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7:3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结构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连云港产业结构演进的第一个阶段为1984—1997年,产业结构主要体现为“一、二、三”型和“一、三、二”型的交替变化特征。1984年连云港的三次产业结构为49.7:29.7:20.6,1990年三次产业比重变为46.1:26.6:27.3,依然表现为农业大市的特征,但是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1993年—1997年三次产业结构又变为“一、二、三”型。连云港产业结构演进的第二个阶段为1998—2012年,产业结构主要实现了“二、三、一”的转变,这在图1中表现明显。1998年,三次产业结构首次实现第二产业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变为33.2:34.1:32.7,产业发展迈向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到2004年,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达到41.6%。一产比重逐年下降,到2012年,一产比重较1984年下降了70.8%,而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比1984年提高了54.5%和92.3%。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趋势非常明显,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但是,连云港的第二产业比重占比偏高,这与近几年临港重化工的布局相关,并且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一方面表明连云港还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连云港产业结构与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相似性,即二产比重都高出三产比重6个多百分点。
二、连云港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分析
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和高效发展。
1、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某一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2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相同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值越大。表1表明连云港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是符合产业结构变动规律的。与全省相比,连云港市一、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略低于全省水平。从纵向上看,自2005年以来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都呈下降的趋势,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呈现先升后降的下降趋势,但是和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相差较大,仍存在较大的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2、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偏离度(B)是反映产业结构效益以及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的重要指标,当B<0时,该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B>0时,意味着该产业劳动力过剩,应该从该产业部门中转移出去。从表2看,2007年接近于零,此后波动抬升,平均水平低于全省2.21个百分点,说明连云港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好。
3、产业贡献率
三次产业贡献率是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用以分析经济增长中各产业贡献大小的程度。从横向看(表3),连云港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平均为48.1%,略低于全省0.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40.02%,低于全省平均6.16个百分点,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层次依然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一产业平均贡献率为14.67%,是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反映出连云港农业大市的特征明显。从纵向上看,2005年以来,第一产业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处于下降的趋势,但到2012年又上升到14.67%,这说明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和投入反映在地方,突出的表现为现代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增加。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处一种不稳定的波动状态的趋势,同时也表明连云港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也较为剧烈。
4、产业结构指数
产业结构指数是某一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乘积,而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产业的增加值与该产业从业人员数之比。通过产业结构指数变化可以把握该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的整体情况和各行业的变化情况,明确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如表4所示,连云港2005-201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指数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明显低于江苏全省水平。除第一产业外,二、三产业结构指数都低于江苏全省。连云港的二、三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较高,相对于全省来看,第三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三、连云港市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
1、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按照“调高、调优、调强”的要求,顺应产业“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发展趋势,下一步我市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生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按照“传统产业品牌化、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化、传统农业现代化”的思路,突出绿色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在“工业化、信息化与生态化”融合发展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2、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着力点。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也不断深入推进,对资金的需求日益旺盛,但由于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入、较高的农业贷款风险及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金融支持力度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金融支持不足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因此,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使用好各方资金、创新信贷产品及构建配套的信用担保体系等来支持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是一道难题。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分散,规范的管理机制尚未形成。目前,财政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分散于发改委、科技、财政和农口各部门,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缺乏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幅减少,财政支农效率较低。
(二)金融机构信贷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在现行信贷政策条件下,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决定银行贷款的一个重要条件。由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产品和经营周期有其特殊性,致使涉农融资中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不能提供符合信贷政策要求的有效的抵押担保品,因而制约了信贷的获取。另外,由于处在改革过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本身存在许多制度缺陷,如贷款权限的上收、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健全及对国有企业、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等为主体的贷款偏好,主观上造成农村金融市场的萎缩。
(三)农信社受自身实力限制,难以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信社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而且,尽管农信社在农村地区网点多,但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上都难以与实力强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和只存不贷的邮政储蓄相比,使其在吸储能力上明显处于弱势。再加上农信社历史包袱尚未解决,资金实力较弱,人员编制偏少,支付结算系统不完善,农信社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显得力不从心。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的特点限制了信贷投入。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这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加大了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周期长、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链条的脆弱性。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原则下,必然对产业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谨小慎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入。有的企业和组织根本无法提供抵押,如养殖场的家畜家禽不可能作为抵押品。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从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对龙头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龙头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相对工业企业而言,目前农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处于创业成长期。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而已有的政策性贷款在实践中也很难落实,直接制约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对策
