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训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03:2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生实训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生实训自我总结

篇1

【中职生自我总结一】中专生活晃眼一瞬间.我的为人开朗,活泼,爱好广泛.在校间,连获2学期奖学金,担任了班上班干,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团结同学,热爱集体,有较强的上进心.

刚入学时,我曾为做为中专生而懊悔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只要我努力了一定会成功的,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直到要面对自己的人生,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要自己努力的面对困难,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虽然我也曾经悲伤过,烦恼过,这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我应该更加努力弥补我的不足之处,所以我确信,中专的前途会很光明,很辉煌的.从刚跨入中专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挑战.运用我这三年的学习积累和技能的培养才能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经过这三年的锻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累,对于迈向社会还是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努力拼搏,面对未来,我期待更多的挑战,战胜困难,抓住每一个机遇,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段的提高自我。

【中职生自我总结二】短短的中职生涯就这样结束了,从刚跨入中职时的失落和迷茫,到现在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从容、坦然,我知道这又是我们人生中的一大挑衅、角色的转换。这除了有较强的适应力和乐观的生涯态度外,更主要的是得益于中职三年的学习积聚和技巧的培育。

我自以为无愧于中职三年,刚入学时,我曾为身为中职生而烦恼过,但很快,我选择了坦然面对。因为我深信,是金子在任何处所都会发光。所以我确信,中专生的前程也会有光亮、光辉的一天。自我鉴定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理解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慎重的我。使我清楚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英勇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

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点。但我检查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中职生的我们应当擅长扬长避短的方式来增进自己,进步自己的综合程度才能。

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中职生,我深知三年的中职生涯,所奠定的只是技巧和知识的基本,在未来我将面对许多的挑衅,但我会以实力和真诚的心理去战胜挑衅。从中获得经验,丰盛自我,从而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

这三年的锤炼,给我仅是初步的经验积聚,对于迈向社会远远不够的,因此,面对过去,我无怨无悔,来到这里是一种明智的选择;面对现在,我尽力拼搏;面对将来,我等待更多的挑衅。克服艰苦,抓住每一个机会,信任自己必定会演绎出出色的一幕!

【中职生自我总结三】作为一名中职学生,在建筑行业对专业知识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知识;夯实我们的专业基础知识;增强我们实际动手能力。我班与~~在学校建筑实训工地进行了对初级砖工和中级抹灰工的实训。去年我懵懵懂懂来到建校,对于我当初选择工业与民用建筑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是十分茫然。现在我对这专业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这次实训我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砌筑和抹灰的施工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而具体的施工要点、施工环节、施工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而且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提高了自己兴趣,为自己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创天地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实习结束了,我也收获很多,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在以后实训的生活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让自己尽早成为建筑施工队伍里合格的一员,同时我也期待下一次的实训,相信在下一次实习中我会收获更多。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篇2

通过对一般财经院校、高职院校和其他院校的财会专业学生比较,笔者发现这些财会专业临毕业或已毕业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基本达不到实际工作中一般业务处理需要,高职财会专业学生不仅在理论上有所欠缺,而且在实践操作上也并无过人之处。主要表现为不会编制基本财务报表,看不懂企业会计账簿,不了解各账户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看不懂记账凭证,粘贴原始凭证毫无专业可言,更谈不上美观。财会教学上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深思。

1、存在的问题

1.1日常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目前会计实践教学主要仍以模拟为主,大致可分为:单项模拟和综合模拟,单项模拟主要是在相关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完之后进行模拟实训;综合模拟一般是在学生毕业前根据企业一个生产经营周期的基本业务以及前期的有关资料为基础,通过模拟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教学形式。这些模拟实践教学仍以在实验室或教室里用习题式练习方式进行,与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相距很大。

1.2 会计实践技能训练不足

许多学校都有专门的财会实验室,但并未得到很好使用,实践教学组织散乱,不系统,不连续,缺乏创新,学生实训过后就忘,学生未能利用综合实训充分学习会计业务处理流程,未能融入模拟企业情景之中,缺乏热情,未对该情景留下深刻认识,在其专业成长之路上未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

1.3 课程设置缺乏高职特色

很多高职院校财会教育较注重课堂上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财会课程设置缺乏高职特色,财会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又划分很细,课程结构专业知识性比较突出,课堂教学与实训的比例不合理,技能训练往往只放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进行,或流于形式,让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最终导致财会专业的学生会计理论比不过财会本科的毕业生,而又缺乏高职生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这些做法都失去了高职院校财会教学的特色。

2、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1 重构课程体系,突出技能培养

高职财会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应密切联系。重构后的课程体系以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打破过去由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学等课程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束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突出会计职业的定向性要求,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财会专业采取的仍然是学科课程体系,过分考虑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和整体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学科之间联系性不强。因此,需要加入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是以专业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掌握技能为目标,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确保知识、技能、态度的整合性和协调性,可以弥补学科课程体系的不足。实训教材是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基础。要注意开放性地吸收实际工作经验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实和完善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高职财会实践教材的编写必须体现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研究成果,并能将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有机结合,原则上应采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同时要考虑到高职办学特色。

