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2:5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一学生自我反思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初中数学因材施教学法指导网络
在教育教学中,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特别是初一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科目少、知识内容浅,并多以教师教为主,学生所需要的学习方法简单。进入中学后,科目增加、内容拓宽、知识深化,尤其是数学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学生认知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加之一部分学生还未脱离教师的“哺乳”时期,没有自觉摄取的能力,致使有些学生因不会学习或学不得法而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开始陷入厌学的困境。因此,重视对初一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最大的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仅对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和形式谈几点拙见。
1.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内容
根据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从宏观上对学习方法分层次、分步骤指导。这种学习方法具有普遍性,可适用其它学科。
1.1细心研读教材,指导学生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掌握本节知识的概貌;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2结合授课内容,指导学生听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思”是指学生思维。没有思维,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1)多思、勤思,随听随思;(2)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3)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4)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关键,“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
“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课堂这一数学学习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
课堂学习指导是学法中最重要的。同时还要结合不同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学法指导。
1.3深入复习巩固,指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学生做到这点很困难。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这里教师的示范作用极为重要,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1.4重视归纳反思,指导学生总结,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初一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2.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形式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们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看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初中一年级,要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显得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形式可以采取的很多,我个人认为有常规指导形式、非智力因素指导形式、学习能力指导形式等多种形式,而且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多种指导形式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
2.1将讲授、交流和辅导有机统一,让常规指导形式发挥作用。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形式中,常规指导形式对教师指导学生具有着重要作用。首先,讲授式。它包括课程式和讲座式。课程式是在初一新生入学的前几周内安排几次向学生介绍如何学习数学,提出数学学习常规要求的课。讲座式可分专题进行,可每月搞一至二次,如介绍“怎样听课”、“如何学习概念”、“解题思维训练”等。其次,交流式。让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各自的学习方法。可请本班、本年级或高年级的学生介绍数学学习方法、体会、经验。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气氛活跃,不求大而全,只求有一得,使交流真正起到相互学习促进的作用。最后,发挥辅导式的作用。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和咨询。任何一种学习方法都不是人人都适合的,这时就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研究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作不同的指导或咨询。尤其是对后进生更应特别关注。许多后进生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般指导对他们作用甚微,因此必须对他们采取个别辅导,既辅导知识也辅导学法。因材施教,帮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真正地学习好,这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2.2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锻炼学习意志,发挥非智力因素指导形式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基础,在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形式中,非智力因素指导形式是一种较好的指导形式。初一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概率初步认识》一课中,教学引入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给他们讲解通俗易懂的扑克牌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的课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2)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我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初一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2.3合理渗透,随机点拨,加强学习能力的指导。初一数学学习能力指导形式重点在于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注重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桥梁。通过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个人认为初一数学学习能力指导形式主要又以下方面:
2.3.1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我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时,很多孩子老是漏掉系数2乘以首尾两项,于是我就给他们编了首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头尾组合2拉走”,这样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
2.3.2随机点拨。无论是在授课阶段还是在学生练习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2.3.3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我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使单元重点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2.3.4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篇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 顺利过渡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经常抱怨,小学到初中数学衔接太困难,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解题方法,学生始终转不过弯来。其实,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跨入初中阶段,既是时间的转折,又是空间的刷新,同时也是思维的过渡期,就是由具体的运算到形式运算过渡,经验思维、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渡。因此,教师就要竭其心智发挥好链接作用,使学生顺利过渡。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不同就是――考查的内容和目的不同。小学数学所学的一些最基础的概念、基本的运算等,大约到了五、六年级才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应用题,此时小学数学逐渐向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过渡。而初中数学却以考查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为主,当然还增强了空间想象能力等。所以,大多数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就会有这样的感觉:初中数学太难了。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架桥铺路工作,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顺利过渡,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谈谈个人的认识。