(一)转变思路,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倾斜。整合各种支农财政资金,形成稳定的财政支农增长机制。对目前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资金进行适当整合,可以考虑由各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充实政策性担保公司风险补偿基金,并将担保代偿损失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应保证从每年的财政总收入中按固定的比例或增长率划出一部分投入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扩大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同时,为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应建立有效的审计监督制度,防止财政支农资金被挪用或被截留。
(二)加大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贷创新力度。一是开办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多样化的贷款品种,要根据农业资金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科学细分市场,适时加大贷款新品种开发力度,制订农户大额贷款管理办法,改进支农再贷款管理。二是创新信贷方式,拓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融资渠道。金融机构可以选择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农村中小企业试点信用贷款方式。扩大抵押和质押贷款范围,允许农村中小企业以适销对路的库存产品和可靠应收款作为保证向银行申请贷款。有条件的可考虑借鉴目前在中小工业企业融资中的一种新方式“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将订单担保贷款、公司为农户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以及农业动产抵押贷款捆绑在一起,以此来推动“银行+担保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合理引导和利用好非正规金融渠道的资金。在正规农村金融功能有限和信贷供给严重不足的现实条件下,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有效缓解农村资金供求矛盾,拓宽融资渠道。因此采用“疏导”、“规范”的办法引导农村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十分必要。积极鼓励正常的民间借贷,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的合法化,降低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有区别、有条件地培育出具有一定规模并且管理制度完善的非正规金融组织,可以为发展农民自主参与的各种农村合作金融提供良好的基础和环境条件。同时,要在利率逐步市场化基础上合理整合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将现存的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纳入政府的正规制度安排中,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生存空间。允许创建农村民间银行,允许民间资本、外资参股,实行民营银行试点,促使农村民间借贷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四)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农信社的改革。农信社定位“三农”,应该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参与者。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快农信社改革步伐,完善省联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设,多渠道扩充其资金实力。可以考虑建立省域内农信社联行支付结算系统,并实现与人民银行大额支付系统和小额支付系统的联网,适应企业支付结算的需求,也有利于增强吸储能力。
(五)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业。农业保险是一种对政策因素依赖较强的特殊险种,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不应以单一模式为主,农业保险体系应是包括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商业性保险机构、合作社在内的以政策性保险为导向、多层次、各种模式相互补充的复合体系。可以因地制宜成立合作保险组织,以股份合作的形式筹集农业风险基金。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参加种养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保险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对农业政策性保险实施再保险。如,安徽省在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从2008年4月开始开展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这对安徽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安徽的具体做法是:运用财政补贴等手段,发挥政府组织推动作用,引导和鼓励农户、种养大户、龙头企业以及市县政府、保险机构等有关各方自主自愿参与农业保险试点,促进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各地可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支持政策。保险的范围主要涉及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业保险选择种植面广、对促进“三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大宗农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养殖业保险选择饲养量大、对保障人民生活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的养殖品种,包括:能繁母猪、奶牛。在保险费的支付上,种植业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5%,省财政补贴25%,市县财政补贴20%,种植场(户)承担20%。养殖业保险保费根据不同品种,实行差异化补贴,其中,能繁母猪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50%,省财政补贴2l%,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20%;奶牛保险保费中央财政补贴30%,省财政补贴21%,市县财政补贴9%,养殖场(户)承担40%。在保险模式的选择上种植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与地方政府联办”模式,经营风险由地方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共担。养殖业保险采用“保险公司自营”模式,保险经办机构在政府保费补贴政策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篇3
高职类教育是我国当前各种教育类型中同社会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这就要求高职类教育应当充分发挥好其社会培训功能,这也成为实现自身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也能够充分体现出高职类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引领作用。然而,遗憾的是大部分的高职类院校并没有很好地实现履行这一职责,完成对社会培训的任务,主要表现在在社会各行业的企业中的培训服务力度不够,难以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与共享,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针对于产业结构调整高职教育的创新路径
(1)校企合作,培育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高效就业,缓解当前社会上的就业压力,同时还促使高职院校在教学上实现突破,以企业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与导向,为企业输送大批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培训功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引进先进教学设备、优秀师资团队等,从而能够为实现高效率职业教学提供保障,同时,高职院校还要进一步深化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明确企业在双方合作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获取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支持,实现人才质量上的新突破。
(2)发挥高职教育社会培训功能,促进社会全面提升
我国广大高职类院校理应积极构建同相关政府部门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密切相联的开放式的教育培训机制,保证院校能够充分保证学校各种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师生教学开设开放灵活的职业类服务培训网络。高职院校的职业类培育要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导向,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条件作为培训的标准与重心,充分借助高职类院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优势,为广大社会用人单位培育更多的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同时,高职类院校还应当注重对于培训人员综合素养方面的培育如企业理念、团队合作理念以及社交礼仪等,通过专业化的社会职业培训,从而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知识技术以及人力资源的支持,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高职院校社会培训功能的实现。
(3)注重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培育其创新力
篇4
1、供求模型中的要素(1)需求曲线:需求是消费者在一定价格基础对商品和劳务所选择购买的数量。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对商品和劳务的需要和愿望;另一个层面是购买力。需求通常与价格成反向变化。一般来讲,商品的价格升高对导致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下降。从图形上看是下行的曲线。(2)需求曲线的移动:当价格不变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因素的出现也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化,即价格稳定但是需求曲线会向左会向右移动。例如相同市场条件下,随着养生观念宣传力度的增加,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会提高,此时,价格不变,而需求曲线发生了向右平移。需求变化等于市场买家的边际效用改变。(3)供给曲线:供给:指厂商或家庭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通常将,价格的升高会导致该种商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增加。从图形上看是上行曲线。首先供给指有意愿出售商品;其次是指供应商有供应能力。供给量既包括生产出来进入市场的商品也包括生产出来的库存和待销的商品。(4)供给曲线的移动:假设市场供给曲线中的其他条件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曲线不一定是稳定的,如果某种因素改变了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水平下的供给量,供给曲线就会移动。例如同种市场条件和相同价格下,随着人们对养生问题的重视,养生产品的供给会增加。(5)供求规律是指商品的供求变化引起价格的变化,供求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包括以下内容: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有三种情况导致供不应求。第一种是需求量不变,供给量减少;第二种是供给量不变,需求量增加;第三种是需求量的增加超过了供给量的增加。这些情况都会导致商品价格的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同样有三种情况造成供过于求。第一种是需求不变,供给增加;第二种是供给不变,需求减少;第三种是供应量的增加超过了需求的增加量。