2.2 创新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财会专业的教学必须将“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会计工作任务驱动为切入点,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依托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基地,实行在仿真或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的渐进式全程实践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2.2.1 互动式教学模式

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时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互动合作的教学活动中,只要学习目的明确,激发学生的热情和主动性,就能使学生充分快速吸收、掌握和运用知识。互动性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打破目前传统性的教学方式。

2.2.2 案例教学

应用案例教学是丰富教学方案和内容的重要举措。教学案例设计的得当与否,则会大大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案例。案例的内容必须适应具体教学环节的需要,必须把基本案情编写描述清楚。可针对不同的案例分别采用叙述、表格等不同的展现方式。

2.3 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环节

企业需要的是实际操作能力强的财会人才,即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吸取优秀实践教材的优势,结合本校实际,自编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教材,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加强会计实践性教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并选择合理的实践教学流程,拓宽会计模拟实验的范围,努力贴近企事业单位实际,增强对学生会计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2.4 改革成绩评价方法,实行多元化评价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93-02

摘要: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训环节中,将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给学生提供动手和独立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实践环节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实训应用

近年来,我校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问题,对教学方法进行各种改革,其目标就是提高学生把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使专业实训能满足社会需求,最终能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本人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训环节采用了项目教学模式,即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室参与项目教学,安排一个实训项目,教师边教边训,学生边学边做,并把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完成这一实训项目,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复合能力。

1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以行为导向为主一种教学方法,师生不再相互独立,而是以一个团队或一个整体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的角色由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或主持人,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项目教学法不注重教法,而是注重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原则;它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技能,而且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与他人交往,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增强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锻炼能力,最后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它采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边做边学,把看到的听到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在团队学习中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2项目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精选教学项目,选定实训项目必须满足的要求。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大纲所要求的范围以内;学生对所的项目及其结果有着较强的兴趣;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项目所涉及的知识、技能和内容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有利于对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课前熟悉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好项目讨论可能涉及的有关知识。

介绍项目内容要讲究艺术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

项目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是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能动性、创造性都要高于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认识过程,并且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与尝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同是解决问题的探究者,面对问题情景,师生是共在主体,双方同是学习者、探索者,地位是平等的。

3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3.1确定项目任务。

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能正常开展的前提。根据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学内容分析,以电视机的功能模块组装为项目教学任务,提出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组装伴音电路为项目任务。这一阶段对教师综合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即要求教师应该具有比较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当然,教师只有拥有强大的项目整合能力,才能有策略地帮助学生掌握成熟的项目开发经验。

3.2教学过程。

(1)把全班分成若干任务小组,每组3到5人,按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好坏相互搭配组成任务小组,实现以好带差,共同学习,共同提高。(2)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教师把组装电视机伴音电路的任务和要求向学生作详细说明,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知道实训项目的内容是什么,实训项目工作的最后结果应达到怎样的要求,实训项目工作完成后必须达到什么标准。(3)作出项目实训计划。每个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安排具体的项目实施计划,作出一份切实可靠的实训项目计划。计划的主要内容包含:任务、目的、结果、评定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4)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教师对学生的实施计划进行点评,不断调整自己的项目实施计划。(5)按计划实施,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实施实训项目期间教师除了做好检查指导外,还要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控。在实施计划阶段,教师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项目的完成需求下主动学习;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双向的、开放式的;三是教师使用激励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利用学生的优点开展活动,注重学生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6)自我评价,回顾总结。实训完成后,学生根据评定标准地自己的项目实施环节进行综合评价,对照项目实训过程进行回顾总结。(7)教师对全班的项目实训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3.3教学效果。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明显的提高,较好地掌握了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训的专业技能。通过项目教学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训环节的应用,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电子元器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较好地掌握了电子器件在印制板上焊接的工艺流程和维修技艺,并能正确地安装电子器件。在学习和项目实训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增强了统筹安排和协调计划的能力;在项目实施的整个环节中,学生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与此同时学生还增强了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加强了时间管理、过程控制、质量检查、安全生产的意识,提高了团队的自我管理能力。

3.4教学体会。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主体主要体现在:学生根据实训项目内容自行制定实训项目实施计划,按实施计划开展项目,对项目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地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项目和组织项目的实施、进行项目指导、确定相应的项目考核和评价标准,在实训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项目教学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实训环节中运用,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之,项目教学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式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传统观念,着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和,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让项目教学法在不断的尝试中逐渐成熟发展,发挥它在实训教学上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令红.职业教育开展项目教学对师生的新要求[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

