结构的发声特点。当你语言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到你的歌唱共鸣位置,会影响到你的音色、韵味、歌唱表现。只有语言与音乐完美结合,才会塑造出声音的形象。
三、我在不同阶段演唱《为艺术,为爱情》的总结
(一)本科阶段
作为初级阶段的我,在大三时第一次参加学院举办的“专业大赛”,演唱了这首《为艺术,为爱情》。由于当时对声音的演唱技巧、歌剧的内容、人物的演唱风格都处于摸索阶段,自然演唱不是很好。首先,对人物的特点没有做具体分析,不理解整部歌剧的内涵,只是很空洞的演唱。其次,在语言方面吐字含糊不清,导致听不清具体唱些什么。再次,声音演唱技巧太差,不能很好的运用气息、共鸣、腔体。但是通过这次比赛,让我反思了自己的问题,之后,又经过逐渐的自我总结,认真学习积累,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自己得到了进步。
(二)研究生阶段
在大三时演唱过这首歌剧片段之后,我改变了学习态度和方法,在老师精心指导下,我的声乐演唱水平得到了提升。在研究生复试时我再次演唱了《为艺术,为爱情》,当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但是对很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下面本人通过几点来总结一下:
1.对语言演唱的感受
普契尼的《为爱情,为艺术》是意大利歌剧,在演唱过程中,首先要熟读歌词,查阅每一句的歌词大意。其次,要掌握韵律节奏感,语言要表现生动、鲜明。接下来,就要与旋律相结合,表现出声音艺术。
2.演唱情感的变化
女主角托斯卡是有着鲜明性格特点的人物,它要求女高音在演唱时,情绪要不断地变化。咏叹调的第一句,一开口就要表现出人物的情绪特点,所以,即使这个音在e2.上,声音却不能很强的出来,要表现出托斯卡极度的痛苦无助,与上帝对话并祈求得到帮助的情感特点,之后,却要逐渐变强,表现出托斯卡豪放热情的性格特点。作品要求我们在演唱时做到随着音乐的变化,情感也要不断变化,达到以声传情的目的。
3.歌唱的整体性
演唱者固然要具备科学的演唱方法、成熟的演唱技巧,但是我们却往往忽视了艺术修养整体的歌唱。当我们看过不同的演唱者诠释这首作品之后,是否可以将其作为参考,总结出自己对这首歌的理解,融入个人的情感,结合自己的特点,将作品的乐思整体表现出来。
歌剧是音乐承载喜剧的艺术形式,普契尼运用戏剧和音乐的手段,也使我们在演唱过程中,感受到了音乐的震撼,“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也会随着演唱者的多次实践逐渐提高,因而,声乐学习需不断探索、体会。
参考文献:
篇7
我们讨论时,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各个学科都存在,具有普遍性,但不能因为这是个共性的问题,就忽视它的个性,就不探讨它的解决方案。我们知道学生不参与英语课堂这个问题很普遍,甚至比其他学科更严重。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很少能得到学生的主动回应,学生还要尽量避开老师的目光,有些被点到名的同学起来回来问题也是吞吞吐吐,组织其他活动,学生的热情,参与度不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靠“拍脑袋”随便乱下结论,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找出问题的症结,可以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找出主要原因后,再采用行动研究,对症下药,观其后效,如果效果不佳,再调整行动方案。
调查问卷后,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原因来自多方面。学习习惯原因(例如课前不预习),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原因(例如考试评价方式太单一),课堂管理原因(例如课堂形式单一,老师讲,学生听),情感原因(例如怕冒尖,给别人印象不好),认知原因(例如内容太难),针对不同原因,采取行动研究逐一解决问题。
1.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预习新课
上新课的前一天,学生须列出课文中难懂的地方,对预习的课文需提出3个以上的问题,这些问题要尽量覆盖全文。所提出的问题要以书面形式提前一天交给老师,老师再按照课文顺序把所有问题归类,同时增补学生未提及的重要问题。讲解课文前,老师通过PPT演示当堂涉及的所有问题以及提问人的名字。凡是提问多的学生都会得到表扬。老师还要根据问题的质量给予评价,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讲解课文时,老师还可以邀请提出问题的学生替代老师的角色对全班发问。
以上教学程序的改动基于以下四个新理念:
预习不能变成学生自学新课。
发现难点是学习新知识的起点。
只有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时,他们的学习才有主动性。
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难点所在,课堂教学时间的使用才能有效率。
2.建立高中英语课程新评价方法
学生不参与课堂,无非是参与不参与都一样,因为只要最后考试考得好就行。这是由评价方式造成的,长期以来,英语课成绩由单元测试、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三部分组成,这样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参与课堂与否变得不重要。所以应该将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使评估真正成为实现新课标的有力保障,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新评价体系由四部分组成:学生自我汇报(15%)、学生自测(15%)、学生互评(10%)、学习成果包(15%)、教师评价(45%)。学生自我汇报包括学习收获与困难两部分。每篇课文学习结束时,每个学生须列出在本课学到的新内容。例如单词、短语、句子、语法等,然后报告学习本课的困难之处。报告的困难越具体越好。这一部分起到自我总结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教师提供教学薄弱环节的信息,及时弥补不足之处。学生自测指的是教师根据学生自我选择内容组织的测试。例如一课中有20个单词,教师可能要求学生从中挑选10个让教师来测试。这种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学生互评指学生对同桌自我汇报的评价。这种互评一方面推动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另一方面要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解决课文学习中的困难之处。学习成果包含4篇作文和4段对话录音,其内容须与所学单元相关。通过这些成果的完成,有效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日常作业与期末考试。期末考试与传统测验形式相近,只是更侧重语言的运用。
