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自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0 04:0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博士自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博士自我总结

篇1

您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能力吗?据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知道答案,他的名字叫能力天神。能力天神是这样分析能力的:思维是一种能力,行为也是一种能力,语言更是一种能力,这个世界有多少种思维,多少种行为,多少种语言,就有多少种能力。 能力天神把全世界所有的能力,都放到了一个能力盒子里面。传说有一次能力天神大发慈悲,所有人都可以排队在能力盒子里抓取一种天赋的能力,于是人们蜂拥而至,排起了长队。第一个人抓走了军事能力,他成为了军事家;第二个人抓走了科研能力,他成为了科学家;第三个人抓走了经营能力,他成为了企业家;第四个人抓走了政治能力,他成为了政治家。。。。。。当最后一个人站在能力天神面前的时候,能力天神用力的摇了摇盒子,那个人笑着问:没有了?能力天神笑了笑说:没有了!最后一个人叹了口气:我就知道,好运不会这麽轻易降临到我头上的,不能靠运气,又没有天赋的能力,我能干什麽呢?能力天神把盒子往那个人手里一塞,笑着说:你只能去做营销了,不过别忘了盒子下面的话。那人把空空的能力盒子翻过来,盒子下面只有六个字:做营销靠自己!

从此以后,营销就成为了一个不需要任何天赋的职业。无论你运气如何,无论你是男是女,无论你性格怎样,无论你年龄大小,无论你学历高低,无论你经验多少,营销的大门永远对你敞开。一旦进入了营销这一行,所有营销人员就只能靠自己,所有的营销能力都要自己在训练中获得。每个营销人员的成长,基本都会经历六个能力阶段:自我约束阶段;自我管理阶段;自我激励阶段;自我训练阶段;自我总结阶段;自成一家阶段。

每个人进入营销大门的时候,手里都只有一种东西,空空的能力盒子。能力盒子被别人拿空了,但别人得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失去的。所有营销人员能够向能力盒子里装的第一件东西,就是对自己的约束。市场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但每个营销人员的时间,空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营销人员必须首先训练约束自己,约束自己的思维以市场为导向,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所代表的企业为立场,更重要的是学会约束自己的语言,多听,多问,少说,能不承诺就绝不承诺,一定要承诺,3天能够做到的事情,一定承诺5天做到。

自我约束的下一个阶段,训练的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温馨的提示大家,不是训练怎样去管理别人,而是管理自己。管理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主持或负责某项任务,约束自己是被动的,每个营销人员都必须学会主动的管理自己。营销人员必须主动管理自己的心态和素质,管理自己的资源,管理自己的时间,管理自己的信息,最重要的是管理自己的精力。管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够管理自己精力的营销人员,绝对不会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拖着不做,更不会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过了头。营销人员的精力管理,就是时刻保证,可以把精力投入到能够最有效率的产生价值的市场;品牌;客户和产品上面。

自我管理的下一个阶段,训练的是如何进行自我激励。营销人员没有可以依赖的好运气,更没有天赋的能力,遭遇长时间的努力但得不到期望的回报,甚至遭遇接二连三的失败和挫折,都是无法回避的必然。营销人员的自我激励,绝对不是一句“可以成功,可以失败,但绝对不可以放弃”能够表述清楚的。营销人员的自我激励是一种自尊,做人就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我表现怎样,我一定能够做的更好;营销人员的自我激励是一种自信,无论别人怎样看待和评价我,我自己一定永远看重我自己;营销人员的自我激励更是一种自知,无论一个营销人员有多成功,无论别人怎样的恭维和奉承,营销人员都不会自恋到忘记自己有几斤几两的程度。

自我激励的下一个阶段,训练的是如何进行自我训练。对于营销人员来讲,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是一种不现实的理想状态。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文化;文化不是素质;素质不是能力;能力不是业绩;业绩不是价值;价值不是一切!这个世界上值得学习的东西浩瀚如海,营销人员不过是市场上的一叶孤舟,营销人员不需要成为海洋知识博士,但营销人员必须训练自己的航海能力。训练这个鬼东西到底是怎样的,我们在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第一天已经讲过了。业余营销选手很好学,他们跟客户学,跟市场学,跟上司学,跟下属学,跟书本学,跟专家学,学来学去,真正能运用到市场上的不过十之一二。职业营销选手把客户的案例,市场的规律,上司的教诲,下属的错误,书本的理论,专家的观点,都当作一种环境,一种训练自己的环境。营销人员进入自我训练阶段以后,就明显的划分出职业营销选手和业余营销选手了,业余营销选手一直在学习别人,职业营销选手一直在训练自己。

自我训练的下一个阶段,训练的是如何进行自我总结。为什么富有的人越来越富有,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最主要的原因是:富人经常总结他为什么会变得富有,贫穷的人只是想着怎样才能变的富有,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总结自己为什么如此贫穷。一个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总结自己的营销人员,即使不断的训练自己,结果只能成为最厉害的狗熊,虽然比所有狗熊掰过的玉米都多都大,但走出玉米地的时候,手中仍然只有一个玉米。对于营销人员来讲,总结表面上是对过去的回顾、检查和分析,实际上是获得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唯一途径。业余营销选手基本都很难进入这个阶段,业余营销选手不习惯自我总结,总是希望别人帮他们总结,所以他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高人指路!职业营销选手只相信:高人指路不如自己幡然一悟,这一悟其实就是自我的总结。

自我总结的下一个阶段,训练的是如何自成一家。对于营销者来讲,每一次幡然一悟的总结,都可以获得一颗珍珠,但如果你不能把这些珍珠穿成一串项链,你永远都不能算做一个职业营销选手。世界上最简单的营销,就是拥有自己的营销模式,这个问题我们在《营销其实很简单》一书中,已经讨论过了,营销从来不是一门出世的学问,营销是一个入世的活动!

对于所有营销者,你欣赏别人的一套,你排斥别人的一套,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东西是:你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职业营销选手不会去幻想,别人都认同自己这一套,职业营销选手更不害怕,别人质疑甚至诋毁自己这一套,作为一个职业营销选手,不管怎样都必须自成一家,拥有自己原创的营销模式。

篇2

一、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无论贫贱与富贵,我总是一视同仁,细致入微地仔细询问诊查,诊断明确,治疗及时,对症用药,尽量不要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态度和蔼,语言温润,视病人如亲人,深得患者的信赖与好评。江夏有些患有高血压的老太太老爷爷总是不畏艰苦辗转找我看病,华师、政法、武大等高校部分教授也长期挂我的号,远在河南的一些心脏病患者也成了我的熟客,都是缘于对我的无比信任;

二、不懈努力学习专科知识。工作之余广泛搜集专科资料,积极参加各项学术交流与研讨会,通常夜深人静仍在电脑旁浏览、阅读那深遂的专业文献,汲取精华、集众所长,善于归纳总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用于临床并服务于患者;

三、严格遵守国法军纪院规。中国人民的医院,属于国防重点领域,容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时刻警钟常鸣、常慵不懈、纪律严明。每日早出晚归,无论寒风潇潇还是烈日炎炎,从未迟到早退,更未请假旷工。节假日也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传统佳节也很少与家人团聚,任劳任怨、尽善尽美地完成门诊各项任务;

四、尊师重教,团结同志。尊敬学术前辈,遇到疑难问题不耻下问、谦虚好学,曾多次向我的敬爱的老师马大波将军与蒋博士请教;对待同志团结合作、热情友好、乐于助人。我科护士多是些年轻的女孩子,她们在工作中、生活上遇上难题总是向我倾诉,只要我能做得到的总是不辞劳苦、有求必应,至今她们只要有什么棘手的事儿都会来找我。

篇3

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是教育的目标之一。但是怎样才能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呢?我们认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来自对学习过程的积极的体验,有赖于对学习过程的激励性评价。目前在评价领域,讲“应该怎样怎样”或者“要怎样怎样”的文章多,讲具体的方法措施的很少。在不断的探索中,我们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促使学生主动、愉悦地发展。

怎么激励学生的优点?