[2]张 岚.高职教育中项目教学法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8,(1)

[3]杨海玲.项目教学,让课堂活起来[J]素质教育论坛,2007,(2)

篇4

[关键词]: 设计理念教学模式工学结合

《会计电算化》课程设计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为指导,贯彻“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的教改总目标。

《会计电算化》课程遵循总体设计理念,课程具体设计过程中,深入企业进行岗位调研,明确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确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然后构建教学单元和教学情景框架,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转换行动领域至学习领域,设定学习情境。同时,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合理序化教学内容,让学生按步骤、分任务地进行学习。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同时,综合考虑学生规模和特点、单元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尝试多种适合高职电算化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学习,建立多主体、多形式、开放性、职业性,突出过程化考核的教学评价方式。保证课程教学条件要求并合理高效的利用、开发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资源高度共享。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文献或信息资料。实现学业和就业的零距离,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这一教学模式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创新:

1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组织教学

《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灵魂和核心就是总账日常业务处理流程,而流程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同一业务类型企业也有不同的处理流程,如何设置更合理、企业更适用的业务流程来指导教学很关键。所以我们应该以近三年人才市场、企业、毕业生回访等不同调查形式,掌握了企业实际工作的内容、流程,并以此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顺序,将割裂的各种类型的企业,融于实际工作需求中,既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同时,让学生对企业实际应用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以实际工作内容设置项目、单元、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是依据工作流程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出纳和总账会计、报表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即初始化、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报表业务处理的工作任务和流程,来确定总账和报表模块内容的学习项目和学习性工作任务。

根据企业调研,一些企业对会计核算岗位还需一些其他核算要求,所以应该开设工资系统等功能模块。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应收款系统和应付款系统的内容是依据各岗位工作任务和业务操作流程选取的。各业务模块工作流程图如下:

3以工学结合为原则组织教学

为突出课程实践操作性较强的特点,努力提高课程实践的亲历性,力求教学实践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对接,实现工学结合。应该安排如下实训环节:

(1)社会调查:社会调查贯穿于课程始终,从开设课程初始的教学内容、岗位职责、工作过程的整体调查,到每个项目的个别调查,再到最后的成果调查,教师和学生走进企业,感知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和氛围,提高学习针对性。

(2)项目实训:在对每个项目社会调查后,均安排对应项目的校内实训,实训案例来自学生整理的社会调查的企业真实资料,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完成企业工作,是学生也是企业员工。

(3)阶段性实习:几个项目教学结束后,应该安排学生真正深入校外实训基地企业,进行为期一周的阶段性实习,真实的感受企业工作过程。

(4)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课程结束后,在第六学期应该安排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任务,成为一名真正意义的企业员工。

(5)课外教学:不定期邀请外聘兼职教师和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人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行业动态讲座,时刻明确为了适应企业需求,现在应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6)教材的选择:采用校企合作开发的教材。

4教、学、做一体化、教、研、产一条龙

在课程教学中我们应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在开始每次任务之前,均布置给学生社会调查该任务企业应用情况的工作,让学生根据自我调查流程结果,分组讨论,选出最优化的流程,并说明原因,然后根据选出的优化流程利用软件操作完成案例业务处理任务,对于很多企业经常出现的疑难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知识要点和难点,巧妙设定陷阱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实训操作自行总结,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工作岗位的适应力。从而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突出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

此外,任课教师在完成基本授课任务之余,均应走进企业调研、项目实施,并适时把调研实施结果撰写相关论文,进行课题研究,提高了授课效果的同时,帮助企业解决疑难问题。

5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对企业多方面调研后,总结出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标准和能力要求。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用能力的培养,把企业能力、素质需求明细划分到本课程每个项目、单元、任务,进行细化培养、考核。

6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服务区域经济

在教学中我们应密切关注企业流程、业务类型和会计准则、ERP软件的更新和最新动态,及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并与石家庄财政局、会计师协会、用友和金蝶河北分公司、冠瑞恩财务咨询有限公司等相关政府、企业部门建立了积极的联系,及时跟进其对石家庄各单位{查工作的开展,实时体现在课程教学中,以保证教学内容实时反映石家庄实际工作的变化。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实训课;误区;实效

21世纪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纪。为让我们的学生在迈出职高校门的时候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中职学校往往注重开设一定课时的实训课。目前我校的专业课中,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开设比例为3∶7,实训课已是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径。如何更大程度开设各种提高学生技能的实训课,更大程度通过实训课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一直是各职业学校进行各种努力和改革的目标。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发现,由于世俗教育观念的干涉,各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尝试,计算机实训课程设置随市场的变动,使我们的计算机实训课存在不少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实训课中重技能轻品德