上述评价方法的建立基于以下五条原则:
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让学生成为评价的参与者与合作者;
该评价为学生与教师提供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测试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3.分组合作学习
高中英语课堂多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有时候学生想参与也参与不进去,这就需要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实行分组合作学习。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参与讨论组,讨论组要注意将英语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与弱的学生相搭配,讨论的问题要明确,讨论结果需要学生做展示。展示环节注意技巧,由哪组展示由抽签决定,避免按顺序展示时没有轮到的有些小组钻空子,讨论结果要以书面形式上交,教师要及时给出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小组,激励学生继续保持好习惯。例如高中英语课中的语法讲解,一般都是教师使用演绎法讲解语法,先介绍语法规则,然后练习,上讨论课时可以用归纳法进行,由学生在讨论组进行讨论,自己归纳出语法规则,然后展示给全班,教师补充不足的地方,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参与课堂。(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虚拟学习社区;交互机制;激励策略;推送技术
中图分类号:TP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6-0186-03
作者简介:汪沉沉(1988-),女,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虚拟学习社区、数字化信息。
0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教育的普及,虚拟学习逐渐引起专家和学者的关注。虚拟学习注重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知识建构的能力,发挥学习者的协作能力,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一些专家与学者经过研究得出:虚拟学习中的交互是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或在逐步接近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在虚拟环境中学习者与教师之间、与学习者之间、与平台之间以及学习者内部的互动[1-4]。
1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研究现状
关于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视角和层面进行过总结和分析,主要是针对研究方法、交互的因素、交互结构以及平台的交互情况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但是没有专家或学者根据交互因素对平台的交互机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另外,虽然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影响学习者交互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只是通过收集平台的数据进行分析,没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目前一些研究表明,Moodle平台中学习者参加交互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将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4-6]。本文将以Moodle平台为例,收集相关数据,综合分析学习者交互的情况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Moodle平台的交互机制,以促进学习者有效的交互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问卷调查分析
参照有关研究,笔者编制了Moodle平台中学习者交互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问卷共有九大项目:交互现状、教师、评价方式、主题内容、平台设计、推送技术、资源、交互方式、其它,包括55个题目。调查对象是使用过Moodle平台的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问卷的发放情况如下:共发放问卷126份,回收问卷118份,有效问卷92份。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72.8%的学习者在平台上的时间低于1小时,大多数的学习者登录平台的时间是一个时间段,并且他们也愿意与他人互动交流,但是学习者交流的频率很少,只是偶尔交流。主要是因为平台的激励机制不够,对交互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登录平台的频率较少,90%以上的学习者认为,教师的态度对学习者的积极交互是有影响的,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够提高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