一、激励励志,蕴足底气
一个人有了斗志,自然就能信心百倍地投入学习,就能发出向上的能量。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在于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能,更在于培养学生未来生活中获得各种知能的动力,在于学生拥有学习的动机和高效能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集合教材,努力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以好奇心为动力,使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思维。例如,在讲“有效数字”时,我说:“我能让你们的身高和姚明一样高,你们相信吗?”学生满脸困惑,我问一个学生:“你身高多少?”生答:“1.55米。”姚明身高多少?2.26米,用四舍五入法可得1.55约等于2米,2.26约等于2米,这岂不是一样高了吗?学生大吃一惊。如此反差,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教师要善于捕捉有趣的素材,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焕发青春活力。
二、引导学生观察,培养思维能力
观察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的注意,是思维的门户,因此要涵育好观察,需要足够的感性材料,否则难以挖掘,从而降低学生的兴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新课标修订版增补的“两大能力”,只有通过观察,感知,借助先前经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才能得到培养。但初一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如果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要尽量采用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完成学习方法的过渡
初一学生的思维方式仍保留着小学生那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因此,在教法上应注意研究小学的数学教学方法,吸取其中优点,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查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因为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故此,在初一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指导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学习过渡到中学数学学习。
四、随时与学生交心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不止在课堂上,课余时间,我尽量多与学生聊天,让他们觉得老师真心与他们交流,为他们的学习担心,让他们心底里感到老师时刻为他们好,即使受惩罚的学生,只要学生喜欢老师,他们就会自觉学习这门学科;也会把他们学习上的困惑,困难及时告诉我,课外交流,让学生放下包袱,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
五、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篇3
一、抓好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刚从小学毕业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往往以完成作业为主,不习惯看书,不会记笔记,不善于总结,不善于观察和解释现象,不善于动手操作,等等。学习方法上的不适应,将使学生在学习中处处遇“红灯”。因此,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法,亦是当务之急。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种。
1.课前指导学生预习
让学生对难以理解的地方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如概念课可以这样预设提纲:① 请同学们找出概念的关键词;② 学习这个概念你有什么想对同学们做个友情提醒的。使学生有的放矢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随课预习可以解决刚上初中的学生没有预习课本的习惯,又可以让学生从懒散的课间休息状态尽快地回归课堂。长此以住,学生就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预习书本知识,并且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了。
2.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掌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就能使数学课堂学习的主要环节达到较完美的境界。“听”是感官的直接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① 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② 听知识引入及知识形成过程;③ 听懂重点、难点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点);④ 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⑤ 听好课后小结。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一定要掌握好最佳的讲授时机,使学生听之有效。“思”是指学生思维。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① 多思、勤思,随听随思;② 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③ 善思,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④ 树立批判意识,学会反思。可以说“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化,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维才会学习。“记”是指学生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① 记笔记服从听讲,要掌握记录时机;② 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③ 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3.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课前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初一年级的自习课较多,数学作业可以指导学生在校按照先复习再做的模式去做,让他们品尝到这样做的甜头,他们的作业就不需要老师再操心了。
二、让作业批阅从“苦、累、无效”走向“轻松而有效”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 “全批全改”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时间难以保证。二是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鉴于这些弊端,可以做以下尝试:① 随堂批改作业。新课上完后,简单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② 同桌互相批改作业。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学生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汇报,老师针对汇报的情况讲评。③ 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④ 坚持每天到校就收作业。这样做让学生没有时间抄袭作业,教师能较准确地了解学生对昨天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针对地调整教学。
三 、让练习和试卷讲评课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有新的收获
数学课堂教学,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于练习和考试的试卷讲评。而在现实教学中,试卷讲评如果还只停留在逐题串讲、就题论题,学生似懂非懂、爱听不听,讲评课收效甚微。如何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已成为关系到能否较快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大问题。为此可采用以下做法:
1.知识成网络
讲评前要做到概念清晰、题型明了。确切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和定理,这是正确分析、解答试题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评不能只将目光集中在具体的某一个问题上,而应注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启发思维,突出主体性
讲评课应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原则。讲评的起点应使大多数同学受益,既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教师要打破一言堂的习惯,发动学生参与评析试卷,有些题目,可以由学生担当“讲解员”,分析他们是如何进行正确思维,得到正确或巧妙解法的,为其他学生进行思维示范,也可以让他们谈谈怎么产生错误思维的,这样有利于其他学生弥补自己思维方法上存在的缺陷;有些在认识上比较模糊的题目,可以由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让学生在辩论中获得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自我评价和独立矫正失误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组织、点拨、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巩固强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维水平。
