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5 02:1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学生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学生自我总结

篇1

过去人们总是执迷于感叹白驹过隙,时光飞逝。不,现在也一样。我个人总结了时间的特性,认为它其实只有一点--不可倒流性。不同于水,它没有回旋,更没有再生能力。是的,听起来似乎悲观,要知道,正是因为这个特性,决定了时间一定是前进的,想想如果我们都能若时间般一直前行着,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就更能在正确的轨道上积极地奔走。加之 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无疑是锦上添花… …

“简氏有三思”,这个几天以来萦绕我怀的句子,当仁不让落座今日研讨的主席。

一思学习。我曾说过,过去的一年里,我去过两次图书馆,一次和小伙伴们一起,结果趴桌上睡着了;二次是从了那句俗语“人有三急”,就近原则选择了图书馆罢了。从出生到现在后悔的事情没几件,其一就是大一为什么不多去图书馆看看书,既然是现在已经后悔,说明我也在行动了,从之前三点(宿舍-教学楼-食堂)一线扩展成为四点(宿舍-教学楼-图书馆-食堂)一线。相比大一,多花了四分之一的时间呆在图书馆学习,在三楼看着无聊的专业书或者突发奇想到五楼“拜访”了一些研究心理健康的书,最后的这个小学期在四楼看了张恨水小说作品《金粉世家》前十一回。小时候看过翻拍的电视剧,现在发现原著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有所不同的,而且是关键的不同,譬如,女主角冷清秋在文字描述中可是不顾母亲阻拦自愿接受金燕西少爷赠送的价值不菲的珍珠项链,而在电视剧中就演绎得对珠宝不屑一顾的感觉了。

有时我们会说在乎过程大于结果,但事实上结果还是很重要的。大学生活的两年该玩的也玩了,该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了,目前来说,只差两样,一是挂科,二是拿奖学金。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厢毫不犹豫的择其二弃其一。大一期末与奖学金无缘,仅差毫厘。不知道大二也是不是会因为上学期的一科考砸再次与奖学金失之交臂。笔者在此又会感叹一句“短板效应啊”!不可否认的是,大二学年下半学期的特别努力换来了不是很特别的成绩,我认为。因为它没有达到我心目中给自己既定的目标,虽然是只差一点点,但是没有达到就是没有达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

二思生活。只需用俩字儿形容--健康。前面提到的四点一线的生活似乎在这里就略显不足了,应该说是五点甚至是六点,何以见得呢,珠海天气不那么热的时候,每天操场跑五圈,赛过活神仙。天气逐渐变热,每天泳池游百米,五元钞票没白洗。一个健康的生活节奏奠定了好好学习的基础,步入下学期以来每天的作息时间有条不紊,也让我变得更喜欢一个人做事,沉迷于自己的思想世界里无法自拔。既然提到了生活,你会说,包含感情吗?当然了,谈到大学生的感情生活,或许一度我还认为大学生真应该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人生才显得完整。如今我不得不推翻这个观点,也不得不承认你们所认为的感情生活在我这里的进度为0。但并不觉得失落或是其他的什么,因为在友情方面,进度条可以说要爆满。下面听我娓娓道来。

三思社交。下半学期并无结识新的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重质不重量。她们一直在我身边支持着我,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相互督促,共同进步。有趣的是,在才结束的小学期中,由于选修了游泳课,在偶然当中结识了一个叫罗宾的外教,正是因为他的点拨,我的游泳技术得到提升,万分欣喜。所以,不由得,我觉得我真的很适合与外国人打交道。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个特长呢。

最后,我已下定决心当一只“烤鸭”,考研路途,必然辛苦。但是我始终相信有舍才有得,割舍心中至爱是会悲痛万分,但比起自身的发展,还是会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路走,应该是心底里就有想获取更多知识的渴望,所以也绝不后悔。至关键的一点,无论我现在下决心做何事,都离不开家人的关怀照顾与支持,笔者长大后深深体会到了,家--才是永远的避风港。它决定了生命的降临与延续… …

篇2

【关键词】高中 生物 教学 反思性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对于相关的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反思。很多教育界的人认为所谓的反思性教学只是教师对于自我教学的反思,是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的解决性的精神批判的活动。但是笔者认为很多时候,这种片面的反思性教学并不能真正的满足现今的高中生物教学目的,因此笔者大胆提出:为了符合现今的教学现状,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应该包括教师的反思与学生的反思。主要表现为教师之间为教学活动中的闪光点、独特点、有效点等对于教学效果具有积极作用的教学方法进行的学术交流。以及学生对于自我学习生物过程中的问题、捷径进行反思。对于生物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而言,由于生物是一门文理科知识交融的特殊学科,更应该是反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反思关系。笔者认为生物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就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课上学习的效率等为基础而通过教学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以及帮助学生们建立反思意识的过程,是实现自主学习以及高效性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培养高中学生生物反思性学习意识

生物教学中学生所面对的反思具体包括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新内容的反思、对自己接受能力的反思、对自己学习方法的反思等。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学习惰性”,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授课,但是在课下却几乎不反思自己,归根结底是由于学生不具有生物反思性的学习意识。针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生物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可以在教学过中可以随堂进行提问,或是在每节课学习之后留一些与生物反思有关的思考题。例如在讲解植物的细胞结构时,可以对于学生进行提问:“为什么生物界中单细胞生物是最小的生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运用了所学习的生物知识,从而对于反思性学习起到了启蒙性作用。或是说对于动植物细胞之间的异同进行系统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反思。这样一来学生会对于学习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初步意识,并对于反思性学习的步骤进行了解,对生物知识进行巩固。