多数学习者认为评价的设置影响学习者的交互,91%的学习者认为教师的及时反馈对学习者的交互有着一定的影响,但部分学习者认为教师的评价不太及时,影响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多数学习者认为将交互频率记入平时成绩以及小组评价会影响学习者的交互。
对于推送技术,92.4%学习者认为教师的提示是有着重要的影响,推送技术可以将学习的内容、感兴趣的任务、最新学习信息、学习资源推送给学习者,对学习者交互起到提醒和强调的作用。
此外,90.3%的学习者认为平台的设计对交互有一定的影响作用。88.7%学习者认同学习资源对学习者交互的影响,多数学习者要求资源的组织形式、交互工具、交流方式具有多样性,自我效能感、学习气氛、教学组织方式等对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由问卷数据得出:教师、评价方式、平台设置、推送技术等是影响学习者积极交互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通过专家研究,激励机制是影响学习者主动交互学习非常重要的因素[7-9]。
3交互机制构建
3.1加强教师参与
数据结果显示,教师的参与对学习者的交互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教师的态度是重中之重。在平台中教师要与学习者保持民主的关系。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讨论问题时才能各抒己见,教师的观点和学习者的意见同样受到重视,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到认可。加强教师的参与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者交互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为教师与学习者的沟通提供了机会。
教师参与交互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首先,教师作为整个活动的组织者,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主题或者在投票区公布几个相关的主题供学习者选择,并明确说明学习者的交互情况将记入最终成绩,激发了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其次,在学习者交互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要密切关注学习者的参与情况,并且要有效控制主题的发展以防偏题,在学习者讨论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及时引导,并补充学习资源,促使主题讨论深化;再次,教师与学习者交互的过程中,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者的同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者的讨论之中,并激励沉默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在整个活动结束时教师作为评价者要对学习者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对学习者评价时要注意表扬多于批评。
3.2构建合理的评价方式
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习者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构建评价机制时要考虑如下因素:
3.2.1注重形成性评价
对平台中学习者交互情况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即对学习者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的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学习者前后变化情况填写评价表或口头评价,对于进步较大的学习者给予表扬,并在期末成绩上加一定的分数。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交互情况的变化因材施教;学习者可以对自己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提高自我。
3.2.2学习者自评、学习者互评与辅导教师评价相结合
评价不仅是教师的事,作为学习者也要有评价的意识。学习者可以通过测试、自我总结或自我评价表进行评价。学习者的自评不仅给学习者提供反省的机会,也给教师对交互情况的了解提供重要的依据。同伴互评是学习者之间在交互活动进行中或完成后,对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填写评价表完成。教师可以近距离观察学习者交互的情况,对学习者的交互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述。教师可以填写评价表或通过测试评价,也可以口头进行评价。教师应帮助学习者选择适合自我评价的尺度,以保证学习者能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
3.2.3评价内容多样化
评价内容要具有多样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者的交互频率、交互内容、交互及时性、作品、项目展示、学习者自评材料等。教师和学习者可以根据评价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从而使评价更加灵活方便。
3.3构建激励策略
合理的激励可以加强和激发学习者学习动机,推动并引导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激励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因此应尽可能构建合理的激励策略。
3.3.1优化学习资源
优化的学习资源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教师为学习者上传资源时,要选取实用和较新的学习资源,资源的组织应包括文字、PPT、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吸引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主动交互的积极性。