激励性评价首先要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开始,而且这些评价用书面的形式固定、积累下来,最终会形成看得见的学生成长的一系列“足迹”,形成“闪光足迹”档案袋。档案袋里的内容既有可比性,又因为各自的内容和主题有所不同,具有“模糊”的一面,这就避免了以往的评价措施“激励一批,打击一批”的弊端。

我们采取“自评+互评”的方式,将评价和教学紧密结合,通过开展以下活动,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与欣赏。

“我是可爱的”――找优点和闪光点的活动。“找优点和闪光点”是我们开展的第一个活动。学生把想到的自己的优点、闪光点,比如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份整洁的作业、一种不同于别人的解法等,随时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盖上一枚“闪光足迹”的印章,收存在各自的档案袋中。这项活动以自觉自省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中所带来的“我是可爱的”这种心理暗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

“我是最美明星”评价表的使用。教师每周发给学生一张“最美明星”评价表,要求学生每天晚上进行自我总结评定,在认为做得好的栏目内印上“闪光足迹”印章。每周末,全班进行综合评定,印章多的同学就是本周“最美明星”,将获得老师写给家长的喜报。

在评价表使用的第一周,学生们感到很新鲜。为了获得印章,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积极讨论,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每次评比都认真填写每一项内容。两周后,刚开始的新鲜劲和认真劲过去了,有些学生开始弄虚作假,评价的真实性受到了影响。基于此,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人,评价表在小组评议后填写。这样,某一方面的表现必须有其他3人的认可,方能得到印章。小组成员互相监督互相合作,保证了评价的真实性,而且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尤其适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成立“数学评价委员会”。由大家推选出5名或7名(单数)值得信赖的同学组成数学评价委员会,再从中选出一名会长一一负责掌管“闪光足迹”印章,因此被戏称为“掌玺大臣”。数学评价委员会负责组织安排阶段性评价活动,以避免印章的滥用,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与评价能力。某个同学某方面是否进步了,是否应该得到奖励,必须以数学评价委员会中多数人的意见为准,所以数学评价委员会的成员人数为单数。通过的学生由会长在他的“闪光足迹表”上盖一枚闪光足迹。

我们采取师评与生评相结合的方式,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等,从考察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如此,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变得“绿色”、“环保”。

捕捉“最美瞬间”的活动。“你的总结棒极了!”

“你思考的角度总是与众不同。”“你很有见解”……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时,我们从不吝啬激励的语言,除了妙用以上赞美语言外,还可以针对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制作各种标志。比如最美智慧星、观察星、勇敢发言人、数学小博士等。学生在哪个方面表现出色,就在哪个方面及时进行表扬奖励。若有机会,我们还会用手机随时拍下学生的最美瞬间,打印在A4纸上,张贴在教室走廊里的“最美明星”专栏中。

发送“喜报”的活动。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持续发展,当学生的“最美瞬间”标志达到10个后,老师就会发给学生一张“喜报”,上面写着老师的贺词,如“祝贺你,你的进步真快!”“你的努力换来了大家对你的尊敬”……除老师的贺词外,还有同学们的寄语。看似不起眼的“喜报”,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会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

争当“数学小博士”的活动。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数学小博士”证书,在A4纸上写着:“XX同学,你被评为数学小博士,大家为你喝彩!”在证书的四周盖上“闪光足迹”的印章,放在“闪光足迹”档案袋中,并复印一摞备用。我们把书面测试变为人人争当“数学小博士”的活动,让大家口头说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案,谁最先说出最合理的方案,谁就是第一个“数学小博士”。得到证书的学生,可以当“考官”去考别的同学。从第一张“数学小博士”证书的发放开始,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就被点燃了,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开展“百题无错”活动。小组长记录每个同学的课堂作业及家庭作业情况,谁连续一百道计算题不出错,谁就获得“百题无错”的证书。这样一来,学生在计算时变得更细心、更耐心了,实验班同学的计算正确率得到大大提高。

我们还重视家长评与学生评的结合,使家、校形成一股合力。老师定期整理学生的“闪光足迹”档案袋,将学生获得的各类证书和相关成长材料用统计表的形式统计出来,然后向家长汇报。家长看后在上面写出对孩子的评价,这样不仅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们的交流,还促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促进学生成长的合力。

此外,我们还为家长提供了一个“法宝”――表扬条。如果孩子在家里某方面的表现有进步,可以凭借代表家长意见的签条,由数学评价委员会的会长直接在这个学生的“闪光足迹表”上盖一个印章,不需要经过集体表决。这一措施很受家长欢迎,等于是交给家长一个管孩子的“法宝”。在家行为习惯不好、挑食、不收拾房间等,家长可以用不签条来“要挟”。这样一来,评价就深入到每一个家庭里,深入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层面上了。

怎么对待学生的缺点?

评价是一项立体化的工程。如果评价仅仅是鼓励和表扬,那么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但不恰当的批评又会打击学生成长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缺点,我们创设了个性期盼评价,与多元激励性评价一起,组成立体化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发展。

富有人文内涵的学生个体期盼性评价法。如果强调考试结果的一元评价是一个“点”,那么激励性的多元评价就是一个“面”,在这个体系中还缺少一个纵向的“轴”――代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时间轴。我们应淡化学生个体之间的比较,强化纵向比较,就是自己跟自己比,用现在的自己跟过去的自己比,用未来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比,强调学生个体的未来性和发展性。为此我们设计“学生个体期盼性评价法”。其操作过程为:“反思缺点一写出申请公布申请刻意表现定期评价一签名通过一足迹闪光一螺旋上升”。

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们反思,找出自己身上最大的缺点是什么。对于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的中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征求家长和同学们的意见,从众多的“镜子”中进行自我评价。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写出书面的申请,请大家关注自己在这方面的进步。申请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申请书的内容通过家校联系卡告知家长,委托家长在家里给予关注;然后以张贴上墙的方式在全班公布,大家每时每刻关注他的在校表现,并把他的变化反映给评价委员会。一周过后,评价委员会综合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家长反映来的在家里的表现),对这位同学是否进步做出裁定,评价委员会的同学认定他确实进步了,就在他的申请书上签名,签名超过半数,会长就在申请书上盖上“小脚丫”,收入他的“闪光足迹”档案袋。