有人说:21世纪是数字化的世纪,是全球化的竞争世纪,却忘了21世纪是人的世纪。没错,这是来自社会的呼声。教育家司锡龄说:“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还取决于他的能力和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与一个人的品德是密不可分的,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知识×能力×工作态度。这个道理很简单,即使一个人知识很多,能力很强,但他的工作态度是“0”,什么也不干,那他的贡献只能是“0”。目前,我们的实训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抱着以技能为本的原则,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品德教育。这种重技能轻品德现象存在的原因,可以说是多重的。第一,来自我们的教育系统。每年都有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比的是技能,拼的是技能,这样使老师心中的教学天平自然而然地倾向于技能。第二,来自我们对学生的考核标准。每年学生都要参加技能等级考试,通过技能考级来衡量学生在校所学情况。第三,来自学生家长。他们对学生、学校以技能为重的要求更是持续攀高,已形成一种公众心理导向,这样使我们老师心中的教学天平彻底倒向了技能。

而我们的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恰恰相反。暑假期间我们走访了一些企业,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组数据。用人单位对职高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的调研结果:岗位素质要求——工作态度认真、有责任感,占全部调查岗位的百分比100%;岗位素质要求——实践经验与能力,占全部调查岗位的百分比90%。可以看出,用人单位不再盲目追求学生的个人技能水平,而更加重视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让学生懂得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面对这种“窘境”,我们老师该如何驾驭好实训课中对品德的培养,如何重视把品德教育贯穿于实训中,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在实训中通过感知现代工业精神的熏陶而养成现代企业需要的各种职业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误区二:追求课堂模式多样化,技能落实成空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需要。因此,我们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法,大胆地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我总结了一下,新的教学方法不下20种,有游戏法、探索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设定法、问题悬念法等。那么,大胆地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有错吗?没错,错就在追求过了头。在一次计算机技能教学大比武中,某个老师一节课中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有游戏法、任务驱动法、情景设定法。整节课下来,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们个个兴致盎然。课后,有个学生问另外一个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什么的呀?”另外一个学生笑了笑:“不知道。”一句“不知道”,埋没了这位老师所有的功劳。教无定法,但作为职高的老师,不能片面地优化课堂的环境,我们需要的是有较强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的全部教学模式必须围绕帮助学生“学”而展开,实而不虚。

误区三:课程设置太丰富、太时髦,学生所学知识使用率较低

以上两个误区,可以说是我们老师自身原因造成的话。那么,第三个误区在设置计算机实训课程这方面,主要和学校息息相关。职业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紧跟这个时展的目标,会构思各种综合性的课程来进行教学。这种行为有错吗?没错。但这种盲目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学无所用。比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目前很热门的动画实训课,有用吗?没用,因为在我们当地连家动漫企业都没有。而对于他们来言,只要掌握过硬的计算机硬件知识以及对个人电脑硬件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独立完成硬件的组装、单个硬件的更换,通晓各种硬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就行了。我们的职业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课程的设置讲究的是适销对路。职高的计算机课程不需要花哨,需要的是一种实效,一种能融合市场、适合用人单位的实效。

篇6

在制订课堂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案时,教师首先要考虑清楚执行课堂评价的主体是谁。在确定了评价系统的纵向模块后,横向的评价主体设置就必须与此衔接上。评价主体由过去的教师单层次,发展至今时的教师与学生双层次情况,甚至在一些任务驱动型的课程设计中还会出现将学生层次划分为自评与他评,从而形成评价主体三层次的情况。多层次主体能够弥补教师一人独断,观察力有限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多层次评价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使教学整体性达到高达统一。而评价主体层次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活动的内容来确定。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的情况下,最好至多采用教师与学生双层次评价的模式。学生为了能对自己的评价更细致具体,会将精力集中在自身的操作上,教师的即时评价在构建师生互动的同时,也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达到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课程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团体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双层次评价或教师与学生三层次评价模式都可以采用。

课程分组活动内容的重复性较高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在1-2次活动观察后,抽出时间关注其它组别的操作活动,甚至思考活动深层的德育方向目标,这时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他评的横向三层次结合,不但使评价角度更立体,评价的内容更充实,也约束了学生在课堂活动间歇的行为。如果课程分组活动内容彼此相关度不大,或重复性低的情况下,最好采用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他评的双层次模式。职业院校的教学方向定义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上,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大胆尝试,多总结经验。因此去除掉学生自评模式,可以将学生从课上教学自我反省中节省时间,更加集中精力在活动完成的操作上,在收获教师与同学的客观评价后,在课后设置的自我总结环节,重新定位和调整自己的操作标准,从而使三层次立体式评价的效果延伸到课外,扩大了评价效果的影响性。