3.以点带面,体现综合性
同一份练习或者试卷的题目有许多可能涉及的知识是同一个内容的不同方面,或不同知识的同一个方面,这样的题目如果教师就题论题,孤立讲解,不仅费时,而且低效。因此,在评析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或题目的讲解有机地整合在一起,采用相同知识归一、不同知识对比的方法进行讲评,以“点”带“面”,形成一个经纬交织、融会贯通的知识网络,有助于学生全面、完整地理解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发展,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应作进一步的“借题发挥”,促使学生思维的发散,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① 对练习或者试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发散――“一题多解”;② 对练习或者试题的条件或结论进行发散――“一题多变”;③ 对试题本身进行发散――“一题多拓”。
4.教师对各种题型规范的板书示范
教科书的习题容量是有限的,很多习题很难在书上找到解题示范,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讲评过程中一节课至少能有一道规范的板书示范。
四、建立学习竞争、互助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新生的特点是喜欢争强好胜,利用这点在初一建立学习小组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新生入学后,通过几次单元测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将他们俩俩分组,组定下后就可以把竞争的规则告诉他们:每次小测验分数高的同学获胜,失败者将考题及解答过程认真抄写一遍,胜利者可以获得老师的奖励,并且只需要把做错的题目抄写一遍就行。随着学习的深入,到了初二、初三学困生就不能采用这个方法,他们期待的是得到他人的帮助,教师在这时候就应该出面推他们一把,给他们创造拜师学艺的机会,让班上的优秀学生接收他们为“徒弟”,并且签约上岗,明确“师傅”的责任,“师傅”帮助“徒弟”的学习并且监督他们的纪律。如果“徒弟”违反合约的内容,“师傅”可以提出解除合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困生的纪律,缓解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师傅”也要起到表率的作用,带领“徒弟”一起取得好成绩的将会得到老师的嘉奖。优等生在初二、初三也不能放松,初一的竞争方法对他们超越他人仍然有鞭策作用,所以可以继续沿用。
五、教师要有写反思的习惯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教学反思就是对过去了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进行重新思考。作为教师在教学一节课或经历了一个阶段的教学后,只有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1.课前反思――教学成功的基础
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课前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
2.课中反思――有效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即及时、主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尽管课前对教案作了精心的设计,仍会存在有些课前没有考虑到的因素,课堂教学中仍会有突发事件产生。
3.课后反思――诊视自己的教学得失
作为教师,一节课结束或一天的教学任务完成后,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这节课总体设计是否恰当,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讲授内容是否清晰,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充分,重点、难点是否突出;今天有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做得还不够好,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等。把这些想清楚,作一总结,然后记录下来,这样就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由于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写反思不一定要长篇大论和华丽的词藻修饰,记下当时的真实感想即可。
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
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解题的时候对于自己做错的题目下次在遇到时还会反复出现相同的错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关,我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在初一新生入学的时候要求每位同学准备一本厚的笔记本作为纠错本,把每次考试、作业中自己反复犯错的地方摘录在纠错本上。一般每次考试出错的题目,多数同学都要专门写到纠错本上,有些同学是直接将正确的答案写到上边,后边写上自己出错的原因。这对比性不太强,我建议学生用这样的格式:左边是试卷上自己最初的做法(甚至老师的评语);右边是自己重做的最标准答案;然后在这个题目下边写出自己做题时出错的原因,并且要标明自己改进的方法。纠错本,记录了自己出错的所有问题,是自己失败经验的总结,在考前翻看一下,能吸取经验,从而提醒自己,达到提高成绩的最终目的。
七、考前抓基础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前耐心抓基础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一、初二在每次大考前2~3天让学生回归课本,把当册的计算题有选择地布置学生重新写几题,然后给学生面批,每次均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临近中考前几天,成绩好的同学容易轻敌,专抓难题攻难题;基础差一点的同学此时脑子一团浆糊,不知道该抓什么。我通常会把提前收集到的近五年的中考试题中的基础计算题和基础证明题打印出来让学生做。一个目的是为了提醒学习好的学生基础知识和书写要规范,另一个目的是推基础差的学生一把,让他们在基础题上稳稳把分数抓住。每当看到学生们信心满满地走出考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我把会做的都写好了,我觉得考题不难。”这更证明了考前重视抓基础是考试制胜的法宝!
篇4
从事英语教学近二十年,我个人认为,做好英语课堂三步曲,获取英语教学半边天。第一步:如何做好课前备课;第二步:如何做好课堂教学;第三步:如何做好课后反思。简单而言之:课前、课中、课后。
一、如何做好课前准备――备课
备课是基础,备课是前提。一是用心备教材。教师应该对整个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体系有一个总的把握,有一个总的思路和总的教学布局,整合教材,理清知识脉络。具体到英语教学的每一单元、每一节课,教师要找准基础点,找出重难点,找到前后章节联系点。根据学期时间的安排,我可能一节课上2―3个英语教学单元,也有可能两星期上一个教学单元,但教学效果基本一致,这就教师在备课环节整合教材资源,做到有的放矢。二是用情备学生。农村初中学生尤其初一学生,对英语基本没有正面接触过,他们受生活、学习环境影响,对英语知识不够敏感,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对自己学生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了解他们接受知识的快慢速度、对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对掌握知识的时间长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就不会做到无的放矢。三是用手做记录。学生是一个动态的团体,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在备课过程中,不管是学生情况,还是教材内容体系,我都会提前做好记录,有利于课堂上分层教学和针对性教学。久而久之,教材知识体系的重难点把握、学生不断进步的学情掌控,都会在备课这个环节体现出来。
二、如何做好课堂教学――上课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课堂教学是关键,知识落实是重点。一是注重教师课堂施教的亲和力。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放大眼睛看优点,眯着眼睛看缺点。让笑脸感染学生,让笑声充满课堂,让知识激发兴趣,如此施教,你的课堂教学成功一半。二是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性。解决了学生对任课教师本身的接受度,英语课堂就成了学生真正的主题课堂,教给他们英语学习、知识积累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们明白“知识教授在课堂、知识学习在课堂、知识落实在课堂、知识巩固在课外”的基本步骤,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教师自己解放出来,不要自己太累。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宽严适度,不打骂,不苛刻,适时指出他们的缺点,及时表扬他们的优点,不要吝啬你夸张的表扬,一些表彰的语言极有可能改变一个农村学生娃娃一生的命运。三是英语基本功的重难点引导。做好了教师的主导,做好了学生的主体,农村初中的英语课堂上,还要有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的正确引导。如,在教授“There be…句型结构”时,要通过听说读写把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三、如何做好课后反思――课后
篇5
一、给学生生活上的指导,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
初一新生步入中学校园,一方面心里带着新奇和希望:他们看到了新校园、新同学、新老师,希望与同学友好相处,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希望自己能学到真本领,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初一新生又为自己感到担忧。环境发生了变化,许多地方陌生。学习上,课程增加了,学习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害怕自己学不好而掉队。生活上,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保护。所以开学初班主任工作很重要。我利用吃住在学校的有利条件,整天和学生泡在一起。他们一遇到困难,就及时帮助他们,让他们在老师的关爱下,与同学团结友爱,愉快地学习生活。