具有“中药调理”作用的多方配合评价法。针对部分学生一味地指责别人,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的现象,我们采取让学生写“表扬稿”的形式表扬别人。“表扬稿”收入被表扬者的档案袋,而表扬者则可以在自己的“闪光足迹表”上获得一个印章。这就像中药的配伍,各种方法合理搭配,既发挥了各自的“药性”,又限制了彼此的副作用。这些设计的目的只有一个: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欣赏别人。

篇4

强大人格背后隐藏着抑郁

余虹选择自杀前,给文学院院长杨慧林写了封信。其中,他将人大的经历称为“最有意义的几年”,还表示“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余虹生前并未受到排挤或不公正的待遇,学院对他很重视,他是重点学科带头人,学术生涯正处于鼎盛时期。从读书到教书、治学,余虹的一生几乎全部处于象牙塔内。1999年,在复旦博士后毕业后他先后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海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2002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现为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虹是国内文艺理论与美学领域最负盛名的中年学者之一,师友众多,深受学生喜爱。

有人说余虹平常是一个比较豁达、开朗的人,但据余虹的老师说,余虹对人生有终极追求,多思善思,却并不开朗。因此,有心理专家说,最可怕的就是人前乐观人后压抑,当心强大人格背后隐藏的抑郁,越是好强的人越要注意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在真朋友面前,余虹有时会突然发呆,任凭怎么劝说都不管用,50岁的人不时会莫名流泪。几年前,余虹患了胃病,一直未愈。2007年9月,他的胃病再次发作。因不堪病痛折磨,余虹逐渐患上抑郁症,长时间内难以入睡。由于余虹是位非常自强的人,患病以后,他不想因此让亲友牵挂,很少向人倾诉苦闷,他把一切痛苦都积压在心底。

余虹经历过两次婚姻后过着单身的生活,儿子远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上有一70多岁的老母亲。余虹的一位学生说:余老师肯定不是被婚姻打败的。去年毕业时,这名学生曾经历过感情上的波折,当时,余虹鼓励他说:像我们这些做学术的人,婚姻上不会太顺利。不过,没关系,专心做事业,靠本事吃饭,个人问题不会成问题。在遗书中,余虹提到欠朋友5万元钱的事。余虹并没有经济上的困难,他曾在上海有一套房子,卖了93万,后来搬进世纪城的新家。以前见他开一辆宝来车,后来,开一辆雪铁龙。余虹自从被胃病带来的失眠困扰,就通过北大医学部一名在读博士联系过很多医院,找西医,也找中医,进行过积极治疗。据朋友说他的病并不太严重,也许他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上的困境。

无法度过这个斯文扫地的商业时代

2006年9月,余虹回四川大学参加恩师石璞先生百岁华诞的庆典,他后来回味这次愉快的聚会,在博客发表《一个人的百年》,文中已流露出对生命价值的悲剧感受。“这些年不断听到有人自杀的消息……听到这些消息,我总是沉默而难以认同那些是是非非的议论。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在余虹的所在单位,前不久就有两个女博士相继自杀,为此余虹在《一个人的百年》一文里顺带为她们做了一些辩护。谁也想不到,这篇文章竟然也预示了余虹自己的选择。

在《饶门三得》中,余虹曾引用里尔克的话来表达了他对“人生终极”的某些思考和感慨:现代世界被整个放在“商人的秤”上了,所有事物的“质”都变成了“量”,变成了可以金钱购买的“量”,事物的“质”消失了,包括理想、情感、爱与恨、生与死等等。可以想象,余虹在表达这样一种认识时他内心对这个世界是充满怀疑和焦虑的。余虹还说,“在今天要想象在这样一个时代生活的知识分子如何度过那些斯文扫地的日子就更难了。”余虹已被他的好友解释成“唯美主义者”,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唯美”只是理想的幻觉,无法在“生”的世界落实,于是将美凝聚于死的瞬间。

大学校园里的自杀,似乎从来都不是什么稀罕事情,大学生和教授学者们,拒绝生命的勇气似乎也大过其他的群体。从余教授的遗言看得出,他是郑重地做出了这个选择,并不求在天人永隔之后得到生者的怜悯和同情,甚至已经告诉了人们他会坦然面对死后的议论和不解。

“人的一生,就是对自己的精心雕刻”

余虹是一个唯美主义者,也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对学术、对生活、对身体的要求都近乎苛刻。人们看他穿的衣服很普通,其实,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特别适合他的气质。余虹自己装修出来的房子,去过的人有一个感觉:“自然、舒服,像住过好多年似的。”余虹的书《艺术与归家》里对生死已经作了很深的思考,其中提到了法国哲学家福柯对死亡和自杀的迷恋。余虹曾对学生讲过:“人的一生,就是对自己的精心雕刻。”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一个学识渊博、正值学术研究盛年的人就以死了却一生,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如果一个人时刻怀有感恩的心,就会珍惜生命,因为生命不是我们自己得来的,而是由伟大的造物主计划安排好的。

篇5

人们常说,男人有钱就学坏,虽是老生常谈,可似乎也是大概率事件,只不过是分大坏和小坏而已。可我也发现了,有些发达了的男人,还真没学坏,相反对妻子好得不得了。为什么他们就没学坏呢?仔细看,我发现,他们身边都站着一个不动声色的贤妻。

男人身边的贤妻,就是阻隔他学坏的一层保护膜。有贤妻在侧,男人一般不会离大谱、作大妖。贤妻是男人心里的“定海神针”。

贤妻是怎么炼成的呢?我发现大多数贤妻都说不上漂亮,她们看上去温和朴实。贤妻也不是张牙舞爪的女强人,她们像静静的流水一样不声不响,但有一种内在的韧劲和执着。

贤妻有什么内功,能让男人面对外面活色生香、来势凶猛的诱惑时心无旁骛?

贤妻A,我和她出去过几次,每次见她,我都受把教育:有贤妻若此,夫复何求呀?

她瘦小单薄,相貌平常,学历不高,丈夫是某领域著名专家。业内,她丈夫以脾气倔著称,性格强悍;但生活中他却处处听她的,她咋摆弄咋是,他像个乖孩子。怪了!

她性格温婉,和她聊天让人如沐春风,她对别人情绪上的关照,妥帖而不动声色。她总是习惯把自己放到低处。她说得最多的,还是丈夫。无意间流露的,都是他的点点滴滴。“一会去爬山,我得让他把那件T恤换下来,换上这件透气性好的。”“他爱出汗,我得给他拿条湿毛巾。”

多嘈杂混乱的环境,她离他多远,她感觉的雷达都能准确地扫描到他。我俩正说得热火朝天,她突然说:“我得给他拿瓶水去,他渴了。”我就奇怪了,她离他那么远,她咋就知道他渴了呢?