二、评价标准内容的设置

经过教师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评价设置后,进入到实施阶段后,很多教师面临了最大难题:评价内容的可执行性。中等职业院校学生群体整体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思维水平﹑心理水平等很多方面),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五花八门﹑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教师实施评价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去观察评价。2﹑每项评价多维度,各项考察方向数量庞大,对评价者素质能力要求高。3﹑各层次的评价人员根据自身技术技能情况,评价标准会有偏差,评价的结果差别过大,可参考性降低。这些问题会导致课堂评价活动开展缓慢或无法进行,甚至流于形式,失去了设置评价的目的和功能。如何设计评价内容的细则,就成为课堂评价环节的成败关键。仍以《物流电子单据实训》中“函数输入练习”这一章节为例,考虑到中职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比较薄弱,多数教师会将大部分课堂时间设计给学生进行重复多层次上机实训的操作,留给课堂评价的时间很有限,有些教师设计的评价表如表1:这份教学评价设计已经考虑到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情况,为达到有限时间内得到评价结果,教师在评价内容上压缩了内容容量,缩小了评价主体范围,但在执行时仍然碰到:“教师评价花费时间较长”“学生评价难以务实求真”等执行难的问题。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评价标准的模糊和不统一。

设计评价内容是为了表现课程内容的中心主体,而配套的评价标准则是评价学生技术操作效果的层次,让学生在明确操作内容的基础上,向“高要求﹑高标准”努力进取。因此统一的评价标准,细致定量的评价内容,能为评价主体降低完成评价工作的难度,从而提高评价的效果。以上面实例的第1点内容“实训练习中的2张单据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操作完成”为例,将评价标准修改为(表2):这样的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既说明了技术技能的层次性,又让学生自评简单易行,同时让评价结果更为切近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这样的评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在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内容上,很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要求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方面都同步进行评价。中职学生的整体情况是基础薄弱,要求他们在短时间内多维度多层次的开展自我评价是不现实的。即使提供了细致执行力较好的评价标准,学生由于个性上的差异﹑选取参照物的不同等,可能会造成对操作内容的误判或偏差。因此,建议对一些关键评价内容,或行业规定的硬性规则等,只设置教师评价以提供和规范官方认证的标准,增强评价体系的指导性。

三、评价实施的效率性

篇7

关键词:校内实训;分方向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035-02

高职院校的校内实训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受传统观念的制约,学生以教师为中心,自主意识淡薄,缺少对教学质疑的意识,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动手能力薄弱,在实训中提不起兴趣,依赖性太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没有兴趣,实训课上打游戏、睡觉,心里存在“反正毕业之后又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想法,得过且过,应付了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学生心烦,教师“头大”。实训教学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校内分方向实训教改实施

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训教学环节。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动手能力训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非常重要的环节,其效果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1 教改思路。从2005年起,我们就开始了一系列教改探索。校内实训均以“项目”、“作品”等可以见到的成果性内容,实施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做法。从2007年起,我们逐步实施和推进了分方向实训的教学改革。分方向实训是打破了分专业教学的自然班级,将同年级专业相关班级的学生进行重新组合,按照其就业意向、兴趣爱好,进行再次分班,实施专业技能的深化学习。学生在第一至三学期,完成教学计划中全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授课,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在第三学期期末启动分方向实施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将来就业的方向,征求学生及家长的意见,使学生初步定好校内实训方向。在校期间的实训活动是为学生将来就业打基础的,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桥梁,是学生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之前的一次很重要的实践和预演,因此,要给学生和家长充分的考虑时间,直到第四学期初再定好实训方向,实施实训教学。

2 实训具体措施。第一,实训方向的设定。2007级的微电子技术专业联合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3个班级,分设了集成电路IC版图设计方向、软件开发方向、网络管理方向、多媒体与网站设计等4个方向。学生都会从自身现实情况出发,选择适合自己或者是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比如,软件开发和集成电路IC版图设计方向的专业能力定位比较高,一些学生由于他们特定的原因,无法全部达到预设的专业能力,就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定位,参与特定专业能力的形成和提升。为了组织好分方向的实训教学,我们每年都会比较系统地做一次市场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分析,针对IT行业技术发展快的特点,设计和确定第二年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点。相关专业的教师定期派往企业培训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容、技术,可以跟得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试验下来效果很好。之后几年,采取了继续实施和完善的做法。2008级开始一直到今年的10级又联合了电子商务专业,增加设置了动漫设计方向和商务文秘方向。第二,实训内容和方式的要求。在实训科目内容上有两个原则:一是实训科目内容必须涵盖专业关键技能点的应知、应会训练;二是实训科目随实际实训项目课题灵活调整设定。教师在实训中永远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只要教师精心设计,认真备课,通过实训,学生的认知能力、沟通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知识拓展能力、职业知识和技能都得以提高。实训教师对教学内容除了要精心设计,以实训教学主题为中轴,围绕主题而展开,还要对操作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严格把关,引导学生始终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实训。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独特的创造力,使他们对已学知识得到再认识、再提高。课后教师应对当次实习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讲解、纠正,使学生尽可能全面正确地掌握操作技能。内容上要深化,总结内容要在紧扣教学主题的基础上,向纵深延伸拓展,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生创新。形式上要变革,课题的总结形式要由教师一言堂的单一型变为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师生共同探讨的多样化,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优化实训教学效果。通过实训课程的改革,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要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第三,实训场所的构建。校内实训场所的构建,要模拟公司企业实际工作环境设置,营造现代企业的文化氛围。一方面,实训的主要项目来自于企业;另一方面,实训可以有利于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做项目的同时,模仿和引进一些企业的管理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岗位意识。比如,时间上要求除了中午一个半小时吃饭休息,每天早八点到晚四点都是工作时间,要求必须在实训工作场所;实训项目都是分组进行,要团队合作、分工完成等。

