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20:3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后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严格要求,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对于做笔记,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认为书上有,懒得做;二是想做笔记,但由于上课速度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跟不上,有些学生半学期过后仍没做任何笔记,甚至在书本上连记号都没有,这样给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学业成绩也往往很差。因此,在绪论课上就要介绍生物学笔记的作用、方法、要求,在以后教学中更进一步指导和督促检查,促使学生形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
2.加强指导,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笔记是一项具一定技巧性的活动。学习记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绘图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和提炼笔记内容的能力。生物课是理科课程,理解思维是上课的关键所在,因此要教学生处理好听课、思考和记笔记的关系。如果思考与记笔记发生矛盾,要先跟随老师思路思考,避免因记笔记而使后继内容无法理解,对于笔记可写标题留空课后补充。对于新课要安排学生预习,先对内容有一个粗浅、大致的了解后,就可减少上课时听课的压力,记笔记时更有针对性。
还应当把授后教学自我总结视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经常性地开展此项工作,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总结,扬长避短,自我鞭挞,尽力追求教学的完善。我在实践中认识到,要做好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应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必须处理好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般地说,授后教学自我总结内容应以公开课的评价要求为对照标准,落实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要求。从知识角度看,应检查新授课的科学性,检查对教材重点、难点的落实情况,总结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的程度的信息(情绪反映),核对数据、材料等;从政治课德育功能看,应检查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当堂课后的分析、运用情况。此外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应检查的。总结的形式一般是在每一节课后进行,以书面文字进行笔录,并依据新授课的教学内容而有所侧重,或注重知识体系、或注重能力方面、或注重觉悟方面,或三者综合。
篇2
关键词:衔接层次教学知识网络创造能力专题教学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中上来,随着环境与心理的变化、教材的变化、课时的变化以及学法的变化,可能对高中数学的学习方法等有些不适应,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让他们顺利过渡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快速地投入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来,就显得尤其重要。
那么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课程的衔接,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
高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集合、映射等,对高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较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高一学生实际出发,采用“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二、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
初高中数学有很多衔接知识点,如函数概念、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相关知识等,到高中,它们有的加深了,有的研究范围扩大了,有些在初中成立的结论到高中可能不成立。因此,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学生联系旧知识,复习和区别旧知识,特别注重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而探新的效果。
三、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数学较初中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这就要求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高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应具备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思解题思路和步骤,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五、重视专题教学
利用专题教学,集中精力攻克难点,强化重点和弥补弱点,系统归纳总结某一类问题的前后知识、应用形式、解决方法和解题规律。并借此机会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点,有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相信只要采取上述有效措施,一定会改变高一新生怕数学的局面,从而激发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我们的数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性学习
一、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和思维程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应该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以自我改错与救偏,反思不仅能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
1、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过程的反思意识。即让学生就课前自学的效果和产生的疑问进行反思。在自学中培养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在我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实行先学后导的教学策略,即要求学生自学一定的内容后,除了要解答数学书上相应的准备题、例题、试一试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写在预习本上。结果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的。学生预习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增进了求知欲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强化学生听课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要求其他学生专心倾听他的讲话,有时还让另一个学生对同学所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反思,对有关问题开展探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
3、强化学生课后复习中的反思意识。在学生学完一堂数学新课或一个单元后,要引导学生经常去反思,如:通过学习,我有什么新的收获?我掌握了什么好的思考方法?我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我是怎么学会这些数学知识的?