3.3.2引入积分机制
构建积分机制可以有效激励学习者积极的交互。学习者在平时要通过交互获得积分,学习者通过这些积分下载重要的扩展资料,每下载一次资料便消耗一定的积分。另外根据积分机制构建角色扮演系统,学习者累计到相应积分,可以在平台中申请相对应的角色,相对应的角色如自由版主角色、网络学习指导员等,稀缺的岗位资源必然会激起更多的学习者向往,从而激励学习者积极参加交互活动。
3.3.3设置“交互之星”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习者交互的积极性,平台可以设置“交互之星”的头衔。根据学习者在一定的期限内主题的数量、发帖的数量、回帖的数量以及参加学习活动的情况等指标,选出在这个期限内表现最好的学习者成为“交互之星”。“交互之星”可以成为教师的助理,并且在期末成绩的得分上再加一定的分数。作为“交互之星”不仅要督促自己积极交互,也要督促其他学习者积极交互,承担教师助理的责任。
另外,在平台中设置榜样区,把学习者身边榜样的表现上传到此区中供学习者学习,榜样区上的学习者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能更好地激励学习者向榜样区的学习者学习。
3.4加强推送技术的构建
为了将相关教育信息给学习者,使学习者及时地了解信息的更新状态,帮助学习者快速找到学习资源,应加强推送技术的构建[12]。加强推送技术的构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登录进入时。学习者登录进入平台时,通过推送技术,根据兴趣库中记录的该学习者的相关信息主动向学习者推送最新信息,例如:可能感兴趣的活动、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该任务的人数、截止时间等。
(2)交互进行时。在交互活动进行过程中,学习者向教师提出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通过推送技术将有代表性问题或难点向学习者着重提醒, 同时将与活动相关的学习资料提供给学习者进行参考,引导学习者进一步探索学习。
(3)交互结束时。交互活动结束时,通过邮件提示对学习者在交互活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并通知学习者其他相关的学习活动,鼓励学习者积极参加。另外学习者没有登录平台时,平台通过推送技术向学习者发送最近更新的任务、资源等相关信息。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及时了解平台的最新状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调查结果显示,平台的设置影响学习者参加交互活动。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平台的设计提出改善的意见:一方面,运用色彩设计界面,增加交互的可视化[7]。界面设计的可视化与美是密切相关的,界面美体现在界面设计的色彩搭配上。色彩成功的搭配可以让人心情愉快,能激发学习者持续学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在平台中交互工具要具有多样性。通过问卷调查得出:43.1%学习者喜欢使用QQ进行交流,24.2%学习者喜欢使用E-mail ,24.2%学习者喜欢使用视音频工具,还有部分学生喜欢用其他交流工具,因此为了满足不同的学习者对于交互工具的要求,平台应尽可能实现QQ、邮件列表、视音频工具、BBS等多种工具的并存[10,11]。
4结语
Moodle 平台具有广泛的教学应用前景,提高其网络教学的有效性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对Moodle平台的交互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得出影响学习者进行交互的重要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构建合适的交互机制:加强教师辅助、构建合理评价方式、构建激励策略、加强推送技术的使用及平台设计等。交互机制的实现对学习者学习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尽可能实现交互机制在Moodle平台的应用。虽然本次调查研究存在不足的地方,但是随着专家、学者的不断探索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Moodle平台将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珍芳.从教学媒体的变化看课堂交互式教学的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7).
[2]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学习者交互体系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3]MOORE M. Three types of Interactio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89(2).
[4]尚建新,解月光,王伟.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交互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8).
[5]李良,乔海英,王淑平.基于Moodle平台的学习者社会互特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
[6]蒲早美,王余婷,刘菲,等.利用Moodle平台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J].软件导刊,2009(8).
[7]王英彦,杨刚,曾瑞.在线学习者的激励机制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8]徐国保,张瑛.网络课程平台中学习者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1).
[9]裴立妍,宁玉文,高东怀.基于远程学习交互模型的Moodle平台优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8).
[10]骆鹏.基于Moodle的高校写作课程教学重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9(3).