他俩不走在一起,但能感觉到他俩是连体人,两个人的感觉是连在一起的。

她说,他脾气急爱上火,她就早上做一锅绿豆粥,等他起床,粥正好凉了。我说那你得几点起来呀?担心他血脂高,她做菜都是低盐低脂的,她就要把这些素菜做出花样来,让他爱吃。

和她聊这些家常,经常让我惭愧得不得了。不知道别人家媳妇是不是也这样,反正我是差十万八千里。

我总结:她对他的这种好,不是一时性起,而是几十年如一日,一以贯之。不仅一以贯之,她为他做每一件事时,都是欣欣然的。她因为能为他做这些而快乐和幸福着,不以为苦,没有抱怨。

说到底,就是她爱他,对他有由衷地佩服,这是他们感情中内在的韧性。

贤妻B,两人是大学同学,他是她师兄。她也是事业型的,但在家里,他说想吃啥,不论是饺子还是包子,不论她在单位多忙多累,系上围裙,马上就做,不嫌麻烦。他当上了院长,要为学生们做毕业演讲,这对于只会搞数据研究的他来说,可是个难题。她来,一蹴而就,写得慷慨激昂,获得一片赞扬。当年他考博士,她帮他整理资料,陪他一起复习。我说,他考上了博士,你也快成半个博士了。他的研究课题,她全部了然于心,无论申报省级还是国家级项目,她全程跟踪,承担了录入、打印、统计等全部秘书的工作。其实,他们所学专业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但她生生把自己整成了他那个领域的半个专家。简直匪夷所思!

当年她看见他第一眼,就心动不已。他和她的每一次约会,她都煞费苦心。没钱的穷学生,只能今天梳个小辫,明天熬夜绣个手绢……两人终成正果。她以能为他多做一件事情为最大的幸福。

贤妻C,当年两人相爱,婆婆就不同意。结婚后,寡居的婆婆没少刁难她,可她居然都忍了。婆婆在这屋数落她,她就上另一个屋去。她不知道偷偷流过多少泪,但她没给过婆婆脸色。说到自己当年的难,她说当时她就一个信念:她所做的这一切就为了一个人,那就是丈夫。后来婆婆有病,她贴身伺候,尽心尽意,就是因为那是他的妈。她说,他现在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她。看见了她,他就踏实;她要不在家,他就没有好脸色。两人现在去哪都拉着手,甚至睡觉的时候。

我觉得,贤妻最大的贤处,就是她们心里的爱。还有就是她们心里的韧劲,那也是爱的力量。贤妻们最大的事业就是爱,爱丈夫、爱家。因为心里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爱,所以她们不浮躁,稳当;她们不得瑟,踏实。贤妻们,多是单纯的女人。

家有贤妻的男人,是女人手心里的一块宝。能一辈子被一个女人如此宠着的男人,能不自信吗?能不进取吗?至于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贤妻至少能帮他化解一半的苦恼。所以,家有贤妻的男人,多是事业有成的。

有一种女人,叫贤妻。有幸遇到这样一个女人,是男人最大的福气。贤妻是怎么炼成的?贤妻其实是从小培养的。在她们还是小女孩的时候,就沉稳踏实、善良有爱,有牺牲和奉献精神。除了性格因素,她还要懂得感情,有悟性。这时,她就像一个内心饱满的果子,一旦遇到一个她爱的男人把她点燃,她心里的爱就绽放了,她因此绽放成一个贤妻。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能力 过程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D52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职业教育传统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掌握先进职业岗位的理论知识和最新技术为目标,以提高自身综合职业能力为关键,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各职业院校纷纷暴露出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主要如下:①考核评价方法单一。以笔试为形式,以分数为标准,难以准确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②考核评价时间单一。主要采用总结性考核评价方式,在学期中、学期末组织学生考试,助长了学生“考试背笔记”的坏风气;③考核评价内容单一。重理论轻技能,对技能的考核缺乏好的方法;④考核评价标准单一。仅限于对专业能力的考查,缺乏对学生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考查;⑤考核评价主体单一。只体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学生这一重要主体的参与。

以上种种传统考核评价方式的弊端,使职业教育的特色含糊不清,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很多职业院校都在探索考核评价的改革之路。

二、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研究思路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把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多方法、过程性的考核评价体系来丰富现有的考核评价手段,从而解决信度问题;对过去考核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和考核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建设来解决效度问题;将工作任务项目化,实行分类分项考核评价解决质量问题。在设计中要实现以下创新:

(一)“考核评价标准”的创新——以“表格评价”和“指标评价”方式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位一体”综合考核评价

根据职业教育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职业教育的考核评价标准必须进行改革,取消单一“专业理论知识”考核评价标准,实施职业能力的综合考核评价。制定相应的“定量化评价”和“定性化评价”指标,采用“表格评价”使复杂的考核评价内容落在实处。

实践证明“表格评价”与“指标评价”非常受欢迎,它们的效果体现在:

①能够把教师主观评分转化为客观评分,使考核评价更趋于公平;②能够把量化的评价标准作为学生平时学习、实训的具体标准,使学生对学习、实训目标更加明确;③能够方便教师和学生的考核评价操作。

(二)“考核评价思想"的创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因为职业能力不是在课堂讲授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训练出来的。把实践作为职业教育考核评价工具是一大创新,它突破了传统职业教育“试卷考试”的指挥棒,从根本上促使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转轨变型,把“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真正落在实处。

(三)“考核评价过程”的创新——实现“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除总结性考核外,职业教育还要引入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强调学习的过程,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是反映实践教学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注重对学习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职业能力的考核,使学生直接深入地介入自己的学习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

(四)“考核评价方法”的创新——实现“多方法考核评价”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模式应该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如:观察、口试、现场操作、第三者评价、证明书、面谈、自评、提交案例分析报告、工件制作、书面答卷、录像、其他等。“多方法考核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锻炼学生的评价能力、自信心理;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增强责任、不断进步。

(五)“考核评价主体”的创新——实现“教师、学生、企业”共同考核评价

“专业能力”的考评可以采用教师与学生“联手”打分,以及由学生进行互评和自评,教师审核确认。学生在评价其他同学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分析以作出专业判断,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评价过程中项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三、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改革实践经验总结

职业教育考核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又复杂的过程,经过近三年的改革实践,总结改革经验,其优点如下:①新的考核评价方式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专业成长和进步;②新的考核评价方式能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之间对话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总结等职业能力;③新的考核评价方式给课堂带来了深刻变化,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并促进了师生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但是在考核评价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以下问题函待解决;①考核评价指标要真实、精确反应教学考核的需求;②考核评价要体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灵活创新;③考核评价要为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空间;④考核评价改革的各项工作要扎实、严谨,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李荣侠.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7.