2、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首先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同理,价格与供给成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应商会增加供给量;价格下跌,供应商会减少商品供给。最终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的平衡。
二、基于供求模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也就是研究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问题。探讨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低廉,在这一区间,对低端操作工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大量农业劳动者进入城市补充了这部分用工需求,反应在需求曲线上,体现为需求曲线右移且趋于平缓。
我国人力资源产业需求结构的演变规律:一次产业的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83.5%;1992:58.5%;2008:39.6%二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增加并行1952:7.4%;1992:21.7%;2008:37.2%三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缓慢增加并行1952:9.1%;1992:19.8%;2008:33.2%第二阶段,大量的持续性的用工需求将推高人力资源成本,比产业继续转移,而原有产业将面临产业升级的需求,产业升级将导致二次产业低端人才需求逐渐降低,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人力资源向三次产业转移,三次产业崛起。反应在供求模型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为高端人才需求右移。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三大产业比重:一次产业:1.8%左右二次产业:22%左右三次产业:76%左右何文章等2012《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规律及趋势研究》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自然年时间的变化规律,即高技能人才获资格证书人数随着自然年时间的变化呈增长的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了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规律与趋势,结果表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强。假如GDP每增长1%可为我国创造100万个就业岗位,其中需要高技能人才9-10万人。
篇5
总结以往的研究可知,导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不外乎有如下因素:经济货币化、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相对变化、金融创新和企业融资期限结构的变化、利率和汇率的管制、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价格自由化、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外资的引入、我国交易规模的统计误差等。然仔细推敲,实际上这些解释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如经济货币化、非国有经济发展、价格自由化、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外资引入、交易规模的统计误差、利率和汇率管制等因素大多都与我国特定的经济转型的国情有关。而事实上,市场经济体系已经比较健全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普遍存在货币流通速度逐渐变慢的现象。由图2可见,从1978年到2012年,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日本、英国等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除了少数时间之外,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其实不仅限于这些国家,还有相当部分的其他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也都存在同样的现象。以上现象说明,经济货币化、非国有经济发展、价格自由化、证券市场的产生与发展、外资引入、交易规模的统计误差、利率和汇率管制等经济转型国家特有的一些因素不可能成为导致诸多国家货币流通速度变慢的共同原因,能成为共同原因的必然是这些国家同时具有的因素。另外,金融创新也不可能是,因为金融创新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而不是变慢;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货币需求的相对变化也不是,因为在很多国家,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货币需求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能使这么多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逐渐放缓呢?在梳理人类经济发展的历程中,我们发现,技术进步一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不夸张地说,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增长,可以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经济体制等方面与其他国家不同,但都离不开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产业的不断更替,旧的产业渐趋衰落,新的产业不断产生,循环往复,最终实现经济的变大变强。由于各产业部门的融资方式、融资期限结构、产品生产周期、资本有机构成、产品需求弹性等的不同,新旧产业部门的更替导致了货币需求的变化,并继而影响了货币流通速度。
二、产业结构变动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机理分析
依据凯恩斯的理论,货币需求来自三个心理动机。企业或者个人为了应付日常的支付之需而在一定时间内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称之为交易性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数量与收入呈正比关系;为了预防意外发生的支付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称为预防性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数量也与收入呈正比关系;为了能够投机获利而选择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称为投机性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数量与利率呈反比关系。这样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可以用式(1)来描述:假定一个经济社会中包含三个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家庭。企业分属三个产业部门,即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3。企业生产并出售产品,得到销售收入并向家庭支付工资;家庭向企业提供劳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向企业提供资金,并获得相应报酬;金融机构包含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作为家庭和企业之间的媒介,一方面将家庭的储蓄直接或者间接地转移给企业,另一方面将企业利润以资本利息的方式转移给家庭。
(一)企业的融资方式与货币流通速度
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两种,即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或者公司债券向金融机构或者家庭直接募集资金。如果企业通过发售企业债券从银行融通资金,这种情况相当于企业从银行贷款,此时银行创造了信用货币,从而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并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如果企业向非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家庭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此时,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货币流通速度却有所加快。间接融资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资金的融通,此时,银行通过信用创造增加了货币供给,并使得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从三大产业的角度来讲,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的企业往往规模较小,流动资本占总资本比例较高,所以多采用自有资金或间接融资方式来筹措资金;第二产业中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大,流动资本占比小,更多地采用直接融资的方式来筹措资金。由此可知,一个经济体中第二产业产出占比越大,货币流通速度就越快;反之则慢。而就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两者比较来看,因为我国第一产业中的企业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其生产资金主要来源于家庭的自有资金;第三产业中的企业规模相对来说更大一些,家庭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求,所以其融资方式更倾向于贷款。由此可以预期随着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降低以及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提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逐渐变慢。由图3可知,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第二产业产出在我国总产出中一直占据较高比例但变化不大,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相对变动,即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快速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不断攀升。结合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实际情况,我们的结论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动,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必将变慢。
(二)企业的融资期限结构与货币流通速度