二、结合学科特色,促进学生进行反思

一个优秀的生物教师要深刻的认识到生物学科的特色,并在讲课过程中时刻注意学生的反馈能力,细致的观察学生什么时候对知识有兴趣,是否真正的在认真听课,时候适应教学进度等,进行反思,除此之外还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色,促进学生们进行反思。例如在学习核糖的类型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异同进行反思,为什么两种核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进一步的促进学生们进行课下的反思活动,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DNA与RNA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像这样在学习了本科知识点之后,教师以讨论题的方式给学生们留些可以进行反思探究的问题,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反思,同时从DNA的结构学习引导到学生对于DNA复制的学习过程中,为下一节课《DNA的复制》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建立互动小组之间的反思关系

个人所进行的反思活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因此为了避免偏离反思性教学的教学目的,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建立互助小组的形式,进行反思性评价的交流。互助小组之间的反思性活动可以包括组内交流和组外交流。组内交流即是指在互助小组之间进行互相的反思,主要针对于学习生物知识中的盲点、误区如何避免和填补,以及在生物学习过程中自我总结的比较有利于学习的一下小方法、小窍门。而组间交流只要是对于组内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求助于其他小组或是求助于教师。例如在每次课程结束之后,学生课下会进行一部分的习题训练,对于自我本能完全掌握的知识或是对于生物题型不能有效理解的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反思,并对于反思结果进行有效的实施。这样一来对于生物的自我学习模式就转变为了集体学习模式,很多生物学习中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实行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提高反思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反思性体现在自我反思以及互助反思,因此在学习阶段中学生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以此阶段性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评价。高中生物学囊括了大学生物中的植物学、动物学、免疫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因此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教师可以将教学进程划分成多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活动。例如在孟德尔定律学习完毕之后,学习可以就分离定律在子一代、子二代之间出现的频率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子代之间基因型数量的比率。这样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总结在今后生物学习中具有简化计算的作用。像这样进行自我的阶段总结可以使学生可以准确的定位自己的生物知识水平,为今后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针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是现阶段教育界对于生物学系的一大主要方式,是生物教师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是高中学生学好生物的有效方式只有运用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才能真正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夯实生物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 王晶晶.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教学理念的思考,《生物学教学》,2009(9):16-17.

[2] 李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2).

[3] 黄玮.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生物学教学》,2009(9):30-31.

篇3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压力;主要特点;应对方式

近些年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压力造成了许多不堪设想的后果,据报道有位19岁的中学生由于不堪忍受升学的心理压力,在自杀前竟然将同学杀死。本文针对当前中学生普遍心理压力过高的特点,研究其形成因素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学生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

查阅大量的文献,以及通过和周围同学的沟通发现,造成中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自我评价较低

像我们的周围有很多这样的现象,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不足,认识也不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有时通过一次月考或者其它方面的测试,他们发现真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出现很大的差距后,心中就会感觉到一种挫败感,认为自己很差劲,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同学对于自身的评价不够客观,将许多事情的失败归因于自身的能力问题,也就导致了他们在生活中也背负着很大的压力。

(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和同学在聊天的时候经常能发现他们在家庭方面也承受很大的压力,这主要体现在家庭的教育方式上。而且中学生的性格、习惯等自身因素都和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越努力越好,望子成龙也许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但是对自己的孩子施压却不是正确的体现方式。周围的许多同学都在参加补习班,家长都希望通过额外上课的方式提高孩子在班级里的成绩,这不仅无形中给中学生增加了很大的学习压力,在心理方面也是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差,更有甚者会因此对学习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再加上有些家长因为成绩对孩子进行打骂,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却无法很好地释放。

(三)学校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根据调查发现,虽然许多学校在课程上设置了心理课程,但是学校并未对这方面的健康教育予以重视。或许校方会认为我们现在是大孩子了,已经能自身应对一些心理压力,平时还是应该以学习为重。有的老师甚至认为许多心理压力的出现是因为自身的道德有问题,平时也只是简单的从道德的角度对我们说服教育,根本就没有抓住根本。这也就从根本w现了学校并没有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致使同学心理压力过高却始终无法释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中学生应对心理压力的主要对策

根据大量的调查以及和周围同学的探讨,我总结了以下应对心理压力过高的几种对策。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由于当前对于自身的评价并没有一个客观标准,因此使得许多同学对于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有人来引导中学生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在家庭中父母就扮演者引导者的角色,而在学校中就是老师或者是一些周围的同学来引导我们。可以让周围的同学对自己做出评价,再结合自身的评价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客观的全面评价,尽量减少周围学生对自身的期望差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我们的心理压力。

由于大多数同学所产生的心理压力都是和学习有关的,因此老师也可以根据这个特征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我认为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我们在这个情境中学习,并且归纳取得成功的一些因素,从而对自身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减轻我们的负担。

(二)减轻学生过高的考试压力

因为在做相关调查时我发现很多学生的心理压力都与平时的考试成绩有关。考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学生对自身认知能力的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产生消极的影响。有时老师出的题目很难,同学考的不好会对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打击,或者由于老师平时在课堂对于考试非常地重视,甚至对于考的较差的同学还在课堂上点名批评,因此导致很多成绩一般的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产生很大的心理障碍,那么在学习上也很难再有突破。老师和学校应该主动帮学生减轻这方面的压力,不能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我们素质的唯一指标,一次考试失利也并不意味着失败。老师在这方面应该改变观点,主动帮学生疏导心理问题,对成绩不好的同学进行查漏补缺,及时帮助我们改进学习中的不足,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重视心理教育、解决中学生心中的困惑