【2】杨德芹.教学质量评价模型及案例分析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篇7

一、依法治班

1、班有班规,拟定班级公约

为有效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集思广义,充分发表意见,最终一套为学生所公认并且操作性强的班级日常管理细则以班级公约的形式确定下来,张贴在教室里。这份公约包括了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的各个要素,从学习到纪律到卫生再到活动等方面的细化要求.比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2分,预习复习的3分;每天每门作业完成较好的同学加2分;卫生打扫不及时减1分,无故不跑操减2分……

由于这个公约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每个同学都较好地发挥了班级主人翁精神,为以后顺利执行打下了良好基础。

2、情系成长树,依约而行

班级公约的得分情况通过个人成长树来体现,它以动态和主体的方式生动展示着一个学生的成长,自己表现怎么样,成长树在见证,一目了然。20分一片绿叶,当绿叶达到相当数量后,5片绿叶换一朵花,10片绿叶换一枚果实,而每次的退步、批评也视情节轻重,摘走一片或多片树叶。我常对学生说,成长树是你们个人形象及素质的化身,哪棵树最茁壮最茂盛,证明哪个同学最优秀。于是围着成长树查叶数花的积极状态可想而知。“你有多少叶了?”“你又得到花了吗?”这样的声音常听到,关心成长树,就证明孩子们追求进步。每个同学为获得加分而产生一种成就感,同时也为自己犯纪减分而感到懊悔不己。看到自己的成长树在一天天茁壮,是多么充实和快乐的事情。

3、监督检查,公平公正公开

加减分的具体执行由值日班长和检查长负责,值日班长将一天的表现情况在晚自习时间全面总结,检查长记录下所加减分,一大周一反馈在成长树上。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明显提高,就算是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很在乎自己的积分,大家都在努力着,收获着并快乐着。

二、文化建班

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很重要,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的道德心灵沐浴着高尚与美好,始终被阳光与爱牵引着,学生幼小的心灵自然而然地会映出美丽的图像。我很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1、成立图书角,评选读书小博士

盼星星、盼月亮,班里终于有了放书的橱子了,我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图书角,因为它的作用太大了,有时书中的一个小故事的力量胜过老师几天苦口婆心的批评与劝说。况且畅游书海,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我班有50名学生,现存书83本,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负责借还登记,有读书笔记和读书交流会反映读书效果。同学们读书已不限于每周一次的阅读课了。每一学期我班会评出“小小读书迷”和“读书小博士”来奖励那些个爱读书的孩子。

2、班级宣誓文化,每周点亮一盏思想明灯

每天早上7点整,从我班教室门口经过,你会看到这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值周班长和值日班长站在讲台上,全体同学齐立,手背后边,大声而热情地涌读着我们的班级格言和每周寄语。每周寄语是由我或班长根据班内校内的一些现象或思想状态而写在北边黑板上的文字(50-100字不等)(主题涉及到“学会感恩”“放飞梦想”“拥有一颗责任心”“永不放弃”……),天天早晨如此,一大周一换内容,长此以往,这些纯洁美好生动的语句如春风吹过,不经意间拨动学生心弦,11天11遍,这些文字绝对会发挥它的效力的,无形之中,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省去我许多做思想工作的时间。

3、墙壁文化,无声胜有声

我班的黑板报是一周一换,小组轮流,孩子们现在都已形成习惯,每次返校后的周二,我总会看到焕然一新、内容丰富的黑板报,每一个办报的小组成员都仰着小脸,用期待的眼神等待我和同学的赞赏。手抄报是不定期的,有时一月一换,有时半月一换,有时按学科设计,有时按话题设计,总之让同学们从中受到教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就等于牵着学生的手漫步于芝兰之室。

三、和谐立班

1.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

我认真对待学校布置的每一次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多种比赛,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奉献精神,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我把每一次学校活动看作是一个契机,一个班级工作加油站,因此也很有效果。如今,我班奖状已有10多张,奖状里凝聚着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荣誉。

2、欣赏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每个同学都期盼获得老师的欣赏和肯定,对于学生的成绩,要处处肯定,培养其积极性。我采取了大面积奖励的方法,每次考试不仅奖励校前200名,还设立单科和进步奖、运动会贡献奖、文明住校生奖等等,使成绩较差的同学通过努力达到自己可以争取到的奖励,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让他们为了各自的目标而去努力,从而班上形成良好上进的班风。

3、有一种爱叫宽恕

篇8

幼儿的情绪不稳定、理解能力和注意力正开始发展、机体还比较弱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强烈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随机应变”,最好能拥有像孙悟空般的72变。幼儿老师一定要拥有四种角色。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幼儿教师读后感,请您阅读。

幼儿教师读后感1打开一扇窗,让花香散发

前天读了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心爱的小猫死了,透过窗户,看着曾经朝夕相处的小猫突然离去,流下了悲伤的泪水。这时,他的奶奶走过来,轻声地对他说:“宝宝,你为何不打开一扇窗呢?”小男孩听了,一边流泪一边慢慢打开一扇窗户。一刹那,她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窗外多种鲜花竞相开放,蝴蝶在飞舞,蜜蜂在采蜜,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小男孩不禁破涕为笑,心情大为好转。

由此想到了我们老师,面对各个不同的孩子,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教育,尤其是面对家庭离异、身体异常、学习困难、活泼好动等特殊群体的孩子,更应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一面,多看看他们的长处,尽力弥补他们的短处,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在日常活动中,有的老师会数落学习困难的幼儿,如做数学练习时,有的老师当着别的孩子说:“这道题我讲过至少3遍了,你还不会做,真笨!”试想,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人人都有存在的潜能,只要你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开发这种潜能,就会有无穷的能量。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和幼儿真诚对话,学会用敏锐的眼睛观察幼儿的言行,打开另一扇窗去看待他们,或许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而在艺术上却意兴盎然呢?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就是挖掘了自己的特长,后来有了杰出的成就,散发出了沁人的芳香。

幼儿教师读后感2本书的核心思想:这篇文章是以一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心态写出了自己对工作的一些想法。一共十六点写出了幼儿教师方方面面。有工作上的,有生活上的等。1、整天有写不完的案头工作;2、工作强度大,活儿忙不完;3、工作时间长,报酬少;4、工作上的比赛无休止;5、幼儿老师的安全责任大;6、在社会,没有谁能瞧得上幼儿老师;7、每天都在幼儿的吵嚷声中度过;8、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在一些人眼中就如疯子般。9、为了布置区域什么垃圾物品都要。10家长工作有难度;11、当孩子们长大了,认识儿时的幼儿老师几乎是零等等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我觉得这位作者用反写方法,突出了幼儿教师的伟大。幼儿老师虽在一些人眼中很小很小,但却能把家中的小霸王教育的懂事。比如:“当新生幼儿才入园时,二三直个孩子一起哭,抱完这个哄那个,哄完那个又抱这个,老师常常是骗一个,哄一个,抱一个,拉一个后头还跟着好几个!要是遇到几个感情脆弱的家长,孩子哭,她也哭,那就又得哄家长。于是大人小孩一起哭,那场面那家伙那整个一人间练狱啊!哭还算小事,现在的孩子普遍奥特曼看多了,特暴力,那是又打又闹又踢又咬死活不要上幼儿园,所以老师身上留点小伤那是常事。”就从这点上,就看出了幼儿老师的不同一般。

一开始看到这篇文章时,觉得这作者真的写出了老师的心里话,一些不平。但多看了几篇后,才知作者的含意——幼儿老师的不简单!我做为一名普通幼儿教师感到真幸福。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伟大,因为我看到了我们的高尚,因为我看到了我们幼儿老师在人家眼里的不同。虽没有小学老师、中学老师、大学老师那么的高级,但我们却能把一个不懂事的孩儿学会懂事,未来的才子们都是从我们手中开始起步的!