企业的融资期限结构可以分为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这是与企业的资金需求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相对应的。流动资金主要满足企业临时性、季节性、周转性的需要,而固定资金主要满足企业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投资的需要。与企业的资金需求相对应,商业银行贷款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两类。短期贷款主要针对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周转特点是一次投入,一次回收;中长期贷款则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固定资金需求,周转特点是一次投入,渐次回收。由于资金周转方式的不同,一般来讲,短期贷款在总贷款中所占比重越大,则货币流通速度就越快;而如果中长期贷款所占比重越大,则货币流通速度就越慢。从三大产业的角度来看,第一和第三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往往较小,资金需求多为流动资金,相对应的银行贷款多为短期贷款,第二产业内部的企业规模往往较大,长期融资占多数,相对应的银行贷款多为中长期贷款。所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一个经济体中随着第二产业产出占比的逐步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逐渐变慢;随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增加,货币流通速度会逐渐变快。根据图3,我国第二产业产出占比变化不大,在此不进行讨论;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快速下降将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变慢,而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上升则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变快,至于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快还是变慢,则要取决于这两个力量的强弱以及其他一些因素。由图4可知,自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国第一产业的短期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在逐步上升,而后在2005年左右开始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短期贷款占总贷款比例则一直处于下降态势,尤其是第三产业,下降比例高达20%左右。因此,从企业融资期限的角度考虑,尽管第三产业产出占比的逐步上升会加快货币流通速度,但是,各个产业短期贷款占总贷款比例的下降,第一产业产出占比的下降等因素依然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的逐步变慢。
(三)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追求利润,其并不希望持有过多的货币,这是因为持有货币的收益率很低。企业的货币需求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经营活动,所以,企业往往以持有现金和活期存款为主,只保留少量的定期存款。在企业的货币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用于购买中间投入品的,此时,不同行业具有很大的异质性。一般而言,第三产业中间投入品价格相对较高,劳动力产出弹性较大,所以,第三产业的货币需求弹性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较高。也正因为如此,在同一附加值水平下,第三产业的货币需求量要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导致货币需求量的不断攀升,从而降低了货币流通速度。综合以上分析,由于不同产业内部的企业在融资方式、融资期限结构以及货币需求的产出弹性上的不同,因此,随着产出结构的不断变动,货币流通速度将会随之而变动。具体来讲,随着产业结构变动,我国的货币流通速度将逐渐变慢。
三、产业结构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我们将首先构造衡量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产业结构和货币流通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篇幅的限制,本文的实证研究只针对中国进行。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衡量
实证研究中,通常采用第一或第三产业产出占GDP比重、结构变动值K和Moore变动指数来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5。但是,利用第一或者第三产业产出占GDP比重来衡量产业结构变动存在很大问题,即它只能反映某一个产业的变动情况,而不能综合反应三个产业的总体变动情况。所以,本文将采用结构变动K值和Moore变动指数来衡量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其中,qi1为第i产业报告期所占比重,qi0为第i产业基期比重,n为产业数目,K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动幅度越大。图5中,K线代表结构变动K值,thet线代表计算出的Moore指数。由图可知,K线和Moore指数的走势几乎一致,所以本文将用Moore指数表示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不再对K线进行分析。由图5可知,我国的产业结构在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末经历了较大波动,然后在度过了一个较为平缓的阶段后,自2008年又开始了较为剧烈的波动。究其原因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改变,比如: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改革,金融、保险制度的改革等,这些改革解放了生产力,释放了广大劳动者的发展热情,从而使得各个行业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不同行业发展力度是不同的,制造业相对来讲发展得更快,而农业则相对慢一些,所以,这个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相当剧烈。9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基本释放出来,我国的社会经济体制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我国的产业构成也没有太大变化。2008年,始自美国的金融危机以及我国自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迫使宏观决策层开启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政府主导的投资使得钢铁、煤炭、化工、建材等行业获得了巨大发展,而四万亿计划没有覆盖到的行业则发展相对迟缓,我国自此又进入了一轮较大的经济波动周期。
(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在进行两变量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时,首先需要判断变量的平稳性。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用thet表示)和M2的货币流通速度7(用vm2表示)进行ADF检验。在5%显著性水平上,滞后1、2期时,thet不是vm2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被拒绝,滞后3期时,则是在10%显著性水平上原假设被拒绝;在5%显著性水平上,不论是滞后1期、2期还是3期,vm2不是thet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都无法拒绝。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定义,可以认为产业结构变化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即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相一致。那么,为什么添加了1985年至1989年的时间段以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我们认为可能有如下原因:1、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恰逢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转换阶段,统计方法和统计范围等正不断发生改变,所以,这个阶段的数据与1992年以后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国民账户体系在可比性上可能存在不足。尽管我国进行过多次的数据调整,但基于原始调查数据的缺陷,依然无法保证数据的可比性。2、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经济中计划经济模式的痕迹还比较明显,投融资体系当然也不例外。计划经济下的投融资体系的特点之一是政府主导,而不是市场主导,所以,由此导致的产业结构变化无法反映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无法依照经济规律来影响货币的流通速度。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篇6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优化
一、外商投资及产业结构分布状况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超过55万家,合同外资金额约1.2万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约6000亿美元。我国已连续12年位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首位。大量的外商直接对华投资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外商直接对华投资金额呈逐年递增趋势,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但是随之而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而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间分布的不均衡加重了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且投资在各产业内部的分布也是失衡的,主要表现在投入在制造业的比重过大,上述情况使结构偏差变得突出起来,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产业结构出现问题原因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多以小型化、低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一般而言,具有先进技术和长期竞争力的投资项目,都必须具有较大的项目投资规模。世界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项目平均规模约为600万美元,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项目的平均规模与之相差甚远。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外商对华直接投资70%左右的项目均在100万美元以下,而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型项目仅占投资项目总数的4%-5%。在投资项目中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往往是紧密联系的。外商投资项目规模偏低既不利于规模经济形成,也制约了投资技术含量的提高,严重削弱了外商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其突出表现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中劳动密集型项目居多,技术密集型项目较少。在我国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外商投资企业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在第二产业中轻纺、加工工业又占很大的比重。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看,90年代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比重升幅过大,第三产业的实际比重不合理下降,使结构偏差变得突出起来,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影响。我国的产业结构偏差的加深,与外商投资过多地向工业部门倾斜有一定关系。我国吸收利用外资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基础设施发展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
(2)外商投资在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外商投资在制造加工业过多。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多,而资金密集型产业少;投资于一般技术多,甚至存在低层次的重复引进,而高新技术产业少。