篇9
关键字:职业经理人 绩效考评 管理素质
经济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力量,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是配置企业资源的重要角色,其管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的好坏。当前中国职业经理人处于发展初期,整体素质存在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对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素质培养问题进行探讨有着重要意义。
一、职业经理人应具备的管理素质
德鲁克先生曾说:"越来越多的工作职场上的人,需要学习'经营、管理自己',他们要懂得将自己放在最能有所贡献的地方,并学习发挥自己所长。"[1]这句话说明自我管理素质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基本素质,是进行管理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其次,管理者还必须具备团队协作素质,尊重、依靠、发展员工的力量,形成高度凝聚的团队,才能为企业带来良性发展。另外,职业经理人必须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掌握专业的管理技术,才能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其中,我管理素质包括良好的个人品行、良好的沟通意识与能力、良好的决策能力、自我激励与发展能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团队协作素质分为:1、领导素质,包括发展与教导下属的能力、落实与推广企业文化的能力、以员工为本的意识;2、团队协作素质,包括团队建设的意识与能力、激励他人的意识与能力、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能力。专业技术素质分为:1、流程管理素质,分为建立和维护标准、维护和发展流程、数据分析的能力;2、基本工作素质,包括商业意识、工作计划性和优先主次性、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完成销售利润指标的能力。管理者只有将自身素质与内部力量结合,才能有效地运用专业技术,促进企业成长。
二、职业经理人管理素质现状分析
根据2006年度《中国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素质及培训需求调研报告》,被调查的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有三大烦恼:首先是"绩效考评",占比例32.6%;其次是"角色的把握与处理",占比例30.6%;第三是"沟通技巧",占比例为26.8%。[2]三大烦恼反映出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团队素质、领导素质和自我管理素质亟待提升。
(一)激励团队素质亟待提升
"绩效考评"的烦恼反映出很多管理者为了简化流程,往往对考评采取简单的评议方式,仅由自己对下属日常工作的了解,主观、片面地看待员工特点,无法知人善用地建设团队;有的管理者不以员工实际情况为依据,不针对量化的指标进行分析,对于员工存有偏见或成见,看不到他人的变化、发展,无法实施有效激励;这些主观意识往往来源于管理者位高权重的傲慢心态,使其看不到员工的贡献与需要,所以无法为员工提供方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3]
(二)领导素质亟待提升
"角色的把握与处理"的烦恼反映出很多管理者不能在员工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发挥导师、教练的作用,帮他们树立信心、寻求解决办法,也不能很好地发现员工优势,促进其自身发展,只将责任推给员工,结果丧失领导威信;很多管理者不能践行企业文化和制度、做好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结果往往使其口号化、空洞化,不能使员工悦服,使得人心涣散、难以管理;还有很多管理者不能落实大家长的角色、关怀员工的感受,结果往往造成误会与隔阂、妨碍工作。
(三)自我管理素质亟待提升
"沟通技巧"的烦恼反映出很多管理者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换位思考地分析问题,难以取信于人,导致沟通障碍;很多管理者受自身思维方式限制,常从个人想法表达意愿,忽视与员工的互动交流,无法形成有效沟通;很多管理者不注意收集分析数据,片面、武断地制定计划、硬性要求,往往造成误会、信息不畅,不利于决策;很多管理者忽视他人的意见与建议,不但不能提高自己,还会影响员工发展;还有很多管理者不能深入员工工作并给予适当指导,只将任务分配下去便撒手不管,往往因为小细节误大事。
三、职业经理人管理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职业经理人管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十分丰富。根据当前中国职业经理人管理素质现状、管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笔者认为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管理素质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职业经理人激励团队的素质
职业经理人的才智必须得到员工支持、配合,才能得到落实,所以要培养管理者重视团队的意识及建设团队的能力,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需要管理者不断发现、不断挖掘,所以要培养管理者激励他人的意识与能力;只有让员工安心、舒心地工作,充分发挥个人力量,才能为企业注入活力,所以还需要培养管理者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能力。
(二)培养职业经理人的领导素质
职业经理人处于总揽企业全局的位置,所以要培养其作员工的导师、教练的意识与能力,使其能在员工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帮他们树立信心、寻求解决办法,同时使其能发现与发挥员工优势,高瞻远瞩地排兵布阵;还要培养其落实、推广企业文化的能力,使其一举一动都能符合企业制度与文化,为员工树立榜样;更要培养其以员工为本的意识,使其能够站在员工角度分析问题,设身处地解决员工困难,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培养职业经理人自我管理的素质
首先应培养职业经理人良好的个人品行,这是保障企业良性发展的前提;其次是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与沟通意识,使其能够正确传递自己意思、耐心倾听他人意见,这是有效沟通的重要环节;第三是培养良好的决策能力,使其面对问题时能够保持冷静、理智分析、果断决策,这是解决管理问题的重要能力;第四是培养自我激励与发展的能力,使其重视自主学习、积累经验,不断精进、自强不息,这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最后是培养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任何事情都要一步步完成,这是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开展的基础。
四、职业经理人管理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开展互动活动以培养激励团队素质