到了中学,有些学生心中始终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困惑。比如我身边有的会因为早恋而产生压力,有的因为家庭管教太死,或者是青春期的叛逆等造成的,因此学校不应该仅仅作为一个学习的地方,还应该为我们的健康成长考虑。校方应该多重视所开设的心理教育课程,对同学的心理困惑及时地疏导,就比如其他学校的专题讲座、电影欣赏等特色教学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学习之余举办一些班级活动,轻松地氛围也能将学生从紧张的心态中引导出来。

三、总结

中学生目前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来自多方面,除了需要外界的帮助,也要做好自我调节,调整好心态去面对真实的生活,在降低自己心理压力的同时更好地完成学业。

参考文献:

[1]不同学业成绩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J].邓丽群.社会心理科学.2009(06)

[2]青少年压力应对方式的维度与结构[J].张卫,岳颂华,甄霜菊.心理科学.2009(05)

篇4

一、罚篮时心理素质不稳定的表现及其影晌因素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由于平时缺乏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在罚篮时经常出现失误,在罚球时精神过度紧张,导致罚篮技术动作变形,从而导致罚篮不中;比分落后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造成失误;队友间配合失误时,相互埋怨、指责,相互间产生不信任心理;被对方犯规时情绪波动较大,不能以稳定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赛;比赛中过分的考虑比赛的结果,想赢怕输,从而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比赛中自己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又不能自我总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要想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罚篮命中率,必须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训练。

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及其表现

(一)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中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处在这一年龄段的中学生篮球运动员,注意力已有一定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容易对新颖和独特的训练方法感兴趣,同时也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感情很丰富,对比赛很兴奋易于冲动,常为一场比赛的胜负而大喜大悲,这与他们的神经系统抑制较薄弱有关。

(二)在比赛中的表现

一是过度兴奋。队员赛前兴奋过早,使身体机能过早动员,能量过分消耗。表现为血压生高、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失眠、尿频、急于比赛。虽然信心十足,体力充沛,但由于用力过大、过猛,导致动作变形,难以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二是过度紧张。由于对比赛不能正确认识,对于选手的实力强或是个子高的运动员过度焦虑,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血压下降,脸色苍白,沉默寡言,不积极,不主动,求胜欲望低等。

三、心理素质和心理训练的定义

心理素质就是篮球运动员能够适应训练和比赛并且完成一定的技战术要求所必须具备的心理过程和心理反应。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的对运动员的心里过程和本质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的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过程。心理训练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等各方面运动素质基本相当的情况下,运动员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罚篮命中率起到决定性作用。

运动员心理训练的作用就在于促进运动员的心理过程的不断完善,形成专项需要的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获得较高水平的心理素质能量储备,使运动员的心理特征适应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为提高技战术水平,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取得优异成绩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心理训练的内容

(一)意念训练

意念训练是指大脑对肌肉骨骼的支配而达到对动作的记忆过程,是一种重温和巩固的过程。在平时的训练中完成一次罚篮时,就在脑海中想象这个动作是怎么完成,加强罚篮动作在脑海中的表象,使运动员完成这个动作熟练到机械化的程度。

(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由于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不能够长时间的集中,所以在进行中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训练时要特别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在训练中运动员罚篮时进行噪音和灯光的干扰,使运动员不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训练,适应比赛场环境的干涉,专注于自己的罚篮动作

(三)抵抗干扰能力的训练

运动员在比赛中罚篮时一般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外界干扰,如现场的噪音、灯光等,以及由于自身的体力的下降或是呼吸的急促不稳等,都易造成运动员的罚篮动作变形导致罚篮不中,要求运动员在罚篮时充分利用罚篮的5秒钟,进行自己生理和心理的调节,聚精会神做好投篮动作,提高罚篮命中率。

(四)自我暗示的训练

自我暗示是达到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通过不断的重复一定的语句或口诀来实现的,罚篮是可以默念:“我开始镇静了”、“我很安静”、“我相信自己能罚中"、“我感到非常的镇定”、“我注意力很集中”、“我肯定能罚中”等等一些肯定的句子,以缓解自己紧张的情绪,防止出现不良情绪,加强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罚篮命中率。

(五)模拟比赛训练法

在训练课的教学比赛中, 当双方比分相持的情况下教练员突然宣布停止比赛, 并指定双方各一名运动员进行罚球,并由此来决定双方比赛的胜负,而且要对胜负有一定的奖惩,如果要求负方所有的运动员围绕着球场快跑两圈,这种训练会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产生一种压力而且具有竞赛的紧张气氛, 通过有意识地制造比赛的紧张气氛,可以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的心理稳定性,从而提高在实战中的罚球命中率。

五、小结

通过扬州市市直中学篮球联赛的验证,在训练和比赛中实验组队员的罚篮命中率的提高都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一些竞争激烈、比分相差不大的比赛时段或是重要的比赛场次,实验组队员的罚篮命中率更是明显的高于对照组,说明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进行罚篮心理素质的训练是十分的可行和必要的。罚球训练应当像其他技术训练一样,必须讲究科学性。教练员要根据中学生运动员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技术特点,结合训练和比赛的规律,总结出有效的罚球心理训练手段,提高中学生的罚篮命中率。

参考文献:

[1]王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探讨[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5.04