二、建立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机制
初一新生来自四面八方,为了便于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在开始报名注册时,就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不仅登记清楚新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还要登记清楚家庭住址、父母姓名、电话号码。初一学生处于从童年期的幼稚向青年期的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心理矛盾错综复杂的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中多发、易发心理障碍的时候。正因为这样,我们建立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沟通交流机制,齐心协力教育好学生。定期召开家长会,随时家访。家长与老师相互交流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好学生出现的问题,让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地生活学习。
三、用心管理学生,用情感化学生
初一新生心理异常现象十分突出。我们班主任老师应积极主动地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尽量以最佳的方法教育学生。不用灌输式的高高在上的教育方式,而用启发疏导式的教育方式。班主任老师要讲究教育艺术,用心管理学生、用情感化学生。我平时做“感情投资”,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爱护学生,到开展工作时,学生感受到的首先是浓浓的情感,所讲的道理感到中听入耳,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所以,我们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切实尊重学生的情感,思想上不歧视他们,学习上信任和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有困难帮助他们,让师生双方在情感、思想上产生交流、共鸣,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定能做得更出色。
四、给学生以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学习上,中学教学与小学有很大的差别。课程增加了,每天作业量比小学明显多了,学生的生活形态、规范要求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些变化,让初一新生很难很快适应。一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思想、学习、生活跟不上队,出现滑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该从自身和学生身上寻找原因,摸索适合学生的教法和学法。因此,在开学初我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几个过程“预习、听课、复习巩固与作业、总结与反思”,对学生进行分层次、分步骤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原有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等不同情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教师还要经常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五、引导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进取、好学上进的班集体
为了让初一新生能够很快融入新的班集体,并在良好的班集体中健康成长,我引导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守纪、团结进取、好学上进的班集体。
1.教育好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环境。班级作为一个集体,教育学生应该以集体为重,树立班荣我荣、班损我损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好比一个大家庭,老师是学生的亲人,学生应该尊敬老师;同学好比兄弟姐妹,应该团结友爱。面对集体任务,应该积极完成;面对同学困难,应该伸手援助。在一个大家庭中,同学之间也会磕磕碰碰,应学会忍让、体谅。每位同学都要具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精神,有错就改。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理想而努力奋斗。
2.创建良好的教室环境。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的生活场所。教室环境能影响人、教育人,所以打造一个整洁宜人的教室环境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室墙上张贴讲文明礼貌、催人好学向上的字幅图片对学生进行无声的教育。
3.组建一个能干的班干部队伍。要创建一个优良的班集体,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班级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除了班主任之外,还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部队伍。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是否有威信,往往决定着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风貌。选好班干部对于班主任的工作十分重要,根据各干部的不同特长,安排他们各自的分工,使他们的特长、兴趣、爱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篇6
一、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特点及原因分析
农村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差,部分学生出现“哑巴”英语,即读写能力较好,听说能力差,能力发展不均匀的状况较为普遍,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相较城市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学校教学资源不足
中学教育相对于小学教育,更多程度上立足于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而农村教育环境差,硬件设施不齐全,很多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语音教室,教师水平不高,不能流畅地使用双语教学,无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学生词汇缺乏,兴趣不浓厚
很多学生即使上了中学,英语水平还处于小学水平,词汇缺乏,加之教师不能够给学生很好的引导,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3.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心理障碍
课堂上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话,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达不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英语教育教学方法迎新与改革
1.重视初一学生的心理教育
中学英语教师应当注重初一学生心理状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敢于在生活中、课堂上练习听说读写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成功的起点。提高学生兴趣,教师是关键,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外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全体参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直译法、对比法、翻译法相结合。同时,教师可以创新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避免填鸭式教育,寓教于乐。
3.提高师资配备,优化结构
优化师资结构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主要问题。农村的优秀英语教师,应当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的,此外,还应对相关语言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有足够的了解及见地,帮助学生从文化中学习语言,与时俱进地开展教学。
教育部门应加强英语教师听说能力和文化课程培训,组织教师进行经验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学习,从而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4.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承认学生个性的差异和程度的高低,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下,应注意因材施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智力特点和个性差异等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把目标放在学生身上,同时还要兼顾个别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中学英语教师必备的综合素质
1.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信息技术与英语教育的融合。为使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更好地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则,感受语法及语意的应用,营造理想的教学环境。
2.中学英语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首先,教师应具备一定的教育研究能力。作为从启蒙教育向基础教育过渡过程中的引导者,应当保证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