二、分方向校内实训教学的利弊

1 分方向实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方向实训比较好地解决了绝大部分学生的职业定位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长处,而在分方向课程的设置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不同特质,学生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学习,始终处于一种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实训课上学生们比学赶帮,热情高涨,学习实训气氛浓厚,积极性主动性高,实训效果好,基本上杜绝了学生上网打游戏、睡觉等不务正业的现象发生。另外,现在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溺爱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受到过挫折,普遍存在心理素质差的问题。而实训教学在机房、实验室的真实体验有助于磨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相互协作能力。通过实训,学生对职业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认识到职业岗位的重要性、严肃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分方向实训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率。通过分方向针对性的授课,让学生在顶岗实训前就掌握了岗位所需的实践操作的能力为平稳过渡到顶岗、就业实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了市场和用人单位对所需人员的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方面的要求,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及专业对口率。近年来,我们的就业率均可以保持在95%以上,而且学生在企业的表现也都得到了单位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时也保证了我们几个专业都具有了相对稳定的岗位群。

3 分方向实训实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对参与实训的教师而言,分方向实训的过程就是推进教改的实践过程。其间充满了挑战,因为所需实践性强,内容又在不断地更新,许多知识和能力必须提前去自学或企业培训完成,所以备课量巨大,其授课过程的压力也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教师既会“讲”,也要会去“做”,所以在实训教师的安排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校要重视实训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训师资的培养及引进,提高实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的用人自,打破学历限制、身份限制,坚持能者为师。要确保实训课程质量,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必须强化教师到企业实际锻炼,合理引进企业高素质人才,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职进行实训指导工作。

4 分方向实训给教学管理带来的挑战。把学生原来的专业班级打乱,重新划分而形成了各个实训的方向,每个方向的课程安排和时间都不相同,使得原来班级的一些活动的开展、学工团委部门的活动安排都有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网上成绩的录入、学生信息的管理也多有不便。虽然存在一些困难,但实训对学生的学习以及将来就业有很大的好处,还是得到了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篇8

1.认识上的误区。对计算思维认识不够深刻,研究不够透彻。有的学校错误地认为只有计算机专业学生才需要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计算思维是已存在的思维活动,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种技能,认为几节计算机基础课程就能够培养计算思维能力;还有的学校认为要实现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程序设计等相似课程才能实现,忽视了过程学习的其他途径。2.中职学生计算机学科的基础薄弱。计算思维是以计算机应用科学的基本概念为依托的活动。然而,大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水平不高,有的学生初中时甚至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种现状使得对其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难以进行。3.学校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制定了中职计算机学科教学的知识网络和课程网络,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提供全面指导。不过,当前学校的文化艺术类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局限于概念、技术与应用,而教师讲解时也只侧重于基础概念的讲授、软件的基本操作等。4.缺乏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大部分艺术专业教师没有意识到掌握软件基本操作和利用软件设计优秀的作品之间存在着差距,授课时只注重对软件使用方法的讲解。以图形图像创作与设计这门课为例,教师往往按照Photoshop软件的菜单,逐一分析所用工具的功能,认为中职学生能掌握基本工具的实施步骤就算完成了本课程的任务教学。因缺乏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从而无法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思维能力。