总之,当学生有了较强的反思意识后,他们头脑中就有了一道“警戒线”,对自己的学习随时保持应有的警觉,一旦有可疑之点即会进入反思状态。
二、创设学生反思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应用,更要重视知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再发现”道路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形成概念。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学习课题中反思
新课教学前,当教师出示课题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主动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看到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我想到了什么?”、“本堂课将会学习什么?”、“我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我还想在本堂课学会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反思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的“再发现”过程。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引导这一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反思知识的内在规律,让他自己去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3、在学习结束前反思
在课堂即将结束时,给学生留有时间,让其去反思自己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数学本领,有其它什么收获等等。在这样的反思中让学生去矫正学习的偏差,以更好的学习姿态投入到以后的学习中去,以发挥更大的数学潜能。
三、给学生提供反思策略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掌握一些反思策略和方法,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反思。
1、自我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反省:我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学习的程度如何?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自我总结。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总结的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后。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点,那么课后的反思就是以“思想方法”为核心,从而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巩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当解决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的规律。
3、自我记录。为了使学生的自我反思内容能保存下来,经常进行回顾、借鉴,可以引导学生把自我反思到的内容,通过数学日记、数学学习卡片等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又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四、不同形式的展示、交流,巩固反思的习惯
学生前期的反思意识不强,反思行为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要想使之成为长期的习惯。学生将经历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直到自动反思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与交流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一方面学生之间多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反思习惯。
1、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根据小学生内心渴求被他人得到认可这一心理特征,可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平时,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成果或点滴记录在得到老师、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家长的认可下,均可珍藏在“智慧袋”中。学生随着智慧袋的不断充实,反思性学习的兴趣将越来越高涨。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反思性学习
一、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和思维程度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应该让学生明确,没有反思便难以自我改错与救偏,反思不仅能改正错误,还能优化已有的知识。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大体上可分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
1、强化学生课前预习过程的反思意识。即让学生就课前自学的效果和产生的疑问进行反思。在自学中培养获取信息、提炼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在我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就实行先学后导的教学策略,即要求学生自学一定的内容后,除了要解答数学书上相应的准备题、例题、试一试外,还要求学生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写在预习本上。结果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还是很有价值的。学生预习后对教材内容进行反思,增进了求知欲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强化学生听课过程中的反思意识。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要求其他学生专心倾听他的讲话,有时还让另一个学生对同学所讲的内容进行评价、反思,对有关问题开展探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
二、创设学生反思的情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应用,更要重视知识探索发现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教师精心“再发现”道路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形成概念。为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情境,提供给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在学习课题中反思
新课教学前,当教师出示课题时,有必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反思课题,主动去寻求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看到课题后,可以引导学生主动自我提问:“看到这个课题,我想到了什么?”、“本堂课将会学习什么?”、“我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我还想在本堂课学会哪些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反思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对知识的获取,其实就是对数学规律、数学概念的“再发现”过程。教师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设计,如何去引导这一过程,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掌握、思维品质培养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在适当的时间,给学生创设合理的机会,让他自己去反思知识的内在规律,让他自己去获取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三、给学生提供反思策略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面、新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学生掌握一些反思策略和方法,能帮助他们有效地反思。
1、自我提问。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是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提高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让学生对自己探索学习的过程反省:我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学习的程度如何?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这是主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馈,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2、自我总结。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自我总结的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后。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以“知识”为基点,那么课后的反思就是以“思想方法”为核心,从而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活化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巩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当解决问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寻求思维的规律。
3、自我记录。为了使学生的自我反思内容能保存下来,经常进行回顾、借鉴,可以引导学生把自我反思到的内容,通过数学日记、数学学习卡片等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又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4、自我评价。把评价的自交给学生,让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初步学会自我调控。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一般由四步组成:一是观察自己的行为表现;二是自我反省,通过自我观察或参照他人的评价结论,确定自我评价的标准,检查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三是进行自我评判;四是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