(3)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是50%左右,发达国家是60%—70%,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在40%以上,我国是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为数不多的国家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结构上分布不合理的状况主要是由于外商与我国的目标与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外资公司长期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新的不合理变化。目前,跨国公司来华主要在制造业领域。由于绝大多数公司不向中国转让先进技术,所以所谓"世界工厂"只是"世界加工厂"。外资的进入并未直接地带动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并且,外商投资企业往往严密控制其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扩散,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目的并没有很好的实现。多年以来,我国主动让出市场份额换来的往往是二流、三流的技术,如果我国在技术上特别是具有战略意义产业的技术总是处于落后地位,我国将无法和国外竞争,也将危及到我国的产业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最后,外国直接投资很多是将其母国已经淘汰的产品生产或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中国,给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三、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是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当前,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这已经使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必须在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激烈国际竞争中,发达国家处于技术和知识供给的有利地位。他们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以保持竞争优势。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承担劳动密集度高、资源和能源消耗高、污染高、附加值低的“三高一低”类型产品的生产。这是对我们十分不利的垂直分工。不加速发展有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就无法摆脱在国际竞争中的这种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会不断扩大。
而且我国2000年的人均GDP已达到八百四十美元左右。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这样的发展水平已开始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大变动时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传统产业生产能力大量过剩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又需要大量进口的问题,必须靠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解决。国际经验表明,经济增长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一个国家对任何一种产业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极限。当一个产业的市场需求达到饱和以后,增长速度就会随着需求下降而下降,直至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如果不通过发展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当现有产业的需求都达到饱和以后,整个经济就会出现停滞,直至萎缩。我国传统产业生产能力巨大,但生产手段和产品质量还较为落后,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传统产业都基本达到了市场饱和的阶段,增长速度普遍下降,经济效益不高,因而只有加大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高达75%,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仅33%。制造业在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中,只占产值的14%,吸收11%的劳动力;而服务业的份额,占美国经济产值的60%,吸收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比起制造业来,服务业属于智能产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高,利润丰厚。而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科技资源不足,科技进步不够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瓶颈、制约,也是结构调整必须加以克服的关键因素。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第三产业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评判投资是否成功的标准由单纯的按数量转变为是否增强我国的技术竞争力。我国是否能够保持高速健康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至关重要。而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产业结构层次低、竞争力弱。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提高产业竞争力。因此要积极调整现行的外资政策,加强外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外资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制造业中促进高科技新型制造业的外资投入,加速外资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鼓励外资向第一产业流动;加速外资向第三产业流动。主要有以下建议:
(1)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投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我国农业,能源交通能基础产业发展滞后,严重困扰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和设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税收减免,适当补贴的方式刺激外商投资。
(2)提高对FDI的要求。根据《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可分为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和允许类外商投资产业项目。对于技术含量高的项目,我们应该鼓励外资进入,而对于技术含量低的对我国经济没有促进作用的项目,我们应该加以限制。一是外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不再向一般制造业倾斜,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彩电、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手机、电话等家电和一般电信设备行业;二是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对于我国现阶段水平与世界差距较大的计算机、电子通信设备、航空航天、生物制药等高科技的新型制造业应鼓励外资进入。对这些行业可以实行幅度较大的税收减免和优惠,同时,政府可给予相应的科研补助,放宽外资政策的限制。三是鼓励外资参与传统产业的改造。对于汽车、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应该以促进其核心技术转移为目标,加快对技术的引进和改造。四是对于目前跨国公司向我国转移较快的重化工业则应以注重产品的资源节约和环保为原则,对于生态资源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行业,如造纸和一些重化工产品行业应提高外资进入门槛,加大税收征管,限制外资流入。
(3)调整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三产业内部的结构。加速外资向第三产业流动,尤其是促使外资向知识型现代服务业流动将是现阶段我国吸引外资的首要任务。一是加快对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的全面开放,鼓励大型跨国零售集团的投资;鼓励外资对国有商业企业的并购重组。二是加快对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的开放,鼓励大型跨国金融财团采用合资和开设分支机构等形式的投资;鼓励跨国公司参与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保险、证券业的改造。三是逐步加大对文化、教育、影视服务等行业的开放力度。
参考文献
[1]BarroLee:《经济增长》,中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杜江:《FDI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2年第8期。
[3]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4]江小涓:《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管理世界》,1999年第2期。
[5]赖明勇、包群:《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吸收能力研究》,《南开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
[6]王元龙:《外商直接投资宏观调空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薛荣久:《国际贸易》[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7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
1、服务业的跨国转移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服务业跨国转移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新的显著特征。促进服务业跨国转移的动因主要有:一是生产的国际化带动了服务的国际化。二是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在世界服务业中的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从而为服务业国际分工的全面深化打下基础。三是WTO将服务贸易纳入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之内,全球服务市场自由化不断加深为服务业转移提供了前提条件。服务业跨国转移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2、世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新兴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服务贸易结构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变。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和以高科技为先导的一系列新兴服务,将成为未来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和强大动力。
3、服务外包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外包国际化(又叫离岸服务外包或海外服务外包)得到快速发展,服务发包市场仍是传统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但接包市场除了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等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之外,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逐渐参与进来,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服务外包的国际化(或离岸外移)及与其相伴的服务贸易全球化,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并将对全球经济版图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1.服务贸易总量增长迅速