二中职文化艺术类专业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的策略

针对目前文化艺术专业的计算机教学问题,将从课程结构、教师思维和教学活动3个方面出发,谈谈如何提高中职学生计算思维能力。1.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加强计算机学科和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保留原有课程的知识点,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思维为依托对知识点进行重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计算思维求解艺术专业问题的方式、方法,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以我校动漫设计与游戏制作专业为例,课程体系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艺术类各专业必修计算机基础这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专业平台课程上紧扣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比如美术设计类专业开设Flash、Photoshop;音乐专业的学生开设音频制作与合成等。在专业方向的课程可以开设如AutoCAD、3dsMAX室内装饰效果、数字非线性编辑等。他们通过层层学习,可以提高计算机水平,而计算思维能力也将提升。2.教师思维方向的转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以计算思维能力为导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判断。教师本身就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实施者,更是组织者,理应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加强理论培训和实践应用,尝试不断引导中职学生运用计算思维来进行问题的求解,设计结构,理解行为,改革创新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3.教学活动和案例的精心设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相对弱些,培养计算思维能力,科学选择恰当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启发式和实验型教学,提高利用计算机或其他相关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设计技能实践的教学内容时,老师应该充分地考虑实践的趣味性和综合性。不仅仅是为了完成简单的实践操作,更需要适当地增加创新性实践,开发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我们老师还要不断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列举日常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感同身受,便于学生有兴趣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教学手段和方式的不断改进,才能让中职学生实现艺术专业问题向计算思维问题的转变。以动漫类课程为例,百成婚纱摄影为我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为数不少的学生都参与过各类活动的采编和播出工作。教师将这些案例引入课堂,设置实训任务。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为项目总监,对学生的项目进行审查指导。教师将班级分为创作部和制作部,创作部的岗位有导演和编剧;制作部由组长和组员组成,其中组长负责剧本。所有部门都实行组长负责制,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的岗位。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完成项目的团队,即项目小组。教师根据选岗情况进行分组,分组时一定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要使每一个小组实力平均,还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因为完成一个项目是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的。分组完成后,按照工作顺序师生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创作部进行整理编写剧本,项目总监(教师)进行项目审查——主要是进行可行性、创意性审查,如果通过则由制作部组织小组成员进行项目实施。美工师进行场景、人物设计,同时音乐师也可以进行音乐的收集;动画师进行整合,完成动画设计。这个工作过程需要所有小组成员的共同配合,对作品多次打磨,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作品,完成项目。项目完成后提交项目总监完成整个项目的实施。此过程中教师要全程进行参与指导,帮助学生解决任务实施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他们顺利完成任务获得岗位技能。一个完整的项目做下来,使项目小组了解到公司工作的过程,感受到团队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实训结束后进行师生互评,一是由每个小组对该组的整体情况自我总结,主要是对角色扮演的成效进行自我评价和科学分析,对实施过程进行思考,让扮演者进行自我剖析,提高思维能力;二是教师落实总结和评价,教师可以拿百成公司制作的作品与学生进行PK。师生一起剖析作品的不足之处,大家一起思考。看看究竟我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公司的作品差距在哪里?有怎样的改进空间?通过这样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优化思考方向和思考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和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将计算思维的理念融入教学,培养艺术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计算思维求解艺术专业问题的方式、方法,有利于提升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孙晨晖 单位:江苏省泰兴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甘才军,周娅.计算机基础教学与文科生计算思维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19)

[2]李志文.医药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教学中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篇9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1.教学内容的选取

会计成本实务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按照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和核算制造业产品成本的过程,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首先要归并与财务会计与实训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再增加些能够提升学生岗位业务判断力和学习能力的知识。因此,可以讲会计成本事物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成本会计基本理论,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将真实的工作过程与教学内容相整合。在内容的组织上要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每一项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习和实训相融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1.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已经进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投影仪、幻灯片、电视机、录音机、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作为直观的教育工具运用到课堂上去。成本会计实务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需要运用电子课件展示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还可以直观的看到在开展各种业务中所需票据的规范填法,以及填写制作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的流程等过程都可以清楚的通过电子课件表现出来。运用电子课件还能在课堂上讲解课外参考资料和演示解题思路,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建立学院课程网站

将教师的多媒体课程课件、教学影像资料以及关于会计考试资料和政策制度信息统一放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学生在课余可以利用网站上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站上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解答自己关于学习的疑惑。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1.案例教学法

实施案例法教学,以某一具体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子,将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论知识运用在这个案例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纸上谈兵。定期组织编写成本会计案例,将案例放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将抽象知识的学习带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实训基地或者参观校外的实训基地,在观摩真实训练的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3.虚角色扮演法

教师首先将情景角色设定好,将成本会计岗位划分为数据分析审核、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账簿登记等角色,虚拟一套与这些岗位相关的工作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工作。在这种模拟的情景中,每个角色都会参与与之相关的工作流程,履行岗位职责,将自己当成一位会计师,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岗位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角色扮演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复演练知道真正熟练掌握。

4.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指的是指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来学习。在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六步教学法具有可实施性。教师给学生介绍教学要求,给学生分组并提供相关企业的资料,通过多媒体介绍生产流程;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费用归集和账簿设置;给学生分发业务数据,组织各小组统一方案;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并提供各种单、证、账表;对学生制作的账簿等进行检查并提出建议;最后根据考核标准给个小组打分,给每个学生评价。在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也同时进行对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学生熟悉了企业资讯;研讨确定各种单据的传递途径;制作单据流程图,并制定任务一览表;进行成本分析提出具体措施;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老师进行交流;最后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六步教学法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改革创新中的其它建议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想,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教师可以组织课改小组,共同学习新课改内容,共同研究创新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小组成员可以外出学习,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不断加速成本会计实务课改的进程。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总结、实践、创新的能力。加快建设学校仿真实训室,使学生能真正运用实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积极配备与实训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五、结语