幼儿教师读后感3当我拿到这本《做幽默型幼儿教师》时,我就感到很奇怪、很难理解。

当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让我知道教师具备良好的幽默感,不仅有助于调整自身专业心态,充分应对专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而且对于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情感和发展支持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教学艺术和教学幽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因此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中进行教育价值追问和反思,在师幼互动中努力构建平等的师往关系,以及在行动研究中积累和升华教学经验等途径逐步培养幽默感。看了中间的几个案例还有几个寓言幽默故事,让我会心一笑。不但我们幼儿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幽默,在平时的教学中自我追问。

教师的幽默感往往体现在对各种教学问题和情境进行富有智慧的处理上,而这种教学智慧没有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合理的教育价值观的支持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学实践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价值性活动,教师的教学机智来自于对自身教学行为的批判和反思,得益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所蕴含的价值观的持续追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教学问题进行反复的价值批判和思考,才有可能从更为多元的价值视角思考教学,而不会使自身固着在特定的思维和行动模式中,进而造成教学上的生搬硬套。可见,教师的幽默感是其自我反思能力的自然体现,是教师自然而然地对特定的教学问题从多元视角进行思考的结果,幼儿教师完全可以基于对教学实践的不断价值追问来逐渐形成幽默感。

幼儿教师读后感4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优秀幼儿教师教育艺术99例》,我利用空闲时间看完了。本书以“幼儿教育的起点是成全每一个儿童”为基本理念,通过具体案例的阐述呈现了教师在案例中的角色定位、行为及思考。读着书中的一个个故事,由衷地感到亲切,因为书中的许多故事似乎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那些发自内心的感悟,一次次引发了我心灵上的共鸣,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每一位老师的行为背后都投射着真实的、自然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考和教育智慧。读罢此书,让我明白了成功的教育往往是从教会幼儿做好小事、关注细节开始的。一名幼儿园教师,如果能树立“幼儿教育无小事,人人都是教育家;教师工作无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的观念,用心关注每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切——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情感、态度、习惯、心理变化,等等,从各方面去发现、挖掘、引导和培养,那么,教育的成功就在眼前。

本书共六辑99例,通过99个例子讲述幼儿教师在工作生活中所发生的故事,从而得出良好的经验。我认为该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每个案例后面都附有教育小语和小贴士,通俗易懂地分析了每个案例带给我们的启发,从而让我们在工作生活中注意。

一、以爱育爱,爱满心田

书中的老师们一个个满怀“爱”心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孩子们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善良和乐观;使孩子们的成长是那样的欢乐、健康和积极向上!作为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孩子的好榜样,做到为人师表。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都要一视同仁,将爱心平分,耐心地、恒心地去教导、灌溉。对于孩子来说都是无比的开心,无限的关爱。

二、教之有道,专业成长

这辑中的17个小故事,充分说明了教师不是天生的,任何优秀的教师也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教师的有心和自我钻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做个有心人,多动笔记录,多思考解惑。正是自己平时并未局限于开展完活动就抛在一边,而是勤于动笔,对每日活动坚持总结、反思,逐渐地,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在一日教学活动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反思自己的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否准确,反思教育教学只是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反思教育教学活动祖师与开展过程是否合理,对于偶发事件,我的处理方法如何?此次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需要引以为戒的地方又是哪里。通过反思,切实提高了教学水平,同时促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

三、学之有方,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学习是每个人的生存之道,幼儿的学习无处不在,作为教师不应授之以鱼,而要授之以渔,让孩子拥有可持续学习、发展的动力。第36个小故事中的许老师允许孩子失败,鼓励孩子努力去尝试,就是让孩子自己亲身体验,得到直接经验,认识事物的性质。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之球抛给孩子,不失是一个好办法。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天生具有自我学习、自我认知的能力,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幼儿、关注幼儿、热爱幼儿,善于发现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随机教育。

四、教育智慧,无处不在

教育是一门大学问,教育同时也是一个大智慧。在这一辑中的老师们为孩子创造宽松、愉快、温馨的环境,教师针对幼儿的不同表现,采取了相应的教育手段。如对待给小椅子作记号的小“调皮”闹闹,施以合适的方法,接纳孩子的独特言行;老师通过愉快地谈话让尿湿别人鞋子的小雨放下心理负担,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巧妙应对了有着分离焦虑的依依等等。其实,在每一种处理方法的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孩子的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放手、帮助、提醒和约束……不是吗?“洗耳恭听”,让我们学会倾听孩子;“袖手旁观"是让我们学会放手;“雪中送炭”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关爱;“自食其果”是让孩子学会承担;“苦肉计”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砺……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就需要我们做一名有“智慧”的老师。

五、教研一体,相得益彰

正如主题阐述中所言:教学与研究分不开。要想教学质量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就要开展幼儿教育研究。教育研究就在我们身边,就在一日生活中。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整理,提出困惑且探讨,尝试刊物上提出的某一策略研究等等,都是通过教促进研,通过研提高教,形成教研一体,共同提高。告诉自己:做反思性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边反思,边进步。

六、家园共育,合力倍增

本辑中的15个小故事也从不同角度验证了家园公寓的重要性。鼓励、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巧妙地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不仅能够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同时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健康发展。通过沟通,老师可以找到幼儿个性上出现问题的症结,给予家长教育孩子的相应建议,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的良好环境,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

书中的精彩小故事还有数之不完道之不尽的情节与内容。99例教育艺术并不是99种教育的解决之道,而是99次对教育生命的审问、感怀和确认。也许我们更应该在教育中活出自己,也许我们既活在未来,更活在无限的过去,在这些纷繁复杂却又朴素平凡的场景中,有最乐意的付出,有泪水和智慧,更有日日夜夜用心抒写因而温润无比的爱。

从这本书中,我受到很多启发:幼儿教育无小事,人人都是教育者;教师工作无小事,事事都可教育人。

幼儿教师读后感5教师是一个通向未来的职业,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兴衰。而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担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呢?我读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后有了很多领悟,那就是我们首先要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其次就是要将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进行实践,然后再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多去思考然后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多学习

继续学习,努力工作,是我当好一名教师的意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旦停止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工作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我们要主动学习,这不仅是一种技能、能力,更是一种态度、精神和基本素质。学习并不是把经典文字记在大脑里,重要的是要内化、灵活运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理论、实践理论、反思成败,体现教育智慧、教育创新。当一滴社会发展历史长河里的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书中采用理论观点和事例相结合来说服读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来帮助读者的我消化理论和吸收知识,激发我“也要这样做个好老师”。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教师自身职业的人格塑造。

二、多实践

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变与创造。我们可以根据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将自己反思、学习、研讨各环节的思考和收获,在教育实践中做出积极应答。只有保持对教育实践现状的不满足,萌生出一个接一个的内心涌动,才能驱使教师于“山重水复”之中,探到“柳暗花明”的盛景。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满足于既成或既得利益,敢于冲破原有的经验和模式,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的道路。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的思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反思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创造、持续的积累经验,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的成熟教师。

三、多反思

善于反思是幼儿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它是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改造过程。反思环节要求有志于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幼儿教师在积累大量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能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予以理性的升华,这一环节也是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的关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的思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反思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创造、持续的积累经验,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的成熟教师。

幼儿教师读后感6《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这本书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丽莲 .凯兹教授写的。她在书中对我们常见的一些教育现状或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解析,书中的每一个例子都是以凯兹博士亲身经历的真实问题来撰写的,在阅读过程中引发了我的共鸣,因为我就是一个一线幼儿教师,她的文字触动了我的内心。