[2]窦魁.浅谈心理素质对投篮命中率的影响[J].华章,2012.3

[3]马如峰.影响罚球命中率的心理因素及训练建议[J].科技资讯,2010.10

篇5

关键词:自主学习;初中数学;评价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和维持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要把眼光和重点都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更应该关心和爱护,善于走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发展特点,充分地挖掘教材的趣味性:采用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实用性: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神秘性:介绍数学历史奥秘,破解过程以及数学家们的奋斗史;挑战性:展望未来数学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将来会遇到的挑战和肩负的责任。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责任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了解数学和生活的息息相关,在探究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维持学生对数学的求知兴趣,获得学习乐趣的体验。此外,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相关的数学发展动态以及与生产实践相关的课外知识,也可以由老师推荐给学生一些参考资料,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开拓知识视野,拓展数学思维,熏陶科学情感,对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案例: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师:(面容苦恼,又幸灾乐祸地微笑)哇,大家上课兴致不高啊,看来想测试啦。(学生们一顿哄笑,齐声道:高!看到学生们精神劲儿起来了)那好,今天我们就玩个游戏吧。(这下,学生更有精神了,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游戏规则:大家以往常的小组为单位,回答我黑板上的问题,最快、最准确的一组为胜,我要检查的,一个组里的每个人都正确才能算赢,赢的组有奖励。

黑板上显示: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2x-1=4x+3

2(5x+3)=x-3(1-2x)

大家积极参与,埋头苦算,课堂气氛活跃。老师对最先完成的一组进行了检查,然后让他们代表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注意事项,缺漏由其他同学补充。

师:恩,愿赌服输啊,输了的小组要向赢了的组大声说:你们真棒!那么,你们甘心让他们比你们强?或者你们忍心让他们在成功中骄傲地落后而不拉他们一把吗?(败的几组都齐声地说道:拉!兴致依然很高)那机会来了,要把握哦。

黑板上显示:(我仅把原一元一次方程的等号擦了,改为不等号)

2x-1

2(5x+3)>x-3(1-2x)

这次,好多同学也许求胜心切,急忙地就去算了,而有一部分同学却没那么着急,像是在思考着,而他们恰恰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游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地受到他人的认可,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玩中学,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情绪高涨,在他们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经验、思维方法,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能力。

2.激励性地评价学生

正确的激励性的评价是教师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积极的评价方式,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的有效手段。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只要能够巧妙地应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成功者的形象,从而主动学习,全面发展。所以,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善于发现他们身上非智力因素的闪光点,相信他们都能获得成功。在学生取得进步和成功时,要及时地用简单、恰当的词语给予肯定和褒奖,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等事后用委婉的言辞道出他们的不足并加以鼓励,唤起他们自主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数学教学讲究因材施教,评价也是一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不同形式的激励性评价。在师生的日常相互沟通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言语表达,多用一些“加油,你一定能行”这样激励性的言辞,用信任的眼神和语气给予学生肯定和期望。多表扬,少批评,引导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加以利用,奋发向上;赞扬学生的上进和成功,增强他们的自我成就感。

二、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反思就是让学生对于学习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持有一种“健康”的怀疑和分析,也就是说具备主动的“问题”意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经常性地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么想是不是最好的?并对于类似这样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乐于反思的习惯。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自我总结是自我评价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每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束之后,学生的自我总结很重要,不仅要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还要检查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完成状况如何,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期间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套路走,循规守旧,还是有突破自己,寻求创新的学习方法,了解自己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变化,寻找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自我总结,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奖惩

全班几十多个学生,各有不同,笼统的奖惩制度,只会出现“一刀切”“一棒和”的情况,难免会照顾不周。所以,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个性,选择自我奖惩的方式,如物质奖惩、假期奖惩等等。根据学习的目标和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自觉地进行褒奖和惩罚,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自我监督、自主学习。例如,学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自我奖惩:首先,为自己每天的学习设定目标;其次,根据目标,监控自己的学习活动;第三,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最后,完美完成学习目标的,记功一次,累计够一定次数,就给自己安排喜欢的活动或是礼品。

三、优化课堂的学习方式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老师讲解为辅,合作学习为主

2.还学习的主导权给学生,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反馈信息来完善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师生联手制定课堂规范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关键,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是手段,而努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是最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9(1):80.

[2]庞维国.当前课改强调的三种学习方式及其关系.当代教育科学,2009(6):18-22.

篇6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自主阅读;阅读能力

阅读是中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只有实现学生自主的阅读,才会使这种能力化为己有,终身受用。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正如我国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是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而当今语文教学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解为中心。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自觉不自觉地遵从了倡导“教师权威”的价值取向,剥夺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和权力。语文阅读教学长期以来“满堂灌”、肢解课文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课内对课文从遣词造句到思想内容,从篇章结构到写作技巧条分缕析、无所不包。

一、自主阅读的涵义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首先得明白和理解什么是学生的自主阅读。根据庞维国先生对自主学习的定义[1],笔者也试着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对自主阅读进行定义。从横向角度是指从阅读的各个方面和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阅读。如果学生本人对阅读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阅读就是充分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的阅读动机是自我驱动的,阅读内容是自己选择的,阅读策略是自主调节的,阅读时间是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阅读的物质和社会条件,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那么他的阅读就是充分自主的。反之,如果学生在阅读的上述方面完全依赖于他人指导或控制,其阅读就是不自主的。

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阅读是指从阅读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阅读的实质。如果学生在阅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相关的阅读准备,在阅读活动中能够对阅读进展、阅读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阅读活动结束后能够对阅读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阅读就是自主的。如果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完全依赖教师或他人的指导和调控,其阅读就不是自主的。

这样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综合界定自主阅读的好处是,横向界定自主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澄清学生究竟在阅读的哪些方面是自主的,为教师确定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阶段性目标提供依据,也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不同阅读特点因材施教;纵向界定自主阅读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在学生的阅读活动过程中,什么时候更多地需要自己监督、指导,什么时候较少需要引导、帮助。