其次,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中学英语教师要具备英语教学设计能力,要求教师在课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不同需求以及对英语学习的情感状态。要分析教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营造生趣的课堂,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开发课程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探索出独特的教学方式。
最后,教师要有营造良好学习气氛的智慧和能力,努力培养自身课堂调度能力,因此要求教师能够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为主,在尊重、热爱、公平、公正对待学生的基础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位教师都有自身优于其他人的地方,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一名独到并有能力的教师。
3.中学英语教师要具备提高综合素质的觉悟,迎接挑战
英语教学内容应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以及课程的综合性。课堂的开放性、不确定性要求中学英语教师要不断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英语新课程要求中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1)要通过报刊、网络等收集有关教育教学资料,充实自己的实践知识;(2)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3)要不断地学习西方文化,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思想,使得学生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4)要不断学习教育心理学,以全新的、发展的教育理论,促进自己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理念;(5)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使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相融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实践,以更快的速度去适应教育环境的变化。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总结反思。如果能够以独特的人格魅力为基础,以出色的教育水平为保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教育在农村也可以桃李满天下,农村教育也可以硕果累累!
篇7
工作总结有利于员工个人成长。所以,越是跨期长,越是重要的工作总结,准备就应当越充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材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初一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材料一
一、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学生的思想品德要靠教师去陶冶,良好的风气主要靠教师去营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思想品质方面要做好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教育学生。首先,我们初一全体教师凡事身体力行,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各方面尽量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每个月定期教师座谈,共同学习和探讨教育教学新理论、新形式,共同探讨各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新现象、新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从而保证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再次,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要求,根据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兴趣等,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生活上,抓住各种细节和机会,真诚地互相帮助每位教师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注意协调好教师间的各种关系,使年级组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以上做法,使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成为一个有坚强战斗力的战斗集体。
二、确立以教学质量为年段工作中心的共识。
学期初即明确本学期的工作重心是:补缺补漏,杜绝偏科现象。为此,我们努力配合学校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都要求及时进行商定对策,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适当的调整原有的计划,及时补漏,以求取得的教学效果;鼓励积极钻研教学业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寻求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
三、面向全体学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家校共教”网络体系。
在学生的管理教育方面,继续努力探索新时期青少年的新情况、新总是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和实践“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本学期我们分别在期初、期中后、期末前召开年段全体或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每次“月考”后都召开了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班主任主动同家长优质经常性的联系。
四、开展丰富多采的第二课堂活动
本学期成功地组织学生参加了学校校运动会、以及“纪念建党90周年演讲比赛”.校园艺术节等活动,同时还配合齐雪老师举行了初一辩论赛寓教于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学以致用;同时也使学生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教育、劳动教育以及科学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使学生劳逸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回顾一学期来的工作,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胜利地完成了初一下年段的第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从总体上看,本学期学生的学习、纪律及精神面貌等方面都稳中有升,一学期来,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大幅下降,反之,各班班风、学风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巩生率得到确保;这就为以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但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我们还存在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亟待改进的问题:1、有的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2、有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3、我们的教育教学环境同社会上的游艺机室、网吧等想比显得苍白无力,沿需大力加强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4、沿须加强对新时期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针对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正:1、进一步加强学习,并自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2、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讲究工作艺术,彻底改变单一方式,力求工作效率的提高。3、工作作风要坚持力戒空谈,崇尚务实,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4、坚持身体力行,勤奋敬业,脚踏实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岗位职责力争完善,做好工作。
初一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材料二
在这八月的骄阳下,桂花香飘满园时,一个新的团队,一支新生的力量——20xx级初一年级诞生了!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教师团队;这是一个在附中史无前例的庞大的教师团队(由七十多位老师组成,28个教学班,学生人数高达1800人);这还是一个新观念,重实干,抓落实,全面贯彻学校的“导学自主”和开展“杰出青年自我管理”的培训的教师、班主任团队。在八月太阳的炙烤中,刘峰,崔彦芳,罗强主任为28位班主任的班主任培训中,拉开了初一年级开始运行的序幕……
(一)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
一支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往往是由实力派的教师组成的,初一年级也不例外,由刘峰,崔彦芳,王霞,黄华敏,范改荣等有经验、曾经为附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实力派老师为初一年级坐镇,指导新老师,帮助新老师成长;还有由罗强带领着我们经验不足但干劲十足的老师和满怀着当一名教师的理想而奋斗的热情的新进老师,不断的学习,听课,取经……是的,正是因为共同的责任的意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将我们凝聚在一起,组成了团结一致、情发一心的教师团队!