第十六章《教学辅导的原则与策略》这一章节的重点在描述负责辅导老师在职进修人员的角色,这让我想到了学校里所进行的师徒结对活动,活动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要帮助新教师能更好地适应自己所在岗位的教师角色。这一章节的内容对像我这样一个承担着带教任务的辅导教师而言,可以说是启发颇大。

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辅导的原则里凯兹博士提到需加深教师对情况的了解,即最有效的在职辅导课程是能协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情况有更适当、更正确、更深入及更专业的了解,可以协助教师与在职训练结束后,仍能保留并应用所系的的知识、想法与见解。

这一见解让我重新审视了我的带教工作。在以往的带教工作中,当“徒弟”遇到困难、发生困惑时我经常会直接给予他“药方”,告诉她该怎么做,以解决当时的问题。效果当然很明显,这个“药方”迅速的发挥了作用,帮助其解决了当前的困惑,我也从中感到满足。但是当再次遇到问题时,“徒弟”是否能自行解决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从凯兹博士那里得到的启示,直接的药方虽有价值,未能深植于老师的思想领域中。如果做师傅的能辅导徒弟着重于对情况或问题的剖析与了解,多问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每种方法会有什么后果?”这些问题,则可以引发徒弟的思考,帮助徒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并对事情或问题产生新的认识、新的看法。那么,长此以往,徒弟便会学会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以后即使师傅不在场,她也有能力可以自己想出适当的行事方法。

二、建立良好的师徒关系

1、延缓纠正。

文中提到辅导人员有时在观察教师的行为后,会急着纠正老师,一方面是急于协助老师改进技巧,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专业权威。但是这种做法优势过于急躁,因为有时过早地纠正会让受辅导老师和辅导人员疏离,反而会丧失长期辅导该老师的机会。

不错,在带教的过程中,每当发现新老师有做得不妥或不够之处,我总是会及时的给予指正,自以为是给予她帮助,却不知这样的做法使得我和新教师之间的关系渐渐疏远,这正是犯了上述的毛病。凯兹博士告诉了我:延缓对老师的纠正能使辅导人员与老师间建立足够的信任关系,使得辅导人员的建议在老师眼中是一个协助,而不是一个专家所做的批评,这样才能促进辅导工作的顺利进行。

凯兹博士 的提点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带教过程中的错误之处,也让我找到了曾经带教过程中产生不愉快的原因之一,着实让我欣喜。

2、提出尝试性的建议。

在带教过程中所提的建议最好以尝试性的语气及形式提出。比如:“下次再有这种情况发生,可以试试乙方法,看看是不是比较有效!”这样的技巧除了凯兹博士所说到的具有可以避免教师在运用此方法失败后的挫败感,更有利于教师实验、创造等特质的培养。除此之外,我觉得这样的说话方式也更容易让受辅导的教师的接受,因为这样的说话方式不是从上至下的,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伙伴式的建议出现,也更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师徒关系。

3、更多的鼓励和赞扬。

有一次在高一敏名师工作室活动时,为配合袁晶晶老师的一项任务,我准备了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想法,当时袁晶晶老师回复我:“亲爱的,这真是太棒了!”为了这句话我窃喜了很久,能受到这么了不起的老师的称赞,自然是得意的。可见鼓励和赞扬是十分受用的。

正如凯兹博士在文中提到的:不管老师能力如何,有时勇气和热忱的的过度消耗会导致沮丧,让他们认为不论自己在怎么努力都不会有结果。不错,如果老是听到得是辅导老师的指正,换做是我可能也会认为自己无用,从而对工作缺乏信心和热忱!赞美之言人人爱听,我们要向对待幼儿那样,坚持正面教育,多给新教师鼓励、支持以及激励,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使她们继续维持工作热忱和努力。

篇9

周国平,1945年出生,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苏联当代哲学》(合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人与永恒》《尼采与形而上学》《忧伤的》《只有一个人生》《今天我活着》《爱与孤独》等;译著有《论辩证法的叙述方法》(合译)《偶像的黄昏》《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等。《周国平文集》中的两则寓言故事被选入了初中一年级教材。其散文长于用文学的形式谈哲学,诸如生命的意义、死亡、自我、灵魂与超越等,虔诚探索现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视观照心灵的历程与磨难,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浅出,平易之中多见理趣。

【成长故事】

周国平从中学开始就有了一个志向――要做一个有学问的人。他认为,知识是第一位的,知识是最崇高的。他就抱着这样一个信念进了北京大学。但是进入北大以后,他的性情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觉得知识学问并不是第一位的,第一位的还是精神生活。人,一定要活得有意义。

说起高考经历,周国平记忆比较深的是填志愿的经历。1962年参加高考时,他一口气报了好几个名牌大学的哲学系。可是,那个时候,年少的他并不知道什么是哲学。

周国平当时听了的一句话:哲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总结。他那时候最强烈的一点就是求知欲,总觉得读书特别愉快,读书的前景让他特别激动。他想学知识,从知识联系到哲学,仅仅是因为哲学在他的眼中是包罗万象的,各种知识都包罗在哲学里面。于是,他就抱着对知识的“野心”选择了这门学科。

1962年,周国平考上了北大哲学系。当时的周国平本以为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不曾想,在那个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当时北大的哲学课程很单调,不开放,知识狭隘,思想保守,根本就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他在上课的时候,听不进逻辑课,就写了这么一首嘲笑课堂的诗:教授用枯燥的语言,讲述着枯燥的课程,每一种空洞的教条,要重复讲十几分钟。如教授讲的这样一段:“所谓直接推理是这样的一类推理,这样的一类推理,特点有这样一些。特点有这样一些,就是这样的一类推理……”够了,敬爱的形式逻辑,请不要把理智嘲弄,再有逻辑的头脑,也会被折磨得发疯!当时他很失望,当时的哲学课程就是这个样子。可是学业还得继续,那怎么办?自学!

周国平牢牢记着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德的一句话:“知识这个东西,你不用它就会忘记,你要用的时候,你很容易查到的,这个东西不重要的。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他由此醒悟,剩下的东西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东西是最根本的。这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

周国平总结了他成长经历最为重要的一点:他懂得如何在格格不入的时代和环境里找到自己。因此他成功了。

【作品一赏】

名人和明星

我们这个时代似乎是一个盛产名人的时代。这当然要归功于传媒的发达,尤其是电视的普及,使得随便哪个人的名字和面孔很容易让公众熟悉。风气所染,从前在寒窗下苦读的书生们终于也按捺不住,纷纷破窗而出。人们仿佛已经羞于默默无闻,争相吸引传媒的注意,以提高知名度为荣。古希腊晚期的一位喜剧家在缅怀早期的七智者时曾说:“从前世界上只有七个智者,而如今要找七个自认不是智者的人也不容易了。”现在我们可以说:从前几十年才出一个文化名人,而如今要在文化界找一个自认不是名人的人也不容易了。