由此可见,自主阅读强调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动机,能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和阅读内容,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我调节、评价、总结,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能够取得较高阅读效益的阅读行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其实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要我学”成“我要学”,让学生做阅读教学甚至是学习的主人。但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为主线,那么,是不是就不需要教师的教呢?笔者不以为然,教和学是辩证的统一,自主阅读不仅没有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而且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帮助者,真正体现“教”是为了“学”,为了学生的发展。由此看来,要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师还需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树立学生意识。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大有改观,但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现象还是依然存在,学生还是被老师当做被指示、被灌输的物化客体,被动地听,被动地学,无法发挥其学习主体的作用。所以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首先就是要有学生意识,把学生当做平等的、独立的、积极的生命体,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利。有学生意识,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使课堂成为“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王尚文语)。[2]

其次,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就是不再以教师自己为中心,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不再是教师单纯的指示、讲解、灌输,教师变自己的作用为引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阅读在交互中起着作用。国外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能力获得的途径,其中之一就是有针对的教学指导。目前,许多实验研究表明,通过系统的教学指导,处于各年龄阶段的学生都可以获得和使用某些自主学习策略,而且这些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对各科内容的学习。[1]笔者认为,自主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必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出一辙,也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指导。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做法为:在学生自主阅读前,教师引导,主动说明学习的任务、要求、时间等,为学生精心安排自主学习时间;其次,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有效组织,组织学生参与到当前的阅读学习活动中去,不做旁观者和无关者;第三,学生自主阅读后,教师及时跟进,促进学生阅读学习的深入,方式是让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教师也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在交流和介绍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2]

第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内在驱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阅读兴趣是读者在心理上对阅读产生的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读者积极主动阅读的直接动力。俗话也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节成功的学生自主阅读课,需要教师开始前的激趣导入。教师的激趣导入应用一段原创的、感情真挚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而不是依靠多媒体、音频、图画等只刺激学生听觉、视觉等感官的导入,其一,这些只是外在刺激,并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听过了、看过了,也就忘了,一切就是过眼云烟;其二,依靠这样的导入,学生的依赖性会逐渐增强,阅读、学习会越来越被动,自主阅读能力甚至是自主学习能力会大大减弱,学生依然是被当做被指示、被灌输的物化客体,无法实现其自主生长。

第四,创设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环境,给学生阅读的自由空间。

首先,给学生自由初读课文的时间和空间。现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忽视学生的读,一上课就直接抛出问题,在学生没有接触课文前就单向灌输。阅读,就是要注重学生的读,以学生的读为主,不管是出声的读还是默读。所以教师讲解前,站在学生的立场,让学生学生打开书本,自主诵读。诵读时不要求全班齐读,而以各自习惯的方式自由进行,可以是出声的朗读,也可以是不出声的默读,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篇幅长短来定诵读时间。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初读感受,按照真诚、细腻、个性化三级要求逐级提升。这样既尊重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培养学生纤细的感受力,又能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师讲解后,也要给学生自主诵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带着感情更深入的朗读。可以是全班一起朗读,也可以是学生个人的朗读或是小组朗读等多种促进学生自主朗读的方式。其次,给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文本特点来进行选择,“自身特点”指学生自己在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特点,如擅长哪些、不擅长哪些,喜欢那些、不喜欢哪些。“文本特点”指课文的语文特点,以“两特一先”为选择原则:本文特有的、特别值得学习的、语言学习优先。学生再读课文时,边读边思考,可以在学习纸上写下来。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是阅读主体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阅读的主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

第五,倡导自主阅读与合作阅读并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

倡导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就是阅读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每人针对文本提出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自主探究,形成自己的基本理解。当学生自己经过探究尚不足以解决问题时,就可能先寻求其他同伴的帮助,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前后桌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当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探讨。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纲要》中我们也可以明确地看出基础教育改革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积极、迫切的要求和期待,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合作能力。倡导学生的合作阅读,可以让学生在合作阅读过程中擦出智慧的火花,从同伴的交流探讨中,有利于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增强阅读的体验和体会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第六,引导学生对自主阅读的结果做出自我评价和总结,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反思能力。

课文学习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此次阅读活动中,有哪些不足和优点,哪些是值得肯定需要保留的,哪些是应该克服并需要调整的。总结自己在此次阅读活动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启示,学到了什么阅读方法,从同学身上学到了哪些经验,以后怎样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活动中去。这样做,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一个人对自己的反思越细越深,且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能够付诸实践,改正不足,他的进步也就会越快也深而且越持久。

自主性阅读,并不是被动地阅读、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去获取知识,这样的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丰富情感,还能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人格升华。培养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主体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教师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在自主阅读教学的引导、促进作用,这样,就能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有了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

篇7

关键词:班级文化;班集体建设;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责任心

东圃中学提出了“自主教育”的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律、自强作为主导方向,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尝试在初二7班实行每天值日班长5分钟总结活动的实践活动。

一、活动的开展

1.活动背景

老师们常感叹7班课堂气氛沉闷,都说几乎要哀求学生发言了;成绩优秀生和班干部普遍胆小,也怕当众出丑。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承担责任、服务于集体,并获得积极体验,最终达到自主发展,我就开始尝试在初二7班实行每天值日班长5分钟总结活动的实践活动。