在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从规模来看,中国的服务贸易总额从1982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1917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6%。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6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6位。从服务贸易增长率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年增长率一直保持着领先的增长趋势,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2006年中国服务出口年增长率达24%,远高于美国的10%,英国的11%,服务进口增长率为31%,也高于英国和美国的14%。
2.服务贸易仍集中于传统的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中国服务贸易都以传统的旅游、运输等行业作为支撑,其主要属于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国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在服务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资本密集型服务如航空、通讯、建筑以及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如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的贡献微弱,中国的服务贸易仍以传统的落后方式增长,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代服务产品的需求迅速扩大,而中国在这些行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应对国际服务业对中国服务业冲击的需要,也是满足中国服务业发展的需要。
三、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对策
1.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水平落后,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中国第三产业规模和比重较小,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部门、种类和设施尚不健全。为此,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稳步推进消费需求结构升级,提高服务消费比重。培育生产者服务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加大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力度,完善交通、文教、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特别是加强新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技术和服务创新,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努力提升中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2.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充分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3、积极培育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一是要积极稳妥地开放服务市场,放宽对服务贸易领域市场准入的限制,为跨国企业来我国开展服务外包业务创造条件。二是制定鼓励承接服务外包的专门政策措施,进行外包企业认定,仿照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政策,为外包企业提供低息信贷,减免企业开展离岸外包的所得税和营业税,对用于提供外包所需的进口设备可以免征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三是积极推进服务外包商务环境建设,外包模式的出现和迅速发展将不断对现有的市场环境和商业法规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研究新问题,采取新措施,建立服务外包的行业标准和信用体系,形成有利于外包市场发育的商务环境。
【参考文献】
篇8
本文通过搜集和整理2000—2010年昆明市的产业GDP和土地类型变化数据,综合考虑两者间的时空关系,运用比较分析法、person相关分析法、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系数对昆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用地结构的相关性进行了综合探究,运用偏差系数法对昆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同步”与“错位”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现昆明市实际发展状况对昆明市城市化建设中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2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域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是云南省省会城市,总体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较高,东西两侧较低,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及红色山原地貌为主,海拔1500—2800m。昆明市是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东、南欧、非洲的前沿和门户,具有东面连接贵州和广西,可直通沿海城市;北面经过四川、重庆可挺进中原;往南可到越南、老挝、泰国和柬埔寨;西面则与接缅甸接壤,可连通印度和巴基斯坦,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
2.2研究方法
本文以昆明市为研究区域,分别选取2000—2010年昆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数据和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在内的9种用地类型的面积数据作为昆明市产业机构演进与用地结构变化的研究依据[16]。通过对两者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我们发现其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界定和探究两者间的关联性及相互影响机制,本文将研究对象纳入一个向量自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对昆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的协整分析表明,昆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用地结构变化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2000—2010年昆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用地结构变化这种相关关系较显著。在此基础上,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两者间因果关系的分析表明,在近十年的发展中,昆明市用地结构变化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昆明市产业结构变化同城市用地结构变化间不存在因果性关系,说明昆明市在现阶段的发展中其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间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和耦合,产业结构变化明显滞后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法,我们进一步考察了昆明市用地结构及产业结构两个因子分别受到自身和对方的冲击时产生的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十年内昆明市用地结构变化受自身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冲击影响较大,而产业结构变化则较平稳,受其他因子干预程度较小。本文采用偏离系数法在对昆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用地结构变化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了两者间的发展协调度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结合昆明市实际情况对其城市科学发展提出了建议。
2.3数据来源
本文参考的相关统计数据来源于2000—2010年《云南省统计年鉴》、《昆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和《国土资源统计年鉴》。
3比较分析
3.1昆明市产业结构演变分析
通过对昆明市2000—2010年GDP构成比重变化(图1)分析可知,昆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比重在十年中整体上呈现稳中有升、逐年交替上升的趋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47.1%变化到2010年的46.27%,变化幅度较小;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由2000年的44.7%变化为2010年的48.4%,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从产业GDP结构图中可见,在近年的发展中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昆明市的支柱产业,自2005年起产业GDP在昆明市总GDP中占据最大的比重。近年来,昆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GDP总份额持续达到九成,说明昆明市正处于城市经济转型的强劲发展阶段。
3.2昆明市用地结构演变分析
本文选取昆明市9大城市用地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在2000—2010年的用地类型变化情况进行了综合探究,用以分析昆明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在11年时间,昆明市城市建设土地类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整体上来看,昆明市城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变化幅度较大。其中,昆明市居住用地从2000年的33.9%增长到2010年的51.3%,工业用地从2000年的15.6%增加到2010年的17.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从2000年的2.9%增加到2010年的10.1%。昆明市城市绿地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所占的比率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其中,绿地用地的比重下降最显著,由2000年的6.9%下降到2010年的2.69%,道路广场用地的比重也由2000年的6.22%下降到2010年的3.37%,其他的土地利用类型则在2000年的基础上出现较小的增减交替变化,具体的变化数据见表1。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在发展变化趋势上呈现出某种相关关系。即随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GDP份额总体上增加,城市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和居住用地面积也有显著增加。
4昆明市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关联性分析
4.1基于SPSS的相关性分析为了深入探究昆明市2000—2010年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采用person相关法对两者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进行初步判断。以昆明市三大产业结构比重和各土地利用类型比重作为研究指标,分别用C1、C2、C3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用D1、D2、D3、D4、D5、D6、D7、D8、D9分别表示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占总面积的比重,得到相关系数矩阵(表2)。运用SPSS19.0软件中描述变量相关性的person运算分析昆明市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的相关程度,得到两者的相关系数矩阵表(表3)。表3表明:昆明市第二产业产值与居住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呈正相关,且市政公共设施用地的显著性水平极高;第三产业产值则与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市政公共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具有显著正相关趋势,这进一步说明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间确实存在相关关系。