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互动交往有利于加深彼此了解、增进互信,使管理者能够知人善用、任人唯贤,提高重视团队的意识与建设团队的能力;互动中可以使管理者发现员工身上的闪光点,进而能够更好地激励他人;了解员工特质、性格、喜好,就可以使管理者根据情况为员工提供适宜的方便,锻炼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的能力。互动的形式有很多,比如经常走动、聊天谈心;比如举办健康活动、组团旅游等。
(二)开展参与式管理以培养领导素质
让员工参与管理活动、倾听他们的声音,可以使管理者很好地发现和发挥员工的能力和优势,提升发展与教导下属的能力;可以使管理者发现员工对于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认识与误会,通过为他们讲解并采取改善手段,一方面增进互信,一方面提高管理者推广与落实企业文化与制度的能力;还可以使管理者发现员工的贡献与付出,加强以员工为本的意识与行动力。
(三)开展管理者座谈会以培养自我管理素质
座谈会中管理者既是讲师又是学生,可以共同学习优秀管理者的榜样,相互勉励、共同提升个人品行;可以让管理者在会议中作演讲,培养其良好的表达能力,听众的反馈可以使其培养换位思考和倾听的能力;可以分析各种案例,增长管理者的见识与经验,有利于培养其面对复杂问题保持冷静、理智分析、果断决策的能力;可以分享工作体会,这种自我总结、自我反省和自我发现的过程,有益于培养自我激励与发展的能力;通过这种管理者聚会的方式,看到"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可以拓宽眼界与心胸,培养起谦虚善学的态度,进而形成管理者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参考文献:
[1]彼得·德鲁克 著,许是祥 译,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北京: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秦志辉,张晓辉,樊颖晖,高层管理者培训需求迫切[M],中国中小企业,2007(05)
篇10
Abstract: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qualified people in multi-disciplines of information age, which must be achieved through systematical learning and continuous training in core courses characterized by computa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course,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for example, and explores how to incorporate the training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n key courses from both the theoretical aspect and the practical one. Surround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teaching,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form focusing on cultivation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 is described in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关键词: 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研究性教学
Key words: Computational Thinking;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research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1-0211-02
0 引言
计算思维对于培养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才、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和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作为高等教育教学过程重要的任务和评价指标之一,计算思维的训练与培养必须通过系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的科学实施才能得到全面提高[1]。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相当数量的学生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应有的计算思维能力,在描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没有头绪,无从下手。教师必须努力改变这种状况,切实加强学生的计算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将知识型教学转变为研究型教学;同时,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学习同步进行。本文在介绍国内外计算思维研究背景的基础上,给出了计算思维的本质特征,并结合作者讲授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可行的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和实施框架,突出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计算思维的研究背景
计算思维能力是多种学科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计算思维的含义、特点和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研究组认为,计算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必须经过计算思维梯度训练系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其中计算思维梯度训练系统是由一系列数学和含有抽象程度比较高的内容的课程组成的基础理论课程系列[2]。朱亚宗教授将计算思维、实验思维和理论思维归结为人类三大科学思维方式[3]。2006年美国卡耐基-梅隆(Carnegie Mellon)大学的Jeannette M. Wing教授明确给出了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的概念,她认为,计算思维是“每个人都渴望具有的、能够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具有普适性的思维方式和应用技巧,不仅仅是计算机专家才具备的能力”[4]。Mark Guzdial提出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的方法,使计算思维成为21世纪所有学生应具备的素养[5]。Paul Curzon等人认为计算思维已经成为K-12课程计划、大学通识教育和交叉学科研究与技术转让的基础,可更加精确、深入和广泛地解释计算的本质[6]。Owen Astrachan等人概述了计算思维的概念及其相关的活动和项目,展望了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和教育界的未来发展[7]。James J. Lu等人认为学生在学习第一门编程语言之前,必须努力训练和培养计算思维能力,才能更广泛地从事计算机科学研究,而真正在中小学课程中嵌入计算思维具有挑战性,这必然是长期渐进与不断完善的过程[8]。郭喜凤教授等人则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理论、技术、工程、工具、服务和应用将Wing教授的计算思维推广为计算机思维(Computing Thinking) [9]。