一个人不拘通过什么方式或因为什么原因出了名,他便可以被称作名人,这好像也没有大错。不过,我总觉得应该在名人和新闻人物之间做一区分。譬如说,挂着主编的头衔剽窃别人的成果,以批评的名义诽谤有成就的作家,这类行径固然可以使自己成为新闻人物,但若因此便以著名学者或著名批评家自居,到处赴宴会、出风头,就未免滑稽了。当然,新闻人物并非贬称,也有光彩的新闻人物,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做明星。在我的概念中,名人是写出了名著或者立下了别的卓越功绩因而在青史留名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历史;明星则是在公众面前频频露面因而为公众所熟悉的人,判断的权力在公众,这是两者的界限。明晰了这个界限,我们就不至于犯那种把明星写的书当作名著的可笑错误了。

不过,应当承认,做明星是一件很有诱惑力的事情。诚如杜甫所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做明星却能够现世兑现,活着时就名利双收,写出的书虽非名著(何必是名著!)但一定畅销。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许多学者身份的人现在热衷于在电视屏幕上亮相。学者通过做电视明星而成为著名学者,与电视明星通过写书而成为畅销作家,乃是我们时代两个相辅相成的有趣现象。人物走红与商品走俏遵循着同样的机制,都依靠重复来强化公众的直观印象从而占领市场,在这方面电视无疑是一条捷径。每天晚上有几亿人守在电视机前,电视的力量当然不可低估。据说这种通过电视推销自己的做法有了一个科学的名称,叫做“文化行为的社会有效性”。以有效为文化的目标,又以在公众面前的出现率为有效的手段和标准,这诚然是对文化的新理解。但是,我看不出被如此理解的文化与广告有何区别。我也想象不出,像托尔斯泰、卡夫卡这样的文化伟人,倘若成为电视明星――或者,考虑到他们的时代尚无电视,成为流行报刊的明星――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姑且承认,凡有相当知名度的人均可称作名人。那么,最后我要说一说我在这方面的趣味。我的确感到,无论是见名人,尤其是名人意识强烈的名人,还是被人当作名人见,都是最不舒服的事情。在这两种情形下,我的自由都受到了威胁。我最好的朋友都是有才无闻的普通人。世上多徒有其名的名人,有没有名副其实的呢?没有,一个也没有。名声永远是走样的,它总是不合身,非宽即窄,而且永远那么花哨,真正的好人永远比他的名声质朴。

读后一思: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里。

(1)对“从前几十年才出一个文化名人,而如今要在文化界找一个自认不是名人的人也不容易了。”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前出一个文化名人不容易,现在出一个文化名人容易。

B.从前出一个文化名人不容易,而现在找一个自认不是名人的人也不容易。

C.从前出一个文化名人不容易,现在找名人也不容易。

(2)“据说这种通过电视推销自己的做法有了一个科学的名称,叫做‘文化行为的社会有效性’”。这句话含有( )意味。

A.赞扬B.肯定C.讽刺

3.文章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

4.文章第三段引用杜甫的诗句,其用意是什么?

5.结合选文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正确看待成名问题。

参考答案

篇10

【关键词】新媒体 思想政治教育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自我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根据社会标准及自身发展需求,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达到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效果的教育活动。在信息复杂多变、文化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思想能力不断提高,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更有必要更有可能,而且其作用也正日益凸显。

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面临哪些问题

新媒体,又称数字化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由数字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加深了大学生对新媒体及其衍生物的趋从和依赖,束缚了他们的理性思维,使他们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自我教育绦辛较弱。执行力是大学生有效达到自己设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动能力。高校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是否有效、是否到位,与其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执行力紧密相关。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易于接受新事物,面对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云计算、4G等信息技术,层出不穷、铺天盖地的信息资源,他们能主动融入新媒体环境,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愿望。但由于缺少外在监管,生活相对独立自由,自我约束不足,少数大学生仍然习惯于被动接受外在教育,容易沉迷于虚拟的新媒体世界,被无关或不良信息诱导,不能有效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大学生既得益于新媒体提供的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又容易因过度娱乐化而为其所累,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执行力上大打折扣。

自我教育存在重成绩轻修养现象。大学生是新媒体的热心受众,接受和使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的速度快,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新媒体查找所需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平台和资源,建构丰富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资源库。但从教育动机上看,大学生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时,又呈现出重知识轻实践、重成绩轻修养的倾向。在教育过程中,理想化、知识化和表面化的教育思维,打破了认识―认同―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使得原本知、情、意、信、行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演变成了抽象的形式化的知识条块及其论证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功利性的应试倾向。受此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中也形成了应试心态,多为考试、考研而临时性利用新媒体搜索强记知识点,从而忽略了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这种应试思维和实用心理,不仅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也难以让大学生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

自我教育易受复杂环境影响。新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层出不穷,碎片化、娱乐化、跨界化趋势明显,使得各种网络思想政治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尖锐。“普世价值”、“民主”、“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不断涌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逐渐趋于开放、多样、重叠和交融。这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难度,对大学生收集、整理、表述、分析、辨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大学生对信息的筛选和辨别能力不强,如果教育者和社会不能给予错误思潮强有力的理论回应,那么,大学生就很容易在眼花缭乱的社会思潮面前迷失方向,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动摇。从而导致他们在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过程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挑战和冲突。

如何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

培育自我教育意识。自我教育意识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实际效果。培育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意识,首先需要有问题意识。“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瓶颈在于理论有时与现实脱节,不能用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各种复杂交织的矛盾,而这些矛盾正是大学生思想困惑和行为迷茫的源头。正确解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需要教育者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以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追溯问题产生的源头,寻找解决问题的路径。培育自我教育意识,还需形成知行合一意识。行为举止不仅是教育的有效渠道,也是判断自我教育成效好坏的试金石。教育者应更加注重实践,强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自我践行,将学生的道德情操、政治参与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等思想政治实践活动的量化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中,彻底扭转教育中重知轻行的不良倾向。同时,教育者应秉持“身教重于言传”的观念,率先垂范。

优化新媒体环境。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提供了自我总结与反思、朋辈交流、社会实践、学习榜样之外的崭新平台。高校应该而且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创设良好的新媒体环境。首先要在硬件上加大投入,增加校园新媒体的数量和种类,做好新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学校官网主页及手机版、新闻网、英文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团委手机报、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等思想政治新媒体矩阵。高校要主动探索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方式,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新媒体平台,广泛组织健康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线上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高校还要建设一批既懂新媒体又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上生根、开花、结果?既需要加强对新媒体建设和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新媒体素养。

提升新媒体素养。新媒体环境对进行思想政治自我教育的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通常包括新媒体的认知素养、信息甄别素养、道德法律素养、运用与传播素养以及安全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可以在课程设置、宣传培训、资源整合上下功夫。一是通过开设公选课,在政治理论课、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中增加新媒体素养教育内容,让新媒体素养教育走进课堂,渗透大脑。二是充分利用面向学生的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电影等校内外媒体资源,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让他们广泛接触新媒体知识,广泛参与办报、办刊、办网、办台,获得关于新媒体的切身体会。三是邀请知名新闻媒体人,向学生宣讲或与学生共同借助新媒体平台制作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专题,了解身边新媒体的状况。四是借助社会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发挥非营利性组织、媒体和学界三种社会力量的优势,形成推进新媒体素养教育的合力。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宣传部助理研究员,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科类指导项目“微博舆论传播机理、引导途径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SJD1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陈树文、候菲菲:《构建大学生自我教育“立体化”模式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2期。

②李林英、郭丽萍:《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年。