2.活动的内容

在下午放学前,值日班长记录、汇报每天班级情况,并给予班干部工作的支持。说是5分钟,实际上就是学生先完成一整天的值日工作,最后把值日的事情浓缩在上讲台5分钟时间的小结内。在为同学、集体服务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1)读报剪报,事事关心。值日班长先自己浏览学校发给班级的《广州日报》,摘选好要闻热点,在全班面前读报和点评,从而了解天下国家大事,明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读报完成后,还要剪下要闻热点贴在A4纸上,最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供学生们学习观看,补充和增加了班级文化建设。

(2)佳作欣赏,提高素养。值日班长在浏览《广州日报》时也要留意《每日闲情》栏目,看到有好文章(文字优美,意境高雅;心灵鸡汤,鼓舞上进)就要先剪贴在A4纸上,接着在班会课上朗读和谈感悟,最后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供同学们学习观看,补充和增加了班级文化建设。

(3)记录情况,及时反馈。值日班长记录、汇报每天班级情况,主要是作业、考勤、纪律、卫生,表扬、批评名单一目了然,并要做到实事求是,培养了值日班长的责任意识。这是班级每天成长的真实和及时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班干部和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力支持。

(4)温馨提示,学会关爱。不少值日班长学会了欣赏,在总结班级情况时都会表扬同学、班级的进步,主要也是为了鼓励集体的成长;而有的值日班长总结时还会提到天气变化,要同学们注意保重;而临近测验和考试时,值日班长也懂得提醒大家认真复习,诚信考试。

(5)书写名言,净化心灵。值日班长还需要提前一晚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古文名句(《弟子规》、《论语》等)和名人名言,保证在第二天早上回来早读前,已有无言的“老师”在黑板的右侧鼓舞和提醒大家进入新一天的学习生活。若字体潦草还要被班干部要求重新认真书写。在学校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开展过程中,值日班长书写的名言名句就会相应改为和科技、艺术有关的内容,从而达到与学校教育活动默契同步的作用。

(6)解释名言,思想升华。在下午放学前的5分钟总结活动中,值日班长要给全班解释名言名句的意思和自己的感悟。既积累了知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做人和处事,达到了自主教育的目的,同时也锻炼了胆量和表达能力。而在总结解释前,值日班长需要自己查找资料和寻求班干部、同学的帮助,从而学会合作和克服困难。

(7)家长查阅,批注鼓励。家长通过查阅孩子亲手填写的班级值日班长表格,端详孩子的摘选剪贴(每日大新闻、每日靓汤、让人回味的散文等),进一步了解班级活动,与孩子共成长,家长都会情不自禁地写下心里话,或期望或鼓励。看到家长的温馨话语,孩子们很开心,我也觉得很欣慰。可见借助了家长的力量,让这一实践活动注入更加强大的活力和动力,从而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

(8)活动延伸,拓展视野。2013年12月26日是主席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7班值日班长连续三天都是在黑板的右侧书写并解释主席诗词中的名句(如“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一起来学习体会诗词的澎湃和豪迈。7班还开展了半个小时的班级活动,主题是纪念爷爷诞辰120周年暨迎新年。孩子们很踊跃,朗诵主席诗词、小组合唱《北京的金山上》等以示纪念和学习。

二、活动的小结

1.学生的自我总结

学生都觉得这是一个令班集体可以慢慢进步的一个过程,而且每个人也可以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向,因为只有懂得总结自己才可以更好地成长。

2.学生的互相评价

值日班长每天的表现都会被组长们和同学代表监督、打分和写评语。这样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学生调查表的填写

初二7班每天5分钟值日总结活动调查表

姓名 学号

1.你觉得每天读报对你开阔视野有作用吗?( )

A.有 B.有一点 C.没有

2.你当值日班长时或者平时有无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 )

A.有 B.没有

3.你有无认真在黑板上书写古训和名人名言?( )

A.有 B.没有

4.在给全班讲解古训和名人名言之前,你是否认真去查找资料?( )

A.有 B.有时 C.没有

5.你总结班级情况时,都是班级的优点很多、同学有进步,是事实吗?( )

A.是

B.有一点,主要是为了鼓励

C.不是

6.你在总结时还会提到什么问题?( )

(1)天气变化,注意保重 (2)学习抓紧 (3)团结 (4)班级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5)其他

7.你和同学在多次的训练和锻炼中,觉得自己的收获是什么?

A.胆量 B.热爱班级 C.团结同学

D.说话和演讲的技巧 E.提高了内涵 F.其他

4.班干部对活动调查表数据的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同学们觉得自己收获最多的是胆量,从当初小小声读总结变成大声发表自己意见就是因为有这样的训练。就因有这样的训练,使我们班集体从一开始不敢举手发言变成如今被老师夸奖上课热情的班级。值日班长制度提高了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也让“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贯彻到实处。

5.活动的反思

(1)从学生的自我总结中,发现班级成长不时会有反复,而且学生的自觉性还是有待于加强。

(2)部分在下面听讲的学生还是不自觉,没有做到学会尊重,学会倾听。有时候当老师不在场时,部分学生会小声吵闹或者埋头做自己的事,而没有去倾听或者欣赏值日班长的总结工作。

(3)班级值日班长表格的设计内容可以根据学校德育安排活动进行适当地调整,从而让班级活动开展得更加灵活、有意义。

通过努力,7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有了一定的提高,班级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的光荣称号。原来初一时科任老师都不愿意到7班上学校的公开课,而现在科任老师都喜欢在7班上校、区、市级的公开课了。可见,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但是随着功课的加深,学生之间成绩、表现的分化会更明显。所以说,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小讲台,大作为,我将和7班学生一起不断去努力去探索。

参考文献:

[1]陈秋萍.班主任之友.新闻出版社,2005-10.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自学能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088-01

由于初中数学教材与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相比,难度系数较高,导致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困难重重,其中,又以学困生为主。这一阶段学生无论是从年龄、接受能力及心智发展水平都存在不足,这就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包括教育工作者对于知识的讲授和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教与学是一个整体,两者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对初中数学学困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势在必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学困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自学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建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并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从而能独立获取知识。因此,为了培养数学学困生的自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为学生设定四个“坚持”:坚持做好每堂课的课前预习,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坚持做好每堂课的课堂笔记,养成学习摘录的习惯;坚持做好每堂课的要点归纳,养成自我总结的习惯;坚持做好每次作业的错题分析,并归纳到“错题本”上,养成自我分析与及时反馈的习惯。数学学困生最大的自学困难是不知要自学哪些内容,也不知该如何自学,数学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自学计划,确立自学目标,并且落实督促检查工作,学困生的自学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二、学困生系统整理知识能力的培养

大多学困生学习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是自学方法不当,因此,必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以后能将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整理,才有利于下一步的学习。教师在教完某一章节的内容之后,要及时布置系统性的复习任务,并且鼓励学困生参与到讨论环节中,与全体学生一同总结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内容。同时,要结合学习小结,引导学生抓住所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反复训练中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力,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并促使学生更加系统地、深刻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三、学困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生解题的能力主要来源于平时的反复练习和积累,从易到难,层层递进,逐渐提高。首先,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讨、独立解答,并在数学课堂上完成数学习题;其次,针对数学复习题,应有效采用分层教学法,让学生分别在课堂中和课后独立完成复习题,针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可先布置学生课后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前,引导学困生说出疑点和难点,教师加以适当指导和点拨,培养学困生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由于学困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知识接收速度较为缓慢且被动,教师应充分结合学困生的特点,采取巡视辅导的教学方式,消除学困生解题的思维障碍,增强其客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增强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无形之中牢记知识重点。

四、学困生自学意识的加强

持之以恒是学困生在自学过程中的先决条件,可有效提升学困生的毅力,促使学困生执行学习计划,有效保障自学的持久性。初中学困生严重缺乏意志力,仅凭兴趣去学习,遇到难题就放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部分学困生接受能力并不弱,但由于没有坚定的意志,学习成绩始终得不到提高。针对学困生的这一弱点,数学教师应给予帮助,引导学困生加强自主学习学习,充分激发学困生的潜能,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例如,某数学教师在批改数学作业时发现,最初,某学困生态度较好,学习十分认真,上交的数学作业中,练习题书写十分规范且篇幅很大,可惜错误较多,反复几次后,该学生几乎放弃了数学作业中的所有练习题。该教师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与学生进行谈话,学生觉得自己做与不做都是一样的结果,虽然在课堂上听懂教师讲解,而自己在练习时却是频频出错。教师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必须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锲而不舍,才能成功。”后来,这位学生坚持在《集错本》上将做错的题目进行反复练习,正确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此外,学困生的学习动力大多来自于教师的评价,而其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制定教学目标与要求、考试测验、小组评价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并且在开展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不仅要强化正确的思维方式,还要纠正错误的思维习惯,逐渐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达到更高的自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和反馈,以探索出更具适用性的教学模式,进而培养初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法;机能实验;自学能力

迈克尔.彭博在哈佛大学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中说道:“思想是一种很危险的东西,思想能改变社会,思想能颠覆传统,思想能开启革命。大学的职责并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思考,如果大学做不到这一点,学生毕业时就会封闭自己的耳朵和思维,大学也就辜负了学生和社会的信任。”医学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专业,摒弃填鸭式的教学,让我们的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培养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是大学教育新的重点。如何利用蓬勃发展的网络教学去培养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我们将翻转课堂教学[1]引入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结合机能实验课班小、教学时间可以灵活安排的特点,希望通过机能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来培养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并探索传统教学和数字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

1从教学理念翻转来培养学生协调学习时间和学习节奏的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包括教学时空的转换和教学形式的转换。将传统教学时间放在课外,课堂上老师只负责解答学生的问题[2],这种理念的转变对师生要求均提高,学生必须要有很好的自学能力才能在网络课件学习后对所学内容产生自己的思想,提出问题;教师必须要具备更广更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上解惑答疑。课前学生自行选择时间在学校网站观看机能中心制作拍摄的相关教学片,然后实验小组内就本次试验内容重难点进行自我总结和分析,对实验操作进行预演,若有疑问根据老师推荐的网站进行查阅,不能解决的列为问题,在课上进行讨论。教学时空的转化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自我学习时间的能力,通过协调自学时间和其他教学必需时间的能力,培养其今后协调学习时间和工作时间的能力;其次培养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节奏(网络教学优点可以按学生自己的时间、领悟能力决定学习进度)的能力。教学形式的翻转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主导”,在课下学习中学生自发的形成自己的学习协作小组,相互协作、相互学习、借鉴,在此过程中自我解答问题有利于学生自学信心的建立[3],同时培养一种团队协作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这也是寻找自学资源的能力之一。