4.2基于EVIEWS的相关性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通过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的person分析,我们发现2000—2010年昆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为了进一步验证和厘清两者间的相关性及影响路径,讨论两者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因果关系的方向。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数据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我们选取产业产值变化率和用地结构变化率两个指标,将数据录入Eviews7.2软件[17],在进行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后的基础上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滞后期为1时,拒绝了用地结构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的原假设。即用地结构变化推动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但产业结构变化不是用地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同样,在滞后期为2时,检验结果拒绝了用地结构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格兰杰原因的原假设,而接受产业结构变化不是用地结构变化原因的原假设。可见,在短期内昆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用地结构之间未出现互为因果的关系特征,说明在现阶段的发展中,昆明市的产业结构演进和土地利用结构间还未形成良性的互动和耦合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明显滞后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脉冲响应分析: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昆明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用地结构变化间因果关系及关联方向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探究两者间的影响机制,我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脉冲响应系数来考察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间当一方受到另一方冲击时出现的反应;将昆明市近十年产业结构演进及其用地结构变化相关数据在Eviews7.2中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在得到的自然对数序列上建立VAR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所有单位根进行检验,我们发现所有根模的倒数都位于一单位圆内(图2),说明我们建立的模型具有稳定性,可保证脉冲函数结果的有效性。我们分别给产业结构变化及用地结构变化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即两个系统变化的随机扰动项分别变化了一个标准差,从而使其增长出现了波动,得到相应的脉冲响应函数图,见图3。图3中横轴表示受到冲击作用的相应期数(年),纵轴表示各变量的变化百分比,实线代表脉冲响应函数即因子受到波动后的反应,虚线表示正负两倍的标准差偏离带。从图3可见,产业结构变化率与用地结构变化率在经历了彼此及自身的一个增长时所受到影响的动态轨迹。由第一幅图(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可看出一个正向的产业增量对其自身的影响大约持续5—7期,其中在前三期有较为显著的影响,总体呈快速持续下降趋势,在第三期后逐渐进入较平稳状态,波动不大;当用地结构变化率突然出现一个百分点的增加时,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率在滞后一期后的第二期开始上升,并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变化率达到0.25%,而此后影响效应逐步减弱,从第七期开始趋于消失;从第三幅图来看,随着被给予一个土地利用率的增量,产业结构变化率从第一期开始发生变化,所受影响一直持续,在经历了一、二期的快速下降后的三四期下降减缓,此后下降幅度逐步趋于平缓;而第四幅图则表明在经历了土地利用率给自身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后,其土地利用率内部呈现波浪式变化,在经历了一、二期的快速下降,三、四期的快速上升及第五期的再次下降后其波动逐渐趋于平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以上分析表明,用地结构变化率对产业结构变化率带来的冲击反应出现时滞,在滞后一期后开始反应并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总体上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提高对自身及土地结构变化率产生正向影响,且持续时间较长;同样,土地利用变化率的正冲击对其自身和产业结构变化率虽然有着较短时间的起伏变化,但总体上也产生了正向影响。这充分说明用地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具有相互推动的作用,只有当两者达到协调耦合的理想状态时,现代化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5协调性分析
2000—2010年,昆明市的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地变化。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昆明市实际情况做出研究分析,本文选取作为衡量结构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结构变化来评价昆明市产业结构发展及用地结构变化的协调性。其计算公式为:Di=Σni=1|Gt-G0|式中,Di表示结构变化率,G0表示基期结构,GT,表示t期结构,n指的是几种类型。根据公式计算2000—2010年昆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结构的变化程度,用偏差系数对两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2000—2010年昆明市产业结构变化率的计算结果表明,昆明市产业结构变化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变化趋势不断增加,说明昆明市城市正处于一个产业结构调节发展期;而2000—2010年昆明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率的计算表明,昆明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率从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从2007年开始变化幅度突然变大,整个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率波动都较大。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的偏差系数是用来表示产业结构变化率与用地结构变化率之差的绝对值,偏差系数的大小是用来描述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差距的指标。偏差系数越大,表明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的差距越大。从表5可以看出,昆明市产业结构偏差系数从2000年的0.24%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44.95%,说明在2000—2010年间昆明市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的速度较快,产业结构的变化速度较慢,产业结构变化相较于用地结构变化具有滞后性。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研究表明,2000—2010年昆明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昆明市城市发展中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且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大于第二产业,说明现阶段昆明市产业发展总体进入较为科学的高水平阶段。以2000年为基期,用结构变化率和偏差系数综合研究了昆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用地结构的变化相关情况,发现昆明市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率远远大于其产业结构变化的变化率,相对于城市用地的快速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滞后性,两者的城市化发展速率出现偏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表明,在短期内昆明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是产业结构的变化格兰杰原因,但昆明市产业结构变化和城市用地结构变化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说明在现阶段昆明市的产业结构与城市用地结构之间还未达到协调和耦合。
6.2建议
篇9
[关键词]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对策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的有利条件。但如何抓住国家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我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存在的问题
1.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过大,城镇化相对滞后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离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过大,说明西部地区第一产业特别是农业的生产效益比较低。西部地区有几个省是农业大省,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能否实现现代化直接影响西部现代化的进程,但农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以粗放式经营为主,产品单一、流通不畅仍然是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第二产业经济总量不大,企业竞争力较弱
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比第一产业低,说明西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第二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济整体素质明显增强。表现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自主增长机制逐步形成;各省工业经济全面发展,重点城市支撑作用明显;主要行业经济全面增长,一批优势产品迅速崛起;工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重要骨干企业快速发展。但是,从整体来看,西部地区工业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工业企业规模仍以小型化和分散化为特点,行业集中度低,工业企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降低单位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但西部地区企业点少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3.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仍需支持