四、不同形式的展示、交流,巩固反思的习惯。
学生前期的反思意识不强,反思行为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要想使之成为长期的习惯。学生将经历由被动反思转为主动反思,直到自动反思这一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通过多种形式展示与交流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一方面学生之间多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反思习惯。
1、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根据小学生内心渴求被他人得到认可这一心理特征,可建立学生反思性学习智慧袋。平时,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成果或点滴记录在得到老师、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家长的认可下,均可珍藏在“智慧袋”中。学生随着智慧袋的不断充实,反思性学习的兴趣将越来越高涨。
2、定期开展“思而乐”数学班会活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由数学课代表、数学小组长轮流主持开展“思而乐”数学班会活动。活动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这一单元数学知识学习的反思。
篇5
作为一名新教师,当然在教学方面还欠缺很多的经验,但是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决定一定要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地把我的学生教好,于是无论多么忙,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都会经常挤出时间去听本校年长有经验教师的课,还去听优秀教师观摩课及讲座,并且积极参加新教师培训,从中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忙碌伴随着充实,我一共在校开过两节公开课,到林溪乡校开过一节新教师汇报课,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公开课真的很能磨练人,前辈老师的指点让我受益很多,不管从教学方法上还是课堂管理上都有很大的感触和提高。
在这一年里我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教师的举止言行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自己的品德非常重要。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定期进行品德修养的学习,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进修学校组织的各类新教师培训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我尽量在学生面前严格要求自己,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堂外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形象。在工作之余我还不断看书、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头脑。
篇6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形势下的教育呼唤着新型的英语教育与教学的改革,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是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目前,高一英语教学,正面临新课程改革,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上新课前,应该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来设计一些课堂有趣的课堂活动,以此来引起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高一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兴趣活动,在课内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
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进行抢答赛,设置英语角、做游戏、猜谜、学唱英语歌、编短剧等,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 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二、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的需求,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智力、兴趣性格、态度、语言基础能力、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差生,我尽量用难度适中的问题问他们,尽量让他们回答有把握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我总会说“Very good”,如果回答错误我也会说“Thank you all the same. It doesn’t matter.”这样他们会因为得到鼓励而信心大增,加强了参与意识,逐渐消除畏惧心理。而对优生,我则对他们.提高要求,如单词小测的错误率不得超过20%,课后要多做提高题,增加阅读量等。
三、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消除对英语学习的恐惧感,只有对英语感兴趣,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好成绩。刻板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适得其反让他们厌恶学习英语。因此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英语学习。
四、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在课前我要求学生先预习,找出语言点;课后整理总结笔记,并发现重难点。比如在教授“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时,我就先让学生看课后的例句,并自己发现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不同点,总结两者之间的转化规律。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
篇7
关键词:学习方式;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
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转变我们的角色意识,想办法转变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更多地关注并立足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对于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已经成为他们提高学习质量的严重“障碍”。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以下是我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跟学生强调课后要复习和预习。但对普通中学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学生往往是习惯于拿着作业就做,做完以后就感觉无事可做,老师的要求总是不能落实。为此,我总是在布置学生做课后习题之前,给学生留出一段时间,要求学生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小结;在做题之后留出一段时间,布置一两个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比如,在《元素周期表》一节的教学中,在讲完碱金属的性质之后,我留给学生的作业有这样三部分:
1.课堂回顾:
(1)碱金属元素结构有什么特点?
(2)碱金属物理性质有什么相似和递变规律,化学性质有什么相似和递变规律?
2.课后巩固练习。
3.自主学习:预习课本P7-P9“卤素”,思考下列问题:
(1)卤族元素在结构上有何异同?
(2)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推测卤素在化学性质上会表现出哪些相似性和递变性。
“课堂回顾”和“自主学习”的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帮助学生养成复习和预习的习惯,这种习惯将奠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同时,这种练习还能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要求学生做好学习计划,专时专用,提高学习效率
普通中学的一些学生,学习“磨洋工”磨得厉害,看书做作业都心不在焉,一个晚上的学习时间,东一下西一下,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结果什么都没做,其原因就是学习没计划。
为此,学生从进人高一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对晚自习的时间提前做好计划,做出合理的安排。到了化学学习时间,我会要求学习委员和课代表进行检查和督促,要求学生专时专用。通过这种方式,逐渐让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学习,既保证了学习的效率,又保证了各科的均衡发展。
三、引导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新课程实施好几年了,但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不少老师还在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思路清晰,知识点明确,考点清楚,可是学生掌握得并不好。“知识不仅是结论,更重要的是过程。”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更重点的是要“授之以渔”,我们要从事“启智”教育,要保护学生的质疑的意识,逐步提高学生问的水平,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起来,学习的内驱力才会如汩汩的泉水。
比如,在学习选修四《原电池》一节内容时,当我指导学生做完实验,引导学生分析盐桥增大电流强度的原理时,有一位学生问我:“老师,电流强度还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呀?”我发现他很善于思考,就对全班同学说:“他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你们觉得电流强度会受哪些因素影响呢?”一时间,同学们就叽叽喳喳议论开了:“应该跟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有关”“跟电极的表面积有关”“跟正负极的距离有关”“还跟温度有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激发出来了。从学生七嘴八舌提出和回答问题的“嘈杂”声中,我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我有疑问”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四、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