2从教学模式的翻转来培养学生逻辑、联系、扩展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适应被动接受知识,造成学生学习中极大的依赖思想、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而翻转课堂中教师由讲台的圣人变为学生学习的教练,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策划,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4],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讲述知识。为保证该环节顺利进行,在机能翻转教学中我们将课堂时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学生讲述本次课内容。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将所学知识进行传授,在此过程中学生充分行使自己的表达权,此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学生课前下狠功,将外化的知识转化为带有自己思想的内化知识,同时讲述过程也培养学生对内化知识的逻辑排序输出能力,这也是自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来进一步逻辑掌握知识的能力。第二部分,学生提问。实验班级其他小组同学向课程讲述小组同学提问,讲述小组同学回答问题。在应激条件下的认知神经学过程让人们对负性情绪注意偏向更加明显、识别更快、记忆成绩更佳、更持久[5],在问答过程中,提问同学全神贯注地听取对方的意见,同时分析其中的正误;回答的一方积极思维,评论对方的见解,阐述自己的观点。这种情况下,信息输入大脑容易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己快速整合知识的临床应急反应能力。第三部分,教师提问。我们在教学改革中还设计了课堂教师提问环节,目的是通过回答老师的提问帮助学生加强对自学广度和深度的挖掘,培养更好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学生讲述中未涉及或没有深入的内容进行提问,若学生不能回答,教师先进行引导并有目的的介绍相关学习资源,学生课后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教师再下一次课堂或网络上公布最终答案。该环节的设置克服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并且把自己的思维方式硬压给学生的弊端,通过挫折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一个思想的传承,既能让学生发展个性化的自学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扩展、创新的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

3通过学习效果评价的翻转培养学生自我优化自学能力

篇10

关键词:中学生;生物教学;挫折教育

结合自身生物教学的经验和目前的调查研究发现,那些对于中学生生物学习的量化指标逐渐淡化,越来越明显的是中学生的学习挫折感。我们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身心发展迅速,尤其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倍增,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纵观中学生生物学习的情况,结合生物课堂教学实际,我总结出:中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活跃性、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都明显降低。大部分学生不再会轻易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只有在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后才会作答。

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正视挫折,承受挫折和克服挫折能力的教育,是关于意志品质的教育,它是心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培养未来建设者的载体,应该培养学生拥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斗志。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这种品质的良好途径,也是一种使学生受益终身的教育。

于是,在生物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挫折教育,注意素质的培养是必要的和重要的,应成为广大生物教师的共识。怎样在生物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呢?下面的几点作法可供借鉴。

一、运用生物史料,提高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正确认识挫折,是实施挫折教育的前提。许多生物史料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教材,有待我们去发掘、去研究,并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发挥。

1.生物发展史充满挫折

生物是一门古老的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它的诞生和发展道路是不平坦的。这一历史过程凝聚了古今中外无数生物家不懈的追求和探索。无论是某个概念的建立,还是某种理论的产生,每一道难关的攻克,都是从无数次失败中取得成功的。可以说,生物的发展史就是科学家们不断战胜挫折的奋斗史,没有挫折,就没有生物的发展。

2. 生物家的奋斗史充满挫折

生物家敢于正视挫折,勇于战胜挫折的精神是感人肺腑的。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作生动简洁的介绍,可使学生通过了解生物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经历的挫折,真正理解“在科学的道路上从来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话的含义。

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一个方面。通过生物史的教育,要使学生懂得: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前进道路上的挫折总是难以避免的。成功当然是好事,但挫折未必就无益。挫折具有二重性,它既可以产生破坏力,使人一蹶不振,也可以产生再生产力,使人从错误和失败中得到教训,变得更加坚强,更成熟。挫折还可以产生自我主张,即容忍、谦让,不因受到挫折灰心丧气,而是变得更冷静,更有耐受力。因此,要教育学生辨证的看待挫折,把挫折看成锻炼自己的好机会,就能将挫折变成再生力,坏事就可以变成好事。

二、暴露思维过程,教给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

生物的发展和生物家们走过的道路是充满挫折的,每一个命题的发现和证明,常常是凭着生物家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明,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挫折和战胜挫折的方法,但课本却不能把这些都编写进去,只能按“定义、公理、定理、例题”的模式编写,直截了当地给出结果,而隐去了生物家们曲折的探索、归纳、猜想、发现的过程。如果教师只讲正确的方法,忽视歧路的剖析,在课堂上总是一猜就中,一选就准,一证就对,一用就灵,那学生看到的只能是魔术师的表演,学生一遇到挫折就会束手无策。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暴露,一要暴露生物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要暴露教师的思维过程。对例题和习题的解答,教师要时时处处暴露真实的思维过程,努力揭示方法的思考选择过程,特别是歧路的剖析。有时教师不妨在课堂上把自己置于“险境”,开设“即席答题”课,对学生提出的难题“现想现推”,给学生一个机会,看看老师最初的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更看一看遇到挫折后,教师是怎样调整自己的解题方案,逐步找到正确的对策而战胜挫折的,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三、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完成,虽然成功能给人带来满足和喜悦,但一贯成功对学生是不利的,容易滋长学生骄傲情绪和兴趣降低,特别是有些好胜心强、易骄傲自满的学生,有时他们沉浸于自我欣赏,偶尔取得成功,也会错误地认为是自己拥有超群能力的证据而盲目骄傲。一旦受挫,他们又会变为自我怀疑和信心不足。因此,有必要使学生经历一定的挫折,以锻炼其意志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处理失败的能力――抗挫能力。

“困难和问题属于同一慨念,没有困难也就没有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就是在教学生如何通过努力去战胜挫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景,让各种层次的学生接受一下挫折的磨炼。设置情景中的问题要适中,要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跳”需要有勇气,“能摘到桃子”则是让学生经过磨练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事实证明,经过自己的奋斗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才最能激励人、鼓舞人。挫折教育不是让学生在苦圈里循环,而是激发学生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教学实践证明,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在新课标下的生物教学,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怎样让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以及获得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把生物教学变成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