1、八月桂花香飘满园,初一年级情谱新篇
由刘峰主任,崔彦芳老师,罗强老师为新上任的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让班主任老师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工作尽快上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终于,军训动员大会开始了,在附中个子最矮,脸上的稚嫩未脱的天真的孩子来了,那一身身绿军装,在年级主任带领下的班主任和教官的训练中成为附中最美的风景!
2、初一教师激情满怀,“杰出青年”开始成才
河南师大附中的“一主两翼”,已名闻周边,小有名气,“一主”为“导学自主”,“两翼”为“杰出青年自我管理”和学生的社团活动,而初一年级全体教师鼓足了劲儿,在军训中就开始了“杰出青年”的培养: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重要,教育的境界是自我管理。每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组会!初一年级在刘峰、崔彦芳、罗强主任的领导下,坚持“全人教育”,这是健全人格的塑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身体、良好心理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愉快地促进孩子的精神成长,潜移默化地把孩子带入人类的优秀精神文化中,使其成为具有创造精神和独立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理念。
3、开学典礼第一课节,初一教师踏实博学
开学的第一周上课之前,年级主任罗强向我们进行了“上好第一节”的培训,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初一年级也开始了晚自习(后来终止),再到后来响应国家的政策下午开展第四节活动,老师们深切地知道:勤奋是人生第一要义。从一个人的勤奋程度,便可以预知他能成多大的事。勤奋之道,精力虽止八分,却要用到十分,权势虽有十分,只可使出五分。办大事者,在内贵有志气,在外贵得人心。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所以,从年级领导刘峰主任到各个任课老师,都兢兢业业的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4、表彰教师团队优秀,导学自主开展落实
筐秋的九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来了,初一年级很多老师受到了学校的表彰,比如:罗强老师为中招功勋教师,崔彦芳老师为中考优秀教师。这让学生们也非常的激动,老师的优秀势必带出优秀的学生。与此同时,在教师的团队中,开展包括代课老师在内的“导学自主”课堂探讨大赛,从理论论文的写作到课堂的积极改革都进行了落实,还有年轻老师的“导学自主”的汇报课,也得到了校领导的一致好评!
hnust、初一年级齐打太极,飒爽英姿竟尽风流
在附中,初一年级是一支最年轻的队伍,尽显活力,尽显风流。太极拳打的也是尽显风范,舒缓而又沉着,大气而有力度,整齐而又张弛有度……最后勇夺学校第一!
6、年级文化重塑精神,各科学报展示风貌
年级文化,是每个年级都有的,但是特色的是初一年级的级歌(罗强谱曲填词的《勇往直前》),各班级的班训,班级口号,班级风貌,班级约定,还有贴在东校区的初一年级文化艺术长廊……
7、家长会议充分筹备,家校齐心共创奇迹
疽长会总是年级领导强调最多的,要求每位班主任都提前一周的准备,要求各科老师参加,因为刘峰主任和罗强老师总是强调,想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先教育好家长,家长是我们教育的帮手!在每一次的班主任的会议上,其实都是一次短暂的班主任培训,无论是刘主任的强调,还是罗强主任的班级管理思想,抑或是崔老师的教学方法的指导,都将是对新老师和年轻的老师的培训。
我们相信,这是一个高度团结的年级,也是一个极具活力的年级,更是一个独具创造的年级,在刘峰、崔彦芳、罗强主任的领导下,一定会创造出奇迹!
8、初一支持工会全力,“一箭穿心”快乐设计
庆元旦,每逢佳节学校工会都要进行一些创意的活动,今年初一年级的任务是,将“一箭穿心”的游戏设计好,初一年级工会全力以赴,四处找瓶子,还有艺术化的设计,让一根根筷子在空中落入瓶中!
(二)一群活泼创意的学生
初一年级的学生充满着朝气和活力,无论是在运动场上的矫健英姿,还是在学习比赛中的沉着稳重,都值得我们骄傲。他们怀揣着梦想,他们坚定而又执着,勤奋踏实地过好初中生活,每一天都那么充实,那么快乐!