篇10

关键词:建筑实训;实践教学基地;技术实践;

引言

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前身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对房建的建筑施工专业而言,建筑施工技术为主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由于课程本身主要研究建筑工程主要工种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和方法,面对建筑行业越来越规范,以及建筑产品本身的发展,建筑工程技术也处于一直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阶段。因此,针对本课程的教改也会不停止,而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进行的研究,必是一个持续深化,持续创新的过程。

一、以能培养学生有良好习惯,开展实践教学

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课上,通过对学生的学情总结,具有一些共同点。作为建筑类初学者,学生对复杂的施工流程很难记忆。以砌筑工实践教学为例,如砖墙的砌筑工序一般为抄平放线摆砖立皮数杆盘角挂线砌筑勾缝清理等工序。大二上的学生基本不能在课堂学习时间内掌握以上内容。如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以上的内容,就成了实践教学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实践应用教学中,我们将以上每一个步骤设计成一个卡片,就会有九张卡片。将卡片发给学生,学生在实践前要先将卡片进行正确的排序,后才能进入实践区进行操作。通过观察,大多数学生都不能在第一次正确排序。而是需要通过教师的提醒才能完成任务。有了以上这个排序步骤的基础,教师再通过做完一步骤验收一步骤的流程,检查学生的实践质量,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的操作,认识质量不合格的表现。通过实践认知,我们通过教学反馈调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能记忆复杂的施工流程,并且能回答出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上述教学实践后,在以后的每一个实践环节教学中,学生都有了一个习惯,就是在做事前,会先想预知自己做事的步骤。当他们不知道步骤时,会通过询问教师或查阅教材等方式进行解决。也许对于一个未来即将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岗位的学生,按照正确的施工顺序进行工作是一个良好的习惯。但是,对于校内实践应用本身而言,通过不断的强化让学生具有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的习惯,是我们的目标。

二、以能培养学生有团队协作,开展实践教学

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课上,通过对学生的学情总结,具有一些共同点。作为建筑类初学者,部分学生对实践内课程认知不足,盲目等待,甚至不愿动手。以架子工为例,如扣件式脚手架搭设过程中需要有立柱,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斜撑等部分,由于学生技能水平不够熟练,很难一个人完成3层脚手架的搭设。于是在实践教学开始初期,除了必要的卡片帮助他们熟知操作流程外,他们还需要内部进行分工,以便能顺利安全的完成任务。在每一个流程结束后面对验收时,每个组都会表现自我总结的状态。成员会下意识互相提醒不足和注意事项。而随着练习的次数越多,这种团队协作会变成默契。教师在实践中会引导学生相互帮助和监督,减少因教师的直接示范而打断他们的实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教导学生“团队是有利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的同时,了解获得知识的途径。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会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要参与其中,帮助解决。通过这样的流程,基本每个学生都能在实践课堂上有收获,并对上课充满兴趣。

三、以能培养学生有竞争意识,开展实践教学

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课上,通过对学生的学情总结,具有一些共同点。作为建筑类初学者,对于自己需要努力学习的东西不甚了解。于是,每学期的各工种实践的第一堂课,总会安排一个优秀的大三的学生组与大二的学生一起上一次课。学生的亲身示范会比教师的理论教学或亲身示范来的更加有力。大多数学生在认知了自己和大一届学生的差距后,都会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不甘落后的热情会鞭策他们持续不断的努力,认真的参与实践。教师通过在实践课堂一边鼓励和一边赞美学生,让这种良性竞争氛围充满实践教学,让课堂变得有趣。同时,大三的学生也在竞争中获得成就感,变得自信,对即将来临的工作挑战充满信心。

四、以能培养学生有技能水平,开展实践教学

“德为本,能为先”是我校的校训。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一定是开设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技能水平是多方面的,了解施工的工序的程度,掌握施工方法的程度,熟悉施工的规范的程度都是技能水平的表现。在通过建筑部分工种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必要的实训手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增加答辩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实训手册的完成情况。通过答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部分学生基本不能回答答辩的问题,这样的学生会有一定的惩罚措施,如课后打扫实践基地的清洁等。学生并不排斥这样的“惩罚”。他们会与教师交流自己的想法和不足。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去克服。

五、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教学课上,通过对学生的学情总结,去发掘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法,是我们的任务,通过以上研究和努力,换来的成果自然也很令人喜悦。只有真正的参与学习,热爱学习了之后,学生才会喜欢课堂,喜欢学校。实践是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学生走向企业岗位的练兵场,架起知行合一的桥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