传统教学重在知识的传播,老师总是被教学内容所限定,被教材牵着鼻子走,课后更是对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愿望置之不理,学生的学习缺乏动力。
在教学中,我总是引导学生结合教学相关内容提出各种研究性题目,然后在课后与他们展开讨论,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习惯,同时也实现了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在《原电池》一节的教学中,面对学生的提问,我没有做出正面回答,而是告诉学生:“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何况化学本来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还想知道,你们所列的影响因素里面哪一种因素影响更大。如果你们能给出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课后我们的实验室将向你们开放。”课后我及时通知了实验室,让实验员提前做好了准备。果然,第二天就有不少学生交来了他们的实验方案,我安排了时间,带领他们走进实验室,指导他们进行实验探究,验证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设计了许多研究性题目,如:锌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探究不同电解质对胶体的凝聚效果;探究纯碱样品中Na2CO,含量;氮气的制取及模拟合成氨;防倒吸原理及装置探究;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浓硫酸与碳反应后的产物的探究;探索氢氧燃料电池原理;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等等,并尽可能给他们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开展自主探究,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升华。
五、引导学生对化学自主探究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培养科学态度
在开展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既要重视活动的开展,也要注重活动后成果的整理。要使活动成果突出有效,活动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进一步整合和自我构建知识体系,就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有效地获取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对各种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根据论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按照科学的态度进行整理分析,得出自己的论点和看法,要求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这能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使探究的收获更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学而严谨治学的态度。
在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影响原电池电流强度的因素”的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及时整理实验的结果,并指导他们完成了小论文《探究影响原电池电流强度的因素》的撰写。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更新我们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的学,只有这样,才能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3.
[2]胡兴宏,关于学校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构想,上海教育科研.
[3]李其龙,建构主义教学哲学探讨,教育参考,2000-05.
[4]钟启泉,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篇8
反思是学习者自己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和调节的过程。自我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复习和巩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而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会反思,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那么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1.加强指导。
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活动时加强指导。如教师可以在讲评试卷时,引导学生反思答题失误的原因。经过反思,学生不难发现他们失误的原因集中在粗心,还有课后没有复习导致的知识点模糊,所以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就要注意认真梳理知识并做好复习巩固。
例: David is such a good boy _________ all the teachers like.
A. that B. who C. as D. whom
许多同学一看到题干中的such,再联系到选项中的 that,便认为这是考查such … that …句式,误选A。实际上,本题将as 用作关系代词,用以引导定语从句,修饰其前的名词 boy,同时 as 在定语从句中用作动词 like 的宾语,若先行词受到 such 的修饰时,其后的定语从句应用关系代词 as 来引导。
由此题出发,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反思,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透彻,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哪些方面的知识,有哪些错误的认识,通过此题的解答对哪些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只有经过这样的反思,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补救的能力。
2.注重渗透。
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来自于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要对学生不断渗透反思性学习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倡的就是教师引领的自主式学习,引导学生定期对以往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同时对前一阶段的学习方法进行反思,指导学生通过反思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我监控能力,从而学会反思性学习。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反思问题,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如In this unit, I learned…、 I think I have made some progress in…、I still have difficulties in…等。
3.积极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给予评价,使之不断反思。鼓励学生不断探索,拓展英语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然后就学生的学习方法做出评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经常和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探讨,以自身经验来帮助学生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指出学生学习方式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应定期在课堂中抽出一部分时间开设专题课堂,让一些英语较优秀的学生去总结这段时间的学习经验、技巧,并对这些学生的经验进行深入解析与评价,以帮助后进生更好地反思自己。
4.引导矫正。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应关注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成效,及时加以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议。笔者在每个模块的学习结束后都会让学生对本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检查自己都学到了什么,而没有掌握的就找出问题所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同时对学生反思思路加以引导矫正,从而形成科学的反思能力。
篇9