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第三产业的偏离度是最小的,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效益是最好的。随着改革后市场开放度的加大,西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吸纳了很多剩余劳动力,为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居于主导地位,而一些新型的产业如金融保险业、物流业、仓储业、教育科研业等发展缓慢。要素禀赋差别新经济增长理论告诉我们,不仅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要素关系到经济的增长,资本、知识、技术、企业家才能等都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而且后者的贡献更为突出。西部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是资金、技术、人力资本等重要资源严重不足。
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发展特色农业。一是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各地应因地制宜,立足现有的主导产业、区位优势和资源特点,加大骨干品种的开发力度,向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廉的方向发展,筛选出特色产品着力培育,真正形成地方特色;二是提高特色品位,改善品质结构。不要只在产量上做文章,要重质量重效益,加速推进由特色到绿色、由食品向保健品的升级,开发真正无污染、纯天然、高品位、高质量的AA级食品,使特色食品优质化;三是树立品牌意识,调整市场结构。打出一批国内外市场叫得响、喊得亮的优质名牌,让名牌特色把西部农业带进市场,带向现代化。
2.调整工业结构,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现阶段工业的发展应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从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原材料矿藏部分以贵州的铝磷、云南的锌铅铜磷矿、的铜矿及盐湖、甘肃的镍铅锌铝铁、青海的铝矿及盐湖、新疆的铜、金等最具代表,这些省区应该据此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加工业。中药材为中国独树一格的经济作物,生产加工罕有独特的药材,也是特色经济之一。我们在调整工业结构时,必须牢牢把握其优势所在,从保持和维护地区经济特色的基点出发,强化优势产品、优势产业的发展,保证工业发展的连续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构建新的工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3.重视信息网络的发展,加快信息网络规划与建设的速度
提高信息化意识,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是西部经济发展地重要一步。信息的交流和利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打破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的行业垄断,调整行业政策,提高网络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加强农村与贫困地区的信息基础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发展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电视系统;吸引多元化的资金入股,以提高建设的速度及效率。信息化建设既是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是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4.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综合通运输网络体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现有交通设施的效率,着重于交通干线的建设,提高运输系统通车率,建立西部地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其中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铁路、机场、天然气运输管道建设,贯通西部与中部、东部的运输管道,形成全国性的综合运输体系。推动商业化经营,提高西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经营绩效,依照具体建设项目的不同属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属于全国性或地区性公共财产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应该由国家投资或国家参与的法人投资。
5.发展新兴产业,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
在重点地区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建设大型高科技研究发展中心。在重点地区培育竞争优势产业,例如在甘肃和四川建立新的航空器研究制造中心,以配合酒泉、西昌两个卫星发射中心的需要;在云南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产业等。此外,为配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更具弹性的金融政策来支持,引导资金投入西部高新技术产业,扩大西部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加快制定西部地区鼓励技术企业并购、置换上市亏损企业的产权交易政策和制度。如何使西部地区发挥出良好的经济效应,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和人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总之,调整西部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重视总体效益,要使区域经济总量处在长期持续的较快发展之中,让西部人民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实惠。
参考文献:
[1]朱玉福:西部大开发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大规模开发刍议[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篇10
从辽宁地区来看,近年来从重工业向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辽宁蓬勃发展。从经济发展与产业调整形势来看,2013年辽宁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8.6%、52.7%和38.7%,第三产业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分别为4.8%、8.9%和9.2%,第三产业增速相对较快。虽然辽宁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成绩喜人,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一些发展障碍仍然存在,尤其是涉及新兴产业方面,由于科研经费不足等原因,产业增量代替结构调整,规模小、创新能力低。现有的金融资金供给无法满足大量的金融需求,从而限制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效率。在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并不平衡。从资金需求角度来看,根据辽宁省中小企业厅2013年8月对辽宁省14个市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这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需求大,难度大的问题。在被调查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当中,有贷款需求的超过90%。绝大部分企业并不了解科技保险、科技贷款等金融产品。这些企业的最大特点是规模小、经营管理素质较低,随意性大,财务制度不规范,也难以提供符合条件的抵押品,因此,贷款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从资金供给角度开看,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9418亿元,贷款额为29722亿元,存贷差近万亿多元,这说明部分款项在扣除各项准备金后、被金融机构投入到省外地区。从保险业来看,2013年全年保费收入622.6亿,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239.9亿元。在服务“三农”方面,农业保险(不含大连)业务规模达9.8亿元。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机构在资金供给上仍存在提升空间。因此,就有必要出台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政策指引,促进金融机构为不同产业发展中的企业提供更适合其经营特点的、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
二、保险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金融支持对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而保险业务可以为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驾护航。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的“补血”功能,是对被保险人在风险发生后进行的经济补偿或给付。有了保险保障功能,实体经济一旦遇到不幸事故和灾害损失,就可以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经济补偿。以科技保险为例,它是保险公司推出的新型险种,能有效分散化解高新技术企业出资人、科技工作者对风险的顾虑,以及分散科研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我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来看,主要是提升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服务业的附加值。在产业的调整过程中,除了对金融资金的需求之外,还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来分散风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并就如何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做出了具体部署,其中包括: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完善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试点推广小额信贷保证保险,推动发展国内贸易信用保险。拓宽保险覆盖面和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等。总而言之,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保险不但具有经济补偿功能,还具有资金融通功能。同时保险产品承担的风险特别巨大,不仅需要保险公司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的相应支持。
三、辽宁保险业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的路径
第一,建立专项保险基金,投向支柱产业和实体经济。保险公司应加大与各市政府的合作力度,建立保险专项资金加强对于重大基础设施、棚户区改造、城镇化建设等民生工程和重大工程的支持,不断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提高保险资金配置效率,高效对接实体经济,贡献社会发展。
第二,建立健全“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保险服务体系。保险业服务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首先要充分发挥保险作为经济“稳定器”的职能。“三农”和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两个薄弱环节。在保险业发挥其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辽宁省应循序渐进的推广菜篮子工程保险、渔业保险、农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农房保险等新型险种,充分发挥保险业在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方面的积极功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优化已有险种,不断开发创新产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小微企业资金周转,为小微企业提供“低门槛、低成本、易操作”的信用与保证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