2 计算思维的本质特征
为了能有效地在课程教学中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教师必须对计算思维的内涵和特点具有清晰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充分体现其内涵和特点的可行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
正如前面所述,计算思维并没有统一认可的概念和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Wing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建立在数学思维和工程思维基础上,用以解决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人们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基于抽象和分解原则,利用约简、嵌入、转化和仿真等方法形式化地将复杂问题定义为易于求解的问题的思维活动,是人们能够应用均衡、容错思想和启发式推理的思维活动,是影响其它学科发展、未来广泛存在的思维活动。计算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是多重抽象意义下的概念化,是人们解决具有智力挑战性问题的根本性见解[4]。
借鉴Wing教授的观点,结合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实质内容,将计算思维的本质和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中:①对待解决问题及领域知识的正确理解和定义,这是问题求解的前提条件;②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从数学角度给出问题的形式化表示,即数学模型;③利用某种或多种方法,针对具体问题确定计算模型,给出算法的定义;④运用具体实验平台的工具实现算法,完成实验;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结果对问题的求解过程进行反馈修正,不断重复该过程,直到问题解决。在问题的数学表示-问题的计算模型-问题的实验求解的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计算思维的清晰性、逻辑性、层次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3 计算思维的课程培养模式与框架
结合上述可操作的具体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围绕研究性教学的开展,本文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为例提出计算思维的培养模式及其实施框架,如图1所示。下面具体阐述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该框架的实施过程。
3.1 教学主体 在推行研究型教学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中,本科生和多层次的教学团队构成了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性教学,突出计算思维的培养,针对“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形成了以教授为主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同组成的多层次教学团队,并提出了在教授指导下,强调研究生科研、学习和辅导并重,引导本科生主动学习和开展研究的多层次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多层次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引导,在课外利用师生座谈会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方式的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为本科生计算思维的培养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在强调教学团队如何教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如何学。教学团队注重教学的组织,强调引导学生理解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典型算法,自我研究和自我体会,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共同学习,共同探索,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和共同研究的学习环境。努力创造师生平等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气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学习,使计算思维的培养成为可能,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平等交互的平台对计算思维培养的特殊作用。反之,在“满堂灌”式的课堂上,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最多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授的内容,计算思维的启发和训练是无从谈起的。
3.2 教学内容 在突出研究性教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并不追求讲授所有知识点,灌输所有教学内容。“算法设计与分析”的核心概念在课程中反复使用,而经典算法则反映某一类典型问题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经典算法的学习是和经典问题密切关联的,而且同一问题可利用不同的算法进行求解。为了让学生在算法的研究性学习中有意识地强化计算思维训练过程,教学团队将经典问题和经典算法分解成以下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问题定义-问题抽象-数学模型-计算模型-算法设计、分析和优化-算法编码-实验仿真-分析改进。同时,由教授通过讲座形式介绍科学前沿问题中的新型算法及其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由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指导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完成算法的实现与分析。
通过学习与体会将课程的核心概念和各类算法运用于经典问题和前沿问题的求解过程,学生可加深对概念和算法思想的理解,但更重要的是,反复地体会问题求解的过程,比较不同阶段的学习侧重点,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习分阶段、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在研究性教学中阶段性和系统性地显式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创新性地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创造了条件。