一、做好入学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入学教育,提高学生对小学与初中衔接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消除松懈情绪,初步了解初中数学学习的特点。这里主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初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清初中数学内容的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中数学的学法。因此,初一开学可不急于上新课,应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功底、介绍必要的学习方法,做好新课的铺垫,逐步理顺关系以适应新课程的学习,就是说起步慢一点;新课要扎扎实实,尽可能做到以旧引新,以新补旧。要善于引导学生寻找新知学习的联系点。新知识和经验、新知和旧知、新知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安排的内容适度,不能繁杂,线条清晰,面向全体学生起点不要太高,初一数学里有些知识看来是相当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如果起点高、起步快,学生就经历不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体验不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教学中要充分暴露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急于求成导致死记硬背机械记忆,问题稍复杂一些就会不知所措。所以说我们要起步慢、起点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要使他们在对数学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行分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初一数学中有许多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如绝对值、有理数等,对初一新生来讲确实困难太大。因此,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低起点、小梯度、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逐层落实。同时还要重视以下几点:(1)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在讲授新知识时,我们有意引导联系旧知识,特别注意对那些易错易混的知识加以分析、比较和区别,这样可达到温故知新、温故探新的效果。(2)要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初中数学抽象性强,应用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理解要透,应用要活。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结论的死记硬套上,教师应向学生展示新知识和新解法的产生背景、形成和探索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方法的本质,提高应用的灵活性,而且还使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和解疑的思想方法,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3)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良好习惯,初中数学概括性强,题目灵活多变,只靠课上听懂是不够的,需要课后进行认真消化,认真总结归纳。这就要求学生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为此,我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在单元结束时,帮助学生自我章节小结;在解题后,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反思解题思路和步骤,反思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反思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的总结。由此培养学生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的习惯,扩大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范围,提高学习效率。
篇10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以健康教育为指导,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而足球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足球技战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下高中足球教学的主题。在高中足球教学中,合理的引入启发式教学,不但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且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本文在阐明启发式教学观内涵的基础上,概述了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探究了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高中 足球教学 应用
一、引言
启发式教学是人类教育发展的结晶,主要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开导、启发、激励为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成为教学的主导,充分的调动学生。本文以启发式教学的内涵为核心,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作用,浅析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期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出色完成提供理论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的内涵
启发式教学是指老师依照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老师而言,
在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适时的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做好自主学习;其次,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的过程中,多利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最后,学会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教法,教学的本身在于使学生在自我思考、自我总结中,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而言,
坚持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一切外在因素转化为自己的内在需求,使之消化吸收;其次,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一定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主体性刺激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才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升华自己。
三、启发式教学在足球教学中的作用
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坚持先导后学的教学原则,以动作示范代替讲解,不仅有助于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而且学生在体验的动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四、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情感启发
情景情感启发教学指老师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形象而感官的场景,以便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中学习。情景情感启发教学充分利用情景、情感场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高中足球教学中,教师首先播放相关视频,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教师在随后的教学中,老师示范讲解,学生根据之间脑中感性认识,进行模仿,而后老师根据学生的模仿情况,再进行细致的指导。
(二)观察体验促进创新
创造启发教学是指学生自主的学习足球技术时,通过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思考,发现创造性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分组训练、分班对抗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探索;另外通过分组训练、分班对抗,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作战意识;最后,教师根据比赛反馈信息,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因素有很多,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反馈给学生,另外,教师要注重总结学生启发后的困惑,以便下为下一步启发做准备。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学生通过观摩体验足球教师资料,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足球知识,为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创造优越的机会;其次,教学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课堂教学知识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为此教师应做好课后辅导,由于足球教学的实践性强,教师为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应该课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足球比赛魅力的同时,能够更多的熟悉技战术,增加实战经验;最后,教学过程具有双向性特征,教师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W生的主动性促进教师创新教学,为此,教师上课要富有激情,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启发式教学。
(四)重视足球动作的示范
启发式教学需要学生通过自我思考、自我总结来获取知识,但不能忽略教师讲解的过程,特别是动作示范过程。老师的示范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足球动作的表象,更直观的掌握技术动作,为学生体验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另外,教师示范能够促进学生形成乐学风的形成;最后,教师在上课前,首先要熟知教学内容,以便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另外,老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各自特点,在动作示范完成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展示舞台,以便学生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在示范讲解的过程中,要巧妙设置教学环节,注意课堂密度、强调,逐渐推进。
五、小结
新课改背景下,催生这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且通过设置情景情感模式、体验并创造启发教学、观摩足球资料以及教师示范的方式,不仅有助于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且有利于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更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