1、一身身绿军装
八月,刚从小学毕业的孩子,已然开始了初中的生活,军训,成为他们来到附中的第一课!
军训,不仅让他们铸就了坚强的意志,还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附中,附中的三个校园,附中的校园文化,还有路上的“论语”,还有名人苑,还有附中的宏伟的教学楼……原来是这么好的一所环境优美,让人心旷神怡的中学!
2、杰出青年自我管理启动
附中的学生贵在自主,附中的学生优秀也在自主,附中的牌子也是在培养孩子的自主,自我管理的能力!孩子们开始每天写《杰出青年自我管理手册》,每天对自己进行反思总结,一点一滴的规范自己的行为!
3、大家一起跑步吧!
在军训的时候,已经开始了跑步的训练,在每天的课间操期间,也坚持着跑步,还有放学后的半小时,学生们都坚持着,因为要有健康的体魄,因为要有愉快的心情,因为要在运动场上抛洒汗水的!在附中的操场上,除了毕业班的学生为了考试在跑步之外大都是初一年级的孩子,还有在附中行政楼前跑的最出色的,口号最响亮的,队伍最齐的是也是初一年级。
4、激情运动会
秋季运动会,是附中一次全校性的大型比赛活动,运动场上的激情永远是学生追逐的欢乐!开幕式的宏大壮观,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正步比赛和跑步比赛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热情!有的时候,竞争真是能激起他们的热情!
hnust、迎面接力赛
学习只是一个学生的一个方面而已,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是全面的,身体素质,知识眼界,见识智慧等等,都是我们拓展的方面!迎面接力赛,正是对学生的配合协作能力,按实力排列组合能力的考验!一个班级20个人,10名男生,10名女生,对面跑过来交接接力棒,全部交接完所需时间,最短的就是得胜者!这对选手来说,真是一种能力的锻炼!
6、捐献一本书,温暖一个人!
当孩子们听到那封倡议书的时候,听到科大区的孩子没有书读,听到科大区的孩子文化如此的贫乏,都潸然泪下!善良是一个人的品质,学生如此的善良,都你一本,我两本,他数本的捐送自己小学读书课本。在这次的捐书活动中,初一年级高达一万多本!其中有童话故事,还有文史哲的经典,希望这些书籍能够给他们带来知识的乐趣!
7、学习、艺术长廊
一个有才华的人,总是让我们心怀喜欢,那么一个多才多艺的学生,也是我们培养的方向!学生的绘画,书法,英语的书写等等都充满着艺术的气息!附中的学生,不仅学习好,各方面的能力都好,这才是附中培养的综合型人才!
8、期中考试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升学率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声誉指数,学生的成绩永远是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但是对于一个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到附中之前都是各个小学的佼佼者,在这个新的年级的大比拼中会如何呢?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初一年级采取了创造性的做法,成绩固然重要,但不能表现在表面,而是要放在心里,而外在要抓孩子的学习习惯,完成作业的习惯,思考问题的习惯,整理收拾自己东西的习惯,自我学习的习惯,自我管理的习惯等等,这样,学生们很乐意接受,也快乐的改变一些不好的习惯!伟大的习惯铸就伟大的人生,在这春风化雨般的教育下,初一年级势必会走向卓越和优秀!
9、学生自筹元旦晚会
举办一场有意思的元旦晚会,是初一年级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一个理念的体现形式,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有的歌唱得好,还有的是琴弹得好,更有一些孩子魔术玩的也出神入化,更绝的是孩子们自编自导的节目也是很精彩,孩子在初一年级很快乐,学习的也很快乐,一举两得,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也让他们更爱附中的生活!
附中是如此的精彩,附中的学生是如此的多才多艺,附中的孩子是如此的快乐!