3.3 教学方法 在“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研究性教学中,为了将计算思维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有机地融合,教学团队综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整班教学与小组教学、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等多种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在算法课程的教与学中有意识地加强计算思维的培养。任务驱动教学结合“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设定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小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针对具体问题充分讨论和争辩的机会;整班教学便于教学团队重点讲授算法的核心思想,并将其推广到多个经典问题的求解和相关的学科前沿问题;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效果重点阐述算法的核心思想,有利于理解算法的实现过程;网络教学则充分利用精品课程网站提供学习课件和相关资料供学生在线或下载学习,并利用问题答疑平台为学生答疑解惑。
任务驱动教学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过程,强调学生完成任务的研究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与态度,而不是简单地以完成任务为考核目标。小组教学便于学生反复思考、对比和学习不同学生提出算法的思维过程,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方法有利于学生学会正确地控制和训练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整班教学便于实现从抽象的算法思想到具体问题的演绎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图文并茂、音像生动的特点,在寓教于乐中使学生快速直观地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网络教学可使教学团队随时帮助和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二者为学生计算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可帮助学生更有信心地参与研究性教学。
3.4 教学评价 为了更好地在“算法设计与分析”的研究性教学中保证计算思维培养的质量,教学团队非常重视作为过程性评价的阶段性师生座谈会和作为最终性评价的小论文与答辩,并采用个人、小组成员、组间成员和教学团队构成的多层次评价机制。教学团队根据课程进度情况及时召开师生座谈会与学生充分沟通,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组合成小组,开展研究型的学习,并以学术论文、技术报告和答辩的形式汇报交流学习研究成果。个人、小组成员、组间成员和教学团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出的评价相互参考,可使评价结论更加客观公正。
教学评价并非仅仅以给出最终结论为目标,而是需要为教学过程的不断改进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帮助。师生座谈会可使教学团队和学生各自反思在计算思维训练和培养过程中的障碍和症结所在;小论文和答辩可使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在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方面得到充分的表现。个人评价可促使学生自我总结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小组评价为学生思维活动的相互启发和团队协作提供了可能;组间评价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比较学习和激励竞争提供了条件,教学团队评价则在上述基础上综合给出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认可程度和改进建议。
4 结语
以“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作为牵引,突出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反复地加以训练直到将其提升到形成学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层次。通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研究什么问题以及如何研究问题,从而使学生能有意识地运用计算思维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反馈信息表明这种计算思维培养模式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与之前相比,学生在碰到问题时表现出愿意思考、会思考和有意识控制思考过程的良好现象,具备了自我学习和独立研究的初步能力。后续研究将以现有的“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以该课程为主形成以“计算”为中心的课程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32.
[2]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程2002研究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44-45.
[3]朱亚宗.论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科学定位、基本原理及创新路径[J].计算机科学,2009,36(4):53-55.
[4]Jeannette M. Wing. Computational thinking [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06, 49(3):33-35.
[5]Mark Guzdial. Paving the way for computational thinking [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8,51(8):25-27.
[6]Paul Curzon,Joan Peckham,Amber Settle,et al. Computational thinking(CT):on weaving it in[C].In: Proceeding of ITiCSE’09, Paris, France, 2009:201-202.
[7]Owen Astrachan,Susanne Hambrusch,JoanPeckhanm,et al.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computational thinking[C].In: Proceeding of SIGGSE’09, Chattanooga, Tennessee, USA, 2009,41(1):5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