初一年级组工作总结范文材料三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初一新生带着好奇,带着憧憬,已度过了一学期。回头看看,初一年级组在校长室和政教处的直接领导下,在其他处室部门领导的大力协助支持下,在全体初一年级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学期顺利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圆满的画上了一个句号。整个年级组团结一致,齐心合力,在稳定中不断进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根据年级的工作实际,确立了年级工作的指导思想。
初一年级是起始年级,一向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开学伊始,我们针对年级学生年龄小、人数多、日常行为不规范的特点,在开学初召开了初一年级开学典礼,在会上向学生强调了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差别、学生的纪律观念,对新学期的学习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初一年级开学初工作头绪繁多、老师们都能一心扑在工作上认真讨论,及时地确立了新初一工作的指导思想,即:坚持“育人为主导,质量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突出养成教育,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学校的全体领导放心、全体家长放心。一个学期来的工作业绩充分说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
二、狠抓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团结就是力量,有了力量就有了战斗力。一学期来,以班主任和各备课组长为核心,认真研究,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每项工作。每个班都有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主导群体,不断研究学生、分析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凝聚力,每个备课组又以备课组长为核心,通力协作,落实到位,全体教师精诚团结。
全体老师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特别是本年级的班主任和英语、语文老师,在早晨7:00左右就匆匆来到学校,开始忙碌紧张的一天,傍晚很晚才回家,其他许多老师皆是如此,他们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实是让人敬佩,且这种榜样的力量和这种精神也激励了许多老师,形成了一股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实践证明:初一年级组是一个团结向上、快乐和谐、有凝聚力、有责任心的团队。我们一个学期的心血没有白费:思想教育,结出丰硕成果,迄今初一学生尚未出现大的违纪现象;尤其是教学成绩,获得了大面积丰收,其中生物、数学两门学科均分已进入全区第三名、第六名,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这也足以说明,半年来我们初一年级组的每一位同仁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三、组织参加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
通过班会,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使学生逐步养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各班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法规政策等宣传。
组织初一全体学生进行了运动会、体检、拔河比赛、期末动员会等系列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锻炼了学生意志,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拼搏精神。
四、架起与家长沟通桥梁。
要教育好学生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缺一不可。为了让学生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年级组在开学一个月后召开了家长会议,把新学期学校和年级组采取的新措施告知家长。班主任经常通过电话、家校通进行家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成绩情况。其中初一(2)班班主任还建立了家校联系簿,做到每天与家长及时沟通。初一年级的全体教师积极配合,主动与家长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平时教学中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交流,同时通过交流,征求家长对班级、年级、学校管理的建议,对课任教师的建议,及时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架起学校与家长沟通桥梁。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本人管理学习不够、思想不解放,墨守陈规、没有创新。工作中缺少力度,补差工作不到位;本年级个别班个别学科还存在一些薄弱现象,年级内个别学科存在班差偏大的现象;学生的文明习惯还有待于提高,个别同学有讲脏话、随便乱扔垃圾的行为;安全问题常抓不懈。
篇8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撰写了不少教学论文,并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们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 提供了一个 的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篇9
谢业玲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与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我通过这几年的初一政治课教学发现,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需要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采用体验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1、上好“聊天课”。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并且现在学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点题外话,老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我就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感到学生心里的烦恼很多,学生的每个问题我都仔细看,认真地思考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类:怎样花零用钱?买零食吃好不好?……
学习类: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
交友类:好朋友欺骗你怎么办?
时政类:中国入世后你准备怎么办?
心理方面:老爱发呆怎么办?情绪不好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把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告诉大家,学生的热情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之后,针对具体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很多同学告诉我,这样的课应多上几次。
2、上好“实验课”。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为了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我觉得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可以像生物课教师一样来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验课。如:我也曾做过这样一个有关青蛙的实验,把一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竟出人意料地跳出油锅,安然逃生。可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在锅下给水加热,青蛙仍没有察觉,待得青蛙感到水温升高时足以危及生命时,它试图逃出苦海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我让学生细心观察,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同学们在沉思中领会到了,人在顺境下,不能像凉水中的青蛙那样,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应居安思危,不断进取,这样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之际,应像油锅中的青蛙那样,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课虽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
3、上好“小品课”。小品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在初一思想政治课中偶尔上上小品课,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讲到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编写有关挫折方面的台词,并让他们推荐有表演能力的人来表演,四组展开竞赛,评出好、中、差,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个个踊跃参加,积极出谋划策,在台上能表演的同学的诙谐的表情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每组的同学不断地为本组的同学喝彩加油,这样不仅在无形之中让同学们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4、上好“辩论课”。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如:周光裕的行为值不值,微软公司该不该录用带有信息来的职员等,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一起发表言论,让他们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辩论时,老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政治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我搞过几场辩论课,同学们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每当下课时,我发觉同学们总是言犹未尽。
5、上好“讨论课”。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有时,以当堂课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说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6、指点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教师把它讲出来,讲前,从选题到组织材料,到讲法,精心指点,讲后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样的教与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分享到自己验证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上好综合实践课。在以上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综合实践课,此课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的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在这样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当然除此之外,在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爱国主义录像片、故事会、角色扮演等等,每个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把握。只要我们有的放矢,总会事半功倍的。
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学》 2002年第9、10期
篇10
这一学期我担任七年级(1、2)班的语文教学,在紧张匆忙中快要结束了,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
从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启发思维,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
二、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知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们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小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间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三、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为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四、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死教书、教死书不能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正是对今天教师教学观念的挑战。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用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那么,学生对于传授的方法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对学生而言,则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反复的训练过程。
- 上一篇:手机销量不好自我总结
- 下一篇:幼儿园小朋友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